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精选8篇)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1
动物生理学-题库
1、动物实验分为 实验和 实验。
答案:
急性;
慢性;
解析:
2、急性实验分为 实验和 实验。
答案:
在体;
离体;
解析: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和。
答案: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解析:
4、针对刺激,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 和。
答案:
兴奋;
抑制;
解析:
5、体液由 和 组成。
答案: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解析:
6、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 调节、调节和 调节。
答案:
神经;
体液;
自身;
解析: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答案:
反射;
反射弧;
解析:
8、反射弧由、、、和 五部分组成。
答案: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解析:
9、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一类是先天生成,一类是后天形成。
答案:
条件;
非条件;
解析:
10、根据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活动的影响,反馈可以分为 反馈和 反馈。
答案:
正;
负;
解析:
11、离体蛙心灌流研究一些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这属于哪个研究水平?
A、细胞、分子水平
B、器官、系统水平
C、整体、群体水平
答案:
B12、离体蛙心灌流研究一些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这属于哪一类实验?
A、急性实验
B、慢性实验
答案:
A13、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指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答案:
B
解析:
14、具有快速、准确、作用部位有限、作用时间短暂特点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答案:
A15、具有作用慢、作用比较持久、广泛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答案:
B16、反馈信号降低控制部分活动的称为()
A、正反馈
B、负反馈
答案:
B17、反馈信号增强控制部分活动的称为()
A、正反馈
B、负反馈
答案:
A18、排尿过程中的活动属于()
A、正反馈
B、负反馈
答案:
A19、生理学
答案:
研究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和机体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科学
解析:
20、稳态
答案: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生理学现象。
21、反馈
答案:
由效应器(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作用过程。
22、内环境
答案: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23、新陈代谢
答案:
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24、请论述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
答案:
(1)
细胞、分子水平
(2)
器官和系统水平
(3)
整体、群体水平
25、请说明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答案:
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方式。
(1)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作用。
(2)体液调节:体内内分泌细胞通过其分泌的激素,进而调节活动的方式。
(3)自身调节: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26、生物节律性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
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有很多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节律性,如心率、呼吸节律、睡眠与觉醒、激素的昼夜分泌、动物季节性发情等。
27、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案:
简单或复杂的生命体都具有以下特征:
(1)
新陈代谢
(2)
兴奋性
(3)
适应性
(4)
生殖
28、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案:
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在各种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其温度、渗透压、电解质成分及其比例、pH值、含氧量、养分等,都会对细胞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内环境理化性质的较大变化,将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稳态是细胞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29、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为磷脂。
答案:
正确
30、氧气的跨膜转运方式为易化扩散。
答案:
错误
31、易化扩散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错误
32、细胞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答案:
正确
33、阈电位等同于静息电位。
答案:
错误
34、静息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答案:
错误
35、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
B、蛋白质
C、糖类
答案:
A36、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答案:
C37、借助载体的跨膜物质转运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答案:
B38、静息电位产生是由于()造成的。
A、钾离子外流
B、钾离子内流
C、钠离子外流
D、钠离子内流
答案:
A39、动作电位中的去极化和反极化是由于()造成的。
A、钾离子外流
B、钾离子内流
C、钠离子外流
D、钠离子内流
答案:
D40、动作电位中的复极化是由于()造成的。
A、钾离子外流
B、钾离子内流
C、钠离子外流
D、钠离子内流
答案:
A41、构成细胞膜的膜脂质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磷脂
B、胆固醇
C、油脂
D、糖脂
答案:
C42、尿素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和出胞
答案:
A43、细胞兴奋的本质为()
A、钾离子外流
B、钠离子外流
C、极化状态
D、动作电位
答案:
D44、钠离子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有()
A、出胞
B、单纯扩散或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D、主动转运或入胞
答案:
C45、动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去极化达到()
A、阈电位
B、峰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答案:
A46、哪类跨膜物质转运造成类似于“马太效应”的效果()
A、单纯扩散
B、载体转运
C、通道转运
D、主动转运
答案:
D47、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A、全能性和可逆性
B、可逆性和饱和性
C、潜能性和全能性
D、饱和性和潜能性
答案:
C48、阈电位是指细胞膜电位因()突然变成为峰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答案:
B49、静息电位的电位特点是()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内负外负
D、内正外正
答案:
B50、生物膜:
答案:
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
51、流动性:
答案:
指细胞膜中分子的流动性。
52、不对称性:
答案:
细胞膜内外两层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
53、被动转运:
答案:
物质顺浓度梯度,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从浓度高的一侧经细胞膜运输到浓度低的一侧,细胞膜仅起到屏障作用。
54、主动转运:
答案:
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化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
55、兴奋:
答案:
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或者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
56、阈电位:
答案:
指细胞膜电位因去极化突然变为峰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
57、阈刺激(阈值):
答案:
引起细胞或组织兴奋时,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解析:
58、静息电位:
答案:
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59、动作电位:
答案:
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
60、细胞是动物机体的____与____。
答案:
基本结构;
功能单位;
61、膜脂质主要有____、____、____三种成分,其中____最多。
答案:
磷脂;
胆固醇;
糖脂;
磷脂;
62、主动转运可分为____主动转运与____主动转运。
答案:
原发性;
继发性;
63、细胞间通讯有____与____,电传递属于____,化学传递属于____。
答案:
直接通讯;
间接通讯;
直接通讯;
间接通讯;
64、细胞分裂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65、干细胞可分为:____、____、____。
答案:
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单能干细胞;
66、细胞的兴奋性可表现为____或____。
答案:
兴奋;
抑制;
67、细胞兴奋性的变化过程中,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68、跨膜物质转运中的被动转运包括 和。
答案:
简单扩散;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解析:
69、简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答案:
(1)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膜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膜的骨架。膜脂质主要有磷脂、胆固醇和糖脂
三种成分,其中以磷脂最多。
膜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主要以α-螺旋的形式分散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细胞膜含有一定的糖类,主要是寡糖和多糖链,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膜蛋白质或膜脂质相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70、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答案:
细胞膜的基本功能:
①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
②选择性物质转运,实现膜内外物质交换;
③生物功能:激素作用、酶促反应、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
④识别和传递信息功能(主要依靠糖蛋白)
71、简述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答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内正外负。
静息电位产生原理: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在静息状态下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且膜对钾例子的通透性高,所以钾离子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随着钾离子的移出,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当膜内外不再有钾离子的移动时,此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即为静息电位。
72、什么是细胞通讯及其分类?
答案:
细胞通讯是指细胞通过精巧而复杂的信息网络,协调细胞之间代谢与功能的信息运输。细胞通讯可以通过电传递方式直接进行,也可以间接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通讯可以分为直接通讯和间接通讯。
73、什么是兴奋性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
答案:
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细胞正常生存和实现其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衡量细胞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刺激阈值,阈值越小,说明其兴奋性越高;反之,说明其兴奋性越低,刺激阈值与兴奋性之间呈反变关系。另一个衡量指标是时值。时值越大,说明兴奋性越低;时值越小,说明兴奋性越高。有的使用时间-强度曲线衡量组织的兴奋性,曲线越靠近坐标轴,说明兴奋性越高;曲线越远离坐标轴,说明兴奋性越低。
74、细胞的兴奋本质是什么?包括哪些过程?
答案:
细胞的兴奋本质是细胞膜上产生了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等过程。
75、请阐述下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答案:
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如下:
①性质与反应
适宜刺激:凡是在自然条件下能引起某细胞发生反应的刺激。
不适宜刺激:凡是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引起某细胞发生反应的刺激。
②强度与反应
阈刺激:能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不能引起细胞的反应。
阈上刺激: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③作用时间
过短或过长均不行。
76、跨膜物质转运中扩散有哪些类型,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
扩散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单纯扩散为自由扩散,一般不需要外在的帮助;而易化扩散一般需要载体或通道的帮助进行。
77、试述细胞物质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
(1)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影响因素:膜两侧的浓度差;膜的通透性。特点:不需要膜蛋白,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2)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顺化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扩散过程。类型:①载体转运:由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抑制。②通道转运:由通道蛋白中介的易化扩散。主要是无机盐离子物质,如Na+、K+。特点:速度快、存在离子选择性、具有门控特性。影响因素: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载体数量和通道的功能状态。特点:有膜蛋白的参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3)主动转运:
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化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主要是离子物质,如Na+、K+、Ca2+。类型:①原发性主动转运②继发性主动转运。特点: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影响因素:膜两侧的浓度;细胞的代谢水平。
(4)入胞和出胞:
是指膜转运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的过程。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为入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为出胞。特点: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
78、论述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理
答案:
细胞受到刺激兴奋时,细胞膜原来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两侧发生一系列电位变化,这个过程叫动作电位,它包括三个过程:
(1)去极化过程(-70--90mv-0mv):静息状态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外高浓度的钠离子在膜内负电位的吸引下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迅速内流,造成膜内负电位迅速降低直至0mv。
(2)反极化过程(0mv-+40mv):由于膜外钠离子具有较高的浓度势能,当膜电位降低到0mv时仍可继续内移,直至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离子内移为止。(浓度差等于电位差,钠离子内流停止)。
(3)复极化过程(+40mv--70--90mv):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减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内钾离子外移,膜电位降低,恢复至静息电位。后期还有钠钾泵把离子进行恢复。
79、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为血浆。
答案:
错误
80、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形成的。
答案:
错误81、3%的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溶液。
答案:
错误
82、红细胞不参与血液的酸碱缓冲调节。
答案:
错误
83、高铁血红蛋白不能和氧气结合,从而导致机体缺氧。
答案:
正确
解析:
84、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答案:
正确
85、肝素是体内的一种重要抗凝物质。
答案:
正确
86、O型血清中不含抗A凝集素。
答案:
错误
87、()不属于血浆蛋白。
A、白蛋白
B、球蛋白
C、血红蛋白
D、纤维蛋白原
答案:
C
解析:
88、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破裂的特性为()
A、悬浮稳定性
B、可塑变形性
C、渗透脆性
答案:
C
解析:
89、下列溶液中属于高渗溶液的是()
A、0.7%氯化钠
B、5%葡萄糖
C、1.5%氯化钠
答案:
C
解析:
90、正常情况下,成年动物红细胞生成部位在()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答案:
B
解析:
91、参与启动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为()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答案:
A
解析:
92、参与初期止血的血细胞主要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答案:
C
解析:
93、下列离子中,()为凝血因子。
A、铜离子
B、铁离子
C、钙离子
答案:
C
解析:
94、关于血液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
A、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所含红细胞的百分比
B、约占成人体重的7%~9%
C、血液的粘滞性小于水
D、健康人血液pH值为7.35~7.45
答案:
C95、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答案:
A96、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
答案:
B97、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减少
B、血浆白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
答案:
A98、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
答案:
B99、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8%
B、10%
C、12%
D、14%
答案:
A100、白细胞中的颗粒细胞不包括: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碱性细胞。
答案:
C101、影响红细胞成熟的主要物质:
A、蛋白质。
B、叶酸。
C、维生素C
答案:
B102、禽类白细胞不包括:
A、异嗜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答案:
D103、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
A、组织因子
B、凝血因子
C、稳定因子
D、接触因子
答案:
B104、血液
答案: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液体组织,对于生命的维持和机体各部分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105、血清
答案:
采出的血液未经抗凝处理,静止凝固后先生成血块,随血块收缩后析出淡黄色的清亮液体为血清。
106、血浆蛋白
答案:
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被区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种。
107、稳态
答案: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08、粘滞性
答案:
由于液体内分子间的摩擦产生阻力,使液体流动缓慢表现出黏着的特征,称为粘滞性。
109、渗透压
答案:
血液中溶质吸收水分通过半透膜的能力称为渗透压。
110、造血
答案:
各类造血细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
111、红细胞可塑变形性
答案: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当外力撤销后变形的红细胞有可恢复其正常的形态。
112、溶血
答案: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因水分的渗入而膨胀、破裂的现象称为溶血。
113、脆性(渗透脆性)
答案: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114、碱储
答案:
血液中NaHCO3的含量。
115、白细胞渗出
答案:
白细胞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为渗出。
116、吞噬作用
答案:
白细胞可以根据这些物质的浓度梯度借助变形运动迁移织炎性部位,将细菌等异物灭杀。
117、血小板
答案:
血小板无色、无细胞核,体积小成双面微凹的圆盘状。
118、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答案: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等生理特性。
119、生理性止血
答案:
是指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动停止的现象。
120、血液凝固
答案: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21、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
血凝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122、红细胞凝集
答案:
血型不相容的个体血液混合后其中红细胞出现凝结成簇的现象
123、凝集原
答案:
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糖蛋白或糖脂起着抗原的作用
124、细胞免疫
答案:
T淋巴细胞在抗原激活后,生成具有特异性免疫活性的细胞,进而发挥免疫功能,称为细胞免疫。
125、体液免疫
答案:
B淋巴细胞在抗原等激活后,转化为浆细胞,进而分泌特异性抗体,从而发挥免疫功能,称为体液免疫。
126、血浆
答案:
全血去除血细胞以后的部分,包括水、无机盐、血浆蛋白等。
127、红细胞比容
答案: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128、血型
答案: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29、等渗溶液
答案:
与血浆(红细胞)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130、血液由____和____组成,具有维持____、传递____和保护____等重要生理功能。
答案:
血浆;
血细胞;
稳态;机体稳态;
信息;
功能;
131、血浆是有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的成分复杂,除大量的____外,溶质中主要的是____,其余的是____.答案:
水分;水;
血浆蛋白;
晶体物质;盐类;
解析:
132、血浆蛋白通过盐析法被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类。
答案:
白蛋白;清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133、血细胞可分为____、____和____。
答案: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134、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等具有免疫功能。
答案:
白细胞;
免疫球蛋白;
抗体;
135、血浆中的各种____、____、____等,既可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有效防止失血,又可保持血管内血液畅通。
答案:
凝血因子;
抗凝物质;
纤溶物质;
136、血浆中渗透压包括____渗透压和____渗透压。
答案:
晶体;
胶体;
137、在输血前必须进行的试验是____试验。
答案:
交叉配血;
138、T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____免疫有关,而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____免疫有关。
答案:
细胞;
体液;
139、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和____。
答案:
蛋白质;
铁;铁离子;
解析:
140、红细胞成熟因子是指____和____。
答案:
叶酸;
维生素B12;
141、组织液是细胞____液的一部分。
答案:
外;
142、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____调节。
答案:
体液;促红细胞生成素;
143、白细胞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等生理特性。
答案:
变形;
渗出;
趋化;
吞噬;
144、白细胞是____、____、____的血细胞。
答案:
无色;
球形;
有核;
解析:
145、生理性止血的过程包括:受损的血管____、____止血栓的形成和____形成凝血块三个基本过程。
答案:
收缩;
血小板;白色;
血液凝固;
146、简述血液凝固的过程
答案:
血液由液体状态凝结成血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或凝血。包括三个步骤:
①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
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③
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147、请简述血液中的成分及其相应作用。
答案: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无机盐:维持血浆渗透压等
;血浆蛋白:运输载体、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保护、止血等
。红细胞:运输气体,维持酸碱平衡;白细胞:保护功能;血小板:参与血凝、止血、纤溶等。
148、生产实践中抗凝措施有哪些?
答案:
生产实践中的抗凝措施有:
①
去钙法:加入一些柠檬酸钠或草酸钾或草酸铵等
②
加入肝素或肝素钠等
③
脱纤维法。
149、请说明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和步骤。
答案:
纤溶为血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胶原蛋白被逐渐分解的过程。共分为三个步骤:
(1)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纤溶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的分解。
150、请简述血浆和血清的区别及制备方法。
答案: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与血细胞共同组成了血液。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①
血清的制备比较简单,采血时不采取抗凝措施,血液自然凝固后可析出血清。临床上可用离心加快血清的析出,或在温度低的条件下,通过水浴等方法加热促进血液凝固析出血清。
②
血浆的制备较复杂,需在采血时采取一些抗凝措施。
151、生理学止血的过程有哪些?
答案:
在血管破裂后,其生理学止血一般包括三个过程:
受损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止血、血液在受损部位凝固止血。
152、简述血液的组成成分
答案: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
血浆:血浆除大量水份外,其溶质的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和部分的晶体物质。血浆蛋白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晶体物质包括电解质等。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
153、试论述血液的功能
答案:
血液在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时,实现其维持稳态、传递信息以及保护作用。
(1)维持稳态
①运输作用:血液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呼吸系统吸收的氧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利用,同时将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②缓冲作用:血液中的缓冲对时机体内酸碱平衡调节系统的重要成分,血液与各组织器官和外环境的广泛联系和交换,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传递信息
内环境中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可以通过血液流动传递给中枢或外周的感受器,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传递反馈信息。大部分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器官,进行体液调节。
(3)保护功能
①免疫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具有免疫功能,能对外来异物或衰老坏死的细胞进行吞噬、分解和清除。
②防御作用: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物质等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既可有效防止失血,又可保持血管内血液顺畅。
154、简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答案:
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
功能:
①气体运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依靠其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
②酸碱缓冲作用:红细胞内有多种缓冲对,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③免疫功能:红细胞表面具有I型受体,可与抗原-抗体-补体免疫复合物结合,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对抗原-抗体-补体免疫复合物的吞噬,防止其沉积于组织内引起免疫性疾病。
155、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答案: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等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功能:
①参与生理性止血
②参与凝血
③参与纤维蛋白溶解
④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156、简要论述血液的理化特性
答案:
血液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血液的相对密度、血液的黏滞性、血液渗透压、血浆pH。
①血液的相对密度:血液相对密度比水略大。血液中红细胞越多,其相对密度也就越大。
②血液黏滞性:血液中分子之间摩擦产生的阻力,使液体流动缓慢并表现出一定的黏着性。
③血液渗透压:血浆中溶质吸收水分通过半透膜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④血浆pH:血浆中的pH相对稳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缓冲系统,其中NaHCO3/H2CO3是最主要的一对缓冲对。
157、心动周期中,左右心房同时收缩和舒张。
答案:
正确
158、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变化过程中,绝对不应期的时间比较短。
答案:
错误
159、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心脏的起搏点为窦房结。
答案:
正确
160、血流阻力大小和血液粘滞性成反比。
答案:
错误
161、大动脉弹性减弱时,脉压变高。
答案:
正确
162、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的活动会减弱。
答案:
错误
163、第一心音发生在()
A、心室收缩期
B、心室舒张期
答案:
A164、生理学上所说的心输出量通常指的是()
A、每搏输出量
B、每分输出量
答案:
B165、()增大时,射血分数会显著增加。
A、心肌收缩力
B、心率
C、回心血量
答案:
A166、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中,由于(),所以复极化时间延长。
A、钾离子外流
B、钾离子内流
C、钙离子外流
D、钙离子内流
答案:
D167、()不属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A、自律性
B、传导性
C、兴奋性
D、收缩性
答案:
D168、动脉血压中,()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大小的变化。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答案:
A
解析:
169、动脉血压中,()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的变化。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答案:
B
解析:
170、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主要发生在微循环中的()
A、直捷通路
B、营养(迂回)通路
C、动静脉短路
答案:
B171、烧伤、过敏时的水肿,主要是()改变造成的。
A、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毛细血管通透性
答案:
C172、心血管的基本中枢在()
A、下丘脑
B、延髓
C、脊髓
答案:
B173、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分布在()
A、主动脉和颈动脉
B、主动脉和肺动脉
C、颈动脉和肺动脉
答案:
A174、()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
A、肝脏
B、肾脏
C、脾脏
答案:
B175、特殊分化的心脏细胞不具有()
A、兴奋性
B、传导性
C、收缩性
D、自律性
答案:
C176、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容积最大?
()
A、快速充盈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射血期末
答案:
B177、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开放始于()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减慢充盈期末
D、心房收缩期初
答案:
A178、兴奋传导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心房肌
B、浦肯野纤维
C、房室交界
D、左右束支
答案:
C179、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A、心房收缩期缩短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心室射血期缩短
D、心室充盈期缩短
答案:
D180、心动周期:
答案: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
181、心率:
答案:
单位时间(每分钟)的心脏跳动的次数。
182、每搏输出量:
答案:
一侧心室收缩一次搏出的血量。
183、房室延搁:
答案:
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变慢,这一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184、血压:
答案:
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85、舒张压:
答案: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86、微循环:
答案: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87、水肿:
答案:
组织液生成过多和淋巴回流减少,组织间隙中液体滞留过多称为水肿。
188、收缩压:
答案:
在心室收缩中期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89、血流量:
答案: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横截面的血流量称为血量。
190、心输出量
答案:
单侧心室1分钟内射出的血量。
191、脉压
答案:
动脉血压中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的差值。
192、心指数
答案:
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193、普通心肌细胞具有____、____、____,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在心脏内传播,执行泵血的功能。
答案: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194、血液流经微循环的通路有三条:____、____、____。
答案:
直捷通路;
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动静脉短路;
195、影响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
答案:
血液粘滞性;
血管长度;
血管半径;
196、心肌细胞之间的____结构为低电阻的缝隙连接,局部电流很容易通过而引起相邻细胞的兴奋。
答案:
闰盘;
197、____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
答案:
延髓;
19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途径有____、____、____。
答案: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199、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____,节后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____。
答案: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200、心肌细胞的四个生理特性分别是、、和。
答案: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解析:
201、一个心动周期包括、和 三个时期。
答案:
心房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共同舒张期;心脏舒张期;
解析:
20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答案: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弹性及循环血量:
⑴每搏输出量:
能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但收缩压升高明显
⑵心率:
心率加快,收缩压降低
⑶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明显
⑷大动脉管壁弹性:
弹性增加,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脉压降低
⑸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增加,主要是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也有所升高
20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答案: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本身收缩能力和心率。前三项主要影响搏出量的改变。
(1)心肌的前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末期容量越大,心室肌初长度增加,收缩力增加,故使每搏输出量增加。但若前负荷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每搏输出量反而减少。
(2)心肌的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射血阻力增大,每搏输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决定心肌收缩力量和速度的心肌本身功能状态。它受神经、体液以及一些药物的调节。在同在的前负荷条件下,心肌收缩能力越强,每搏输出量越多。
(4)心率,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心率增快,则输出量增多。反之,减少。
204、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哪些?怎么影响的?
答案: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如下:
①
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液生成增多
③
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生成增多
④
毛细血管通透性: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⑤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205、心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心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分别是: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①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中的特殊分化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其
中窦房接P细胞的自律性节律最强,控制了整个心脏的幸福节律。
②兴奋性的特点:兴奋性的变化中有效不应期比较长。
③传导性特点:快――慢――快,心房之间、心室之间传导较快,而心房至心室之间传导慢。
206、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答案:
淋巴回流在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为
(1)回收组织中的蛋白质
(2)防御保护
(3)调节体液平衡
(4)吸收和运输脂类物质
207、血浆蛋白减少时,对组织液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案:
血浆蛋白减少时,组织液会增加,出现水肿。因为随着血浆蛋白减少,血液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加,进而组织液生成增加。
208、心肌收缩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
心肌收缩的特点如下:
(1)
节律性收缩
(2)
顺序性收缩:从心房到心室
(3)
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4)
同步收缩
(5)
对细胞外钙离子的依赖性
(6)
相对不疲劳性
209、简述什么是血液循环
答案: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周而复始的流动。血液只有通过循环才能发挥其维持稳态传递信息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210、论述心室收缩期中三个时期内心室内压力、容积以及瓣膜启闭状况
答案: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力增加,并超过心房内压,往心房方向冲击的血流将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关闭,心室内血量没有变化即心室容积不变。
(2)快速射血期:心室收缩,压力上升,心室内压超过外周动脉时,半月瓣打开,心室容积迅速缩小。
(3)减慢射血期:心室收缩力量减小,室内压减小,射血速度减慢,室内压略低于大动脉压,心室容积减小。
211、论述一下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答案:
(1)绝对不应期:从0期除极到复极-55mV这一期间内,无论给予心肌多强的刺激都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为零。
(2)局部反应期:从-55mV继续复极到-60mV电位,给予强烈刺激可使肌膜局部部分除极,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3)相对不应期:从-60mV继续复极到-80mV期间,用大于正常阈值的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
(4)超常期:从复极-80mV继续复极到-90mV,用阈下刺激就可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高于正常。
212、描述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
答案:
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结合,导致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这些作用分别称为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作用。
(2)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导致心率减慢、收缩减弱、传导速度减慢等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213、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途径及其特点。
答案:
心脏的兴奋是通过心内特殊传导系统传布给工作细胞,使心房、心室兴奋后,产生收缩活动。其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途径是:窦房结产生兴奋→心房内优势传导通路(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特点:快--慢--快
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最慢,产生房室延搁。其生理意义是使心房先收缩,心室再收缩,利于心室的血液充盈,以保证足够的射血量。
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可使整个心室同步收缩。其生理意义是使心室同共产生合胞体式收缩,收缩力强,利于射血。
214、外呼吸:
答案:
又称肺呼吸,是指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过程
215、内呼吸:
答案:
又称组织呼吸,主要包括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216、呼吸膜:
答案: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结构
217、呼吸肌:
答案:
引起呼吸运动的肌肉,包括吸气肌和呼气肌等。
218、血氧容量:
答案:
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最大值
219、血氧含量:
答案:
在一定氧分压下,血红蛋白实际结合氧气的量
220、肺活量:
答案:
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221、补吸气量:
答案:
又称吸气储备量,指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222、肺牵张反射:
答案: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223、余气量:
答案:
又称残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被呼出的气体量
224、呼吸
答案:
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225、潮气量
答案: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26、功能余气量
答案:
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
227、氧饱和度
答案:
血液中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
228、肺通气
答案:
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29、呼吸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三个环节。
答案:
外呼吸;肺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230、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为吸气肌,主要有____和____,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动作的肌肉为呼气肌,主要有____和____。
答案:
膈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腹肌;腹部肌肉;
231、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
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厚度;
换气肺泡的数量;肺泡数量;肺泡的数量;
通气血流比值;
232、____和____是调节呼吸和循环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
答案: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233、化学感受器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化学感受器和____化学感受器。
答案:
外周;
中枢;
234、肺通气的阻力有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种,弹性阻力主要是____和____的弹性阻力。
答案:
肺;
胸廓;胸壁;
235、呼吸类型包括____呼吸、____呼吸和____呼吸。
答案:
胸式;
腹式;
胸腹式;
236、肺活量是____、____和____三个之和。
答案: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237、肺总量包括()
A、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
B、潮气量和补吸
C、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D、潮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答案:
A238、功能余气量包括()
A、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潮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C、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
D、潮气量和补吸气量之和
答案:
A
解析:
239、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A、延髓
B、脊髓
C、脑桥
答案:
A240、深吸气量包括()之和
A、潮气量和补呼气量
B、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
C、潮气量和补吸气量
答案:
C241、生理学上的呼吸包括哪些过程?
答案:
生理学的呼吸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外呼吸(肺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呼吸)。
242、有哪些因素影响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是如何影响的?
答案:
在体内,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进而影响氧的运输。
(1)PH下降;
Hb对O2的结合力下降。
(2)PCO2升高,Hb对O2的结合力下降,波尔效应。
(3)温度: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右移,释放更多的O2供组织利用。
(4)2.3-二磷酸甘油酸:其与Hb结合,降低Hb与O2的结合力,可释放更多的氧气。
243、胸膜腔内的压力为负压的意义?
答案:
①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始终处于扩张状态。
②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
③有利于动物在呕吐和反刍时胃内容物逆呕。
④是肺组织随胸廓活动而变化的必要条件。
244、影响呼吸调节的化学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答案:
①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血液中CO2升高,影响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另外CO2还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兴奋。如血中CO2过量,CO2蓄积,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困难。
②低O2对呼吸的影响:缺氧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进而作用于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③氢离子对呼吸的影响: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升高,影响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45、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答案:
①呼吸膜的厚度,影响气体扩散的距离。
②换气肺泡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量与肺泡部的换气面积成正比关系。
③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246、简单介绍一下肺容量的四项指标
答案:
肺容量是指基本肺容量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包括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和肺总量四项指标。
①
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到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等于潮气量和补吸气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是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③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④
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是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其大小因性别,年龄,运动情况和体位改变等因素而异。
247、呼吸的三个反射性调节及意义?
答案:
①肺牵张反射:加速吸气与呼气活动的交替进行。
②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维持呼吸的一定深度。
③防御性呼吸反射:清除异物,保护作用。
248、简述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化学结合的运输形式
答案: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化学结合运输形式分为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两种形式。
在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绝大部分扩散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生成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碳酸氢盐大部分进入血浆,通过血浆运输,同时起到参与酸碱缓冲作用。
249、消化:
答案:
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可吸收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50、摄食(采食):
答案:
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首要环节。
251、吸收:
答案:
食物经消化后,其分解产物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252、咀嚼:
答案:
是由颌部各相关肌肉协同作用所引起,对食物消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3、胃排空:
答案:
是指胃内容物分批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254、尿素再循环:
答案:
进入瘤胃的尿素,经微生物脲酶作用,被降解成氨,吸收后在肝脏重新生成尿素,再次进入瘤胃的过程。
255、反刍:
答案:
反刍动物将吞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一段时间后,逆呕到口腔,进行口腔二次消化的活动。
256、乳糜微粒:
答案:
脂肪吸收后,在小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三酰甘油,然后与胆固醇等重新结合成可经淋巴吸收的形式。
257、胆盐的肠肝循环:
答案:
进入小肠的胆汁酸(盐),促进脂类消化吸收后,经回肠吸收返回肝脏,重新利用的过程。
258、嗳气
答案:
瘤胃的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
259、容受性舒张
答案:
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60、动物口腔的主要三对唾液腺为:____、____、____。
答案:
腮腺;
颌下腺;
舌下腺;
261、大肠运动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
答案:
袋状往返运动;
蠕动;
集团蠕动;集团运动;
262、____和____几乎没有吸收能力,____是最主要的吸收部位。
答案:
口腔;
食管;食道;
小肠;
解析:
263、胃粘膜腺区可分为____腺区、____腺区和____腺区。
答案:
贲门;
胃底;
幽门;
解析:
264、复胃由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答案:
瘤胃;
网胃;
瓣胃;
皱胃;
265、从分泌的角度看,胰腺具有____和____两种功能。
答案:
内分泌;
外分泌;
266、吸收阶段营养物质的代谢主要有____代谢、____代谢、____代谢三种。
答案: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267、正常情况下动物的代谢状况取决于____和____模式。
答案:
日粮;
饲喂;
268、胃内食糜进入小肠后,需要经过____、____和____的化学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消化。
答案:
胰液;
胆汁;
小肠液;
269、脂肪在小肠内可被消化分解产生____、____和甘油单酯等。
答案:
甘油;
脂肪酸;
270、消化期小肠运动基本形式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
紧张性收缩;
分节运动;
蠕动;
271、口腔消化包括:____、____、____三个过程。
答案:
咀嚼;
唾液分泌;唾液;
吞咽;
解析:
272、是调节食欲的基本中枢,含有 中枢和 中枢。
答案:
下丘脑;
摄食;
饱;
解析:
273、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B、较大的延展性
C、对电刺激敏感,但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不敏感
D、持续的紧张性
答案:
C274、下列选项哪个不是促胰液素的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胰液中水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分泌
C、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
D、促进小肠液的分泌
答案:
A275、在对糖类的吸收中,哪种糖类吸收最快:
A、葡萄糖
B、果糖
C、半乳糖
D、甘露糖
答案:
C276、以下哪种物质或离子不能被肠道吸收:
A、钠离子
B、硫酸钙
C、铁蛋白
D、碳酸氢根离子
答案:
B277、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主要依赖于:
A、交感神经作用
B、副交感神经
C、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
D、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答案:
D278、内因子促进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吸收:
A、铁
B、钙
C、维生素K
D、维生素B12
答案:
D279、前胃的运动及调节不包括:
A、网胃的双向收缩
B、皱胃的收缩运动
C、瘤胃的双向收缩
D、瓣胃的收缩运动
答案:
B280、根据食物进入消化道的先后,胰液分泌的时期顺序正确的是:
A、胃期,头期,肠期
B、肠期,头期,胃期
C、头期,胃期,肠期
D、肠期,胃期,头期
答案:
C281、以下哪项不是胆汁的生理功能:
A、中和胃内的酸性食糜
B、促进脂肪的消化
C、有利于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胃酸
答案:
A282、下面关于蛋白质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必须在肠道内分解为氨基酸和寡肽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B、蛋白质吸收的过程是耗能的主过程
C、蛋白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后段
D、蛋白质转运系统与葡萄糖转运系统原理相同
答案:
C283、体内的消化液有哪些?
答案:
体内的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
284、说明各消化器官进行消化的方式。
答案:
口腔:化学性消化:唾液淀粉酶等;物理性消化:咀嚼,吞咽
胃:化学性消化:HCL,胃蛋白酶;物理性消化: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排空;
小肠:化学性消化: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胆盐;物理性消化:分节运动,蠕动等。
285、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有哪些特点?
答案: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有:
(1)
兴奋性低,收缩慢
(2)
伸展性比较强
(3)
具有一定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
(4)
对化学、温度、机械类刺激敏感。
286、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案:
①
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②
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
③
有一定杀菌作用;
④
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287、与单胃动物相比,复胃动物有哪些消化特点?
答案:
与单胃动物相比,复胃动物的消化特点有:
①
前胃的运动:瘤胃、网胃、瓣胃通过运动参与物理性消化。
②
反刍: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吞咽。
③
嗳气:通过瘤胃的收缩压迫气体从口腔排出
④
食管沟反射:幼畜通过此活动使乳汁直接进入到皱胃
⑤
瘤胃微生物消化:纤毛虫、细菌、真菌等协助寄主消化糖、蛋白等,并可合成B族维生素等
288、请阐述肠肝循环的概念和意义
答案:
肠肝循环指的是胆酸盐在肝脏和小肠之间的循环,胆酸盐随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到达小肠,随后经吸收回到肝脏。
其生理意义有:
①
与胰脂肪酶共同作用,促进脂类的消化。
②
促进脂类的吸收。
③
回到肝脏后,促进肝脏内胆汁的分泌。
289、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哪些特点?
答案:
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各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如下特点:
(1)糖类的分解和利用
A、纤维素、淀粉等多糖――-VFA+ CH4+CO2
B、单糖,双糖-微生物糖原-小肠分解供血糖
(2)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可利用饲料蛋白,分解成氨基酸等进行利用,生成微生物蛋白,或被机体利用。但有一部分生成NH3+CO2,造成浪费。同时也可利用非蛋白氮生成NH3 ,合成氨基酸,代替蛋白质饲料。
(3)维生素的合成:成年反刍动物能合成某些B族 Vit和VitK。
(4)脂类:氢化不饱和脂肪酸
290、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答案:
(1)绒毛及微绒毛加大吸收面积。
(2)食物停留时间长。
(3)食物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
(4)淋巴、血流丰富。
291、简述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案: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如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
(3)营养作用,如胃泌素促进胃粘膜细胞增生。
292、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
答案:
(1)
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能增强脂肪酶的活性
(2)胆酸盐有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
(3)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中和进入肠中的酸性食糜,维持肠内适宜PH;
(6)刺激小肠的运动。
293、简述唾液分泌的调节。
答案:
唾液分泌受神经反射性调节。
摄食时唾液分泌是通过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引起。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温度等刺激引起口腔粘膜及舌部的感受器兴奋所发生的反射性分泌;采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采食的环境等各种信号,可建立条件反射而引起唾液分泌。
294、简述肝脏的功能?
答案: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
肝的主要功能有:
①消化与吸收功能
②代谢功能
③清除功能
④解毒和排泄功能
⑤造血功能
295、简述消化道的功能
答案:
①运动功能:物理性消化
②分泌功能:分泌消化液
③内分泌功能:分泌胃肠激素,调节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④保护功能:机械屏障,细胞体液免疫等
论述题:
296、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试述其生理作用。
答案:
(1)
盐酸:
杀死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等激素的释放。
(2)
胃蛋白酶等:被激活后能水解蛋白质。
(3)
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层,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
297、试述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
答案: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简述如下:
(1)
糖类,食物经口腔的唾液淀粉酶作用后,其中部分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进入胃以后,在胃内容物未明显酸化前唾液淀粉酶可继续起作用。随着胃排空,食麋入小肠,其中未被消化吸收的淀粉和糖类,经胰淀粉酶和肠淀粉酶的共同作用,分解为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麦芽糖经肠麦芽糖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而食物中的乳糖、蔗糖则在乳糖酶和蔗糖酶作用下,分解为果糖、半乳糖和葡萄糖。这些单糖最终在小肠被吸收。
(2)
口腔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比胃消化脂肪的作用弱。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脂肪在小肠中经胆盐乳化和胰、肠脂肪酶作用而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磷脂经相应的酶分解。最后的分解产物均由小肠吸收。
(3)
对蛋白质消化,口腔无作用。食物进入胃之后,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和胨,而进一步的消化则在小肠进行。食糜进入小肠后,未消化的蛋白质经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分解为蛋白胨。蛋白胨经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转变为多肽和氨基酸,多肽在肽类消化酶和肽酶作用下转变为二肽和氨基酸,经过小肠上皮吸收。
298、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及在安静与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
答案:
内脏器官,骨骼肌,脑;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299、机体的主要的散热器官是什么?其主要散热方式有哪些?
答案:
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散热,对流散热,传导散热,蒸发散热。
300、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运动和使役、精神活动、饲料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
301、试述机体对热的体温调节过程?
答案:
当体内、外温度(特别是体内温度)升高时,皮肤或内脏温度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的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到下丘脑,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与此同时,汗腺的活动加强,大量分泌汗液,以增加蒸发散热。许多家畜在高温环境中,还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热性喘息,使由呼吸道蒸发散热大为增加。
302、试论述体温调定点学说。
答案:
该学说认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此处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当体温低于该值时冷敏神经元兴奋,一方面通过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如寒颤)和非寒战产热等作用使产热过程增强,另一方面是皮下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反之热敏神经元兴奋,使产热减少,皮下血管舒张,发汗等一系列散热活动加强。
303、为什么发热病人常伴有寒战反应?
答案:
某些疾病引起发热时,由于细菌生长和组织破坏所产生的致热原可以使与调定点有关的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升高,使调定点上移。机体的温度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调定点水平,在此期间体温低于调定点温度。由于调定点上移,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兴奋加强,骨骼肌出现不随意收缩并伴有寒冷感觉称为寒战。寒战开始后,产热过程明显加强,散热减弱,体温逐渐上升,直到体温升高到新的调定点水平后,产热和散热出现新的平衡,寒战终止。
304、恒温动物是如何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
答案:
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基本中枢在下丘脑。体温的调节存在调定点学说,下丘脑中含有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能感受体内和体外的温度变化,并根据调定点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具体调节途径有:
(1)
自主性调节:
下丘脑控制
①
交感神经:
皮肤舒血管反应和汗腺分泌
②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运动张力(寒战)
③
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
产热
(2)
行为性调节:
行为性调节以自主性调节为基础,是自主性调节的补充。
305、净能:
答案:
净能是维持动物机体的基础代谢、随意运动、体温调节和各种生产活动的能量。
306、呼吸商:
答案:
在一定时间内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307、饲料的热价:
答案:
是指1g饲料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308、基础代谢:
答案:
动物在基础状态时的能量代谢水平,即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称为基础代谢。
309、体核温度:
答案:
体核温度指机体深部的温度。
310、行为性体温调节:
答案:
动物有意识地改变行为活动而调节产热和(或)散热的方式称为行为性体温调节。
311、风土训化:
答案:
指随着季节性变化,动物有机体被毛厚度和血管收缩性发生变化,以增强机体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的现象。
312、非寒战产热:
答案: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升高代谢率而增加产热的现象,称为非寒战产热。
313、自主性体温调节:
答案:
当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动物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种体温调节方式称为自主性体温调节。
314、体表温度:
答案:
体表温度是指机体表面的温度。
315、传导散热:
答案:
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316、能量代谢:
答案:
通常将动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而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317、代谢能:
答案:
代谢能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在动物体内经氧化分解作用而释放的能量。
318、发酵能:
答案:
发酵能指饲料在草食动物胃肠道中因发酵而丢失的能力。
319、直接测热法:
答案:
是通过收集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散发的总热能来测定能量代谢率的方法。
320、食物的氧热价
答案:
氧化某种食物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321、等热范围
答案:
在适当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而体温仍能维持恒定,这个环境温度范围称为等热范围。
322、静止能量代谢
答案:
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323、蒸发散热
答案:
体液的水分在体表及呼吸道黏膜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带走热量的过程。
324、辐射散热
答案:
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325、新陈代谢包括____和____。
答案:
合成代谢;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能量代谢;
326、肝糖原主要用于维持____水平的相对稳定,肌糖原是____的储备能源。
答案:
血糖;
骨骼肌;
327、可消化能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
代谢能;
发酵能;
尿能;
解析:
328、动物在基础状态时的能量代谢水平称为____。
答案:
基础代谢;
329、按部位来讲,动物的体温有____温度和____温度之分。
答案:
体表;
体核;
330、临床上____温度、____温度和____温度可以用来反应体温。
答案:
腋窝;
口腔;
直肠;
331、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____散热、____散热、____散热、____散热。
答案:
辐射;
对流;
传导;
蒸发;
332、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为____体温调节和____体温调节。
答案:
行为性;
自主性;
333、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
A、呼吸
B、排粪
C、排尿
D、皮肤
答案:
D334、反刍动物主要依靠___分解供能。
A、糖
B、蛋白质
C、挥发性脂肪酸
D、脂肪
答案:
C335、机体内流通的“能量货币”是:
A、AMP
B、ADP
C、ATP
答案:
C336、动物的基础代谢率较静止代谢率______。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答案:
B337、畜牧兽医通常用_____温度代表体表温度。
A、腋窝
B、口腔
C、直肠
D、肾脏
答案:
C338、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集合管
答案:
C339、单位时间内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称为肾小球()。
A、滤过分数
B、滤过指数
C、滤过率
答案:
C340、肾小管始于肾小囊,止于()。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远球小管
D、集合管
答案:
D341、影响原尿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凡是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尿液的生成。
①
滤过膜的通透性:通透性增大,可出现蛋白尿
血尿,并使尿量增加
②
滤过膜的面积:工作的肾小球数量越多,面积越大,尿量越多
③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可使尿量增加
④
血液胶体渗透压:大量输液时,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
⑤
肾球囊压:肾结石时,肾球囊压升高,尿量降低
⑥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减少时,尿量减小。
342、肾脏分泌哪些活性物质?都有什么作用?
答案:
肾脏分泌的活性物质有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和1,25-(OH)2胆钙化醇
(1)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调节红细胞的生成,促进红细胞的补充和更新。
(2)
肾素能激活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体内水盐的代谢的平衡。
(3)
1,25-(OH)2胆钙化醇可调节体内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等。
343、大量饮水和大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尿量有何影响?其各自主要机理是什么?
答案:
大量饮水和大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都会使尿量增加。
两者作用机理不同:
(1)
大量饮水主要使血液中晶体渗透压下降,使垂体中抗利尿素的释放量下降,从而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下降,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加,它主要是通过影响重吸收造成的。
(2)
大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主要使血液中胶体渗透压下降,使肾中有效滤过压增大,从而导致尿量生成增加,它主要是通过影响滤过造成的。
344、尿生成的过程包括哪三个环节?
答案: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345、简述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的因素。
答案: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等受到下列因素的调节。
(1)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
(2)球管平衡。
(3)抗利尿激素。
(4)
醛固酮。
(5)心房钠尿肽
(6)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
346、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什么?由什么组成?
答案: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它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组成。
347、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溶质浓度增大,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则尿量增多;
(2)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和激素的作用:抗利尿素释放增多时,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48、肾单位:
答案: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349、肾糖阈:
答案:
当血糖超过一定浓度时,多余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出现尿糖,这个血糖临界值称为肾糖阈。
350、重吸收:
答案: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管腔中的物质重新吸收进入细胞,再进入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的过程。
351、肾小球滤过率:
答案:
单位时间内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352、滤过分数:
答案:
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353、原尿:
答案: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物质都能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进入肾球囊,形成原尿。
354、排泄:
答案:
机体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称排泄
355、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____。
答案:
肾单位;
356、肾单位包括____和____。
答案:
肾小体;
肾小管;
357、肾小体包括____和____。
答案:
肾小球;
肾小囊;
358、肾小管包括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
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
359、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方式可分为____重吸收和____重吸收。
答案:
主动;
被动;
360、肾髓质部高渗梯度的形成原理是____学说。
答案:
逆流倍增;
361、甲状旁腺素对肾脏的主要作用是____。
答案:
保钙排磷;
362、突触:
答案: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相接触的部位。
363、神经纤维:
答案:
神经元的轴突负责信息的传出,一般称为神经纤维。习惯上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两大类。
364、神经胶质细胞:
答案: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细胞。
36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答案: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的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66、中枢抑制:
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导致另一个神经元活动抑制,称为中枢抑制。
367、突触前抑制:
答案:
通过轴-轴突触使突触前膜预先发生去极化,其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也减少,从而不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此种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368、肾上腺素能纤维:
答案:
凡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369、神经递质:
答案: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370、感受器:
答案:
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371、特异投射系统:
答案:
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纤维,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感觉投射系统。
372、痛觉:
答案:
指动物体对伤害性或伤害性刺激的感觉。
373、反射:
答案: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刺激)所作出的应答。
374、受体:
答案:
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375、神经元具有____、____和____信息的功能。
答案:
接受;
整合;
传递;
37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一般特征是____、____、双向传导、不衰减性和____。
答案: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377、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
直径;纤维直径;
髓鞘;有无髓鞘;
温度;
解析:
378、一个突触由____、____和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解析:
379、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
特异性;选择性;
饱和性;
可逆性;
380、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答案: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81、中枢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聚合式;
辅散式;
环状式;环式;
链锁式;联锁式;
382、根据存在的部位,可将神经递质分为____神经递质和____神经递质。
答案:
外周;
中枢;
383、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分为____系统和____系统。
答案:
特异投射;
非特异投射;
384、丘脑接受除____外的所有感觉的投射。
答案:
嗅觉;
385、____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应答的主要方式,是各种复杂行为的基础。
答案:
躯体运动;运动;
386、____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引起的收缩反射活动,其又分为____和____。
答案:
牵张;
腱反射;
肌紧张;
387、脑干包括延髓、____和____。脑干除了具有神经核以及与神经核相联系的前后性神经传导束外,还有纵贯脑干中心的____。
答案:
脑桥;
中脑;
网状结构;
388、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骨骼肌的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调整动物躯体在空间的姿势,称为____反射。
答案:
姿势;
389、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功能的完整性
B、单向传导
C、相对不疲劳性
D、绝缘性
答案:
B390、关于神经纤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
B、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而言
C、传导速度最慢的是有髓纤维
D、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
答案:
C391、下列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
B、突触延搁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可发生总和
答案:
A392、E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A、K+、Na+,尤其是K+
B、K+、Na+,尤其是Na+
C、Ca2+、K+、CI-,尤其是K+
D、K+、CI-,尤其是Cl-
答案:
B393、I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A、K+、Na+,尤其是K+
B、K+、Na+,尤其是Na+
C、Ca2+、K+、CI-,尤其是K+
D、K+、CI-,尤其是Cl-
答案:
D394、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相同点是
A、突触后膜去极化
B、都可向远端传导
C、都与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有关
D、递质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答案:
D395、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通过化学递质
B、不需Ca2+
参与
C、兴奋呈单向传递
D、有时间延搁
答案:
B396、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A、Ca2+
内流
B、K+
外流
C、Na+
内流
D、K+
内流
答案:
A397、N
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答案:
B398、下面哪种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
A、全部交感节前纤维
B、大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C、小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D、所有的副交感节后纤维
E、全部副交感节前纤维
答案:
B399、下列何种效应主要与胆碱
M
样作用有关
A、心脏活动加强
B、支气管痉挛
C、胃肠活动减弱
D、瞳孔扩大
答案:
B400、下列纤维不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
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D、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答案:
D401、电影是根据感受器的哪一生理特性发明的?
A、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B、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C、对比作用
D、后作用
答案:
D402、关于大脑皮层运动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叉支配(躯体);双侧支配(头面部)
B、大小不同的定位区域:手、头面部(发音)
C、精确的功能定位:头足倒置
D、不同动物运动区大小无差异
答案:
D403、下列论述中有关交感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的特征错误的一项是?
A、两者起源相同
B、节后纤维长短不同:副交感神经短
C、分部影响不同:交感神经分布广,作用范围也广
D、刺激时交感神经潜伏期长,但后作用时间长
答案:
A404、激素不经过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
A、远距分泌
B、神经内分泌
C、旁分泌
D、自分泌
答案:
C405、以下那个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
A、松果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皮脂腺
答案:
D406、()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A、促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盐皮质激素
D、生长抑素
答案:
C407、以下不属于胺类激素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前列腺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
B408、腺垂体直接调节的内分泌腺是()
A、胸腺
B、胰岛
C、性腺
D、松果体
答案:
C409、下丘脑通过()来实现对腺垂体的调节。
A、神经垂体束
B、体液扩散
C、垂体门脉系统
D、旁分泌
答案:
C410、下列激素中与调节血钙有关的是()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醛固酮
D、生长激素
答案:
B411、下列哪种物质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答案:
D4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性类固醇激素的受体仅存在于胞浆。
B、褪黑素来源于色氨酸
C、激素作用一般特征信使作用、特异作用、高效作用、相互作用。
D、细胞膜受体大致分为三类: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偶联受体。
答案:
A413、激素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发挥的是什么作用()
A、信使作用
B、特异作用
C、高效作用
D、相互作用
答案:
A41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胺类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
B415、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包括()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卵泡刺激素
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
D416、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包括()
A、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激素
答案:
D417、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降低血糖
B、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C、增强蛋白质的合成D、升高血糖
答案:
D418、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降低血糖
B、升高血糖
C、促进脂肪分解
D、促进肝糖原分解
答案:
A419、请简述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答案: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1)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只有在其结构和功能都完整时才能传导兴奋
(2)绝缘性。一根神经干内含有无数条神经纤维,但多条纤维同时传导兴奋时,基本上互不干扰。
(3)双向性。人为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只要刺激强度足够大,在这一点所引起的兴奋可同时向纤维两端扩布。
(4)相对不疲劳性。在实验条件下,连续电刺激神经纤维数小时至十几小时,神经纤维始终保持传导兴奋的能力。
(5)不衰减性。神经纤维在传导冲动时,遵循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征。
420、非突触传递与经典的突触传递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
(1)非突触在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没有经典突触一对一的关系,且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后膜结构;
(2)非突触传递是否对靶细胞产生效应,取决于递质扩散范围内效应细胞膜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3)一对多,距离远,不确定性
421、什么是神经递质?如何确定该物质是神经递质?
答案:
参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应符合以下条件:(1)该物质能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
(2)递质合成后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受适宜刺激释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3)递质惊扩散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殊受体,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4)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等其他灭活机制;
(5)使用该药物可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422、神经系统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答案: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一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成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都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3)感受器编码作用。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起到信息的转移作用,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一个强度恒定的刺激作用于某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着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423、简述神经系统有哪些功能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的。
答案:
神经系统有四大功能,分别是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以及脑的高级功能。
(1)感觉功能:由感受器、传入系统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共同活动产生。
(2)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任何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由脊髓、延髓、中脑、丘脑以及大脑皮层共同控制躯体的运动。
(3)对内脏活动的调节: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进行作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4)脑的高级功能:包括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觉醒和睡眠以及学习和记忆。其功能由其中的神经元以及复杂的神经网络完成。
424、反射弧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案: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等。
425、脊髓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案:
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一方面起着联系高级神经中枢和躯体的作用,一方面可调节一些较低级的反射活动。具体功能有:
(1)
负责体内大多数感觉的向上传导,很多感觉是通过脊髓向上传导到高级神经中枢
(2)
调节骨骼肌的活动: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防御反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3)
调节内脏各系统的活动:排粪、排尿反射、性反射
并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426、下丘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案:
下丘脑既是一个重要的神经中枢,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中枢。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调节着摄食、饮水、体温调节等;作为内分泌中枢,下丘脑既可以通过分泌的激素具体调节子宫、乳腺平滑肌的兴奋和收缩与泌尿量,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腺垂体的分泌,进而调控体内很多激素的分泌。
427、化学性突触传递信息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化学性突触传递信息的特征有:
(1)
单向传递:突触传递冲动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
(2)
总和作用:存在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作用,从而把兴奋冲动总和起来,引起神经元反应。
(3)
突触延搁:与神经纤维传递相比,突触传递需要较长时间。
(4)
对内环境敏感:缺氧
酸碱度变化都可影响突触传递能力
(5)
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有些化学性物质能阻挡或加强突触信息的传递。
428、请简述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
答案:
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钙离子内流,激发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其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离子发生流动,产生兴奋效果或者抑制效果。
429、请简述兴奋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
答案:
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钙离子内流,激发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其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内流,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结合总和作用,产生兴奋效果。
430、请简述抑制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
答案:
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钙离子内流,激发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其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钾离子、氯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钾离子外流、氯离子内流,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结合总和作用,产生抑制效果。
431、内分泌:
答案:
内分泌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发挥生理作用。
432、自分泌:
答案:
自分泌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细胞间液对自身起调节作用。
433、旁分泌:
答案:
旁分泌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细胞间液,通过扩散到达邻近的靶细胞发挥作用。
434、神经分泌或神经内分泌:
答案:
神经分泌或神经内分泌指神经激素进入血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435、激素:
答案:
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和组织液传递,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调节影响靶细胞的生理活动。
436、允许作用:
答案:
有的激素本身对某些组织细胞并不直接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能增强或抑制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是另一种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437、垂体门脉系统:
答案:
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一套独特的血管系统--垂体门脉系统。
438、体液调节:
答案:
体液调节是指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的传送,借助激素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439、下丘脑调节肽:
答案:
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合成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总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440、应激:
答案:
应激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增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的现象。
441、应急反应:
答案:
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紧急动员引起的适应性反应。
442、激素的受体:
答案:
靶细胞上能识别并特异性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某种激素,继而引起各种生物学效应的功能蛋白质
443、激素不经过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
A、远距分泌
B、神经内分泌
C、旁分泌
D、自分泌
答案:
C444、以下那个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
A、松果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皮脂腺
答案:
D445、()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A、促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盐皮质激素
D、生长抑素
答案:
C446、以下不属于胺类激素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前列腺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
B447、腺垂体直接调节的内分泌腺是()
A、胸腺
B、胰岛
C、性腺
D、松果体
答案:
C448、下丘脑通过()来实现对腺垂体的调节。
A、神经垂体束
B、体液扩散
C、垂体门脉系统
D、旁分泌
答案:
C449、下列激素中与调节血钙有关的是()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醛固酮
D、生长激素
答案:
B450、下列哪种物质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答案:
D45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性类固醇激素的受体仅存在于胞浆。
B、褪黑素来源于色氨酸
C、激素作用一般特征:信使作用、特异作用、高效作用、相互作用。
D、细胞膜受体大致分为三类: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偶联受体。
答案:
A452、激素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发挥的是什么作用()
A、信使作用
B、特异作用
C、高效作用
D、相互作用
答案:
A453、下列哪种激素属于胺类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
B454、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包括()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卵泡刺激素
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
D455、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包括()
A、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激素
答案:
D456、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降低血糖
B、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C、增强蛋白质的合成D、升高血糖
答案:
D457、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降低血糖
B、升高血糖
C、促进脂肪分解
D、促进肝糖原分解
答案:
A458、经典的内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____输送到远处的靶组织或把细胞,调节其功能。
答案:
血液;血液循环;
459、内分泌主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四种分泌方式参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答案:
远距分泌;
神经内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460、激素的种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____激素、____激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三大类。
答案:
含氮类;
类固醇;
461、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些细胞直接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是其他激素发挥生理作用的必要条件,这种现象称为____。
答案:
允许作用;
462、可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为配体,主要包括____、____、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答案:
神经递质;
激素;
463、细胞膜受体大致可以分为离子通道蛋白、____、____三大类。
答案:
G蛋白偶联受体;
激酶偶联受体;
464、激素分泌有本身的分泌规律,如____、昼夜节律、____等,还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答案:
基础分泌;
脉冲式分泌;
465、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中,反馈分为____、____、____等闭合的自动控制环路。
答案:
长反馈;
短反馈;
超短反馈;
466、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中,三大靶腺分别为____、____、____。
答案:
甲状腺;
肾上腺;
性腺;
467、垂体可分为____和____两部分。
答案:
腺垂体;
神经垂体;
468、人或动物幼年时期GH分泌过少会患____;成年期若分泌过多则会患____。
答案:
侏儒症;
肢端肥大症;
469、垂体中,____可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____可释放抗利尿素和催产素。
答案:
腺垂体;
神经垂体;
470、参与钙和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____、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____和在____加工释放的1,25-二羟维生素D3。
答案:
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降Ca素;
肾;肾脏;
471、胰岛细胞依其形态、染色体特点和功能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分泌____的B细胞;分泌____的A细胞;分泌____的D细胞。
答案: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抑素;
472、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激素分为三类:____、____、性激素。
答案:
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473、创伤、精神紧张等对机体有害的刺激可导致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活,从而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这种反应称为____。
答案:
应激;应激反应;
474、在临床上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抑制免疫、抗____、抗____、抗____、抗____等。
答案:
炎;
过敏;
休克;
中毒;
475、松果体主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____。
答案:
褪黑素;
476、____、____和____三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答案: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477、试述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
答案:
(1)
结构上:下丘脑和与垂体在结构上联系非常密切。下丘脑位于丘脑的腹部。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垂体为下丘脑的突起,两者之间通过漏斗柄联系在一起。
(2)机能上:
①
下丘脑所产生的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通过垂体门脉双重调节腺垂体的分泌,而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又可以反馈作用下丘脑。
②
下丘脑和神经垂体通过神经纤维直接相连,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神经垂体激是由下丘脑室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运到神经垂体,在此储存和释放。
478、试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答案:
(1)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血糖,其途径有:加速葡萄糖的转运与糖的氧化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因而使血糖降低。
(2)
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3)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调节,使血糖升高,共同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479、试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答案:
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代谢、生长发育,对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也有作用。
(1)
对代谢的影响:产热效应: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增加产热。
大剂量促进糖的吸收与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2)
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十分重要;婴幼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将引起呆小症。
(3)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4)
其它作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增加。
480、调节机体血钙水平的激素及其作用。
答案:
正常机体维持血钙浓度的稳态,主要由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共同调控。三者通过影响小肠钙的吸收、骨骼中钙的沉积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等进行调控。
甲状旁腺激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能使血钙升高,而降钙素能使血钙下降。
481、激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答案: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含N类激素、类固醇类激素和脂肪酸衍生物。它们参与机体体液调节,具体的作用有:
①
促进生长发育
②
保证生殖
③
控制细胞外液的组成④
控制代谢过程
⑤
参与机体的应激过程和免疫反应等。
482、列举几个调节糖代谢的激素及其对糖的效应。
答案:
很多激素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1)
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
(2)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483、简述肾上腺分泌的激素种类、激素的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
答案:
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包括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
(1)
盐皮质激素:调节肾脏对无机盐的排出和重吸收,其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
(2)
糖皮质激素:调节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其分泌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
(3)
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各个系统都有一定的作用,其分泌受分布在肾上腺髓质上面的交感神经直接控制。
484、叙述出体内的三个内分泌轴,并以一个轴为例说明轴内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答案:
体内的三个内分泌轴分别是:
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②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③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
以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为例,它们的上下层次关系是:
下丘脑__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__ 腺垂体 __促甲状腺素__ 甲状腺(从上到下依次是促进关系)
甲状腺___T3、T4___ 腺垂体 __促甲状腺素___下丘脑(从下到上依次是负反馈关系)
485、试述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案:
第二信使学说:激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再通过G蛋白等生成第二信使cAMP等,cAMP等作为第二信使使与其相关的蛋白激酶A磷酸化,从而导致其下游一系列功能性蛋白质活性的改变,最终引起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486、试述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案:
基因表达学说:第一步是激素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
第二步是激素进入细胞核,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487、什么初乳?摄食初乳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母畜分娩后最初3~5 d所产的乳称为初乳。初乳色黄而浓稠,稍有咸味和特有腥味,煮沸时凝固。
好处:
(1)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满足幼畜生长发育需要。
(2)摄食初乳其中蛋白质能透过初生仔畜肠壁吸收入血,有利于迅速增加幼畜的血浆蛋白,尤其球蛋白,从而获得被动免疫,以增强幼畜抵抗疫病的能力。
(3)富含镁盐,有轻泻作用,促使肠道胎粪排除。
488、简述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
(1)促进胚胎性分化与性发育(2)调控生育和副性征(3)调节合成代谢(4)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489、简述下丘脑-垂体对睾丸的调节作用
答案:
主要通过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
GnRH促进腺垂体
LH
和
FSH的分泌,而FSH和LH进而影响睾丸的功能,促进睾酮的合成、分泌和精子的生成、成熟等。
490、何为精子获能?
答案:
精子必须在女性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491、请分别论述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
幼年动物通常没有生殖能力,待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生殖器官发育基本完全,才具有生殖能力,这一时期称为性成熟。性成熟是性的基本成熟阶段,动物开始产生成熟的配子,具有明显的性行为和性功能,具备生殖能力。
动物的骨骼,肌肉,内脏各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而且具备了成年时固有的形态和结构称体成熟。
49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
(1)对子宫的作用:刺激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分泌,抑制子宫肌的自发性收缩,促进胚胎着床并维持妊娠。
(2)对乳腺的作用:在雌性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酮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为妊娠后的泌乳做好准备。
(3)对卵巢的作用:小剂量孕酮素可刺激排卵,高水平的孕酮则反馈性地抑制LH的分泌,从而抑制发情和排卵。
493、简述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
(1)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促进生殖道的分泌活动和平滑肌收缩功能,利于卵子和精子的运行。
(2)促进雌性副性征的出现、维持及性行为。
(3)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LH峰出现,促进排卵。
(4)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使子宫肌收缩,参与分娩发动。
(5)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促进乳腺发育。
(6)增强代谢。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骨的生长等。
494、性成熟:
答案:
动物生长发育到定时期,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并具备繁殖能力,叫性成熟。
495、体成熟:
答案:
动物的生长基本结束,并具有成年动物所固有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称体成熟。
496、发情周期:
答案:
雌性动物的生殖活动存在生物节律性,从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所经历的时期称一个发情周期。
497、精子获能:
答案:
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
498、顶体反应:
答案:
精子与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中的酶系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外围的的放射冠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499、生殖:
答案:
生物体生长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500、排卵:
答案:
答案;卵泡发育成熟后,卵子从成熟卵泡排出的过程。
501、分娩:
答案:
发育成熟的胎儿通过雌性生殖道产出的生理过程。
502、着床
答案:
胚泡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及生理联系,使胚泡固定于子宫内膜,称为着床。
503、初乳:
答案:
分娩后3-5天内乳腺分泌的乳叫初乳,与常乳存在较大差异。
504、受精
答案:
精子与卵子相互作用并形成合子的过程。
505、妊娠
答案:
雌性哺乳动物为受精卵发育、胎儿生长以及准备分娩所特有的生理现象。
506、常乳
答案:
初乳期过后乳腺所分泌的乳汁。
507、排乳
答案:
哺乳或挤乳时,乳腺中的乳汁排出体外的过程。
508、动物生殖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
交配;
受精;
妊娠;
分娩;
509、从生精细胞发育成精子要经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细胞时期。
答案: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510、对于雄性动物而言,FSH作用于睾丸曲精细管生殖上皮,促进____生成;LH作用干间质细胞,促进____分泌。
答案:
精子;
睾酮;雄激素;
511、从卵原细胞发育至成熟卵子需经历____、____、____三个卵泡时期。
答案:
初级卵泡;
生长卵泡;
成熟卵泡;
512、受精过程主要分为____、精子与卵子相遇及顶体反应、____三个步骤。
答案:
精子获能;
合子形成;形成合子;
513、分娩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
答案:
开口期;
胎儿排出期;
胎衣排出期;
514、卵巢可分泌、以及少量雄激素。
答案:
雌激素;雌二醇;
孕激素;孕酮;
解析:
515、排乳时最先排出的是
乳,此后是
乳,最后乳房中还有一部分乳汁,称为 乳。
答案:
乳池乳;
反射乳;
残留乳;
解析: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2
1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实验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种与生理指标测定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上市, 如生物机能实验同步演示系统、智能型血压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微循环观测实验系统、离体组织器官恒温灌流系统、恒温平滑肌槽、无干扰恒温加热兔台等, 新器材的使用让学生快而准确地测定出各种生理指标, 不但数据科学可靠, 还提高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
尤其是利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技术来记录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该系统将刺激器、放大器等部件集于一体, 以集成线路板的形式插接在计算机主机中, 仪器的操作、实验程序均由软件控制设定。使用时采用USB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 把外界刺激信号 (张力、压力、温度等) 先转化为电信号, 再进行模/数转换, 借助计算机以波形形式显示出来。实验中记录信号的图形显示、结果分析、数据贮存均能同步进行[2]。该系统替代了传统的前置放大器、示波器、记录仪、刺激器、监听器等分离仪器所构成的传统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操作方便、效果理想。
1.2 教学方法
1.2.1更注重实战操作技能的培养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除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培养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随着多媒体的普及, 多数院校实验室也配备了投影系统, 配合自制或购买的光盘等影像资料, 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并且在学生需要时可随时调出, 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首先通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最后的结果分析和方法有全面、准确地感性认识;然后在实验讲授的过程中结合示教等手段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示教实验是动物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能全面地观察、模仿验证, 随时纠正错误, 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同时, 为教师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1.2.2更注重创造性实验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去验证某一理论或现象的教学过程, 采用“教师讲授、示教, 学生自做”的模式, 将学生的思维束缚于教材和教师讲解的内容上, 不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探究性实验内容,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以积极的态度获取知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发挥想象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大胆去尝试新方法, 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地尊重学生, 宽容和善待学生的错误, 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想、去做, 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实验能力进行实验教学。
1.3 考核制度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单一, 不能充分地反映学生实验过程的真实水平, 尤其是实验操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体现。针对这些特点有些院校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考核模式进行了改进与实践, 由过去单一的考核方法改为四种不同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新模式 (实验操作考试+口试+平时成绩+理论考试) ,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更好地适应了该课程的要求[4]。有的院校采取了多元化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 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1) 实验预习情况 (占10%) ;2) 实验结果情况 (占30%) ;3) 实验报告情况 (占50%) ;4) 实验卫生情况 (占10%) 。提高实验成绩在该门课程总成绩的比例, 总成绩为100分, 其中实验成绩占30%, 实验总成绩不及格者, 重修该门课程,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平时实验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促进了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 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
2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仍有一些院校不重视实验教学:1) 误认为课堂已经把生理现象及机理做了详细地讲解, 实验课无非是重复一个实验现象, 此观念导致有些教师不认真备课, 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2) 实验配套资源紧张, 仪器设备老旧, 实验仪器功能单一, 利用率低, 甚至有些仪器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维修和调试, 占用了大量的实验时间, 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3) 实验项目单一, 实验内容陈旧, 为了配合教学仅安排一些较经典的实验内容, 难以使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4) 考核制度单一, 因生理学实验课所选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结果多为可预知的。因此, 导致学生对课前预习不重视, 实验操作不认真, 得到的结果不理想, 对结果分析胡编乱造, 甚至有学生最后抄袭他人实验报告应付检查, 因此想要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应该具备较为完善的实验课考核制度。
3 展望
动物生理学实验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生命规律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 生理学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起足够地重视, 从完善实验教学大纲, 科学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考核更加多元化等多途径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光, 吕琼霞, 刘玉梅, 等.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单独设课之重要性[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35 (2) :29-31.
[2]伍莉, 黄庆洲, 廖兰.论动物生理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95-198.
[3]吕琼霞, 刘玉梅, 邓雯.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10) :67-70.
[4]张文龙, 张淼涛, 李新平, 等.改进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探索[J].畜牧兽医杂志, 2014, 33 (1) :84-87.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3
关键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体会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生物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生物学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研究生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各种组織或器官的基本功能及其理化本质,既涵盖了动物行为、组织器官运动等宏观生物学,又涵盖了分子、离子跨膜转运机制等微观生物学知识,是一门集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于一体的重要生物学课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性很强,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不仅可以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生理机能等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还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生理学操作技术,了解生理学的科研方法,拓展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为今后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因此,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成为了培养生物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对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对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生物专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既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又能紧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学的发展及学生专业背景的复杂化,《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对课程内容、难度及教学方式有了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入手,通过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强化学生掌握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技术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地教学,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在接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之前,很少接触动物实验,大部分学生的动物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差,许多学生对正确使用手术器械的方法知之甚少,所以提高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能力是笔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优化、重组了生理学实验内容,保留了一些经典的实验内容。如蛙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及对应电刺激的反应、离体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的影响等。
另外,实验教学中,所有的实验用具,如手术刀、手术剪、骨钳、手术镊、血管钳、金属探针等实验器械和药品均由学生负责,学生按自己所需,从保管柜中选取及配置,实验结束后擦洗干净,放回原处。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通过基础试剂的配置,引导学生掌握配制方法;通过经典实验,引导学生验证理论知识。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使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方法、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并熟悉常用动物的捉拿、给药、麻醉及手术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记录及收集、实验数据的整理等,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发设计性、研究型实验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设计原理、方法及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实验室条件等诸多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实验既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又不能一成不变、毫无新意,所以教师要尽量面向实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习的学习主动性,使设计性实验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学期末,教师可以布置一次设计性实验任务,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基本手术械及仪器设备,让学生根据现有条件,自己搜集资料、确定题目和方案,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项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题目、目的意义、实验动物、仪器及试剂、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等。所有实验方案都由学生独立设计,在教师确认审核同意后开始实施。
3.介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技术发展前沿内容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补充和课程有关的一些开拓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如在教学传统动物实验操作技术时,教师可以介绍基因导入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等知识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医学发展前沿的最新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
对于今后从事科研的学生来说,《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内容多、实践性强,但是课时有限。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基础内容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利用其可视性强的特点,在课件中尽量补充大量有关实验方法及技术操作细节的图片及影像资料,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把PBL-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在实验课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学,最后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在课程安排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归纳总结并提出课后要求;另外,在部分章节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自主授课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考核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平时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以及每次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为主,占总评成绩的30%;第二部分,学生平时回答问题的情况,占总评成绩的10%;第三部分,撰写相关综述性小论文。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与动物实验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期末考试实行一对一的实验操作考试,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评分,占总评成绩的60%。
这样的考核方法,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学习和实验操作训练,还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调查了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学习《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学生,发现该课程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笔者通过反馈了解到,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验操作技术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同时,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讲授完相关理论内容后就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安排,对强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巩固操作技术的掌握非常有效,学生的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3%以上。
对于《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教师还需继续努力改进,扩大知识面,革新教学方法,并进一步完善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动手操作及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明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乔建卫.生理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方法[J].中华医学写作志,2005, (12).
[3]解景田,赵静.生理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姜建兰,邱一华,彭聿平.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
[5]何惠宇,满云娜,王星.自主授课式教学在成人口腔材料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学教育,2010,(8).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4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离体条件下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属于(A)A.细胞水平研究 B.分子水平研究 C.器官水平研究 D.整体水平研究 2.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白细胞是(D)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T淋巴细胞 D.B淋巴细胞
3.内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D)A.Ⅲ因子 B.Ⅳ因子 C.X因子 D.Ⅶ因子 4.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是(C)A.脾脏 B.肝脏 C.肾脏 D.骨髓 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最长的时期是(C)A.0期 B.1期 C.2期 D.3期 6.消化道中能吸收维生素B12 的部位是(C)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7.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D)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8.当环境温度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B)A.对流散热 B.蒸发散热 C.传导散热 D.辐射散热
9.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部位是(B)A.脑 B.骨骼肌 C.内脏 D.皮肤 10.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C)A.α受体 B.β受体 C.M受体 D.N受体 11.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A)A.牵张反射 B.屈肌反射 C.伸肌反射 D.状态反射
12.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效应的作用称为(D)A.竞争作用 B.协同专用 C.颉颃作用 D.允许作用
13.合成并分泌催产素的部位是(A)A.室旁核 B.腺垂体 C.卵巢 D.肾上腺 14.动物收到伤害性刺激时,下列激素中分泌迅速增加的是(A)A.皮质醇+ACTH B.醛固酮+TSH C.降钙素+LH D.生长抑素+FSH 15.能引起排乳和妊娠子宫收缩的激素是(B)A.催乳素 B.催产素 C.孕激素 D.卵泡刺激素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6.简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案要点:
(1)神经元兴奋后,产生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引起突出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突出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兴奋性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4分)(2)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主要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高,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分)17.正常起搏是如心脏何控制潜在起搏点的? 答案要点:
正常起搏点对于潜在起搏点的控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抢先占领:在潜在起搏点尚未兴奋之前,正常起搏点的兴奋已到达潜在起搏点,使其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4分)(2)超速驱动压抑:潜在起搏点的自律细胞因受到高于其固有频率的刺激而发生节律性兴奋,其固有的自律活动受压抑而暂时不能表现。(4分)18.为什么胸内压是负压?胸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要点:(1)原因:(5分)胸膜腔是密闭的,有两种力量作用于胸膜腔,即肺内压和肺的回缩力。胸膜腔内压等于肺内压与肺的回缩力之差,即胸内压=肺内压-肺的回缩力。因肺与外界相通,在吸气末或呼气末时,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若以大气压为0,则胸内压=-肺回缩力。(2)生理意义:(3分)维持肺扩张状态和有利于肺通气,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呕吐和逆呕。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设计实验证明小肠内渗透压是影响小肠吸收的重要因素。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答案要点:
(1)实验方法与步骤:
取家兔(或其他实验动物)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剖开腹腔,选取一段小肠,用棉线结扎分成A和B两段等长的肠管。(3分)‚A肠段注入适量高渗盐溶液(如饱和硫酸镁),B肠段注入等量低渗盐溶液(如0.7%氯化钠),一段时间后观察两肠段的变化。(4分)(2)分析预测结果:
A肠段容积增大,B肠段容积减小;因为A肠段注入的是高渗溶液,会吸收周围组织中的体液,而B肠段注入的是低渗溶液,周围组织将水分吸收。(3分)
四、分析论述题:(20-21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0.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答案要点:(1)过程:
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和低常期。(3分)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2分)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2分)③超长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2分)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2分)(2)生理意义: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融合。(2分)21.试述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的机制。答案要点:
(1)水利尿是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大量饮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的晶体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ADH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7分)(2)渗透性利尿是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当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如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等)时,渗透压升高,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特别是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显著减少,使尿量增多。(6分)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
一 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 2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原因是
A钙离子内流 B钠离子内流C钾离子内流D氯离子内流 3下列溶液中,易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是
A 5%葡萄糖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0.6%氯化钠溶液
D 0.9%氯化钠溶液 4 机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血液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 嗜碱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5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
A XII因子
B X因子
C IV因子
DIII因子 6下列选项中,属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是
A 增加肺泡回缩力
B增加肺的弹性阻力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降低飞的顺应性 7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
A 血液氧含量 B 血液氧容量C 血液氧饱和度D 血液氧利用系数 8由肺扩大或肺缩小引起的反射称为
A 黑—伯反射 B 咳嗽反射 C 喷嚏反射 D 本体感受性反射 9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 A 氧热价 B呼吸商 C物理卡价
D生物卡价 机体将热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较冷物体,这种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蒸发散热 C传导散热D对流散热 11 在肾脏中,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12 植物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 r-氨基丁酸
D多巴胺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主要是 A皮质醇 B醛固酮 C抗利尿激素 D心房钠尿肽 14 在性周期中,卵巢内黄体退化的时期是 A发情前期 B发情期 C发情后期 D间情期 15 精子发育成熟并获得运动能力的部位是 A输精管 B前列腺 C睾丸D附睾
1.A 2.B 3.C 4.D 5.D 6.C 7.B 8.A 9.A l0.C 11.A l2.B l3.B l4.D l5.D 二 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6 简述神经-肌肉街头处的兴奋传导过程。答案要点:
(1)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引起接头前膜除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突触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乙酰胆碱释放至接头间隙。
(2)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钠、钾离子通透性增高,产生终板电位,总和后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简述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答案要点:
(1)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反射。
(2)刺激性质:非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
(3)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质的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必需有大脑皮质参与。
(4)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变的。
(5)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
(6)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窄,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18 简述甲状腺激素在机体代谢中的主要作用。答案要点:
(1)生热效应:甲状腺激素能使多数组织产热量增加。
(2)促进糖吸收,增加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
(3)促进脂肪分解及脂肪酸氧化。(4)促进蛋白质合成。三
实验题:19小题,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9设计实验证明增加肾小管溶质浓度可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并分析预测结果。答案要点: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哺乳动物麻醉、固定后,行输尿管或膀胱插管术。
②记录尿量作为对照。
③静脉注射足量高渗溶液(如20%葡萄糖等),观察并记录尿量。
(2)分析预测结果与②相比,③的尿量增加。因为注射足量高渗溶液后,使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阻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四 分析论述题20~21,每小题13分,共2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0 试述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机制。答案要点:
(1)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性升高,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作用于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结果心脏活动减弱,交感缩血管紧张性降低,血管舒张。最终导致血压降低。
(2)当动脉血压降低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性降低,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作用于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结果心脏活动加强;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增强,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压升高。试述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答案要点:
(1)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胰泌素)、促胰酶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
(2)其作用分别为:
①促胰液素:胃内容物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使胰液分泌量增加,并加强促胰酶素的作用。
②促胰酶素:胃内容物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酶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酶,使胰液分泌量增加,并加强促胰液素的作用。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5
2.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血管膜的是 、和睫状体。
3.家畜的皮肤腺包括乳腺、和。
4.肾上腺外包被膜,其实质可分为外层的 和内层的。
5.脑干由前往后可分为中脑、 和 三部分。
6.周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和 等器官。
7.家畜体内的骨髓可分为 和 两种。
8.心肌的生理特性有 、、、。
9.禽类的肩带部骨骼包括肩胛骨、 和。
10.泌尿系统包括 、、和尿道。
11.哺乳动物的喉软骨由 、、、四种软骨构成。
12.神经元的结构由 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 和 两种。
13.家畜前肢的后方和后肢的后方分别称 和。
14.牛的后肢骨名称按由近及远顺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趾骨和籽骨。
15.肌肉由于位置和机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16.家畜的脑脊膜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家畜的子宫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8.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 、、。
19.家禽的输卵管可分为 、、、和阴道部五部分。
20.关节构造包括 、、、及辅助装置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骨骼中,禽类特有的骨骼是。
A、肩胛骨 B、乌喙骨 C、尺骨 D、掌骨()2.环绕心基部代表心房和心室分界的是。
A、冠状沟 B、左纵沟 C、右纵沟 D、副纵沟()3.睾丸中分泌雄性激素的部位是。
A、精曲细管 B、间质细胞 C、精直细管 D、睾丸网()4.家畜脊髓灰质的腹角是由 细胞体聚集构成。
A、联络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节前神经元()5.猪的肾脏属于_______ A、有沟多乳头肾 B、平滑单乳头肾 C、平滑多乳头肾 D、有沟单乳头肾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位于肝的巨噬细胞是尘细胞。
()2.左房室口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为支架,环上有三个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
()3.前臂骨有胫骨和腓骨组成。
()4.胸腺在幼畜发达,性成熟后逐渐退化,到老年几乎完全被脂肪所代替。
()5.健康的肺呈粉红色,柔软富有弹性,入水易沉。
五、问答题(共35分)1.分别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5分)2.以牛为例,论述复胃各胃的位置、形态、结构。(9分)3.试述家畜、家禽运动系统的异同。(9分)4.简述小肠的消化。(6分)5.请叙述猪肺的形态和分叶情况。(6分)试卷答案B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体成熟:家畜达到性成熟时,身体仍在发育,直到具有成年动物固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称为体成熟。
2.鼻旁窦:为头骨内外骨班板含气腔体的总称,它们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
3.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延伸到网瓣口,是犊牛时期乳汁通过的结构。4.组织:
起源相同、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高等动物的组织通常分为四种,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5.反射: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应答性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 产生精子 和雄性激素 2.虹膜、脉络膜 3. 汗腺 和 皮脂腺 4.皮质 和髓质 5.脑桥 和 延髓 6.脾脏、扁桃体、和 血淋巴结7.红骨髓 和 黄骨髓 8.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9.乌喙骨 和 锁骨 10.肾、输尿管、膀胱11.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12.胞体、树突 和 轴突 13.掌侧 和 跖侧 14._髋骨、股骨、髌骨、小腿骨、跗骨、跖骨 15.板状肌、纺锤形肌、多裂肌、环形肌 16._脑硬膜、脑蛛网膜、脑软膜_。17._子宫角、子宫体 和 子宫颈 18.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9.漏斗部、蛋白分泌部 或膨大部、峡部、子宫部或壳腺部 20.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B 2、A 3、B 4、B 5、C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 2、× 3、× 4、√ 5、× 五、问答题(共35分)1.分别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5分)答:由于心室、心房交替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不止,整个心血管系统以心脏为中心组成两个相互交替而连续的循环路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如下示:
2.以牛为例,论述复胃各胃的位置、形态、结构。(9分)答:牛的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皱胃;
(1分)瘤胃位于腹腔左侧,前方到达7-8肋骨,后方到达骨盆腔前口。呈扁圆形囊状;
(1分)网胃位于瘤胃前方,正中季肋部偏左,与6-8肋骨相对应;
呈梨形的囊状;
(1分)瓣胃位于右季肋部,与7-11肋骨相对应;
呈扁圆形的囊状;
(1分)皱胃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呈长囊状,与8-12肋相对应。(1分)瘤胃表面的主要结构:前、后沟;
左、右纵沟;
瘤胃背囊和腹囊;
内部相应的肉柱,瘤胃前庭。(1分)网胃又称“蜂巢胃”,有网胃沟(食管沟)。(1分)瓣胃又称“百叶胃”,有瓣胃沟。(1分)皱胃又称真胃,具有真正消化功能。(1分)3.试述家畜、家禽运动系统的异同。(9分)答:相同点:家畜、家禽的运动系统均由:骨、骨连结、骨骼肌构成。全身的骨均由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头骨、前肢骨和后肢骨组成;
骨骼肌均由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组成。(3分)不同点:(1)、躯干骨 家禽脊柱各椎骨的数目与家畜不同;
肋有7对;
胸骨非常发达,沿腹侧面正中线形成—胸骨嵴,又叫龙骨;
动物病理学教案 篇6
动 物 病 理 学 教 案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班级:动医114
学号:20110725220
姓名:宋江鱼 第一节 肺炎
纤维素性肺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纤维素性肺炎的病因
2、掌握“纤维素性肺炎”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
二、教学重点
纤维素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
纤维素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四、教学对象
动物医学专业的全体学生
五、教学方法
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以前所学的知识,引入新知识。
(二)内容(讲授内容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病变图片)
1.概念
▲纤维素性肺炎:是以肺泡内渗出大量纤维素为特征的急性炎症。
2、病因
常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牛的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猪、羊、兔的巴氏杆菌病等。
3、发生机理
引起纤维素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肺脏途径有三条,主要是气源性感染,也见血源性的淋巴源性的。气源性感染是经过呼吸道,沿支气管树扩散,侵入肺泡并蔓延引起肺炎。在纤维素性肺炎的发生上,某些诱因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感冒、长途运输、吸入有害气体、拥挤等,导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病原菌繁殖。
4、病理变化
纤维素性肺炎的病理变化按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各期的变化 反应了病程连续发展的不同阶段。
(1)充血水肿期: 发病的1~2天,肺炎球菌到达肺泡,引起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渗出其中可有少数RBC,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肺叶颜色暗红。眼观病变,体积肿大,潮红、质地 稍坚实。切面红色,按压流出许多带血的泡沫状液体。将小块病变组织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镜检,病变部肿大、暗红色、质地坚实、切面干燥,色泽与肝脏相似,入水后完全下沉;间质增宽,充满半透明状渗出物。
(2)红色肝样变期:发病3~4天,肺泡壁毛细血管仍呈扩张充血状态,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渗出及红细胞漏出,夹杂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纤维素连接成网,可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中的纤维素网相连。病变肺叶因肺泡中充满渗出物和红细胞,质实如肝,加之肺间质充血,使病变肺叶肿胀呈暗红色,故称红色肝样变期。眼观病变,病变部肿大、暗红色、质地坚实、切面干燥,色泽与肝脏相似,入水后完全下沉;间质增宽,充满半透明状渗出物。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和支气管腔存有大量交织成网的纤维蛋白,网孔中有大量的红细胞和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脱落的肺泡上皮。
(3)灰色肝样变: 发病的第5~6天,随着纤维素的继续渗
出,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网更加致密,大量中性粒细胞渗 出到肺泡腔。红细胞已被巨噬细胞处理、清除,因肺泡 壁毛细血管受压闭塞,肺泡腔内不再有红细胞漏出病变 肺叶由红色逐渐变为灰白色,肿胀明显、质实如肝,故 称灰色肝样变。外观病变体积肿大,呈灰红或灰黄色、质地坚实、切面干燥,呈细颗粒状,入水后完全下沉。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减退,管腔闭锁;肺泡腔内有 大量网状结构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
(4)
溶解消散期: 发病后的1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增
强。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溶解酶,溶解渗出的纤维素,溶解物由呼吸道咳出或经过淋巴管血管吸收。肺泡内气体进入,实变消失,肺质地变软。
5、结局对机体的影响
畜禽的纤维素性肺炎很少能消散痊愈。当炎症发展迅速,肺组织受损面积较大时,常在肝变期窒息死亡;病程稍长着,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多发生机化,使肺组织致密坚实并呈肉样色,称之为“肉变”;有时纤维素性肺炎继发化脓菌感染,则可形成肺脓肿,严重时导致肺空洞或脓毒败血症。
七、作业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7
1 理论与实验并重
动物病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重点应有所侧重, 理论课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详尽、透彻的讲解;实验课侧重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 通过病理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消化,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以往的病理实验课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先由教师讲解, 复习理论知识、讲解标本切片, 学生则是被动地对照讲解和实习指导观察验证。教师讲解得非常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致使实验结束后, 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学习兴趣, 采取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独立观察标本切片和小组讨论总结病变特点, 提出诊断, 并结合病理改变分析临床症状出现的原因, 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则采用启发式教学, 以引导、总结、归纳为辅,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与, 每堂课都能真正有所收获。从而加强了病理实验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高校理论授课的主要形式, 尤其是在病理学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空讲理论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采用传统的黑板+挂图形式的教学手段既费时, 过于模式化, 又很难将真实的病变完全演示出来, 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多元组合的形式, 将形态直观的大体标本和病变典型的组织切片图片展现给学生。同时, 采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大体、镜下结构进行比较, 使学生既巩固了动物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知识, 又深刻地认识了病变的实质, 解决了教学难点, 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形象直观生动。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采用启发式教学, 联系临床病例,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机结合, 使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充分表达教学意图, 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大大节省写板书和绘图时间, 改善了教学结构, 增加信息量;丰富了病理学教学内容, 活跃了课堂气氛, 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3 讲授与自学有机结合, 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重点和难点等问题交给学生, 提出问题, 布置学习任务, 先让学生课前自学或课堂自学, 再由教师简单总结, 并过渡到所讲内容。
经过学生自学后教师再讲解, 能更好地实施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 以“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道”为方向, 重点突出, 侧重理解, 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主动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运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加大教学信息量, 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4 改革考试方法, 抓好考试环节
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为了督促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又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综合能力, 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更加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改革考试方法, 由传统的学生成绩的组成, 平时成绩 (出勤、实验报告等) 占30%, 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70%, 改为平时成绩 (包括作业、实验报告、考勤、在课堂讨论中能积极提出问题和见解的表现等) 占10%、实验教学考核占30%、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60%。通过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 将学生平时学习“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均纳入到考核的内容中, 使学生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参与实验教学考核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 搞考前突击, 只会背课本、背笔记, 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 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从而公正、合理、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通过这种考试方法的实施, 强化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教学是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知识及各种技能的重要环节, 从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把知识学“活”用“活”。采用这种考试方法之后, 学生基础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 使后续专业课的讲授容易实施。这种考试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动物病理学的兴趣, 而且对提高授课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篇8
摘 要: 本文从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阐述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强化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优势,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用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兽医药理学 动物医院 临床实习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1]。兽医药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所必需的。通过多年兽医药理学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兽医药理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课程,总结原因如下:
1.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因为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大都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这时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对专业知识刚开始有所了解,许多专业名词并不是很明白,尤其是讲到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内科病、外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这些临床专业课,所以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兽医药理学与其他科目相比,知识点较散,理论性内容较多,杂而抽象,药理知识不太容易掌握。药物种类繁多,许多药名通过外文直译过来,没有记忆的规则,一类药物里有许多种药物,各自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又不尽相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所以面对千奇百怪的药名、多如牛毛的知识点,学生不知该从何入手,抓不住重点,好像什么都要看、都要背,短时间内又难以理解和记忆。
三是高校教学特点与现状:药理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临床各类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筛选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2]。现高校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兽医药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较高、科研水平较高,但相对来说临床实践水平有限,加之没有临床用药经验,讲课时很难与兽医临床用药实际相联系。因此,讲课过程中只讲授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实例分析,难免比较枯燥,课堂的气氛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
四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家畜与家禽,有关宠物等小动物的常用药物及药理知识较少,这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和将来打算从事宠物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欠缺[4]。徐茂森[5]提出随着“伴侣动物热”不断升温,暴露出国内动物医疗行业人员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足。
2.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增强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
高校动物医院是动物医学专业校内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其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形式的教学基地所无法替代的。动物医院具有综合功能,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计划,为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具有搜集科研素材、对外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6]。
动物医学专业各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各课程之间存在许多如何之处。能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各课程能够相互贯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从事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动物医院实习,在指导教师和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亲自动手操作,全面了解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控与治疗技术,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兽医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来说,还有以下优势:
2.1实现从理论知识—模拟药房—真正药房的过渡。
现有的药理学课程主要是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讲授药物的临床具体应用、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较少。教材讲授的药物大多为原料药,与实际临床应用的制剂还有一定差别,再加上临床上联合用药较多等实际问题,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将来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课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开展以问题、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和PBL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形式单一,没有实境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也一般。刘爱军等[7]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病案式模拟药房”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学生—多媒体病案软件—模拟药房的互动,“病案式模拟药房”模拟医院形式,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满足了学生的初步临床实践需求。一般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农业院校中都有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走出教室,利用周末及假期,走进动物医院,进入真正的动物药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见、可触、可闻的实物,必将有利于学生对药物在实际临床上的正确合理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2开阔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般教学用教材的出版、更新往往滞后于当前该领域的发展,兽医药理学教材也滞后于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应用[8],因课堂讲授课时的限制,不能把教材上所列药物一一讲授,在动物医院实习过程中,医院内所用药物品种较多、较新,涉及面比较广,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未涉及的药物,利于学生开阔知识面,跟上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2.3提高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兽医师。
兽医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兽医师学会“对症下药”,通过正确药物的使用达到治愈患病动物的目的,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但现有的教学模式下,简单、有限的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远远无法满足真正的临床实践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临床实际工作中,患病动物的病情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多器官、多症状发病等复杂病情,并不仅仅拿出药理课本上一种药物就可治愈,需要用到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在讲授理论课时大都进行单一药物的讲解,这就造成了学生面对临床病例“无从下药”的尴尬处境。但这种情况限于药理理论课时的限制,只能通过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2.4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药理教学的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有的药理理论课程应推进整合教学并引入更多的临床药理内容[9]。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动物医院的教学实习,随时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药理教学与临床用药之间的不足,删去过时及淘汰的药物,使高校药理教学跟上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还应通过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为临床服务,改进临床兽医师药学及药理学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当前畜牧兽医行业中存在许多学历水平不高的“赤脚兽医师”,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现在临床病例复杂多变,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合理全面分析病例,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当前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面对老年动物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疑难病例,需要我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反过来用实践检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必将促进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极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10]。动物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生产技术推广等基本能力,能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生产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现在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灌输式教学模式[11],只注重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动物医院这一综合性实训基地,使专业课程额教学和兽医临床紧密结合,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工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杖榴.兽医药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谢耀峰.我院药学专业药理课程期末试卷成绩分析与评价[J].时代教育,2015,(7):62.
[3]王笃学,樊国燕,娄飞.论兽医药理学的教学与兽医临床用药的关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55-56.
[4]孙永学,曾东平,李守军.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2,02:166-167+171.
[5]徐茂森.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校动物医院轮岗实习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45-346.
[6]马吉飞,周庆强,张建斌等.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天津农学院动物医院的建设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59-62.
[7]刘爱军,刘建国,沈甫明,等.在《药理学》教学中开设“模拟药房”的一些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57-359.
[8]刘晓强,李引乾,蒿彩菊.提高《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5):34-36.
[9]徐添颖,蔡国君.浅谈新时期药理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5,(3):31-32.
[10]曾勇,鲁映青.论临床思维概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6-48.
【动物生理学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水产动物生理学论文06-09
动物生理学 第十章10-06
动物病理学07-01
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方法的探讨10-24
动物病理学教学05-29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05-21
自考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大纲12-11
植物生理学课程08-03
动物课程01-25
动物病理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