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阴政法的信息

2024-10-07

有关江阴政法的信息(精选3篇)

有关江阴政法的信息 篇1

2010年,政法系统围绕“谋创新、快转型、惠民生、促发展”主线,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根本,以公正廉洁执法为保障,以提升队伍素质为目标,不断提高维护稳定能力,不断提升保民平安水平,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10439起社会矛盾纠纷全部调解到位,被评为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幸福江阴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今年,政法系统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围绕5个重点方面展开工作: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着眼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着眼于构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眼于提高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着眼于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政法机关、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2010年,我市政法信访部门紧紧围绕“谋创新、快转型、惠民生、促发展”主线,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注重分析研判,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能力得到加强;注重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整体水平有效提升;坚持执法为民,社会公信力不断提高;坚持创新发展,社会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坚持从严治警,政法信访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之年,全市政法信访工作将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有关江阴政法的信息 篇2

一、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检索课需要明确的几个目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检索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系统的信息知识、熟练的信息技能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搞信息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靠信息检索课,需要明确的是其教学目标和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信息活动的方向标。

法学信息检索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熟练获取信息、 创新的能力,目前比较普遍的就是开设法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法学文献检索课是为了培养法学院校学生的检索法学信息的方法,以及运用法学资源的能力。法学文献检索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法科的研究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目前已有的研究领域和成果,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法学是个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光有理论还不行, 必须要学会各种检索信息的能力。而这种检索能力的学习仅靠老师是万万不行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以,要培养自己独立发现、解决、完成任务的能力,这就需要自学。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快,光靠一门知识或者学问解决问题经常会捉衿见肘,要多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学习新的、科学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懂得如何获取、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材料,学会去粗取精,甄别真假信息, 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到做大程度地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说,法学跟医学、 逻辑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都有交叉,很多问题单靠法学的理论知识很难解决,因此重理论还要中实践,充分了解我国的司法实务工作流程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当前法学文献检索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认识不到位。目前,80%以上的院校开设可文献信息检索课,也有不少院校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编写了教材,并将此门课程纳入了通识课的范畴。但是各高校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认识尚不统一,很多高校还不够重视,仅仅是列入通识课的范畴,相应的经费保障、 师资配备、教学场地、检索工具、具体的教学计划等尚不完善。很多图书馆专业的老师对法学实务了解甚少, 不能很好的开展法律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学生的认识也不到位, 认为文献信息检索课枯燥乏味、兴趣不高,经常把它当成凑学分的课程不予重视,往往在课堂上听取老师的灌输,而实践能力全无掌握,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2.教材陈旧,教学教法落后。我国的法律文献检索类书籍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且这些教材还长期使用, 其中缺乏互联网下的信息检索的内容。这几年出现了一些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的教材,但大多都是空泛而谈,缺乏可操作性,实用性不强,基本少没有涉猎图书馆和信息等内容的。这些年,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我国的法律文献资料数量也是迅猛增加,据统计,我国近十年每年的法律图书发行量是5000种,各类报刊、文章也已突破了上万种;各类期刊、数据库的建设也在迅猛发展,而法律信息检索系统的发展是缓慢的、 滞后的,政法类院校的文献检索课程设置单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多。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开设时间较短,没有专门的实习课时和场地,学生们没有接触到法律信息检索系统,还不能很好地利用文献信息检索的功能。当前的文献信息检索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日后的检索中遇到问题职能自己解决,有的问题一拖久拖,达不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一般来说,各高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有图书馆信息部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信息检索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专业的培训,很多也没有相关方面的实践经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很难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接受过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但是外语水平跟不上,有的只会手工检索不会现代化的办法,有些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很难做好法律文献信息课的教学任务。

4.重视检索而轻视开发利用。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一般都是对检索工具和方法的介绍,很少关注到信息的开发利用,这与大学的教育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占有信息只是基础,开发利用信息才是关键。学生从文献信息检索课上学到了理论,实际中却不会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这就达不到检索信息的目的。

三、提高法律文献信息检索课质量的途径

1.重视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更新。 传统的法律文献信息检索课重视讲授检索理论、手工检索方法等相关理论知识却忽略了互联网、数据库等检索教学。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就必须才一开始抓起,分阶段设置针对不同的教学计划。一是对于新生可以从培养信息意识抓起。通过入馆教育等手段,让新生了解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结构、功能,掌握最基本的检索书目的能力,并且对电子检索系统有初步了解,熟悉各种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二是对于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来说,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只是的基础上,就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要开设相应的法律文献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的教育内容,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检索方法,同时也要掌握传统的检索方式。三是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实际应用学到的文献信息检索方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对检索步骤、渠道等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针对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探索创新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重视学习探索过程,而不是只重视检索结果。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积累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实践教学环节,文献信息检索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认识。实践教学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入网络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上的限制,更好的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篇3

关键词:个人信息;滥用;行政保护

一、我国个人信息滥用的现实和立法保护现状

个人信息是一切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总和。个人信息是与个人有关联的属人或属事的信息,所以不仅具有外在、物质的特征,内在、思想状态等也包括在内,如财产状况、家庭生活等信息。传统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编号、指纹、婚姻、家庭、教育、病历、职业、财务情况等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该个人的信息资料。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还包括许多新兴个人数据,如个人电子邮件地址、网域名称、网上银行的通行密码、博客地址等信息。

(一)公民个人信息被滥用现象十分普遍

(1)信息泄露的源头。信息泄露的源头主要是地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中的人员。这些供职于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掌握了一部分公共权力他们有机会接触、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2)信息收集平台。信息收集平台是整个利益链条中的中间环节,他们的主要获利途径是赚取差价,组织形式包括QQ群以及其他网络平台。他们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大容量的数据收集平台,成批量的购入个人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卖给非法调查公司或者商业机构,通过赚取差价获得经济收益。

(3)非法调查公司和商家。这个环节是整个利益链条的最后一环,也是获利最大的一环。他们通过网络从信息平台中购买大量的个人信息,进行公民信息调查和推销各种商品、服务,直接盈利。

(二)我国现有立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规定如前所述,我国对个人信相对于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而言,严重滞后。从立法上来说,我国直接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等数量极为有限。

(三)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1)个人信息保护缺乏统一立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在需要。导致我国目前公民因个人信息出现的各种权利侵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没有统一的、专项的立法。

(2)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机关的空缺。由于我国长期缺乏对隐私保护尤其是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传统,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十分突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一个方面就表现在为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使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必须设置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专门机关负责该执法事务。主要对行政机关对于釆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依法监督管理。

(3)我国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缺少统一原则。在我国目前出台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中,明確规定了八项原则,虽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原则的确立提供了指向,但却将适用对象明确限定为“除政府机关等行使公共管理职责的机构外的各类组织和机构,如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服务机构”。将政府机关及公共管理部门排除在外的方式,再次突出了政府机关及公共管理部门对个人信息收集、处理、保护的无规制、无原则指导的状态。

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完善个人信息立法迫在眉睫。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而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颁布的《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跨国流通指导原则》(1980)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八项原则。我国应在遵循个人信息保护的八项原则基础上,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立法模式、保护原则、法律责任,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一)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立法

总则和分则,总则即“普遍和共同的规定”,分则包括公务机关的资料处理、非公务

关和参与竞争的公法企业的资料处理、特别规定最后条款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统一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虽然早在2003年,国务院信息办就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课题组,承担《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研究课题,并草拟了一份专家建议稿,但时至今日,这部法律仍未出台。在全国性立法迟迟未出台之际201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完成《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笔者认为,我国应当积极顺应国际潮流,尽快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来保护网络个人信息,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传播等活动,该法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就我国而言,国际上的成熟做法为尽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了蓝本,我国应在遵循个人信息保护的八项原则基础上,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立法模式、保护原则、法律责任,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2)界定个人信息保护主体的义务。个人信息保护主体包括公权力主体和私主体,其义务包括,第一,明确并限定信息使用目的;第二,将信息处理及使用情况告知信息主体;第三,经信息主体本人请求或主动向信息主体告知信息的内容及信息收集,处理,利用等相关程序和事项,向社会公开信息收集,处理,利用等相关程序和事项;第四,在收集个人信息后,应对个人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并保存,保证信息质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信息安全。

(3)规定信息主体的权利。信息主体是指个人信息的所有者,其权利包括:①决定权,②知情权,③信息获取权,④更正权,⑤封锁权,⑥删除权,⑦获得救济权等。

(二)成立专门的个人信息监管机构,加强监管

我国可以考虑借鉴国际经验,成立专门的个人信息监管机构,目前,较为现实的模式是在国务院层面成立统一的个人信息监管机构,该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在人力、财力、物力有充分保障,独立于其它行政机关,并行使以下职权,制定规章和细则,对全国层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指引,提供信息,向信息处理涉及的当事方提供相关信息,公布年度报告,对其执行活动及典型个案进行总结和评析,受理当事人提起的有关信息处理的控诉。

参考文献:

[1]刘飞宇著.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齐爱民著.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个人信息保护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领导演讲稿:三把“尺子”量政绩统战民政下一篇:小学生游记作文:博物馆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