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2024-09-19

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通用7篇)

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篇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加强, 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交流越来越频繁, 学习日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用流利的日语与人正常交流。日语会话如同英语会话一样, 是外语言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道难关。在中国学习日语言的学生中, 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学习好日语言的字词以及语法, 却不能同日本人用日语进行流利的交流。如何培养日语言学习者能够认识日语字词以及语法, 能够听懂日语以及会用流利的日语进行日常交流, 是当前我国日语学习着最重要的一点, 也是最难之处。日语会话能力是日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难题, 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日语言学习者在日常中不断加强日语言会话能力。

一、当前我国学习日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中日之间的敌视态度越来越弱, 中日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强。随着许多日企来到中国投资, 社会对于日语会话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具有高日语会话能力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社会对于具有高强日语言会话人才的需求仅次于英语。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观念的厌学日语已经不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 培养具有高日语会话能力的人才也越来越重要。

二、传统日语会话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传统的日语教学如同当前中国所有教学一样, 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脱离了实践中的能力运用。学生虽然很努力刻苦的学习日语字词以及语法, 在平常考试中也能够考取不低的分数, 但在实际运用时, 再与人用日语交流时, 却像文盲一样听不懂或者不能够流利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书本上的死知识, 忽略了实际上与人交流时的会话能力。

2. 日语教学中的片面性

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前我国日语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 片面注重的日语学习者的考试能力, 只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书写能力, 而忽视了实践中的听说能力, 这样就导致日语学习者考试能力不低, 考试分数不低却永远不能够用流利的日语与人交流, 在日常交流中缺失听说能力。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这四种能力是相互的, 缺失一种能力就不能自如运用日语交流。

3. 机械性的学习语法

传统的外语教学都是通过词汇量来套用固定的语法实现交流, 但是语言是分环境的, 是不断变化的, 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语气就与产生不同的意思, 外语言教学片面的教会学生记住大量机械性的固定语法, 通过套用大量词汇就以为学会的外语是行不通的。这样在日常日语交流中完全不能够自如运用, 学生学会了大量的固定模式的语法知识, 却像个语盲一样不会去说也听不懂。

三、浅谈提高日语会话能力的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日语学习也是一样的, 因此, 在日语言学习中, 学生不能只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死知识, 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起来。在平常的学习中, 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多余人用日语言交流,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语会话能力。

2.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结合

日语教学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用流利的日语与人交流, 因此赢与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日语言学习者要把听说读写能力很好的结合起来, 可以大声用日语朗读日文, 听日文歌曲或广播, 用日文书写文章, 在日常中不断把四种能力相互交替相互学习。这四种能力偏离任何一种都不足以流利使用日语交流。

3. 加强学生对于日文化的学习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就要了解这种语言的产生文化背景, 都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学习日语也要了解日本的文化, 因为语言是千变万化的, 在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语气说同样的一句话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只有了解了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才能更好的去运用这个国家的语言。

结语

培养具有高水平能力的日语会话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中日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日企来中国国内投资越来越多, 日语人才成为稀缺资源。我们要不断完善日语教学的体系制度, 加强学生日语会话能力, 把书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突破传统上的教学局限,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培养具有高水平日语会话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涛.日语会话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 (中) , 2010年08期.

[2]杨钢, 日语会话中重复现象的语用分析[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年12期.

[3]陈荻, 张卫娣.合作原则与日语的省略现象[J].考试周刊, 2009年11期.

[4]谷恒勤, 战建丽.小议日语会话中的“配虑表现”[J].菏泽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篇2

【关键词】日语教研  大学日语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34

随着当前社会对日语专业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对日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日语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日语人才方面,除了重视日语知识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语言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而会话能力就是这当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日语教学现状来看,在对日语学生的会话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在高校的日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一步改善,注重会话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日语人才。

一、高校日语教学中会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养高校学生日语会话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的日语考核中,大多是通过笔试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重点内容也大都集中体现在单词、语法和阅读上,而对日语口语等日常的无障碍交际能力的考核却不足,这导致许多日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出现会读会写,却无法说出一口流利日语的局面。然而从我国目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上来看,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日语人才时,往往都偏好于头脑灵活、口语能力强、熟悉日本文化的专业人才。在这一点上,这也当前我国高校日语教学和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的表现。

其次,中日语言交流涉及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惯特点,优质的日语会话能力也是建立在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的,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和表现,虽然日文和中文有许多字体有相同之处,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语言习惯、民族风俗等文化要素却是大相径庭。例如日语的敬语就和我国所说的敬语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二者的语言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然而我国当前的高校日语教学往往是注重语法结构和意义的讲解训练,而对其具体的使用背景以及日本文化特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导致许多学生会用我们本国固有的思维习惯去理解日语,往往在中日交流中造成理解障碍甚至闹出一些笑话。

(二)培养高校学生日语会话能力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虽然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使得日语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但是从整体教学情况看,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教师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只重读写,而听和说的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拓展,造成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偏低。另一个方面,许多学校并没有专业的日语外教,学习日语本身就是需要多听多说多练的,然而目前高校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之中或是业余生活里,都缺乏相应的日语听说环境,用日语交流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必然使得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差。这是和高校的日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相违背的。

此外,国际日语能力测试JLPT作为母语非日语者的能力测试,经过多年的改革,在测评中也加大了听力的比重,这一变化也是更注重日语应用能力的体现,这也要求在高校的教学培养阶段,对学生的日语也更加注重会话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将来更高的日语国际测评中打好基础。

二、提高日语会话能力的教学途径及注意事项

通过对高校日语学生会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来看,这为当前的高校日语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为此,在对日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方面进行改进完善。

(一)改进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日语运用能力

课程作为当前高校日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听、说、读、写、译每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视的。日语教学的首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交际会话能力,听和说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目前高校的日语教学课程体系,更侧重于对日语知识的学习,学生仍以大量的阅读、翻译以及写作作为主要学习任务,对会话能力的训练相对薄弱。因此,要想提高学生日语的会话交际能力,首先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上要进行创新,在满足学生获得扎实的语言基础上,多增设一些听、说的课程,为日语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式,创造日语学习环境

高校的日语教学,不应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走入困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会话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不高、应用能力不足,让日语教学成为了一种被动的单纯知识传播,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塑造,导致学生无法灵活流利地用日语进行交流。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学生听得懂日语,也看得懂日文资料,却无法将自己的思维用日语准确的表达给对方,这是目前高校日语学生普遍都存在的一个现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一个学习着的角度去看待,为达成学习者的目标去教学,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讨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兴趣教学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日语环境,促使学生交际会话能力的提高。

(三)高校日语教学会话能力培养需要注意的地方

日语会话能力是在一个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这个过程包含了听和说两个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将二者拆分进行训练,任何单纯的听或说的练习都很难达到效果,要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强调“译”,有些人会认为会话就是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多进行翻译训练会提高会话能力,这也是个误区,也要结合听说的训练才可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的会话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日语人才,就不能让学生读死书,在教学过程中应紧贴时代发展脚步,创新教学模式,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日语会话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小俞.基础日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09).

[2]金兰.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

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篇3

1. 开展故事会, 进“故事接龙”, 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讲故事是学生较擅长, 也较喜爱的话题, 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教师在第一节课时给学生讲一则思想空间大, 能引起同学们想象和思考的故事, 并在高潮处煞尾, 让学生展开联想, 然后从第二天起让同学们把这个未了的故事继续编下去。此类“故事接龙”颇受同学们的喜爱, 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许多同学的想象力和讲故事语言的表现力令老师也不得不叹服。此类活动的开展在训练同学们口语能力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联想能力,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使授课事半功倍。

2. 选择时事、热点话题, 模拟新闻采播形式, 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根据报纸、新闻的热点问题, 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并写成各类简短的新闻稿, 再以播音员的身份登台演讲, 最后大家进行讲评。笔者曾做过这方面的实验, 如在讲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之前, 结合杨利伟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这一时事热点, 我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记者和杨利伟, 对杨利伟进行采访, 从人类第一次登月直至中国宇航员太空之旅这一科学发展的历程, 对科学的发展作一展望, 然后再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访问, 最后让另一位同学对采访内容播一则新闻短讯。此种口语训练的难度较大, 要求较高, 对初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难了一点, 但这种训练方式新颖, 同学们都要动脑、动笔、动口, 不但可学到新闻的有关基础知识, 还可以学到播、讲、评的技巧, 我想, 这种训练方式如用于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 根据课文的实际, 进行课本话剧表演, 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 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 结合课文的实际, 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课本话剧的表演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活动开展前, 教师可提前通知同学们, 让他们根据课本的内容自编自导一部话剧, 必要时教师可给予指导, 再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演出。笔者在一次公开课的听课过程中, 发现那位老师在讲《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时就用到了这一方法, 笔者在上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也曾借鉴了这一方法, 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强,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表演还需要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这种口语训练方式不仅能增添学生情趣, 又能训练艺术语言和形体语言, 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效果。

二、通过讨论或辩论的形式, 有效提高学生口语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讨论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快速组织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训练方式, 而辩论则是围绕同一辩题, 形成对立观点而组织学生进行唇枪舌剑的论争。这是口语训练的高层次阶段, 这种口语训练方式也受到了很多老师的重视, 如有些老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中专门开设聊天课, 即俗话说的“侃大山”, 学校生活感受、轶闻趣事畅谈、街头文化博览等, 不拘形式, 不限内容,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随意地“侃”。

另外, 我们还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就是“走上辩论台”, 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作为口语训练的基石, 在班上开展一次辩论会, 基于辩论的语言具有强烈说服力的特点,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三、注意随机式的启发口语教学, 巧妙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 语文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常常是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进行的, 这种语言的随机性应用恰恰提醒了教师要时刻注意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输出的信息, 学生要靠耳朵来接收, 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 往往要靠口头去表达。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抓住“教学双边活动”这一规律, 随机地、巧妙地组织口语交际训练, 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中寻找口语训练因素。实践证明, 往往是这种有目的而不经意的语文教学活动, 更能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 口语交际的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应本着要求上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上从形象到抽象;形式上从单一到多样的原则进行训练, 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会话能力 篇4

一、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正确的发音,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发音是否准确是今后和他人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语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交际的成功与否,入门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正确发音,为了正确的发出某个音,可以进行反复训练,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一步。

初中英语活动课就是现行教材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它强调学生的交际会话活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语法要求不要过高,主要是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要十分重视朗读并背诵课文,这是很重要的学习会话能力的渠道,如果一开始连课文都难以流利地朗读下来,就会给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如学生上课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无法进行课文的复述等,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了。

二、不断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用英语会话的兴趣

我们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应重视,在新教材教法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到尴尬,因为课堂上学生一言不发,他们坐冷板凳,习惯于老师唱独角戏、搞满堂灌,他们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可能都在积极的思维,而要他们放开进行交际性操练,结合实际真正地运用语言却很难,部分学生,上台表演的愿望几乎没有或很少。师生间应建立起平等基础上的相互了解、信任、尊重的伙伴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环境下彼此顺畅交往。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时候,要把生动活泼、有意义、有趣味、有实用价值的材料带进课堂,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消除学生的无助、恐惧、自卑等负心理效应,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必定能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前提。平时更要增强和学生的交往,避免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教师的和蔼可亲和博学多才可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人格力量,无形中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阻力。

三、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

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练习目的和主题采取诸如朗读、背诵、对话、复述、表演等多种形式。练习活动可以在个人、两人、四人小组,八人大组或整个班级的范围进行。教学手段也可以多样化,录音、录像、幻灯、电影等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利用电视传媒广播传媒这些巨大的英语学习宝库,收看英语节目(例如:CCTV-9,CCTV-10,教育频道等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使学生接触纯正的英语,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机械模仿,并引导其积极地思考并记忆句式结构发展,然后逐步发展,挖空关键性词或短语,让其填空,进行会话实践。这种操练很有意义,围绕课文中提供的关键词,语法点或特定情景进行问答式练习,不仅会话能力得到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交际性会话操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与同学课堂谈话,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逐步把英语用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去,例如:与人见面时的招呼语,与人分手时的用语,自我介绍,相互介绍,请求原谅,抱怨、感叹、委婉表示意见等,在社交中得到有效的运用。指导学生把这种会话实践操练进行得生动有趣,并恰当运用语调;手势或滑稽的面部表情以加深印象,让学生能主动的运用运用英语并从中产生兴趣,获得勇气,培养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和信心。

另外,唱歌、游戏、演剧也是提高学生会话能力的极好形式。这些活动连玩带说生动活泼,新鲜有致,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活动中,要提倡重在参与,鼓励大胆开口。

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篇5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会话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理念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21世纪的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怎样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说会道,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呢?

一、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这就要求话题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它们应是学生所熟知和喜闻乐见的。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时,教师可提前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动物书籍,了解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一些动物的特点。这样,在教学时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并能说得有声有色。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乐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但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相当广泛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又使得课堂内外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的内容。课堂教学如何解决交际空间的特定性与交际内容的丰富性,便成为口语交际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交际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激活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与需求,让他们有话乐说。

1. 创设表演情境。小学生的表演欲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如在《打电话》 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前一段时间让学生在家里练习打电话,再让他们说说自己和家长平时和谁通电话,说了什么内容,谈一谈打电话的好处。 为了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教师先和一位学生表演打电话,再让学生分组表演,使口语交际能力在自主、自觉的活动中不断发展。

2. 创设生活情境。口语交际应创设丰富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有趣。如教学《请让我来帮助你》一课时,实的生活,启发学生想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学生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自己既可以是求助者,也可以是帮助者。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心对心的真实的交流,教师在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中生活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3. 创设问题情境。低年级学生要先从说一句话、几句话逐步过渡到说一段话,特别要注意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逐步提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 引导学生逐步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通顺的话。如教《我喜欢的电视节目》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你喜欢看电视吗? 你平时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你觉得哪一个节目更有趣,你能给大家讲讲,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吗? 你觉得这个节目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这些问题犹如开启心智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路,使学生说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学生自然会说,乐说。

4. 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 “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景物; 模拟在“购物商场”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销商品; 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情景,这些模拟活动, 不仅使学生感到交际的乐趣,而且必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适时示范点拨,让学生有话会说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学生交际时,有的结结巴巴,或辞不达意,语病百出; 有的无话可说,或人云亦云; 有的害羞拘束,或畏缩扭捏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加强对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规范训练。

1. 借助图画,引导说话有序。低年级口语交际的内容都配有图画和文字提示,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口语交际的主题,文字提示指出说话的要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再借助文字的提示,使学生明白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如《怎么变了》一课,先引导学生逐幅看图,理清说话顺序。第一幅图上天空、云、 树、花、泉水、鸟、鱼和大青蛙怎么样? 第二幅图中的这些事物又怎样? 为什么一下子变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观察两幅图,展开想象,说说变化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放的开,他们不会觉得有话不会说了。

2. 典型示范,模仿促说。模仿是学习者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所以,做出样子给学生看,让他们学,常常是最为有效的指导。如在教学《插上想像的翅膀》一课,教师可示范介绍自己画的画,先介绍画的题目,再介绍把圆、直线、弧线想像成了什么? 然后讲讲自己根据画编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模仿介绍自己的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行交流。学生在口语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适时点拨,婉转纠正。为了加强示范性, 教师除了在全班师生交流中参与交际、适时引导外,还应参与到各小组中去进行个别辅导,对成绩好的小组,可以推荐到全班,向全体同学展示,以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依据。

四、走向民主宽容,让学生有话敢说

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思维。要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表达,就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宽容的环境。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嘲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的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关重要。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指责。要用表场与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每个学生都敢说、想说、能说,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口语交际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个听众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以诚待人。

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 篇6

在我国日语会话教学中, 除了传统教学法之外, 正在不断引进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等诸多教学方法, 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教学中, 热闹的课堂过后缺乏冷思考的情况并不鲜见, 诸多教师与学生将重点依然置于教科书中重点句型的讲解与背诵。究其原因, 除国人学习语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理念外, 还有教师在教学中似乎总在强调“语法能力”, 强调学生个人“构词造句能力”, 大家似乎在有意无意间受着日本语教育语法奠基人寺村秀夫“实用主义”语法体系的影响。其实, 这种教学忽视了“交流沟通能力”, 忽视了人际交往所需要的除语法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

日本教育学界认为会话能力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目前已为日本教育学界认同, 但尚未被中国学界重视) : (1) 语法能力。即在会话中所体现的构词组句规则的正确性。 (2) 社会语言能力。人作为社会人, 其语言必须符合一定场景和人物关系, 即“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尤其是日语, 对同一件事因人、因时、因地, 表达方式均不相同。 (3) 谈话能力。语言存在的意义在于沟通, 通过语言沟通实现“交心”。 (4) 战略能力。即当交流中出现对方不理解的话题或引起误解的情况之时, 明智、合理、快捷地予以解决的能力。

笔者认为, 在培养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同时, 需要注重非语言能力培养。除此之外, 社交体态等也是会话必须注意的事项, 包括面部信息、动作姿势, 还包括对话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亲密距离、公共距离等)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恩 (Albert Mehrabian) 认为, 一种信息50%以上的效果来自于身体动作。语言中的信息总体效果分布如下: (1) 口头信息 (言辞) 占7%; (2) 声音信息 (音量、音质、节奏等) 占38%; (3) 身体动作信息 (表情、姿势等) 占55%。中日谚语中都有“目は口ほどものを言う” (眼睛比嘴巴更能传情) 。而此正是我们在会话教学中常常忽视的。其实, 这也与毕业生在就业面试时面试官对其个人性格的考查密切相关。因此, 学生的动作语言也需要在会话中得到培养与修正。试想, 如果在餐厅,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毫无表情、没有动作的服务员, 就算其语言极其准确合情, 对其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可见, 我国教育界的会话教学理念已不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素质的要求, 必须予以关切, 而非单纯着力于学生的语法能力。

日语会话教学理念探讨

作为日语教学的“指挥棒”, 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组织的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在2010年进行了全面改革。其改革主旨是:“その言語知識を利用して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上の課題を遂行する能力を測ります (检测运用基本语言知识, 完成人际交往相关任务的能力) ”。此主旨彰显出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作用应受到重视。学习语言要学以致用, 其中的“用”就是人际交流。而作为交流的第一体现无疑是“会话”。据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对学生的人际交流予以更多关注, 使学生通过“会话”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即以“会话”实现“人际沟通”, 实现“会心”, 关注如何运用语言实现“说话人”与“听话人”即会话双方的精神“握手”。

人际沟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历程。它包涵三个重要概念:一是一种过程, 是为达成目标的行为过程。二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在沟通过程中, 其内容表现出的是“什么”, 其意图所传达的是“为何”, 及此沟通“有多重要”。三是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 在沟通当时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负相应责任。而长期以来日语会话课传统教学强调个人纯语言语法准确度, 这实质上是与人际沟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西方人际交往代表性理论中的“象征性交往理论”奠基人美国学者米德指出, 在人际交往中, 要以个人所处角色来估计他人反应, 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相互作用, 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要求人们按照自身在交往活动中所处的角色来行事, 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而我国学界似乎更多地关注说话者个人的语法再现能力, 而忽视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反作用。这样的“会话”仅是“单方面”的“说”, 而非“会话”, 更非“会心”。

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探索

基于运用“会话”实现“人际沟通”, 实现“会心”的教学目标导向, 结合日本教育学界的研究成果,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 教学布局——教学场

会话课教学, 交流是第一位的。小班化教学无疑是很好的方式。在以往教学中, 笔者采用的是“教学圈”的形式 (如图1所示) , 但其仅仅缓解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问题。经过认真研究, 笔者认为, “教学场”的形式, 即在学生两人自由组对的基础上围圈教学 (如图2所示) , 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此可以: (1) 由静转动。有利于让整个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培养学生活跃的性格与相互帮扶的意识, 方便教师及时答疑解惑。 (2) 充分发挥组对学习功能。很多会话任务, 如语法运用的讨论与基础练习均消化在学生内部,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 (3) 易于会话场景创造。运用易于沟通的条件, 能够将生活搬进课堂, 搬进学生行动中、内心中。

(二) 以“阅读也是交流”的视角赏析日语会话教材例文, 从对形式的追求转向对内容的品析

在运用教材时, 应更多地分析对话双方的心理过程以及“应情即景”的遣词造句。应引导学生体会角色扮演的感觉, 或悲伤、或开心、或同情、或关心, 身临其境地切身感受教材内容, 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也是交流”, 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这样, 学生才可能将教材里别人的“会话”变成自己的“会话”。当然, 前提是所选教材要地道, 符合日语交际的实际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的必要记忆。例如, 有如下日语会话例文:

B: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A: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B:ええ、元気がありませんね。怎么了, 无精打采的。

A:ペットが死んでしまったんです。我养的宠物死了。

B:そうですか。啊, 是嘛!

A:あんなにかわいがっていたのに。我是那样的宠爱它的啊。

B:寂しいでしょうね。想必现在一定很寂寞孤单吧。

A:ええ、さびしくてさびしくて。是啊, 寂寞的不得了。

B:別のペットを飼ったらどうですか。那你另外养一只。

A:そんな気持ちにはなれません。我可不想再养了, 没心情了。

B:そうでしょうね。ペットは家族と同じですからね。是啊, 宠物就像家里的亲人一样啊。

A:家族以上でした。比亲人还要亲!

此段会话反映了日本社会中宠物与人的关系, 虽短小, 但很好地体现了人际沟通的相关技巧。A因宠物死亡而感觉寂寞, B通过语言交流表现出了同情、关心, A的回应也体现了其接受B的同情、关心。双方达成了“宠物似家人”的共鸣, 有理有情, 合情合理。这种实现“心灵对话”的人际沟通是成功的, 也有利于日后双方的人际交往。但如果在教学中仅仅解释语法、背诵, 学生就难以把握此段对话的实质, 对学生会话能力的增长也难有裨益。因此, 我们需要运用教材文本揭示对话双方的内心活动, 并展示其矛盾运动过程。

(三) “电脑编程联接”式多角度展开会话内容

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带来多样化的人际交流, 任何会话的进展都不是唯一的、绝对的。例如, 常见的购物过程如图3所示。

可见, 会有类似“电脑编程联接”的诸多会话流程出现, 而在教科书中却往往只有一种流程, 而且常常是以“成功”完成对话者居多。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开展会话教学时对教材原文进行必要、适时的补充, 使之更贴近生活, 能更好地实现会话人的人际心灵沟通, 实现“会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高等教育要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从“会话”到“会心”, 是从外在到内在、从形式到内容的质的转变, 对会话课教师个人语言、课堂行为语言等交际素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笔者认为, 这是“正道”, 值得教师为之付出。

参考文献

[1]野田尚子.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日本語教育文法[M].日本:くろしお株式会社出版社, 2007:147-165.

[2]青木直子, 等.日本語教育を学ぶ人のために[M].日本:世界思想社, 2008:35-39, 79-82, 198-209.

[3]国際交流基金, 話すことを教える[M].日本:三美印刷株式会社, 2007:12-25.

[4]日本語ジャーナル (日语新干线) [M].李燕, 等,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30.

[5]张文池.促进日语会话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学生会话素质[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3) :156.

[6]Matthew Mckay, 等.人际沟通技巧[M].郑乐平, 等,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45-51.

[7]郑全全, 俞国梁.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43-47.

高校日语会话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会话教学 教材 教授法 特有因素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日语敬语教育研究(14SKYB 16)。引言

在中国,设立日语专业的高校已有四百多所,日语学习者达到21万人之多。但是由于高校日语会话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国内的日语学习者日语会话能力差,很多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拿到日语能力考试1级证书,却不能流畅地与日语母语者进行交流,以致毕业后很难找到与日语有关的工作。本文在对高校日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从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授法等个方面提出有效策略,最后探讨日语中应该重视的影响日语会话的几个特有因素。

国内高校日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日语会话教学,首先存在教材选定的问题。现在高校日语专业所用的会话课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从句型语法着手,然后利用所学句型练习会话的方式,这种教材非常不利于日语会话教学。好多日语学习者尽管背诵了句型,但是实际和日本人交流时对方却不这样使用,所以就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句型来应对。加之绝大多数的日语教材都是以日语的敬体形为主而编制的,就导致学习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进行敬体形与普通形的切换。

其次,日语专业学生对会话课不重视也是导致口语能力差的很大因素。现在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首先的一个目标就是拿到日语能力考试1级合格证,而且大多数日语教师也把目标定于此。但是,能力考试没有会话内容的考试,好多学生就容易忽视会话课。再加之好多高校没有语言环境,学生没有练习会话的机会,好多学生只是一味地背诵课文,而从来没有实际使用过。

另外,高校及教师不重视日语会话教学也是导致日语专业学生会话能力差的一个很大因素。好多高校教师自身口语能力差,没有掌握恰当的会话教学的教授法,会话课只是知道让学生读,练习教材的会话或者死记硬背。

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日语和汉语不同,它的口语用语和书面用语差别很大,而且有很多日语特有的语感及影响会话的因素是汉语没有的,而高校的日语教科书对这一方面的讲解却很少。同时,大多数的教材都是以日语的敬体形为主而编制的,而日本人很多场合下会话时使用的是简体形。这就导致好多国内的日语学习者初到日本后感慨国内老师教的日语是错误的。

影响日语会话教学的几个特有因素

日语的会话,和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这点对汉语母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下面几个方面对日语会话教学来说非常重要,而日语会话教材却很少提及,被很多日语教师和学习者所忽视。

1.口语用语与书面用语

口语用语是指在日常会话中时通过音声交流时所用的语言。与此相比,书面用语是写文章时通过文字交流时所用的语言。日语的口语用语和书面用语的区别比较大,但是我们国内的日语会话教材对这点几乎没有提及,这就导致学习者不能对两者进行区分,混淆使用。

2.省略语等暧昧语

日语中以省略语为首的暧昧语在会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比如两个人会话时,很难听到“你”“我”这样的表示主语的人称代词,日语里与对方面对面时这些人称代词都被省略了。还有,比如在拒绝别人,或者对别人有不满的时候,日本人往往话说到一半就省略了,后面的话让对方去猜。这一点对日语会话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即使到了高级日语阶段的教材都没有详细学习,这就导致学习者跟日本人交流时让对方觉得日语说得很生硬,有时还会引起对方的误解。

3.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

日语会话中,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的区别比较大。现在国内高校的日语学习者中女孩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这一点更应该在教学中得到重视。比如日语中的有些语气助词或者俗语就是典型的男性用语,女性使用了就会给人很粗俗的感觉。同时,也有些语气助词只能女性使用,还有,日本女性会话中经常使用的美化语,给人一种高尚优雅的感觉,而男性使用了却会让人觉得很女人气,反而印象会很差。

4.场合与会话

日语中,场合不同用语也不大大不同。比如,首相接见外宾,这就是非常正式的场合,这个时候就会用一些官方用语或者比较生硬的用语。而相反,比如同学聚会时,就是非正式场合,这个时候就要选择非正式用语,比如经常会省略、选择一些简单的表达。

5.人际关系与会话

日语中,人际关系左右着语言的使用,比如日本人经常会说到“内外”“上下”,这就是横向与纵向的人际关系。日本人对“上”或者“外”,会选择比较生硬的语言,表达上也使用敬体形。而对“下”或者“内”,就会选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上也使用简体形。而我们的日语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以敬体形为主而编制的,所以很多日语学习者,尽管日语说得很流利,但是即使与很好的朋友说话时也是使用敬体形。有的日本人在感叹,和中国人都已经关系很好了,怎么还在使用敬体形,难道他不认为我是他的朋友吗?

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高校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日语会话的几个因素,结合我个人日语教学及留学日本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个策略,以供日语教育者共同探讨。

1.编制合适的日语会话教材

现在高校的日语会话课所用教材问题较多,好多外教都反映这样的教材很不实用。这就有待于我们日语教育者要结合日语口语特点编写有效的会话教材。比如会话教材不要太注重语法的讲解及句型的练习,因为这些内容在精读课上都已经讲解过了。所以会话课可以每节课设置一两个场景,让学习者去考虑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说,应该选择什么句型,然后让学生发表,最后教师给一个模范会话例子就可以了。

另外,会话教材应该涉及到日本的文化、社会背景对会话的影响。编制会话教材时一定要把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特色加入进去。

2.提高教师自身的口语能力

现在国内各个高校,老师都忙于搞科研、备课,从主观上忽视了自身的会话能力,加之学校对老师会话能力的要求也不高,这就导致我们高校尤其是二流高校的教师口语能力越来越差。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创造语言环境,增加教师口语培训的机会,或者与高校的外教多交流,教师自身提高了,对会话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3.合理的教授法

国内高校的会话教学,大多沿袭精读课的语法直译法,基本都是老师讲解句型语法,然后把句型翻译成中文,最后让学生练习会话。这种方法导致学生即使倒背如流,实际使用时却一筹莫展。

另外,大多数会话课都与听力脱节,经常都是老师把会话内容写在黑板上,或者用PPT,学习者照着内容进行练习。实际上好多学生会话能力比较差,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说,而是他们首先听不懂对方说的内容。所以在会话教学时,教师应该先多次重复说,让学生耳朵先熟悉所学内容,最后再借助工具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这也就是重视会话与听力的结合。

4.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做的“你为什么选择日语专业”的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学生回答“喜欢日本的动漫”“喜欢日本的流行音乐”“喜欢日剧”。这一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对日本的文化、社会感兴趣而选择学习日语。而现在,日语版的动漫、日语歌曲、日剧的音像资料很多。如果结合所学内容,利用这些音像资料,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加之都是原版的标准日语台词,对日语会话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结束语

以上对我国高校日语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效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对影响会话的几个特有因素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对高校日语会话教学起到一点帮助。当然,国内的会话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而且日语会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今后将结合自己的日语会话教学及与日语学习者的交流实践,提出更好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许建明、熊萍、潘红娅.迎接本科新设专业评估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商情,2008(7):48.

[2]熊萍.日语专业经贸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 (28):17.

[3][日]因京子.日本語学習者の日本語会話解釈上の問題点[J].比较社会文化,2005(11):83~92.

[4]加藤彰彦,佐治圭三,森田良行.日本語概説[M].东京:おうふう,1989.

上一篇:专用远程监控管理装置下一篇:海洋体系行政管理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