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分析(精选7篇)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篇1
自我国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这期间,监理行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社会各界所认可,成为建筑市场的三大责任主体之一。但是,从目前监理行业的发展现状看,与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初衷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与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我认为在于以下几方面:1)体制原因;2)监理费用太低;3)对监理的授权太少;4)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由于以上原因,致使监理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1 体制原因
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基建管理班子,都有能力进行项目管理,且在长期的工作中也取得了本单位人员的信任,另外也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利益以及本单位人员的使用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各单位对于国家推行的监理制度并不热心,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出现了能不要监理就尽量不要,必须实行监理的就采取压低监理费用和减少授权的情况。
2 监理取费标准太低
现行监理取费标准按投资额计算取费如下:
500万元——2.5%;
500万元~1 000万元——2.0%~2.5%;
1 000万元~5 000万元——1.4%~2.0%;
5 000万元~1亿元——1.2%~1.4%;
1亿元~5亿元——0.8%~1.2%;
5亿元~10亿元——0.6%~0.8%。
监理费用目前在实际操作中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即使是5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监理取费能达到0.6%~0.8%也就很不错了,而这已经是5亿元~10亿元工程项目的取费标准。工程监理企业的成本主要就是人员工资和监理设备。由此就造成了监理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不使用综合素质高的人,更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在监理设备上的投资。由于监理人员工资太低,致使持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证的人员不愿从事监理工作。目前监理行业的从业人员除公司管理层和总监具有相对较高的综合素质,取得国家相应执业资格以外,其余监理从业人员不是退休的老工人,就是刚毕业的学生;退休的老工人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身体素质已不能满足现场监理工作的需要;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实践经验不足。至于监理设备基本上就是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常规检测设备基本没有。
3 对监理的授权太少
现行监理规范要求监理对投资、进度、质量、安全、信息、合同以及组织协调都要行使职能。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由业主掌握;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实际掌握;信息散落与各参与单位,监理很难实际控制;监理能实际掌握的就只有质量控制了,而这也得益于一些资料必须有监理签字盖章才能生效,否则这一点也难以做到。
4 监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太低
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应该比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审计要高。但现实情况却是:一等人搞开发,二等人搞设计,三等人搞施工,四等人搞监理。监理在常人理解就是监工。认识上的误解,监理人员报酬的不足造成持有证书的人不愿从事监理工作,从事监理工作的人不具备资格。尤其是一些挂靠的或借用资质证书而从事监理业务的,更是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监理成本,其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是难以保证,监理服务的质量更是可想而知了。
为了提高监理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对监理行业加强监督、监管力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监理取费的实际标准,增加对监理的授权,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加入到监理行业中来。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取费标准。
现行取费标准是1992年制定的,如今经济水平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原有取费标准并没有改变,致使不能有效指导实际的监理取费。另外,监理取费标准的提高虽然并不一定能得到贯彻执行,但相信实际的监理取费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监理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
2)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加大对监理单位实际授权的程度。
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没有对建设单位实施有效的监督。监理规范规定对监理的授权不是被建设单位截留就是被建设单位委托给其他的中介机构,例如造价审计,按监理规定为总监的职责,实际操作时往往被建设单位另行委托给其他中介或由建设单位实际控制,监理只能例行公事地签字盖章。这样就降低了监理的权威,不利于监理职能的发挥。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监督建设单位把由监理行使的权利豪无保留地授权给监理。
3)严格查处挂靠和出卖资质的违规行为。
现在一些所谓的分公司和合作监理,其实是挂靠和出卖资质。他们不执行规范,监理成本低,可以随意压价,降低监理服务质量,扰乱了监理市场。不对这些违规行为予以严格查处就是对其他规范经营的企业不公平。有关部门应当责无旁贷的切实负起整顿规范监理市场秩序的责任,严厉打击挂靠和出卖资质的违规行为,不能只是通报批评一番了事。
4)扩大监理招投标活动的范围。
按现行规定,监理业务量达50万元以上的才必须进行招投标。按照取费标准,工程造价约3 500万元才可能有50万元的监理费。单体建筑或单个标段在3 500万元的工程不多,大多数监理企业承担的工程监理费多在限额以下。由此造成大量的交易活动在场外进行,没有有效监督。有关部门应当规定,不论监理业务量大小,所有交易活动一律进入建筑市场交易中心,实施阳光交易。招标的目的是择优,而不是压价。人工费是监理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压价就是压人工费。评标应当采用综合评分法,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业绩、专长、经验、资格的分值应占较大比重,报价分值不应超过30%的比重。废除费率上下浮动得高低分的计分方法,取消低于取费标准下限的报价中标资格。
5)监理企业当自强自立。
监理制度是从国外引入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由于某些原因,近几年来,监理企业数量发展很快,素质提升相对缓慢,市场竞争手段缺乏。主要表现在承接业务上是价格竞争和关系竞争。各监理企业应当努力向规范的行业作风靠拢,坚决抵制不正的行业之风,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监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取得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为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安禄.对当前工程监理的冷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12):218-219.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篇2
国外工程建设咨询行业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初期,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1]。在十六的世纪欧洲,传统的建筑技术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往惯用的工程组织方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因而促使了建筑工程领域专业分工的产生,这直接表现为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分离。一些建筑设计师开始为甲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对施工单位进行日常监管,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量计算和测量等工作,这标志着监理行业雏形的出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在这一进程中,英国首创了总承包制,建筑工程的全部建设总体交由一家承包商来负责,随之又产生了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这些都带动了工程监理制度的跨越式发展。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了标底计算、招标协助、组织协调、合同管理、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及工期控制等。1913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在欧洲成立。工程建设咨询开始迅猛发展,特别在20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防以及工业建设的需要,促使一些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大型工程选择专业的工程监理咨询以降低工程风险,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此时,监理咨询服务内容由项目的实施阶段向前延伸至项目决策阶段,直到覆盖了全过程。1957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了目前国际通用的“FIDIC”条款,条款中把建筑师、咨询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进行的工作内容称为建设监理,并规定了监理工程师的一般职权[2]。近年来,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在“FIDIC”条款中已全部涵盖。发达国家的监理制度日渐完善,它正向着法律化、程序化发展,监理在现代工程建设体系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与主业、承包商形成了工程建设行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2 我国监理行业的起源和发展
1988年,我国正式引进工程监理制度,我国的监理行业从试点到全面推行经历了以下三阶段:(1)起步阶段,从1988年7月至1992年。1988年,国务院提出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决定,并成立建设监理司,归口全国的建设监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工作[3]。同年7月,建设部又颁布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并在六市二部进行试点工作,完成了我国监理制度从起步到试点的工作。1991年,国务院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报告上指出,我国监理试点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完全符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3]。1992年,我国连续颁布了关于监理取费、监理资质以及监理工程师注册在内的若干文件和规定,标志着建设监理制度从起步到试点的圆满完成。(2)发展阶段,自1993年一直到1995年。这一阶段的主要做到了:建立和健全了监理法规体系和监管机构;在部分重要领域推行强制监理;监理队伍的规模和水平基本满足国内建设任务的需要,并开始尝试走出国门。1995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标志着我国监理体系的基本健全[4]。(3)推行阶段,从1996年开始至今,目标是:一是要改变监理只重视施工阶段的现实,大力推行全过程监理;二是监理队伍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使之成为建筑市场三大主体之一;三是监理制度有效、规范并统一,要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4]。
3 我国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设监理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国外的监理相比较,我国的监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同行业竞争方面。我国监理行业的竞争不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而是价格的竞争。按照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规定,监理取费占建安费的1.039%~3.3%之间,但实际上,市场恶性竞争致使不按照国家规定取费,低价中标的现象较多。反观国外,监理公司的取费率一般是工程造价的4%~6%,有的高达5%~10%。在国内由于长期低价竞争,因而达不到提供优质服务所需的人力、物力的成本要求。为节省成本,甚至还出现了监理人员只盖章不出工,监理工作流于形式,最终严重损害监理公司自身的信誉,业主不再信任监理,更不愿意支付监理报酬,形成恶性循环。(2)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从全国来看,目前监理行业的一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技能与业务水平低下。大部分监理单位组成人员来源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基建管理部门,专业化程度较低。根据国外对监理工程师的定义:“那些具备高学历文化背景、多学科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良好品德和职业素养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为监理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相比,其工作经验更丰富,与技术专家相比,其专业知识更全面,综合业务能力更强。”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国际上的要求还相去甚远。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由于行业收入低下,进入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一般较低,这使得监理行业的人力资源水平远远不足;再次,从国家高等教育的角度看,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一些具备高学历的人走出校门时,完全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却急于谋求高薪职业来弥补深造几年付出的时间成本;三是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低下,这大多源于之前长时间从事单一技术工作,之后成为监理人员也没有及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四是部分监理从业人员的从业动机不纯,投身于“吃、拿、卡、要”这些不良行为中,严重损害监理形象;五是年龄两极化严重,有的监理单位聘用退休的技术人员从事监理工作,这部分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是体力和精力都达不到现场工作的要求,有的则聘用廉价的、刚毕业的学生作为监理工作的主力军,经验和技术明显不足以应对;六是我国监理工程师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在国外监理工程师享有极高的地位,代表着专业和权威。而在我国的工程监理实践当中,监理往往成了甲方的质检员,大都只参与质量控制这一工作,这与国际上监理工程师的全面、智能的咨询服务极不相称,由于部分监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使自身的权威性大大降低。从监理行业整体来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毋庸置疑这严重上制约了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目前人力资源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建设监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3)工作和责任定位方面。我国的监理目前一般侧重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和安全工作,称为施工过程的监理,而国外的监理咨询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内容在决策、设计、招投标及施工各阶段都有涉及。深究其原因是:监理责任定位不规范,监理责任的界限不清晰。通过多起建设工程生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来看,因为监理责任定位不清晰,一些责任被无限扩大,监理受到了不当或过重处罚,甚至监理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牢狱之灾。这种高风险、低回报使得一些优秀人才逐渐流失,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25年后,我国终于在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5](简称监理新规范)中对监理工程单位的定义做了修正,对监理的职责,应尽义务有了较明确的范围规定,也从侧面也反映出对中国监理发展到今天仍然偏离了引进监理制度初衷的一种无奈。(4)管理体制方面。我国的管理体制与国外有着明显差距,比如在美国和日本,咨询行业从业人员受社会尊重程度高,社会地位也较高,从而导致了那些服务质量差、资质低、信誉不好的公司难以生存。他们的协会在规范各公司的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监理行业也有行业协会,但除了培训发证工作外,其他方面的贡献并不突出。当然政府也确实制定了相关法律规范,可几乎都还只停留在纸上。监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政府和行业协的过度放任,使得监理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丧失。
4 结论
综上所述,监理行业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发展水平不够,对监理的认知不成熟,造成了发展中的种种困难。但是,随着国家逐渐健全管理体制,提供法律保障,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势头没有变。因此,为了工程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监理企业要向发达国家看齐,转变思路,才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建设项目监理实用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丁掌荣.浅论我国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J].建筑技术,2003(12):87-88.
[4]李楠楠.我国建设工程监理法律法规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3
新时期,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建筑行业工程监理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因此, 建设工程监理人员应该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现状, 不断总结经验, 在实践中完善监理对策,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快速发展。
2 国内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分析
国内建设工程监理主要经历了监理试点、稳定发展及全面深化实施三个阶段,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整体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从我国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 国内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已经逐渐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有章可循。 (2) 现阶段,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正在不断提升, 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越来越多, 从事建设工程监理单位人数越来越多, 建设工程监理执业资格的人员达到40多万人, 与此同时, 每年都有很多建设工程监理人员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 提升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质量。 (3) 目前, 国内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已经覆盖建设工程领域, 监理成果越来越好。随着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监理市场也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
3 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1) 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 建设单位自行管理模式所产生的管理班子“非专业性”、“一次性”的弊端, 通过委托具有“专业”、“高效”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监理而得以较有效的改观。大量的实践表明, 实施建设监理的工程项目, 不仅工程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且在投资、进度上都得到较好的控制, 经济效益显著。但是,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
案例一:某高校一教学综合楼, 鉴于该高校基建处人员众多,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定了监理单位, 并在询标时明确要求监理单位安排基建处人员进人现场监理机构。最终, 监理单位除了收取了部分管理费、派出名义总监理工程师、在相关资料上签字盖章外, 没有进行实质上的工作, 现场监理工作全部由该校基建处人员承担。这样, 建设监理二位一体, 彻底丧失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内涵。
案例二: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综合性小区工程, 建筑面积7万多m2, 由2栋小高层 (商住楼) 和8栋多层 (住宅楼) 组成, 开发商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了某监理单位。在施工许可证尚未办理的情况下就进行桩基工程的施工, 并在施工过程中将工程的门窗、外墙涂料、玻璃幕墙、地面装饰等肢解发包, 严重违背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于当地某些主管部门的默许, 监理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对此违规现象不予干涉, 违背了“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
案例三:某单位筹建办公大楼, 经考察选定一外地甲级资质的监理单位。由于监理费仅为正常取费标准的60%左右, 监理人员不能正常到位, 在大孔径钻孔桩施工阶段, 仅有2名毕业不久的监理员在现场履行工作。由于人员素质和实际经验不足, 部分桩虽已到设计桩长但未达要求的持力层时, 监理员就同意终桩, 最终导致桩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同时在部分桩已达设计要求的持力层而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lm左右, 监理员不能正确判断岩样, 强行要求继续钻孔, 引起监理、施工单位双方的严重纠纷。该工程因桩基施工阶段的原因, 最终导致工期延误6个月, 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左右。
案例四:某住宅小区工程, 由于结构设计施工图有差错, 车库层与一层间楼梯平台的混凝土现浇板厚度不够, 远远达不到施工规范的要求。虽然设计单位的原因是第一位的, 但如果监理人员工作到位、看图认真、熟悉规范, 切实抓好事先控制环节, 此类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案例五:某省级事业单位为丰富本系统众多离退休干部的娱乐生活, 筹建一集聚会、休闲、保健、餐饮等多功能的大楼。由于部分老干部的意见,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改设计。因为监理人员多次提出异议, 现场业主代表未经设计单位同意直接向施工单位下达变更指令, 使得监理处于失控状态, 丧失了监理的功能。由于变更过于频繁, 使得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甚至规划部门意见纷纷, 最终导致各方竣工资料的严重缺损和矛盾。很多优秀的工程只评定为“合格”, 并在延期近一年的时间才通过规划、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的综合验收。
(2) 这些情况, 有些是监理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 有些是非监理单位原因造成的。但如果监理人员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职业准则,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以“公正第三方”的身份开展工作, 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手段, 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建设工程监理制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 (1) 建设工程监理市场培植不力, 发展不良。就目前实施监理的工程项目来看, 大多数监理任务较少。除《建设法》中规定的一些项目实行了强制性监理, 社会监理任务难找已是普遍存在问题。 (2) 在工程建设领域中, 人们对监理制度的认识不够, 宣传力度不足, 将工程建设监理视为业主派出的“监工”。 (3) 监理单位自身建设和监理行为不规范, 监理单位总量过多, 过度竞争。 (4) 监理工作不到位,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绝大多数监理人员都是从施工、设计、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调动过来的, 有些与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素质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 大量未经培训的人员仍然不断地上岗, 这就难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监控, 给建设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4 促进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相关法规
法规中相关的条款要完整清晰、操作可行。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监理的范围应减少“软规定”, 增加强制监理的范围。对强制监理范围内的建设工程, 不委托监理不允许开工、不予竣工验收, 并按违章进行处罚;对集体所有制、私营企业, 以及私人股份为主的股份制企业的建设项目, 鼓励、提倡业主委托监理。
同时, 加强对建设工程监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 各地方应制定有关地方性的行政法规、政策, 指导市场行为, 及时解决建设监理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4.2 建立监理行业的诚信机制
建立诚信机制能够为监理行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确保监理作用的发挥。 (1) 实行监理行业的诚信备案机制, 利用相关法律约束企业行为, 净化监理市场, 营造健康的行业竞争环境。 (2) 应该加强监理人员个人诚信记录的管理备案, 避免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监理企业的损失。
4.3 提供优质优价服务
现阶段, 过去建立的监理行业的标准和制度已经渐渐不能适用,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价格取费过低不能满足建设工程监理需要, 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对此, 应该适度提高监理取费, 满足业主利益以及工程质量管理需要。
4.4 整顿监理市场
在整个建筑市场上, 要严格执行有关审批审核制度, 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目前, 建筑市场基本为买方市场, 设计单位、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在和工程发包方的资本博弈当中, 处于明显的被动和弱势地位。在收取监理价格的谈判中, 建设单位处于绝对的主导和优势地位, 这也是导致收取监理费用严重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建立市场进行规范的同时, 对于监理行业应该加大整顿力度, 将资质未达到要求或者挂靠资质, 甚至谎报业绩, 严重管理缺失的监理企业清理出监理市场, 做到监理市场的规范化。
4.5 改进监理队伍的管理
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 促进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监理人员取得注册执业资格后, 在参与工程项目监理实践的同时, 还必须定期参加在岗培训, 以适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方法, 加强对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标准的基本要求。此外, 应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专业中设置监理专业, 使监理从业人员在监理的知识结构上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 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完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监督执行与处罚的办法, 以保障监理队伍的廉洁形象和权威性。
4.6 加快我国监理单位体制改革
我国的监理单位还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监理单位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严重制约监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 隶属各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理协会监理公司与其它的社会监理单位地位“不平等”, 缺乏公平竞争, 破坏了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改革现有体制, 使监理单位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为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统一监理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还是有些问题, 对此应该重视问题, 尽快解决问题。作为工程监理工作的核心, 监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提高监理工作认识,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 监理工作才能够得到真正地落实, 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推动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设工程监理对于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以及提升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我国监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影响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质量。对此, 本文将分析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并详细探究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陈雷.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5 (09) :36~37.
[2]沈凤珍.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分析及规范化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5 (050) :175~177.
浅析监理行业现状及对策 篇4
1 我国监理行业现状剖析
1.1 监理项目取费低, 严重制约监理行业的发展
监理取费低导致监理企业为自身生存而减少在监项目上人力、设备、资金的投入, 严重影响监理工作质量, 降低监理工作效果。长期如此, 监理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难以提升监理工作质量, 严重制约监理行业的发展。
1.2 监理招投标不规范, 监理企业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由于业主对监理招投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以及行业垄断和部门保护, 导致现阶段工程监理招投标不规范, 许多所谓招投标, 往往只是在形式上而言。思路清晰、内容翔实且有独到见解的技术标, 往往抵不上远低于国家取费标准的报价以及装帧美观的标书。另外, 业主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不合理压价, 导致监理企业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因为费用低而导致仅凭“一本笔记、一支笔”搞监理现象的发生, 监理社会形象一降再降, 监理企业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而危及监理行业的发展。
1.3 工程监理集中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监理水平及潜力难以发挥
工程监理集中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其作用越来越接近施工企业的质检员, 有些不正规的施工企业甚至连质检员都不配, 将监理人员纳入其管理人员范围, 这在目前不是个别现象。在绝大多数项目上监理对投资仅为形式上的控制, 实质工作参与不多;控制工程进度在目前环境下也仅仅是有责任无权利。这种现状使监理水平及潜力难以得到发挥。穷于应付各种检查验收, 穷于应付各种事务, 监理有效工作时间越来越有限, 这有违实施监理之初衷:在更能发挥监理人才优势的工程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设计监理等领域, 开展工作极少, 不利于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不利于中国监理行业融入国际大市场并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1.4 监理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基础极其薄弱
监理为社会提供高智能的技术、管理服务, 人才是基础, 没有人才监理便是无稽之谈。目前监理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l) 施工企业、设计院退休的技术员或工程师; (2) 从施工企业跳槽的工程技术人员: (3) 其他部门曾从事过工程业务的相关专业人员; (4) 高校毕业生。从人员来源看, 高校毕业生应是监理人才培养的重点。但现实情况是监理人才, 尤其是优秀人才流失严重。高校毕业生分配到监理企业, 在成长到2~3年基本具备工作能力时, 无论是优秀人才还是一般人才, 能继续在监理岗位工作的人数很少, 考研、设计院、业主单位是他们的主要流向。当前流行一句话:一类人才搞研发, 二类人才搞开发, 三类人才搞设计, 四类人才搞施工, 五类人才搞监理, 监理行业形象已到冰点。监理事业需要高智商的复合型人才, 需要具有知识、技能、协调管理能力的通才。如此人才流失, 如此薄弱的人才基础, 监理行业如何发展?作为深爱监理事业的工程师, 我们强烈呼吁:重塑监理形象, 留住优秀人才, 形成人才梯队, 使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1.5 监理行业地位低, 监理概念模糊
有的业主认为, 我花钱聘监理, 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 监理工作处处受制于业主;有的施工企业认为有了监理便多了一个“婆婆”, 将正常监理工作视为“挑毛病”, 不服从监理甚至打骂监理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设计院甚至将在监理岗位工作两年以下作为录用历届高校毕业生的前提条件;有的政府质量监督人员认为既然有了监理, 现场一点点小问题都是监理的责任, 劈头盖脸教训一顿, 施工单位反而平安无事。如此种种现象足以说明监理概念之模糊, 监理行业地位之低下, 监理工程师是在夹缝中生存, 监理事业也是在夹缝中生存。
种种原因导致监理工作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恶劣, 监理人员时间大多耗费在搞关系、搞平衡上面, 特别对总监而言, 有效工作时间更少。监理工作技术含量越来越低, 所谓的“协调”含量越来越高, 监理工作越来越中庸,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监理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监理在建设市场中本应是强势群体, 而现实中监理却是最弱势群体。原因何在, 值得深思。
1.6 监理从业人员数量与素质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 此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监理从业人员数量与素质必须大幅度提高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笔者认为此项工作是发展监理事业的关键。
监理人才的培养应将学校教育、工程实践、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政府扶持和监理企业努力相结合, 从长远观点出发, 形成人才梯队。
1.7 企业领导对监理事业重视不够, 内部管理体制混乱, 产权关系不清晰, 存在挂靠现象
根据目前情况, 有部分监理单位作为设计院、高校或行业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 只是形式上的法人单位, 资产、资金、人员均未到位, 有项目只能临时拼凑监理人员, 工作无连续性, 只是将监理作为能创收的一种副业。监理人员责任感不强, 监理工作处于低层次状态, 这种现象对监理行业发展的负面效应较大。另外, 部分监理项目存在挂靠现象, 企业对项目监理几近失控, 这种现象也影响监理事业的发展。
2 解决监理行业当前存在向题的对策
2.1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与现实情况相符的监理取费办法, 并强制执行;
2.2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监理行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深化监理工作层次, 如强制推行设计监理;
2.3 发挥监理行业协会的作用, 对社会加强宣传监理的力度.制订行业自律规定, 约束监理单位的市场行为.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
2.4 实施正规的工程监理招投标, 制止建设单位盲目压价行为, 制止监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规范建筑市场各方行为.
为监理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5 监理企业规范运作, 提高监理人员待遇, 留住优秀人才,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以长远的观点看待监理事业;
2.6 进行监理企业改制, 使监理企业产权关系明晰, 责任明确, 法人治理结构健全, 实现独立发展;
2.7 政府与企业合作, 打造监理新形象, 提高监理地位。
3 结束语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 监理事业同样如此。目前, 监理行业在压价→恶性竞争→取费低→人才流失、人才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形象不好→压价的怪圈中徘徊。但监理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政府、企业、监理工程师应共同努力。尤其是监理工程师应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努力建立起合理取费→培养并留住人才→提升服务质量→重塑社会形象→合理取费的良性循环, 监理事业必将更加蓬勃发展。S
摘要:本文剖析当前监理行业中存在的取费低、招投标不规范、监理范围窄、人才流失、人才不足、监理行业地位低、产权关系不清晰等现象, 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对策。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篇5
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设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对当前监理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这个行业可有可无, 因为在施工方和建设方关系好的情况下, 监理就如同虚设, 管不了不多少的事, 处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状态;也有人则认为这个行业的设立还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是极为重要的。那么, 监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科学评价呢?当前监理行业的实际状况又是怎么样呢?带着这些问题, 暑期实践小分队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杭州、湖州、台州等地市的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及人员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 共收回问卷258份, 回收率达80.63%。调查显示参与人员的层次及岗位分布为:总监占25%, 监理员占55%, 专监占10%, 监理工程师代表占5%, 其他人员占5%, 应该说样本较具有代表性。在他们中, 有46%的人认为还有些前景, 38%的人认为前景比较迷糊, 不是很了解, 10%的人认为对该行业很有前景, 只有6%的人认为是没有前途的, 可见, 社会对此行业的了解不是很深。
2 当前监理行业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2.1 监理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1 部分监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1) 知识结构不合理, 学历层次低:有些监理人员纯属一种关系户, 无系统的知识结构, 更无实际的现场经验。调查显示:监理公司近三年录用应届大学生人数比例图, 一般招生5-15人为主。
(2) 人员招聘上不注重质, 而只是注重相对量:问卷调查各企业招收监理人员方式:a网络介绍;b主动向学校现场招聘;c通过中介或教师推荐;d接受学校邀请;e内部关系介绍;f其它。发现招聘人员主要通过前面4项来招人员的。
(3) 职业道德差:经常借工程变更、现场验收、计量签证、工程款支付等机会“吃、拿、卡、要”, 严重损坏监理人形象, 致使受人质疑其工作的“公正性”。
2.1.2 监理人员工资待遇低
调查显示:监理人员的月工资大多在2000元/月左右, 并非很高。企业未制定各种有关员工激励的制度, 未出台不同的考评办法。
2.1.3 监理人员不稳定, 流动性太大, 责任心差
据问卷调查显示:59%的监理人员认为, 造成市场上监理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责任心差的主要原因是监理单位的利润需求致使待遇过低, 留不住人;1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作监理学不到东西;12%的人认为工作环境差, 大多是露天, 甚至在野外作业;9%的人认为建设单位工作过程中干预过多, 造成左右不是人的局面而离职;4%的人认为做监理被人瞧不起, 只有学历层次低的人才做监理。
2.2 监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监理企业的背景复杂
我国的监理历史并不久, 但监理企业的背景却相当复杂。很多监理企业至今仍未“断奶”, 借着“政企分开”的幌子分单位不分人, 和政府部门沾亲带故, 尤其是一些改制的企业, 名誉上是独立的法人机构, 实际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关系, 这无形中给其他竞争者带来不平等的竞争机会, 影响业内公平竞争。
2.2.2 恶性竞争, 劣质服务
为承揽业务, 部分监理公司常用的招数就是低价揽活, 一是为迎合业主的投资控制虚荣心, 二是利用监理行业投标的标的是“提供服务”这个抽象概念, 提供劣质服务, 降低监管标准, 独立、科学、公正只是讲讲。另外就是采用订立“阴阳合同”或采用不法手段去承揽业务。
2.2.3 监理公司管理很不规范,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
规范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是监理行业得以健康生存的前提。适时有效的激励度更是必不可少, 缺乏激励的单位是效率低下的单位。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监理单位内部用人多人一岗和一人多岗比重还较高。
2.2.4 监理单位不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 严重忽视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据调查显示很多监理单位不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 忽视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根据 (如图1) <每月培训次数>可以看出从不培训的占11%;偶尔培训一两次的占60%。因此, 监理行业仍存在着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缺乏集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的人才, 这与国外咨询业工程师能力相差较大, 调查显示:如图2, 41%的监理员认为该在考证学习方面进行培训, 34%的监理员认为应该在新技术运用方面进行培训。可见大部分监理员的知识基础还不到位, 无法发展此行业。因此, 迫切的需要以引入具有十年以上、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监理行业队伍中来指导工作, 以实现监理行业向更高的项目管理转化和发展。
2.3 制度及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
2.3.1 监理的领域不清, 如《建筑法》对工程监理的框架定格于“建筑”而非“建设”领域;
2.3.2 多头管理, 政令不一, 如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监理规章外还有其他部门也有各自的监理规章, 各自为政, 政令不统一, 产生多头管理;
2.3.3 缺乏约束业主的规章制度, 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等诸多法律法规条例都只对工程监理提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而未对委托建设工程监理的委托人提到任何责任, 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未对具体的责任进行界定清楚且过于严厉。这些法律法规中过于强调工程监理的功能而忽视另外两个主体承包商及业主的责任与义务。
3 结束语
监理行业的长远发展, 需要行业规范和自律。应该说任何行业的成功法则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通的, 它都要在一个特定范围和环境下, 慢慢去适应生存。不管监理行业前景如何, 管理者都要通过努力充分调动监理员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来实现监理员的最大价值观, 从而保障企业及工程的最大利益。有理由相信监理行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 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业协会的深入指导、企业的积极参与, 建设类院校的人才输送等, 许多问题和困难会逐步得到解决, 监理行业必将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自建立以来, 先后经历了试点、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行三个阶段。而现阶段对于监理发展呈现“发展历史短、成长速度快、热点问题多、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暑期实践调查和走访的结果分析显示:当前监理行业现状不容乐观, 但前景较可观, 也为建设类院校提供更多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监理,前景,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王锦霞.当前建设工程监理之现状.《现代公路》.
[2]余巍, 汪洋.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实施中的问题与处理建议探讨.《科学时代》.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分析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综合素质,规范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控制的过程中, 主要控制和管理质量、投资和进度三个方面, 其中, 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投资控制是基础, 工程进度控制是条件。因此, 在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期间, 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把关工程质量, 并协调、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投资三方面的关系, 以此优化水利工程建设, 促进水利工程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现状
目前,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 比如供求关系不平衡、市场运行混乱等。此外, 在水利工程企业中, 还存在转包、挂靠的情况, 这都使水利工程施工监理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
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监理工作不够细致, 导致很多安全隐患无法被查出。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熟悉, 往往都是在施工过程中一边监督施工质量, 一边熟悉现场情况, 无法达到科学、有效的监理, 这样就不能对施工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近年来, 我国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对施工监理人员的需求较大, 但是, 很多监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监理水平, 也没有相关资质证明。此外, 监理单位普遍资金短缺, 导致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加之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通常较长,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监理单位没有足够的费用支持施工监理工作, 这都直接影响了监理效果。
2 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发展措施
2.1 坚持贯彻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监理标准化管理应从形式到内容都采用标准化的控制和管理, 使监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标准来衡量, 标准是控制的基础。加强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施工企业在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 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2.2 提高监理人员的各项素质
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掌握业务技能。水利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集实践性和专业性于一体, 监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能对监理效果起到直接作用。因此, 对于监理人员而言, 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学历。 (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监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工作当中应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相关规定中的准则。每个社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工作素质就是职业道德, 尤其是监理人员, 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与多方面的人接触, 如果不具备基本的信服力和职业道德, 就无法将工程监理的各项工作做好。 (3) 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监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项目施工经验、合同管理能力和相关的社会经验等, 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合作双方关系的协调工作。因此, 监理工作人员必须以身作则, 深入施工现场, 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 还应根据施工合同和相应法规, 并参照具体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地维护双方利益, 最终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最优效果。
2.3 施工准备部分的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部分的工程质量控制分为以下四方面: (1) 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 监理部门需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管理机构的技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2) 审核工程施工设备、机械和承包方所提供的各项技术性能的报告, 不得使用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设备或机械。 (3) 检查进场的设备、构配件和工程材料, 其报审表必须附有质量证明、相关资料和进场质检记录的审核签认, 且根据相关质量管理条文规定或监理合同约定, 应平行检验或抽样检查进场实物。 (4) 审查图纸, 初步了解工程项目,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和各部分施工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掌握, 以此全面、科学地设置和选择控制点, 并在监理规划、监理准则和旁站监督中体现出来, 最终达到强化监理工作的目的。
2.4 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控制
2.4.1 监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监理工作的管理方法主要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 并严格遵守“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原则。在施工前, 应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 要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强监督, 实行动态控制, 监理人员还需在工程施工现场通过旁站监督、随机抽查、平行检测和巡视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 应做好验收工作, 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应严格把关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加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完善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工程施工的全方位质量控制。
2.4.2 监理施工过程阶段的进度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 应按照合同规定, 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同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制订工程控制进度计划。然而, 在施工间,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 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间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工程监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及时地找出引起偏差的具体原因, 并立即采取有效的办法调整进度。当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间的偏差较大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明确责任, 并向发包人及时提出进度计划的调整建议, 在发包人同意之后, 即可调整进度计划。
2.5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
水利项目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是完善工程量支付、工程量核定和工程索赔, 尽可能地将工程投资控制在施工合同的科学范围中。工程监理人员应辅助工程项目负责人, 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将承包人的工作量计量好, 以避免延误工期。计量项目主要包括所有的工程量清单、合同中的规定和施工过程中变更的内容。工程监理人员要复核承包人所完成的工作量, 并签发计量凭证。
2.6 监理施工过程阶段的安全监控
2.6.1 质量
安全工作实际上属于质量管理的范畴。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之间既不会互相干扰, 也不会互相矛盾, 安全工作本身就具备了质量管理目标和控制目标。
2.6.2 工期
安全措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在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后, 工程施工人员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施工中, 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进而可提升工作效率, 有效缩短工期, 特别是对工期较长的工程项目, 工期缩短与工作效率的提升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
2.6.3 投资
安全措施的全部费用基本上已经包括在投标的报价范围内, 也就是说, 工程承包商已经从发包人方获得了相应的安全措施费用。如果这项费用没有用于工程的施工安全工作中, 那么就与偷工减料没有差别。因此,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工作中, 必须重视项目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
3 结束语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 篇7
煤炭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与石油、天然气并存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世界经济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煤炭行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企业,不论在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在能源结构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输出的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兴起,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煤炭行业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增长,生产技术逐步提高,产业结构、煤矿安全生产有所改善,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2012年步入煤炭行业发展的转折年,这一年煤炭行业结束了2002年以来持续十年的黄金年,逐渐步入了煤炭行业的萧条时期。就目前来看,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库存增加、价格下降、基础建设投资回落、出现产业亏损等)。
2013年全球工业生产和贸易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弱势运行,延续了2012年供大于求的总体态势,产量增速放缓,2014年和2015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逐渐突出,整个行业运行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2 我国煤炭行业的供需状况
2.1 产能和产量的变化
2.1.1 产能变化
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而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2013年年底整顿关闭770处以上落后的小煤矿,提升490多处小煤矿,兼并重组小煤矿达610多处。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关闭煤矿30处;湖北关闭煤矿80处,产能240万吨/年;山东关闭煤矿61处,产能196万吨/年;安徽关闭产能30万吨/年的煤矿;湖北关闭65万吨/年的煤矿,产能在50多亿吨/年。2013年煤炭的新增产能为2亿吨左右,关闭的产能在其中占微乎其微的比例,淘汰落后产能主要还是为了整顿西南部地域的生产结构,因此,不会对未来的煤炭产能产生很大影响。
按省份看,我国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西部,从下表可知2014年四个煤炭产能主要省份增产约1.10亿吨,大约占我国新增产能的80%。在2013年基本把山西、内蒙古的小型煤矿整顿淘汰,陕西也将落后产能煤矿淘汰,但在2014年新建矿井89处,又注入投资能力;新疆属于新增的煤炭生产、发展基地,以新建矿井为主。
单位:亿吨
2.1.2 产量变化
由下图可知,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煤炭行业的产量达到了一个峰值,从2014年开始有小幅度的减产。在2013年开始受“十二五”规划的影响,整顿关闭一些落后的小型煤矿,防止产能过剩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2.2 进出口的情况
在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因为在近些年来面临诸多问题,煤炭行业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煤炭资源的大量采掘,生产成本高昂等因素使得我国大量从外国进口价格较低的煤炭以供需求。
3 现状分析
3.1 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的繁荣与萧条
煤炭的四大直接下游行业: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业,这四大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量高达合计的80%,其中火电行业占煤炭消费合计的51%,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次之,分别占煤炭消费合计的11%、12%,化工行业占煤炭消费合计相对较少,占煤炭消费合计的4%。再对煤炭的下游产业进行剖析,可以追溯到煤炭消费的最终端:房地产和基础建设,这两者占煤炭消费合计的20%,其中房地产占较大比重。房地产和基础建设投资的变动会带动煤炭行业的变动,这些又和宏观经济密不可分。
在产业链的调控下,煤炭不仅受房地产、基础建设的最基本调控,还会受到一些指标的影响。基础建设的投资可以作为煤炭发展的同步指标,当国家宏观经济不景气时,国家依靠基础建设的投入走出经济萧条的低谷。在基础建设向煤炭传导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下游行业,下游行业的兴盛与衰退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当基础建设加快传导时,从最终端传出,逐步带动煤炭下游行业的兴盛,最终使得煤炭价格增长;当基础建设传导速度放缓时,从最终端传出后,使得煤炭下游行业的滞留,最终阻滞煤炭价格增长,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3.2 产能过剩
自2015年以来,煤炭企业受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纷纷减产,产量回落的同时降幅有逐步收窄的趋势。煤炭累计产量同比下降3.3%,而煤炭产量占全球的47%左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地位,但由于其他电源装机快速增长和控煤力度的增大,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各大高耗能行业用煤量增速将呈现下滑趋势。到去年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约为57亿吨,按照2015年煤炭消费量35亿吨估算,煤炭产能过剩22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七成。而去产能成为了2016的经济重头戏,贯穿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中。短期内,去产能将拉低GDP增速,影响宏观经济政策,但长期内,去产能将有助于将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行业,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3.3 新能源的冲击
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阴霾,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加强烈,与此同时,一些新能源、清洁能源、环保绿色能源日益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大量的新能源成为时代的热点,人们逐渐开始撇弃一些资源型能源,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面对我们对能源的依赖和恶劣的环境,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创造。新能源的出现代替了古老的资源型能源,使得以煤炭为首的行业日渐衰退,这也是煤炭行业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4 挑战与机遇
4.1“寒冬”中的挑战
纵观全球经济,仍然处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层调整期。在近年全球经济有所复苏,但是经济疲软太难改变。全球经济复苏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在发达国家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而在欧洲等地仍然深陷其中。世界经济的低迷,导致整个社会的需求不旺盛,对能源的需求和供应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石油、煤炭、钢铁三大支柱行业的价格持续下行,积累了大量的风险,能源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再看国内经济,支撑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和政策发生了变化,我国由高速发展的经济转型为中高速增长。现在政策不要求高速增长,而是调整结构、优胜劣汰,像煤炭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产能过剩的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冲击。
4.2 新常态下的机遇
从全球来看,主要面临三大机遇。一是全球经济向好发展机遇,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复苏状态,在“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将会进一步回温;二是科技飞速发展机遇,科技创新的速度超出想象,一波又一波的新型科技涌入市场,带动经济升温;三是化石能源需求量加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能源供应的主力军。
从国内来看,宏观经济总体向好发展机遇;新的经济结构机遇,我国现行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优胜劣汰,淘汰产能过剩企业,进行转型跨越式发展。
5 结论
纵观煤炭行业的各方面,在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结束之后,煤炭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受产业链结构的调控;存在产能过剩、产量减少的问题;面对新能源的冲击,使得煤炭行业在最近几年呈现总体下滑趋势。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告别暴利黄金十年后,受国内经济放缓影响,需求大幅下滑,文章通过煤炭行业的基本状况,从当前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煤炭产能过剩以及新能源的冲击分析了煤炭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煤炭经济,产业链,产能过剩,新能源
参考文献
[1]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2]彭红军.煤炭企业供应链均衡供应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
[3]郝传波,张瑞.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4]扑克投资家.2015年煤炭产业链深度分析[EB/OL].(2015-11-27).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11/27/159158x4r.shtml.
[5]华泰证券.产能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N].财经报刊,2016-05-05.
[6]中国产业信息网.“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台,控制煤炭消耗量[EB/OL].(2016-03-31).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3/401206.html.
[7]张乃荣.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5(30).
【监理行业的现状与分析】推荐阅读:
监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10-29
监理行业现状07-31
监理行业发展05-10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08-19
工程监理现状分析08-04
矿产行业的现状与发展05-15
券商行业现状分析06-09
煤炭行业现状分析08-23
智能手机行业现状分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