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2024-11-25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通用7篇)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篇1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简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布局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关键和根本任务,目标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即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和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则是人才。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机遇和基本要求。社会战略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速度和效益相统一。邓小平在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一方面突出地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争取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强调这种快速发展是有条件的,有区别的,没有水分的,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必须是有效益的,概括起来就是发展要持续、快速、健康,求得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第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方法、途径、原则和动力。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法——台阶式发展。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讲话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捷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时,邓小平从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这个“大政策”。他认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途径——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灵魂——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思想解放有三次大讨论: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大讨论。理论突破有三个: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是战略实施效果的标准系;社会诸要素协调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发展,渐进有序地发展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农村改革和建立经济特区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突破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动力——改革开放。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他说:“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治保证和领导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正确地把握我们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同时,及时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新突破,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其中,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从“八五”时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我国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战略和政策研究项目,并在世界上率先编制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美国拒绝承担有关国际义务的情况下,我国1998年便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核准了该议定书。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坚定地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前进呢?

首先,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决策中。传统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当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但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观察,这种增长方式忽视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与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来加速经济产出,是一种非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此,既有“赶超战略”的极端表现,即用压低农产品、矿物原料和能源价格,补贴重化工业的方式,不计代价地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体系,从而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也有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模式的极端表现。转变传统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中,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上。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在10个省市启动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便是向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我们还需要逐步取消各种使用资源的补贴,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需要增加对污染收费的观念和机制,使污染者补偿其污染环境的成本等。

第二,要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要我们有着坚定不移的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采取行动来积极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比如,大批量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的消费模式,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模式下,大众消费和大规模生产相互促进,大量的物质产出带动着大量物质消费,大众消费浪潮又推动着物质产出的增加,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便是这种大众消费的一个“典型”。在这种惊人的消费增长中,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这使发达国家在资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方面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却消耗了世界资源的80%,在全球排放的臭氧层耗损物质中,发达国家排放量占84%,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0%。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不能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蓝本,因而要改变以越来越多的物质消费为目标的消费模式,而致力于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相应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因此,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的体系。从消费品特征来说,就是要强调持久耐用,强调可回收,强调易于处理。

第三,要通过清洁生产,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对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改善人类所处的环境,提供了各种可能手段,也为人类改变或破坏环境创造着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上一世纪所造成的全球范围的环境危害,就源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发明和创造的各种生产技术。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就成为我们有意识地引导科学技术来适应环境保护的重要选择。

第四,要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运转失效的外在表现,需要政府实行干预行动。但是这种干预要有理有据,因而政府不论是采取直接行政控制和提供服务,还是采用间接经济手段,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从发达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订和实施情况看,1970年以后,这些国家一系列环境状况指标有了很大改善,说明它们对此采用法律制度是有效的。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问题。

第五,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长远发展战略,因此除了要制订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体系之外,更需要建立起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系。对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管理、法制、政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公众参与等内容。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涉及众多领域,因而需要综合运用规划、法制、行政、经济等手段,以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需要由专门的权威机构来做指导、督察和管理工作。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全体公众的参与,这是该战略能否真正落实、能否真正建成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外的经验证明,公众参与度和人均收入密切相关,但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通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公平度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强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参与力度。(执笔:贾华强)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篇2

一、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 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办事制度组成的有机整体

邓小平高度重视制度问题。据统计, 在《邓小平文选》3卷中, 论述制度的地方达400多处, 其中340多处是他第二次复出之后的论述,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对制度的论述有290处, 十二大之后的论述就有135处。制度的涵义有时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政治制度, 如“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等;有时是指具体的领导体制、组织制度, 如“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有时把制度归结为各部门所依据的基本规则、章程, 如“价格制度”、“工资制度”、“教育制度”等;有时甚至认为制度就是具体的工作程序, 如“具体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可见, 制度是有层次的, 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办事制度组成的有机整体。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监督制度等是我国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确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保障是根本性的保障

在邓小平看来, 不论是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还是政治领域中的问题, 要真正得到解决, 必须从制度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因此, 他主张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提出来, 作进一步的研究。在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面前, 他总是考虑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主张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解决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铲除腐败现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他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国家的正确政策不动摇, 根本的是依靠制度, 而不是个人。正如他指出的, 让“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 是很不健康的, 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 一出事就不可收拾。”

(三) 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也应当依靠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

其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这既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本质, 也是实现“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制度的根本前提与可靠保证。其二, 由于经济上的“两极分化”不完全是由基本经济制度造成的, 还和自然与人的状况、历史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 因此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有一个战略性、步骤性的经济制度安排, 必须实行先富共富战略。其三, 对先富起来的个人、地区也要通过制度安排促使其发挥作用, 帮助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其四, 先富共富政策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者中存在着非法致富、不合理致富的现象, 先富帮后富的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一部分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以及弱势群体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等, 这些问题也需要靠制度建设加以解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建设、制度保障

用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我们认为, 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建设、制度保障。

(一) 根本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 在体制、制度安排上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 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 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 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但这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 必须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逐步解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只有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才能够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才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的充分力量, 才能为减轻和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 制定和执行体现最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 把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同时作为“大政策”加以实施, 把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制定和执行体现最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 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 追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我们的目标。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并对我国现实国情深刻分析的基础上, 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提出并论述“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并把它作为一个“大政策”来实行, 实践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但邓小平同时指出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为我们实行政策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我国社会居民收人分配差距明显扩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妨碍效率的提高, 也会造成公众心理失衡、价值取向扭曲和社会行为失范, 滋生不满情绪, 危及社会稳定, 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影响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 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解决的基础来看, 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 为促进公平, 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这说明, 在宏观上对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作适当调整的时机已成熟, 应把共同富裕也作为一个“大政策”来实行, 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它有利于控制地区差距和个人收人贫富分化趋势, 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要对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有利于发挥按劳分配主渠道的作用, 使公有制范围内的大多数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成为我国中等收入的主体, 并通过税收调节让先富起来的地区、个人多交点税, 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把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都作为“大政策”来实行, 不仅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的普遍富裕, 而且会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 切实加强有关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贯彻执行, 促使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保证

一是确保辛勤劳动守法经营的人富裕起来。贫富分化、社会分配不公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居民在贫富差距方面的抱怨和不满, 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人致富的手段不当以及自身收入与贡献的严重失衡, 尤其是对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的不满, 是对机会不均、对公有财富占有不公的抱怨, 而不是对合理差距的不满。为此国家要依法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 权钱交易, 暴富不仁者,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 抓好政策的完善。重点强调机会均等。

二是完善税收制度, 严格税法, 使先富起来的个人和地区多缴点税。多缴点税, 不仅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缴点税, 而且是先富起来的个人也应该多缴点税。这样, 才能适当抑制他们的过高收入, 从上限限制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完善税制, 就是要建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 财产税、遗产税、消费税为辅的税收体系, 要适当提高某些税种的税率, 加强税收征管, 严禁偷税漏税现象发生。严格税法, 特别是依法完善“个人所得税法”是制止暴富者阶层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作为制度安排建立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先富帮后富”的保障机制, 引导、激发、支持和鼓励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先富人群关怀、帮助“穷人”, 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平台, 为善举开拓更畅的渠道,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同携扶、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的和谐机制与和谐气氛。应在认真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国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建立健全以政策、法规约束为主体的扶贫帮困保障机制。同时, 利用典型示范、舆论监督、宣传报道等多种手段, 动员和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帮助未富起来的人。

四是给西部地区以政策上的倾斜, 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现今所形成的贫富差距, 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区差异所引起的。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影响, 我国东西部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正逐步扩大。西部的城市化水平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少、收入低。因此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至关重要。政府在西部开发和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应制定优惠政策, 在铁路、机场、电站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及科技教育事业方面, 加大投资力度, 加快西部中心城市的建设。通过这些城市的超常规发展, 形成西部地区的发展极, 以带动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差距。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对低收入人员、弱势群体给与特殊关照。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宏观经济影响加大的背景下, 要扩大内需, 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要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 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社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

一、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

社会问题,是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现象。根据郑杭生教授的定义“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对于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必须尽快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在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多次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人口等社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时,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二、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的论述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他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在与弟弟邓肯的谈话中提到:“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

(一)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至于搞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3]之后,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再一次讲到“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4]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具体途径:共同富裕。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领后富的人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6]

总之,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是不能“发展下去”的。邓小平对分配方面出现的问题看得如此之重,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这不仅仅是对收入本身的关注,更着眼于对我国发展的关注,对人民获得实惠的关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注。

三、邓小平关于腐败问题的论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强调如果不坚决惩治腐败,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盗贼横行的世界。

(一)腐败现象与社会风气。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同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逐步侵入到政治生活领域和其他非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的自发趋向是引导人们追逐金钱,社会上出现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社会风气开始变化,“一切向钱看”成了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现象,引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警觉。陈云同志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几乎同时,邓小平说:这几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7]“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8]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点出了社会风气与腐败现象的关系:社会风气不好,会助长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

(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措施。腐败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面对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制止犯罪,保证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害。邓小平的反腐倡廉论对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对于如何才能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反腐败的关系。邓小平论述到:“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9]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也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谈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必须抓好,措施要具体扎实。反腐败斗争也要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理想。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理想教育的效果要体现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就是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要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12]“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3]

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是反腐败措施之一,重点在于提高自律精神,使领导干部对私心筑起一道反腐败的堤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的第一个要求领导干部发扬自律精神的重要文件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文件对反腐败的自律要求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教育,把廉洁奉公,反腐倡廉建立在干部高度觉悟的基础上,是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党。邓小平早就说过:执政党如果失去监督,就会犯错误,而且要犯大错误。解决之道,是“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14]对权力层必须建立制约其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这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条重要措施。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主要有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群众和党员对干部的监督;监督要制度化、规范化;重视专门机构的监督检查等等。

在邓小平反腐倡廉论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如何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的探索。

四、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小结

社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決的。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发现社会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等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中折射出的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2]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6]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7页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2.邓小平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在

A.1980年4月至5月间 B.1979年10月 C.1982年9月 D.1983年4月 3.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

A.实践标准 B.人民利益标 C.生产力标准 D.“三个有利于”标准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变革生产关系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 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消除两极分化 C.消来剥削 D.实现同步富裕 6.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A.剩余价值的理论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D.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7.邓小平指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减少人口 B.改进执政方式 C.发展 D.改革

8.中国的发展是以:

A.改革开放为中心 B.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心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

A.由孙中山提出的 B.毛泽东提出的 C.邓小平提出的 D.江泽民提出的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是: A.党的十四大提出的 B.党的十五大提出的 C.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1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

A.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B.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2、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过程。

A.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科技教育文化 D.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1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5、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17、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8、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2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21、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 D.以苏联为警戒,建设社会主义

23、“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3、A、D、B、A、D、C、B、D、二、多选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党 2.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 B.共同富裕 C.改革开放 D.消灭剥削 4.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内涵的概括包括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D.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6.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

A.公正原则 B.效率优先 C.兼顾公平D.公平和合理原则 7.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B.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动态变化的社会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D.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B.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世界共同进步为目标的 9.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必须做到 A.发展要有新思路 B.改革要有新突破 C.开放要有新局面 D.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10.实行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包括 A.培养人才 B.吸引人材 C.用好人才 D.输出人才

11、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2、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有。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E、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E、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4、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C.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E.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1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1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三、分析题:

1、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全部问题的关键? 1.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1、A、2、D、3、B、4、A、5、D、C、7、B、8、D、分析题:

1.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案要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第三,现阶段发展生产力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涵及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2)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3.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因而,“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要求。社会主义不仅要着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眼于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要努力促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实现现代化,这成为一个新的奋斗目标。

五、论述题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重大意义。

(1)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习惯停留在或偏重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上,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集体主义等,当作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属性。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共同富裕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把工作重点长期放在改变生产关系上,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上。这种认识脱离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

(2)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基本范畴;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指出了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一新的视角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

(3)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本原和基准,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讲,都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和制约的,都必须贯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决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

(4)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原则。邓小平首先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层面来认识社会主义,从而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特征与本质统一起来,从“特征”深入到本质。这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5)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使人们看清了体现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本质要求。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为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之,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为什么说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思想汇报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篇5

尊敬的党组织:

5月8日,我们进行了党校培训课的小组讨论活动,讨论的主题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看法”。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通过此次小组讨论,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应该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概念的相继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型。它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核,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目的全新定位,即以人为本;对发展的路径全新探索,即统筹兼顾;对发展的标准全新界定,即增长度、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凸显了发展的价值。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现实过程中,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可持续发展。

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党的十六大最先提出的。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明确“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把其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说,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两者相互促进。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谐社会目标才能得以提出并获得正确理解,也只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具体落实。具体来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五统筹”、“五坚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从本质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科学发展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统一。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新世纪的我们承担着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同时,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并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汇报人:张昌明

深刻剖析思想 建设和谐社会 篇6

一、存在的主要差距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分析评议,自己对过去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对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差距:

1、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思路不宽、步子不大、发展意识不强,市场没得到跨越式开拓,没有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二是没有从区域经济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就经济抓经济,就农业抓农业,缺乏大农业观念,不能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XX求发展,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发展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忽略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三是招商资方面没有大力度,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山区的地方优势,镇域经济没有较大突破。一个镇,经济发展快慢、事业成功与否,关键看这个地方的决策层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真正更新,这次征求意见时,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我们提出了很多期望和建议,要求我们进一步争取上级扶贫政策,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山区的经济。我作为一个镇的党委书记,必须正确估价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挑战,着眼大发展、理清大思路、制定大举措,使我镇尽快摆脱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局面,在镇域经济突破上取得新进展。

2、行为表现与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还存在不足。经过反思,自己觉得很多地方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有时对待群众反映的小问题没有足够的耐心,态度生硬。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淡化,不能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真正树立“群众要求无小事”的思想,把自己摆到公仆的位置,这与我们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这样下去很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一个党委领导的形象。

3、工作实际与群众的期望存在差距。这次调查走访,我了解到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的期望值很高,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我所做的工作虽然整体上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距群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当前,镇辖28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经济收入的路子,乡镇财政实力不强,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漏洞,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有执法不严问题,有办事不公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降低我们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势必失去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影响全镇经济健康发展。在工作上,如果镇党政机关工作实绩不突出,干部群众不满意,我作为镇党委书记应负主要责任,因此,我必须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通过学习和党性分析,自己感觉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浮躁,安排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指导指挥的多,身体力行的少,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二是工作深入不下去,只抓到了表面,没有抓到实质,平时忙于事务多,深入基层时间不够多,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重视程度还不够。三是围绕上级中心工作抓得多,围绕本镇工作重点抓得少,这种工作作风直接影响了各项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5、民主意识与班长职责不相适应。在方式方法上,我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得不够好。每年能开好一次民主生活会,但其他时间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得比较少,质量不高,班子成员之间缺乏经常性思想交流,没有真正做到时刻坦诚相见,齐心协力解决实质性问题。二是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缺乏必要的勾通,在广开言路方面还存在差距,有些重大问题不经充分时间勾通就急于落实。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党性分析,自己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自身建设找到了新水准;奋斗方向确立了新目标。今后我要努力当好六个表率:

1、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着眼于大思路、大视野、大举措来推动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大发展。要努力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举措;要立足资源,瞄准市场,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船埔求发展,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招商引资;要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带出一个敢干敢为、争创一流的好班子。

2、树立楷模的理念,做严格自律的表率。坚持严以律己,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非份之想不想,非份之财不取、非理之事不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踏踏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努力为班子做出榜样。

3、树立奉献的理念,做勤奋工作的表率。作为党委书记,在一个班子中是旗帜、是方向。自己要时刻意识到肩上沉甸甸责任,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系百姓、心系XX,献身事业、献身群众,不畏压力,勇挑重担,切实肩负起强镇富民的神圣使命。在工作中不求名利、不求得失、不计报酬。发扬“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加鞭自奋蹄”的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4、树立自强的理念,做力争上游的表率。今后工作中,我要把这次查摆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的殷切期望作为自己干好工作的不竭的精神动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做起,努力改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干好工作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厚爱。

5、树立务实的理念,做实事求是的表率。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带头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凡是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办好、办实,在实践中,把全镇人民的利益同党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决不做坑农害农之事,更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换取自己一时的政绩。

6、树立科学的理念,做领导艺术的表率。领导是一门艺术,领导是一门学问。作为领导,我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发挥一班人的作用同关心爱护班子成员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度。在工作中认真自觉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多同班子成员商量,发挥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常勾通思想,勾通感情,密切关系,增进团结,注意调动全体班子成员的积极性,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好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政班子成为全镇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

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 篇7

关键词:邓小平,和谐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外交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辩证的“和谐”思维, 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邓小平关于“和谐”的思想, 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上的和谐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由于我们长期照抄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思想, 盲目排斥商品经济和个体经济, 结果形成了僵化的经济体制和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导致经济上缺乏活力,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适应、不和谐, 邓小平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开始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共进, 变不和谐为和谐。

第一, 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 一是物质文明, 一是精神文明。”第二,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发展。邓小平认为如果只改革经济体制, 落后的政治体制会极大地消耗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并且阻碍经济的继续发展。同样, 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支持, 政治体制改革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它们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脱离任何一方都会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第三,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指明了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路子。“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发展起来, 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 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 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第四, 强调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协调, 主张谋求效益前提下的发展速度, 不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还是要扎扎实实, 讲求效益, 稳步协调地发展。由此可见, 邓小平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是有条件、有前提的, 要求速度、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第五,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配套协调。认为只有制定严格法律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分子, 才能维护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六, 对内搞活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共同发展。邓小平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 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经验证明,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 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不靠自己不行, 主要靠自己, 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 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外开放, 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第七, 用“先富”和“共富”思想来协调分配关系。邓小平提出一个“大政策”, 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早在1978年12月, 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第八, 提出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的模式。1974年4月, 邓小平对工业发展提出要求:“确立以农业为基础, 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支援农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 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越发展, 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思想, 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政治上的和谐稳定

邓小平和谐发展经济的思想在政治上必然表现为要求有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一, 指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要求有一个稳定和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邓小平说在中国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需要两个条件, 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 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邓小平一再提醒我们要“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 “沉着应付”。第二, 强调民主和法制两手并举, 防止社会动乱。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时深刻指出:“动乱不能前进, 只能后退, 要有秩序才能前进。”所以, 邓小平在强调民主建设的同时, 也强调了法制建设, 民主和法制两手同时抓, 提高人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 以防出现不稳定没有秩序的状况。“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 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 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吃够了动乱的苦头……民主要坚持下去, 法制也要坚持下去。这就像两只手, 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第三, 立足民族平等, 加强民族团结。建国初期邓小平主政西南地区, 在民族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 认为民族问题是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邓小平把民族平等思想推向更深入的领域, 创造性地提出, 民族平等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一再强调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谈到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时说, 解决民族问题, 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 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 适合中国的情况。第四, 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邓小平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在处理港澳台问题上, 尊重历史和现状, 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的构想, 为和平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理论前提。邓小平把战略上的坚定性、原则性与策略上的艺术性、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稳定和繁荣, 推动台湾和平回归祖国, 又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同时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指明了一条道路。

三、文化上的和谐交融

邓小平在文化事业方面, 提出了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 并且同党一贯坚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结合起来, 改变了学术界“一种声音”、“一个面孔”的僵化局面, 使不同观点、不同流派、不同学说之间彼此和谐交流与融合。

第一, 提倡古今文化传承交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 内容丰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史学、哲学、宗教等理论方面, 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实践方面, 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因此, 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 推陈出新, 使之不断发扬光大。第二, 十分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邓小平说:“总之,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邓小平积极探索一种正确的中西文化交流方式, 反对盲目排外和唯洋是崇的不健康心态, 具备世界眼光, 加快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第三, 倡导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融洽。邓小平所说的民族平等有着丰富的内涵, 是指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历史长短、发育阶段高低, 都应该一律平等。不仅包括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发展经济文化的平等权利、语言文字的平等地位, 还包括反对大民族和地方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歧视,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自由, 在民族自治的地方, 各民族有权决定各类学校的教育计划和教学用语。中国用十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近百种报纸和杂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台用16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

四、外交上的和谐合作

邓小平顺应新时代的历史潮流并且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倡导和平外交战略, 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邓小平的和平外交战略表现在:第一, 立足自力更生, 开展对外开放, 同一切和平力量合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就强调:“要争取和平的环境, 就必须同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合作。”根据邓小平的建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目的是为了吸收和利用外资和外国智力, 引进先进技术, 借鉴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第二,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际关系。邓小平指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的方式, 如大家庭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 都会带来矛盾, 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 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和现实都证明, 国与国之间尽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异, 但只要彼此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家关系就能顺畅发展;违反这些原则, 就会引起国家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出现动荡和混乱。第三, 承诺不结盟, 永不称霸, 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中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 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的事情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总之,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天津高考零分作文:范儿下一篇:有的人一纪念鲁迅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