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

2024-10-07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通用8篇)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 篇1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方案

根据吉林省及桦甸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0〕6号)和《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为稳步推进我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确保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我院建立基本药物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药剂科专人负责采购药品,财会科专人负责统计上报数据,责任落实到个人,优先选择和使用基本药物,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原则

(一)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的原则,杜绝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收入挂钩,从根本上杜绝以药养医。

(二)绩效分配原则。考核结果与职工奖惩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开展定期与不定期以及随机考核的原则。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监测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纳入医务人员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二、考核范围

在临床用药上优先按照标准使用基本药品,切实保证基本药物的使用数量及所占比例,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在处方上分别开具。分别装订,对网上集中采购的药品进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按卫生局要求进行管理、报销等。同时进行日报、月报、季报,数据准确等。

三、考核内容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内容包括药品目录管理、药品采购和储备管理、药品使用管理、药品价格管理、药品报销管理、群众评价与监督等六个方面考核领导小组对绩效考核内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全院公布。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每月一次。

四、考核方法

由基本药物考核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考核,考核工作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

五、检查标准及奖惩办法

(一)按《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的要求,采取标准分(百分制)的考核办法,设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次,计算方法为:得分85分以上为优秀,84-70分为良好,69-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为优秀比例不超过25%。

(二)为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国家药物补偿资金中设立基本药物制度个人绩效考核奖励,根据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数量、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使用数量、群众满意度等对医务人员进行奖惩,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重点向承担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三)制定奖惩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其中,对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的医务人员全额拨付财政以奖代补资金,并按规定对优秀、良好等次给予奖励;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基医务人员,在执行奖惩的基础上,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将免去该医务人员的职务,按医院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执行。医院年终获得的奖励经费,分配原则上与负责人和职工奖惩挂钩。

六、我院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的开展自查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检查验收任务。通过自查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考核目标任务的实现。在工作中严禁编造、篡改考核资料,严禁利用考核谋取个人利益,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 篇2

1 研究方法

1.1 分析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是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 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 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 (称为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s, DMU) 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2]。依据经验法则, DMU个数最好是投入项与产出项两者之和的2倍[3]。结合WHO的国家药物政策评价指标[4,5]、卫生部基本药物制度评价指标以及我国医改实施的主要措施等, 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有:基本药物专项资金补助金额 (x1) 、基本药物品种数量 (x2) 、配送企业数量 (x3) ;产出指标有:次均门诊费用 (y1) 、次均住院费用 (y2) 、门急诊人次 (y3) 、出院人次 (y4) 。

由于传统DEA模型[6]要求产出指标值越大越好, 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预期结果是次均门诊费用 (y1) 和次均住院费用 (y2) 的下降, 即越小越好, 为非期望产出, 因此需对其进行转换处理。本文采用乘法逆转换的MLT法 (Golany and Roll, 1989[7]) 对非期望产出进行处理并做出结果分析。

1.2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按照分层抽样方法, 从全省抽取了7个市州的15个县区作为本次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价的抽样调查县区, 即决策单元 (DMU) , 按DMU1~15编号。每个抽样县区分别抽取30%的乡镇卫生院与3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最少不能低于1家) 进行评估, 采用实地调研及填报调查表的方式采集相关数据, 最终得到15个县区284家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和2011这两年的数据。

1.3 分析工具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处理;运用软件DEAP2.1, 以抽样县区为DMU进行数据包络分析, 计算产出方向 (Output-Oriented) [8]下两个基本DEA模型:CCR模型[6]和BCC模型[9]的效率值;采用SPSS16.0进行T检验及回归分析。

2 DEA模型结果分析

2.1 综合效率分析

注:“-”表示规模收益不变, “irs”表示规模收益递增, “drs”表示规模收益递减;效率值=1, 表示该DMU有效, 效率值<1, 表示该DMU无效, 越接近1, 有效性越好

通过软件计算, 得到四川省15个样本县区2010年和2011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 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 2010年15个县区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08, 分值相对较高, 说明2010年四川省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比较显著。其中, 效率值=1的有9个, 占被评价县区的60%, 说明2010年四川省的基本药物制度资源投入得到了较充分利用, 基本达到了相对最佳产出。非有效的县区有DMU6、DMU11等6个县区, 占被评价县区的40%, 说明这些县区2010年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未达到最优, 存在问题。2011年各县区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832, 效率值=1的县区有5个 (33.33%) , 明显低于2010年的结果, 非有效的县区除去2010年仍然维持无效的几个县区外, 还增加了绵阳DMU1、攀枝花DMU5和广元DMU10。

各市州综合效率均值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 眉山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最好, 两年的综合效率均值都为1, 达到了最佳投入产出比;绵阳、攀枝花、自贡3个市州2010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较好, 为最优产出, 虽然2011年的综合效率均值略有降低, 但已接近最佳产出;广元、达州和泸州的基本药物实施效果欠佳, 且2011年的综合效率均值有所下降。

2.2 技术效率分析

15个县区2010年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931, 效率值相对较高。其中, 技术有效的县区有9个 (60%) , 非有效的县区6个 (40%) 。2011年各县区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85, 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技术有效的县区有6个 (40%) , 非有效的县区有9个 (60%) 。2011年15个县区的的技术效率值总体上仍低于2010年的水平, 说明2011年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投入资源利用率有所下滑, 需要加强对投入资源的充分利用。

2.3 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两年的规模效率分值均较高, 但个别县区2011年的规模效率值仍低于2010年的规模效率值, 即规模效率总体水平较2010年仍有下降。DMU12总体分值最低, 且两年的规模效率分值基本持平, 还有待提高。从规模收益情况来看, 2010年和2011年非有效县区规模收益情况主要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出要素的增长比例低于投入要素的增长比例, 换句话说, 投入资源并没有得到良好而有效的利用。

两者结合起来分析, 2010年有66.67%的县区达到规模有效 (DMU6规模效率值为0.999, 近似有效) , 即产出相对于投入达到了同比例的增长, 为最佳状态。规模效益均值为0.97, 接近最佳效率值, 表明2010年四川省基本药物制度资源投入产出均衡。规模非有效的县区有5个, 且有4个县区的规模效益为递减, 说明规模非有效的县区产出不足。2011年虽然仅有33.33%的县区为规模有效, 但规模效率均值为0.936, 依然相对较高。非有效的县区中有6个为规模收益递减, 主要问题仍然是产出不足。

2.4 非有效决策单元松弛变量分析

表3和表4分别为2010和2011年非有效县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松弛值, 即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通过对松弛值的分析, 可以了解非有效决策单元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不足, 从而整合资源, 进行改进。

从表3可以看出, 2010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投入资源的冗余主要体现在x1 (基本药物专项基金补助) 和x2 (基本药物品种数) 两个指标上, 而产出指标的不足主要体现为y4 (出院人次) 。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将x1和x2两项投入资源合理利用, 可以在y4的产出上有所增长。

表4所反映的结果同表3类似, 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投入的冗余仍然集中在x1 (基本药物专项基金补助) 和x2 (基本药物品种数) , 产出的不足主要为y1 (门诊费用) 和y4 (出院人次) , 且每项指标的松弛值都比2010年高。也正是由于这些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不合理, 一方面造成了2011年的综合效率比2010年低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透露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在投入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的缺陷。

2.5 GDP和人口密度对效率值的回归分析

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对2010年和2011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考虑各县区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的影响。结果显示, 无论是2010年还是2011年, 各县区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人均GDP或人口密度都不相关, 即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受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3 讨论与建议

实证调研数据及模型结果显示, 2010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都大于0.9, 处于较高的水平, 2011年各项效率均值也在0.8以上。从总体上看, 四川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2011年有效县区的数量没有显著变化甚至有所下降。综合效率值比2010年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效率的降低, 即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投入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导致投入资源利用率不高, 投入过剩而产出不足, 进而影响了整体效率水平。另外, 2010年和2011年超过60%的非有效县区为规模收益递减, 并且松弛结果也显示在投入指标中基本药物专项基金补助和基本药物品种数存在冗余。说明了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 投入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以上的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充分了解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情况, 通过技术效率分析, 对资源的配置和流向进行及时的规划调整, 做好监督防范措施, 做到补助资金的不拖不欠不挪用。另外, 也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 并依据医院完成各项标准的程度, 给予合理的补助[10],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外, 针对目前患者倾向于向乡镇药店及县级以上医院流动, 造成基层卫生投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 建议采取有效宣传引导措施, 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合理流向, 充分发挥新医改措施实施后已逐渐充盈的基本卫生服务资源优势, 提高基本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及合理用药能力, 保证基本药物合理使用, 进而提高基本药物的有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S].2009-08-18.

[2]毛青.数据包络分析法理论研究[J].科技传播, 2011, 1:15-16.

[3]贺政楚.企业经营绩效的数据包络模型评价方法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2 (102) :46-50.

[4]WHO.A practical manual-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national drug policies[EB/OL].http://apps.who.int/bookorders/anglais/detart1.jsp?sesslan=1&codlan=1&codcol=93&codcch=2066.1999.2009-12.

[5]WHO.Operational package for assessing, monitoringand evaluating country pharmaceutical situations[EB/OL].http//www.who.int/medicines/publications/WHO TCM 2007.2/en/index.html.2007.2009-12.

[6]Charnes, A., CooPer, W.W.,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eiene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nr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Z, PP.429-444, 1978.

[7]Golany B, Roll Y.An application procedure for DEA[J].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17:237-250.

[8]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 (nEA) .科学通报, 2000, 45 (17) :1793-1505.

[9]Banke, rR.D., Chanres, A., CooPe, rW.W., some models of r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e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anagement Seience, 1984, 30:1078-1092.

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将纳入考核 篇3

回款率和配送率将成重要考核指标

在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执行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部分基本药物供应或者配送不到位,导致老百姓就医受到影响。

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基本药物配送原则上由中标生产企业自行委托药品批发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今后,相关部门将重点做好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并将配送到位率和回款率纳入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考核指标。此外,考虑到邮政等物流行业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有关部门将支持其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参与药品配送。

对于不能按时履约的企业,这位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他介绍,深化医改以来,各地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以药品供应保障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为支撑,加强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诚信管理,对在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竞价,不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或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以及向采购机构、医疗机构或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企业,一律记录在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

不过这位负责人也补充说,根据前几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定价、原料供应、配送成本、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基本药物长期短缺现象由来已久。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已经逐步形成了短缺药品供应部门协调机制,其中,对于部分短缺基本药物以试点开展招标定点生产方式保障供应。5月下旬,基本药物招标定点生产第一批试点品种清单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基本药物使用将纳入考核

在2013年卫生工作安排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明确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出台,《办法》将对医院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出政策要求。

他说,《办法》将结合基层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进展,明确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和金额。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含增补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这位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将建立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绩效的重要内容,并对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检查指导,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记者了解到,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目前已完成编审并出版发行。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录》、《指南》和《处方集》是3个基础性技术文件。2012年版《指南》和《处方集》的出版,对于指导药品采购,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应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处方行为,并将合理用药作为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强化药学人员在处方审核或点评等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增强基层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未完待续)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 篇4

地方融资平台随着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产业越来越多元化,人员规模也在逐渐膨胀,对人员的业绩考核日趋复杂。并且各级融资平台由于各种原因,人员身份均较复杂,公务员、事业编制、合同聘用制等员工均存在。鉴于此,南京卓远在实践中针对各级地方融资平台面临的管理困境,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解决思路和方案。

一、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我们对融资平台基本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实践经验,融资平台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以绩效考核体系为核心,实现公司任务为最终绩效目标。

(2)进行工作分析,确定岗位职责并据此设定切合实际的考核指标。

(3)应用不同维度的组合,全方位对部门及员工进行考核。

(4)建立反馈机制,就考核与员工进行沟通,促使员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各部门的独立运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建立起合理的绩效薪酬分配体系,发挥出激励作用,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二、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员工优异的工作结果最终会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整体绩效,而“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因此,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要坚持行为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1)相关性原则

设计绩效考核体系,要有助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进公司的整体绩效,有助于改进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2)全面性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中的设置的考核维度能全面、系统地评价部门、员工的绩效。

(3)可操作性原则

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明晰的操作流程和方便使用的考核工具。

(4)相对稳定性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要符合公司现状,避免对公司原有体系带来过大的震动,在实现考核目的同时,维持公司内部运作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调整完善后,考核体系一经形成,就要保持其基本项目、内容和流程的相对稳定性。

三、绩效考核组织结构

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项目,要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建立起项目的组织领导、具体实施、监督与控制、评价与改进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在明确职责的同时,建立起相互沟通,共同推进项目高效协调运行的保障机制。

四、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设计

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设计非常关键,关系到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公平性和完整性。总体的考核思路如下:

1、考核层次、主体及周期

总体考核层次、主体及周期如下表所示:

考核层次

考核主体

考核周期

2、考核维度及权重设计

不同层次的考核维度初步框架如下:

(1)经营层考核维度

经营层考核维度为各市政府确定的任务目标。

(2)部门考核维度

部门考核维度为各部门根据部门任务目标,每季度初由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确定当季考核任务目标,由绩效考核工作组具体执行。

(3)部门负责人考核维度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

(4)员工考核维度分为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

以员工季度考核为例:

考核维度

权重

考核主体

备注

五、绩效考核流程设计

绩效考核工作大致要经历确定绩效目标、统计评分、结果审核、结果运用四个阶段。

1、确定绩效目标

(1)部门任务目标分解

每初,根据市政府对于公司下达的任务目标及公司自身工作计划,明确各相关责任部门任务目标。由各部门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共同确定任务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标准。

每季度初,各部门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当期工作计划及任务完成情况,对本季度工作进行细化,共同确定本季度具体任务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标准。

(2)个人任务目标分解

对于部门负责人:每季度初,各部门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之前确定的《部门季度绩效考核表》情况,以及部门实际工作要求,就该负责人本季度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并就具体任务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标准等进行共同讨论。

对于部门员工:每季度初,各部门负责人与部门员工根据《部门季度绩效考核表》的情况,以及部门实际工作要求,就该员工本季度具体工作任务及日常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并就具体任务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标准等进行共同讨论确定。

2、绩效考核流程设计

各层级考核流程包括部门考核流程、部门负责人考核流程、员工考核流程等。

以下是部门考核流程示意图:

六、绩效考核过程控制

1、绩效考核过程控制内容

绩效考核体系作为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加强过程控制是保证绩效管理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环节。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完成后,具体落实中的过程控制是保证其有效与否的关键。这一过程涉及到公司的每一个部门及每一位员工。这一过程需要部门间、员工间良好的配合与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任何一张报表不实都将影响到绩效评估、管理的结果。

绩效考核过程监控内容包括根据经营计划及各部门工作分解情况,各季度部门工作达成情况,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的考核情况及奖金分配情况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是考核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2、绩效过程控制实施

通过对融资平台现状分析可以得知,大多数平台公司存在着岗位职责划分不清,人力资源基础管理薄弱,执行力不强,团队凝聚力弱等问题。绩效考核体系方案在设计的思路上体现在保障完成公司经营目标的基础上,着重要通过考核的实施解决公司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将绩效考核贯穿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去设计,因此绩效考核的过程控制应该从每一个环节去强化,这样才能实现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

根据绩效考核的流程,过程控制采取各考核人依据职责对考核的过程、结果、达到的目的进行有效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组作为绩效考核组织实施部门,对整个考核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对考核结果及整个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

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对考核的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批准考核结果,议定绩效考核改进方法。绩效考核工作组每年年终就考核体系运行情况向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作书面报告,分析绩效考核体系整体运行情况,对体系的适用性、可操作性进行客观评价,提出体系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体系,以符合下一考核要求。

通过以上办法的实施,保障现行绩效考核体系能公平、透明、正常有序的运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同时为考核体系的优化,不断升级来满足融资平台未来发展需要创造了条件。

七、结语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 篇5

《依兰县卫生局 依兰县财政局 关于开展2013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通知》………………………………….1

《依兰县卫生局 依兰县财政局 关于开展2013年下半年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通知》………………………………….2

2013年依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3

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通报………………………..……………….4

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乡镇问题汇总表…..………………..5

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 篇6

1绩效考核落地二十四大基本问题以及解答

1、Q我想问问绩效考核之后要如何去把考核的结果体现出来呢?

A考核的直接结果就是分数,每个考核周期,比如每月,每个人,都会有当期的考核分数,另外,还会有该分数如何来的,一些支撑的信息,通过表格表单体现,比如销售报表,客户投诉次数统计等

2、Q怎样根据绩效排名算绩效系数?我们公司绩效奖金=绩效系数×应得奖金,系数范围在0.85-1.1,怎么根据最终名次算绩效系数呢?就是说,考核指标加起来一共100分,考核最终分数怎样转换为绩效系数呢,老师可以指点一下不啊?

A根据分数划分等级,根据等级划分系数,系数可以设计,可以和分数保持一致,也可以突破,比如,95以上系数1.2 85分以上系数1 等等,以下为示例分值范围考核分级业绩系数96~1003、Q平衡计分卡中怎样确定权重和考核周期啊?

A权重根据考核指标与被考核人的关系来判断,是该被考核人最主要承担的,就占比大,次相关的,就占比少,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另外,考核周期,一般基层为每个月考核,中高层按季度和考核,不过,在绩效考核

4、Q(1)、对于中小型企业,岗位繁多,但相同岗位人数很少,员工考核采用何种方式比较适合?我们当前采用的是KPI考核+相对排序+强制比例分布(即同一部门内部员工先按KPI考核算出得分,然后进行内部排序,排名前5%为A,排名前15%为B,以此类推,最后为E),但是员工普遍不满强制比例分布的方式,认为不同岗位之间无法排出优劣顺序,且每次考核总有人因排名最后而导致奖金全无。请问这种方考核式是否合适?是否有更好的考核方法?

(2)、对于工业品制造业的公司,销售人员适合采用何种绩效考核和奖金发放的方式(KPI考核?利润提成?或者其他方法?)

(3)、对中高层管理者采用何种考核评估方式比较好?如何考评管理者的能力(如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和价值观?

5、A 1、1、如果每个岗位的人数少,首选还是需要按照各岗位来进行考核,但不宜进行强制分布,因为同一性质的人太少,不便操作,非相关的在一起强制分布,是不公平的2、销售人员考核还是要以业绩、回款、新客户增加等为主,建议采取提成+奖金+罚金的形式进行,简单明了,实际上,这本身也是一种考核,并不是说非要有所谓的考核指标去评分

3、中高层的能力考核,如果公司没有能力素质模型的支撑,任职资格体系尚不健全,建议不要硬性考核,还是以绩效,业绩为主,其他方面,采用高层综合、模糊评判的方式

6、Q咨询一下关于绩效考核如何落地?针对于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考核指标如何相对合理?绩效考核指标如何指定比较合理?如果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如何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公司应从哪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

融 合FUSION分 享SHARE创 新INNOVATION卓 越EXCELENCE

落地有两点很重要,1是考核指标信息的收集;2是考核结果的运用,你可以去看下我的文章〈绩效如何落地〉

2、管理,行政人员的指标设计,看他所处的层级,中高层的,可以设计一些公司层面的财务、运营指标进行考核,基层的以他们本身的工作内容为主提炼指标,比如有没有内部投诉、有没有出现延误、错误、浪费等,每个岗位都能提炼出考核指标的3、绩效的准备,首先是大家的心态准备好,解除大家的抗拒和害怕心理,告诉大家做绩效对公司、对个人的意义所在,其他的准备很多,比如原始信息的收集、职责流程的明确,薪酬的接口等

7、Q考核的指标要怎样定,是由部门负责人自己定,还是人事部定?

A以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意见为主,人事部起协调和顾问作用,在旁边把关

8、Q我们公司实行对部门整体考核,发放部门考核工资,那么部门二级考核工资,也就是说怎么把本部门的绩效工资分配到每个员工身上,怎样做才真正公平、合理?

A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果员工暂时还没有实行绩效考核,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的职位级别,如主管1.0系数 专员0.8系数等,或者根据大家的工作量和平时完成情况来进行分配了

9、Q作为一个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时,考核工作组应该由哪些部门组成比较合适?比如公司设有风险运营、营销管理、质量、财务等专业职能部室,还有具体业务单位。

A建议是高层带队,人力资源部协调,各个部门经理都是绩效考核小组成员,另外,一些关键的部门负责人设置为副队长,明确责任,加大他们的参与力度

10、Q目前我司实行月度和考核,但是月度考核系数最高1.0,也就是说没有加分,而是否有加分还未定,请问这样的考核是否合理?

A不合理,1、月度没加分,可以设计加分。如果绩效进行还比较顺利,一般初期也不会考虑设计加分

2、就算没加分,如果成绩在100分,或高分,对应的系数可以设计为1.1及以上

3、可以考虑设计一些额外的奖励

11、Q现在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就是扣分,扣工资,如何把这种负向的激励变成正向的激励呢?真正实现绩效管理的目的和预期的改善工作质量的效果?

A两种方法

1、设计加分项,得分高者奖金超过奖金基数

2、成绩优异者和调薪、晋升挂钩,而不仅仅发放奖金

12、Q怎么样利用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A高层重视、考核结果有奖金、鲜花、升职正刺激 有降薪、淘汰负激励 外加公司辅导、能力提升即可

13、Q绩效考核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大多企业绩效考核结果和期望目标有差距,如何使绩效结果达到最大值呢?

A慢慢来,有耐心。分部门、分岗位、逐渐加大考核力度,完善绩效的配套设施,另外,完善公司的基础管理,让绩效逐渐准确、有力

14、Q1.绩效考核可以说是用今天的结果考察昨天的过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这种因为昨天的行为而造成的结果来影响明天的工作。这样的双重滞后性是否存在先天的不足。

2.在中国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中,普遍采用的考核模式,基于两个要素:一是公司或团队业绩,二是领导的层层评分。你如何看待这种普遍存在的考核方式,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1、绩效考核:先定目标、过程辅导监控、考核、反馈、改进,其中过程辅导和监控很重要,包括一些措施,是我们有好的结果的前提,这点不能遗忘!结果不论好坏,我们都需要去承担,去激励,如果说有影响,也是积极的影响,不是滞后阿

2、方式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否。你说的那两个要素,也是分层级的,高层当然对公司业绩负责,部门经理对团队业绩负责,而基层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就可以了。我不太赞成领导的层层评分,定下目标,完成情况打分即可!

15、Q行政后勤类员工适合做绩效考察吗?如何做?

A不太适合做,直接采用奖惩机制即可

16、Q考核分数应该由谁来评分?

A你好如果是定量指标,由指标信息的提供者了,具体分数的计算,由部门经理或人力资源均可

17、Q公司执行目标管理,很多团队负责人的业绩目标设置都偏低,除了公司高层的强制执行提高,有哪些措施让负责人主动提高业绩目标呢?

A1、设计个目标承诺大会,公众承诺,低不了,也不好意思不完成2、另外,还有个办法:目标=(个人承诺+公司要求+ 以往好业绩)

3、设计底线目标、奋斗目标、挑战目标,完成越高,激励越大!

18、Q我们销售部的业绩只有年底考核,平时每月的考核就,只有客户拜访(不是每月都有)、打电话、想请问老师,还有哪些指标适合考核的?

A当月业绩、回款、意向客户增加个数、送样个数、客户投诉次数

19、Q如何在企业转型期间完成绩效考核工作?

A考核转型期的关键工作,和正激励挂钩一些和转型期非相关的职位或指标,暂时不考核

20、Q我们现在是直接领导评分,部门负责人审批,这样一来各部门人员的分数较高,且分数几乎相近,如果按照分数段来划分等级,优秀的人员太多了,如果强制分布,部门负责人有意见,请问老师怎么做比较合适?

A需要增加量化的指标,取消定性的人为判断!让事实和数据说话!

21、Q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分哪几部分?

A业绩、回款结果类 送样、客户增加——过程类 客户满意、投诉——市场类 还有平时的工作量等,当然,选择重点指标考核

22、Q对于生产制造型的企业来讲,研发人员的指标应该如何设定为好?因为他们产出成果的时间可能会很漫长,最主要应该以哪几个唯度来进行设计与量化?

A研发人员,可以设计月度考核,以及项目考核月度考核主要是平时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其他部门的配合情况,结果和绩效考核奖金基数挂钩项目考核,提前设计好各个项目的奖金基数,根据项目完成时间、质量、成本等进行

23、Q比如人力资源部人员、财务部人员、信息部等部门行政人员的工作较难量化,怎么做考核?

A都可以量化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完成率 培训计划完成率 工资核算等

财务部:各类报表上交及时、准确率 工资,应付款的发放及时、准确,成本费用的控制等,从他们的具体工作内容入手,从时间、数量、成本、质量等纬度进行考核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亟需调整 篇7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跟踪国外基本药物政策到90年代发布基本药物目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 我国对基本药物的政策仅从技术角度关注了药物的遴选, 而对遴选出的基本药物如何保证生产、促进流通配送、优先使用和降低人群使用的经济负担等方面缺乏统一、有力、有效的公共政策保障。近年来, 居民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多与药品使用密切相关。为此, 2009年启动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 试图从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价格、使用、补偿等环节入手, 系统性地解决一揽子问题。它实施两年多以来, 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得了一些成效。到2011年第一季度末, 政府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比例已经达到82%, 城乡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用药负担减轻[2]。预计到2011年底或者2012年初, 基本药物制度将覆盖所有政府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尽管如此, 从国内实践层面和国际经验来看,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政策仍显不完善, 亟需调整充实。医改三年的五项重点任务即将结束, 我国目前正在着手制定2012-2015年的医改重点任务和相应政策, 有必要从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角度来进行深入思考。

1 基本药物应当广泛可及, 不应当与医疗卫生机构级别绑定

我国2009年启动的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将居民获得基本药物的范围限定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也就是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的乡镇卫生院。迄今为止, 基本药物目录仅颁布了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版本, 而二、三级医院版本未能发布。这样, 城乡居民获得基本药物的范围明显受到限制。如果居民在村卫生室、非政府举办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二、三级医院就诊, 就难以获得零加成提供的基本药物。这与国际上广泛认同和采用的在卫生系统内任何时候均可获得基本药物的通行原则是不一致的, 影响了居民获得基本药物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该问题的实质在于对基本药物的属性和地位认识仍然模糊。基本药物是一类特殊的药品, 是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的有效手段, 是保障和促进居民健康的基础, 建立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公共政策的组成内容。基本药物与保障居民的健康权利相关联, 应当促进基本药物在卫生系统内广泛可及, 而不应当将居民获得基本药物的机会和权利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级别绑定。

根据当前形势, 建议应当首先在公立医院和村卫生室引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行做法;第二步, 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 根据我国居民疾病负担情况, 按照药品安全、有效和成本效果比的情况,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示范目录, 重新修订我国基本药物目录, 取消与医疗机构级别相联系来制定目录的做法;第三步, 在城乡所有公立和集体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如能做到公共财政支持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 则可将基本药物的获得范围扩大至所有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和药店。

2 基本药物应当公平使用, 不应当依靠公平程度不高的保险制度来解决费用分担

我国当前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虽在采购配送、定价、报销等方面设计了一些支持政策, 但在最最关键的费用分担环节出现了乏力问题。居民使用基本药物的费用需要分别通过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去解决费用补偿问题。由于上述保障制度分别面向不同居民, 在筹资水平、补偿政策和保障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使得城乡居民在获得基本药物方面的实质保障待遇是显著不同的, 难以实现居民公平获得基本药物的目标。

居民能否公平获得并使用基本药物, 关键是要有强有力的统一的筹资政策来支持。为此, 应当考虑建立针对基本药物的筹资政策来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取得成效, 不能依靠分散的、碎片化的、不公平的医疗保险制度来分担基本药物的使用费用。建议建立基本药物的政府采购基金, 由该基金统一向生产厂家采购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 较大幅度降低采购价格, 实行统一配送, 医药机构零加成提供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可向使用者按处方收取固定费用, 与所使用的药物品种和数量不发生关联, 居民不必再从各类医疗保险制度中报销基本药物费用, 实现待遇统一。中央财政可按比例向东、中、西部地区提供采购补助。采购基金除来自公共财政外, 还可来自城乡各类医疗保障制度, 但必须统筹集中使用。

3 基本药物应当数量适度, 地方不宜大量扩充

自2009年底, 国家发布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版本的基本药物目录后, 在执行过程中各地陆续增加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 平均增幅达到206种[3], 一些省份的增幅甚至超过国家发布的307种中西药品的数量, 总量达到700种左右, 而有的省份仅增补了几十种药物, 造成了各地基本药物实际执行目录相差悬殊,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强调的公平原则再次受到地区差异和地方用药习惯的挑战。地方较多扩充基本药物目录的现象反映出由于缺乏基本药物独立的筹资政策, 地方政府没有受到有力的预算约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只有350多种药品, 可基本满足绝大多数国家的临床和预防用药需要。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在200~400种之间。比我国经济条件富裕的墨西哥在2001年实施基本药物政策时, 仅列入150种药物, 而后才增加到260种左右。我国属药物滥用情况比较严重的国家, 如果一味迎合原有用药习惯, 则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制度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也将受到严峻挑战。

因此, 应当严肃维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考虑到地区差异和过渡性等因素, 地方增补基本药物应当严格备案审批, 增补药物的数量应当控制在100种左右。如果能够配合建立基本药物采购基金的话, 将大大抑制地方扩增基本药物数量的冲动, 切实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并能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阐述对我国实施基本药物的三点看法, 即:基本药物应当广泛可及、公平使用、数量适度, 认为要严肃维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考虑到地区差异和过渡性等因素, 提出地方增补基本药物应当严格备案审批等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基本药物目录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edicines:Essential medicines[EB/OL].[2011-06-11].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25/en/index.html.

[2]新华社.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合力推进基层综合改革[EB/OL].[2011-06-11].http://www.gov.cn/jrzg/2011-06/09/con-tent_1880385.htm.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篇8

1、简介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除《实施意见》外,9部委还同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根据规定,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主要先由基层医疗机构开始执行。

2、目录管理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定的本办法。

第一条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第二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

第三条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工作。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应当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第五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名称采用中文通用名称和英文国际非专利药名中表达的化学成分的部分,剂型单列;中成药采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六条 下列药品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一)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二)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三)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四)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五)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的原则,卫生部负责组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专家库主要由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管理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咨询和评审工作。

第八条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工作方案和具体的遴选原则,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组织实施。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程序:

(一)从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成立目录咨询专家组和目录评审专家组,咨询专家不参加目录评审工作,评审专家不参加目录制订的咨询工作;

(二)咨询专家组根据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对纳入遴选范围的药品进行技术评价,提出遴选意见,形成备选目录;

(三)评审专家组对备选目录进行审核投票,形成目录初稿;

(四)将目录初稿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

(五)送审稿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授权卫生部发布。

第九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调整的品种和数量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二)我国疾病谱变化;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

(四)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

(五)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应当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调出:

(一)药品标准被取消的;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

(四)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

(五)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应当遵循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的规定,并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程序进行。属于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品种,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调出目录。

第十二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目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 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暂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鼓励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意义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转变“以药补医”机制,也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健康,体现社会公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目标

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政策框架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突出改革重点,积极稳妥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参与。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及零差率销售;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

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基本药物定价,既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同时也要切实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保质供应,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用药的重要环节。政府办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机构按《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以省为单位

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要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基本药物保质保量,及时配送到每个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各地将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范围和确保服务功能,在目录内配备药品。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同时,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要同步落实好基本药物报销政策,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兼顾各地用药水平习惯差异,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期,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

民族自治区内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患者也可以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非基本药物,纳入报销目录的非基本药物仍然可以得到报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进行定期调整完善,不断优化品种数量,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用药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使药品质量有保障,用药更安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进行定期调整完善,不断优化品种数量,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用药需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根据管理办法,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可适时组织调整。决定调整品种和数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我国疾病谱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等。

5、内容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未来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他介绍,2009年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两个部分。已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共307个药品品种。对于中药饮片部分,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是目录基层部分的扩展,将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尽快制定出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要求。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价格管理、报销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保证群众能够获得基本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围绕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以及基本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药品成本效益和药物经济学等分析评估,遴选国家基本药物,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用药。

(2)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积极运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科研机构及制药企业开发并生产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盲目生产。完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措施,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基本药物正常生产供应。

(3)建立基本药物集中生产配送机制。鼓励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定采用简易包装和大包装,降低基本药物的生产成本;引导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的公平有序竞争,不断提高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配送系统,减少基本药物流通环节。

(4)建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根据诊疗范围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制定治疗指南和处方集,建立基本药物使用和合理用药监测评估制度,加强临床用药行为的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5)强化基本药物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强化医药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明确企业是药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基本药物质量考核评估制度,严格生产经营管理,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6)完善基本药物支付报销机制。政府卫生投入优先用于基本药物的支付,不断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基本药物的支付报销比例,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7)完善基本药物的价格管理机制。完善基本药物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基本药物价格监测管理体系,降低群众负担。

6、目录简介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目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以下简称《药物目录·基层部分》)。

目录的构成《药物目录·基层部分》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3部分。

目录后附有索引。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为中文笔画索引、中文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中成药为中文笔画索引、中文拼音索引。

目录的编排

除在“备注”一栏标有“注释”的药品外,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按药品品种编号,不同剂型同一主要化学成分或处方的编一个号,重复出现时标注“*”号;药品编号的先后次序无特别的涵义。

目录的分类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共205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102个品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用文字表述。

目录中品种的名称

除在“备注”一栏标有“注释”的药品外,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名称采用中文通用名称和英文国际非专利药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中表达的化学成分的部分,剂型单列。主要化学成分部分与《药物目录·基层部分》中的名称一致且剂型相同,而不同酸根或不同盐基的化学药品,均属于《药物目录·基层部分》的药品;中成药采用药品通用名称。

目录中品种的剂型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剂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制剂通则”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处理,未归类的剂型以《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标注的为准。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的口服常释剂型包括口服普通片剂、肠溶片、分散片,硬胶囊、肠溶胶囊、软胶囊(胶丸);口服缓释剂型包括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外用软膏剂型包括软膏剂、乳膏剂;注射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剂型编排的先后次序无特别的涵义。

中成药的剂型不单列,以“药品名称”栏中标注的为准。

对备注栏中“注释”的说明

(一)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注释1:目录第9号“头孢呋辛”包括头孢呋辛酯。

注释2:目录第33号“抗艾滋病用药”是指国家免费治疗艾滋病的药品。

注释3:目录第36号“青蒿素类药物” 是指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修订稿)》中所列的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制剂、联合用药的药物和青蒿素类药物注射剂。

注释4:目录第146号“胰岛素”是指动物源胰岛素,包括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胰岛素。

注释5:目录第185号“抗蛇毒血清”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注释6:目录第186号“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是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

注释7:目录第188号“硫酸钡”包括Ⅰ型、Ⅱ型。

注释8:目录第205号“避孕药”是指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中的避孕药。

(二)中成药

注释

1、注释

2、注释6:目录第12号“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第13号“牛黄上清丸(胶囊、片)”、第100号“颈舒颗粒”处方中的“牛黄”为人工牛黄。

注释3:目录第29号“安宫牛黄丸”处方中的“麝香”为人工麝香,“牛黄”为天然牛黄、体内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

注释

4、注释5:目录第50号“麝香保心丸”、第75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处方中“麝香”为人工麝香,“牛黄”为人工牛黄。

关于中药饮片

上一篇:国旗下的讲话把握现在 成就未来--新学期老师代表讲话下一篇:折柳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