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

2024-10-23

死亡赔偿(精选12篇)

死亡赔偿 篇1

国务院修改《工伤保险条例》, 将乘地铁等发生事故伤害纳入认定范围,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调为人均收入20倍。因工死亡补助达34万元, 全国统一标准, 实现“同命同价”。

生命是无价的, 然而有时候, 我们不得不用一定的方式来定价生命, 用金钱来抚慰和补偿受难家属受创的心灵和遭受的损失。然而, 与国外动辙几百、上千万元的赔偿相比, 我国工伤死亡赔偿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修改《工伤保险条例》, 提高工伤死亡赔偿, 且实现城乡和不同地区间的“同命同价”, 这是对生者的补偿, 也是对已逝去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值得期待。

目前, 我国公民死亡赔偿金额, 一般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20年计算。而按原《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工亡赔偿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显然, 工伤赔偿标准比一般的民事赔偿标准要低得多。现实中, 由于地区及城乡的差别, 现实中众多死于矿难的矿工拿到最高补偿不过20万元。这次《工伤保险条例》修改, 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了工伤赔偿和民事赔偿标准二元化, 且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低于民事赔偿标准, 无法充分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不利局面。更为重要的是, 它统一的城乡和地区标准, 让工伤死亡赔偿更加公平。

我国工伤死亡赔偿标准过低, 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一些人对生命的践踏和漠视。企业是市场利益主体, 心中自有一本经济账。以频发的矿难为例, 由于矿工“命贱”, 一些

不法矿主便置矿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宁愿选择让矿工强行冒险作业, 也不愿在加强安全防范和设施上多投入。于是一个接一个的矿难随之发生, 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深埋漆黑的矿底。山西洪洞矿难中, 遇难者家属获得约20万元的赔偿金额, 但报道说矿主一年的利润就高达一个亿。这两个强烈的对比数据无疑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 我国矿难事故频频发生的深层原因。显然, 这点微末的赔偿根本无法引起矿主的重视。提高工伤死亡赔偿, 一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现对工亡亲属的人文关怀, 更重要的就是通过这项政策进一步加大了事故的成本, 从经济方面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达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制约作用, 有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更好地保护生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死亡赔偿 篇2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 乙方家属:

1、甲乙双方确定乙方是因未干活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意外死亡。甲方对乙方的死亡无任何责任。鉴于曾在工地施工,且乙方家庭生活困难。甲方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自愿一次性补偿乙方人民币: 元。

2、自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后。乙方及其亲属不得就死亡所产生的各项权利,再向甲方主张任何补偿费用。并不得申请仲裁或起诉。

3、乙方须按照甲方要求,提供有关人员户口本、身份证及相关证明。

4、甲方不参与乙方补偿款的分配。如由此引发争议,概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5、本协议签订后,就此事一次性了结。以后与甲方的任何人、任何单位无任何关系。双方再无其他任何争议,任何一方不得反悔。

6、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用死亡赔偿金买股票 篇3

辛西娅有一个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儿爱丽丝,读完了一所知名大学的硕士后,爱丽丝在伦敦金融城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不幸的是,一天晚上下班后,爱丽丝在骑车回住处的路上,被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撞倒在地,抢救无效后死亡。

事故发生后,辛西娅才知道,撞死女儿的搅拌车属于墨西哥一家大型跨国混凝土上市公司,也就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公司——西麦斯公司。

之后,西麦斯公司同意赔偿给辛西娅15万英镑,但财大气粗的他们,却拒绝了辛西娅想知道女儿到底是怎么被撞死的,以及如何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惨剧的请求。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车祸事故每年都会发生很多次,根本“无法避免”。

可是,辛西婭坚持要知道这个答案。她气愤地说:“再多的赔偿金也无法抚平我的悲伤。作为一位母亲,我必须弄清楚女儿被撞的真相,以及肇事者是否会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出现下一个‘爱丽丝’!”

最后,辛西娅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把女儿的死亡赔偿金全部拿去购买了西麦斯公司的股票,因为15万英镑的股票足以让她参加年度股东大会,并拥有直接质问公司董事会的权利。

结果,在年底的股东大会上,辛西娅专程从伦敦赶到西麦斯所在的墨西哥总部。她勇敢地站起来,对董事会提出了自己想知道女儿的事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还有公司打算如何避免悲剧重演的质问。

辛西娅的质问震惊了整个会场,也引起了场外媒体的关注,董事会主席当即要求负责安全事务的董事处理此事。股东大会结束一周后,那位董事便来到伦敦,开始与辛西娅一起调查事故的真相。

很快,车祸真相被调查出来了,爱丽丝之所以被撞倒,是因为搅拌车在设计上存在问题——驾驶室过高,前后视镜又过少,导致在转弯、并行时,驾驶室里出现盲区,坐在里面的司机根本看不见与车并行的路人。当然,也跟司机不谨慎的驾驶态度有关。

原因查明后,在辛西娅的监督下,西麦斯对旗下所有的搅拌车、卸货车、大型货车都做了许多改进。如在车的前面增加了指示灯,让在一旁并排行驶的人也能看到。此外,还为驾驶员增加了好几面镜子,让他们能更清晰地看清车周围的状况,而且在车侧面安装了4个接近感应器,它们会激活车内的警报,告诉司机车边有人以及他们的方位。

通过这些改进,西麦斯的大型车在行驶过程中,轧倒路人的几率明显下降,不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马路杀手”。之后,在辛西娅的奔走呼吁下,英国很多家建筑公司都改进了旗下的大型车辆,路人变得安全多了。

现在,已经退休的辛西娅成立了一个名叫“和平之路”的慈善组织,为那些因交通事故而失去亲人的家庭,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援助,帮助他们走出悲痛和阴影。

“我相信女儿一定会为我感到自豪的,也一定同意我这么做。”垂泪沉沦。撕心控诉等都是纪念亲人意外身亡的一种方式,但还有一种更高尚的方式,那便是让亲人的身亡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达到“让亡者未白亡,让生者更好生”的目的,而辛西娅选择的正是后者。

论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篇4

关键词:死亡赔偿金,分配主体,分配顺序

死亡赔偿金是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中最核心、最复杂的内容, 也是死亡损害赔偿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项目。被侵权人死亡这一民事法律事实的发生会产生一系列的损害后果, 这些损害后果包括: (一) 被害人本身所受的损害。其中又包括生命本身的陨落 (生命权的丧失) ;间隔死亡时, 受害人在受伤至死亡前所产生的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以及期间所产生的精神痛苦; (二) 被害人近亲属遭受的损害。这又包括直接财产损失, 如丧葬费、医疗费等;间接财产损失, 又称逸失利益损失, 时指近亲属在被害人仍然活着的情况下本可获得的经济支持;以及近亲属精神痛苦、心灵创伤等非财产上的损失; (三) 被害人生前抚养的人所遭受的损失。上述损害后果除生命权的丧失这一损害外, 都是死亡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范围, 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责任承担方式。但是因为社会各界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和赔偿标准存在不同的认识, 因而对其赔偿对象以及在其数额确定之后如何分配存在许多分歧。关于前一个问题, 已有许多文章探讨而且也逐渐达成共识, 现在仍须研讨的是后一个问题, 即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依据死亡赔偿金的基本理论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进行探讨。

一、死亡赔偿金的概述

关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学术界历来存在“‘死者生命’赔偿说”和“近亲属‘逸失利益’赔偿说”两种观点。前者认为,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害人生命权丧失的赔偿, 是被害人由于侵权行为的侵害致使自己应当享受的生命因侵权行为而丧失的赔偿。因此, 死亡赔偿金就是生命的赔偿, 是指人格利益损失的赔偿, 而不是对财产损失的赔偿。后者认为, 死亡赔偿金不是对生命权本身的救济, 或对生命价值的赔偿, 死亡赔偿金不是用来与人的生命进行交换或者对生命权的丧失进行填补的, 而是对因侵害生命权所引起的近亲属的各种现实利益损失的赔偿。司法实务界也通过一些司法解释先后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表达过不同的观点。2001年的《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和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其性质确定为精神损害抚慰金, 甚至现在一些司法案例中也认为其是一种精神损害赔偿, 就是认为死亡赔偿金是对生命权丧失的赔偿。但是后来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以及《侵权责任法》没有沿着这一思路继续走下去, 而是将死亡赔偿金与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赔偿相分离, 确定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赔偿项目, 认为其是对死亡被害人近亲属“逸失利益”的赔偿。现在通过学术辩论和立法变革,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法官都认同“近亲属‘逸失利益’赔偿说”这种观点, 其已成为通说。笔者也认为, 死亡赔偿金是死亡损害赔偿责任的责任承担方式之一, 其所赔偿的对象不是被害人死亡这一单纯损害后果, 因为生命本无价, 要赔也赔不起;也不是被害人近亲属所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等非财产损失, 其所赔偿的损失实则为死者近亲属的间接财产损失。换句话说, 死亡赔偿金是指侵权人对因侵权而死亡者的近亲属因被侵权人死亡而遭受的未来可继承或可共享的被侵权人经济收入损失的赔偿责任。从性质上来讲, 死亡赔偿金是一种财产损害赔偿。[1]

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世界各国存在定额化标准和类型化标准。定额化标准一般仅适用于特殊的情况下, 如空难、需紧急处置事件下的死亡赔偿金的计算。至于基于“‘死者生命’赔偿说”所主张的“同命同价”的定额化标准则是狭隘的“平均主义”思想在作祟, 不符合法律理性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实质平等的精神。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依据的还是类型化标准, 但是对于依据哪些因素来判断类型化赔偿则存在不同。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9条的规定, 其赔偿标准类型化的考虑因素主要在于受诉法院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然而, 死亡赔偿金的目的在于维持近亲属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 而不仅仅限于获得一定数额的遗产。死者近亲属因为亲人去世可能导致生活水平降低, 死亡赔偿金正是为了弥补这种损失。所以死亡赔偿金的类型化计算标准不应该主要是受诉法院地的标准, 而应该是死者近亲属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标准, 并综合考虑被害人死亡时的年龄, 被害人死亡前的收入状况, 被害人可能的发展前景等因素。[2]只有这样, 才能凸显并达到死亡赔偿金的目的。

二、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 也即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的规定,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是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而依据《民通意见》第12条的规定, 民法中的近亲属, 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所以上述近亲属都是法律上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值得探讨的是, 被扶养人是否属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以及死亡被害人不存在近亲属时, 是否需要赔偿,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为何人?对于前一个问题, 因为《侵权责任法》颁布前后, 死亡赔偿金内涵与外延是不一致的。在其颁布前, 是指赔偿义务人对受害人之法定继承人因受害人死亡而遭受的未来可继承的或可共享的受害人纯收入损失的赔偿, 不包括被扶养人的扶养费, 仅有被害人的法定继承人可以请求赔偿;但在其颁布后, 死亡赔偿金的内涵与外延与侵权责任法理论上的“逸失利益”一致了, 包含了被扶养人的扶养费, 指对赔偿权利人逸失利益损失的赔偿。也就是说, 被扶养人生活费已经涵盖在死亡赔偿金当中, 被扶养人当然属于死亡赔偿金的主体。关于后一个问题, 死亡被害人不存在近亲属, 如死亡被害人为孑然一身的流浪汉的情形下, 因为其没有近亲属, 也就无所谓近亲属的“逸失利益”损失, 如此推论, 则侵权人一方无需支付死亡赔偿金, 因为不存在赔偿权利人。但是笔者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考虑死亡赔偿金的双重功能, 一方面它是对死亡被害人近亲属所受损害的赔偿, 另一方面它也是侵权人一方理应付出的代价。因此可以令侵权人赔偿最低标准的死亡赔偿金, 这样既可以让侵权人一方承担适度责任从而发挥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 也能体现民法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3]至于此时的死亡赔偿金分配主体, 可以认定为对这些流浪汉进行过救助的社会福利机构。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死亡赔偿金又可以达到继续社会化救济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 也符合现代民法社会本位的倾向。

由于我国民法中的近亲属范围较为宽泛, 所以近亲属作为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对死亡赔偿金应该是共同享有的一个统一的请求权, 其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提出请求, 而不能分别提出请求。死亡赔偿金分配主体之间构成连带债权关系: (1) 死亡赔偿金数额确定后应归相关赔偿权利人共同共有, 而非按份共有; (2) 原则上不能因近亲属人数的多寡而影响一个侵权死亡赔偿案件中赔偿的数额; (3) 一个或部分请求权人明确表示放弃权利, 也不应对死亡赔偿金的数额产生影响。[4]另外, 因为死亡赔偿金是对死亡受害人近亲属的“逸失利益”损失的赔偿, 所以属于死者近亲属所有的, 死者的债权人不得请求以死亡赔偿金清偿死者债务。

三、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顺序

在死亡赔偿金数额确定之后, 该死亡赔偿金在诸位近亲属之间如何进行分配?是否存在分配顺序?是按平等原则等额分配?还是应当根据身份关系、亲密程度等进行差别性分配?又或按照遗产标准进行分配?这些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而现阶段在我国民法理论界对这些问题探讨的很少。

从本质上来说, 死亡赔偿金是侵权人对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因被侵权人死亡而遭受的未来可继承或可共享的被侵权人经济收入损失的赔偿。所以根据“任何人都希望把财产留给最亲近的人”的法理, 将死亡赔偿金按照平等原则在各近亲属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是极不公平的。因为我国民法中的近亲属太过宽泛, 其中许多与死者可能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也不存在共同生活相互依靠的需要, 甚至可能与死者关系恶化甚至仇视, 其成为近亲属仅仅是一层血缘关系。如果因此也分得死亡赔偿金, 其实在是背离死亡赔偿金的主旨, 故按照平等原则等额分配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还有学者提出, 亲属有亲疏远近之别, 关系疏远, 感情的程度也就减弱, 损害转移的程度因亲属之间的亲疏远近而不同。根据目前我国法律只承认一、二亲等亲属的赔偿请求权, 提出赔偿数额在两种之间应该有所差异, 如是否可以减半赔偿。这也与我国法律规定的二亲等之间只有有条件的抚养义务、只能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等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相符。这可以算是对有些法院所主张的“身份—情感差异标准”和“远近—亲密程度标准”提供了理论上的注释。但是这种观点下, 判断标准主观性太强, 举证太难,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顺序在实务中还是难以确定, 死者近亲属之间到底如何分配依旧难以确定, 而且可能导致近亲属之间关系恶化。所以这种观点也不尽如意。

笔者认为, 从理论上讲, 因为死亡赔偿金属于侵权人由于自己的侵权行为导致他人死亡而给其近亲属造成的未来可继承财产收入的损失,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化的遗产。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予以分配, 原则上应以继承法上的亲等关系为序, 亲等较近者优先, 例外情形下适当考虑与死者生前的生活联系密切度, 联系最为密切者具有优先顺位。一般而言, 配偶、子女、父母处于第一分配顺位,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处于第二分配顺序。在存在第一顺序的分配主体的时候, 第二顺位的近亲属不享有此等权利, 不参与分配。但是对于被扶养人的扶养费则应当由被扶养人单独享有, 不存在分配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在司法实践中较为便捷的确定分配对象及数额, 又不会导致纠纷再生, 而且最重要的是, 这样才能使得死亡赔偿金的目的得以完全实现, 使得在生前就与死者共同生活, 存在最亲密关系的近亲属因被害人死亡遭受生活水平下降的损失得以弥补。

参考文献

[1]宋豫, 李健.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检讨与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1) .

[2]胡晓松.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3]张新宝.<侵权责任法>死亡赔偿制度解读[J].中国法学, 2010 (3) :31.

2014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篇5

2014年工伤死亡赔偿标准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随着上述统计数据的公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2014年发生的工亡事故,其赔偿标准也有了提高。现根据上述规定,对2014年工伤死亡赔偿标准进行总结如下:

一、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社会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公式: 2013年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丧葬补助金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如下: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2013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的20倍。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计算公式:26955元×20=539100元

论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 篇6

[关键词]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继承丧失说

一、死亡赔偿金的内涵及性质

死亡赔偿金是我国人身损害制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是指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给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物质收入损失的一种补偿。关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学界一直众说纷纭,目前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精神抚慰说

该说认为,死亡赔偿金是对与死者有关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是对死者近亲属精神上所受痛苦的抚慰,并认为:“该赔偿金在现实中不仅承担着对精神上以及肉体上的痛苦进行抚慰的功能,而且能够减少证明具体损害的困难,提高损害赔偿数额”。但是,依此观点,如果死者在没有近亲属的情况下,就没有了精神损害,也就不存在赔偿问题,侵害人就不负有赔偿责任。

(二)扶养丧失说

我国杨立新教授持此观点,该说认为由于受害人生命的丧失,导致其生前依法所扶养的被扶养人丧失了扶养费的供给来源,遭受财产损害。因此,侵权人赔偿的内容应该是支付死者生前所扶养人的扶养费。这也就意味着在死者没有受其扶养的人的情况下或者死者自身为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等需要他人扶养的人,赔偿义务人就不承担该项责任。

(三)继承丧失说

我国张新宝教授坚持这一观点。该说认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不仅生命利益本身受损害,而且造成死者在正常的余命年岁内的收入的丧失,则作为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未来可以取得的财产因加害人侵害行为而减少,对于这种损害应当予以赔偿。依照继承丧失说,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范围为因受害人的死亡而使其继承人丧失的预期可得利益。在我国学界,大多数学者坚持“继承丧失说”。

二、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仍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一)死亡赔偿金额偏低

曾经在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中国公民死在国外赔偿高?——韩国爆炸案引发国内死亡赔偿标准讨论》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韩国冷库爆炸案中,中国人均获赔195万元。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对于死亡赔偿的标准还太低。也不符合现实情况。尤其是对于农民,根据我国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其亲属所获得死亡赔偿金就更少之又少。而且死亡赔偿数额的偏低,难以对责任人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一点微不足道的赔偿,根本无法引起责任人的重视。

(二)死亡赔偿金数额计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目前采用的客观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城鄉差别因素,在实践中引起了很多争议,“同命同价”和“同命不同价”等各种争论此起彼伏,各种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极容易激发社会矛盾。

三、关于完善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建议

(一)提高我国死亡赔偿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死亡赔偿标准已经难以与现实状况相符合,我国的死亡赔偿金最低限额有待提高。同时对于矿难、交通事故等类型案件,可以采取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加大赔偿力度。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死者近亲属一定条件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死亡赔偿标准

这一标准必须能够体现对自然人生命权的平等尊重,同时还要避免出现绝对化的平均主义。笔者认为,对于死亡赔偿数额的确定应当分两步计算,首先应当确定对生命权损害的最低赔偿限额,体现对生命价值的同等对待。然后再参照具体受害人的年龄,收入状况、以及其在世时近亲属的生活水平等因素。在平等的基础上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 而不能单纯按照地域或者城乡身份来确定死亡赔偿的标准,现实生活中一个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不一定低于城镇居民。各地的居民收入标准也不能完全体现受害者的未来收入。此外,对于还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受害者,还应当考虑受害者个人成长投资成本的差异,例如一个硕士或博士生所花费的教育支出是一个仅仅接受义务教育的人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种成长投资也应当计算在内。这样计算并不是对低学历或者无学历人的歧视,而恰恰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实现对受害者近亲属真正公平的赔偿。

(三)明确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分配顺序及原则

我国法律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分配顺序及原则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现实中,亲属间因死亡赔偿金的分配纠纷越来越多,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我国对于此类案件一般依照《继承法》中关于继承人顺序的相关规定处理,但在适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争议。司法实践中,

法官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及顺序也存在分歧,导致判决结果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判决的公信力。因此,笔者认为,立法应当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主体,分配顺序及原则作出明确规定,以减少纷争,有利于法律的统一使用,增强法院判决的公信力,维持社会稳定。

四、结语

死亡赔偿制度是我国侵权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我国的相关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仍然有待于完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我国对于人身权的保护正在不断加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法制会更加完善,对权利的保护将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精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爱玲(1989—),女,甘肃庆城人,兰州大学法学院2011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死亡赔偿金性质的具体认定 篇7

关键词:死亡赔偿金性质,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金

【关健词】死亡赔偿金性质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时特有的损害赔偿项目。死亡赔偿金的界定取决于如何认识它的性质, 换言之, 死亡赔偿金究竟是对谁的何种损害的赔偿。随着该问题的探讨, 逐步形成了几种关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观点:一是物质损害赔偿论, 它包括一种是扶养丧失赔偿, 再是继承丧失赔偿。继承丧失赔偿的赔偿数额会更高一点, 对受害人亲属的保护更周到一些, 当然缺点是推测的成分较重。二是死因补偿 (这是一种物质利益损失:现实利益损害和期待利益损害的赔偿) 。三是精神损害赔偿。

一、关于死亡赔偿金性质的各种理论

1、物质损害赔偿说

第一, 抚养丧失补偿说。其观点所指出“由于受害人死亡致其生前依法定扶养义务供给生活费的被扶养人因此丧失了生活来源, 受有财产损害, 对此损害加害人应当予以赔偿。”其范围是被扶养人在受害人生前从其收入中获得或有权获得的扶养费份额。当死亡因侵害而发生时, 死者的近亲属或者说死者生前所抚养、扶养、赡养的人由于死者生命权被侵害, 而失去了对于死者的依赖。被抚养的人对于死者生前的依赖, 既有物质上的, 也有精神上的。所以, 由于死者的死亡, 其近亲属有权获得相应的救济:物质上的获取补偿和精神上损失的补偿。因此, 说抚养丧失说并没有能够界定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第二, 继承丧失补偿说。继承丧失说认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 不仅生命利益本身受到侵害, 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岁的收入逸失, 使得这些原本可以作为受害人的财产为其法定继承人所继承的未来可以取得收入, 因加害人的侵权行为所丧失, 对于这种损害应当予以赔偿”。实际上, 在这种立法例下, 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的范围为受害人死亡而丧失的未来可得利益。是指倘若受害人尚在世, 他在未来会将获得的收入作为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所继承, 是因为加害人的行为使这种未来可以获得的财产丧失。赔偿范围是因受害人死亡而丧失的未来可得利益。

第三, 期待利益损害赔偿。期待利益损害赔偿是整个观点里面最不突出的。“是由于侵犯了死者的生命健康, 使其近亲属可能的期待利益丧失。”所谓期待利益, 是指将可以得到的预期的利益。这个利益和继承丧失说是一样的。继承丧失说所丧失的就是受害人所属因受害人死亡, 将来期待利益没有保障从而出现的赔偿项目。它和第三个死因补偿的观点, 以及第四个现实利益补偿的观点出发点是一样的, 都是基于推测、预计或者将来可得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2、精神损害赔偿说

第一, 死因补偿说。所谓死因补偿, “是指因生命权被侵害, 而给死者生前近亲属的必要赔偿。它强调的是死亡赔偿金产生的原因。”究其实质, 死因补偿也是精神损害说。而且, 没有近亲属关系的债权人, 不能向加害人主张死亡赔偿金。体现在立法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致人残疾的, 为残疾赔偿金;致人死亡的, 为死亡赔偿金;其他损害情形和精神抚慰金。”由此学者相应认为,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在性质上属于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 现实利益损害赔偿。是指“权利 (利益) 主体的现实利益遭受因死者死亡的损失。”这个现实利益是指, 现在可以得到的。同时, 我们对于现实利益损失的认定, 还可以包括, 受其抚养、扶养、赡养对象因死者生存的精神利益、精神愉悦。因为死者生命的丧失而造成精神利益丧失。因此, 现实利益损害赔偿是既有精神又有物质赔偿项目, 究其实质, 理解成精神损害赔偿成份要多一些。

二、死亡赔偿金性质是惩罚性赔偿金

1、死亡赔偿金是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是指在特定的领域, 由于特定原因而由法律直接规定的, 补充法律关于补偿性为侵权基本原则的不足, 而设定的宗旨在于惩罚行为人的一种赔偿制度。现在法律的惩罚性赔偿在三个法律文件有规定。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直接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金, 即双倍赔偿。二是在商品房销售中出现欺诈行为时, 为保证受害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惩罚不良房产商人, 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 明确适用消法第四十九条, 是惩罚性的赔偿。三是在合同法中, 双方可以约定惩罚性违约金。双方确定是惩罚性违约金时, 违约金并不以损失为限, 虽然合同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同时确定, 当违约金大于本金时, 不再支持违约金。

2、理论依据

惩罚性赔偿构成目标是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警戒作用和对一般人的教育作用。在侵权行为中, 可以给予的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来达到平衡损失的基本功能, 即补偿。但是, 这种惩罚性和预防性并不是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 实际上是损害赔偿补偿功能的附带功能。第一, 惩罚性赔偿金的加害人所承担的, 就是在赔偿自己该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失的基础上, 再增加相应法定的赔偿额。这样的规定, 显然会使可能侵权人更加谨慎。第二, 由于生命权的特殊性, 法律无法用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去完全平衡受害人的利益。死亡赔偿金在生命权被侵犯时就担当了这个功能。第三, 死亡赔偿金和具有实在意义上的惩罚性, 因为加害人支付了物质损害赔偿的实物损害和抚养损失、收入损失。同时加害人按司法解释的规定, 还需要另外承担精神抚慰金。

对于惩罚性赔偿金的构成, 研究资料并不多。首先立法者的直接规定是关键。其次是有利于社会根本利益的保护。最后是标准设定应当平等。立法者已经将死亡赔偿金设定到惩罚性赔偿金的位置, 我们能做的应当是坚决承认它的惩罚性并坚决地予以适用, 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 尽力去追求立法者在立法的当时所作的价值选择, 发挥它的制裁民事违法行为, 规范社会主义人身保护机制, 保护人身权利的作用。

3、法律依据

民法上的惩罚性赔偿。这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补偿性是不一致的。侵犯生命权而产生的死亡赔偿金,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有不同的规定。第一, 最新的关于死亡赔偿金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以及第17条。在此死亡赔偿金被界定为物质损害赔偿。第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第50条规定中, 死亡赔偿金直接变成了精神损害赔偿。第三, 《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9条规定中, 死亡赔偿金被界定为精神损害赔偿。第四,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中死亡赔偿金称死亡补偿费, 由于补偿是物质性的, 自然就是可以确定死亡赔偿金为物质损害赔偿。第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第27条规定是我国法律上第一次使用死亡赔偿金的概念。在此, 死亡赔偿金继承丧失的物质损害赔偿。国家赔偿是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第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4条规定直接规定了“死亡赔偿金”, 在此死亡赔偿金是一种继承丧失损害赔偿的物质损害赔偿。第七, 《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 (试行) 》实施第4条规定, 安抚费是指对死者遗属的精神损失所给予的补偿。在此没有死亡赔偿金的提法, 只有安抚费。作为死亡赔偿金的另一种形式, 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损害赔偿金。第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中死亡赔偿金是指物质损害赔偿。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0]47号) 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法释[2002]17号) 进一步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外。其权威解释是:“从理论上, 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 通过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判处其一定的刑罚, 本身就是对被害人的一种抚慰, 如果允许被害人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则所有犯罪对被害人都会造成一定的精神损害, 所有的犯罪都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这显然不符合立法原意。”所以, 死亡赔偿金是物质损害赔偿。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将死亡赔偿金完全视为物质损害赔偿金, 显然不符合立法者的本意。如果肯定死亡赔偿金的物质损害赔偿性, 就无法解决生命的平等性。如果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精神损害赔偿金, 那么对于现实的法律冲突就无法解决了, 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不能判决死亡赔偿金。法律将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有意分开, 虽然没有明确, 但足够清楚了, 立法者在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因此, 死亡赔偿金金是惩罚性赔偿金。只要发生侵犯生命权并有结果的行为, 并且存在权利 (利益) 主体, 加害人就应当支付的赔偿项目, 这个赔偿项目体现了每个人所平等享有时间共性外, 其他任何差异性构不成死亡赔偿金的差异性。在现行法律中, 只有独立看待, 才能平衡和达到死亡赔偿金设置的目的。这个看似与现在的法律规定不相符的结论实际来源于现行法律, 以及对现行司法解释的修正意见。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死亡赔偿金这个对于生命权价值救济的概念, 只能定性为惩罚性的赔偿金。也只有这样, 才能让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同样的生命价值观念, 社会才会同样尊重每一个个体。将死亡赔偿金界定为惩罚性赔偿, 既有其司法实践的意义, 能让司法者准确平等执法水平;又有其理论意义, 它突破了死亡赔偿金的困境, 能为司法解释和法律的统一提供一定的思路。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 确定的死亡赔偿金性质, 可以减少许多纠纷, 节约司法资源。很多矛盾都是因为对死亡赔偿金的看法不一致而扩大的。各地的地区生活差异, 但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的生存价值比生活水平整体高的地方的人价值低, 应该承认, 人生来是平等的, 其生命都是无价的, 对于生命权的补偿, 应当是全体自然人都有的平等。法律终究要还给自然生命权的本质上的平等。

参考文献

[1]黄松有: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总第16集) [M].法律出版社, 2004.

[2]王利明: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杨立新: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4]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明强: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兼论两个相互冲突的司法解释[N].人民法院报, 2006-9-17.

论死亡赔偿金的概念统一 篇8

一、“死亡赔偿金”概念的衍化

要了解“死亡赔偿金”为什么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概念不统一, 必须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梳理入手。面对不法侵害造成的死亡,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应当赔偿的法律条文最早见于1992年1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其中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虽然该办法根据2007年4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被宣布废止, 但是“死亡补偿费”仍然作为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中的一项存在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中都采用了死亡补偿费的概念。此处的“补偿”体现了一种物质利益的补偿内涵。

199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产品质量法》在第三十二条中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 ……造成受害人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抚恤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这是我国自《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行政法规形式出现规定死亡补偿后, 我国首次在法律层面规定死亡赔偿, 此处采用的是“抚恤费”一词。在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中第二十二条规定以“死亡赔偿金”替代了“抚恤费”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 “抚恤费”与“死亡赔偿金”在我国法律中其实质是一样的, 都是对死亡结果进行的专门赔偿。

另外, 对于死亡赔偿我国法律还采用“精神抚慰金”“安抚费”的表述。《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 (试行) 》明确列出死亡赔偿项目中包括“安抚费”, 与丧葬费并列, 为死亡结果出现的专门赔偿项目, 且在第四条规定中表明:“安抚费, 是指对死者遗属的精神损害所给予的补偿。” 在特别规定的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医疗事故赔偿, 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十一) 、精神损害抚慰金:……造成患者死亡的, 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由此可见, 死亡赔偿中采用的“安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是一种精神损害赔偿, 而且“安抚费”的权利主体是死者的遗属。

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死亡赔偿金”概念是在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二条中, 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 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从此以后,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多出现“死亡赔偿金”概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中都采用了“死亡赔偿金”的概念与该司法解释中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采用的“死亡补助费”的内涵一致, 都是死亡结果出现后的专门赔偿项目, 与丧葬费并列。

最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作为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法, 在第十六条中明确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生损害的, ……造成死亡的, 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由此可见, 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上以“死亡赔偿金”一词作为对除丧葬费、抚养人生活费外死亡赔偿项目的表述以成为立法的趋势。

二、死亡赔偿金概念不统一的影响

目前, “死亡补偿费”“抚恤费”“死亡赔偿金”“安抚费”“精神精神损害抚慰金”被用于表述产品责任、医疗损害、高度危险等造成死亡结果的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中, 都与丧葬费的赔偿项目并用, 从其实质来看都是对死亡结果进行的一项特有的赔偿。

除了《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 (适用) 》中明确了“安抚费”是对死者遗属的精神损失所给予的补偿外, “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内涵一致的概念, 均未对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主体进行规定。如果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进行的物质性或者精神性损害赔偿, 则近亲属可以进行遗产继承和遗产分割。如果不是对死者本人, 而是对近亲属因被侵权人死亡而遭受的损害进行的赔偿, 那么就不存在遗产继承和遗产分割的问题, 近亲属即主张该项权利的主体。同时死亡赔偿金是物质损害性赔偿, 还是精神损害性赔偿, 关系着赔偿的计算标准和数额。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 与丧葬费的赔偿项目并列用于死亡赔偿的语词有“死亡补偿费”“抚恤费”“死亡赔偿金”“安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其中“抚恤费”“安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明确了赔偿针对的是被侵权人的近亲属, 而且是对其精神痛苦的一种抚慰, 是一种通过金钱赔偿的方式缓和亲人死亡造成痛苦的方式。而“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的概念并不能看出死亡赔偿金到底是对谁的何种损害的赔偿。

另外, 在我国司法领域对于死亡赔偿金的概念理解也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二、致人死亡的, 为死亡赔偿金”,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解释》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确定为收入损失的赔偿, 而非‘精神损害抚慰金’。”司法实践中到底以司法文件为准理解“死亡赔偿金”, 还是以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解释的解释为准呢?这种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理解相互冲突的局面, 让人觉得无所适从。

三、死亡赔偿金的概念统一

根据民法的补偿原则, 有损害才有赔偿。被侵权人遭受人身损害致死的最直接后果是生命权丧失。我国学者和实践的司法官员认为, 生命权丧失所造成的其他损失, 包括为救济受害人所支出的常规费用、丧葬费的损失、死者生前抚养的人抚养费的损失、死亡赔偿金和受害人近亲属的精神痛苦。其中死亡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受到损害死亡的, 在生命权丧失的同时, 也意味着受害人丧失了本有可能的收入。在本质上而言, 也是一种损失。”

死亡赔偿金是在人身损害发生死亡结果后产生的赔偿项目, 而被侵权人死亡后民事权利即告终止, 因此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不可能成为被侵权人的一项权利。尽管有学者提出间隙取得请求权说, 认为被侵权人从受伤害到死亡存在一个时间间隔, 在这个间隔中, 被侵权人有权利能力, 可取得赔偿请求权, 其死后由继承人继承。但笔者认为即便理论上认为存在这个间隔, 但这段时间间隔内, 未发生死亡的后果, 就不可能产生死亡赔偿金。同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显然作为死亡结果发生后获得的赔偿, 死亡赔偿金不可能成为公民的个人财产。所以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的范围, 其权利人只能是被侵权人的近亲属。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八条所规定的:“被侵权人死亡的, 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笔者认为这里的“有权请求”不仅是一种诉权的请求权, 而是本身具有基础请求权。因为被侵权人死亡的结果已经发生, 对于其生命权的赔偿已经不可能, 但法律的预防功能和民法上的补偿功能却不可能对侵害生命权这种严重损害不闻不问。法律的预防就是要起到防止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继续发生, 这种预防是对特定的侵权人和社会大众的预防, 现代社会以金钱方式的赔偿使侵权人承担赔偿义务, 而这种赔偿对于已经死亡的被侵权人本身不存在意义。就民法上的补偿原则来看, 被侵权人死亡给其近亲属造成的损害是最大的, 因此将获得死亡赔偿金的权利赋予被侵权人的近亲属即能起到法律的预防功能, 又能起到补偿作用, 是法理和情理的要求。因此, 死亡赔偿金的请求主体只能是被侵权人的近亲属, 这项赔偿的请求权是其近亲属的专属权利。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侵权人近亲属的赔偿, 那么是对其近亲属的物质损害赔偿, 还是精神损害赔偿呢?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人身损害致死的赔偿项目中与丧葬费并列使用的死亡赔偿金项目, 应该将其定性为物质赔偿, 采用此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有:在立法层面, 被侵权人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可以得到支持, 不须使用“死亡赔偿金”这一概念即可解决。因为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 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 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被侵权人的死亡情理上显然会给近亲属造成严重精神损害, 那么近亲属理所当然能够依据此条例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其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二十七条规定对“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来看, 以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单位, 也体现了对物质损害的赔偿倾向。因此应该认为死亡赔偿金是物质损害。这是法律上对“死亡赔偿金”的明确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 当司法解释与法律发生矛盾是, 应该以法律为准。

在司法层面,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案件的处理起着最直接的作用, 是法律适用的指引。如果仅依照《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 即认为“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话, 那么整个现有法律体系中就会出现诸多的不合理。不法致人死亡不仅属于民事侵权, 还可能构成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刑事案件被害人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如果认为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损害赔偿的话, 那么在严重犯罪案件中, 近亲属除了获得一种正义的心理抚慰外, 很难获得物质上的合理救济。另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 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也说明在我国司法解释中“死亡赔偿金”近一步被确认为物质损害赔偿。

四、结语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侵权人近亲属的赔偿, 是近亲属固有的一项权利, 因此不能被当做遗产进行分配。死亡赔偿金也是一种物质损害赔偿, 近亲属在获得死亡赔偿金时能够同时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这样能使近亲属得到更加合理的救济, 有效起到法律的预防功能。目前死亡赔偿金这种表述不统一的情况, 主要是由于对其性质把握不准, 司法解释不统一而造成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梳理司法解释, 统一表述和认识。

摘要:死亡赔偿金是在人身损害发生死亡结果后产生的赔偿项目,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的体系中对该项表述采用“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抚恤费”“死亡补助费”的不统一说法, 造成了死亡赔偿金权利主体和性质的模糊。这不光关系我国立法层面的法律统一, 也关系着我国司法层面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死亡赔偿金,权利主体,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评论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杨立新.人身损害赔偿——以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为中心[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3]董翠香.侵权死亡赔偿法律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

[4]李慧志.对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 (6) .

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 篇9

关键词:死亡赔偿金,制度,计算方式

1 死亡赔偿金的概述

死亡赔偿金, 亦称死亡补偿费 (例如在我国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人损赔》) 中, 其第29条采用了“死亡赔偿金”的称谓, 而该解释第17条第3款却另用“死亡补偿费”的称谓) , 通常理解为死者因他人加害致死后由加害人给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物质性损失的一种补偿。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建立, 将我国公民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纳入了法制化体系, 对促进社会公平产生了重大现实意义。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人损赔》等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均作了相关规定。如《侵权责任法》第16条中对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形作出了相关规定, 赔偿范围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及康复所支的合理费用, 还有因误工减少的直接收入;对造成他人残疾的, 除上述项目之外必须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他人死亡的, 除上述二者之外还须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该条间接地对死亡赔偿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赔偿项目作了说明, 深层次上可以认为该条即死亡赔偿金存在的直接法理依据。《人损赔》第29条针对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问题作了说明, 计算死亡赔偿金当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 作20年计算。年龄为60周岁以上者, 每增加1岁则计算时减少1岁;年龄为75周岁以上的, 仅作5年计算。该条对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作了基本的规定, 为司法实践中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提供了依据。可以说, 这是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中除了收入水平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 以及排除个别超出平均水平的寿命长短的特殊情况外, 计算时间标准首次实现的大统一, 无疑对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作用。

2 当前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关于死亡赔偿金实行的是2003年颁布的《人损赔》。在当前立法水平和社会条件下, 该法在实践中逐渐体现出其局限性。

首先, 该法没有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死亡赔偿金计算体系之中, 有学者曾指出, 一部健全的法律应当合情合理, 即合乎人情合乎常理。“作为社会的法, 法律还要体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志, 这个意志里面, 自然也包括情感。比如说, “民意”是一种社会相当一部分成员情感的反映, 和社会法律并不是相抵触、相违抗的;两者在一般情况下不但是相容而且是相通的。按照社会上一般正常人的思维, 被害人的死亡对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损失是巨大的, 无法估量的。计算死亡赔偿金的时候竟然没有纳入其中, 就这样重要的几乎能最大可能补偿被害人近亲属、实现社会应有之公平的精神赔偿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实在令人不解。

其次, 在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中涉及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这一概念。我们在使用此概念之前应当首先明白其概念、差别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人均可支配收入, 即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动产税、遗产税、赠与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学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 可支配收入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 如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分配方式。在实际计算中, 人民法院在计算时并未考虑被害人的某些收入。同时, 每个省份和地区均有本区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调查统计表。在未实现共同富裕的情况下,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巨大) , 在追求公平的道路上, 这无疑是巨大的阻碍。以至于人们经常在问, 为什么东部发达地区的死亡赔偿金远远高于西部, 更别说实际情况中出现的没有一个健全的工资登记统计制度以致弄虚作假以骗取高额赔偿金等问题。

最后, 便是关于死亡赔偿金计算的户籍标准问题。在整个城乡二元体制社会大背景下实行首先以其户籍所在地确定其为城市人口或者农村人口, 进而确定其计算标准, 这种因人而异的制度实在有失妥当, 违背了法的正义与公平价值。也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联系的加强、地区之间的屏障被打破、人口流动加速, 许多人往往一籍两地, 如具有农村户口而长期生活在城市, 享受城里人的工资及福利水平;有些人具有城市户口却居住农村或者仅仅具有一个城市户籍的空壳 (如某些农转非户口) , 仅从事着普通的农业活动。

3 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

针对目前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所存在的各种诟病, 个人认为死亡赔偿金制度的重塑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当前的立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的正义与平等价值。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户籍制度为基础,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照标准, 以精神损害赔偿金为调节杠杆的逻辑顺序。其理由如下:

第一, 当前毕竟实行城乡二元治理结构,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不可忽视, 作为死亡赔偿金制度不得不考虑到被害人生前的经济状况。但单单以户籍所在地为标准则显得太过呆板, 往往造成与事实的脱节。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 许多在城市工作的人不免仍持有农村户籍, 但人们的生活水平早已不再局限于户口簿上所属地区水平。因此, 关于其经常居住地的证明, 可以令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当事人对相关管理机构的监督, 督促其完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管, 又可以良好地反作用于司法实务。而实际情况就是管理松懈, 缺乏证据, 当事人往往毫无凭证, 甚至连居住证都没有。所以在裁判时应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严格从实际出发 (国内许多法院已经实行过此计算方式) 。

第二, 对于城市与农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东西部整体差距大, 城市与农村相对差距大) , 个人认为应当由国家机关在统计核实的基础上发布一个国家最低标准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并限定最高标准来适当限制高收入群体的利益, 坚持衡平法则, 也符合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基本国情。就同一地区的不同人群而言, 仍可参照该办法执行。对于涉及到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两个不同概念, 从二者所反映的实际收入角度看, 农民纯收入基本完全反映了农民收入的真实水平, 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却未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享有的福利收入。这是否合理, 还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一方面, 这两个概念间接缩小了城乡在死亡赔偿金方面的差距;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损害了城市居民的实际利益。在此, 引用王胜明主任的观点, 统一标准, 不宜以城乡划界, 也不易以地区划界, 而是人不分城乡, 地不分东西的全国统一标准。个人差异有时可以考虑, 有时可不考虑。

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及分割 篇10

( 1) 1992年1月1日施行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 医疗费、 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 2) 1994年5月12日通过, 1995年5月1日生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 “造成死亡的, 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 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 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 3) 2003年12月4日通过并生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规定: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 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条所称 “赔偿权利人”, 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 “受害人死亡的, 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 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死亡赔偿金性质问题是困扰致人死亡赔偿案件的一个久而未解的问题, 理论界也颇具争议。

( 1) 对死亡赔偿金性质争议的不同观点。

一是 “抚慰金说”。抚慰金说认为, 死亡赔偿金的属性为精神性赔偿, 属于抚慰金性质。该说的代表为民法学者梁慧星教授。其主要的法律依据在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九条对其性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二是 “财产损失赔偿说”。该观点认为, 死亡赔偿金属于对财产损失的赔偿, “侵权责任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确立为一类单独的赔偿项目, 其与死亡赔偿金是并存的关系”。该观点的法律依据为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以及 《国家赔偿法》对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式的规定。

( 2)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死亡赔偿金的概念在第一条所列不同条文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因而不能缺乏针对性地说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抚慰金或者是财产损失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实行前所称的死亡补偿费或死亡赔偿金, 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 也包括精神损害抚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实行后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前, 虽然将死亡赔偿金定位为精神损害抚慰金, 但其性质仍然是, 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 也包括精神损害抚慰。这一观点在随后实施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 《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中得到了明确, 表明最高人民法院及全国人大都认识到, 以前的规定对 “死亡补偿费或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到底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没有确认, 才导致了理论界的争论, 因此才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 《侵权责任法》中将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并列为两个单独的赔偿项目, 借以明确死亡赔偿金的物质属性。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死亡赔偿金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前的 “死亡补偿费或死亡赔偿金”概念的含义已经不同了。

(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 《侵权责任法》确定了死亡赔偿金的物质属性后, 对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对象, 即 “对什么物质损失进行赔偿”, 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侵权人死亡遗失利益或可得利益的赔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主要体现在并不是所有死者的生命如果得到延续, 都一定会创造财富及获得物质收入。

第二种观点认为, 死亡赔偿金是对失去生命的赔偿。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但这种观点容易受到误解。

通过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 对已逝生命的物质损失的有限赔偿。

3死亡赔偿金的分割

通过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论述, 确认了死亡赔偿金的物质属性, 笔者认为 “与死者生活的关系紧密程度”, 是近亲属分割死亡赔偿金应优先考虑的基础因素。侵权责任法及人损解释都规定了近亲属是赔偿权利人, 根据亲属与死者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 决定了近亲属是赔偿权利人。 同样在近亲属之间分割死亡赔偿金时, 还是要优先考虑 “与死者生活的关系紧密程度”因素。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死亡赔偿金的合理分割。

3. 1近亲属的范围及顺序

《侵权责任法》和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 “近亲属”的范围没有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 试行) 第十二条做出了规定, 明确近亲属包括: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外孙子女。 笔者认为该规定应当作为确定近亲属范围的依据。

3. 2确定近亲属顺序的具体情形与分析

( 1) 没有第一顺序近亲属, 只有第二顺序近亲属的情形。如果第二顺序的近亲属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都与死者之间没有扶养或抚养关系, 应平均分割死亡赔偿金。若第二顺序的近亲属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都与死者之间有扶养或抚养关系, 则仍应平均分割死亡赔偿金。若只有部分近亲属与死者之间有扶养或抚养关系, 则有扶养、抚养关系的近亲属应排序在前, 没有扶养、抚养关系的近亲属排序在后, 按照排序的先后确认有抚养、扶养关系的近亲属是赔偿权利人。因为有扶养、抚养关系的近亲属与死者生活关系紧密程度要高于没有扶养、抚养关系的近亲属。如果第二顺序的近亲属为一人, 则无须排序, 赔偿金也就无须分割。

( 2) 第一顺序近亲属的存在情形。有第一顺序的近亲属时, 第一顺序的近亲属是赔偿权利人, 而第二顺序的近亲属不再是赔偿权利人。第一顺序的近亲属为: 配偶、 父母、子女。死者去世时其第一顺序的近亲属的存在形式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形之一:

1死者的第一顺序近亲属只有一人的情形。这种情形不会发生争议, 赔偿金无须分割。

2死者有父母, 无配偶及子女 。

3死者有子女, 无配偶及父母 。

4死者有配偶 、 有子女, 无父母 。

5死者有配偶 、 有父母, 无子女 。

6死者有父母, 有子女, 无配偶 。

7死者有配偶 、 有子女, 有父母 。

3. 3死者的第一顺序近亲属只有一人这种情形

赔偿金无须分割, 也不会发生赔偿金分割争议。针对第一顺序近亲属两人以上的存在情形, 笔者将通过对死者的配偶、父母应按什么标准来分割赔偿金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 并对这种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论述。

(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二) 第十四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涉及分割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 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 所得数额为夫妻共同财产。前款所称年平均值, 是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其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七十岁与军人入伍时实际年龄的差额。”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 司法解释中完全可以通过详细明确的计算, 以明确权利人应得到的权利份额。

( 2) 计算分割死亡赔偿金数额, 首先应当确认一个计算的单位, 笔者将其命名为 “赔偿点数”, 即将赔偿金折算成相应数目的赔偿点数, 即可以得出每个赔偿点数所对应的赔偿金数额。

( 3) 配偶所得赔偿点数的计算方法。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 作为配偶所得赔偿点数计算的基础依据。这样的计算的合理性在于: 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越长, 表明配偶与死者生活的关系越紧密, 关系越紧密, 其所得点数就应越高。

( 4) 父母所得赔偿点数的计算方法:

1首先将父母每个人的赔偿点数确定为18点。

2在此基础上如果死者不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则应将基础点数的18点除以子女的人数, 进而得出赔偿点数。

3如果死者未满18岁时去世, 而父母又都一直同死者共同生活, 则父母的赔偿点数仍按1、2项所列方法计算, 但如果父母离婚, 则与死者共同生活的一方的基础赔偿点数应增加, 增加的数额为死者在其父母离婚后与其中一方共同生活的年限。

4如果死者在18岁之后死亡, 并且仍与父母共同生活, 则继续共同生活的年限继续计算点数。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中国大陆侵权责任法 (一) [EB/OL].[2010-08-07].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100807-225600.htm.

[2]麻昌华, 宋敏.论死亡赔偿的立法选择[J].暨南学报, 2009 (2) .

死亡赔偿 篇11

关键词Matlab软件,同命不同价,逐差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96-01

首先,我国不同省市农村和城镇之间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用逐差法可以求得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并以此作为我国各省市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年收入增长率。

其次,以我国各省市2009年城镇和农村人均年收入的数据为标准,并假设赔偿年限为20年,算出2009年我国各省市城镇和农村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金额,并且以M(M≥2009)作为年份,计算出未来一定年限内我国各省市城镇和农村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金额。

最后对交通道路事故中体现出的“同命不同价”现象进行分析。

1我国不同省市农村和城镇之间收入存在较大差异

1.1不同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提高人民收入。要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着很大不同,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得地区之间、农民内部之问的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1.2不同省市居民收入差距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3.6倍。但同时收入差距也迅速擴大我国城镇人均收入差距在1988年不是很大,到1992年开始拉大并加速,虽然城镇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从2001年后开始出现收敛迹象,但绝对差距依然呈现扩大之势。从六大区域来看,我国城镇人均收入一直保持最高的东南沿海和最低的东北四省与大西北、华北地区动态变化相似,1988年差距仅为462.677元,1992年为956.15元,1996年扩大到2718.649元,四年扩大了2倍,2002年为4069.899元,2004年则拉大到了4519.67元,是1988年的9.768倍。从省际之间来看,省际最高的广东、上海和最低的内蒙古、甘肃、山西,绝对差距由1988年的824.72元扩大到1992年的1981.78元,1996年为4824.54元2002年为7305.72元,到2004年进一步拉大到了8006.96元,是1988年的9.708倍。1988年到2004年不同区域威廉逊系数动态变化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威廉逊系数0.264是1988年0.185的1.4倍,其中2000年威廉逊系数最大,说明该年区域收入差距达到最大,2000年后开始下降,一直到2004年均呈现下降之势。

2用逐差法求解我国2000年-2009年全国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率

设Yi表示第i年城镇或农村人均年收入,Xn表示用逐差法求的的5组年平均增长率,X表示5组年平均增长率的平均值。

则逐差法公式为

Xn=(Yi-Y(i-5))/(5*Y(i-5))(n=1,2,3,4,5;i=(2009,2008,2008,2006,2005)

X=Xn/5

根据表1,可以计算出城镇和农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14.8%和12.9%。

3求解全国各省市城镇和乡村道路死亡赔偿标准

设M为年份,且M≥2009

La为2009年a省或市城镇平均年收入

Ka为2009年a省或市农村平均年收入

Ha为第M年a省或市城镇平均年收入

Ga为第M年a省或市农村平均年收入

则:

Ha=【(M-2009)*14.8%+1】*La

Ga=【(M-2009)*12.9%+1】*Ka

设Fa为第M年a省或市城镇道路交通死亡赔偿标准

Da为第M年a省或市乡村道路交通死亡赔偿标准

以20年为赔偿标准,则

Fa=Ha*20

Da=Ga*20

由此可得到全国各省市城镇和乡村道路死亡赔偿标准

4对道路交通赔偿的评论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道路交通死亡赔偿体现出明显的“同命不同价”现象,所谓的“同命不同价”拷问了法律的公平,让“生命权”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生命从词义上讲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但法律学上的生命,并不是泛指一切生物的生命,而仅指自然人的生命。它是人体维持其生存的基本的物质活动能力,是人的最高的人格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人格价值,是人的第一尊严。因此,生命权就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生命的概念突显了生命权对人的意义,可以说生命权是自然人最重要的权利,离开了生命权,其他的一切权利都无从谈起。因此,生命权应该受到最为严密的法律保护。当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这一类事实时,法律能否给以生命权完善的救济不仅直接反映了该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科学与否,更直接体现了该国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否。

参考文献

[1]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陈贵明,张明照,戚红雨,张宝俊.应用Matlab建模与仿真.科学出版社.

[3]徐显明.法理学教程.中国法政大学出版社.

死亡赔偿 篇12

《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 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等费用;造成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 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 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 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很显然, 《侵权责任法》已用“死亡赔偿金”代替了“死者生前被扶养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但没有规定如何计算“死亡赔偿金”, 留下了法律的空间。因此, 《通知》第4条规定, 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 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第28条的规定, 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这显然是为了保持立法的连续性, 但对“计入”的理解, 在司法上存在歧义:一种认为, 死亡赔偿金与被扶养人生活费系并列关系, 权利人可同时主张, 最终的赔偿数额应为死亡赔偿金与被扶养人生活费之和;另一种意见认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应涵盖在死亡赔偿金之内, 权利人不得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

不论是死亡赔偿金包括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规定还是在支付死亡赔偿金时同时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规定, 都增加了死亡赔偿计算的司法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对有些特殊年龄段的人, 其扶养人的扶养能力和被扶养人需要扶养的条件不易把握。例如, 丙77岁, 被他人侵害死亡;丙妻65岁, 要求侵权人支付扶养费。对该请求是否予以支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①丙妻的请求不应支持。因为支付被抚养人生活费应当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扶养人有法定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被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丙已77岁已经远远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观点②丙妻的请求应予支持。因为丙虽已77岁, 但丙并在继续工作, 有工资收入。丙妻多病, 丙妻主要由丙扶养和照顾。我国《婚姻法》第22条的规定,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一法定义务不会因为丙年老而免除。由于在司法实务操作中, 对于老人的扶养能力或被扶养人的扶养条件一般是以年龄进行界定, 而不会进行司法鉴定。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人民法院支持丙妻的请求, 丙妻的扶养费应计算多少年呢按照《解释》第28条的规定, ……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 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 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 按五年计算。依此计算, 丙妻的扶养费年限可计算15年。如果丙妻计算15年的扶养费, 就意味着丙90岁以后还能够对丙妻予以扶养。但是, 根据一般人的身体状况, 90岁以后的人不可能有能力照顾他人。如果丙的被扶养年限不按15年计算, 究竟按多少年计算呢现行法律对此又没有规定。

(二) 对有些特殊年龄段的人相互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 实际上还存在法理上的矛盾。例如, 对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 实务中一般认为, 女性自五十五周岁起, 男性自六十周岁起, 至死亡时止, 应当支付扶养费。上述年龄段的夫妻之间, 一方遭受伤残或死亡, 若另一方没有生活来源, 司法实务中一般都计算了被扶养人生活费。但按法律, 男性六十周岁以上, 女性五十五周岁以上, 均应视为丧失劳动能力。既然男女双方均丧失了劳动能力, 又如何相互之间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呢

不仅如此, “将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的规定还可能使《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规定无法实施。《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 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但, 将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 很可能造成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死亡的多人死亡赔偿金数额不同。例如:甲、乙、丙均是某个交通事故的死亡人。但是, 甲有2个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扶养人, 乙没有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扶养人, 丙只有1个法定条件的被扶养人。如将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 他们3人的死亡赔偿金数额必然不同。

事实上, 目前的司法实践在计算死亡赔偿金时已经出现了不考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案例。最著名的案例为2010年伊春空难事故遇难旅客赔偿、2011年的“7·23”动车事故遇难人员赔偿。这些司法实践不仅符合“同命同价”的价值观, 而且也符合法理。因为死亡赔偿金的设置只是为了提高赔偿的标准, 以体现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相关生者权益的保护, 并不是真正地补偿每个被害人今后的预期收入, 毕竟未来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任何未来可得利益的计算都是一种近似的推定[1]。死亡赔偿金救济的实质是对生命权侵害的责任承担的货币化表现形式, 而若以这种方式计算死亡赔偿金, 在支付死亡赔偿金的同时则无需再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 因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本来即应从作为扶养人的死者的收入中加以支付[2]。

综上所述, 死亡赔偿费的计算不应考虑被扶养人生活费而应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 但在分割死亡赔偿费时应优先支付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扶养人生活费。

参考文献

[1]赵敏, 眭鸿明.论死亡赔偿金的制度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2) .

上一篇:非线性超声下一篇:计算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