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意识论文

2024-10-01

宪法意识论文(通用8篇)

宪法意识论文 篇1

增强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尊敬的周书记、李镇长、左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同志们:我是湘潭市理论政策宣讲团成员熊虎,其实大家更熟悉我是市派连云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此时此刻,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棋梓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周书记、左书记对连云村的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连云村工作两年了,在我心里,琪梓连云就是我的家,我要尽力把家里的事做好。

这次理论宣讲工作,是市委安排的一件政治任务。我和文凯同志一起参加了培训,将上级的精神吃透弄懂。我选择了宪法宣传这个主题,我将原原本本的将市委的精神和要求给各位领导报告,也结合自己学习宪法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与大家探讨。

从四个方面汇报: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学习宪法的主要内容,实施宪法的保证措施,践行宪法的基本要求。

一、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

我们能感觉得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必然会愈来愈多。比如,我国从建国初期只有几部法律,到2019年底,发展到了有272部法律和数以百计千计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组成的法律体系。在数量庞大的法律体系中,哪部法律真正算是法律体系的压舱石呢?这部法律就是宪法。

从法的概念上看,宪法和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宪法是法,具有法的属性。但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首先,宪法是关于国家的法。一个国家从上到下,权力设置,机构安排,全是宪法规定的。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好多连军队都没有,但都有宪法。

翻开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序言旗帜鲜明地指明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国家根本法,是指宪法规定的内容带有根本性,一个国家之内的其他所有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均是以宪法为基础或者依据宪法而制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宪法与一般法律的关系可以称作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一般法律都是由宪法派生出来的。

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在进行日常立法时,必须依据宪法的规定,以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为基础。我国绝大多数法律在第1条明确规定,本法依据宪法制定。即使法律第1条没有作出明文规定,其也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是指在一个国家之内,相对于所有社会主体的行为,宪法的效力是最高的。宪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最高规则。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

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总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的内容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涉及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问题,涉及国家与公民关系。而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者社会生活的中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设置以及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这些内容是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而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例如,刑法依据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具体规定了什么是犯罪、如何惩罚犯罪两大问题;婚姻法依据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具体规定了婚姻及其家庭关系。

3、宪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

宪法是近代以来民主进程中的制度成果。宪法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产物,只有在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之后,才有可能宪法。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内容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即民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4、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武器

马克思说,宪法是人权保障书。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因此,宪法也是关于每个人的法,与每个人权利息息相关。每个人生下来,都可以受教育,工作累了可以休假,年龄到了可以退休。你合法挣到的财产是私人财产,宪法保护你谁也不能拿走。总的来说,你有做很多事的自由,你也有不做很多事的自由。这都是宪法规定的。

在我国,权利是公民利益的法律化形式,是国家确认和保护公民利益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宪法,虽然我们听起来感觉高大上,觉得离我们生活很远,其实宪法就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接下来举几个同宪法有关的例子,比如:冒名顶替上大学,侵害公民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乙肝病毒携带而被拒绝录用侵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和“劳动权”等刚才提到的这些权利,都是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公民权利,如果受到侵害,我们可以运用宪法法律坚决捍卫。

打开宪法条文,我们的一生都有宪法在默默保护……从出生到上学、成年到毕业工作、结婚成家到退休,宪法条文对我们的应享有的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展示PPT)

二、学习宪法的主要内容

首先看看宪法的发展历程

宪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法律是随着人类历史上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宪法,在当时并没有出现;后来人类又经历了封建制社会,宪法仍然没有出现;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之后,宪法才被制定出来。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西方先搞起来的,是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那么,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现行宪法的修正。

1、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争、探索和尝试。西学东渐之下,立宪救亡、变法图存,成为那个时代很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们寄希望于按照西方宪政制度模式、仿行日本“明治维新”来改良改造中国,然而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1898年,清政府主张改良的一派发起戊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后来遭到了统治集团保守势力的残酷镇压,“六君子”血洒京城菜市口。1908年和1911年,清政府迫于各方压力先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但根本不能取信于人,必然随着清王朝的终结一同消失。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讲到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然而,限于历史条件,革命和约法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北洋政府时期,先后有“天坛宪草”(1913),袁世凯的“袁记约法”(1914),曹锟的“贿选宪法”(1923),段祺瑞的“民国宪草”(192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又有蒋介石的“训政时期约法”(1931),“五五宪草”(1936),“中华民国宪法”(1946),等等。各种版本的宪法文件先后推出,各种政治势力轮番上台表演、反复博弈,“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究其实质,他们都不过是想用宪法、宪政、立宪等招牌和名义,装点门面、笼络人心,维护旧势力的反动统治,最终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为中国人民所唾弃。

2、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在立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五四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首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部《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五宪法。这是一部在指导思想上存在错误的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第三部《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八宪法。1978年宪法虽然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但从总体上来说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四部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八二宪法,也即现行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科学性、民主性的一部宪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3、现行宪法的修改

现行宪法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通过了五个修正案。宪法修正案是对现行宪法个别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确认和适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一种修宪方式。第一次修正是在1988年,我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将有关条款修改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第二次修正是在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改革开放”正式写进宪法。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第三次修正是在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一次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次是以党的十五大为依据,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修改了我国的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将宪法第二十八条“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第四次修正是在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同时,“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成为两大亮点。第五次修改是在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修改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等。

修宪是一件很审慎的事,宪法为什么要修改呢?这是因为,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出新规范、才能更好的为新时代伟业提供有利宪法保障。通过5个修正案,宪法的内容与时俱进和日益完善,对现实的引领、规范和回应能力不断增强。

修宪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载入宪法总纲,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关于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最根本的制度。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确立起来的;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些伟大的历史变革中,中国人民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今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定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是我国宪法的题中应有之义。现行宪法已在序言中确定了党的领导地位,这次宪法修改《建议》把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充实进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的条文,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内在的统一性,对于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历史深刻地启示着未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会沦为空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人民制定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征程上,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新要求,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确定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全党全国人民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一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可以这样说,这句话就是市委安排这次宣讲的中心思想。其他的没记住,这句话一定要弄懂,记在心里。

二、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调整,是健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制度性安排

《建议》提出,将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党和国家长期历史经验基础上,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健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国家根本法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国家主席制度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章和宪法相关规定来看,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后来历次修正后的党章,对党的中央委员会规定每届任期五年,对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没有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第九十三条第四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没有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修改,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的一致性,使“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在宪法上得以贯彻和体现。

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修改,是着眼于健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在宪法上作出制度安排。这一修改,不意味着改变党和国家领导干部退休制,也不意味着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干部退休制度已经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982年十二大党章至2017年十九大党章都有一条明确规定: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或是由领导机关任命的,他们的职务都不是终身的,都可以变动或解除。”“年龄和健康状况不适宜于继续担任工作的干部,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退、离休。”党的总书记、党的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的任职规定保持一致,是符合我国国情、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设计,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有利于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三、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并作出相关规定,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于宪有据、监察法制定于宪有源,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

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监察机关列入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是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重大制度设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通过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将有效解决监察覆盖面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健全党领导反腐败工作的体制机制,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根据宪法制定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

“两规”措施,必将进一步推进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更大成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赖,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其实在国家机构里面还是有一些可以对比起来理解的东西。譬如说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都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我们在电视新闻联播中,经常会听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这两个官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哪个官职大、有实权呢?

中央军委主席,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防事务,战争、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简而言之,中共中央军委是党的组织。

国家军委主席,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最高领导职务,是国家宪法上的最高军事统帅,前身为国防委员会主席。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的连任届数在宪法上并没有限制。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军队是党的指挥枪),任职者通常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简而言之,国家军委属于国家机构。

中共中央军委、国家军委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他俩没有本质区别。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军委主席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党的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实际上由同一人担任,即中共中央总书记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由中共中央委员会根据党章决定。国家军委主席,由全国人大根据宪法选举。在实际中,后者对前者,只是在宪法程序上的认可。

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仅在换届的时候,即党代会和人代会期间,会有几个月的间隙期有所差异。但是,一旦中央军委新班子成立时,新班子成员就进入了实际的掌控,旧班子进入交接退岗,人代会上正式进一步的程序确认。党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所以说中央军委主席大。

在党内,经常用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称呼。为了便于与国际对接,对外经常用国家军委主席的称呼。一般情况下,军委主席的职位要大于***总理,因为军委主席、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我国都是由一人担任。

总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融合在一起。即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党的最高军事部门,对中共负责。国家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对全国人大负责,没有任期限制。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通常都是由中共中央总书记担任。从而确立,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纪委和监委也是一样,一个是党的机构,一个是国家机构。国监委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司法机关,而是一个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平行的执法监督机关。增加“一委”,建立一个更为集中统一的反腐败机构,形成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这样,“一府两院制”推向“一府一委两院制”

我们知道在我国,人大、***、法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监察委设立以后,权力机构中便形成了一种新权力——监察权。这没有改变人民大表大会这项根本制度,但改变了全国人大的权力配置。国家监察委有三大职责——监督、调查、处置。三大权力中,调查留置最引人注目。

四、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条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立法体制

4、宪法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共有143条,分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个部分。

三、实施宪法的保证措施(新时代如何加强宪法实施)

制宪的目的在于行宪。全面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的工作。要维护宪法的权威,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实施。”

我国宪法实施的历程经验充分表明,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强化宪法实施,为此,党中央极其重视和强调宪法实施,几次中央全会都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该决定阐明了设立宪法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所以确定12月4日这一天为“国家宪法日”,是因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的重要途径。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的做法。据统计,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虽然各国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的规定不尽相同。宪法宣誓做法起源于美国。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就职时,必须宣誓“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规定,“一切公务人员及国防军人,应对本宪法宣誓”,第一次把宪法宣誓主体扩大为所有公务人员和军人。自此,宪法宣誓逐渐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宪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宪法宣誓,有利于牢固树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观念,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主题、组织、仪式、誓词等作出专门规定。2018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2015年通过的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作出适当修改,对宣誓誓词、人员和仪式要求等作了完善。一是明确了范围,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二是明确了时间,即就职时,不是入职或者普通的升职;三是要公开进行,以便接受监督并扩大影响;四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宣誓人员具体范围、誓词、程序等都应当严格依法进行,确保统一规范,隆重庄严。

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大家看到这些图片,这是2018年3月17日,当选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向宪法宣誓仪式的隆重场景。今天我们重温这个庄严的时刻,听到国家领导人举起右手向宪法发出的铮铮誓言,仍让我们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与振奋!

那么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呢?

我们知道,仪式是把我们的信念外化为一种形式,让自己铭记坚持,让他人见证监督,同时表达意愿心愿。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形态的仪式,具有法律意义的仪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宪法宣誓则是一种庄严的法定仪式,对于树立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仪式,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宪法信仰和宪法观念,使其从内心上真正地尊崇宪法,从而自觉地依据宪法行使自己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2、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3、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4、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四、践行宪法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如何学习践行宪法)

宪法的实施,从纸上的宪法,转化社会生活的宪法,不仅要靠完善的制度,还要依靠社会成员的宪法意识。宪法实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宪法的信任,由此形成尊崇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环境。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说法律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就是指让公民从心里对法律认同,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宪法知识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普及宪法观念、培养宪法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宪法实施,必须要增强宪法意识,提升宪法素养。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我们宪法意识呢?我们要坚持知、信、行统一。所谓“知”,就是要学习和掌握宪法知识,提高宪法素养。“信”就是要认同宪法、信仰宪法,从情感上尊崇维护宪法。“行”就是要践行宪法规范,推动宪法实施。

1、学习宪法,提高宪法素养。

一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二要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提高运用宪法知识和宪法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宪法素养。

作为农村的党员干部,特别要熟练掌握了解宪法中关于农村、农民的规定,向农民朋友宣传宪法知识和“三农政策”,增强农民朋友的宪法意识。

(1)农民的政治地位。《宪法》序言部分规定我国的国体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了我国的政权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具体表现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因此,农民阶级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我国也特别重视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此可从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可得以印证。

(2)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宪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和创新,即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制度,实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制度是我国特有国情决定,体现了我国广大农民的智慧。

(3)农村的基本土地制度。《宪法》第十条第二、三款,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此奠定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模式,也是我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确定农村土地所有制以及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并予以补偿的基础。

(4)农村的基本组织形式。《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宪法》确定我国农村实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由村民按居住地设立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代为向政府提出意见、要求和建议。此也是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基础。

举例:2017年,有地方为防止村级腐败,推行“村章乡管”措施,你怎么看?

我国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印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在办理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办理参军、外出务工证明等手续时必须使用。无论出于什么初衷或者目的,把村公章收归乡镇政府,实行“村章乡管”,违背了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精神,更不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因此,村民委员会印章由指定的符合条件的村民保管,这既是村民自治的具体事务,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直接体现。

2、认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们要通过对宪法的学习,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强化宪法意识,进一步提升对宪法认知认同的高度,强化对宪法的政治认同、法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自觉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3、践行宪法,推进宪法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的关键。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地行为准则,切实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原则来分析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宪法观念,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宪法法律实施作出贡献,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4、运用宪法,观察分析问题

党大还是法大?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议论党大还是法大,说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难以兼容,甚至相互排斥。结果,有人就直接把这个主观的假设当成了客观的前提,紧接着就抛出这么个问题:到底党大法大?党与法产生矛盾,如果听党的,法律就得退让,那依法治国不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看习近平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在党与法之间比较孰大孰小,这是有悖于常识的,这个比较注定不成立。首先,两者没有可比性,逻辑上说不通。党的本质是政治组织,而法的本质是行为规则,属性不同不能纳入同一平台进行比较。其次,现代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执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进行国家管理和治理的执行者,而法或法律是一种管理、治理的工具和规则,比较党大还是法大,其实质是在拿工具与使用工具的人或组织进行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

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利大于弊?

一、“一肩挑”之利

(一)有利于村级班子团结协作。

村“两委”分设,可能会出现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工作上不仅不支持、配合,反而推诿扯皮,互相拆台,好事抢着干,难事都不干,双方踢皮球;还可能出现“两委”争政,村委会认为村党支部就应该只管党建、管党务,除此之外都归村委会管,与党支部争权。如果实行“一肩挑”,“两委”的班长合二为一,可以有效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村级各组织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同力协契、群策群力,共同为全村的发展致富出谋划策。

(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不仅减少了干部职数,减轻了财政负担,更重要的体现了精简效能,加快村级组织的运转节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村两委分设的情况下,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支书必须先与主任商量,然后再分别召开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研究,重要事项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贯彻执行的中间环节较多,同一件事往往要经过好几轮会议,同一个人往往也要参加多次会议,浪费人力、物力。而实行“一肩挑”,可以减少支书、主任碰头环节、可以精简会议,主要领导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考虑,作出合理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提高村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

“一肩挑”后,村支部书记身兼双职后,工资待遇也有所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两委”关系的和谐协调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由“后台”到了“前台”,工作中没有了推诿的对象,压力更大了,责任心更强了,更能自觉带领村班子成员实事求是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积极带领群众致富,从而筑牢了群众基础,密切了干群关系。

二、“一肩挑”之弊

(一)支部书记工作任务增重,压力过大。

实行“一肩挑”,最直接的表现是村干部职数减少但工作量不减,如今村上工作量每年成倍增加,压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原来两个人抗的担子全压在了“一肩挑”的支书身上,所有的决策和责任必须由他一个人承担,特别是那些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重,情况复杂的村,很容易出现由于精力不够造成工作顾此失彼的情况。

(二)权力集中,监管难度大。

实行“一肩挑”,容易助长主要领导个人专断作风,客观上为滋生腐败、滥用权力等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条件,可能造成搞“一言堂”,产生大权独握、唯我独尊思想,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弱化了班子间的相互协调缓冲。签字权、财权、决策权集中于一人手上,其他班子成员无法制约和监督,如果主要领导的素质不高,考虑问题不全面,不科学,一旦出现失误,难以及时制止和纠正,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三)选拔干部的视野和范围缩小。

实行“一肩挑”,这就意味着只能从党员中确定村主任人选,可能有许多优秀的非党人员被“卡”在候选人之外,削弱了村民自治的作用,不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想确保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能当选村主任非常困难,这就可能出现指定村主任而违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现象。

由此看来,推行村“两委”正职“一肩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应当因地制宜,要在充分摸清村情民意,保障党员和村民民主权利的前提下,依法按程序探索实行

“一肩挑”。同时还要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健全监督机制,重大事项都要经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共同议定,并经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通过后执行,防止个人说了算,要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农村“两委”的工作真正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一肩挑”才具有较强的合法性和群众性,才能保持较强的生命力。

结语:

宪法是立国之根基、强国之重器。我们要坚定不移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地位,自觉弘扬宪法精神,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请批评指正。

宪法意识论文 篇2

关键词:宪法意识,宪法实施,淡薄,培养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距今已过去三十余载, 期间宪法经历过四次修正, 不可置否, 其在引导与规制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宪法的生命力来自于宪法的实施。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价值、宪法的效力等等这些方面, 只有在现实的贯彻实施过程中, 才能切实有效地体现出来。”[2]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其研究的对象不应只是静态的法律规范, 而更应该关注社会生活中现象。而宪法作为法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习研究宪法的时候, 不应只流连于宪法规范的合理与否, 缜密与否等, 更应该关注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情况。宪法不应是一个国家表现民主的装饰物, 而如何避免宪法成为装饰门面的花瓶, 我们则应该寄希望于宪法实施。然而宪法实施在实际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等公权力机关置宪法于不顾, 肆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某些党员的言行举止严重违背宪法的要求, 给党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缺乏对宪法的信赖。宪法实施中的问题肯定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 而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宪法意识的薄弱, 宪法实施需要树立与普及正确的宪法意识。

一、宪法实施须有宪法意识的支持

所谓宪法意识, 是指生活在特定文化背景的宪法关系主体对宪法以及宪法实施的认知与评价。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不可或缺的辅助因素, 宪法的顺利有效实施离不开宪法意识的支持。宪法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但如何确保制定出来的规范体系真正运转起来, 一方面与规范体系自身有关, 另一方则与潜藏在规范体系背后的宪法意识有关。我国要追求建设成一个法治国家并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就不能忘记宪法意识的重要性。

宪法意识之于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性表现于三点:第一, 我国与欧美一些传统的民主国家不同, 我国的宪法基础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作为舶来品形成的, 所以宪法意识并没有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宪法意识在美国民族精神中的根植, 既是欧洲尤其是英国母国文化影响的产物, 也是美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3]反观我国的历史发展, 在近代以前我国一直就是封建专制国家, 没有宪法意识形成的土壤。而我国提出要依宪治国, 就需要将宪法意识深深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 只有让宪法意识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宪法才得以更加顺利地实施。第二, 我国宪法中有很多原则性规定, 许多宪法规范还没形成具体的法律规范, 在实际生活中私权利主体的权益因此而受到公权力主体侵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我国这方面的宪法监督做的不够到位的情况下, 培养公权力主体宪法意识不失为一种减少矛盾产生的方式, 而培养私权利主体宪法意识是维护其权益的重要方式。最后, 宪法实施的不能完全依靠制度做保障。换言之, 宪法实施显然更需要依托一种以合法性、信仰、认同、良知为特征的观念意识支持。[4]宪法意识与制度的建设在宪法实施的大框架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宪法意识问题及分析

(一) 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淡薄

首先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相较于三十年前有了长足的增强。三十年前文革时期盛行的法律虚无主义给予我国的法制建设沉重的打击, 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宪法更成了摆设, 连作为国家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荒废已久, 更别谈宪法意识了。1982年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从此宪法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再一次屹立起来。

宪法意识与宪法实施并不是单方面作用的关系, 宪法意识的增强有力与宪法实施的进行, 同时宪法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宪法意识的培养。尽管现行宪法实施在三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5]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归纳中可以看出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仍不强, 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度不高而一些官员也缺少对宪法的敬畏之心。

(二) 如何理解宪法意识淡薄

要探析宪法意识淡薄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公民与官员两个主体分别来看。公民的宪法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宪法信仰的缺失。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6]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公民权益的根本保障, 公民理应对宪法推崇备至, 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宪法信仰并未深入人心有各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 历史因素。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人民都是君主的子民, 在君主面前人民是卑微的, 这就使得“官本位”的思想深入我国民心。宪法作为西方国家的舶来品, 其目的追求便是限制公权, 保护私权。在西方宪法里, 是没有绝对至上的权力, 这与我国传统的君权至上或者说是权力至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宪法意识更多的是提醒民众他们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他们的授权, 政府理应为人民服务, 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 而这与我国长久以来因历史缘由累积起来的意识相冲突。历史缘由可谓是造成我国目前民众的宪法意识不强的根本原因。

第二, 公民的法律素养不高。宪法意识的培养需要宪法素养作依托。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法学教育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民众的法律素养和发达国家民众的法律素养相比仍有很大的落差。比如李某某案和复旦投毒案, 网友们往往不仔细考量案件的经过, 就一直在叫嚣着“死刑”。或许对于普通民众, 我们不应该将法学专业学习者的法律素养标准强加于他们身上, 但是理性地看待事物应是作为一个平常人法律素养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 公权力主体的不作为。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没能滋生出宪法意识的土壤, 宪法意识靠的是西方世界传播而来。在这种情况下, 任凭民众自由发展宪法意识, 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 宪法意识的落后会跟经济发展的落后一样会使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波浪中被吞没。而我国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 在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 带领民众培养其宪法意识。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不是做得很到位, 宪法很多时候只是一纸空文, 并没有落到实处, 无形之中使很多民众对宪法丧失了信心。

公权力主体的宪法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官员身上。我国现阶段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很多就是地方领导宪法意识淡薄, 肆意侵犯人民群众的宪法权益所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 历史因素。前文在阐述公民宪法意识不强的原因中提到了这一点, 官员和公民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 官员也是从普通民众转化而来的, 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第二, 违宪行为缺少相应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施的职权。但在实际生活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未实施好该职权, 并缺少宪法监督的具体程序制度, 使得违反宪法的风险几趋于零, 以致于很多官员不顾违宪风险, 肆意侵犯公民的宪法权益。层出不穷的强拆事件, 公民的言论自由被压制事件, 关押上访人员甚至截访致人死亡事件正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宪法意识淡薄是不争的实施。在不足面前我们应理性地审视自己, 只有真正审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后才能才能使得自己变得更好, 宪法意识也是如此。既然宪法实施的落实与否与宪法意识息息相关, 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宪法意识增强的环境。

三、培养有利于宪法实施的宪法意识

在近三十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律创制活动, 旨在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顺利成长提供系统的法律规则, 所以培养宪法意识刻不容缓, 而如何培养有利于宪法实施的宪法意识?根据前面针对公民与官员的宪法意识薄弱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宪法意识的培养。

首先, 我们需要规制文化借以培养宪法意识。当今社会发展迅速, 传播媒介的发达使得讯息的传播变得方便与迅捷, 但是这也催生出了很多问题, 比如快餐文化。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 民众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顾着接受信息, 而后跟着其他人人云亦云。从社会热点新闻的反应来看, 很多人连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都缺乏的情况下就跟着别人加入了讨伐的队伍。此外,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没有底线地放送一些误导性很强的新闻, 造成民众盲目地仇富、仇官, 引发社会对立, 使得民众价值观混乱, 将宪法视若无物。所以笔者认为若要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进行规制十分有必要,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将其导引至一条传播法治、弘扬依宪治国的道路上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引导与规制文化发展并不能违反宪法的要求, 特别是压制言论自由, 否则非但不能给与宪法意识良好的培养环境, 反而会严重挫伤宪法的权威。

其次, 发展好市场经济。从培养宪法意识的角度拉看发展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培养契约精神。[7]契约意识是一个法治国家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宪法意识, 宪法其实就是公民与公权力主体关于如何限制公权力, 保障私权利所签订的一个契约。契约意识体现了公民的自治意识, 是公民理性客观看待事物, 保持独立人格也必须具备的。没有契约意识, 就没有宪法意识, 没有宪法意识, 宪法也难以得以实施。

再次, 做好普法工作。公民的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是受各方面影像而形成的。其中, 宪法法律的常识是其形成宪法意识的基础, 所以我们务必要做好宪法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但是从以往来看, 普法工作的效果不是特别出彩, 这与普法方式的老套有巨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普法工作应多样化, 借助多个渠道多个方式进行。现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迅速, 我们也可以利用其进行普法活动。比如最高法院在新浪微博开设账号与网民进行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 公权力机关及其官员应做好表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后不止一次地强调宪法的重要性, 这对增强全民对宪法的信仰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此外, 笔者认为相对于普通民众, 官员更需要培养一种“宪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其实与可持续发展是同样的道理。可持续发展讲究的是为了长远的利益, 不过过渡开发利用或破坏当前的资源。同理, 宪法是一个国家存在发展的总章程, 实施宪法追求的是将宪法中的内容、理念深深植根于国家的各方面活动之中, 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民群众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而目前有些官员置宪法于不顾便是在透支着“宪法的可持续发展”。“谁打下的天下谁坐”这种观念还存在于某些宪法意识不强的官员身上, 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国方略,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合法性建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上的扬弃。[8]视宪法于不顾, 就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破坏, 就是对我党对追求政权合法性所做努力的践踏, 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安定。故笔者认为需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入到宪法意识中去, 在公民特别是官员的宪法意识培养中强调宪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巨大作用, 不因眼前的非法利益或是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而透支宪法存在的价值。

四、结语

宪法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单单制度方面的构建是不足以支撑起宪法的实施, 我们还需要宪法意识作为依托。三十年来, 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显著增强, 但仍与法治国家的宪法意识要求有些距离。这其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努力创造有利于宪法意识培养的环境, 为宪法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2]童之伟, 殷啸虎主编.宪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314.

[3]白雪峰.宪法意识与美国民族精神[J].东岳论丛, 2013 (7) :109.

[4]魏建国.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J].社会科学研究, 2013, 2:58-59.

[5]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6]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7]莫纪宏.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J].求是杂志, 2002 (8) :54.

浅谈培养公民宪法意识的方法 篇3

关键词:法治国家;公民;培养方法

一、宪法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对宪法精神及其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是人们自觉运用宪法进行思考、判断、处理各种问题的心理特征,它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和核心。

1.宪法意识的内容

憲法意识的内容与宪法规范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对应的,但是又有超越之处,这体现在宪法意识不仅包括对宪法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也包括对宪法运行的思考和对宪法的评价。对国家的基本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包括基本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了解本国的基本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了解国情,增强对国家的整个法律制度的宏观认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了解、认识和评价。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了解和认识是公民宪法意识极其重要的部分。

2.宪法意识的结构

在内在结构上,宪法意识包括宪法基本知识和宪法观念。前者是人们对宪法常识、规范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后者是人们对宪法精神和内涵的领悟。宪法基本知识是形成宪法意识的基础,宪法观念是人们通过对宪法基本认识的消化和提炼而得到的理性认识。

在层次上,宪法意识包括宪法心理和宪法理论。前者是对宪法现象的不系统的、直观的、具体的感觉,是感性认识;后者是人们对宪法现象进行系统抽象后的思想观点,它是在宪法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是较高层次的宪法意识。

从宪法意识主体上划分,宪法意识可以分为个体宪法意识与集体宪法意识。前者是指个人对宪法的基本认识、观念和评价,后者是社会群体对宪法的基本认识、观念和评价。

宪法意识的结构分析对公民宪法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来说,宪法基本认识、宪法心理和个人宪法意识都是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对宪法的基本认识、良好的宪法心理和个体宪法意识,那么建构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整体宪法意识就不会是稳固的、进步的、对法治建设有益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普通公民都精通宪法,对宪法的理性认识,或者说要具有系统的、完整的、抽象的宪法知识体系只是对法律职业者的要求。但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则更应该着眼于普通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准。

二、培养公民宪法意识的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推动了宪法实践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法制还有待完善、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宪法意识还亟须提高,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仍然是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宪法教育是培养公民宪法意识的途径,而教育的手段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也存在多种手段:

1.通过宪法实践推动公民宪法意识的形成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既要重视‘政治’层面上的宪法,更要重视‘生活’层面上的宪法。也就是说,宪法既是政治法规,又是公民的生活规范,实际上宪法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涉及到宪法,当公民亲自参与了宪法实践,比如通过诉讼来保障其具体权利的时候,公民的宪法意识将会大大增强。

2.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激发公民的宪法意识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宪法权利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公共精神,并激发公民的宪法意识。

参考文献:

[1]邱晓霞.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12期.

宪法意识论文 篇4

大家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法律对我们学生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神圣而又模糊的名词。但其实,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从我们出生开始,法律就伴随我们身边,从我们接受教育到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法” 是行动的指针,是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也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便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拾起一张废纸;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分担一些烦恼……遵从道德与法治的双重要求,让法治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学好法律知识,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让我们首先从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走出校园后不仅自己遵纪守法,也将法律知识宣传给周围的人。

争做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宪法,讲宪法 篇5

(一)宪法是国家的要本大法,在我国,它以法律的形式的形式确认了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的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些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何特点?

(1)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2)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3)权利和自由的真实性;(4)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议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2)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3)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4)保障妇女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正当权利等。

3、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实行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础知识宣传

(二)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

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健儿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秘密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什么?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人身权的组成部分,公民的人身和行动受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

逮捕是对公民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它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否则即为违法。

拘禁是对公民拘留、管制以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禁必须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逮捕拘留条例》和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否则即为非法拘禁。

搜查:公民身体只有侦查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才可进行。搜查也必须食职权和法定程序进行。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住宅是公民居信、生活以及保存私人财产的场所,住宅不侵犯有以下含义:

1、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入

2、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

3、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4、公民的住宅不是随意毁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础知识宣传

(三)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学宪法讲宪法征文 篇6

前几天,一个小同学踢足球时,踢碎了我家的玻璃,我生气及了,喂!你把我家玻璃踢碎了,还想跑,我要告你损坏他人物品!那位小同学也不慌不忙,随声答到:你如果告我,我也告你,我把足球踢到你们家非法建造的阳台上!

还有一次,我放学后走在大街上,不小心踩到一块香蕉皮,摔了一跤,我刚想破口大骂,到嘴边的话又缩了回去,不行,根据语言法里有明确规定,凡是辱骂任何生物者(如苍蝇,蚊子,树木,香蕉皮等等)都要罚款辱骂字数的一百倍以上,我正万幸想起了这条法律而没酿成大灾但是更倒霉的在后头,一位警察叔叔从我身边走过,正好看见我摔跤,便对我说:小朋友,你可懂得环境法的第123章456条789款,这里明确指出如果摔倒后压到土地面积超过0.00000000001平方厘米,就会收到响应面积的十倍罚款,刚才你摔倒后的面积正好是1.2345平方厘米,请支付罚款金!晕!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老师教我们背法律,三个学期没背完一半,捡到一角钱被拘留,踩死蚂蚁犯了动物保护法

宪法意识论文 篇7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其他一切的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可以说, 我国所有调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行为规范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 中央越来越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 “宪法宣誓”、“12·4法制日”确定成“宪法日”等政策出台, 意味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从宪法开始;因此, 有必要对学生的宪法意识进行研究, 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高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体, 其宪法意识会形成一种特殊影响力, 影响到其身边的同事、亲友等人的宪法认识, 从而影响到全民宪法认识状态, 今儿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起到一定影响作用;假使能给学生塑造起正确的宪法意识, 对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对当代学生进行一次有关宪法意识的调查, 并分析当前学生宪法意识的成因, 探讨一下增强其宪法意识的一些思路, 用塑造学生正确宪法意识的手段来助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总目标的实现。

二、对地方高校的高校学生宪法认识程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其对《宪法》了解的程度、方式及其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我们前段时间对地方高校的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 (1) 认为十分了解宪法的有77%属于文史专业、认为比较了解宪法的有61%属于理工专业、理工学生中认为不太了解宪法的占66%、认为不了解宪法的占68%;可以看出, 地方高校学生中大多数处与比较较了解宪法、不太了解宪法的层面, 呈“正态分布”, 反映的信息是十分了解宪法的学生匮乏,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 学生的宪法了解程度亟待提升;文史学生比理工学生更了解我国的宪法, 从横向上来看, 学生对宪法了解程度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2) 不论是文史类还是理工专业都有超过80%的学生是通过新闻或者教育来了解宪法, 而通过报刊或者其他方式的不超过20%;由此断定:1.地方高校学生主要通过被动方式来了解宪法, “中国式中学教育”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被动式教育, 而本身通过新闻来了解宪法也是被动进行视觉吸收, 总体上对宪法的认识学习是缺乏主动性的[1];2.地方高校学生在了解方式上相对单一 (用其他方式了解宪法的仅占5%) , 由此说明对学生宪法意识培养机制是单一的。 (3) 理工学生50%认为教育最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 而有文史学生有53%认为新闻是最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的方式;由此表明:绝大多数认为教育、新闻是最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 在教育、新闻哪个更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文史学生与理工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恰好说明文、理学生不同生活、学习模式在接受宪法思想时会出现不同的“最优模式”。

(二) 其对宪政内涵及相关宪政理论认知程度的调查

从我们在汉中市的调查结果来看: (1) 文史学生中认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一样重要的比例达到55%、理工46%, 文、理学生在公民权利比国家权力重要上所占比例分别为23%、34%。由此判定:大部分学生是认同“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一样重要”的结论, 而这些学生中文史学生对该观点认同度稍高于理工专业学生认同度, 表明我国法治教育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 但这个层次远远不够, 我们理想中真正民主法治社会下一定是人民普遍认为公民权利比国家权力重要 (从专制到民主是国家权力萎缩、公民权利膨胀的过程, 法治化、民主化程度越高公民权利的地位越高, 公民普遍认为权利比权力重要则说明公民权利意识更强烈、民主化程度越高公民对宪政的理解越深刻。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就明确了权利比权力重要, 机关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制度来赋予的) , 地方高校的学生还处于对宪政认识相对深刻的阶段 (国家权力比公民权利重要是一种不深刻的认识, 认为公民权利比国家权力重要是一种很深刻的认识, 而认为二者一样重要是一种相对深刻的认识) ,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宪政认识;另, 理工学生在“公民权利比国家权力更重要?”的问题的回答上“肯定率”要高于文史学生,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中, 对文史专业学生的具有思想导向性的教育在宪法意识的养上具有一定失败性, 相对应的理工的一些教学模式下的宪政思维培养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2) 就关于认为宪法信仰比宪法条文重要的数据来看, 理工学生的占其理工总数42%、文史占其总数38%。我认为宪法意识比宪法法典重要, 因为“法律必须被信仰”, 只有全民性质的宪法意识的提高才能强有力的推动宪政制度的完善, 而公民没有宪法意识或宪法意识不够强烈, 宪法条文本身发挥的作用就是苍白无力的;但是, 如果公民宪法意识浓厚、强烈, 那么不断蓄积起来的公民政治、社会力量会不断推动宪法条文的制定、完善, 推动宪政不断健全。因此, 我认为:宪法信仰比宪法条文重要, 且地方高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宪政的内涵、不能正确认识我国宪政进一步完善的制约因素, 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其内涵,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宪法知识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宪法观。 (3) 文、理学生都有60%左右的认为宪法最高。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对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肯定的、对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是认同的, 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宪法地位的认识是不准确的, 仍需进加强宪法地位在学生中的正确塑造。 (4) 认为人大及人大相关机构的权力最大的文史学生占比要远高于理工学生占比, 理工学生在“以国务院为首的行政系统的权力最大”的认同度上比文史学生要高出很多。这就说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宪法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准确认识 (人大及人大相关机构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均有人大赋予或代人大来行使国家权力) , 但不能对宪法准确认识的学生也存在很大一部分;相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 文史类学生更容易对我国的宪法宪法内容产生较为准确的认识, 这可能是文史专业与理工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同所导致的;理工科学生比文史专业的更容易认为行政机关的权力比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要大, 这一方面表明理工专业学生对宪法内容的认识不及文史专业学生认识的准确, 同时也恰好说明在我国各国家机关的运作模式、宣传机制下, 在外相上, 行政机关的权力相对于其他国家机关 (除人大及人大相关机构外) 的权力要显性一点, 往往给人以“政府权力大于法院、检查院的权力”的认知错觉, 而这种认知错觉也影响到了学生对宪法内容的认知程度, 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偏差。

(三) 对我国《宪法》权威性的认识的调查

根据我们调查的基本情况来看: (1) 认为我国宪法很有权威的学生之中, 文史类的占其文史类学生总人数的52%、理工占其总人数的44%。由此可得:大部分学生都不认为我国的宪法很有权威性, 且不认为我国宪法很有权威性理工学生比文史学生的可能性要更大一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认为我国的宪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各种法方法来增强宪法权威, 以使得我们的学生 (将来可能成为优秀在社会上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知识分子) 更加深刻认识宪法、尊重宪法、信仰宪法, 形成强烈的宪法意识。 (2) 文史学生比理工专业的更认同通过违宪审查来塑造宪法权威的办法, 而理工学生报文史学生要更加认同通过宪法普及教育来塑造宪法权威的办法。由此说明: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民主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中国式的违宪审查机制来进一步塑造我国宪法权威的学生是最多的, 某种程度上我国实行违宪审查制度是得到很多社会力量支持的;理工学生比文史类更希望通过普及宪法教育来塑造宪法权威这反映了文史、理工所受教育内容的不同对他们形成不同的宪法权威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宪法宣传的方式 (譬如, 以12·4宪法日为契机来确定宪法日为法定节假日) 来提高宪法权威的办法不受大多数人的认同与支持。 (3) 认为5年内塑造起宪法权威的文史类与理工学生都不超过30%, 而认为我国在20年内也塑造不起宪法权威的文史类、理工学生也均不超过10%, 认为我国可以在5到10年内塑造其宪法权威的文史类、理工学生均在40%到50%之间。

三、增强地方高校学生宪法意识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 制约宪法认知状况不够深入的主要问题与深化其认知的思路

在宪法认知的程度上, 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宪法的文史是理工的三倍多;这说明, 在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后及大学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宪法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史学生因通过高中阶段历史、政治以及大学理工专业学生没有开设的课程而比理工学生的宪法认识深刻;因此, 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宪法认识必须解决这个“短板问题”, 培养理工学生宪法认识, 可以在大学的公共课 (譬如, 形势与政策等公共课程) 之中增加有关宪法知识, 或者可以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宪法课程。针对学生普遍对宪法缺乏主动性及认识方式单一的问题,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1.宪法内容、理论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是其对公民缺乏“利用价值”所致;2.现有宪法意识培养机制过于单一, 使学生培养宪法意识的方式和途径有限。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宪法司法化进程等途径增强宪法对学生所遇到的生活、学习问题的规范, 增强对其的实用价值, 也要提供多元化的公民参与实施宪法的活动提高宪法“亲民性”;同时也需要我们构建多元的宪法意识培养机制, 通过通村说法、宪法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多主体、多层次的培养, 营造良好的宪法意识培养氛围[2]。另外, 学生的宪法意识形成是从中小学就开始的, 因此其宪法认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这些时间内形成的宪法意识的影响;所以, 我们就必须用全局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来看问题, 重视中小学生宪法意识与学生宪法意识的联系性, 在全局上通过加强对中小学的宪法意识培养来提高中小学生和学生的宪法意识[1];不论是解决学生培养宪法意识单一性的问题, 还是解决学生宪法意识程度不够的问题, 都必须要着重考虑改善中小学生的宪法意识基本状况的问题, 而在这之中最主要就是如何转变中小学宪法意识培养模式, 如何从“被动”培养到“主动”学习发展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进一步增强或深化我国全民宪法意识的一种思路。

(二) 目前教育模式对宪法意识培养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思路

通过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这方面基本得到了四个这样的结论:1.近些年来法治教育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还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 提高学生的民主权利意识, 巩固地方高校学生民主权利意识、增强民主权利意识、加深宪法认识;2.在有关宪法的一些特殊问题的认识上, 理工学生比文史的要相对准确, 某种程度上地方高校文史类学生所接受的宪法意识培养教育是失败性的, 而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在学习理工这方面教育的良好经验学习的基础上得以解决;3.地方高校学生在宪法信仰上普遍表现为没有形成宪法信仰, 因而需要树立其宪法信仰;4.外相上行政权力大于司法权力的情况直接或间接使得地方高校学生在树立正确宪法意识的时候产生了错误偏差。由此, 针对第一个结论所体现的问题, 必须总结地方高校面向学生的尤其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实践经验, 将能够带来好成果的好经验积淀下来, 又要及时纠正或者摈弃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做法;针对第二个结论, 必须要纠正各地、各类中学文在高中阶段划分文、理后文科类高中生在上课时对宪法意识的错误导向, 以及大学进校后尤其是大一、大二对文史专业学生宪法意识的错误导向, 另外必须要研究理工专业的宪法意识教育模式, 弄清楚到底是因为文史专业与理工专业学习科目的不同导致的这种结果, 还是二者不同的学习思维模式导致的这种不合“常态”的结果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处理条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基本情况的思路;针对第三个结论所体现的问题, 我认为每个人是否信仰某件事物是由其所处的生存、生活环境所决定的, 毕竟每个人都有跟从大多数人观点的一项或者说是冲动, 况且每个人的思维与意识的养成在某种程度上基本取决于其经历, 而起经历又由其所处的大的生存、生活环境所决定, 因此我们要在地方高校的学生之中, 树立起普遍的宪法信仰, 就必须要营造好地方高校甚至可以说是地方高校学生的主要密切联系连片区域整体的良好的宪法意识培养环境, 以此作为培养地方高校学生的普遍信仰的基础[3];针对第四个结论所体现的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在改变所谓“外相”上的基本情况, 这就需要检法系统自身做好社会宣传, 要营造出自己本身实力过硬, 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能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形象, 同时应当跟行政系统保持更远的距离, 避免现在检法系统自身与行政机关“暧昧”关系的基本情况;整体上, 我们还需要统筹在这方面的法治教育活动, 形成统一筹划、整体协调、分门专业化的宪法意识培养机制, 确定统一的目标即增强地方高校学生甚至是全是学生、其他公民的宪法意识,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相互协调, 法治宣传专业化、法治教育专门化等。

(三) 我国宪法实施情况对学生宪法意识的影响及其解决思路

通过调查结果及分析, 可以得到了这么几个结论:1.外相上, 国家权力机关政治作用小于行政系统的作用, 行政系统与司法系统的权利外相上相比前者小于后两者, 在各种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高校学生对宪法的正确认识、正确宪法意识的塑造;2.地方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在我国建立起违宪审查机制来增强我国宪法的权威性,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对西方社会的违宪审查制度对宪政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迷信”;3.大多数学生对我国树立宪法权威在短期内是相对乐观的, 这从侧面反映出地方高校学生普遍对我国现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及相关政治改革是相对乐观的。针对第一个结论, 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将“内相”制度外相化, 让人民代表大会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一般人遥不可及的走进人民生活,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发挥司法系统的社会功能, 尤其是在行政系统、司法系统间的权力制约与平衡上更加突显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作用, 另外要加强《宪法》实施活动的社会宣传, 比如, 将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进行情况 (例如, 各地方人大对其地方政府、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的任免) 对外进行一定的透明化操作, 与增强人们对宪法的实质认识、实践认识, 而非目前的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认识;并且还要加强对司法系统本身及其工作的宣传, 起码, 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单位要修的跟政府一样甚至比政府修的还要气派, 要让公众感知到国家对司法工作是全力支持的、对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利的约束是绝对承认的, 这样人们对法律就更加尊重与敬畏, 因为人是有弱点的, 其中一个弱点就是“以貌取人”, 如果在办公场所上司法机关没有行政机关的气派那么给公众的第一性的直观的认识就是司法机关没有行政机关地位高, 就很容易形成对我国宪法内容的错误认识, 当然了人大等国家权力机关就更应当在外在上比这些机关更气派, 这本身就是一种宣传, 一种对宪法的宣传;通过这样的手段我们就更容易营造良好的培养学生宪法意识的社会大环境, 以此来不断增强地方高校学生的宪法意识, 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针对第二个结论所体现的具体问题, 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归纳我国现行宪政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国现行宪政制度对我国基本国情的适应性, 并将总结出来的成熟的知识用平民化的方式传播下去, 终极目标可以设定成全社会普遍认同我国现行的宪政制度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越的宪政制度, 而真正把这些知识转化成精神力量, 这有利于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有利于推进我国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进程, 有利于梳理我国宪法权威甚至整个宪法信仰的培养, 实现地方高校学生宪法意识的增强[4]。针对第三个结论所突显的具体问题, 我们要坚定我们的宪政完善步伐, 可能学生对我国宪法权威培养所需时间的期望值太高, 但这恰恰也说明了地方高校学生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对我国塑造宪法权威、推进依宪治国的支持, 我们国家应当利用好这个有利条件尽快塑造起宪法权威, 否则国家的动作太慢、宪法权威的塑造时间太长便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阻碍了地方高校学生对宪法意识的深化。整体上, 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宪法培养氛围, 加强我国宪法实施工作、司法工作的宣传, 通过文化传媒等方式告诉全国民众我国的宪法并不是一纸空文而是真正规范了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了的、宪法不是与我们普通大众无关的, 而是时时刻刻都影响了我们的实际生活了的,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队宪法及宪法实施的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有实际效果的宣传才可以真正做得到, 当然了我们做这些宣传的目的第一性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5]。

四、结语

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生对宪法基本内容的了解情况、了解方式及宪政理论、宪法权威、宪法信仰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总结了增强地方高校学生宪法意识的思路, 而思路主要是在宏观上营造培养宪法意识的环境、增强宪法实施及法活动的宣传通过树立法律权威而树立宪法权威, 通过树立宪法权威塑造宪法信仰, 巩固宪法意识[6]。这在与其具有相似情况的是基本适用的, 但在适用时应根据当地情况和特色采取差别吸收的办法;当然所有高校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吸收, 毕竟提高学生宪法意识是一盘大棋, 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 比如, 需要国家机关的支持、教育部门的配合、家庭环境的导向。如果地方高校学生宪法意识普遍提高, 那么学生毕业之后工作的地区也会受其影响, 当然这些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主要活动区域又会对其宪法意识的提高有着各种影响。因此, 我提出的思路是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 也是极需被其采纳的, 因为其他高校的做法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学生宪法意识的增强效果。

摘要: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政制度是我国保障人民权利的基础后盾, 而宪法意识尤其是学生的宪法意识对我国宪法的实施、宪政的完善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我们的基本条件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宪法意识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与分析, 并通过这些关于学生宪法认识、宪政理论的认识、宪法权威的认识、宪法内容的了解程度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研究, 并试着从中梳理出一些思路为增强地方高校学生的宪法意识提供可参考方法, 并在结语部分提出增强其实用性的看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生,宪法意识,宪法认识

参考文献

[1]许冰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教育[M].北京:北京市人民日报社, 2015:148-140.

[2]曾晓欣.我国宪法司法化之路探讨[M].南宁:广西省广西日报社, 2013:12-13.

[3]冯俊新.向宪法宣誓是依宪治国的重要举措[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64-65.

[4]张晓琴.依法治国与宪法司法化[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3:91-95.

[5]莫于川.从认识宪法、尊重宪法到依宪治国、法治中国——现行宪法31年变迁、31条修正案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J].河北省河北法学, 2014:2-15.

日本宪法的修改与和平宪法的走向 篇8

【关键词】和平宪法;解释改宪;修宪

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其制定资本主义宪法的历史,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晚,制定的成文宪法相应较少。1946年10月7日,日本议会通过新宪法《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这部新宪法以法的形式确定了美国占领当局铲除日本军国主义,进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的成果。因其旨在从法律上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摧毁滋生战争的温床,故人们又称其为“和平宪法”。

一、和平宪法的影响

和平宪法共有11章103条,但最核心的是第一条和第九条,也最能体现和平宪法的宪法精神。

第一条全文为“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这确定了主权在民原则,明治宪法下作为主权者的“万世一系的象征”的天皇,如今只是“日本国以及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九条全文为“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留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除此之外,前言也给规定了永久和平主义与放弃战争原则。宪法否定侵略战争和不把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手段,在当今世界并不少见,但日本国宪法彻底否定战争,并为此宣布不保持所有战争力量,在世界史无前例。

和平宪法的颁布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彻底改变了战前日本的政治体制,奠定了日本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发展路线。其第九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资本,杜绝了日本开展军事外交的可能。加之受战后雅尔塔体制的制约,日本以和平竞争、追求经济繁荣为立国之本。可以说,和平宪法为日本走向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是战后日本经济繁荣、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根基。绝大多数日本人也承认,日本之所以有今天的和平与繁荣,除了千载难逢的国际机遇外,归根结底,是实施了这部被称为“和平宪法”的法典。

二、日本修宪之路

战后日本修宪活动大致有四次高潮,主要由以自民党为主的右翼团体推动,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按程序修宪阶段。早在40年代末,日本民主党、自由党和绿风会的保守议员就结成了“自由宪法期成议员同盟”,首开修宪之声。

其实根据远东委员会的政策,日本国宪法施行后一至两年期内,给予一次修改宪法的机会,需在一年以内实施国民投票。芦田接受总司令部旨意,意欲在国会设立非正式宪法研究会,但因国会与国民态度均消极而未能实现。政府最后回明没有修改意向。

2.主张明文修宪阶段。在几乎整个冷战时期,右翼的民族主义者都试图明文修改宪法,摆脱战败国的阴影,但基本是不成功的。自从中国确立共产党政权之后,美对日政策就从“民主化”转变为“反共军事基地”。于是在1949年7月4日麦克阿瑟将军发表了日本是不败的反共防壁的声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利用日本的军事基地以及得到日本的支持,美军占领当局指示日本政府建立“警察预备队”,后改为“保安队”。1954年保安队改为“陆上自卫队”,以后又组建了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和平宪法中的和平精神开始走向消亡。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一些右翼分子认为重新武装的时机已到,主张修改宪法。1955年3月,内阁首相鸠山就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回答质询时提出要修改宪法的前言和第九条。但保守势力的企图在左派护宪势力和社会上和平运动的强烈抵制下,始终未能突破关于修宪与否的争论。

3.解释改宪与另外立法阶段。其实解释改宪早在宪法制定之初就有,比如著名的“芦田修改”,它为日本重新武装提供了一个可供开启的后门,但大量采用还是始于八十年代后期。当时日本政府改变策略,将试图明文修宪改为随意解释修宪,就是不必修改宪法有关条文,而是通过对宪法有关条文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来达到修宪的目的。在学界,有人把解释改宪的行为区别于宪法修改,而归于宪法变迁,即在长期反复进行的显然与宪法的正文相违反、矛盾的国家行为(宪法实例),产生与废止该宪法的正文同样的效果(宪法规范力、时效性的丧失)。

但必须看到,日本是以宪法变迁论为借口,有意图地回避宪法修改程序并完成宪法修改之实,这种实质上的宪法修改是用玩文字游戏的手段逃避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虚假的宪法变迁,正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已远离宪法的基本理念。这集中反映在对第九条及其有关规定的突破上。

此后,日本开始不断制定与宪法精神相违背的单行法,来达到架空和平宪法的目的。1992年,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使自卫队终于突破了国门的限制。1994年日本政府修改《自卫队法》,把海外军事活动作为自卫队的重要职能。1994年9月社会党召开临时党代会,通过了自卫队的存在“符合宪法”的决议案。这些举动极大地削弱了护宪力量,对正在兴起的彻底修宪高潮客观上是一个推动。1999年5月通过的《周边事态法》,不仅防卫范围可任意扩大,而且可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

这些违宪的单行法给了日本扩大军事力量、发展军事技术“理所当然的借口”,和平宪法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4.实质性修宪阶段。近年来,修宪派的努力和媒体的引导渐见成效,从舆论调查结果看,日本国会议员和国民倾向于修宪的声音逐渐占了上风。修宪活动日趋频繁。

在历时五年多对宪法“广泛且综合的调查”之后,日本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于2005年4月15日和20日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日本修宪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这是2000年1月有修改

宪法创议权的国会第一次设立的对《日本国宪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全面调查的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五年来有关修宪讨论的集大成之作。两院报告书的出台,表明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结束了“论宪”阶段,进入实质性修宪时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和平宪法的走向

随着日本和平宪法不断被突破,宪法前景令人担忧。和平宪法何去何从,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1.明文修宪难度很大。虽然修宪观点已成主流,但是明文修宪却并不容易。《日本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需得到众参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赞同,而且还要经国民投票并获得半数以上同意。民主党内对修宪问题的态度也分歧严重,难以形成共同意见。即使在自民党内,对修宪问题也有分歧,对第九条的态度也不尽一样。修宪派的政治势力很难达到法定人数。

但有一种可能必须提及,即将来若出现“严重的周边事态”如中国以武力收复台湾,对日本所谓的“1000海里海上生命线”“构成威胁”时,不排除日本公然删除宪法第九条的可能性。

2.短期内不会抛弃和平宪法。战后50多年的历史表明,日本正是有了和平宪法才使得其没有军费压力,能一心一意发展自己,才有和平繁荣的局面,日本民众也对此予以承认。从外部看,虽然有些国家默许甚至怂恿日本修宪,但是中、韩、朝等亚洲国家对日本修宪还是非常警惕,并予以施压。因此,修宪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在短时期内日本不会抛弃和平宪法。

【参考文献】

[1][日]渡边洋三:《日本国宪法的精神》,魏晓阳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刘柠:《宪改与日本的政治走向》,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月刊》,2007年第7期。

[3]王大军:《日本和平宪法的命运令人堪忧》,载于《瞭望》,2003年第3期。

上一篇:从西游记看团队下一篇:迷彩女孩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