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精选9篇)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 篇1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
一、每位代表应密切保持同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联系,采取走访选民、召开选民座谈会、设立“代表热线”、建立代表联系户、向选民述职、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联系选民,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在人民群众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每位代表每年到选举单位和基层走访人民群众不得少于30人次,建立一个联系户,积极参加代表小组开展的扶贫帮困活动。
三、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检查、调查活动和持证进行视察,并就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个代表每年至少向有关部门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四、每位代表每届任期内至少向选民述职一次,每年底应将本的代表工作向选民代表或代表小组作总结汇报,自觉接受选民和代表小组的评议和监督。
五、认真做好代表活动记载,使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能够通过《履职登记表》真实完整地反映出来。
人大代表活动制度
一、每位代表必须按时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履行好代表的职权,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者代表资格自行终
止。
二、每年代表在闭会期间脱产进行代表活动的时间,省、市代表不得少于10天,县代表不得少于7天,乡镇代表不得少于4天。
三、每位代表应积极参加代表小组的各类活动。代表小组每年集中活动不少于4次;代表参加率不少于80%,其它小型 分散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代表视察、检查、调查活动,了解“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了解政情民情,收集选民的意见和要求,为在代表大会上审议各项议程,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作好准备。
五、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深入调查了解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约见、走访一府两院和部门负责人,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助本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推行工作。
六、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和争当“优秀人大代表”活动,在自己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带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七、认真做好代表活动记载,使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能够通过《履职登记表》真实完整地反映出来。
人大代表学习制度
一、人大代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学习,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认真掌握代表执行职务的内容、特点、规律和必备知识。
二、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代表履行职务的程序方法。
三、学习方法。一是集中辅导培训,请专家教授讲课。二是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请老代表介绍履行职务的经验和作法。三是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提高。
四、学习要求。每位代表要坚持开展经常性自学,同时,要积极参加集中组织的学习活动。学习要做到有笔记、有心得、有检查、有考核,每位代表每年要向小组上交l—2篇学习调研论文。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人大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发展观念、创新观念。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 篇2
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 体现依法履职, 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
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 充分表达自己诉求和主张的自由是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的, 他们能够利用履职平台, 密切联系群众, 成为国家和群众沟通的良好桥梁。另一方面, 我国人大代表具有地域的广泛性, 职业的多样性, 阶层的复杂性, 因此他们有机会听取来自不同地方, 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环境下民众的意愿, 通过法定程序和特定渠道有效的反映群众的心声和诉求, 为民所想, 为民服务, 帮助政府工作与民众期望充分接轨。
(二) 体现人大制度特征, 提高人大工作水平的需要
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人民的利益, 维护人民的权利, 人大代表作为人大的主要组成部分, 听民情, 传民意, 排民忧, 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 解决问题, 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1]同时, 相比“十七大”提出的:“密切人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十八大”的新提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有利于指导人大代表在新形势下, 适应新情况而使用新方法, 新思路去应对新问题, 以便将人大工作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三) 推荐政治民主化程度,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 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 社会的复杂性随之提高, 矛盾也逐渐凸显, 人民的维权意识增强, 想要表达诉求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如果民意表达的渠道被堵塞的话, 将会形成社会和谐的巨大威胁,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疏通民意表达渠道的重要保障。人民代表作为法定的人民意愿的传达者, 是在民众信任的基础上被选举出来的, 在民众之中具有相对较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他们走街串巷, 积极展开调查研究, 争取把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充分的解决。知民情, 解民忧, 传民意是人民代表义不容辞的使命, 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 深入了解其代表的责任和内容, 是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必然要求, 也是有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
二、代表联系群众的困境
(一) 联系活动开展较少, 工作质量较低
“一些人大代表总是认为自己只是‘名誉代表’, ‘形象代表’等, 对于人大代表地位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有时还存在嫌麻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回避态度, 消极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各种活动, 也很少深入基层去了解民情, 很容易形成民愤的积累, 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2]另外一些代表虽然兢兢业业, 但是由于文化素质, 政治理论水平, 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仅仅依据定期的培训难以满足形式的需求而对工作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工作质量不够高;另外一方面, 由于地域的限制因素, 一些代表仅仅能够听取本地的群众心声, 难以做到大范围、大面积的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联系质量不够高;同时, 形式主义的影子一直困扰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进步, 一些代表固执于听报告, 记笔记, 而忽视了真正的实践工作。尽管理论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 不能空于或者高于实践, 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错误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工作效果不够好。
(二) 制度保障缺乏, 组织化程度低
人民代表制度虽然规定了人大代表要与原选区的民众保持紧密的联系, 但是具体联系的范围, 程度, 内容, 标准等并没有做出明确地规定, 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很难进行操作实施, 也不便进行督导和监察。另外,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导向机制的缺乏不利于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 相关的制度和规定难以落实和实施。同时, 实践载体的缺乏加大了代表联系群众的难度, 难以做到联系的常态性和双向互动。另一方面, 与城市相比, 基层县镇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机制有待完善, 活动种类有待丰富, 措施程度有待加强。
三、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建议
(一) 加强党委领导, 从思想层面提供组织保障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关键在于联系活动的开展, 联系活动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工作, 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 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 必须把人大工作纳入到党委的全局工作之中, 把人大工作摆在党委工作的重要地位, 党委对于人大工作的支持力度决定着人大工作的效度。只有真正把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挥出来, 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赞同。
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存在着职能不清, 隶属不明, 机构设置不统一等问题, 大多数的县乡镇并没有设立代表联络机构, 而代表联络机构的缺乏严重影响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 必须在乡镇、街道、社区等设立相应的代表联络机构, 保证代表联络机构在我国的大面积全覆盖, 夯实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组织基础。同时, 也要对代表联络机构的义务和权力进行明确的划分, 制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代表联络机构, 及时向常委会汇报工作事宜, 切实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到常委议事日程之中。
(二) 健全活动机制, 加大培训力度
要在代表法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各位代表要从积极履行联系群众义务, 促进社会稳定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真心实意的联系群众,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民忧, 民意, 认真总结汇报民众的诉求, 做好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鉴于人大代表多属于兼职, 因此代表们必须在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保证时间, 集中精力, 热情积极的投身于联系群众的活动之中,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3]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评选先进的代表和群众给予嘉奖, 调动代表与民众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先进经验的宣传, 完善直接选举的代表向民述职的制度,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把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质量作为代表考核的标准。
加强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大力宣传, 使代表联系群众的意识深入人心。首先要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和履职能力。各级人大要把人大代表的培训学习当成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不仅要保证代表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且要培训代表学习如何开展联系群众的活动, 如何处理人民反映的问题, 如何撰写议案等等必要的技能, 同时要对其学习情况进行不时地监督和促进, 切实提高代表的工作水平。其次, 要强化代表联系群众的责任意识。“从心底树立起‘人民选我当代表, 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思想, 从形式代表、荣誉代表转向履职代表, 有效代表。”[4]
(三) 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组织部署
人大常委会要提供工作指导, 完善各项机制, 提供制度保障以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进步。建立履职机制, 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代表联系选区选民制度, 选民接待日等制度, 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走向常态化;建立保障机制。“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一项涉及多角度, 多层次, 多方面的工作, 需要各项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多方面的保障才能得以实施。”[5]切实尊重代表的权利, 推广先进代表的履职经验, 扩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成果, 激发代表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形成长效机制;建立监督机制。通过进行代表述职, 履职考核等程序, 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检查监督, 进一步提高其工作实效, 促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切实落到实处。
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提供服务和保障是人大机关的重要基础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据制度安排代表联系群众的各项活动, 进行有效的组织部署, 增强活动设计的预见性和统筹性, 协调各机构和部门为代表联系群众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摘要: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 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优势的方法, 值得我们长期学习和研究。目前, 由于我国机构设置的一些缺陷, 服务意识的淡薄等问题的存在,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需要我们对症下药, 从思想领导, 组织保障, 制度健全等方面意义改进, 从而促进政府与民众的顺利沟通,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代表联系群众,民主化,社会和谐,制度保障,组织协调
参考文献
[1]于五一.把握代表联系群众的目的、规律和效果[J].研究与探索, 2011 (11) .
[2]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干部, 代表联系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J].公民导刊, 2013 (5) .
[3]赵玲玲, 宛诗平.关于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J].探索与研究, 2013 (8) .
[4]王云岫.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J].人民代表报, 2013 (8) .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 篇3
关键词: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035-02
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是企业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对企业自身基础管理的考验。科学牢固的基础管理是增强企业经济实力的坚强后盾和不竭源泉。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必要性、创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简单的阐述,与读者共探讨。
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针对内部的事和员工的行为作出的一种激励或约束,并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行为规范。现阶段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目标是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三个部分构成。
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因而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管理制度创新能够持续为企业科技创新、积蓄人才智力、科学发展搭建创新平台,是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坚强支撑。
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决定了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市场疲软、经济下滑、各行各业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企业前行步履艰难,制度管理缺陷显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完善市场机制的需要
在当前市场机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遗存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粗放、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脱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发展轨道,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集约型、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还有的企业存在着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粗放型管理等现象,这就要求通过企业制度创新,来实现集约利用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国内市场将渐融为一体,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占领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研发新技术、扩展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与之不适应的企业组织机构、职能部门、工作流程、管理模式等都需要进行随着市场的需要进行不断地变革与创新。
2.3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激励企业员工积极性的 需要
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员工思想的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管理制度将会约束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禁锢企业发展,影响与员工、客户关系的发展,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落后需要创新,需要变革。
2.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具有凝聚力的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相辅相成、彼此补充、融为一体的。只有企业文化才能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与国际化接轨的需要
企业要发展、要做强做大,就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照国际市场惯例,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市场需求,开展贸易交往。这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规范管理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支撑
3.1 切合企业实际
只有实用管理制度的,才能是有效的、长期坚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需要,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与员工的发展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才是最有效的创新。
3.2 便于操作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开展活动的依据与准则,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之初就应当考虑全面,尽可能做到规范合理、科学全面、便于操作,只有规范的、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才能是企业发展需要的,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 规范执行
管理制度的制定最终在于实施。要建立一套确保管理制度实施的管理考核规则,保证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员工)不折不扣的落实执行,同时,要及时检验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做到超前整改,与时俱进,提高时效性和实用性。
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途径
4.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市场相衔接
新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度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并不断的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市场意识,为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与市场有效接轨,在建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科技开发管理等方面制度时,一定要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尊重市场的约束和制衡机制。
将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与市场对口接轨,使内部结构功能和运转方式适应市场竞争,做到用市场来统一企业管理行为。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有服务市场意识,各工序之间、各环节之间相互服务、科学衔接,要以质高价廉多品种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要根据市场变化而适时创新,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的适应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
4.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产权制度建设相联系
企业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是紧密相联的,创新产权制度是创新管理制度前提。产权制度问题是目前制约国企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一股独占或一股独大问题,不能很好地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管理跟不上,利益主体不明确,出现制度不清晰、管理脱节、管理“空白”等现场,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产权问题。
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借助产权制度改革,让外资、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驱动下,企业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4.3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组织制度相统一
有什么样的组织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既能够如实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经营决策与管理权在机构中集中的程度,同时还能够对于企业生产配置的效率与合理性起到决定的作用。有的国有大型企业中,由于各种组织机构众多,人员相对冗杂,很容易出现职员权责划分不够明确科学,专业管理人员地位不高的弊端,很多事情也还是由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管理者主观判断的“人治”的现象,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阻碍企业的科学有序发展。一套依托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起来的科学企业管理制度将会指导企业科学快速发展。
4.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企业文化是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具有凝聚力的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行为、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是创造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和支撑着企业科学发展精神源泉,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有形的企业制度以责任制、规章、规范、程序、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无形的企业文化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需要通过有形的事件、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创新的过程就是将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来充分表现。
制度与文化不能互相替代。制度再周密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员工个体与企业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也会行不通。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4.5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目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制度创新与人本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保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需要有人来执行、来落实,体现管理制度的生命。制度的权威源自员工的内心拥护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不能与人本管理科学的融合在一起,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将会断送制度的生命。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制度管理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将会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限制创新意识,阻碍企业创新发展。人本管理的实施将会促进制度管理,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目的。
制度管理创新是将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找到最佳契合点,将传统管理的人管人上升到制度管人,并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拥护。管理制度创新要遵循围绕企业实际,遵循市场规律,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的原则,充分激发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本管理发挥到极致,为企业科学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6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 篇4
一、村民代表是村民和村委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村民代表应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热爱集体,关心群众。
二、村民代表应积极向村民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
三、村民代表应定期联系村民,听取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如实向村民委员会反映。
四、村民代表应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前就有关事项广泛征求所代表的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五、村民代表行使会议表决权时,应反映多数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按多数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作出决定。
六、村民代表应当及时将村民代表会议所作出的决定和决议反馈给所代表的村民,并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 篇5
见
(征求意见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为贯彻落实好中央要求,探索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规定,现就做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创新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方法和举措,引导党代表增强代表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党员群众、联系党员群众、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工作内容
(一)宣传党的政策。及时向所联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宣传党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基层党员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了解民情民意。充分发挥党代表臵身党员群众之中的优势,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倾听基层心声,反映党员群众诉求;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走访谈心,形成并提交提案建议,使党组织决策更好顺应民意、体现民情。
(三)帮助解决问题。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党代表结对联系党员群众活动,引导党代表下农村、进社区、访企业,帮助基层破解难题,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中掌握基层实情、解决群众诉求、兴办惠民实事,不断提高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服务基层党建。按照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紧贴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实际,了解掌握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参与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三、工作方法
(一)推动政策落实。各级党代表要带头落实党的方针 2
政策,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向所在党组织(选举单位)党员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引导群众理解、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配合所在党组织解决推进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用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二)定期定点接待。省党代表每季度定点接待群众1次,省级以下党代表每季度定点接待党员群众次数原则上不能少于2次。担任乡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代表,可结合信访、维稳等工作,开展接待活动;未担任乡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代表,依托所在地党代表工作室开展接待活动。党代表接待群众时间、地点、党代表姓名等提前向社会公开,确保群众知晓;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日程公布后,除特殊情况外,不得随意变更。在接待党员群众过程中,党代表要虚心听取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党代表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党员群众思想状况、生产生活困难,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接待过程与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了解到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在3日内报送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由组织部门分解给相关责任单位。
(三)广泛收集民意。定期组织开展“党代表进万家”等主题活动,并通过设臵征求意见箱、发放党代表联系卡、3
公布党代表联系电话和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畅通民情民意诉求渠道,多途径、宽领域、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填写《民情民意收集登记表》,每季度报送有关党组织。
(四)开展帮扶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位党代表结对帮扶1户贫困党员、1户困难群众,帮助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有专长的党代表要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志愿支教、义诊、就业培训、法律服务等公益活动。
(五)深入调查研究。各级党代表要带头沉到最底层,走到第一线,围绕加强党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摸实情、剖原因、谋对策,撰写调研报告,为党组织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各级党代表任期内每年至少要提出2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撰写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六)做好工作总结。每年底,党代表要对一年来所做的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在党代表述职报告中汇报自己在宣传方针政策、定期定点接待、开展结对帮扶、进行调查研究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必要时可以邀请党员群众参与评价。
四、组织实施
(一)明确责任。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做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4
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亲自过问,精心指导,落实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各级组织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党代表反映意见建议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负责,抓好落实,按时答复。
(二)严格奖惩。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要把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情况作为党代表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考评范围。对工作积极、成效较好的进行公开表彰;对工作不深入、成效不明显的予以批评教育;对态度消极、群众有意见的,在换届时不得连任。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交流发言材料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担任区 届人大代表以来,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不断提醒自己要经常联系选民,深入群众,把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政府。
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每年我都精心选取50多名学生家长和教师作为固定联系对象。他们都有一定代表性,联系的学生家长中,有的家长在城市、有的家长在农村;有的家长是外来务工者、有的是外地迁入家长;有的是高年级家长、有的是低年级家长;联系的教师中也都有老中青、退休教师等不同年龄段和层次的代表。为畅通联系渠道,我向他们公开了自己的联系电话、邮箱、微信等,方便随时双向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我定期围绕政府工作要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学校工作重点等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征求建议卡等形式随时与联系代表沟通交流。为拓宽联系渠道,确定了每周周一为校长接待日,随时接待家长来访。我还充分利用每学期组织的家长会随时召开家长座谈会,面对面的和家长沟通,宣传政府工作、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和家长交朋友,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工作中把他们的意见一条条、一款款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属于反映学校方面的意见,及时召开校长办公室布置解决,不能解决的也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近来年,平均每年收集、解决家长关于学校工作建议50多件,建议涵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极大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对于群众意见大的有关教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梳理报送教育主管部门科室。每年区人代会召开之前,我都会集中与联系对象沟通,梳理他们对各方面工作的要求、意愿、意见、建议和诉求,然后把这些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转化建议,反馈给组织,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我提的有关校车安全、校园周边安全等建议都切中政府工作重点。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 篇7
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途径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 徐振光
党代表是各级党代会活动的主体,是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以上海市闸北区为例,就当前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现状以及进一步扩大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作些探索和思考。
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途径方式
党代表是各级党代会活动的主体,是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员群众与各级党代会、党的委员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本文以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为例,就当前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现状以及进一步扩大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作些探索和思考。
一、闸北区积极拓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发挥党代表作用
近年来,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的部署,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拓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推动了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以深化党员责任区制度为抓手,依托“百分百行动”,广泛联系党员群众。闸北区委坚持以深化党员责任区制度为抓手,拓展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为经常性发挥党代表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在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过程中,闸北区委把党代表工作制度纳入党员责任区制度的工作格局和为民服务的工作体系,依托“十、百、千、万”联系网,强化了党代表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的职责;着力完善区党代会代表“接访”制度、“结对”制度,发挥了党代表在联系、接待、服务群众等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全区350余名党代表按照党员责任区“十、百、千、万”工作制度的要求,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密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党代表积极向党员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主张,及时向党员和群众传达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引导党员和群众投身到和谐新闸北各项事业建设中去。对于党员和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党代表按照党员责任区“十、百、千、万”工作制度的问题处理流程,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切实帮助党员和群众解决困难。
依托“支部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行动”,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支部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行动”,要求基层党组织在组团走访中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走访群众家庭“百分百”,回应群众诉求“百分百”。通过科学划分块区、合理组建团队、建立联系网络入手,明确责任主体,创新走访形式,领导示范带头,党员发挥作用,群众骨干积极参与,使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成为为民解难、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惠民工程”。百分百行动畅通了诉求回应渠道,彰显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新成效。
(二)设计活动载体,为党代表搭建履行责任、发挥作用的平台。代表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在活动载体。闸北区委按照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要求,依托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搭建了党代表履行责任、发挥作用的平台。全区350名区八次党代会代表积极参加“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定期深入所联系的社区开展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党代表积极发挥所在部门的资源优势或个人专长,在各自开展接访工作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富有个性化的“党代表工作室”,创建了各具特色“接访”工作品牌,切实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服务。
(三)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为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提供制度化渠道。闸北区委在探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过程中,制定了《中共闸北区委关于实行区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本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组织机构、时间和经费保障、工作联系、代表履职培训、代表履职监督、尊重和保障代表权利等内容,为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提供制度化渠道。在机构设置方面,对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的筹备事宜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初步制定了区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工作制度;在党代表分组和开展活动方面,细化了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分组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研究制定了区党代会代表提议回复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代表工作流程,规范党代表的活动,
闸北区委把党代表列席区委全会作为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2008年7月22日,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31名区八次党代会代表首次应邀列席全会。列席区委全会,是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使代表能够有机会直接向区委反映基层的情况,反映党员和群众的诉求,并能直接参与区委的决策过程,了解区委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如何就基层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代表们在会后积极向党员和群众宣传某些重要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向区委更客观、充分、深入地反映基层的情况和问题,为区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当前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在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总体来看,仍面临几个突出问题:
(一)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职责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目前《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对代表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和组织保障均没有明确的细化规定。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们往往以党员领导干部或普通党员的身份发挥作用,而不是以党代表的身份和角色去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造成一定程度的党代表代表意识模糊。
(二)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制度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党代表选举机制不完善,党代表对下负责意识不强,加之对党代表的考核、管理、评估、激励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的机制,致使党代表履职的内在动力不足,党代表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未得到充分调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敷衍应付等现象。
(三)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形式尚显得比较单一,在服务党员群众上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停留于诸如法律咨询、看病、作报告等传统方式上,而活动经费不充足、活动阵地不完善也制约了党代表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工作的长期开展,党代表的示范作用、参与作用、监督作用、桥梁作用、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权威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目前党代表通常只能以普通党员身份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其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有限,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利益诉求上不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样直接、有效果,影响了群众对党代表的认同,致使有些党代表在代表接访日接不到群众,影响了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扩大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途径和方式的思考
要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需要积极探索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机制、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宽党代表与党员群众的沟通渠道,切实保障党代表尽职履责。
(一)制定《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制度》,提高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制度化。过去,党代表五年才参加一次党代会,并且职责简单明了,审议通过报告、决议以及按照组织意图完成选举任务,由此普遍缺乏当好代表的自觉意识和实践经验,不少代表对自身的职责定位仅停留于“举手划圈”,更多体现的是荣誉而不是职责。因此,“代表代表,完会即了”,党代会闭幕即意味着代表作用的终止。现在延伸党代表的权利,发挥其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作用,一些党代表囿于原来的思维定势,代表意识不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而目前由于没有专门的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造成部分党代表对自己身份的模糊认识,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党员,不利于党代表作用发挥。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制度和办法。因此,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专门的《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制度》,明确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活动方式、组织保障和组织领导等,把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完全纳入到制度化。
(二)开展“党代表进选区”活动,促进党代表真正联系服务选区党员群众。党代表是由党员分选区选出来的,因此首先要对选他的选区党员群众负责,切实发挥党代表作为选区党员代言人的作用。现在,开展的一些联系活动没有按照选区进行,不利于强化党代表的代表意识和职责。要以“党代表进选区”为载体,强化党代表“对选民负责”的意识,促进党代表真正联系选区党员群众,反映党员群众诉求。要明确规定党代表每年进选区开展工作或活动的次数,明确党代表进选区的主要职责,即向选区党员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选区党组织结合实际贯彻区党代会精神;积极参加选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了解选区党组织的建设情况,为党组织建设出谋划策;经常深入选区党员群众中倾听呼声,反映党员群众的意愿,维护党员群众的正当权益;提高选区党员群众政治素质和文明素质,为选区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围绕本职工作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联系选区党员群众,每年向选区党员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为调动党代表的积极性,可要求党代表每年签订“党代表进选区服务承诺书”,承诺书的内容作为党代表向选区述职的主要参考依据,承诺书由党代表、党代表团和选区党组织分别保留。通过承诺,以党代表“当选不是单纯的荣誉而是政治责任”,使党代表的身份亮出来、旗帜飘起来、形象树起来,突出党代表的主体作用。
(三)组织党代表开展提交议案,拓宽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组织党代表提交议案,是推进党内民主、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可促使党代表们深入社区、企业,联系党员、探访居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及时反映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党代会例会前一个月,可集中开展党代表提案提议征集活动,重点围绕经济发展、动拆迁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通过组织党代表集中开展大规模专题视察调研活动,收集党员群众对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党代会例会上提出提案或提议。提案提议经整理审定后,及时落实承办单位,加大督办视察和情况通报力度。建立代表提案提议办理回访机制,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提案提议进行再交办,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创新党代表小组活动形式,提高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实效。对代表进行科学编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仿照人大各专业工委形式,在党代表中设立代表专业小组。在全体党代表中开展代表专业意愿申报,由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专业。按照代表申报情况,可将代表划分为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经济事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依法治区等专业小组。可结合代表申报的专业意向,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载体,不定期组织临时代表小组,参加单一性、临时性的代表活动。可制定出台《代表专业小组活动办法》,使以代表专业小组形式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规范化。要积极鼓励代表采取二人以上联合的方式履行代表职责。出台《代表证制度》,对代表证的使用作出规定,为代表持证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强化激励约束,增强党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动力。要建立培训机制,将党代表教育培训纳入党校培训规划,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组织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党代表的党性修养、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建立考评机制,出台党代表考评细则,实行百分制管理;推行党代表活动公示制。在每名党代表所在的选区醒目位置,制作代表公示牌,公示代表的姓名、年龄、职务、电话号码以及代表的职责,张贴代表的照片。通过实行公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对党代表了解得更详细、更具体,既方便群众与党代表的联系,而且把党代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对党代表履行职责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每年可开展党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将评议结果记入履职考核档案,纳入所在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检查内容。建立奖惩机制,定期开展优秀党代表评选表彰工作,对工作业绩突出、干部群众公认的授予荣誉称号,对无故不参加代表活动和长期不起作用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启动罢免机制,取消其代表资格。
D267.7
B
1009-928X(2012)09-0048-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
县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汇报材料 篇8
县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汇报材料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新《代表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精神,县人大常委会及乡镇人大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促进各级人大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增强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一府两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
一、基本情况
县辖区内全国、自治区、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共984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人、自治区人大代表3人、市人
大代表39人、县人大代表206人、乡镇人大代表735人。换届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和闭会后共提交建议402件,走访选民4000多人次,反映群众的意见和问题568件,为选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400多起,较好的践行了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二、主要做法、经验及成效 主要做法。1.加强培训,着力增强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能力与水平。通过组织代表参加上级人大举办的代表履职培训班学习、以会代训、分片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学习《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等,学习农村种养技术等,不断增强代表们的法律素养、政治素质,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服务人
民群众的水平,涌现出一批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如英家大头菜是清塘镇的农业种植特色品牌,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市场占有率,该镇人大代表何一考组织成立了英家大头菜生产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协会+农户”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广泛带动本村村民种植大头菜,并联合县供销社对大头菜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双提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创新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内容与方式。一是组织会前代表集中走访。在每年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前,县乡人大都组织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走访人民群众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形成议案、建议,提交代表大会。近年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402件建议,内容涉及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市政建设等,均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
题。县乡两级人大切实加强人大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如县人大代表龚有科等提出的《关于请求解决公安镇农村垃圾清理设施和经费的建议》,承办单位紧紧抓住全县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活动的契机,狠抓建议办理工作,落实给公安镇2万元经费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配置垃圾桶65个、建设垃圾池120个,并配备了乡镇保洁员,还经常下村开展环卫知识宣传活动,有效的提高村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意识,该镇的农村卫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二是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近年来,县乡两级人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先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就工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进行视察。代表们根据实地视察的所见所闻和平时联系群众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如7
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期间,孔代珍代表提出了“关于搞好我县城区道路维护的建议”,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拨付维修专项资金,逐一对全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大大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三是邀请代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活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相关议题审议、参加“一府两院”有关政情通报会、重大事项评审会、观摩案件评审等,使代表更多、更好地了解掌握政情,及时与群众联系沟通,同时对掌握的社情民意及时向政府反映,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架起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3.创新机制,突出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建立制度,规范活动。健全和完善了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与乡镇人大工作联系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每位领导分别联系2-3个乡镇人大、每位组成人员联系5-7名县人大代表。乡镇人大普遍
建立了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组织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进农村活动,打开了听取选民意见的“绿色通道”。全县9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开展调研,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意见建议400多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0余件,使代表与群众之间构建起更加开放、互动、畅通、紧密的关系。二是真心服务,注重实效。近年来,我县人大代表不断提高联系群众活动质量,提交了许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的议案和建议,既使民情民意向上畅达,更让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两安乡人大代表积极协助乡人大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项目,修建大岷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该村600多人口的饮水难问题。又如公安镇人大代表通过开展联系群众工作,及时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土地治理项目、修建村级水泥路、镇区风貌改造和污水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向政府反映,大部分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群众带
来了直接利益和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代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的积极性。取得的成效。一是丰富代表联系选民形式,规范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通过建立代表群众接待点、入户走访选民、设立民情信箱、召开选民代表座谈会、邀请选民代表参加代表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效的拓宽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丰富联系的形式,密切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二是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提升代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代表们通过多种形式自觉走访选民,认真接待选民,加强与选民的联系,加深代表与选民的感情。特别是在联系选民中,代表们主动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积极反映选民诉求,推动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实际行动赢得选民的信任和赞誉,提高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如清塘镇人大代表李齐养及时向该镇人大反映黄桥马槽村二级排灌工程因周边松土倒塌,导致水
源堵塞,无法正常排灌,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引起该镇政府的高度重视,镇政府积极组织人力采取有效措施修复水利工程,有效的确保马槽村全年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目前,愿意同代表谈知心话、说知心事、主动向代表反映情况的群众越来越多。三是强化了代表的责任意识,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代表们在与选民的联系中,通过加强与选民的联系,代表们能够自觉从选民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不仅提高了依法履职的能力,还加深对人大代表地位作用的认识,深刻的认识到人大代表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务和责任,只有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密切与选民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行动中,才能得到选民的拥护和信任,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大代表。
三、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经常性不够。有的代表在与选民联系时,还比较被动,仅限于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各种活动;有的代表主动与选民联系沟通不够,很少深入到群众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有的代表参加联系选民活动比较少,坚持不够,存在忽冷忽热、时紧时松的现象。
二是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普遍性不够。有的代表与自己熟悉的人联系的较多,与其他群众联系较少;有的代表与本单位或本村的选民联系多,与本选区其它选民联系很少,不能最大限度地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从实际情况看,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方面,乡镇人大代表好于县人大代表,普通县人大代表好于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三是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实效性不够。代表密切与选民联系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反映民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政府做好各项工作。有的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上存在着“漂浮”现象,满足于“见见面,说
说话”,没有深入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提不出有份量、有影响的议案或建议,实际效果不明显;有的人大代表虽然参加了联系活动,但缺乏狠抓落实的精神,对选民或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只是写出建议提交政府有关部门,缺少跟踪问效,影响了对所提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
四、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新要求。抓住了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是解决阻碍和制约代表工作瓶颈问题的有效办法。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明确代表联系群众内容和形式。一是要深化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代表应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深化联系群众内容,紧紧围绕党委的重要决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及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一府两院”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等方面,确定联系群众内容。二是要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除了固定联系一些群众外,应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采取走访、接待来访、通信、电话、微信、qq、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电子邮箱等多种形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经常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进学校,和群众交朋友,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获得第一手材料,掌握实情。三是要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在联系群众过程中,听取群众对各方面工作的要求、意愿、意见、建议和诉求时,要及时把这些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转化为代表的议案和建议,通过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机构,反映给有关机关和组织,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完善代表联系群众保障制度,解决代表后顾之忧。各级国家机关、组织特别是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 篇9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公开性、科学性,推动“诚信建设年”活动卓有成效开展,现就密切与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与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召开的有关会议,应视情邀请驻区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并提前告知有关内容。
二、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制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广泛关注事项决策前,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三、区、街党政班子领导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上门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主动密切联系,沟通情况。
四、积极参加人大、政协相关会议。对人大、政协召开的相关会议,各街道、各局室要按照要求参加或列席;需区管委会领导参加或列席的,由区党政府办公室进行协调落实。
五、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对人大、政协组织开展的代表、委员视察、检查、调研等活动,各街道、各局室要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相关接待服务工作。对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要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大代表联系企业制度】推荐阅读:
充分认识建立人大代表培训制度的重要性06-30
吉林省能源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制度09-22
人大代表稿件08-27
人大代表建议07-12
人大代表研究08-23
人大代表讲话10-09
人大代表简历模板05-19
人大代表发言提纲06-05
补选镇人大代表06-11
社区人大代表工作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