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培训班总结(共7篇)
新加坡培训班总结 篇1
新 加 坡 培 训 总 结
一、对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感觉
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其北面隔着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巴淡岛相望。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快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炼油国,以及世界电子工业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加坡给我的印象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袖珍、美丽、发达、文明、和谐,国家管理高度精细化。新加坡国土仅715.8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享有“花园城市”之美誉。可以说看不到一点裸露的泥土地,到处都是鲜花、草地、翠绿的树木。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公路是那么的干净,空气是那么的清鲜,让人感觉身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新加坡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繁忙的港口,公路、地铁、智能大厦到处都彰显着科技的力量。新加坡文化是中、西文化的合壁,公民文明用语,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争坐位,相互礼让。不管什么肤色的人举止都很温文尔雅。新加坡的治安相当好,走在大街上,一般是看不到警察的,在地铁、商场不用但心遭遇扒窃,交通秩序井然,行车文明,很少发生交通事故。新加坡人热情,身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却让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和谐之美。
二、新加坡教育体系与职教体系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用我们的习惯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教育,小学和中学;二是中等职教,工艺教育学院(2年)、初级学院(2年)或其他,这一阶段类似于我国的中专、中职;三是高等教育,理工学院(类似于我国的高等职教)、大学(类似于我国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工艺教育学院(国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和理工学院(国内的高职教育),其中工艺学院有12个校区,理工学院5所,大学4所。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首先是有超前教育理念:既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但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会扫地的人。其次是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实训,他们训练的目标是学生在工作的第一个月内就要为雇主创造效益,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往往比工厂设备要先进,保证在教学中学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设备使用和操作方法,毕业后才能指导企业进行生产,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进行创新、研发。另外,新加坡政府为保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对专业师资要求很高,规定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人。所以在新加坡半数以上的学生都会选择了职业技术培训作为自己的教育方向。因此,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非常先进,技术工人水平很高。
三、南洋理工学院(NYP)简介
NYP是目前新加坡排名第一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是由新加坡经发局所属的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学院、精密工程学院及20多个应用科技中心组建而成,1992年正式成立南洋理工学院。目前在校生人数16000人,全职教职员1300人,全校采取智慧型校园设计及全面联网的信息结构。学校目前设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信息科技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设计系、工商管理系、保健护理科学系等七个学系。
学院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全面的基础教育、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对国际化的认识。以工商管理系为例,基本课程结构是:第一年,基本企业管理科目,包含会计、经济、统计、管理、营销、商业技能、电脑软件等,全系共修;第二年,专业基础与实践科目,包含财务、商用法律、外文(除英语外的第二选修外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企业”项目;第三年,专业科目与加值科目(国际商业、企业精神、客户关系管理等)及校外企业培训(也即我们所说的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课程设计的模式为三年制(六个学期)的课程,每个学期约为六至七个学科,各专业的课程约有三十三至三十六个科目,课程比例为专向技能培训约占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全面商科培训与实践约占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学院经常对各学系的课程设置加以检查与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全院的教学理念是推行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教学企业”来进行实践科目的教学安排,并通过“双轨制”教学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四、南洋理工学院最重要的职教理念“教学工厂”理念
(一)“教学工厂”理念
“教学工厂”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它是在校园内,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中的一个培训平台,教导学生实用的有关课目,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吸取经验,学习终身可用的技能以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学生学习到真正的商业经营方法和企业家精神打好基础。它是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全方位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它不是英式的“三明治”课程安排,也不是德式的“双元制”课程安排,它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工厂”的教学目的就是希望在NYP校园内,将实际的企业环境纳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大二就能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及流程,并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而商业与科研项目是“教学企业”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环境里;它是在现有的教育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项目课等)的基础上建立的。
“教学工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对学生的严格考核管理。NYP的经验是,如果学生在“教学企业”的工作没有完成(如经营的小店亏损,负责的项目失败等),学生不用承担经济损失,但他们大二的成绩算作不合格,必须要来年重修,还要多交一年的学费。这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与激励,促使他们自己努力。
(二)“教学工厂”项目的选用
NYP在教学企业项目的选用上极为严格。第一,要适于学生介入,第二,要适于训练学生的经营之道,第三,要有超前的意识。因此,在学院引进的各类“教学工厂”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与行业联系紧密的项目。如MSC(Manage System Center)零售中心,我们看到了“Pretty Face”的“SaSa”连锁店,新加坡本土最大的“Fair Price”连锁超市,还有极富NYP特色的各类代销折扣小店。在CRMCC(客户关系管理电话呼叫中心),我们看到了神秘顾客调研法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收益,同时还看到了学生们如何克服胆怯畏生的心理,成功说服调查对象参与顾客满意度的调查。这些实训内容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运用技巧,还提前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服务意识。此外,学生们还承担了帮助教师设计各类课件,编写课程教学游戏的的任务。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
作负担,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计算机运用的能力。
“教学工厂”与校内实训课的区别在于:首先,“教学工厂”的所有项目都是真实的,来自于企业真实的需求,并由学院企业中心的负责人进行筛选,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参与的项目进行“教学工厂”的项目教学。其次是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与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保持同等水平,随时根据需要送教师去相关企业参与企业新的项目研发,或送教师去学习新的经济领域知识。NYP每年都会有15%以上的教师派出去接受新技术培训。还要求教师带动学生合作开发企业提供的项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供应商标准,什么是客户服务水平、什么是行业准则、什么是产品质量、什么是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并能锻炼学生学以致用。
五、其它职教理念
(一)“无界化”合作理念
“无界化”合作的范例在NYP的校园里比比皆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同一院系间的“双轨制”教学模式,这也是“无界化”合作理念很好的体现。在NYP各个学系,大一要安排基础课程的共同学习,每个系的不同专业在大一学习的内容几乎都是相同的。因此,为了合理安排教师及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会在大一上、下学期安排不同的专业学习相同的科目,比如会计系的学生可能在上学期学习会计学,下学期学习商务技能,而旅游与胜地管理的学生则可能在上学期学习商务技能,下学期学习会计学,其他专业与此类似。简而言之,就是在大一,同一学院的所有专业实施“大贯通、大融合”的轮换教学方式。而在大二,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分为两批、三批甚至更多,视专业的学生人数而定,第一批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第二批学生直接进入“教学企业”,由于“教学企业”里的内容基本上是大一学过的内容,所以直接进入“教学企业”也不会对第二批学生有太大障碍。到了大二下个学期,再进行轮换。大三也是如此,学生们上、下两个学期在校外实习与加值科目的课程学习之间进行轮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校内“教学企业”、校外实习企业永远有学生,可以保证学习与合作的连续性。而为了保证这一连续性,同一系的教师们必须精诚合作,才能使教学正常顺利地开展下去。
NYP还把这种合作范围扩展到政府、跨国集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合作典范。如微软、新加坡资讯发展局和NYP合作开发的“亚历山大”医院项目,NYP的无界化团队包括了信息技术系、工程系的师生;NYP与3M联合开发的文件自动存取系统ADM(Article Dispensing Machine)是世界上第一台能提供自动借还服务的图书馆机器,此项目由工程系、信息系和设计系的师生共同开发完成;而NYP与泰国合作的“泰国教师培训项目”更是将这种合作发挥到极致,校园内所有各学系的教职员都积极参与,信息与工程系提供实验室,工商系量身定制培训计划,连续三年为泰国共培训了2400名骨干教师。
(二)“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AES数据库)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师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项目,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再与后续师生进行项目分享。这样可以确保学院的培训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来积累的宝贵项目开发经验,并使师生受益。缩短了后续项目的开发周期,加速了学院的发展速度。在项目开发中,各系各部门紧密合作,各系各部门的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共享教学资源,是经验积累与共享的具体体现。
六 NYP的成功之道
(一)师资培训与专能开发
1、教师招聘
NYP不仅是新加坡排名第一的理工学院,在国际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职业教育学院。NYP的毕业生在申请欧美多所著名学府的本科学位考试时,其在NYP获得的学分、成绩,不仅得到承认,还可申请部分本科课程的免修。像这样一所理工学院,在招收教职员工时,却并未将任教的学历门槛订得过高。进入NYP任教的教师,不一定毕业于师范院校,也不一定是硕士或博士,但一定要有在大型企业或跨国企业重要岗位工作3—5年以上的经验。在录取为正式教职员工后,NYP视其具体的工作资历与经验,再进行岗位分配与相应的培训。
2、专能专用
NYP的“教学工厂”与课堂教学的教职员工在工作范围上是有着严格区分的。课堂教学的教师只专注于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密切留意行业形势的发展,注重关联实践知识的辅助学习,务求使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适应“教学企业”的项目教学,并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而教学企业的教师则注重于与企业的联系,务求使企业项目的引进与项目中心的教学相配套,着重于项目中心的开发策划、流程规划、学生项目团队的组建、指导、考核等。课堂教学的老师与“教学企业”的老师承担的日常工作量、待遇大致相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种教学岗位的分配,使得每位教师都能专心做好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同时促进了学院教职员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开发了他们的创新及创造的能力。
(二)教师终身培训制度
不仅在我国国内,即使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员工满50岁就被视为已经失去培训的价值。而在NYP,无论年龄、学术造诣有多么不同,每个人终身享有平等的培训机会,前提是:只要你想提升自己,并且对NYP作出贡献。
正是在这种人力资源“++”的专能开发培训机制下,NYP的教师们始终保持着敢于奉献、主动学习、善于合作的精神。NYP也由此培养出了一支创新、超前、肯拼肯干、精益求精的优秀师资队伍。
(三)教学设备先进、实训管理科学
南洋理工学院各专业都有各自的专业实训中心,中心内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而且大都为企业赞助的目前最为先进的设备,涉及的专业技术也是最先进的。此外构建有先进现代电子信息平台,学院内任何地方均可免费无线上网,在每个实训中心都配备有学生用的计算机,上课大都为多媒体教学。另外学院的图书馆内配备有先进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凭自己的校园卡在电子图书馆里找到自己所需的电子资源。如教师的教案课件以及各类总结都可以在电子资源库获取;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词库找到自己想要的电子教材以及相关学习录像。
(四)学生学业考核制度严格
南洋理工学院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还对学生进行期中会考和期末考试的考核制度,在考试的类型中分有几百人的同在一个考场的统考,项目考试等,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将进行全部考试科目零分的处理,对考试不及格的科目将进行重修,不设补考。这样严格的学生学业的考核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
(五)、重视专业开发
NYP非常重视新专业的开发,学院不断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
变化开发新的专业。但在新专业开发过程中,要做到论证严谨,准备充分。一个新的专业的建设,需要1~2年的时间。先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志向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筹备小组,委任专业课程经理,建立专业课程筹备委员会制定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文件,报呈学院批准。学院委任学科协调讲师来确定培训目标,进而准备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进行各项教学准备,才能开展教学。
NYP专业课程设置非常合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从国家宏观发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设置专业课程起码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甚至会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凡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或是被社会淘汰的均被取消,不再开设。第一、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训练,每个学期有一个学期项目,第三年进行专向培训、毕业项目及企业实习或海外实习。第三学年将所有学生分成二组,一组进行专向培训,在学校的专业科技中心进行;另一组到企业实习或者进行全日制项目开发。为期半年
七、几点感想
(一)二国职教的不同 通过这次培训项目,我们发现中新两国职业教育的环境各有异同,相同的是两国对职业教育都是十分重视,上升为基本的国策,社会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只是不同阶段而矣。不同之处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不同。新加坡教育部门统管职业教育,可以总体规划引导全社会义务教育之后青年学生的发展方向,引导大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高职层次。新加坡中学毕业后有25%进入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国内中职),略大于25%进入初级学院(相当国内高中),其余(超过40%)基本进入理工学院(相当国内高职),工艺教育学院二年毕业后多数就业少数进入理工学院,初级学院二年毕业后仍有45%的人进入理工学院、约55%的人进入本科大学。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初中毕业后多数人进入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人数最多的在高职。国内则不同,部门办学还存在,初中毕业后教育部门主要引导学生读高中,现在扭转过来要求普通高中与中职招生相当,但原来的惯性还在,还要影响很多年。
第二,社会心理不同。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新加坡学生就业前大多是高职毕业,能找到工作且明显区别于未受职业教育人员的收入,心理上是基本满足的。国内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较深,初中毕业后个个奔向大学,但实质上只有约35%能入读大学(含高职),考不上的少进入中职、多直接就业,最后结果是就业前多是中职毕业,心理上是不满足的。
第三,企业用工的状况不同。新加坡企业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和创新密集,中职层次早已不合时势,高职毕业生正好达到他们的理想需求。国内相当部分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中职毕业生在技能上还未够突出,企业通常将中职毕业生与一般未受技能训练的劳动者混为一谈,一同按普工使用,在工资和使用上有区别但区别不大,结果是中职层次并不能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而且从中职学生人数来看这可是大部分民众。
(二)关于教育资源的布局问题
我国在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发展,企业的用工状况是,对中职学生多多益善但多作普通工用,考察过是好的作技术员;高职生的好但少,经考察后可作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可操作较先进设备(如:加工中心、高品质印刷机等);大学生好但缺动手能力且不愿动手,要求工资高,双向选择时与企业管理常常谈不拢。按照这种实际的情况,教育部门应调整教育
资源的布局,合理调整高职和中职的培训比例,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新加坡方面虽然未明确他们在中、高职的比例,但显然是考虑和实施了这个比例。因此,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调整教育资源布局、(三)关于校企合作的定位
过去,我们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将工厂办到学校,或者学生到工厂参与生产。通过参与新加坡的项目,学习到新加坡校企合作的“教学工厂”理念,深受启发。“教学工厂”并不是实际的工厂而是一个理念,是教学中模拟和模仿企业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得到学习提高,是通过各类实训(科技)中心承接、完成企业项目来实现的。这种理念(做法)是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最科学而巧妙的做法,可以直接拿过来用于高职学校。中职学校由于硬件跟不上无法模拟,师资能力也无法模仿,还是难于学习,大多只能维持现有的实训方式,个别学校、专业有条件的,也完全可以学习。例如,我校就设想在发展得比较好的会计专业引入这个理念,成立对社会的财务公司,可以设想,实施后与南洋理工学院基本一致。我校的农类专业也有类似的教学农场等的实践经验。
(四)关于教师的市场价值和人力资本 在做项目过程中,南洋理工学院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师无货架寿命。意思是要确保教师的知识和科技的优势,要不断学习培训,使自己作为一名合资质的教师的市场价值不会下降且会上升。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南洋理工学院不单只教师要有5年企业实践的资格,每年还要有自己的学习进修计划,学院结合个人和专业的要求,每年安排6%左右的教师培训。我们对自己学校教师虽然也有要求,但是一没有这样系统明确,二是多从学校层面要求、没有将要求内化为老师自身的要求,变为教师“我要学”,所以教师没有学习进取的动力。受这一启发,我们应该改进老师的培养机制:
(五)“教学工厂”的启示
1、可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好基础,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
目前,在我国各高职院校,比较盛行“项目教学”法,但这类仿真教学并不能代表企业的真实环境。因此,大多数职业院校直接在第三年将学生送入企业顶岗实习。虽然这种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真正跨入社会前就能提前体会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但仍有不少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珍惜实习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纪律涣散,工作差错率高,不仅给实习企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可能使学校、教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实训基地毁于一旦。如果构建类似“教学企业”的“教育超市”、“教学商店”、“教学研发室”或“创业中心”,与一些商业或IT、制造类企业合作,引进可让学生参与的真实项目,并且实施严格的职业纪律管理,不仅能很好地培养我国高职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及创业技巧等(这些也是高职类学生走入社会前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还可鼓励及开发学生的群体精神及企业精神的实际应用能力,确保有关的培训课程与工、商业界的需求挂钩,促进学校与企业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人职教育”,从理论课堂进入企业课堂实现了“无缝对接”,并且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
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培养
学生的潜能包括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及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一个真实的企业学习和企业项目的开发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发散思维,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此同时,在项
目的开发中,学生学会在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团队的智慧,取得最后的成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让教学过程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流程融合在一起,不仅让教师能更加真实地教,也能让学生更加切实地学,大大加快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还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企业真实环境的了解,以便今后能够更快的融人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去,得到企业的认可。
3确保学校教学需求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构建“教学企业”,还要求在学院的课程设计中要取得企业的信息,并且专业课程的内容要有超前意识,使学生能够学到实用而且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科学知识,这样学院才会为企业提供最适用的人才和最好的服务,协助企业实现未来的理想,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肯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保证自己的学生在未来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于不败。所谓“源于企业、用于企业”,把学院、“教学企业”、企业“三元”合一,把企业环境带进学校,在学校建立起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环境,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教学工厂”是学院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企业”里,项目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不断的研发过程中,学院的专业开发能力自然地得到了提升,另外,学院最宝贵的资源——“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更加专业的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可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地超越自我。
八、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重视专业调研。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了解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切实加强和发挥各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2、注重人才培训。南洋理工学院重视学生的科技研发,而我们国家中职学校重在培养技术产品加工的人才培养。
3、充分利用我们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4、学校的用人机制要有新举措,改变用人机制,注重教师的企业经历。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机制,这里我个人建议学校能否将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学习使我收获颇丰,他们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同时,对自己也提出许多问题去观察和思考:这些在新加坡国情下的办学理念,哪些适合我们?我们怎样根据自身实际开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如何切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并实施?„„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带给我们思考的东西也不少。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才能不虚此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新加坡培训班总结 篇2
一、教师培训机构
新加坡的教师培训机构分三级两类。三级分别是国家———校群———学校。两类指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机构和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机构。
(一)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机构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机构建设在新加坡非常受重视, 从国家教育部到校群、学校, 三级培训机构分工明确, 工作落实, 联动密切。
1. 教育部下设的教师联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课程发展署
教师联络培训中心下设教师培训发展中心和教师联络中心, 这两个部门是专门对在职教师教学进行培训的部门。教师培训发展中心的愿景是“建立一支对教学充满热诚, 称职, 不断自我提升的教师队伍”。使命是“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联络中心的愿景是“通过教师的互助、专业交流与共同学习, 建立一支有反思力、有献身精神的教师队伍”。使命是“通过分享、合作和反思, 催化、鼓励、支持教师们自发性的专业发展, 让教师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得到满足感”。两个部门都对教师专业技能进行培训, 但是侧重点不同。
教师培训发展中心根据基层教师的不同需求, 开发各种培训课程, 上挂网上, 供需要学习的教师自主选择。教师一旦选定学习课程之后, 就必须严格按要求参加学习。培训发展中心负责学习的组织和管理。
教师联络中心从教师分享教学成果的角度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开展工作:学习圈:教师5~10人为一组研讨教学内容, 就一个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学习圈有着由下而上的灵活性, 没有数量的限制, 这些学习圈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或者根据问题的更改而变动, 学习圈可以授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学习圈这种培训形式从1998年开始推行, 当年只有8个, 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000多个。工作坊:每年组织8~9次, 由平时上课的老师,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辅导其他教师。研讨大会:2年组织一次, 由教育官员和教师共同分享教学成果。教师实习计划:新加坡政府认为, 教师只有课堂教学经验还不能成为合格教师, 他们还要参加社会实习, 到银行、酒店、国外等地方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教职健康:由心理辅导教师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以开办讲座、个别辅导、组织活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是教育部下属的一个单位, 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和发展多媒体指导教材, 通过教师培训推动教材的有效使用和提高教学质量, 为教师提供帮助、指导和咨询服务;开展研究和发展计划, 探索在发展教学材料中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2. 校群
新加坡教育管理体系的结构是:教育部→校群→学校。全国四个区, 28个校群, 每个校群管理13—14所学校。校群对教育部的工作是反馈学校情况,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督”和“管”。对教师培训也可以用两个字表达:“导”和“教”。校群对教师的培训是组织特级教师为校群内教师进行解决问题式的针对性训练, 如: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事方式?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讨论教学与考试的关系等。问题的设置更贴近教师发展需要。
3. 学校
新加坡每所学校都会在年底制订学校来年的教师培训计划, 培训的内容、目标和要求根据学校短期或长期发展目标的需要确定。学校组织的培训分全员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两种类型, 一般在一年之内组织全体教师接受两个至三个培训, 此外再根据每个教师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特别培训课程, 满足教师个体的不同需求。
(二) 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机构
负责教师学历提升的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在新加坡, 教师晋升工资与教师年龄、资历及工作才干挂钩, 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专门为教师的学历提升设计了一套高级文凭和高级研究生文凭课程, 在这套课程体系中, 包含了让非大学毕业教师研读的科目, 具体是:训导与心理辅导高级文凭, 小学数学教学高级文凭, 小学社会科学教学高级文凭, 小学科学教学文凭和物理高级文凭。另外两项给大学毕业教师修读, 具体是:训导与心理辅导研究生高级文凭, 小学社会科学研究高级文凭。修读高级文凭的某些学分, 还能作为学士或硕士学位的学分, 教师可以用较短的时间修完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学分。
近年来, 相当大比例的教师都在修硕士或博士文凭。国家为教师的学历提升提供了多种方便, 设立了教师进修奖学金, 提供学习时间的支持等。教师进修高一级文凭的学习内容和全日制大学的学科课程体系有很大的区别, 但和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联系密切, 而且采用学分制, 教师可以通过学分的积累获得高一级文凭, 学分获得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政府的政策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支持, 灵活的学习形式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尤其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所提出的“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终身学习理念所营造的学习型社会大背景的促动, 学历提升逐渐成为教师群体中的一种时尚。
二、教师培训内容
在每个教师每年100个小时的培训中, 要求60%的内容跟自身专业有关, 另40%则可以和教师个人兴趣爱好有关。培训课程达到1000余种, 以菜单方式供老师自由选择。主讲教师来源于国外专家、国立教育学院的老师、校群中的特级教师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校普通教师。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国家的未来”, 新加坡国家的教育定位要求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 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才能够与教学环境的变化保持同步。与学科专业有关的培训内容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个人素质及教学新技术的有效使用等。在培训过程中, 对教师个人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认识自我等自我发展机制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视。
新加坡教师培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培训
教师在职培训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 新加坡教师培训的第一大模块就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和学科教学联系紧密, 注重教师学科教学技巧和素养的提升。如华文教师专业培训的内容就包含了听力与说话技能教学、作文教学法、创意教学法、课文的编制和教学策略等。科学科目教师专业培训的内容有通用教学技能及个人素质提高、科学教育技能、科学知识内容、技术课程等。
(2) 与工作有关的培训
这方面的课程有外语、学生心理, 课堂管理、团队协作、教学技艺、电脑培训等。虽然和学科教学无关, 但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和专业发展有直接的辅助作用。
(3) 与自我人格发展有关的培训
新加坡的教师培训还特别重视教师人格的健康发展。为了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 善意地理解他人, 不断地超越自我, 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培训内容包含了人际沟通、交往方面的课程;为了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 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培训课程中开设了教师为什么需要学习的专门课程。
(4) 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的培训
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定和教师工作有直接联系, 但仍然可以纳入教师培训的范畴, 开设有系统、丰富的培训课程, 如唱歌、跳舞、插花、绘画、瑜珈等艺术、健身活动等。新加坡政府认为, 加强教师的个人修养非常重要, 广泛而有所擅长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 增加教师的文化底蕴, 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
(5) 社会实践活动
新加坡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时代精神, 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政府一方面为教师的国际化交流提供大量的机会和经费的支持,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深入本国企业了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通过对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强调, 促使学校教学贴近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三、给我们的启示
了解了新加坡教师培训的机构设置、课程内容、培训情况之后, 对照国内的教师培训现状, 触动很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觉敬业的教师队伍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在和新加坡南华中学、国立初级学院 (相当于我们的高中) 等学校教师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明显感觉到, 新加坡教师对自己职业的选择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为。一些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教师这一职业, 而是因为被教师职业吸引才当教师的。这种吸引有两类情况, 一是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一是觉得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有假期。由于对自己职业的选择是理性的而非生计或生活所迫, 所以老师们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主动投入自己的工作, 积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新加坡教师敬业精神的形成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危机意识与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是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师考核制度。新加坡的国民教育是十分成功的, 它通过危机意识的灌输促使国民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国家在几乎所有主要的场合反复强调,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十分狭小、资源十分匮乏的小国, 而且环境也很不理想, “是回教海洋中的一叶小舟”, 唯一可以发掘的是人力资源。所以, 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每个人都肩负着国家兴盛的重任。这种危机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进取精神, 成为新加坡迅速崛起并持续良性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原动力。世界发展的历史早已经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 一个民族如果贪图享受、沉醉于歌舞升平, 衰亡和灾难很快就会临近。新加坡的教师考核机制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学校每年对老师的考核分成很多细目, 考核的结果和本人见面。教师对考核结果不满意, 可以申请教育行政机构复议。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 送教育部进行培训, 培训之后仍然不合格的, 才能辞退。
我们的教师人事制度与新加坡不同, 跨行业流动性非常少。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可以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针对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教师提出不同专业提升要求并进行量化考核, 这样, 也许可以化解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 消除高原现象赖以产生的根基。如果条件允许, 适量的教师退出机制也有利于教师进取精神的培育。
(二) 明确的个人专业发展方向是教师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障
明确的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可以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自我努力的同时, 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外部资源, 借助外力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新加坡教育部为每所学校分配了一位“教师指导员” (School Staff Developer) 或叫做“教师专业发展主任”。他们的任务是了解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然后和教师一起制定个人年度专业发展计划, 并具体落实到培训内容。期中的时候, 和教师一起检查年度专业发展落实情况, 年底全面检查。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学习一人一计划、一年一计划, 并且定期检查落实。这种精细化管理, 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明确自己专业发展方向, 而且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也更有针对性。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十分明确, 动力也就自然强劲, 培训效果有了基本保障。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也评职称, 但职称只是一种荣誉, 和工资并不挂钩, 决定教师工资和奖金多少的是教师当年的工作业绩。这种薪金制度使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进行之中, 它避免了教师随着资历的积累而逐渐倦怠于专业提升的弊病, 客观上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在这样一种薪金制度之下,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标志并不是职称的高低, 而是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智慧的生成、自主意识的觉醒、教育幸福的体验、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个面对不同的学生和鲜活的教学活动, 需要不断累积的常说常新的永恒的话题。
(三) 合适的培训课程是教师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
新加坡教师培训课程三个明显的特点为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打下了重要基础。这三个特点分别是课程来源的基层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选择的差异性。新加坡教师培训课程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 来源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教师专业发展主任收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形成培训课题, 在学校开展教师培训, 或用于校群教师培训, 或直接进入国家教育学院教师培训的课程中。由于培训课程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学的需要, 所以, 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和教师的工作需要十分贴近。这样的培训课程, 不仅可以使教师感觉到学习和工作的直接关联性, 而且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不可能完全相同, 这种专业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培训需求的差异性。新加坡教师培训课程每年更新一次, 以菜单的形式在网上公布, 供教师自由选择。教师一旦选定, 就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 如有变动, 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办理相关手续, 这样, 既保证了教师对培训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又保障了培训组织的相对稳定性。
(四) 丰富的人文素养课程是教师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加坡双语教学培训与探讨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
新加坡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新加坡的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一些欧亚人种组成,其中华人占75%,马来人、印度人及欧亚人种各占15%、7%及3%。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语言文字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在众多亚洲国家中,新加坡是少数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又保全各自本民族语言的国家[1]。因此,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经多年了解和实地考察,决定把双语教学培训的实践基地设在新加坡。据此,2008年首次在新加坡组织了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双语教学,并得到了相关专家及接受培训学校师生的肯定。此次新加坡双语教学培训是继首次培训后两年来的第二次双语培训,目的是使全省高校在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一个新的提高、新的突破。为此,在省教育厅高教处的领导下,组织了全省19个高校共计21名成员组成的高校双语教师培训团,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新加坡双语教学培训。从培训的内容组织、时间安排、双语实践方式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及组织,使我们全体成员经过短期的双语师资培训,对目前的国内双语教学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高校双语教学,现将本人在新加坡的双语教学培训内容、双语实践结果和本人的拙见呈现给各位专家,供进一步探讨。
一、教学理念
新加坡“教”的理念别具一格。首先,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能、有问必答的师者,而是主动“降格”到与学生“作朋友”的身份,教师想方设法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学生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思考问题,即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或协助者(supporter or facilitator)。其次,教师很少直接指出正确答案,学生回答的问题即使风马牛不相及,教师也不会从正面直接反驳,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是因为目前的学生学习与从前单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情况大不相同,网络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有机体,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科学发展的前沿、有形无形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电脑呈现在学生面前,对给定的一个课题,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答,这样就有可能存在多种答案。但这绝不等于说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下降了,反而对教师的学术水平、知识面、信息获取能力、指导并管理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另外,新加坡“学”的理念也颇具特色。新加坡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终生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把学习作为其每天随时进行的生活一部分。例如,新加坡的学生不把学习过程局限在寝室、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等,而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讨论。因为新加坡是全国无限上网,走到哪里只要有一个笔记本电脑,插上电源就可以上网学习、与同学网上讨论问题、上交作业、完成研究项目,甚至有些课程不用直接去教室而是用笔记本电脑听课。我们在参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理工学院时,在教室里、走廊边上的简易桌椅上,甚至在学生食堂、校内酒吧内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男女学生坐在一起,边学习边聊天,学生们学累了,就在笔记本电脑上看电影,甚至还有打牌的。总之,学习即是娱乐,娱乐即是学习。
二、教学组织形式
新加坡的教学大多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Participative learning),为此其课时的安排与国内不同,一次课上3个学时,通常情况下,教师讲一个学时,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学时,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个学时。为了便于学生的讨论,教室的设计别具一格。约能容纳30名学生的教室里,除了讲台一侧是平面布局外,其他三面设计成圆形,有三排桌椅环形分布。讲台如同国内大学讲台,有传统的白板(新加坡基本全用白板和水性黑笔,因为这比用黑板粉笔的情况粉尘少得多)、多媒体演示装备,教室的侧面、后面都有白板供学生讨论记录用。另具特色的一点是为便于教师点名和叫到学生,学生的课桌前有一立槽,用于插入特制的学生名片,内有学生所在学院、姓名、学号,便于教师提问任何一名学生。另外一点是,教室的每个角落上有一个可单张撕下来的大笔记本(约80cm高、50cm宽)供学生讨论时使用。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围绕着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全班同学讨论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学生们事先在全新加坡境内进行几周至一个月的取证调查,并把取证的照片、摄制的录像及与相关专家的意见做成多媒体课件形式,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常情况下,老师强制性地对不同性格、不同肤色的男女生搭配分组,目的是使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能够相互包容不同种族、性格、文化背景的同学,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相互支持、协作完成艰巨任务的品格和意志。讨论通常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每个学生发表的内容各有侧重。例如,调查水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时,学生分别以民用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工业用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生产用水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为题目进行分析与讨论,而且教师要求每名学生必须上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成绩考核往往采取“以赛代考”的形式,即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小团队与其他组进行比赛,比赛结果的评定也由学生进行,但不允许自我评定,最后评选出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比赛结束还有小礼品发放,比如糖果等,每个参赛成员都有一份,只是根据名次的不同礼品数量有所区别。
三、师资培养
新加坡各个大学非常重视师资培养,除了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外,至少每5年带薪到相关的企业或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目的是使教师的知识不断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更新和提高,就如新鲜的血液不断充实生物体。而且,新加坡政府也鼓励企业资深经理、厂长(Chief Executive Officer)到大学任教或开设讲座。企业界知名人士也愿意到大学进行讲学,一方面是讲课薪水较高,更重要的是可以面向学生为企业做活生生的广告,促使更多优秀的学生毕生后到所在公司工作。另一方面,与国内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类似,很多大学老师宁可做“兼职教授”也不做“全职教授”,原因也是兼职教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对大学双语教学探讨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双语教学如淹没式双语教学(submersion bilingual teaching)、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teaching)、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teaching)[2]、保持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teaching)、双向式双语教学(two-way bilingual teaching)、内容与语言融合式教学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等等都是借鉴各个不同国家双语教学经验发展起来的,哪一种模式更适合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还没有形成共性的认识。通过此次新加坡的双语教学培训,在此,谈一谈本人的拙见。
客观地说,与其他各国实行双语的目的不同,我国目前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的需要,而是使学习者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拓宽“外语习得环境”,把学习者培养成既具有高水平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非常强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但是,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双语教学法,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因为语言能力的提高只有靠实践,如同学习游泳只能跳入水中一样,无论教练如何在岸上教游泳,学员不亲自下水体验永远学不会游泳是一个道理。因此,双语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主动以双语形式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看法、完成课后作业及项目讨论等,即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participative learning),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总之,针对实际双语课堂教学,该不该使用母语、使用多少母语、什么时候、怎样利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语码转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4][5]。在非语言课程上进行双语教学,要强调本着以传授学科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根本,只强调其中一方都是偏离了学科双语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在学科双语教学中运用好语码转换这个有利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36.
[2]郑晓雯.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7,(4):95-98.
[3]朱浦.对推进上海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上海教育,2001,(2):13-15.
[4]李晓梅,刘振天,宋敏.应重视语码转换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8,(2):82-83.
[5]宋芳,張敏.外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420-425.
赴新加坡培训情况的总结 篇4
于20xx年5月9日至5月22日,赴新加坡共和国进行了专题培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的几个特点:
一是组织周密,衔接紧凑。对这次培训高度重视,多次进行研究,作出指示。有关同志做了大量工作,考虑得无微不至,安排得井井有条。临行前专门召开培训会议,领导同志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作为承办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热情服务,邀请了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高等学府的教授和著名企业的总裁给我们授课,贡献了一堂堂生动精彩的讲座和一大批颇有价值的课件和文献资料。时间安排得紧凑合理,使我们在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新加坡政府管理和廉政建设的经验。
二是重点突出,内容充实。整个培训突出主题,学习了新加坡愿景领导、廉政建设与监管机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精英治国的人才方略、公务员制度、司法制度、廉政建设与反贪污法、公益机构的监管、执政党运作与监管机制、大型政联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与经验、董事之职责及法律义务、科技发展对监察工作的新挑战等共13个专题课程,到新加坡贪污调查局、高等法院、警察总署和国际企业发展局、市区重建局、横河电机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与异域反腐败战线的同仁们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虽然这次来新加坡培训时间短,但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开拓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三是学习认真,纪律严明。大家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上课认真听讲思考,踊跃发言,课后热烈讨论,互相启发研讨。尽管日程安排得很满,每天上课达六七个小时,连周末都有课,还要常常面对闷热和阴雨的天气,但大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知识、管理理念。大家时时刻刻牢记领导的嘱托,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学院规定,培训团领导带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培训团的工作和学习实行人性化管理,既时时严格要求,又处处关心爱护。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单位,并且都是领导干部,但大家都自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按时上课,集体行动,做到没有一位请假旷课,没有一位单独外出或者晚归。大家讲政治、讲党性、讲团结、讲互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展示了我国纪检监察干部的较高素质和良好形象。
二、新加坡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1965年建国初期,公务员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面对严峻的形势,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和防腐反贪的机制,加大治理力度,从严惩治公务员的腐败行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效。根据“透明国际” 全球清廉指数显示, 全球最清廉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四,它也是亚洲最清廉的国家。其成功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厉反贪。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厉的反贪污受贿措施。反贪污受贿之事直接由总理亲自过问,在总理公署下设有反贪污调查局,调查局拥有绝对权威,可不受有关法规限制逮捕犯任何罪行的涉嫌人;无公共起诉人的命令,可行使刑事诉讼法所授予的一切或任何有关警方调查的特别权力调查大的犯罪;有权入屋搜查、检查和扣押认为可以作为证据的任何物品;有权检查和冻结受嫌人的银行账户和保险箱;有权进入各部门、机构,要求其官员和雇员提供调查人员认为需要的任何物品、文件和内部资料。新加坡有关法律还规定:拒不作证的知情者或未能向调查人报告、提供所需情报、银行账目、文件物品的任何人,都被视为犯罪,可被处以两千元罚款或一年以下监禁,或既罚款又监禁。反贪污调查局对政府法定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进行监督和调查,对一切涉嫌官员,不论其名声多大。地位多高, 一概严惩不赦,决不姑息。新加坡政府训令明文规定,政府官员不能依据手中权力来帮助任何人优先签订业务合同或阻止合同的签订,也不得在工作中以任何借口索要或变相索要“酬劳”。酬劳所指并不局限于金钱。商品、财物等有形物质财富,而且包括任何职位、就业合同,或任何贷款、债务和任何义务以及任何其他服务、恩惠或任何种类的利益,包括庇护不受任何惩罚或官方权力、职责的实施或实施的延缓等等。新加坡政府平时不断检查工作程序中容易发生贪污受贿的环节,每隔几年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防贪反贪措施实施情况。
2、严禁收礼。新加坡政府对于公职人员明令规定不得收受礼品,其规定颇为详细:不得接受下级人员的邀请出席娱乐活动;在不便于拒收礼品的情况下,要将接受下来的礼品上交,如本人需要此礼品,须经上级批准后按礼品价格付款;如果因为退休而要接受下级所赠礼品,则必须申报所受礼品不得超过50美元;如果接受属下人员的款待活动,则必须报告款待的时间和地点,款待活动必须适度,不能超过款待者每人月工资的2%。新加坡有关法规规定:任何人直接、经他人或伙同他人为本人或任何其他人贪污性地索取或接受、或同意接受任何报酬,去做或容忍去做法律禁止的任何事情,应视为犯罪,可判处一万元罚款或五年监禁,或既罚款又监禁。凡作为议员索取或接受任何报酬,作为对本人以议员资格采取或容忍采取任何行动的诱惑或酬金,应被视为犯罪。凡作为公共团体成员索取或接受任何报酬去做有违职责的任何事情者,应被视为犯罪。上述人员被处以一万元罚款或七年监禁,或既罚款又监禁。
3、财产申报。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申报家产制度,每一个官员被聘用之前,必须申报自己的财产,包括自己拥有的股票、房地产和其他方面所获得的利息收入,还必须申报他的担保人或家庭成员所拥有的投资和利息情况。以后每年七月一日,各个政府职员都必须填写一份个人财务表格,写明自己的财务状况, 各部门的常住秘书对每一份申报表都要进行详细阅审,以了解是否有不法行为。新加坡有关法律规定:不能说明财产来源的便属违法,即被告人占有他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的、与其已知收入来源不相称的财力或财产,或他在被指控的犯罪时间或大约这个时间获得了他不能令人满意地说明其财力或财产的增添时,就无须证明有任何具体贪污、受贿行为即可推定为贪污或受贿所得,并据此处以刑罚。
4、公私分明。新加坡政府严禁官员利用职权假公济私,从事任何牟利活动。政府规定:任何官员不准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职权,或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民间团体牟利;不准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官方信息或官方地位牟取私利;不准直接或间接地拥有在新加坡营业的任何公司的股份或证券,决不允许官员家属、子女借其名声、地位非法经商或营私;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任何政府官员均不得做兼职工作,从事“第二职”以使官员公私分明,奉公廉洁。
5、 。新加坡腐败现象很少,除了法制健全、措施得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政府给予官员优厚的薪金和良好的待遇。新加坡政府官员的收入在世界上也属于较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认为,与其让官员们通过非法途径获取钱财,不如给予优厚待遇,以养其廉。公务员除高薪外,还有包括休假、医疗、贷款等方面的.高福利,并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另外,新加坡实行退休养老金保险制度。如果公务员因贪污受贿等罪被开除或判刑,其养老金亦一并取消。因此,公务员一般都珍惜职务,勤政清廉,绝不敢冒因贪污受贿而被剥夺养老金之风险。
6、教育促廉。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居多的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对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影响的儒家学说的积极因素更为青睐,大力提倡和推崇。政府教导全民要中庸、团结、安分守己、克己奉公、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每年,政府都要发动“礼貌月”活动,各领域、各行业、所有公民,都要学习和遵守礼貌用语和文明规则。对在政府各部门任职官员的言行举止规定更为详细,从着装打扮、举手投足、褒奖贬惩、休闲娱乐、业守机密直到告老还家等各个方面累计不少于数百条规定。持久的全民文明教育带来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和促进了廉洁高效的官场作风。
在肯定新加坡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但它的模式未必带有普世性,因为新加坡确实太小了,大国遇到问题的复杂性可能比小国成几何数列增长;新加坡成功经验的背后,也有一些做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引起了一些不满,这些不应该成为他国学习的榜样。
三、主要启示和体会
新加坡在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体制形式方面与中国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学习新加坡廉政建设基本经验和做法,不但能够加深我们对当前全球性反腐败浪潮的认识,而且其本身就对我国不断深入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新加坡在廉政建设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都旗帜鲜明地提出打击腐败的口号,并以战略高度谋划反腐败工作。从反腐败的基本方略来看,两者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党中央颁布实施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规定了从教育、制度、监督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新加坡采取打击与预防并重、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的方针,颁布实施了如《防止贪污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以及《公务员惩戒规则》等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相比新加坡廉政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型之中,也是腐败的多发期、高发期,加之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域差别、城乡差别,社会管理和控制力的弱化,给治理腐败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判断。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具有后发优势,在廉政立法方面,更要大胆借鉴国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反腐败斗争同改革、发展、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研究制定有关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
2、经济建设与反腐败有着辨证统一的关系。新加坡廉政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反腐败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为反腐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反腐败保证了政府的廉洁、高效,保证了市场规则的公正运行,保证了正常、有序的经济秩序。新加坡实行 ,中央公积金制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一笔相当可观的储蓄,工作年头越久,储蓄就越多。但是,当公务员违法贪污后,他的全部公积金就要立即被取消。经济发展确保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财力的保障对于制止贪污,保持政府公务员的廉洁起到了相当有效的作用。
3、廉政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有积极促进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广大市民的信任和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反腐倡廉的氛围,是新加坡取得反腐败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经验。新加坡经过几十年的廉政文化建设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以廉洁为荣、腐败为耻,拒绝腐败、谴责腐败的道德环境和不容腐败的政治文化,腐败者所付出的“道德成本”难以承受。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系开国元勋,因贪污受贿40万新元,被贪污调查局查出,郑羞辱交加,自知罪责难逃,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其丰富的廉政文化底蕴和灿烂成果。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网恢恢总有漏洞,道德自醒无处不在。反腐败首先要谴责腐败,在全党全社会中形成谴责腐败的氛围。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明、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营造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道德环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4、反腐败机构应充分履行职责,注重自身队伍建设。新加坡对从事反腐败的机构从体制上和法律上保证了反腐败机构独立自主地和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直属总理公署,局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理负责,不受其他任何人指挥和管辖。特别强调查案的行动效率,上门举报的5分钟内接待占 90%,10分钟内接待占10%,没有出现超过10分钟的。电话举报的电话响5次必须接听,每周7天,24小时接听公众举报。一旦决定调查的案件,须在委定查案官员后48小时内展开调查行动。除非案情复杂,需要更长时间调查,所有的贪污投诉必须在3个月完成调查。同时,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反贪机构的自身建设,反贪机构的人员录用、业务培训、升降奖惩、福利待遇等方面建立了一套严格而又合理的机制,真正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为应对新形势下犯罪手段的高智能化、高科技化趋势,贪污调查局加强调查人员学习培训,使反贪人员学会和掌握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有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同腐败犯罪分子作斗争,从而提高办案水平。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党纪检监察干部到国外培训,学习借鉴先进的反腐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新加坡培训学习体会 篇5
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杨宗亮
2014年10月6日至10月18日我随我市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专题培训团队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在研修培训的两周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培训,有幸先后聆听了英国威尔士大学特约教授王倩博士的讲座《新加坡教育体制与精英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刘济鹏先生的讲座《从教育体制改革演变到人力资本培育》、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项目主管王炜先生的讲座《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构成及教育特色》、崔东红博士的讲座《中国与新加坡教育比较研究》、刘叔铭博士的讲座《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分享》、杨绍强校长的讲座《新加坡教师培训模式及教师专业发展》、黄纯贤博士的讲座《情商与文化智商》《创新理念与管理研究》、周卫国教授的讲座《现代教育课程开发与授课技巧》。还参观访问了新加坡工艺教育学校、新加坡女子学校、南洋理工大学、义安理工学院、教师总会、辅仁预科学校、圣淘沙岛以及国家植物园。现将此次考察培训做简要的总结:
一、新加坡印象:
新加坡给我的印象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袖珍、美丽、发达、文明、和谐。新加坡国土仅682平方公里,东到西42公里,南到北21公里。新加坡享有“花园式的城市”之美誉。可以说看不到一点裸露的泥土地,到处都是鲜花、草地、翠绿的树木。这个建国历史不长,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且多种族共生并存,没有农、林、矿资源,甚至没有淡水资源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曾被《财富》杂志社评为世界最佳的商业城市,繁忙的港口,公路、地铁、智能大厦到处都彰显着科技的力量。新加坡的治安也相当好,走在大街上,一般是看不到警察的,在地铁、商场不用担心遭遇扒窃,交通秩序井然,行车文明,很少发生交通事故。新加坡人热情,身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却让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和谐之美。
二、新加坡的教育:
1、实施分流制度,贯彻精英教育,因材施教发挥学生潜能。
所谓教育分流,就是将某一年龄组的学生按其不同的能力编到不同等次的学校和班级。因为新加坡奉行的是精英主义教育,强调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其分流目的,一是节约资源,提高社会投资的效益并为社会选拔精英,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二是新加坡政府“是要把每个儿童的智力或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忠于国家和家庭的独立自主的个人。”于是在1977年新加坡实行小学分流制度和中学分流制度。当然,分流制度也有一定弊端:如学生承受的学业和心理压力太大;过早分流对发育迟缓的学生有不公平之嫌。
2、实施双语教育,英语为本,提高教育文化水平。
双语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以同等的能力运用两种语言的教育,以英语为本。他们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做了一些规定:最优秀的学生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学习,如果还有能力可学习第三语言。学习成绩在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没有能力应付两门语言的学生,要努力使母语达到可交流的水平。如果两门语言都未学好,便没有一种可供交流的语言。双语教育提高了国民的国家意识和各民族的融合制度,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
3、实行少教多学,量质转移,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面对多年来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新加坡适时的调整其教育政策,教育部在1997年,提出要建立“思考的学校,学习的民族”。该项计划强调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使每一位新加坡公民能够始终具备应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能力。它旨在将新加坡的教育质量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使新加坡成为卓越教育的中心。“少教多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并非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教与学的质量的转移。倡导将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上,以便学生更加致力于学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为此,政府在多个方面对教师和学校领导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下拨专门经费、配备专家、帮助学校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需要开发设计课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机会。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反省教学和分享经验。
4、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意识,使其真正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新加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生活技能、社交能力、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领袖意识等等。相比之下,我们似乎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毕竟考试是指挥棒,如在中国,一个学生在学校、老师的培养下即使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很突出,但如果学习成绩不够突出,那么,他的这些优点在中考或高考中是无法得到体现的,久而久之,这方面的培养就淡化了。而新加坡在这方面的评价就与我们不同,他们会在日常将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的时间及表现记录下来,将他们在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记录下来,最后综合打分,给出评定等级,最终与学生升学等诸多事宜联系在一起。无疑,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其实是很重要。
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篇6
一、新加坡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 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即是每位公民都获得公正平等的对待,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晋升机会。不论是部长或是局长,违反法律都一律平等处理,使人民清楚地认识到,财富和地位只能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而不是通过关系或特权而得到。这样,就消除了仇富的心理,每个人都努力学习、工作和进修。
(二)完善的民主法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石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法律关系渗透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各个方面。首先是有法可依。大到政治体系、经济管理,小到停车规则、公共卫生、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如“禁止乱丢垃圾”、“禁止乱过马路”等都有法律加以规定。立法之多、范围之广,世界罕见。其次是违法必究。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任何变通。再次是执法必严。新加坡推行严刑竣罚,除了死刑和各种徒刑外,还保留了具有肉刑性质的鞭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慑了犯罪的发生。从新加坡井然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国家风气,便可以看到新加坡“以法治国”、“严格执法”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新加坡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1955年建立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主体的。公积金制度的要点是:强制储蓄,多赚多储蓄;鼓励自力更生,失业者不能提取公积金;鼓励国民用公积金买房子、买人寿保险、买医疗保险;公积金储蓄不受破产法令的影响;全国全民就业,政府社会开支少,政府税率低,就业机会增加,等等。中央公积金制度在其50多年的运作过程中日趋成熟、完善,已由最初的退休养老储蓄计划逐渐发展成为集养老、医疗、住房、家庭保障、教育与资产增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被认为是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
(四)健全的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管理的良好载体 为打造“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良好格局,新加坡政府积极培育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这些组织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实现政府社会管理部门与社会管理组织的关系互动和职能互补。新加坡基层组织网络严密,分工细致,职能到位,各有侧重:新加坡社会发展及青年体育部下属的5个社区发展理事会作为管辖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开展社会援助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建屋发展局下属的16个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人民协会作为官方的非营利组织,下设83个公民咨询委员会、105个民众联络所(俱乐部)和514个居民委员会,分别负责人民和政府间反馈渠道,计划和领导草根组织的活动,组织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协调邻里关系,促进种族和谐工作。三大体系构成了新加坡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服务内 2 容涵盖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五)政府信息公开与民间反馈制度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有效渠道
依托和服务于“政务公开”的政策,新加坡政府广泛利用不同层级、功能强大的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大量的政务信息。例如:新加坡财政部组织建设的新加坡政府的采购网站“政府电子商务中心”(Gebiz)把政府各部门和机构的财务系统和采购软件整合在一起进行工作,政府部门的贸易伙伴可以在网上得到政府招标的邀请并购买招标文件,供应商可以在网上索要发票、检查付款、提交产品目录和采与竞标,这些活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根据人民行动党的规定,每个当选为议员的党员,每星期都要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接见选民,目的是了解本选区选民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帮助选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经济支持、法律咨询或向相关部门反映),反对党议员也同样每星期都接见选民。
(六)高效有序精细的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建国以后从一个“脏乱差”国家变成了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其中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罚款制度、考评制度和城市经营,是城市管理的基本方法,构成了新加坡城市管理方法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还经常性、阶段性地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教育、评比活动和全国运动,作为城市管理的辅助手段,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纵 3 深开展。
(七)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新加坡培训班总结 篇7
1 过程感受
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十分重视细节管理、流程管理, 体现了学校独特的价值文化建设。
1.1 酒店入住
我们于2012年2月12日晚到达新加坡国际机场后, 新方派专人接机, 在开往酒店的大巴车上, 新方人员给我们每位学员都发了学员分房名单及房间钥匙。进入房间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每张床上都放了一封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给每位学员的欢迎信, 还有装订成册的课程内容及由于错过晚饭而为我们准备的方便面等, 大家顿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校每年都要承担各种会议及技能比赛活动, 有时由于参会人员多, 办理相关会议报道手续的人员不够, 往往造成报道现场十分混乱的现象。因此, 我们可参考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的做法, 以后办会提早做好相关准备, 分配好房间, 将有关会议资料提前放入房间, 使参会人员到达酒店即可办理入住手续, 避免长时间等待办理手续而产生烦躁情绪。
1.2 课程文件夹
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的课程资料文件夹与以往我们看到的文件夹有很大不同, 封面除印有学校名称、课程名称外, 还印有学员名字。打开文件夹, 里面除了课程讲义内容外, 还附有新方院长、课程主任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授课教师介绍, 日程表, 学员注意事项, 新加坡简介等, 内容十分全面, 可以说是大家在新加坡学习期间的生活指南。
我校举办的培训学习会议、学术论文报告会等都可参考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的做法, 对相关资料精心准备、装订成册, 不同的报告人、不同的内容之间用彩页隔开, 也可附上会议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以便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1.3 拍摄集体照
国内习惯培训第一天就拍集体照, 而新方则在第三天。拍照前一天新方特意告诉大家拍照时要穿正装, 女士穿裙装, 男士穿西装。拍照过程令人终生难忘, 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重视流程、重视细节的管理思想。第一步, 排列座位。第一排跟国内一样都是固定座位, 椅子上贴有姓名, 但后几排的排列不是我们通常习惯的“中间高、两边低”的队形, 而是“两边高、中间低”队形, 新方解释, 这样排列的目的在于构成的图像呈“笑脸”的形状;第二步, 发放卡片。新方给每位学员发放卡片, 上面印有姓名、行数、位置等;第三步, 报数。每排从左到右依次报数, 要求每人记住自己所报数字;第四步, 填写卡片。每位学员把自己的姓名、行数、位置数填写在卡片上, 要求相邻两人互相检查有无填写错误;第五步, 上交卡片。每行小号在下, 大号在上依次传递至最后一位;第六步, 调整姿势。第一排的男士双腿正放, 双手平放在大腿上, 女士双脚交叉, 两手叠放于左右腿上。后排人员注意左右距离, 挺胸抬头;第七步, 照相。全体人员齐喊“cheese”, 拍照3次。通过以上精心设计的拍摄流程, 大家对拍摄出的相片效果非常满意。
我校以后举办相关活动拍摄集体照时, 可以借鉴这种拍照流程, 相信通过拍照这个环节不但会给参会者留下一张满意的照片, 而且会使参会者对学校留下美好印象。
1.4 座位安排
无论上课还是就餐, 印有每位学员名字的台签已放置在课桌上、餐桌上, 保证了大家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 避免了浪费时间。上课两天后, 新方对学员前后、左右的座位进行了轮换, 使大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新加坡管理学院“细心、用心、贴心”的做事态度。
我校召开全校性会议, 每次会前点名费时、费力, 而且教师都不太愿意在前排就坐, 如果能提早备好每位教师的台签, 按照科室及教研室就坐, 就可以避免会前点名浪费时间的情况, 且每位教师的出勤情况也会一目了然, 也保证了大家在短时间内能够有序就坐。
1.5 生日庆祝
上课期间, 恰逢我校两位教师生日, 新方特意准备了生日蛋糕, 制作了庆祝生日的PPT, 送了小礼物, 大家齐唱生日祝福歌, 给两位教师很大的惊喜。
我校历来重视教职工生日庆祝活动, 对每位过生日的教职工, 校工会都会为他们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及生日贺卡, 体现了校领导对广大教职工的关怀。参考新加坡管理学院的做法, 我校在教职工生日庆祝方面还可以做些其他工作, 比如校领导及广大教职工可以通过学校的QQ群、短信平台等, 给每位过生日的教职工送去生日的问候和祝福, 或者举办集体生日庆祝活动等,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
1.6 结业典礼
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的结业典礼流程基本和国内一致, 由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院长致词, 我校校长致词, 发结业证书、合影留念等。不同之处在于新方还为每位学员准备了印有学员名字的纪念盾牌。新方院长和每一位学员合影留念, 而且在合影之前先给大家示范了合影流程:依次从教室一侧走到院长面前, 相互握手、接过纪念盾牌、两人同举盾牌合影。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气氛热烈, 每位学员都感受到了尊重, 心里充满了感动与温暖。
回顾我校每年年终的颁奖典礼, 获奖教师从各个通道上台领奖, 有时不知道自己的奖状证书在哪位领导手中, 场面比较混乱, 拿到奖状后也只是获奖教师集体合影留念。今后我校的颁奖典礼可以借鉴新加坡管理学院的颁奖流程。
1.7 学员通讯录
新加坡管理学院制作的学员通讯录也是别具特色的。通讯录信息全面, 包括姓名、职务、地址、邮编、单位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箱等, 而且还有每位学员的个人照片。
如何把每一件小事做得尽善尽美也是需要费心思、动脑筋的, 而重视细节、规范流程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能展示组织单位的价值理念与文化。
2 整体感悟及建议
2.1 强化流程设计, 提高工作效率
各科室将承担的每项工作绘成具体的流程图, 探寻可以改进的环节, 进行流程的重新设计、调整, 使学校的管理与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根据流程活动 (工序) , 在流程设计时要做到以下3点。 (1) 加强增值活动步骤:不断强化能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为我校创造竞争优势、家长认可且学生倾向于选择我校的活动; (2) 消除非增值活动步骤:尽可能杜绝一些浪费时间、精力、人力, 没有成效的、意义不大的工作; (3) 简化业务增值步骤:对于一些必要的、上级要求的、法律法规规定的、非进行不可的活动, 尽可能简化工作步骤。
2.2 规范科学管理,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 , 制度文化 (科室结构、管理制度) , 行为文化 (行为规范、先进代表) , 物质文化 (学校容貌、工作环境、设施) 等。
倡导学校价值观, 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细化管理措施, 制订教师行为规范准则,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校园设立学校的Logo标志;在教学楼学生必经的走廊内或教室走廊设立“文化长廊”, 悬挂师生书画作品、活动图片、优秀教师及学生代表照片、优秀毕业生图片等;注重教师仪容仪表尤其是白大褂的检查;教室、办公室放置盆栽植物等, 大力营造我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