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孩子

2024-06-30

个别孩子(通用3篇)

个别孩子 篇1

一、“个别孩子”要采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依据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个别孩子”是学校教育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也代表了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群体。教师要承认“个别孩子”的存在是一种教育常态,正视这种教育现象才能寻求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个别孩子”的心理差异决定要采取个别化教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基础,与周围的环境产生碰撞,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一定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总结发现,除了一些该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之外,还有一些个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个人性格、情绪情感等方面。“个别孩子”很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跟班级其他学生的某些方面相比,较为特殊。有些是在学习能力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理解新知识的速度较慢;还有些是在情绪情感上,较为活泼外向、难以管束;还有些是在性格上,较为孤僻、难以接近等。“个别孩子”在心理特征上体现的特殊性,决定了个别化教育的必要性。

2. 对“个别孩子”实行个别化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要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方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教育的两大主体。二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关系。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手段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发挥双方教育的最大价值。“个别孩子”的形成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的成果。准确来说,家庭教育在“个别孩子”的形成上的影响要更大些。要想转化“个别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必然需要教师与家长的联合。家长向学校提供全面的学生成长信息,学校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关注孩子在转变中的细微变化。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模式之下,对“个别孩子”实行个别化教育势在必行。

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对“个别孩子”施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水平是他们现在具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水平是他们可能发展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部分。他认为只有那些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优秀的教学。因此,我们关注的教学重点就应当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推测他们可能发展到的状态,选择“最近发展区”,采用最大效果的教学方式。“个别孩子”是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这类孩子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关注孩子“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措施。“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针对“个别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实践分析

对于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需要由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共同研讨而制定,其中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教育与心理研究人员和语言、科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计划的制定,才能突出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对计划的执行更加认真负责。专业人员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计划”的科学性,而教师则是“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1. 分析“个别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通过对现有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必须对每位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了解,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制定者需要通过家长和教师收集有关学生心理测试方面的有效信息,从而总结出各个学生的发展现状。

2. 分析“个别学生”的发展目标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确立“个别学生”的最近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就是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发展目标的制定受到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个性化特征的影响。针对“个别学生”要采用个别化的教育目标。从“个别学生”差异的外在表现分析,从“个别学生”的优点着手,运用有效的引导措施,以学生可能达到的最佳知识水平为基本目标。

3. 设置有效的家庭学校一体化教育模式

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确立学生可能达到的最佳水平之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者就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设置有效的家庭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即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适用于他们的一体化模式,将教育效果放大化。

“个别孩子”虽然属于一个特别的群体,但是也具有这一群体鲜明的普遍特性。除了一些特殊的先天性智力发展障碍的孩子,大部分的“个别孩子”都只是因为个性差异、情感情绪差异而形成“个别特性”。因此,在对“个别孩子”进行转化教育时,学校和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分析“个别孩子”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个别孩子”能够达到的最佳知识水平,并以此为教育目标,设置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摘要: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以及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孩子”是教师时常遇到的学生群体。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有些研究者提出对于“个别孩子”要采用个别化教育。

关键词:“个别孩子”,个别化教育,依据,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2]赵方春,罗文达.“特教中心学校”在“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的功能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

个别孩子 篇2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介绍

邓某,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常因不写作业而旷课。常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别人的东西,同学们不喜欢他。他自己抱着破罐破摔的态度,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父母是个体经营者,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发现问题既态度粗暴,动辄出手。

案例分析

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同学的东西,有的同学对丁某的屡教不改而排斥他,看不起他,有的甚至讥讽和挖苦。这使他对班集体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接受同学的帮助。

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而旷课,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了学习兴趣。在学校中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结果是自信的丧失,从而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邓某的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都不固定,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可一旦发现孩子旷课或不完成作业,就态度粗暴,大打出手。这种方式令丁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辅导方法

1、个别面谈。常与邓某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邓某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邓某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丁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3、与邓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①要求邓某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②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邓某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③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邓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邓某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④巩固期。要求邓某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4、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邓某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邓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

5、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①当邓某能坚持来校上课,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他,既然能做到坚持来校上课,相信他在课堂上也能管好自己。

②无论是在适应期、过渡期,还是在巩固期,只要他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给予表扬,以肯定他的能力。

③当邓某在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时,适当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并给予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辅导效果

个别谈话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 篇3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 我体会到个别谈话这一方式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要使个别谈话真正能开启孩子心灵的大门, 我认为在谈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别谈话”要以心换心

要教育好幼儿, 首先要有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作基础, 要奠定这一基础, 首先教师要对幼儿关怀、热爱, 才能赢得幼儿对教师的信赖。特别是后进生, 更需要教师的温暖, 对此我将交流感情的工作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疏通情感。如:一次小朋友反映邢××拿了别人的东西, 我批评了他, 他不承认, 还恨我。我了解到, 他没有母亲, 父亲经常在外面做事, 他在家得不到温暖。为了教育他, 我多次接近他, 从各方面关心他, 以心换心。有一次, 他得了急病, 突然呕吐, 我把他扶到办公室, 他额头很烫。我当即抱着他去镇卫生院。两天后, 他自己来找我, 告诉我他病好了。我就此机会, 又谈起他拿铅笔之事, 还讲述了自己在读小学时拿错了同桌的铅笔, 但我发现后, 立即交还给了同桌, 他听了后看看我, 说:“上次的铅笔是我拿了。”第二步:解决问题。接着我就趁热打铁。向他提出问题:“你想想看, 假如别人拿了你唯一的一支钢笔, 你会怎样?从小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还, 发展下去会怎样呢?你打算怎样改正?”他说:“我把铅笔送还给别人, 今后, 我不再拿别人的东西了。”从这以后, 我没发现他再拿别人的东西了。

二谈话时机, 创设选择

对幼儿进行个别谈话, 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时机, 在热爱, 关怀、尊重、信任中进行, 而训斥式的谈话, 往往会使幼儿产生抗拒。

第一, 投其所好再谈。如有一次文体活动, 我组织几个爱下跳棋的幼儿进行下棋比赛, 大班的唐××小朋友作业马虎, 有时不能按时完成, 但爱好下跳棋, 这次比赛都以2∶0赢了其他几个小朋友, 当时他非常高兴。我说:“你很会下跳棋, 要是你的数学成绩也能赢得了他们, 那就更好了。”当时他满怀信心地对我说:“一定能赶得上。”从那以后, 他主动请教成绩好的小朋友, 我也多次给他补课, 慢慢地, 他的数学成绩真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 融洽感情现谈。如有个小朋友的家庭作业错了几道题, 我让他重做, 他放学就溜了。这次放学时, 我有意要他帮班上搞卫生, 当他交还扫地簸箕给我时, 我表扬他说:“劳动积极, 为班上办事又快又好, 如果能认真做作业那就更好了。”他听后笑了笑, 我又说:“昨天你的作业错了几个题, 你看怎么办?”他当即说:“我马上重新做。”

第三, “冷热”谈话, 因人而异。所谓“冷”就是把问题缓一缓, 特别是对个性强的幼儿, 或问题没弄清时, 不要急于找幼儿谈话, 事后谈的效果更好。所谓“热”就是要及时找幼儿谈话, 及时解决。如带普遍性的问题, 发现苗头, 就要及时谈。

冷热谈话, 因人而异分几种情况对待。 (1) 个性强的人事后谈。如有一次, 有一个小朋友与老师对立, 情绪很激动, 这时如果跟他谈, 他听不进, 也根本不会听。事后调查清楚再找他谈, 效果要好得多。 (2) 偶发性事件当即谈。有一位小朋友, 头部碰破一寸多长的口子, 我把他送到镇人民医院上好药, 在路上边走边谈, 事情了解清楚后, 当即处理。 (3) 严重问题多次谈。我班有一个小朋友, 家庭比较困难, 母亲离了婚, 父亲在打工, 没人管, 经常迟到, 有一些坏习惯。一个星期天, 他从幼儿园窗户搬走36本美术作业本。事后, 我私下进行仔细调查。有一天上语文课我发现他课堂作业本上的名字是擦掉再写的。于是, 分三次找他谈话, 启发他认识这一错误。第一次谈, 让他认识这一错误。第二次谈, 挖一挖其他毛病, 他承认了开学前往幼儿园各教室锁眼里塞东西的错误。第三次谈, 帮他解决困难, 改正缺点。经过师生配合, 他慢慢改掉了这些坏习惯。

三谈话场面, 就事而论

第一, 带普遍性的问题公开谈。如张××小朋友最喜欢打纸板。有时还把书本撕了折纸板。在他的鼓动下, 小朋友们都开始玩打纸板。我就以他为典型, 进行教育, 并在班上展开讨论:打纸板是不是游戏?我们应该怎么办?让他谈认识, 从而教育大家, 使大家认识到打纸板是妨碍学习的行为。

第二, 需要保密的悄悄谈。如有一个小朋友, 学习成绩优秀, 深受老师喜爱, 一次, 幼儿反映他在幼儿园门口捡到10元钱, 自己买零食吃了。我找他谈话时, 首先讲了一个叔叔寄钱支援灾区的故事给他听, 然后我问他:“你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他红着脸低着头, 摇摇头。我见他不愿说, 就说:“你告诉老师, 老师一定保密, 错误承认了改了就好。”终于, 他开口了, 说:“我捡了10元钱, 买了2元钱的零食。”我说:“你捡了钱要交还失主, 这是中班的一个小朋友拿来交餐费的钱。他将8元钱拿出来, 我补上2元交还给了那个小朋友。

第三, 问题复杂的多方面谈。如有个小朋友喜欢与别人打架, 有一次打架打输了, 回家把哥哥喊来将人打伤。面对这一严重问题, 我采取学校、家长合作进行对他的教育工作, 使他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并使问题得到解决, 既教育了幼儿, 又教育了他哥哥。

总之, 与幼儿个别谈话是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 是鼓励幼儿前进的“加油站”, 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应把自己摆在与小朋友平等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 与幼儿谈话, 亦即是我们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道德情操的自然流露。所以, 只有不断加强老师的自身修养才能逐步做好这一工作。

上一篇:农村贫困女性下一篇:高压异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