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2024-08-05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精选7篇)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篇1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公示公告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时期内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纲领性文件,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要求,现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方案予以公示,以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30天,公示期内广大市民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8661597 8495358

网 址:十堰城乡规划网(http://)

联 系 人:郭工 朱工 袁工

联系地址:十堰市规划局(十堰市人民北路11号)

十堰市规划局

2011年11月10日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规划目的

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对指导十堰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已至规划期末,规划确定的城市主要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为抓住新世纪的重要发展机遇期,贯彻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要求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导城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关于对十堰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请示的复函》(鄂建函(2009)219号),十堰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第2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北省制定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

(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突出十堰市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完善城市职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环境品位,实现十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3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基本依据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实施)

(3)《关于对十堰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请示的复函》(鄂建函(2009)219号)

(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5)《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

(6)《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

(7)《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

(8)《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

(9)《十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十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1)国家和湖北省其他相关法规和规范

第4条 规划范围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为市辖区(1190平方公里)及郧县与丹江口市部分乡镇(具体包括郧县的青山镇、柳陂镇和茶店镇和丹江口市的武当山镇、六里坪镇、均县镇)范围,面积总计2422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循 《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规划区内中心城市集中连片建设地区及其周边控制范围。南部以316国道南侧连绵山体为界,西部以柏林镇辖区为界,东、北部以市区行政辖区为界,区域面积共计388平方公里。

第5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年-2015年,中期为2016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

第6条 强制性内容的规定

文本中标有下划线的粗体字内容为规划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如需修改必须依法按程序上报审批。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十堰的战略地位

第7条 十堰的战略地位

十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区域性的生态屏障,是华中地区连接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湖北省汽车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第8条 总体发展目标

将十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宜居的国家生态发展示范地区,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鄂渝陕豫四省(市)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十堰的跨越式发展。

第9条 经济发展目标

预计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3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争取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8-1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10%。

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稳定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第二产业的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积极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至2030年,第三产业比重在5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5%以下。

第10条 社会发展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减小城乡差距。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递增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500元,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万元,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递增10%。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统筹发展。

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立较完善的科技、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文化和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规划期末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所有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100%;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移,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城镇集聚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

第11条 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目标

把资源节约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生态环境保护

以丹江口水库水体保护为重点,严格执行水源地周边的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规划期末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的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单位产出的能耗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标准以内;十堰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各县(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十堰市及各县(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走在全省前列。加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达到1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到15%以下。

(2)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贯彻落实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产的增值。建立健全土地宏观调控体系,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解决 “三农”问题。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衔接。

(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节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控;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等,提倡循环用水。

(4)能源利用与保护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多元能源供应结构,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工业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5)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要求,切实保护好十堰各类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对以武当山为重点的各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类历史文物古迹和建筑以及自然保护区、湿地等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充分挖掘十堰地方文化内涵,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第三节 发展战略

第12条 “保护环境,生态优先”战略

坚持走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发展道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十堰生态环境敏感,十堰的发展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水源地生态防线,做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工作,保证国家水源地安全。积极推进山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维护地区生物多样性,提升区域性生态屏障作用。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企业,积极发展清洁环保型产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动城镇化,引导和鼓励人口逐步从水库周边、高山地区、生态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地区迁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山林特产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探索工业生产的生态模式;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整合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坚持 “综合开发、保护第一”的原则,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生态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绿色繁荣。

第13条 “融入区域,联动周边”战略

利用区域大通道建设,加强与武汉、郑州、西安、重庆等中心城市的交流和沟通,争取成为四大城市群之间物资交换和交流的重要功能节点。发挥地处四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专业化商贸流通服务基地。

积极开展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整合开发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其中,与南阳、襄樊加强汽车产业的协作与分工;与商洛、安康加强在农林产品加工、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方面的合作;与神农架、宜昌、恩施、襄樊等加强旅游发展方面的合作,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开发。

第14条 “突出优势,多业并举”战略

立足发展优势,分阶段有序推进城市产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期继续巩固汽车产业基础优势,顺应多元化的市场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以汽车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壮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推动汽车产品结构多样化,全面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延展汽车产业链,发展汽车文化产业。依托十堰的汽车产业人才及科研力量,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层次,促进科研、创新和服务发展,建设全国一流的汽车工艺装备设计研发中心,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汽车工业装备服务体系,成为全国机械及汽车工艺装备的生产基地。

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将生态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城市新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道教圣地的国际文化影响力,打出十堰武当山、丹江水的 “山水”国际旅游品牌,提升国际旅游知名度;挖掘十堰生态旅游特色资源,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链条延伸。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全面繁荣,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中心城市。

立足地方优势,培育地方经济新增长点。利用特色农林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优势,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矿产加工等加工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入,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汽车、旅游、现代服务业及各类新兴产业的分阶段有重点的引导发展,远期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构建涵盖生态农林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综合产业体系,最终实现十堰多元经济的全面繁荣。

第15条 “统筹城乡,集聚发展”战略

实施重点地区、核心带动的集聚式城镇发展策略,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城镇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首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的区域性服务职能,带动市域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加快县城发展,不断完善提高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县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点和县域服务的中心;此外,要逐步壮大和提升一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优良,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重点镇,促进城镇化发展。

积极引导人口的空间转移,特别鼓励生态敏感地区的农业人口向重点城镇集聚。中心城镇和重点镇成为人口城镇化转移的重点地区。分散居住的山区村民向中心村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对库区淹没区,泥石流易发区的险村险户实施搬迁,实现政策移民城镇化。

加快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改善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山区发展。制定城乡统筹建设标准,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尤其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城乡居民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积极推动竹房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探索山区特色城镇化发展路径,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城镇走廊,成为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第16条 “精致集约,彰显特色”战略

十堰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良好,但人地矛盾突出,适宜城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有限,十堰的城镇建设首先必须走高效集约的发展道路。努力按照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要求开展城镇建设。通过集中建设、集聚发展,实现设施共享,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要通过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和提高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门槛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高效使用,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其次,十堰的城镇建设宜求精不宜过分求大,并应突出特色,走特色精致发展道路。城镇在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的同时,其建设应注重与本地山水自然环境相结合,提供高品质高品位的环境,打造生态型魅力城镇。

中心城区是十堰社会经济集聚发展的核心地区,城市建设要突出 “青山、秀水、汽车城”的特色,强化城在山中,城中有山,山城相融的城市意境,并在保护城市山水自然环境的同时注重人文环境建设,营造尺度宜人,疏密有致,环境优美,富有吸引力的精致魅力十堰。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市域人口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17条 市域人口发展

预测市域总人口2015年达到355万人;2020年350万人;2030年345万人。

第18条 城镇化发展目标

预测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50%;2020年达到56%;2030年达到70%。

第19条 特色城镇化发展路径与策略

依托十堰的资源环境优势,契合山地地区特点,走特色城镇化模式。

(1)以生态化产业体系为城镇化动力支撑,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特色发展模式。

针对十堰山地生态资源优势,构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具体包括依托当地特色农林资源和农林生态化经营的特种养殖业、药材种植业、绿色食品业、手工纺编业等生态农业,为生态农林业提供加工、包装、市场导入的城镇加工业和服务产业,以及以山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主的山地生态旅游业等。通过建设 “农村—城镇”生态化产业体系链,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山地特色城镇化模式。

(2)“核心集聚、差异有序”的非均衡城镇化发展路径。

采取重点地区集聚、核心带动的非均衡发展路径,依托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和城镇有重点、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循序渐进、差异有序发展,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各级城镇,进而带动腹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积极加快县城建设;择优培育重点镇;鼓励和引导山区人口空间转移。

(3)依托交通通道、“点-轴”发展的城镇空间组织策略。

依托汉十高速、G316国道和谷竹高速、S305省道组成的南北两条主要轴线,突出“轴带”、强化 “节点”,全面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沿汉江生态综合城镇带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第20条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城镇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加快城镇化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实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加大对山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

(2)协调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加快中心城区、县城的发展,增强中心城区、县城对市域、县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撤并中心城区、县城周边乡镇,纳入中心城区或县城统一规划,实现城乡空间协调发展。

村镇规划建设要立足现状,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梯度推进、重点突出、示范带动的原则推进规划建设工作。

(3)公平和谐,统筹城乡社会服务

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具体包括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将乡村文化站建成集文化、广电、体育、成教、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参保面,推进门诊医疗统筹;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面,逐步建立合作医疗小病受惠制度;城乡保障项目基本同有,保障水平逐步接近,基本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4)统一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

加快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化和城乡公交网络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公共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共享。

第二节 市域发展分区

第21条 市域发展分区

基于现状发展条件和区域发展要求,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发展地区:北部中低山生态发展区、北部河谷地区城镇协调发展区、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发展区、南部城镇协调发展区和南部高山生态保育区,不同地区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第22条 北部中低山生态发展区

该区域包括郧西县北部山区、郧县北部山区以及丹江口市北部部分地区,是丹江口水库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治理地区。规划加强生态保育与生态恢复,严禁污染性产业发展,可积极推进茶叶、魔芋、中草药等绿色山林特产的规模化种植,适度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应适度控制城镇规模,积极引导山村居民外迁。

第23条 北部河谷地带城镇协调发展区

该区域指国道G316及福银高速沿线的城镇密集发展带,包括十堰市区、丹江口市区、郧县县城、郧西县城及沿线的其他重点城镇。该地区是市域城镇发展的重点地区,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加快中心城镇和重点城镇的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市域人口向该地区转移。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城镇结合本地资源条件可发展旅游、商贸、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以及其他都市型工业和三产服务业。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协调与丹江口库区水源地和生态湿地保护区的关系,严格执行水源地周边的保护要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禁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企业落户。

第24条 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发展区

该区域包括市区、郧县及丹江口的南部山区和竹山、房县的北部地区,是市域内主要的低山林牧区和低山丘陵粮果区。规划加快实施退耕还林,提高林木覆盖率,涵养水源。注意耕地保护,积极发展果林生产和畜牧业,适度发展生态观光业;适度控制城镇规模,提升重点城镇的服务水平。

第25条 南部城镇协调发展区

该区域包括省道S305沿线以房县、竹山、竹溪县城为核心的城镇集中发展地区,是市域南部城镇建设条件相对较好地区。规划该地区为未来市域南部人口、产业、城镇主要集聚发展地区。

规划加快提升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结合本地资源条件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如水电、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矿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农村的商贸流通业,提高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吸引南部山区人口和地质灾害隐患区的人口转移。城镇建设应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护自然生态敏感区,注重城镇安全,加强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护,严格禁止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企业落户。

第26条 南部高山生态保育区

该区域包括市域南部房县、竹山、竹溪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以中低山林牧区和高山区为主。该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亚热带、温带多种古老植物发源地之一,属于秦巴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重点区域。规划要求严格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环境或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区内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复合性,引导山区居民逐步外迁。区域内严禁大规模发展产业,可适度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茶叶等山林绿色农特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业。

第三节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第27条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为 “一心、两带”。

(1)“一心”指由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城镇形成的市域城镇发展核心区。

规划继续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联动周边的六里坪、武当山、黄龙等乡镇,形成分工合理、服务区域、功能完善、富有吸引力的市域城镇发展核心区。

(2)“两带”指市域北部的沿汉江生态城镇发展带和南部的竹房特色城镇发展带。

沿汉江生态城镇发展带:依托国道G316、福银高速、十漫高速形成的复合城镇发展轴,以中心城区及周边城镇形成的城镇密集发展地区为核心,东起丹江口市区,西至郧西县上津镇,沿线城镇有丹江口市的土关垭镇、浪河镇、丁家营镇、武当山特区、六里坪镇,市区的黄龙镇,郧县县城、茶店镇、柳陂镇、青曲镇,郧西县的夹河镇、县城、观音镇、土门镇、上津镇等。强化区域交通轴线对产业和城镇的集聚带动作用,突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等3个县(市)域中心城镇的核心集聚作用。

竹房特色城镇发展带:依托谷竹高速、省道S305等交通干线,以房县县城、竹山-竹溪县城及周边城镇为核心,沿线城镇包括青峰镇、军店镇、化龙堰镇、溢水镇、宝丰镇、麻家渡镇、擂鼓镇、蒋家堰镇、中峰镇、水坪镇和县河镇等。探索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城镇化路径,强化房县、竹山、竹溪等3个县(市)域中心城镇的核心集聚作用。

第28条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坚持 “强化核心、重点集聚”原则,积极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发展。规划至2030年,市域形成1个特大城市(十堰中心城区)、3个20-3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丹江口市区、郧县县城、房县县城)、3个10-2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竹山县城、竹溪县城、郧西县城)、14个1-5万人口规模的城镇和若干一般城镇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第29条 市域城镇职能等级结构

规划至2030年,市域城镇划分为4级,中心城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丹江口城区、郧县县城、郧西县县城、房县县城、竹山县县城和竹溪县县城为县(市)域中心城镇;黄龙镇、六里坪镇、武当山镇、习家店镇、安阳镇、谭山镇、鲍峡镇、青峰镇、军店镇、宝丰镇、蒋家堰镇、水坪镇、上津镇、夹河镇等14个城镇为重点镇;其它镇为一般镇。

第30条 城镇职能协调发展

(1)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节点城市,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2)丹江口城区:市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重要节点,以绿色产业为发展方向的新型工业城市。

(3)郧县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机械、轻工、休闲旅游为主的滨水城市。

(4)郧西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发展医药、矿产、水能、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5)房县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为主导,具有休闲旅游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6)竹溪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业、商贸业为主的边贸城市。

(7)竹山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发展水电、旅游、林特资源加工业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

(8)其它建制镇:是本镇域内的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和经济中心。

第31条 城乡建设标准

(1)中心城镇建设标准:市域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执行相关的国家、湖北省、十堰市技术规范规定。

(2)重点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应考虑服务本镇及周边乡镇。

(3)一般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应考虑服务整个镇域;镇区基础设施配建标准应能够满足本镇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4)农村建设规模与标准: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应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村庄建设应遵循集中紧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新旧村庄有机衔接和保持低山丘陵地域风貌特色的原则。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32条 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把传统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配套完善、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33条 建设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集中紧凑、合理布局的原则

(3)坚持生态优先、集约用地的原则

(4)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34条 建设措施

(1)节约用地,引导新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

按照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村庄用地规模按人均90~120平方米控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2)加强与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

完善农村公共福利类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培训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类设施的供给。中心村应配置学前幼儿和小学教育设施,应配置有临时床位的医务室、科技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应配置村委会及村民议事、活动场所。

(3)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

以 “六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堆放;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使村庄环境达到 《湖北省村庄整治评价标准》的要求。

(4)加快村容村貌整治

村镇建设用地宜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适宜建设的荒山、岗地、坡地及其他非耕地,注重村镇安全建设与资源配置,避开各类保护区。住宅布局要与地形、水面、树木等环境相协调,住宅设计应体现民居特色,住宅朝向与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和防火要求。

(5)合理引导农村产业发展,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教育

大力发展山区生态特色农业,巩固和扩大茶叶、柑桔、魔芋、黄姜等八大特色产业,走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的道路。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将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相结合,走生态旅游带动农业发展的道路,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并举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大力开展农民培训转移,加强信息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协作,拓宽农民外出务工渠道,加强劳务基地建设,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6)发挥重点镇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中心村建设

通过重点镇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中心村的建设,鼓励以中心村为核心,带动周边基层村成立农村社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五节 城乡社会服务设施

协调发展规划

第35条 总体目标

规划形成覆盖全市域的以十堰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主体,重点镇、一般建制镇为基础四级配置的开放型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1)完善中心城市区域性服务功能,构建四省交界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形成完备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体系。

(2)提升县城功能,强化其对县域服务主体的地位。县城应拥有完善的文化、体育、医疗、基础教育和社会福利设施体系,具备服务县(市)域的综合能力。

(3)重点镇应配置比较齐全的服务设施,包括农业科技服务、文化活动、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小学教育等,能够服务周边乡镇。

(4)一般建制镇要配置文化站、卫生院、小学、防疫站等基本社会服务设施,满足本镇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第36条 教育设施

(1)发展目标:农村基本普及学前1年教育,市、县城区及经济发达的乡镇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3—6周岁幼儿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入学率达到100%;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

(2)按照高中阶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县城集中,农村初中教育向重点镇集中,农村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一般乡镇和中心村集中的原则进行配置。其中:十堰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为四省交界地区的教育服务中心。其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同时,完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中心城区和县城要完善幼儿园、中小学、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设施,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教育设施的规范和标准配建中小学、幼儿园,其中高中的配置应考虑对整个县域(或市区)的服务。

规模较大的重点镇原则上应设立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教育;一般建制镇应设置普通初中、小学、中心幼儿园;中心村应设置小学和幼儿园。

规划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地方对农村教育的配套投入,加快推进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第37条 文化娱乐设施

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事业,完善中心城区、县城(市区)、镇(街道)、村四级文化设施体系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1)中心城区作为四省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应逐步完善服务区域的大型文化娱乐设施,以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特别应注重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保护和展示地方文化的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各街道社区也应按照国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完善基层文化设施。

(2)各县城应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搞好广播电台(站)和文化中心建设,配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展览馆、剧院、电影院等文化设施。

(3)重点镇应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综合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建制镇应建设综合性文化站,完善五室(图书室、展览室、阅览室、游艺室、科技咨询室)、一场(灯光球场)的建设。

(4)村庄可配置包括阅览室、活动室、科技咨询室、文化宣传栏等设施的综合性文化科技活动室。

第38条 体育设施

(1)发展目标:提高十堰的体育设施及配套水平,拓展社区健身体育活动场地,普及学校体育运动,构建以人为本的群众体育服务网络,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到203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50%以上,适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99%以上,所有社区和90%以上乡镇都拥有开展5个以上大众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

(2)体系建设:各城镇加强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体育设施体系。

中心城区新建、改造一批竞技体育设施,为十堰市举办省内大型体育赛事创造条件;加快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建身运动开展;建设武术场馆等相关设施,推动武当武术的研究和普及。

各县城要建设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及游泳池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市民体育健身设施;重点镇应配建服务周边城镇的体育场及一般健身设施;一般乡镇应设有运动及健身场地。

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休闲中心等,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第39条 医疗卫生设施

提升十堰的作为四省交界地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功能,完善中心城区、县城(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防疫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立由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和中心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服务站组成的覆盖市域城乡的医疗网络体系。

(1)规划中心城区以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为依托,建立完善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强中心城区医药、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并建立十堰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中心城区新建医院应主要分布在新建城区,鼓励社会资金在城郊接合部及城市新区、农村办医。

(2)各县城应建立至少1家综合性医疗中心,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

(3)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重点镇应设置包含医疗、计划生育、防疫、卫生监督等的综合性中心卫生院,一般建制镇应设置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指导站,中心村应设置有临时床位的卫生所,形成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满足农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第40条 社会福利设施

完善各级城镇再就业培训设施,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统筹兼顾城镇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加强各级城镇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设施,福利院、社会救助站、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救助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运行体系。

第六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41条 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以十堰中心城区为中心,构建承中启西、通南达北、面向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高速公路和区域干线公路为主体,构筑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市域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和引导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发展。

第42条 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1)在中心城区集中打造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协调利用铁路、航空、高等级公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以十堰中心城区为中心,构建复合型的对外快速运输大通道(客运专线、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有效增强十堰与武汉、郑州、西安、重庆等大都市地区的联系,便捷与襄樊、宜昌、南阳、万州、商洛、安康及汉中等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交通衔接,加强对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地区的功能辐射和扩展。

(2)实现市域公路网络化、现代化

完善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镇乡通干线公路;提升区域干线公路网的通畅水平,提高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注重高速公路网、区域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三者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公、铁、航、水多种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十堰市域公路网络现代化。

(3)提升水运交通服务水平

以满足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要求为前提,加快推进丹江口水库下游重点港口码头及汉江、堵河航道建设,加强水运与公路、铁路交通设施的紧密对接,提升水运交通系统对十堰社会经济的服务水平。

(4)推动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密集地区交通一体化

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密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接,实现道路系统一体化;转变现有公路班线运输方式,引导公交化的客运系统组织,实现公交客运一体化。

(5)构建无障碍绿色旅游交通网络

发挥十堰中心城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旅游集散中心直达景区、景点的旅游客运服务专线,构建无障碍的绿色旅游交通网络,有效提升十堰旅游品牌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

第43条 航空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民航总局批复,十堰武当山机场选址初步确定为白浪方块村。规划机场按照4C级标准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设,近期按跑道长2600m、宽45m设计,占地面积200公顷左右。

规划期内武当山机场主要通过福银—十漫高速、郧十高速、十房高速、十堰—郧县和十堰—武当山城镇群快速联系通道以及316国道和209国道等干线公路实现对周边县市的服务覆盖。

近期机场主要经由许家棚的十堰东高速出入口进出高速公路,远期随着武当山机场发展的需要,考虑增建机场专用高速出入口。

第44条 铁路发展规划

规划建议郑渝客运专线在十堰城区内采取东西走向,平行汉十高速公路于城区北部布设。规划运十—十宜铁路线在十堰城区与郑渝客专平行设置,并实现运十—十宜客运站与郑渝和武汉—西安客专站合并设置。

近中期保留现十堰站,形成一主(客专站)一辅(现十堰站)客站体系。远期调整襄渝线在城区内的线位,将其线位平行郑渝客运专线调整至城区北部,于城区北部集中打造一体化的十堰铁路客站。

第45条 水运交通发展规划

(1)规划目标

以满足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要求为前提,增强水运对十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2)水运交通系统发展规划

严格遵照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丹江口水库周边及上游汉江航运发展的专题研究,明确相关航道开发和航运设施建设的要求。

●骨架航道网络布局

十堰市域内分布有汉江、堵河、神定河等航道。其中丹江口水库上游汉江航道规划为四级航道,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航道规划为三级航道,堵河黄龙库区主航道规划为五级航道。

●港口布局

市域内主要港口应考虑在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航道上布设。

丹江口水库周边及上游需要布设航运设施时,应进行相关专题论证和研究,确保相关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满足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的要求。

●其它服务设施

市域内航电枢纽建设和翻坝过闸设施升级改造,均应考虑对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的影响,并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加强十堰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推进水上搜救中心的建设;

建设十堰市船舶防污染中心,支持十堰绿色生态航道建设。

第46条 公路系统规划

(1)高速公路:建设 “三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

“三横”包括:(武)汉十(堰)—十(堰)漫(川关)高速、十(堰)白(河)高速、竹(溪)麻(城)高速;

“两纵”包括:郧(县)十(堰)—十(堰)房(县)、郧西—巫溪高速。

(2)干线公路

增加黄龙至竹山县城公路,便捷十堰城区与竹山县城的交通联系。

第47条 城乡公共交通

中心城区公交辐射线路主要联系两个方向:

(1)武当山、六里坪方向

起于白浪客运站枢纽,依托国道G316布设;

起于新火车站枢纽,依托十堰—武当山快速联系通道布设。

(2)郧县方向

起于六堰枢纽、新市中心枢纽和新火车站枢纽,依托十堰—郧县快速联系通道布设;

起于高速客运站枢纽,依托现状国道G209布设。

第48条 市域交通组织规划

(1)市域交通组织结构

应对 “一心、两带” 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在市域北部规划形成以十堰中心城区为中心、多方式组合廊道为放射的 “中心放射”式交通组织体系;在市域南部形成以竹房特色城镇发展带为主廊道的 “干枝状”交通组织体系能。

(2)市域主要交通枢纽布局

●航空枢纽

在十堰中心城区建设武当山机场,并加强机场面向市域的集疏运交通组织。

●铁路枢纽

规划建设新十堰站、郧县站和房县站,并进一步加强现状十堰站、六里坪站、丹江口站和武当山站等的枢纽功能。

●水运枢纽

加强水运与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重点加强丹江口水库下游港口设施建设。

●公路枢纽

规划在十堰中心城区建设2处一级公路客运站,在丹江口市、郧县和房县城区分别布设1处一级公路客运站。

规划在十堰中心城区东、北、西出入口相对均衡的布设4处物流中心;在郧县、房县和六里坪结合铁路站各布设1处物流中心,实现公铁联运;在丹江口结合港口和铁路布设1处物流中心,实现公铁水联运。

第49条 市域综合交通通道建设要求

十堰生态和景观资源丰富,市域内交通设施通道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对各种保护区的影响,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坚持环保选线的原则,各种交通通道应尽量避免穿越各种保护区,并禁止穿越保护区的核心区;

●规划新建铁路、公路等交通通道需要穿越各种保护区时,应进行相关专题论证和研究,确保规划交通通道的建设和运行满足相应保护的要求;

●在建设项目设计中,应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土地占用、水土流失、噪声、振动、污水排放等环境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可控性;

●现状位于各种保护区内的交通通道也应进行针对性改造和流量控制,以满足保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七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第50条 市域供水工程

(1)城市供水指标

规划期末十堰市中心城区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600升,丹江口市中心城区、郧县和房县县城550升,郧西县、竹山县和竹溪县县城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为500升。

(2)水源规划

十堰市中心城区的水源地增加汉江,取消岩洞沟水库,现状的黄龙滩水库、余家湾水库、马家河水库、茅塔河水库、头堰水库继续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地。

丹江口市中心城区的饮用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郧县县城的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郧县段;郧西县县城的供水水源为土门水库;竹山县县城的供水水源为堵河;竹溪县县城的供水水源地为竹溪河水库;房县县城的供水水源为马兰河泉水湾和谭家湾水库。

(3)供水设施规划

规划期末,市域范围内共需建设主要集中供水设施19座,总供水能力115万立方米/日。其中,十堰市中心城区规划水厂7座,丹江口市中心城区、武当山镇和六里坪镇各规划水厂1座,郧县、房县、郧西县和竹山县各规划水厂2座,竹溪县规划水厂1座。

第51条 市域污水工程

(1)规划目标

规划期末,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其他各县(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重点镇区污水管网基本覆盖,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丹江口水库库区上游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2)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

规划期末,市域范围内共需建设主要污水处理厂13座,总处理规模78万吨/日。其中,十堰市中心城区规划污水处理厂3座,郧县县城2座,郧西县县城1座,丹江口市中心城区2座,武当山镇1座,六里坪镇1座,房县、竹山县和竹溪县县城各1座。

第52条 市域供电工程

(1)规划目标

建立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规划网架。保证供电质量,满足各类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

(2)电源建设

新建京能热电厂(4×350MW),新建孤山、夹河关、龙背湾水电厂。

(3)电网规划

完善十堰 500KV电网建设,保留500KV十堰变电站,新建500KV汉水变电站。加快各县市220KV输配电系统改造,实现220KV电网的分层、分区供电。保留220KV龙虎沟变电站、武当山变电站、柏林变电站、竹山悬鼓洲变电站、竹溪守金店变电站,新建 220KV城东变电站、220KV张湾变电站、220KV土关垭变电站、220KV园艺变电站、220KV宝丰变电站、220KV军店变电站、220KV涧池变电站。

第53条 市域环卫工程规划

(1)规划原则和目标

按照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规划期末,十堰市中心城区和其余各县(市)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各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环卫工程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期范围内,十堰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

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建设主要垃圾填埋场12座,总处理能力2650吨/日。其中,十堰市中心城区新建垃圾填埋场2座,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六里坪镇、郧县、郧西县和竹山县各1座,房县和竹溪县各2座。

第八节市域产业发展空间引导

第54条 产业发展空间引导

市域内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形成 “一心、两带、三圈”的发展格局。

(1)“一心”指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是市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全面提升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医疗中心、教育中心。通过整合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和汽车城等旅游资源,加快区域性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中心城区旅游服务功能。巩固汽车产业优势地位,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制造业的不断优化升级。

(2)“两带”即北部沿国道G316、福银高速形成的汉江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带,和南部沿麻竹高速形成的竹房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带。

北部沿国道G316、福银高速形成的汉江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带是市域内现代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与汉江及丹江口水库生态保护的协调关系,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绿色生态。依托湖北省 “襄十随”汽车产业发展带的集聚效应,围绕十堰汽车产业基地,推动郧县县城、丹江口市区等有条件的城镇发展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和加工业,成为十堰汽车产业聚集区的两翼。同时,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与十堰本地资源相结合,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促进生物医药、饮料制造、新能源、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向这一城镇带集聚发展,建设低碳产业发展聚集区。

南部沿麻竹高速的竹房特色资源加工产业发展带主要依托房县、竹山、竹溪三个县城及周边城镇,形成房县片区、竹山—竹溪片区两大特色资源加工集聚发展片区。利用本地山林特色资源、矿产资源,积极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重点突出本地资源的绿色生态优势,提高资源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扩大城镇就业,推动南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3)“三圈”即三个生态农林布局圈层。十堰市区周边乡镇为第一圈层: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生态林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都市型农业;第二圈层为郧县、郧西县南部,房县、竹山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重点发展粮果业和畜牧养殖,促进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第三圈层为郧县、郧西县北部,竹山、竹溪及房县南部,海拔较高的山林牧特产区,发挥高山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山林特色产品的基地化、规模化种植,成为生态山林特产区。同时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探险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业。

第九节市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55条 市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策略

(1)总体策略

坚持生态优先,以保护促发展,加快发展推动保护;加强部门协同,依托项目建设支撑保护;注重不同层面措置的衔接,循序渐进推进保护;加快完善机制,依靠制度建设保障保护。

(2)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生物栖息地;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实行森林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科学造林与护林,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建立严格保护区域,设立禁挖区、禁采区及禁伐区,停止一切导致森林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促进森林生态自然修复;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等方式,治理石漠化及受损山体。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生态退耕工程,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水。

围绕骨干交通沿线、重要旅游线路、水系廊道、主要城市可视范围内开展生态景观林建设,加强生态防护。

(3)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开展山区珍稀农业野生动植物调查、建设农业野生动植物各类保护区,保护、保存并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珍稀资源;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大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4)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

建设生态型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城市能源体系;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严格执行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切实保证绿化用地,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制定符合生态城市目标和指标的配套政策,设定产业准入门槛,禁止生态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产业以外的产业进入。

建设生态镇(乡):保障镇(乡)饮用水安全,避免地表水对地下水水质污染,加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与无害化处理,加快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提高园林绿地面积,改善镇(乡)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村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态村庄。

(5)国土保护与整治

严格土地管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其他各类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城镇建设要节约集约用地,注意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要盘整土地资源,积极开展土地复垦,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积极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建立监测网络、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等。

(6)水利生态保护与建设

按照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 “三先三后”原则,积极实施重点水源、城镇供水、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以电代燃料生态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开展汉江分蓄洪区、水库除险等工程建设。着力开展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以及山区山洪防治;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积极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对于重点地区水环境功能尚不满足要求的河流,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主要污染河渠清淤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加大对入丹江口水库和黄龙滩水库的河道、河口的综合整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丹江口库区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为示范,大力开展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56条 市域生态网络建设

规划十堰市域形成以生态核与生态链为中心,构建4横4纵8条重要的生态廊道,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

(1)大型森林生态斑块的保护

规划4个大型的森林生态斑块是十堰市的生态核心区,作为区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栖息地、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地和水源涵养地,其开发建设要求如下:

控制大规模的砍伐、开垦,林业生产应强调合理调配,注意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物种生境和野生物种栖息地;在一些生态系统保护良好的地区,严格控制包括植树造林、人工施肥和喷洒农药在内的人类活动对这些地段的干扰,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以保护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在一般绿化和公益林建设过程中,尽量选择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鼓励发展生态农业;限制高污染、高消耗型工业生产活动;开展生态旅游,应注意旅游路线设计并控制人口流量,并注意配套的环保设施建设,避免旅游开发对生态造成破坏。

(2)丹江口河湖湿地斑块保护

严格执行 《水污染防治法》中有关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中的有关规定,控制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建筑和开发活动;禁止在丹江口水库内进行网箱养殖活动;周边城镇排入丹江口水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最低按照一级A标准来控制;严格保护库区周边的湿地,尽快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

(3)城镇斑块的建设控制

保留城镇内部的山体和绿地,并注重保留完整性,避免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对这一类生态控制区的蚕食和分割;加强保留地与大型自然斑块以及保留地与保留地之间的自然生态联系,在城市绿地和区域系统建设中,保持保留地之间的连通性和自然属性,以确保各生态斑块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通,避免出现破碎化的生态孤岛;城镇中的山体应尽量保留其自然属性,提高其分割屏障和绿岛作用。保护绿核的完整性,严禁对其进行蚕食和破坏;城市绿化过程中优先选用本地物种,增加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种类;并注意保护绿核与城市外围区域绿地与自然斑块之间的连通性。

(4)河流廊道

十堰市的主要河流通道包括汉江、堵河及其支流,其管理和控制要求如下:

禁止在主要河流沿线砍伐树木,控制河道上的采砂行业,严禁非法采砂;尽量减少水坝、水闸之类的截流设施建设。确实需要建设时,应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必须保证鱼类等生物的洄游通道的畅通,防止河流沿岸的湿地遭到侵蚀和破坏。

加强沿岸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植被较差的河段要进行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构筑必要的生境空间,同时减少入河的泥沙量。防护林的建设优先选用本地树种,尽量使沿岸绿化带的树种结构与自然斑块的结构类似。

保留自然的河岸形态,控制水泥等平滑护坡的建设,为水生生物保留栖息、觅食的环境。

(5)交通廊道

在生态敏感区应该沿交通线路建立完善的防护林带,并尽可能加大防护林的宽度,将机动车对于生态系统的干扰控制在道路区域内;控制沿线城镇居民点沿路带状蔓延,引导沿线城镇组团式发展;新建道路前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动物迁徙和觅食的关键区域应建立涵洞等生物通道,以方便动物穿越这些人类干扰带。

第十节 市域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规划

第57条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保护内容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为古城镇、古建筑群和古村落的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现代工业遗址及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和风景名胜区保护。

(1)保护现存的古城镇和古建筑群,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处(武当山古建筑群),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座(郧西县上津镇)。同时要加快对分布于市域乡间的古村落的普查、规划和保护工作。

(2)保护市域现存的2100余处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革命旧址等文物古迹,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武当山金殿、紫霄大殿、治世玄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郧县学堂梁子遗址、竹溪县采皇木摩崖题刻、武当山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市县区级保护单位199处。

(3)保护现代工业遗址及优秀近现代建筑。十堰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对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址,需妥善保护和利用。另外对于市域范围内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亦应加强普查,予以保护。

(4)加强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第58条 保护原则

(1)坚持真实性原则,保护真实历史文化遗存。

(2)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坚持对历史文化遗存所赖以生存的历史环境进行保护。

(3)坚持分层次保护的原则。对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切实有效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4)坚持合理、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59条 历史文化名镇与古村落的保护

十堰市境内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座(郧西县上津镇),在乡村还有一些散布的古村落。规划要求结合各自特点,建立相应的保护体系,以对文物古迹、历史保护街区以及无形文化遗存进行整体性的保护。

(1)应尽快编制上津镇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上津镇在重点保护好现存的山陕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建筑群、古城墙及城门的同时,应注重对上津古镇格局及古镇周边自然景观风貌的保护。对于大量明清风格民居应注重其内部居住条件的改善。

(2)规划要求加快对全市古村落的普查工作,对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要编制保护规划。古村落原则上应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具体的保护方法可参照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执行。

第60条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武当山古建筑具有极高的价值,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规划要求在风景区内不得修建无关建筑,获准新建建筑的体量和色彩应与风景区的环境相协调。保护区内严禁开山采石,加强山体绿化,切实保护好自然地貌、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第61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湖北省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对文物进行修缮和保护。对于未落实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文物,应尽快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责任。继续市域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工作。

第62条 现代工业遗址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

加快对在十堰城市建设史、产业发展史中有特殊意义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的普查工作,对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进行评估,确定保护对象,报市或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列为保护建筑,设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

第63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以伍家沟民间故事、房陵锣鼓歌、武当山宫观道乐、均州吹打乐、吕家河民歌、向坝民歌、郧阳凤凰灯舞、郧阳花鼓戏、郧西三弦、郧阳四六句、房县黄酒制作技艺、武当山庙会、武当山民间医药歌谣、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武术等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工艺、戏曲、曲艺、舞蹈、传统体育等为重点,保护和发扬十堰传统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十堰文化繁荣。

注重对历史上的工艺作坊、戏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等的保护。加强传统文化相关设施的建设,加大传媒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政府投入,鼓励民众更多地参与,加快文化繁荣。

第十一节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64条 规划目标

立足于十堰交通区位优势,结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以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大品牌为龙头,整合十堰优质资源,构建游憩内容丰富、服务设施齐全、服务质量优良、旅游环境友好的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第65条 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 “一心、两翼、三区、三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1)“一心”指旅游服务中心。整合武当山、丹江水和汽车城三大旅游品牌资源,依托中心城区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打造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大型旅游服务中心,提升十堰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

(2)“两翼”指市域南北旅游发展翼。十堰南部房县、竹山和竹溪地区生态环境优越,以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北部郧县、郧西县以及丹江口市北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

(3)“三区”指三大核心旅游区,分别为武当山核心旅游区,丹江口水库生态休闲旅游区,十堰车城旅游区。

(4)“三线”指东、西、南三条市域旅游组织线路,其中,东线为民俗文化体验线,以G316为主线,向东联动丹江口、襄阳,实现十堰民俗文化与鄂西旅游圈的 “三国文化”对接,同时该线路又可经环湖观光公路与河南淅川对接。该线路主要景观包括白杨坪(犟山、金蟾峡)、银梦湖、净乐宫、丹江口大坝、羊皮滩、双龙峡地质公园等;西线为远古文化寻踪线,该线依托银武高速,向西连接古都西安,该线串联十堰的主要景点包括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遗址、郧县古人类遗址、五龙河、上津古城、虎啸滩、龙吟峡、龙潭河、金銮山、黄龙洞等景区点;南线为生态旅游探险线,该线由武当山—房县—竹山—竹溪接神农架方向,形成与 “一江两山”直接对接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生态探险旅游产品。

第十二节 市域空间管制

第66条 禁止建设区

包括丹江口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城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河流和水库等水域和湿地、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地质危险区、山地生态保护区、蓄滞洪区、交通干线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防护控制范围等与城市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公共安全等密切相关的区域,该类区域内禁止安排与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重点管控地区的具体管控要求如下:

(1)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各城镇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

(2)市域范围内海拔高度超过750米的地区为山地生态保护区范围,加强生态修复,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现状山地生态保护区内居民逐步外迁。

(3)市域范围内25°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并对水土流失区域加快生态治理,积极恢复自然生态。

(4)在市域范围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等重要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5)城乡建设活动应避开滑坡、泥石流、崩塌、矿山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对现状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点应加快搬迁,积极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降低或消除灾害对各类活动的影响。

(6)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各类城乡建设活动。

第67条 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区和敏感地区,以及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不宜安排城镇开发建设项目。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应尽可能避让限制建设区,确有必要进行建设的应遵循保护优先、限制开发的原则。在限制建设区内进行建设应科学确定项目性质、开发模式和建设强度,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并依据限制性要素的不同,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68条 适宜建设区

除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宜建设区,在适宜建设区进行城镇建设应遵循节约集约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

第十三节 分县(市)发展指引

第69条 丹江口市发展指引

(1)北部山区(习家店、蒿坪、石鼓等镇)要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快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适度控制城镇规模,严禁大规模污染性产业发展,适度发展农林特产种植和加工业。

(2)加快人口和产业向丹江口市区及国道G316沿线城镇集聚(包括丹江口市区、凉水河镇、武当山特区、六里坪镇、丁家营镇、土关垭镇、浪河镇)。依托水电基础和武当山景区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和旅游业;重点城镇可结合本地资源发展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水源地周边的保护要求。

(3)南部(包括官山、盐池河镇)属于丘陵农林生态发展区,应注意保护耕地,积极发展果林生产和畜牧业,适度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适度控制城镇发展规模,提高森林覆盖率。

第70条 郧县发展指引

(1)县域北部山区(大柳乡、白浪镇、南化塘镇、刘洞镇、谭山镇、梅铺镇、白桑关镇等)应加强自然生态保育,加强对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严禁大规模污染性产业发展,可适度发展农林特产种植和加工。适度控制城镇规模、逐步引导山村居民向外搬迁。谭山镇和白浪镇作为边贸口子镇,适度发展商贸业。

(2)应引导人口重点向县城及周边城镇集聚。郧县县城及周边乡镇在规划建设中要与十堰中心城区在功能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和道路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协调和对接。

(3)加快郧十高速公路、十运铁路在县域境内的建成通车,协调好公路、铁路建设与境内乡镇发展的关系。

第71条 郧西县发展指引

(1)郧西县大部分处于市域北部高山地带,应加强对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闭污染性产业,适度发展高山中草药、茶叶等规模化种植。

(2)重点加强郧西县城的建设,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县城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农村的商贸流通业。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县城及国道G316沿线城镇集聚。

(3)积极推进郧西—鲍峡—竹山—重庆巫溪的高速公路项目研究论证,改善县域对外交通联系。

(4)积极推进郧西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全面建设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合理开发和利用七夕文化、五龙河、上津古城、龙潭河等旅游资源,将郧西建设成为 “武当山—西安”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第72条 竹山县发展指引

(1)县域北部及南部乡镇大部都处于高山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应加强生态保育,可适当发展高山中草药种植和生态观光旅游业。北部中低山丘陵地区可适当发展果林生产和畜牧业。

(2)引导人口向竹山县城及省道S305沿线主要城镇集聚(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得胜、秦古等镇)。合并文峰乡、潘口乡与城关镇,整合和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升县城的承载能力。城镇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注重自然灾害防护,严格限制污染重、能耗大的企业落户。

(3)协调好省道S305沿线城镇的发展,以麻竹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协同房县、竹溪共同建设南部 “竹—房”城镇发展带,使其成为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第73条 竹溪县发展指引

(1)加强县域南、北部高山地带的生态保育,正确引导茶叶、高山中药材等山林农特产业发展。在保护自然生态前提下,可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对矿产资源开发必须进行控制,实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避免对生态保护造成负面影响。适度控制城镇开发和建设,逐步引导山区村民向外搬迁。

(2)引导人口和产业在县城及省道S305沿线的蒋家堰、中峰、水坪、县河等城镇集聚。结合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矿产品加工业,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农村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蒋家堰镇作为边贸口子镇,应积极拓展跨省界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严格限制污染重、能耗大的企业落户,城镇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的保护。

(3)积极推动加快麻竹高速公路建设,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第74条 房县发展指引

(1)北部乡镇(沙河、万峪河、白鹤、大木厂、土城、姚坪等)以发展低山林牧、果粮为主,并可适度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提高林木覆盖率。适度控制城镇规模。南部乡镇(九道乡、上龛乡、野人谷镇、中坝乡)应控制城镇开发和建设,逐步引导人口向县域中部地区搬迁,保育高山地区生态,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

(2)积极引导人口向房县县城及周边军店镇、化龙堰镇、青峰镇等城镇集聚。协调城关镇与红塔镇的发展关系,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县城吸引力。

(3)加快十房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十宜铁路建设,改善县域交通发展条件。依托十房高速公路,加强与神农架地区的旅游合作,依托麻竹高速公路,建设“竹—房”城镇带。

第四章 规划区统筹发展规划

第一节 规划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第75条 规划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促进规划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及各城镇组团功能定位的协调与衔接,推动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保护丹江口水库、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等重要自然、历史文化和景观资源,率先建设成为十堰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 功能区划与

城镇功能协调发展

第76条 规划区人口规模

规划区2015年总人口数达到100万,2030年总人口数为130万人。2015年规划区内的城镇人口规模达到78万左右,2030年城镇人口将达到120万左右。

第77条 规划区功能区划与产业协调发展

规划区划分为北部滨江生态发展区、中部城镇协调发展区和南部自然生态保育区三大部分。

(1)北部滨江生态发展区

该区域指规划区北侧沿汉江的带状发展地区,包括武当山特区、六里坪镇、均县镇、青山镇、茶店镇及柳陂镇的部分地区。规划该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该区城镇规模,城镇建设应避开水源一级保护区、生态敏感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城镇建设应采用生态化的发展模式,避免对滨江地带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要完善该区域城镇及农村居民点市政基础设施,确保库区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安全。该区域应严格控制污染型产业的布局,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研发、办公、文化创意产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型高附加值的产业。

(2)中部城镇协调发展区

该区域西起张湾区黄龙镇,经中心城区、六里坪镇,东至武当山特区,是市域范围内现状城镇建设条件最好、人口最为密集、城镇发展动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规划该区域在现有发展基础上突出旅游、汽车、商贸等优势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各城镇在功能和产业定位上要相互协调,并实现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对接和共享。结合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区各项服务功能,部分区域性服务职能可依托规划区便捷的交通网络在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布局,缓解中心城区建设压力。

结合城镇职能提升,乡村宜积极发展面向城市服务的蔬菜水果种植、农副产品配送和销售、郊野旅游、观光农业和 “农家乐”旅游接待等特色产业,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3)南部自然生态保育区

该区域指规划区南部的中低山区,包括大川、茅塔、西沟等乡镇。该区域是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并拥有武当山风景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规划该区域应以生态保护为主,人口适度向中部城镇协调发展区转移。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可适度发展对自然环境扰动较小的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如高山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生态茶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体验游,茅塔乡的红色旅游等。

第78条 各城镇组团的协调发展

各城镇组团要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并加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的分工协作,明确功能定位,实现协调发展。

(1)中心城区:区域服务中心,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区

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完善区域服务职能。在注重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汽车和汽配产业雄厚的基础,做大做强汽车工业,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联动周边地区,打造汽车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2)六里坪组团: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

六里坪组团应进一步提升与中心城区的产业关联度,提高其产业配套生产能力,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建设;要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构建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宗货物交易中心,以分担中心城区的物流功能。

(3)黄龙组团:生态旅游业

黄龙组团应借助位于中心城区近郊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为城区市民假日短途休闲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4)三门组团:休闲度假产业

柳陂镇应加强生态保护,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改变现状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门组团依托四周环水的良好生态和景观条件,重点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在满足水源地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发展滨水生态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项目。要加强对青龙山恐龙遗址公园的保护,发挥其科普教育基地作用。

(5)长岭组团:现代制造业、居住

长岭组团可进行适度综合开发,结合中心城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可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现代制造业,并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区建设,配套建设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该组团建设应严格执行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要求,避开一级水源保护区,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禁止污染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6)青山组团:研发、文化创意等产业

青山组团重点发展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休闲度假、研发、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完善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7)均县组团:休闲度假、生态旅游

均县组团在严格保护环境、保证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前提下,可适度发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可与库周的武当山特区、六里坪镇、青山镇、柳陂镇共同发展滨江生态休闲旅游业,打造丹江口库区休闲观光旅游带。

(8)武当山组团:旅游服务

武当山组团应充分利用武当山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龙头作用,整合周边丹江口水库、伍家沟民歌村等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利用距离中心城区近的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区高水平服务设施,将武当山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发展指引

第79条 城中村改造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应逐步实施改造。对于城中村的改造,在预留出拆迁村民的安置用地、集体组织和村民生活保障用地以及补偿村民安置的经营性用地后,剩余的用地由政府统一征收,纳入土地储备;拆迁村民的安置用地、集体组织的村民生活保障用地原则上不允许买卖,补偿村民安置的经营性用地所得费用应专项用于拆迁村民的安置工作。在对城中村进行改造过程中,用于拆迁村民住宅安置的建设用地、用于改造范围内主次干道以及城市公共绿化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城中村改造中,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生活保障用地上自主投资建设的项目,应由市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并实施管理;城中村改造中的城市道路、排污、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统一纳入城市市政和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

第80条 城镇建城区外围村庄发展

城镇规划建设范围外的村庄,分为重点发展类村庄、加快搬迁类村庄、限制发展与积极迁并类村庄。

(1)重点发展的村庄

重点发展的村庄是指现状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风貌特色鲜明的村庄。这类村庄的发展应注意保护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引导发展特色化产业。逐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村庄绿化和环境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根据未来发展以及吸纳安置周边迁并村庄人口需要,村庄可适当扩建,但用地应紧凑布局。

(2)加快搬迁的村庄

对于位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丹江口水库淹没区、一级水源保护区、重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廊道、潜在地质易发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偏僻山区的农村居民点,规划要求实施有步骤搬迁,积极引导这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政府应建立专项安置基金和相应的政策扶持和保障机制,为这些农村居民在城镇的安置和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

(3)限制发展和积极迁并类村庄

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库区周边、交通不便的山区的农村居民点要限制发展,逐步改造,使其规模、建设水平和主要功能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其他地区占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点,鉴于一般规模都不大,宜采用就近原则,向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适度迁并发展,并完善交通和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对于已搬迁的居民点要及时实施复垦还林。

第四节规划区交通设施统筹发展

第81条 发展目标

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实现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构建规划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82条 规划策略

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密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协调和对接,实现道路系统一体化。

转变现有公路班线运输方式,引导公交化的客运系统组织,实现公交客运一体化。

第83条 交通系统协调规划

(1)新建东西向、南北向各一条高等级公路(一级)。十堰中心城区与六里坪、武当山、及郧县县城之间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新建高等级公路三通道连接模式。

(2)十堰中心城区、六里坪、武当山对外交通主通道布局于城(镇)区北部,郧县对外交通主通道布局于镇区东西两侧,形成内外交通的有机分离。

(3)规划区北部各城(镇)区骨干道路系统顺畅衔接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外干线公路系统,促成内外交通一体、高效的转换体系。同时联通现状北部城(镇)区间的联系公路,构建连接方滩—茶店—青山镇区—均县镇区的沿汉江公路。

(4)加强南部乡镇和中心城区交通联系,增加通道数量,提升道路级别,与北部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第五节 规划区市政基础

设施统筹发展

第84条 供水设施统筹规划

武当山组团、均县组团和青山组团分别自建自来水厂。六里坪镇自来水供应近期由六里坪水厂提供,远期与十堰市中心城区联网供水。郧县长岭组团自建自来水厂,与十堰市第三水厂在汉江共建一个取水口。

规划区内的各个水厂均应积极将供水范围向周围农村延伸。

郧县长岭组团与十堰市第三水厂的取水口应建设在神定河汇入汉江的入河口的上游地区。

第85条 污水设施统筹规划

武当山组团和六里坪组团生活污水自行处理。青山组团、均县组团和郧县长岭组团应尽早建设污水处理厂。黄龙组团生活污水由十堰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

郧县长岭组团的污水排放口应位于十堰市第三水厂取水口的下游。

规划区内的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均应执行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均应考虑污水的脱氮除磷。

第86条 环卫工程设施统筹规划

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划区内城镇建成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100%,同时,加大对农村集中居民点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武当山组团和六里坪组团近期内各自建设垃圾填埋场,远期二者考虑合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均县组团和青山组团应尽快启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郧县长岭组团的生活垃圾处理应与汉江以北的郧县县城统筹考虑,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黄龙组团的生活垃圾由十堰市西部垃圾处理厂处理。

第87条 建设规划管理协调机制

规划区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单元,地跨市辖区、丹江口和郧县部分行政辖区,需要在各行政管理部门间建立区域协调常效机制,协调管理规划区范围内的城镇建设、土地开发、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方针、原则切实得到贯彻和落实。

第六节 规划区空间管制

第88条 空间区划与管制政策

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1)禁止建设区

包括汉江、堵河及其支流、神定河及其支流、泗河及其支流、官山河、东河、剑河、水磨河、后河及丹江口水库、黄龙滩水库、马家河水库等规划区内各级水库等水域,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武当山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牛头山森林公园核心区、青龙山恐龙遗址保护区、基本农田、山体保护区,生态防护林带、经济林、退耕还林区、重要生态廊道、丹江口水库一级保护区及各城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地震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危险区、工程建设不适宜区、重要基础设施防护区等。

禁止建设区内严格禁止城镇建设和与限制性要素保护无关的其他建设活动;对于不符合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已建项目必须限期搬迁,并做好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地区的生态功能;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在该区域内进行有损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对于特殊情况下特殊项目,确实无法避开禁止建设区的,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等研究,并须经相关法定程序批准,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的前提下方可实施。

(2)限制建设区

包括河流、水库的水滨保护地带、武当山风景名胜区非核心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武当山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牛头山森林公园非核心区、青龙山恐龙遗址控制区、一般农田、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区、机场净空保护区等。

限制建设区内应加强对区域用地的合理引导,严格控制大规模开发建设对该类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限制建设区内已破坏的水系、植被应有计划地修复、疏浚、保护和治理;加强对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生物群落培育,注重物种向多样化、本土化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内的农田,应与国土部门协商,适时有序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

(3)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为规划区内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是城镇建设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须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确定开发容量和开发模式,避免进行透支环境容量的过度开发;城镇建设应依照城乡规划进行,注重加强生态补偿和城市绿化;城市建设应注意加强城市安全防范、自然环境保护和城市人文景观环境的建设。

第89条 城市性质

第五章 中心城区规划

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职能

十堰是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90条 城市主要职能

(1)国家层面的职能

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重要的区域性生态屏障

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国际性文化遗产地和风景旅游目的地

(2)省域层面

湖北省二级区域性中心城市

湖北省西北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基地

(3)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层面

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4)市域层面

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

第二节 城市规模

第91条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70万人,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

第92条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发展的原则

结合地形条件,适度紧凑发展,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优先保证社会公益设施、社会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用地需要,完善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各项设施,促进城市功能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突出山地城市特色,构建精致集约的城市,成为面向国际的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第93条 城市用地标准与规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按照人均95平方米控制。到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63平方公里,2020年用地规模为72.4平方公里,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95平方公里。

第三节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

与空间布局

第94条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城市用地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北发展为辅。其中花果组团和白浪组团主要向东向北发展,中心组团主要向东拓展,茅箭组团在整合茅塔河沿岸河谷地基础上主要向西向北发展。

第95条 空间发展策略

(1)“东拓、西进、北扩、中优”,提升城市空间承载力,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职能

延续城市 “中部生活,两翼生产”大格局,采用 “东拓、西进、北扩、中优”战略,加快老城地区用地整合,积极拓展城市新区,提升城市空间承载力,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空间支撑。

“中优”指现状中部地区(老城地区)的发展以整合优化为主,未来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应 “退二进三”,逐步将分散的工厂企业从中心地区迁出,完善和提升中部地区的中心服务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引导城市品质提升;

“东拓”指城市东部地区是城市未来空间拓展的重点地区,“东拓”既包括城市中部地区发展空间向东拓展,为城市中心服务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提供发展空间,还包括要加快城市东部组团空间拓展,加快东部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引导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发展;

“西进”指结合中部地区空间的整合优化、工业外迁和东风新基地的建设,在城西花果地区城市发展空间适度向北延展,承载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安置部分中部地区的疏解人口,城市空间西进将促进城市东西部地区就业和居住的平衡,缓解城市中部地区的交通压力。

“北扩”指结合 “郧十”一级路建设,引导中心城区向北发展,与郧县长岭、青山、柳陂等组团融合,扩展城市空间,逐步由山地园林城市向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发展。

(2)延续山、水、城互融的空间形态,突出山水城市特色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保持城市山水自然肌理,保护对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的山体和水系,延续山、水、城交融的空间发展态势。山地开发利用应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并开放城市滨水空间,丰富和强化山、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特征,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魅力。

(3)集约节约,科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严格保护外围山体,高效集约利用河谷地区,适度开发利用低山丘陵地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对于丘陵地区开发利用应有节制、有选择,通过对地形的梳理,对重要山体实施严格保护。依托山地构建生态及视线廊道,突出山地城市特色,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快城区内各功能空间的整合,合理高效利用存量土地。工业应适度集聚发展,并设定投资强度和建设强度门槛,以保证土地资源高效使用,推进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96条 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 “三片区、五组团、多中心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1.三片区、五组团

“三片区”包括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和西部片区,片区之间由城市绿楔相互隔离。“五组团”指分布在三个片区内的五个城市组团,分别是东部片区的白浪组团、中部片区的中心组团和茅箭组团、西部片区的红卫组团和花果组团。

(1)东部片区

东部片区由白浪组团构成。东部片区是城市重要的工业和商贸发展片区,配合工业和商贸发展,规划完善相应的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规划该片区在现状建成区基础上重点向北发展,以白浪路、规划机场路、规划吉林路、许白路为发展轴线,沿路呈团块状拓展城市东部新区。规划工业在片区北部和东部的新区集聚发展,现状片区内白浪路和茅塔河沿岸用地要加快整合,逐步外迁现状工业,集中发展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东部片区(白浪组团)建设用地规模18.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9万人。

(2)中部片区

中部片区由中心组团、茅箭组团组成。该片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和居住职能。规划中心组团在现状百二河河谷城市建成区基础上沿东环路、七里路、机场路、天津路、重庆路向东拓展,建设城市中部新区,承接城市新增人口和城市商务、商贸、信息、文化、会展、旅游接待等区域性服务职能。茅箭组团以马家河河谷为空间发展轴线,建设用地沿轴向两侧适度拓展。茅箭组团南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活服务功能,该地区现状工业企业应逐步外迁,进行用地功能置换,改善居住环境,规划沿马家河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组团各种服务功能;茅箭组团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工业和商贸流通业,规划对现状工业园区进行空间整合,并逐步完善物流、交通、市政等各项设施。

规划中部片区建设用地规模51.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64万人。其中,中心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8.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47.8万人;茅箭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13.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6.2万人。

(3)西部片区

西部片区由红卫组团和花果组团组成,该片区为城市综合职能发展区。其中,花果组团是以发展工业为主,同时集居住、汽车生产、研发、物流于一体的功能组团,规划东风汽车产业基地位于该组团内,同时该组团要承接中部片区中心组团和西部片区红卫组团疏解的部分工业企业;红卫组团是西部片区的集中生活服务组团,也是城市旧城改造的重点地区。规划沿车城西路、建设一路、镜潭路布置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现状工业逐步向外疏解,调整用地功能,实现退二进三。

规划西部片区建设用地规模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27万人。其中,红卫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10.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9.5万人;花果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1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7.5万人。

2.多中心

规划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商务、商贸、旅游服务等区域服务职能的发展。

中心组团在现状人民路商业中心、北京路行政—文体中心的基础上,在浙江路与天津路、七里路交汇处建设新的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中心,三者共同构成城市的市级公共服务中心,承接区域性服务职能;在红卫组团、花果组团、茅箭组团和白浪组团分别以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完善组团公共服务中心。此外,结合区位、交通及现状建设基础等条件,在老火车站周边和现状白浪组团十堰汽贸城分别规划2处商贸中心,提升区域性商贸职能。

3.带状组团式空间布局

城市各组团呈东西向带状排列分布。规划保留深入城市组团内部的绿楔,各组团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组团绿化隔离带,避免组团连绵;在组团内部,结合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犟河等河道建设滨河绿地,形成贯穿城市的绿廊,沟通城区内外的绿化空间。在中部片区和东西部片区的生活服务区内,建设用地主要沿沟谷布局,保留标志性山岭作为生态斑块,形成山城相间、小分散而大聚集的空间形态和 “绿楔+廊道+斑块”的生态开放空间结构。

与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相适应,规划加强城市东西向组团间的道路联系,保证组团间有三条以上的主干路相联系,同时设置了组团间的快速联系通道。

第四节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第97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共计94.9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94.97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31.2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32.85%;公共设施用地11.4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2.04%;工业用地20.3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1.41%;仓储用地2.4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55%;道路广场用地 14.57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5.34%;对外交通设施用地1.2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31%;绿地11.6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2.24%;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0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14%。

第五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98条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1个市级综合服务中心、2专业职能中心、4个组团公共中心的中心服务体系。

(1)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市级综合服务中心由邻接的人民路商业中心、北京路行政—文体中心和浙江路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中心三部分组成。

人民路商业中心指从五堰至六堰沿人民路形成的公共设施集中区,主要承担区域商业服务职能;北京路行政—文体中心是指沿北京路布局的集行政、文化、体育为一体的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区;规划浙江路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中心位于浙江路与柳林路、七里路交汇处,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等区域性服务职能。

(2)专业职能中心。包括老火车站商贸中心和白浪十堰汽贸中心2个专业职能中心。

(3)组团公共服务中心。包括茅箭组团中心、白浪组团中心、红卫组团中心和花果组团中心。组团中心为各片区提供相应的商业、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

第99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城市公共设施总用地面积11.4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11.43平方米。

第100条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北京路北段为市级行政中心,分散在城区各处的市级行政单位逐步向北京路聚集。规划行政设施用地适度提高开发强度,部分单位可合并办公。

规划人均行政办公用地面积0.47平方米。

第101条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1)市级商业中心。以休闲购物、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为特色,提升优化人民路(尤其是五堰商业步行区)传统商业服务中心;以商务、金融保险、时尚休闲、旅游信息服务为核心,逐步培育浙江路现代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中心。

(2)专业化市场。规划在十堰火车站南侧地区和现状白浪组团十堰汽配城建设服务区域的专业化的大市场。

(3)区级商业中心。规划在车城西路沿线、花果火车站北侧地区、辽宁路西侧及东风大道南段西侧、白浪火车站北侧地区形成4处区级商业中心。

(4)建立社区级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形成完善的商业服务系统。

(5)规划人均商业金融用地面积4.43平方米。

第102条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1)规划市级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城市中心区建设,在老城区人民路商业中心、北京路行政文体中心和浙江路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中心分3处相对集中布局。老城区以人民路、公园路和车城路现有的图书馆、文化中心、新闻出版、剧院等文化设施为基础,逐步改造升级,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升老城中心区活力;北京路文化中心保留现有的博物馆、美术馆;浙江路文化娱乐中心重点发展会展、演艺、娱乐等设施,完善市级文化娱乐中心各项功能。

(2)规划区级文化中心3处,分别位于车城西路红卫组团中心区、辽宁路茅箭组团中心区和白浪中路白浪组团中心地区。

(3)规划社区级文化设施根据服务半径均衡布置。

(4)规划在五堰和发展大道西段分别打造2处文化特色浓郁的文化区域。其中,五堰特色文化商业娱乐区即为老城地区的五堰商业区,以购物娱乐为基础,融入十堰文化内涵,强化文化氛围,体现文化特色;发展大道西段科研文化旅游园区即城区西部位于花果组团的具有生产、研发功能的汽车产业园区及汽车文化公园,规划融入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体验产业职能,打造集科研、科普、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5)规划人均文化娱乐用地面积0.83平方米。

第103条 体育用地规划

规划体育用地系统包括市级综合性体育中心、区级体育运动场馆和社区级健身场所。

(1)规划完善北京路市级综合体育中心,其用地在现状基础上向东拓展,补充完善体育训练场、服务中心及体育休闲公园等设施用地。

(2)规划在白浪、茅箭、红卫、花果组团中心区新建四处区级体育中心,各中心应包括体育场和综合体育馆。

(3)社区体育中心结合社区文化设施集中建设,均衡分布。保证每个社区都要建有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0件以上的健身场地,并配置相应的服务辅助设施,设专人管理。

(4)学校的体育健身场地在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向学生开放,在不影响教学和学校安全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争取东风汽车公司所属体育设施全部对社会开放。

(5)规划人均体育用地面积0.60平方米。

第104条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规划形成市级、区级、社区三级医疗卫生设施体系。规划中心城区各类医院总规模按6.5床/千人,用地规模按120平方米/床标准,依照城市人口配置各级医院。

(1)规划3个市级综合性医院,分别为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东风总医院,规划在现状基础上完善设施,改善环境。规划完善中医院等市级专科医院。

(2)规划区级综合医院4处,分别为东风花果医院、茅箭医院、白浪人民医院以及红卫组团建设大道西侧规划医院,区级综合医院规划规模为200床。

(3)中小型综合性医院在承担社区卫生救治任务的同时,重点发展专科,建立专科优势;企业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和较大的一级医院按照 “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思路,逐渐向专科医院发展;部分医疗机构要实现功能转化,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及专科疾病防治等有市场需求的领域发展;部分医疗机构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幅度提高中医医院专科专病建设。

(4)积极完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布局安排,服务人口不少于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控制在1~1.5万人,规模不小于100平方米。

(5)规划人均医疗卫生用地面积0.77平方米。

第105条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1)对北京路和车城西路沿线现有职业及高等教育学校用地进行整合,建设十堰科教集中区,扩大教育设施用地,促进职业及高等教育机构的聚集发展。

(2)花果组团依托工业园区和汽车文化产业园建设中试基地,促进与汽车相关的研发、中试等机构的聚集发展。

(3)在中心组团北部规划一处科研园区,引导研发、创意、教育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4)规划人均教育科研用地面积3.96平方米。

第106条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

(1)保留现状具有独立用地的福利设施,通过改造升级提高服务能力,其中现状市救助中心原址改扩建,容纳市救助站。

(2)新建福利中心一处,位于天津路中部,集中容纳包括儿童福利院、市第二福利院、市光荣院、市未成年人流浪救助保护中心、市家庭暴力避护中心、市福利彩票营运管理中心、市低保中心、市退伍军人就业服务中心、市按摩医院和备灾物资仓储中心,占地面积6公顷;结合各组团居住用地布局新建社会养老机构设施10处,每处占地1—1.3公顷。

(3)新建殡仪馆及公墓1处,位于张湾区刘家村,占地14公顷,完善设施设备;新建殡葬服务站6处,其中茅箭区3处、张湾区2处、十堰经济开发区1处,每处占地0.4公顷。

第107条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用地规划

(1)规划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严格保护中心城区内回龙寺、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白马寺等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做好文物普查登记工作。

(2)相关部门要尽快开展中心城区范围内近现代优秀建筑、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址等的调查、评估、确定工作,并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列为保护建筑,设立保护标志。对列为保护的历史建筑要划定保护范围、风貌协调区,划定方法参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

第108条 城市紫线控制

中心城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为城市紫线范围,紫线范围内应按照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禁止破坏和影响历史建筑安全与风貌的行为。

第六节 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第109条 住房建设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 “十七大”提出的 “住有所居”的目标,切实关注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帮助中低收入家庭逐步解决住房问题。近期(2015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至规划期末建立起科学合理、多渠道、多类型的市场供给和政府保障有机结合的全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 “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目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低于20平方米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总体居住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第110条 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中心城区共有7个居住片区,分别为花果居住片区、红卫居住片区、中心居住片区、浙江路居住片区、茅箭居住片区、白浪居住片区和高速公路北居住片区。7个居住片区又划分为33个居住区。结合十堰山地城市特点,规划为居住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居住区为单位呈相对均衡布局,并严格按照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落实各项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做到设施完备,以方便居民使用。

第111条 保障性住房供给

规划未来逐步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比例,至2015年,社会保障性住房套数所占比例达到10%左右,2020年达到15%左右,2030年应达到20%以上。其中,经济适用房全部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廉租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第112条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

(1)优先保证土地供应,多途径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

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用地供应优先保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在新增供应的同时,积极挖潜存量土地,盘活闲置土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采取货币补偿、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解决保障性住房问题。

(2)均衡化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应本着各片区各类住房协调发展、各类住房结合布局的原则,采用区域均衡发展的方式,满足中低收入者远近不同的住房需求,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不断加大供给量,适度提高保障性住房受众群体

随着十堰市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逐步将外来暂住人口纳入到廉租房的社会保障住房范围内,不断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降低受众门槛,扩大社会覆盖面。

第七节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第113条 工业布局原则

(1)集中集约原则

整合现状工业用地,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具有规模效应的工业区,引导企业向工业区集中。

(2)集群化发展原则

加大对重点发展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选择和培育重点产业,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布局,促进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第114条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加快整合位于城市核心地区的工业用地,形成 “一区两园”的中心城区工业布局,“一区”即十堰经济开发区,“两园”即茅箭工业园和花果工业园。

(1)现状工业用地整合

关停或搬迁中心组团、红卫组团和白浪组团武当路沿线尚存的少量工厂,腾退用地用于发展生活服务设施。

规划引导红卫组团车城西路沿线山沟内发展空间局促的工厂逐步搬迁至城区新规划的集中工业园区,腾退用地用于发展居住、旅游度假及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茅箭地区现河谷南部工厂逐步搬迁至北部的工业区或城区内的其他工业园区。

整合白浪地区工业用地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向现状白浪城区东部和北部集中,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在白浪城区西部集中发展。

(2)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工业园区)

规划十堰经济开发区为综合性的工业园区,重点培育微型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划工业主要向东部和北部集中,东部沿茅塔河谷发展,北部利用已平整山地发展工业。

(3)茅箭工业园区

规划茅箭工业园区为综合性园区,未来重点发展重型汽车、电子设备、其他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食品等都市型工业。

(4)花果工业园区

规划花果工业园区为十堰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园区,也是红卫地区众多东风公司分厂转移承接地,未来重点发展整车生产,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及零部件制造业和纺织等工业。

第115条 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整合现有仓储用地,建设四处大型的仓储物流园区,分别为西部仓储物流园区、东部仓储物流园区、十堰汽配仓储物流园区和汉江物流园区。其中,西部仓储物流园区主要承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存储和物流职能;东部仓储物流园区为综合仓储物流园区;十堰汽配物流园区是集汽车配件仓储、加工、配送、客户服务、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汉江物流园区为城市生活物流园区。

第八节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第116条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的原则

中心强度高,外围强度低;平地强度高,坡地强度低;挖方地强度高,填方地强度低;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强度高,生产市政设施用地强度低;开发强度与用地交通条件相适应。

第117条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根据使用强度划分为高强度开发区、中强度开发区、低强度开发区。

高强度开发区:包括位于红卫、车城西路、人民路、车站路、马家河、白浪路沿线及新城中心周边的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用地。区内独立地块容积率不高于4.0,建筑密度不大于50%,建筑高度不高于100米,人口密度不大于10000人/公顷;

中强度开发区:高强度开发区以外的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区内独立地块容积率不高于2.5,建筑密度不大于40%,建筑高度不高于60米,人口密度不大于7000人/公顷;

低强度开发区:包括工业仓储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区内独立地块容积率不高于1.2,建筑密度不大于40%,建筑高度不高于20米。

各强度管制区内的土地建设还应符合机场净空区建筑高度控制、日照、绿地率、消防等国家及十堰市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九节 综合交通规划

第118条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目标

构建与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定位相吻合,与用地布局相协调,内外交通一体、设施网络完善、运输组织合理、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优质、高效、整合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引导、支撑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山水城市、风景园林城市特色。

(1)对外交通运输

构筑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支撑,公路、铁路、航空协调发展,对外交通畅通、市域交通发达、运输方式结构合理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

(2)城市交通与用地布局协调

以 “快速、高效”运输网络支撑和引导中心城区发展,中心城区主要功能中心间的机动车出行时耗控制在30分钟以内,公交出行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保持道路系统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展同步。

(3)车辆发展

调控中心城区机动车合理增长速度与拥有水平,保持路车协调发展。规划期末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在25万辆以内,千人拥有率250辆左右。

(4)道路运行

建成功能完善、等级匹配、畅通、高效、安全的都市区道路网络系统。城市中心区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不低于20公里/小时,道路网的运行状况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保障中心城区各主要功能中心间快速交通联系,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不低于40公里/小时。建设与道路容量相匹配的停车系统,协调动静态交通平衡。

(5)客运服务

构建便捷、易达、高效、舒适,面向周边协调发展区、多方式协调利用的客运服务系统,满足市民多样化交通需求,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公交出行比例达到30%以上;中心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5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外围区达到2.0公里/平方公里以上;80%居民到达公交站的距离小于300米,95%居民乘用公交出行的单程最大时耗不超过45分钟。

第119条 中心城区交通需求预测

(1)出行总量

预计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出行总量将达300万人次/日。

(2)平均出行时耗及距离

预计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平均出行距离将达3.5公里,平均出行时耗将达18.5分钟。

(3)出行空间分布

预计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出行空间分布如下表示,组团间交通联系强度明显增强,并凸显以中心组团为中心的放射式空间分布形态。

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出行空间分布预测(万人次/日)

(4)组团间联系截面交通需求

预计白浪组团与茅箭组团间联系截面的机动车交通需求将达单向5360 PCU/小时,中心组团与茅箭组团间联系截面的机动车交通需求将达单向8300 PCU/小时,红卫组团与中心组团间联系截面机动车交通需求将达单向8200 PCU/小时。

(5)组团间联系截面道路通道数需求估算

预计白浪组团与茅箭组团间联系截面的道路通道数需求为3条以上(含),中心组团与茅箭组团间联系截面的道路通道数需求为5条以上(含),红卫组团与中心组团间联系截面的道路通道数需求为5条以上(含)。

第120条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策略

(1)内外交通一体

形成对外交通通道于城区北部集中布局的态势,避免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之间的交织;同时加强对外交通枢纽集疏运系统建设,保障内外交通转换畅通。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面向周边城镇地区的区域开放式交通网络,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2)城市交通与用地布局协调

优先组团间联系通道布局和客运走廊规划,形成与城市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相协调的交通网络,以 “快速、高效”运输网络支撑和引导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和功能优化调整。

(3)道路运行畅通

适应山城特色和 “带状组团式”用地结构,优先组团间联系干路的构建,明确路网结构,强化道路等级体系,形成 “骨干通道+片区道路”的路网组织模式。同时注重组团间联系通道和组团内部道路的协调布局,构建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畅通、高效、安全的道路网络系统。完善停车设施,建设与道路容量相匹配的停车系统。

(4)优质公交客运服务

构建优质公交客运服务系统,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与对外客运枢纽布局相结合,构筑高效、便捷的换乘枢纽体系;沿城市发展轴,建立骨干公交客运系统。

(5)“绿色交通”出行环境

发展“绿色交通”,创造人性化的慢行交通环境和“安全”、“舒适”、“清洁”的交通活动空间。

第121条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机场

国家民航局已批复十堰在白浪建设民用支线机场,预计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88万人次,2030年140万人次。

2.铁路场站

(1)铁路客站

在十堰城区形成 “一主一辅”的铁路客运体系。

客运主站——新十堰站,承担郑渝和武汉——西安客专通过、到发,运十—十宜线通过、到发,及襄渝线襄阳、武汉方向到发。

客运辅站——现状十堰站,承担襄渝线通过及安康、汉中方向到发。

(2)铁路货站

在十堰城区内,服务于东部组团、西部组团的工业园区,布局白浪站、花果站2个铁路货站。

3.公路客运中心

与对外交通系统布局相结合,在中心城区的东、北、西出口方向相对均衡地布局公路客运中心站4个,共占地15.5公顷。

4.物流中心

与产业、对外交通设施布局结合,规划在中心城区布局物流中心4处,共占地27.7公顷。

第122条 城市骨干道路网络规划

十堰中心城区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

(1)快速路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 “一环两射”的快速路系统。

“一环”:是由发展大道、东环路和许白路组成的外环路;

“两射”:分别为连接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建设大道和汉江路—郧阳路。

(2)主干路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 “十四横十五纵”的主干路系统。

“十四横”:为郧阳路、站前路、七里路、公园路、江苏路、茅箭一路、建设一路—东岳路—柳林路—机场路、天津路、吉林路、中岳路—重庆路、方山路、花果北路、建设大道—镜潭路和三峡路—车站路—白浪路。

“十五纵”:为风神大道、车城西路、湖南路、凯旋大道、汉江路、车城路、人民路、北京路、浙江路、林荫大道二号线、辽宁路、东风大道、白浪一路、白浪二路和机场东路。

(3)次干路

在各组团建立疏密得当、布局合理的次干路系统,作为组团内部交通的集散通道。

南北向次干路主要包括:朝阳路、黑龙江路、林荫大道一号路、林荫大道三号路以及花果一路、花果二路、红卫一路、红卫三路、白浪三路、白浪四路等片区内道路。

东西向次干路主要包括:东山路、花果六路、红卫四路、红卫五路、茅箭二路、茅箭三路、白浪六路、白浪七路等片区内道路。

(4)支路

根据各组团主导城市功能建立集散便捷、密度匹配的支路网系统,以提高各组团内部地块的可达性。

(5)道路网指标

十堰规划建成区快速路规模约34.6公里,快速路路网密度为0.35公里/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主干路规模达到189.5公里,主干路路网密度为1.90公里/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次干路规模达到150.7公里,路网密度为1.51公里/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支路规模达到327.8公里,路网密度为3.28公里/平方公里。

十堰中心城区整体道路网密度的控制应以增加次干路、完善支路为重点,构建主、次、支等级级配为1:2:3的 “金字塔”型道路网合理结构,并保持次干路与支路的配置比例为1:2—1:4。根据城市各规划片区土地利用和区位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路网控制指标体系,指导各片区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第123条 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1)内外交通衔接组织

在城市主要联系方向上保持多路径和不同功能分担的机动车进出道路。

市区西部黄龙镇、郧县鲍峡镇方向:设有十白高速、316国道2条进出联系通道;

市区北部郧西县、郧县方向:设有十漫高速、郧十高速、209国道和郧县—十堰一级公路4条进出联系通道;

市区东部武当山、丹江口方向:设有汉十高速、十堰—武当山一级公路、316国道、十堰—六里坪公路4条进出联系通道;

市区南部房县、竹山县等方向:设有十房高速、209国道和325省道3条进出联系通道。

(2)客运交通组织

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和客流走廊分布,规划形成 “七横十纵”的城市客运主走廊系统。

“七横”:包括七里路、江苏路、建设一路—东岳路—柳林路、天津路、重庆路、车站路—白浪路和机场路东段;

“十纵”:包括风神大道、方山路—车城西路、凯旋大道、车城路—公园路、人民路、北京路、浙江路、林荫大道一号线、辽宁路和白浪二路。

(3)货运交通组织

依托城市骨干道路,组织服务物流园区及重要产业区的货流集散系统。

规划全市性货流主通道分别为发展大道、东环路、许白路、风神大道、建设大道、郧阳路、林荫大道二号线北段、东风大道、吉林路和机场路东段。

第124条 道路设施控制

1.道路红线控制

快速路:按双向主车道不少于6条机动车道规划,根据道路两侧用地布局情况考虑辅道的设置,分段控制快速路红线,最小红线宽度不小于50米。

主干路:按双向主车道不少于6条机动车道规划,一般主干路红线宽度不小于35米,设置公交专用道的主干路红线宜控制在40米以上。

次干路:双向机动车道不应少于4条,红线宽度宜保持在30米左右,并不低于20米。

支路:双向2条机动车道,同时考虑机动车停靠的需求,红线宽度宜保持在20米左右,并不低于10米。

2.道路断面

快速路:按主路双向不少于6条机动车道、两块板或四块板规划,非城区段快速路可按40 米进行控制。如道路两侧考虑设置辅路,则应采取四块板断面形式。

主干路:保持双向4-6条机动车道,红线宽度35-45米,非城区段可适当降低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建议两块板或一块板断面形式。

次干路:按双向4条机动车道,红线宽度20-30米。

支路:按双向2车道,红线宽度10-20米。9米车行道可适当考虑路侧停车带。

3.道路交叉口控制

(1)立交路口控制

十堰中心城区立交路口控制主要沿城市快速路分布。规划控制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路口2个,采用基本的苜蓿形、全互通或半互通立交桥,立交用地规模为6—8公顷左右。

规划控制主干路与快速路相交路口14个,采用菱形立交桥形式,立交用地规模为3—5公顷左右。

(2)平交路口展宽控制

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间的交叉口按照平交路口处理,并在规划道路中根据道路等级预留红线拓宽空间,以利于交叉口的渠化组织。

第125条 公交线网结构层次

规划将公交线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外围城镇与中心城区间联系的公交线路网;

第二层次为中心城区组团间联系的公交线路网;

第三层次为中心城区各组团内公交线路网。

第126条 公交枢纽规划布局

规划在中心城区布局公交枢纽9个,包括六堰枢纽、新城中心枢纽、新火车站枢纽、十堰站枢纽、茅箭枢纽、花果枢纽、高速客运站枢纽、白浪枢纽和机场枢纽,总用地规模达到7.4公顷。

第127条 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间公交组织

武当山、六里坪方向与中心城区间公交联系走廊有两条,一条沿G316在中心城区与白浪客运站枢纽相衔接;另一条沿规划的十堰—武当山一级公路,在中心城区与新十堰站枢纽相衔接。

郧县方向与中心城区间公交联系走廊有两条,一条沿规划的十堰—郧县一级公路,在中心城区与六堰枢纽、新城中心枢纽、新十堰站枢纽相接驳;另一条沿现状G209与高速客运站枢纽相接驳。

第128条 公交客运走廊

在 “七横十纵”公交客运走廊系统的基础上,构筑 “三横四纵”的公交客运主走廊系统。

(1)“七横十纵” 公交客运走廊系统

七横:包括七里路、江苏路、建设一路—东岳路—柳林路、天津路、重庆路、车站路—白浪路和机场路东段;

十纵:包括风神大道、方山路—车城西路、凯旋大道、车城路—公园路、人民路、北京路、浙江路、林荫大道一号线、辽宁路和白浪二路。

(2)“三横四纵” 公交客运主走廊系统

三横:包括建设一路—东岳路—柳林路、天津路、车站路—白浪路;

四纵:包括风神大道、人民路、浙江路、辽宁路。

第129条 快速公交BRT系统布局

规划建议布设BRT线路3条。

BRT1号线—— 六堰枢纽经人民路、十堰站至茅箭枢纽;

BRT2号线—— 新十堰站枢纽经新城中心、天津路、茅箭组团中心、武当路—白浪路至白浪客运站枢纽;

BRT3号线—— 新十堰站枢纽经新城中心、东岳路、西北工业组团至花果客运站枢纽。

第130条 公交设施规划

(1)车辆发展

规划期内十堰中心城区公交车辆发展规模预计为1300标台,万人公交车辆拥有率为13标台。

(2)停保场站

规划期内各类公交停保场站用地建设总规模达到约25公顷,其中,高级保养场总占地面积为4.6公顷,公交专用停车场总占地面积为7公顷,公交枢纽站总占地面积为7.4公顷,公交首末站总占地面积为6公顷。

在十堰中心城区内规划布设3处高级保养场、5处公交专用停车场以及9处公交枢纽停车用地。

高级保养场:白浪公交高级保养场、六堰公交高级保养场、红卫公交高级保养场。

公交专用停车场:白浪公交停车场、东风大道公交停车场、十堰站公交停车场、朝阳路公交停车场、红卫公交停车场。

第131条 停车系统规划

(1)停车供应策略

十堰中心城区的停车供应策略分为以下2个层次:

城市核心区:为适度控制区。对停车位供给适度控制,通过停车需求管理适度控制老城组团机动车的使用,鼓励非机动化方式出行及公共交通发展,减少机动车污染。

其它片区:协调发展区。其它片区用地相对核心区较为宽松,可以对停车需求适度调控,对开发密度较高的片区中心区加以控制,其它地区可以满足停车需求。

(2)停车发展规模

根据停车发展策略,结合十堰中心城区停车需求特征,预计十堰中心城区停车泊位总规模约为30万个,其中路外公共停车泊位约为2万个,路内停车泊位约为0.5万个。

(3)重要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在中心城区内重点区域(老城中心、新城中心、片区中心、重要对外交通枢纽)规划布置16处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以指导城市重点地区的停车设施发展。

第132条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1.慢行交通组织规划

(1)慢行交通系统

沿城市骨干道路和城区内滨水景观带,串接居住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等主要集散点,构建 “六横八纵”的慢行交通主走廊系统。

六横包括:七里路、公园路—江苏路、建设一路—东岳路—柳林路—机场路、天津路、建设大道—镜潭路—中岳路—重庆路、车站路—白浪路。

八纵包括:车城西路、凯旋大道、车城路、人民路、北京路、浙江路、林荫大道二号线、辽宁路。慢行交通主走廊兼有交通联系和休闲活动双重功能,应在道路空间分配中充分保障行人空间。

(2)慢行休闲系统

沿外围低山生态环构建慢行休闲系统,慢行休闲走廊串接城区外围主要景观节点,同时与城区内部慢行交通系统建立紧密的联系,便捷服务市民郊野休闲旅游的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篇2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 》以2005年《连云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 于2007年2月6日经省建设厅同意后正式修编, 经过前期调研、专题研究、纲要编制、审查论证、成果报批等五个阶段, 于2009年5月15日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总体规划》从国家、省战略要求出发, 合理确定连云港市城市发展规模, 适度扩大规模, 规划期限调整到2030年, 这在江苏省直辖市中尚属首次, 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直困扰连云港发展的城市规模、徐圩工业片区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等问题, 为大型临海工业产业落户、构建大尺度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础。

本轮总规修编突出了连云港市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发展、港口交通框架以及城市特色四个重点, 同步开展了城市规模、市域城镇体系、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综合交通、城市生态、城市特色等七个专题研究, 坚持贯彻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模式。

一、城市概况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隅、海州湾南岸。东临黄海, 与韩国、日本、朝鲜隔海相望, 西、北与山东省交界, 西、南分别与徐州、淮安、盐城、宿迁接壤, 是陇海铁路的东部起点, 为西北、中原九省 (自治区) 路途最短的出海口, 有“亚欧大陆桥的东端桥头堡”之称。全市东西长129公里, 南北宽约132公里, 陆地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下辖新浦、海州、连云 (含市开发区) 3个区以及赣榆、东海、灌云和灌南4个县。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88.25万人, 常住总人口445.56万人, 现状城市化率达到42.0%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 连云港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特别是2004年以来, 连云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GDP年均增长速度连续3年超过16%,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1亿元, 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47.3:36.3。完成财政总收入180.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6.2亿元, 分别增长47%、35.7%, 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3%、24.6%。

二、规划指导思想

此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导向, 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体系的战略性调整;以目标为导向,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走跨越发展之路;以城乡统筹为导向,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 走和谐发展之路;以资源环境为导向,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走科学发展之路;以公共政策为导向, 推动规划的更好实施。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

我国沿海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海滨旅游城市。

2、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3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5500亿元左右, 人均GDP达到87700元 (12250美元) 左右, 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收入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03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6∶41。

——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民生,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7万和2万元以上,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步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203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7吨标准煤/万元以下。2030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分,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 (含2007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 , 以及东海县张湾乡、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滩海域, 总面积约为1644平方公里。

(三) 规划范围与层次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 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 (含开发区) , 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 总面积7500 (前三岛和大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新浦、海州、连云、南翼等, 即规划连云港市区城市建设用地 (建成区) 范围。

(四) 城市规模 (2030年)

市域总人口规模为62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465万, 城市化率达到75%。

中心城区总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万人以内,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40平方公里以内,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人以内。

(五) 城市发展策略

本次总体规划主要从城乡协调、区域统筹、生态优先、产业驱动、中心引领、基础保障和特色彰显七个方面,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与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对我国中部沿海地区及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效推动区域经济振兴, 推动连云港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六)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规划

1、区域协调规划

重点在产业发展、港口建设、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与临近区域加强统筹协调, 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 协商制定相关产业空间整体布局, 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 协作发展区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2、城乡统筹规划

市域规划“两轴一心”的城镇空间布局。其中“两轴”为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 “一心”为连云港中心城区。

构建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 即连云港中心城区, 是全市的行政、文化、商贸及流通中心和连云港中心城区南、北两侧的产业发展及综合配套区, 形成“一心三极”城市结构。“一心”即连云新城, “三极”分别为新海城区、南翼新城和赣榆城区。通过“一心三极”的打造, 引领市域发展。都市发展区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滨海大都市区, 成为全市及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龙头。

确定市域空间管制区域, 主要包括生态敏感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矿产开发控制区以及核电安全防护区, 根据空间管制区划, 提出土地利用调控目标和针对性管制措施。

加强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的力度, 循序渐进促进工业反哺农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 优先发展重点镇。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划分, 体现分区差异化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建设引导标准。

(七)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综合工程地质、生态适宜性、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 结合规划区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 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并提出不同的控制管理要求, 指导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行为。

顺应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 东进向海, 城市空间发展重点向滨海地区转移。在连云港都市发展区的空间框架下, 中心城区以新区为核心, 以花果山大道、大港路和产业大道为基本骨架, 形成“四组团三轴线”的空间结构。

新区包括核心片区、国际产业园片区和北崮山西片区, 功能定位为全市的行政、文化、金融、商贸中心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海城区包括新浦片区、海州片区、猴嘴-大浦片区和花果山片区, 功能定位为以商业、文化、科技及先进制造为主的综合性城区。连云城区包括墟沟老城片区和中云台片区, 功能定位为以港口流通、先进制造和生产服务共同发展的综合性城区。南翼新城包括板桥片区、徐圩北片区和徐圩南片区, 功能定位为依托南翼港区发展的临港产业基地与循环经济示范区。

综合发展轴是连云港中心城区发展的核心地带, 以花果山大道为主要轴线, 延续和逐步拓展产业、居住、科研教育、铁路客运服务等职能, 成为全市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商贸办公和科教文化的发展地带。

滨海发展轴以城市功能“东进向海”战略为引导, 主要依托大港路从墟沟老城经北固山、临洪河北延至赣榆形成连云港滨海居住、产业支持中心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发展带, 也是展现滨海城市特征的重要景观面。

产业发展轴以产业功能“东进向海”战略为引导, 以产业大道 (226省道、242省道) 为主要通道, 串连南翼港口和临港新城、中云台产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国际产业园区及赣榆产业园区, 形成滨海产业发展走廊。

(八) 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总体城市设计与景观系统规划

延续城市、山体、海洋交融共生的特色空间格局;挖掘以神话传说、文化交融和海陆变迁为主题的历史人文特色;突出连云港临港产业强市的活力形象;建立凸显连云港城市特色形象的空间框架。

城市特色重点突出“逐海之城”、“神话之都”、“活力新港”三大主题, 并将城市划分为历史古城特色风貌区、现代滨海特色风貌区、神话人文特色风貌区、活力港城特色风貌区、都市产业特色风貌区及一般城市风貌区六类特色片区。

2、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以朐海文化发源地——海州古城为主线, 以保护大村、二涧朝阳、藤花落、将军崖岩画为核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主要内容, 尊重历史, 延续文脉, 抓住特点, 打出品牌, 凸现文化底蕴, 形成城市的人文个性。

3、旅游发展规划

着力塑造“山海连云、神韵古都、活力新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形成“一心两轴三带四片五区”的市域旅游空间结构。

1.重点建设一个集散中心:连云港中心城区;

2.集中建设两个重点旅游发展轴线:沿海与沿东陇海发展轴;

3.建设三条特色旅游带:滨海海岛旅游带、山岳温泉旅游带和沿河旅游带;

4.形成四个旅游片区:赣榆山水旅游片区、东海水晶温泉旅游片区、灌云灌南沿河旅游片区及城市滨海综合旅游片区;

5.突出五大核心旅游景区:花果山旅游景区、海滨旅游景区、海州古城旅游景区、赣榆山水文化旅游景区、灌南灌云山水旅游景区。4、滨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范围

将规划区内全部滨海岸线划分为港口与工业岸线、城市生活岸线、旅游岸线、生态保护岸线和特殊利用岸线。

(九)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加强与周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合作, 构筑以港城交通一体化为目标、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 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 营造高效率、人性化、高质量、可持续的综合交通系统。

1、疏港交通规划

构筑多方式结合的疏港交通网络。打造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 城市快速路、内河水运与管道运输为辅助, 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合理分离港口集疏运交通与城市交通。加强港口与外围通道的连接, 提高港口内外便捷性。

2、对外交通系统

构筑连云港“两纵两横”骨架干线、“八纵十横”快速干线和一般干线、农村公路组成的公路网布局。大力提升连云港铁路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 将连云港建设成为四条铁路、五个方向的区域性铁路枢纽和铁路集装箱运输枢纽。加快发展大型干线机场, 远期按4E级标准建设苏北大型机场。内河运输形成由“两纵三横两联”干线航道、重要支线航道和8个主要作业区, 13个一般作业区组成的内河航运系统。

3、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快速路网通过“T”字型快速路骨架网, 加强“一心三极”间的联系, 新海城区和连云新城外围形成环状快速路系统, 通过两条连接线串联快速路环, 建设新海城区“十一纵九横”、新区、连云城区及南翼新城“十六纵十二横”的主干路网布局框架, 构建慢性交通系统, 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

(十)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水资源与给排水

大力推行节水措施, 创建节水型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建立多元化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通过境外引水、收集天然水、污水再生利用、海水利用等途径, 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完善城市集中供水网络, 逐步取消自备供水。以分流制排水体制为目标, 建成完善的污水系统。建立再生水回用系统, 再生水回用率近期达到13%, 远期达到45%。依托城市防洪 (潮) 工程, 建立完善的雨水排放与利用体系。

2、能源规划

建立多元化、充足、可靠、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 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 增加核电、风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立足核电和火电, 建成布局合理、机组类型多样的区域性电力能源基地。城镇局;农村地区以液化石油气为主, 大力发展沼气事业。建立以热电联产城市集中供热为主, 以清洁能源为热源的分布式供热为辅的多种供热方式。

3、通信工程

抓住网络技术转型的机遇, 围绕“数字城市”建设, 建成具有国际水平、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无线信号实现普遍覆盖, 信息管道通达率达到100%。提升通信等级, 将连云港建成苏北地区的通信枢纽, 国际性信息服务中心。

4、环境卫生工程

以建设环境清洁的宜居型城市为目标, 实行垃圾产量减量化, 垃圾收集分类化, 垃圾运输密闭化, 粪便排放管道化, 环卫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 垃圾处理无害化与资源化。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近期达到20%, 远期达到80%;清扫作业机械化率近期达到50%, 远期达到95%;垃圾收运机械化率近期达到80%, 远期达到100%;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十一) 综合防灾、环境保护与地下空间规划

1、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

按照“预防为主, 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防洪排涝、城市消防、抗震防灾、地质灾害防治、人民防空、核应急等城市公共安全设施, 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完善的综合减灾工程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2、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构筑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点线结合的空间形态。以地下轨道线路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发展轴, 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生长点和支撑点, 大型公共建筑密集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作为点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 结合人防工程的建设, 形成健全的民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城市地下空间体系。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建设山林、水体湿地和海洋三大体系, 构筑三道屏障 (外围沂蒙山脉余脉为主的丘陵岗地组成的外围山林防护圈, 由耕地与河田林网组成中层防护圈, 由河口湿地、蔷薇河林带和云台山组成的中心城防护圈) , 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城外阡陌纵横, 山水环绕;城内林木森森, 海波逐港”的现代化山海城市和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一流生态城区。划定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和中心城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噪声环境功能区划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十二) 中心城区分区建设指引

将中心城区划分为新区、新海城区、连云城区及南翼新城4大组团。

1、新海城区

优化用地结构, 改善空间环境, 重点对污染工业进行搬迁改造, 实施环境整治, 提升地区整体形象。建设城市快速路, 与新区、连云城区、南翼新城以及赣榆城区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2、连云城区

墟沟老城片区重点发展港口设施、配套港口发展的物流、办公和配套居住功能。中云台片区重点发展为港区配套服务的后方物流仓储功能和临港产业功能, 以解决港口组团内陆域空间不足的矛盾。

3、新区

启动并逐步推进新区的建设, 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为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服务和商务支持, 并满足城市人口的中高端生活服务需求。努力打造成为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北崮山西片区北部以连云区行政文化中心为核心, 促进连云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 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滨海景观, 重点发展中高档次的滨海居住社区。南部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 以临港加工产业为主导, 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型工业, 促进出口加工业和商贸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并为远景功能置换预留弹性。

4、南翼新城

以南翼徐圩港区为支撑, 重点发展以钢铁、石化、能源、船舶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板桥片区依托板桥街道, 围绕现有板桥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机电组装、船舶制造等产业功能。徐圩北片区和徐圩南片区以徐圩港区为依托, 侧重建设重型钢铁、石化等重型产业基地, 并逐步培育南翼新城。

(十三)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

1、近期建设规划

(1) 近期建设目标

实现城市发展重点的战略性调整, 转变现状城市建设自然蔓延和“一市双城”的发展格局, 通过新区和南翼新城的建设, 迅速拉开城市空间框架, 初步奠定“四组团三轴线”的空间结构, 促进港城一体化发展, 为城市远期和远景发展奠定基础。

(2) 近期建设规模

2012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 用地规模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

(3) 近期建设重点

加快新兴产业园区的拓展, 重点发展宋跳-大浦产业区、花果山地区、国际产业园区、南翼临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崮山西地区、中云台物流园区等7个地区。按照功能完善、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 重点改善新浦老城区、海州旧化工厂区 (幸福路北侧破旧的化工厂区) 、墟沟老城区等地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绿化隔离地区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中云台市政走廊控制带等进行重点控制与储备。提高道路建设力度, 增加整体交通容量, 适度超前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生态绿化廊道重点建设, 构筑城市园林绿化主干网络。实现城市商务旅游的提升, 优化改造城市旅游项目和设施的建设配套。

2、远景规划设想

(1) 在规划期末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完善提升, 区域性中心城市、海港工业城市和滨海旅游城市等功能进一步增强, 连云港中心城区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 以南翼新城为重点, 继续推动港区及临港工业发展, 成为江苏省沿海产业带的龙头和国家级临港产业基地;以新区建设为重点, 实现城市滨海发展, 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服务中心, 营造良好的滨海宜居城市氛围;国际产业园区、猴嘴-大浦等片区得到更好发展, 部分地区依托交通枢纽及城市轨道站点建设实现产业升级置换。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篇3

【关键词】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

0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对土地或行政区域进行布局和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人民群众长期生活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会有所不同,为推动城市发展,保障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对意义非凡。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一来,已经经过了两次较大范围内的全国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于上世纪我国国内环境和需求,前两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劃改革的重点都放到了真爱城市、保护农业用地上。伴随近些年我国对农业用地保护程度加大,农业用地不足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也导致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上的另一点不足,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没有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共享和合理使用等问题,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部分地区甚至面临较为严重的环境灾害。泰州市是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城市,其拥有便利的水上和陆地交通资源,无论是在江苏还是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也饱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足造成的环境问题,需要明确一点对市一级别的地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印象研究,对其与上一级和下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以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为例进行研究。

1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1泰州市简介

泰州市在行政区域划分中属于我国江苏省,是我国著名的水上交通要道,是上海、乃至长江地区的主要城市。在气候划分中,泰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温度怡人,雨水和光照也都极为充足。城市内部较为平台,河道便利,为其看展农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此外,由于河道遍布、其湖泊、山地也较多,拥有油田、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

1.2泰州市土地利用特点

1.2.1农业用地占地面积较多

在上文中已经阐述,泰州市地处平台,主要在于泰州市位于长三角的冲击平原之上,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便利,也为农业用地比重大提供可能。从最新的数据中看,泰州市2014年的农业用地整体比例在总土地数量的70%,由此也可以看出泰州市土地利用特点。

1.2.2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以2014年泰州市整体的区域单位面积产值看,每公顷大致为15.13万元,相比其他的建筑用地产值或是服务行业的产值,泰州市整体区域面积不足其5分之一。对于泰州来说,其地理优势十分显著,如能对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加以改变,必能推动其区域经济效益获得,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1.3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环境问题

就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环境问题本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自2006年之后,泰州市的单位土地建设用地的整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提升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在2001年,泰州市单位建设用地的二氧化碳排放仅有0.32吨/公顷,到2006年,就上升到了0.61吨/公顷,到2014年则一跃十步到了1.12吨/公顷,可见其城市土地规划和发展中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研究伤害。

其次,尽管泰州市在我国早期的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伴随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泰州市的环境在城市发展中也承当了相当大的压力,并导致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如,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加大,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城市资源利用不合理、城市建设占到、特别是影响农业用地等情况加剧,直接导致泰州市的自然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面临灾害,人民群众可以活动的自然空间极为有限,作为泰州市发展中引以为傲的河道也面临研究的环境危机,严重影响泰州市的整体发展,加快完善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关键。

2推动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

2.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规划纲要

对于泰州来说,在发展和制定土地利用纲要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泰州市在发展中的主要优势就是其地处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沿线,拥有便利的河道和沿江资源。目前泰州市对这部分的规划强大不大,因此,在泰州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建议要对泰州市的沿江、河道部分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其码头、口岸等产业,避免一写不合理的建设用地,保障其周边的码头、口岸等产业能够推动泰州市经济发展同时,提升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泰州市土地、经济和生态的长期发展。

2.2严格规划建设用地的比重

严格规划建筑用地比重,要求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主进行建设用地的建设。在发展中要始终考虑到土地规划后的生态效益,避免只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对于城市发展,特别是进入到城市化进程后,建设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规划中要明确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切记不能侵害生态保护区或功能区。

结束语

总的来说,泰州市在发展中土地总体规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来说,建设用地提升或其他城市建设都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是城市进步的表现。但在发展中也应当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不能过分索取,对环境更不能毫无节制的破坏。本文尽管是以泰州市为例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研究,但对我国其他地区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作用,希望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今后的战略制定上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牛桂敏,加强规划环评 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J],城市,2011(02):69-71.

[2] 石宇,对我国规划环评编制中几点技术问题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82-83.

[3] 周浩,对土地规划问题的浅析[J],科技风,2011(14):30-33.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篇4

2012-04-19来源:驻马店日报

作者:

规划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天中,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对我市2010—2030年城市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的规划。从即日起我们将推出《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的系列报道,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我市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关切,并期望广大读者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共建我们美丽、和谐、幸福的家园。125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我们的城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美好未来的梦想:通过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山城田湖相融、城乡协调共生、水光山色相映,产城融合互动、宜居宜业美丽幸福之城。

高端定位 打造区域发展之核

城市的发展定位,是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力。《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面对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结合我市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城市现状和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需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抓住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以区域统筹和科学跨越为导向,以“三化协调、城乡统筹”为目标,全面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之核,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发达的产业集聚之区,山水秀美、天中特色浓郁的宜居宜业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已形成覆盖全省域的新格局,中原经济区东南部的黄淮四市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四市普遍发展水平偏低,是中原经济区“三化”战略中重要的开发地区,该板块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极核来引领带动区域发展。驻马店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处于“京广产业带”和“黄淮、京九产业轴”的战略连接点,肩负着发展多种战略产业的重任。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主导产业体系和核心竞争力,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将成为“三化”协调发展、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

依托“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通过“三化”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在多轮驱动的推动下,驻马店将成为产业发达、城市服务职能完备的中心城市,辐射中原经济区南部经济洼地区域的核心。

我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化发展迅猛,城镇化也处于快速扩张期。抢抓机遇,率先推行改革、先行先试,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我市现有的城乡差距格局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尤为急迫和必要。通过发挥自然生态格局的优势资源,以统筹城乡公共设施、产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路径,构筑城乡一体化空间的基础和支撑体系,打造宜居城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驻马店将成为区域城乡统筹的实验区。

我市农业基础雄厚,基础性资源(土地、劳动力)的配置相对充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大支柱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我市必将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我市在城市增长力、经济实力及生活质量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综合竞争力较强。地理区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农村消费人口众多,在区域的腹地拓展潜力较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全国性和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辐射带动豫东南,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南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媚”,我市最大的特色在于“山—城—湖—田”的景观格局,景观体系的营造就成为塑造我市人居环境最好的切入点,也是形成城市特色最重要的基础。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因素。我市拥有重阳文化之乡、梁祝之乡、嫘祖之乡、冶铁铸剑之乡、盘古之乡。天中多君子、多名士、多贤达。“天中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为城市奠定了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

宜居城市的建设需要营造低密度、基于绿色的舒适人居环境。我市地域辽阔,城市布局较为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拥有“一马平川”的大地景观,为建设宜居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格局

总之,我们具有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之核,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发达的产业集聚之区,山水秀美、天中特色浓郁的魅力宜居之城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式和战略选择,这就是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

组团发展 打造中心城市集群

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也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通过集中打造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构建跨越发展的核心平台。打破“均质化”发展的惯性,按照“有机集中”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极核。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吸引能力,增强城市中心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整合发展要素和优势资源,联合遂平、确山、汝南,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集群,使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互相依托、协同发展,实现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能级的全面提升,辐射带动区域全面发展。

规划纲要以全新的理念对未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作出了以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遂平组团、确山组团、汝南组团为支点的“一核三极”、“一环三带”的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三极”。

“一核”即中心城区。在现有老城区、行政新区的基础上,城市向北拓展,建设北部综合新区;依托集聚区建设,城市东拓打造产业新区。同时,依托西部的石武高铁驻马店站,建设站前新区。通过几大新区建设整合空间资源,强化区域中心服务职能,提高区域竞争力。其主导功能为公共服务与生产性服务、商务办公、商业、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高新技术等。

重点建设四大中心。

行政新区文化中心。以新区行政中心为核心,在107国道、开源大道结合穿城水系布局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打造城市文化中心。

高铁商务服务中心。依托高铁驻马店站,沿开源大道、淮河大道布局商务办公、商贸、居住等功能,打造集对外交通、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办公于一体的城市西部区域中心。

老城商业服务中心。在老城区现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更新,对原有功能进行优化整合,盘活土地,主要发展商业、休闲、生活服务等,建设老城综合服务中心。

产、学、研中心。依托驿城大道、创业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打造豫东南职业培训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撑。

“三极”即遂平组团、确山组团和汝南组团。规划纲要对“三极”的开发建设也作出了具体规划。

“一环三带”。

“一环”即都市旅游休闲环。通过对现有省道、县道改造升级,打造S220省道、S334省道、S219省道、希望大道与县道构成的旅游休闲环路,依次串联嵖岈山风景区、板桥水库、铜山风景区、薄山湖风景区、宿鸭湖、南海禅寺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通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与一市三县相连接,拉近城市与旅游景区的时空距离,使市民亲近自然山水,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短程休闲旅游产业,扩大城市知名度。

“三带”即城市空间发展带、产业聚集发展带、商务休闲发展带。

城市空间发展带。以107国道为主轴,结合铜山大道、乐山大道,北连遂平,南接确山。依托轴带发展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商业商贸、居住等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形成南北向城市空间发展带。

产业聚集发展带。在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之间依托驿城大道、前进大道布局食品、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煤化工、建材等产业园区,打造南北向的产业功能带。

商务休闲发展带。以开源大道为核心,西连高铁驻马店站,东经宿鸭湖旅游区至汝南,形成商业休闲轴。主要发展商务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都市农业观光、历史文化旅游等产业,构建辐射东西的商务休闲带。

拓展空间 实现区域和谐共生

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竞争力与组织力卓越的区域中心城市、高效率与高弹性兼备的组团城市。通过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更大空间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地和承载空间。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形成强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创造空间载体;通过快速交通网络沟通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的多个发展单元,加快区域内发展单元间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功能整体化和布局结构网络化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率运行、高应变功能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以紧凑开发的理念进行城市组团建设;通过足够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廊道构建大尺度自然空间与中微观环境相结合的生态框架,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规化纲要提出了多项战略措施。

集聚优势,强化中心。目前,我市的城镇体系首位度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散,需要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打造强有力的发展极核,以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增强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城镇与地区辐射作用。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建设发展集合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发展要素和优势资源,中心城区组团结合复合型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提升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市域经济发展极核作用与对外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壮大遂平、妆南、确山城市组团的规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环湖发展,重构秩序。利用区域内的山体、水库、湿地、农田、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布局深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内部的绿核、绿廊,打造生态廊道和城市风景道,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建立有机开敞的城市空间格局。积极有目标地进行生态绿化建设。在生态绿地内建设功能明确、规模适度、生态作用明显的郊野绿地和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营造城市特色生态空间

轴带推进,对接联动。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主要集中于京港澳高速“黄金轴带”上。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将积极利用周边的自然空间要素,统筹城乡空间资源,加强宜居城乡建设,由西至东创造出“生态宜居带”,与南北向的城市、产业发展主轴形成对照。通过提供完善的城市配套和舒适宜人的生活条件,吸引人口迅猛集聚,逐步壮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强调城乡居住空间的理想分布,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融的理想状态。

城市的未来不是梦,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一个山城田湖相融、城乡协调共生、水光山色相映、产城融合互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组团集群,正在悄然崛起于新时代的阳光之中。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二

山水共融

生态宜居中心城

山是屹立的精神,水是流动的灵魂。把城市融入山水之间,城市便有了山水的灵秀和生命的律动。在我市中心城区长远发展规划中,规划纲要依据我市中心城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特点,以构筑山、城、湖、田交融共生的特色空间格局,强化以天中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特色,塑造地域环境独特的中原地区都市风貌,展现驻马店跨越发展的活力、魅力都市形象为总体城市设计目标,拟定到2030年,中心城区将建成总人口 151万人左右,城市总规模165平方公里的平原上的山水生态宜居现代化都市。

“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市结构

规划纲要遵循生态化、整体化、延续性、以人为本等原则,以生态本底条件为基础,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塑造驻马店市现代城市整体形象为前提,充分考虑各组团空间、形象的多元化协调发展。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脉,珍惜驻马店市既有的丰富历史文化与民俗特色资源,突出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与历史脉络,注重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展现。引入城市空间意象理论体系,从人的实际体验和生活经验研究城市空间,以此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塑造可感受、可体验的历史人文空间。以河流、农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为生态本底,以城市干道为基本骨架,构筑“绿”、“水”、“城”相互渗透的生态城市框架,形成“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市结构。

一主:行政文化服务中心。

以行政中心为核心,依托良好的水体、绿地景观环境,主要发展行政办公、市级公共服务、教育培训、会展服务、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职能,打造现代化的新城中心。通过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营造,吸引城市功能和人口集聚,构筑“反磁力”极;进一步疏解老城,有效缓解老城区过多的职能负担。同时,通过现代城市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高品质居住等城市功能的集聚,提升城市面向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副:传统商贸中心、商务办公中心、产学研中心。

传统商贸中心。在现有用地布局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延续老城肌理,完善公共设施,整合、理顺路网格局,结合城市旧工业、旧居住区更新增加绿地与开敞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老城区地域空间品质与环境。以现有老城区解放大道东段、风光路、火车站商业区为核心,布置传统商贸、商业、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设施,打造老城商贸中心。

商务办公中心。以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为依托,围绕站前广场,沿淮河大道、铜山大道、薄山大道布局现代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物流、交通枢纽等设施,打造城市面向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商务办公中心和城市形象门户。

产学研中心。在关王庙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依托驿城大道、创业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发挥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打造豫东南的新型职业培训中心。

一带:产业集聚发展带。

在现有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聚区规划,依托驿城大道、前进大道,自北向南主要发展生物科技、食品、高新技术、医药、装备制造、能源和煤化工、建材等产业,通过布局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打造南北向对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带。

双轴:区域城镇拓展轴、城市功能拓展轴。区域城镇拓展轴。主要由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构成,串联老城中心、行政中心至产学研中心,引导城市轴线发展,北连遂平、南接确山,成为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城镇空间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城镇拓展轴既是城市空间拓展轴,又是城市历史人文轴。一方面,轴线通过联系老城与新城,聚集类型多元、结构开放的城市职能,并建立适应不同发展时序安排的空间体系,引领城市跳出现有框架向北拓展;另一方面,该轴串联驻马店历史上依托驿站发展的风光路、解放大道商业区,现在的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未来的现代化的北部产学研综合新区,理清了驻马店从历史至未来的时间脉络,展示驻马店不同时期的空间发展模式与形象。

城市功能拓展轴。以开源大道为纽带,西连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中部经过行政文化中心,东部串联企业服务中心,最终向东西两翼延展,西至板桥水库风景区、竹沟旅游区,东至宿鸭湖旅游休闲区、天中山风景区,与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都市旅游休闲环有机结合,主要发展商务商业、信息咨询、企业服务、旅游休闲等功能,搭建辐射东西城市功能拓展轴。

功能各异的十大城市片区

在“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市结构基础上,规划围绕各功能中心,沿主要发展轴带布局中心片区、老城片区、高铁片区、城南片区、刘阁片区、关王庙片区、开源南片区、开源北片区、练江北片区、练江南片区等10个城市片区。各片区分别承担相应的城市功能,并与城区外围生态农田、生产、防护绿地相连,形成有机、开敞的布局形态。

中心片区。是由淮河大道、靖宇路、纬五路、富强北路、十三香路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行政办公、文化展示、职业教育、市级公共服务、居住生活服务等。

老城片区。老城片区是由雪松大道、京广铁路、练江河、石武高铁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传统商贸、公共服务、居住生活服务等。

高铁片区。高铁片区是由雪松大道、洪河大道、盘古山路、规划安信快速通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现代商务、商业、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物流、交通枢纽等。

城南片区。城南片区是由汝河大道、石武高铁、工业四路、天中山大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居住、公共服务、生态休闲等。

刘阁片区。刘阁片区是由洪河大道、规划安信快速通道、雪松大道、石武高铁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居住、公共服务、商贸、高新技术产业等。

关王庙片区。关王庙片区是由纬五路、薄山路、纬十三路、富强北路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科技研发、新型职业教育、生物科技、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居住等。

开源北片区。开源北片区是由开源大道、京广铁路、纬十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企业服务、食品加工、物流等。

开源南片区。开源南片区是由开源大道、京广铁路、东开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装备制造、新能源、环保建材(新材料)等。

练江北片区。练江北片区是由练江河、京广铁路、东开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医药制造、煤化工、能源(煤电)等。

练江南片区。练江南片区是由练江河、天中山大道、工业四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钢铁、纺织、建材、原材料工业等。

均衡分布的居住空间体系

居住空间结构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居住用地结构着眼于全市的综合平衡,包括城市整体经济发展、人口疏散、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开发等,进行重新定位和相应的调整。

规划采取“疏解老城、充实新区”发展思路。“疏解老城”即疏解老城区人口,改善居住质量;“充实新区”即充实新区的居住开发和设施配套,完善居住环境。通过加速新区的居住、公共服务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新区的吸引力,减轻老城区旧城改造和开发的压力。

规划通过协调交通与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加强对交通轴沿线地区开发强度的控制,引导居住空间沿交通走廊外延,积极拓展城市居住空间范围,引导交通和居住空间互动作用的良性和有序发展,最终形成依托便捷综合交通体系整合而成的均衡分布、多核心结构的居住空间体系。结合河流、生态廊道等自然条件,规划形成10个居住片区,采取差异化的居住发展策略。

老城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874.77公顷,人口规模33万人,人口毛密度377人/公顷。结合其他居住组团的建设,适当降低居住开发密度,引导人口有序疏解;改善居住环境,在尊重老城风貌格局和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老城区实施改造修建。利用现有工业企业的搬迁,建设绿色开敞空间,提高老城区绿地系统的连通性,综合整治以改善老城区的居住环境。新城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859.57公顷,人口规模31万人,人口毛密度362人/公顷。本片区以行政中心及区域文化、职教中心的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市级、居住区级、社区级等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片区整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中高档商品房,疏解老城区人口。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老城特色空间要素,延续老城景观特色与城市肌理;另一方面,引导居住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混合布局,并结合体育公园、开源河、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居住环境宜居性。

高铁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304.36公顷,人口规模12万人,人口毛密度379人/公顷。本片区处于老城与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之间,宜加大住宅开发力度、提高地块容积率,疏解老城区人口。同时,结合站前商务、商业中心建设产生的巨大就业需求量,打造职住相对均衡的城区,引导居住与其他适宜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优先发展商业居住。

高铁西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153.37公顷,人口规模6万人,人口毛密度376人/公顷。本片区与东侧的高铁居住片区整合发展,依托石武高铁驻马店站发展站前商务、商业中心,提高片区的就业吸纳能力,以职住平衡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以建设商住混合的现代居住区为主,加大住宅开发力度,提高空间环境品质。

城东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414.76公顷,人口规模14万人,人口毛密度334人/公顷。沿前进大道两侧,结合城市更新改造,优化提升现有居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以职住平衡为导向,为企业人群提供多元化居住产品,满足为产业配套和园区人口居住需求,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配套设施服务水平。

城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472.66公顷,人口规模14万人,人口毛密度293人/公顷。本片区横跨练江河,优质的自然生态景观为打造高品质、现代宜居城区创造了基本备件,宜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滨水居住区。在空间布局上,要特别注意绿化轴线与滨水景观的结合,形成富有表现力的纵向开发空间,建筑族群宜围绕绿化网络和开放空间布局,创造富有变化的居住空间;在共享新老城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结合滨水环境塑造品质空间。

城西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286.12公顷,人口规模10万人,人口毛密度363人/公顷。适度提高铜山大道两侧居住开发密度,缓解老城区居住压力。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居住区建设重保留老城特色空间要素,延续老城景观特色与城市肌理。

开源居住片区。居住用地114.05公顷,人口规模2万人,人口毛密度202人/公顷。考虑到本片区是驻马店市重要的企业服务中心,应对产业配套和工业园区人口居住需求,周边不宜布局高密度的居住用地,应适当降低常住人口规模,提供更多的配套宿舍和多元的居住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客观需求。空间布局上,沿洪河大道两侧,结合企业服务中心,布局居住用地,实现职住平衡。同时,沿洪河大道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关王庙居住片区。居住用地654.42公顷,人口规模24万人,人口毛密度370人/公顷。沿天中山大道、铜山大道、文明大道两侧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并引导公共服务、居住混合布局,适度提高住宅开发强度,完善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优先发展中档和普通商品住宅;结合小清河河流绿化、带型公园、道路绿地设置,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建设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沿小清河两侧布局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建设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提高滨水空间的活力。

练江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123.12公顷,人口规模4万人,人口毛密度325人/公顷。本片区与城南片区具有相同的本底资源,宜依托练江河支流优质的自然生态景观,打造高品质、现代宜居城区,特别注重居住空间、公共服务中心,布局居住用地,实现职住平衡。同时,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空间

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特色和魅力所在,也是决定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态和生活空间,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沟通农田、河流、城市的空间联系;控制城市建设区东、南部以农田、村庄为主的生态空间;构建城市与绿洲、河流、农田、林网等自然要素相互渗透的开放空间体系,形成以水系+绿地+公共建筑整体的特色空间形态。围绕这一目标,要着力构建两个生态带和三个生态廊道。

北部生态缓冲带。位于驻马店市区北部与遂平县之间,在保留现状基本农田板块的基础上,对现状村庄进行合并整治,形成生态廊道,构筑区域生态本底,形成城市生长边界,有效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

南部滨水生态休闲带。位于城区南侧,在保留现状练江河及其支流水系、湿地、生态绿地的基础上,梳理现状河道,整治河道两岸景观,严格控制两侧城市用地建设,构筑城市南侧重要的生态屏障。

京广铁路生态廊道。在现状城市中的京广铁路两侧防护绿地的基础上,规划适当拓宽至500米至1000米的生态廊道,沟通城市各水系廊道,构筑城市东西方向不同城市功能组团的生态防护廊道。

东部京港澳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在规划区东侧百汇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预留200米至500米生态廊道,作为城市向东拓展的生态边界。同时与城市东西向水系生态廊道连通,共同打造城市生态框架。

西部高铁生态廊道。位于驻马店市西侧,以高铁两侧防护绿地为基础,宽度控制在500米左右,成为城市向西拓展的边界,阻止现有城市的无序蔓延。

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结合小清河、骏马河、练江河等自然资源,结合生态绿地、山水绿廊和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蓝绿纽带”,构成城市的开放网络空间的主体框架。

在现有老城功能布局的基础上,规划结合城市沿城市道路南北轴向拓展的特征,完善城市轴线的行政办公、商业文化设施、休闲设施等,将乐山大道、天中山大道两侧打造成驻马店市重要城市活力轴线。

依托开源大道的建设,从西向东以石武高铁驻马店站站前商业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商贸流通中心为节点,形成串珠结构形态,构建中心城区东西向的空间序列格局。

通过对城市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和城市内绿地景观的梳理,与区域绿地及生态廊道形成完整的公共空间网络,增强城市活力。老城区公共空间。以重阳文化公园、靖宇公园、驻西公园、帝豪公园、儿童公园为主要绿化节点,依托重要城市主次干道沿路两侧绿化,通过街头绿地建设以及城市广场、公共建筑的串联实现城区与练江河生态廊道以及南北方向的城市生态廊道的无障碍绿地通廊,形成网络化、开放的公共空间系统。

新城区公共空间。北部城市新区建设应充分尊重现状小清河、水渠以及城市轴向发展的脉络基础,以既有生态本底为基础,营建城市带状公园与街头绿地,作为新区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以体育公园、小清河公园、韩非公园、天中广场等为重要节点,形成纵横交错的开放空间网络。

工业区公共空间。规划结合城东生态公园,沿城市主干道、河流两侧沿线绿化为主,连通工业区内部与南部练江河滨水生态带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生态走廊。

与山水共融的城市是美丽的,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是幸福的。当我们的城市渐渐融入山水之中,翠生生的山林、清凌凌的河水、绿汪汪的原野也将汩汩地流进我们的生活。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三

园林绿化

万紫千红织锦绣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宋东风

发布时间:12年05月03日09:05:10

【放大 缩小 默认】

园林绿化是城市活着的画,无论走在城市的哪个地方,你总走在画里,那抹不开的浓浓绿色和淡淡的花香扑在你的脸上,挠得你心里痒痒的,把不住想笑、想唱。绿化是城市的画,也是我们心中的歌。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规划中,规划纲要遵循生态化、系统化、特色性、网络化等原则,坚持从生物多样性、系统性出发,建设和保护绿地生态群落,构建城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绿地网络。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科学、合理,绿地分布尽可能均匀,让更多市民享受绿色;尊重天中地脉、史脉和人脉,营造具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特色城市。在植物配置上强调乡土树种和市树、市花作用的同时,挖掘强化和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出了规划期内,城市绿地指标为人均绿地2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城市绿地率27.22%,力争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总目标。

中心城区绿地规划三大方略

因地制宜,以蓝色廊道和绿色廊道为主体构建适宜平原地区的绿地系统。通过对城市河流进行疏通治理,使以河流为主体的自然生态廊道流畅连续,在景观上形成以水系为主体的蓝色廊道网络,结合道路绿网形成蓝绿交相呼应的廊道网络。

蓝色廊道。滨河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扩大绿色活动空间,引进多种自然景观元素,丰富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促进物流、能流、物种流、住处流等的传递与交换,构成城市公园系统的脉络。

把绿色引进城区,将景观连为一体,使街道集绿化、净化、彩化于一体,形式上追求新、特,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人为本”,形成具有交通生态、休闲、景观等综合效益的“绿色生态走廊”。结合城市主要干道、快速路网构建城市绿廊,在绿带与绿廊的规划过程中结合生态保护用地合理布局。

划定中心城区绿地规划的管理单元,实行新城、老城差异绿地指引。根据结合现状空间和未来规划意象两个方面,划定中心城区绿地规划的管理单元,将其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三种类型。根据各类地区的公共绿地分布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地区的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街道级绿地和社区级绿地的最小规模和服务半径进行目标设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共绿地的规划布局,实现公园服务圈基本覆盖整个中心城区的目标。

规划利用驻马店城郊水、田、林镶嵌的自然地理条件,以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走廊、河道绿化为联系纽带,形成对城市的绿色包围和烘托,保持城市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

“一环、三横、四纵、多节点”的城市绿地布局

规划以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市的水系,突出水、城、林交融一体的城市特色,形成点、线、面、环、楔等多种绿地形式的有机组合,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一环、三横、四纵、多节点”的城市绿地布局。

“一环”为沿城市外围环道形成的防护林带,主要起到分隔和保护作用。

“三横”分别为练江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开源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北干渠两侧生态绿化廊道。

“四纵”分别为石武高铁两侧绿化廊道、京广铁路两侧绿化廊道、107国道两侧绿化廊道、安信快速通道两侧绿化廊道。

“多节点”为中心城区内部的各级城市公园,包括大型综合性公园、体育公园、滨水景观公园等。各级公园均衡布置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完善中心城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

“三横三纵”生态廊道体系

构建中心城区的生态廊道体系,是城市绿地系统形成有效网络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驻马店的实际情况,其廊道体系主要由滨水绿廊和交通绿廊组成,它是城市绿地中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的绿地。廊道在生态系统中承担连接生态斑块、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的作用。因此,对廊道的控制着重考虑其承担生态功能的宽度要求。结合绿化建设目标及滨水廊道和交通廊道情况,规划在中心城区建立“三横三纵”的生态廊道系统,“三横”分别为练江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开源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北干渠两侧生态绿化廊道。“三纵”分别为石武高铁两侧绿化廊道、京广铁路两侧绿化廊道、107国道两侧绿化廊道。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性考虑,市区内的绿化廊道按照主导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差异分为两个层次。一级生态绿化廊道分布在不同功能区划之间,主要发挥生态隔离功能,其建设侧重于廊道宽度、长度等规模指标;二级生态绿化廊道集中在相同或相似功能区划内部,主要发挥生态渗透功能,其建设侧重于植被形式、类型等景观指标。两个层次的绿化廊道互为支撑、互为呼应,共同构成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化主体框架。

“三级公园”大型绿色斑块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绿地多以斑块形式分布,且大型绿色斑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小的绿色斑块可能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石”。上述生态廊道的构建主要承担生态维护的主体功能,而公园绿地建设侧重承担生态“踏脚石”和居民游憩功能。通过分散的绿地斑块可强化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和可达性,驻马店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市级公园绿地、区级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绿地三个级别,按照现状城市绿地、居住人口、组团功能等相关依据在中心城区进行规划布局,发挥城市绿地系统核心节点功能。公园绿地应通过大幅增加公共绿地的建设投入实现城市宜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规划公共绿地1922.1公顷。市级公园。规划选择驻马店生态系统中绿廊的交会点作为市级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域,形成“点线一体化”的绿化结构。综合考虑市级公园作为建成区中的生态斑块功能,规划以2公里作为生态斑块之间的合理距离,确定市级公园服务半径为2公里,规划设8处市级公园,其中现状保留2处,现有扩建1处,规划新建5处,每个市级公园面积在10公顷以上,服务半径为2公里至3公里。

区级公园。区级公园为次级绿化节点,主要为中心城区各片区内居民提供服务。规划在各个城市片区内部选择适当区域进行布局,同时通过增添体育、文化、休闲商业设施发挥生态绿化节点的混合功能,增强公园的可适用性。规划建设12个区级公园,其中现状保留1处,现状扩建3处,新建8处;每个区级公园规模为3公顷至10公顷,服务半径为1公里至2公里。

社区级公园。社区级公园绿地是住宅区内的绿化节点,主要为特定的居住区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提供服务。规划按照老城区0.4公顷,新城区0.5公顷的最小规模进行配建,服务半径为500米至1000米,结合居住区建设进行配套。

“三大组团”绿化指引

老城组团绿化指引。对于寸土寸金的老城核心区,由于新增公共绿地的难度较大,主要采取增加局部地区的路网密度,减少断头路和丁字路的方法,提高现有公共绿地的交通可达性,扩大公园的辐射范围,达到改善地区公共绿地服务水平的目的。对城市中心区,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选择合适的位置新建社区公园,另一方面拆除不必要的分隔围墙,改善地区的路网通达性,提高老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城市公园体系,面向城市居民提高开放性。

新城组团绿化指引。以居住、商业为代表的生活功能和以工业园区为代表的生产功能并重。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功能区,新城区在发展初期就应该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商业、居住区域注重城市公园、休闲景观广场建设;住宅区绿化全面执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工业园区以生态型园区为目标,加强绿化林带配套建设。

道路绿化。道路沿线两侧各形成30米宽的绿化带,城市主干道、旅游道路两侧各形成50米宽绿化带。道路绿化在强调防风固土、除尘降噪的环境功能之外,还应加强景观功能,乔、灌、花、草结合,形成复合型的绿化带,实现整体景观效果。

河岸绿化。以保持水土、护岸护坡、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宽20米至50米的河流沿岸两侧各形成50米宽的绿化带;宽50米以上的河流沿岸两侧各形成100米宽的绿化带。在上述功能基础上,通过植被多样化、堤岸园林化、设施休闲化等措施增添沿河绿化带的景观功能和休闲功能。

工业组团绿化指引。注重工业区绿化建设,选择对烟尘、污染有强抗性的树种,通过绿地配套优化工业生产环境,降低工业污染程度;加强园林绿化体系建设,提升住宅区内的公共绿地建设规模与质量,创造优质的人居环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园林绿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元素,择绿而居不只是一种时尚,更成为提升城市价值的砝码。许多城市“以绿引资、因绿兴市”,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引来投资者、旅游者,步入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我市城市园林绿化也必将为城市化建设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四

公共服务

快乐幸福千万家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宋东风

发布时间:12年05月10日09:05:43

【放大 缩小 默认】

□ 张士君 杨全国 苏 鑫

城市是我们的家,它不仅让我们生活得富有,还要让我们生活得快乐和幸福。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城市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市已进入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原有的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的情况难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因此,规划纲要面向未来,着眼城市与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按照民生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我市中心城区未来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作出了超前的规划。

确立公共设施发展三大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了2010—2030年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建设的三大目标:形成覆盖全市的公益性公共服务网络,构筑具有特色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设施。要在规划期末基本形成覆盖全市、方便居民就近使用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社区商业网点全面完善,基础教育及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得到充分关注,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基层文化娱乐及体育休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与城市结构相适应的公共中心体系基本成型。

老城区公共设施得到全面完善,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特色与活力得到充分展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个人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得以充分满足。举办区域性商业、会展活动及文体赛事的设施条件基本齐备,大型公共设施与城市优势资源良好结合,旅游城市形态特色得到应有展示,城市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基于城市性质与目标要求,构筑与城市长远发展空间结构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门类丰富、规模适宜的公共设施网络。

架构“一主四辅六节点”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按照“城市北拓西进”的整体城市结构演进设想,以南北向的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及东西向的开源大道、淮河大道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拓展的主轴带,布局主要的公共设施,积极引导公共设施由现状老城区向新区进行转移。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充分考虑均好性,划分六个公共设施配置片区,形成“分层级、多中心”结构形式,结合规划城市公交走廊构筑“一主四辅六节点”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一主”即行政文化中心。依托现有行政办公中心的集聚,积极拓展辐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整个市域的高标准行政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会展、体育卫生等核心公共服务职能。

“四辅”即老城商业中心、高铁商务中心、关王庙产学研中心、开源企业服务中心。

老城商业中心。结合旧城改造与更新,优化调整老城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完善市级商业、商贸、公共服务等职能,打造老城商业、商贸中心。

高铁商务中心。以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为依托,围绕站前广场,发展现代商务、商业会展、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等功能,打造高铁现代商务中心。

关王庙产学研中心。依托创业大道、纬十路、乐山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发挥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打造豫南新型职业培训中心。开源企业服务中心。依托产业带中心区位及毗邻京港澳高速的优势,在开源大道北侧布局企业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企业服务、贸易、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职能,同时结合现有汽车商贸基础,布局专业市场,为企业提供销售、会展等服务。

“六节点”即练江南公共服务节点、纬十路公共服务节点、城东公共服务节点、行政中心西服务节点、城南片区公共服务节点、城西片区公共服务节点。

练江南公共服务节点在练江河南侧、驿城大道与中原大道之间,布局片区企业服务节点,重点发展企业服务、贸易、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职能。

纬十路公共服务节点在纬十路东段、驿城大道两侧,布局商贸物流服务节点,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信息咨询、产品展示、销售服务等功能,为农产品展销、交易提供服务。

城东公共服务节点在城东居住片区中心,布局公共服务节点,为居住人口服务,同时兼顾企业人群需求,设置面向低收入者的商业、文、教、体、卫设施。行政中心西服务节点和城南片区公共服务节点依托练江河支流、小清河良好的景观资源,布局高品质公共服务节点,重点发展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医疗卫生等设施,为片区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城西片区公共服务节点依托城市主干道,重点发展服务本片区中型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设施及文、教、体、卫建设。

建设八大类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物质基础,其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用地、布局等,都是决定公共设施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规划纲要对我市中心城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市场、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社会福利等八大类公共设施建设作出了前瞻性的规划。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在现有行政办公中心的基础上,沿开源大道向东、天中山大道向北拓展行政办公用地,同时配置部分非市属办公用地。老城区现有行政办公用地,根据部门办公特点部分保留,其他全部搬迁至行政办公中心。实现市级行政办公职能从老城区逐步向外疏解,通过配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优化办公环境,打造驻马店行政办公区。规划期末行政办公用地规模总计约255.7公顷。

商业金融设施。结合老城区城市更新,对老城区喜盈门购物广场、乐山商场、建业市场、新世纪购物广场、风光路商业中心进行改、扩建,用地面积约20公顷。新区片区级商业中心均按30公顷左右进行建设。规划期末新增商业金融用地约600.8公顷,2030年商业金融用地规模总计约945.3公顷。

在高铁站前广场东侧,沿香山路新建市级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其功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包括大型商场、专业购物中心、银行、酒楼、宾馆等生活性服务功能,也包括商业办公楼、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会议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建立高标准、高档次、超现代的商业中心,辐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地区乃至黄淮地区。

调整、充实、提升老城区市级商业服务中心。解放大道、乐山大道、雪松大道、风光路附近商业服务设施基础较好,商业、零售业已经初具规模,规划在原街道格局的基础上,优化其步行系统,形成集购物、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配套餐钦、金融、邮电等行业,建立功能完善、档次较高、现代气息浓厚的商业街区。结合各片区功能特点培育四个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行政新区商业中心、关王庙商业中心、前进大道商业中心、开源大道商业中心。

遵循布局均衡、功能分工合理、方便居民生活的原则,布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中小型超市、便民点、菜市场、餐饮店为主。居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需提高环境设施的服务水平,引入高品质的商业机构,强化购物与文化、娱乐、餐饮等综合服务设施的结合,适当提高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标准。

休闲商业区包括风光路休闲商业区、温州步行街休闲商业区、交通路休闲商业区。将淮河大道与通达路之间的文明大道路段调整为步行道路,两侧布局商业、零售业设施,打造新区商业步行休闲街区。市场设施(用地)。在现状开源大道汽车4S店集中区的基础上,利用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规划布局汽车、机械装备、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发展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

规划在刘阁工业区东侧,沿雪松大道规划布局综合专业市场,发展工业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日用百货等批发市场。

规划在纬十路东段,沿驿城大道规划布局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发展农产品、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批发市场。

对老城区现状市场进行分类调整,将等级较低的市场进行整合或迁移。规划大型专业市场3处,包括大华市场、乐山商场、风光路市场。其中,大华市场通过整合豫南水果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市场,形成以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批发零售市场;乐山商场依托已有的商业基础,积极建设大型现代化品牌市场;风光路市场依托温州步行街、金三角购物中心、宏大市场等现有基础,结合城市更新扩大规模,形成以服装、鞋业、日用百货等批发零售市场。文化娱乐设施。城市级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艺术训练表演基地、影剧院用地,按照25公顷至30公顷的规模配置;组团级文化设施包括文化康乐设施、图书馆、青少所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展览室等设施用地,每10万至12万人配置一个,每个组团级文化中心按8公顷至10公顷的规模配置,或结合其他商业设施用地共同配置。2030年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1.0平方米。

规划在行政办公中心北部,沿洪河大道集中建设市级文化设施1处,形成城市文化中心,主要功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游艺城、中心书城等,占地规模约20公顷,或结合商业、行政办公中心协同设置,形成商贸娱乐中心。设置片区级文化中心7处,主要功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书店及综合娱乐设施等,占地规模约5公顷,满足片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支撑城市综合功能的提升。居住区级文化设施实行网络化设置,形成结构合理的布局网络,惠及全民。包括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橱窗,影视厅,歌舞厅,游艺厅、球类、棋类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各类艺术训练班及青少年和老年人学习活动场地、用房等。

结合滨水空间,在开源河、小清河两侧布局特色旅游休闲设施。

体育设施。按照城市级、片区级两级体育中心进行配建。依托可以容纳5万至6万人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城市级体育中心,具备召开区域性运动会的配置标准,包括标准比赛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室内篮球场、游泳池、羽毛球馆等设施,占地40公顷至50公顷;片区级体育中心按照“一个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同时建有能满足比赛需要的看台或预留看台用地)、一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内含一片标准的赛前训练场地)、一个标准游泳池(室内或室外)和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内含一片标准室内篮球场)”“四个一”的标准进行配置,每个片区级体育中心服务人口10万至12万人,按照6公顷至8公顷用地规模控制。

规划在现有市体育场的基础上,扩大用地规模,打造市级公共体育中心,主要设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等。占地规模不小于30公顷,承担驻马店地区乃至黄淮地区的重大体育赛事。规划片区级体育中心6处,其中老城区结合天方药业、市委党校搬迁,规划新建片区级体育中心2处,关王庙片区规划片区级体育中心1处,产业集聚区内布局片区级体育中心3处,主要设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占地规模单处3公顷至6公顷。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原则上按每1万人设置用地面积不小于0.15公顷的社区级体育设施。主要设置包括小型运动场(含200米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游泳池、运动馆、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广场等。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期末新增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约46.5公顷,2030年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模总计约125.8公顷。城市医院总病床位数达8000张。综合医院按15万至20万人的标准进行设置。加快现有医院的扩容改造,完成医院相应设备的升级和改造,高标准建设1座市级综合性医院、1座市级中医院、1至2座市级专科医院及中心血站等设施,各片区配建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等卫生设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市级疾控中心机构和专业医疗结构,包括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卫生监控中心、急救中心、血站等。完善居住区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按照相关标准配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少于1万人的独立地段,设置1处健康服务中心。

教育科研设施。规划期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建设1所大学,占地100公顷至120公顷;1个科技研发中心,占地约50公顷。总用地规模为150公顷。规划期末新增教育科研设施用地约213公顷,2030年教育科研设施用地规模总计约608公顷,人均教育科研用地4.0平方米。

对黄淮学院等规模较大的高等教育用地尽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对于用地规模较小的教育科研用地进行调整,逐步迁移至关王庙新建的产学研园区内,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教园区。规划于纬二路西段新建园林学校、技工学校各一座,在关王庙片区建科研创新中心一处,促进城市科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在天顺路中段新建一处综合社会福利院,集中健康院、敬老院等功能,占地面积约10.8公顷;在关王庙新建一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集中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收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敬老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功能,占地面积约12.8公顷。在汝河大道与天中山大道交叉口处设置一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占地面积约3.9公顷。同时,规划在各个片区中心,结合公共服务中心布局,新建社会福利设施6处,以满足城市社会福利服务需求。

公共设施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也关乎着城市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我们在建设美丽城市的同时,也将缔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五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杨珊珊

发布时间:12年06月07日09:06:21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路交通 条条大道通未来

张士君 杨全国 苏 鑫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规划纲要从提高城市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作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旨在构建功能清晰、级配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以道路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的发展。构建“十一横八纵”的城市主干路网大骨架

规划提出,组团间交通联系以“十一横八纵”的主干道网为主体,以次干道为辅,同时设置公交快线,构成便捷的客运走廊。其中,城区间联系以“三横两纵”的交通性主干道网为骨架。

“十一横”主干道:

纬十三路,开发区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富强北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

纬十路,开发区北部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京港澳高速,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创业大道,开发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纬四路,开发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4+2车道。

洪河大道,开发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开源大道,开发区南部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西接省道S333。城区起点香山北路,城区终点京港澳高速,东接至省道S206,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淮河大道,驿城区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60米,双向6车道。

雪松大道,驿城区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香山南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40/60米,双向4+2/6车道。

中华大道,驿城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汝河大道,驿城区南部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西接省道S206,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东接省道S333,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白桥路,驿城区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八纵”主干道

铜山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北接原107国道,城区起点纬十二路,城区终点白桥路,南接原107国道,红线宽度60米,双向6+4车道。

文明大道至天中山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北接原107国道,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汝河大道,红线宽度60米,双向6/8车道。

乐山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北接遂平,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汝河大道,红线宽度50/40米,双向6/4+2车道。

富强路,开发区中心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开源大道,红线宽度40米,双向4+2车道。

南海路,驿城区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为开源大道,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4+2车道。

驿城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北接遂平,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4车道。

中原大道,开发区、驿城区中心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4车道。

百汇路~迎宾路,开发区、驿城区中心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为改线后的107国道,城区起点为纬十路,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

规划期末,主干道路网密度将达到1.16km/km2,次干道路网密度将达到1.47km/km2,支路路网密度不小于3.0km/km2。

打造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遵照公交优先原则,建立以大运量快速公交(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与个体交通相比有竟争力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区内公交站点服务半径为300米时,公交覆盖率不小于50%,服务半径为500米时,公交覆盖律不小于90%;

——区内公交线路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边缘地区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 ——95﹪的居民单程最大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

——按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计算,驻马店中心城区2015年规划保有公交车辆700辆,2020年规划保有公交车900辆,2030年规划保有公交车1200辆。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公交出行比例目标为:2015年达到15%,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以上。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有五大板块。1.大运量快速公交(BRT)

快速公交在整体线网布局中起着骨架作用,由布设于城区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主要客流走廊,连接主要客流集散点,满足中长距离出行需求的骨架线路组成。该级线路在运力、运营、调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并构成城市公交客运的骨干网络,具备强大的客运能力。中心城区规划3条BRT线路。

BRT1:沿纬七路、创业大道、驿城大道布设,连接关王庙产学研中心、开源北片区企业服务中心、产业集聚区。

BRT2:沿开源大道、淮河大道、驿城大道布设,连接高铁站西片区、中心片区、公交东站。BRT3:沿中华大道、练江大道布设,连接高铁站西片区、刘阁片区、老城区、公交东站。2.常规公交线网

常规公交线路主要伸入居住区,并尽可能联系工业区、商业区、教育园区等,使线路上的客流在全天都较均衡;相邻片区之间尽可能有直达线路;对外交通设施的站场、码头与各组团中心均有直达线路;区内换乘线路、郊区换乘线路和长途汽车站,集中设置在换乘枢纽站中;开通连通风景旅游区的公交线路。3.公交专用道

在加强快速公交(BRT)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公交专用道范围,在主要客运干道规划轨道站点连接通道等,布置公交专用道,逐步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公交专用的道路有:纬七路、淮河大道、创业大道、驿城大道、练江大道、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雪松大道、解放大道、交通路、洪河大道、中原大道、乐山大道等。4.公交场站

加强对外交通与中心区骨干客运系统(BRT)的衔接,建设高铁站、火车站、城际轨道北站等大型公交换乘枢纽;建设BRT与常规公交接驳的一般公交枢纽站。至2030年,规划建成公交枢纽站11处,其中综合换乘站6处,大型换乘站5处。

加强公交停车场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停车场用地总规模为10.5公顷,2020年公交停车场且地总规模为13.5公顷,2030年公交停车场用地总规模为18公顷。

加强首末站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首末站用地总规模为17.5公顷,2020年公交首末站用地总规模为22.5公顷,2030年公交首末站用地总规模为30公顷。

加强公交修理场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修理场用地总规模为17.5公顷,2020年公交修理场用地总规模为22.5公顷,2030年公交修理场用地总规模为30公顷。本次规划修理厂2处。

加强公交保养场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保养场用地总规模为14公顷,2020年公交保养场用地总规模为18公顷,2030年公交保养场用地总规模为24公顷。本次共规划停保场4处。5.出租车

至2030年,中心城区出租车规模应控制在2160~2700辆。结合宾馆、商场、医院、大型住宅小区等出租汽车客源分布点和大型客运枢纽、旅游景点等,布设能容纳2辆出租车港湾式路外停靠站。在重点区域 适当增加服务网点数。建设停靠站点半径为0.8~1.2公里,并根据站点的具体位置及周围建筑的性质适度调整。推进出租车电召系统的设立,提高出租车的调度与服务水平。

建设功能强大的客、货运枢纽

规划坚持以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服务水平为宗旨,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与公路运输网络和其他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公路客运场站体系。以石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驻马店站为基础,统筹建设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公路长途客运、城乡公共交通、市区公共交通、散客旅游交通等为一体的客运枢纽;而以京广铁路驻马店站为基础,统筹建设集快速铁路、公路长途客运、城乡公共交通、市区公共交通等为一体的客运枢纽中,京广铁路驻马店站不再承担货运功能。

规划将原有的位于前进大道与中华大道交叉口三级长途客运站升为二级,承担东部工业区的长途客运交通。取消原来的雪松大道和天中山大道客运站,在开发区结合城乡公交换乘站规划二级长途客运站。

我市中心城区货运场站建设相对滞后,现有三个货运场站,分别为:大华货运站、雪西货运站、铁东货运站。目前驻马店的货运站大多数为零散的个体记经营,小、散、弱,缺乏统一管理,提供服务单

一、信息化水平低,为加强货运场站建设,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做出了加快构建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与驻马店市经济辐射范围内的主要铁路、机场、河道码头等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货运枢纽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规划在汝河大道以南、工业聚集区内规划建设驻马店市综合物流枢纽站,承担驻马店市对外综合物流枢纽、市集装箱输运中心和“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货运主枢纽的功能。在经济开发区北部纬四路和天中山大道南侧规划经济开发区物流枢纽站,承担高新技术产品物流枢纽和驻马店市集装箱集疏运中心的功能。在淮河大道与前进大道交叉口处规划通用物流枢纽,定位为驻马店中心城区物流枢纽站,是物流园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天中山大道和春柳路交叉口处规划金桥工业区货运站,为二级货运站,定位为金桥工业园货运中心,是驻马店市钢铁物流基地。在开源大道和中原大道交界处规划驻马店北货运站,为二级货运站,定位为驻马店市物流辅助场站,为市北区货运中心。

只有血脉旺盛畅通,生命活力才强大持久。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生命的血脉,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在为城市的迅猛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未来的生活之路更宽广,更顺畅。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六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杨珊珊

产业物流 优化升级促发展

张士君 杨全国 苏 鑫

产业布局是一个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一个地方、一个城市,要调整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而这只有通过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对区域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清晰地提出各发展的区片及其功能定位,并且规划好不同功能区的工业企业布局等,才能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在对我市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的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对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作出了长远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三大思路

资料显示,我市中心城区现状工业用地面积1335.8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1.1%,人均26.6平方米。现状工业用地主要布局于中心城区的东南部。总体来看还存在着老城区工业与居住混杂分布,工业布局分散,集聚效益不强,工业用地产出率不高,产业链条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促进中心城区产业加快发展、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思路。

依托产业集聚区,打造经济增长极。要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整合老城区现有工业用地,坚持“工业入园”,以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遂平产业集聚区、确山产业集聚区、汝南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集中发展特色地方工业,实现由“粗放型”分散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紧凑发展方式的转变。

依托战略新兴产业,调整结构高级化。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不同工业门类企业分片集中,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内部资源消耗。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能源和煤化工、医药制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流通、轻纺、建材等传统产业。以完善产业体系为目标,适当发展相关外围产业。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工业产出。在增加工业用地供给的基础上,还应适度控制新增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工业用地总量,设置工业产业准入门槛。从产出效率、环境门槛、产业门类层面制订项目用地指标控制指引,建立以供给引导和需求制约相结合的供地机制。依据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建设规模的用地指标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设项目可以供地的数量。

工业布局六大片区

工业园级的产业布局规划,是从微观上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管理,不仅是划片分区,更重要的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不适宜、产能低的企业撤离,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规划依据驻马店的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规划出六大工业片区。刘阁工业片区。布局在城市西部,雪松大道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占地面积约70公顷。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建材。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同时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作为练江河上游的生态保育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明确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污染型企业入住。

关王庙产业片区。布局在城市北部,创业大道两侧,京广铁路以西,占地面积约240公顷。重点发展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生产性服务业(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房地产业、专业市场服务业。依托职业教育、创新孵化器的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生物育种重点推进优质禽畜、优质农作物等优势良种的繁育及产业化。生物能源重点发展能源植物、非粮生物质燃料。生物农业重点支持绿色、有机农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制剂、生物农药。以区域性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依托,以专业市场业带动食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开源北产业片区。布局在城市东北部,洪河大道两侧,京广铁路以东,占地面积约920公顷。重点发展食品工业(调味品产业集群、食用油产业集群、面粉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王守义十三香、大程食品、天中面粉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用地的产出效率。

开源南产业片区。主要布局在开源大道以南、雪松大道以北,京广铁路以东的地区,占地面积约650公顷。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轻纺产业。依托公路枢纽建设发展集仓储、配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公路物流。装备制造业以专用汽车、特种汽车制造(中集华骏)、零部件生产、农业机械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四大领域,同时兼顾纺织服装等轻纺产业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

练江北产业片区。布局在练江河以北,练江大道两侧的地区,占地面积约780公顷。重点发展能源和煤化工、医药产业。能源行业依托吴桂桥煤矿、安里煤矿、确山风电等重点发展煤炭、风电产业。煤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化肥、尿素以及甲醇生产,建设河南省煤化工基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原料药、新型化学原料药和现代生物医药。

练江南产业片区。布局在练江河以南,京广铁路两侧,占地面积约850公顷。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建材、钢铁)、现代物流、轻纺。依托铁路货运枢纽重点发展以大宗原村料运输、加工为主的铁路物流。建材行业重点发展新型樯体材料。钢铁工业以南方钢铁为龙头,发展钢材、板材、管材延长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轻纺工业重点发展造纸、包装、纺织服装。仓储物流三大园区

仓储物流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保证之一,特别是在信息物流高速发展的时代,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的发展。规划纲要正是面向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对中心城区仓储物流建设作出了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了发挥规模效益,以园区为核心载体集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之间协调发展;构建物流网络,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同时,按照依托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以铁路枢纽、高速公路网络等交通联系为依托的思路,规划出三个主要的物流园区。

公路物流园。布局在开源南产业片区,开源大道与雪松大道之间,京广铁路以东,占地面积约120公顷,是武汉、郑州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物流结点。以公路货运为主导,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结合专业市场配置及食品工业基础,面向区域发展公路物流。重点提供仓储配送、中转分拨、加工包装、货物运输、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务。

工业区配套物流园。布局在京港澳高速以西,汝河大道两侧,占地面积约105公顷。该园区是服务工业区发展的配套仓储用地,大型装备制造、煤化工等企业物流服务设施集中地。要大力发展相应的仓储、运输等服务业。

铁路物流园。布局在京广铁路以东,纬十路以南,驿城大道以西,占地面积约140公顷。结合热电厂的建设,重点发展大宗原材料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业务。重点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投资额大、牵动力强的物流等大项目,以大项目加速集聚发展的要素资源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打造驻马店“大流通”新格局。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七(2012-06-21 10:06:03)转载▼ 标签: 旅游 旅游规划 旅游项目 旅游资源 分类: 旅游规划

旅游观光 青山秀水迎宾客

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观光成为寻常百姓的重要生活内容和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旅游已成为许多地方新的经济增长源和重要支柱产业,成为一张山水美景绘出的魅力名片。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驻马店市旅游规划业将如何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的画卷。

发展目标:到2030年,打造成为中部三省(鄂、豫、皖)乃至全国旅游目的地

我市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全市旅游资源单体共2524个,涉及8个主类、30个亚类、130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比例达32%。目前,初步开发并推向市场的收费旅游景区(点)共有6处,包括嵖岈山、薄山湖、铜山(湖)、棠溪源、龙天沟、金顶山。其中,嵖岈山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是河南省18个精品景区之

一、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自然生态游12个重点景区之

一、伏牛山精品景区之一。铜山(湖)、金顶山为国家3A级旅游区,铜山(湖)和薄山湖还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旅游区。

但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驻马店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处于中下游。规划根据驻马店地处伏牛山生态旅游规划经济区、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的交融区和郑州、武汉两大城市裂点的区位优势,依托源远流长的天中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打造驻马店市“青山秀水名寺圣地”精品景区,使驻马店市成为以天中文化、生态山水为背景的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宗教朝圣、红色旅游、寻根问祖、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通过整合旅游要素,创建知名品牌,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促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具体目标:

到2015年,把旅游业发展作为驻马店市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驻马店打造成为豫南城市后花园和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到2020年,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将驻马店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2030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打造成为中部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近期年游客接待量年增长率14%,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11.76万人次; 中期年游客接待量年增长率10%,202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95.76万人次; 远期年游客接待量年增长率4%,203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842.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指标:

近期年增长率为35%,2015年旅游总收入接近124.07亿元; 中期年增长率为20%,202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308.73亿元; 远期年增长率稳定在12%,2030年旅游总收入达958.87亿元。

市场定位: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积极开拓以汉文化圈层为主体的海外市场

对旅游产业、功能、市场等科学准确的定位,是推进旅游规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规划依据我市旅游资源、特色等实际对未来全市旅游业的产业、区域、功能、市场等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

产业定位——驻马店市品牌产业。驻马店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具备打造旅游开发地的潜力,要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到2030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驻马店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

一、品牌产业之一,并成为提升驻马店整体形象、打造驻马店城市名片的重要载体和展示驻马店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功能定位——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在河南省旅游规划“一带五区”大格局中,驻马店处于伏牛山生态旅游经济区与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的交融区,既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游青山、赏碧水、尝美味、听传奇、品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胜地。区域定位——鄂、豫、皖三省知名旅游目的地。驻马店地处秦岭淮河过渡带,南北风光兼具,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同时,驻马店处于武汉、郑州这两个中心城市吸引力的裂点,由市区沿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到武汉280公里、北至郑州215公里。驻马店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优越的区位、快捷的交通,将对武汉、郑州这两个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产生较大吸引,成为两个特大客源市场主要出行地之一。此外,新阳高速的建成及其继续向东延伸至阜阳,极大地增强了驻马店与安微省客源市场的连接,使驻马店有条件成为鄂、豫、皖三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市场定位——以国内市场为主,以国外市场为辅。驻马店市旅游市场应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特别是以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市场,并积极开拓以汉文化圈层为主体的海外市场。空间布局:“两轴、一核、四区”总体发展格局

规划根据全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立足抓住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创建旅游精品的总体原则,确定驻马店市未来旅游产业空间布局采用“两轴、一核、四区”的总体发展格局。一核,即都市旅游服务核心区;两轴,即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G107旅游大通道构成的旅游发展主轴,沿新阳高速旅游发展次轴;四区,即北部山岳与历史文化旅游区、西部湖光山色休闲度假区、南部生态与红色教育旅游区、东部历史文化体验区。

一核的范围主要是驻马店市区及周边地区。主要旅游区(点)有杨靖宇故居及纪念馆、宿鸭湖风景区、环城游憩带等。其功能定位是集游客集散、商务会展、文化娱乐、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旅游服务核心区,及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环城游憩区。发展思路是在驻马店市区逐步建设较高水平的旅游服务设施,以全国“农洽会”为依托,积极开发会议旅游;依托天方药业、王守义十三香等知名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加快驻马店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旅游城市新形象;大力发展旅游保险、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旅游服务业;新建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或在黄淮学院等现有大中专院校增设旅游院系,为全市旅游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北部山岳与历史文化旅游区主要是遂平县、西平县所辖区域。主要景区(点)有遂平的嵖岈山、红石崖、龙天沟、凤鸣谷、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西平的棠溪源等景区(点)。功能定位是以嵖岈山为龙头的自然山水风光、西游文化、冶铁铸剑文化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景区集群,国内知名的山水观光旅游胜地,河南省知名的农家风情度假地。发展思路是依托遂平、西平两县西部丘陵山区丰富的山、石、溪、湖等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重点打造以自然山水休闲观光度假为主的旅游形象,塑造“嵖岈山”旅游品牌;充分挖掘西游文化、冶铁铸剑文化、嫘祖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区和各景区的文化品位;强化主要景区所在的旅游村镇建设,把建设发展农家乐作为吸引客源市场的新的增长点,逐步将该区建设成为以山水风光为依托,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区域。

西部湖光山色休闲度假区主要是泌阳县所辖大部分区域。该区主要景区(点)是铜山(湖)、白云山、板桥水库等。功能定位是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地、盘古文化圣地。发展思路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整合铜山、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板桥水库、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形成铜山湖和白毛垛两大湖光山色休闲度假景区,其中铜山湖旅游区为本区域的龙头景区;高起点开发盘古山文化旅游景区,形成盘古文化圣地;积极开展农业观光游。逐步将该区建设成为融休闲度假、盘古文化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旅游精品区,成为全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区域。

南部生态与红色教育旅游区主要是确山县。该区主要景区(点)有竹沟革命纪念馆及烈士陵园、金顶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薄山湖等。功能定位是国内知名的红色教育军事体验旅游目的地,中原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南北过渡带科普基地。发展思路是深度开发全国闻名的“小延安”——竹沟,整合周边的孤山冲、焦竹园、石滚河、竹沟湖等景点,形成区域旅游的龙头景区;完善薄山湖旅游开发,使其成为河南省知名的水上休闲度假旅游区;在淮河生态旅游区、天目山景区、薄山湖景区等的开发建设中增加我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科普教育的内容,使其成为我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科普教育主要旅游地。

东部历史文化体验区主要是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区域。主要景区(点)是蔡国故城遗址、航寨遗址等省级文化遗址以及南海禅寺、天中山、梁祝故里、挚国故城遗址、江国都城遗址等。功能定位是国内知名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古遗址文化展览及旅游地。发展思路是突出汝南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全省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整合南海禅寺及邻近的悟颖塔等,形成一体化的佛教文化景区;整合天中山和新开发的天中山生态文化园;开发汝河古城休闲观光带,并在邻近的两处古石桥附近恢复部分历史街区;以红罗山书院作为重点积极整合开发梁祝故里旅游区;依托上蔡重阳文化、古蔡文化的品牌优势,形成民俗文化和姓氏寻根游的重要旅游地;整合、挖掘、提升平舆县的车舆文化,全面做好车舆文化的学术研究和资源开发工作,并向国家申请“中国车辆发源地”称号,筹建中华车辆文化节;同时在平舆挚国故城遗址规划奚仲墓园、奚仲宫、舆候祠等旅游景点,努力构建以车辆文化为主体的“奚仲故里”、“车舆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

产品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文化与红色经典贯通的五大旅游产品 规划根据我市旅游资源分布和特色,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文化与红色经典贯通的理念,规划设计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红色军事、民俗文化、古遗址文化等五大旅游产品。

休闲度假游。主要是以嵖岈山为龙头,带动周边小金山、天目山、白毛垛、彩云谷、盘古山、五峰山、马谷田万亩梨园等中小景区的山岳休闲度假旅游;以宿鸭及其湿地、金顶山、乐山北泉寺、胡庙万亩桃园、古栗养生园、盘龙山公园等为依托,形成“环城游憩带”,为驻马店城市及近郊居民提供短途和以中低端为主的休闲度假产品。

宗教文化体验游。以南海禅寺为依托,通过佛教建筑、祭祀仪式、绘画、音乐等,让游客欣赏和体验独特的、高品位的佛教文化,推动其由单一的宗教活动场所向旅游区的转化;进一步搞好泌阳盘古庙、乐山北泉寺、上蔡白圭庙、汝南城隍庙以及泌阳铜山道教建筑等宗教型景区(点)开发建设,充分展现驻马店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底蕴。延伸产品链条,在展示宗教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围绕“养心养生”开发斋食、坐禅修行、宗教节庆、宗教团体会议等旅游产品。

红色军事文化体验游。以“小延安”——竹沟为龙头,整合周边焦竹园鄂豫边区省委旧址、竹沟湖、孤山冲、石滚河等旅游景点,加强确山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邓庄国防教育园、刘店秋收起义旧址、焦竹园鄂豫边区省委旧址、雷岗激战旧址、刘邓大军渡河处、小李庄烈士纪念馆等的开发,突出“红”、“绿”结合,在文化观光的基础上,开发生态休闲以及野外拓展、现代战争体验等军事体验产品,打造具有中远途吸引力的红色军事体验产品。

民俗文化体验游。依托重阳文化、梁祝文化、嫘祖文化、盘古文化等品牌优势,通过相关旅游区(点)的建设,特色节庆活动,大铜器、打铁花、罗卷戏、杠天神、丝弦道、扁担戏等特色民间艺术活动的展示,以及茱萸绛囊、天中麦草画、雕花桃核扣等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面向中低端和中近途市场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古遗址文化体验游。合理利用古遗址资源,将燕国故城国家级文化遗址与楚国贵族墓地国家级文化遗址、平舆的挚国故城遗址、正阳的江国都城遗址定为古遗址文化体验旅游节点,营造周边环境历史气息,塑造市域东部功能完整、空间连续、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旅游氛围,充分展示古代遗迹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生活体验旅游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八

城乡统筹 “三化”协调奔小康

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规划纲要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城市的带动力与乡村的发展力,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保证城乡生态质量、增强城乡产业活力、提升城乡宜居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方略:以生态统筹为基石,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以生态统筹为基石。城乡之间的环境问题相互制约,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要强化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注重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形成城乡地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地域与周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使城乡经济社会系统达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悬殊。因此,要在不断壮大城乡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城乡产业的联系与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产业统筹布局,利用城市成熟的工业带动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城市的产业集聚区带动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保障。规划坚持“农村城市化,生活市民化,生产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路子,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成覆盖城乡的交通、通信、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网络,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全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村庄统筹建设:根据发展要求和现状条件,郊区村庄分为六种类型,分类实施规划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各乡镇现状条件,将郊区村庄分为转化型村庄、改(扩)建型村庄、整治型村庄、搬迁型村庄、保护型村庄、控制型村庄进行分类建设指导。转化型村庄。指村域大部分或全部已在城镇规划区内,农民逐步转化为市民,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村庄。这部分村庄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城镇的统一建设管理中。改、扩建型村庄。指有一定的集聚规模和基础设施,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及交通条件,便于组织生产,有建设发展空间,对保护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不构成影响的村庄。这类村庄是村庄建设规划的主体,要在原来基础上改、扩建。改、扩建村庄要妥善处理新区、旧区的关系,合理延续原有的村庄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设施,发掘旧区的土地潜力,避免建设的无序蔓延,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积极推进旧村改建和新村建设。整治型村庄。指就地进行整治的村庄。搬迁型村庄。指规模过小,居住条件恶劣,严重缺水,交通不便,受地质灾害和洪灾等威胁或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构成影响的要在规划中考虑整体搬迁的村庄。对于搬迁型村庄除危房的维修外,应停止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保护型村庄。指具有历史价值和传统风貌的村庄。这类村庄应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整体保护,要在规划中划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环境直辖市区。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与保护风格不一致的建筑,保持原有特色,对于保护建筑内部,可在不伤及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控制型村庄。指位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内的不需要搬迁或现在无条件搬迁的村庄。这类村庄要控制其发展规模,限制建设用地并对其建筑形式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城乡综合统筹区: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目标,划分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统筹、产业统筹、设施统筹,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最终目标以及考虑政府管理的可操作性,将规划区划分为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区、生态农牧业促进区、特色旅游休闲区及生态控制旅游区。同时,对各个发展分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人口规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村庄分类建设等作出全面的规划设计。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包括现状的驿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关王庙乡。作为驻马店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驿城区是驻马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心服务职能应辐射整个市域。驿城区人口高密度集聚,是驻马店市人口最主要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外来人口主要集聚区,吸引全市的人口迁入。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市级行政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依托中心城区已有的驻马店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驻马店市装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三大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煤化工、建材、电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尤其是重点发展培育医药制造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种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

以现有的昊华骏化、平煤蓝天、天方药业、中集华骏、白云纸业、豫龙水泥等知名龙头企业带动片区相关产业发展。中心城区村庄建设以转化型村庄及改、扩建型村庄为主,以“改村为城、化村为城”为目标。外围村庄以整治型村庄为主,在未来城市化过程中转化为城市型社区。中心城区内城市化、工业化地区的村庄,应逐步推动农村住宅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集聚,集约用地,改村为城,逐渐使城区内村庄就地城市化,变农村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城区面貌的改变和农民的非农化。地方带动型城镇区。这类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包括七个片区,分别为春水镇、贾楼乡、花庄乡、沙河店镇、蚁蜂镇、竹沟镇、任店镇,主建成区为中心对周边乡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七个片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作为农业地区中心地的城镇地区,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是驱动城乡统筹促使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乡村向城市转化的重要力量。通过为周边农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周边农业人口迁入,且兼有少量外来人员,具有较高密度的城镇人口。要着力于该区的服务功能建设,促使更多的周边农村人口及外来人口进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小城镇型工业,以发展与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关产业为主,具体包括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新型饲料等。同时,着力发展返乡经济和创业园区。依托产业统筹中规划的乡镇工业园区,重点扶持春水、竹沟、贾楼、沙河店等片区小城镇型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应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起到拉动腹地发展的作用。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小城镇周边的村庄为城边村,以改建与整治型为主。可参照建设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的做法,在中心镇周边规划建设农民新社区,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和工作。城镇周边村庄以更多非农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为城镇区提供资源及劳动力支撑为策略进行村庄发展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区。该区分布在规划区内的西北部、西部及南部地区,主要在泌阳县确山县及驿城区境内,包括泌阳县的象河乡、下碑寺乡、付庄乡、贾楼乡大部分区域,确山县瓦岗镇大部分区域和任店镇、竹沟镇部分区域及驿城区的沙河店镇、老河乡部分区域。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地区,其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综合统筹具有重要意义。要鼓励特色农业产业化地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这一地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特别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大规模开发利用,借助土地流转政策强化生产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以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促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该区村庄建设实施“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要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这类村庄不在城镇规划范围内,但在镇域中承担次中心职能,能够为周边基层村提供服务。对这类村庄应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另外,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中部,包括驿城区的诸市乡、水屯镇、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的大部分地区和蚁蜂镇、老河乡部分地区及汝南县罗店镇部分地区。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生产地区,生态农牧业地区是连接城乡的重要地带。要鼓励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该区以发展农业为主,特别是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实现小规模、生态化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小规模使用,注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借助“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借助市场化力量和生态化特色,共同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村庄建设执行“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应把整村搬迁与新村安置结合起来,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特色旅游休闲区。规划区内的主要景区包括嵖岈山风景名胜区、板桥水库景区、宿鸭湖湿地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金顶山森林公园及薄山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建设开发,以消费服务设施建设为主。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景区和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员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创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湿地景观、森林公园、水库风光、**遗址等为主要的资源依托,开发景点型或度假型旅游区为主导,适度开发休闲地产,在景区周边适当发展生态农业,配合旅游业协同发展。景区内结合旅游开发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撤并与整合。转化型村庄一方面应依托自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另一方面可为景区提供一定旅游服务,根据服务等级及功能差异提供相应的餐馆、住宿、咨询、交通、购物和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现有建筑按照旅游服务的需要新建、扩建或改建,但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对于保护型与控制型村庄,则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及旅游服务设施规模、等级,重点保护与维护好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控制旅游区。覆盖规划区内所有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控制旅游区应保持人口低密度的状态,在长期计划中将大部分人口迁出,既减轻生态压力,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空间。产业发展以生态型农业为主,不强调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适度、少量地开发旅游业,为当地经济提供多重动力。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只进行极少量的生活性的开发建设。在其生态保护核心区,完全禁止开发。生态控制旅游区村庄逐步迁移出去,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的撤并与整合,并迁出生态控制旅游区。生态区内村庄以保护生态资源为主,严格控制村庄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严禁非本区的人口迁入本区,严禁新的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与数量。一般不准村庄新建、扩建或翻建建筑,如确实所需则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风格与色彩等,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规划是目标、是蓝图,目标在前,蓝图在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成为雄浑壮丽的大厦。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6月28日 来源:驻马店日报 我要评论(1)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规划纲要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城市的带动力与乡村的发展力,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保证城乡生态质量、增强城乡产业活力、提升城乡宜居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

统筹方略:以生态统筹为基石,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

以生态统筹为基石。城乡之间的环境问题相互制约,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要强化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注重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形成城乡地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地域与周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使城乡经济社会系统达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悬殊。因此,要在不断壮大城乡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城乡产业的联系与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产业统筹布局,利用城市成熟的工业带动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城市的产业集聚区带动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保障。规划坚持“农村城市化,生活市民化,生产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路子,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成覆盖城乡的交通、通信、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网络,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全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

村庄统筹建设:根据发展要求和现状条件,郊区村庄分为六种类型,分类实施

规划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各乡镇现状条件,将郊区村庄分为转化型村庄、改(扩)建型村庄、整治型村庄、搬迁型村庄、保护型村庄、控制型村庄进行分类建设指导。

转化型村庄。指村域大部分或全部已在城镇规划区内,农民逐步转化为市民,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村庄。这部分村庄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城镇的统一建设管理中。

改、扩建型村庄。指有一定的集聚规模和基础设施,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及交通条件,便于组织生产,有建设发展空间,对保护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不构成影响的村庄。这类村庄是村庄建设规划的主体,要在原来基础上改、扩建。改、扩建村庄要妥善处理新区、旧区的关系,合理延续原有的村庄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设施,发掘旧区的土地潜力,避免建设的无序蔓延,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积极推进旧村改建和新村建设。

整治型村庄。指就地进行整治的村庄。

搬迁型村庄。指规模过小,居住条件恶劣,严重缺水,交通不便,受地质灾害和洪灾等威胁或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构成影响的要在规划中考虑整体搬迁的村庄。对于搬迁型村庄除危房的维修外,应停止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

保护型村庄。指具有历史价值和传统风貌的村庄。这类村庄应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整体保护,要在规划中划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环境直辖市区。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与保护风格不一致的建筑,保持原有特色,对于保护建筑内部,可在不伤及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

控制型村庄。指位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内的不需要搬迁或现在无条件搬迁的村庄。这类村庄要控制其发展规模,限制建设用地并对其建筑形式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城乡综合统筹区: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目标,划分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统筹、产业统筹、设施统筹,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最终目标以及考虑政府管理的可操作性,将规划区划分为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区、生态农牧业促进区、特色旅游休闲区及生态控制旅游区。同时,对各个发展分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人口规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村庄分类建设等作出全面的规划设计。

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包括现状的驿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关王庙乡。作为驻马店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驿城区是驻马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心服务职能应辐射整个市域。驿城区人口高密度集聚,是驻马店市人口最主要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外来人口主要集聚区,吸引全市的人口迁入。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市级行政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依托中心城区已有的驻马店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驻马店市装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三大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煤化工、建材、电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尤其是重点发展培育医药制造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种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现有的昊华骏化、平煤蓝天、天方药业、中集华骏、白云纸业、豫龙水泥等知名龙头企业带动片区相关产业发展。

中心城区村庄建设以转化型村庄及改、扩建型村庄为主,以“改村为城、化村为城”为目标。外围村庄以整治型村庄为主,在未来城市化过程中转化为城市型社区。中心城区内城市化、工业化地区的村庄,应逐步推动农村住宅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集聚,集约用地,改村为城,逐渐使城区内村庄就地城市化,变农村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城区面貌的改变和农民的非农化。

地方带动型城镇区。这类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包括七个片区,分别为春水镇、贾楼乡、花庄乡、沙河店镇、蚁蜂镇、竹沟镇、任店镇,主建成区为中心对周边乡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七个片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作为农业地区中心地的城镇地区,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是驱动城乡统筹促使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乡村向城市转化的重要力量。通过为周边农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周边农业人口迁入,且兼有少量外来人员,具有较高密度的城镇人口。要着力于该区的服务功能建设,促使更多的周边农村人口及外来人口进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小城镇型工业,以发展与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关产业为主,具体包括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新型饲料等。同时,着力发展返乡经济和创业园区。依托产业统筹中规划的乡镇工业园区,重点扶持春水、竹沟、贾楼、沙河店等片区小城镇型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应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起到拉动腹地发展的作用。

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小城镇周边的村庄为城边村,以改建与整治型为主。可参照建设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的做法,在中心镇周边规划建设农民新社区,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和工作。城镇周边村庄以更多非农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为城镇区提供资源及劳动力支撑为策略进行村庄发展建设。

特色农业产业化区。该区分布在规划区内的西北部、西部及南部地区,主要在泌阳县确山县及驿城区境内,包括泌阳县的象河乡、下碑寺乡、付庄乡、贾楼乡大部分区域,确山县瓦岗镇大部分区域和任店镇、竹沟镇部分区域及驿城区的沙河店镇、老河乡部分区域。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地区,其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综合统筹具有重要意义。要鼓励特色农业产业化地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

这一地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特别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大规模开发利用,借助土地流转政策强化生产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以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促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该区村庄建设实施“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要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这类村庄不在城镇规划范围内,但在镇域中承担次中心职能,能够为周边基层村提供服务。对这类村庄应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另外,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中部,包括驿城区的诸市乡、水屯镇、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的大部分地区和蚁蜂镇、老河乡部分地区及汝南县罗店镇部分地区。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生产地区,生态农牧业地区是连接城乡的重要地带。要鼓励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

该区以发展农业为主,特别是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实现小规模、生态化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小规模使用,注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借助“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借助市场化力量和生态化特色,共同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村庄建设执行“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应把整村搬迁与新村安置结合起来,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特色旅游休闲区。规划区内的主要景区包括嵖岈山风景名胜区、板桥水库景区、宿鸭湖湿地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金顶山森林公园及薄山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建设开发,以消费服务设施建设为主。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景区和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员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

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创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湿地景观、森林公园、水库风光、革命遗址等为主要的资源依托,开发景点型或度假型旅游区为主导,适度开发休闲地产,在景区周边适当发展生态农业,配合旅游业协同发展。

景区内结合旅游开发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撤并与整合。转化型村庄一方面应依托自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另一方面可为景区提供一定旅游服务,根据服务等级及功能差异提供相应的餐馆、住宿、咨询、交通、购物和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现有建筑按照旅游服务的需要新建、扩建或改建,但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对于保护型与控制型村庄,则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及旅游服务设施规模、等级,重点保护与维护好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生态控制旅游区。覆盖规划区内所有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控制旅游区应保持人口低密度的状态,在长期计划中将大部分人口迁出,既减轻生态压力,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空间。

产业发展以生态型农业为主,不强调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适度、少量地开发旅游业,为当地经济提供多重动力。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只进行极少量的生活性的开发建设。在其生态保护核心区,完全禁止开发。

生态控制旅游区村庄逐步迁移出去,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的撤并与整合,并迁出生态控制旅游区。生态区内村庄以保护生态资源为主,严格控制村庄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严禁非本区的人口迁入本区,严禁新的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与数量。一般不准村庄新建、扩建或翻建建筑,如确实所需则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风格与色彩等,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篇5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一、评估的目的意义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06版总规》)于2010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总规自基期年至今已近10年,较好地指导了赣州市城市规划建设。期间赣州市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06版总规》已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规划实施的成效,了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剖析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并认真务实地查找原因,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的对策措施,使规划能够更好更完善地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特开展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要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评估(1)城市发展方向评估

根据《06版总规》,中心城区以向南向西发展为主。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向南发展主要发展轴线“中 央发展金脊”逐步构建,新触媒点赣州综合保税区、昌赣客专高铁线及赣州西站等重要产业平台与重要基础设施的出现,加速城市向西发展。章贡区、南康、赣县同城化发展趋势明显。

(2)空间布局评估

06版总规提出了“一脊两带、三心六片”的空间结构。从《06版总规》实施情况来看,整体空间结构与《06版总规》的要求较为吻合。除了创新区(蓉江新城)城市中心由于发展时序原因,暂时未形成,但随着连接南康的赣南大道通车,未来将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另水西湖边片区接纳产业区就业人口和老城疏散人口的功能尚未实现,旅游服务尚未形成,水西钴钼有色冶金基地逐步弱化了有色金属产业。

2、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1)规划目标实施情况评估

《06版总规》实施以来,赣州城市经济和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突出历史文化保护,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瑞金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山水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存的山水园林城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较好地完成了总规制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2)规划指标落实情况评估

根据《06版总规》规划的发展目标情况,将总规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人文”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发展目标实施情况。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执行较好,主要总量目标及人均目标实现,但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均发展指标相比江西省、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欠发达地区特征还较明显。随着赣州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机遇,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均已经突破,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相比江西省、全国平均水平还较低,城镇化水平总体滞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等社会人文指标均实现,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各项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1)城市规划区执行情况

赣州综合保税区部分用地、昌赣客专铁路线与赣州西站突破城市规划区发展,但均符合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较好。

(2)城市建设用地执行情况

在《06版总规》的指导下,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人口 3 109.5万人,较2007年增加城市用地64.3平方公里,增加人口59万人。建成区面积、人口均已超出规划目标。

整体用地结构较为合理,绿地与广场用地略低于目标。现状存在着用地结构松散的突出特征,土地利用率低,当前城市空间拓展表现为多点分散的发展局面。

(3)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执行情况

文化设施方面,《06版总规》实施以来,中心城区建设了市博物馆、市广播电视中心,和谐钟塔。但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区级、地区级和街道级文化设施缺乏。建议未来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体系,大力发展文化设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促进文化旅游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

体育设施方面,《06版总规》实施以来,中心城区相继建成市游泳馆、市田径热身场;升级改造河套老城区2处大型体育场。但体育设施建设水平仍然滞后,街道/镇级便民性体育设施体系缺失,体育设施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建议未来城市应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更加关注便民型体育设施的建设配套。

医疗卫生设施方面,《06版总规》实施以来,共新建综合医院4处、扩建医院2处,另外建设了市中心血站及市急救中心。但目前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基础薄弱,优势医疗资源集中于河套老城区。建议未来统筹安排优质医疗卫生设施;增加老年人康复医院、休疗养院等特殊医院的建设;加大对妇4 幼保健医院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

(4)绿地建设的执行情况

《06版总规》实施以来,集中新建了一批公园绿地,包括:杨梅渡公园、栎木坑公园、章江新区滨江公园等,由于建设时序等因素,西城区、蓉江新城等外围组团规划的大量绿地均未实施,但城市绿化空间体系得到控制预留。目前中心城区绿地总量不足,需要在下一步城市建设中加强。

(5)水资源保护与建设情况

总体来看,在《06版总规》的指导下,赣州在水源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原水供给方面,水源工程基本按总规要求实施完成,原水供给能力不断加强,供水保证率也不断提升;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章江两岸截污干管均已建成,治污措施不断加强,水体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在今后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6)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赣州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基本达成,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区域生态本底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理念不断增强,但城市环境仍存在污染威胁,环境工程建设滞后,环保监测能力建设滞后,信息公开度低等问题。建议未来应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 建安全屏障,划定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继续强化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加快推进环境工程、公共设施建设。

(7)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执行情况

《06版总规》实施以来,中心城区开展了包括历史文物普查认定,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和利用探索等多项工作。在总规的指导下,中心城区整体格局控制良好,仍保持着“山、城、江”一体的城市格局,历史城区内的“一城、一带、四区、六街“的整体格局保持良好;各级文保单位保护状况基本良好,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堪忧,保护和继承工作面临困境。建议未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应实现“静态保护”到“动态利用”,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8)交通设施建设的执行情况

近年来赣韶铁路、赣瑞龙铁路建成通车,昌赣客运专线及赣州西站的开工建设,快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绕城高速公路、寻全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和赣韶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兴赣高速公路、宁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飞翔路打通中心城区至机场通道,启动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目前,赣州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骨干,航空、内河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区域交通设施在逐步完善,有效提升了赣州的区域交通地位。

建议未来还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赣州与长三角6 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的联系,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二是在针对赣州“组团式”的城市发展结构,研究城市快速路系统,构筑起组团间便捷、快速的交通走廊。

(9)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执行情况

目前赣州城市功能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已初步建成。从各专业的实施情况比较来看,给水、电力、燃气及通信设施基本按《06版总规》进行实施,污水设施建设经过论证进行了优化布局,当前的供应能力基本满足需求。但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依然不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建议未来赣州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能源保障能力,提高污水处理水平,提升城市智能化运行效率。

(10)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执行情况

从实施情况来看,城市防洪和消防设施与规划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人防和抗震基本按《06版总规》要求进行落实。建议未来应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应急体系,加强城市防洪和消防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综合抗灾能力。

4、决策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1)规划委员会制度

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是代表赣州市人民政府负责城乡规划的组织、协调、议事机构,根据规划编制情况召开 7 规委会会议,提高了赣州市城市规划与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性。

(2)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根据《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西省关于在全省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的通知》文件规定执行,各项规划做到批前公示、批后公布。

(3)公众参与制度

从网络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公众获取规划信息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获取规划相关信息,约占60%,另外是通过口口相传、电视、报纸和政府文件了解等途径了解规划。在参与规划方面,在规划公示期间,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

5、深化规划的制定情况

《06版总规》批准实施以来,分别编制完成了南康市、赣县等县市城市总体规划,赣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年《都市区总规》编制以来,作为赣州都市区范围内规划建设的依据,分别编制完成了消防、教育网点、步行与自行车系统、雨水防涝等城市专项规划,赣州市职教园区、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铜铝产业园、赣州市沙河组团等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建设用地全覆盖。

三、评估的主要结论

1、《06版总规》实施成效 《06版总规》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深入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对口支援纵深推进、政策潜能日益释放,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态势良好,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然而,城市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赣州城市建设发展面临小康提速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1)经济社会成效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3.87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5.4%,中心城区人口109.5万人,突破了总规人口规模控制目标。近年来,赣州全市经济和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指标基本实现总体规划目标,相比《若干意见》提出同步小康目标仍有差距。

(2)空间拓展成效

在既有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功能不断完善。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37.4平方公里,较2007年增加城市用地64.3平方公里。《06版总规》确定的“中央发展金脊”逐渐形成,市中心跨越章江向南延伸。同时赣县和南康也实现了较好的发展,同城化发展格局已然呈现。

(3)功能完善成效

赣州市对外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有效提升了赣州的区域交通地位。目前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超出《06版总 规》建设目标,但对于《若干意见》提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还有一定的差距。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不断改善,建设完成新赣南大道等10项重大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同城化发展道路网络体系初步建成。

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建设完成博物馆、游泳馆等一批重大文化、体育和医疗设施。在赣州中心城区、南康和赣县范围内统筹布局新建市场和物流基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调整优化《06版总规》的布局,供保体系初步形成。开工建设赣州第三水厂,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和截污干管,新建3座220kV变电站,建设完成7座天然气站点设施,建成水西和乐油库和成品油输送管道。

(4)环境保护成效

《06版总规》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出境水断面监测情况基本保持良好水平,有效保障赣州整体生态环境。城市绿地建设空间基本得到控制,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沿章江、贡江建设形成完善的滨水绿化休闲空间,城市山水环境得到保护和良好利用。

2、《06版总规》局限性

《06版总规》在一段时期内较好地指导了赣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然而在继续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1)《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干意见》提出了同步小康的宏伟发展目标,超出《06版总规》规划的目标要求,该规划提出的发展策略难以实现目前的发展要求。

(2)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调整对城市总体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务院批准的赣州综保区、昌吉赣高铁线路与高铁站位置均与《06版总规》有较大变化,该规划在功能布局协调、区域道路衔接、公共和市政设施配套方面难以支撑各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3)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中心城区面积,需进一步加强各方融合协同展

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南康“撤市设区”,赣县“撤县设区”的申请正在履行相关程序,亟待通过宏观统筹的规划指引,落实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意图。

3、主要建议

《06版总规》实施至今,部分阶段性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部分有了较大深化调整,目前继续指导城市建设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亟待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启动新的总规编制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上位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完善总体规划关于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 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等内容,落实苏区振兴发展、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包括合理预测城镇发展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完善“一区两群”城镇空间体系。

(3)推进中心城区与南康、赣县同城化发展。建立同城化城市建设管理协调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思路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4)推进区域性交通设施落位,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对接落实铁路、公路、机场等对外交通设施,进一步提升对外通达性;确定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系统等区域性交通。

(5)构建重大发展平台,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包括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平台落地,提升产业园区承载力和服务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完善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

(6)重视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塑造城市特色。包括加强城市设计引导,保护城市山水格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加强地域特色研究,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品牌。

“健康抚州2030”规划纲要 篇6

2020 年 2 月

目 录

言...............................................1 第一篇

健康抚州建设基础与目标........................2 第一章 建设基础..................................2 第二章 指导思想..................................4 第三章 基本原则..................................5 第四章 规划目标..................................6 第二篇

普及健康生活..................................9 第五章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9 第六章 养成健康生活行为.........................11 第七章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12 第三篇

优化健康服务.................................14

第八章 强化公共卫生健康服务.....................14 第九章 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17 第十章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21 第十一章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25 第十二章 促进医防医养医体融合发展...............26 第十三章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27 第四篇

完善健康保障.................................31

第十四章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31 第十五章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33 第五篇

建设健康环境.................................34

第十六章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4 第十七章 优化和治理健康环境......................36 第十八章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38 第十九章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40 第六篇

发展健康产业..................................43

第二十章 构建和优化多元办医格局..................43 第二十一章 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44 第二十二章 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46 第二十三章 促进医药产业发展......................47 第二十四章 做强做优做大中医药产业................48 第七篇

强化健康支撑..................................50

第二十五章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50 第二十六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50 第二十七章 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53 第二十八章 推动健康科技创新......................55 第二十九章 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56 第三十章 推进健康法治建设........................57 第三十一章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58 第八篇

规划实施保障..................................58

第三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58 第三十三章 营造良好氛围..........................59 第三十四章 强化实施评估..........................59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健康江西 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推进健康抚州建设,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编制了《“健康抚州 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明确了今后健康抚州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路径,是规范和指导全市卫生与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健康规划、制定健康政策和实施健康抚州行动的重要依据。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为把健康抚州建设不断推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第一篇 健康抚州建设基础与目标 第一章 建设基础 第一节 基本市情 抚州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之称。总面积 18817平方公里,下辖 2 区 9 县。近年来,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健康制度日益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共财政投入健康事业逐年递增,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8 年末,全市现有常住人口 404.7 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 49.8%。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13.68‰,人口死亡率为 6.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7.63‰,全市人均预期寿命 75.9 岁(2017 年),婴儿死亡率 2.63‰、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3‰、孕产妇死亡率 10.45/10 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 90%。全市生产总值 1382.4 亿元,财政总收入 200.7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976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767 元,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大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第二节 健康环境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上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四季分明,生长期长,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环境综合评价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2018 年,全市绿化覆盖率 45.81%,城市绿地率 41.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5.74平方米。现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1 个,乡镇 16 个;省级生态县 2 个,乡镇 79 个,村 102 个;市级生态村 616 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 12 处,其中国家级 3 处,省级 9处,总面积 18935.38 公顷。省级以上湿地公园 17 处,其中国家级 6 处,省级 11 处,总面积 18269.09 公顷。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 87.11%,被誉为“天然大氧吧”。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水质指数为 3.9064,全省排名第 4,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 95.5%。抚河流域 21 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比例为95.2%。市、县(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88.5%,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以上。

第三节 健康资源 2018 年,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298 个(含村卫生室、诊所、防保站),298 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3.66 张、执业(助理)医师 1.68 人、注册护士 1.7 人。全市总诊疗人次数为 0.14 亿,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 69.79%,患者平均住院日为 6.8 天。全市 1 个血站,献血率为 5.91‰。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 55 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数不断增加。

抚州是个“有梦有戏”的地方,具有丰富多样的中药资源、优质温泉资源、文化健康旅游资源。全市以中药药膳、功能养生、原生态特产、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康养旅游、体育健身、健康

养老等领域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现有旅游景区(点)86处,符合标准的体育场地 0.74 万个,总面积达 541.4 万平方米,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 84.3%。

第四节 机遇与挑战 抚州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是国务院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20 个城市之一,是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区域性发展规划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原中央苏区重要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区域发展优势。抚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昌抚一体化振兴发展规划、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为抓手,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动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的新挑战,健康抚州建设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缺陷并存等诸多问题;面临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高水平多样化的健康服务新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健康统筹协调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 推进健康抚州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健康江西 2030”规划纲要》,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变健康发展方式为突破口,以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打造健康江西“抚州样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抚州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第三章 基本原则 推进健康抚州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共建共享。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建立和形成健康优先、共建共享的促进机制,推动健康促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绿色发展。健全和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正确处理和解决影响人民群体健康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打造富裕美丽健康幸福现代化江西“抚州样板”。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深化改革,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医疗科技创新,形成具有抚州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改革创新发展机制。

——坚持城乡统筹、公平公正。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依法保障全民享有健康生活,促进健康公平和社会公正。

——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传统以及生物制药快速发展优势,大力培育康养、“互联网+健康”等新型特色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高质量高速度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保障。坚持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及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财政支持,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相关健康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健康抚州规划目标落实。

第四章 规划目标 到 2022 年,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确保完成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到 2025 年,以健康优先的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格局基本形成,健康城镇、健康乡村和健康细胞创建成效显著,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到 2030 年,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服务优化升

级,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健康公平显著改善,健康饮食和健康行为习惯全面普及,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环境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以上,人均健康预期寿命逐步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30%以上,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

——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立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使大健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总规模达到 1 千亿元。

——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促进健康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健康抚州 2030”规划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18 2020 2022 2025 2030 健康 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

75.9(2017)

77.2 77.7 78.1 79 婴儿死亡率(‰)

2.63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3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10.45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40 ≥50 ≥53 ≥60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90.6 91.5 91.8 92.2 健康 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7.2 ≥20 ≥22 ≥25 ≥3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

健康 服务 与保 障 医院建设(所)

二级医院 31 32 31 47 59 三级医院 1 2 3 6 8 其中:三甲综合医院 1 1 1 2 4 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所)

二甲 8 10 11 11 11 三甲 0 0 1 1 1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6.7 ≤15.9 ≤14.7 ≤12.7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68 2 2.6 2.8 3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1.69 2.5 2.9 3.5 4.7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1.17 2 3 3.3 4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3.66 4 4.5 6 6.5 每千人口安宁疗护床位数(张)

0 0.1 0.3 0.6 1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1.3 1.8 1.9 2.1 2.3 控制青少年近视率(%)

6岁儿童 9 8 7 5 3左右 小学生 44.5 43.5 42.5 41 低于38 初中生 66 65 64 62 低于60 高中生 76 75 74 72 低于70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9.92 28 27.5 26 25左右 健 康 环 境 市、县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8.5 93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95.5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持续 改善 湿地保护率(%)

67.35 67.8 68.3 69 ≥70 健 康 产 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亿元)

00 600 800 1000 其中医疗服务业产值 56.8 68 80 100 150 其中生物制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158 187 240 262 300 其中中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20.8 100 200 400 500

第二篇 普及健康生活 第五章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第一节 完善健康促进和教育体系 制定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各级健康专业机构建设,完善基层健康教育网络,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建设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健全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到 2030 年,全市建成完善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专栏一 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1.完善健康教育网络。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为依托,健全教育工作网络。

2.开展健康教育专项行动。结合全国高血压日、中国学生营养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禁毒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全国爱牙日等健康宣传日,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广场、食堂等场所,宣传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健康生活知识和各类疾病预防康复知识。

3.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单位。广泛开展健康促进社区、村镇、企业、医院、学校、机关、家庭等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健康促进效果。

4.传播健康文化。完善生命教育体系,传播医学和健康常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众

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死观,关爱健康、敬畏生命、尊重医学规律,引导市民形成科学就医理念和对医疗服务结果的合理预期。

5.建设健康教育展示馆和网上健康教育馆。利用讲解员现场讲解、多媒体自动讲解等方式,常年为青少年学生、老年人等人群提供健康展示,使之成为全市的健康教育基地。

第二节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安全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立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的作用。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全覆盖。加大各级各类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力度,深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到 2030 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基本实现以县(区)为单位全覆盖。

第三节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升城乡居民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群众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及和家庭自救互救配套设施和急救药品。

第六章 养成健康生活行为 第一节 引导合理膳食 贯彻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区分不同人群特点,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到 2030 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 20%。到 2022 年和 2030 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 7%和 5%。

第二节 倡导适量运动 营造全民适量运动环境,鼓励公众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掌握科学运动方法,推动全民运动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到 2030 年,实现每千人拥有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2.3 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36%。

第三节 开展控烟限酒 全面推进控烟履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增强控烟力度和控烟成效。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强化戒烟服务,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把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到 2030 年,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 20%。到 2022 年和 2030 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 30%和 80%及以上。加强限酒健康教育,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

第四节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倡导安全套使用,减少意外妊娠和艾滋病、性病等传播,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科学、有序、规范地防治不安全性行为。

第七章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第一节 完善全民公共健身服务体系 加强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建设。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到 2030 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在城镇社区实现 15 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第二节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广泛

发展广场舞、健身操、瑜伽等群众性的健身休闲活动,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运动项目。积极开展各种比赛活动,促进和带动全民健身活动。

第三节 增强学生体质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营养水平。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等相关机制。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维护身心健康。到 2030 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明显下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 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 3 次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到 45%以上。

第四节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基本

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 1 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加强科学指导,促进妇女、老年人和职业群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

第三篇 优化健康服务 第八章 强化公共卫生健康服务 第一节 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健康、应急救治、综合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应对重大灾难事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防控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和医疗救治能力。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健全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水平,强化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健全院前急救服务体系,规范院前急救管理,不断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节 加强重大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 严格落实《疫苗管理法》规定,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规范预防接种。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 90%以上,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

加强艾滋病筛查、医疗救治和随访管理,提倡同伴教育,扩大艾滋病筛查范围,全面落实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使疫情保持在较低流行水平。建立结核病分级诊疗和防治综合服务模式,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监测和救治,使肺结核疫情持续下降。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强化寄生虫病和饮水型氟中毒、氟骨症、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使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

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菌病等重大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积极防范输入性突发急性传染病和鼠疫等传统烈性传染病,完善人畜共患病和红火蚁等危害人群健康的检疫有害生物协同防治体系。

第三节 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 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机会性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重大疾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制定实施城乡基层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到 2030 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控制满意率均达到 80%,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 190.7/10 万及以下。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提升癌症诊疗能力,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到 2030 年,总体

癌症 5 年生存率不低于 46.6%;70 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疾病死亡率下降到 8.1/10 万及以下。加强口腔卫生,12 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 25%以内。

第四节 增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强化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管理和康复指导。加强对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等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做到早期发现、合理干预、及时救治、有效管理。不断完善和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 2022 年和 2030 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升到 20%和 30%。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心理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基本实现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管理和康复指导全覆盖。

第五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巩固和提高乡镇(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健康服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大财力投入,继续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功能,提升村卫生室健康服务能力。按照配齐配强、在岗在位要求,保证基层全科医生落实到位,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待遇从优,关心和解决基层医务人员学习、生活、工作、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诉求,引导、支持和鼓励他们爱岗敬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加强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政策,加强基层与县级公立医院用药衔接,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全科医疗,强化全科服务理念,提升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综合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康复、护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社区养老等健康服务。

第六节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坚持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根据区域公共卫生主要问题和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健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遴选机制,适时增加项目经费标准。以群体健康促进和个体健康管理为重点,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城乡居民享有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绩效考核和效果评估,提升服务和管理效能。

第九章 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 第一节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本实现优质资源配置均衡化。依托现有医疗机构,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建成 4 个市级综合医疗中心、一

批专科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切实抓好东乡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和推广,围绕“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激发基层运行活力为重点,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建立上下联动、防治结合、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县(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到 2030 年,15 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力争达到 3 人、4.7 人。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建立规范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市、县、乡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优化医疗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探索建立影像、检验、病理等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实时高效管理与控制。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推进合理用药,基本实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和暴力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第三节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建立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

第四节 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强化政府血液供应保障职责,完善无偿献血相关法规政策,构建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采供血体系,建立健全无偿献血考核激励机制。优化全市采供血机构设置,合理规划完善献血网点建设,加强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血液采集和保障能力。到 2030 年,全市市民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 85%以上,基本实现献血率 20/千人口的目标。

第五节 推进智慧健康医疗卫生服务 着眼新科技发展,5G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大力推进智慧健康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完善全市全民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整合现有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畅通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协同渠道,实现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巩固和扩大“智慧百乡千村健康医养扶贫工程”成果,提高健康大数

据采集和开发利用能力,支持和鼓励乡村医生运用智慧医疗平台和智慧健康小屋为村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实现健康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

第六节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 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加快形成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切实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陪护工培训与规范管理。围绕县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疾病诊疗能力。建立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对口支援等多种协作模式,提高服务体系整体效益。

第七节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到 2030 年,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领导体制、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专栏二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引进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技术力量,开展区域医疗分中心、分支机构建设。以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等为重点,建成 2 个市级综合医疗中心;以抚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抚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抚州市中医院等为依托,建成一批专科医疗中心。

2.东乡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和推广。

3.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重点工程。重点支持县域内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尚不达标、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且病床使用率大于 80%的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新增床位重点向妇儿、产科、中医、精神、老年病等领域倾斜。适应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化建设,每新增 1 个城市街道或 3-10 万服务人口,支持新建或改造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发展。到 2020 年建设 1 所互联网医院,到 2030 年“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第十章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第一节 提高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妇幼健康和优生优育工

程,完善市、县、乡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母婴安全计划,丰富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孕产妇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引导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设置规范化的母婴室,提高母乳喂养率。不断扩大妇女“两癌”检查覆盖面,妇女常见病筛查率稳定达 80%以上,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开展妇女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以新建抚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三级)等为重点,加强市、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加强儿科医学建设,建设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提高儿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施儿童健康计划,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继续开展重点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让所有儿童都能够获得体格生长和心理发育服务。到 2030 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维持在98%以上。抓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试点,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制度。到 2020 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 2025 年,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第二节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场地向青少年开放,广泛开展群体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干预和保健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提高青春期性知识普及率,深入实施

“青春红丝带”专项行动,完善艾滋病防治网络和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

第三节 促进老年人健康 针对老年人康养需求,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优先为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定期开展体检、巡诊、健康指导和健康评估,并建立健康档案。积极有序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总结和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构建符合抚州实际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推动居家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老年人更便捷获得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药物。到 2030 年,65 至 74 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失能老人照护能力进一步提升。65 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第四节 维护残疾人健康

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并将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精准康复,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完

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体系,优化康复资源整合与配置,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实施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增强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有效开展防盲治盲和防聋治聋工作。加强对致残疾病及其他致残因素的防控,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逐渐降低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五节 保障低收入人群健康 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政府资助低收入人群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互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提高疾病医疗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优先为低收入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居民健康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服务。

专栏三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升工程 1.以新建抚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三级)等为重点,完善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

2.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省级试点与推广。

3.安宁疗护国家试点与推广。

4.创建 1 所大健康管理学院。

第十一章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第一节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不断扩大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覆盖面,逐步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健全产前筛查服务网络,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面和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目标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水平,率先实现新生儿“零艾滋”的目标。普及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全面推行知情选择。

第二节 建立健全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机制 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巩固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一盘棋”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生育关怀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鼓励按政策生育。

第三节 建设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 健全人口与发展的综合决策体制机制,完善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到 2030 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在扶贫开发、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实行奖励扶助金标准动态调整,逐步统一城

乡扶助标准。

第十二章 促进医防医养医体融合发展 第一节 促进医防结合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指导、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医共体在“医防”能力建设作用,落实防治结合要求。着力提升县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到2030 年,医共体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逐渐形成,医保政策进一步完善,医保促进健康功能明显加强,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节 加强医养结合,保障健康老龄化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养老机构开展巡诊服务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以满足和适应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到 2030 年,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总体上达到医养资源共享,服务便捷,功能完善,合作紧密,模式成熟的目标。

第三节 加强医体融合,引导非医疗健康干预 根据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服务,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实施健身与健康的有效衔接,探索开展个人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搭建康体结合、慢病防治服务等平台,满足群众健身健康需求。

第十三章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第一节 健全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 健全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市级中医医院,各县(区)办好 1 所中医院,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到 2030 年,建成以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为重点的市县两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70%的县(区)达到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第二节 拓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鼓励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与

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到 2030 年,基本建立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实现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第三节 发展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治未病中心(科),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推动中医药与养生融合发展,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第四节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实施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中医院改造升级。实施杏林计划,围绕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中青年人才,建设一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群众认可度高的中医名医队伍,一批特色医院和中医名科。实施西医师学习

中医专项行动计划,促进中西医并重发展。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创新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支持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组建国医院(馆、堂、区)、专科联合体和热敏灸联盟集团,推进中医服务集约化发展。落实发展艾灸措施,总结资溪县高阜镇的经验,实施“热敏灸+”推广计划。开展中医特色优势诊疗服务地方标准研制,力争在全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特色优势诊疗服务样板。到 2030 年,中医药服务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节 加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 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运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旴江医学传承研究工程,组建旴江医学研究院,挖掘和整理旴江医学经典医籍、特色经方、验方、秘方,提升中医医疗传承创新能力,重点扶持和发展中医妇科、中医骨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五官科、糖尿病等特色专科。加快成立“旴江医学”产业基金,打造中医药产业综合创新中心,加强中药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促进创新药物与制药设备研发,支持旴江医学特色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创新研发,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推动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振兴和发展“建昌帮”制药,设立“建昌帮”技术传承专项基金,整理“建昌帮”传统中药炮制工

艺,支持中医药秘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炮制工艺,研发“建昌帮”炮制技术新产品,擦亮“北有同仁堂,南有建昌帮”的品牌。建设国家级文化传承示范项目,定期举办“建昌帮”药业暨国际长寿高端论坛,积极推动旴江医学和建昌帮药业成为孔子学院及海外中医中心重要教学内容,建设岐黄外国政要体验中心南城分中心,为外国政要和高端商务人士提供以旴江医学、建昌帮和麻姑长寿文化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体验。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 篇7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进行部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热点设题】

1.《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部署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显著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由此可见( )

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先进技术作支撑

③医学科技创新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保证

④自主知识产权对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规划纲要》指出,健全政府健康领域相关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领域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中央财政在安排相关转移支付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表明( )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财政是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规划纲要》指出,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体育等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健康领域监督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此,政府必须( )

A.制定和执行健康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B.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

C.保护低收入者的权益

D.坚持依法执政

4.《规划纲要》要求,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将卫生纳入大国外交议程。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在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等的研究、谈判与制定中发挥影响,提升健康领域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

A.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是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

C.有利于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

D.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5.《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促进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强化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和遗传多样性。建设健康中国,必须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这是因为( )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一旦被改变,就会对人类构成危害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将对相关事物产生多样性的影响

④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必须提高预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这表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上一篇:化工行业安全事故下一篇:低保工作中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