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因素

2024-09-21

死亡因素(精选9篇)

死亡因素 篇1

颅脑损伤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中伤死病例的60%为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GCS3~8分) 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明显高于轻重型患者[1] 。自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 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严重颅脑损伤死亡患者29例, 现做回顾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 女10例, 年龄6~78岁, 平均40岁;以青壮年多见。交通事故21例, 占比例高达77%, 坠落伤5例, 砸伤2例, 另有1例原因不明。本组患者从受伤至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时间最短者为30 min, 最长者为24 h。

1.2 生命体征

伤情平稳者13例, 不平稳者16例, 其中3例患者无自主呼吸, 7例患者呼吸急促, 4例合并休克 (收缩压<90 mm Hg=, 12例患者高血压 (舒张压>90 mm Hg) , 8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已昏迷, 其中17例为深昏迷, 11例双瞳散大, 8例单侧瞳孔散大, 10例无瞳孔变化。GCS评分3分8例, 4分7例, 5分3例, 6分5例, 7分4例, 8分2例。本组患者颅脑损伤CT表现如下:①脑干损伤6例, 硬膜下血肿11例, 脑内血肿8例, 硬膜外血肿4例, 伴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3例;②其中存在血肿的患者中幕上血肿>30 ml的有16例, 幕下血肿>10m1的有5例;③脑池变窄18例, 消失11例。

1.3 方法

患者来院后详细了解受伤情况与院前急救过程, 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所有病例均进入专科重症监护, 首先进行生命体征支持,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运用各种诊断手段 (如反复多次的体格检查、CT、血生化等) , 以明确诊断。本组患者17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15例行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2例行钻孔引流术:12例保守治疗, 主要包括脱水剂应用、激素治疗、低温疗法、过度通气、抗癫痫、支持疗法、抗炎治疗、并发症的处理及严密的病情观察。患者抢救死亡后, 进行死亡讨论, 分析死亡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2结果

全组患者均在来院后1 h~11w内死亡, 23例死于脑疝及中枢呼吸循环衰竭, 2例死于MOFD, 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 1例死于严重呼吸道感染。其中5例因经费问题放弃治疗, 资料表明除患者本身伤情严重外, 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患者无法在伤后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讨论

3.1 严重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严重颅脑损伤系指损伤后GCS评分为3~8分的颅脑外伤, 颅脑损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损伤。原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当时立即发生, 其程度取决于外伤的原因和严重性, 继发性损伤则是指发生于原发伤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 可能导致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延长和 (或) 引起神经功能缺失。当代研究表明, 颅脑损伤后出现的脑缺血是继发损伤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颅内高压、低血压、低氧血症、发热、电解质紊乱等存在时。

3.2 严重颅脑损伤死亡主要原因

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原发脑损伤过重及脑受压时间太长。严重的原发脑损伤常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死亡, 因为现有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改变原发性脑损伤[2] 。此外, 术前脑疝时间过长, 造成脑干长时间受压, 缺血缺氧, 即使已解除压迫, 甚至作小脑幕切开, 脑干水肿、软化等病理过程继续存在, 最终导致脑干功能衰竭死亡。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表明, 脑疝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超过3 h, 自主呼吸则不可恢复。本组晚期脑疝患者, 虽来院后1~3 h内减压, 但由于院前时间较长, 实际上双侧瞳孔散大到手术减压的过程己超过了3 h。此外, 低血压、低血氧、电解质紊乱, 弥漫性脑肿胀导致术中脑膨出等也是患者死亡的因素[2] 。

3.3 严重颅脑损伤的救治

对于严重颅脑损伤的处理, 分秒必争、早期正确的处理是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的关键。首先应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急性期主要针对急性呼吸、循环障碍、休克的复苏。抓紧颅内血肿、开放性脑损伤、急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与脑组织受压的救治, 打断颅脑损伤后继发病理改变导致脑缺血、缺氧、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恶性循环, 才能为脑损伤恢复创造良好的内环境。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①迅速诊断并清除颅内占位病变;②监测和控制颅内压, 改善脑灌注;③进行脑保护治疗, 防止或减少继发性神经元损伤;④并发症的处理。神经外科治疗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笔者的经验是没有瞳孔散大之前手术, 解除脑疝可能出现的危险性。单纯瞳孔散大之后应尽快脱水降低颅内压, 应在双侧瞳孔散大之前手术, 这十分关键。双瞳孔散大手术时机越快越好。脑疝形成时间越长, 预后越差。争取昏迷早期或脑疝初期开颅或在呼吸停止前进行手术。

3.4 教训

当前, 严重颅脑损伤的患者及损伤严重程度均较前有所增加, 交通意外是造成严重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病情严重程度也有所增加。广大市民目前对严重颅脑损伤急救的知识缺乏, 本组11例是乘坐出租车来院, 虽然速度快, 但途中未经任何处理, 来院后病情已极危重, 给抢救带来困难。另有4例患者从外院转来, 导致我院诊治时间较长, 丧失了救治患者的最佳时机。同时, 医疗经费无法保障:医院虽有明文规定可欠费抢救, 但许多审批手续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人员的手脚。延误了抢救患者的时机, 本组患者这种现象较突出。随着今后相应医疗法规及医疗保险制度的规范将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必要的政策与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杨锁开, 黄连权.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近况.江西医药, 1998, 32 (2) :123.

[2]易声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12个关键问题的处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 15 (1) :3.

[3]王进刚.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广东医学, 1997, 18 (3) .

死亡因素 篇2

关键词:儿童;死亡认知特点;影响因素;时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15-03

在自我概念尚未确立之前,儿童不会思考与自身存在相关的任何问题。随着儿童认知的提升,他们开始思考与自我相连的问题,如死亡。死亡概念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如果不能得到某种被儿童所能理解的意义,就会成为儿童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扰,在自我摸索的挣扎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可能会出现偏差、停滞,甚至退行,从而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果处理的好的话,则会有利于儿童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人类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理性地面对生命死亡、更好地生活等方面也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因此,本文主要就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帮助儿童正确地理解死亡,从而健康成长。

一、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特点

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这个模型是由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推理水平既依赖于成熟,又依赖于后天的学习。随着儿童心理结构的成熟以及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他们在对死亡的观点上会经历特定的发展阶段。

(一)Nagy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阶段

1948年Maria Nagy曾以378位三至十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对死亡的看法,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而且提出这三个阶段是相关的。

第一阶段(3-5岁)。儿童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的现象。他们把死亡看成是死者去旅行或睡着了,他们相信死者会回来的,他们认为死者会像活着一样进行各种活动:吃东西、想事情。

第二阶段(5-8岁)。儿童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且是永久的现象,但不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不会将自己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们以为死亡只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以为只要跑快点不被抓到就不会死亡。他们经常将死亡拟人化,认为死亡是天使、精灵或恶魔把人抓走了。

第三阶段(9-10岁)。儿童对死亡有了成熟的理解。了解到每个人都不免一死,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

(二)皮亚杰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0-2岁)。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剥夺的情绪感受。

第二阶段(2-7岁)。幼儿认为死亡是真实的,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给出一些想象出来的死亡原因。认为死者有生理机能,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孩子害怕被抛弃,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如“他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才死的”)。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成另一种存在方式(如:死掉的人变成天使了)。

第三阶段(7-11岁)。儿童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外在原因。儿童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事件。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儿童对死亡的解释是具象或拟人化的。

第四阶段(11岁以后)。青少年把死亡看成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件,死者已没有生理机能,对死亡感到焦虑。

(三)我国学者得出的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水平

幼儿理解死亡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国学者张向葵等人也对儿童的死亡认知进行了研究,并将3.5岁至6.5岁的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一: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认识。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二:能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的基本特征,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死是别人的事。而自己永远不会死;自己喜爱的生命不能死。

水平三: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动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过、恐惧和悲哀。这意味着,儿童对死亡特征的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二、儿童死亡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发展能力

学者大都认为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随着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对死亡的认识渐趋成熟。

(二)人格特征

Kohasa(1979)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实验,确定了一些与应激耐受力有关的人格特点,表现为刚毅。主要包括:明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坚定的信念、献身精神;对生活具有充满活力的追求、用于面对和接受挑战;较强的内部控制力、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样性格的儿童在面对死亡时不会产生极大的恐慌。

(三)生活经验

儿童如果在生活中有接触死亡的经验。如看到过宠物死亡、亲人死亡。参加过丧礼,等等,他们对死亡的认识会较成熟。

还有,Bond-Langner指出,罹患重症的儿童对死亡会表现出较高的焦虑。但是六岁以下的儿童则反映出一种对“分离”的焦虑。

(四)生活环境

1家庭态度。许多人都拒绝讨论死亡甚至拒绝思考死亡问题,成人对死亡的否认会扩展到儿童身上。在Wass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当对144名高中生提问“你小时候是怎样应对家庭中的死亡问题”时,有39%的学生回答在家庭中从来没有涉及到死亡这个话题,26%的学生回答只是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谈论死亡。大多数学生都报告在家庭中谈论死亡是很忌讳的。”

父母对死亡问题的回避主要源于成人自己对死亡的不安和焦虑,他们的回避是有意的。大多数父母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开面对死亡的严酷现实。事实上,直到现在,许多父母还认为儿童并不关心死亡。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是非常关心死亡问题的,对死亡的兴趣是人类身心发展的一个正常部分。是儿童好奇心的一种表达。

2社会环境。1974年美国的一个研究支持了社会环境对儿童理解死亡概念所起的作用。这个研究以199名3-9岁儿童为被试,根据社会经济地位和年龄把儿童分组。结果发现,儿童所处的社会阶层越低,生活环境越充满暴力,他们就更倾向于意识到死亡。研究者发现低阶层儿童的想象内容显示了他们正尝试着以一种现实的、明智的态度来应对死亡。

许多研究表明,相同的死亡情境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些较少焦虑的个体与受压力影响很大的个体相比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在应激情况下那些受到来自

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较多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

三、儿童死亡认知的应对策略

死亡这个事件对儿童来说是那么陌生,但是儿童却经常要面对亲人、朋友、动物和植物的死亡,其实他们从出生开始,在整个一生中都在不断地面对死亡。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儿童应对死亡的正确观点。教给他们应对亲人丧失的正确方法。

(一)借鉴国外的做法

1美国。美国是死亡教育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9年,費费尔从行为科学角度写了《死亡的意义》一书之后,死亡成为热门话题,成为死亡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更加无所适从。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殉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疗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2德国。在德国,教育界组织中学生参观殡仪馆,让16-18岁的青年人直面人生的终点。通过参观殡仪馆里的技术处理间和告别间,学生们才知道,原来这里没有难闻的气味和可怕的恐怖景象,与世长辞的人们是那样安详。他们还从儿童抓起,成功地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接触死亡的题目。

在英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二)用恰当的词语表述死亡。正确地描述死亡

成人在与儿童讨论死亡问题时要使用恰当的词语,不要使用类似“好像睡觉”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儿童会刻板地解释这些语言。

描述死亡时应指出正常身体功能的结束。如心跳停止、没有呼吸、没有感情、没有爱、不是睡眠、不能思考。儿童无意中听到的“他看上去如此安静,就像睡着一样”,可能会使他们担心自己睡着就不会醒来。特别是在儿童对死亡理解的第一、二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仍然会认为死亡是暂时的和可逆转的。

(三)耐心回答儿童提出的死亡问题

成人不能回避儿童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否则会使儿童认为死亡是一个神秘的话题,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不能谈论的事情会使儿童感到害怕,这就加强了应激。而且,成人在接受儿童的提问时,要用简单诚恳的方式回答,要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另外,成人不要对儿童的提问感到厌烦,因为儿童要通过反复的学习才能记住,所以他们会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每一次他们听到的回答,都会整合到以前储存的知识经验中去。经常的提问并不一定表明应激和害怕,而只是正常好奇心的反应。

(四)对有慢性痰病或潜在生命威胁的儿童给予支持

成人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的身体需要。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需要,此时他们会感到孤独、无助、沮丧、焦虑,甚至恐惧。应该告诉儿童,他并不是最痛苦的,并给他提供一些战胜疾病的楷模。

(五)向儿童提供有关死亡的准确信息

因为儿童可能会由于同伴中有一个有健康问题的成员感到害怕。例如,一个从化疗中恢复的儿童可能没有头发。当儿童明白这种治疗过程后,他们可能会接受这个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家长和健康职业者要向儿童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信息。

断奶猪非疾病死亡的因素 篇3

1 母猪怀孕期间的摄食状况

仔猪初生重与母猪怀孕期间的能量摄入直接相关。在怀孕期间能够使母猪体重增加30 kg的营养水平可以使仔猪出生时体重维持在可接受的程度。作为一般标准, 体重在120 kg、140kg、160 kg和180 kg的母猪, 日能量摄入量分别为23.6 MJ、25.5 MJ、27.4 MJ和29.4 MJ。当环境温度降低于临界温度的下限时 (单独饲养栏的条件下为19℃;群养条件下为15℃) , 需要补充能量。

2 仔猪抗寒能力与出生重有关

温度环境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既要确保母猪不太热, 又要确保仔猪有足够的温暖, 是一件需要机敏处置的事。出生重较大的仔猪冷临界温度也较低, 而且较易动用体内糖元以抵御寒冷。Pettignew (1986) 表明, 单增加饲料中玉米油量并不能提高成活率。这说明环境因素对仔猪的成活要比母体饲料的营养影响大。

产栏附近区域应不会有阵风, 应使大、小猪均觉舒适可居。地板是在不锈钢板上粘一层可清洗的地毯制成, 特别垫在产栏的矮栏附近。钢板下予以电热。此种地板能起到吸引小猪并使之舒适的作用。在母猪进出栏前后, 地板都经消毒处理。加热不均或不易调整, 以及地板色黑吸热过多都是有害的。锯末、纸屑、稻草均是可用的材料。

在分娩期间及其后24 h, 在母猪侧后方吊一加热灯有助于仔猪驱寒及提供较大的仔猪活动的空间。为病仔和弱仔提供一加热的矮栏。此栏还可用做在一窝多仔的情况下分批让仔猪吃奶。

3 管理要点

为减少仔猪断奶前死亡而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做到母猪分娩时不离人。对新生仔猪给以及时的关心和帮助, 可保证仔猪找到母猪的乳头并能吃到足量的初乳。此外, 可将可能受压的仔猪放置在取暖灯下的安全地点直到它们能够自己争抢到乳头为止。管理人员可照顾那些弱小必须较长时间呆在取暖灯下的仔猪, 保证它们不至于受寒。此外, 在照料母猪分娩的同时, 还可注意帮助邻圈的母猪 (可能已经分娩) 照顾好它的仔猪。

对小猪或过弱的仔猪施以瓶喂或胃管导入法饲喂。当窝产多仔需要分别食奶时, 以及某些仔猪需要加饲时, 应予人工哺乳。对所有仔猪都要确保采食到初乳。必要时可用高免疫力猪的血清混在代乳剂中予以哺食。当有初乳备用时, 应优先使用。

对产栏、产舍及相应的设备应施行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好的产舍条件对于降低断奶前死亡率是重要的。在产舍使用之前, 对其进行彻底消毒灭菌, 以减少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 特别是减轻某些病原菌对于新生仔的危害, 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施有效的寄养操作规程。在窝间调剂有无, 在窝内调剂平均。对寄养所选母猪应充分考虑到其性情和是否有多余的奶头供需用。

对母猪施行定期检查, 遇到有病状立即处置。每头母猪都应有一体况检查档案, 定期逐项检查。

人畜互作的影响。Hemsworth等 (1986) 研究了人畜互相的影响。猪舍操作人员的态度影响到其行为。当动物对人员操作具有恐惧心理时, 会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 生长与繁殖性能尤其如此。

死亡医生引出死亡话题 篇4

最近,好莱坞决定把美国著名“死亡医生”杰克•凯沃尔基安的故事搬上大银幕。杰克并不是凶杀犯,他只是大张旗鼓地支持安乐死,并于1990年至1998年间,协助130余位患者自杀,从而得到“死亡医生”的绰号。

杰克第一次执行“死亡任务”是在1990年,帮助妇女珍妮特•阿德金自杀。在此之前,杰克的“死亡咨询”业务,已红红火火地开展了三年。他在当地的报纸上打出广告:“本人为生物伦理学及死亡方式学医师,擅长提供死亡建议,愿为疾病晚期患者选择有尊严的逝去提供帮助。”另外,杰克还发明了一台“慈悯机”,即世界上首台自杀专用机。

1990年6月,珍妮特•阿德金找到杰克医生寻求帮助时,54岁的她正经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当时会面的录像显示,杰克对珍妮特进行了询问,而她不时显示出困惑的表情。

医学专家后来分析说,珍妮特的困惑反映出,她并不具备自主决定能力,更别说是有关自己生死问题的重大决定。然而,在会面后的第3天,杰克还是在自家的旅行车里,对珍妮特实施了安乐死。

从此后,杰克的“协助自杀”行为,一发不可收。而美国检察部门也盯上了这位“死亡医生”,曾4次以谋杀罪对他提起诉讼,但都因证据不足而被法庭驳回。1998年9月,检察官们终于等到机会——在对一位名叫托马斯•尤的病人实施安乐死时,杰克竟将整个过程进行了录像,并送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新闻节目《60分钟》播出。2200万看到此节目的美国观众瞠目结舌,杰克也因此事最终被判二级谋杀罪入狱,2007年才获得假释出狱。

“死亡医生事件”如导火索,十几年里,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对“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激烈争论。即便在杰克入狱后,有人爆出,他“协助自杀”的病人中,有许多并非处于无可救药的重病晚期,一些人甚至没有生理上的疾病。这些人之所以去寻求安乐死,主要是因为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

选择死亡的权利

就在好莱坞决定拍摄 “死亡医生”不久,英国皇家检控署在今年8月向外透露,近期要出台一份关于“协助自杀”的临时指导文件,对“在何种情况下,协助他人自杀可不受指控”作出详细规定。

英国法律素来反对“协助自杀”。如今忽然有所缓和,这多少要和刚刚发生的“黛比•普尔迪事件”有关。

现年46岁的英国妇女黛比•普尔迪,于1995年被确诊患有多发性硬化症,这种病让她逐渐丧失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甚至排泄功能。黛比不想继续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她想选择安乐死。由于安乐死在英国不合法,为避免丈夫和亲人因帮助自己而遭起诉,黛比向英国法院提出就“协助自杀”重新进行司法解释的要求。

今年7月30日,黛比接到了盼望已久的裁决,英国上议院决定,“可以接受”黛比家人协助她自杀的行为。黛比欣喜若狂,她称这项裁决把“生命的权利”交还给了她。

事后,黛比对采访她的媒体坦言,如果诉讼失败,为不拖累家人,她将学习那些 “寻死”的前辈,独自去瑞士结束生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瑞士、荷兰、美国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允许“协助自杀”。

而瑞士对“协助自杀”更是宽容,申请人无需拥有瑞士国籍而只需在瑞士就医。另外,瑞士还设有“尊严”、“解脱”等专门“协助自杀”的机构。截至今年7月,在“尊严”接受自杀服务的英国人就有115人。其中,有两个最为轰动的“协助自杀”事件。其一,是英国著名指挥家爱德华•唐斯和妻子琼•唐斯的“共赴死亡”事件。

由于妻子琼患上绝症,“几乎失明、失聪”的爱德华不愿独活。于是,夫妻俩一起赴瑞士,于今年7月10日以安乐死的方式离开人世。二人在留给亲人的声明中说:“不想再因严重健康问题而挣扎。在共度54年幸福时光后,我们选择在平静中,有尊严地携手离去。”

另一起“协助自杀”事件,是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大学教授克雷格•尤尔特,将自己在英国家中做准备、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的全过程,委托著名纪录片导演约翰•扎利斯基进行跟踪拍摄。这部名为《死亡权利》的影片,于去年12月9日在英国天空电视台播出。

影片最后,59岁的尤尔特对着镜头平静说出了他选择安乐死的原因——“我热爱生活,更没有厌倦生命。只是,疾病的折磨,让我的身体已沦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之后,尤尔特转向相濡以沫37载的妻子玛丽,说道:“亲爱的,我是多么爱你。”玛丽则微笑着回应:“一路平安。我们会再见。”随后,尤尔特用牙齿按下关闭呼吸器的按钮,喝下致命药剂,在他自己选择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乐曲中安然逝去。

尊重死,就是尊重生命

如今,关于安乐死、“协助自杀”的讨论,已不局限在社会领域,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也开始涉足这个集道德、人情、法律于一身的“生死话题”。2005年,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西班牙影片《深海长眠》便是如此。

影片取自真实事件,男主人公雷蒙26岁时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四肢瘫痪,只有头可以微微转动。雷蒙在病床上煎熬二十余年,于1993年展开诉讼,要求西班牙政府准许他由别人“协助自杀”,但以败诉告终。

1996年,雷蒙出版自传《地狱来信》,诉说了他的经历和感受。最终,1998年1月雷蒙在未能证实身份的人协助下服毒自杀。西班牙警方随即以“协助自杀”罪,逮捕了雷蒙22岁的女友。但之后的一周,雷蒙所居住的小镇,几乎所有居民约3000人陆续“自首”,承认协助雷蒙自杀。这件事当时轰动全球,7年后,被拍摄过《小岛惊魂》的导演亚利桑德罗•阿曼巴搬上大银幕。

片中的雷蒙,并非是个郁郁寡欢之人,他始终活得积极热情。甚至,在饱受疾病折磨,生命尊严受到践踏,生命意义逐步丧失后,雷蒙仍为自己能够“堂堂正正”地离世奋勇抗争。或许,正是因为珍爱理想与灵魂,雷蒙才会选择结束现实的肉体生命。他在影片中这样表述:“对我来说尊严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但我至少可以尊严的死去。”

几年后,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虽不像《深海长眠》涉及安乐死、“协助自杀”,但同样也探讨了死亡议题。入殓师,即殡仪工作者。日本的入殓师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用酒精替遗体清洁、更衣、化妆、纳棺等。在入殓师的精心处理下,遗体变得祥和自然。

电影中,身为入殓师的男主角借由工作,“认识”了因性别错位而自杀的少年、因堕胎而身亡的少女、在破屋中孤独死去的老妇人。各种死亡形态接踵而来。男主角也在一次次帮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后,体会到生命本应有的充盈、豁然。

尊重死,就是尊重生命,大概是《深海长眠》和《入殓师》最相近的精神内涵与生死观。也是很多人主张有尊严的死去、支持“协助自杀”的原因。然而,立法者对“协助自杀”最大的顾忌,很大程度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因为,近些年有太多像杰克•凯沃尔基安一样,喜欢替天行道、扮演上帝的“死亡医生”出现。

几年前,英国就逮捕了一个“死亡医生”希普曼,这位大夫几十年来在英国中部小城给单身瘫痪在家的年迈老太太看病,看得不耐烦,就干脆给她们开过量药物,一了百了。他做“杀手”多年,从未有人怀疑,直到她伪造了一个死者的遗嘱,说死亡财产全部归他,引起家属警觉,才东窗事发。

1994年,荷兰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医生杀人事件。一个50多岁的中年妇女,突遭生活变故,两个爱子先后去世。她觉得人生再无意义,找到了心理医生夏波,在讨论两个月后,夏波同意“协助自杀”。事发后,很多人对夏波进行讨伐,觉得妇女所受的心灵创伤,只要医生有耐心,“复原”的可能性完全存在。而夏波却痛痛快快地把她送上黄泉路。

有时,不光是那些“扮演上帝者”会轻视生命,有些求死者,其死亡初衷也不是为了寻求尊严。英国作家斯蒂文森就曾在其代表作《新天方夜谭》中描写了伦敦“自杀俱乐部”中,一群厌世者的寻死游戏——每晚聚会,打牌得到草花A的人,第二天拂晓前必须杀死分到黑桃A的人。书中主人公很不幸分到黑桃A。他本是好奇而来,生死关头,忽然意识到,自己只是玩玩,并没做好死的准备,只是后悔太晚了。

多年后,“自杀俱乐部”中的死亡游戏,竟上演现实版。一位德国主妇,有天忽然失踪,多日后,尸体在荒野草丛被发现。警察之后调查出,该女士一年多来一直与远方某男人网上通信,讨论犯罪小说中常见的奸杀案,臆想其中的“快感”。最后,两人约好某晚在某公路旁具体实践,玩到断气才痛快。

或许,那些怀疑、反对“协助自杀”的人,害怕的,正是这些“轻视生命”,或是偶尔丧失斗志便想逃避责任,一死了之的人。如果对生命时刻保持敬畏,无论选择生或死,皆可坦然。生,可如夏花般灿烂;死,亦如秋叶般静美。

死亡因素 篇5

关键词:骨科手术,肺栓塞,并发症情况,危险因素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从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从无症状到患者突然死亡, 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 但大部分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1]。该病的漏诊率、误诊率以及病死率均相对较高, 所以对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选择我院治疗的88 例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 分析其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08 年1 月- 2015 年9 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88 例, 其中男50 例, 女38 例, 年龄38 ~70 ( 52. 2 ± 4. 5) 岁。将其分为死亡组16 例与存活组72 例。死亡组男10 例, 女6 例, 年龄40 ~ 68 ( 54. 4 ± 3. 6) 岁; 存活组男40 例, 女32 例, 年龄38 ~ 70 ( 52. 6 ± 3. 8) 岁。2 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所选8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并记录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 3 评价指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并对患者的并发症状况进行统计包括: 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咯血、昏厥、低血压以及发热的情况; 其中低血压的判断标准为低压< 60mm Hg或者高压< 90mm Hg[2]。

1.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采用 χ2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死亡组超声心电图检查呈肺动脉高压患者8 例 ( 50. 00% ) , 右心室运动障碍7 例 ( 43. 75% ) , 2 者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3. 61% 和16. 67% ( χ2= 4. 48 和 χ2= 5. 67) ; 同时死亡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为 ( 53. 43 ± 34. 72) mm Hg明显低于存活组的 ( 66. 03 ± 14. 05) mm Hg ( t = 2. 2598) 。其中3 组数据差异性明显, 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组患者并发症中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咯血以及发热患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昏厥和低血压的并发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 骨科手术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同时必须把握手术的最佳时机[3]。骨科手术后会引发肺栓塞及导致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防止肺栓塞应注意: 手术前操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到血管内皮; 术后尽早活动以防止血流瘀滞等[4]。临床统计发现, 肺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以及空气栓塞等, 有20% 的肺栓塞是发生在手术之前[5]。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 这要求我们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要十分注意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对存在手术后肺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6]。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骨科老年患者的保护,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原因导致其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相当高, 对老年人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7]。

由上述结果可知, 死亡组超声心电图检查呈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运动障碍者均高于存活组; 死亡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存活组 ( P < 0. 05) 。2 组患者均会产生各种并发症, 除昏厥和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其他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其中包括: 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悸、咯血等,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患者在昏厥和低血压的并发症中所占比重较大, 明显高于在存活患者中所占的比例,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患者抵抗手术的耐受能力做综合评价; 手术中要动作轻柔, 避免对患者血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术后对患者的身体体征做定期检查, 对患者所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治疗, 避免由于自身疏忽而使患者的病情增重。总之,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对缓解患者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长海, 侯树勋, 文仲光, 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1) :31-34.

[2]张运剑, 赵宁, 夏国光, 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42 (6) :708-712.

[3]余志才, 王利.跟骨骨折临床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 2013, 19 (14) 9:11-13.

[4]刘春萍, 罗继征, 常占平, 陆慰萱, 张运剑.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术后肺栓塞50例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 4 (10) :32-34.

[5]杨韧, 王强, 冯勇, 林越, 等.外科手术后肺栓塞13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 (2) :144-146.

[6]张骏, 孙文兵.手术后肺栓塞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6) :2611-2614.

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4月~2010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患者共226例。其中,男153例(67.7%),女73例(32.3%),男女之比为2.1∶1;年龄13~85岁(45.3±12.6);住院时间6~98 d(9.6±8.7)。

1.2 手术情况

226例患者,45例保守治疗。另181例手术治疗,其中行穿孔修补术115例(含胃癌穿孔修补5例),胃大部切除术48例(其中毕I式16例,毕II式32例),急诊行胃癌根治术18例(其中远端胃切除10例,近端胃切除5例,全胃切除3例)。手术时间40.0~210.0 min(95.4±27.6);手术失血量50.0~700.0 m L(127.8±44.3)。

1.3 病理诊断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胃镜病理证实。226例中,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142例(62.8%),胃溃疡穿孔61例(27.0%),胃癌穿孔23例(10.2%),穿孔合并出血16例(7.1%)。

1.4 数据收集及统计处理

设计表格对2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表格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合并症、并发症及病理诊断。参照文献标准对相关因素进行分组。数据的统计处理由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单变量分析选用卡方检验。以P<0.10为引入变量标准,对相关变量进行编码,然后采用逻辑回归进行多变量分析,保留在逻辑回归模型中的因素确定为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并发症及病死率

226例患者中,67例(29.6%)出现各种并发症共125例次(表1);死亡26例,病死率为11.5%。死亡原因:15例感染性休克、4例呼吸心跳骤停、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出血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及1例脑出血。

注:含穿孔并出血16例,应激性溃疡6例,吻合口出血3例,不明原因3例。

注:27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腹腔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并腹腔出血。

2.2 统计学分析

单变量分析表明年龄、脑血管病后遗症、糖尿病、发病时间及入院白蛋白水平5个因素的P值<0.10(表2)。对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后,年龄、脑血管病后遗症及入院白蛋白3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表3)。死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及入院白蛋白<30 g/L。预测方程:P=1/[1+e-(-3.536+2.170年龄+1.516脑血管病后遗症+1.193白蛋白)]。根据方程可预测某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如果P>0.50认为可能发生,如果P<0.50则认为不可能发生。

3 讨论

文献报道上消化道穿孔发生率各不相同,国内尚缺乏大宗资料报道。STRAUBE等[1]复习相关文献表明,1997年至2008年上消化道穿孔及出血患者死亡率为7.4%(3 682/49 760)。而ROBSON等[2]总结283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的资料表明死亡率高达15.5%。本组以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为纳入标准,226例患者的死亡率为11.5%。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入院时的白蛋白是死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该组资料表明:7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1.0%,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是70岁以下患者的8.8倍。老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穿孔,往往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甚至误诊;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差,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脏器功能差,脏器代偿能力明显降低;对手术耐受力差;同时老年患者全并有多种病患,一旦发生上消化道穿孔及继发性腹膜炎,容易加重原发病导致死亡。OKUBO等[3]的一组资料表明,80岁以上患者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28.0%,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患者人数日益增多,有必要针对老年患者设立相关专业,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该组中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8.1%,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是其它患者的4.6倍。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具有更差的生理状态,耐受疾病及手术的能力更差。由于存在躯体感觉及运动障碍,患者对疼痛不敏感,腹肌紧张等体征不明显;如果存在语言障碍,主诉往往不明确;患者不能及时就诊,不易做出正确的诊断,也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造成困难。同时,长期卧床及活动不便也增加了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此外,合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患者大多数长期口服阿斯匹林,有资料表明[1,4],NSAID药物能够增加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及穿孔后死亡率。由于本组中相关资料不完整,没有将其纳入考查因素。

入院时白蛋白过低往往提示患者长期营养缺乏或患有慢性疾病,表明其对疾病及手术的耐受力差,一旦患病就有可能造成重要脏器功能失代偿,故其成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就不难理解。该组有29例入院时白蛋白<30 g/L,死亡7例(死亡率24.1%),而197例入院时白蛋白≥30 g/L,死亡19例(死亡率9.6%),<30 g/L者的死亡风险是≥30 g/L者的3.3倍。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充足的肠内外营养补充,改善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维持白蛋白在正常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穿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合并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者及低蛋白血症者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适的治疗,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风险,才能降低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总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STRAUBE S,TRAMER MR,MOORE RA,et al.Mortality with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perforation:effects of timeand NSAID use[J].BMC Gastroenterol,2009,5(9):41.

[2]ROBSON AJ,RICHARDS JM,OHLY N,et al.The effect ofsurgical subspecialization on outcomes in peptic ulcer diseasecomplicated by perforation and bleeding[J].World J Surg,2008,32(7):1456-1461.

[3]OKUBO R,YAJIMA K,SAKAI Y,et al.Short-and long-termoutcomes of surgery for diffuse peritonitis in patients 80 years ofage and older[J].Surg Today,2008,38(5):413-419.

死亡因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年龄为18~45岁的青年脑出血患者432例, 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91例, 其中自动出院22例, 住院死亡病例69例;现选取资料完整的住院死亡病例69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18~45岁, 平均年龄 (38.3±4.5) 岁。入选标准:均为首发、入院经头颅CT检查的脑出血患者, 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要点[5]。同时排除脑外伤、急性感染性病变、恶性肿瘤等疾病。按照首发症状划分:头痛患者13例, 抽搐患者5例, 意识障碍患者44例, 偏瘫患者7例。高血压患者50例 (35岁以上患者42例、35岁以下患者8例) 。

1.2 方法

对参与调查患者69例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出血部分进行分析, 将昼夜分为4个时间段, 分别为06:01~12:00、12:01~18:00、18:01~00:00、00:01~06: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性别及年龄组成

69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中男55例, 所占比例为79.71%, 女14例, 所占比例为20.29%, 男患者所占比例较女患者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按照发病年龄划分, 18~34岁患者为23例;35~45岁患者为46例, 脑出血死亡病例中, 35~45岁患者比例明显高于18~34岁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发病时间分布

患者发病时间包括季节和昼夜差异, 按照季节划分, 冬季发病患者26例, 占37.68%, 春季发病患者17例, 占24.64%, 秋季发病患者14例, 占20.29%, 夏季发病患者12例, 占17.39%。按照昼夜划分, 12:01~18:00发病患者25例, 占36.23%, 06:01~12:00患者21例, 占30.43%, 18:01~00:00发病患者13例, 占18.84%, 00:01~06:00发病患者10例, 占14.49%, 由此推断, 冬季和白天为脑出血的高发时间。

2.3 按照发病部分划分

基底核出血患者25例, 所占比例为36.23%, 脑叶出血患者16例, 所占比例为23.19%, 脑干出血患者12例, 所占比例为17.39%, 小脑出血患者9例, 所占比例为13.04%, 脑室出血患者7例, 所占比例为10.14%。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其中以中老年患者为主, 但青年人脑出血发病率也呈现出增加趋势。脑出血发病时, 血液进入脑室, 或诱发急性脑水肿, 使颅内压迅速提高, 脑部因受压、脑干受损, 引发脑疝、枕骨大孔疝, 最终导致患者死亡[6,7]。文献报道[8], 我国各年龄段脑出血发病率, 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患者, 除大量脑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外, 脑出血的部位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冬季为脑出血的高发季节, 这可能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分泌量明显提高, 周围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同时可能同气候突变有关, 因此, 冬季应注意预防脑出血发病, 脑出血的发病除同季节相关外, 与昼夜关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夜间休息期间脑出血发病率相关较低, 白天活动期间发病率较高, 这可能同白天人体生理功能变化有关, 例如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9,10]。研究显示[11,12], 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高血压引发, 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脑出血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组提示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出血死亡危险因素, 与年轻人饮食多盐、多烟多酒嗜好、少运动、少检测血压、有高血压而不治疗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及脂质代谢紊乱等, 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降低脑出血发病率。

本研究显示,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中男性患者数较女性患者数明显提高, 35~45岁发病率显著高于18~34岁,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冬春季节、白天均为脑出血的高发时间, 按照发病部位划分依次为基底核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青年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 部分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脑疝等症状而导致患者死亡, 针对青年脑出血的发病因素, 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降低青年脑出血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69例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中男性患者数较女性患者数明显提高, 3545岁发病率显著高于1834岁,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冬春季节、白天均为脑出血的高发时间, 按照发病部位划分依次为基底核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结论 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同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降低青年脑出血死亡率。

死亡因素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8月至2008年2月入住我院外科SAP患者, 共46例SAP患者符合入选标准, 其中男24例, 女22例, 年龄15~80岁, 中位年龄50岁。合并胆总管结石梗阻21例, 腹痛前有饮酒及暴饮暴食史20例, 锐器伤致胰腺炎1例, 无明显诱因4例。

1.2 评判标准

在我国是“1996年贵阳第六届胰腺外科学术会议”以及会后发表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类标准 (1996年第2次方案) ]。这个共识是通过长达20余年的反复讨论、反复实践所取得的, 这个共识虽然不能认为是最后的定论, 但是, 它毕竟为争论了100余年之久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划了一个初步的句号。而按目前的标准: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指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 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 血钙低于1.87mmol/L (7.5 m g/L) , APACHEⅡ评分在8分以上, Balthazar CT评分在Ⅱ级或Ⅱ级以上者, 而且, 还把诊断胰腺坏死一定要用增强CT的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样一来, 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及交流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基础。

1.3 入院后的处理

包括重症监护、持续吸氧、纠正生理指标紊乱, 持续进行胃肠减压、灌肠, 给予抑酸、抑制胰酶分泌以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必要时进行生长抑素、乌司他丁的使用;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对有些情况需要进行手术, 主要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 尽量避免对正常胰腺组织的干扰。

1.4 数据处理

根据结局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分别对2组资料的一般特征、严重程度和手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

SAP共46例, 发病原因包括胆源性21例, 酒精性20例, 外伤性4例。死亡12例, 病死率为26.1%。手术治疗SAP24例, 死亡8例, 病死率为33.3%。ARDS是最常见的单器官功能不全, 其次为心功能衰竭、肾衰、肝功能衰竭等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SAP) 常导致腹内压急剧、进行性增高, 诱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 , 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损伤表现, 且出现早, 进展快, 最终导致ARDS的发生。ARDS一旦出现, 对患者的转归有重要影响。结果显示多器官功能不全 (P<0.01) 是和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从2003年8月至2008年2月收集的46例SAP患者中, 死亡12例, 病死率为26.1% (12/46) 。胆源性是AP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其次为酒精性。

从本资料分析, 12例死亡病例中10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 占死亡病例的83.3%, 多器官功能不全是SAP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引发急性腹痛的病症 (急腹症) , 是胰腺中的消化酶发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胰腺分泌消化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胰腺位于左上腹部, 胃的后方, 呈细长带状形。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水肿或坏死出血,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急剧上腹痛, 向后背放射, 恶心、呕吐、发烧、血压降低, 血、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急性胰腺炎坏死出血型病情危重, 很快发生休克、腹膜炎, 部分病人发生猝死。9例SAP并发ACS时的CT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多间隙大量渗液:渗液从肾旁前间隙开始向邻近间隙渗漏, 其范围较广, 本组中仅1例为单侧肾旁前间隙单独渗液, 其余均合并其他间隙共同渗液, 液量最大层面多数集中于结肠系膜上区, 占89%; (2) 器受压移位, 血管受压变形:3例出现肾脏受压移位, 下腔静脉受压6例, 本组中未见到肠管受压所致腹股沟疝的形成; (3) 胃肠壁肿胀, 胃肠道郁张:3例出现胃肠道的郁张及壁肿胀改变; (4) 胰实质坏死、出血:8例出现胰实质广泛坏死, 3例累及全胰, 局限于胰头1例, 胰体、尾4例; (5) “圆腹征”阳性:肾门平面腹腔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大于0.8为阳性, 本组中出现2例。另外SAP的死亡与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症 (SIRS) 有关[3], 因SIRS能迅速导致休克和MODS。因此对SAP要强调迅速恢复有效循环容量和供应足够的氧气, 从而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抑酶制剂、抗胰腺分泌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Leipafant、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生素:在抗菌素生素使用上, 推荐有胰腺坏死者使用碳烯类抗生素。早期并发症的防治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DIC、代谢性脑病。

摘要:目的探索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以便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并且分析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8年2月入院的全部重症急性胰腺炎, 分为生存和死亡2组, 分别对其资料进行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SAP病死率为26。1%, 2组在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ARDS、心功能衰竭、肾衰竭等发生率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多器官功能不全是和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MODS,ARDS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原则草案[J].中华外科杂志, 2001, 39:963~964.

[2]黄侠, 高伟陈, 施俭.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0, 12 (3) :85~86.

[3]严律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1 (4) :238~240.

死亡因素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山市城区及部分镇区上报的2008~2010年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 共计357例。

1.2 方法

依据卫生部统一制定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收集包括死者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点、死亡日期、死亡诊断、死亡地点等信息。死因选择病案首页第一诊断,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ICD-10进行分类。

1.3 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资料输入计算机, 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构成比之间的差异, 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原因的相关因素, 统计学处理均借助SPSS 16.0软件进行操作,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中山市2008~2010年间共死亡357例5岁以下儿童, 年龄为出生当天至4岁, 其中:男性219例 (61.34%) , 女性138例 (38.66%) , 男女性别比为1.59∶1。

2.2 死亡原因及分布

2008年至2010年间中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357例, 死因顺位前三位的分别是:早产90例, 占25.21% (90/357) ;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均为59例, 比例为16.53% (59/357) ;其他死因的构成比及死因顺位见表1。

围生期疾病死因中,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位第一位 (16.95%) , 先天性肺炎位第二位, 比例为11.86%, 肺出血和新生儿呼吸衰竭并列位于第三位, 比例均为11.86%。先天性疾病死亡中, 先天性心脏病位第一位且占有绝对优势, 比例为64.41%, 先天性畸形位第二位, 占15.25%。两类疾病的其他病因比例及顺位见表2、表3。

2.3 年龄别死亡原因分布

2008年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57例, 其中新生儿 (自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 死亡216例, 占60.50%;婴儿 (小于1周岁) 死亡79例, 占22.13%;1~4岁 (不含4岁) 死亡62例, 占17.37%。死亡构成比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趋势。

对新生儿而言, 以早产、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分别占38.89%、24.54%和14.35%;对婴儿而言, 以先天异常、神经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为最主要死亡原因, 分别占27.85%、7.59%和7.59%;在1~4岁儿童以意外死亡、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最主要死亡原因, 分别占22.85%、19.35%和12.90%, 见表4。

3 讨论

5 岁以下儿童病死率是对地区卫生状况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评价指标, 尤其可以反映出当地妇幼卫生状况。本文通过对2008年至2010年中山市部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三位的分别是:早产 (25.21%) ;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 比例均为16.53%。围生期疾病中, 肺部疾病和心脏病是两大主要因素。新生儿死亡比例最大, 可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0.50%。另外, 1~4岁儿童中, 意外死亡比例最大, 达22.58%。因此加强对新生儿死亡特别是早产的预防成为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防治的重点。因此本文建议: (1) 加强孕期保健, 对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便尽早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高危因素则需在医院进行严密监护, 使母子的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定期产检对降低早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急慢性疾病, 在孕期应多卧床休息, 并采取左侧卧位, 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 (3) 孕妇在整个孕期都应注意生理及心理健康、避免精神创伤, 注意安全, 保持快乐心情。

根据WHO提出的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及国内先心病流调干预研究报告, 以及本文的分析结果, 建议: (1) 应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始, 加强以先天性心脏病为重点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 (2) 启动配套的健康促进与教育计划, 提高育龄妇女及其家庭对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知晓率; (3) 同时采购设备与培训人员, 建立和健全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超声产前筛查网络; (4) 建立和完善孕妇的产前检查制度, 争取每个孕妇在孕20~28周期间接受一次以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目的超声检查, 同时也可对胎儿其他大体结构异常进行筛查, 发现异常早期处理[2,3]。

另外, 本文呼吁, 将包括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在内的伤害纳入到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对象, 全社会行动起来, 加强学龄前期及幼儿的保健工作, 对幼童应加强看护, 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预防围生期疾病也不可松懈, 继续做好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 推广儿科医生到产房查房制度, 提高儿科的抢救水平[4,5]。同时应加强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的保健, 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 及时指导喂养、保暖, 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 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霞, 刘春芳.1996-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31) :4406.

[2]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irth Defects of ICBDMS.Guidelines for thedevelopment of national progrmnmes for monitoring birth defects[R].Rome:WHO, 1993:17.

[3]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妇幼卫生目标实施指南[S].2002:22.

[4]韦再华, 谢学勤, 高燕琳.北京市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9, 26 (4) :396-397.

【死亡因素】推荐阅读:

论死亡07-06

突然死亡05-25

死亡意识06-20

触电死亡06-21

死亡时间06-23

胎儿死亡06-24

文化死亡08-29

住院死亡09-06

死亡模式09-10

死亡英雄05-15

上一篇:腹腔穿刺术的改良下一篇:信息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