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2024-05-14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精选12篇)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1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党第十八届领导集体在社会转型期的及时决策,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首先,从政治层面上看,不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巩固执政地位,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盛不衰。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基本 经济制度,确立市场主体地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措施,有利于激发社会积极因素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创造力和经济内生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最后,从社会层面来看,注重公平正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利于化解社会问题,促进深灰和谐。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改革创新的大会,是一场继往开来的盛会,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命运休戚相关,改革的成败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发展自信,自觉投身于建设的实践中来。具体而言,要做到牢记使命,加强学习,紧密团结在镇党委的周围,顺应改革潮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围绕镇委镇政府的工作大局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2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现行宪法规定,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因此, 社会各个组织、各条战线以及个人都应积极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到当前进行的各项事业与工作中去, 其中包括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

当前, 我国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新闻事业的管理部门及其官员、新闻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没有正确认识到宪法、法律和部门政策的关系, 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受到地方政策或法规的约束, 未能从大局、全局、宏观利益出发;新闻立法的缺位使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未得到法律层面的根本保障;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的欠缺导致新闻工作中存在新闻敲诈、媒介审判等现象。《决定》的出台对我国新闻事业和媒体的发展、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宪法和法律精神, 依宪、依法管理新闻事业和媒体, 正确开展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 媒体应该结合自身的运作特点与规律,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纠正当前我国新闻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全面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法治素养, 同时抓住这一空前契机加速推进新闻立法, 规范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行为, 保障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权利。

一、以宪法精神管理新闻事业, 正确开展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

《决定》提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媒体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 同样亟须依据宪法精神管理、指导新闻事业的有效开展。

首先, 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领导与管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 是领导我们事业 (包括新闻事业) 前进的核心力量, 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应该注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路线上的领导, 要指出规范媒体的政治方向、开办宗旨和无产阶级性质, 使之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党开展工作得心应手的有力武器;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应该在法律所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党应该允许媒体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和发挥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作用的广阔空间, 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去干涉媒体的具体新闻业务和活动。

党对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应借鉴政府权力清单管理制度, 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权力清单, 是指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 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行使权力, 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确立的清单进行, 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 行政机关不得为之。在近年来大大小小腐败案件宣判时, 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是“利用职务之便”, 实际上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之便”。提出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把“职务之便”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1]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在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发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其权力实施清单管理制度,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放权”改革思路、彰显媒体自主权力的同时, 对媒体也是一种约束。清单管理分为“负面清单管理”和“正面清单管理”两部分。现行的“正面清单管理”规定“只能做什么”, 而“负面清单管理”限定“不能做什么”, 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媒体的“正面权力清单”要明确媒体可以自由采访、报道、监督的对象, 具体哪些部门、哪些级别官员、哪些类型和性质的问题要一一列出。尤其在媒体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显得尤为重要, “正面清单”可以明确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使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有规可依。若以宪法精神为观照, 媒体在开展采访、报道、监督的过程中, 不存在“负面权力清单”一说, 这就存在对新闻宣传管理审批的约束的问题, 应配套建立对媒体审批的权力清单制度, 明确哪些问题需要报批核准, 这就意味着对媒体进行管理的权力也应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以制度规范权力, 让权力运行的边界公之于众, “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在明确清单后, 应当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予以公开, 向全社会公布, “安民告示”。这样, 一旦媒体依据“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开展具体的新闻工作, 各级党政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也会视作是媒体的常规运作和规范动作, 能够消除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猜测, 也使一些惧怕媒体批评、监督的人失去抵制、拒绝的借口, 同时还能避免媒体权力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宪法、法律、党和政府政策的关系, 修改完善有关新闻管理制度, 清理、废止有悖于宪法精神的新闻管理制度

中共十七大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共十八大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并进一步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但在新闻事业的管理过程中, 一些地方经常会出现新闻工作者的管理规定、要求与宪法、法律冲突的情况, 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和媒体在处理相关问题时, 应该处理好宪法、法律和党和政府政策的逻辑关系。总体而言, 媒体应该从大局、全局、宏观利益出发, 分清主次、轻重, 来处理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意志, 是根本大法, 而行政性法规、政策, 则是在宪法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政行为规范。宣传纪律是党派和政府在特定时期制定的具体的宣传规定和约束, 是短时间或一定时期内的, 有时是针对某些情况、某一情况的规范。行政性法规或宣传纪律不能有悖于根本性的法律和原则, 如果两者在实施过程中, 一旦有悖于法律和党性原则, 或被纠正, 或被取消, 或被放弃。媒体在实际工作中, 应从大局着眼, 坚持宪法权威, 遵循宪法和党性原则。

这里仅以有关舆论监督方面的政策规定为例, 1953年广西《宜山农民报》批评中共宜山地委事件发生后, 有关部门明令党报“不能不经请示擅自在报纸上批评党委会” (即惯称的“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 , 这一规定后来成为全国普遍实施的一项政策与纪律, 日后无限扩张, 党报不仅不能批评同级党委, 还不能批评同级政府, 甚至不能批评同级党委和政府的个别领导。这一文件成为不少领导干部拒绝与压制舆论监督的“法律根据”[2], 致使媒体开展舆论监督阻碍重重, 难以有效开展。《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宪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而“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等限制党报和其他媒体在宪法规定下开展舆论监督的规定, 会很大程度影响、消解、阻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达成, 同时妨碍媒体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为贯彻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 应适时废除此类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相关规定。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我们应该举一反三, 检查在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过程中是否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 甚至存在有悖宪法、法律的政策和管理规定。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宪法、法律、党和政府政策的关系, 修改完善有关新闻管理制度, 清理和废止有悖于宪法精神的新闻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按照宪法和法律以及中央的精神和纪律, 某些新闻可以报道, 但由于个别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媒体在执行采访或监督工作时会遭遇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的压制、刁难。媒体应该向上级党委机关甚至中央反映情况, 以求得问题的最终解决, 而不是错误地与地方党委或宣传主管部门对着干、顶着干。

三、遵循新闻事业的特殊规律, 正视新闻事业存在的法治问题, 实施依法管理

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重要权力组织, 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事业和媒体的发展、管理过程中, 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因自身法治素养相对欠缺导致存在不足之处, 这些不足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 妨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遵循新闻事业特殊规律的前提下, 应正视新闻事业中存在的法治问题, 在党的领导下实施依法管理。

(一) 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因忽视法治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媒体内外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公民监督权因“权力本位”受到损害。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监督权属于这一权力范畴。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明确的政治需要和长期的宣传工作使媒体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运作理念和特有的运作机制, 往往忽视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民意表达渠道的建立与疏导, 对于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见缺乏足够重视, 这就导致当人民群众主动向媒体提供新闻批评或舆论监督线索时, 经常会遭到阻碍。某些单位和个人无视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方面的职能和权利, 对正常、正当的舆论监督任意进行干扰, 或拒之门外, 或拒不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说情现象盛行导致监督稿件夭折率高, 一些被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在了解到媒体的具体行动后, 往往会通过采取各种手段, 如请客、送礼等, 对即将要登出的批评或监督稿件实施撤除。一些已发表的稿件也无后续报道, 即使挣脱干扰发出的舆论监督报道也面临层次低、力度小、效果差的特征。

除监督权受到损害外, 新闻敲诈和媒介审判也是目前新闻事业中较为常见的违法现象。新闻敲诈是某些新闻工作者以舆论监督或新闻批评的名义, 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和现象。新闻敲诈生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闻工作者对公权力的滥用, 将群众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的监督权作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私器, 这一行为除损害媒体行业赖以生存的公信力基础、扰乱正常的媒体舆论监督秩序外, 对行业生态和社会秩序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危害巨大。2013年以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查处了《购物导报》《网络导报》《中国特产报》等多家报纸涉及的严重新闻敲诈事件, 并做出吊销报纸出版许可证或责令停业整顿并调整主要负责人的处罚。为了坚决遏制新闻敲诈现象的再次发生, 进一步规范新闻传播秩序与行业健康发展, 2014年3月, 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 但目前来看, 新闻敲诈现象依然存在。

市场化的媒体在保持自身政治性质不变的条件下, 过于强化自身利益诉求, 导致媒体模糊了自身的职责定位———媒体不是具体的执法、执纪部门, 不能妄自判断是非, 草率作出结论, 应该客观报道新闻, 单纯作为信息的传递者, 避免造成媒介审判。在市场化大环境下, 某些媒体视利益为重为先, 忽略了对新闻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公众政治参与的追求, 以彰显自己伸张正义、为民请命的公关形象为目的开展工作;媒体求“快”、求“新”的运作逻辑要求媒体应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 这导致媒体往往尊重的是新闻事实而不是法律层面的事实, 当新闻事实与法律层面的事实存在偏差时, 由于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媒体作出的判定往往会获得公众认可, 因此媒体一旦“错误”越权, 极易导致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一结果大多是媒体的无意识行为, 但在事实层面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 媒体应该高度重视自身法治素养的培养, 坚守自己的工作范畴, 同时在新闻工作过程中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 应始终坚持在宪法精神和党性原则的观照下展开采访和报道。

(二) 新闻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提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 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立法全过程,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 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 新闻事业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因此新闻立法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意义重大。

1980年全国第五届人大会议期间, 新闻立法被首次提出, 后多次人大会议上都有新闻立法的提案[3], 但目前新闻法并未出台。宪法规定公民拥有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建议权、批评权, 但这些条文大多宏观、抽象, 具体实施与落实较为困难。而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具备的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并非强制性国家权力, 其本质是公众知情权、社会参与权、社会监督权的代表和延伸。新闻立法的价值就在于在坚持宪法精神、落实宪法原则的前提下, 对宪法条文进一步展开、解释与延伸, 通过对新闻事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定, 赋予媒体采访、报道、评论等权利[4], 并最大程度限制行政部门制定涉及新闻事业的规章制度或文件。换言之, 新闻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建议权、批评权, 同时制裁种种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违法行为。必须强调的是, 新闻立法不是单方面赋予媒体或新闻工作者权利, 必须指明其承担的义务, 应避免滥用权力, 防止新闻敲诈、媒介审判等问题的发生。

当前, 政府出台了一些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 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 对新闻事业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规范。但从当前新闻大环境来看, 迫切需要一部专门的新闻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规定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义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应该积极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契机, 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动立法, 努力敦促我国新闻法尽快出台。新闻立法是新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而新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涉及对既有的权利、义务结构的调整和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 因此难度较大。在这一过程中, 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应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群众,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是新闻立法的首要前提。此外, 新闻立法的过程中, 应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 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从而保证新闻立法能够最大程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和保证公民的权利, 最终达成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加强宪法实施的目的。

(三) 提高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 避免新闻侵权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决定》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 带头依法办事, 不得违法行使权力, 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在新闻事业和媒体的管理过程中, 一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对某些法律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 甚至存在认识偏差和误读。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进行监督的一项权利, 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人民群众很大程度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展开监督。因此, 媒体舆论监督是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权, 监督对象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社会的普遍利益, 监督目的是为了保证这些利益不受损害。个别领导不重视、不支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认为媒体往往只能当吹鼓手, 不能当批评者, 这种意识使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缺乏有力的保障, 监督乏力;个别领导干部担心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或公开批评, 会造成人心动荡, 影响社会安定, 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个别领导干部的片面政绩观认为舆论监督, 尤其是新闻批评, 会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 是给党和政府抹黑, 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决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是决定性因素, 其带头遵守法律对人民群众所产生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是国家走上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原动力, 因此,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全面提升法治素养, 纠正自身认识偏差, 做好领头羊的角色。此外,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也能鞭策某些媒体领导干部重新审视自己的违法成本, 从根源上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基础在基层, 工作重点在基层。媒体领导要正确认识普遍提升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对新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性。当前新闻事业和媒体工作中凸显的舆论监督滞后、缺位以及新闻敲诈、媒介审判等违法问题与新闻工作者的法治素养有着直接关系, 对此必须严肃整理、清除。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媒体领导应该针对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涉及的法律进行重点培养和培训, 法律是新闻工作者的武器和保护伞, 重点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尤其是对刑法、侵权责任法、保密法、合同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的学习和理解, 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依法行使采访权、监督权等权利。[5]同时, 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新闻政策, 加强自我保护, 合法规避各种潜在危险。在实际新闻工作中, 个别新闻工作者为获取一些重要的个人资料有意或无意忽视相关法律规定, 采取偷拍、偷窃等行为。宪法第三十八条、四十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实施对公民的侮辱、诽谤行为, 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我国民法通则和刑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条款。因此, 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加强与新闻紧密相关联的法律知识的储备, 并最大程度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避免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

术业有专攻, 为避免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的漏洞, 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界和法学界要寻求通力合作, 互相帮助。首先, 新闻机构与法学研究机构应联合召开一些新闻与法治研讨会, 并使之成为常态、常规化会议, 促进新闻工作者法治素养的持续提升。其次, 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新闻工作者在采写重大法制新闻时要充分向法律顾问咨询探讨, 形成较准确完备的法律意见后再写报道。新闻报道完成后, 再通过法律顾问进行审查。这样, 一来可以避免法律错误, 二来可以通过个案探讨, 使新闻记者能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四、结语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划时代意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描绘了新的蓝图, 这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实践教训与经验的总结升华, 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 也是党率领亿万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国家治理过程中面对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媒体作为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构成, 急切需要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管理新闻事业, 与其他单位、组织、个人一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而奋斗, 为实现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法治中国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权力清单制度给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笼子[EB/OL].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221/Articel04005MT.htm.

[2]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241.

[3]孙旭培.新闻法:最需要的法律最困难的立法[J].新闻知识, 1999 (9) .

[4]赵金.关于新闻立法几个问题的探讨——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J].青年记者, 2008 (12上) .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篇3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國的改革走进了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更加幸福美好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将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从国家繁荣强大看人民群众受益

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始终以不屈不饶的精神,不断奋起抗争。在起伏跌宕、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挣脱了几千年苦难深重的枷锁,开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初步繁荣昌盛,全国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繁荣强大的最大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是中华儿女几代人前赴后继奋斗的梦想,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祖国的强大与否,与每个中国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老百姓都盼望国家好,因为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保证了我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轨道前进,从而让老百姓放心,使全国人民群众更加受益。

二、从社会经济发展看人民群众受益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社会才能前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将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到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做出的正确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适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必将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也必将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将欣喜地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目标完成之日,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享受到深化改革带来的美好成果。

三、从关注民生看人民群众受益

全面深化改革十分关注民意、关注民生,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全国人民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时,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深化改革的奋斗目标,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惠及人民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受益,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目标。我们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群众是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就是为人民群众着想,让群众过上期望中的美好生活,让群众有干劲,有希望,有奔头,最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教师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4

在学校的 号召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十八大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和公报,真切感到了会议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议不仅总结和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国家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我们党和国家将在以往改革的成功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部署看,我们国家对于改革经过了深思熟虑,也抱定了坚持和必胜的决心。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包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多么让人欢心鼓舞啊!一个国家是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各方面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只在一个或者少数区域内实行改革,结果不想便知,肯定是无疾而终。我们的党和国家为了整个国家,为了全国人民走上更为幸福的道路,准备大刀阔斧的进行全面改革,是顺天承运、顺应民心,一定会得到全国人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

全面深化改革中包括教育方面的改革。其中的教育评价体制改革更是让我感到由衷的肯定和欢迎。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一定要在教育改革中积极拥护党的政策,宣传党的政策,为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奉献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篇5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把坚持群众路线贯穿选拔任用干部过程始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干部人事改革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当前,西藏复杂的维稳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干部队伍。“干部行不行,群众说了算”,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一、干部选拔让群众知情,增加透明度

群众知情是干部选拔的基础性环节,群众不知情“公认”就无从谈起,选拔任用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一要扩大和深化知情的内容。让群众知晓干部选拔任用的资格和条件、方法、程序和当前领导班子职数配置及空缺情况,对在选拔任用干部中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结果应在一定的范围公开。二要疏通和扩大知情的渠道。知情的渠道越多,知情的内容就越多;渠道越畅通,知情就越及时、越准确,越有利于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三要逐步建立透明、公开、开放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系统。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避免和克服“暗箱操作”,使群众随时“知情”。同时,要建立健全“四制”:干部推荐预告制,即把推荐的职位和条件提前公开,让群众先知情,再推荐,提前心里“有谱”。干部考察预告制,即把考察对象提前公开,让群众事先知晓要考察谁,坚持公开透明考察干部。干部任前公示制,即把拟任人选提前公开,增加介绍拟任人选德才表现方面的主要情况,让群众事先知晓要“用谁”。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即要把选人用人的过程公开,让群众看看我们如何选人用人。

二、干部提名让群众选择,增强公信度

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考察、酝酿、决定四个关键环节上让群众全面参与。一要在干部的推荐环节上,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主推荐制度。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干部的必经程序和首要程序,做到凡提拔干部首先要过一定范围内的民主推荐关,未经民主推荐和民主推荐得不到多数群众赞同的不得参加竞争上岗。二要在干部的考察环节上,探索建立“无记名征求考察意见表”制度、考察举报制度等。坚持在提拔任职考察中发布考察预告,将考察目的、被考察人、考察组联系方式公布出来,增加群众参与干部考察的深度。三要在干部的酝酿环节上,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参与酝酿,冷落那些“唱功”好、“做功”差,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谈的干部,亲近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群众认可的干部。四要在干部的决策环节上,探索建立有群众参与的干部决策机制。选派群 更多资料尽在我的主页

众代表列席研究决定选拔干部会议,让群众看着民主决策干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干部任免让群众参与,提升满意度

每一个干部都生活、工作在群众当中,他们政治上坚定不坚定,思想道德纯洁不纯洁,能力素质强不强,精神状态好不好,政绩突出不突出,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为此,每一名干部的任免都应该让群众参与,尊重群众的意愿。一要鼓励群众参与。在合理合情的条件下,通过公开征聘、主动邀请、志愿申请等方式,建立群众代表列席党委会议,参与旁听干部人事任免等各项重大事项决策,保障广大党员群众的参与权。二要加大公示力度。针对个别单位小范围的选任,通过内部渠道在本单位进行公示;针对地方主要干部以及重要岗位的干部选任,拓宽公示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多种方式,扩大公示覆盖面,确保公示成效。三要回应群众诉求。针对有争议的选任对象,要公开相关信息,及时、坦诚回应群众相关猜疑,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对干部的监督作用。

四、干部品德让群众监督,增加认可度

群众监督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监督,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一要树立群众监督理念。“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只有让群众有效参与到干部选任监督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了解掌握群众的认可度,才能选出群众认可的干部。二要激发群众监督热情。让群众掌握干部工作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以及相关法规的主要精神,让选拔任用干部的“尺子”握在群众手中,增强“主体意识”,自觉地从政策要求的视角来看待干部工作,以政策要求的方式参与干部工作。三要搭建群众监督平台。对群众反映的干部选任工作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实名举报,做到有信必查、有信必复,坚持查核结果反馈制度,把经常性的群众监督融入干部的日常管理中,堵塞干部监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让群众监督实施者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篇6

1月14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会议由高校长主持。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2、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7

座谈会由北京市科委和科技日报社联合主办, 来自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委, 以及北京各区县和首都高校院所的专家代表, 共聚一堂深入交流, 为北京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在发言中指出, 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深入分析科技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认真研究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事关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上, 科技系统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破解难题, 要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突破方面的先行先试, 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 用创新的智慧共同书写中国梦的科技篇章。

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调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 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发展战略。科技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就是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 转向创新链的管理。科技系统要有创新自信, 紧紧围绕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来调整思路, 要整合科技项目, 理清科技发展方向, 更好地配置科技资源;要在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体现市场的规律, 要按照规律来发展。

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集中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刻把握。他希望北京科技系统积极行动起来,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着力探索,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与会专家认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科技和创新体制改革方向, 对于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投资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 政府引导创新的方式也要进行改变。建立一个适合于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 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8

蔡赴朝在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首先要原原本本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做到“五个深刻领会”,即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必须切实增强落实好这项重大战略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领会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深刻领会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方向、矢志不移;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整体谋划、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优势,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中,为全社会形成法治风尚、培育法治精神,为依法治国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蔡赴朝要求总局各单位各部门结合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实际,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各项部署落实到行政管理服务全过程。要坚持法治思维,深入开展全行业普法宣传教育,把宪法法律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法规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法制建设,努力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依法改进管理和服务,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该管的坚决管住管好,同时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改进作风、创新方式、提高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9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会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团结一致的大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定理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通过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认为以下三点是需要我们重点学习和体会的。

一:改善民生

为人民服务是自建党以来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去,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人民群众过上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深化体制改革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历史告诉我们改革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这个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体制的保障。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担负着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这个历史给与我们党的光荣使命,我们党要与时俱进,自我完善,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产主义。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党要重点做到下面几点

1:共产党人要坚定理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2: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

4: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5: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6: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7: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8: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10

木老元民族中学 杨智(2013年11月21日)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是我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改革”是公报中出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全文共出现59次。这表明了中央对改革的关注和决心。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关注党的新理论、新 观点、新政策。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只有理解领会了各种思想和方针政策才能实践好并付诸于行动。

对于一名中学青年教师来说,我尤其关注教育和文化改革,通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觉悟,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说说我主要的心得: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关于教育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教育系统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大力推进学校文化改革建设,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学校文化。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有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重视,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的实质,领会好政策的内容才能够准确的执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好他人。

二、是要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服务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要贯穿尊重学生的理念。尊重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来自于老师的尊重,而不是老师的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的尊重,学生是否接受是尊重学生这一理念是否得到落实的鉴定标准。学会和学生平等的沟通。教师要为自己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服务育人,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严以律己,认真履职,注重落实,切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生,要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予改过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教师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11

11月23日上午,辉南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邹本春带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邹本春主任强调,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要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视察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支持、帮助、督促“一府两院”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组织发动人大代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献计出力,团结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共建辉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篇12

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 “三期叠加” 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这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可见一斑。从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 当前经济运行的有些指标是相互不匹配、不同步的。那么, 何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 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 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

(一) 增长速度换挡期: 能容忍降速, 但不能过度失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 把中国经济推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 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下降。继2007年经济增速达到11.9%的相对高点后, 2009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6%、9.2%、10.3%、9.3%、7.8%, 再到2014年增长7.7%。由此, 中国经济从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模式转型为中速增长模式, 开始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速放缓, 一些人士惊呼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撰文直言, 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事实上, 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5%, 中国经济已经主动放弃了高速增长的模式, 贯穿和体现了一种中速增长的思维, 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内在逻辑。而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 “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是好消息, 仍然是正能量。

应该看到, 中国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3基本要旨: 第一,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 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 将会持续地释放。第二, 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改革依然是我们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 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 我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 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 通过优化结构, 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 刺激消费, 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

(二) 结构调整阵痛期: 要扶持一批, 也要淘汰一批

中国经济降速换挡, 是主动调控、重塑中国经济的“必要成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进入结构转型阶段后潜在生产率下降的客观反映, 受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的影响, 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 而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长期来看, 这种放慢增速、提高质量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机遇, 并最终将转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2013年以来, 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如“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 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促进信息消费、扶持光伏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等, 并初见成效。当然, 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面临阵痛。在传统产业日渐衰落、落后企业不断淘汰的同时, 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发育充满艰辛。特别是为了化解过剩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一些行业难免受到较大冲击, 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市场, 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西方经验表明:结构调整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会引发种种“阵痛”, 但调整也是机遇, 早调早受益。调整得越及时, 就越能为经济转型发展赢得时间。产能过剩是个老问题, 但放到当前“三期相叠加”的大背景下观察, 产业结构调整会焕发新的生机。

(三)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要清理地方债务, 更要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 4万亿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 也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从2008年年底到整个2009年和2011年年初, 刺激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一直到现在, 是刺激政策成本的消化期, 当务之急就演变为消化地方债务。2015年6月, 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区审计结果显示, 截至2014年年底, 这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已高达近4万亿元, 同比上年增加4000多亿元。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各省推出了多项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举措, 并专门成立了省级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 实行债务扎口管理。规定要求, 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举借债务, 须报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并经同级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 并全面实行政府举债审批和余额控制制度。

而中央层面也及时出台相关政策, 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性化解地方债务方案, 主要有8:一是信贷资产证券化, 二是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三是贷款展期, 四是发行长期限城投债, 五是设立民营银行, 六是出售地方国有资产, 七是发行地方政府债或者市政债, 八是央发行特别国债兜底。总之,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 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 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准确判断完成 “十二五” 规划中的评估指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第二部分对过去5中国经济、 社会、 文化、 政治等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 2014年是“十二五” 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展了认真细致的梳理评估工作。 由于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 因此对“十二五” 整体评估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

(一) 突出指导性, 拿出有说服力的改革数据

“十二五” 时期, 中国发展始终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同时中国又进入了经济增速的换挡期、 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经济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 “三期叠加” 时期。 换句话说, 中国经济正从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增长动力转换之间, 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 原有平衡被打破, 亟须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 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并有效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鉴于此,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诸如 “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改善产业结构” 等结构效益指标完成进度情况进行了评议。“十二五” 规划实施以来, 各项指标均朝着预期目标方向发展, 多数指标进展较为顺利, 但由于发展环境与 “十二五” 初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 有部分涉及经济增长的指标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因此, 全会充分考虑到换挡转型和长期中速增长已经到来的宏观背景, 实事求是地进行宏观经济指标的研判, 适当调整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和得分权重, 更加注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 为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新数据支持。 更加注重对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规划的评估, 按照“ 守住底线、 突出重点、 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的方针, 适度提高其在评估中的权重。 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的质量的评估, 重点测算了真实的城镇化成本的数据, 并对人口均衡增长及户籍制度改革拿出有说服力的监测数据, 继而提出了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 包容性、 可持续性的基础上,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的新目标。

(二) 突出前瞻性, 为编制 “ 十三五” 规划提供新坐标

“十五”时期, 我国首次开始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尝试工作, 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党中央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5统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十一五”时期, 中国首次依法对五年规划进行了评估, 在百年难遇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及时提出了“扩内需、稳增长”宏观调控的重要思想, 这标志着中国五年规划的评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 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十八大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纲挈领的描绘, 也是为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新要求和新依据。同时,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出了不少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其中, 民富国强理念更加深入, “两个翻番”成为核心目标;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加重要, 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扩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要实现更快、更深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美丽中国将成为中国新的形象品牌。因此, 进入2015年以来, 各级各部门分别针对上述重点做好“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评估, 为丰富“十三五”规划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与前瞻性建议。

(三) 强化针对性, 围绕 “ 五个结合” 完善科学评估机制

“十五” 时期开始, 我国首次尝试规划评估。 从 “十一五” 时期开始, 我国首次依法进行评估, 2008年下半年首次聘请了第三方独立评估。但是, 第三方评估机构受聘于规划的制定者, 这在独立性和客观性上会有所欠缺。 为此, 在2013年启动的“十二五” 中期评估工作中, 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主要有以下5方面:

一是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监测各项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 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重点监测规划设立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中期节点的执行情况, 尤其是对国家确立的16项主要约束性指标以及各领域主要预期性指标的执行情况, 对应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实施评估。二是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对有明确指标的目标, 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对无明确指标的目标, 采取定性描述与分析, 客观分析评估各项目标, 其每一年的变化情况等是否均已达到预期目标, 找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原因。三是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既根据“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指标和时间节点要求, 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评价, 又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 立足当前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变化, 顺时应势, 着眼发展, 科学研判各项规划施行绩效, 明确提出进一步规划、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四是总体规划评估与专项规划评估相结合。国家各部委、各行业在对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评估的同时, 也对同步实施的、重点支撑和分解落实该总体规划的国家各类专项“十二五”规划、行业“十二五”规划等进行评估。各省区市在对各地“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评估的同时, 结合评估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署的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进行同步评价。五是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 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委托有资质、有信誉、守法律、讲原则的第三方专业审计评估机构、调查统计研究机构、数据处理机构等, 分别独立开展专业性监测评估, 并独立形成评估报告, 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决策咨询。

以从国家发改委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发言为例, 其评估的重点主要涵盖4方面。 一是围绕主题主线进行深入评估, 重点分析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实施进展, 提出改进相关工作的政策建议。 二是对24个主要规划指标特别是1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 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完成五年目标的趋势判断等。 三是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重大政策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四是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 “十二五”中后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十三五” 规划将开启改革红利全面释放的新周期

“十三五” 规划是第一个百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 “收官”性规划, 也是全面释放以改革为核心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布局的规划。 届时, 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 领先地区将率先开启实现现代化的新篇章, 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赶超战略也将相继启动, “五位一体”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全面落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初显轮廓。

(一) 重大理念转变: 重塑发展理念与价值导向

“十三五” 是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的时期, 应清醒认识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 对困难和障碍提前做好预案, 力争做到未雨绸缪, 以进一步强化各种危机、 风险、 挑战的应对措施。 必须看到, “十三五”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面临着明显不同的形势与政策背景。过去的五年规划虽然在发展思路上也有调整, 但基本上是延续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思路, 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没有变, 差别只是投资资源的多少。 因此, 全会指出实现 “十三五” 时期发展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首先, “十三五” 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期, 传统的发展理念面临重估。 GDP低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曾公开发表演说称, 未来中长期增长速度是趋势性的放缓, 经济下滑的拐点是在 “十三五” 的开局。 根据现有数据测算, “十三五” 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在7%。 而7%的平均增速对很多地区的 “十三五” 规划来说是个新挑战, 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 靠GDP的增长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需要我们 “创新” 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 要素红利逐渐消退, 协调性发展成为新宠。传统的拼能源、资源和资本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走向末路, 中国经济增长将因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而减速。同时, 在土地、资本等投入要素红利逐渐减弱, 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延续的情况下, 新的最大红利就是改革红利。十八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课题组在为三中全会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就提出:“要旗帜鲜明地亮出以建立‘规范、高效、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目标, 把理顺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企业、社会的关系为核心,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健全经济调控制度、建立成果公平分享制度。”

最后, 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问题的日益凸显, 生态文明的价值必须在更高层面给予确立。 结构调整的问题从 “十五” 提出, 经过 “十一五”、“十二五”, 到了 “十三五”已是必须全面解决的时候了。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 “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 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 但是, 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 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同时, “十三五”将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期。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有成果仅仅是初步的, 经验还很不成熟, 因此公报强调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即通过优化开发格局, 完善生态功能;推进转型升级, 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环境保护, 优化生态环境;树立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化;强化顶层设计, 健全生态制度等途径,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 重大问题攻坚: 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最后冲刺

“十三五”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各地必须瞄准 “靶心”, 与小康进程监测指标体系 “对表” , 关键是找到“短板”, 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制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 2013年,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 , 其中东部、 中部、 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8.1% 、 75.7%71.2%, 近两年实现程度又有较大的进展, 而中西部地区实现进程比较滞后。 因此, 各地区根据各自实际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 “十三五” 规划的核心任务。

对于东部地区来说,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不大, 重点是研究“升级版”的全面小康建设, 着重研究人均GDP从1万美元至2万美元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 并要研究如何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很艰巨, 关键是认清经济欠发达的特殊省情, 清楚追赶型发展是不二选择, 要跳起来摘桃子, 实现超常规发展,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后来居上。从整体上看, 在53个监测指标中, 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指标集中在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单位GDP能耗等方面。由此看出, 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总量仍然比较小, 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农村小康比较落后,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生态环境治理欠账比较多, 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为此, 中西部地区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仍然是着力做大经济总量, 实现新跨越, 大力推进转型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要紧紧扭住城乡居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攻坚, 通过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不断优化居民收入结构。同时, 要破解难点,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补齐短板, 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扶贫板块推进战略, 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当然, 更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把健康安全小康建设列入重要战略。

(三) 重大课题预研: 前瞻性突破性研究是重中之重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各级各部门要及早部署 “十三五” 规划前期工作, 尽快开展理论性、 前瞻性、 突破性重大课题研究。

首先, 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研究。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调整难点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主要针对区域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的研究, 如加快促进民间投资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提升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相关问题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其次, 关于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要结合政府结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的推进力度, 重点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及相关政策研究;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问题研究等。再次, 关于科技创新、教育现代化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课题研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驱动, 如将颠覆性创新列入“十三五”科技规划。在教育方面, 要抓紧基础教育和教育资源均衡等问题研究。基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主要课题研究方向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等。此外, 关于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及职能转变的重大课题研究。“十三五”时期改革的重点应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高效、稳健、安全的现代金融监管, 有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现实性课题。

“蓝图绘就, 号角吹响。”总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既面对现实又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体布局更加清晰, 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和领域, 凝心聚力, 万众一心,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规划政策解读高峰论坛在京举办[N].现代消费导报, 2015-11-8 (004) .

[2] .路大虎.读懂中国经济未来走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127.

[3] .吴兴德.论中国模式及其世界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98-102.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5/1029/c399243-27755578.html?m Type=Group

[5] .厉以宁等.读懂中国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217.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110.

上一篇: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下一篇:初中作文之毕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