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死亡

2024-09-06

住院死亡(共8篇)

住院死亡 篇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 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 人类死因也随之变化。本文收集我院2004~2008年的1 28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我院住院患者主要死因构成比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原因, 为降低死亡率, 提高医疗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病案科收集整理的2004~2008年的全院住院病案共51 689份, 其中死亡病例1 282份, 男性748人, 占58.35%;女性534人, 占41.65%。见表1。

1.2 死因分类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以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统计分析, 同一患者具有两种以上疾病时, 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死亡人数、病死率及性别

2004~2008年共收治51 689例患者, 其中死亡1 282例, 病死率2.48%。死亡病例中, 男性748例, 女性534例, 男女比例为1.4:1。

2.2 年龄组情况

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70~79岁。年龄最大100岁, 最小17岁。各年龄段构成情况, 见表2。

2.3 主要死因构成与顺位

恶性肿瘤居各死因之首, 有345例, 占26.91%;第二位是呼吸系统疾病287例, 占22.39%;第三位是心血管系统疾病232例, 占18.10%;第四位是脑血管疾病196例, 占15.29%。

3 讨论与建议

3.1 性别与病死率的关系

2004~2008年, 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方面反映我院收治患者中的急、危、重症患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反映广大居民应要提高保健意识, 加强身体锻炼, 增强自身体质,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死亡性别上看, 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吸烟、酗酒、社会压力与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提示要加强男性公民的自我保健与预防。

3.2 死亡原因分析

死亡顺位显示, 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居前三位, 尤以肿瘤最为突出, 说明要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技术,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最大限度降低住院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许珊, 王湘。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病案, 2008, 9 (7) :44。

[2]陈林, 高倩。1996~2005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病案, 2007, 8 (7) :38。

[3]甄红年, 魏国利。1760例住院死亡患者统计分析。中国病案, 2002, 第3卷增刊。

住院死亡 篇2

对象和方法:对我县2000年以来孕妇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分析。

总结:农牧民占全县80%以上,城镇居民占20%以上。全县育龄妇女人数为25938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18065人,十五”期末,托里县总人口为87846人,人口出生率为12.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全县2006年住院分娩率为50%,比“降消”项目实施前2000年(35.30%)的水平上提高了14.70%;孕产妇死亡率69.8/10万,在2000年(130.71/10万)的基础上降低了50.91/10万,婴儿死亡率21.37‰,比2000年32.03‰降低了10.66‰。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开展,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上升,而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趋势。

关键词:农村孕产妇 新生儿 住院分娩 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41-01

国家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政策以来,我县重视孕产妇的保健工作,广泛开展“降消”项目,加强宣传教育,用双语讲解孕产妇的健康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医疗机构、预防保健部门、乡镇卫生院及卫生室从事妇幼工作的医务人员协调配合下,建立和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症抢救中心实用“母亲健康快车”。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孕产妇保健知识,新农合医疗报销和国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农牧民孕产妇得到住院分娩带来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保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对我县2000年以来孕妇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分析。

1.2 已婚孕妇。本县农业户。

1.3 方法。对全县孕产妇在计划生育指导站、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住院病人的总数和年度增长进行分析。

2 结果

农牧民占全县80%以上,城镇居民占20%以上。全县育龄妇女人数为25938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18065人,“十五”期末,托里县总人口为87846人,人口出生率为12.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全县2006年住院分娩率为50%,比“降消”项目实施前2000年(35.30%)的水平上提高了14.70%;孕产妇死亡率69.8/10万,在2000年(130.71/10万)的基础上降低了50.91/10万,婴儿死亡率21.37‰,比2000年32.03‰降低了10.66‰。2009年根据﹙卫妇社发[2009]12号从2009年1月1日执行,2009年全县产妇数是927人,农村616人全部按照要求对项目进行减免,2010年全县产妇数是1227人、农村1022人比2009年入院分娩提高了15%,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2年来新生儿死亡为0,高危育产妇住院分娩为100%,孕产妇死亡为0。把宣传和现场减免落到了实处,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求,以政策为动力,提高服务质量。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开展,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上升,而孕產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趋势。

3 讨论

孕产妇按居住地的不同,保健条件也不同,边远地区缺医缺药比较严重,文化、生活条件等因素,有的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情况、因经济条件和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类育龄期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等疾病引起月经紊乱,长期在牧区饮用浓茶等不良生活条件引起孕妇合并缺铁性贫血[1],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超声波检查发现脐带绕颈周数增加,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增多,故因严密观察产程,动听胎心,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短时间无法结束妊娠者,放宽剖宫产指证,尽快娩出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2]等问题,随脐带绕颈因交通不便等因素,有些孕产妇在家生孩子,接生婆接生避免不了孕产妇在产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儿童是父母的明天,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健康保障从儿童期做起、从孕产妇健康保障做起,要认真做好这些工作:

3.1 要宣传住院分娩是新接生法,打破群众传统观念束缚,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按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生殖健康、科学育儿的讲座、利用汉哈两种语言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对高危孕产妇跟踪监测,围绕住院分娩及生殖健康面对面进行宣传教育、对交通不便、家庭困难、实用“母亲健康快车”大大提高住院分娩的思想意识、避免了在家中分娩时产道损伤、感染、流血及新生儿死。

3.2 建立和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症抢救中心,实用“母亲健康快车”。村乡县级的绿色通道开通同时做好认真筛查和管理高危孕产妇,设备完善的抢救中心,确保母婴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我县的住院分娩率。

4 医疗机构

乡镇卫生院免费住院分娩。按优惠政策落实补助,农村住院分娩孕妇由项目办支付400元、合管中心支付300元的补救标准。

5 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严把准入关,必须有接生者的签名和医疗机构的出生记录盖章方可办理、计划生育的生育服务证方可办理,否则一律视为非法接生,同时定期对出生医学证明和接生者住院分娩登记进行核实,对把关不严,手续不齐,擅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者进行严肃查处,追究责任人。

6 加大村医管理,杜绝村医接生

对非法接生者进行查处,一旦核实,取消行医资格,逐渐转换乡村医生的职能,将村医全部转变为“村妇幼保健员”,负责摸底掌握本村早孕人数,按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要求建卡(册),为本村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使他们不再从事家庭接生工作,转为承担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和护送孕产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保健和住院分娩的任务。

7 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

省、市、县每年通过“三网监测”及孕产妇死亡逐级评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县每年“三·八”妇女节之际向全县发布孕产妇死亡状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古丽江·阿拜.托里县牧区128例哈族孕妇合并贫血的分析.[J]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中国科技发展论坛,ISBN7-118-04016-9,2005.7

住院死亡 篇3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2004年4月~2010年4月的住院死亡病例, ≥65岁死亡患者109例, 其中男63例, 女46例;年龄在65~102岁。死因分类按照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归类, 如诊断中出现有多种疾病的复合诊断, 则按主要致死疾病进行编码。

2 结果

109例患者死亡致因顺位前4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9例 (26.6%) , 恶性肿瘤23例 (21.1%) , 心血管疾病20例 (18.34%) , 脑血管疾病14例 (12.84%) 。在所有病例主要致死疾病中, 肺炎、冠心病、脑梗死、心力衰竭、肺癌、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排在前列, 见表1。

注:其它包括肺栓塞、高血压、尿毒症、休克、气管异物窒息各2例, 恶性肿瘤 (口腔、喉、贲门、食道、结肠、胆囊、肝、纵膈、卵巢及乳腺) 共14例, 酮症酸中毒1例。

3 讨论

根据1998年、1999年和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死因顺位分析显示, 全国老年人死因前4位是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1]。而从我院统计数据来看, 住院老年患者死亡致因前4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前4位死亡原因占总体死亡原因的78.89%。

本调查显示, 肺炎是首位死因, 和国内一些报道类似[1,2]。老年人肺炎以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见, 多继发于各种原发疾病的危重患者,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情进展快, 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 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 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均较长, 兼有养老及临终关怀的性质, 如终末期肺炎常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晚期。老年人肺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 在治疗原发疾病时, 当出现原发疾病治疗效果差或无效、热型变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部出现新的啰音及呼吸减弱应及时拍胸片, 有条件的医院可做痰培养, 以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

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老年人群中, 年龄≥60岁高血压患病率为49%, ≥80岁高血压的患病的患病率高达90%[3]。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生、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2.2%和7.6%[4]。而高血压做为首要的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对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还应积极控制和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肥胖。

恶性肿瘤仍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的疾病。本文中肺癌死亡占恶性肿瘤首位, 故应提倡戒烟, 改善环境, 减少污染, 定期体检, 发现病灶及时治疗。

老年人如能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社区医院做好老年人的预防保健, 康复指导及心理护理工作,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定能提高, 使更多的老年人成为长寿老人。

参考文献

[1]吴军, 林嘉滨。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浅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26 (2) :149-15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上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21-223。

[3]郭艺芳。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策略[J]。实用老年医学, 2009, 4 (2) :97-99。

住院死亡 篇4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死亡, 主要指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 非因医疗治疗过程中引起的意外死亡, 主要包括突发的心脑血管意外、误吸[1]、自杀等。这些问题的发生, 既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 也加大了护理临床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1 原因分析

1.1 心脑血管意外

进入老年期, 人体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肌肉运动、骨骼等的各项生理功能都是逐步在减退。多数老年人都有一些导致心脑血管低灌注的疾病, 如心力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当老年人因某种原因患病住院后, 身体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导致原有的心脑血管低灌注更加严重, 甚至堵塞, 有可能突发心脑血管意外, 导致死亡。

1.2 误吸

在临床护理中,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人最易发生误吸[2]。这是由于老年患者的食道下括约肌松弛, 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 吞咽肌群不协调, 致使出现吞咽障碍。因此, 易引起误吸, 使其在进食时出现噎食、咳嗽, 严重的造成窒息。同时, 由于老年患者呼吸、肺功能的降低, 亦可导致排除异物困难, 使患者发生死亡危险。

1.3 自杀

平时, 患病老年患者需要家人照看。一旦罹患重大疾病, 如恶性肿瘤、尿毒症、脏器移植等, 本人及家人将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经济负担。特别像恶性肿瘤, 尚未被当今医学界所攻克, 是位居人类死亡疾病首位的顽疾,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3]。对于罹患此病毒老年患者来说, 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受到双重折磨。由于严重的病痛侵害, 使老年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为求解脱疾病折磨, 以及对家人的拖累, 老年患者极易走上轻生的道路。

2 防范对策

2.1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老年住院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 如不能及时发现, 很容易失去最佳的急救时间, 导致死亡。因此, 在病区管理中, 护理人员应把安全责任管理放在首位, 在思想上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安全操作规范, 把患者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2 正确评估分级患者

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 首先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临床表现, 正确判断患者的危险性, 实行分类护理管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提高护理级别。因为此类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或手术治疗后, 是最易发生心脏功能下降, 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因此, 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病情, 加强常规心电监护, 备好抢救用物。在患者休息、陪护人员倦怠、护理人员减少的夜间, 还要增加巡视频次, 确保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3 做好误吸预防

针对误吸诱因的不同, 老年患者的护理应有差别。日常饮食上, 主要是半流质食物, 通过细嚼慢咽方式, 利于食物下咽、消化, 吞咽切忌快急。对呼吸不畅、痰多气喘的, 进食前采取吸痰、吸氧联合处置, 解决因呼吸道原因引发的误吸。饭后体姿上, 最好采取坐姿、卧姿不少于半小时, 能有效减少食物返流现象。对口内处置、漱口刷牙等动作, 在饭后尽可能规避, 较少对咽喉部位刺激, 克服因恶心造成的误吸事件。

3 开展精神护理

针对患有严重疾病、发病多年、性格内向的人产生抑郁倾向的几率很高的特点, 作为护理人员, 应在加强日常护理的同时, 向患者讲解基本的医疗常识, 助其建立客观的病情识别方法。还要与病患加强沟通, 除了正常的病情交流, 还可以谈天说地, 制造一种融洽、平和的气氛, 实现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另外, 在病区创造近似家庭的护理环境, 舒缓患者自身的精神压力。

4 开发陪护人员护理功能

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现状, 临床护理岗位缺员严重。因此, 开发陪护人员的护理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临床护理压力[4]。对有意外隐患的老年患者, 有针对有目的的向病人陪护人员履行告知制度, 教授相关病情的预防、应急处置等急救常识, 以赢得宝贵的急救治疗时间。因此, 对陪护人员进行宣教, 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 对防范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非常重要。

总之, 防范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发生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这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在思想上足够重视, 在措施上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马珊, 唐伏秋.13例老年病人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55~56.

[2]张晓义.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及防范[J].社区卫生保健, 2006 (1) :53~54.

[3]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2004-2010) [J].中国肿瘤, 2004 (2) :3~6.

住院死亡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2001~2010年初在笔者所在医院老年科(干部病房)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例,共计114人,绝大多数为离休干部,其中男95例,女19例,年龄65~91岁,平均80.4岁。

1.2 方法

疾病分类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的标准进行,死亡原因按疾病种类统计。

2 结果

按死亡原因排序为: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为65.8%;其次为感染15.8%;全身衰竭为5.3%;窒息为4.4%,详见表1。感染死亡中肺部感染16例,腹腔感染2例;其他中动脉瘤破裂1例,脑出血1例,尿毒症1例,跳楼自杀1例。

肿瘤死亡按系统排序:消化系统39例,占52%;呼吸系统20例,占26.7%;泌尿系统7例,占9.3%;其他系统9例,占12%。入院后诊断的肿瘤4例,其中行手术、放化疗和介入治疗后的肿瘤患者28例,见表2。

n(%)

注:转移癌为来源不清。其他中淋巴瘤1例,软腭癌1例,壶腹部肿瘤1例,颅内占位1例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恶性肿瘤、感染(肺部)、全身衰竭是高龄老年患者死亡疾病的前3位,与李谊文等[1]的报道首位排序一致。肿瘤中以胃癌为主,本文以肺癌为主,胃癌次之,故与其报道有所不同。考虑本院老年科以离休男性干部占绝大多数,经济条件较好,社会地位较高,吸烟比例较高,故肺癌和肺部感染的死因较高。第二位为呼吸系统,本文为感染(肺部);第三位为循环系统,本文为全身衰竭与循环系统(心肌梗死和心跳骤停)并立第三。与戴云洁等[2]报道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前二位是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基本一致。与肖蓓[3]报道的以循环系统为主要死因的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医院的专科特性有关。与杨婉恩等[4]报道的以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的排序亦不同,考虑与本文为高龄老人(平均80.4岁),文献为60岁以上老人及职务不同有关。笔者认为肿瘤、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老年患者的三大死因,而高龄老人的死因则以肿瘤为主,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次之。加强肿瘤的预防和合理治疗,戒烟、清淡饮食,不食用刺激性及致癌食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注意吸痰,防止各种窒息的发生亦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李谊文,张翠玲,李泉生,等.某医院内科446例住院老年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29(3):273-274.

[2]戴云洁,高春玲.794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中国病案,2008,9(7):42-43.

[3]肖蓓.1841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中国病案, 2006,7(7):38-39.

住院死亡 篇6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院2003年-2007年期间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 资料真实、可靠、准确。采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003年-2007年在该院住院的死亡患者共2 349例, 他们的性别、年龄及疾病构成分别如下。

2.1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见表1。

由表1可见, 各年份男性死亡患者均高于女性, 合计男性死亡患者为1 460例, 占死亡总人数的62.15%;女性为889例, 占死亡总人数的37.85%。男∶女=1.64∶1。

2.2 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见表2。

由表2可见, 65岁~74岁和75岁以上的年龄段死亡人数最多, 二者占死亡总人数的43.00%;再次是35岁~64岁年龄段, 共占死亡总人数的39.89%;而1岁~14岁年龄段死亡人数最少, 只占死亡总人数的1.7%。

2.3 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见表3。

注:死因疾病中其他一项不参与顺位。

由表3可见, 恶性肿瘤是死因的第1位, 其构成比占38.10%;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再次是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相差不多。

3 讨论和建议

3.1 死亡性别构成

从本研究看, 男性患者死亡明显多于女性, 男女死亡比例为1.64∶1。究其原因, 其一可能与男性患者的职业种类、劳动强度、工作压力大有关;其二可能与男性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 有关。因此, 要注重男性的卫生保健, 严格危险性职业的各项操作规程, 改善工作环境, 开展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缓解心理压力, 建议其定期体检, 有助于降低男性患者的病死率。

3.2 死亡年龄构成

国际上一般规定, 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 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各器官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 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步减低, 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1]。本研究也显示, 65岁以上的患者死亡人数最多, 占死亡总数的43.00%。因此, 建议将老年人列入重点保健人群, 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 大力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

3.3 死因构成

从调查可知, 该院住院患者死亡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前3位死因与2004年我国部分市县前10位疾病病死率及死亡原因构成相一致, 第4位和第5位与其相反[2]。

3.3.1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第1位死因, 其死亡构成比占38.10%。其中最主要是肺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最多, 占肿瘤死亡人数的21.58%, 其次是肝癌、乳腺癌等, 这与国内其他作者报道一致[3], 因此要重点监控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目前多数恶性肿瘤尚不能根治[4]。大量的研究表明,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机体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及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 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和心理紧张等等[1]。因此, 要注意保护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提倡戒烟限酒, 加强体育锻炼, 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再次是对危险人群定期筛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3.2 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第2, 3位死因, 二者合起来构成比占24.52%。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但行为和生活方式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这些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吸烟、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的钠盐、缺乏运动和心理紧张等等[1]。因此, 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以培养居民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3.3 损伤及中毒

损伤及中毒是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第4位死因, 其构成比为8.51%, 在死因顺位上高于全国的水平 (全国为第5位) [2]。进一步统计表明, 主要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究其原因, 其一, 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均拥车量增加, 导致车祸不断发生。其二, 是由于该区的个体企业多如牛毛, 各种加工车间意外事故相对增加。因此, 要建立健全交通法规、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改善交通条件和强制使用安全带等措施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 对各企业职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禁止超负荷使用劳动力, 即要采用多种措施来预防损伤及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卢祖洵.社会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6~18、92~93

[2]中国卫生年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77~578、584~585

[3]郭建新, 石素珍, 李星梅.乌鲁木齐市某医院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6, 12 (4) :381

住院死亡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 -2013年3月通过急诊科转移到住院部且死亡的患者400例,另外400例是按照配对原则,同期从急诊科转移至住院部且存活病例中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似者作为对照组。所选800例患者中,男420例,女380例,年龄54~83岁。

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入院原因、住院时间和合并疾病,患者至本院急诊科时检测血常规(采用Sysmex XE-2100血常规分析仪进行检测)。根据患者外周血RDW值分为RDW增高组(>14.5%)和RDW正常组(11.5%~14.5%)。合并症严重度以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的评分标准[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死亡组与存活组的一般情况

年龄在死亡组和存活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4.5±6.3比74.2±4.1,P >0.05),RDW增高患者 (RDW>14.5%) 在两组间 的比较40.5% 比13.0%,OR值为2.34(95%IC:1.45~3.97)。死亡组的住院时间小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在RDW增高患者中,年龄、性别在死亡组和存活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2 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合并症和入院原因比较合并症和入院原因比较,见表 3。

2.3 RDW 增高组和 RDW 正常组间的比较

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间合并症和入院原因比较,见表4。

2.4 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调整了年龄、性别、住院时间、Charlson合并症指数、入院原因、合并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后,RDW水平增高对患者住院死亡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相关因素(OR=2.28,95%IC为1.48~3.65,P =0.002)。

3 讨论

RDW是血细胞分析中常规检测的一项指标,RDW增高反映了红细胞生成障碍(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不足)或溶血、输血等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往RDW应用于贫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2]。近来研究表明RDW的检测可能有利于多种不同疾病患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判断。RDW增高与社区普通人群的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3,4,5]:RDW增高与相关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呈正相关。但RDW与患者住院死亡关系尚未见报告。本研究首次显示:RDW增高患者在住院死亡组比存活组增高,多因素分析调整了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住院病因、慢性病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后,RDW增高仍然显示出是住院病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RDW增高与住院患者死亡相关性的机制可能与红细胞平衡的改变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

近来研究表明,心肌梗死[6]、心力衰竭[7,8,9]、脑梗死[10]、肾功能不全[11]等多种疾病与RDW增高密切相关。本研究也有类似发现,上述疾病以及肝脏疾病在RDW增高组和RDW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还显示:RDW增高组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比RDW正常组增高。Charlson合并症指数可用来预测慢性病死亡率,计分方式是将指定的疾病经适当的加权指数后加总得之。不同疾病伴有RDW增高的机制却尚未明确。心力衰竭患者RDW增高可能有不同机制参与,其机制可能为:1RDW增高可能与心力衰竭加重的血流动力学应激有关[12],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下降,心室压力升高,神经内分泌激活,血液中强烈缩血管物质水平明显增高,引起肾血管收缩,造成肾脏缺血性损伤,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13],成熟红细胞数量减少,RDW水平升高;2目前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过程与炎症系统的慢性激活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14],心力衰竭患者RDW增高与炎症反应及前炎性因子有相关;3心力衰竭患者RDW增高可能与铁代谢紊乱相关。研究表明[13],心力衰竭患者铁代谢紊乱,血红蛋白生成减少且体积小,血浆平均红细胞压积减小,RDW值增大。肾功能衰竭患者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引起贫血或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的缺乏等,而导致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使RDW增高。脑梗死患者发病时可能合并心衰、肾功能不全、贫血或存在较为严重的前炎症状态导致RDW增高。肝病患者RDW增高可能由于长期食欲减退,胃黏膜病变,胃肠道吸收功能低下,使铁剂、维生索B12及叶酸吸收不良,肝脏储备维生素B12、叶酸、铁的功能也下降而造血物质缺乏,而且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从而导致红细胞大小不等。

住院死亡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山西博爱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例536例, 其中死亡62例。入选标准:有缺血性胸痛发作病史;心电图特点:有或无病理性Q波,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ST-T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满足以上至少两条标准。以及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高血压病史者, 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1》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病史者, 糖尿病的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死亡时间, 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史, 是否有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 是否再灌注治疗以及住院期间的合并症。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偏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 (四分位间距) 表示。对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圆分布分析方法, 计算平均角发现平均每年的集中发病高峰和死亡高峰。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

共收集536例, 男性389例 (72.6%) , 女性147例 (27.4%) , 年龄62.20岁±12.13岁 (25岁~90岁) 。死亡62例 (11.6%) , 男性29例, 女性33例, 年龄65.20岁±13.20岁 (3 5岁~9 0岁) 。有高血压2 2 2例 (4 1.4%) , 糖尿病1 0 6例 (1 9.7%) , 陈旧性心肌梗死5 2例 (9.7%) 、脑卒中4 1例 (7.6%) , 吸烟145例 (27.1%) , 饮酒50例 (9.3%) , 有家族史40例 (7.5%) , 肺部感染1 1 0例 (2 0.5%) , 心力衰竭8 3例 (15.5%) , 心源性休克33例 (6.1%) , 致死性心律失常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 (7.8%) ,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03例 (19.2%)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 116例 (21.6%) ;发病到住院死亡时间中位数为3.8 (4) d, 介于发病3h至29d。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有意义的变量是性别、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泵衰竭。女性死亡是男性的2.5倍, 高龄组死亡是低龄组的2.3倍,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死亡是对照组的2.8倍, 再灌注治疗者死亡是对照组的0.45倍, 泵衰竭组死亡是对照组的16.8倍,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吸烟、家族史、饮酒史以及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死亡原因

62例住院死亡患者中发生泵衰竭43例次 (69.4%) , 其中心力衰竭33例次 (53.3%) , 心源性休克20例次 (32.2%) ;心律失常如室速和/或室颤11例次 (17.7%)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次 (12.9%) ;心脏破裂 (包括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 6例次 (9.7%) ;猝死4例次 (6.5%) ;其他2例 (3.3%) 。

2.4 圆分布分析

计算平均角发现平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 (Z=4.762, P<0.01) , 每年的死亡高峰集中在12月19日前后 (Z=4.263, P<0.02)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 采用心电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 采用溶栓治疗后再降至8%左右, 住院90min内施行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4%左右[1]。本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为11.7%, 这与闫海等[2]的结论相当。近十年平均死亡率为16.1%[3], 这可能与地区及开展再灌注治疗的情况有关, 偏远欠发达地区的住院死亡率可能会更高。本文显示男性与女性的发病比为2.6∶1, 而死亡比为1∶1.1, 很明显女性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4], 可能与女性发病年龄高, 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高及接受有益治疗的比例低有关[5];男女间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惯差异致使发病的特点有所不同[6]。但也有研究证实尽管女性较男性接受溶栓、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等有益治疗的比例稍低, 然而经调整前者的短期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后30d) 与男性并无统计学意义[7]。GUSTO-和INJECT研究回顾性分析提示, 许多临床研究排除了院前死亡的男性, 因此夸大了住院病死率的性别差异[8]。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中, 50%在发病后1h内死于院外[9]。性别对死亡的影响尚有争议。已有研究表明, 年龄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0]。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大, 本研究显示高龄患者死亡风险是低龄患者的2.3倍, 与张新梅等[3]结论 (1.07倍) 略有差别。

本资料显示, 传统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家族史, 以及饮酒、合并脑卒中和肺部感染等, 与住院死亡率无明显相关, 与以往结论不尽相同[3,10], 糖尿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独立因素, TIMI、GUSTOⅠ、GUSTOⅡb、OASIS等试验均使糖尿病对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价值得到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合并糖尿病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已经提出多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解释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疾病以及临床结局的不利影响, 包括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分布和进展上的差异;代谢紊乱;自主神经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小板作用的紊乱;以及过度的炎症过程。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史者死亡风险并未增加, 可能间接证明了这些危险因素即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另外肺部感染曾经被认为使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风险增高, 但在本研究中, 肺部感染患者为1 1 0例 (20.5%) , 存活组86例, 死亡组24例, 肺部感染并未增加死亡风险, 可能与有效的再灌注治疗使患者卧床时间缩短、病房条件改善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关。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梗死死亡风险增高, 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11]。

心源性休克是较左心室衰竭程度更重的泵衰竭, 一定水平的左心室充盈后, 心排血量指数比左心室衰竭时更低, 亦即心排血指数与充盈压之间关系的曲线更为平坦而下移[1]。本研究中发生心力衰竭83例 (15.5%) , 心源性休克33例 (6.1%) , 死亡患者中泵衰竭占69.3% (43/62例) , 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仍是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 与以往的结论一致[2,3]。本资料中住院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03例, 而因室速和/或室颤死亡者只有11例, 在院外死亡者多由于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颤) 所致[9];住院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 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死亡8例, 心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及时心脏电复律, 以及临时起搏器的使用可使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大大减少。心脏破裂常在起病后一周内出现, 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心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研究表明冠心病中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为2.3%~3.2%, 而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病例中心脏破裂占31%[12]。近年来, 由于各种血运重建技术的应用和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 使心脏破裂成为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第2位常见病因, 仅次于泵衰竭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国内外有关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中心脏破裂所占的比例4.9%~35.1%, 本研究中心脏破裂 (包括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 6例 (9.7%) , 均经超声心动图证实。还有猝死4例, 可能有心室游离壁的破裂, 但未经证实。心脏破裂还可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或颤动等, 故在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也可能有心脏破裂者。

本资料中患者发病到住院死亡时间中位数为3.8 (4) d, 介于发病3h~29d。唐仁斌等[13]结论为发病至死亡时间为17h至90d, 平均11.6d。丛洪良等[14]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2月份。在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前后, 死亡高峰集中在12月19日前后, 提示气候条件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机体各个脏器的损害, 使得这些患者更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住院死亡】推荐阅读:

住院死亡患者06-10

论死亡07-06

突然死亡05-25

死亡意识06-20

触电死亡06-21

死亡时间06-23

胎儿死亡06-24

文化死亡08-29

死亡模式09-10

死亡因素09-21

上一篇:电脑美术发展现状研究下一篇:会计人员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