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2024-08-18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通用9篇)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1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

章利宽

(淮北百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北 235052)

摘要:为切实抓好、做好工会工作,在工会组织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上需要进行有效地创新,操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创新,就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最大限度地彰显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四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工作的活力;五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明确工作职责,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会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关键词:企业工会;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是推动实现工作突破,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工会应把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纳入方针目标考核,科学推行部门创新项目工作,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探索企业工会工作新路子、新方法,对每位工会工作者来说既是要求更是任务,因此,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工会现状,就如何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本人做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环境,企业必须紧紧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创新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习借鉴、博采众长,创造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工会工作“品牌”。要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要创新工作思路,勇于冲破那些封闭性的、习惯性的、依赖性的、模式化的思维束缚,进一步树立工会的新理念,探索工会工作的新载体和新方法,构建保障各项工作落实的新机制。要创新工作目标,坚持从工会自身的实际、优势和特点出发,善于把上级工会、企业党政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与工会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作中的硬任务与软指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工作内容,还要根据企业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和重点,坚持做到服务发展显作为,服务职工群众见实效,开展活动有影响,自主工作有特色。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最大限度地彰显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抓重点,就要统揽全局,找准主次,集中力量,抓出成效。要始终把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随时分析企业在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就企业来讲,就是要把“和衷共济、和博共创、和谐共赢”贯穿于企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聚群英智慧,奏和谐乐章”。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攥紧拳头,形成合力,集中精力抓住重点不放松,以“重点”工作求突破,精心打造工会特有的工作“品牌”。一旦确定了工作重点,就要在工作上突出出来,调动工会整体力量共同攻坚,做到在人财物上优先保证,在舆论宣传上营造氛围,在落实措施上狠抓督查,切实保证重点工作重点抓。还要在工作中不贪多、不求大,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文章,把心思用在干实事上,把精力投入到求实效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

要从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入手,搞好工会工作宣传策划,加强与宣传媒介之间的联动,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宣传橱窗等多种媒体,不断增强工会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总结提炼在职工群众性建功立业、扶贫帮困送温暖、民主管理、文体活动、女工工作、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特别是围绕弘扬劳模精神,策划组织一些有较强影响力的系列报道、主题报道、专题报道,吸引凝聚职工参与到企业中心任务中来。同时每年都要围绕企业中心任务、中心工作,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打造符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的品牌活动,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多谋划。

四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工作的活力

要经常深入职工群众,到车间一线,到基层去听民意、找对策,多到职工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工作不好推动的地方,多找熟悉情况的人、敢讲真话的人了解情况,切实为职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要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善于 2 创造和运用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创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特别是要根据基层实际和职工群众需求来安排工作、设计活动,如通过实施定单式职工培训、全方位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短平快劳动竞赛、针对性合理化建议征集等形式,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工会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焕发新的活力。

五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明确工作职责,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会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要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做到人人有压力、有责任、有任务、有目标。要将任务量化、细化,列出工作进度明细表,落实到每个基层分会、每位分管领导、每个工作部门、每位工作人员,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要改进考核办法,要敢于去考核工会工作,并把工会考核工作做实做好,要严格考核监督,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每一名工会干部、工会工作人员的业绩。要建立和完善目标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形成全力以赴干工作、干事创业争一流的工会工作好风尚。参考文献

[1]戴建中.私营企业雇工及劳资关系调查报告[J].社会学研究,1996(6).[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07.[3]陈丽琳.企业文化的新视野.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4]颜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5]姚洋,钟宁桦.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福利[J].世界经济文汇(沪),2008(5).[6]李靖斐.新时期中国工会社会性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08(5).[7]王兆国.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J].中国工运,2009(6).[8]任小平.中国工会:转型期的诉求责任与制度救济[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9]宋晓梧.将劳资集体谈判落到实处[N].新文化报,2010-03-06(2).[10]税昌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创建学习型工会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3 2009(5):82-83.[11]崔鹂.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打造工会高效团队.今日科苑,2009.18.[12]张均梅.关于对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职责的思考.才智,2009.10.[13]杨基滨.当前基层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职工教育,2009.5.[14]陈金波.点线面的契合:基层工会信息工作的梳理审视.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7.[15]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自身建设的决定.[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17]《企业工会工作条例》.[18]《工会法》.4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2

一、强化思路观念创新, 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都在发生变化, 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更新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要适应新观念, 开阔新视野。其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千方百计地及时掌握职工思想的新动向, 有的放矢地采取职工喜爱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目的在于增强职工的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 落脚点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二要适应新形势, 开拓新思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随着时代

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重大活动、企业各阶段的主攻方向等, 及时研究职工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思路, 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手段开展职工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

三是适应新发展, 采用新手段。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努力提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永远保持活力。我们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下企业职工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 紧紧围绕创造和谐社会这个主题, 努力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要不断关注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借助各种现代科技手段, 为思想政治工作给力助威。提高威力, 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效力。要强化阵地意识。关键是要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管好用好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牢固占领这些阵地。例如网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尽快学习掌握网络技术, 可以在网络上开辟、扩展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 把企业职工的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集团公司党委的部署上来, 形成上下一心、思想解放、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强化形式内容创新, 增强和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新内涵

近年来, 开滦集团面临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 内部改制重组、调整转型、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分配格局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为保证企业职工队伍稳定, 促进改革顺利进行, 必须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经过艰苦地探索和努力实践, 我们组织构建了具有开滦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即“四网一会”, 就是用舆情监测网、基础政工网、重点人群网、文化阵地网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组织体系,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载体进行整合序化, 形成了一个全面覆盖、协调联动、快速反应、闭合运行的有机体系。利用这个体系, 除了对职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法制道德、廉洁自律等传统的教育外, 更重要的是根据企业每个阶段生产经营任务的变化, 不断注入企业发展的新内容、新要求, 使职工能够围绕企业的发展大局去思考、去工作。

一要向职工讲政策、议形势、谈改革、论发展, 激励和调动职工支持和参与企业改革, 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发展。

二要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革新、网络知识教育等活动, 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需要, 逐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更重要的是帮助职工在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扣、情绪上解闷, 既以理服人, 又以情感人, 使职工有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

三、强化方式方法创新,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主要有:

一是教育疏导法。善于捕捉职工思想动态, 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要使职工认清企业发展方向, 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 参与企业的建设活动, 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二是感情投入法。要带着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要以情感人, 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工作、家庭等实际问题;引导职工处理好家庭与企业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

三是领导带头法。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双重本领, 以实际行动为职工作出表率, 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四是谈心交心法。要采取谦虚、诚恳、耐心的态度, 开展谈心交心活动, 沟通干部与职工的思想, 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交流思想, 消除隔阂, 增强团结和友爱。

五是典型激励法。树立先进层, 转化后进层, 带动中间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要紧紧抓住企业涌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先进典型, 运用典型引导, 带动干部职工做好各项工作, 增强学先进、争先进的意识, 形成比学赶帮和激励向上的气氛。

六是活动推进法。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职工, 贴近工作, 贴近生活, 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各项争创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演讲比赛活动、文体活动等,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干部职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 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3

关键词: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必要性;内容;方法;创新

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拓宽加深,人们的个性化、自主化特征日趋明显,思想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给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受到了新的挑战。因此,选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对于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产品,直接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推动了企业自身的进步。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的多元化、社会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引起的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难解课题。

二、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开始,抓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方面的创新。同时,要不断充实企业项目党务干部队伍,选好党组织书记,搞好党组织工作的改革,不断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一)关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

新时期党建工作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一要突出管理机制创新,作到管理目标逐层分解,管理责任逐级落实;二要突出运作机制创新,就是要建章立制,规范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三要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就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建设到位,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统一起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与国内一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课题。

(二)关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

当前,国际及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发挥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作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二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各项国际法律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建设态势;三要着力作好企业项目班子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四要不断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培养和谐理念,就是要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知识、文化、信息含量以及艺术感染力方面下工夫、做文章,坚持加强思想教育和开展心理疏导相统一。

(三)关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和新载体。一要注意吸收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占领信息传递的制高点,改进企业项目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二要善于发现和解决与思想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改进企业项目党组织领导和工作方式方法。三要鼓励项目员工开展自我教育,让项目员工在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生活中,达到自我要求、自我调整的境界。现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因此,企业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搭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努力扩大覆盖面,使党组织建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落实到那里;要积极建立企业文化阵地、心理辅导站,利用相关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载体,以人为本,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4

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和“重头戏”之后,关键在于国企推行混合所有制细则的制定和落实,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第一,明确目的,设红线、划底线,确保国有资本增值保值和国有资产不流失。“当前,一些人以各种借口攻击和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攻击和否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认为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有人以国有企业‘垄断’而否定国有企业具有效率;有人以国有企业被‘利益集团’所利用而主张取消国有企业。”然而,如果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全部变相私有化、最终消灭国有经济,我们还谈什么增强国有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谈什么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呢?为此,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确保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原则进行,要坚守法律底线和把握好市场定价环节,在推动股权多元化等改革过程中注重履行法定程序和实施法律监督,有效防范违规操作,避免低价转让国有股权等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出现。

第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自身特点,避免运动式和一刀切。实践证明,引导竞争性国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员工持股等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总的来说有利于国企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引进专业的投资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制衡国有出资人、推进企业在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和决策中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在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时,要考虑到国有资本的性质、国企所处行业的区别及每个企业的发展规律,制定不同的政策。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国企,特别是军工类国企和政策类国企,国有独资是合理的;自然形成的垄断类国企和保障类国企,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是必要的,其部分可以市场化的业务则可引进各类社会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处于充分竞争领域但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企,应保持国有相对控股;而其他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一般国有企业,其国有资本的增减进退应由市场决定,其股权配置形式应符合在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而不是“拉郎配”。

第三,正确理解“交叉持股”。混合所有制不是新名词,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将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而某些人出于个人目的或意识形态偏见,认为交叉持股就是要让私企控股国企,是“民进国退”。这是不负责任的误读误判。首先,我们通过交叉持股这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在各种所有制相互融合与竞争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交叉持股”就是要让国企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相互融合,通过相互参股或控股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种参控股应是双向的,非但集体企业、非公企业可参股国有企业甚至控股部分国资有序退出的企业,国有企业也可参控股集体企业和非公企业。也就是说,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互相融合,从此不分彼此,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互利共赢,达到“国民共进”的效果,以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注意不同类型企业的文化融合。不同类型企业的文化是不同的,比如,国有企业一般来说实力雄厚、科技先进、制度管理规范、注重社会责任,但也存在部分企业政企不分,不贴近市场等问题;私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利润的追求,但也存在管理不规范,劳动法执行不严格,部分企业存在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等现象;外资企业有国际化视野,但也存在脱离中国实际等问题。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做加法,实现“1+1>2”。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注重企业的文化融合,趋利避害,将各种所有制的优点放大,缺点削减。

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布局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然要求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按照平等的市场规则、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不尽合理,仍有大量国企分布在一般生产加工、商贸服务等竞争性领域。这样的布局不利于国有经济发挥其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作用。为此,应完善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机制,在国有资本运作、股权多元化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第一,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合理收缩国有资本的分布范围,使国有资本投向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特定产业链,或者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需要重点控制的产业。

第二,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通过增量投入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加强国有资本对国有经济控制力较强、产业进入门槛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基础性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第三,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集中。通过加快推进国企改制和战略重组,培养和发展几十家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国有大型跨国公司,在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和支柱产业中拥有一批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影响力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第四,向国有企业主业集中。国资监管部门应明确监管企业主业,推进国企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主业是国企发展之本,抓住了主业,企业才能提升现有的资本使用率,优化管理流程,改善产品结构,减少存货或应收账款,从而提高了经济增加值,使有限的财富创造更多价值。

三、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和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国有企业需要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强化国企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推进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管理人员薪酬等方面协同努力。

第一,坚持市场化导向,使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经济更紧密地结合。我国国企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关键在于其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只有与市场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尊重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国有企业才能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第二,完善国企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将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机制结合。国企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承担较大社会责任的特殊企业,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必须区别于一般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其管理人员的选人又应不同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选任机制,可以将行政任免和市场选聘相结合。比如,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和高级经理层的选任,可先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进行选拔,再以上级党委、政府任命的方式任职;而其权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可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以引入职业经理人。

第三,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机制,将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相结合。严格规范和区分不同类型国企管理人员(比如行政任免制干部和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薪酬水平、职务待遇、业务消费,要将薪酬分配与市场接轨,既反对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又反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方式。

第四,完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国有企业需要淡化行政色彩,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特别地,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推进民主管理、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意。国有企业要依法规范和优化好收入分配方案,对党和政府任命的企业负责人年薪实行限高,对市场化聘用的管理者根据其责任、风险和绩效确定薪酬;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改进工会工作,依法维护和增进包括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在内的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一大优势,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形成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国企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要牢固确立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同时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加快制度建设,探索总结企业在考核评价、薪酬分配、劳动用工、员工持股等领域的改革经验,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企业制度体系。

摘要:促使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融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适应这一要求,我国需要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布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5

一、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变化,既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严峻挑战,更带来新的良好机遇。但是应当客观地看到,一些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盲区”和“误区”:一是“过时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企业和职工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应该悄然“退场”。其实,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决非无用,而是任重道远、大有可为。二是“收缩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后,企业内部实现了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明显缩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实质就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领域中有序退出。事实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趋势不是逐步“收缩”,而是不断“扩张”。三是“应付论”。这种观点认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设个机构,弄几个人员,搭建一个平台,搞些活动应付应付罢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关键不是怎样“应付”,而是怎样“沉”下去、怎样“贴紧”和“做实”。要通过转变政工部门职能,构建起组织有力、机制灵活、一岗双责、全员参与的“大政工”体系,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适应新机制中产生新活力,让“生命线”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针对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多元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注意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在肯定员工逐利思想的合理性基础上,大力提倡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从崇尚“无我”转向更多地追求个人利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结合实际,在肯定员工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原则教育引导员工,向更高的道德层次迈进。以形成道德文化机制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注意贯彻个性化原则,在尊重个性化基础上,发展集体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机制上的支撑,个性的发展又为集体主义在新的意义上的发扬光大创造了条件。集体是由个人组成,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坐标位置,认真履行对集体的责任,并善于通过顽强努力,表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真正的意義上获得发展和壮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入,在新的企业管理机制的塑造下,员工不依赖外在力量、自主地支配自身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既肯定个性、尊重个性和发展个性,又要加强在此基础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

三是关注产生思想问题的物质根源,从个人与工作、生活环境的关系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员工珍惜工作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蔚然成风。大量事实表明,调动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光靠说服教育是不行的,主要靠机制的作用,而好的机制正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形成的。因此,对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营造好员工的生存空间入手。总之,面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从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体自觉入手,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做到“有进有退”

其一,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应转向以领导人员为重点。过去,我们一直习惯于把企业领导人员作为教育者,把员工当作受教育者。这种界定并不科学。从许多事例可以看出,现在的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因此,当前重要的问题在于做好对企业各级领导人员的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各级领导成员作为重点,提高他们的素质,搞好企业的工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其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应从简单的开会作报告为主转向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为主。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融入到活动中,既不影响工作,又满足了员工的爱好,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

其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应从调动员工积极性转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团结、维护稳定上。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企业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普遍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与记件工资制,由于利益的驱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以前大为高涨。但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别拉大后,造成收入少的员工心理不平衡。这种情况的出现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向化解员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矛盾上来,使员工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增强团结,加强合作,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和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综合办公室)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6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团队系统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型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载体。因此,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必然的选择。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等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创新分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任何形式的创新都需要一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都需要创新人才具有一定的个性心理。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根据对学术资料的整理,通常创新人才的特质有:科学性和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求异性和新颖性的思维方式、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善于团队合作和正向性的价值取向等。

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存在的根本;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创新型人才,既要有能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知识、能力等特质,又要有能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创新品质。概括地讲,企业创新型人才,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创新型人才产生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并且在创新实践中,既尊重实践经验又尊重科学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它们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技术的、理论的,主要应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核心。

2、企业创新型人才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有强烈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当代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集体性,需要协作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格外重要;同时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也体现为独立思考、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具有挑战精神等等。这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反映的是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3、企业创新型人才主要分布于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员层。他们具有创新思维,从事创新活动,有创新成果。创新是他们的主要标志。

4、企业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远大理想和目标。在创新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和活动不应该仅限于企业领域,而是要延伸到社会领域,要有为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企业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们县局(营销部)的具体情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组建创新团队、为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并通过系统培训来促进全体员工向创新型人才转化。

一、组建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效应

企业要创新,绝对不能只靠个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

个人搞点创新,搞点发明、创造并不难,难的是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团队。爱迪生时代他一生搞了1000多项发明,现在随着人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项创新,一项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了,而是一个团队搞出来的。中国的海尔从1984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成功原因是什么呢?海尔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它的创新精神。从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一个212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69大系列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海尔现在平均每天可推出1.3个新品种,平均每天申请国家专利2.5个,海尔是中国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 像海尔这么多的创新,绝不是几个工程师能搞成的,而在于他们有一个创新型团队,鼓励人人创新。只在1998-2000年的三年间,海尔人一共提了3万多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了17000多条。海尔规定:工人一年提十条合理化建议,只要被采纳了七条,就可以从“合格员工”升为“优秀员工”,连许多老工人一年都可以提出十几项合理化建议。这就是海尔创新型团队的力量。

為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为其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分别成立了三个创新团队:一是以营销为中心的营销创新团队,并命名为“蜂之队”,寓意为像蜜蜂一样为广大零售客户服务;二是以专卖和法制为中心的创新团队,命名为“集结号”,寓意为“快速反应、群策群力”;三是以综合管理为中心的“罗文之队”,寓意像罗文一样“主动工作、立即执行”。 每一个创新团队都建立了“团队章程”,并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每个创新团队都由几名核心成员负责整个团队的工作。

为了促进创新团队的有序发展,我们特别注重核心成员的选拔。

我们认为,作为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素质。一般来说,创新素质是由创新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要素构成。因此,我们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的创新人才的选拔主要是依据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开展。其中,创新基础知识主要表现为在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理念、新方法,从而取得新成果。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智力能力,以及对已知理念、方法、工艺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格是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怀疑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权威并能与他人精诚合作等。

围绕着以上几点,我们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的选拔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员工进行基础创新素质评估,选拔具有相应资格的员工;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已建立的创新人才创新素质指标体系对相应资格的员工进行二次评估,最终选择创新型人才,并了解其创新水平的情况。

目前,我们三个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都是近几年入职的年轻大学生。他们不仅有创新的热情,而且有创新的能力,是我们重点培养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创新团队的建设,不仅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为整个企业塑造了崇尚创新和科学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的员工加入到创新的活动中来,促进企业转变成为创新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了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效应。

二、开展系统培训,促进全体员工向创新型人才转变

我们认为,企业要创新要发展,仅靠几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全体员工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而系统培训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所谓系统培训,就是要从传统中只注重技能、知识的认知培训等智力素质的培训向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自我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非智力素质的现代培训的理念转变。树立“培训不仅是为当下赚钱,更是准备为未来赚钱”的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培训实践,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式,以人为本,选择好恰当的培训时间、创造良好的培训空间环境,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与企业命运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创新型人才的潜能,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与技能,实现创新型人才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

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从战略高度,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训管理。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诸项职能中投入最大的一项职能。要获得培训的高回报就必须对培训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因此,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将创新型人才的培训目标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要建立和不断完善有效的培训工作模式,要在培训需求预测分析中考虑企业和被培训者的需求,以提高培训针对性、目的性,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要建立对培训效果的有效评价体系,并与企业薪酬、福利、人事政策等进行有效衔接,提高培训效果,以激励企业员工自觉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使企业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为企业创造财富。

其次,借鉴和引入先进的培训模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应由传

统单一、松散、不系统的培训方式向系统、规范、多样化的现代培训模式转变。要注意借鉴和引入高品质、低价位的基本培训方法、培训技术和培训手段,如教练式、菜单式、仿真模拟式、案例讨论式、角色扮演、网上虚拟培训等。同时,应针对本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训的特点,加大培训投资力度,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超越时空限制的方法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扩大培训面,注重提高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价。

第三,构建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培訓、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早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同。其作用不仅有利于企业持续不断的开展培训活动,构建学习型企业,而且有利于调动受训者终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受训者创新技能、创新水平、创新热情的提高。以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很多员工因我们的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僵化而对培训无兴趣,常常是被动接受企业安排的培训。因此,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创新、改进培训激励机制的方式、手段、内容,尤其是待遇方面,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及地域特点等方面多加考虑,才能充分发挥培训激励机制的整体效应,才能使企业的创新型人才培训活动有生机、有活力,才能推动企业的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最后,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及管理创新、机制创新都依赖于学科知识的运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件就是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的综合性。基础教育阶段对人才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我国的基础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考试是至高无上的,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应试教育把学校变成了“教育机器”,按照固定的一套流水线培养学生,这种教育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使学生变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其掌握的知识面也偏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再培养,很难使他们成为创新人才。在这方面,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学历教育,企业可依托高等院校,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结合企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目标定向培养人才,课程设置重点放在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多门类、多学科上。鼓励自学成才,鼓励继续深造获得高学历,如:大专升本科,本科升硕士,报考MBA等等,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对学成者予以奖励;二是开展短期教育,短训能够帮助员工快速提高实用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制定长期短训规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内外结合的方式培训员工。实践证明短训是见效最快、成本最低、企业最愿意接受的一种培训方式;三是开展岗位教育,企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要求员工必须具备多种技术、技能。企业应制定人才交流计划,建立定期岗位交流制度。对某些岗位的人员作阶段性调整,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是企业长盛不衰,保持活力的法宝。通过在不同的岗位上学习锻炼,交叉任职,不仅能够使流动人才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而且能够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7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并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 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 科技型中小企业天然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般来说, 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高, 组织结构相对简单, 应变速度快, 使研发及自主创新的产品或技术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可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业内其他中小企业转移自主创新的产品、工艺和技术, 形成产业集群联盟。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较高效率。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具有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内部信息沟通流畅和决策速度快等特点, 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以较高的效率进行开发, 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多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往往紧跟行业潮流和紧贴社会需求。因此, 自主创新的速度较快, 模式灵活多样, 往往是独立、合作和委托开发等方式相结合。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 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差。一旦出现项目选题有误、开发失败等问题, 就有可能导致企业解体。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较高的自主创新效率, 但往往因为实力较弱, 项目的开发深度不够, 导致新产品推广难度加大。

3)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 往往是独立、合作和委托开发等方式相结合, 因此其自主创新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即需要合作伙伴和技术基础设施的充分支持, 也需要外界的技术、信息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目前,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大, 而且大多涉足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其产业结构须做进一步优化整合。为此,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以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 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不仅要在项目资金上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 还应组织专业机构对企业的项目进行评估, 帮助他们包装项目、宣传产品, 并将优秀的项目推荐给风险投资公司或吸收社会其他资金的介入,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与此同时, 还应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搭建各种科技类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技术基础设施, 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风险。

2)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竞争激烈, 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不仅要在资金和服务上支持, 更要在管理创新上帮助他们。

3) 全面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所谓企业核心业务是指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等业务, 即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直接增值的过程, 它是企业利润的源泉。过去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对他们的服务主要偏重开发、设计、制造, 对营销和服务业务支持较弱。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营销和服务业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因此要引进专业的营销专家, 帮助企业设计营销方案, 积极推广新产品, 实现良性循环, 以提高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最大可能的增值。

4) 注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机结合。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选择具有适度的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 帮助其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 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时要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在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

5) 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优化资源配置, 不断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同时发挥各类孵化器作用, 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做好新办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 扶持具有一定实力或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另外, 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也可以参股形式重点介入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全面参与他们的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 对条件成熟的企业可推荐到创业板上市。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8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约略感受到企业创新的巨大生命力和破坏力, 以及真正的创新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那就是:真正的创新是以企业的巨大发展为前提的, 所谓车轮滚滚、刀光剑影。所以创新不是纸上谈兵, 不是浅尝辄止, 更不是形式主义, 而是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基础, 以人民群众得到巨大实惠及便利为附属品的改革变化为前提的。这也为我们企业所开展的党建创新活动带来启发。企业党建创新, 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命题, 我们集团公司这两年来开展的133党建工作机制创建活动, 让基层企业对党建工作有了更加系统的规划, 通过建立一个目标, 对三个工程、三个机制的系统性建设, 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下面, 笔者就党建创新的话题, 谈一些粗浅的思考与看法。

首先, 来看一看基层党建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党建创新, 其实对大家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也是年年讲、年年做, 每年都要把党建创新做法与经验进行总结上报评比, 可见大家对党建创新工作的重视, 创新的热情与积极性都很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也难免出现一些瑕疵。比如, 有的创新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不切合实际, 所以寿命不长;有些创新做法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接轨, 出现党建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各行其道的情况;还有一些创新实际上是为了应景而创新, 好像每年搞一些新花样就是创新一样, 于是今年折腾这样, 明年折腾那样, 总之每年弄一个新的噱头, 只图吸引人的眼球, 不求实效, 为创新而创新。

出现这些瑕疵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基层职工群众对有些做法不接受、不感冒, 用脚投票。说起党建创新活动, 大家的认知度及评价都不是很高, 总体感觉好像都觉得是在搞形式, 具体问到什么项目、有什么成效, 好像大家知道得都不多, 在群众中没有较高的传颂度及知名度, 得到群众认可并交口称赞的不多, 让群众印象深刻的也比较少, 难有较大影响力等等。

这些不足之处, 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或者培育还不够。创新性思维在企业各类创新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现在很多企业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和培育程度都不够, 鼓励创新、珍惜创新热情的制度与措施还有待加强。二是党建创新活动与企业的大政方针或者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度还不高。很多创新活动没有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热点难点问题, 停留于表面, 所以难以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 所以群众知道得不多, 印象不深也在所难免。三是有些党建创新活动与解决职工实际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不大, 没有为群众解决急需解决的难题, 对群众来说这项活动就可有可无, 没有真真切切为群众提供便利或者让群众得到实惠, 所以群众不了解, 不感兴趣。四是有些党建创新活动为了创新而创新, 浅尝辄止, 每年换一个花样, 一时的轰轰烈烈, 时间一长就销声匿迹, 难以细水长流, 给群众的印象自然就是轰轰烈烈走过场、形式主义花架子, 能够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与赞叹自然就不是容易的事。

而要想得到群众认可, 就必须形成有规模的、长期的活动形式, 并且取得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 给职工或者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或者好处, 在一定时间内, 为群众切实解决一些问题, 这样的创新才有生命力。在建立党建创新机制过程中, 笔者认为要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 对企业员工创新性思维给予足够的重视及重要的地位。创新不是来自于知识, 创新对于个人来说是来自于思维的突破,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思维突破是什么概念?其实很多事情本来很简单, 你把它想得太复杂你就没法做了。当然, 呈现的东西简单可能背后是复杂的。举个例子, 中国最大的现代汽车老板是谁?李书福, 吉利汽车集团, 因为长春一汽、上海一汽都是国有企业。李书福是怎么造汽车的?李书福是不太喜欢上学的, 因为他上学成绩老是不及格。但是李书福有另外一个能力, 他好动, 他把家里的一辆自行车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家里还有一辆摩托车, 他把摩托车拆了又装、装了又拆。邻居看到他对摩托车那么熟练, 就拿来让他修摩托车, 所以他就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厂。所谓的创新, 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往前想走一步。李书福就往前想了:既然自己对每个配件都如此熟悉, 为什么不买配件组成摩托车卖呢?因为他算过摩托车所有的配件加起来的成本可能是两千块钱, 但是一辆摩托车最便宜可以卖到五千块钱, 当时市面上摩托车都是卖一万块钱。所以他就把配件全部装起来, 想破脑袋想了一个特别农民的名字———吉利。紧接着过几年他开始想造汽车了, 有人告诉李书福:“书福, 你这是瞎想, 上海一汽为了造小轿车引进了美国的别克技术, 长春一汽引进了德国的大众技术, 你一个农民, 你造汽车?开什么玩笑?”一般的人就真的不想, 电子系统根本就搞不清楚, 还是造造摩托车算了, 一辈子干个摩托车厂也挺好, 但是李书福就想:“哥们儿, 汽车有什么难造的?汽车不就是把两辆摩托车焊在一起吗?”太突破了吧?其实他最后做的就是把两辆摩托车焊在一起, 把其中一辆摩托车的把手拿掉, 把另外一辆的把手换成方向盘, 最后上面造个顶子, 两万块钱的一辆汽车, 你想到哪里买两万块钱的一辆汽车?后来, 我们就看到吉利牌的汽车疯卖。两年以后, 世界汽车巨头沃尔沃变成了中国汽车公司。李书福的经历告诉我们, 创新是来自于敢想敢干的思维的。而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 就得有相应的土壤, 激发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敢想、敢干。对一些敢想、敢干的员工, 不仅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还要对他们的积极性进行鼓励与保护。本来对国有企业而言, 相应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就比民营企业要弱, 什么事都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 年轻人禁锢于各类条条框框, 各类奇思妙想及发散性思维很难有用武之地。所以国有企业要想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在企业的制度、土壤方面要有突破, 划开一块领域, 让员工们的聪明才智有用武之地。

这方面, 我们公司这几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就是针对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生产过程的工序多、工艺设备相对落后、本质安全度不高的现状, 设立了“安全技术措施”项目这一平台, 鼓励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及小改小革, 并每季度对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评比与表彰。这一平台与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 几年下来, 据调查, 我们龙岩分公司、永春分公司等基层单位, 完成的技术措施项目就达到70多项, 获奖占到60%到70%。极大地改善了雷管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序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造成的本质安全度不高的现状。这一成功的尝试表明, 企业员工缺少的不是聪明才智, 而是相应的创新机制与平台, 只要有平台存在且适合职工发挥, 就一定能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 同时改进企业的管理, 达到双赢的效果。我们企业现如今鼓励创新的政策及举措虽然有一些, 但还比较有限, 奖励的力度也还不够, 如何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创新机制,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是党建创新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尤其是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党建创新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相结合, 尤其是科技创新相结合, 才有生命力。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及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务, 是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这方面做得好了, 企业才能生产经营得更好。如果企业生产经营及生存都成为问题, 那么企业党建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 企业党建创新一定要牢牢地盯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上来着眼。把党建创新机制深深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去着眼与着力, 把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目的, 只有企业生产经营及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好成绩, 党建创新才有生命力, 才能蓬勃起来。创新一定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 体现在节能降耗中, 体现在提高本质安全度上等等。光说创新没有意义, 创新的结果, 一定要有结实的数据及实效, 才能说明问题。好比有些单位开展的党建服务科技创新工作等活动, 紧密联系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 让党组织介入到这些科技创新项目中去, 在项目中发挥党支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同推进并完成企业每年的重点科技项目, 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功立业。

三是党建创新要紧紧围绕基层职工的实际, 结合职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 才能实现创新与服务职工、服务企业大局的双赢。优秀的创新点子往往来自民间, 真正伟大的利益一定会被民间力量突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彩信、短信上面赚了多少钱?而一个小小的微信使三大运营商2015年损失了一千亿元人民币, 为什么损失?发短信不用再经过你的收费系统了, 在微信上只要有Wi Fi环境一分钱不用花, 发送一张照片一分钱不用花, 发送一篇文章一分钱不用花, 做企业宣传也一分钱不用花。就是这样的一个技术突破, 使三大运营商手足无措。所以创新力量自在民间, 创新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宜的、更加美好的生活。那一千亿元谁都没拿到, 腾讯公司一分钱都没拿到, 三大运营商丢了一千亿元, 这些钱丢给谁了?丢给老百姓了, 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创新。所以要相信个人及企业创新的力量, 社会创新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而党建创新也是一样, 如果你这一项创新不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带来便利或者舒适、服务, 那么对不起, 老百姓就不可能看在眼里, 任凭你嘴巴说破了天也没有用, 老百姓是最现实的。所以党建创新一定要立足于老百姓, 深入了解职工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着力于为他们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 让职工在创新过程中得到实惠、得到服务、得到便利, 这样的创新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才有生命力, 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及职工的和谐与稳定。

四是创新并非年年变化新花样, 创新是在积累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实际, 更进一步提供更加有用的改进与服务, 并非每年都把去年的一套推翻重新来过, 创新不是折腾。一项创新项目从酝酿到实施到取得成效, 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中间过程要修正许多做得不够或者不好的地方, 一步一步走近目标, 所以创新拒绝短期行为。不要把一年搞一个花样当成创新, 那样在老百姓眼里只会是一个笑话。年年折腾所谓的创新, 今年搞一套, 明年出一招, 换枪不换药;甚至是今年购置了三两行头, 明年又从头来过, 没有规划, 没有谋略, 没有目的, 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结果, 这样的创新到最后必定是一事无成, 甚至劳民伤财, 在老百姓眼里成为摆花架子的形象工程, 起不到半点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及稳定和谐大局, 不仅没有好处, 反而还会是一种伤害。试想, 这些人辛苦折腾, 到头来落到这样的结果, 又是何必?所以这是企业党建创新机制建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的。这就要求各党组织在制定党建创新项目时, 要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从长计议, 不要出现短视行为, 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制定相应的中长期目标, 分步实施。在建立健全党建创新各项评比﹑考核及奖励制度时, 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不要光看表现的新, 还要看实际内涵的新, 对职工观念、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及变化的新。

总之, 企业党建创新要想出实绩、创品牌、有成效, 并非易事。不是大家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个主意与点子就能成的,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每一项成功都需要深入群众当中, 着力于为职工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带给职工便利与实惠。创新往往需要颠覆原有的思维与定势, 创新需要策划、需要试验, 更需要坚持;在坚持过程中不断地改进, 不断地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 而不是浅尝辄止、不断变化噱头与花样, 创新需要实实在在的实绩与效益作为注脚, 才够得上“创新”的名号。133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在建立的过程中, 只有做到这样, 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基层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得到职工衷心的拥护与支持, 也才能为企业发展稳定大局做出应有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创新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引出企业党建创新存在的不足之处, 然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企业在建立党建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几点思考(章利宽) 篇9

关键词 院校协作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ome Thinking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Military Academies Collaborative Work

LU Bingyan

(Automobile Military Academy Dean's Offic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233011)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ield of military training is undergoing rapid change, and it asks the troop training, college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work for higher requirements. Collaboration between military academies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roop training and the quality of academ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the collaborative work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hange conception, pioneer ideas and zealously work to make development and seek a way out with reform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军队院校协作中心是以院校为主体的地区性横向协作组织,自协作中心成立以来,军队院校的协作活动日益发展,院校之间、院校与部队之间、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明显增多,有效地促进了所在地区军队院校和部队教育训练水平的提高。新时期新阶段,军事教育走开放性、联合性道路的特征愈加明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也日趋迫切,作为以院校、部队为载体和服务对象的军队院校协作中心,要在新时期巩固现有优势,谋求更大发展,就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贴近院校、部队教育训练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

1 注重研究,在树立协作新观念上下功夫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新观念,工作才能有新思路、新作为。军队院校协作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探索中起步,在改革中进取,在创新中发展,为我军教育训练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不断提出新的协作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树立协作新观念,以实现协作工作有较大发展。一是要树立开放协作的观念。通过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努力走出院校之间、院校与部队之间、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以及各协作中心之间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在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合力育人、跨区协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协作的职能作用,立足现实,挖掘潜力,使协作工作在开放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要树立特色协作的观念。在确定协作发展思路上,要认真分析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特长和优势,在“深入”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在确定协作项目上,要求真务实,突出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各单位急需来开展协作;在组织协作活动上;要针对协作工作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增强协作工作的吸引力。三是要树立效益协作的观念。要坚持“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开展各项活动,不搞形式主义,不摘花架子,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网上协作和远程协作,突破地域界限,不断扩大协作工作的影响。①

2 突出重点,在抓好合力育人上下功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协作中心章程》明确规定,院校协作工作,要以教育训练协作为重点,广泛开展协作活动,加强区域联合,发挥整体优势,推动教育训练改革与发展,促进院校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是要积极开展联教联训。要努力为各成员单位牵线搭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开展联合演习、代职学习、服务部队等活动,逐步建立形式多样、运行高效的区域联合教学机制。二是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要立足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要求,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训模式等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深入研究院校、部队合力育人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院校教育向聚焦实战、向靠拢部队。三是要着力加强教员执教能力。要广泛开展区内院校新教员集训、教学法比武、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聘请军地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员执教能力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 创新模式,在提高协作效益上下功夫

要坚持“需求牵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拓宽协作领域,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协作工作效益。一是要抓住重心。要根据区内的教育训练实际,分出轻重(下转第43页)(上接第33页)缓急,确定工作重心,把功夫真正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益。二是要创新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协作网站,办好协作刊物,充分发挥协作中心信息渠道多、来源广、集散快的优势,及时传递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院校教改成果、部队训练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三是要讲求实效。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讲排场,敢于突破传统协作模式的禁锢,坚决杜绝重形式轻效果、重规模轻特色现象。②

4 注重自身,在加强协作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要着眼协作工作健康发展,主动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协作机制,确保协作队伍高调、稳定。一是要严格任用标准。实践证明,只有把协作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对待,以积极的心态、甘于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协作工作中,协作工作的成效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要严格按照总部要求选拔任用协作人员,确实把能力强、业务精、负责任的人员放到协作工作岗位上。二是要提高综合素质。要采取业务培训、在职学习、送学深造、代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协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实施协作人员工作考评办法,把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挂起钩来,对不称职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三是要完善协作机制。要明确职责分工,实行领导成员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会议制度、计划制度、报告制度、交流制度、统计制度、奖励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等,使协作工作有章可循,健康发展。③④

注释

① 郑应生.对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协作工作的几点思考[J].训练与科技,2004.25(2):65-67.

② 吴建平,张昊.教学协作工作创新发展应着重把握的问题[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9.16(4):80-81.

③ 安正阳,王媛原.新时期军队院校协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训练与科技,2007.28(3):52-54.

上一篇:赞美演讲稿600字下一篇:3月安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