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死亡患者

2024-06-10

住院死亡患者(精选8篇)

住院死亡患者 篇1

随着人口逐渐走向老龄化, 研究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变化和特点, 对于做好老年人的医疗保健,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几年住院死亡病例109例的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2004年4月~2010年4月的住院死亡病例, ≥65岁死亡患者109例, 其中男63例, 女46例;年龄在65~102岁。死因分类按照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归类, 如诊断中出现有多种疾病的复合诊断, 则按主要致死疾病进行编码。

2 结果

109例患者死亡致因顺位前4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9例 (26.6%) , 恶性肿瘤23例 (21.1%) , 心血管疾病20例 (18.34%) , 脑血管疾病14例 (12.84%) 。在所有病例主要致死疾病中, 肺炎、冠心病、脑梗死、心力衰竭、肺癌、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排在前列, 见表1。

注:其它包括肺栓塞、高血压、尿毒症、休克、气管异物窒息各2例, 恶性肿瘤 (口腔、喉、贲门、食道、结肠、胆囊、肝、纵膈、卵巢及乳腺) 共14例, 酮症酸中毒1例。

3 讨论

根据1998年、1999年和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死因顺位分析显示, 全国老年人死因前4位是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1]。而从我院统计数据来看, 住院老年患者死亡致因前4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前4位死亡原因占总体死亡原因的78.89%。

本调查显示, 肺炎是首位死因, 和国内一些报道类似[1,2]。老年人肺炎以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见, 多继发于各种原发疾病的危重患者,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情进展快, 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 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 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均较长, 兼有养老及临终关怀的性质, 如终末期肺炎常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晚期。老年人肺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 在治疗原发疾病时, 当出现原发疾病治疗效果差或无效、热型变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部出现新的啰音及呼吸减弱应及时拍胸片, 有条件的医院可做痰培养, 以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

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老年人群中, 年龄≥60岁高血压患病率为49%, ≥80岁高血压的患病的患病率高达90%[3]。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生、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6%[4]。而高血压做为首要的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对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还应积极控制和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肥胖。

恶性肿瘤仍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的疾病。本文中肺癌死亡占恶性肿瘤首位, 故应提倡戒烟, 改善环境, 减少污染, 定期体检, 发现病灶及时治疗。

老年人如能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社区医院做好老年人的预防保健, 康复指导及心理护理工作,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定能提高, 使更多的老年人成为长寿老人。

参考文献

[1]吴军, 林嘉滨。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浅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26 (2) :149-15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上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21-223。

[3]郭艺芳。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策略[J]。实用老年医学, 2009, 4 (2) :97-99。

[4]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 2008, 10 (9) :641-649。

住院死亡患者 篇2

对象和方法:对我县2000年以来孕妇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分析。

总结:农牧民占全县80%以上,城镇居民占20%以上。全县育龄妇女人数为25938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18065人,十五”期末,托里县总人口为87846人,人口出生率为12.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全县2006年住院分娩率为50%,比“降消”项目实施前2000年(35.30%)的水平上提高了14.70%;孕产妇死亡率69.8/10万,在2000年(130.71/10万)的基础上降低了50.91/10万,婴儿死亡率21.37‰,比2000年32.03‰降低了10.66‰。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开展,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上升,而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趋势。

关键词:农村孕产妇 新生儿 住院分娩 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41-01

国家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政策以来,我县重视孕产妇的保健工作,广泛开展“降消”项目,加强宣传教育,用双语讲解孕产妇的健康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医疗机构、预防保健部门、乡镇卫生院及卫生室从事妇幼工作的医务人员协调配合下,建立和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症抢救中心实用“母亲健康快车”。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孕产妇保健知识,新农合医疗报销和国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农牧民孕产妇得到住院分娩带来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保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我县2000年以来孕妇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分析。

1.2 已婚孕妇。本县农业户。

1.3 方法。对全县孕产妇在计划生育指导站、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住院病人的总数和年度增长进行分析。

2 结果

农牧民占全县80%以上,城镇居民占20%以上。全县育龄妇女人数为25938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18065人,“十五”期末,托里县总人口为87846人,人口出生率为12.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全县2006年住院分娩率为50%,比“降消”项目实施前2000年(35.30%)的水平上提高了14.70%;孕产妇死亡率69.8/10万,在2000年(130.71/10万)的基础上降低了50.91/10万,婴儿死亡率21.37‰,比2000年32.03‰降低了10.66‰。2009年根据﹙卫妇社发[2009]12号从2009年1月1日执行,2009年全县产妇数是927人,农村616人全部按照要求对项目进行减免,2010年全县产妇数是1227人、农村1022人比2009年入院分娩提高了15%,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2年来新生儿死亡为0,高危育产妇住院分娩为100%,孕产妇死亡为0。把宣传和现场减免落到了实处,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求,以政策为动力,提高服务质量。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开展,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上升,而孕產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趋势。

3 讨论

孕产妇按居住地的不同,保健条件也不同,边远地区缺医缺药比较严重,文化、生活条件等因素,有的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情况、因经济条件和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类育龄期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等疾病引起月经紊乱,长期在牧区饮用浓茶等不良生活条件引起孕妇合并缺铁性贫血[1],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超声波检查发现脐带绕颈周数增加,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增多,故因严密观察产程,动听胎心,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短时间无法结束妊娠者,放宽剖宫产指证,尽快娩出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2]等问题,随脐带绕颈因交通不便等因素,有些孕产妇在家生孩子,接生婆接生避免不了孕产妇在产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儿童是父母的明天,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健康保障从儿童期做起、从孕产妇健康保障做起,要认真做好这些工作:

3.1 要宣传住院分娩是新接生法,打破群众传统观念束缚,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按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生殖健康、科学育儿的讲座、利用汉哈两种语言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对高危孕产妇跟踪监测,围绕住院分娩及生殖健康面对面进行宣传教育、对交通不便、家庭困难、实用“母亲健康快车”大大提高住院分娩的思想意识、避免了在家中分娩时产道损伤、感染、流血及新生儿死。

3.2 建立和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症抢救中心,实用“母亲健康快车”。村乡县级的绿色通道开通同时做好认真筛查和管理高危孕产妇,设备完善的抢救中心,确保母婴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我县的住院分娩率。

4 医疗机构

乡镇卫生院免费住院分娩。按优惠政策落实补助,农村住院分娩孕妇由项目办支付400元、合管中心支付300元的补救标准。

5 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严把准入关,必须有接生者的签名和医疗机构的出生记录盖章方可办理、计划生育的生育服务证方可办理,否则一律视为非法接生,同时定期对出生医学证明和接生者住院分娩登记进行核实,对把关不严,手续不齐,擅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者进行严肃查处,追究责任人。

6 加大村医管理,杜绝村医接生

对非法接生者进行查处,一旦核实,取消行医资格,逐渐转换乡村医生的职能,将村医全部转变为“村妇幼保健员”,负责摸底掌握本村早孕人数,按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要求建卡(册),为本村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使他们不再从事家庭接生工作,转为承担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和护送孕产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保健和住院分娩的任务。

7 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

省、市、县每年通过“三网监测”及孕产妇死亡逐级评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县每年“三·八”妇女节之际向全县发布孕产妇死亡状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古丽江·阿拜.托里县牧区128例哈族孕妇合并贫血的分析.[J]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中国科技发展论坛,ISBN7-118-04016-9,2005.7

住院死亡患者 篇3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死亡, 主要指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 非因医疗治疗过程中引起的意外死亡, 主要包括突发的心脑血管意外、误吸[1]、自杀等。这些问题的发生, 既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 也加大了护理临床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1 原因分析

1.1 心脑血管意外

进入老年期, 人体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肌肉运动、骨骼等的各项生理功能都是逐步在减退。多数老年人都有一些导致心脑血管低灌注的疾病, 如心力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当老年人因某种原因患病住院后, 身体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导致原有的心脑血管低灌注更加严重, 甚至堵塞, 有可能突发心脑血管意外, 导致死亡。

1.2 误吸

在临床护理中,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人最易发生误吸[2]。这是由于老年患者的食道下括约肌松弛, 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 吞咽肌群不协调, 致使出现吞咽障碍。因此, 易引起误吸, 使其在进食时出现噎食、咳嗽, 严重的造成窒息。同时, 由于老年患者呼吸、肺功能的降低, 亦可导致排除异物困难, 使患者发生死亡危险。

1.3 自杀

平时, 患病老年患者需要家人照看。一旦罹患重大疾病, 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脏器移植等, 本人及家人将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经济负担。特别像恶性肿瘤, 尚未被当今医学界所攻克, 是位居人类死亡疾病首位的顽疾,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3]。对于罹患此病毒老年患者来说, 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受到双重折磨。由于严重的病痛侵害, 使老年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为求解脱疾病折磨, 以及对家人的拖累, 老年患者极易走上轻生的道路。

2 防范对策

2.1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老年住院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 如不能及时发现, 很容易失去最佳的急救时间, 导致死亡。因此, 在病区管理中, 护理人员应把安全责任管理放在首位, 在思想上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安全操作规范, 把患者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2 正确评估分级患者

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 首先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临床表现, 正确判断患者的危险性, 实行分类护理管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提高护理级别。因为此类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或手术治疗后, 是最易发生心脏功能下降, 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因此, 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病情, 加强常规心电监护, 备好抢救用物。在患者休息、陪护人员倦怠、护理人员减少的夜间, 还要增加巡视频次, 确保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3 做好误吸预防

针对误吸诱因的不同, 老年患者的护理应有差别。日常饮食上, 主要是半流质食物, 通过细嚼慢咽方式, 利于食物下咽、消化, 吞咽切忌快急。对呼吸不畅、痰多气喘的, 进食前采取吸痰、吸氧联合处置, 解决因呼吸道原因引发的误吸。饭后体姿上, 最好采取坐姿、卧姿不少于半小时, 能有效减少食物返流现象。对口内处置、漱口刷牙等动作, 在饭后尽可能规避, 较少对咽喉部位刺激, 克服因恶心造成的误吸事件。

3 开展精神护理

针对患有严重疾病、发病多年、性格内向的人产生抑郁倾向的几率很高的特点, 作为护理人员, 应在加强日常护理的同时, 向患者讲解基本的医疗常识, 助其建立客观的病情识别方法。还要与病患加强沟通, 除了正常的病情交流, 还可以谈天说地, 制造一种融洽、平和的气氛, 实现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另外, 在病区创造近似家庭的护理环境, 舒缓患者自身的精神压力。

4 开发陪护人员护理功能

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现状, 临床护理岗位缺员严重。因此, 开发陪护人员的护理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临床护理压力[4]。对有意外隐患的老年患者, 有针对有目的的向病人陪护人员履行告知制度, 教授相关病情的预防、应急处置等急救常识, 以赢得宝贵的急救治疗时间。因此, 对陪护人员进行宣教, 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 对防范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非常重要。

总之, 防范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发生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这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在思想上足够重视, 在措施上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马珊, 唐伏秋.13例老年病人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55~56.

[2]张晓义.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及防范[J].社区卫生保健, 2006 (1) :53~54.

[3]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2004-2010) [J].中国肿瘤, 2004 (2) :3~6.

住院死亡患者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1993年7月—2011年7月收治2 261例精神病患者, 其中死亡10例, 发生率为0.44%。男6例, 女4例, 年龄37岁~58岁, 平均年龄45.6岁;已婚7例, 未婚2例, 不详1例;文化程度初中7例, 文盲2例, 不详1例;病程1周~40年;住院次数1~5次, 平均2次;死亡当次住院时间为1 d~13年, 家族史阳性1例。有精神病史6例, 有癫痫病史1例, 病史不详1例。精神科诊断:精神分裂症9例;兴奋性精神病1例。

1.2方法

根据我院病案室提供的1993年7月—2011年7月精神科死亡病例的病历、死亡资料, 对患者死亡原因、高危因素、死亡前后疾病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猝死6例, 男4例, 女2例;年龄37岁~58岁, 平均年龄42.1岁;住院时间1年~13年;入院7 d以内3例, 均为兴奋、躁动不安、行为紊乱者, 需迅速控制精神症状, 1年以上3例, 为长期住院患者;入院时兴奋、躁动者4例, 情绪稳定2例;既往有精神病史4例, 有癫痫病史1例, 病史不详1例, 为流浪人员;猝死发生时间白天4例, 晚上2例;精神病诊断:精神分裂症5例, 兴奋性精神病1例;用药情况:氯氮平150 mg/d 3例, 氯丙嗪650 mg/d 1例, 奋乃静20 mg/d 1例;1例大量进食后3 h突然死亡。

本组2例因躯体疾病死亡, 2例均为女性患者, 年龄平均58岁, 住院时间5年~6年, 精神病诊断:精神分裂症;躯体疾病:一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一为结肠癌晚期。

自杀1例, 男, 年龄41岁, 精神病诊断:精神分裂症, 躯体疾病:氯丙嗪中毒, 服用氯丙嗪1 000 mg自杀。在外院洗胃后, 兴奋、躁动12 h, 无法控制转入我院, 用氯氮平50 mg, 氟哌啶醇5 mg, 于入院7 h后突然呼吸、心搏骤停, 抢救无效死亡。

精神病药物副反应1例, 男, 年龄50岁, 精神病诊断:精神分裂症, 用氯氮平350 mg/d。住院第24天, 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转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死率各地报道不一, 从0.13%~10.1%[1,2,3,4], 均有报道但近年报道多在1%以下, 本文为0.44%, 与近年报道一致。死亡时间多为入院1周内和1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 死亡原因中猝死居首位。

本组猝死6例, 占死亡总数的60%, 明显高于近年27%~40%报道[1,2,3,4]。3例表现为兴奋、躁动不安, 行为紊乱, 需迅速控制精神症状, 多为合并用药, 药量较大且加量迅速, 可能由于长时间持续兴奋、躁动不安, 夜间睡眠差或不眠, 体力消耗大, 且长伴进食、进水少, 大剂量药物的影响, 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血钾异常, 导致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2]。这类患者多与医护人员不合作, 许多检查难以及时完成, 致使医师不能及时掌握病情, 针对性治疗, 从而延误病情。还与我院为迅速控制病情采取的治疗模式有关, 这种模式加药迅速, 多种药物合用, 多途径给药。另一类为长年住院患者, 这类患者意识减退, 情感迟钝, 缺乏体育锻炼, 食物单一, 进食少致营养不良, 加之长年抗精神病药物的毒副作用, 致多器官功能下降以至突然死亡。躯体疾病占死亡总数的20%, 与近年报道15.6%~37.97%报道一致[1,2,3,4]。为50岁以上患者, 有多年精神病史, 提示精神科医生对50岁以上患者应警惕老年躯体疾病的发生。

自杀者1例, 为离异后独自生活的精神病患者, 自杀与孤独无依无靠有关, 占死亡总数的10%, 远低于13%~52%报道。这可能与我院半开放式管理 (病区内有一院子, 患者随时可以在院内自由活动, 家属随时可以探视患者) 方式有关, 在这种环境内, 较为自由, 心情不压抑, 易获得家庭照顾情感支持。

精神病药物副反应1例, 占死亡总数的10%, 与近年10%左右的报道一致[1,2,3,4]。为50岁以上患者, 提示精神科医生对50岁以上患者应警惕肠梗阻易致严重后果, 要高度重视, 早发现, 及时处理, 不可麻痹大意。

综上所述, 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要减少死亡发生,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①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管理模式;②严密观察病情, 对50岁以上患者要特别注意。入院后应立即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对入院1周内的患者应特护, 24 h心电监护, 注意保持出入量平衡、电解质平衡, 对病史不详由应高度重视;对入院1周后应注意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的防治, 尤其是对便秘防治, 应保证3 d至少排便1次。对常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能因病情稳定而忽视, 应注意躯体疾病的防治, 加强身体锻炼及营养平衡。③合理用药, 应选用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应将氯氮平作为第二线抗精神病药物, 只在其他药物无效时才考虑使用。单一用药、单一途径给药, 起始剂量超过按效价比换成氯丙嗪等效剂量50 mg, 药物加量应每日不超过50 mg, 最大日剂量轻易不超过400 mg。④加强心理治疗, 家庭照顾情感支持, 社会关怀。

参考文献

[1]张尧.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医学, 2003, 2 (2) :42.

[2]崔维珍, 等.精神科精神病人猝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7, 7 (5) :297.

[3]刘伟.近20年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6, 12 (18) :956.

住院死亡患者 篇5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院2003年-2007年期间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 资料真实、可靠、准确。采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003年-2007年在该院住院的死亡患者共2 349例, 他们的性别、年龄及疾病构成分别如下。

2.1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见表1。

由表1可见, 各年份男性死亡患者均高于女性, 合计男性死亡患者为1 460例, 占死亡总人数的62.15%;女性为889例, 占死亡总人数的37.85%。男∶女=1.64∶1。

2.2 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见表2。

由表2可见, 65岁~74岁和75岁以上的年龄段死亡人数最多, 二者占死亡总人数的43.00%;再次是35岁~64岁年龄段, 共占死亡总人数的39.89%;而1岁~14岁年龄段死亡人数最少, 只占死亡总人数的1.7%。

2.3 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见表3。

注:死因疾病中其他一项不参与顺位。

由表3可见, 恶性肿瘤是死因的第1位, 其构成比占38.10%;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再次是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相差不多。

3 讨论和建议

3.1 死亡性别构成

从本研究看, 男性患者死亡明显多于女性, 男女死亡比例为1.64∶1。究其原因, 其一可能与男性患者的职业种类、劳动强度、工作压力大有关;其二可能与男性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 有关。因此, 要注重男性的卫生保健, 严格危险性职业的各项操作规程, 改善工作环境, 开展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缓解心理压力, 建议其定期体检, 有助于降低男性患者的病死率。

3.2 死亡年龄构成

国际上一般规定, 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 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各器官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 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步减低, 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1]。本研究也显示, 65岁以上的患者死亡人数最多, 占死亡总数的43.00%。因此, 建议将老年人列入重点保健人群, 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 大力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

3.3 死因构成

从调查可知, 该院住院患者死亡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前3位死因与2004年我国部分市县前10位疾病病死率及死亡原因构成相一致, 第4位和第5位与其相反[2]。

3.3.1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第1位死因, 其死亡构成比占38.10%。其中最主要是肺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最多, 占肿瘤死亡人数的21.58%, 其次是肝癌、乳腺癌等, 这与国内其他作者报道一致[3], 因此要重点监控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目前多数恶性肿瘤尚不能根治[4]。大量的研究表明,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机体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及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 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和心理紧张等等[1]。因此, 要注意保护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提倡戒烟限酒, 加强体育锻炼, 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再次是对危险人群定期筛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3.2 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第2, 3位死因, 二者合起来构成比占24.52%。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但行为和生活方式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这些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吸烟、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的钠盐、缺乏运动和心理紧张等等[1]。因此, 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以培养居民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3.3 损伤及中毒

损伤及中毒是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第4位死因, 其构成比为8.51%, 在死因顺位上高于全国的水平 (全国为第5位) [2]。进一步统计表明, 主要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究其原因, 其一, 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均拥车量增加, 导致车祸不断发生。其二, 是由于该区的个体企业多如牛毛, 各种加工车间意外事故相对增加。因此, 要建立健全交通法规、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改善交通条件和强制使用安全带等措施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 对各企业职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禁止超负荷使用劳动力, 即要采用多种措施来预防损伤及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卢祖洵.社会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6~18、92~93

[2]中国卫生年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77~578、584~585

[3]郭建新, 石素珍, 李星梅.乌鲁木齐市某医院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6, 12 (4) :381

住院死亡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山西博爱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例536例, 其中死亡62例。入选标准:有缺血性胸痛发作病史;心电图特点:有或无病理性Q波,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ST-T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满足以上至少两条标准。以及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高血压病史者, 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1》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病史者, 糖尿病的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死亡时间, 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史, 是否有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 是否再灌注治疗以及住院期间的合并症。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偏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 (四分位间距) 表示。对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圆分布分析方法, 计算平均角发现平均每年的集中发病高峰和死亡高峰。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

共收集536例, 男性389例 (72.6%) , 女性147例 (27.4%) , 年龄62.20岁±12.13岁 (25岁~90岁) 。死亡62例 (11.6%) , 男性29例, 女性33例, 年龄65.20岁±13.20岁 (3 5岁~9 0岁) 。有高血压2 2 2例 (4 1.4%) , 糖尿病1 0 6例 (1 9.7%) , 陈旧性心肌梗死5 2例 (9.7%) 、脑卒中4 1例 (7.6%) , 吸烟145例 (27.1%) , 饮酒50例 (9.3%) , 有家族史40例 (7.5%) , 肺部感染1 1 0例 (2 0.5%) , 心力衰竭8 3例 (15.5%) , 心源性休克33例 (6.1%) , 致死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 (7.8%) ,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03例 (19.2%)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 116例 (21.6%) ;发病到住院死亡时间中位数为3.8 (4) d, 介于发病3h至29d。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有意义的变量是性别、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泵衰竭。女性死亡是男性的2.5倍, 高龄组死亡是低龄组的2.3倍,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死亡是对照组的2.8倍, 再灌注治疗者死亡是对照组的0.45倍, 泵衰竭组死亡是对照组的16.8倍,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吸烟、家族史、饮酒史以及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死亡原因

62例住院死亡患者中发生泵衰竭43例次 (69.4%) , 其中心力衰竭33例次 (53.3%) , 心源性休克20例次 (32.2%) ;心律失常如室速和/或室颤11例次 (17.7%)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次 (12.9%) ;心脏破裂 (包括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 6例次 (9.7%) ;猝死4例次 (6.5%) ;其他2例 (3.3%) 。

2.4 圆分布分析

计算平均角发现平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 (Z=4.762, P<0.01) , 每年的死亡高峰集中在12月19日前后 (Z=4.263, P<0.02)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 采用心电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 采用溶栓治疗后再降至8%左右, 住院90min内施行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4%左右[1]。本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为11.7%, 这与闫海等[2]的结论相当。近十年平均死亡率为16.1%[3], 这可能与地区及开展再灌注治疗的情况有关, 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住院死亡率可能会更高。本文显示男性与女性的发病比为2.6∶1, 而死亡比为1∶1.1, 很明显女性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4], 可能与女性发病年龄高, 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高及接受有益治疗的比例低有关[5];男女间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惯差异致使发病的特点有所不同[6]。但也有研究证实尽管女性较男性接受溶栓、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等有益治疗的比例稍低, 然而经调整前者的短期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后30d) 与男性并无统计学意义[7]。GUSTO-和INJECT研究回顾性分析提示, 许多临床研究排除了院前死亡的男性, 因此夸大了住院病死率的性别差异[8]。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中, 50%在发病后1h内死于院外[9]。性别对死亡的影响尚有争议。已有研究表明, 年龄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0]。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大, 本研究显示高龄患者死亡风险是低龄患者的2.3倍, 与张新梅等[3]结论 (1.07倍) 略有差别。

本资料显示, 传统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家族史, 以及饮酒、合并脑卒中和肺部感染等, 与住院死亡率无明显相关, 与以往结论不尽相同[3,10], 糖尿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独立因素, TIMI、GUSTOⅠ、GUSTOⅡb、OASIS等试验均使糖尿病对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价值得到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合并糖尿病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已经提出多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解释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疾病以及临床结局的不利影响, 包括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分布和进展上的差异;代谢紊乱;自主神经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小板作用的紊乱;以及过度的炎症过程。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史者死亡风险并未增加, 可能间接证明了这些危险因素即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另外肺部感染曾经被认为使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风险增高, 但在本研究中, 肺部感染患者为1 1 0例 (20.5%) , 存活组86例, 死亡组24例, 肺部感染并未增加死亡风险, 可能与有效的再灌注治疗使患者卧床时间缩短、病房条件改善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关。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梗死死亡风险增高, 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11]。

心源性休克是较左心室衰竭程度更重的泵衰竭, 一定水平的左心室充盈后, 心排血量指数比左心室衰竭时更低, 亦即心排血指数与充盈压之间关系的曲线更为平坦而下移[1]。本研究中发生心力衰竭83例 (15.5%) , 心源性休克33例 (6.1%) , 死亡患者中泵衰竭占69.3% (43/62例) , 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仍是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 与以往的结论一致[2,3]。本资料中住院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03例, 而因室速和/或室颤死亡者只有11例, 在院外死亡者多由于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颤) 所致[9];住院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 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死亡8例, 心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及时心脏电复律, 以及临时起搏器的使用可使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大大减少。心脏破裂常在起病后一周内出现, 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心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研究表明冠心病中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为2.3%~3.2%, 而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病例中心脏破裂占31%[12]。近年来, 由于各种血运重建技术的应用和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 使心脏破裂成为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第2位常见病因, 仅次于泵衰竭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国内外有关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中心脏破裂所占的比例4.9%~35.1%, 本研究中心脏破裂 (包括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 6例 (9.7%) , 均经超声心动图证实。还有猝死4例, 可能有心室游离壁的破裂, 但未经证实。心脏破裂还可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或颤动等, 故在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也可能有心脏破裂者。

本资料中患者发病到住院死亡时间中位数为3.8 (4) d, 介于发病3h~29d。唐仁斌等[13]结论为发病至死亡时间为17h至90d, 平均11.6d。丛洪良等[14]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2月份。在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 死亡高峰集中在12月19日前后, 提示气候条件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机体各个脏器的损害, 使得这些患者更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住院死亡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死亡日期在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末次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 已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死亡患者43例, 均为女性。年龄39~92岁, 平均年龄 (69.72±12.99) 岁。其中有40例患者已手术, 通过术后病理确诊;1例患者通过穿刺术后病理确诊。其余患者均通过B超、CT、结合肿瘤标志物、症状、体征以确诊。所有患者诊断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乳腺癌诊断》中的相关标准。

1.2 排除标准

(1) 院外死亡者或院内非正常死亡者; (2) 死亡时间在病程记录、死亡讨论、43例护理记录中不一致者; (3) 涉及医患纠纷的病例资料。上述患者无人符合排除标准, 故全部纳入。

1.3 统计方法[1]

因昼夜时间具有周期性、循环性, 故将其视为圆分布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 将一个昼夜24h视为360°, 则每小时为15°, 每分钟为0.25°。将每个患者死亡时间转换为角度αi, 代入公式∑y=sinαi和∑x=cosαi中, 当∑x>0时, 平均角 ;当∑x<0时, 平均角 。求得平均角后进行假设检验。先求出极距 。再求出 。如r>r0.05, 则认为该资料圆分布有统计学意义, 存在集中趋势。最后求出角标准差 。若该资料圆分布有统计学意义, 则可进行圆分布正态性检验, 方法为:记平均角 上下两侧的数据个数之差为D1, 记在 范围之内、外的数据个数之差为D2, 若 则可基本上按正态分布处理。最后查表用内插值法计算出δ0.05, 则95%置信区间为 。总体构成比比较采用SPSS 19.0进行Cochran’s Q检验 (简称Q检验) , 检验前先将频数资料转换为用“0”和“1”表示的数据。在总体构成比比较中, 如P<0.05, 则说明总体构成比不等, 频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前者位于频数相对最高点, 后者位于相对较低点。

2 结果

2.1 死亡时间

全部患者死亡时间详见表1。

, 换算为时间为:244.43°÷15°=16……4.43°, 4.43°÷0.25°=17.72≈18, 即16:18。

角标准差 , 换算为时间为:80.20°÷15°=5……5.20°, 5.20°÷0.25°=20.8≈21, 即5小时21分。

小于 的角度有24个, 大于 的角度有19个, 故 。

, 故在 (194.31°, 294.56°) 范畴之内的角度有23个, 范围之外的有20个, 故 。故该资料基本上可以按正态分布处理。

查表得n=40, r=0.35对应的δ0.05=37°;r=0.40对应的δ0.05=31°。用插值法求n=40, r=0.37543时, δ0.05=37°+ (0.37543-0.35) × (37°-31°) / (0.40-0.35) =40.05°。

查表得n=50, r=0.35对应的δ0.05=31°;r=0.40对应的δ0.05=28°。用插值法求n=50, r=0.375 43时, δ0.05=31°+ (0.375 43-0.35) × (31°-28°) / (0.40-0.35) =32.53°。

利用数学上“小范围的曲线可以用直线近似”的原理, n=43, r=0.375 43时, δ0.05=40.05°- (40.05°-32.53°) × (43-40) / (50-40) =37.79°。

故n=43时, 平均角 的95%置信区间为: , 转换为时间为13∶47-18∶49。

根据表1及表1下的计算可知, 全部患者死亡时间有集中在16:18分的趋势, 角标准差为5小时21分。95%置信区间为13:47-18:49。

2.2 死亡时间段

将昼夜24h分为3∶00-10∶59、11∶00-18∶59、19∶00-次日2∶59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死亡频数详见表2和图1。

表2和图1可知, 三个时间段死亡频数构成比有差异 (P<0.05) 。11∶00-18∶59死亡频数相对最高, 其余两个时间段相对较低 (P<0.05) 。

注:全部患者3个时间段死亡频数构成比比较, Q=19.581, P=0.000<0.05。

3 讨论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 平旦慧, 下晡甚, 夜半静。”这即是说肝病患者的病情在早上的时候缓解, 在下午太阳西下前后加重, 在半夜时平静。如果肝病致死, 就应该有早上和半夜时死亡频数相对较低、下午死亡频数相对较高的规律。

本研究发现43例乳腺癌患者死亡时间存在日节律, 高峰时间点位于16∶18分, 高峰时间段为13∶47-18∶49。时间段11∶00-18∶59的死亡频数相对较高, 3∶00-10∶59、19∶00至次日2∶59相对较低 (P<0.05) 。此与“肝病者, 平旦慧, 下晡甚, 夜半静”基本吻合, 所以可以认为乳腺癌终末期与《内经》的“肝病”存在密切联系。

我国古代称乳腺癌为“乳岩”。宋·陈自明的《校注妇人良方·乳痈乳岩方论第十四》中记载:“若初起内结小核, ……此属肝脾郁怒, 气血亏损, 名曰乳岩。”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痈毒门·乳痈论第二十六》中记载:“忧郁伤肝, 思虑伤脾, 积想在心, 所愿不得志者, ……, 名曰乳岩。”清·傅山在《青囊秘诀》中强调:“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失于调理, 忿怒所酿, 忧郁所积, 浓味酿成。”可见“乳岩”与“肝郁”间的密切联系得到众多医家的普遍认同, “乳腺癌”与“肝病”的联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代许多医家对乳腺癌的中医分型进行了充分研究。宋氏[2]指出中医认为乳腺癌癌前病变基本按照“气滞”→“痰凝”→“血瘀”→“痰瘀互结 (冲任失调) ”的规律演变及转化。中华中医药协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委员会[3]提出乳腺癌术前四个主要中医证型, 其中三个为肝郁痰凝证、痰瘀互结证、冲任失调证。吴氏[4]研究发现乳腺癌术后冲任失调证占52.78%, 肝气郁结证占34.26%, 肝肾阴虚证占20.37%。郭氏[5]调查后提出乳腺癌术后巩固期五个最常见的证型中, 冲任失调型占16.6%, 肝肾阴虚型占16.4%。可见无论是癌前病变还是术前、术后, 中医范畴的“肝”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疏肝养肝均为必不可少的治法。

根据本研究结果, 对于医务工作者, 在每日11∶00-18∶59应加强对乳腺癌终末期患者的临床护理, 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发现情况及时预处理, 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处方用药上, 养肝疏肝应贯穿整个病程。患者服药时间可选择在13∶00前后, 使药物在死亡高峰时间段内发挥作用, 尽可能避免“下晡甚”的发生, 最终达到增强中医药疗效,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减少痛苦, 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本研究属于回顾性资料分析, 样本采集仅局限于江苏省中医院, 样本量偏小, 其结果与结论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来验证。

摘要:目的:探索乳腺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日节律规律。方法:采集乳腺癌住院死亡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 核对死亡时间, 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 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全部患者死亡时间呈集中于16∶18的趋势 (P<0.05) , 95%置信区间为13∶47-18∶49;全部患者在11∶00-18∶59时间段死亡频数相对最高 (P<0.05) 。结论:43例乳腺癌患者的死亡时间存在日节律;乳腺癌终末期与《内经》中的“肝病”存在密切联系。

关键词:乳腺癌,时间医学,死亡时间,黄帝内经,肝病

参考文献

[1]刘明芝, 周仁郁.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57-161, 162.

[2]宋爱莉, 刘晓菲, 李静蔚.乳腺癌癌前病变辨证与辨病规律研究述要[J].中医药学刊, 2005, 23 (1) :16-19.

[3]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 (试行) [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 44 (1) :4-5.

[4]吴雪卿, 万华, 赵晶, 等.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试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 39 (8) :3-4.

住院死亡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病案科收集整理的2004~2008年的全院住院病案共51 689份, 其中死亡病例1 282份, 男性748人, 占58.35%;女性534人, 占41.65%。见表1。

1.2 死因分类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以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统计分析, 同一患者具有两种以上疾病时, 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死亡人数、病死率及性别

2004~2008年共收治51 689例患者, 其中死亡1 282例, 病死率2.48%。死亡病例中, 男性748例, 女性534例, 男女比例为1.4:1。

2.2 年龄组情况

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70~79岁。年龄最大100岁, 最小17岁。各年龄段构成情况, 见表2。

2.3 主要死因构成与顺位

恶性肿瘤居各死因之首, 有345例, 占26.91%;第二位是呼吸系统疾病287例, 占22.39%;第三位是心血管系统疾病232例, 占18.10%;第四位是脑血管疾病196例, 占15.29%。

3 讨论与建议

3.1 性别与病死率的关系

2004~2008年, 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方面反映我院收治患者中的急、危、重症患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反映广大居民应要提高保健意识, 加强身体锻炼, 增强自身体质,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死亡性别上看, 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吸烟、酗酒、社会压力与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提示要加强男性公民的自我保健与预防。

3.2 死亡原因分析

死亡顺位显示, 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居前三位, 尤以肿瘤最为突出, 说明要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技术,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最大限度降低住院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许珊, 王湘。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病案, 2008, 9 (7) :44。

[2]陈林, 高倩。1996~2005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病案, 2007, 8 (7) :38。

上一篇:对外贸易服务体制构建下一篇:温室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