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感悟

2024-06-12

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感悟(精选4篇)

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感悟 篇1

从死亡边缘归来的感悟

今天,去医院看望一个朋友,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朋友,我突然发现,她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平时的苦瓜脸变成甜甜的笑脸,人看上去也年轻了许多,也很精神。她向我道出了从死亡边缘归来的历程,一个你无法想象的思想斗争经历:平时她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但容易发脾气,每天想着怎么挣钱,想着如何工作,整天都是一副“苦瓜脸”,显得很认真,很严肃,难得看到她的笑容,因为她想得太多太多,人也消瘦,平时也不注意锻炼身体,除了一些感冒、头痛、牙痛之类的病症,也没有什么大病.然而,有一天,她无意中发现,她的身上有一块硬硬的东西,大概有一个大母指那么大,于是她便询问医生,医生叫她立即上医院检查检查,这一下,她紧张了,是不是肿瘤?是不是癌症?是不是很快就死去?很多想都不敢想的严重问题在她脑海里浮现,她真的不敢面对,如果是真的,怎么办?还有那么多的事还没做?还有自己的亲人怎么办?

在朋友的陪同下,她决定到医院检查,检查之后,医生叫她马上做手术,她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没办法,硬着头皮,躺在手术台上,可眼泪却悄悄从眼角流下,经过半个小时的手术,那个硬块被钳出来,医生大吃一惊,这么多年的手术,从来没有发现这么硬的肿瘤,凭多年的经验,医生认为可能是“癌症”,并吩咐她家人不要告诉她任何事,要跟她多说话,多关心她安慰她,同时医生吩咐她:刚手术,要好好休息,什么也不要想,等化验结果。她想,既然“硬块”都取出来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可就在她一觉醒来的时候,她隐隐约约听到了主治医生在对家人在说着什么,看到亲人脸上的忧郁和医生严肃的表情,她突然预感到了什么,她想着想着,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已无声无息地滑过脸颊,她想自己一定是得了“癌症”,可能活不长了,她甚至想好了遗嘱,连各种自杀的方式都想到了,她再也睡不着了,她想多看看可爱的亲人,多看看自己的朋友,多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她不想要天黑,因为她想,如果闭上眼睛,自己可能永远永远地不再醒来.在等待化验结果的几天里,是她一生中最难忘,最痛苦,最悲伤,也是最脆弱的时光,她的思想情绪已经跌落到人生的最低谷,她老是想不通,老天爷为什么这样待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我?她整日以泪洗面,她的亲人也随她的眼泪而痛哭。

老天有眼,手术第四天,化验结果出来了,一切正常。天啊,我又活过来,她说着说着,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她是那么的开心,那么快乐,她说:经历了这一次“鬼门关”后,她觉得以前活得太累,她想等身体康复了,要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在生活上不要太吝啬,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她想自己学开车,她要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她想要感恩地过每一天,感谢上苍,感谢大地,感谢所有关心和爱护她的人,她说再也不乱发脾气,她说现在什么都想得开了。

真的恭喜,我的朋友,一次从死亡边缘归来的朋友。真的感谢这次经历,使她能够改变自己,愉快地生活。其实,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感悟 篇2

一、社会环境描写——表现其爱国精神

修筑京张铁路, 时在1905年的清代, 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濒临覆亡,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瓜分, 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这是修筑京张铁路时总的社会背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清政府刚提出修筑计划, 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 他们一方面都要“争夺”筑路权, 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另一方面则以“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 他们就不再过问”相要挟, 妄图阻止我国自行修筑铁路。文章通过这些社会背景的介绍, 既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蛮横、狂妄, 又说明了旧中国所受的外侮十分深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詹天佑毅然担起自行设计、施工建造京张铁路的重任, 表现了他爱国自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 本文有关社会环境的描写, 从侧面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自然环境描写——展现其卓越智慧

对于自然环境的描写, 文章则是按工程的进展顺序逐步交待的;在介绍“勘测线路”时, 作者列举了“开山、架桥、铲平陡坡、改变弯度等工程”, 表明自然环境困难之多, 勘测、计算之重。在介绍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 作者突出了“山势高、岩层厚”及“隧道长”这一特点, 并运用一组数字说明工程的困难, 而“坡度特别大”的青龙桥附近又成了施工的一大难点……凡此种种, 不一一而述。但每一处自然环境描写, 都是为了写人, 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詹天佑非凡的创造力、卓越的智慧, 说明詹天佑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教学建议

1. 抓住社会环境描写, 具体感受其爱国热情。

教学本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修筑京张铁路时的历史背景, 组织学生从当时国内、国外两方面的情形进行讨论。从而弄清在清朝政府计划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 帝国主义国家从中阻挠, 都要争夺修筑权, 争持不下时又进行要挟:如果清政府用本国工程师修筑铁路, 他们就不再过问这一历史背景。再穿插介绍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国家的落后状况, 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的企图和他们对中国人民的藐视。然后,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朗读体验有关当时社会环境描写的词句, 使学生切身体验到詹天佑接受这一任务时的困难、压力之大, 并从“詹天佑不怕困难, 也不怕嘲笑, 毅然接受了任务, 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一句中, 感悟詹天佑捍卫祖国尊严和利益, 誓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热情。

2. 抓住自然环境描写, 具体感知其杰出才能。

死亡诗社从教育角度的影评 篇3

然后我们来看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教学。麦卡利斯特老师是以“培养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为目标并“对他进行一板一眼的教育”。同样是语言教学的课堂,麦卡利斯特老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连珠炮般地向全班提问,学生们像机器人一样地举手,站起,一口气答出答案,然后再坐下,出错的则老实地接受严厉斥责。至于内容也是紧紧围绕书本展开,而不像基丁老师那种跳出书本的做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自然让学生怨声载道。下课后,托德说“感谢上帝,我想我一分钟都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对于基丁老师这种培养为独立思考而超越课程超越课本的做法,我个人觉得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有很大的风险。老师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同时也是着影响学生三观的重要角色之一。麦卡利斯特老师是按照已经经受过审核科学验证过的课程来上课,自然是更为稳妥。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基丁老师的教学效果无疑是优于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我们在探讨基础教育课改的时候也有“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说法。从这一点上基丁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点像我们课改的目标。但是完全实施这种理想式的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在基丁老师和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相信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从《死亡诗社》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丁(基德)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他的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虽然如此但是限于各种现实条件,这种教育方法暂时不适宜广泛推广,这个也是必须承认。首先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两名可以作为对比的老师:基丁老师和麦卡利斯特老师。因为两位老师都是教语言的所以也有可比性(基丁老师教英语,麦卡利斯特老师教拉丁语)。既然是语言类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应该都是让学生掌握该门语言,还有“学会欣赏语言和文字”。但由于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的不同,其中有一些教学目标又是大相径庭的。基丁老师认为:“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于是不仅叫学生怎样读诗,还教它们怎样鉴赏,怎样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向,教学生怎样写诗。从教学内容上说将基丁老师已经跳出课本的基本课堂内容,从英语诗歌本身出发,向学生传授更多关于诗歌与人生哲学方面的道理了。而基丁老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相当新颖。上课之前让学生安静几分钟让他们回过神来,喜欢拿着码尺在课室的过道上走来走去以便更加容易观察学生。喜欢站在讲台上“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从上面看世界完全不同”某节课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黑板前,他用线条和阴影绘制出一份图表,表述莎士比亚的诗是如何胜过拜伦的。”并鼓励大家撕掉书本,以显示自己挑战权威跳出权威的决心。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激将法帮助胆小的安德森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教学生边踢球边读诗,测验的时候播放美女幻灯片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新颖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使得他们有机会去独立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群活泼的17岁学生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感悟 篇4

一、压抑自我的“理性人”的生活状态

在威尔顿预备学院,“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被作为学院的四大支柱,校长、教师、家长都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与规范学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就用升学率、与家长交流这两种方式来给新生施压。学院大厅陈列着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以此来时时激

人都参加他才选择了参加。在尼尔死后,他是第一个向校领导证明基廷老师有罪的人,他要的是什么?权威和利益!他从来不会叩问自己的本心真正最想要什么,贴不贴近心灵不重要,有没有激情不重要,他害怕失去权威,害怕失去依从。这样被现实、被外界彻底奴役的人即使是进入了哈佛、耶鲁,也只是碌碌无为的空壳。他所受的教育只停留在他的面部表情上、口头语言上、肢体行动上,也就是只是抵达了皮肉,包装着职业和财富,内心却是空荡荡的。内心空虚的人,很有可能如惠特曼所说,在生命终结时,猛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因此,教育须抵达心灵。一定要使接受教育的心灵能袒露在高尚和美丽的思想中,任由其涤荡,顺从对人生永恒的真、善、美的追求,过一种自己真正想过的深刻而有意义的生活。与止步于生活技能,停留

782013年79月8上半月版

文/韩丰

励学生奋发图强。上课时所用的课本及知识都是模式化、固定化和纯粹理性化的,严重缺失人文精神。学生被教师和家长教导“不要去参加那么多的社团活动,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等你以后考上了医学院再跟我说这些”。尼尔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并因此与父亲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段情节再一次直白而深刻地暴露出教育权威对学生本性与梦想的迫害与压抑,权威所尊崇的是考入“常青藤”的高分,要求的是为了预设好的未来的种种艰苦跋涉,对于学生的本性、梦想和生活,不闻不问。在这样的学院氛围之中,学生被塑造或者被期待塑造为只“为了完满未来作准备”的“理性人”,学生必须权衡接受传统教育与追求自我之间的利弊,最后必须在“遥远的未来”

在皮肉层面,以至于生命的意义趋于虚无和渺茫的教育相比,抵达心灵的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这抵达心灵的教育,与我们当前所呼唤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等构成抽象与具体、相互呼应的关系,它是教育永恒寻觅的主题。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较少有尼尔这般纯粹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更多的则是像安德森和麦卡隆这样现实的人。我们的教育需要多一些“基廷老师”,给予学生人生永恒的真、善、美的启迪,如春风化雨般一点点地抵达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遵从自己本心的智慧,以成就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以此来使这世界少一些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多一些不沉溺于现实而保持理想的健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柯彤)的压力下放弃自我、放弃生活,去奋力追求“传统、荣誉、纪律、卓越”。

然而,学生真的被权威彻底“洗脑”了吗?真的完全接受了“教育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的理念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把其四大支柱改为“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可见,这些被传统教育与绝对权威所压抑的“理性人”正期待着有位像基廷一样的老师带领他们“站在世界屋脊上,喊出我野性的狂叫”!

二、为未来作准备的原因

教师和家长尽管知道压抑学生会让学生变得“死气沉沉”,但是为什么仍然固执地坚守“教育预备”的理念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当下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一直在抨击传统教育对学生本性的压迫,但是在教育实际中仍然希望学生们考出优异的成绩、考入名校呢?在进行下面的讨论之前,有必要先讨论一下“教育为了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的原因。

1. 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恐惧

在未来面前一切都变得不可预知,近到第二天的衣食起居,远到今后的职业规划,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有人都期待在下一秒到来时自己是“安全”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中国古语亦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好像只有“吃饱喝足穿暖”才会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由此,为了未来有充足的食物、安适的住所和温暖的衣物,今天的我们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作好准备,那么,教育也就变成了满足现实生存的“氧气瓶”。电影《死亡诗社》也暗示,尼尔的家庭并不富裕,而威尔顿预备学院花费颇多,所以尼尔的父亲希望儿子可以考上哈佛医学院,最后当一名收入颇丰的医生,这体现的就是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恐惧。

2. 对成本利益的权衡

人类为了追求自我或他人的幸福,往往需要权衡自己做每一件事所要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利益。如果利益大于成本,当然会一如既往地行动,倘若利益低于成本,则会考虑转向其他。无论是在电影《死亡诗社》之中,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之中,都一直存在这样的选择冲突——接受传统教育与追求自我本性。在权衡这两者的利弊之时,大多数人往往会这样考虑:接受传统教育只需要花费基本的学费、时间等成本,收获的利益也更确定化、更具可见性;追求自我则往往需要摈弃被推为真理的答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并且还要承担失败而无法回归传统教育的风险。虽然有人可以因为推陈出新而功成名就,但是最后平庸无奇甚至被打入洪流之下的人才占了绝大多数。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高考作文,老师们一般都会传授比较中规中矩的写法,老实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传统获得中高等分数,而那些有着自由思想、有着创新性思维的文章,有的被“幸运”地评为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但是更多的是被列为“思想激进”“中心把握不准”“缺乏逻辑性”等低分作文。因而,出于权衡利弊的考虑,学生往往接受了传统教育以及“预备说”。

3. 对“劣等”阶层的排斥

人们一方面想要通过教育进入人才金字塔的顶层,另一方面对自己或者自己以下阶层的人们抱有排斥态度。金字塔的顶层代表的是“荣誉”“卓越”“富有”“高雅”,为了摆脱出身,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绝对地位,人们要求用“纪律”“封闭化”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差异,从而把人按照成就与道德分为三六九等。这样的教育反对价值相对主义,反对多元化与民主化,遵循统一的高标准、严要求,排斥浪漫、欲望、快乐、激情,从而排斥具有浪漫情怀与自由精神的“死亡诗社”,排斥摇滚乐流行风。这本质上是等级观念在教育上的体现。杜威曾说,“民主社会是民主教育发展的沃壤”[1],如果社会本身就不够民主开放,如何要求教育能够冲破精神桎梏走向民主开放呢?

三、自我复苏下的追求与抗争

从本片的一开始,基廷老师就让学生们记住“Seize the Day”,把握当下。要懂得生活而不是只知道为生存作准备,不要为了未来的准备而忽略身边的美好,不要变成学院大厅橱窗里那些“死气沉沉”的照片。“O Captain!My Captain!(船长哟!我的船长)”是对基廷老师的称呼,实质上也暗示了基廷老师想要像惠特曼所歌颂的林肯一样带领学生们冲破束缚,追求自由,最终审视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基廷老师还让学生们撕掉把诗歌鉴赏模式化、非人文化的章节,告诉学生“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人类是有感情、有激情的生物,如果一辈子理性,那么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去追寻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不该只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因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该只是为了生存而作准备,而应该是为了如何追寻真善美,如何感受爱情。

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重建了“死亡诗社”,尼尔开始追求演艺梦想并且与父亲抗争,陶德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吟诵出慷慨激昂的绝妙诗句……在现实教育情境中,也有一些像基廷老师这样的Captain(船长),也许是卢梭、杜威这样的哲学家,也许只是摇滚歌手或演艺明星,也许是像《死亡诗社》这样的电影。价值相对主义文化在如洪流般涌入年轻一代思想领域的过程中,对民主、自由、多元化以及当下的幸福的追求也蔚然成风。“相对主义意味着多元主义,意味着个人有权在不受他人干预的情况下随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2]相对主义试图在现代文明的水平上重返自然,立足于人的自然本身,追求自我与人性,反对他人的压制与社会政治建构的樊篱。坚持价值相对主义的人们相信“值得敬仰的可以接近的人的高贵,不是在追求或探索善的人生中发现的,而是在个人‘生活方式’的创造中发现的,这种创造不是有一种可能性,而是有多种可能性”[3]。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便不会像威尔顿学院中所推崇的那样要与人纷争,要凡事高人一等,而是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相信没有人是低人一等的,“因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赢得了自尊和别人的尊重”[4]。于是,有了电影中最大的戏剧冲突和悲剧——尼尔的抗争与死亡。

四、矛盾下的我们该驶向何方

电影的结局是尼尔的死亡、诗社的解散、基廷老师的离职、学子们的悲恸送行,似乎暗示着在现实教育情境下,教育民主、自由的觉醒与无奈,也抛给了我们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该驶向何方?是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是坚持“教育预备说”还是“教育即生

802013年89月0上半月版

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曾提出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教育即生活,并不是为了遥远的未来作准备。杜威认为“从外面强加给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这种目的并不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激发智慧”[5],教育过于强调对未来的准备会压制学生对世界本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会压抑自我与本性。“未来是遥远的,和用于达到目的的手段没有关系……强调为遥远的将来作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6]所以,“为了当下”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激发潜能。另一方面,实际上“教育即生活”以及“教育无目的论”并没有否认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只是强调不要总把眼光放在遥远的将来,不要为了未来而抛弃现在。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教育预备说”有其现实根源,民主的教育并不是我们单单在教育领域中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一方面,民主自由的教育需要民主自由的社会土壤;另一方面,冲破传统封闭的思维模式还需要有越来越多不惧怕权威的基廷老师,勇于与主流精神对抗,敢于逆流而上。实现民主的、自由的、为了当下生活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5][6]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唐士其.自由社会的精神高度——读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J].国际政治研究,2009(1):145.

上一篇:女程序员个人简历下一篇:社区品鉴促销员语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