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共11篇)
高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1
高职计算机系教师工作要求
本“要求”不与学院已发布的或以后发布各种工作规范、规章制度相抵触,如有矛盾以学院规定为准。
1、不要迟到、早退和缺课。小预备前教师必须到达上课地点。对使用投影和上机的教师请至少提前五分钟到达教学地点。教师应尽量不要拖堂,特殊情况请与电教或机房人员联系。
2、8小时工作时间内,不准玩电脑游戏。
3、教研活动、小组会议等集体活动,应按时参加,各室主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缺勤、请假应有记录。
4、上课时手机不能响,也不能接听。
5、违反以上三条要求的同志,在发放自主效益型奖或一次性奖时免发10---100元。
6、教学任务下达到教研室后,应由教研室主任根据本组教师个人能力、经验和具体情况安排教学任务。
7、室主任根据学院、系的要求安排的各项工作,教职工应努力积极配合完成,并将工作情况记入学期总结,作为工作业绩之一。
8、机房上机辅导时,辅导教师不能做与辅导无关的事情;认真填写上机记录,确认设备的使用状况,对于无法使用的设备请做好记录及时通知机房管理员处理;下课时,督促本班学生关机,收拾机位,恢复到上机前状态,辅导教师最后离开机房,并通知机房管理人员锁门。
9、选修课凭听课机票和学生证上机。学生按选修班级序号在指定机位上就坐,辅导教师严格按正课要求规范上课和上机辅导行为。10、11、上机监考时应按学院要求做。上机安排应在规定时间按授课计划登记预约,不应随意增删,如遇特殊情况应尽力提前告知系办,办好相关手续后及时通知机房。
10、根据学院要求建立学业导师制度,以帮助解决高职学生对专业的疑问、学习方法等问题。
11、担任学业导师的教师应当熟悉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前后关系及作用,并向学生传授专业课学习方法,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专业学习方面的问题。
12、担任学业导师的教师根据学院及系聘任办法聘任。
13、教师应树立良好形象,衣着得体,举止大方。
14、文明礼貌、相互理解、协调工作、和气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气氛。
计算机系
高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高职教师,计算机教学,教师角色
1 网络时代计算机教师角色的定位
1.1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应用者
在网络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非常快, 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必然受到较大影响。为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 计算机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开发上必须具有更好的能力, 例如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 PPT等常用软件应用, 并利用课件制作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学生提供一个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的教学环境。高职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各种教学信息的需要, 把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 改革课程结构, 达到最佳的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
1.2 教师是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计算机网络时代和传统教学时代是显著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 有教授学生知识的主动权, 而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 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传统教学就是发挥高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 在网络时代的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应该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 而且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拓独立思考能力的组织者。
1.3 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协助者
计算机课程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高职教师可以做的是典型示范, 发挥引导作用, 更多的技能则依靠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学习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合作, 协助学生实践活动, 而新时期的计算机科学,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理论, 更重要的是有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运用。而学生能力的培养, 都不能通过教师的教导来直接实现,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同时结合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组织和指导, 才可以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
1.4 教师自身是终身学习者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 构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教师终身学习更是这个所谓学习社会体系中重要的一员。作为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高职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使高职教师能够摆脱以重复性的教学工作, 因此, 高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 教师的角色应该需要终生学习的实践, 才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通过自己的教学, 把最新、当前应用热点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5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需求, 提供学生创新能力和接受各种教育机会, 使学生快速、方便进行信息沟通, 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但另一方面, 网络混乱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例如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等方法对学生带来极为有害的影响, 导致学生各种身心问题, 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这些都要求高职教师注重对学生加强计算机信息的素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在网络时代, 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一个正确认识, 促进生活和工作的信息意识和情感的培养。高职计算机教师应发挥关键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的警惕意识, 增强学生的信息使用和传播文化能力,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2 网络时代计算机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式
2.1 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机制
不同与传统时代, 在网络时代, 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应该改变, 而且还建立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教师不断地和大胆地进行探索, 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组织氛围, 注重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平等对话, 保持信息畅通顺畅,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高职计算机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型。
2.2 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念
在网络时代, 教师只有了解社会对新型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打破传统角色的习惯和思维的束缚, 克服自身的惯性和惰性, 尽快转变角色, 改变传统思想, 调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树立新的教师角色观, 让自身在信息社会中发挥很好的作用而奠定思想基础。
2.3 完善新的知识体系
当代科技已经面临高度分化和高度集成, 需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来适应时代的要求。网络时代的高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变, 必须有主观意识, 善于认识自己, 同时要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积极不断积累专业的计算机知识, 对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才能真正成为高职院校网络时代的计算机教师。
参考文献
[1]盛晓蕾.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 (20) :73-80.
[2]杨帆.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1 (14) :192-194.
[3]王静.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 (19) :261-262.
[4]廖雪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 (4) :91-92.
高职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绉议 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半壁江山”来形容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 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2007年,高职在校生为861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从高校专业开设来看,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开设数量最多的10大专业,计算机排名第二,有近80%的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而高职计算机教师由于其专业开设的广泛性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开设,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二、高职计算机教师现状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高职教师年龄结构呈哑铃形,两头大中间小,专任教师中新教师多,兼职教师多为本科院校退休教师,中年教师严重缺乏。根据在上海的16所高职院校调研发现,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总体数量接近50%。
高职计算机教师结构单一,近70%的高职计算机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及由其他高校调入的,而有企业工作经验,从企业调入的所占比例不超过10%。
高职计算机教师职称结构偏低。高职院校普遍成立时间不长,近几年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各个高职院校大量吸收新生师资力量,其职称普遍较低。
(二)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近年来,由于IT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的急需和高薪,使得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计算机老师,到社会受聘于某单位或自主创业,不再担任和过问教学工作,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应用型专业教师流失几率远远大于理论课教师。
(三)知识陈旧、单一
据测算,当前人类科学知识的半衰期为3~5年,计算机知识的半衰期仅为两年多。如此高的更新频率,使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了。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师资紧缺,刚毕业的毕业生,经过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就急于进行授课,缺乏专业技能,只能单一进行纯理论教学。而来自企事业单位一线的计算机教师具有高职称或拿到了某种职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但缺少相应的教学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四)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仍局限学历补偿岗前培训、出国进修或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上。有计划地培训计算机学科带头人,跟踪国际、国内学科前沿,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较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继续教育与学校办学的评价及教师的聘任、考核晋职相脱节,没有形成激励学校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激发教师自觉接收继续教育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继续教育缺少保障体系,高职计算机教师编制紧张,课程教学任务重,教师继续教育安排无法落实,教育培训经费严重不足,个别院校领导重视不够,也制约了高职计算机教师的继续教育。
三、高职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师多数来源于工科类院校,所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教育首当其冲。特别是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入学生源复杂的情况,个性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专业课教学法课程更有待加强。其次,通过继续教育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技术和方法,以适应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虚拟教学的需要,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应用于教学。
(二)加强跨学科的知识教育
计算机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高职计算机教师不但要不断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还要进行跨学科的知识学习。要及时了解其他知识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宽知识面,提高个人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教师应该使其通过学习计算机课程后,能够将计算机知识运用到相关专业技术领域中,为其以后专业知识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三)加强专业实践能力教育
对于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和就业率密不可分,而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源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高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加强,可以不断地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多种技能及教学水平,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方位的、灵活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减少堵塞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加强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教育
信息技术发展的源泉,在于其广泛的应用性。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教学与教研、科研的结合,教学教研相得益彰,鼓励高职计算机教师积极参加与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实践,在教学、教研、科研中勇于探索创新,推动产学研出成果,大胆探索适合职业教学特点的新路子,使教研、科研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加强高职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高职计算机教师对继续教育目标的认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继续教育是提高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需要。
相对于其他专业,高职计算机教育还担负着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更是计算机教师专业化、跨学科化发展的深化阶段,它相比职前培养和培训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教师职后的时间更长、教学体会更深、专业目标更明确,也更容易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发生“质”的飞跃。
(二)鼓励教师参加多层次、多方式的继续教育
计算机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群,到1 993年,全国才有1 37所高校开办了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因此,较早毕业的高职计算机教师,学历普遍较低,可以根据院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采用脱产与不脱产结合,短期班与长期班结合的继续教育形式。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专业意识、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创新精神。
(三)紧密联系企业,建设双师队伍
高职教学的特色在于应用型,对高职计算机教师,鉴于IT产业的发展特点,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地对教师进行实践轮训。
高职院校应努力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通过把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请进来”,来校讲学或兼职任教;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校外专业实践,让专业教师深入实践锻炼,既可参加实践一线管理,也可挂职锻炼、兼职,以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
(四)建章立制,保证高职计算机教师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的心愿、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花木文化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花木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
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我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把本地的花木文化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所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上校本课的。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吴建平、谢小忠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向丁归根和张永苗老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8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科常规性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教导处安排了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竞赛学能积极的配合上课教师作好赛前准备工作,能帮助教师修改论文案例的。学生学科竞赛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加强计划落实。
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条线管理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学计划、科学落实、科学评价学生和教师,如何作好条线管理,这些还需不断地努力。希望大家对本人进行严格监督。
高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一年来,本人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就本人20xx年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决策水平
一年来,我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到办公室工作以后,更加注重理论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认识。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写心得等多种形式,不断使自己的思想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今年三月份我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电子注册软件培训班,通过学习使自己对电子注册工作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三是学人所长,积极提高工作水平。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
二、克服困难,努力完成领导交负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今年由于工改机遇,我校加大的社会招生力度,由于宣传招生得力,生源不断增多,因此学员报名注册工作非常重要,是一项非常细心的工作,我能以高度的责任心与充分的耐心,做好每一位学员的报名解释及注册工作,共完成了春季招生421人的电子注册工作,同时做好招生信息工作,充分发挥好信息桥梁作用,将招生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让上级部门能准确及时的了解招生工作能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和肯定。
二是学籍管理工作。
我能做好在校1100名学员的教学管理及毕业验印工作,按要求完善学员学籍档案,并于今年5月完成了379名学员的图像采集、机读卡填报、毕业学员信息上报等工作,由于今年是我校第一年采用电子注册网上毕业工作,为保证学员顺利毕业,我能认真学习及时请教,尽量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毕业学员信息准确无误,保证学员照片全部合格。并及时做好学籍统计工作。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我校在校学员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科学的、正确的依据。
三在教学管理工作。
在教学管理中,我深刻认识到,加强教学管理,抓好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能按时根据区校要求制定出每一个专业教学计划,及时下发教学相关文件,整理好学员档案,在教学管理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还担任xx级会统二班班主任,能认真按照教学计划,按排辅导,聘请专业教师讲课,让学员及时参加辅导,发现学员未参加辅导或有退学现象,都能及时与学员联系,做好沟通工作,让学员在校期间,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圆满毕业。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全单位同志们对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从内心深处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校领导、同志们对我的工作一如既往给予关怀和支持,在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同志们给予原谅。最后,再次请同志们对我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给予批评和指正。
高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3为促进继续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工作学习的目的,今天我们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了本次总结会,与其说本次是总结会,我们还是愿意看作是一次“家庭”交流会。
首先我们就尊重小组长进行交流,小组长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长者”,我们在平时的工作都是在组长的指引下完成,每天都需要担心我们的安危以及在工作中的困难,他是我们这个集体付出最多的一个,首先我们应该感谢他,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有时着急了,偶尔说句不好听的,但是组长都是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我们的错,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同时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和心态,组长也不是我们的保姆,不是我们的仆人,我们彼此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像亲人一样彼此对待,谢谢我们的组长为做出的那么多的奉献。组长的工作是繁重的,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积极主动为组长分担工作,用正确做法对待我们的长者,多关心我们的组长,像他关心我们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我们不能要求他人完全按照我们的习惯行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才能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
正确看待其他人的做事习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的是彼此的包容,只有彼此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会更好的处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青春都是带有几丝冲动,我们也因为冲动在以前犯下不少的错,冲动是魔鬼,我们需要以冷静的心态处理问题,更应该以冷静的心态对待我们彼此。
放下自己的优越心理,指导老师经验丰富,虚心向老师学习,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换位思考,体会指导老师的辛苦。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在学校做与教学有关的工作时先与指导老师沟通,做到把指导老师放在首位,尊敬长者,为学生也做好榜样,虚心与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侧面指出老师的不足,成度的尊敬老师,尽力量的为知道师分担工作,做到老师组好的后勤助手,认真耐心的听老师的指导。
1、如何充分尊重自己的学生
前几日,在办公室看到一个老师在骂自己的学生,是很严厉的谩骂。老师心中都是善意的,只是想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随后我正要去上课,看到楼道里站着一排学生,便问了一下,原来他们是没有写作业被罚站了。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这种体罚貌似已经很常见了,爱都是相互的体罚学生只会让学生更加厌学。
学生在犯错误时,我们不应该太过于冲动,应控制情绪,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他们交谈,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然后在解决问题。在发怒的时候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体罚学生,就算他们真正的犯错了,也要注意惩罚的方式和程度。而且我们必须学会走近学生,课下一定要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与他们亲近。多多关心他们。比如前几天下雪的时候我们在学生的耳边轻轻的问一下他们冷不冷?有没有吃饱?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对学生来说是温暖的象征,是及时的关怀。这样对学生对自己都有很大的帮助,会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爱是相互的,情感才是我们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只有我们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更加的尊重自己。总之,为人师表的我们要真情的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犯错是他们在人生中的必修课,而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上好必修课的内容,要经常与他们沟通,去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如何尊重学校的工作安排
顶岗实习已经进行了一半了,我们几个实习老师基本都已经步入正轨,我们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中,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深一些,大部分组员每一天都有两节课,随之也造成了一些问题。我们学校所写的博文一直没有符合要求,篇数一直都不够,尤其有几位同学没有及时写博文,以后一定多督促各位同学完成作业。而且在前几次活动中有几位同学表现不积极,一直推脱责任,也暴露了很多问题。通过这次会议,组长点名批评了几名同学,大家都承诺以后一定积极做好学校的工作,顺利完成顶岗实习的任务。
3、组内和谐共处计划
(1)此次会议商定我们小组成员每天晚上没课的时候,在备课室小聚一下,共同谈论一天的收获以及所遇见的问题。
(2)我们初步商定周末的时候一起出去购物,游玩,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在一起吃饭,沟通感情。
(3)当组员每天上下午有课的时候,舍友或者其他人员要帮助为他们打饭。
(4)在学校里我们不断的参加巨鹿中学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上周我们实习老师一起参加了学校各年级的会操比赛。
(5)五一回来之后,将开始组织成员进行跨专业听评课活动。
高职教师培训总结 篇5
2011年暑假8月23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全员教师培训学院李xx院长、夏xx副院长、谢xx副院长、毛xx副院长、张xx副院长和道x系主任王xx、汽车系主任宋xx、经管系主任李xx分别做了讲座并有幸邀请到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欧xx教授、郑州xx职业技术学院李xx副院长做了精彩报告。在这短短的四天内专家们的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包括我在内全体教师都体会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这几天的学习感受
一、努力学习信息化技术、将之运用到教学中
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不仅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信息传播在扩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视野的同时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上解构主义的话说就是改变了原来的“主客体”关系而真正构成了新的“主体间性”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面对着同一个可资利用的无边界的信息资源以及利用手段如搜索在知识的储存上很难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关系的改变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教师必须真正树立“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不必不如师”的意识在教师的人格上则必须形成足够宽阔和宽容的胸怀在教学方式上“对话”互动比“传授”更重要在教学内容上方法信息的整合利用比知识更重要用中国传统的话说就是“渔”比“鱼”更重要…
总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现代化都会在信息化中获益而这正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信息化是突破高职教育当下困境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的当下困境主要是投入普遍不足。按照传统的观念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足够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教师也必须经过包括跨国跨境培养或者到具有更先进的设备设置的院校进修等途径才有可能毫无疑问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肯定会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对于许多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院校来说要实现这样的条件尚需假以时日。而借助信息化手段从投入产出比上说无疑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最优的选择。当今的无边界、开放式课堂3G实景教学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系统等等都可以创造让师生几乎共享到当下现实条件无法实现的教学资源。因此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
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积极参与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现代职教课程专家对课程作了如下定义所谓课程就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结果所接受的一系列学习经验这种学习经验是由一定的教育与社会经济背景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把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解为某一专业教学的总体方案、实施过程及其学生所接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系列经验。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现象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经验”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培养人的蓝图”的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高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以及“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实用”首先要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高职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为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这种行为能力正是“行为目标”取向的追求所在。“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它指明整个课程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学生应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有具体的阐明其关注的焦点是高技能。“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生成性目标”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所以“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首创性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由此可见“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以及人格陶冶等方面比较适宜。就高职教育而言“行为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生成性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表现性目标”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探究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个性品质、个人发展等综合素质。传统的职业教育大多采用的是“行为目标”取向但在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点应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以高职课程应体现出这种追求在课程目标的取向上要注重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注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相统一。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包括项目导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如“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遵循“做中学”教学原则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学生、项目及教学媒体这四个教学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统教学方法从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出发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将知识点划分出层次结构传授给学生。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于理论理解的层面知识框架体系不便把握教学结束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项目设计过程思路不清晰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指以实际工作实施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界限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为与专业密切联系的项目与任务引领教学过程强调实训环节设计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
业环境中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实现“双教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6
一、高度重视,制度保证校本培训规范化
我校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形式多样,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我校连续多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形成了“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体培训模式,促使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课改的骨干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1、“外出学习”与“校内汇报”相结合
学校积极组织骨干老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并规定教师学习归来都及时将学习所得向全体教师辐射,本期罗瑛、谢伟参加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回校后均在组内进行汇报交流。
2、“理论学习”与“互动研讨”相结合
学校订阅了近百套新课程丛书,设立了集各学科资料为一体的全天开放的图书阅览室,为教师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尝试让青年骨干教师将某一方面的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之后,走上前台做主讲,与台下的教师进行交流质疑,形成一种互动研讨式的学习模式。 本期阮小菱、张山等教师在教研组内开展了专题小讲座。
3、“合作学习”与“师徒结对”相结合。
本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参与的“同课异构”校级教研活动。课后,老师们马上在教育资源网的教研组同课异构专区进行了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并做了课后反思。 这样的教学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师徒结对活动一直是促进青年教师及新转岗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学校为新上岗及新转岗的教师选聘一名导师,学员和导师共同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互相之间听课每周不少于两节。
三、立足实际,有效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1、新教师培训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期初我校迎来近10位新教师(包括外调、外聘、新进大学生)。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工作,由学校教导处负责进行了岗前培训。从学校办学理念、班主任工作、教学常规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活动,使新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校、了解教育、了解教学。要求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本期开展30岁以下青年教师赛课活动,通过上课、说课、评课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尽快成长。
2、基本功培训
高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7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特别是国务院从国家层面给予了重大政策支持, 高职体系建设取得诸多成果, 为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 高职教育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例如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人才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管理体制还需要继续完善。
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职业性和实践性, 这就决定了其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和素质外,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 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习实训。建设这样一支符合高职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借鉴参考国际先进国家的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各国高职师资标准的比较 (见表) , 其中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就是高职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外, 还应该有较为丰富的生产实践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的现象, 以及满足高职教育要求的师资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 研究当前高职师资存在的问题, 探讨如何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 对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至关重要。
其中,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专业, 对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为研究样本, 深入探讨了高职计算机“双师”教师的现状、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高职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为了能够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高职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我们选择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为研究对象, 该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1人, 管理人员17人, 辅导员16人, 教辅人员11人。在籍学生三千余人。承担了计算机应用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CCNA培训、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项培训工作, 共为社会培训各类人才3万人次。
在调研中, 共发放88份, 回收85份, 有效问卷84份, 有效回收率为97%。此外, 研究者依据该材料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对系部管理者和“双师型”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
从年龄结构上看, “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 其比例达到78.3%, 这和高等教育扩招后带来的师资规模扩大有关, 也是高职学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
从学历上看, “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以硕士为主, 其比例达到83%, 这说明,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
从职称上看, “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以讲师和助教为主, 两者所占比例达到73%, 这也是与教师年龄结构相一致。
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职前经历来看, 高校毕业后直接从教的, 约占总体60%, 来自IT行业技术人员的约占12%, 另有部分教师此前从事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而是否有企业工作经历, 对“双师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和发展影响较大。来自不同渠道的师资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缺陷。
三、高职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因此,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 既有历史方面的因素, 也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因素。由于涉及的因素较多, 分析起来会比较复杂, 我们把侧重点放在教师自身和教学管理方面, 重点关注教师自身认识及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较低
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都很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和文件, 但是, 教师们在思想上还无法形成对高职教育的统一认识, 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例, 有的教师认为高职教育是“二等教育”, 无法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提并论;有的教师仍然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双师型”素质的要求不太清楚。这说明, 学校还需要花大力气去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 特别是让“双师型”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空间, 建立职业归属感, 能在主观上不断努力, 满足“双师型”素质的要求。
(二) 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欠缺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目标,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例, 由于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技术知识更新较快, 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 因此, 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且缺乏一线工作经验;而部分来自企业一线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也需要进一步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能通俗易懂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高职学生。从深层次上分析, 既与计算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有关, 也与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在职培训内容和效果有关。因此, 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短期内难以有效提升教学能力和改变知识结构, 无法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三) 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太健全
为了保障计算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梯队发展, 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措施, 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激励措施、培养方案等。在政策引导下, 学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例, 约80%的教师参与了学校的“双师型”素质提高计划;学校和系部在政策和经费上向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学校推行绩效考核, 引导计算机“双师型”队伍发展等。但是, 仍有很多教师对企业实践培训的效果不满意;仍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实训课时不足;一部分教师认为绩效考核难以落实等。
四、高职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已经成为共识。而计算机专业教师向“双师型”队伍发展过程中, 教师既面临知识更新的压力, 又面临实践技能提高的要求;从管理上, 则要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倾斜、激励措施、企业培训等现实问题。基于以上分析, 结合作者工作实践, 提出了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4221”对策。
(一) 人才引进对策研究
建设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 人才是关键, 作者通过研究, 建议人才引进可从以下四方面完善。
第一, 重点是招考引进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要面向IT企业招考具备实际工作经验, 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充实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通过有效的师资培训, 使之成为计算机“双师型”骨干教师。
第二, 通过政策引导,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不断吸引具有高职称的人员和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来我院任教, 对提高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引进IT行业一线技术骨干, 加入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来自一线的技术骨干最了解当前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通过引进这些技术骨干, 带动计算机“双师型”师资队伍技能提高。
第四,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并加强管理和培训, 选聘具有教学能力且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IT技术人员兼课。
(二) 计算机师资培训对策研究
通过人才引进, 建立了一支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 接下来, 还需有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的培训, 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
1. 实施迭代式“师资培训”, 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根据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特点和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要求, 以三年为一个周期, 迭代式对所有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轮训。培训方式以到企业深度顶岗实践为主, 通过一个学期的企业锻炼, 了解IT企业当前技术发展趋势, 岗位需求, 业务内容等, 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同时, 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向境外先进职业院校派遣骨干教师, 学习先进经验。
2. 加强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 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技术科研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进行联合产品研发, 在项目开发中提高计算机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社会服务形式, 将教师的专业技能转换为服务能力, 并促进教师进行团队合作与知识更新。
(三) 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对策研究
在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受资源有限等条件制约, 有必要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方向, 以此为突破口, 带动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
1.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培养、选拔和奖惩制度, 选拔教学水平高, 专业技能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形成中坚力量。
2.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以软件专业为重点专业, 在师资培训、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起到了示范作用。
(四) 计算机师资管理对策研究
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性和有效性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有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高职教育事业中来。为此, 首先需要建立激励制度, 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参加计算机专业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其次,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不断推进科学管理、过程管理, 使得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 要完善竞争机制, 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聘用制度和淘汰机制, 从而调动教师积极性;最后, 要做好保障工作, 通过积极主动地为教师服务, 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
五、结语
在计算机专业建设中, 加强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共识。以计算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为首要任务, 不断发现问题, 并找出相应对策, 研究如何提高计算机“双师型”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对于最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 2006 (11) .
[2]杨力, 荆友枫.高职院校“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 .
[3]李开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2) .
[4]曹莉.“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1) .
[5]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4) .
[6]吴健辉, 黄志坚.国外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验及启示[J].学理论, 2010 (11) .
[7]梁玉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管理机制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
[8]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0) .
[9]彭民璋.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实践[J].高教论坛, 2006 (5) .
高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骨干校建设;双师素质;企业锻炼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35-02
一、引言
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既上得了讲台,又下得了车间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从当前的状况来看,高职院校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在数量、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还无法满足培养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更新,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发展遭遇困境,师资结构不合理,课程开发能力弱,多数教师只能纸上谈兵,实践能力差,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普遍缺乏。如何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教师们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师资情况
(一)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仍受传统本科教育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其受到本科“学科体系”教学方式的影响,在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时,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落后。计算机知识更新非常快,而部分教师在参加工作若干年后,知识却并未更新,与社会发展脱节,因此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教学手段落伍。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普遍重视学历,很多新进的教师都已是博士学历,原来本科毕业的教师也都通过学历进修等途径对学历进行了提升。以我校计算机学院为例,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学历的提高保证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但受传统本科教育模式影响,这些教师通常侧重理论方面的研究,常常忽略在实践中进行操作锻炼,使得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一专多能的教师在高职院校中严重匮乏。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师资来源渠道单一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他们往往缺少在软件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缺少在计算机相关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缺乏。而计算机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却很少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职,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具备“双师素质”的人才后继乏力。
三、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方式
校企合作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校企合作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是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从企业直接招聘具有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的专任教师,但限于目前的条件,以这种方法招聘的教师数量并不多,多数的教师仍然是从高校毕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中招聘的。对于这些教师来说,参加企业锻炼就成了培养其“双师素质”的重要方法。高职院校教师去企业进行实践,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可以让高职院校教师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同时又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入企业锻炼,为一线教师拓宽了眼界,也为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教学、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供了极大帮助。
四、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主动性不强,企业缺少积极性
目前,很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主动性不强,不知道下企业应该做什么,往往都是因为学校的要求,才不得不参加企业锻炼,企业也缺少合作的积极性。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平时上课已经成为习惯,而到软件企业里做项目编代码是一个新的挑战,没有上课来得稳妥,甚至还会影响收入,因为职称评审主要看重论文、项目等指标,企业锻炼对职称晋升的帮助也不大,这造成了教师参加企业锻炼的积极性不强。从企业方面来说,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来锻炼,企业需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同时要有相关人员予其帮助,有时候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于一些涉及企业核心技术的岗位,更不敢让高校教师参与,怕其泄露企业的机密,对企业发展造成损失。还有一些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科研能力差,因此对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监管不到位,对教师的考核不严格
由于进入企业的教师人数众多,各个企业又分散在各地,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对每一个进入企业的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这样就使教师的企业锻炼处于 “放羊式”的状态,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对实践锻炼结果的考核也并不严格,考核体系不完善、不合理,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教师都在使用同样的考核指标,这很不科学。
(三)政府对企业的激励不足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目前,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对企业的激励政策还不够。政府在校企合作中中间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没有很好地对校企之间的合作进行规范,尤其缺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鼓励。
五、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的建议
(一)学校需要明确相关的规章制度,培养持续型“双师素质”教师
持续型“双师素质”教师是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目标。企业锻炼不应只是“一阵风”,并不是说教师参加过一次企业锻炼就能成为永久性的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虽然教师参加了企业锻炼,掌握了目前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但回到学校教学若干年后,如果不和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又会出现和企业行业脱节、知识老化等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应坚持将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常态化,培养持续性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高职院校相关规章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同时加强对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教师的监督力度,建立一系列保障机制,确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政策,对下企业的教师进行必要的考核,提供合理的待遇报酬。高校应建立动力机制,提高青年教师认识,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动力机制可以与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
(二)校企应深入合作,创学校、企业与教师多赢格局
要在学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教师入企业锻炼的工作,而不是由教师自己去找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有些专业教师找不到锻炼企业的问题,也可以保证企业锻炼的质量,还可以消除企业对于核心技术泄密的后顾之忧。企业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人才储备,同时提高企业的未来竞争力,在校企合作中对职业院校的投资也是对企业自身的生产性投资。在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上来开展教师的企业锻炼,能共创学校、企业与教师多赢格局。
(三)政府发挥相应职能,采取相关措施对校企合作进行鼓励
当地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校企合作,尤其要对相关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支持,例如出台校企合作法规等,明确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做出贡献、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给予奖励,减免相关企业的税收等,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有了较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作为基础,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存在的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六、我校计算机学院在教师“企业锻炼”方面的实践
武汉市教育局下发的《市教育局关于实施2009年市属高校教师企业锻炼计划的通知(武教高[2009]8号)》文件中提出“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天”。我校计算机学院从2009年就开始派教师进行企业暑期锻炼;在2009年,全市共有440名教师(含思想政治课教师)到企业实践,资助经费达1129050元。
我校计算机学院在2012年开始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深层次顶岗实践,笔者作为我校计算机学院参加企业深层次顶岗实践的第一批教师,在武汉一家软件企业完成了这次深层次顶岗实践,参与了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目前我校在企业选择方面存在教师自寻、学校推荐、合作企业主动招收等多种方式,解决了教师寻找企业难的问题。学校建立了奖励机制,在教师进行企业锻炼期间发放津贴;一些企业也会发放补助,解决了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时的待遇问题。学校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有专人负责,会定期对教师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的情况进行检查。计算机学院要求每个参与顶岗实践的教师必须要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同时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必须要有企业锻炼的经历,这解决了教师参与企业锻炼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从2012年到现在,计算机学院已有43人次参加了企业的深层次顶岗实践,占专职教师人数的83%。
七、结语
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高职院校、相关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解决。只有各方面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一批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掌握高等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并时时刻刻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好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下面是本人在本学期中的教学经验及工作内容。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学习党的最新章程。从习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心。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注意从书本中汲取精华,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如何做好一名人民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积极参加我校校本培训。
2、认真学习学校安排的政治业务学习。
3、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及其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从教材中汲取精华并传授给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并根据学生情况修改教学难度。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指导老师及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适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布置好作业让学生加强当天所学到的知识。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到老师的关心,促进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三、工作考勤方面:
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而耽误工作的时间。本学期担任计算机二年级的《photoshop cs5.0》教学工作,全部按时完成,没有缺漏一节。认真积极作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如:课时制定计划、教师工作手册的填写、布置作业、建立试题库、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等。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兼任学校的网络和网站工作,在教学方面和科室的工作时间有时候分配不均,导致两头有些不兼顾,而且在组织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我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学校美好的将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孙学密
高职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10
高职汽车学院专业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16年,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公路学院教学教研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参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与同志们一道勤奋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现将16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在学院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认认真真的开展工作;有较强的民主作风和团队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听取不同意见,从工作中吸取教训;勤奋好学,谦虚谨慎,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表现出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遵守法纪,严以律己,清正廉洁,务实工作;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教学方面: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遵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文件,规范了各类教学行为,强化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服从学院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参加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承担并完成学院安排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仔细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在认真讲好每一次课的同时,注意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前后担任公路学院高管教研室工作,主讲了《高等级公路养护》、《公路工程招标与投标》、《公路概论》、《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高等级公路绿化与景观》等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并指导学生的测量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答辩,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获得良好评价。
三、实验室建设方面: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抓好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认真仔细教好每一个实训环节,听从领导指示,服从教学安排,圆满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工作。
四、实践教学方面:积极参加公路学院毕业生实习实训工作,如测量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自己,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使学生在知识方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相很好结合。
高职院教师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师 满意度 激励 研究
[作者简介]闫礼芝(1967- ),女,广西玉林人,江苏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苏徐州 221008)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56-02
一、问题提出
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及综合素质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否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决定着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成败兴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对工作的满意度并没有相应提高。尤其是在高校实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后,部分教师甚至产生厌倦和抱怨情绪,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教师高校工作满意度及重要性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方向,以期探讨符合高职院校实际需要的激励措施。
二、问卷设计
本文以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中抽取了5所较有代表性的学院作为调查样本,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8份。同时,结合个别访谈及文献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围绕涉及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六个方面,即组织目标与环境、组织内部协调与沟通、领导与管理、工作本身和组织制度、职工收入和绩效、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并设置了62个相关指标(表省略)。从“满意度”及“重要性”两个维度进行调查。为了便于进行数据统计,把非常满意(非常重要)设定为7分、满意(重要)为5分、不确定为4分、不满意(不重要)为3分、非常不满意(非常不重要)为1分。通过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找出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及生活的重要因素。
三、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对过程有影响的因素,所涉及的因素称为变量。我们可以用几个综合变量来分析问题,这些较少的变量既可以反映问题,又可以得到充足的信息,即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同时,利用线性变换,把初始的多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互不相关且数量极少的几个综合性指标,在不损失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下达到简化数据和获得变量间关系的目的。
(一)指标进行数据计算的可行性分析
1.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本文以Alpha信度系数为例,介绍对问卷内在信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算出问卷各维度的Alpha信度系数和问卷总体Alpha信度系数。然后,根据Alpha信度系数的具体数值,参考判断标准,对问卷的内在信度进行评价。Alpha信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之间。通常情况下,信度系数在0.9以上,则认为量表的内在信度较高;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则认为内在信度可接受;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则认为量表需进行修订,但仍不失其利用价值。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总体Alpha信度系数为0.937,说明该问卷的整体结构设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见,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可信的,基于该问卷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
2.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进行效度分析是对问卷的准确性即有效性进行研究,也就是检验问卷是否能简洁、准确地描述抽样数据的属性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问卷结构进行效度分析。本调查数据处理结果表明,6个因子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80.392%>80%,已经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认为效度能够满足要求。
3.统计检验。其中KMO(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值为0.870,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适合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因子分析。把调查问卷62个指标的数据写成样本相关系数矩阵形式:
S=(Sij)378×62此处公式(数据计算用SPSS12.0软件计算)。
(二)满意度因子的特征向量及因子含义解释
从满意度因子特征向量可以看出,在每个因子中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高载荷较大,因此,可以根据数据对各个变量进行合理分类。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将62个指标按高载荷分成六类,并结合调查数据的数量特征和实际意义将指标归纳为管理制度因子、公平因子、发展前景因子、沟通交流因子、成就因子、工作压力因子六个综合指标,因子含义解释如下:
F1:在X35职称评定、X36学习培训、X37选拔晋升、X38岗位津贴、X39物质鼓励上均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因子F1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总体指标。我们把它定义为管理制度因子。
F2:在X48与内部同类人员收比、X49个人收入与贡献比、X50收入与非教师比、X51与外部同类人员比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因子F2反映了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人收入、贡献与其他人员相比是否公平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我们把它定义为公平度因子。
F3:在X7学校未来发展、X8学校发展定位、X9学校工作方针理念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因子F3反映了高职院校教师关注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把它定义为发展前景因子。
F4:在X16与同事沟通交流、X17与社会沟通交流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体现高职院校教师对沟通交流能力的关注程度,我们把它定义为沟通交流因子。
F5:在X54工作符合期望、X55工作有成就感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我们把它定义为成就因子。
F6:在X30工作量大小、X31工作压力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表明高职院校教师对工作量的关注程度,我们把它定义为工作压力因子。
(三)重要性因子的特征向量及因子含义解释
对调查问卷的重要性指标分析,得出反映重要性指标的因子为:
F1:在X20对教师的关心、X25合理化重视程度、X26学校对教学的重视上均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教师对学校是否关心,认为是否以教学、教师为中心非常重要,可以定义为尊重因子。
F2:在X46工资收入、X47岗位津贴、X48与内部同类人员收入之比、X49个人收入与贡献之比上均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教师对收入及内部分配是否公平重视程度较高,定义为收入与公平因子。
F3:在X45医疗养老保险、X46工资收入、X47岗位津贴上均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定义为薪酬因子。
F4:在X35职称评定、X36学习培训、X37选拔晋升、X38岗位津贴上均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教师对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较高,我们把它定义为管理制度因子。
F5:在X7学校未来发展、X8学校发展定位、X9学校工作方针理念、X10学校社会地位及环境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因子F5反映了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关注,我们把它定义为发展前景因子。
F6:在X27教师竞争意识、X28教师技能素质上有较大的高载荷系数,说明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综合合素质的关注,定义为综合能力因子。
四、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重要性实证分析
(一)满意度实证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62个可能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归纳为六个因子。进一步分析如下:
1.管理制度指标。从表1数据中看出:F1上的指标满意度较低,说明教师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太满意,尤其是对学习培训指标,几乎不满意。管理制度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运行机制,员工对管理制度的不满意应当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尽快找出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进而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公平度指标。F2公平度的指标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在对“与外部同类人员比”这一指标上表现尤其突出。这说明高职院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自己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能够平衡。
3.组织发展指标。教师对F3组织发展指标基本满意,说明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有较高的信任度。
4.沟通交流指标。从F4沟通交流的两项指标看,教师满意度相对较高,尤其是“与同事沟通交流”这一指标,超过了满意的分值。说明教师沟通渠道通畅,人际关系融洽。
5.成就指标。从上表数据分析,高职教师在成就指标上基本是不确定的分值,说明教师在成就方面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有待于组织帮助教师个体进一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6.工作压力指标。从F6工作压力的两项指标看满意度都较低,这与在访谈中教师反映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随着高校近几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每年都要根据市场需要来重新调整和设置新专业,而现实情况根本无法过多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只能是由原来相近专业的教师兼任新专业课程,致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
(二)重要性实证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将62个可能影响高职院教师工作重要性的因素,归纳为六个因子,并与相关指标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结论(表省略)。
1.尊重指标。尊重是一个中心指标,它反映了高职院校教师在对学校是否尊重教师,是否以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单项重要度指标平均值的数据看,“对教师的关心”这一项几乎达到“非常重要”的分值,与薪酬相比,说明在教师心目中“尊重”的地位要高于“薪酬”。但这个指标在调查数据中显示,教师满意度较低,这应该引起管理者的深思。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只停留在口号上,而不是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会使教师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
2.收入与公平指标。对于收入和分配问题,高职教师普遍认为比较重要,同时满意度也较低,尤其是在“岗位津贴”这一指标上更是如此。同时,收入及分配是否公平、是否体现自己的贡献,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在这一点上,满意度也相对较低。这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制度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
3.管理制度指标。从这一指标看,教师对学校制度层面高度关注,而且满意度相对较低,几乎达到不满意分值。这说明了高职院校在改革过程当中,制度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教师的工作特点及性质,有针对性地制定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4.组织发展及个人综合能力指标。从这两个指标看,高职院校教师非常重视学校未来发展及个人所拥有的综合能力,而且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一方面,说明了教师对学校的关心和认可,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为学校留住人才、凝聚人心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给予充分鼓励并提供提高综合能力的多种途径,激励他们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语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高职院校教师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同时存在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但从总体上看出,高层次需要占主导性地位。同时,管理理念及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师重点关注的指标,而这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处在不满意的状态。因此,针对这些现状,学校管理者应真正树立一切“以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在制度层面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注教师的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引导他们将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紧密结合,力争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蒲勇健,李攀艺.高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终身教职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
[3]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