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鉴定

2024-11-06

死亡鉴定(精选4篇)

死亡鉴定 篇1

死亡性质的鉴定是非正常死亡案件法医学鉴定基本的又极其重要的任务, 他杀、自杀、意外死亡、不同的死亡性质决定案件处理的不同走向, 正确地鉴定死亡性质, 使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使无辜人员得到法律的保护, 这是公安机关科学、客观依法办案的职责所在。笔者现将两例他杀而犯罪嫌疑人企图以自杀、意外死亡隐盖其犯罪真相的案件报告如下, 并作一简要分析。

一、案例

案例1.某男, 42岁,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7时, 其爱人报称起床后发现其在床上死亡。据其爱人介绍:死者感冒三天, 死前在当地医务室治疗, 家属认为是医务室治疗不当, 将尸体拉到医务室闹事, 要求医务室赔偿。尸检结果:死者各主要脏器未检见致死性病变, 胃内容物毒物检验检出毒鼠强成份。

案例2.某女, 45岁, 某年某月某日下午7时, 其爱人报称, 发现其喝农药在自家床上已死亡。据其爱人介绍:死者平时体弱多病, 有轻生念头, 其回家后发现死者仰卧在床上已死亡, 床边有一瓶DDV空农药瓶, 衣服上有很浓的农药味。尸检结果:各脏器未检见致死性病变, 胃内容物未检验出常见毒物, 颈前及颈部两侧有少许条状皮肤表皮剥脱, 颈部深层肌肉出血, 舌骨大角左侧骨折。

二、讨论

(一)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

死亡性质也叫死亡方式[1], 分他杀、自杀、意外三种。在日常办案中, 如何正确区分死亡性质这是公安机关办理这类案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果是他杀案件, 认为是意外或自杀, 将会放纵犯罪, 死者冤屈无法得到伸张。如果是自杀或意外死亡认为是他杀, 则永远也找不到所谓的“犯罪嫌疑人”, 同时还会让无辜人员受到冤枉。案例1破案后, 犯罪嫌疑人交待, 其夫妻关系长期不和, 又不想离婚, 故乘其丈夫生病到医务室治疗之机, 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毒杀鼠药[2], 毒鼠强放到死者喝药的水中, 死者晚上在家喝药时让其喝下中毒死亡, 企图嫁祸于医务室治疗不当医疗事故死亡, 医务室开始迫于无奈答应赔偿一万元钱想了结此事, 但不明真相的部份家属仍不依不饶, 最后医务室同意解剖查明死因, 才使这一所谓“医疗事故”真相大白, 还医务人员一个公道, 死者爱人也受到法律制裁。案例2破案后, 犯罪嫌疑人交待:因其妻子体弱多病, 家庭困难, 觉得是一个负担, 故趁其生病卧床之机将其掐死, 再将农药泼洒到死者衣服上, 企图制造死者喝农药自杀的假象来掩盖其犯罪事实, 部分家属开始信已为真, 准备将死者安葬, 但死者娘家部份家属对死因怀疑, 要求解剖查明死因, 通过尸体检验发现有扼颈窒息的征象, 且胃内容物未检出常见毒物, 才揭露这一犯罪实事。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不进行法医学尸体检验, 仅凭表面现象是难以明确非正常死亡案件的死因和死亡性质的。

(二)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的法医学鉴定是依法办案的需要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 在实际工作中发生非正常死亡案件后, 死者家属主动要求解剖检验查明死因的很少, 甚至不配合公安机关的尸检工作, 以各种理由拒绝尸检。这两个案列都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才同意尸体解剖的。

(三) 非正常死亡案件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非正常死亡通常指除他杀之外其它不明性质不明原因的死亡。此类死亡, 死者大多数平时身体貌似健康、死亡发生时没有目击证人或对目击证人的说辞不相信, 家属对死亡性质及死因存疑, 认为是他杀, 又由于受一些风俗习惯影响不能及时配合办案机关进行尸体解剖, 给办案机关全面系统查明死因带来影响, 给这类案件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当事家属不断上访, 有的借网上或媒体妙作, 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要想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第一办案机关对非正常死亡案件必须启动命案侦办机制, 从现场勘查到尸体检验每一个环节, 必须按程序、规范进行, 用事实证据给家属一个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第二当事家属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依法、依规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系统的尸体检验, 查明死因。

(四)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注意事项

要想明确死亡性质, 第一, 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尸体检验, 包括尸表检验、尸体解剖、病理检验、毒物检验及相关的体液检验。第二, 必须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 包括死亡环境、死者的遗物、相关的物品及生活用品等情况。第三, 必须详细调查死者生前活动轨道、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等情况,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 才能正确查明死因原因, 明确死亡性质。

参考文献

[1]赵子琴.法医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4.

[2]黄光照.法医毒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122.

死亡鉴定 篇2

【中图分类号】d919.1;r97。+.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4)03—0224—0

2毒物剂量往往是决定能否引起毒物中毒的重要因

素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毒物未达致死量也能够致人

死亡,如多种毒物共同作用。作者曾遇1例多种安眠

物中毒致死案,现报道如下。

案例资料

2002年11月20日下午,某女(26岁)在吃了酒酿

蛋后,又服他人投放的苯巴比妥、安定、氯丙嗪(据犯罪

嫌疑人李某交待各投放了七八支)后约半小时逐渐出现

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于当晚9时许被送至医院抢

救,入院后检查,患者已呈昏迷状态,瞳孔缩小,诊断为

脑干损伤,经过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4时许死亡。

检验情况:死者上身外穿黑色西装,内为白色衬衣,戴白色胸罩;下身外穿黑色西裤,内为白色短裤;脚穿紫

色短袜。衣着完好、整齐,无破损。发育正常,营养一

般。尸斑位于尸体背侧未受压区,呈暗红色,指压不退

色。尸僵开始部分缓解。头发黑色,散发,长为30cm。

头皮无损伤。眼睑闭合,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直径

为2mm,双眼睑球结膜无出血点。鼻腔、耳腔未见异

物,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口腔内未见异物,口唇及口腔

无损伤。颈部、胸部、背部、腰部、阴部均未见损伤。右

上臂有2个注射针孔,右手背有1个注射针孔,左前臂

有3个注射针孔,左手背有2个注射针孔,左腕部有

1个注射针孔,右臀部有2个注射针孔。双手指端显著紫

绀,肢体未见损伤。处女膜陈旧性破裂。头皮无血肿,颅骨无骨折,脑组织淤血、肿胀,未见损伤及出血,脑干

也未见损伤及出血。颈部皮下、肌肉及甲状腺无出血,舌骨及喉部软骨无骨折。胸腔无异常积液,心肺未见损

伤及出血。腹腔脏器位置正常,胃内有约200g内容物,呈糊状,略呈黄色,未闻及明显的特殊气味,胃粘膜有少

许出血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大小肠等未见损伤、出血。膀胱内空虚,粘膜无出血。子宫呈未孕状态,子

宫腔内有一“t”形节育环。颅腔、胸腔、腹腔内脏器均

呈淤血状态,未见明显的病变。

将胃及其内容物送毒物检验,已检验出苯巴比妥、安定、氯丙嗪成分。对血液及肾组织检验,均检出苯巴

比妥、安定、氯丙嗪,血中药物含量分别为:苯巴比妥

14.36gg/ml、安定0.20gg/ml、氯丙嗪0.22gg/ml;肾组

织中药物含量分别为:苯巴比妥35.ogg/mg、安定0.

24t~g/mg、氯两嗪0.55t~g/mg。

病理检验:(1)大脑淤血;大脑水肿显著(神经细胞及

血管周围间隙明显增宽)。小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片状出

血。小脑淤血;小脑水肿显著(神经细胞及血管周围间

隙明显增宽)。(2)心脏轻度淤血,心肌间质水肿,急性心

肌断裂。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病变。(3)肺淤血;肺水肿

(部分肺泡腔内见水肿液);部分肺泡代偿性肺气肿。(4)

肝脏淤血,部分肝细胞水肿,汇管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5)脾脏淤血,结构尚清楚。(6)胰腺自溶。(7)小肠淤血,粘膜自溶。(8)肾脏淤血,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水肿,部

分肾小管自溶。

讨论

1.尸体检验及病理检验各内脏器官均未见损伤和

病变,故可排除损伤及疾病所致死亡。

2.巴比妥主要作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及

循环亦具有抑制作用,与酒精及其他镇静剂均有协同作

用,中毒者可因麻痹呼吸中枢而致死,中毒致死者除见

皮肤发绀、各器官淤血、肺水肿及脑水肿外,无特殊所

见,中毒量为2~7g,致死量为4~9g。氯丙嗪的毒理作

用十分广泛而复杂,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与巴比

妥类或其他抑制性麻醉剂均有协同作用,中毒致死者的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

内脏器官淤血、水肿,蛛网膜下腔还可有片状出血,中毒

致死量变动很大,一般为5~7 g。安定为苯并二氮杂卓

类药,此类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与酒精、巴比妥类及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均有协同作用,中毒致死的尸体检验所见与巴比妥中毒所见相似,致死量为每公

斤体重100~150mg。乙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大脑的最高级功能,呼吸中枢麻痹是重症中毒

者的主要原因,中毒死亡者尸体检验所见主要表现为内

脏器官淤血、水肿,中毒量为75~80g,致死量为250~

500g,在与巴比妥类催眠药、非巴比妥类催眠镇静安定

剂联合应用时,致死量明显变小。该女在服药后约半小

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直至昏迷,入医院

后检查呈昏迷状态,并有瞳孑l缩小。尸体检验见瞳孑l缩

小、指端紫绀,胃粘膜有出血现象,脑、心、肺、肝、肾等内

脏器官均呈淤血、水肿状态,小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片状

出血。这些

都符合巴比妥类、氯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

中毒的表现。而且其胃内容物、血液、肾组织均已检验

出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成份。

3.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精具有协同作用,协

同作用又称为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

联合应用所显示的效应明显超过两者之和,可以表示为

1+1>2。一般认为,具有协同作用的毒物同时或者先

后进入人体内时,虽然单独一种毒物的剂量没有达到中

毒致死量,但是也可能引起中毒或者死亡。毒物的剂量

是引起中毒死亡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毒物都只有达到

一定的剂量时才会致人中毒死亡。毒理学上对引起中

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缩写为ld),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对毒物的耐受性也就不同,服用同等剂量的毒物,有的人足以致死,有的人却仅有或没有中毒表

现。所以毒理学上用最小致死量(缩写为ld)、平均致

死量或称为半数致死量(缩写为ld)和最大致死量或

者称为绝对致死量(缩写为ld。)来分别表示引起5%、· 225 ·

50%、95%的个体中毒死亡的毒物剂量。一般书刊上没

有特别说明的毒物致死量就是平均致死量。但是,毒物的量并不是影响中毒的惟一因素,是否导致中毒,还与

摄毒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一种毒物在人群中能够

引起人体中毒死亡的剂量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群体中

中毒死亡的个体的百分率和毒物剂量之间呈“s”形曲线

关系。该曲线两端近ld1flf1、ld 段平坦而延伸过长,难

于用外插法计算,故习惯上都是取ld。作为绝对致死

量,ld 作为最小致死量。从上述3种毒物致死量的概

念可以看出,即使是小于ld 的毒物仍可使4%的个体

中毒死亡,同样尚有5% 的个体可以耐受大于ld。的毒

物而不死亡。所以对于有明确的中毒表现的尸体,当化

验出相应的毒物,而又排除了其他致死的因素时,则即

使所接受的毒物剂量小于致死量也可以做出该毒物中

毒致死的结论。

4.该女口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酿(含有酒

精)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直

至死亡,i临床表现及尸体检验所见也符合巴比妥类、氯

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中毒的表现。经尸体检验及病理

检验可以排除损伤及疾病致死。虽然该女所服的每种

药物均未达到平均致死量,但是由于有的人即使服用小

于平均致死量乃至最小致死量的药(毒)物仍可导致死

亡,而且该女所服的几种药(食)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故可认为该

女是由于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加上酒酿中的酒精的协同作用而发生中毒死亡。注:法庭开庭审理该案

时,采信了法医鉴定结论,判处李某死刑,现已执行。

一例母麝因打斗造成死亡的鉴定 篇3

1发病情况

2013年11月, 某养殖场2头成年母麝由于争偶而发生打斗, 体质较弱的母麝发生开放性创口和后肢瘫痪。养殖场立刻将受伤的母麝隔离单独饲喂, 用碘酒进行伤口消毒并敷消炎粉处理, 配合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受伤母麝开始阶段采食情况正常, 精神未见异常, 但移动时后肢只能在地上拖行。2014年8月12日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 精神萎靡的症状, 于8月16日死亡。

2病理变化

剖解可见死亡母麝被毛凌乱, 尸僵不全, 后肢严重溃烂, 肛门处已经完全化脓腐烂成为窦道, 化脓灶上布满蛆, 散发恶臭;肺部有明显出血点 (见图1) 肝脏肿大, 比正常颜色较深;脾脏肿胀。

3病理组织切片

无菌采集死亡林麝的心、肝、脾、肺、肾病灶部位, 置于10%福尔马林中固定。待福尔马林完全渗入病灶组织后, 将样品送到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病理实验室进行病理切片的制作。实验采用HE染色法。

4病原微生物鉴定

4.1病原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心、肝、脾、肺、肾的病变部位和脓肿病灶与周围组织交界处组织, 迅速保存于-20℃冰箱中。按照方法[5]将病样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0-1、10-2、10-3、10-4、10-5共5个浓度梯度, 每个浓度做3个重复。分别接种于S.S平板培养基、麦康凯平板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 (郑州博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 37℃培养箱中培养48 h, 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检, 初步确定各培养基上细菌生长的种类和数量。

4.2 16S rRNA测序分析[5]挑取数个菌落悬浮于含50μL超纯水的小试管中, 振荡混匀, 用PCR仪95℃加热10 min, 置于冰上冷却15 min, 12 000 r/min离心2 min, 取上清液作为PCR反应的粗制DNA模板, 置-20℃保存备用。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PCR反应体系为:10×Taq Buffer5μL, Mg2+3μL, 2.5μmol/L d NTPs 4μL, 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 Taq DNA聚合酶0.5μL, 无菌水30.5μL, 模板5μL, 共50μL。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 94℃变性45 s, 49℃退火45 s, 72℃延伸1.5 min, 35个循环, 最后72℃充分延伸10 min, 用1%琼脂糖电泳检测。由上海生工贸易有限公司测序, 序列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比对判断细菌的种类。

5结果与分析

5.1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5.1.1心脏:结构均匀, 心肌纤维完整, 形态正常 (见图2) 。

5.1.2肝脏:肝脏中央静脉溶血、瘀血, 肝索间隙增宽 (见图3A, 箭头所指为增宽的肝索间隙和中央静脉瘀血) ;肝索肿胀、溶解, 中性粒细胞浸润, 胞浆颗粒变性 (见图3B, 箭头所指为中性粒细胞浸润) 。

5.1.3脾脏:脾脏被膜有坏死灶, 脾小动脉出血 (见图4) 。

5.1.4肺脏:肺泡间质细胞肿胀、融合, 结缔组织增生、瘀血 (见图5A, 箭头所指为肿胀的间质细胞) ;肺泡间炎症细胞增生, 含铁血黄素出血, 静脉瘀血, 炎症细胞增多 (见图5B, 箭头所指为炎症细胞浸润) 。

5.1.5肾脏:肾小球瘀血, 肾小管出血、瘀血 (见图6A, 箭头所指为瘀血的肾小球) ;肾小管间隙消失、肿胀;肾小管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肿胀 (见图6B, 箭头所指为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肿胀) 。

5.2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结果

5.2.1在死亡林麝化脓病灶处及心、肝、脾、肺、肾组织中均分离到2种细菌, 一种在血平板培养基上为白色针尖大小, β溶血,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形态呈棒状或杆状, 单在或成丛存在;在巧克力培养基上不生长。另外一种细菌在S.S平板培养基和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上不生长;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在血平板上也可生长, 菌落表面光滑、湿润、隆起。

5.2.2通过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得到的PCR产物经测序后在Gen Bank中比对结果表明, 分离得到的2种细菌分别为化脓隐秘杆菌和葡萄球菌。

6讨论

6.1化脓性疾病是林麝的常见疾病, 也是引起林麝死亡的最主要原因[5~7]。引起林麝化脓的病原较多, 付文龙等[8]从林麝喉头后侧深部脓肿中分离出葡萄球菌。罗燕等[9]从化脓性病变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赵克雷等[5]研究表明, 28例林麝脓肿病原更为复杂, 主要包括化脓隐秘杆菌、绿脓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12种细菌。本研究在病变组织中检出化脓隐秘杆菌和葡萄球菌, 病原的种类包括在上述研究结果中, 说明化脓隐秘杆菌和葡萄球菌的分布较广, 从华东到四川和重庆均有分布, 它们作为条件性致病菌、化脓性疾病的原因常常是因为环境消毒不彻底, 在林麝相互打斗或者其他因素 (如树枝划伤) 引起外伤或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入侵林麝机体而发病。

6.2林麝是尚未完全驯化的动物, 其野性依然存在, 雄性林麝之间常常为了争夺食物和配偶打斗, 轻者造成外伤感染, 重者死亡。刘春燕等[10]研究表明, 上海某养麝场12只林麝死亡病例中, 有7例因为打架发生外伤感染, 最后造成死亡。在本研究中, 母麝因争夺配偶而发生打斗, 受伤瘫痪, 最后形成化脓型窦道而死亡。因此, 在配种期应加强对林麝的监控,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 以防公、母麝之间打斗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7小结

为了减少林麝化脓性疾病的危害, 应建立定期消毒制度, 尽量杀灭环境中的条件性致病菌。同时, 及时处理林麝圈中可能给林麝带来伤害的尖锐物品, 如折断的树枝、铁丝、铁钉等。最重要的是应加强林麝的驯化与管理, 防止林麝因打斗造成损伤, 一旦发生打斗, 应马上将其隔离, 并及时用药物对受伤林麝进行救治, 防止林麝死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oh C L, Kwok S F.A simpl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musk ambrette, musk ketone and musk xylene in cologne[J].Contact Dermatitis, 1986, 14 (1) :5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361.

[3]李林海, 黄祥云, 刘刚, 等.我国麝养殖种群现状及养殖业发展的分析[J].四川动物, 2012, 31 (3) :492.

[4]付聪.圈养马麝社群冲突和等级地位[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生态学, 2010.

[5]赵克雷, 李旭鑫, 帕哈尔定·帕拉哈提, 等.圈养林麝脓肿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J].四川动物, 2011, 30 (4) :522~526.

[6]徐正强, 徐宏发, 唐继荣.麝体表化脓症手术诊治[J].畜牧兽医杂志, 2000, 19 (2) :39~40.

[7]刘洪义.林麝常见化脓性疾病的诊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 :99~100.

[8]付文龙, 付春梅, 王建明, 等.林麝喉头后侧深部脓肿的诊断与治疗[J].经济动物学报, 2010, 14 (4) :222~224.

[9]罗燕, 程建国, 王建明, 等.林麝肺炎及化脓性疾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 2009, 30 (11) :122~123.

死亡鉴定 篇4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劳动能力鉴定指南

【承办机构】: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办结时限】:60日,必要时可延长30日

【收费标准】:300元/人/次

【咨询电话】:0755-12333/82978791

鉴定条件:

1、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经社保经办机构委托的。

鉴定资料:

1、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关系核准文件;

2、工伤死亡证明书;

3、被鉴定人相关原始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单;

4、被鉴定人身份证;

5、被鉴定人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二张;

6、身份证(申请人为被鉴定人);

7、近亲属关系证明(申请人为工伤职工近亲属);

8、单位经办人身份证、单位授权委托书(申请人为单位)。

鉴定流程:提出申请-受理申请-参加鉴定-得出结论。

【举例】:刘先生,某公司职员。上班期间被机器砸伤去世,只留下45岁的妈妈。刘妈妈因手脚不便,不能生活自理。这种情况能否按月领取抚恤金?刘妈妈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吗?

【说明】:

1、根据深圳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即可按月申领抚恤金。刘妈妈没有年满55周岁,因此必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刘先生单位可以帮刘妈妈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但必须提供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关系核准文件、工伤死亡证明书、被鉴定人相关原始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单、被鉴定人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二张、被鉴定人身份证、单位授权委托书等资料。

【死亡鉴定】推荐阅读:

论死亡07-06

突然死亡05-25

死亡意识06-20

触电死亡06-21

死亡时间06-23

胎儿死亡06-24

文化死亡08-29

住院死亡09-06

死亡模式09-10

死亡因素09-21

上一篇:心理学认识自我下一篇:气化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