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旅公司简介

2024-07-14

山西文旅公司简介(精选8篇)

山西文旅公司简介 篇1

浅谈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文旅强市建设

**市在大巴山脉南麓,属**东北部,坐落于陕西、湖北、重庆3省市交界处,国土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700万,辖7个县市区。位处长江上游北部嘉陵江流域,巴河、州河、前河、中河、后河等多条河流从境内穿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水、热、光、土、山、壑、林等自然条件生态配合较好。是一个以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賨巴人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自然景观、人文景点众多,历史遗迹丰厚,是一片急需开发发展的文旅处女地。

说道文旅,必然先说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良性发展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文旅本是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互鉴交流取长补短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进行布局,把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与文化密不可分。为此,**把“四个坚持”作为基本方略,狠抓青山绿水,挖掘地方特色,整理地域风俗,猛攻文旅上档升级,对文化和旅游管理体制进行战略调整,出台文件,落实举措。

一、文旅融合发展

推动升华是大势所趋

**优势独特、大有发展前景。巴风賨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独特的大巴山风情。这里人文荟萃,诞生了战国四君子之首的春申君黄歇、功勋卓著的汉将军冯绲、抗清名将兵部尚书李长祥、建立大成国的李雄等历史英豪;有家风传承优良的阁老卫承芳、佛门巨匠一代禅师破山和尚;还有板凳蛮前歌后舞助武王伐纣的英勇史记、张飞大战八濛山的神奇传说、徐庶隐居花萼山的铁骨轶闻、李太白杜甫题赞巴渠的不朽诗篇、建文帝魂归中山寺的疑云。古有八位丞相从**走上政坛的史迹,今有朱德、陈毅、刘伯承三元帅川东播火的伟绩;更有徐向前、李先念等将军征战大巴山的赫赫战功,神威火箭从这里飞出的破天荒记录……。巍巍大巴山,处处皆锦绣;悠悠**市,无处不英豪!

这里,创造了神秘璀璨的巴渠文明,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沉睡五千年,一醒惊天下,就是见证;孕育了茶文化、菌文化、竹文化、丝麻文化、药材文化,雀舌富硒茶、精美竹编、野生木耳、五百岁桑树、六百岁乌梅、纤维质量全国第一的苎麻、中华药材宝库等,就是物证。巴蜀文明符号性文化丰厚而多样,生态淳朴、旅游景点原始而精萃。而今跨进新时代,大力发展文旅,适逢其时。

**,自然文化遗存丰富璀璨。嘉山秀水遍布,凤凰山、八台山、花萼山、黑宝山、峨城山、翠屏山、玉印山、莲花湖、宝石湖、巴山大峡谷等相映生辉;历史积淀厚重,罗家坝遗址、古城坝遗址、巍巍汉阙、庄严真佛山等古迹星罗棋布;“文宗自古出巴蜀”,文化名家俊杰辈出,史诗《连昌宫词》,元稹成名于**;国宝《五牛图》韩滉绘制于巴山。中华百位文化名人唐甄,《潜书》思想闪烁;刘行道兴学,昆玉遍布九州;李依若一曲《康定情歌》唱响太空,影响深远;李冰如一生献给古体诗词,名震巴渝;今人彭万洲、梁上泉、陈官煊、杨牧、周啸天等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文化习俗多姿多彩,拥有众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草坝龙、耍火龙、扎八台、薅秧歌、赛龙舟等独具巴人特色,八大碗、土灶酒、老阴茶、坐花轿等古风犹存。看青山绿水、品巴人风情,喝盖碗茶、尝麻辣烫、摆龙门阵、游农家乐,体验丰富的巴人生活符号和美妙的“乡愁”记忆。

二、集成发展

打造文旅高地

1、思想先行,以文促旅。把创新的思想理念文化慨念融合到旅游的全过程。深刻认识思想的放开、文化的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服务升级,为文化和旅游领域的领军企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我市不少景区亭阁是空的,廊道是虚的,景色是没说明的,严重缺乏文化气息。建议各个景点完善景观图文信息,通过山石水湖的来龙去脉介绍,地名村名山名寨名溪名等的传说故事,拓展文化资源的利用,丰富旅游业态、引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品位、增强文旅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罗列景点,向文化人征集故事,常言“种下故事,收获金钱”就是这个道理。旅游和文化都是推动文明升华、交流互鉴、传播先进、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故事的口口相传,影响更大,所以应大力讲好**故事、八方传播好**声音。

2、以旅彰文,提升档次。旅游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扩散快速广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如果一个景区故事丰富、传说精彩,去来者必然日益增加;如果一个景区诗词联赋精萃,书法绘画独具魅力。这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发挥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优势,那么很快能繁荣兴旺。但有的景区楹联不合联律,诗词缺乏诗味(南京教授鈡振振说,有的辞赋就是垃圾);不少诗文词不达意,对联挂反了;有的景区书法作品就是一二个人的,大家名家作品稀少。因此,建议向全国全省发出优秀作品的征集令。文艺名人参与增多、传播范围增广等优势出现,就能够快速扩大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受众群体和覆盖面,提升**文旅影响力。

3.和合共生,文旅同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优势互补,相互增益,相互支撑,和合共生,协同共进,缺一不可,就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的增长点。建议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木耳、银耳、雀舌、黄花、莲米、醪糟、乌梅、杜仲、桑葚、橄榄油等,将它们的来源、传说、功效整理在包装上,编撰成宣传画册,定能开创文化创造产品的活力并绽放迸发,形成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增强**文旅软实力、品牌力和文化影响力。

4.融合发展,制定**文旅顶层设计。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始编制中,围绕省委提出的“三九大”战略,规划好方向和目标,抓住契机、深入调研、多方准备、全面谋划,充分展开,总结已有经验,找出发展缓慢的成因。视野要阔,思路要宽,研究新战略,制定体现融合发展、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针对性政策。建议重点放在**的悠久历史、光彩的红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光、别具风味的地方产品上。同时希望评选**新的十大历史名胜、十大现代名景、十大名山、十大名水(湖)、十大历史名人、十大现代名人等,予以重点推出,造成集团规模,形成多诺米骨效应。

5.业态融合,全面跟进。实施“文化+”“旅游+”“科普+”“教育+”战略,深入“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拓展文化、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全域旅游,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饮食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入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展演。推进红色旅游文化、本地民俗演艺、文化遗产旅游、典型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的融合发展,使业态提质升级。建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科教怡情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出一批教研学、寻根问祖、文化遗产追踪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

6、优质服务

培育文旅引领企业。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省内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旅企业、核心品牌、特色园区,使文旅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全市文旅片区统一形成优质高效的文旅精品供给力,满足个性化、多层次游客的需求。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由政府支持、企业主办,开展重大国际、国家、全省性文旅活动,实现文旅发展全程化、旅游制度规范化、旅游服务高质化,旅游过程国际化,充满活力,产生一批**味浓、巴渠韵厚的文化旅游精品,争取进入全省前列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7、上档升级

推进智慧旅游。常言“成败在于细节”,持续开展“美丽**·爱我景区”环境整治,深化“厕所革命”,从细处着手营造宾至如归的体验环境。重点放在旅游交通干线、道路、景区(点)等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文化,加强人行绿道、景观平台、回廊闲亭等建设,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使游客进得快、游得广、玩得好、吃得好、住的久、睡得舒服。发挥科技科普的独特作用,打造“巴渠文旅”智慧信息平台,使电讯不留死角,微信处处可发,各个景点介绍都能扫二维码进入,规划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把智慧旅游向纵深精细,全面推进。

山西文旅公司简介 篇2

山西省电力公司成功研发了山西电网和谐调度支持系统。该系统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智能电网发展规划、节能发电调度、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纳和山西电网电源结构的现实情况出发, 以燃煤、供热、脱硫、空冷机组为应用对象, 通过在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远程实时监测和综合评价机组的能耗与排放水平, 确立发电调度依据, 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前提下, 对机组实施多目标的优化调度, 初步建立了兼顾电网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和谐调度模式, 在电网调度层面实现了获取发电机组全面、真实运行特性信息的功能, 并具备评估和确定全局优化方案的能力, 在电厂层面具备了配合实现全局优化调度策略的技术手段。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首次提出了“和谐调度”的概念, 开发了电网调度决策与机组运行优化有机结合、兼顾电网内在安全、电厂经济运行及节能环保和供热等公益要求的调度应用软件原型系统;二是建立了以机组发电煤耗微增率、脱硫系统投运状态、脱硫效率等为排序项, 能够满足电网多方面调度要求的机组实时调度优先级排序序位表;三是能够根据供热机组热负荷工况、机组运行数据等计算供热、真空、煤质等因素对机组出力的影响;四是实现了年、季、月、日实时实测煤耗特性和排放特性数据的自动获取和数据积累, 为制定各个周期内的调度计划、优化电力主管部门差别电量计划、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五是实现了对发电机组运行状况的优化分析, 可以指导发电厂实时调整机组运行状态, 使机组趋近最优供电煤耗状态运行, 充分挖掘运行环节的节能潜力, 降低发供电煤耗, 提升经济运行水平。

该系统已在山西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应用。系统突破了传统火电机组网厂协调技术和管理的模式,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升电厂经济运行水平、履行电力行业网厂共同的社会责任, 积累了经验, 提供了范例,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篇3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具有六十年的发展历史,曾以“建八四”(建筑工程部八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之盛名享誉三晋大地。1950年10月,在历经战乱、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上,在年轻的新中国喜迎周岁之际,山西四建的前身——建筑工程部第八工程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建八四)肩负建设年轻共和国的重任逢盛世成立,开始了山西四建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南征北战于汾河之滨,太行脚下,长城内外,亚非两大洲的艰辛却又充满自豪的奋斗历程。1970年末享誉三晋大地的铁军“建八四”改隶山西省建筑工程局,1995年11月28日公司改制隆重挂牌“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是建设部和山西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批试点企业。

公司发展至今已具有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钢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建筑装饰装修、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建筑工程设计乙级资质,以及国际外派劳务经营权和对外承包权。公司在山西省建筑业界率先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构筑起质量、环境、安全“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模式并持续有效运行。

公司现有员工2942名,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管理人员548名。公司下设十六个土建分公司和设备安装、通风空调、道路桥梁、机械施工、自动化智能、钢结构、市政、地基处理、水利水电、地铁与铁路、防水等三十个专业分公司、四个直管项目部及二十个直属分公司、九个直属项目部、八个区域分公司,拥有工程监理、物业管理、建筑装饰、建筑劳务、科研检测、建筑设计、机械施工、房地产开发、钢结构等十六个子公司、实体单位。档案管理达国家二级标准,材料试验科研达国家一级,并拥有一个省级技术中心。

作为山西建筑业的一支劲旅,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优质高速创信誉,建筑精品占市场”的宗旨服务于社会。近几年来,创建了百余项国优、部优、省市优良工程:太

原漪汾苑小区7#住宅楼获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山西体育场、桃南小区2#、3#高层住宅、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职工集资住宅楼、山西丁陶国际大酒店、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研发楼一期工程等10项工程分别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软件大厦、朔州万通源大酒店、朔州市公安交警指挥中心等33项工程获山西省工程质量最高奖“汾水杯”;承建的公路工程中,太旧高速公路获“鲁班奖”,霍侯一级公路、长邯高速公路、运三高速公路等均获优良工程。承建的巴基斯坦、中非、圣多美等国外工程均以优质高速受到国外朋友的好评。

多年来,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一直走在山西省建筑业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先进单位、中国建设系统企业信誉AAA级单位、全国建筑业诚信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最佳施工企业、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放心企业、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管理体系运行优秀企业、创鲁班奖工程特别荣誉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山西省首届百家信用示范企业、全省分行业十强、山西省100强企业、山西省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集体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六十年的历史积淀作后盾,凝魂聚气谋转型,强基固本图跨越,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推动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早日实现“资质升特级,发展高质量、总量超百亿” 的目标,努力跻身国内建设领域一流企业集团。

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篇4

近年来,北湖区深入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紧贴郴州“锦绣潇湘、别样郴州”旅游形象,打造“养生福地、水月北湖”旅游品牌,有力推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资源禀赋较优。北湖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瑶族文化、义帝文化等在五岭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郴阳对子调、剪纸、龙女与柳毅传说、劝农故事、金仙传说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历代涉足北湖区的文人墨客、达官名臣众多,如名相王陵、张九龄、寇准,名将周勃、马援、岳飞,文化名人沈佺期、宋之问、韩愈、柳宗元、秦观、王船山,理学家周敦颐、张栻,地理学家李吉甫、徐霞客等,都曾在北湖驻足,并留下了剑泉、燕泉、韩愈北湖叉鱼等历史古迹。北湖区还是湘南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有龙广洞革命根据地、邓华故居、十八红军墓等红色旅游资源,以骡马古道为代表的商埠文化,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也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旅游资源,更有溶洞峡谷、草原丛林、湖泊温泉等原始资源,充分彰显了北湖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

(二)产业产值较强。目前,全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量815家,分别为文化艺术业73家、文化商贸45家、文化教育86家、文化广告传媒415家,网吧84家、娱乐业27家、体育业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名录2项,市级代表性名录11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10点;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9家、3星级以上旅行社9家。春韵动漫公司拍摄的《小邑时空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埠古村被收入第一批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强县、全国优秀自驾旅游目的地,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正在争创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女温泉旅游度假区(省级)。20XX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137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旅游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27.71%。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下滑比较严重,但我区旅游市场恢复较好,仅今年9月份我区共接待游客1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2.26%,在全省、全市各县(市、区)中居于前列。

(三)政策保障较好。近年来,北湖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出台了《北湖区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北湖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北湖区民宿管理办法》,区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40万元,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启动了乡村旅游、旅游标准化编制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湖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产业管理等内容,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四)市场主体发展较快。一是文化休闲娱乐业发展良好。作为主城区,我区的KTV、网吧、酒吧等数量较多,涌现了快乐唱响KTV、爆米花KTV、苏荷酒吧等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传统民间工艺业(非遗产业)来势较好。神农蜂、鲁塘砂罐烧制技术、湘南根雕、郴阳对子调和厚府奇石精品文化一条街等地域特色产品充分展现了本土文化气息,同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商。三是广告演出培训业方兴未艾。主要以商业广告演出为主,有金牌演艺公司、北湖水月艺术团等为代表的业界精英,目前培训市场种类较多,90%是少儿培训。四是文旅开发初见成效。四清湖景区、小埠景区已形成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及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产业链。引进深圳金展集团等文旅企业,着力开发仰天湖高山草原景区等文旅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仰天湖景区开发项目在前期禁牧封育禁游基础上,大力修复自然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对外试营业,仅国庆长假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9万元。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区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整体规划不全。目前,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以及对各种文化市场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引导,文化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

(二)文旅产业发展不优。一是文化产业规模较水,层次较低。文化动漫、文化传承、娱乐演出、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整体上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形成大品牌,没有发挥产业的效应,无法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方面有一定资源,但文化底蕴挖掘、开发不足,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力有限。如区内的瑶族文化、湘南民居木雕、大布江拼布秀、鲁塘砂罐烧造技艺等深入系统挖掘、研究不够,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较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在传统旅游“六要素”中,我区目前只能基本满足游客“吃、住、游”的需要,在“行、购、娱”上还是短腿,具有北湖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少、开发力度不够。我区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山水产品多,文化产品少;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欣赏产品多,体验产品少;粗放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难以留住游客,增加消费,延长消费链。

(三)旅游品牌不响。资源开发品位不高,缺乏像张家界、南岳这种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旅游精品,到北湖旅游的游客以郴州本地人为主,省外、境外游客占比不大。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还处于粗浅开发阶段,像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永春的杜鹃花等景点,还缺少配套服务设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匆匆而去,留不住游客,无法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又带动不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亟待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文旅融合度不高。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躯,没有文化的旅游就缺乏内力,没有活力,没有旅游支撑的文化同样缺乏张力,难有生命力。北湖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民族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挖掘不深,整合不够,培植力度不大,旅游的文化品位没有得到很好提升。

(五)文旅专业人才匮乏。我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特别是文旅产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稀缺,导致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不高。

三、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北湖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要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途径,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区文旅广体“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山、水、人、物四大资源,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做好产业布局,产业聚集,新型业态融合发展以及产品创意开发,产业链高端发展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力求突出北湖特色,找准景区(景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从严把关,强化监督,确保我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立足区情,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一是采取“文化+”模式,重点打造演艺综合体,围绕“湘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特色资源,策划凸显北湖区特色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如北湖公园商贸圈、五岭广场金融圈,逢节假日组织消费节、赏灯节等,五岭广场组织大型综合文化演出,策划组织昆曲、音乐、电影、非遗、红色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北湖公园人群集聚的优势,组织文化、体育、舞蹈等协会在北湖公园周边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太极拳展演等系列文体活动,穿插互动娱乐项目,在友阿综合体集中规范发展美食、KTV、酒吧、足疗、电竞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夜生活品质文化,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北湖公园夜间经济文化圈,培育夜间消费亮点。二是立足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湘昆剧、郴阳对子调、剪纸民间艺术和龙女与柳毅、劝农故事等民俗文化,在“夜听”字上做文章。以环五岭广场夜间休闲聚集区为主,五岭阁、市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带动文化消费和人气。三是充分利用我区西南山区道路曲折、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开辟自驾游与露营房车聚集地,同时开辟攀岩、速降、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四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特色业态聚集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三)完善配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一是健全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北湖区游客集散中心,重点建设景区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摊点屋(位)、广播、电子屏、电子监控、文明标识牌等基础设施。结合历史标识,方便游客了解景区造型意义和文化内涵。二是完善区内交通路网体系。制定全区旅游交通建设规划,逐步开通景区客运专线,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加快旅游目的地之间与等级公路的连接,实现旅游路线合理布局、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畅通。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主要交通线路补设旅游标识,规范通往景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三是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涉及文化旅游的政策,立足北湖区实际,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扶持金展公司、小埠集团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坚持绿色传承,绿色发展基调,充分利用大仰天湖区、西河风光带等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北湖区红色景区、旅游民宿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具有北湖特色和富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

(四)深挖资源,多渠道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扶持培育文旅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发展。一是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统筹推进鲁塘砂罐烧制等传统技艺、郴阳花灯小调、郴桂北路戏曲等非遗表演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二是推进红色景点提质升级。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北湖红色故事,加大对邓华将军故居、十八红军烈士墓、龙广洞革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打造北湖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传承好我区红色文化基因。三是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春韵动漫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四是建立仰天湖高山草原、白石仙、七姊石等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景区,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五是借势借力打造旅游集散地。充分利用紧邻北湖机场和高铁西站的优势,以旅游集散地建设为抓手,抢占先机,打造机场高铁停留小憩站,以华塘镇塔水村、保和乡小埠村为基地,推出周末游、美食游、民宿游、休闲康养游等以文、旅、商相互融合贯通,让在北湖机场、高铁西站停留的游客到北湖小憩一两天,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六是以筹办节会促进文旅营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为契机,拟举全区之力,积极申报承办20XX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断提升北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文旅公司简介 篇5

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右玉县东南30km元堡镇辛屯村南,北与内蒙公路相通,东邻山阴,南与平鲁区接壤,西距元元公路1.5km,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于2009年8月由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批准将原山西右玉南阳坡西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吐水煤业有限公司进行整合,整合后企业更名为山西右玉玉龙煤业有限公司,投资主体属玉龙投资集团,重组后井田面积5.5593平方公里,批准开采9#、11#煤层,地质储量6870万吨,可采储量2532万吨,生产规模12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21年,煤质具有低灰,低硫发热量高的优点,是优质的动力煤。

矿井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投资42572.49万元,2012年7月14日山西省煤炭厅煤矿竣工验收领导组对玉龙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120万吨/年建设矿井通过了竣工验收并给予高度好评。玉龙煤业的建设者们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现已将玉龙煤业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地面工业场地划分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及生产区,矿区实现了绿化、硬化和靓化,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煤矿井下生产系统布局合理,安全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完全实现机械化作业,达到省一级标准化矿井,2013年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按等级评定标准,评定企业为丙级煤矿企业。

2012年公司积极响应省、市、县政府号召,发扬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全面推动企业走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大路之上。目前我企业投资建设的年洗选能力240万吨的洗煤厂已开始运行,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还开拓了新的市场,为企业走向多元化发展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文旅项目投融资成功的七大关键 篇6

首先,文旅产业项目的投融资规划,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基本原则是以终为始。因为投资是以获利与获益为目的的。要以预期的结果来决定投不投、投多少,以及如何投。另外,投资与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根据退出的方式来决定投资的价格和方式,乃至相关的投资增信措施。退出方式往往决定了退出交易条件,进而影响退出收益与退出成本。

第二个基本原则是要本着利益最大化来进行投资规划。投融资的方式决定了文旅产业的项目投融资成本,投融资的规模和股本金、项目贷款的比例。结构化融资中结构的搭设,也会影响到初始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的投资收益。而这些规划的核心,就是要本着项目本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怎样提高文旅产业项目投融资成功的概率呢?必须对投融资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

第一,从商业模式进行优化。

商业模式优化的第一个方面是收入模式的优化。

门票是最常见的一种收入方式。而门票是强制性的,门票定价是否合理很重要。如果门票价格过高就会把很多潜在消费者挡在门外,如果定价过低,而景区没有较强的能够引发消费者、旅游者消费意愿的项目,即使游客进来也不能增加二次消费。要根据消费者的能力、意愿及景区内的附加消费项目引发二次消费的能力来确定门票价格,把一些无效客源流挡在门外。

此外,商业设施是自营、联营还是出租?自营意味着资产在报表上,同时经营风险也在自己身上;如果是联营和出租,那就意味着把市场风险转嫁给联营商户和租客了,但是收入也就只剩下基本租金和流水分成,收入总额和报表流水相对来说也小很多。

另一个优化要点是文旅项目的知识产权授权:采取什么收入方式?是分成收入还是异业联盟?广告收入怎样进入报表?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调整优化收入模式的。

商业模式优化的第二个方面是成本模式的优化。

成本的降低意味着项目盈利能力的提升,而在整个项目成本里面怎样有效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或者通过合作方式实现成本转嫁,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

商业模式优化的第三个方面是资产模式的优化。

在轻资产和重资产之间,通过自持或出售一部分、租赁一部分来调整企业的资产轻重。甚至在销售方式中,选择代销还是自采自营的方式,也可以改善资产的轻重比例。

第二,从退出模式进行优化。

退出模式优化的第一个方面是退出市场层级的优化。以私募市场、半公募市场、还是公募市场为退出目标,也是可以调节的。

如果只是做股权转让的话,只是一个协议转让,就是私募市场;新三板则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半公募市场,交易所内发行的小公募产品也是一个半公募机市场;如果去交易所上市,对投资者没有准入要求,那就是公募市场;私募、公募、半公募差别就是资产流动性的差异,流动性的不同对于资产的估值差别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提升退出的市场层级,那么资产的估值就会提升很多,项目融资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因此,根据投资退出模式来调整项目投融资规划,再来调整项目商业模式和公司的治理方式与治理结构,也是一种有效的操盘方式。

从文旅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来看,投融资策略如下。

在建设期,没有经营型现金流的情况下,要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贷款为主;在运营初期和市场培育期,最好是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这种方式可以不稀释原始股东的权益;在项目成熟期,现金流充沛和稳定了,要以流动资金贷款和资产证券化来解决运行的资金所需和迭代投资的资金所需。另外,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轻资产运营,提升ROE,快速地拉升股价,让投资人获得股票差价的收益。

最理想的一种投资模式就是“上市公司+PE”,即以原来的公司开辟一块新的业务拿去上市,将初始投资溢价退出并实现收益以后,再用来作私募或者PE,孵化一块新的业务再上市。如果独立上市不了,就通过自己的上市公司并购来实现投资退出。这样就打通了一个项目从筹建、孵化、成熟到投资退出,从私募到公募的投融资链条。商业地产最优秀的玩家是新加坡的凯德集团。他们就是打通了商业地产的全产业链,即打通了从私募到公募整个产业链。

用项目案例来解析文旅产业项目的投融资规划,可以谈谈北京的古北水镇。总的来看,古北水镇的投融资模式和方案都设计得相当精巧,主要有以下七大关键点。

一是,资源丰富是基础。在古北水镇,有司马台长城、温泉、古镇文化。

二是,商业模式设计精巧。收入模式中,除了门票,还有索道、温泉、餐饮、住宿、娱乐、演艺、展览,让项目的收入来源更加丰富,而且各项收入之间还可以互相促进,以此来提升收入规模。

三是,良好的股东结构设计,一共有四个股东,中青旅控股、乌镇旅游,以及一家叫北京能源投资集团的国企和私募投资人。技术经验主要依靠乌镇项目团队,客源组织有中青旅来保证,国企作为长期投资人,而私募机构是财务投资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搭配。

四是,项目实施效果显著。2015年是项目开业的第二年,接待人数达到160万人,综合收入将近5亿。将来规划是每年接待400万人,综合收入达到10亿。

五是,早期的现金流安排平衡。在小镇开业前后,他们和龙湖地产规划了一个地产项目“长城源著”,尽早地回收一部分投资,减少早期投资的压力,平衡现金流。

六是,可持续发展规划比较完善。规划了高尔夫、别墅地产、度假公寓等多种业态和设施,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

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7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北湖区深入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紧贴郴州“锦绣潇湘、别样郴州”旅游形象,打造“养生福地、水月北湖”旅游品牌,有力推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资源禀赋较优。

北湖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瑶族文化、义帝文化等在五岭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郴阳对子调、剪纸、龙女与柳毅传说、劝农故事、金仙传说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历代涉足北湖区的文人墨客、达官名臣众多,如名相王陵、张九龄、寇准,名将周勃、马援、岳飞,文化名人沈佺期、宋之问、韩愈、柳宗元、秦观、王船山,理学家周敦颐、张栻,地理学家李吉甫、徐霞客等,都曾在北湖驻足,并留下了剑泉、燕泉、韩愈北湖叉鱼等历史古迹。北湖区还是湘南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有龙广洞革命根据地、邓华故居、十八红军墓等红色旅游资源,以骡马古道为代表的商埠文化,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也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旅游资源,更有溶洞峡谷、草原丛林、湖泊温泉等原始资源,充分彰显了北湖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

(二)产业产值较强。

目前,全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量815家,分别为文化艺术业73家、文化商贸45家、文化教育86家、文化广告传媒415家,网吧84家、娱乐业27家、体育业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名录2项,市级代表性名录11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10点;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9家、3星级以上旅行社9家。春韵动漫公司拍摄的《小邑时空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埠古村被收入第一批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强县、全国优秀自驾旅游目的地,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正在争创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女温泉旅游度假区(省级)。2019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137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旅游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27.71%。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下滑比较严重,但我区旅游市场恢复较好,仅今年9月份我区共接待游客1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2.26%,在全省、全市各县(市、区)中居于前列。

(三)政策保障较好。

近年来,北湖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出台了《北湖区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北湖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北湖区民宿管理办法》,区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40万元,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启动了乡村旅游、旅游标准化编制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湖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产业管理等内容,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四)市场主体发展较快。

一是文化休闲娱乐业发展良好。作为主城区,我区的KTV、网吧、酒吧等数量较多,涌现了快乐唱响KTV、爆米花KTV、苏荷酒吧等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传统民间工艺业(非遗产业)来势较好。神农蜂、鲁塘砂罐烧制技术、湘南根雕、郴阳对子调和厚府奇石精品文化一条街等地域特色产品充分展现了本土文化气息,同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商。三是广告演出培训业方兴未艾。主要以商业广告演出为主,有金牌演艺公司、北湖水月艺术团等为代表的业界精英,目前培训市场种类较多,90%是少儿培训。四是文旅开发初见成效。四清湖景区、小埠景区已形成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及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产业链。引进深圳金展集团等文旅企业,着力开发仰天湖

高山草原景区等文旅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仰天湖景区开发项目在前期禁牧封育禁游基础上,大力修复自然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对外试营业,仅国庆长假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9万元。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区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整体规划不全。

目前,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以及对各种文化市场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引导,文化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

(二)文旅产业发展不优。

一是文化产业规模较水,层次较低。文化动漫、文化传承、娱乐演出、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整体上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形成大品牌,没有发挥产业的效应,无法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方面有一定资源,但文化底蕴挖掘、开发不足,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力有限。如区内的瑶族文化、湘南民居木雕、大布江拼布秀、鲁塘砂罐烧造技艺等深入系统挖掘、研究不够,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较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在传统旅游“六要素”中,我区目前只能基本满足游客“吃、住、游”的需要,在“行、购、娱”上还是短腿,具有北湖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少、开发力度不够。我区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山水产品多,文化产品少;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欣赏产品多,体验产品少;粗放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难以留住游客,增加消费,延长消费链。

(三)旅游品牌不响。

资源开发品位不高,缺乏像张家界、南岳这种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旅游精品,到北湖旅游的游客以郴州本地人为主,省外、境外游客占比不大。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还处于粗浅开发阶段,像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永春的杜鹃花等景点,还缺少配套服务设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匆匆而去,留不住游客,无法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又带动不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亟待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文旅融合度不高。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躯,没有文化的旅游就缺乏内力,没有活力,没有旅游支撑的文化同样缺乏张力,难有生命力。北湖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民族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挖掘不深,整合不够,培植力度不大,旅游的文化品位没有得到很好提升。

(五)文旅专业人才匮乏。

我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特别是文旅产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稀缺,导致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不高。

三、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北湖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系列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途径,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因地制宜长远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区文旅广体“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山、水、人、物四大资源,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做好产业布局,产业聚集,新型业态融合发展以及产品创意开发,产业链高端发展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力求突出北湖特色,找准景区(景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从严把关,强化监督,确保我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立足区情,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

一是采取“文化+”模式,重点打造演艺综合体,围绕“湘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特色资源,策划凸显北湖区特色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如北湖公园商贸圈、五岭广场金融圈,逢节假日组织消费节、赏灯节等,五岭广场组织大型综合文化演出,策划组织昆曲、音乐、电影、非遗、红色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北湖公园人群集聚的优势,组织文化、体育、舞蹈等协会在北湖公园周边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太极拳展演等系列文体活动,穿插互动娱乐项目,在友阿综合体集中规范发展美食、KTV、酒吧、足疗、电竞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夜生活品质文化,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北湖公园夜间经济文化圈,培育夜间消费亮点。二是立足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湘昆剧、郴阳对子调、剪纸民间艺术和龙女与柳毅、劝农故事等民俗文化,在“夜听”字上做文章。以环五岭广场夜间休闲聚集区为主,五岭阁、市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带动文化消费和人气。三是充分利用我区西南山区道路曲折、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开辟自驾游与露营房车聚集地,同时开辟攀岩、速降、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四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特色业态聚集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三)完善配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

一是健全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北湖区游客集散中心,重点建设景区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摊点屋(位)、广播、电子屏、电子监控、文明标识牌等基础设施。结合历史标识,方便游客了解景区造型意义和文化内涵。二是完善区内交通路网体系。制定全区旅游交通建设规划,逐步开通景区客运专线,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加快旅游目的地之间与等级公路的连接,实现旅游路线合理布局、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畅通。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主要交通线路补设旅游标识,规范通往景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三是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涉及文化旅游的政策,立足北湖区实际,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扶持金展公司、小埠集团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坚持绿色传承,绿色发展基调,充分利用大仰天湖区、西河风光带等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北湖区红色景区、旅游民宿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具有北湖特色和富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

(四)深挖资源,多渠道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扶持培育文旅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发展。一是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统筹推进鲁塘砂罐烧制等传统技艺、郴阳花灯小调、郴桂北路戏曲等非遗表演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二是推进红色景点提质升级。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北湖红色故事,加大对邓华将军故居、十八红军烈士墓、龙广洞革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打造北湖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传承好我区红色文化基因。三是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春韵动漫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四是建立仰天湖高山草原、白石仙、七姊石等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景区,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五是借势借力打造旅游集散地。充分利用紧邻北湖机场和高铁西站的优势,以旅游集散地建设为抓手,抢占先机,打造机场高铁停留小憩站,以华塘镇塔水村、保和乡小埠村为基地,推出周末游、美食游、民宿游、休闲康养游等以文、旅、商相互融合贯通,让在北湖机场、高铁西站停留的游客到北湖小憩一两天,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六是以筹办节会促进文旅营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为契机,拟举全区之力,积极申报承办2021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断提升北湖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篇8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新建区坚持走文化旅游与生态相结合的都市休闲之路,明确了“旅游强区、旅游兴区”的发展定位,全面唱响红色教育游、绿色山水游、古色人文游、金色观光游、特色体验游的“五色”旅游品牌。依托雄厚的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新建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我区文化旅游大发展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体情况

(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新建区旅游资源、人文景观丰富,是公认的南昌市乃至全江西的旅游资源大区。全区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潜质的旅游景区1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级重要湿地1处(南矶湿地),国家A级景区8个(其中4A景区1家、3A景区6家,2A景区1家),市级以上乡村旅游点23家。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经典“小平小道”,游客探秘、休闲、观鸟、摄影、科考的绝佳宝地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南矶湿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山万寿宫庙会”,“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号称南方“小长城”的溪霞怪石岭生态公园,有“鹭鸟王国”美誉的象山森林公园,拥有大漠雄浑和江南水乡细腻的厚田金色沙漠,正在大手笔的规划建设当中并致力于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等。

(二)区位优势明显

一方面,新建区在“撤县设区”之前是全省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县,区位优势、全省独有、全国也少有。南昌中心城区到新建各景点,基本都在20—50分钟车程以内,是市民周末出游的首选之地,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旅行的乐趣。另一方面,新建区交通“大动脉贯通、毛细血管畅通”,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完备,南昌西站、昌北机场直通新建区。完善、便利的交通体系,为我区吸引内外游客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政策扶持加大,旅游增长快速

近年来,新建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建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项目、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对推动旅游业大繁荣、大发展予以扶持。20xx年新建区全区接待旅游人次超过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2%,旅游综合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45.3%。预计20xx年全区旅游综合接待总人数达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但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薄弱。近年来,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向二、三产业积聚),城镇及大部分村落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人均GDP已达9753美元,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新建区旅游服务设施比较薄弱,客房、餐馆档次不高(全区拥有星级饭店仅1家,五星级饭店0家),娱乐项目单一,城区和主要城镇及景区缺少针对旅游者需求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酒店等,满足不了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

2、旅游管理体制分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机制。一方面,我区既有区文广旅新局,又有区旅投公司,一些区直单位也参与文旅项目,各自为政、各打算盘,没有拧成一股绳,难以形成集合效应。区文广旅新局管行业,日常工作就是忙于落实全区所有的涉旅工作和应付各种各样的上级检查,根本无暇顾及旅游行业发展大计;区旅投公司管全区的旅游项目投资,而且其项目运作方式多采取政府出资+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行业的管理责任不用担,平常的工作动态和投资数据没有及时有效沟通。其他区直单位的如一些田园综合体和文化特色小镇等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是请我局做做观察员,有甚者根本就不咨询文化和旅游部门意见,等要申报景区景点时才来找专业部门。另一方面,更有一些景区地跨数个行政区域,虽然成立了管理局或旅游开发公司,但受职能限制,协调力度太小。比如有些属于市旅游公司(厚田沙漠),有些属于市文广局(小平小道),有些属于水务部门(梦山水库)。这种管理经营体制上的不顺,使得市场化经营程度深浅不一,造成各景区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行其是,竞相开发。这种做法导致规划难落实、形象难塑造、宣传难统一、管理难到位。

3、旅游发展战略高大上,但有计划实施少,部分项目投资大,但是实际效益不如人意。近几年来,省、市相继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一核两重”产业发展布局中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明确提出了“江西风景独好,五彩新建来领跑”的发展定位,全面唱响红色教育游、绿色山水游、古色人文游、金色观光游、特色体验游的“五色”旅游品牌。变山水资源亮点为产业发展热点,变旅游资源大区为旅游产业强区,使新建区成为南昌旅游的目的地、江西旅游的集散地,使旅游业成为该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全面构建大旅游、大品牌、大产业、大发展的生动格局。

虽然我区积极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陆续投资改造或建设了一批旅游项目:如投资近5亿元对“小平小道”红色经典景区进行改扩建,投资1亿多元对汪山土库进行修复,投资6000多万元对南矶进行了提升改造,投资300万元编制了南矶湿地景区总体规划,以及投资4亿元的西山特色小镇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等。但是,许多建成运营的景区景点,也往往存在着投资大,建设周期过长,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旅游发展模式单一,缺乏进一步开发和创新的能力。目前,我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多依赖政府投资,缺乏多元化投资渠道,致使经营体制不活,难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发展,激活旅游资源效益。各旅游景区受限于自身资金、渠道和建设能力的限制,在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缺乏发掘潜力和创新产品的动力和意识。景区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景区中普遍存在。比较典型的有汪山土库、梦山风景区等。

5、整体营销力度不够,系统性较差。好的产品只有通过积极营销才能占有市场。虽然我区积极通过旅游文化节、新闻媒体宣传、推介会、旅游中介等渠道开展官方的推广营销,但是大部分景区并没有主动开展营销活动,未形成系统的营销模式。虽然我区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1000万增加到现在的3000万,但其中用于旅游宣传的资金仅有100万,这使得我区的营销力度严重不足。营销不系统、力度不够使得中远距离游客对新建的旅游资源知之甚少,严重影响了新建旅游业的发展。

6、旅游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从全区的旅游队伍素质来看,特别是专业管理、策划、营销和导游等人才极度缺乏,业务水平较低,旅游人才队伍亟待引进、培训和提高。

三、加快新建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新建区虽然拥有很多优势和机遇,但同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面对当前旅游发展的形势,如何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是摆在新建区全区上下面前的一道大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应从孤立的景区景点跳出来,以线路为纽带,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综合服务产品,重点从规划、机制、品牌、基础设施等方面下工夫。

1、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大发展,基础设施是重要一环。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同时,推动通往主要旅游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交通体系建设,提高旅游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加强旅游食宿设施建设。针对高标准旅游饭店紧缺的状况,应加快星级宾馆的建设,引进国际旅游连锁酒店品牌。针对自助游、度假休闲游的特点,加强旅游景区的配套建设,推进以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旅游环境整治为主的旅游公益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功能;推进旅游购物街建设,集中展销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公司,推出特色文艺节目,发展晚间娱乐项目。

2、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强区文化旅游局与区旅投公司的沟通,明确责任分工,始终保持既分工、又协作的良好关系。加强区文广旅游局与其他区直单位的工作配合,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田园综合体、文化特色小镇的项目建设上,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规划指导,整合各方力量,不断提升项目品质,积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规模。加强区文化旅游局与各乡镇的业务配合,积极参与当地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我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增长极。一是要请专业团队编制《新建区全域旅游规划》,在产品体系上实现主题化,除满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之外,要在“文、商、养、学、闲、情、奇”旅游要素中有所侧重;在项目开发上,应实现由点到区的转型,把产业布开,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编制《新建区道路交通规划》,通过加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更加方便游客出行,更加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二是单个景区规划的提档升级,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真正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和产品优势,推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

4、创新管理机制,优化配置旅游资源。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一是发挥旅游投资公司作用,改变政府包、政府投、政府办的做法,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型”的转变。二是整合资源,收购、并购投资乏力、后劲不足、产品不活的旅游企业,积极主动走出去招商推介,引来大旅游财团进驻或是探索一条采取同知名旅游企业合作或委托管理的路径,彻底激发旅游新活力。三是全域旅游需要多部门的综合监管、齐抓共治。四是整合三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资源,走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路子,引导景区景点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5、创新“旅游+”理念,培育旅游新业态。如推进旅游+农业,以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契机,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我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形成以一产(即农业)带动三产(旅游业),三产旅游反哺一产农业的良性互动。推进旅游+文化,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赋予旅游景区景点于文化的灵魂,形成旅游产品,让游客进行浸入式体验,如汪山土库,基于自身深厚的人文内涵,举办踏春学家风旅游文化活动,积极开拓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便是很好的例子。推进旅游+交通,以编制《新建区道路交通规划》、第三届环鄱阳湖国际骑游大赛为契机,促进旅游风景道建设,加强旅游与交通的双赢合作等。推进旅游+民宿,结合各乡镇特色旅游,让古村落重新焕发文化的活力,留得住乡愁,大力发展我区民宿业,积极为农民创收增收。如溪霞镇忘忧村民宿游,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如象山镇的“荷花节”,不仅让人可以赏花游船,还可以采摘捕鱼、吃农家饭,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推进旅游+党建,积极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拓展景区景点内涵,使游客在游玩中自觉提高爱党护党的思想认识,增加农民收入,如溪霞镇店前村的乡村游+党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6、加大整体宣传,打造新建区旅游品牌。酒香也要会吆喝,着力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引导,树立新建旅游新形象,这就要求我们主动策划,借力外脑,立足全区旅游资源,主动策划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如组织全区重点旅游景点赴外省、市进行专题推介,同时在高铁、地铁、机场等地投放我区旅游宣传广告,进一步树立五彩新建旅游新形象。要邀请旅游市场营销专家实地考察旅游线路,策划新建区旅游整体形象,把沿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大手笔宣传和推广。加强对主要客源地的宣传推广,邀请主要客源地的旅行商和新闻记者来考察,引导他们宣传新建区。创新宣传促销形式,在主要客源地举办新建区旅游交易会,与主要客源地的媒体互换节目和广告,形成旅游宣传联动机制,有效拓展新建区旅游宣传推广的覆盖面。

7、加大培养力度,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大对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政策法规水平和专业管理素质,始终保持以时俱进;一方面对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委托培训或者去发达地区学习的方式,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招聘、跨行业引进等方式,吸引、激励更多优秀人才立志旅游工作,尽快构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视野开阔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

今后,新建区将进一步挖掘资源,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深厚的历史人文优势,紧紧围绕“文化大区、旅游强区”的目标,致力变山水资源亮点为产业发展热点,变旅游资源大区为旅游产业强区,使新建区成为南昌旅游的目的地、江西旅游的集散地,使旅游业成为该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全面构建大旅游、大品牌、大产业、大发展的生动格局。

上一篇:电网附属设施检修方案下一篇:我想对父母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