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区工作总结(精选8篇)
法治社区工作总结 篇1
2011丹华社区民主文化法治社区创建实施总结
2011年社区民主法治建设紧跟着党的脚步,依照法律和规章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为加快推动依法治理社区工作的落实,在社区党总支部的领导下,在全体社区干部的努力与广大党员、群众的配合下,社区 “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治创建为动力,快速启动各项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创建“民主法治社区”的相关会议精神,社区党总支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创建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召开了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动员大会,对建设法治工作做了动员部署,并把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小区以及相关单位,全面启动和落实创建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为了使本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成员为组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例会,明确了工作小组的职责与任务,对各成员的工作作了明确的分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精心的组织、指导与协调,保证了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不只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事,更是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通过宣传橱窗、固定标语、各种文化活动等,多途径、多
渠道把建设精神文明带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去,使得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真正深入民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建设氛围,社区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本社区的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三、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社区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为了更好的营造创建“民主法治社区”的工作氛围,增强全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我社区先后组织举办了5期法制教育培训班,着重对辖区内居民或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我社区还召开了一次“拒绝邪教进家庭”的现场签订仪式,辖区居民签订承诺卡。今年,我社区安排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学校周边发放法制教育宣传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充分发挥了 “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影响一个社区”的环境教育效应,既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也为社区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社区在创建“民主法治社区”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普法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个别人员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致使普法工作措施不够到位。
2、法制宣传点多,面广,普法工作人员少,任务重,难免有时候顾此失彼,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法治社区工作总结 篇2
1 社区治理问题的提出
社区治理是指特定的组织基于一定原则,为满足社区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或物品。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基本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模式。但形成并不一定代表成功,就目前来看,各地的社区建设到了瓶颈期。城市社区治理行政化严重,资金、人才匮乏。农村社区治理困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过渡社区治理方向不明,拆迁、土地、保险等纠纷严重。因此,寻求社区治理的新途径势在必行,而将法治引入并以法治理社区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目前,我国的社区治理整体发展不成熟,表现在行政性较强而僵化、管理性偏重而民意不达、非协商形成而动力不足的典型困境。基于此,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社区治理进行深入剖析,分析社区的转型和治理的渠道。
2 社区治理现状
研究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宏观上,可以从国家相关制度和政策、经济水平等分析;微观上,可以从社区公民的社会地位、职业、经济状况等分析。而我国社区基层建设虽然在宏观上积极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设计良好平台,但是相关制度并未全部实施,经济、文化上发展也不平衡。因此,目前,从微观上分析公民对社区治理的认知程度以及认同感、公民对社区开展的活动的参与度、公民对社区治理的政治认识和法律认识等方面,具体的分析社区治理法治化过程中的问题是最有效的。
2.1 社区公民的认知缺乏
公民对社区治理的认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社区公民对社区治理的最为直接的认识。现实中,就算公民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认知,也不一定有明确的概念。由于宣传的不到位,许多居民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是否有社区组织。而且由于城市的居委会和农村的村委会存在历史较长,开展活动较多等特点,在公民对社区治理的认识中占据很大比例。许多居民认识的社区组织就只有村委会或者居委会,而对社区志愿者组织、业主委员会等其他社区自治组织并没有概念。这导致在社区基层治理中,开展治理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其他组织的生存空间狭小。
2.2 社区组织活动的参与度低
在社区活动中,有意愿参与社区活动的公民较多,实际参与并对社区自治组织开展的活动予以肯定的人则大打折扣。公民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参加、具体评价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公民的主观判断不能直接导致其对社会组织活动的参与。另外,大多数居民并不认为他们参加过最多的政治活动,例如:社区组织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多,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居民对这方面的活动参加的也最多,但公民对社区组织活动的评价却非常的低。由此可见,目前,社区组织提供的服务和活动对社区治理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并不大,而由于服务和活动的不足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2.3 政府对社区治理的影响过大
公民对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认知影响社区治理法治化进程。首先,我国基层社区建设需要社区公民具有一定的政治知识,对政府和社区事务的关系和运行机制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从理论上讲,社区公民对社区与政府关系认知的越明确,越能调动在清楚认知基础上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法治社区是参与性、主动性的集合体,而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是被动型、局限性的代表。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的是一种“各扫自己门前雪”“私民”意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严重影响了社群公民对社区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主动性。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各项政策对基层影响巨大,基层社区管理无法适应快速流动的社区公民和不断变化的管理区域。
目前,政府对社区自治组织帮扶大,公民对政府依赖性强。政府在社区治理当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这一习惯性的做法导致社区公民想当然的认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起到了应当积极予以支持和具体主导,甚至还有许多居民认为,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影响还有待加强。这些想法直接导致我国公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目前,社区组织确实难以摆脱政府的影响,社区自治组织的完全自治化也难以实现。
2.4 法律对社区治理的影响偏低
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便是按照法律秩序运行,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包含公民精神和制度两个方面的因素建设。我国法律明确了社区居民有参与社区管理的权利,而且也有一定的机制与其匹配。但法律规定并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社区治理的立法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规定了居委会的自治地位,但是并未对其他的自治组织做出规定,如志愿者组织、业主委员会都没有确定地位。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与其他组织如何配合,甚至与政府的关系也并明确,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具体规定。但这些规定时常调整,难以起到总体调节作用。目前,我国基层社会已经开始培养法治精神,但是公民却没有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通过法律解决现实纠纷的法律习惯和意识。法律制度的缺失和法律知识宣传的漏洞是基层法治社会构建的硬伤。
3 社区治理法治化路径
我国学者一般将社区划分为两种,即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而本文还涉及到第三种社区,即城乡过渡社区。由于此次研究的综合性,侧重于分析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公民态度,所以,此处将三种社区作综合分析。在社区治理的其他相关研究中,存在典型的取向,即研究中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持一种应然态度,更多的论述社区治理应该是什么样子而较少的讨论社区治理实际上是什么样子。实际上,社区建设应当政府、社区组织、公民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在立法或司法解释中,首先,应当对现在法律中不清楚的社区组织权力来源、运行的经费、工作人员的身份、具体的职能做出规定,明确社区主体的法律地位、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其次,针对立法及法治理念滞后的问题,则必须坚持以公民自治为原则,加大法治宣传,加强法律在现实社会的权威。同时,确认社区自治组织的法人资格,为社区自治组织找到法律理论和保障。
3.1 针对认知严重欠缺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基层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的欠缺。首先,明确社区主体的法律地位。我国的社区自治组织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的。只有地位明确,公民认识到的自治组织才是健全的。至于相关法律制定的探讨,本文将在下面部分具体展开。其次,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现代国家的公民必须要具有公民意识,即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而这个意识是建立在文化素养之上的。实践证明,公民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国家的参与意识就越强。在社区自治组织的实践中,有一个可悲的现实,即自治组织开展了无数的活动,参与过的公民并不知道是其组织的。所以,必须在提高公民素质的同时加大宣传。再次,社区活动的广泛开展。社区组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活动范围,鼓励公民加入其中,这不仅有利于社区组织的自身发展,更是对公民性的加强。
3.2 社区组织自身的完善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各类社会组织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又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显现。但是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我国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国情影响,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和障碍。就每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来说,其不仅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人员、信息的交换,而且还必须根据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组成不同的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水平上与外界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实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工厂、机关、医院、学校、商店等都是社会组织的具体形式。而基层建设中的社会自治组织必须在健全自身的同时,加强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与其他的社会组织相互沟通和协调。这就必须要组织有优秀的人才、合适的活动场所、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这些正是目前的基层自治组织所欠缺的,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在这些方面的扶持。
3.3 政府与社区关系构建
依宪行政、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应有之义。所以,在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必须由“经济服务型”转向“社会服务型”。要做到此,首先,必须严格区分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公共服务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政府的权力与自治组织、企业、社会团体的权力、服务区分开来。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基础上,加强社区自治组织的自主性。政府与自治组织划分板块,例如,稳定秩序、基础建设、社区经济发展等由政府负责。而社区教育、文化活动开展、公益活动等则由自治组织提供服务。政府部门可以宏观上行使一定的调节权力,但是应当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其次,应当严格区分城市社区的小区物业、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的关系和服务的事项,至少应当确定主要服务主体,厘定界限。小区物业商业性质偏重,但现实中却解决了很多的居民生活事宜,如安保、环境保护等。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存在的开发公司物业过渡管理影响非常恶劣。管理街道办事处是我国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自治组织。但它的存在是有必要性,起着连接政府和基层末梢的作用。应当在法律上确定其存在地位,确保其权力来源、资金来源等,保障其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再次,分清农村社区的村民小组、村委会、宗教团体等的作用和功能。
我国村与乡之间的非行政隶属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乡镇村治”是我国目前农村地区社区管理的特色。村民委员会在基层的主导作用已然形成,排挤了其他的村民自治组织的生存空间。应当多管齐下,培养各色组织提供服务,让村民有选择的参与活动。而最难以解决的是目前的过渡社区。本文认为,既然过渡社区是“农转非”政策的一个必然产物,那么就必须对其转化过程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应当转向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但不宜操之过急,必须考虑到从村民到居民的角色转换的过渡性。政策宣传、基础保障、法律服务必须由政府出面,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至于公民生活习惯、文化精神、观念认识的转化必须通过自治组织逐步实现。政府的行政参与过低固然应当避免,而行政参与过高也必须注意预防。
参考文献
[1][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M].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习近平.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越和谐[N].人民日报,2006-09-25.
[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小议社区矫正工作的法治践行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制度化;法治践行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4-02
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社区矫正是一种现代化且更加人性化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使罪犯不脱离社会并利用社区资源对其教育改造。社区矫正的对象有5种人,分别是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这几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易于进行社区矫正实现刑罚的目的[1]近几年来,国内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法治轨道,行政处罚中劳教制度因涉及限制人身自由被广受诟病,亦因其的确缺乏现代法治的科学和严谨性而被全面废止。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体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成效亦是指日可待。
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法治现状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门联合确定在京、津等6省(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式启动。2005年河北等12个省(区、市)被列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规定,同时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此基础上对社区矫正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这对于我国的司法改革的推进有了明确的指引。[2]2009年7月底,为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工作,中央政法委同意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2009年10月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正式纳入社会治理轨道。社区服刑人员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再犯罪率,表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实践证明,开展并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在教育改造罪犯方面的积极作用,促使因一时失足而留终生恨的犯罪人员早日回归社会,亦有利于降低刑罚执行成本。这样,可以形成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相辅相成的刑罚执行体系,推动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完善,更充分地实现刑法的社会效应。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几年来虽然成效十分显著,在法治践行方面确也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在社会矫正工作的实践中,我国没有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更也没有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典。有关社区矫正的法律规定散见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监狱法》里,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门为促进和规范试点工作而联合发布的用以具体指导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如2003年7月《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比较详细地规定了社区矫正的概念、性质、适用范围、任务、工作分工等;2005年1月《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内涵、性质、主要任务和要求,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这两个通知明确将社区矫正的实际监督、矫正和服务职权交给司法行政部门,对刑事(罚)执行权或司法权作出了重大调整。
2004年司法部出台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比较详细地规定了社区矫正的性质、任务、目的、原则、适用对象、工作机构、人员及职责、具体接收与终止工作内容、程序以及各种社区矫正的措施及要求,是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依据。
二、现存困难与主要问题
社区矫正的立法依据不充分、不具体,导致法治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工作内容、矫正程序等方面规定不够明确,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经费欠缺,亦是在法治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愈发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执法主体不够明确。根据我国现行刑诉法的相关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对象是公安机关。如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力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等。而按照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公安机关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和考察。该规定符合行刑权统一行使原则,但司法行政部门缺乏刑罚执行的法律授权,作为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对监督管理工作执行力度肯定无从深入,权力资源供应缺乏,行刑权力资源无法产生最佳效益。这种立法与实践工作的脱节造成社区矫正工作程序繁琐,难以顺利开展。因缺乏应有的强制力,一些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矫正手段难以落实,效率低下,甚至个别地方还出现对部分矫正对象的脱管,这对犯罪分子所在社区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也造成了威胁。不利于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
(二)工作内容不健全。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不仅要有行刑,同时还要有教育和服务。然而我国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较为迟缓,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规定不够完善,监督考察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例如仅注意了执法主体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考察的有关程序的规定,缺乏社区矫正所需要的教育矫正与帮助服务等项目内容;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定义务不明确;也明显忽视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应有权利保护方面的规定。再如增加和健全社区矫正的激励机制是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一项重要手段,但一些限制性规定却制约了社区矫正激励机制的建全和作用发挥,导致社区服刑人员亦缺乏足够热情来积级改造自身。
(三)矫正程序不完善。目前由于对于社区矫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与职责衔接均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社区矫正工作程序上、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上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衔接不力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法院、检察院、监狱系统在对社区矫正的配合、制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工作人员及经费配备不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的质量。而目前,我国尚缺乏一支专业化的社区矫正队伍,在矫正资源和矫正力量的利用上社会化程度也不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从全国社区矫正试点中工作人员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例如思想观念亟待进一步转变,工作方法亟待进一步改进,专业化程度亟待加强,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待遇需提高。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条件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配备明显不足。近来,虽有一些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科研人员也加入到社区矫正这一行列,一方面强化了自身专业架构的搭建,同时对社区发展、改造罪犯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是各地的志愿者的组成成分要依赖于各个地方的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公民接受程度等。[3]另外,社区矫正工作从公安部门往司法部门的转接亦造成了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矫正工作中特别是教育、服务等活动的开展。经费配备不足,没有保障,与社区矫正工作没有法律依据有着直接的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区矫正的效果。
三、法治践行的路径选择
笔者认为,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最终应当采取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法典,当下可以以出台相关立、司法解释或者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法律法规的方式,用以指导现行工作。
社区矫正立法内容的重点都集中在四个方面,即确立司法行政机关的执行主体地位、健全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完善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以及配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等。
首先,要明确法律主体。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执行机关。这是解决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最大法律障碍,即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问题。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中,一旦被矫正对象拒绝接受社区矫正,不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甚至出现违反监管规定及脱管失控、违法犯罪情形的,应当由执行机关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予以治安处罚或者进行通缉、执行逮捕。同时在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帮困扶助方面,还需要得到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工商等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基层组织、罪犯所在单位、学校的积级配合。
其次,要健全工作内容。要完善社区矫正的具体激励机制,对缓刑罪犯的减刑作出具体规定,对有期徒刑罪犯附加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作出规定,对主刑执行完毕后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残余期限仍可酌减,建立缓刑的“延长考验期”制度等。同时,不能只停留在监管层面,还要体现在教育和矫正层面,建议增加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人员的法定义务的考察内容等。
再次,要完善矫正程序。社区矫正的立法要坚持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原则。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刑罚执行活动,必须要保证它的严肃性。因此社区矫正的适用、接收、解除等都需要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衔接程序。通过这方面的规定,为社区矫正的具体操作提供依据。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实体内容的同时完善社区矫正的程序内容,既赋予社区矫正机构在程序上的一定强制权力,作为做好矫正工作的保障,又对其矫正行为进行程序的制约,保证矫正工作中的公正执法,防止滥用权力、保护人权。因此,需要对试点中工作程序的好的做法予以研究和借鉴,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予以明确规定,以在宏观上更好地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设立法院判决与司法部门的社区矫正相对接的工作站,以完善矫正程序。
最后,要配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并确保足够的矫正经费。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人员配备机制。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应当由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以及一定的警力组成。社会工作者可以被聘为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也可以作为社会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为体现行刑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除了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会力量以外,还要配备一定的警力。对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要求。要有必要的教育背景、品质和心理素质,要有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还要有创新能力。国家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社区矫正的经费监督与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经费用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合理使用,并对该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考核。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配备问题上升为法律的规范,会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内容的可操作性。
对社区矫正制度予以进一步全面而具体的规范。根据实际制定社区矫正法的专门立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方面的具体问题,可以在社区矫正专门立法时作出明确规定,以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制度的可操作性。最终建立起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体系,以便为社区矫正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确保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仲书.北京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情况[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1):15-16.
[2]王顺安.社区矫正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88.
[3]王饪.中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概述[J].法律适用,2005(10):24.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总结 篇4
工作总结
为了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社区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我们积极开展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作到自治组织健全。居民委员会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作到民主选举规范有序。居民大会代表及居委会组成人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选举结果张榜公布,群众满意。
三、建立健全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凡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由居民大会代表按有关法律法规审议、建议,通过审议、建议后决定。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居民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行为。
四、居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居委会干部严格实行依法管理,集体财产逐年保值增值,居委会公章、财务帐目、用人用工等工作管理有序。居委会自治章程健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五、民主监督健全有效,居委会干部依法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居委会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广大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六、加强法制建设,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居委会干部集体学法,广大群众学法形成制度,自觉守法、用法,居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依法办事形成风尚,社区法治化程度较高。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活动。聘请普法宣传员,建成法律咨询窗口,设立固定的法制宣传栏,配备法律图书,建立普法志愿者队伍,建成法制文艺宣传队伍,印制“法律便民联系卡”。
七、社区治安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积极创建平安社区成效显著,无刑事犯罪。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基层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群众集体上访。
八、社区卫生状况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服务设施完善,群众生活便利,安居乐业。社区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精彩方案 篇5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局将按照市综治办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长安法治建设工作的要求,对照年初签订的《市20-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法治建设责任书》的有关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长安法治建设活动,并且结合行业特点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本单位的综治工作实行既各负其责,又齐抓共管,互相协调的工作格局;
2、局党组全年召开4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综治与长安法治建设工作,听取有关情况汇报,解决实际问题;
3、与本系统下属单位签定综合治理与长安法治建设责任书,明确一把手为综治与长安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责任科室和联络员负责专项工作。及时报送信息,全年上报法治建设信息不少于2篇;
4、定期向市综治委员会汇报综合治理与长安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按时上报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5、深入开展与镇乡、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每年到综治挂钩单位指导、督促、开展综治和平安建设活动4次以上;
6、加强本单位内保机构建设,做到领导、制度、人员和措施“四落实”。认真开展内部治安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严格本单位金融物资、资料室、财会室、仓库、保险箱等重点要害部位的管理;
7、落实维护稳定“四项制度”,即:重要信息报告制度、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检查督办制度、责任查究制度,做好本单位工作人员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8、切实做好反邪教工作。确保旅业内无邪教人员,杜绝漏管、失控,确保无进京赴省滋事事件;
9、认真开展“平安饭店”、“平安景区”、“平安旅行社”创建工作,继续细化创建方案,层层落实创建责任,扎实抓好创建督查,不断提高系列创建水平;
10、配合公安部门加强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船、旅游景点等场所的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会同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整顿;
11、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参加“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全年开展各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长安建设宣传不少于6次。
12、局党组年内集中学法不少于3次,本单位干部职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长安法治建设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永不放松的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和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市综治委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长安法治建设工作,为建设长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方案2
今年,鼓楼区金汤社区在温泉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为进一步推进“法律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我社区做了以下安排:
一、建立健全“法律进社区”宣传小组和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担任。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落实措施取得治理效果。
二、加强法制宣传,以“法律进社区”为契机,积极开展群众喜爱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开展宣传活动,并及时更换法制宣传内容,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法制宣传。此外在创建中开展法律知识图片展览和法律咨询等宣传活动,以营造社区良好法制氛围。
三、在“法律服务”进社区中,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中组织普法骨干力量,组成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在法制宣传楼道和法制宣传栏公示法律咨询服务联系方式等方法途径,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民间纠纷等便利及时的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四、法律教育方面: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认真制定学习内容、计划、活动安排,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特点,有计划、分层次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法律知识。
(1)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做好社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以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为依托,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开办家长学校,开设青少年法制专题讲座等,保证青少年在社区内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加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履行社区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法制教育的职责,不断创新形式,通过法律咨询、图片展览等活动,强化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学法用法意识。
(3)加强老年人(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社区活动站,针对老年人、下岗职工的特点,广泛宣传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抵制宣传迷信、邪教等非法活动。组织志愿者,协调治安、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办理法律事务,调解纠纷,解决后顾之忧,依法维护老年人、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
今后,金汤社区将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让社区居民人人识法,人人知法。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方案3
--社区位于长江北路和伯渎港河交界处,距市中心3.5公里。社区常住人口10000余人,流动人口--00余人,下辖厂企单位56家。近年来,社区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创新方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有效促进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荣誉7项,--省文明社区、--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等省级荣誉23项,--市堡垒党总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市、区级荣誉80多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实行民主自治,着力提升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社区坚持从建组织、定规章、强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社区建立和完善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业主大会、社区四方联席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事务顾问团为主体的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四方联席会,讨论议定社区内的阶段性重大问题,针对居民在生活、居住、社区需求方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研究解决措施办法;每季召开一次社区事务顾问团会议,发挥社区事务顾问团的协商、议事、监督的工作职能;每半年召开一次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社区居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对社委会各项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进行评议,研究决定社区重大事务。二是制订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社区制订了《社区事务工作站工作职责》、《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四方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四方”分工负责制度》、《社区联席会议工作通报制度》、《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证社区各个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社区完善了“事务顾问团”、“四方联席会议”活动机制,将社区知名人士、民主党派、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等人员纳入到社区事务顾问团,增强社区居民和成员单位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社区事务意见征询表”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设,以及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排查时间表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反馈。社区事务顾问团先后就“社区雨污分流”“社区停车位改造”、“文明养狗”、“社区绿地的分片包干管理”、“社区汽车智能化管理”、“社区文体场所改建”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将协商、讨论结果公布在社区中。
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近年来,社区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学法用法守法氛围,社区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的建设。依托社区事务工作站设立了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接待联络点,并开设妇女维权、法律宣传、价格法规等法律宣传角,让法律服务走进社区、贴近百姓,使社区居民在有法律服务需求时能及时、就近得到帮助。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六定期组织法律志愿者和法律专业人员进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制教育、民事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以社区法制学校为基地,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担任普法宣讲员,每二个月为社区居民上一堂法制教育课,讲解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法律常识、禁毒知识等,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法律的场所;聘请xx《新老娘舅》柏万青为社区人民调解特别法律顾问,提高了社区调解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在社区图书室设立法律之窗,有近--0册的法律书籍和10份报刊杂志、法制宣传资料供社区居民阅读;
设立社区法制宣传专栏,开辟社区“廉和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导向性,定期将国家新出台的,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编写宣传材料载入专栏,内容涉及到“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包括今年即将出台的“侵权法”等,让社区居民随时都能学到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二是加强社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建立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社区有法律志愿者60余人,有效保证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年,社区以培训的方式组织居民小组长、青少年、党员志愿者、计生信息员、城管巡逻队员等学习了《物业管理条例》、《交通安全法规》、《党章》、《艾滋病防治条例》、《--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食品安全法》、《妇女维权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共--次,共计参与人数超过--00人次。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采取文艺演出、青少年摸拟法庭、庭外调解、法制图片展览、法律咨询服务、法律个案服务等形式,为居民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在社区每年一届的“和睦节”上,通过将社区普法宣传典型事例编写成文艺节目,用小品、说唱等形式表演出来,使法制教育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之中,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08年社区自编说唱《纳税为民共和谐》、歌伴舞《和谐家园法捍卫》在“第三届中国--法制建设论坛”文艺演出中荣获三等奖;--年说唱《和谐--和谐风》获得了新区文艺汇演优秀演出奖。
三、狠抓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提升社区和谐文明度。
坚持把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扎实开展社区治安防范与重点整治,有效地遏制了各类案件的上升势头,实现了“四无”目标。一是健全社区治安防范组织网络。社区组建了70人的治安巡防志愿者队伍,在社区逐步形成以社区民警为骨干,以社区治安巡逻队、专职保安队为基础,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群防群治体系,共同维护社区稳定,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制定了《社区安全管理制度》、《社区安监员职责》、《社区安全领导小组职责》、《社区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社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社区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社区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统计制度》、《社区应急救援制度》以及派所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各自的安全工作制度,每月的18日定期召开社区安全委员会碰头会,在社区三个主要出入口内设有专用或兼用的安全文化宣传栏,并通过社区网站、居民小组长会议、每月社区志愿者服务日等积极开展安全防范宣传。三是认真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社区聘请有普法辅导员,定期为青少年学生讲授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把法制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组织开展法制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和法律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与新区法院联合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让青少年当法官来庭审,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兴趣和法律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参与了“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和禁毒宣传日活动,通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树立了良好的法制观念。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法律素质和社区法治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幸福、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方案4
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是广大居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生动实践,是基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现实体现。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是加快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维护、发展和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措施,是维护社区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更好地保障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当家作主,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推动依法治理社区工作的落实,在社区党总支部的领导下,在全体社区干部的努力与广大党员、群众的配合下,中专路东郊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为了使本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社区干部为组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例会,明确了工作小组的职责与任务,对各成员的工作作了明确的分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精心的组织、指导与协调,保证了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不只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干部的事,更事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通过宣传橱窗、固定标语、各种文化活动等,多途径、多渠道把建设精神文明带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去,使得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真正深入民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建设氛围,社区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本社区的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二、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得到加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东郊社区首创了服务党员群众的阳光服务驿站,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的效能进一步提高,受到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制订了党员评议制度、社区干部述职评议制度、社区干部学习制度及考勤与值班制度和行政操作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小组长的文化素质、依法办事意识与依章办事能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依法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居民的法律素质与维权意识得到提高
东郊社区的法律咨询制度,由专职律师坐镇接受法律咨询,使法律进社区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妇代会、工会、工商维权员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居民法律服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居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与素质得到了提高。
1、法制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广播、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中央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知法、懂法、守法,近几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也无群体上访事件的行为,无失学儿童及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
2、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调解委员会人员配备到位,由7位社区干部组成,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妥善处理民间纠纷,目前尚无因民间纠纷激化而转化为刑事案件,做到一般民间纠纷不出社区。
3、归正帮教工作有成效。在片区民警的指导下,加强与归正帮教人员的联系,不定期与归正帮教人员谈话,了解其生活、思想状况,防止重新犯罪。近几年来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记录。
4、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民心。居民消防安全意识、防火意识增强。发挥好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的作用,无重大消防事件发生。
5、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出租房管理。以外来人口及出租房登记造册,并经常进行走访,随时把握外来人口的生活生产状况,在保护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法律与政策教育,外来人口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犯罪行为发生。
四、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基础建设加强,社区风貌显著改变。居民小区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社区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同时,加强文明社区建设与五好文明家庭争创活动,推行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与赌博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广大居民在物质文明得到发展的同时,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也一样得到协调发展。
法治社区工作总结 篇6
2011年民主法治村工作计划
根据《中共庆安县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庆安的实施意见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在2010年完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2011年保安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民主法治村”为载体,以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工作,完善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法律素质,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和能力,推进农村依法治理,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我村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和谐庆安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建设一个“和谐稳定、村容整洁、文明有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法治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民主法治工作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努力。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和制度双建设。我村要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负责的创建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目标考核;要围绕创建工作,将促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和“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健全、完善基层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措施,并形成上下联动,共求发展的创建工作格局,努力促进我乡基层法制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送法进村”活动。按照“基层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村组规范化管理措施更加到位”的要求,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乡庆安镇对基层村的要求,结合工作职责,切实做好服务。要把“送法进村”作为一项服务基层的重要工作内容,使各项工作的落实与创建市、县级“民主法治村”工作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努力促进基层各项工作取得全面发展。
(三)寻找创建工作突破口,加速创建工作进程。我村要围绕庆安县创建工作标准,积极拟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针对基层实际,在全面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一到二项创建工作重点,力求使创建工作有重点突破,有明显成效。
(四)建立规范有序的工作台帐。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涵盖了村委会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使创建工作有序全面开展,要求各村应建立与创建标准相一致的工作台帐,查缺补漏,并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卷内、卷外目录。
四、工作步骤
第一季度:完成创建和巩固任务下达、动员部署工作。一是各村按照市、县级创建工作标准,坚持以落实“四议两公开”为核心,以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达标工作。二是创建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开展“送法进村”活动,认真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三是各创建成员单位要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动员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创建活动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第二、三季度: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各村委会根据新的法律规定经法定程序进一步建立、修订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提供业务指导。各村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庆安县村务公开条例》专题活动,同时不定期对各村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以信息、简报的形式向上级进行通报,以增进交流、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季度:完成县级“民主法治村”申报、命名和复核工作。
五、工作要求
创建“民主法治村”、推进基层的法治化管理是一项基
础性工作,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软环境建设、体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民心工程”。
(一)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研究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事项,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要加强与各创建成员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创建工作的落实;要抓好典型引路工作,及时挖掘和反映创建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做到培育典型、宣传典型,提高典型辐射作用,形成全乡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各创建成员单位要建立党政领导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职责,把创建活动列为基层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组织开展好创建工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要抓好检查和落实,确实把“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作为对基层公务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度,扎扎实实地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
(三)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群众是“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的主体,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重大事项的,都要依照法律规定和制度召开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保障村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实现。
(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委干部
是创建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创建工作目标的责任人,围绕创建工作的开展,村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村民依法参与事务管理,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要把创建工作与规范“两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依法办事有机统一于“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之中,通过创建,积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基层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带头执行民主管理制度。
庆安镇保安村
法治社区工作总结 篇7
一、社区治理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最低管理层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学者开始对社区进行深入研究,并各自对社区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而其共同特征具体表现在“地域性”方面。2000年国务院《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规定: 社区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治理,就是运用治理理论对社区进行社区管理活动。即是在法制化的前提下,由政府、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共同对社区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区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国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就要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建国以后,我国针对基层社会分别经历了统治、管理和治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单位制和街居制社区治理模式,在充分尊重平等、公正的前提下,却没能实现国家富强且文明和谐的要求; 大跃进至文革时期的社区管理,越发体现了法治欠缺、“人治”当道。不管是单位制还是街居制,行政控制色彩浓厚,严重缺乏社会和居民的参与。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家逐渐富强的基础上,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不断加深,而面对我国层出不穷的新社会问题,给传统的社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986年,民政部以承接企事业单位转接社会服务项目为出发点,首次提出在全国开展“社区服务”的构想,推进城市市区福利工作改革。2000年公布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开创了全国各地社区管理模式探索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出现治理理念,提出“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要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伴随着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的进一步要求,通过依法治理解决社会矛盾,以社会化服务为导向,及时协调群众各方面利益诉求,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法治”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基础,成为依法治国理念的先导。
三、我国社区治理法治化存在的不足
我国推进社区治理的不断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相比,我国社区治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治理法治化存在各方面的不足。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目前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社区治理的法治问题主要表现在:
( 一) 社区治理法律制度方面相对滞后。
我国社区治理法治化起步较晚,与社区治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存在许多空白或不足。立法方面,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适用于社区治理的法治制度,如社区环境治理、社区卫生治理、社区文化治理等方面立法空白,致使社区工作的“法治”缺乏法律支撑,社区工作和发展无法可依; 法律形式方面,目前我国与社区治理相关的法律中绝大部分是与专门法相对的条款、条例等“相关法”,杂乱的相关法致使社区工作在实际管理中造成多头管理、有法难依的现状,导致社区工作没有统一规范性,适用效力较低、缺乏权威性。
( 二) 政府与社区职权不清,执法不规范。
社区治理基层组织的职能范围主要来自于专门法及其相关法中,但是我国社区专门法存在严重滞后,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操作性等问题。1989年颁布的《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了居委会的自治地位及任务,时至今日其规定的居委会职责、法定任务、运行机制等与目前社区治理现状已明显不符; 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力,将政府从复杂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在实际行使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是“下移”而非“外移”,由于职责的无法可依,法律不健全带来的漏洞,导致社区组织的具体工作任务增加,社区组织所行使的职权和所接收的任务,一部分实际上存在偏离法治轨道的问题。
( 三) 社区主体法律地位不明
随着社区的发展所带来的社区主体多元化,治理主体不仅局限于宪法所规定的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已扩展到社区管理委员会、业主大会、个人等主体自治形式,但是宪法和法律并未确定这些新出现的社区治理主体的法律地位,一来造成社区成员对除居委会、办事处以外的治理主体产生怀疑,质疑其社会地位和职权能力; 二来影响社区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社区治理的发展。此外,没有具体专门法对个人参与社区治理的自治权利作为法律支撑,导致个人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问题上,没有具体和标准的规范管理程序,进而影响个人参与社区管理的参与意识,无法达到群众自治的效果。
四、小结
我国社区治理的法治化建设,要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社区立法和执行工作的现状,认真分析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法治化的不足。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区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吸取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社区法律体系。社区治理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心下移,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实现善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将法治化作为治理体系建设的前提,需要相关法律体系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保障; 其次要在法律上明确界定社区治理各个主体的概念,明确规定社区治理各组织的法律角色,从立法的角度上提高社区治理的自主性,同时提高社区自治主体的法律定位,从而给社区各主体的治理提供权威性的后盾,能够合法、合理地行使社区治理主体权利,管理社区各项事务; 最后在法制的基础上明确社区治理主体的性质、权利和义务,规范社区工作范围,保障社区经费的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分配,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总目标,要求改进我国社会治理方式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把推行基层治理法制化作为工作重点,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总目标。浅析国家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思维下社区治理现状,提出目前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让巡视工作闪耀法治光芒 篇8
可见,在反腐败工作中,中央巡视组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有人呼吁实现巡视工作的常态化,以保持现有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哪怕巡视组有三头六臂,他们也无法发现现有的全部腐败问题,更没有精力查处所有的腐败问题。因此,必须把巡视组的工作和现有的反腐机制衔接起来,协同作战,合力反腐。巡视工作的常态化及其与现行制度有效衔接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巡视制度的法治化问题。
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巡视是党章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我国反腐体制的重要环节,当然应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一、巡视工作的制度设计、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与法治理念契合
从制度设计上看,巡视工作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巡视工作法理意义上的“正当性”,取决于其所赖以产生的规则的正当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对巡视工作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作为执政党,共产党的党内规则的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2009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制定实施,完成了从工作部署到“条例”的转化,大大提升了巡视工作所依据规则的效力,也使得巡视工作更加符合法治的核心要求。
从工作方法上看,巡视工作符合程序正义公开透明等法治理性。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目前,中央建立巡视组组长库,由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每次巡视任务提出组长人选,一次一授权。这样的程序设置,使得巡视工作的运行符合法治的程序正义要求。
2013年10月27日,中央纪委在网站上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工作流程图和主要工作方式,披露了中央巡视组工作的四大重点和九大手段。在过去的半年之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听取巡视工作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则先后6次主持召开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让一度神秘的中央巡视组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进一步体现了法治的要求。
从巡视内容上看,巡视工作具有明确的追求“权力制约”的法治理念。法治的核心理念是“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巡视工作正是通过限制公权力体现了这一法治要义。王岐山在第二轮巡视动员会上提出,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他还特别强调,第二轮巡视要按照中央对巡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四个着力”,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可以看到,在巡视工作中,权力必须受到约束这一法治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创新巡视工作机制,发挥巡视工作与其他反腐败机制的综合效应,营造反腐法治环境
从巡视工作实践来看,中央、地方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大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而这种固定时间的巡视达不到全覆盖,监督方面依然还存在漏洞,使一些腐败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削弱了这项制度的威慑作用。同时,法治要求公共治理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现行巡视工作的“运动化”特征显得与法治要求有所脱节。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健全创新巡视工作机制,使其表现为稳定的常态。在每一个年份中稳定保持若干轮次的中央巡视和省市巡视,對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效都大有裨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巡视制度的成效;另一方面,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继续强化巡视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的同时,还应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互配合。“从作用方向上看,巡视制度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监督。在任何监督体系中,自上而下的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单纯的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不可能产生实质性效果”。因此,在深入开展巡视工作的同时,更应注重支持和保证专门机关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支持和保证司法监督、支持和保证政协民主监督、加强社会监督,与巡视工作相配合、相协调、相衔接、相促进,坚持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相结合,构建一个全面而坚实的监督网络。同时,应注意到,巡视工作目的是发现问题,而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查办案件。在发现问题后,巡视组如何与相应的纪检、组织或党的其他职能部门有效联动,如何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有效衔接,需要在接下来的巡视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这同样是法治的要求。
三、进一步明确巡视工作的程序性规范,体现法治精神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约束权力的最佳手段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因此,公开性原则始终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当然应该坚持公开性原则。当前巡视工作中,公开性原则就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一是信息收集中的公开化。通过在重点巡视地区、单位设立巡视工作常设联络机构或长效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以及网络举报等方式,搭建一个与被巡视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的平台。二是巡视成果运用中的公开化。将包括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整改情况报告等巡视成果进行公开,可以保证有关部门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和民主监督,有利于巡视目的的根本实现。三是巡视案例的公开化。案例的公开,既可以考察巡视工作的成果,也可以发挥对于腐败分子的震慑教育作用。
在巡视工作中,程序性制度设计和执行要为实现巡视工作的终极目标服务,也就是说,无论程序或实体设计,都要考虑到制度的效能问题。这就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正确对待和适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巡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需要自由裁量的情形,需要巡视工作人员本着合法、合理并且高效的基本要求,为实现巡视工作的根本目标而采取适当的巡视措施和手段。二是增强巡视成果运用的效能。巡视组既要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又要立足全局,把握政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考虑政治和社会效果,从而既帮助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查找问题,又保护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领导班子团结,维护领导班子的权威。三是要明确责任。王岐山要求,中央巡视组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这是十分有益的原则性要求,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细化巡视组人员的具体责任。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政法教研部
【法治社区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华庭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总结05-27
民主法治社区工作内容08-13
某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汇报材料06-28
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计划10-12
三香社区建设法治示范社区汇报材料06-18
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26
四法治总结06-07
中学法治总结08-24
法治教育总结10-08
2011法治工作总结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