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精神相关的诗句

2024-11-25

战斗精神相关的诗句(精选8篇)

战斗精神相关的诗句 篇1

抗日战争中的战斗文化与战斗精神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不曾中断,这是因为中华人民一直依靠顽强执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支撑着。这种精神可谓民族之魂。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这一精神,他指出:“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和„„直到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他将这一精神用之于抗日战争,“不到驱逐日军帝国主义出中国,使中国得到完全解放,这个奋斗是决不会停止的。”

这场历时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而载入史册。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意义:一是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二是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独立,而且还产生、凝聚、形成了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日战争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始终。

至今,抗日战争燃烧在中国大地上的烈火硝烟已经熄灭了六十八个春秋,绝大多数抗日英雄也早已安息于祖国大地。但是,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战斗文化与战斗精神却将永世长存。

抗日战争中的战斗文化与战斗精神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战斗精神是比较早,持续和流传时间比较长的。

在中国东北战场上,有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直到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它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在这场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八女投江等为代表的伟大人物和事迹创造了一个千秋万载、永恒不朽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铸就了一种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人民抗日战争中战斗文化与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捐躯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拼搏的英勇战斗精神;舍生忘死的不畏牺牲精神;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一、捐躯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任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他率部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战斗,此时,一个叛徒因为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而出卖了抗日联军。不仅如此,这个叛徒还带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这时的形势非常严峻,杨靖宇决定让主力突围,他自己则带领一支小部队断后以牵制敌人。他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杨靖宇带领战士们打退了敌人的3次进攻,到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几十人和一部分伤员。转移伤员的干部请求留下来保护总司令,可杨靖宇严肃地说:“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严峻的时候,领导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不把伤员转移出去,我于心不安!”伤员转移走了之后,杨靖宇和他的两个小战士开始寻找吃的,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东西,他们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就在杨靖宇寻找食物的时候,敌人发现了他,所有的敌人都向他围过来,杨靖宇对着敌人猛烈射击,敌人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过了一会儿,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这时,杨靖宇也身负重伤,他靠着一棵大树,吃力地举起手枪,两眼怒视着周围凶恶的敌人,毫不犹豫地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敌人吓得目瞪口呆。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杨靖宇挺身而出,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广大群众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勇赴国难,誓死保卫祖国。捐躯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杨靖宇身上得到了透彻的体现。

二、勇敢拼搏的英勇战斗精神

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强调:“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东北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阻击日军的江桥战役,就是表现抗日战士英勇顽强的最好例子。当时东北军有很大一部分投敌或退守辽西,日军在辽吉两省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受到任何阻击。黑龙江省军队人数不足三万而且战斗力比较弱,但主席马占山却力主抗敌,他在战争一开始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一省长官,守土有责,绝不能将黑龙江寸土尺地,让与敌人。我的力量固然不够,他来欺负我,我已决定与日本鬼子拼命,保护我领土,保护我人民。如果我打错了,给国家惹出乱子来了,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送到中央去领罪。”(马占山将军抗战史料)江桥一役,因为抗日战士从上至下均有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才能英勇顽强,屡次挫敌锋芒,坚持战斗半月,创造了中国抗日战争首战以毙伤俘日伪军万余人告捷的巨大战果。

在面对敌人凶残的进攻和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勇敢拼搏,浴血奋战,表现了中华人民坚决抵御外侮的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充分阐释了面对强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三、舍生忘死的不畏牺牲精神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杨嘴村的一个中等地主家庭里。但她却毅然投身革命,相继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抗日游击区开展工作。她在《滨江述怀》的诗中抒发了自己坚定的抗日意志:“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1936年6月30日被捕,日军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但她宁死不屈,还严词痛斥日军的侵略罪行。日军为了得到口供,将她送到医院看管治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也不忘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呼声中从容就义。时年31岁。

赵一曼没有死。她美丽传奇的一生,已化作中华民族舍生忘死、不畏牺牲的精神象征;赵一曼没有死。她用柔弱瘦小的身躯,在中国人民的心里铸起一座抗日爱国的丰碑。为了中华民族不受外族侵略,赵一曼英勇斗争,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甘愿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体现了她舍生忘死、不畏牺牲的精神。

四、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彭真同志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进行抗日斗争。”东北抗日斗争确实非常艰苦。穆青曾经写到:“东北抗日联军这时几乎完全生活于冰天雪地、丛山密林间,时与野兽同居,饥寒相伴,没有房子住,便背着斧锯,在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森林中砍倒大树,建造“密营”。后来“密营”又遭敌人破坏,从此他们就经年累月的在雪地上睡觉,火堆是他们最亲爱的朋友,腿骨痛时,火堆又成了他们的医生。”“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曾吃过树皮、马皮,甚至脱下自己脚上的靴煮食。数十天不见一粒粮食的事是极平常的。”“一到冬天,风雪寒冷的威胁在丛山密林中更加严重,大雪常深达腰际,偶一不慎,便会被风雪掩埋起来。由于敌人的封锁,他们买不到棉花和布匹,衣衫单薄,常有冻掉脚冻破脸甚至全身冻僵而死者。平常手一拿出来就即刻冻白,一离开枪栓手指就会粘下一层皮来。”(《一部震天撼地的史诗——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但是,他们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的考验,保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李兆麟等人也在《露营之歌》中发出了他们的怒吼: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在极端艰难困苦时期,东北抗日联军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战争。他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态度,表现了抗联将士们誓死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的奋斗精神。

战斗精神相关的诗句 篇2

战斗精神产生于军事斗争实践, 它是军人在受到攻击时基于防御本能所生发的一种精神力量, 是战略要素之首, 也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追溯漫长的人类战争的发展史, 不同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自己的战斗实践给予了战斗精神不同的诠释。我军的战斗精神由来已久, 它伴随着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而产生, 在长期的抵抗外来侵略、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中, 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我军的战斗精神, 主要体现为居安思危的使命意识、严守纪律的过硬作风、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二、培育战斗精神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

(一) 培育战斗精神是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应急作战, 我军将面对武器装备优于自身的强大对手, 取得战争的胜利, 是我军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 仍然存在着不小差距, 武器装备的对抗, 我军仍处于弱势。然而, 战争的根本, 毕竟还是人和人的对抗, 现代战争并没有改变战斗精神作为战争制胜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高精尖的武器都有耗尽之时, 一场真正残酷的战争, 胜败的关键仍然在于人。“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 有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就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

(二) 培育战斗精神是提高官兵忧患意识的迫切需要

在当代和平环境中, 官兵的习武意识、战斗精神容易淡漠。有的同志习惯了按部就班、轻歌曼舞式的生活节奏, 淡漠了战斗精神;有的同志使命意识淡化, 缺乏居安思危的使命意识, 战斗激情也远输于战争年代。另外, 面对现代战争, 有些同志对战斗精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有人认为, 打赢高技术战争主要取决于高科技装备, 对顽强战斗精神在克敌制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要改变个别同志的认识误区, 提高其忧患意识, 就必须加强新形势下的战斗精神培育, 使其充分认清新时期锻造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三、培育战斗精神要注意的问题

(一) 培育战斗精神要加强教育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主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实现战斗精神培育经常化。要发挥好教育的中心环节作用, 把强化忧患意识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基础, 把强化军魂意识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根本, 把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作为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的核心要素, 把强化牺牲奉献意识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核心, 把崇尚荣誉、保家卫国作为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的坚强动力。只有这样, 才能激励官兵勇于战斗, 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斗争准备之中, 一旦国家需要, 义无反顾奉献一切。

(二) 培育战斗精神要注重实践

战斗精神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铸就的。培育广大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就必须加强实战任务条件下的磨练, 让战斗精神的培育进入实战环境的训练, 进入军事训练与考核, 进入抢险救灾等突发任务, 进入陌生复杂环境的演练。在挑战艰难困苦的考验中, 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 培养官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 锻造官兵遇险不惊的心理素质和勇于牺牲奉献的英雄气概。

(三) 培育战斗精神要提高团结协作意识

“不抛弃、不放弃”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连训, 它激励着全连官兵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也凝聚起“共进退、同患难”的军心士气。这一连训以最经典的语言诠释了团队精神的本质内涵。“不抛弃”让我们看到了战友间真挚而深厚的友情, “不放弃”则揭示了全连官兵共同的理想信念与目标。与以往战争不同,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行动一体化程度高, 各作战力量、作战方式和打击手段不再孤立存在,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 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要求每名官兵具有很强的联合作战、整体制胜的意识和团结协同的精神, 以确保整个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实现整体作战效能的最大化。

(四) 培育战斗精神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军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 培育战斗精神的方法、手段及要求也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实践中, 应着眼我军信息化建设实际, 把科技素质、创新能力、协同意识、意志品质等突出出来, 培养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格, 加快实现传统军人向现代知识型军人的转变。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我军建设的实际, 讲求科学创新, 确保官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完成历史使命, 确保我军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摘要:军队的根本职能是打仗, 高昂的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在战场上, 军人面临的是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赢得战争的胜利, 最需要的是战斗精神。

关键词:战斗精神,培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

[2]《政工条例》

蚊子的战斗精神 篇3

蚊子善飞、个小,却长着长长的吸管,这个与身体比例严重不协调的武器,透露出蚊子邪恶的本质。据说蚊子吸血是为了繁衍下一代,这更增添了人们对它的厌恶,被其吸了一滴血,则会衍生出更多的刽子手,使人类更受其害。于是,同蚊子的战斗成了人类一个长久的目标,能够消灭蚊子,也是很多人的愿望。可惜直到今天,人类已经实现了高度文明,可以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对于蚊子这样小小的对手,却苦无良策。

以前住在一楼,深受蚊子之苦,重新买房时,毅然选择了12楼,在我想来,这么高的地方,蚊子是决计飞不上来的。搬了新居,的确睡了几天安稳觉,当时是满心同情还住在低层饱受蚊啮的同胞们,每当闻到从他们窗口飘出的蚊香味道,听到“啪啪啪”自己打自己的声音,仿佛看到他们同蚊子战斗的坚强身影。不曾想几天过去,家里又渐渐有了蚊子,尽管数量不多,却躲在看不到的角落,总在熟睡之际出来侵扰。当时很纳闷,这么高的地方,蚊子是怎么上来的,后来在电梯里看到蚊子,才知道这家伙很聪明,它也搭上了咱们高科技的交通工具。

对蚊子没辙,反过来倒钦佩其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对于这个比人类小得太多的物种,生活在阴暗角落,严冬时还要忍受寒冷煎熬,能够延续生命也着实不易。与人类斗争的过程中,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有许多蚊子因为吸食不到鲜血而完不成生命的繁衍,想来也是非常痛苦的。蚊子虽然是人类的敌人,但也是由其生存规律所决定的,假如它们能够找到替代的食品,是决计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与人类为敌的。当然,蚊子空有顽强精神,却没有足够的智商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对它们来说是一种悲哀。

培育战斗精神 篇4

首长和同志们:

我是达拉特旗民兵应急连连长,今天根据军分区统一安排,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如何强化民兵队伍的战斗精神,提升民兵队伍的‚双应‛能力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在第十四条第十六款,首次明确地把‚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规定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家知道,军队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这种准备既包括物质准备,也包括精神准备。战士没有战斗精神,不可能勇往直前、视死如归,部队没有战斗精神,不可能所向披靡、决战决胜。这时候,可能有人在想,我们是民兵,谈行军打仗那是杞人忧天,又何谈战斗精神呢?然而,和平时期,人们对‚战争‛的预期远不如对‚突发事件‛的预期。尤其是2008年的特大冰冻雨雪灾害、‚5.12‛汶川地震,2009年的‚3.14‛拉萨打砸烧抢事件以及今年‚4.14‛玉树地震爆发之后,全社会对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建设,满足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加强以民兵应急分队为重点的民兵组织‚双应一体化‛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举措,是‚瞄准战场、适应市场‛,积极探索在用兵中练兵、练兵中强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无论是在未来发生的信息化战争,还是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战争中,纵使武器装备如何发展,作战样式

如何变化,归根到底都还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由人的因素产生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因此,培育战斗精神,提升我民兵队伍的应急应战能力,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既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非常紧迫的实践价值。下面,我主要围绕什么是战斗精神、为什么要培育战斗精神和怎么样培育战斗精神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什么是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是由军人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情感、心理、行为和能力等融合升华的一种精神力量,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的理解,至少应该由政治信仰、亮剑精神、英雄气概、科学态度、团队意识、心理素质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忠诚祖国、听党指挥的政治信仰‛是灵魂;‚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亮剑精神‛是核心;‚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气概‛是本质;‚尊重规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关键;‚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团队意识‛是基础,‚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心理素质‛是保证。

(一)忠诚祖国、听党指挥的政治信仰

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国家利益牺牲一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之魂,也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高尚品质。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是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和维护者。因此,坚定忠心为祖国、铁心跟党走的政治信仰,是对全体官兵履行职能使命提出的特殊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做到爱国与爱党、爱军队、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

实摆正祖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臵于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臵,始终以听从党的指挥,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为根本职责和神圣使命。必须勇于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一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对党和祖国无限忠诚,决不变节,决不脱逃,决不投降。

(二)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亮剑精神

提起电视剧《亮剑》,我想大家都是有感待发,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公布的收视调查数据显示,《亮剑》曾以10.3%的平均收视率拿下了2005年电视剧的收视冠军,而其主人公李云龙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男人新偶像‛。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我们将面临强敌的干预,而且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态势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改变;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面临的是灾害的无情与鲜活的生命。因此,要求我们每名革命战士必须有正义在我、师出必胜的坚定信心,决不被敌人的嚣张气焰、自然灾害的冷酷无情所吓倒,无论战情、灾情多么严峻,我们都要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要敢打敢拚,以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高昂士气,始终保持旺盛的作战热情,做到攻必克、守必固,誓死血战到底,誓死捍卫祖国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气概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历来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朱德同志在1944年曾经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许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功业,不但是由于八路军、新四军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战术,而且是由于我全体将士的艰苦卓绝、奋不顾身的英雄主义气概‛。我军英勇战斗的历程,就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铸就了张思德、董

存瑞、邱少云、黄继光、雷锋、苏宁、高建成、谭千秋、黄福荣等一座座英雄丰碑。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奉献,是革命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冲锋陷阵、流血牺牲,是革命军人的最大光荣。未来信息化战争和自然灾害情况复杂,环境特殊,随时可能面临最困难最险恶的情况,夺取作战胜利,必须大力弘扬牺牲奉献精神。每个革命军人和有志青年必须有一往无前、决不屈服的坚强毅力,无论遇到多么难以忍受的困难,都不惧艰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坚决完成任务;必须有百折不挠、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敌人作殊死搏斗;必须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四)尊重规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日益破坏,改变着战争形态,加剧着自然灾害的出现频率,支配和制约着部队作战的方方面面,战斗精神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拓展。未来作战将是一场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战争,高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战争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培育战斗精神必须遵循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和自然规律,把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与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要抓‚勇‛的培养、‚力‛的训练,还要抓‚智‛的增长、‚技‛的娴熟,用讲求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要主动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努力把官兵造就成为既有过硬的战斗技能,又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既能应急,又能迎战的新型军事人才,不断提高我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综合素质。

(五)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团队意识

在2007年的贺岁大片中,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誉为国产战争片的新纪元。其中,三营九连在连长谷子地率领下,为了掩护全团及时撤退,听不到‚集结号‛哪怕全连打光也决不后退半步,既是电影最为感人的情节,也是我军官兵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真实写照。未来处臵各种突发事件特别是应对信息化战争,这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战场空间将由原来的陆地、空中、海洋三维体系,向陆、海、空、天、电(磁)多维空间拓展,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全体参战官兵要严守纪律,自觉做到令行禁止,对上级的命令指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坚决执行,执行任务分秒不差,决不贻误战机。还要始终以大局为重,为了实现整体的、战略的目标,不惜牺牲局部的、战役战术的利益,以确保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整个作战行动的步调一致。同时,全体参战官兵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要以实际行动实践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那句‚不抛弃、不放弃‛的名言,通过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用战友加兄弟般的真挚感情培养牢不可破的团队意识,为夺取战争胜利积聚力量。

(六)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心理素质

处臵突发事件、应对信息化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较量,也是参战人员心理素质的抗衡。各种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以及未来信息化作战中军事打击与舆论较量、心理对抗、法理争夺相互交织,都极大地考验着官兵的意志品格,要求官兵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要把练技术战术与练心理心智结合起来,敢于在重大军事行动中设危局、险局、难局,积极参加模拟演习与应急演练,自觉在艰苦复杂环境和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锻造过硬的心理素

质和意志品格,在‚用得上、起作用‛上狠下功夫,培养官兵‚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理盾牌。

二、为什么要培育战斗精神

(一)培育战斗精神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时代课题。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安全形势及世界军事潮流的变化,胡锦涛同志从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即‚三个提供、一个发挥‛),这一精辟概括,同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赋予我军历史使命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紧扣时代脉搏、顺应发展需要的重要指针。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拓展了我军的职能使命,同时也丰富了战斗力的内涵。这不仅对官兵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官兵战斗精神的培育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破坏性,使官兵面对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而直接,更需要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精确性、隐蔽性、智能化有了很大提高,更需要官兵有驾驭装备、掌握技术的智慧和勇气;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见性,对官兵特别是我应急分队的应急处突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需要过硬的战斗作风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有了

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在‚钢‛不如人的情况下,我们的‚气‛一定要十分旺盛。这就要求我们把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提高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方面,贯穿于教育训练的始终,坚持不懈地引导官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二)培育战斗精神是继承我军优良传统的迫切要求。2006年10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12月8日,在会见军事科学院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2007年8月1日,胡锦涛在纪念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本色,凝聚着党和人民对军队的重托和期望,是我们总结人民解放军80年建军治军经验的基本结论。‛这是胡锦涛同志表述我军‚三句话、12个字‛优良传统的基本脉络。循着这个脉络,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胡锦涛同志把我军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高度统一起来,精辟概括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我军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根本规律。其中发扬我军‚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须臾离不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我军自创建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奇迹,凭借的就是这种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以及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高

度,充分认清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对于坚持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重要性,真正使之融入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中。

(三)培育战斗精神是提升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军队因战争而存在,军人因打赢而光荣。而战斗精神是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军人职业特点的集中体现,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军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战斗精神是其一言一行都应当表现出来的职业行为。无论战场情况怎样变化,军人的战斗精神,永远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斗精神在战斗力量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古代兵家提出:‚胜在得威,败在失气。‛(《淮南子〃兵略训》)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把精神要素列在战略五大要素的首位,认为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并形象地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恩格斯指出:‚战斗有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我认为前者最为重要。‛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战斗精神的准备,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培育战斗精神的过程,也是推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过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未来信息化作战对抗将异常残酷,处臵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将异常严峻,战斗中精神力量的较量也将愈加激烈,因此,培育战斗精神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三、怎么养培育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精神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同样的道理,战斗精神作为由军人理想、信念、情感、意志、智慧、作风等精神因素凝结升华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直接影响和支配军人行为的心理状态,蕴含着听从指挥、意志坚强、士气昂扬、作风过硬、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就决定了战斗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理论灌输与实践历练完美结合的过程。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支人员相对分散、集中训练教育时间相对较少的民兵预备役部队来说,培育战斗精神,就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重视发挥军事训练的特殊教育功能,紧密结合应急作战训练实践,锤炼官兵敢打必胜的政治素质和高昂士气,为确保如期形成应急作战能力注入强大动力。

(一)用政治教育贯注战斗精神。通过每年民兵集中训练时间扎实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将形成战斗精神所必备的要素贯注到广大民兵头脑之中,对提高政治觉悟,统一思想认识,激励战斗意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到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战斗精神教育必须着眼未来实战需求,按照‚贴近思想、贴近实战、贴近生活‛的原则,注重向战时延伸,积极服务于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斗争准备。当前应突出抓好如下三个教育: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持用

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作战原则统一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确保部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政治可靠。二是爱国奉献教育。爱国主义是战斗精神不竭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注重培养官兵忠诚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官兵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念。其次,要引导官兵把‚爱国‛的情感转化为‚卫国‛的自觉行动,树立‚爱军精武立新功‛的战斗意志,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作斗争,要同突如其来自然灾害作战到底,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誓死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共生死。再次,要引导官兵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奉献是爱国的最高境界,既是军人的一种职业特征,更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三是职能使命教育。坚持用部队担负的职能使命教育部队,用职能凝聚军心,以使命鼓舞斗志,不断强化官兵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遂行一切任务。

(二)用先进文化催生战斗精神。先进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是社会前进方向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是涵养战斗精神的食粮。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又是精神、智慧的较量,军事活动的每一个方面都渗透着文化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体现着军队的生存智慧,是军人精神的火炬,是军队奋进的号角,是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的精神支柱。在新军事革命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文化在当代军事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在培育、提升战斗精神中的作用。

1、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文化可以多元,指导思想必须统一,要继续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统一官兵思想,任何时候不动摇、不偏移。

2、用精神文化财富武装。用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抗雨雪冰冻灾害精神、抗地震灾害精神等为代表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战斗精神,武装广大官兵头脑,造就大批具有战斗精神的群体和个人。

3、用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战斗精神不仅表现为勇敢精神,还表现为官兵掌握科技文化知识的能力和程度。现在每个民兵连都建有‚草原书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民兵队员的文化知识,增强民兵队伍的科学技能,把敢打敢拼与崇尚科学结合起来,提升培育民兵队伍战斗精神的层次。

(三)用军事训练磨砺战斗精神。

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我们一定要 ‚紧贴担负任务要求、紧贴突发险情特点、紧贴时令节气变化,加强针对性训练‛。把‚三个紧贴‛作为应急作战训练中培育战斗精神的根本遵循和有力抓手,把应急拉动演练作为磨砺战斗精神的最好课堂,在处臵险情苦练精兵中摔打锤炼过硬的战斗精神。

紧贴突发险情要求,大力培育敢于冲锋在前、勇于战胜自然的战斗意志。针对未来险情、灾情更加突然,信息化战争更加激烈残酷、民兵预备役人员时刻面临生死考验的特点,以处臵险情演练为依托,在紧贴实战的训练中培育民兵队员不畏艰难、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日常训练中,注意按照实战标准严格要求应急队员,强化他们‚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意识。年初,黄河开凌、清明节前后火情严峻,达旗人武部组织的黄河防凌抢险、草原防火演练,参演人员多、险情类型多、险情情况复杂,是利用实战演练磨炼战斗精神的最佳时机。每次演练,我作为其中一员参加战斗,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革命

战士,危难时刻,身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像高建成那样的抗洪英雄和像谭千秋那样的舍身救人的抗震英雄。

紧贴突发险情特点,大力培育智勇双全、有我无敌的战斗作风。我旗黄河管段险情发生率高、险工段情况较为复杂,对我应急队员素质要求较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依托险工段实战演练等作战平台,把练作风练技术与培育讲究科学、严谨、求实的作风紧密结合起来,锤炼应急队员‚胆大心细‛的实战本领。一方面,在理论学习中强化。利用民兵军事训练理论集训等时机,强化民兵队员的理论水平,提高民兵队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为实战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实际训练中提升。要求民兵应急队员不论在队伍里充当什么角色,担任什么任务,都要树立‚我负责,我保票‛的责任意识,在保证自己担负任务不出问题的前提下,促成整条任务战线胜利告捷。

紧贴时令节气变化,大力培育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英雄气概。为了培育我应急队员处变不惊的过硬心理素质和搏击险情的坚强意志,我们要紧密结合各个季度、各个时段可能出现的险情、灾情,设臵各种可能出现灾情情况,开展针对性训练,通过模拟实战的训练,全面提高队员的应急处臵本领,让指挥员、应急队员掌握各种应急处臵预案,提高应急队员在实战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实打实地锤炼他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四)用物质利益激励战斗精神。‚民兵‛,是‚民‛与‚兵‛的结合,我们必须要重视其首先是‚民‛的因素,密切关注其切身利益,尤其对于我们鄂尔多斯地区来说,经济发展迅速,可以说,大多数青年是舍弃一定的物质利益,怀着满腔热情加入我们这支队伍的,所以建立一个与担负应急应战任务和官兵切身利益相适应的物质保障机制,既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又对官兵战斗精神的生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套用美国专利工作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战斗精神之火也需添加‚利益之油‛。

1、通过物质利益激励战斗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我们经常听革命前辈讲他们当初投身革命的经历,有许多英雄最初只是抱着为了填饱肚子这个朴素的想法参军入伍的,这种入伍的最初动因丝毫不影响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马克思认为: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邓小平也说过:‚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可见,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利益相对于思想,正如物质相对于意识,处于更基础的地位。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担负着特殊使命的半武装集团,广大官兵战时要吃苦受累、冲锋在前,随时准备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有时不得不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抛下卧病在床的亲人,损失掉不少的经济利益去进行训练,执行抢险任务。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殊奉献的实际,落实现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在生活、工作上给予他们足够的照顾和关心。

2、特殊照顾伤残或牺牲官兵及其亲属的物质利益是造成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社会氛围的需要。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珍惜的民族更可悲。一个民族只有善待死者,才谈得上珍重活者,只有尊重了为国牺牲者,才能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去牺牲、为民去舍弃一切。电影《集结号》之所以让人久久不能忘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一个应该铭记的真理: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正如《集结号》电影中连长谷子地的生活原型――曾经为了84份阵亡通知书而遍寻全国的山西省检察

院退休检察官王艾甫老人所说:‚记住那些该记住的,珍惜那些该珍惜的,这就是《集结号》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今天我们不是缺少了埋忠骨的桑梓地,而是缺少以国家的名义祭奠烈士的圣洁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前不久正在进行的抗洪抢险中,我们有多少解放军战士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又有多少无名英雄因此落下了终身残疾。所以我觉得加大拥军优属工作力度是势在必行,通过普及全民国防教育,使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军队存在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战时打赢战争、取得胜利的能力,更表现在平时遏制战争、战胜灾害、争取和平的能力,他们的牺牲与奉献不仅仅表现在战时,和平是对他们的最高奖赏。要把以国家的精神名义祭奠为国牺牲者,同以国家的物质力量照顾为国捐躯官兵的亲属有机结合起来,把崇尚英雄本人的情感同照顾英雄亲属生活的物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精神与物质在结合中升华。瑞士军事家约米尼曾经指出:‚如果在一个国家中,为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的军人们所受到的尊重还不如大腹便便的商人,那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为官兵特别是牺牲官兵及其家属提高优抚标准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在历次矿难中罹难的矿工家属都一次性给予20万元以上的精神抚慰金。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执行,‚80后‛、‚90后‛逐渐成为部队兵员的主题,加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对夫妇‛赡养四个老人的现象也会逐年增大。因此,我觉得要通过采取提高优抚标准等办法,使官兵及家属能够享受到足够的荣誉照顾,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牺牲烈士纪念日等形式,使牺牲的与活着的官兵都能产生心灵的慰藉,通过为战斗精神之火添加‚利益之油‛,使官兵及其亲属的思想产生现实和深远的影响。惟有

战斗精神教育提纲教案 篇5

未来作战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其参战力量的合成性、战场环境的复杂性、战役战斗的残酷性都大大增强。胡主席明确指出,“要在做好物质技术准备的同时大力加强战斗精神准备。”这是对军人意志品质作风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每名官兵要充分认清做好战斗精神准备的极端重要性,着眼信息化战争的特殊要求,自觉加强战斗精神的培养和磨练,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意志品行,为赢得作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一、战斗精神是夺取信息化战争胜利的力量之源 战斗精神是由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行为等融合并升华的一种内在力量,是直接支配军人行为,夺取战争胜利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曾经说过:“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在未来高技术战斗中,尽管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战斗精神是战争制胜重要因素的定律不会改变,而且在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作用。

武器装备再先进也代替不了战斗精神。随着先进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一些同志对战斗精神 的作用产生了认识偏差,认为现代战争主要是先进武器装备的对抗,靠的是高科技,打的是新装备,按按电钮、敲敲键盘就能解决问题,不会再有过去那种近距离对垒、面对面拼杀的场面,战斗精神强不强无关紧要。这种模糊认识,导致有些同志对那些最能磨练意志品质作风的体能训练、野营拉练等课目重视不够、热情不高。应当承认,信息化战争中谁拥有了先进武器装备,谁就能更容易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现代战争不仅是先进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人的意志、作风、智慧、勇气等精神力量的比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战争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武器装备先进到什么程度,生死苦累始终是每个军人必须首先面对的考验。事实上,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战斗精神的培养,就连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也不例外。他们不仅注重对官兵进行以“忠诚、职责、荣誉、奉献、勇气”等为主要内容的战斗精神教育,而且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军事训练时间和高难科目,目的是通过平时严格训练来培养磨练官兵战斗精神。美军规定,部队训练不少于1800小时,德军为1980

小时。按每天8小时计算,训练日达到225天以上,以此练就官兵在恶劣战场环境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毅力和勇气。伊拉克战争期间,我们可以经常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这样的情景:身背40多公斤装备物资的美军士兵,被空降到酷热、空旷的野外,即使在遇到补给不及时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强的作战能力。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平时对战斗精神的培养。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以“小米加步枪”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突破敌人五次反围剿,推翻了蒋家王朝;还有众所周知的“孟良崮战役”,更是先进武器装备替代不了战斗精神的真实写照。孟良崮是重要军事要地,由国民党张灵甫率整编第74师把守,该师下辖第51、第57、第58旅,全部美械装备,经过美军训练,属国民党军甲种装备师,号称“五大主力”之一。张灵甫认为该师战斗力强,所处地形有利,已控制制高点,又可得到国民党第11师、第65师、第25师、第83师和第7军的支援。因此,一面请求空投粮弹,一面调整部署,立下军令状要决战决胜。我军第48师在陈毅、粟裕率领下,团结一心,临危不惧,发扬一怕苦,二不怕累,敢打硬仗,善打恶仗和连续作战精神,与敌展开了血与火的激战,最终攻战了

孟良崮,全歼驻守之敌。由此可见,先进武器装备并不是万能的,没有战斗精神作支撑是不可能取得战争胜利的,尤其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只有把先进武器与人的战斗精神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打赢高科技信息化战争。

武器装备处于劣势更需要过硬的战斗精神。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战争中物质力量总是有限的,而战斗精神的发挥却是无限的,特别是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物质力量成倍增长,并在一定条件下化劣为优,创造出战争奇迹。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一入朝鲜,就重创从未吃过败仗的美“王牌军”骑兵第1师,打得自称“只有进攻和胜利”的美陆战队溃不成军。当时,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最多时达2400架,飞行员有数百小时以上的飞行经历。年轻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只有几十小时的飞行经历。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空中拼刺刀,共击落击伤敌机400多架,击落了美军“最了不起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为扭转战局,美军又发起了“金化攻势”,向上甘岭二个高地投入6万多人和众多火炮、飞机,猛攻40多天,山头被削低2米。但志愿军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像钉子要一样牢牢扎在上

甘岭,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毛主席在总结胜利经验时形象地说:“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毛主席讲的这个“钢”是指武器装备,这种“气”就是战斗精神。回顾我军战斗历史,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以劣胜优,战胜一个个强大的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强大的战斗精神。我军的武器装备与美军相比落后很多,最终能够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靠的正是我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必胜,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靠的正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打硬仗恶仗、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意志。伊拉克战争中,伊军之所以不到一个月就土崩瓦解,很快丧失战斗力,固然与武器装备上的明显劣势有关,但更与伊军的战斗精神溃败有直接联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现代战争舞台上,武器装备落后的一方只要具有强大的战斗精神,同样可以打胜仗;如果武器装备处于劣势,又没有过硬的战斗精神作支撑,那就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从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看,虽与台军相比总体上占有一定优势,但近几年来,台湾当局不断加大军事投入,先后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中,缩小了与我军现有武器装备之间的差距。

为此,在未来作战中,我们要在强敌介入的情况下、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打胜仗,就必须充分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作用,大力培养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做到战斗精神高人一等,战斗意志胜敌一筹。

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特别需要加强战斗精神培养。和平时期由于缺少战争年代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加之社会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官兵战斗精神很容易受到弱化。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一方面,我军近20年时间没有打仗,一些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对战争缺乏直接感受,只看到世界相对和平的表象,看不到战争的危险,认为仗一时打不起来,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不打仗心态做打仗准备的问题;另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出现偏差,有的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牺牲奉献精神淡化,有的崇尚大款明星、英雄观念淡漠,有的个人主义滋长、大局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再一方面,兵员成分出现了新的变化,现在部队独生子女官兵增多,这些同志不少都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有的一遇到困难挫折容易心灰意冷,有的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往往缩手缩脚,怕苦怕累思想比较突出。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不仅平时做不好工作、完不成任

务,而且一旦打起仗来,就很可能付出血的代价。近几年来,各级针对海防部队的特点和官兵的思想实际,在培养官兵战斗精神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站在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高度,充分认清战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增强紧迫意识,自觉把战斗精神培育抓得紧而又紧,锻造得强而又强,确保平时过得硬,战时打得赢。

二、未来作战需要全面过硬的战斗意志和作风 要肩负起使命,履行好职责,就要着眼未来作战的需要,把培养全面过硬的战斗意志和作风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落实“真抓实备”的要求,促进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锻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这是战斗精神最直接最鲜明的标志,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我军光辉的战斗历程,就是一部雄壮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广大官兵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一幕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伟大奇迹。曾被朱德总司令赞誉为革命英雄主义最高表现的刘老庄战斗,就是我军英勇

顽强、不怕牺牲的光辉范例。1943年3月,某团四连82名官兵,奉命掩护党政军机关和群众转移,在苏北刘老庄钳制和阻击前来扫荡的敌人,与3000多名日寇战斗了一整天,到黄昏时只剩下20多个伤员,子弹也打光了。面对凶恶的敌人,勇士们无所畏惧,端起刺刀,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82名官兵先后击退敌人5次冲锋,打死打伤敌人500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壮歌。我军源远流长的革命英雄主义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官兵。从红军时期的大渡河十八勇士,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时期的黄继光、邱少云,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王杰、徐洪刚、李向群等,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他们都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楷模。未来作战,我们面临的作战环境十分险恶,作战行动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全面展开,作战样式和战场转换频繁,战争消耗和人员伤亡巨大,官兵面临的生死考验极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我们锻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要牢固树立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祖国统一而牺牲奉献无尚光荣的思想,做到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为赢得胜利不惜牺

牲自己的一切;要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作战环境,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毫不畏惧、敢打敢拼,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要有挑战生理极限的顽强意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以钢铁毅力、高昂斗志,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挑战,直到夺取最后胜利。对海防官兵而言,就是要在日常工作、学习和训练生活中,坚定信心面对挑战,鼓起勇气逾越障碍。如我们在训练中遇到难题,在名利得失上受到挫折的时候,要坚定信心和勇气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如果我们被眼前的“拦路虎”吓倒,就会成为它们的“俘虏”,在前进的道路上一蹶不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摔打,在军事斗争准备中锻造意志,不愧于新时期的钢铁勇士和海防精兵。

强化团结协同、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古今中外,凡是能征善战的军队,无不重视“师出以律”,强调“令行禁止”。我国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在《整师》一文中写到:“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宋朝岳飞统率的军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夜宿不入宅,晨起草

苇不乱”。我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美援朝中,邱少云和战友们奉命潜伏在离敌阵地前沿只有60米的草丛中,敌人一颗燃烧弹在他身边爆炸,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但为了500多名潜伏战友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他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始终没有暴露目标,保证了部队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夺取战斗胜利。现代战争,尤其是未来反“台独”作战,对军人的作风纪律素质要求更高,既是一场军事“对抗仗”,也一场政治“比拼仗”,而且政治影响往往大于军事影响。因此,每个官兵都必须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善于从战略全局上思考认识问题,自觉做到军事计划、作战行动都服从国家政治外交斗争的全局需要。不论形势多么严峻、情况多么复杂,都要坚信党的正确领导,坚信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自觉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党让干啥就干好啥,确保军令政令畅通,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意图的实现。另一方面,未来反“台独”作战,将是陆、海、空、二炮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作战体系与作战体系的较量,参战兵种多、火力种类多、作战样式多,组织指挥非常复杂,对协同作战的要

求非常高。只有以严格的纪律规范约束各参战部队和官兵,才能保证实现统一的指挥,发挥联合作战的巨大威力。否则,任何层次的堵塞,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作战行动甚至战略全局的失利。2004年,我国航空部队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就是密切协作和统一行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很强的联合作战、整体制胜意识,严守协同纪律,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整个作战行动步调一致。要服从统一指挥,不管原先是不是自己的上级,也不管以前是不是在一个单位,只要明确了指挥和隶属关系,就要坚决服从领导。要加强团结协作,参战部队和人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作战任务。

发扬以智取胜、善打巧打的科学精神。兵法曰:上兵伐谋,下兵伐兵。意思是说依靠智慧和谋略取胜是赢得战争的最高追求。我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一方面靠的是忠诚和勇敢,另一方面靠的就是高超的智慧和谋略。从红军时期的四次反围剿到四渡赤水和强渡乌江,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破袭战到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七战七捷、千里跃进大别山到震惊中外的青岛、即墨围攻战,正是以智取胜、善打巧打的成

功战例。1949年4月20日,为配合我军主力向江南进军,许世友、彭林率领山东军区采取逐步压缩、迫敌早撤、分割包围的作战方针,首战灵山,迫使国民党第32军南逃,攻破敌第一道防线后,尔后分兵两路,向即墨和马山、盟旺山、莲花山、四舍山等高地追击,全歼第二道防线之敌,收复城阳、女姑口车站和赵家村等地后,沿海绕过崂山向南攻击前进,占领沙子口,收复青岛市。经过1个月的围攻作战,山东军区部队共歼敌2000余人,国民党军有3个团2900人起义。这次战役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军指战员灵活指挥、善打巧打的战斗精神,无不是斗智与斗勇的有机结合。现代战争就是信息战、科技战、智力战,尊重科学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然要求。未来反“台独”作战,我们面对的对手拥有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尤其是美军作战经验比较丰富,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敢打敢拼的勇气,更要讲究科学、以智取胜。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打胜仗的观念,自觉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加大军事训练科技含量,努力钻研以智取胜之道。要一切从实战出发,善于运用科学态度分析战争,运用科学方法指导作战,运用智谋先敌决策、高敌决策、快敌决策,始终把握作战的

主动权,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在作战中要审时度势,灵活指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要立足于部队实际和担负的作战任务,学习借鉴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的有益经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研练新的作战样式,探索新的战法,以更好地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培养处变不惊、遇挫不馁的心理素质。“练兵之法,当先练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充分发挥手中武器作战效能、从容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沉着运用指挥谋略的前提条件,也是战斗精神准备的重要内容。未来作战,敌我双方军事打击与舆论攻势、心理对抗、法理争夺相互交织、异常激烈。参战官兵既要承受高技术武器装备巨大杀伤力破坏力带来的强烈震撼,又要面临战场各种复杂情况的严峻考验,心理负荷将空前增大,很容易产生惊慌恐惧、焦急忧虑、悲观气馁、厌战怯战等消极心理。如果没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很可能削弱军心士气、影响战斗力。伊拉克战争中,在美英联军强大的军事和心理攻势下,萨达姆的军队很快士气涣散、意志消沉,统帅部完全推动对军队的控制,伊军官纷纷脱掉军装丢弃武器逃跑回家,很多中高级军官包括萨达姆的亲信也都叛变投敌。脆弱的心理防线注定了战争的戏剧性结局。与此相反,科索沃战争

中,给人们印象颇深的是,不仅北约的炸弹未能使南联盟军人屈服,而且北约的欺骗宣传未能消弱南联盟军民抵御外侮的信念。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斯拉夫民族所具有的在长期反侵略斗争中培养起来的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一战例警示我们,要抵御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心理进攻,提高官兵在战场恶劣环境影响的心理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平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心理训练的培养。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就可以在未来反“台独”作战中自觉做到,面对突如其来、出乎意外的危险紧迫情况不恐惧不惊慌,镇定自若、沉着应对;面对激烈残酷战斗所带来的生命威胁不怯战不畏缩,敢于直面伤亡、勇于为国捐躯;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不灰心不气馁,愈挫愈坚、勇往直前;面对敌人的心理攻势不动摇不屈服,坚定信念、永不变节。

三、大力培育和锤炼过硬的战斗精神

过硬的战斗精神不是上了战场就自然会有的,只有平时自觉砥砺、加强培育,战时才能斗志昂扬。培养战斗精神,一靠思想教育,二靠实践锤炼。我们必须自觉在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这个大熔炉中点滴养成、刻苦锤炼。

在弘扬我军优良传统中激发战斗精神。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特有的政治优势,蕴涵着战斗精神的丰富营养,对培育战斗精神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几十年来,我军的建设发展,实质是一部战斗史、奋斗史,涌现出了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和模范典型,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新做法,形成了具有独自特点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卫士,我们要认真学习光辉历史,学习本部队的战斗历程和具有自身特色的革命精神,深刻领悟我军优良传统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增强为祖国和人民而战、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使命感光荣感。像新时期涌现的学雷锋标兵XX,舍已救人的XXX,刻苦钻研的郭兴福,正是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立足岗位学传统,结合本职练精兵,才有所作为,成为楷模。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像他们那样阅读英雄传记、聆听英模报告、观看战斗影片、高唱革命歌曲、讲述英雄故事、参观荣誉史馆和革命圣地中,缅怀革命先烈出生入死、前仆后继、甘洒热血的伟大壮举,感悟英雄模范坚定信念、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高尚情怀,用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事迹鞭策激励自己,大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叫响“宁让自己鲜血流,不让祖国寸土丢”等战斗口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过硬的战斗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好思想、好作风,努力争做新时期传人。

在严格的教育训练管理中磨砺战斗精神。严格的教育训练管理是战斗精神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军认为,他们在海湾战争及此后进行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除了高新技术外,主要是依靠士兵的素质以及培养这些素质的富有成效的教育训练管理。克劳塞维茨指出:“普通人的勇敢是一种天赋的品质,而军人的勇敢必须通过锻炼和训练培养出来。”解放海南岛的渡海登岛作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49年12月,我军为解放海南岛,立即展开了渡海作战的有关准备工作。但由于渡海作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的官兵一见到大海就害怕,担心出海翻船;对渡海作战缺乏信心,认为没有现代航渡工具,又没有海、空军支援,以古老的木帆船渡海,很难完成作战任务。为此,作战统率部下令各部队以海为操场,以船为课堂,先技术后战术,先昼后夜,先近后远,先单船演练后多船联合演练的方法,苦航海基本技术。不仅培养了6000多名水手,而且克服了官兵的思想顾虑,坚定了指战员胜利信心和勇敢战斗的决心。由此可见,顽强战斗精神对于

战斗胜利取到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说明,这种战斗精神不是讲出来、喊出来的,必须靠平时严格的教育训练管理养成。为此,每个官兵要坚持躬行实践,自觉点滴养成。一是要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教育活动,认真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关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决策指示,尤其要深刻理解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关于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全面掌握我军战斗精神的基本内容,真正弄清“为什么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么准备打仗”的问题,打牢培育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一切从实战出发,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做到未来战争需要什么就练什么,不仅要练体能、练技能、练智能,还要练思想、练意志、练作风,特别是要在近似实战的训练演习中,加强胆量、信心、判断力的锻炼,通过反复、严格的训练磨砺过硬的战斗精神。三是要自觉从日常工作生活严起,坚持用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言行,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强化“守纪如铁”的战场纪律观念,做到一声令下,冲锋在先,英勇杀敌,誓为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领土完整牺牲奉献一切。

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战斗精神。执行重大演习、抢险救灾、国防施工等急难险重任务,往往标准要求

高、条件艰苦恶劣、危险性大,最能培养官兵的战斗精神。像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就是广大官兵在与洪魔殊死搏斗的过程中锻造出来的,为我军光辉历史续写了新的篇章、增添了新的光彩。因此,每个同志要自觉把参加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意志品质作风的重要契机,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当尖兵、打头阵;大局面前坚决服从,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苦累面前乐观以对,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寻求对策、尽力解决;危急面前挺身而出,处变不惊、敢于牺牲。力求每参加一次重大活动,战斗精神就提高一步,每完成一次急难险重任务,战斗精神就升华一层。

思考讨论题:

1、战斗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立足本职岗位培育战斗精神 篇6

面对长期相对艰苦的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和繁重的执勤训练任务,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刚入伍时的新鲜感和立志成才的激情是不是已经不复存在了呢,有时感觉部队和想像中的不一样,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差不多,太单调,没什么意思;有的感觉部队没有什么可锻炼的,一天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没啥发展等等,认为部队训练累、生活苦、管的严。但我们依法服兵役,参军尽义务,还要在警营继续履行我们的义务,来丰富和充实我们的人生履历,谁也不能脱离这个现实。这就有一个端正态度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一、坚持把立足本职岗位,培育战斗精神作为忠实履行职能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案例一】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故事:马克吐温小时候,有一天因为逃学,被妈妈罚着去刷围墙。围墙有30米长,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刷了几下,简直是杯水车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刷完,他灰心丧气地坐了下来。这时,他的一个伙伴桑迪,提了一只水桶跑过来。马克吐温跟他说“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行吗”桑迪有点动摇了。“还有呢,你要答应,我就把那只肿了脚趾头给你看”。桑迪经不住诱惑了,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的布。可是,桑迪到底还是跑开了,因为他妈妈在那瞧着呢。马克吐温的又一个伙伴罗伯特走过来,还正吃着苹果,引得马克吐温直流口水。突然,他十分认真地刷起墙来,每刷一下都要打量一下效果,活像大画家在修改作品。“我要去游泳。”罗伯特说,“不过我知道你不去了。你得干活,是吧?”“什么?你说这叫干活?”马克吐温叫起来。“要说这叫干活,那它正合我的胃口,哪个小孩能天天刷墙玩呀?”马克吐温卖力地刷着,一举一动都显得特别快乐。

罗伯特看得入了迷,连苹果也不那么有味道了。“嘿,让我来刷刷看。”“我不能把活儿交给别人。”马克吐温拒绝了。“我把苹果核儿给你。”罗伯特开始恳求。“我倒愿意,不过……”马克吐温犹豫道。“我把这苹果给你!”小马克吐温终于把刷子交给了罗伯特,坐到阴凉处吃起苹果来。看罗伯特为这得来不易的权利努力刷着。一个又一个男孩子从这里经过。高高兴兴想去度周末,但他们个个都想留下来试试刷墙。马克吐温为此收到了不少交换物:一只独眼的猫,一只死老鼠,一个石头子,还有四块桔子皮。

【设 疑】大家想一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和思考?

在部队生活中,大家面对单调而枯燥的环境、艰苦又繁重的任务,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我还是问大家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大家入伍到现在后悔吗?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酒绿灯红,整天不自由,不后悔?二是对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烦不烦?站岗执勤每天都有,教育训练反复都是那些内容,不烦?三是训练执勤感觉苦不苦?冬天冷,夏天热,一天下来腰酸腿疼,不苦?通过大家发言看,我们每名同志真的很优秀,对这些基本问题都有很深入的看法和理解,综合大家的观点,我认为:

【剖 析】怎样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关键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想法。态度决定一切,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乐于奉献、勇于尽责和甘于吃苦,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每个人的光荣权利,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信念,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结 论】作为军人,要切实端正服役态度,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履职尽责,真正在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

因此,军人要以尽责为本,因为尽责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军人就意味着责任,履职尽责更是军人价值的核心。我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我们站岗执勤,正是尽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安心本职,热爱本职。一个优秀的人也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要尽到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我们要牢记责任、谱写忠诚,必须把忠诚卫士的崇高追求化为牢记使命、踏实履行职责的实际行动。尽职尽责地执好每一次勤,站好每一班岗,完成好每一次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历史责任。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锻造、培养这种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就是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每项工作。也给大家透露一个信息,据统计,现在地方女青年约有79%把军人作为择偶的最佳人选之一,就是当过兵的人或军人有责任感。

二、坚持把立足本职岗位,培育战斗精神作为无私奉献、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

【案例二】一位年轻人,跟一位老玉匠学艺。几年过去了,他已经能雕出许多精美花饰的玉器,认为自己已学得差不多了,便向师傅提出要出师,师傅听了,也没说行不行,只是对他说:“你去把那个最大的木桶提来,然后,把它装满石头。”他很快就把石头装了进去,师傅问他:“都装满了吗?”他点了点头说:“都装满了。”师傅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堆沙子说:“那你再把那些沙子装进去,你看还能不能装得下?”他拿着沙子往桶里倒,沙子果然顺着石头的缝漏了进去。这时候,师傅又问他:“这回真的装满了?”他自信地回答;“真的装满了。”师傅不再言语,转身走进房子,舀出一瓢水说:“那你试着把水倒进去吧。”他接过水瓢,慢慢地把水倒进了水桶,水很快就渗了进去。过了半天,他满脸惭愧地对师傅说:“师傅,我不走了。”

【案例三】一家日资公司的公关部招聘一位职员,许多人参加了竞聘。公司的面试和笔试十分繁琐,一轮轮淘汰下来,最后只剩下5个人。5个人个个都优秀,都有较好的外表条件和学识,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公司通知5个人,聘用谁得由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后才能决定。于是5个人安心地回家,等待公司最后的决定。

几天后,其中一位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封信,信是公司人事部发来的,内容是:“经过公司研究决定,你落聘了,但是我们欣赏你的学识、气质,因为名额所限,实是割爱之举。公司以后若有招聘名额,必会优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材料录入电脑存档后,不日将邮寄返还于你。另外,为感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还随信寄去本公司产品的优惠券一份,祝你开心。”她在收到电子邮件的那一刻,知道自己落聘了,十分伤心。但又为外贸公司的诚意所感动。两天后,她收到了寄给她的材料和一份优惠券,另加一个电子信件中没有提及的一个带有公司标志的小饰物。

她十分感动,顺手花了3分钟时间用电子邮件给那家公司发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

但两个星期后,她收到了那家日资公司的电话,说经过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她已被正式录用为该公司职员。后来,她才明白这是公司最后一道考题。公司给其他4人也发了同样的电子邮件,也送了优惠券和小饰物。但是回信感谢的只有她一个,所以她自然而然胜出了。

【设 疑】

1、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怎样才能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剖 析】人生就像一只桶,你永远也装不满它,只有不断地往里装填新的东西,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丰富。“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才能不断打牢成就事业的基础,只有永不自满,才有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才华和品德相比较而言,品德更为重要,所以要德才兼修。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那就需要我们不仅有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人生态度,而且还要具备灵活的头脑和必备的技能,而所有这些,在我们完成各项任务的生活实践中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和培养。怎样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就是要牢牢把握每一个锻炼的过程,立足现有,学习做人,学会做事,提高本领。

【结 论】武警官兵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锻炼,点滴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坚定信念中,明确做人的基本道理。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强化热爱本职、坚定理想信念中,我们能够不断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增强信心,从而不断端正人生的基本态度,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落实工作中,掌握做事的基本方法。过河需要“船”和“桥”,部队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如何提高工作标准和抓好质量建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落实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方法,而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简单的重复,一般性的落实。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生存的基本技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现实社会中,需要每个人都要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而部队并不是真空,也要受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的影响,而能否保证官兵健康成长和部队内部安全稳定,更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每名官兵做到知行统一,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必备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实践知识,能够主动的调整,自觉的适应,全面的提高。

三、坚持把立足本职岗位,培育战斗精神作为严守纪律、坚定信念、不畏强敌的生动体现

【案例四】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学长问:“你认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你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辨解:“报告长官,刚才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了我。”但是不行,所有的辨解都不在那四个“标准答案”里,所以你只能回答:“报告学长,不是。”学长要问为什么,你最后只能答:“报告学长,没有什么借口。”学校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要让新生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明白表现不达到十全十美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学校认为,只有秉持这种信念,才有可能激发起一个人无比的毅力,产生出最大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连长派一个名叫赖瑞的学生到营部去,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却交代了7项任务,有些人要见,有些事情要请示上级,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赖瑞下定决心把7项任务完成,但具体该怎么做心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问题就出现在醋酸盐上,赖瑞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给他一点,但中士不答应。赖瑞只好一直缠着他。最后他不知道是被赖瑞说服了,还是发现眼前这个人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摆脱,他终于给了赖瑞一些醋酸盐。

当赖瑞回去向连长复命的时候,连长没有说什么,但显然很意外赖瑞把7项任务完成了。事后赖瑞回忆说,当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本无暇为做不好的事情找借口,只能把握每一分一秒去争取完成任务。

这就是西点“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的延伸,它让人明白,无论是学长还是老板,他只要结果,而不要听你长篇大论地解释为什么完不成任务。赖瑞从西点军校毕业后,留校担任战略策划,同时教授领导及道德课程。1993年退伍后担务艾尔伯马尔学院校长至今。

【设 疑】

1、西点军校的这种理念对我们有哪些锻炼?

2、结合实际,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做?

【剖 析】西点军校不只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就是这四个“标准答案”让许多人受益终生。生活中我们为自己不安心工作、不能更好的履职尽责找了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没有一个严于律己,高标准追求卓越的意识,总是认为因为客观理由影响到工作质量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从自身主观找原因,使原本可以避免的过失却任其发展,严重影响到工作质量,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效率,如果我们没有效率,将势必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相应的收获,有时甚至丧失了信心、耗灭了斗志,变得平庸。

【结 论】我们要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在得与失的考验中踏实工作。我们常说当兵尽义务,尽责作奉献,就是当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和部队建设大局为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这个“小我”,维护革命利益这个“大我”。面对个人得失,能够讲政治、懂奉献、顾大局,以“喜看人民奔小康,甘愿奉献穿军装”的广阔胸怀,积极投身部队建设的火热实践,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争做武警部队建设事业闪闪发光的“螺丝钉”,忠实履行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

在苦与乐的考验中奋发有为。艰苦的环境、清苦的生活、繁重的任务,是自古以来军旅生涯的基本特点。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要在任何条件下,能够吃得了辛苦、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能经得起摔打和磨练,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只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才能够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奋发有为,多作贡献,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辱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

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不辱使命。军人的职业总是和流血牺牲连在一起的。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对军人来说,生与死是每个官兵必须始终面对的最大考验。武警部队在执行各项任务时,经常要与各种犯罪分子进行面对面的较量,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履行好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就要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牢固树立随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思想。不管是在执行任务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生与死的考验,要用鲜血甚至生命履行好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

战斗精神相关的诗句 篇7

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极力摆脱时下不断提倡简单反映论的困境, 反复重申作家在文学创作当过程中主观因素的重要性。在《张天翼论》中他自信地断言:“艺术活动功底最高目标是把握人生底真实, 创造综合典型。这需要在作者本人和现实生活拼搏的过程中才可以达到”“一个作家, 怀着诚实的心, 在现实生活里面有认识, 有感受, 有搏斗, 有希望或追求, 那他的精神就会形成一个熔炉, 能够把吸进去的东西化成溶液, 再用它来塑成完全新的另外的东西。”

胡风提出的独树一帜的“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理论, 为现代文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今天, 依然对当下的文学评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性作用, 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一、胡风“主观战斗精神”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 一方面, 主观战斗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重点在于强带作家的主观性, 提高主体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战斗”, 要求用主观融入客观, 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创伤”主张, 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主张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思想的灵魂, 成为他文艺思想的代名词。另一方面, 胡风认为要创造出好的作品, 作家必须以真诚的心意, 高度的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作为客体的现实生活中, 拥抱客观对象, 肉搏现实人生。“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主观精神”“战斗要求”“人格力量”。

二、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文艺观的贡献

胡风的文艺观虽然是现实主义下的文艺观, 但他又不同于其他现实主义文论家, 在主张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前提下, 认为必须依靠主观的积极行动与配合才能达到主客观相结合相统一的目的。主观是主动的、积极的, 但客观并不不是。胡风强调“主观战斗精神”, 强调主观能动性, 目的就是作家在创作时要反映现实生活, 关键在于他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中去, 要带着满腔热情, 全身心投入生活, 在生活中真诚地去感受、去体验, 寻求世界与生命的真谛, 并把这一切融入到他的作品中。

胡风的文艺观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他的启蒙作用, 40年代正值抗日救亡运动腾起之时,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胡风文艺理论发展成熟并达到高峰, 造就了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具体性, 知识分子应成为启蒙思想的传声筒。胡风认为, 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和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是统一的、一致的。胡风文艺思想的启蒙作用在与作家的创造能力。胡风要求作家“对于血肉的现实的人生的搏斗”, 这就要求作家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立场、先进的世界观及强烈的爱憎感情, 否则就会偏离现实主义轨道。他认为要体现生活的真谛, 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就不能脱离生活, 要与生活达到一致。他在《胡风评论集·后记》中说:“我说的‘主观战斗精神’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的爱爱仇仇的态度”。他认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 作品要体现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 比如爱恨情仇, 体现出主观的战斗信念和欲求是最为重要的。他认为“首先需要作家本人把人民的负担、觉醒、潜力、愿望和夺取生路这个火热的, 甚至是痛苦的历史内容化成自己的主观要求。由于自己有着征服黑暗的心, 因而能血肉地深入具体的过程去认识和反映光明, 这能够在黑暗的作品里感到血肉的搏斗, 引起争取光明的渴望, 在写光明的作品里感到血肉的追求, 引起征服黑暗的信心。”可见,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作家思想的转变, 要求作者在创作中去“征服黑暗”, “渴求光明”, 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先进的立场。这充分反映了胡风文艺观的进步性。

三、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路翎等七月诗派作家们的影响

在当时, 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都受到他“主观战斗精神”的影响。

胡风作为“七月诗派”的盟主, 他的“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家以“锐敏的感受力”“燃烧的热情”“深邃的思想力量”去“突进现实的密林”“拥抱客观现实”, 经过“创作的主体和客体相生相克过程”, 达到主客观紧密结合。是对当时创作上的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一种有力冲击。强调诗歌创作应反映现实, 但必需坚持客观对象与主观战斗精神“相生相尅”合二为一的美学原则。七月诗派的作家们在苦斗中巩固, 以“主观战斗精神”来突进人生, 把主客体融合起来, 成为诗人们的自觉追求, 乐观明朗的色调开始减弱, 深沉凝重感有所增强。如天蓝的诗集《预言》和冀汸的诗集《跃动的夜》, 是以雄浑豪放的气概本色地抒唱战争的;天蓝的《队长骑马去了》、冀汸的《旷野》都直接写出了战争中的胜利、挫折甚至是牺牲的复杂体验, 前者的悲慨与后者的雄健, 都给人以极强的力感, 显示出阳刚之美。邹荻帆的诗集《意志的赌徒》和阿垅的诗集《无弦琴》, 各自显示出俊逸隽秀与沉郁滞重的风格, 他们都于孤寂的战斗中发扬坚忍主义, 透现出不无伤感的、与意志拼搏的心绪, 共通的悲慨情调使他们合成了同一类型的战争抒情。

路翎作为进步现实主义流派——七月派的最具代表性成员, 他独树一帜文学创作风格, 是与当时胡风文艺观密不可分的, 是路翎对胡风理论锲而不舍地探求与忠诚实践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胡风的理论一直强调“文艺作品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带着真诚走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 因此, 把现实主义融于到文艺创作中, 这无疑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在创作中, 路翎积极地、大胆地进行着尝试, 在创作中遵循现实主义这一原则, 所以, 他所创作的诸多形象:如高利贷者、流浪汉、农民、地主、商人、算命先生、说书人、知识分子等都显得非常真实和饱满, 这都源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体验。路翎通过对这些形象进行最原生态, 最本质的描写, 从而找寻和探究他们在人生轨迹中所呈现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胡风文艺观不仅倡导艺术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而且也强调在创作中必须表现人的活动。他认为:艺术创作虽然以现实生活为源泉, 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 其对象必须是活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轨迹。只有描写活人的思想情感, 突出人物最复杂的心理状况或最激烈的精神斗争, 这样才能体现真正的现实主义, 在这方面, 路翎可以说是不断进行着尝试, 并且可以说他完全做到了, 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 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认识和体验, 其作品展现了强烈的个人色彩, 从而使作品充满了燃烧着的激情。可以说路翎小说最有魅力、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正在于此。

可见, 路翎是在胡风的理论体系模式下进行创作的, 它像一条主线, 引领着路翎一路前行:从创作题材到创作对象这一过程中, 路翎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尝试和超越。他孜孜不倦地从现实主义走向心理现实主义, 再超越到主观现实主义, 路翎可谓是胡风旗帜之下的最忠诚的一员闯将, 他们一个指导与呼叫, 一个实践与开拓, 共同崛起在那个让人可圈可点的时代之中。

四、胡风“主观战斗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胡风文艺思想是对文学某种局限性的一次反思, 一次还不很成熟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那个时代, 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 仍然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 他告诉了我们, 文艺要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文艺要反映生活, 同时, 文艺要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生动形象的书面表现, 虽然文艺来源于生活, 但并不是说文艺就要像镜子一样, 机械的、原样地再现生活, 它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作家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并与作家的思想、情感起了化学反应后的结果。胡风《三十万言书》中强调, “离开实践来抽象地强调‘更重要的是忠于现实’那只能是无助和无结果的直观,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来源生活, 反映生活, 高于生活, 还要有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生活实践这一基础, 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其次, 他告诉我们, 作家要有服务于时代生活的责任感, 要有一种敢于说真话, 敢于直面现实人生的革命战斗姿态。作家不应该被商业利益驱使而创作出大量的平庸媚俗的作品, 而应该追求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 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取向, 应该以自己的精神力量与物欲横流的社会划清界限, 从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存在之地, 以此来实现超越生存、超越自我的境界。

因此, 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 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文艺的发展与繁荣, 从而有效地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泛滥。呼吁作家进行创作时要真实体验生活反映生活, 要成为真正具有人格力量、启蒙献身精神的战士。

参考文献

[1]苏克斯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2]胡风.胡风评论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3]李瑞龙.胡风理论的忠诚实践者——路翎[J].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 , 2006.4

战斗精神相关的诗句 篇8

关键词:战斗精神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战斗精神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军队,对于官兵战斗精神培养,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愈发重要。同时,随着大批年轻力量不断投身军队,并逐渐成为当前部队建设发展的主力军,给原有的战斗精神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挑战。

一、战斗精神的基本内容

“与党同心”的理想信念。实践证明,为谁而战、听谁指挥、树立什么样的信念,始终是我国军队战斗精神培养的核心内容,不仅发挥着领导作用,也是提高战斗力的动力源头。

“精忠报国”的使命意识。它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核条件下形成的,出于对肩负使命的强烈认同感,而产生的一种自甘自觉为完成任务付出奉献与牺牲的精神意识。它不仅对战斗精神所应具有的价值定位和取向做出了一定的回答,也解决了军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可以说只有加强对官兵的使命意识培养及教育,才能给予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夯实为国家、为人民而战的信心和勇气。

“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这是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革命军人精神意识的重要体现。对于一支军队和其中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言,面对敌人时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视祖国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既是革命军人投身战斗的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其崇高的革命气节。

“军令如山”的纪律观念。提升军队战斗力需要一个“铁”的纪律作为基础和保障。战争本身所具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要求军队只有执行严明的纪律,才能统一意志,保持过硬的战斗作风,进而真正成为一支“打不垮”的威武之师。

“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临危不惧,不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更是在激烈和残酷的战斗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积淀培养的、军人所必备的心理品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理品质,军人才有可能保证无论自己所面临的环境有多么残酷和恶劣,无论面对的敌人力量有多么强大,即时遭受挫折和逆境,亦能保持斗志昂扬的必胜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努力赢取战斗的胜利。

二、新时期战斗精神的主要内容

. “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是我军治军的基本准则,也是新时期军人忠于党的基本要求和我军最高的组织记录。从具体的实施方针来说,它需要全体官兵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自觉保持与党、中央政府的高度一致,不但要在关键问题上坚定立场,更要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遵守纪律,恪守各类规章制度。

“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英雄气概。这是新时期戰斗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军人所应具备的战斗意志和品格。即培养军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坚强意志;敢打敢拼、不畏强敌的英雄胆略;勇往直前、前仆后继的风险精神——是信息化条件下环境更为复杂、难度不断增加的现代战争给予官兵的意志力和精神要求。

“团结协作、恪守纪律”的战斗作风。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形式已然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各军各兵种开展联合一体化作战,严守纪律、团队协作是其重要保障和行动前提,只有在平时训练及日常生活中注重点地培养,才能以此凝聚力量,无坚不摧。

三、新时期战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提高军队战斗力

战斗精神影响部队作战能力的发挥,亦是其的动力及基础。因此,重视和做好对官兵战斗精神的培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来不断强化其英勇善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不仅是适应新时期我军提升作战能力的建设要求,也是满足部队整体建设的需要。

(二)强化当兵打仗意识

新时期的军人在正式入伍之前,大多生活在环境比较安逸、条件相对舒适的和平环境中。这就要求在进行战斗精神培养的过程中,特别针对这种新入伍的群体,强化其当兵打仗的思想认识。通过教育来引导其构建“时刻准备打仗”心理模式,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状态。

(三)助推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部队一个重要任务及全新挑战,也是部队上下各级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而重视培养士兵、使之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的革命追求,也是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标与重要内容,是蕴含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题目下的深邃之意。

本文通过借鉴吸收专家学者的部分理论成果和人民军队对此的实践经验,对战斗精神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希望借此对我军未来更好地开展战斗精神各类培育工作,增强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作战能力和团队凝聚能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二尧,郑椿霖,任振鹏.战斗文化:战斗精神的深厚源泉[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05) .

[2] 成养信.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探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04) .

上一篇:三个调度运行管理制度下一篇:迎新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