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2024-10-03

同步小康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篇1

小里村同步小康驻村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到民政局帮助村委会争取被子及其他生活日常用品。

二、在春耕期间争取下到县农业局为群众获得价值为7000多元的生产化肥及相关农用物质资料。

三、为了解决群众最关注九、十、十一组的通组公路问题,我驻村工作组经过多方面努力,争取到3公里、4米宽的路面硬化项目(交通局)资金用于通组道路硬化工程,解决了部分群众生活出行难问题。

四、为了改善小里村的脏、乱、差卫生状况,村上开展“清洁乡村运动”。我驻村工作组争取了20吨和25000多元的资金用于新建10个垃圾焚烧池,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垃圾处理。

五、我驻村工作组积极关注我村的种植大户与养殖大户及个体企业的发展,先后为养牛大户杨再福争取到5000元和价值1900元农业生产资料,吴声武养猪大户、种植大户欧安喜积极协调有关妇女创业贷款问题。

六、协调、处理和协助小里村十组用“一事一议”项目修建进寨道路2公里。

七、积极关注本村重点困难户:

十一组 吴朝明(两个儿子因病去世,一个女儿远嫁湖南,小儿子出现精神问题)

五组 欧邦恒(残疾人,不能正常行走,家里还有一个老人)八组 潘清燕(老公前几年去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家里还有一个老人)

现阶段遇到问题:

1、垃圾焚烧池目前有部分资金缺口。

2、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物资与资金救助。

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落实好垃圾焚烧池的选址及建设问题

2、确保3公里、4米宽的同组公路顺利施工,并且要实时对工作

进度进行跟踪,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3、拟建本村的亮化工程要进行实地勘察,测绘图纸,进行详细的规划分析,确保路灯选址的恰当性与合理性,落实好资金到位。

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篇2

2015年, 华坪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克服因煤矿停产整顿导致经济断崖式下滑和“9.1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压力, 保持工作定力, 破解发展难题, 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求好的发展态势。

狠抓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回暖。清洁载能产业提上日程, 推进水电铝、单晶硅等前期工作。建成干箐5万千瓦光伏电站, 即将建成密落槽子3万千瓦光伏电站一期工程。48对保留矿井中, 有8对通过机械化改造验收恢复生产。实施11户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项目, 金芒果公司深加工项目等建成投产。石材开采及加工项目进展顺利。收储工业园区土地4100亩, 推进园区主干道项目, 园区直供电改革列入省、市日程。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3亿元, 增长26.5%。

狠抓三农工作, 农民收入提高。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种植芒果18.5万亩, 产值7亿元, 增长35.4%。制定扶贫攻坚3年行动计划, 实施投资1.5亿元的通达扶贫整乡推进项目,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挂包帮、转走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民族团结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民建公助改造村道151公里, 新建“五小”水利8534件。完成农业总产值11.97亿元, 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9元, 增长12%。

狠抓重点项目, 发展基础夯实。华攀高速竣工试运行, 基本完成华兴社区至楠木段二级路、S308省道荣将集镇段改造, 推进华丽高速华坪段、观音岩库区环湖公路等项目。腊姑河水库竣工蓄水, 鱼鼻钗水库开工, 推进马鹿水库、鲤鱼河整治前期工作, 务坪水库石龙坝连通工程完成规划设计。整体搬迁看守所、拘留所、武警中队营房, 迁建荣将粮油储备库, 完成公安局、司法局业务技术用房和敬老院新建主体工程。完成生产总值31.3亿元, 增长13.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4.55亿元, 增长16.3%。

狠抓建设管理, 城市品位提升。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 实施一批停车场、综合市场、主干道、房地产、灾后重建项目。建成县城至荣将一级路。华坪、荣将同城化进程提速。出台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管理办法, 组建出租车公司, 完善公交网络, 整治环境, 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

狠抓改革开放, 动力活力释放。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适应新常态、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 明确改革要点33项, 推出农村综合、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教育卫生、社会治理等改革措施。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9项, 合并同类事项5项。深化与四川攀西地区在交通、产业、教育、医疗、高层建筑消防等方面的合作, 融入攀西经济圈步伐加快。

狠抓社会事业, 民计民生改善。搬迁中心中学, 完成女子高中运动场等建设, 推进县幼儿园迁建、一中综合楼建设等项目,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省级评估。推进文体中心综合体建设, 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迁建改造县医院和中医院, 建立覆盖全县的120急救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社保体系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推进, 各类保险参保人数13.39万人。新建保障性住房100套。抓好“9.15”特大洪灾救灾及恢复重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5元, 增长10%。

狠抓民主法治, 平安创建深化。支持人大、政协履职, 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完成县、乡、村、组4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试点建设, 华坪信访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 社会满意度调查排名上升到全省第11位。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健全预警预测、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保护生态, 推进和谐矿区建设。

狠抓党的建设, 执政基础巩固。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从严从实管理党员干部队伍、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 出台了一批文件。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活动成果, 持续整治“四风”, 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高标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走活干部这盘棋, 讨论决定干部任免7批167人, 晋升职级264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一岗双责、一案双查等要求。支持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给“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二五”期间, 全县GDP、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年均增长3.9%、3.1%、29.1%、0.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7:44.4:36.9;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均增长17.6%和13.3%。

同时, 也面临困难和挑战:经济实力不强, 总量偏小, 仅占全省的0.2%和全市的12.2%;产业结构单一, 链条短, 一煤独大;基础设施薄弱, 瓶颈制约突出;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民增收难;城镇化水平低, 社会事业滞后;创新能力弱, 科技投入不足;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同步小康压力大;热点难点多, 维稳任务重等等。对此, 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解决。

科学谋划续谱蓝图

“十三五”时期, 华坪经济发展进入重大机遇期, 改革创新进入攻坚期, 对外开放进入提速期, 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期, 社会建设进入转型期, 机遇难得。从外部看,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战等战略, 必将加大对西部的支持, 加快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 为华坪充分发挥电优势、作好电文章、发展电产业, 转型发展以水电铝、单晶硅、金属镁等为重点的清洁载能产业提供机遇;省里把华坪列为省级重点开发区、省重要的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和50个拟培育的100亿元产值重点工业县, 有利于华坪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市里也把华坪确定为以清洁载能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区, 支持华坪融入攀西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 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和工业品物流仓储业等, 有利于华坪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从内部看, 华坪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五大基础网络”加速推进期, 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态、社会、党的建设齐头并进, 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已具备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潜力。

我们要以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 主动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 坚持赶转并举、提质升级主基调, 强化创新、责任和融入意识, 以发展观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在经济转型升级、五大基础网络建设、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 在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破难题、补短板上取得进展, 力争实现: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均增长13.5%、21%、6%、20%、12%、10%、10%、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政策范围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把华坪建成全国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和全省清洁载能产业基地,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 要抓好以下工作:

打基础, 增强发展新后劲。抢抓全省“五网”建设机遇, 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城乡要求,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通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完备的水利设施体系、统一安全的城乡电网和方便可靠的信息网。

促开放, 拓展发展新空间。抓住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机遇, 力促开放, 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 千方百计融入, 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合作, 开启双向开放模式, 实现优势互补、互相融合, 形成区域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扬优势, 挖掘发展新潜力。找准区位和资源优势,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 挖潜力、调结构、促转型。寻求优势互补, 加强区域合作, 借船出海, 借力发展, 发挥优势, 释放潜力。

调结构, 培育发展新支撑。走集约、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做特一产, 发展以芒果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 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子, 在产业富民上求提升, 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做强二产, 抓好以清洁载能产业为突破口, 以煤炭、生物资源、建材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 在工业强县上求跨越, 增加值年均增长19%以上。做优三产, 打造一批以生态产业体验观光、观音岩库区自然风情、民族特色文化休闲等为重点的精品旅游线路, 对接丽江、攀枝花旅游环线, 带动三产发展, 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抓改革, 增添发展新活力。把深化改革开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主动对接、及时跟进上级主导推动的改革重点, 探索具有华坪特色和亮点的改革,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补短板,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抓好脱贫攻坚、公共服务提升、教育提质惠民、创业促进就业、城乡居民增收、社保扩面提标、人口均衡发展等工作, 补齐社会事业、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短板, 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让发展更有温度, 让百姓幸福更有质感。

育人才, 凝聚发展中坚力量。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把人才作为强县之基、跨越之本、小康之要, 培养本土人才, 广纳县外人才, 建设能支撑跨越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 让各类人才大展所长, 充分释放第一资源能量。

再接再厉给力2016

2016年, 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的第一年。必须盯紧目标、务实苦干, 力争完成: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0%、5.5%、18%、2%、15%、12%、10%、12%以上, 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促转型, 构建产业体系。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好新型工业化建设: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把工业突破作为经济工作主旋律, 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 制定工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 明确思路和对策;发挥电优势, 做好电文章, 发展电产业;招商引资, 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载能产业;强化依靠煤炭但不依赖煤炭共识, 转型升级煤炭产业;挖掘生物资源优势, 培育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生物加工业;开采加工石材, 壮大建材产业;按照“一园三片”格局, 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打造发展平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思路, 制定生态产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 抓好以芒果为支撑的优势特色农产业, 发展花椒产业;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建立以芒果为主的科研工作站, 走产、学、研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围绕现代服务业壮大第三产业:发挥旅游资源、区位、民族民间文化优势, 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 重点规划实施好观音岩库区和果子山片区旅游项目, 带动服务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项目, 增强发展实力。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 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理念, 强化规划引领, 抓住全省“五网”建设5年攻坚大会战机遇, 抓好项目筛选储备、科学论证、立项报批, 策划包装一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 争取挤进上级的盘子。健全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妥善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 推进项目建设。协调好华丽高速施工, 推进观音岩库区航运码头及城乡客运枢纽站建设, 实施乡村道路硬化工程, 抓好华坪至永胜、荣将至战河、石龙坝至永仁二级路建设;抓好鱼鼻钗、马鹿和兴隆水库、务坪水库石龙坝连通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建设“五小”水利;实施好河东变电站110千伏升压改造、城市燃气等工程。抓好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

抓招商, 提升发展活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和促进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 树立“开放就是发展、招商就是发展”理念, 落实一把手负责制, 实行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和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制,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构建“领导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行动”的招引格局。优化软环境, 搭建平台, 破解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等问题, 营造有利于承载产业、吸引投资、便于兴业的环境。坚持引大引强、扶大扶强, 突出产业招商, 围绕清洁载能产业、特色农产业、城镇化建设和休闲观光旅游抓招商, 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项目, 实施1至2个顶天立地的重点项目, 抓好一批铺天盖地的项目。创新方式, 拓宽渠道, 引进国有、民营和社会资本, 拓宽新空间, 争创新优势。

推改革, 增强发展动力。认真研究上级关于深化改革的部署, 全面谋划年度改革任务, 健全调查研究、台账管理、协调推进、督查考核等机制, 打好改革攻坚战。把解决深层次问题作为重点,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抓好农村综合改革, 推动“三权三证”依法流转、抵押、担保;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优化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资源配置, 做实做强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 搭建实体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简政放权, 优化服务。争取国家和省、市层面的改革试点, 抓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试点。统筹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保、就业创业、社会治理、公务用车等改革。把开放合作作为长远大计, 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攀西、成渝、滇中城市经济圈, 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开放型经济, 构建速度更快、合作更广、层次更高的开放格局, 走小县大开放发展路子。

强统筹, 促进协调发展。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抓好城市环境改善和功能提升, 完善道路、供排水管网、防灾减灾等公共设施, 强化公共停车场、城市综合市场等配套设施;加快以文体中心、鲤鱼河生态文化长廊、蓝色港湾水体公园等为重点的带状休闲公园建设, 增强服务功能。强化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控制, 加强规划管理, 加快中心、荣将同城化发展进程, 把华坪打造成丽江旅游的迎客厅、攀枝花休闲的后花园。聚集人气, 发展商业、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突出产业、生态、休闲、文化等特色, 整治环境卫生, 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美丽集镇和特色村寨。建立权责明确、建管分离的城管机制, 推广智慧城管系统, 提升市民素质。解决乱停乱放、物管混乱等问题。跟踪协调撤县设市。落实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政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优生态, 改善环境质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强化森林、水系、野生动物保护, 完善生态管护长效机制, 引导企业和群众投资造林, 治理石漠化;继续实施天保、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 抓好森林防火和能源建设。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 科学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落实水源和备用水源保护措施。推进节能减排, 遵循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思路, 不上环保不达标项目, 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建设大美华坪。

惠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优化财政支出, 加大民生投入。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 加快县幼儿园迁建、中心中学附属工程、人民小学扩建等项目;抓好职高迁建。改革公立医院,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规范化管理民营医疗机构,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二孩政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复退军人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支持自主创业。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建设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探索政府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模式。监管物价, 保障实惠消费。实施10大脱贫专项行动, 确保1个贫困乡、3个贫困村、3000名贫困人口脱贫。推进“9.15”特大洪灾恢复重建项目。

保稳定, 提高管控能力。创新管理, 创建平安。推进依法治县, 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 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加强诚信建设, 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 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加强源头预防和专项治理, 抓好安全生产。

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篇3

2015年,全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突出体现在普及延伸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办学质量有了新提升,发展方式实现了新拓展。全省已建成各级老年大学(学校)2975所,学员30.9万人,学校数和学员数分别比上年增长16.2%、26.4%。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学校数增加1700所,学员数增加17.4万人,老年人入学率增长4个多百分点,多项发展指标实现了翻番,超额完成全省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孙永春充分肯定了2015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动老年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新理念新战略。始终围绕培育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来创造提升老年教育,立足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大局来发挥老年教育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进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中突出老年教育的重要地位;切实聚焦主业、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老年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突出思想教育,着力在增强政治意思和看齐意识上下功夫。推进开放办学,着力在增强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创新方法措施,着力在提高老年教育质量水平上下功夫;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为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切实加强改进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统筹强化各方面支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孙永春强调,全省老教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勇于創新,锐意进取,勇于担当、苦干实干,以新状态展现新作为,社会作出新贡献。

王小乐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老年教育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网络,有力促进老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依法依规治教,不断加强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把握办学规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营造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创我省老年教育工作得新局面。

会上,省领导还向荣获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的15所老年大学授了牌。

(本刊记者 杨艳 杨琴)

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篇4

三穗县八弓镇马鞍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夏峰

根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安排部署的要求,本人于2014年3月1日到三穗县八弓镇马鞍村按时报到,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这半年来,我积极走访党员、群众,通过座谈、走访、调研、慰问等方式,认真落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内容,真抓实干、真蹲实驻、真帮实促,扎实推进驻村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制定工作计划,认真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要求,先后在深入马鞍村各组调研、走访、慰问和帮扶困难群体的基础上,结合该村特点,与村支两委领导共同协商,研究制定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计划,并按照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对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精神及各级党委政府惠民政策的学习和宣传。

半年来,本人利用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和其他党员群众大会时机,组织马鞍村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贯彻学习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精神及各级党委政府惠民政策,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促发展。半年来组织群众学习会议12次,组织召开党员及群

众代表大会6次。

三、加大走访力度,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深入马鞍村各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与老百姓交心谈心,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收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群众困难,倾听百姓心声,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到目前共走访16个村民组,走访群众206人次,撰写民情日记89篇。在走访过程中,化解矛盾纠纷4起,帮助群众提供信息技术8起,送学上门12次。

四、切实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慰问活动

为做好马鞍村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5月28日,在王文云副局长带队下,深入到三穗县八弓镇马鞍村,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慰问活动,并走访慰问农村计生贫困户。对马鞍村10户计生贫困户进行了慰问,与他们促膝谈心,询问他们的家庭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向每户发放了500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手里。并嘱咐帮扶户要自觉遵守并带头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牢固树立“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争取早日勤劳致富奔小康。

五、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村的全面发展 ㈠、2014年全县“一事一议”总盘子没有安排马鞍村,本人只好到州级单位争取项目资金。由于时间关系,跑了6

个项目,最后定下的只有州体育局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计6万元。

㈡、到马鞍村驻村工作半年来,已协调本单位资金2.8万元,县气象局0.6万元,六、积极开展“六 〃 一”慰问活动

5月28日,在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文云的带领下,州局相关科室人员和马鞍村两委干部一起对马鞍村的12个学龄前儿童开展了“六 〃•一”慰问活动,给每人送了个书包。并鼓励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党、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勤奋学习,锻炼身体,长大以后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学习力度,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及省州县有关会议精神进行宣传贯彻学习,把党和国家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宣传贯彻到千家万户,让广大老百姓感知党的温暖。二是根据省、州、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落实。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意、暖民心”,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驻村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三是进一步查找自身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进一步推进“一宣四帮”驻村工作内容,并以创新的方式开展和落实,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帮扶资金,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建设。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日记2 篇5

2013年3月15日,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干部驻村同步小康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实际、老百姓的难处。按照预定的调研提纲的内容进行走访调查,反思这两天的走访工作,我问自己,走访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走访要明确目的任务。做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漫不经心,既无目的,又不规定任务,那是在扯淡,走访工作同样如此。因此驻村工作组在走访工作中,心中要明确走访目的,要带着问题,明确任务去走访,走访工作清单一定要做到清楚详细具体。

其次,走访要把握时机、方法。群众工作无小事,事事都涉及到他们的生产生活,走访不是慰问,不是让群众第一时间能得到实惠的活儿。所以,驻村工作组的走访活动一定要把握时机、讲究方法,该是屋里就屋里,该是田间就田间,该选择在晚上就选择在晚上,该用座谈的方式就不要用问卷的方式,该用拉家常的方式就不能用开会的方式,该让群众发牢骚、讲气话就要有耐心,沉住气。总之,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任务而实施。

第三,走访要注重形象、言行。走访的形象就是要让群众拉开话匣子的形象,就是要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衣着整洁不等于西装革履,走路、骑自行车不丢人,喝凉开水同样达到解渴的目的,在走访中该讲方言就不要讲普通话,该耐心听讲就不是目不视人,该征求意见建议就不要乱发言、乱表态。既要达到走访效果,又要维护干部形象。

第四,走访要及时梳理归纳,通过对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的走访调查,要在繁杂的语言和零碎的数据中抓住主线,梳理出前因后果,归纳出问题的本质特征。答应为老百姓办的事,一定要努力办到,办不到的,要及时回复老百姓事情办不到的原因。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简报 篇6

创新筹资机制,破解资金难题。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充分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把237个村972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挤进国省计划笼子。二是增加财政投入。从起,每年在财政“一事一议”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按照25万元/公里的标准进行补助。三是统筹项目资金。20xx年,统筹交通、扶贫、农经等资金1.4亿元,新建通村水泥路450公里。四是群众筹资投劳。引导群众自觉筹资投劳、自调自移土地林木,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形成良好氛围。

创新立项机制,打破“等靠要”思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通村水泥路建设竞争立项的通知》,强调“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把修路的主动权交给农民,政府主导但不包揽。村委会采取“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等方式召开群众大会,通过村组动员、乡镇申报、交通局实地规划等程序,对议事效果好、建设积极性高的行政村优先安排项目,对实施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进度缓慢的行政村暂缓修建。通过此举,加大奖惩力度,打破“等靠要”思想,充分调动群众的修路积极性,20xx年,优先安排群众积极性高的贫困村54个。

贫困地区如何实现同步小康的思考 篇7

一、云南贫困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贫困人口集中

云南有73个贫困县, 高居全国第一, 其中包括:昆明市有三个贫困县, 分别是: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曲靖市有两个, 富源县和会泽县;保山市有三个, 施甸县、龙陵县和昌宁县;昭通市有十个, 分别是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威信县、绥江县、彝良县、镇雄县;丽江市有两个, 宁蒗县和永胜县;思茅地区有八个, 它们是墨江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西盟县、澜沧县、普洱县;临沧地区有七个, 永德县、凤庆县、沧源县、镇康县、云县、临沧县、双江县;德宏州:梁河县;怒江州有四个, 分别是泸水县、兰坪县、贡山县、福贡县;迪庆州有三个, 维西县、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此外, 还有许多贫困县, 这些贫困县区必须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

(二) 贫困地区相对集中

在我国东西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由于东部沿海开放早, 交通便利, 使得东部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高高于西部。这致使全国多个最不发达县区集中分布在同一个省、市当中。贫困县乡的分布呈现出地理群集性。云南在我国地处西南, 交通不便, 相对封闭,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南的发展。

(三) 长期发展滞后导致贫困地区没有自我发展能力

由于交通的不便和处于长期的封闭状态, 贫困地区不能及时的了解外部的发展情况, 导致贫困地区的人无法接收到最新的技能和思想, 从而阻断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机遇。与其他地区相比, 贫困地区大部分的人均GDP、人均储蓄存款、人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 相当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在这种经济实力薄弱, 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地区, 人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变得十分有限。

(四) 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由于贫困地区人们收入较少, 他们的购买力也相对较差, 他们拥有的消费生活品和高档耐用品少之又少, 部分家庭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手电筒。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表现在生活上, 在交通出行等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困难, 这不仅使贫困地区的人不能走出该地区, 还为国家的扶持资金及物资的运输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生活质量的差异导致了许多贫困地区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到相对较发达的城市打工, 致使贫困地区出现了许多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 这又为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 由于青年人的外出, 该地区的人力资源进一步缩小, 在该地区发展的过程中, 人力资源的缺失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五) 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 许多贫困地区依山靠山、依水吃水, 导致了树木的大量砍伐或者过度捕捞,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导致了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不仅给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也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云南生态环境特殊, 随着人们对树木乱砍乱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云南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不仅如此, 由于当地的现代化发展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自然灾害的防控预警机制也比较薄弱。

(六) 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在教育方面。教学设施不完善、入学率低以及思想观念的封闭性, 让许多孩子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学, 极大的影响了该地区的人口素质。此外,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许多地处云南大山深处的孩子得不到完善的教学资源。医疗卫生方面, 云南贫困地区医疗设施不完善, 交通不便, 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疾病传播, 影响了当地人的健康水平。在养老保险方面, 部分地区还没有实施这一政策, 使得许多贫困地区的老人得不到该有的社会帮助。

二、贫困地区如何实现同步小康

根据党中央实现同步小康的要求, 解决贫困地区存在的各个问题有以下思路:

(一) 提高居民收入, 改善生态环境

在贫困地区发展的过程中, 要注意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不要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和盲目的攀比。政府要根据该地区各方面的情况, 把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同步小康的中心任务。对云南政府来说, 提高居民收入, 不仅要让居民手里有存款, 还要提高贫困居民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水平, 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居民的物质水平和精神娱乐水平。使贫困地区的人享受到与城市人口相同的社会服务。此外, 还要改善贫困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不仅要让居民在物质方面实现温饱, 还要提高居民自身的身体素质。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实现共同小康的基本保障之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 对森林、树木、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防止它们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水土流失、草原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这不仅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 也响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最后, 还要注意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出现社会生活不稳定的情况。

(二) 自力更生, 自我发展

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是有限的, 贫困地区要实现真正的脱贫, 最重要的是要靠自我发展。可以根据云南当地的具体情况, 修建梯田, 因地制宜种植一些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水果, 蔬菜等。要实现自我发展, 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充足的劳动力、合理的资金投入以及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 通过对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引用, 云南可以切实的改善贫困地区的市场环境。但是在一切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 政府的扶持和干预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 政府的优惠政策或者来自社会的外部支援都要以提高该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

(三) 统筹发展, 合理协调

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中, 要注意与其他地区的协调合作。云南贫困地区的小康道路不能封闭起来, 要让它们与全国的发展结合起来, 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使贫困地区与全国各个地方的发展联系起来, 并且将其纳入发展经济圈, 参与全国范围内的资金调动、人力调动等。云南政府还要合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 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其在全国的竞争力。此外, 不仅要求政府关注贫困地区, 还要关注云南贫困地区周边的地区, 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工作要尽量通过经济梯度, 使其与周边产生自然压差, 让贫困地区所缺乏的资金和技术渐渐渗透进去。还应该及时关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因为过慢或者过快的增长也会为该地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四) 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 完善社会基本服务

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当地市场运作及资源使用的效率。基础服务的建设, 如:学校、文化场所的建设,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尽管自然因素为云南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甚至有些自然因素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才有所改变, 但人们可以改变当地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的改变可以有效的缩小贫困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改变社会因素包括:改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素质。例如建立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心, 加强对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等等。在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中, 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社会基本服务。就我国近几年的扶贫政策和成果, 可以看出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取得了进一步飞跃, 但是这些地区的人口素质仍然有待提升。所以在支持贫困地区的同时要更注重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五) 加快贫困地区养老保险制度

在同步小康的建设过程中, 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改善民生是重点。2011年, 我国国务院政府报告中, 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的目标。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建立健全农村或者贫困地区的养老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对于云南贫困地区, 不仅能够保障老人们的基本生活还使得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 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 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人的生活水平。

结语

在我国贫困地区实现同步小康的过程中, 政府要加大对其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给予贫困地区充分的经济资助和物质资助。贫困地区要实现自我发展, 不能一味的依靠国家的扶持, 要自力更生, 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发展该地的特色经济体系。这样在政府外力扶持和地区内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 云南的贫困地区会永远摆脱贫困。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我国全面小康的目标, 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才会更加丰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进一步实现。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近些年有了稳步的飞跃,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城市和乡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在许多偏远的农村依然有很多贫困人群。如何实现这些贫困地区的同步小康, 这是社会群众和政府必须重视的问题。解决贫困地区同步小康的问题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进步, 还是党和政府带领人们进入更好的社会生活的承诺。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贫困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贫困地区,突出问题,同步小康,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田应勇.加大扶贫力度: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关键[J].贵州民族报, 2013 (02) .

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同步小康;思南县;青杠坝村;示范创建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8.0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惠及全中国人民的宏伟奋斗目标,贵州作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重的省份,认真抓好村级同步小康示范建设意义重大。思南县至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以来,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关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的重要论述,紧抓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通过先进乡镇、村示范带动后进乡镇、村及时跟进,全县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同步小康创建良好局面,以青杠坝村为代表的示范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 基本情况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杭瑞高速、思剑高速“二高”横穿县境,黄金水道乌江纵贯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全县国土总面积2 230.5 km2,其中耕地67 686.7 hm2。全县辖28个乡镇(街道),526个村(社区),2014年,总人口68万人,实现生产总值87.90亿元,财政总收入8.4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 996元。

青杠坝村位于思南县南部,距思南县城25 km,距集镇塘头7 km。全村辖6个村民组,228户,1 058人,耕地面积54.7 hm2,石山、荒山、荒坡面积大,土壤贫瘠,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村,贫穷落后曾是这里的代名词。在同步小康示范创建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体村民大力发扬艰苦创业、敢于拼搏的斗争精神,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小康发展之路。

2 创建标准

2013年1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县为单位推进同步小康建设任务。为切实抓好思南县村级同步小康示范建设,科学评价示范村建设情况,思南县参照贵州省方案制定了《思南县同步小康示范村创建标准》,包括:经济发展(权重29%,下分9项指标)、社会和谐(权重15%,下分2项指标)、生活质量(权重18%,下分8项指标)、民主法制(权重11%,下分7项指标)、文化教育(权重14%,下分4项指标)、资源环境(权重13%,下分5项指标)六大方面,共35项考核指标。(详见表1)

3 创建成效

对照《思南县同步小康示范村创建标准》,思南县小康办组织验收组对青杠坝村小康示范创建进行了验收。结果表明,全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达到100%,60%指标已超过验收标准。

近年来,青杠坝村以“民心党建”工程为抓手,确立了“山上发展牛羊,山腰发展果树,山脚轮作大蒜、西瓜、辣椒,林间建立蛋鸡养殖小区,”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村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4个,2014年总产值3 100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8万元,实现了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嬗变,多次获省、市、县表彰。2013年,示范创建经验获陈敏尔省长批示;2014年,先后被省、市、县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创建示范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等;2015年3月,被表彰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

4 主要做法

4.1 狠抓经济发展,实现村强民富

近年来,全村立足村情、科学规划,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全面推广大蒜-辣椒-西瓜轮作,累计种植面积100 hm2;养殖蛋鸡10万羽,肉鸡12万羽。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173万元(其中:养殖业收入36万元,种植业收入18万元,公墓收入8万元,集中安置房收入105万元,水协会收入6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8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97%。

4.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全村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46万元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安装主管道1.3 km,入户管道5.1 km,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建排污渠3 km。油化通村公路2.5 km,硬化通组公路4.5 km,硬化入户便道8 km,道路通畅率达到100%。2010年申请项目资金16万元,修建生活污水治理环境环保池1个,经上海复旦大学项目研究评估,于2011年5月投入使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已全部结束,电杆、电线整齐,农户内部电线规范,安全用电率达到100%。安装了村级广播,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电信、移动、联通等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在村公路主干线两旁、中心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修建休闲亭2座,150 m休闲长廊1个及公用卫生厕所1个。在生态移民小区修建了200 m2的花园2个。

4.3 以集中建房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节约建设用地原则,全力推进农村住房集中安置,把原有的6个自然小组统一规划成3个集中安置点,为了方便原住在地势较高,交通、水电不便的农户建房,2013年,全村已在村进口主公路旁的荒山地带建成了一个可安置60余户的集中建房安置点,共1.1万m2,修建300 m2的中心花园1个,安装路灯8盏、垃圾桶5个、石凳6把。2014年3月启动实施第二期龙潭源集中建房安置工程,规划总面积1.5万 m2,已安置52户,建成2 500 m2的休闲娱乐广场1个。2015年开工建设了第三期集中建房工程,规划安置25户,启动30户“一户两宅”旧房搬迁工程,实行安置户搬迁后宅基地耕地复垦。

4.4 狠抓民主法治建设,打造和谐乡村

以“四大民主”建设为目标,规范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探索出“1+1”模式(村干部与村民),形成了一套好的村民自治机制,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在实施村级事务中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原则,公平、公正、民主、规范地开展工作。全村实现计划生育率100%,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社会参保率100%。

4.5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活力乡村

全村现有农家书屋1个,存书3 000余册,建成远程教育示范点1个,为群众学习和经验交流提供了平台。筹集资金30万元,修建了占地1 000 m2的村级篮球场及相应的健身配套设施。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修建了占地800 m2的游泳池1个。全村还成立了1支经过专业培训的文艺宣传队伍,结合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编排节目,发挥了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利用春节,每年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农民全民运动会,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为营造浓厚慈孝氛围,村委会经常邀请老党员、企退人员等来参加活动座谈会,节假日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同时积极开展慈孝文化教育宣传,举办慈孝讲座等活动,积极开展“慈孝家庭”、“文明家庭”等各项评比活动。

4.6 抓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宜居环境

对全村大部分住房实施了立面改造,扶持每家庭院建1个10 m2的小花园,争取上级资金16万元安装垃圾桶60个,新建垃圾场6个。在村庄主干道、通组路栽种景观树,在半山区全部种上了经果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为加强村庄卫生管理,成立了村级环卫保洁队,每户每月交纳卫生费4元,每月2次定期集中清运垃圾。对蛋鸡、肉鸡养殖的粪便实行统一收集、发酵处理;按照新农村“一池三改”项目要求,全村95%以上农户已实现改厨、改厕、改卫。为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全村100%实行了测土配方技术。

5 经验与启示

5.1 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前提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青杠坝村的发展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每一次的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都会有群众的不解和质疑。在这个时候,村支部的每一个成员都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群众不理解的时候,村支部的成员先试先干,将民心拧成一股绳。

5.2 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选准带头人是关键

青杠坝村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领路人——冷朝刚。冷支书敢于打破传统的农耕方式,以敏锐的市场嗅觉、超前的市场意识寻觅时机,通过个人种植大蒜、西瓜示范带动,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5.3 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找准发展思路是核心

产业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增收的核心。青杠坝村发展的实践证明,山区农村要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将产业发展作为主要依托、主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只有通过瞄准市场供给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能够在全国全省同步小康创建中实现率先发展。

5.4 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引导群众参与是重点

青杠坝村从过去的邻里纷争、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盛行到如今的安居乐业、乡风文明、精神焕发都离不开村干部的宣传发动,利用调研、走访、帮扶和慰问机会,深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接触,多说群众喜欢听的话,多做群众喜欢做的事,不断密切和加深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参与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20).http://www.zhb.gov.cn/zhxx/hjyw/201211/t20121120_242254.htm

[2] 王克桥.对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指标的探讨[J].辽宁经济统计,2006(11):4-6.

[3] 吕庆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绍介[EB/OL].[2015-04-10].http://www.docin.com/p-580044622.html.

[4] 卫长林,林紫坤.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镇的调查[EB/OL].(2014-06-17).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6/17/c_126632157.htm.

调研同步小康工作简报 篇9

3月8日,黔东南州委政研室副主任、州小康办综合组组长龙施军一行在县委小康办及尚寨土家族乡党委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乡调研指导小康示范建设工作。

龙施军一行先后深入到该乡大河村、律令村调研小康创建工作,认真听取了各村两委及该乡主要领导的小康示范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实地查看了辣椒合作社培育示范基地、油茶培育基地及村小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对两个村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是要继续准好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级详细规划;二是坚持完善“党建+N”创建模式,做好产业发展使群众脱贫致富;三是紧紧围绕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继续抓好小康创建落实;四是要落实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小康工作的创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工作计划 篇10

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充分运用村宣传栏、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村民会议、宣讲报告、送学上门、张贴标语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讲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宣传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念、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宣传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对加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社会公德、公民道德、村规民约、文明新风等,引导广大基层群众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努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

积极帮助村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根据村情实际和市场需求,帮助争取和提供政策、信息、资金、项目、技术等支持和服务,督促项目落实;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广泛开展农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大力开展智力帮扶、项目帮扶、产业帮扶,扶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力帮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帮扶农村脱贫致富。

三、帮助改善民生

积极帮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办惠民利民实事好事。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一批现实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帮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纷排查,参与群众生产劳动,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掌握当地在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矿群矛盾、产权纠纷,水库移民、邻里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有关情况,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提高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帮助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帮助建立健全党组织进位.党员晋星机制,党员承诺践诺机制;帮助开展“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1、搞好核桃苗种植后期管理;

2、落实烤烟种植面积任务及督促烟农搞好田间管理;

3、督促种植大棚户搞好技术培训及管理;

4、管理好农家书屋,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

5、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关心养殖户做好防疫工作;

6、配合其他村干部搞好常规工作。

为扎实推进新桥营村同步建设小康村的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切实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现结合本帮扶村的实际情况,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进驻新桥营村村委会后,及时了解村基本情况、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具体工作的情况和工作进度。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着力提高群众的相关法律意识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能指导好同步小康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配合搞好新桥营村吃水难问题。

四、配合有关部门和村干部做好仫佬族村寨建设工作。

五、着力引导农民向蔬菜、养殖、烤烟等合作社方向发展,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

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帮扶工作精神,全心全意地为困难群众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七、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善于思考,争取早日找到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八、根据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配合村干部反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计划

驻村工作队队员:谢焕琴

二月中旬,我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人员的身份来到了新桥营村。为更好地开展新桥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现将本人2013年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进村入户调查,了解民情 由于对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要把进村入户调查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要花大力气、苦功夫走村串户、访问群众、掌握情况,做到村情民意一口清。同时还要及时向村领导了解村两委主要工作情况、工作进度、制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内容。

二、认真学习农业政策,督促相关政策落实 加强对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的学习。通过开展农业政策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能开展农村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督促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同时向村民群众虚心请教,对农村生产生活工作形成一个真切的认识。

三、配合村两委,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春耕时节已经来临,为抓好春耕生产工作,我们要配合好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发动群众,深入田间地角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工作,围绕水利建设、科学防旱、田间管理等内容,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为春耕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我乡的主要的支柱产业是烤烟生产,2013年发展烤烟种植预计是1576亩,目前马上要面临的是烤烟的大规模种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春耕生产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找好项目,干出实事 据了解,新桥营村近两年实施的项目主要有金家坟至柏秧坪3.3公里道路硬化、仫佬族村寨建设、200亩经果林、老虎洞人畜饮水、2100亩核桃种植等项目,协助村委和所涉及的村组对已完成的项目加强后续管护,使其效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未完成的项目,要配合村支两委搞好项目实施协调服务。结合仫佬族村庄内部道路未硬化且不完善,仅有3条入户路,路面为土路,宽度分别为3.5米、2.5米、2.0米,质量较差,受天气影响较大,雨天道路泥泞的现状,积极作好项目申报,争取尽快落实,改善仫佬族村寨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通过对村情民意的深入调研,结合驻村发展状况,不断寻找和抓住我村急需解决的、制约我村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争取为所驻村的建设添砖加瓦。

新桥营驻村干部工作计划

驻村干部工作员:尚聘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市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并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形成强大的动力,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1、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培训好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委会日常事务。

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3、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4、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

上一篇:最新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下一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水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