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2024-09-10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共11篇)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1

突出五字做好个别教育之我见

个别教育是教育转化戒毒人员的(以下简称学员)一种重要手段,是对学员进行单独教育的一种方法。民警如果讲究情理法,掌握因人施教原则,对学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措施,便可达到转变其思想,改变其行为的目的。下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与体会,与同仁们共勉。

一、以纪律严明为基本点,突出一个“法”字

管理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管理就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矫治风气,为个别教育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个别教育要置身于严格有序的管理环境下,才能有效开展达到效果。外所调入一批学员,有七八个病号,其中一个需要搀扶才能行动。队伍行进中拖拖拉拉,劳动消极对抗,严重影响大队正常管教秩序。队里安排体检就诊,确定大部分病号有伪装成份,大队逐个进行个别教育,大到法律法规、责任义务,小到所规队纪、装病泡病后果。但收效甚微,病号依然如故。大队研究后,决定采取打击个别,教育多数的惩处措施,将为首的两个“活跃份子”依法依规隔离管理,而后对其余病号进行个别教育,讲明政策,认清形势,指导出路,病号一夜之间纷纷好转,被搀扶的学员也恢复正常走路。可见依法管理、严明纪律是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二、以真心关爱为出发点,突出一个“情”字

对学员教育要怀有真挚的感情、尊重学员,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相信、关心和理解他们,切实为他们解决困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员胡某,被公安人员诱捕,在禁毒科时吞下一枚钥匙,入所时情绪激动,不服戒毒决定。经过我耐心的政策、所规队纪教育,其一定程度认识罪错,情绪稍微平复,反映家里还有一双儿女没有人管,父母兄弟不知自己被抓,思想顾虑很大。我立即安排其拨打亲情电话,其将儿女妥善安排,交代了家里日常杂事。尔后情绪才最终平复,思想安定。由于戒断反应,队里安排两名学员照顾其日常生活,其流涕、发冷、出汗,我为其加了一床棉被,购买营养物品,调剂饮食,遵从医嘱,买来生韭菜,让其吃排出钥匙。该学员看到民警对他如此关心,戒备之心放下,积极配合民警工作,两天后,钥匙排出,一周后,其戒断反应减轻,投身到正常的戒治生活中,且表现积极,后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被借调到外所,参加省局的大型文艺节目演出获得好评。

三、以思想教育为根本点,突出一个“理”字

思想转化是行为改变的先导,要用正确的思想占领学员的精神高地,培养正确的三观,用正确的思想去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正确的行为。学员任某,家里来信,只言两语;母病危,速回电话 13××××××。该离异,无儿女。他母亲得什么病?让他速回电话,该如何处理?先了解情况再说,我于是拨通了纸条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名中年男人的声音,男人自我介绍说他是×××的哥哥,母亲得了胰腺癌,已从医院拉回家里,时日不多了,他想把这消息告诉弟弟,人生大事,他承担不起,免得弟弟出来后责怪他。挂完电话后,我觉得无论其反应如何,都应该告知他,虽然会对安全工作造成一定威胁,但不能剥夺他为人子的知情权。汇报大队领导后,叫他到办公室,简单说明事情,进行事前的安慰、教育,让其通了电话。通完话后,其眼圈泛红,面露戚色,其母尚在人世,不能接听电话,是其哥代为转达他对母亲的哀痛之情。几天后,其提出想在母亲生前回家一趟,见母亲最后一面的要求,大队研究后认为其家路途遥远,又有兄弟姐妹,结合所情实际相关制度,不符合回家探视的条件,安排我找他谈话、讲明道理。谈话完后,其低头沉默,面色凝重,思想不通。早在其第一次电话后便安排两名学员暗中监控其行为,并让其关系好的学员进行劝慰。对其又进行多次的个别谈话,反复讲明政策、制度规定,容情于理,以理服人。其最终其表示理解,要求多打几次电话,了解母亲病情,大队同意。几天后,其母去世,我及时给其购买孝徽,让其佩戴以尽哀思之情。其表现一直稳定、冷静,克制,没给大队制造任何麻烦。

四、以个性特征为关键点,突出一个“活”字

对学员的矫治,要因人施教,掌握学员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灵活方法,因势利导,调动其戒治的积极性。学员于某,因抗拒改造,吞食异物,由外所调入,经过体检,其肠子里有一颗钢针,且已形成肉团囊肿,入所后借机泡病。按常规,要打击这种抗改行为,但有可能将其推向对立面,形成更严重的“包袱”。经过观察和谈话了解,我发现该学员文化程度高,普通话好,表现欲望强,爱面子,我抓住其这一个性特征,充分利用所、科室开展的朗诵、演讲等比赛活动,鼓励其积极参与,不断给其打气、鼓劲、表扬,其由最初的胆怯、自卑心理发展到以后的勇敢、自如表演境界,并获得多次奖励,极大

满足了表现欲、树立了自信心,其思想行为也在逐步转变中。我利用其闪光点,抓紧时机进行政策教育,以点带面,指出在其他方面也像演讲一样,会有更好的未来。其逐步改变戒治态度,积极治疗、劳动、学习,终因表现突出,当选班组长,又经诊断评估,获得了减期的奖励。

五、以行为表现为落脚点,突出一个“实”字

学员的矫治

好坏,要看思想和行为表现两个方面,有的学员思想认识到位,但行为跟不上,缺乏恒心和毅力,有的学员行为表现积极,但思想有问题,是假表现,判断一个学员矫治好坏,要将其言行充分结合起来判断,防止假思想、假行为。只有抓住学员真实思想行为,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个别教育工作。学员张某,因打架被延期,思想一度消沉,感觉前途黑暗,我及时教育,讲明政策,讲明民警的看法,功过分明,奖惩分明,既不会因犯错就否定以后变好的可能,也不肯定现在好以后就会继续好,让其放下包袱,积极戒治。其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行动上迟缓,表现消极,很长时间没有起色。继续开展工作,其思想认识、态度也都挺好的,排除了其他思想问题,原因是其慵懒、自控力差,所以表现没变化。我采取随时关注,定量劳动、学习、生活任务、实时监督的办法促其改变,强化养成,其表现逐渐好转,后来成为队里的骨干分子,并在一年后的诊断评估中获得减期奖励。

总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个别教育工作常谈常新,我们民警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为教育矫治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2

一、做好优等生的培育工作

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好、思想好, 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学生。班主任既要对他们好的地方给予肯定, 又要指出他们不够的地方, 并采取有效的办法, 激励他们不断地进步。例如, 我班的何冲同学聪明、好学, 学习成绩很好, 但她娇气, 讲究吃穿, 我便在上政治课时及课余时间对她进行教育, 使她懂得艰苦朴素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慢慢地她就变了, 变得不再与别人攀比了, 而且比平时更加刻苦学习, 还把自己节省出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班上有困难的同学, 成为班上公认的好学生。

二、细心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困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对这类学生, 班主任一定要细心帮助他们, 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心。对学困生, 哪怕是微小的优点, 也要把它放大来看。要和他们讲道理, 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学困生尽管行为不端正, 思想上有不好的东西, 但他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 我们亲近他们, 关心他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嫌弃他们, 而是处处以身作则教育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不打他们、不骂他们, 而是谆谆教导他们从自身的立场去想这样做的后果和影响, 让他们将心比己, 认识到这样做的错误。久而久之, 学生会从“强令不从”转向“不令而从”。要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学困生落后的原因, 是他们自卑感太重, 还有的就是太懒惰, 不思进取, 做事常常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班主任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及时肯定、表扬、鼓励, 推动他们由小的进步走向大的成功。再就是要重复抓, 抓重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对待学困生, 应做到耐心教育, 持之以恒。例如, 我刚接手146班时, 从老师和同学的口中了解到唐兵是本班最顽皮的学生, 他总是对自己所做的坏事情供认不讳, 但又总是屡教不改。怎么办呢?除了经常找他谈心外, 我特意组织了一次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为主题的班会。会上我让学生说说“有作为”的意思, 并且讨论“什么才是有作为”, 同学们纷纷作了发言。有的说:“在学校认真读书, 长大了才有所作为。”有的说:“遵守纪律, 不做坏事的人, 长大了才有可能有所作为。”等等。我接着说:“作为人, 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 但要看怎样对待错误, 希望犯了错误的人要勇于改正错误。”通过这节课, 唐兵同学也受到了教育。第二天清早, 他还主动帮助别的同学进行晨扫, 我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了他, 并说看到他的进步我很高兴。以后的日子里, 唐兵似换了个人, 他变好了。

三、耐心做好中等生的工作

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介于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 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所以许多班主任不够重视他们。其实, 中等生大多是优点、缺点不明显, 但他们身上都藏着许多闪光点, 这就要求班主任主动地去了解他们, 细心地去观察这些学生, 创造机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因素,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推动他们不断发展。

中等生占全班的大多数, 发挥中等生的积极作用, 对班集体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见, 做好中等生的扶持工作对学生个人、集体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 138班的李冰同学是个在学习、纪律、生活上从不用我费心的“中等生”。一次学校举办“五一”书法比赛, 他从几百名学生中脱颖而出, 独占鳌头。我觉得很惊讶, 不禁深思:一个平时不起眼、成绩一般的“中等生”却具有如此高的书法水平, 作为他的班主任, 我怎么就一直没发现他这份独特的地方呢?发现之后我又该如何呵护这颗小苗呢?之后, 我向他讲解庞中华、达尔文、老舍、陈景润、丁玲等各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名人故事, 他听得非常入迷, 一副崇敬万分的样子。我慢慢引导:你想成为这样的人, 就必须拥有渊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在这个基础上展现你的才华, 你才会成功。他听后备受鼓舞, 每次班里出墙报, 他都积极地参与。到年末他还帮别人写春联。他那漂亮的毛笔字受到了左邻右舍的称赞。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3

【关键词】个别教育 教育计划 班主任工作 效果评价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引导者。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为班级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实施必要的个别教育。

一、 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

为做好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工作,满足学生特殊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需对学生作教育观察,并最迟在第一学期期末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的评估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是制定班主任工作目标和方法的基础。新生入学两个月内,班主任应利用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班团干部竞选等机会对学生的性格、生活能力和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在充分掌握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和指标之后,才能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制定教育计划。个人基本情况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性格、爱好、特长、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资料;二是学生的特征诊断,了解学生的课堂及课余学习特点,学生上课态度、理解力、日常考查情况、心理特征及其他相关情况;三是特殊需求情况,有一些有特殊障碍和需要的学生,还需要进行各种专项评估,以便在个别教育计划中提供特殊的指导、训练和纠正措施;四是学生能力评估,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交往能力等进行学习前的评价和分析、在充分掌握各项能力水平及强势和弱势能力之后,根据其特点制定计划。

(二)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是决定个别教育计划走向的重要过程,因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应对其加以重视,有条件的还可邀请家长参加。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能力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讨论各方面的评估观测结果,综合各学科的要求,并接受任课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制定出个别教育计划。个案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所有收集到的学生资料;分析诊断学生语言水平、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特点、沟通方式和能力、兴趣爱好、长处和短处、困难和需要等;弄清学生的经历、学生的期望、家长的期望以及对学生而言怎样才算成功和为了成功还需要改变的因素等;确定满足学生需要的相关支持与服务。

二、 学生个别教育的实施

个别教育计划制定好后,重要的在于实施。在实施中,应注意“五要”和“五忌”。

“五要”包括:第一, 要善于倾听。班主任在进行个别交谈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给学生以足够的说话空间,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和看法。第二, 要关心学生的教育需求。对一些存在特殊缺陷和教育需求的学生,如有暴力倾向的胆质型性格、自闭症和听视障碍的学生,他们往往需要更为特殊的帮助,班主任应能及时了解这些情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特殊服务。第三,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人人都有上进心,即使是最淘气的学生也愿意听到老师的表扬。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鼓励、表扬积极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第四, 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上进心,但易老调重弹,这时,可结合反面教育进行。反面教育可起到警戒的作用,让学生更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使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第五,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集体中进行个别教育,能充分发挥集体舆论对学生的约束教育作用,特别是在进行正面教育时,应当在集体中进行。但在批评教育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时,就宜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个别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恰当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我隐私”,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从而更好地进行个别教育。

“五忌”包括:第一, 忌受时间限制。班主任在选择进行个别教育时,首先要安排在自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切不可在有重要事情急需办理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将影响班主任的谈话情绪,谈论的内容很难深入,也易给学生以匆忙应付的印象,更别说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第二,忌过分严肃。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时,切不可板着面孔,使气氛过度紧张,应给学生一种祥和、安静的氛围。因为学生在被班主任找谈话时,往往是认为自己的什么错误又给老师知道了而产生戒备心理,此时如再加上谈话时的紧张气氛,学生便自认判断无误,抱着挨批的心理与老师交谈,断不会说出他的真心感受,更谈不上交流,更不能了解其存在的矛盾,从而收效甚微。第三,忌谈话教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家长到老师,对于要如何刻苦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要有理想,有志气等空洞话语,早已听得甚多。因此,班主任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应避免这些说教,应使学生觉得教师值得信赖,这就要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理解,对学生的一些“可爱的缺点”要表现出宽容,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体验到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兴趣和好恶,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 忌伤及学生自尊。自尊心是学生在班级或社会群体中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意识表现。当学生受到尊重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反应,就会自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有利于个性特征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第五,忌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与学生谈话,要切合实际,特别是要结合目前中职学生的一些特点,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能解决的事,帮助学生做一些能做到的事,切忌好高骛远,空谈无实。

三、 学生个别教育效果的评价

每学期要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个人性格和认知、人生观等进行评价,对教育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平东,马树元,陈之龙等.心理活动的动态特性研究及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4)

[2]李坤德,林琼,罗中良.高校学生的个别教育及其方法[J].艺术科技资讯,2007(1)

[3]方晓义,郑晓齐,玉井宽等.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简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2)

【作者简介】唐新明(1973-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卫生学校内科教研组科长,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内科学和内科护理学。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4

周 萍 2016.1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小班幼儿正处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造型可爱、形象逼真、情景性强的游戏特别感兴趣,在这里幼儿能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它有着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让孩子们体验到自由和自主,体验到乐趣。

一、给个别化学习赋予一定的情景性,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明:生活化、真实性的游戏情境更适合小班幼儿。因此我们努力使材料的投放更显趣味性。让孩子们在与材料的操作、互动中获得了经验。在创设个别化学习材料时,尽可能捕捉和挖掘儿童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赋予物化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使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饱含情感的温暖。

如在主题活动——娃娃家创设的“打扮宝宝”活动中,让幼儿把收集到宝宝衣服、裤子、袜子、帽子等放置在区域中,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为宝宝穿着打扮,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操作材料,增加一定的情境性,为幼儿准备了收纳箱,以收纳箱的隔离来帮助幼儿整理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做爸爸妈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这样个别化学习和游戏巧妙结合,不仅使学习内容有了延续性,更使每每个活动内容都相互互动起来,赋予学习内容情境化、游戏化,也更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同样在提供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材料中,我们都会选择颜色鲜艳、形象生动、能够活动的材料,使环境与材料接近于生活,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练习。

如在主题活动——小兔乖乖中,模拟创设了一个“小兔乐乐”的情境性环境,投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盒子,让幼儿通过搭建来拼搭成兔妈妈和三只小兔,让动物们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另外还提供了雪花片,让幼儿用连接、围合的方法搭建萝卜,并喂给兔子吃,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对个别化学习介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干预性的

对于幼儿来说,老师是他们最信任、最信赖的人,所以在当其遇到困难、困惑时,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向老师进行求助。这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推进游戏的进程,教师就要介入游戏。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幼儿,在抛接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干预性的,千万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

【案例】俊俊和浩浩选择了操作区的拼图,他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两个人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板,过了一会儿,浩浩开始烦躁起来,他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这时,他就对我说:“周老师,你帮我找。”我就对他说:“浩浩,老师不能帮你找,你自己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他一听,先是皱起了眉头,我坐在他身边对他说:“浩浩,老师坐在你边上看你完成的怎样。”我见他大概拼出了头绪鼓励他说:“浩浩,你真棒,都已经拼好了这么多了,你看这部分和一树那部分是连一起的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拼完。”说完,他原先皱着的小眉头舒展了很多,高兴地点点头,继续拼图。不一会儿,俊俊把自己拼完了的那部分拼图,加上浩浩那些合在一起,他们一边说一边拼图,我走到他们身边说:“你们真不错,已经快完成拼图了。”他们听了我的鼓励,开心地继续拼着自己的拼图。

“个别化学习”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幼儿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因而它能给幼儿带来更多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在活动中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适时、适当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兴趣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浩浩小朋友个性内向,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对于这样的幼儿,作为老师应留意他们活动的动机、目标和困难,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表现,作出适宜的、及时的的反映,提供适时的、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遇到或出现问题,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学会等待,不能一出现问题就帮他们解决,这只能助长他的依赖性。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

三、看个别化学习进行适时介入

幼儿在每次的区域活动中教师都会注入每个区域新的活动内容,因而每次活动都回出现一些问题而使其受到阻碍,这就形成了一个“结”,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案例】洋洋和晨晨在看图书,洋洋拿起一本动物书看了起来,当他们看到各种动物时,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我喜欢小猴子,小猴子最会爬树了了。”“我喜欢小鸭子,小鸭子会游水,本领真大。”洋洋和晨晨愉快的谈论了起来,洋洋又说:“我奶奶说小猫会自己走路,你上幼儿园也要自己走。”晨晨说:“我妈妈小兔子会跳,你也要学会跳跳跳。”站在一边的乐乐说:“小鸡会捉虫,本领也很大。”洋洋就说:“我们来找找看,这本书里还有没有其他动物。”于是他们就找了起来。

近阶段我班正在进行主题活动——学本领,幼儿对此很感兴趣,因此动物就成了孩子们的话题,他们都自己从家里带来了动物书籍,为此,我就在图书角中设立了小小资料库,让幼儿阅读,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激发幼儿的兴趣,作为老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反应,了解幼儿的知识点和兴趣点,同时要保护幼儿积极的想法,相信他们,然后帮助他们解决有困惑的问题。

罪犯个别教育事迹 篇5

我叫****,现年**岁,中共党员,现任*****监区副监区长。在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我结合监区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十分重视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针对改造对象的不同特点,紧紧依靠法律政策的威力,加大个别教育工作力度,因人施教、分类教育,通过监区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罪犯思想得到了转化,调动了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从而维护了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罪犯改造质量明显提高。

一、科学地分析罪犯,才能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罪犯大都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文化层次,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在改造中的表现也千差万别。有些认罪悔罪意识强烈、有些我行我素态度消极、有些阴奉阳违投机人改造、还有些感情丰富意志薄对生活悲观失望。对这些不同思想的服刑人员,就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改造措施、管理方法,开展有针对性个别教育。如对职务犯注重身份意识教育、消除其优越感;对低龄罪犯注重前途和亲情教育并强化学历或技术教育;对改造表现好、劳动积极的罪犯树立典型,抓住其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而对惯犯、累犯则加强法律、监规狱纪教育,在严格落实《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上下功夫。个别教育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只有从实际出发,随着罪犯的思想变化,因人治宜,对症下药,选准教育的切入点,制定了“巧”取“智”胜的教育策略,方能达到教育转化的改造目的。

二.要注重罪犯入监教育时的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掌握罪犯的情况,注意观察罪犯在学习、劳动、生活中的表现,耐心听取反映的问题,从谈话中了解其思想,发现存在的问题,使之消除疑虑,积极地投入改造。

苏某,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入狱以来,该犯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不与人交流。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到,该犯系第一次犯罪入狱,且家庭幸福,家境富裕,因为两次帮助朋友(同案主犯)提供交通工具实施盗窃而被定为共同犯罪。由于法律知识贫乏,他始终认为自己并未亲自动手实施盗窃,而且第二次盗窃自己并未知情,被判处五年徒刑感觉量刑过重,无法接受,所以整日愁容满面闷闷不乐。

针对此情况,我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讲述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以及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据,并找来相关案例作比较,让他真正了解法院审判程序的合法性以及判决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从而使其彻底消除疑虑,真正认罪服法。

三.个别教育要注重时机,特别是罪犯第一次犯罪,第一次进监狱,对于各方面还不熟悉,此时正是利用个别教育占领其思想阵地,树立正确的法制道德观的大好时机,个别教育要及时介入,化解罪犯的心理危机。

张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服刑期间该犯能遵守各项监规狱纪,听从干警指挥,但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经个别谈话教育后了解,该犯系家中长子,父母对其寄予厚望。面对漫长刑期,心里压力大,觉得辜负了家人,无颜面对父母。

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一方面从心理上安慰该犯,告诉他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一定要珍惜时光,变刑期为学期,力争学得一技之长,出狱后才

能自食其力报答家人;另一方面,采取拉家长、讲人生、谈哲理等方法,从法律、伦理的角度耐心、细致地指出该犯自身存在的问题,诱其自责,促其悔改,弃恶从善,重新做人。该犯边听边痛哭流涕,表示非常后悔,坚决要痛改前非。在随后的改造中,保持了较好的精神状态和改造热情。

四.个别教育要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要认真研究罪犯行为表现的缘由,进而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提高针对性。

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进宫,系累犯。该犯很多时候显得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干警找其了解情况,通常问一句答一句,惜字如金,对自己的情况遮遮掩掩,避重就轻。表面上看去似乎也服从分配,安排其做什么,他也做什么,但是相对封闭自己,经常凭自己的心情做事能不干就不干,能偷懒就偷懒,在思想上从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犯罪的根源,加之家人对其屡教不改已经丧失了信心,不管不问,故对自己的改造没有任何信心,认为反正没有减刑机会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刑度日。因史犯对干警极不信任,对自己以往的经历不愿多谈,在对其教育的过程中因不了解其经历及犯罪原因与过程,很难对症下药。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找到突破口,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一天下午,该犯情绪极不稳定,在生产劳动时,心不在焉的,注意力不集中,看到这些情况后,我就把他叫到生产线小工区的一个角落,了解情况,刚开始,史犯坚持称,没什么事,自己与平常也没有什么变化,和往日里一样。我见他不愿多谈,就对他说: “你不想说,没关系,但你今天下午情绪不好,就不要参加生产了,坐在这里休息一下吧,不然的话,有可能操作不当不小心伤了自己。”听了这些话,史犯再也没

有控制住情绪,眼泪不停的流,并向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为什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以及家人对他的失望。期间,我没有因为过了下班时间,打断该犯,而是继续耐心地听其倾述,使他在倾述的过程中,尽情地释放情绪,从其倾述中也进一步了解了该犯。警察与罪犯好比两条平行线,若之间没有架起桥梁,始终就没有交集。要改造好罪犯,必须与罪犯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否则只能隔界相望。

五.教育转化顽危犯是个别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顽危犯是教育改造过程中遇见的一大难题,因其固有的危险性、顽固性,给监管安全带来隐患和威胁。顽危犯普遍存在破罐破摔的心理,直接导致其行为的随意性和放纵性,不遵守监规狱纪,容易和他犯发生矛盾,对于可能面临的强制措施也有心理准备。所以对于顽危犯来说,运用个别教育一定要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及时介入,寻根求源,找出其抗改的真正缘由,然后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理解其违规违纪的行为。通过思考和理解,不仅可以与其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和认同感,还可以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进行深度剖析,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身上存在的错误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行为。

对顽危犯个别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和四个注重:

四个结合:

(一)依法严格管理与以理服人相结合。不能只教不管,也不能只管不教。管理、教育都要以理服人。

(二)坚持政策原则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他们的要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还有无理的;有能办到的,有暂时办不到的。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对合理的、能办到的,要及时解决;对虽然合理,但暂时办不到的,要说明情况;对无理的要求,要进行必要的说理斗争,不得无原则的迁就。

(三)启

发疏导与情感交流相结合。既有教化也有感化。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理解政府对他们改造的诚意,从而使其接受教育改造,促进思想转化。

(四)表扬鼓励与批评劝戒相结合。对顽危犯的思想行为,管教干警要随时掌握并通过个别谈话等形式,迅速给予信息反馈,使其好的进步思想和行为得以巩固发扬,使其不好的消极落后的思想和行为得以收敛并逐步消失。

四个注重:

(一)注重从平时入手、小事入手。对其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如受到加刑、禁闭、严管、警告、扣分等处罚;婚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改造情绪发生波动等,都应当列入必谈的范围,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其恶习较深,如果能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对其进行点评启迪,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注重反复性与反复教育相统一。顽危犯由于性格、恶习程度等原因,往往有时会出现改造态度的波动性,时好时坏,这也是符合辩证发展规律的,所以我们平时应注重当其出现反复时,我们的教育也应及时跟上,而不应该抱有“一劳永逸”的态度。

(三)注重教育形式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有鼓励法、规劝感化法、劝戒法、疏导法、汇报法、揭批法、点评法、转移法、反向思维法等,都是对其行个别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罪犯在劳动、学习、生活三大现场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最为适用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注重做好仔细观察与深入分析。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增进心理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他们日常行为中的表现要仔细进行观察,善于去伪存真,发掘其内心真实想法,深入运用心理学手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

个别教育实施总结 篇6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一班 梁豫景 王梦璐 康信

2017年9月1日,是幼儿园开学的日子。可是在入园刚开始,我就渐渐地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什么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愿,一不随心就伸手去抓,伸手去打。

王映蘅,男,3岁,家中有一个姐姐,父母皆工作,大多数时间跟在奶奶身边。以往他在家中已经习惯各种图书、玩具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与他们争抢。而今到了幼儿园则不同,所有的玩具、图书都要一起玩,一起看。因此产生了争执,容易发生打人,咬人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同样的事情发生,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

一、谈话法

首先我与他单独交流,让他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轮着玩或换着玩,让孩子懂得谦让的含义。其次,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小小手”让孩子们说说手的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它是一个小小魔术师,可以变各种小动物,我们的小手还会做许多事比如帮老师摆椅子,收玩具。老师虽然这么说,但是他还是和周围的小朋友抢玩具,把瑞瑞的脸给抓伤了,留下一道血痕。事后,我对王映蘅说:“你看,瑞瑞的脸好看吗?”“不好看”“让别人给你把脸抓破,你愿意吗?”“以后还抓别人的脸吗?”“不抓了。” 通过这次对王映蘅乃至全班的教育,这几天抓脸现象明显减少。

二、与家长沟通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端正其父母的教育观,恳请家长与学校配合。我建议其妈妈回家和他交流一下自己每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以免孩子钻空子,并及时肯定每天的点滴进步。

三、暗示法

在每天的接待中,我都会把王映蘅叫到身边小声对他说:“打人,咬人的小朋友不是好孩子。”而且我还会与他拉钩,让他和老师约定不打人,不咬人。久而久之,王映蘅打人,咬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其他小朋友也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了。

小班幼儿年纪小,很多事情不懂得如何处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努力营造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我们引导幼儿与好朋友共同分享玩具,互相谦让,在集体活动中,利用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了解了好朋友应互相关爱,在语言角活动时,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自己的好朋友,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帮助。

时间过得很快,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作为老师也在成长。但我衷心希望孩子们天天开心,越来越好。

凤台县第二幼儿园

个别化教育:转变特殊学生一例 篇7

本学期我兼任四年级语文教师,遇一特别学生朱同学。说他特别,主要表现在该生无视常规,课堂上并不按要求参与,随性开学生玩笑,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等等。母亲带他去脑科医院检查发现有轻微脑病倾向,凡此种种,不胜其多。一至三年级时班主任都表示他令人“头疼”,难以教育。

四年级以来,我便同班主任好好认识了一下朱同学。他个头不高,身体并不强壮,但学生都有点儿敬畏他,还有不少同学围着他玩耍,有一定的号召力!进一步了解,朱同学语数外作业一概不做,催逼急了,作业本也不时“失踪”且言之凿凿,屡试不爽。家长、老师多次沟通教育皆没有明显效果。但朱同学智商较高,各科考试均能名列前茅,这似乎是家长不愿管,教师没法管的原因之一。经进一步了解得知该生家庭教育也有特殊性:父亲对他有些纵容,常常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对他疾声厉色,回家之后却嬉笑不经,加之其父本身也有些不拘小节,该生又有小聪明岂能不知? 在家就连妈妈的话也不听,还常常被气得痛哭,难以管教他。每次来校都寄希望于老师,以为老师是万能的。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从各个方面同家长分析学生成长规律、关键时候注意点,让该生家长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发展,针对孩子的优缺点提出一些家教建议,达成对孩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该生嗜读古籍且有过目不忘之能,谈古说典能娓娓道来、分毫不差的特长,我同班主任利用这一点,先向他释放“善意”:让其发挥专长联系课文中的名篇段落介绍名著名篇,朱同学兴趣盎然,其他同学听得认真,掌握知识也很牢固,为此,我专门在班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或进行新书介绍;或进行人物事迹学习;或进行读后感想讨论。当然主角几乎都是朱同学。渐渐地我发现他喜欢上这个班集体了,也不同大家对着干了,不知不觉中班上学生阅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再同他谈论古代书法家故事,让他对书法产生兴趣,他也懂得中国书法历史,我找来历史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汉字书写的美,评析历史传承的独特性以增强他们民族文化自豪感,以激发他们学语文、练好字的激情,当然作为老师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以身作则,都应当言传身教对他们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在学生的多次反复和老师坚持不懈的影响下,即使如朱同学也肯练习书法,在省书法等级考试中他也获得三级等次证书。

由于朱同学智商较高,上语文、数学课时却显得不安分,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我同他多次谈心接触,效果不理想,有时说多了还会出现逆反心理,针对他的特殊性我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同他“谈判”后约定:上课时他可以看古籍书,但有个条件:一是坐在最后一排,二是认真按时完成当堂作业。他多次犹豫后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初次实行效果不错:首先班上纪律好了,学生们不受干扰,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进度加快,学生学得有劲,朱同学也有了大量阅读时间,真是各取所需。逐渐的他也能与同学们融合在一起参与讨论了,因为有一些知识也不是他一眼就能全知的了。

朱同学曾经不知羞耻地对我说:“我知道我的缺点——我缺德!”说完大笑。那情景真让人不堪。我知道他这块“顽玉”需要好好打磨,否则会耽误教育的时期。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8

关键词: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99-01

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主要是在集体中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而每个幼儿的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则要靠个别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科学地实施教育。

所谓集体教育是指幼儿遵循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通过幼儿的集体活动和交往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即“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同时幼儿集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是培养幼儿具有社会主义精神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又要注意“使用集体力量进行教育”。这就是集体教育的两种基本含义。

所谓个别教育是指幼儿在抓好集体教育的同时,针对每位幼儿的个性差异和思想特点,独立地对幼儿个体进行的教育活动。个别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性格内向和古怪的幼儿,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幼儿,处理好偶发事件中个别幼儿等。这些个别教育工作对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有实际意义。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是指教师通过集体来教育个别幼儿,又通过个别幼儿的教育来影响集体。这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方面面向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良好的班风,制定合理的集体纪律,为每个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把教师的个人教育力量变为幼儿集体的教育力量去影响集体。另一方面,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调动各类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幼儿个体的个别教育推动集体前进,同时又依靠集体来教育幼儿个体。这就是二者的有效结合。

哪么在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要求呢?

一、集体教育要与班级集体培养结合进行

教师主持开展的集体教育主要是在班集体里进行的,因此,集体教育必须与班集体的培养结合起来,班集体培养与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1、规范教育 规范是集体生活不可缺少的准则。教师以规范引导和调节幼儿的言行,同时根据规范让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这样逐步训练养成,就能逐步形成习惯。

2、配合教育 在形成班集体中,围绕班级的奋斗目标、规范和集体舆论,而调动各方面力量配合来进行班集体培养。这种配合有教师间的配合,有班级之间的配合,有班级与幼儿家长的配合,还有班级与幼儿园之间的配合,等等。这些配合性的培养班集体过程,也就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活动过程。

3、激励教育 在集体中对幼儿进行激励教育目标教育和竞赛教育两种方式。目标激励就是指教师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结合班级的实际发展状况,在活动中不断向幼儿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使幼儿在学习、游戏活动中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二、集体教育与幼儿个体自我教育要结合进行

教师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所开展的集体教育,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这些教育内容为幼儿个体内化了多少,教育手段幼儿接受程度如何,这就提出了集体教育与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必须有机结合的问题。

三、个别教育要依靠集体力量来进行

在集体中进行个别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帮助和转化。

1、帮助教育是教师所需要做的一项常规工作

主要有:(1)培养有艺术才能的幼儿。对有艺术才能幼儿的培养可以为全班幼儿树立一个前进的参照目标,可以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性。对有艺术才能的幼儿培养要“导”“压”结合。“导”,即不断为其提出新的前进目标;“压”,即从能力、素质上不断增加压力,“响鼓要用重锤敲”。

(2)帮助有特殊才能的幼儿。对有特殊才能的幼儿要加以支持和爱护,让他们在一些班级或动中为班级争得荣誉。

(3)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幼儿。幼儿的特殊困难主要来自家庭和自身。教师要善于发动全班学生帮助这些有特殊困难者,可以使受帮助的幼儿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更加热爱集体。

(4)处理好偶发事件。一个集体偶发事件在所难免,遇到这类事件关键要沉着应付,要控制事态的发展,防止引起幼儿的混乱;对偶发事件里的幼儿更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让他们吸取教训、提高认识,而且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能另眼看待,以防引起其新的恐惧感。

2、转化教育是指对问题幼儿的教育

问题幼儿是班集体进步的低限目标,看班集体的发展不能只看其优秀幼儿的数量和提高,还要看问题幼儿的转化情况。转化问题幼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问题幼儿要有正确的认识,问题幼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某一方面有问题,但却有另一方面的闪光点;今天可能是问题幼儿,但经一段时期的教育则可能是相对好的幼儿。引导教育关键是对问题幼儿要引导教肓,而不能冷落讽刺,让其闪光点和潜在的才能得以发挥,这样有利于问题幼儿的进步和提高。问题幼儿的转化常出现反复这也是正常的,所以,教师进行转化教育要有耐心,对问题幼儿要有一颗爱心。问题幼儿得到爱和温暖往往是比较少的,如果教师能“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2)转化问题幼儿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有的教师提出了如下工作思路:“弄清情况、找准问题、查明原因、对症下药,热爱耐心”,是值得借鉴的。

社区矫正个别教育讲稿 篇9

2015年1月28日

今天让两位参加上营司法所组织的学习,主要是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和法律素质,提高大家对社区矫正的认识,端正大家参加社区矫正的心理态度。使大家摆脱旧的犯罪思想和行为方式,树立起新的道德品质和守法意识,养成新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成为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人。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是一种刑罚制裁方式,是相对于监狱执行刑罚的变通方式。按照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适用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方式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罪犯更有利于其改造,但把大家放到社会上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改造,并不是说大家可以放任自流,为所欲为。尤其是接受社区矫正后,你们必须严肃对待社区矫正规则,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纪律,如果在司法所组织的社区矫正工作中想来来,想走走,按照程序,如果哪位被警告三次,就有可能被执行监禁刑,即放到监狱执行原判刑期。也就是说社区矫正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法律的可执行性。

下面我给大家讲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大家要认真听讲,学习相关内容,认真遵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一、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

鉴于两位的矫正类别都是缓刑,所以主要针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的规定进行讲解。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如下:

(一)报告

《实施办法》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二)不准出境

《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在刑罚执行期间不得出境。

(三)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县(市、区)

《实施办法》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 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四)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地

《实施办法》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宣告三个月内,不得变更居住地;其他情况下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地……。

(五)每月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

《实施办法》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实施办法》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二、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享有的权利

社区矫正人员虽然属于罪犯,但仍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系列基本权利。

《实施办法》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除依法保护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以及人格不受侮辱外,还要注意保护其享有的以下权利:

1.辩护权。社区矫正人员在刑事诉讼中有获得辩护的权利。2.申诉权。社区矫正人员对因行政行为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的决定、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其本人或亲属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述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的请求,也可以申请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

3.控告权、检举权。社区矫正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发现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有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揭发指控,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

4.受教育权。社区矫正人员除了有权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外,在就学方面不受歧视。

5.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社区矫正人员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以获得和保持职业工作机会为核心利益,从而实现其生存与发展目的的劳动权利和有由国家予以平等保障的社会权利。6.减刑权、按期解除社区矫正权。社区矫正人员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出现符合法定减刑条件时,有获得减轻其原判刑罚的权利。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执行机关应及时组织社区矫正宣告、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三、日常行为奖惩

日常行为奖惩包括警告、表扬、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一)警告 警告是对社区矫正人员处罚措施中最轻的一种。《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1.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2.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3.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 的;

……

《若干规定》第五十七条 实行手机定位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随身携带定位手机,并保持通讯畅通。手机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可能造成定位失败、通讯中断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司法所。

社区矫正人员故意不携带、不开机或者故意丢失、损坏定位手机,造成人机分离、定位失败、通讯中断的,经教育仍不改正,司法所可以视情况提请县(市、区)司法局给予警告。

(二)表扬和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予以表扬:

1.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规定,自觉服从监督管理,积极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得到矫正小组成员一致认可的;

2.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有突出事迹或表现,得到相关部门认可的;

3.有其他突出事迹或表现的。

《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一贯表现良好,年内获得三次表扬以上的或具有下列立功表现的,可以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1.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2.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4.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5.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

社区矫正人员具有以下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1.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4.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6.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特别表现突出的; 7.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10

教育笔记:小班幼儿个别教育有妙招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遵守规则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侧是构成规则的因素。特别是小班幼儿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班上有个孩子小佳睡觉时总有个坏习惯,就是手里要摸着毛毯才能入睡。她妈妈讲,她从出生开始,手里就一直拿着毛毯,她显出对毛毯的情有独钟,不断地摸着它,才能睡着。到了幼儿园后,她妈妈要求教师改掉她的这个坏习惯。九月的天气还是很热的,我就以天太热了,不上小佳盖毛毯为由,就把毛毯放在桌上,到睡觉的时候她就是睡不着,翻来翻去的,而且还发出很响的声音,影响了别的小朋友。于是我就拿给她一条小毛巾,一开始她还是不习惯,慢慢地她习惯了,我就在小毛巾上洒了些风油精,让她拿着,结果她觉得很是难闻,渐渐地,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还有个幼儿小祥,从不在幼儿园大小便。老师问他大不大便的时候,他总是不大,结果,他就把大便拉在库子里了,要不然回家的时候,就显得很急,要上厕所。我跟他的母亲谈了好多次,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害羞,而且太紧张了,在家上厕所时,总是有妈妈陪着,而在幼儿园,虽然有老师,但是他总是不放心,他还不习惯在幼儿园上厕所。于是,在小朋友上厕所时我不叫他去上,等小朋友全上完了,我就陪着他到厕所去,并耐心地安慰他、鼓励他,慢慢地让他一个人独自上,让他逐步知道幼儿园的厕所和家里的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怕的,老师时刻在他的身边,给他一种安全感。现在小祥自己上厕所了,再也没有大小便在身上了。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11

一、个别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对个别化教育认识不到位

什么是个别化教育?为什么要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怎样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如何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落实个别化教育?这些问题,许多教师都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个别化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是班主任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个别化教育就是一对一的训练;个别化教育的内容应是学科知识;个别化教育的评价应以学期评估为主。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教师工作上的消极,影响了个别化教育的实施。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实用性差

现行体制下,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一般由班主任负责,有些学校没有其他教师参与,也没有家长的参与,即使是有参与也不充分。在制定的流程上也只是凭日常的观察,没有对学生的目标行为进行相应的测量与评定。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制定上过于笼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也没有体现差异性,内容上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没有考虑智障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对达成目标具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制定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落实不到位或无落实

在对智障学生的教育中,个别教师对于学生间的差异缺乏关注或关注不够,使个别学生在课堂内外得不到他们适合的教育。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落实个别化教育的过程中,把个别化教育等同个别训练,过多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放弃了大部分学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还有个别教师把个别化教育计划当成一种形式,停留在书面,在课堂内外不实施,使得“全面教育,全员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四)个别化评估体系不完善

教师对智障儿童的发展观和评价观直接影响着对智障儿童的评价。在对智障学生的评价中,个别教师仅凭学期末对学生的测试对智障儿童的发展进行评估,完全没有依据个别化教育目标。还有个别教师对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进行修正,对学生仍然依据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计划对学生发展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内容上也缺乏全面性,形式单一,使得评估不客观,可靠性差,可信度低。

(五)个别化教育缺乏家长的参与

现阶段,个别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家校合作做得很不好,具体表现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中,缺乏家长的参与,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家长的支持,在评估的过程中也没有家长参与,也就是说,个别化教育一直在教师在做,家长观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是有些教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他们不仅没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其二是不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缺乏参与学校的教育的意识,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的发展应该有教师管,自己只管养不管教。还有个别班级虽然有家长的参与,但参与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个别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对个别化教育的认识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实施个别化教育对智障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广大教师清楚认识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克服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才能真正为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最终使智障儿童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要通过培训、讲座的形式,让教师们认识到智障学生虽然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或者发展不足或者迟滞,在认知与学习能力、社会交往、情绪等等方面,或多或少受到局限,但他们仍然存在着很大潜力,只要依据他们的身心条件,年龄特征、发展水平、个性差异制定适应他们的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个别化教育,他们还是会得到发展。

(二)多方参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在个别化教育制定的过程中,不只是班主任的事,制定的人员应包括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各任科教师、学生家长、评估小组成员。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及注意的方面包括:(1)收集资料。包括智障儿童家庭及社会背景方面、交往方面、心智方面、学业成绩方面、行为表现方面的资料。(2)分析诊断。主要诊断智障儿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征两个方面。在此环节要关注智障儿童期望,确定满足学生需要的相关支持和服务。(3)制定长、短期教育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尊重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遵循智障儿童发展规律,先制定长期目标,然后再将长期目标逐步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短期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易评估。(4)确定达到目标的起止时间。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对每个智障儿童有全面、系统、科学的了解。这是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前提,也是个别化教育的依据,而且越是精准的分析越能保证后续教育服务的质量。

(三)针对学生实际,落实个别化教育

设计好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后,许多教师的困惑是无法将个别化教育计划与日常教学结合。尤其是当一个班级中有10名以上的儿童时,教师会感到没办法将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都融合在一个教学内容里。这需要教师抛弃传统的教“教材”的上课方法,把教学内容与班级儿童的多个目标相结合,并根据智障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类型,设计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对于综合课程,可以由教师集体设计每一单元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对于分科课程,各科教师合作,设计的教学内容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各个科目相互配合,这样不但有利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落实,更有利于儿童全面掌握知识。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个别化教育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仅靠学期测试很难全面评价智障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个别化教育的成效。个别化教育评价应该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实施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经常性的评估,教师通过评估,了解智障儿童在某一阶段的教育训练情况以及发展变化情况,并以此衡量所制定的教育计划是否准确反映智障儿童的个体实际需要,并对于不合适的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在实施结束时,教师也不能仅仅通过学期测试进行评价,而应该通过试卷分析、作业分析、课堂行为表现分析、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五)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智障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智障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因而,实施个别化教学应该始终注重家长的参与,从制定计划、确定目标、教育过程到实施评价,都要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个别化教学的目标。面对家长配合不积极、家长文化水平低等问题,教师应通过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在智障儿童中的作用以及智障儿童教育的成功案例,提高家长的认识,引起家长的重视,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小红,华国栋.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006(8):40-45.

[2]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0.

[3]魏晓民,胡芳.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误区及实施策略.2009(10).

[4]郑秋荣.教学中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体验与思考.学周刊,2011(9).

[5]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0(3).

[6]吴建琛.个别化教学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运用.特教杂志,2005.3

[7]于素红.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趋势.中国特殊教育,2012(3):3-8.

上一篇:描写杨树的优美段落作文下一篇:今年的第一场雪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