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城市规划(共7篇)
定州市城市规划 篇1
2007年,武进规划局与中国美院色彩研究所建立了战略合作的关系,在完成了“常州市武进区城市色彩规划”工作后,又在武进中心城区——新天地周边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色彩详细规划的实践性探索。
经过两年多的合作后,我们共同探讨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武进新天地周边的建筑经过色彩研究所的设计,房地产商的共同努力,武进规划局的有力监督,已初现成果,体现出城市经过色彩设计后所展现出来的高品质形象。打造名扬华夏的实力之区,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区,清新秀美的生态之区,时尚休闲的宜居之区及文明协调的和谐之区的建设思路,武进城市建筑色彩主旋律定位如下:
清丽:“浪漫武进”特有的清新秀美的生态空间;
淡雅:“现代武进”独具的清淡雅致的色彩韵味;
温润:“花都水城”充满阳光的、透明的、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城市色彩空间;
定州市城市规划 篇2
摘要:本文对居住区绿化中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布局进行 了理论探讨,结合实际,详细论证了生态园林景观在居住区绿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生态设计;景观设计
前言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一、按照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总体构思,居住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应以下原则:
1.考虑住宅区的布局
宅旁绿地的面积和布置方式,受居住区内建筑布置方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建筑层数以及朝向等条件所影响。一般周边式布置的建筑之间,除道路外,常形成建筑前后狭长的绿化地带。行列式建筑能使住宅争取到较好的朝向,因此是当前采用较多的住宅区规划形式。按照这种住宅楼的布置行列式地种植乔、灌木,虽能节省投资,但比较简单、呆板。近年来,很多物业化治理小区相继建成,小区内配置设施完备,并且预留了足够的绿化空间,对这种布置的住宅区多采用楼间组团绿化形式。绿化设计者应根据小区内不同的设施,将绿地自然贯穿、配置在其中,使绿化配置的更自然、协调一些。此外,还有混合式布置的建筑,点状布置的建筑,起绿地布置也应与建筑布置相协调。一般来说,建筑密度小、间距大、层数高则绿地面积大,反之则绿地面积小。
2.考虑住宅楼的采光:
宅旁绿地应当尽量集中在向阳的一侧。因为住宅楼朝南一侧往往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植物生,可采用丰富的植物种类,但种植要注重不影响室内的通风和采光。种植乔木,不要与建筑距离太近,在窗口下也不要种植大灌木。住宅北侧日光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可将甬路、埋置管线布置在这里。绿化时,应采用耐荫植物种类。另外,在东西两侧可种植高大乔木遮挡夏日的骄阳,在西北侧可种植高大乔木以阻挡冬季的寒风。科学实验证实,乔木四周温度冬高下低,比较稳定,所以,宅间绿化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乔木为主。对于那些有电线、电话线、热力、煤气管道通过,不适合种乔木的地方,为了减少尘土,调节温度,要设计种植草坪。假如住宅区靠近有空气污染的工厂或噪音很大的街道、车站、码头,则必须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根据不同的危害程度,设置防护林带的宽度。
3.在做住宅区绿化规划时,居住区内的生活杂务用地必须妥善予以安排
可在每幢建筑出入口四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设晒衣场;在楼道口左右两边设临时存车处;垃圾箱或垃圾堆积处要有方便的出入口,便于垃圾的清理和运输,此外还要适当隐蔽,以利观瞻;儿童后活动场所应布置在里住宅较远的地方,以保证住宅的安静。总之,在做住宅区绿化设计时,不但要实现绿化,美化的作用;还要合理布局,从而避免绿地因设计上的缺陷而遭人为破坏的结果。否则即使种了,也是由于不方便群众活动而受到破坏。
4.住宅区在绿化时,不能全部种满树木,应该预留出足够的地方设置必要的器械,设施供成人,儿童休息,娱乐。凡是设有座椅等供人休息的地方,都应种植遮荫的大乔木。
5.对于早期建成的小区,可能在绿化用地的布局上不合理或预留绿化用地不足,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水平拓展绿地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应考虑采用爬藤植物对住宅楼,围墙等进行垂直绿化。
6.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每幢建筑的前庭都规划一个开放式的小花园,每个花园的构图,布局应各有特色,使居民非凡是儿童很轻易识别自己的住所。
7.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应考虑如何利用自然生长的野草,虽然野草不太美观,但它也可起到减少尘土、净化空气的作用;何况假如能加强对野草的治理,及时修剪,那么视觉效果也不会太差。
二、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1.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2.努力提高城市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3.努力提高城市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4.努力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蟲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5.努力提高景观质量
三、景观设计
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在满足城市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1.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1.1利用优美的姿态 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竹象征“虚心有节”;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质;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
1.2利用丰富的色彩 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枫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
1.3利用沁馨的芳香 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1.4利用美的芳名 合欢:合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富贵、幸福;迎春:象征欣欣向荣,大地回春。
2.植物配置
定州市城市规划 篇3
http://.cn 2003年12月29日17:30 人民网
人民网石家庄12月29日电
定州市深刻领会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了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力争五年内建成中等城市。
今年该市在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经济发展后劲十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对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进行了重新审视,把建设中等城市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并在市四大班子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三四五六”总体发展思路,即以汽车城、旅游城、教育城和能源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为城市发展五大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民营富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全力打造六大经济,确保三年进入全省十强,五年内建成中等城市,提前三至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力打造新兴工业城。该市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集中抓项目,着力抓园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打造新兴工业城。该市谋划了7项投资超亿元的立市大项目。目前,投资85亿元的国家重点项目定洲电厂一期工程正在调试,明春投产,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一二期投产后,可增加税收5—8个亿;河北长安商务车已投产,明年产量可达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200万吨媒化工改扩建项目、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均已开工建设,五年时间,定州将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能源基地、华北最大的商务车生产出口基地、河北最大的化工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该市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标准,突出用抓工业的理念和方法发展农业,抓龙头、带基地、兴产业,用标准保证质量,用规模打造品牌,用特色开拓市场,用加工提高附加值。目前黄家营葡萄酒庄、杨家庄蔬菜
出口基地、惠民种猪育肥、砖路奶牛养殖中心等10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都已初具规模并已见效益。同时谋划建设了农产品深加工等10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龙头项目,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培植100家加工、销售、市场等企业,发展50个绿色蔬菜、特色养殖和苗木花卉基地,形成10条高效农业产业带,建设北京最大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该市树立“赔本招商”的理念,全力打造开放经济的成本“洼地”和服务“高地”。重点抓了长安汽车工业园、双天工业园、蔬菜科技示范园三大园区和开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杨家庄蔬菜出口基地两大基地建设。在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园中,该市拿出1000亩土地,零地价出让给河北长安公司,由他们引进配套企业,利用开发银行授信资金,加快园区建设。最近,投资6000万元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嘉陵冲压件厂等3家配套企业已进驻,明年将达到30多家,到2007年实现累计投资50亿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植富民强市“顶梁柱”。围绕铸造、钢网、纺织、体品、建材等优势行业,该市规划建设了高蓬钢网、清风店铸造、明月店纺织、砖路屠宰、周村塑料、大奇连体品、东留春纺织配件、叮咛店木材加工、赵村石雕、南城蜡烛等10个特色工业小区,打造发展民营经济的平台。目前,有规模的民营企业达1170家,民营经济已成为该市市域经济的主体。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该市被开发银行列为河北省县级市唯一授信资金试点,能够争取资金4亿元。按照中等城市的要求,该市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努力把定州建设成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重点搞好城市基础设施“一网”、“三厂”、“一园”建设。“一网”,即城市路网,利用107国道拓宽改造大好时机,建成定州市东环、南环、北环三条城市主干道;“三厂”即投资6500万元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投资5000万元日处理垃圾500吨的垃圾处理场、投资6600万元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园”即定州公园,占地300亩,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投资2.6亿元的107拓宽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一园三厂”已完成规划设计及征地手续。
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该市充分发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依托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方案 篇4
专业论文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方案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方案
摘要:我们需要:一座能“说话”的,充满活力的建筑;一座拥有丰富表情,能与人互动的建筑;一座能给人以全新体验的建筑;一座能诠释活力广州的梦幻建筑。
关键词: 丰富表情全新体验互动珠江水系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背景:
广州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珠江呈枝状蜿蜒流过广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沿江发展的城市景观。
进入2000年,按照“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战略,广州城市形态的演进展现出崭新的形态。
新规划区(白云新城核心区)位于原广州白云机场区域范围。原机场跑道将规划成为核心区的中央绿带空间。城建规划展览中心将被规划在已经完工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西面的B06号地块上。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处于上述的南北走向宽广的绿化带空间中的中心位置。在它的东、西两侧是规划中及已建成的建筑群体,绿带空间的中心将设置市民广场,其整体绿带空间被分成两个区域,由此而产生出带状空间比例的丰富性。
二、设计理念构思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岭南文化的内涵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广州城市的文化内涵。岭南文化主要以古越族文化为原点,融合中原文化与从海洋进来的东亚文化、欧美文化后形成的,它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的混合体。岭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性对广州的城市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古到今,沧海桑田,广州城市形态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演进:
西城东郭,体现宗族礼制的南越国都城;
坐北朝南,体现皇权礼制的隋唐南汉时期的广州城市空间;
三城并立,以统一水道街市为特征的宋代广州城市空间;
山水相伴的明清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以多元拼贴为基本特征的广州近代城市总体空间;
但无论什么年代,广州人的生活都与越秀山,白云山息息相关,都与珠江密切相融。
图1:低点效果图
三、建筑概念及造型设计
1.建筑物作为“中性空间”
设置与区域城市设计相和谐的长方盒建筑,在此提出 “中性空间”的概念。
它对于外部的观察者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神秘的,当进入其长方盒建筑,才能感知和体验其内部空间和内部世界。
按照中国古代学者老子的思想:“财富存在于简单和细致之中”,我们用最冼练的建筑语言表达最多样化的内涵。
这个普通的形状应具备让人们想象的自由,并令人们因这个形状的寓意而激奋。
这个长方盒作为容器,反照出了城市空间的标志性和和谐性。
2.长方盒建筑的外表层
“中性空间”长方盒,将由以“广州珠江水网”为主题的不锈钢金属织网组成,同时也构成了外表层网与建筑物之间的一个“内和外”的空间体,创建了参观者进入展览空间的过渡空间。
参观者在这个过渡空间中透过上述的“水网”看到室外景色,享受白云山山景以及绿带空间的自然风光的能量,而其外表层的“水网”重点突出和感受广州建设与珠江水系(水网)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这种“安静”成了参观展览的准备过程,另一方面在高度集中精力的参观过程,又可以走出传统的封闭式展览空间,来到设在这个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冲区中的各层视觉平台(城市窗口),通过网状的开放式网孔,眺望白云山自然景色以及呼吸整体绿带空间“绿色的肺”带来的新鲜空气。
这个所谓的“0界面层”也将成为时代建筑发展方向之一的多媒体载体,借助信息要素,如:时间,光线和视角等产生出信息交流变换效应。
金属网外壳白天光效果的反光和折射的程度和变化由光方向的角度决定,不同的自然光(早上,傍晚)引发立面的色彩变化,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外观不断的变换。这个可变的印象能够通过不同的观察者及不同的视角而加强。
3.“外”与“内”的转换
在日色渐冥的傍晚和来自长方体建筑内部的人工照明,使得其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经历了一个形体的变化。外表层慢慢地消失在背景中,而其建筑内部世界以及上述的室外视觉平台展示出来――“开启的盒子”。
建筑物外壳作为投影和LED-墙的多媒体载体应用投影技术既能够从外面也能够从里面投影到外表层网上。取得丰富的信息形态变化。此外,LED-技术被编入到这个外边层网织物中,借助其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展示出可变的图画。
图2:鸟瞰图
四、建筑空间构成
1. 建筑空间构成遵从城市的发展表象,借助其内涵如巷子、广场结构和临街店面来塑造城市空间。
建筑空间由七个层面组合构成,形成一个循环的和充满生机的空间系统。
01层 → 参观者 → 互动
02层 → 展品 → 互动
03层 → 布展方式 → 展示
04层 → 建筑主体 →机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05层 → 建筑物外壳 → 外膜(建筑群“表皮”)
06层 → 室外视觉平台 → 城市窗口
07层 → 城市廊道 → 城市缩影
2. “城市廊道”
嵌入在整个建筑体的通道构成相对于建筑结构的城市廊道和空中桥梁。这些自由空间不仅仅作为交通通道,而且首先包含展览、交流、讨论和休闲等功能。
建筑楼A、B1、B2和C之间构成了所谓的“负空间”,其营造出本案规划展览中心的中心主题空间。空间组织结构遵从“房中的城市”的原则,并和建筑物的外壳一起组成了一个内部区域中的外部区域。
这个具有城市规划理念的内部区域的外部区域将获得“绿色的填充”,并且把白云山与绿色空间带的新鲜空气带到建筑物内部。
这个“城市廊道”既是参观者的共享开放空间,一个中心交通连续空间,也是一个互动式、体验式的未来展示的公共空间。
在南-北方向上设置一个方向相反的楼梯形式的主通道,结合各层连桥构成循环参观路线,构成了布展概念的“时空隧道”。在这个“时空隧道”中结合三维展品及信息墙形成新颖的展览中心,而其回廊从这里开始亦在此结束,产生出一个不断的连环系统。
图3:室内效果图
五、建筑功能分区
A楼:
重点用于可变换性展览展示,设置单独出入口,经营管理模式可考虑分层或整幢楼展览空间出租等。它将提供世界展览组织定期互换主题展的定点空间。
共5层楼及屋顶室外展览平台;巡展与多功能可变换展览;会议区;咖啡厅。
B楼:
分为B1和B2,以固定展览为主,部分为可变换展览,如专业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题展览;
共5层楼;首层的广州城的主模型展览厅;固定展览层与专业主题展览;影视厅设单独出入口- 书店及礼品店。
C楼:
为档案馆,包括城市规划公示、图书馆以及中心管理等。
共9层楼;展品出入区,包括检疫区、模型维修、档案保护以及主要档案库房等;图书馆和档案查阅市民服务区;办公、管理、保安用房;科研工作室,展览组织工作室等;原件及特殊展览、贵宾/内宾- 工作人员食堂。
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依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由三个独立体建筑(A、B、C)组成。三个建筑部分之间将由“时空隧道”(城市廊道连接,满足空间使用功能可分可合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多种可能性的要求。营造出一个带有所有城市功能和质量的城市规划式建筑空间。
六、结语
我们需要:一座能“说话”的,充满活力的建筑;一座拥有丰富表情,能与人互动的建筑;一座能给人以全新体验的建筑;一座能诠释活力广州的梦幻建筑。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41185平方米;建筑面积:61703平方米(其中地上:50573平方米,地下:11130平方米);建筑高度:34米;建筑密度:24%;容积率:1.5;绿地率:27%。
参考文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篇5
第三章 建筑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 建筑申报管理
第八十三条 各项建筑工程的申报,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报单位持土地使用证件、基建设计划和投资批文、四至地形图(一式二份)及有关建筑工程的初步意见书,按审批权限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规划或建筑设计要点。新证地的可随《征用土地许可证》同时领取。
(二)申报单位持建筑设计和有关图纸、土地使用证件、基建计划和投资批文(其要求与本细则第二章第六十二条第三、四项同)、有关专业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书及有关资料办理报建。如需先编制规划方案的,应在规划方案送审批准后,方可办理单体建筑报建。属十层以上(含十层)或重要建筑工程,须送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模型先行预审。建筑投资额或建筑面积达到规定范围的,按投资额和隶属关系,由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组织会审交提出审核意见后,方可办理报建。续建工程,应附送原报建批准的《建筑审核书》。
(三)报建申请经规划管理部门综合审定发出《建筑审核书》后,方可进行施工前准备和建筑位置放线;经原审批部门现场复验合格,(二)总平面设计图一式四份。图纸应注明南北方向标志、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广州地区高程)、建筑间距、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指针。图纸比例,小面积的为1:100或1:200,大面积的为1:200或1:500。
(四)建筑设计施工图一式三份。包括各层平面图、各向立面图、主要部位剖面图和大样图、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或1:200.图纸应注明各部位详细尺寸,平面各部位使用功能,并附包括外墙建筑装饰材料和色调等的建筑设计说明。
(五)经审批后的图纸,一份留规划管理部门存盘;两份发还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发给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四至地形图、总平面设计图各一份发给城市管理监察部门。
按照规定,竣工图须统一存档的,应绘制竣工图送城建档案馆归档。
第八十四条 城镇居民私人建房的申报,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凭本市区户口和房地产契证,由业权人或合法代理人按审批权限向规划管理部门征询建房要求和规定;符合规定的,可申领设计要点。
(二)持建筑设计和有关图纸、房地产契证、投资来源说明及服从城市规划改造保证书等办理报建。
(三)申领《建筑许可证》,按本章第八十三条第(三)项办理。
(四)建管验收,按本章第八十三条第(四)项第一款办理。
第八十五条 市区农民在自然村内建自住房,须持所在镇(乡)政府出具的证明及有关证件、资料,按审批权限向规划管理部门办理报建和和申报建管验收。新开辟的农民住宅区,应由镇(乡)政府按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办理报建和申报建管验收。凭建管验收合格证办理接水、接电、入户、产权登记等手续。
第八十六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按设计管理规定,委托持有设计证书并符合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建筑设计。设计单位应按设计要点设计。
未申领设计要点或设计要点过期失效的,设计单位应拒绝承接设计。
第八十七条 申报图纸要求:
(一)建筑工程位置现况四至地形图一式四份。图纸比例,市中心区一般为1:500,其余地区为1:500或1:.
(二)总平面设计图一式四份。图纸应注明南北方向标志、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广州地区高程)、建筑间距、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指标。图纸比例,小面积的为1:100或1:200,大面积的为1:200或1:500.
(三)建筑设计施工图一式三份。包括各层平面图、各向立面图、主要部位剖面图和大样图。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或1:200.图纸应注明各部位详细尺寸,平面各部位使用功能。并附包括外墙建筑装饰材料和色调等的建筑设计说明。
(四)经审批后的图纸,一份留规划管理部门存档;两份发还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发给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四至地形图、总平面设计图各一份发给城市管理监察部门。
第八十八条 建筑地盘和建筑位置复验要求:
(一)建筑位置放线时,用地红线范围内,按建筑红线、建筑间距及规划要求,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全部拆除。
(二)建筑物主要轴线两端应在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上用红漆标志或设永久性桩标志,以备竣工复验。
(三)地形复杂的用地,应平整后方可进行建筑位置放线。
(四)建筑位置经复验合格,由审批部门复验员和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及工程负责人在复验表签名、盖章。凭复验表领取《建筑许可证》。
第八十九条 建筑工程建管验收要求:审批部门接到建管验收申报后,对建筑物的位置、层数、标高、平面、立面、外墙建筑装饰材料和色调,以及其它要求进行建管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建管验收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先按要求进行处理。未领有建管验收合格证的,有关部门不予进行消防;不予保卫生防疫等专业验收和竣工验收;不予办理接水、接电、入户、产权登记、工商营业执照等手续。
第九十条 领取《建筑许可证》后,如建筑设计确需修改,涉及建筑物位置、立面、面积、层数、高度和平面使用功能的,须报原审批部门审核批准;其它不违反本细则规定的局部修改,可在报送竣工图时一并备案。
第九十一条 对确需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的,须由建设单位持改变使用性质说明书和施工设计图、原建管验收合格证,报原审核的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如涉及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审批的,还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九十二条 一切建筑物,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堵门窗,外设管道,开凿空调机及排气孔,在阳台砌墙设窗、搭建棚盖,在天台上搭建建筑物、构筑物、天线和冷水塔等设施。
第二节 建筑设计管理
第九十三条 建筑设计应有地方特色,符合环境和市容要求。
(一)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其锅炉、烟囱、烧火廊、垃圾道等不得临路布置;厨、厕等应尽量避免临路布置。
(二)电房、泵房、锅炉房等附属设施,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室。确需单独设置的,不得占用绿地或建筑间距,应避免临路布置,并注意造形美观和配植绿化。
(三)建筑物外墙的排水管应使用铸铁管,并应与公用排水管道连接。城市道路两侧和重点地区第一线的建筑物,管道不得临路外露;十层以上(含十层)的建筑物,管道不得外露。
(四)城市干道两侧、重点地区第一线的建筑物和十层以上(含十层)的建筑,如不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立面设计应考虑安放窗式空调机的需要。其外墙不得采用大面积灰色石米批荡;除住宅外的建筑物,应采用铝合金窗。
(五)建筑物如天面设置冷水塔,应有遮挡设施,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
(六)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应符合规定的退缩要求,如不妨碍市容及环境景观,可外飘阳台、梯台、飘篷,但不得超出道路红线;紧靠道路红线布置的,不得外飘阳台、梯台。
第九十四条 单体建筑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应根据不同密度分区确定。密度分区为:密度一区:环市路以南、原广九铁路、海印大桥以西,同福路以北,珠江河以东地区;密度二区:密度一区以外,广园路以南,广州大道以西地区,以及天河体育中心、石牌、五山、员村、大沙地等地区;密度三区:密度一、二区以外的地区;密度四区:特定的规划地区。单体建筑的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最大限值,密度一、二、三区见附表七,密度四区由市规划局确定。
第九十五条 建筑间距要求:
(一)密度一区以及密度二区内需拆除的原建筑物容积率一以上(含一)的地段:九层以下(含九层)、高度(有女儿墙的从女儿墙顶计算)低于三十米的民用建筑,属南北朝向布置的,南、北间距各不少于楼高的零点七倍、东、西间距各不少于六米;属东西朝向布置的,东、西、南、北间距各不少于楼高的零点五倍,但各向最小间距不少于六米。
(二)密度三区以及密度二区内需拆除的原建筑物容积率一以下的地段:九层以下(含九层)、高度(有女儿墙的女儿墙顶计算)低于三十米的民用建筑,属南北朝向布置的,南、北间距各不少于楼高的一倍,东西间距各不少于八米;属东西朝向布置的,东、西、南、北间距各不少于楼高的零点七倍,但各向最小间距不少于八米。
(三)十层以上(含十层)、高度三十米以上(含三十米)的民用建筑,主要朝向间距,高度六十米以下部分按本条第(一)、(二)项计算,六十米以下部分按本条第(一)、(二)项计算,六十米以上的部分单方再按每升高四米增加一米间距递增计算;其中密度一区内高度三十米以下部分按本条第(一)、(二)项计算,三十米以上部分单方再按每升高四米增加一米间距递增计算。次要朝向间距,高度六十米以下的,不少于十三米;高度超过六十米的,六十米以上部分单方再按每升高四米增加五十厘米间距递增计算。
(四)短边大于二十米的民用建筑,按本条第(一)、(二)、(三)项规定择宽确定各向建筑间距。
(五)大、中、小学、幼儿园课室,医院门诊、病房,其它特殊工程项目,其建筑间距按本条第(一)、(二)、(三)项规定,旧城区再增加百分之十,新区再增加百分之二十。
(六)非民用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规划,消防、环保、卫生要求确定。民用建筑与非发用建筑相邻或混合布置的建筑间距,按消防、环保、卫生要求和发用建筑要求择宽确定。
(七)建筑间距由相邻建筑物双方负责退缩,一方原则上负责退缩按自身高度和规定计算的一半建筑间距。十层以上与九层以下负责退缩自身的建筑间距,其余部分由十层以上建筑物负责退缩。
(八)建筑间距的计算,临路(内街)的建筑物,按规划路(内街)中心线起算(如与本章第九十六条的要求有矛盾时,择宽确定),其它按用地红线起算。
(九)建筑物建筑间距小于六米的,建筑间距内不得外飘阳台,走廊和梯平台;大于六米的,建筑间距内飘出的阳台、梯平台和走廊总长度不得超过相应建筑边长的二分之一,飘出宽度不得超过自身一方建筑间距的五分之一,如超过的,建筑间距边线改由阳台、梯平台和走廊边沿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第九十六条 道路两旁建筑物的退缩要示:
(一)一般应从道路红线退缩二至五米,具体根据各条路段的情况确定。
(二)建筑物首层为商店、邮电所、银行、小型车库、医院门诊等用途的,影剧场、体育场所、大型贸易商场、学校等,应按一般要求增大退缩距离,具体要求由规划管理部门确定。
(三)十层以上(含十层)或位于交叉路口的建筑物,以及内地台与规划路标高有高差的建筑物,应根据情况按一般要求增大退缩距离,具体要求由规划管理部门确定。
(四)建筑物紧靠道路红线或规划内街边线布置的,其墙体、步级、坡道和基础等不得外伸。基础的确需外伸的,在不影响城市公用设施敷设的前提下,应埋在规划路面标高二米以下。
第九十七条 骑楼建筑的设计要求:
(一)市区可建骑楼的路段为:豪贤路段从仓边路口至越秀北路口;越华路段从广仁路口至仓边路口;一德路段从人民路口至解放南路口;泰康路段从回龙路口至北京路口;万福路段从北京路口至越秀南路口;大南路段从起义路口至北京路口;文明路段从北京路口至越秀中路口。
以上路段的路口三十米范围内和街巷口不得建骑楼。以上路段的建筑物如有特殊退缩要求,按有关要求办理。
(二)骑楼建筑的沿街柱距的一般不少于六米;首层净高不少于六米四点五米,具体要求由规划管理部门确定。骑楼柱体不得超出路侧石;基础面及地梁面应埋在规划路百标高二米以下。
(三)骑楼不得外飘阳台和晒衣架等设施;临路外墙凸出装饰线不得超过三十厘米。
第九十八条 建筑物设天井应尽量采用开口天井,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开口天井:天井开口朝向视建筑物体型、与毗邻建筑物的关系情况确定。九层以下(含九层)的建筑,如仅用于厨厕、梯间通风采光的,开口宽度不少于二点五米;如有用于厅、房通风采光的,东、西向开口宽度不少于六米,南、北向开口宽度不少于四米。十层以上(含十层)的建筑,如仅用于厨厕、梯间通风采光的,开口宽度不少于四米;如有用于厅、房通风采光的,东、西向开口宽度不少于八米,南、北向开口宽度不少于六米。以上宽度内不得外飘阳台、梯平台。开口天井东西向深度超过八米的,南北宽度按本细则第九十五条规定控制。
(二)内天井:九层以下(含九层)建筑,如仅用于厨厕、梯间通风采光的,其短边不少于三米;如有用于厅、房通风采光的,其短边不少于六米,十层以上(含十层)建筑,如仅用于厨厕、梯间通风采光的,其短边不少于六米;如有用于厅、房通风采光的,其短边不少于八米。以上宽度内不得外飘阳台和梯平台。与内天井相连的楼梯不得封闭设置,应直接对外。内天井应有外接通道和排水设施。
第九十九条 居住建筑(含私人建房)的设计要求:
(一)平面设计合理,房间平面长宽比例协调。厅、房、厨至少应有一扇直接对外于地面面积的八分之一。厕所应有直接或间接通风窗口。
(二)首层和顶层层高不超过三点二米,其余各层层高不超过三米。
(三)建筑物短边在四米以下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两层;五米以下的,不得超过三层;六米以下的,不得超过四层;七米以下的,不得超过五层。
(四)阳台应留有种植或摆放花草植物的位置,并设花槽围护设施。
(五)厕浴的污水和粪便排放应按分流设计,不得合管排放。化粪池应按三级化粪要求设计,并报环卫部门审核;其位置不得超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
(六)十层以上(含十层)或高度超过三十米的住宅建筑,必须设置两部以上电梯;七层至九层的,宜设置电梯或预留电梯位置。
第一百条 私人建房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自道路红线各二十五米范围内,重点地区以及近期建设地区的私房,只能原状维修,不得拆建、扩建(含加层)。
(二)城市建设项目已定点征用地段内的私房,按本细则第六十七条规定办理。
(三)城镇居民私人建房,建筑面积按常住户口控制在每人二十平方米以下。
第一百零一条 私人建房,不能骑压和影响邻层基础。主要朝向单方退缩间距,三层的不少于二米,二层以下的不少于一米;次要朝向单方退缩间距,三层的不少于一米;二层以下的不少于五十厘米。以上最少退缩间距内不得外飘阳台、走廊或梯平台。四层以上(含四层)的建筑间距要求,按本细则第九十五条有关规定办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只能原状维修或与邻屋协商联合拆建。
第一百零二条 建筑物扩建、加建或改建,除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建筑管理要求外,应有设计单位对原建筑结构的安全鉴定书;设计时应注意新旧部分建筑立面的协调。
第一百零三条 建筑物周转原则上不得建围墙。使用功能上确属需要的,必须向市规划局办理报建批准。围墙不得超出道路红线和其他控制红线,其形式应通透、低矮、美观。如不影响交通,可在住宅建筑间距或边角地上设置花基或种植绿篱和树木。
第一百零四条 新建、扩建各类建筑物,必须配置相应的自行车、汽车停放场(库),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停放车库一般应设置在主体工程内部。
自行车、汽车停放场(库),应按附表八的指针要求设置。
自身建筑物和用地范围内难以配置附表八规定的停放场(库)面积的,不足部分经批准可缴纳相应的费用统一兴建社会停车场(库)。应缴纳的相应费用,每平方米停车场(库)六百五十元,在上缴市政配套费的同时缴纳,专款专用。
第三节 有关专业管理
第一百零五条 新、扩建工程项目,应包括环境绿化设计,并与工程竣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第一百零六条 因建设需对树木进行处理的,应按下列原则办理:
(一)确需迁移、砍伐树木的,在建筑设计前须报绿化管理部门审批。
(二)古树名木原则上不得砍伐。建筑物与树冠的边沿距离一般不少于五米。已成林的地带一般不得布置建筑物。
(三)兴建围墙或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砍伐树木。
第一百零七条 十层以上(含十层)或基础埋深达三米以上(含三米)以及九层以下面积七千平方米以上的民用建筑物,应按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修建防空地下室。竣工后应向市人防部门申报验收,并随送竣工图一份。
第一百零八条 因新建工程确需拆除防空洞,或施工可能危及防空洞结构安全以及新建工程离防空洞出入口在十米范围内的,在建筑设计前必须取得人防部门的处理意见。
第一百零九条 在建筑物这外修建的人防设施,其走向、位置、出入口等,必须报市规划局审批。
第一百一十条 环保、卫生及劳动保护要求:
(一)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工程,应符合环保、卫生规范标准,并由市防疫、环卫部门对工程设计有关部分进行审查。
(二)生产性建设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方案和初步设计时,必须附有劳动卫生专章。其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劳动保护和卫生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各项建筑设计,应严格遵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特殊情况的,应取得公安消防部门的书面意见方可进行设计。
第一百一十二条 永久性建筑的设计,应采取抗震措施,按七度烈度设防。
第一百一十三条 铁路两侧兴建的建筑物,应与铁路中心线保持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第一百一十四条 在民用、军用机场净空控制区或高炮阵地等军事设施邻近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工程,应按建设控制高度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第一百一十五条 新、扩建工程如涉及河流岸线,地下矿藏,农田水利和其它专业管理要求的,应预先征求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四条 临时建筑的管理
第一百一十六条 凡属临时使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层数不得超过两层,高度不得超过六点五米;应采用简易材料、简易结构搭建或活动构件拼装。临时用地范围内只能修建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
第一百一十七条 临时建筑的使用要求:
(一)临时工棚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临时占用道路、街巷的施工材料和工棚,应在兴建的建筑物第三层楼顶完成后十五天内拆除、清场,可利用兴建的建筑物首层堆放材料和作施工用房。
(二)建筑工程在建管验收前,应拆除现场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未予拆除的,不予核发建管验收合格证。
(三)不得在车行道、人行道、街巷、消防信道和绿化带上修建居住或营业用地临时建筑。占用街巷边线和街巷口修筑的门楼、牌坊和花池、花架、花廊,必须符合交通和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 单位或个人在市区设置室外雕塑或其它建筑小品,由市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城市规划确定其位置和范围,并提出具体建设要求,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一百一十九条 广告牌、宣传牌,应按以下要求设置:
(一)广告牌、宣传牌的设置应符合美化城市的要求,不得影响城市景观、风景名胜和消防交通安全。
广告牌应逐步向橱窗式、电控活动式、小型化和室内化发展。
(二)不得在立交桥、桥梁引桥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文物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城市绿地上设置广告牌;特殊情况下要设置时,须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在城市主干道和干道交叉口、珠江沿岸、党政军机关驻地及其它重点地区设置图板式广告牌。
(三)广告牌设置定点规划以及单板面积或间距在十米以下的单板拼装总面积在五十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广告牌定位,应报市规划局审核。
(四)机场净空控制区内建筑物顶的霓虹灯和广告牌的设置,应征求机场管理部门的意见。
(五)广告牌每两年清理一次,不符合规定的应予以拆除。
第四章 城市公用设施的规划管理
第一百二十条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应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小区规划、道路规划及有关专业规划的要求实施。
第一百二十一条 各项城市公用设施工程,必须按设计管理有关规定,由持有设计证书并符合要求的各专业设计部门设计;在设计前应查明该项工程地段内现有公用设施情况。
第一百二十二条 各项城市公用设施工程,除内街巷地段的管径在300MM以下的合流管及分流雨水管、管径100MM以下的各种供水管、低压架空电力线、电讯配线等可向各专业部门报建外,其余工程均应向市规划局办理报建。报建时应具备详细的设计图,并附送有关土建工程的土地使用证件、批准报建的《建筑审核书》。
凡施工过程中因地形或其它因素限制而需变更设计时,应报原批准部门审批。
凡施工过程中搭建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在工程验收前全部拆除。
第一百二十三条 城市防洪、防讯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设置。珠江河道和岸线,不得进行任何有碍河道防洪、行洪的工程建设。
第一百二十四条 在道路红线范围内,除按规划架设、敷设各种管线或建造跨路过街楼、骑楼、公共交通候车廊、电话亭、交通标志等外,不得设置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
不得在河涌、渠箱和各种管线覆盖面上及其控制维护地带兴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在上述地段堆放各种物资和废弃物。
第一百二十五条 各种管线应在规划道路、内街范围内埋设或架设。在市区设置的各种管线,原则上应埋设在地下。现有架空高压电力线(包括路灯线)、电讯电缆等,应逐步改为地下敷设。
第一百二十六条 沿道路的管线(包括架空),应依次由道路红线向道路中线方向排列。原则上按供水支管、电力电缆、煤气管、污水管、雨水管的顺序依次排列在路东或路南;按供水支管、电讯线缆、供水管、热力管的顺序依次排列在路西或路北。宽度在四十米以上的道路,可采用双管线布置。各种线段应尽量与道路中线垂直。
第一百二十七条 现有管线与规划位置不符的,应逐步创造条件迁移;如城市建设需要应即行迁移。因现状地形等条件限制,虽经批准但未能按规划位置架设或敷设的管线,如城市建设需要应无条件迁移。
第一百二十八条 各种管线地敷设,除交叉处外不得上下重叠。如交叉敷设时,原则上应以技术条件较低的避让技术条件较高的,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压力管让自流管,软管让硬管。
第一百二十九条 各种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时,管线间交叉的垂直净距不得少于二十五厘米;无保护措施的直埋电力、电讯线缆与各种管道交叉净距不得少于五十厘米。
各种地下管线相互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按附表九的规定执行。如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有管线位置等限制不能达到要求的,由市规划局视实际情况确定。
第一百三十条 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应根据道路的结构、标高和管线的安全要求、交叉情况而定。管顶与行车路面垂直距离一般不得小于七十厘米。
第一百三十一条 管线穿越河道的埋设深度,应按不妨碍河道整治、船舶航行、保证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架空管线跨越通航河道的,应符合港务、航道等部门核定的高度和有关技术规定。
第一百三十二条 新建桥梁设计必须预留各种管线(不含易燃易爆管道)的位置。在现有桥梁上敷设各种管线,应经桥梁主管部门同意。
第一百三十三条 管线检查井的横向宽度应尽量缩小,不得妨碍相邻管线通过和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第一百三十四条 电力、电讯线缆应敷设或架设在人行道或分车带内。在同一路段上的同一系统或相同电压的线路,应组合同沟敷设或合>5架设;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的线路应尽可能合沟、合>5敷设或架设。
第一百三十五条 架空电力、电讯线缆,除应符合有关规定的净高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电讯线缆,应保持高于中树一点五米;
(二)电力线缆,十千伏级以下的应保持高于路树一点五米;三十五千伏至一百一十千伏的应保持高于路树三米;二百二十千伏的应保持高于路树三点五米。
第一百三十六条 架空电力线缆不得跨越建筑物;与各种易燃、易爆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防火安全间距不得少于其>5塔高度的一点五倍。在高压电力线缆走廊范围内不得兴建建筑物。
第一百三十七条 加空电力线路,在最大弧垂、最大风偏时其边线与建筑物最近凸出部分的最小水平距离,十千伏和弱电流线为一点五米;三十五千伏线为三米,一百一十千伏线为四米;二百二十千伏线为五米。在一般情况下,其中线与建筑最近凸出部分的最小水平距离,可酌情按十千伏线不少于三点五米;一百一十千伏线不少于十二米;二百二十千伏线不少于十八米控制。
第一百三十八条 路灯电缆应以套管埋设在人行道或分车带内距侧石四十厘米范围内,埋深不少于二十五厘米。
第一百三十九条 无线电台等无线通讯设施,应在规划收讯或发讯区域内设置,并报经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市规划局同意。设置微波通讯,原则上不得进入市中心区。
第五章 违章处理
第一节 非法占地和违章用地处理
第一百四十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镇(乡)村企业、城镇居民和农村农业户口居民、国家工作人员等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占用土地的,以及超过批准面积多占土地部分,按照非法占地处理。应在土地管理部门处理决定期限内退出,并按非法占用面积处以每平方米十元至十五元罚款。非法占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设施限期拆除或予以没收。属下列范围的,非法占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貌;逾期拒不拆除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连同用地一并没收后处理。
(一)规划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
(二)风景区、封山育林区、园林绿化区范围的;
(三)文教、卫生、道路、铁路、河涌、文物和测量水文标志等控制保护范围的;
(四)危及城市实施、影响城市和重点工程建设的;
(五)国家规定的其它重点保护范围的。
第一百四十一条 买卖、租赁或以非法合建等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按照违章用地处理。对其违章用地由土地管理部门收回另行安排,在处理决定期限内退出,没收非法所得,并按用地面积对责任双方分别处以每平方米十五元罚款。对违章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按本细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二条 处以退出或收回的非法占地或违章用地,在土地管理部门处理决定期满后拒不退出、不恢复土地原貌的,根据处理决定的罚款额按书面通知的次数(每月只计一次)累计罚款。每平方米罚款额不超过三百元,直至依法强制执行。
第一百四十三条 临时用地逾期不清场退出的,按用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十元罚款,并按土地管理部门书面通知的次数(每月只计一次)累计罚款。每平方米罚款不超过三百元,直至依法强制执行。
第一百四十四条 对非法占地或违章用地的当事人、直接责任人处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罚款;对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百四十五条 经土地管理部门结案处理同意保留使用或临时使用的用地,仍应按规定补缴交有关费用。同意临时使用的,应按规定补缴交有关费用。同意临时使用的,应具结城市建设需要时无条件清场退出的保证书。
第一百四十六条 1987年1月1日前的非法占地或违章用地,按市政府有关清理非农业用地和非法占地、违章用地的规定处理。
1987年1月1日以后的非法占地或违章用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以及本细则规定处理。
第二节 违章建筑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下列的违章建筑和构筑物,应予拆除:
(一)不符合城市规定要求、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
(二)不按规划路、街、巷退缩要求退缩的;
(三)占用道路、人行道、街巷或消防信道的;
(四)骑压各类管道、渠箱、电力电讯线缆、测量水文标志及占用其维护地带的;
(五)占用江河、滩涂、提岸及其维护地带的;
(六)影响飞行航线安全的;
(七)影响经市规划局批准予以控制的通讯信道的;
(八)占用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园林用地及风景区的;
(九)占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绝对保护范围及影响重点文物建筑景观的;
(十)危及建筑物结构或影响邻屋安全、日照、通风、采光等居住环境的;
(十一)影响消防、交通安全及市容环境的;
(十二)擅自修改建筑立面或擅自堵塞外墙门窗、封闭阳台、开凿外墙孔洞、增设附属设施等,影响市容的。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下列的违章建筑及其非法所得,应予没收:
(一)以土地使用者或业主名义报建,进行非法交易或变相买卖的;
(二)擅自兴建,对近期城市规划影响较小的;
(三)擅自缩小建筑间距或加层增加建筑面积的(增加部分,属居住建筑折成套间没收,不足一套间的按一套间计,余类推;其它建筑视使用性质和所处地点,将建筑物底层的相应面积没收);
(四)不按规划管理部门的审批规定,拒不提供给有关部门统一安排生活配套设施及其它特定用途的建筑部分;
(五)未经市规划局批准,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的。
第一百四十九条 本章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以外的违章建筑,视违章次数或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罚款:
(一)自本细则施行起第一次违章,按已施工或使用的面积、长度计,处以每平方米或每米三十元罚款;不能以面积或长度计的,按已施工或使用的部分计,处以其土建工程费的百分之十罚款。
擅自更改建筑立面,按违章立面面积计罚;擅自提高建筑高度,按超过批准总高度百分之二折成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十计罚。
(二)多次违章,按其次数予以累计罚款。即自本细则施行起第二次违章按每平方米、每米六十元或其土建工程费的百分之二十计罚其土建工程费的百分之三十计罚;余类推。
(三)各次违章,不听制止强行施工的,根据各方应罚款额,按停工书面通知的次数再累计罚款。
(四)每次罚款,每平方米、每米不超过五百元或其土建工程费的百分之六十。
第一百五十条 处以没收的的违章建筑物,在处理规定期满后拒不交出的,按建筑面积计处以每日每平方米一元罚款,直至强制交出。
第一百五十一条 违章建筑处理决定书不作为报建的补办手续和办理产权的依据。在房屋产权登记时,凡属结案处理同意保留使用或暂时保留使用的违章建筑部分,应注明违章面积、位置和结案内容。国家征用时违章部分不予补偿和安置。
第一百五十二条 违章建筑结案处理同意保留使用或临时保留使用的,应按规定补缴市政工程配套费及其它税费。临时保留使用的建筑物,不得买卖、租赁和转让。
第三节 公用设施违章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公用设施违章施工,属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应予拆除;属经市规划局同意保留使用或临时保留使用的,规划上不予以保护控制,违章部分按每平方米或每米三十元计罚,不能按面积或长度计的,按其土建工程费的百分之十计罚。保留或临时保留使用的公用设施,如国家建设需要应予拆除或迁移时,应在接到书面通知后一个月内清场退出,所有费用仍由原违章单位负责。
第四节 其它违章处理
第一百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章,除对违章用地、建筑物、构筑物、或公用设施作出处理外,还应对建设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处以一百元罚款;多次违章的,按其次数予以累计罚款;不听制止强行施工的,根据各次应罚款额按停工书面通知的次数再累计罚款,但每人一次罚款不超过五百元。
第一百五十五条 对违章设计单位和个人,根据违章情节轻重,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违反《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本细则,又造成违章事实的,规划管理部门有权通报并提请设计管理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降低设计等级、吊销其设计证书的处分。
(二)提供未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报建的工程设计图,或擅自修改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设计图进行施工的,按已违章施工的建筑面积或长度计,对设计单位处以每平方米或每米十元罚款,擅自更改立面设计的,按立面面积计罚。不能以面积或长度计的,处以土建工程费的百分之一罚款。
(三)对与违章有连带责任的设计责任人,分别处以一百元罚款;多次违章的,按其次数予以累计罚款,但每人一次罚款不超过五百元。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违章施工单位和个人,根据违章情节轻重,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违反《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本细则,又造成违章事实的,规划管理部门有权通报并提请施工管理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降低施工等级、吊销其施工执照或取消其在广州地区施工资格的处分。
(二)承接未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报建的工程,或不按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设计图施工的施工单位,按已违章施工的建筑面积或长度计,处以每平方米或每米十元罚款。擅自更改立面的,按立面面积计罚。不能以面积或长度计的,处以土建工程费的分之一罚款。
(三)对与违章有连带责任的施工责任人,分别处以一百元罚款;多次违章的,按其次数予以累计罚款;不听制止强行施工的,根据各次应罚款额,按停工书面通知的次数再累计罚款,但每人一次罚款不超过五百元。
第一百五十七条 拒绝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监察部门进入现场检查性质恶劣的,以单位当次处以一千元罚款;对当事人当次处以一百元罚款。
第一百五十八条 违章审批的处理:
(一)擅自批准或超越审批权限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其用地属非法占地,按本章有关条款处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单位、责任人负责。视责任人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最高五百元),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擅自批准或超越审批权限批准的报建,批准文件无效,其建筑物属违章建筑,视违反规划程度,按本章有关条款处理。由此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单位负责。视责任人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行政处分、罚款(最高五百元),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蓄意违反城市规划要求批准的报建,其建筑物视违反规划程度按本章有关条款处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单位负责。视责任人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行政处分、罚款(最高五百元),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对非法占地、违章用地和违章建筑不按城市规划要求和本细则规定作出的处理,应予以纠正。追究裁定机关和执行部门及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五节 违章处理的执行
第一百五十九条 凡同时违反本章中若干条款的,按有关处罚条款规定同时合并处理。
第一百六十条 对违章的处理决定不服者,应在接到处理决定的书的次日起,十五天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原处理决定生效。
第一百六十一条 凡经确定处以退出、收回的非法占地、违章用地或处以没收的违章建筑,长期拖延拒不清场退出或交出的,由规划管理部门或城市管理监察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百六十二条 凡经确定处以拆除的违章建筑,逾期拒不拆除的,由规划管理部门或城市管理监察部门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行拆除。材料没收,工费、运输费倍计,由违章者负责。在执行拆除时,公安机关、违章单位的主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应予以协助。
第一百六十三条 凡经确定处以经济处罚和补缴各项税费的,应按决定通知书规定期限到指定点缴纳。外地来市设计、施工的单位、个人,由建设单位代为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将用地或建筑物予以收回或没收,并按本章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处理。负连带责任的单位、个人逾期拒不缴纳的,由规划管理部门或城市管理监察部门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百六十四条 拒不执行违章处理决定的在建工程,城市管理监察部门、当地公安派出机关可将同志的建筑工具或材料暂时扣留(发还时应缴纳保管费);水、电部门应停止其施工用水、用电,银行金融部门应停付其有关违章建筑的基建款项。
已建成的违章工程,有关供水、供电、产权登记、入户、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部门,必须根据规划管理部门的处理决定进行办理。
第一百六十五条 拒不执行违章自理决定和不服从规划管理的,规划管理部门可暂停办理违章单位及其所属厅局系统各单位的其它用地、报建手续。建章单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第一百六十六条 单位罚款,不得列入基建成本。个人罚款,不得由单位报销。
第一百六十七条 处以没收的建筑物由市政府安排,主要用于城市公益、公共事业;不得安排或变相安排给违章单位或其所属厅局系统单位使用。
第一百六十八条 违章罚款全额上缴的地方财政,主要用于城市市政工程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监察部门作管理费用、奖励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百六十九条 本细则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定州市城市规划 篇6
1 研究区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 位于东经102°36′-104°34′, 北纬35°34′-37°07′之间, 地处黄河上游, 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 也是新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和陆路口岸。北部和东北部毗邻白银市;东部和南部与定西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青海省接壤, 西北部与武威市的天祝藏族自治县相邻。
兰州市区由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组成, 规划区面积221.22km2, 其中黄河水域面积13.51km2, 南北两山山地面积16.67km2。可用于城市建设的用地仅有191.04km2。兰州市位于河谷地形中, 限制了城市用地的扩张, 土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门槛”。
2 城市规划、土地价格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2.1 城市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2.1.1 城市开发行为的主体是平等的开发商, 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 经过竞争形成土地配置结果
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和规范各类开发者的行为, 使城市发展符合城市长远利益形态。
2.1.2 城市总体规划要统筹安排各项用地, 保证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很好地研究土地的经济属性, 明确土地经济价值的差异[1]。这样既可以从土地价值的角度来合理开展其有偿使用工作, 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科学合理地确定用地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2.1.3 城市规划要做好城市土地的分等定级
在城市土地分等定级工作中, 其边界确定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所确立的规划区范围, 依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 分析城市土地的区位差异与级差地价[2]。城市规划同时参与制定城市基准地价, 正确引导城市土地交易活动。确定城市土地价格离不开城市规划制定的土地开发方案和提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总投入与总产出等经济技术指标。
2.2 土地价格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由于城市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通过转换某些用地可能取得较高的收益, 若没有其他外部约束条件, 城市土地的价格或租金总是趋向于收入最高的用途, 这就是最高地价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最高地价原则在土地选择中起到决定性作用:1) 地价对土地利用量的调节。土地需求者对土地的需求量受其经济能力、使用目的和地价条件的制约, 土地需求者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土地。2) 地价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的调节。不同区位土地价值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及强度起调控作用[3]。地价对土地利用量调节的结果是促使士地利用向集约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地价对土地利用性质及利用强度的调节, 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得到合理布置。
2.3 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2.3.1 总体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1) 城市职能与规模对地价的影响
城市职能类型及主导职能的差异, 是决定城市地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划控制对城市地价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4]。规模越大, 聚集经济效益越明显, 土地级差收益也愈高。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现状, 得出城市规模越大, 人均用地指标越低, 则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愈大, 地价水平也会越高。
2) 城市用地结构对地价的影响
城市土地使用结构, 是指城市各类用地在城市总用地中的比重, 以及各大类用地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与比例。不同性质的用地具有不同的价格, 在出让, 转让土地使用权时, 应当遵循价值规律, 对不同性质的用地采用不同的地价。
2.3.2 详细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详细规划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微观层次上影响着具体地块的土地价格[4]。详细规划中土地使用性质的确定是对总体规划的进一步深化, 在确定地块用途及范围时, 对高收益开发用途与低收益开发用途的选择必然会影响到地价水平。
3 容积率和地价的关系
3.1 容积率的概念
容积率:指土地开发中, 建筑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反映土地的空间利用程度[5,6]。在合理的空间环境条件下, 容积率越大, 表示地块开发强度越大, 土地的利用率越高;反之, 容积率越小, 表示地块开发强度越小, 土地的利用率越低。
3.2 容积率的特征
3.2.1 容积率表达的是地块红线上允许建筑的总容量
容积率所表述的是地块红线上的建设容量。地块红线是指为建筑所使用的场地, 其面积不包括城市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用设施用地、历史保护地段等。
3.2.2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层数的关系
容积率 (R) 、建筑密度 (D) 与建筑物层数 (H) 具有以下关系:R=D×H。当建筑密度D一定时, R与H成正比关系, R越大意味着建筑高度H越大, 开发商可用于销售的建筑面积越大, 获利越多。
3.2.3 容积率与楼面地价的关系
楼面地价又称为单位建筑面积地价、高层空间地价, 指平均到每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土地使用者产权价格 (土地价格) , 楼面价格与土地面积的关系为:Pf (楼面地价) = Pl (土地单价) ÷R (容积率) 。当单位土地出让价Pl一定时, R越大, 则Pf越小, 对开发者有利;当Pf一定时, R越大, 则Pl越高, 对土地出让者有利, 所以, 两者都希望提高容积率[7]。但是, 容积率过高, 将形成城市土地过度开发, 使城市环境与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3.2.4 容积率对地价的作用区位差异明显
容积率对地价作用大小决定楼面地价, 楼面地价越高, 容积率对地价的作用程度也就越大, 不同规模城市中的地块, 楼面地价不一样, 容积率对地价的作用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 城市规模越大容积率对地价的作用程度也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对单中心城市 (兰州市) 从中心到外围的各地块, 容积率对地价的作用程度逐渐减弱。
3.2.5 容积率对房屋开发利润的影响
土地价格是土地使用者为获取某一用地的效用所愿支付的货币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的效用只有在房地产商的经营活动中得以体现。因此, 土地价格在这里可以被理解为:在最有效地使用该土地所获取的期望收入扣除包括使用者的期望利润在内的所有支出后的经济剩余。
MP、MC曲线分别代表房屋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包括利润, 但不包括土地费用) 。MP开始呈上升趋势, 当容积率达到一定程度就下降;MC恰好相反。住宅和其他楼层需求的增加, 都会引起地价和最佳容积率的变化;并且地价随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化将越来越大[8], 如图1所示。
随着容积率R的增大, 利润也增加, 但边际利润则逐渐减少;当R增大到一定阶段时利润达到最大, 边际利润为零;此时,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成本增加, 并且环境质量下降等引起楼价下降, 楼价下降量与成本之和足以抵消容积率上升引起的经济收益。
4 容积率影响地价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4.1 收益机制下土地价格随容积率变化的规律
容积率作为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 其变化导致土地收益的大幅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单位建筑面积地价的分配实现的[9]。在商品房售价和建造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容积率增大, 开发能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 从而降低总成本, 获得更多的经济剩余, 地价上升;反之, 容积率降低, 土地开发收益降低, 地价下降。
4.2 收益机制与供求机制共同作用下的地价随容积率变化规律
在收益机制下, 地价随容积率变化规律是指在正常的土地市场条件下, 每个土地投资者只能获得社会平均投资利润率, 而社会平均利润率以外的经济剩余全部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并以地价的形式表现出来[10], 如图2所示。
容积率引起土地收益的变化只是为地价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些收益转换为地价, 通过经营、租赁、买卖等方式得以实现。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使得市场供求状况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由此形成地价随容积率变化的区域性[11,12]。一般情况下, 市场规范、经济发达、土地供求矛盾大的区域, 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也大;相反则对地价的影响小。
4.3 不同城市规模下土地价格随容积率变化的规律
在进行兰州市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时发现:无论城市规模大小, 土地价格变化均符合从城市中心区到外围逐渐较小、土地等级从一级变化到末级的趋势。
在兰州市城市中心区, 容积率与地价的变化类似于单纯的土地收益机制作用下的规律, 容积率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与城市规模成正比。兰州市各区、县 (兰州市红古区、兰州市皋兰县、榆中县、永登县) 对土地出让、转让基本没有容积率指标控制, 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不同规模城市需求层次的差异。
从图3~5可以看出,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土地价格各级都呈现上升趋势[13]。上升原因:1) 在合理利用的条件下, 土地收益会随之增加, 从而使地租也不断增加。2)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土地收益随之不断提高, 地租也不断提高。3) 在城市建设中, 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 使土地资产不断增大, 从而提高土地价格。4)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 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 这种特殊的供求关系加上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会提高土地作为空间和地基的价值”。
5 建筑密度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 是反映宗地的平面利用强度的指标。
在容积率一定的情况下, 即建筑总面积不变, 开发商的获利取决于建筑密度的大小[14]。1) 建筑密度的减小则意味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 而高度的增加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 从而开发商获利较低。2) 建筑密度的增加意味着建筑物高度的降低, 而高度的降低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减少, 开发商获利较高。以甘肃黄河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兰州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例:
(1) 甘肃黄河房地产开发公司位于静宁路。建筑总面积为15546m2, 土地面积为1850m2, 共13层。城市规划许可建筑密度为0.65, 容积率为8.4。现假设容积率与土地面积不变, 建筑密度上升0.1 (0.75) 、0.2 (0.85) 与下降0.1 (0.55) 、0.2 (0.45) 的情况下。
(2) 兰州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位于城关临夏路。建筑总面积为16146m2, 土地面积为1519.5m2, 共18层。城市规划许可建筑密度为0.54, 容积率为9.78。现假设容积率与土地面积不变, 建筑密度上升0.1 (0.64) 、0.2 (0.74) 与下降0.1 (0.44) 、0.2 (0.34) 的情况下。
由表1、2可以得出, 在容积率一定的情况下, 建筑密度与地价增值成正比。
6 兰州市地价与容积率、建筑密度的关系
6.1 兰州市地价变动分析
6.1.1 商业用地
商业用地是城市各类用地中土地效益最高的, 因而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代表了城市各类土地平均地价的最高水平。
从商业用地空间分布情况看:1) 商业集中的各级商服中心;2) 散布于街道和街坊的众多商业网点和规模不等的市场。根据调查, 兰州市的一级 (西关十字) 和二级商业中心除小西湖 (七里河区) 和西固城 (西固区) 外均分布在一级地的范围内 (城关区) , 一级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反映了全市各类各级用地的最高平均土地价格。二级商业用地除小西湖外全部分布在城关区, 由于兰州市商业单中心现象很明显, 二级地与一级地相比差异比较明显。因此, 两者的基准地价差异较大。西固区商业最高级别为三级, 安宁区商业最高级别为四级。兰州市三级到七级之间, 商服繁华程度变化表现为一种缓慢渐变的趋势,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级间差异也相对较小, 两者的变化规律是一致。
6.1.2 住宅用地
兰州市住宅用地一级地主要分布于西关什字、铁路局、东方红广场等商业中心附近 (全部位于城关区) , 高层住宅趋势明显。二级地是兰州市主要的居住、办公用地和政府机关驻地, 高层住宅集中。三级地主要分布在城关雁滩大部分地区、二热、焦家湾、秀川新村、安宁路、西固城等地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在一级、二级和三级用地比较完善, 商品房也大都集中在一级、二级和三级用地。居民购买住房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偏重于距离区域中心比较近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又恰好是土地级别比较高的地方, 从而导致一级、二级和三级用地价格较高。四级至七级地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各个区之间的差异, 而四级至六级之间土地质量差异较小。
6.2 兰州市建筑物与地价的关系分析
商品房开发是对地价较为敏感的行业, 商品房售价客观上反映兰州市土地区位和土地质量差异。在商品房开发中, 一般均是多层或高层建筑,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及购房要求不同, 楼层及朝向等都会影响房屋价格。在计算商品房地价时, 以整栋楼为单位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
V={Pr- (Ch×Sh) -I-T-B}×G/Sbl
式中:V——某商品楼用地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
Pr——某商品楼房总售价;
Ch——当地同类建筑单位面积平均造价;
Sh——商品楼总建筑面积;
I——开发公司利润;
T——商品房开发中向国家交纳的投资及营业税等;
B——开发资金应支付的利息;
Sbl——建筑物占地面积;
G——各建筑物的建筑密度。
兰州市各建筑物的建筑密度因各样点的实际特点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为保证样点计算的准确性, 在实际计算中采取各样点计算建筑密度G的取值为实际建筑密度, 根据公式得出的地价为不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修正的地价。将按公式得出的地价运用相应软件进行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修正并确定其回归方程。可以得到不同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与地价的关系。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 得出下面的结果, 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低层、多层及中高层建筑物造价随着容积率的增加, 单位造价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几个造价较高样点分别为市供销合作社在西关十字两个商业样点 (一个为金达大厦二期) ;甘肃比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庆阳路建造的比科新商厦;滩尖子农工商企业总公司在滩尖子经营的雁滩家具市场等。
从图7、8可以看出, 在城市规划中, 即要满足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 又要具有一定的城市景观以体现城市的特点, 这就要求用城市用地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规划指标来约束。
在城市规划期内当建筑密度一定:1) 如果某建筑物采取较低容积率, 则表明该宗地承载较少的建筑体量, 即该土地没有达到城市规划的容积率,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的浪费, 但是提供较大的开敞空间。因此, 应对其进行容积率奖励, 所以要对该建筑物用地进行建筑密度修正。2) 如果某建筑物采取较高容积率, 则表明该宗地的利用强度较高, 造成了城市整体景观的改变, 也必须对该建筑物进行建筑密度的修正。
在城市规划时期内当容积率一定时:1) 当某建筑物采取较高建筑密度, 意味该建筑物层高的降低, 为社会提供减少的开敞空间, 对城市整体景观产生影响。2) 当某建筑物用较低的建筑密度, 则意味着该建筑物层高的增加, 故此必须对其进行容积率修正。
7 结论
定州市城市规划 篇7
关键词:老城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苏州市城市社区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对1979年至今有关社区体育和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综合,得出了研究内容与思路。对主要涉老部门、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社区的相关领导、社区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体育服务人员及居民进行访谈,实地观察体育活动场地,向老城区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苏州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现状。采用类比、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所调查的结果和所观察的现象进行逻辑归纳整理,并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概念界定
(1)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2)老年人的年龄界定
在调查中对老年人的操作定义以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的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划分提出的标准,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以上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2.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
(1)苏州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
苏州市老城区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中,60~69岁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57.5%;70~79岁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36.7%;8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5.8%。根据不同的职业划分标准,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工人,占35.9%,主要原因是年老体衰,健康水平下降,希望通过体育活动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2)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参与情况
经常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02%,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6.98%。绝大部分老年人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从自身角度,能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发挥老年群体智力资源;从经济角度,能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负担,促进家庭和睦;从社会角度,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拉伸体育消费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3)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
由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及时间充裕的实际情况,41.5%的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2小时之间,这与高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机能和认识有关系;从时间上看,根据适量运动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单次运动时间长短,还是运动量随意、没有固定的规律,但总锻炼时间基本能保证。这既对改善健康状况有所帮助,又能摆脱孤寂、增加社会适应能力。
(4)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
每天一次的达34.1%,为最高,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老年人更关心自身健康,健身意识很强,锻炼已成为许多老年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5)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
选择健步走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健身拳、操、舞。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强度适中、方法易学、场地简单,健身、娱乐、保健一体,为老年人十分喜爱的锻炼项目。此外,老年人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竞争性运动项目的人数比较多,占21%。
(6)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方式
因老年人比较喜欢拳操舞一类的项目,是因为都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练习,有相应人员进行指导。这种形式在提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情趣的同时,也避免了因个人锻炼产生懈怠而不愿坚持锻炼的情况发生。
(7)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地点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中,大多数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是免费公园、街道小区空地、自然地带或广场,占参与体育活动总人数的46%;其次是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场所,占34%,在家中进行锻炼的部分老年人占8%;在学校体育场的占5%,到收费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老年人基本上为7%。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尽管老年人体育活动人口越来越多,活动项目也随之增多,活动状态基本良好,但仍有部分老年人不参加或很少参与体育活动
(2)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在活动时长、频度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年龄特征。部分老年人在活动方式、活动项目选择、活动强度等方面不够科学,需进一步指导
(3)一些简单易学,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限制,轻松活泼,达到社交需求的项目内容普遍受到苏州老城区老年人的青睐
2.建议
(1)关注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由药物保健到锻炼预防的健康意识
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同样至关重要,老年人坚持适时适量的运动锻炼,不仅能延缓衰老过程,而且能调节、改善机体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由药物保健到通过体育锻炼加强机能、预防疾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加强宣传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力度,营造良好的社区体育健身氛围
对老年人进行体育健身意义的宣传,注意推广科学实用、简便易行、具有民族(间)特色的体育健身方法和运动处方,引导老年人树立科学健身(养生)观。
(3)科学指导,培养社区老年人体育指导骨干
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老年人资源,鼓励他们去学习并为社区内其他老年人服务,要使老年人的锻炼过程符合科学合理的流程。
(4)探索、建立合理的体育场地设施利用机制
鼓励各级有条件的体育设施,在闲暇时间逐步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切实发挥它们在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社区体育资源得到真正合理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吴畏依.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老年人体育社会化发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定州市城市规划】推荐阅读:
定州市妇联会文明生态庭院创建活动经验材料09-27
游定州文博园的小学作文07-09
常州市古运河规划05-12
漳州市人口发展规划08-19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09-23
亳州市2030总体规划图08-27
赣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07-03
杭州市十三五规划05-11
雷州市近期发展规划图05-17
达州市十三五规划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