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意识

2024-09-07

个别化学习意识(精选3篇)

个别化学习意识 篇1

“个别化”教育是自19世纪初, 为应对班级教学的局限性, 以适应学生的个性以及个别差异出现的, 大多数研究都将这一理念用于特殊儿童教育。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凸显, 尊重学生的个别性和差异性是现代教育的明显特征, 本文基于“个别化”教育背景来探讨动态学习组的研究, 对动态学习组的内涵、如何分组以及动态学习组的实践成效进行了相关阐述, 以期对实施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有所启示。

一、“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旨的教学策略与设计。在相关的个别化教育论述中, 我们发现:对学生实施教育, 要做到有针对性, 要求教师因事、因人、因时、因地采取适合的教育方式。要给学生以启发、开导和耐心的指引,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提高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个别化教育, 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学生的个性和影响到个性某些特征形成的个体特殊条件。只有理解了某种个性的本质, 才有可能正确地对待它。实施个别化教育, 要求教师要明查学生行动的动机, 因为动机中的差异也决定着教师对教育措施的选用。也就是说, 选用教育措施的根据是学生的差异。

杜威在“活动课程”理论中提出, 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为主线, 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课堂中动态学习组的组合, 使儿童从同伴活动中获取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儿童的活动受兴趣支配, 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 有了兴趣, 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动态学习组的构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不断参与到一个又一个由不同人员组成的学习组中, 亲身实践试一试, 运用思维想一想, 动手操作动一动, 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新课标提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理解为, 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并内化吸收的过程, 而这样的过程通过动态合作学习教学来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动态分组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作为教育者, 始终都是同具有一系列个性心理特点的学生个人相处, 而这些学生个体之间又存在着兴趣、个性、能力等的差异, 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 就是要认识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承认差异、重视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区别对待, 有的放矢, 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进行教育, 使之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 动态分组与常态分组的区别。

(1) 常态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固定的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的模式。组内成员中往往设立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组内其他成员各司其职, 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通常被派到解说学习成果的工作。这样的固定模式, 优势在于容易完成老师设定的学习任务, 由于能力强的学生在一路引领, 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合作中也能掌握一些内容, 且担任发言任务的学生往往声音响亮, 语言顺畅, 使得合作学习的任务更加圆满完成;弊端在于:长期进行这种模式的合作学习, 会导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游离于合作组之外, 有些较难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失去讨论的资格, 更使他们失去了参与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一种表面繁荣的假象, 成了任课教师的一种自我安慰。

(2) 动态学习组学习:学习小组的设定不遵循固定模式, 按不同的学习需要随时可以拆分和重组。因为是学习组, 所以设定人数的上限为5人, 不设下限, 一人也可以研究。组内成员的任务也因分组的改变而担任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

2. 动态分组的几种分法。

(1) 按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组成合作学习组, 适用于分层教学, 特别适用于学习程度较为优秀的学生, 使他们在掌握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外, 还能再增加课外的学习内容。这种动态学习组的形成方式, 可以卓有成效地提高学优生的学习效率, 使他们的发展不仅获得学习方法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对追求新知的兴趣和信心。

(2) 按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组成合作学习组: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中, 学生口算的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果按常态组分, 口算慢的学生连锻炼的机会也没有, 他还在思考的时候, 其他同学已经脱口而出了。因此, 根据学生口算的实际水平组成学习合作组, 可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信心, 并使之在学习中有所提高。

(3) 按学生不同的性格特质组成学习合作组, 在合作学习组的组成中, 要考虑性格因素。不同性格特质的孩子, 在不同的团队中, 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在这样的学习组中, 活泼开朗的优秀学生得到了同学信赖的精神回报;学习能力弱、主动寻求帮助的同学, 对学习内容有进一步的掌握, 也得到了回报。这对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另外, 其他的一些根据课堂教学实效所进行的积极的动态组的形成, 并产生效果的有效小组合作都能补充到动态学习组的分类中来, 使分组更加完善, 更有实效。

3. 动态学习组分组的有效时机。

动态学习组不仅在课堂上是为教学、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服务的, 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能习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精神领域的成长。因此, 要发挥动态学习组的作用, 要掌握好时机。

(1) 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分, 例如, 在教学《周长》时, 老师请小朋友进行分组:已经知道“周长”或者课余已经学习过的同学请组成一组, 没学习过的请组成若干组。当小组形成后, 教师能马上了解学生的起点在哪里, 有助于后面的教学。

(2) 可以在课的中间分, 例如, 在教学“稍复杂分数应用题”时, 教师设计一组题目, 要求学生找准对应量, 并整理讲述自己的好方法与同学分享。这时的动态分组, 有利于学生掌握关键性的知识点。

(3) 可以在课的最后分。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时, 在最后一个自由练习的安排上, 为了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机会, 教师将学生口算速度相差不大的分为一组, 进行卡片练习,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 动态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并没有固有的模式, 而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 及时、恰当地安排学习组的合作学习, 落实学习内容, 教师再加强巡视和指导, 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动态学习组的实践成效与思考

动态学习组的创设和形成, 是基于“个别化”教学环境下期待“个别化”教育能适用于更多学生课堂的一种尝试和研究实践活动。期待通过不同类型、不同掌握水平这样的分组学习活动实践, 能使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大大提升教学实效。

1. 动态学习组的实践成效。

(1) 有助于“个别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个别化”教育是小班环境下对教学的一种个性化追求, 是教育要因材施教的目标追求。在今天三十几人的课堂上, 我们如何来理解和体现这一追求呢?动态分组的模式, 相对同一类型的学生能得到老师具有针对性的帮助, 这有助于“个别化”教育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程度差异不大的孩子, 能在老师有效的指点下, 获得方法上的指导, 从而一起练习, 一起进步, 有助于学生克服有困难不敢说, 有不懂不敢问的局面。可见, 只要老师和气地指导、帮助, 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引发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使之能在得到针对性指导的同时, 进行愉快地学习。

(2) 有助于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动态学习组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参与组内讨论的过程中, 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教学组织者在最应给予充分时间的地方, 让学生充分地感悟、思考。在动态合作组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得到同伴的学习引领或借鉴, 也能得到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组内的交流讨论和谐愉快的氛围下, 有助于学生对于困难知识点的掌握。

(3) 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 学生的困难也各不相同。在变化的组内学习, 能消除负强化的消极作用, 每次分组合作, 都能让学生在组内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与不同的同学合作, 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使他们能在合作中更快地适应, 融入团队, 并在其中愉快的学习。而一成不变、人员固定的合作学习, 容易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在合作中迷失方向, 在合作中否定自己, 这对其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事实证明, 动态分组能有效地克服以往合作学习中的不足。

2. 对动态学习组实践的思考。

(1) 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在日常教学中, 动态分组活动让教学组织者尝到了甜头, 学生始终保持较好的注意力, 并期待下次分组的开始, 但课堂教学时间显得非常不充裕。在动态组中的学习, 首先要先商定规则, 然后讨论才能开始, 一个新组的形成在规则上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而相比以往常态的学习组, 因为已有固定模式, 显然这里就不用花时间了。因此, 如果要实施动态学习组模式, 一定要把好时间分配关。

(2) 教学秩序的维护。由于动态学习组的合作方式, 在组的形成过程中, 学生有相对自主性, 组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分析又恰当分析他人的一个过程。组的形成过程使课堂显得杂乱, 因此, 教学秩序的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突出。但也有学生在开始实施动态分组的时候, 不清楚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组, 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帮助。

总之, 在教育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宗旨前, 追求教育最大的受益面始终是教师不懈的追求。“个别化”教育环境下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重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注重通过实践、参与、体验, 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知识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强调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 促使其主动地获取知识, 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童富勇.浙派名师新课程课例精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5]达柯文.走向个别化[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5.

[6]肖非.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2) :20-21.

个别化学习意识 篇2

名称:钓鱼(科学——数)

材料:大鱼池一个,钓鱼竿两根,小鱼若干条,小鱼缸六个,5个鱼缸上有点子,一个鱼缸上是空的。

玩法:

1、两个孩子一起玩。用钓鱼竿钓鱼池里的鱼,根据鱼缸上的点子数量放进相应的鱼。

2、空鱼缸可以根据给孩子的医院放进鱼,与同伴分享有几条。

观察重点:

1、手的协调性、稳定性怎样?能否吊起小鱼。

2、能否根据鱼缸的点数吊相应条数的鱼?

3、和同伴一起钓鱼,分享自己吊的条数。

名称:汽车修理工(健康——生活)

材料:纸板箱制的公共汽车一辆,车上有小洞和大洞,拧螺丝积木一筐,穿线绳若干、地毯。

玩法:

1、做小小修理工,在车身上拧螺丝,要求颜色、形状、大小要匹配。

2、在车窗上穿绳子,穿法多种。

观察重点:

1、能否将螺丝和螺帽进行配对,并拧紧螺丝。

2、能否根据小洞进行穿线。

名称:找小熊(主题《熊的故事》科学——认知、数)

材料:无纺布小熊若干,有五种颜色,里面夾有几何图形,串环若干,图片卡贴于厨背。

玩法:

◆ 玩法一:找小熊

摸藏有几何图形的小熊,用串环勾于该图片下。

◆ 玩法二:小熊排排队 不同颜色的小熊进行排序。

观察重点:

1、用手摸小熊的肚子,能否感知到里面是什么形状的积木?

2、能否根据小熊的颜色进行有序排列。名称:三只熊(主题《熊的故事》语言、科学)

材料:大中小三只熊、橱、床、伞、碗、椅子、玩具等等,录音机,玩法:

1、对大中小的小熊和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2、故事:《三只熊》,边讲边操作。

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能区分大中小物品,并分别送给三只熊。

个别化学习意识 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然而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活动区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域中、主题背景下,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我们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不同目标材料的层次性

某一个目标可以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一种材料也能够为达成多项目标服务。我们将幼儿发展目标与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起来,让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选择喜爱的区域活动。如学习“物体对称”,在《我爱我家》的主题背景下,我们在益智区中投放了为家里的各个房间“铺地砖”的几何拼图材料,幼儿通过对图卡的操作,发现物体的对称性。而在美工区中,投放各种豆子、树叶等材料进行粘贴画“我的家”,幼儿能利用对称特性完成图画。同时我们还在科常区中投放了各种大小的“家具家电”的图片,借着放大镜观察多样的对称图形,引发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二、同一活动中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所以准备的操作材料尽量做到难易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合理地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和发展。如在《我在马路边》主题中的“排路灯”进行排序活动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在理解一般排序的规律后,要求幼儿自己创编排序的内容;给能力弱一点的幼儿则提供有缺的路灯,让幼儿跟着往下排,这样有了一定的规律排序模式,就显得简单了;但对于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排序的图片,跟着模式一起排序,需找排序的规律。再如,在《我爱我家》主题中的“挂门帘”排序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宽窄不一的纸条,而且数量较多,长短距离较小;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了不同颜色的纸条,且材料的数量少,长短距离大……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层次的操作,区域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三、同一区域材料的层次性

在同一个区域中提供活动材料,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既满足,幼儿的一般发展需要,又满足了个别幼儿特殊发展的需要。如在益智区,我们围绕《秋天来了》主题教学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

在“秋天”主题中,我们先将这个主题的内容分为:“果子熟了”“秋虫的歌”“拾落叶”“螃蟹肥了”四个小主题。而每个小主题又包括多种形式的操作,提供的材料也考虑综合性。

1. 在“果子熟了”这个小主题中的“运水果”活动,我们提供模式卡片,幼儿则按照模式卡片排序的规律将漏掉的水果装上卡车,以及按照模式卡片的规律接着将水果装上卡车。

2. 在“秋虫的歌”小主题中的“帮瓢虫找邻居”活动,幼儿按照小瓢虫背面的点数找邻居,将草地上的点子与小瓢虫背面的点子建立联系,刚开始,幼儿不明白小瓢虫应该放在草丛的什么位置,总找不对。

于是我们及时在点子下面用醒目的黄色标签贴上01、02、03,通过调整材料为幼儿解决了操作上的困难,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 在“螃蟹肥了”小主题中的“给螃蟹分一分”活动,投放写有数字的房子塑封图片、双色片。

幼儿通过多次抛撒红、黄两面的双色片,探索出数的分合规律。另外,我们还投放了螃蟹,幼儿根据房子最上方数字,就拿几个螃蟹图片,放在蛋糕盒里操作,经过多次操作结果,总结出数的分解合成规律。我班有一部分幼儿在这方面能力很强,每次都熟练地操作出结果。

4. 在“拾落叶”小主题中的“树叶找家”,我们在区域里投入九宫格,引导幼儿感受行和列,并在九宫格中标上数字,引导幼儿找到几行几列后,根据上面的数字放入相应数量的小树叶。

材料的多样性,丰富了幼儿的操作内容,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围绕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对个别化学习材料的研究过程中,我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对材料的投放逐渐清晰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兴趣需要,围绕主题核心经验减少了盲目性与无趣性。通过实践研究,我的初步收获有以下几点:

(1)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主题为背景选择合适的素材,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推动幼儿主题经验的获得。在设计材料时先分析每个主题线索下的各个素材点,再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最后站在幼儿的角度,深入了解幼儿的需要,在这样的认真分析下,才能较好地把握了教参上每个主题的内容与要求。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这对我分析教材的能力、观察幼儿的能力及设计材料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敏.主题背景下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7).

上一篇:设备防腐下一篇:网上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