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精选6篇)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 篇1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
2016年末至2017年末,红黄蓝幼儿园发生教师针扎学童事件,先后经历了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两个阶段,历时一年,特别是在后期民事审判阶段,受北京红黄蓝虐童事件舆论共震波及,此事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梳理汇总如下。
(一)事件经过及舆论引导情况
2016年12月,有自称我市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学童家长的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孩子疑似被教师针扎的贴文及图片,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发现此舆情后,及时向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汇报,并按市委宣传部要求第一时间将此舆情专报转至市教育部门和铁西区相关部门。同时,网贴被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媒体发现并给予关注,联系市委宣传部了解事件相关情况。鉴于红黄蓝幼儿园为铁西区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同时幼儿园驻在地和事件发生地也在铁西区,并且事件调查处置主要由铁西区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委宣传部并不直接了解事件情况及处理进展,故将铁西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央级媒体记者间做好衔接联系,并指导铁西区委宣传部做好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铁西区按照市委宣传部指导建议,第一时间将事件调查进展情况通过我市政务微博等官方渠道向广大市民群众通报情况,回应社 会关切,理顺家长情绪,压制不良炒作,同时通过向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权威媒体提供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引导国内媒体舆论走向,调控舆情,保持平稳,至2017年1月中旬,随着调查结果的逐步公开,舆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后,随着案情进展,相关人员被刑事拘留和刑事审判结果等关键环节的信息,也通过我市政务微博和新华社等权威发布渠道向社会推送,充分保障媒体、大众知情权。
2017年10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虐童事件,在国内产生较大波澜,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因此对我市红黄蓝虐童事件刑事审判处理情况再次关注,11月中旬三名记者专程赴平采访报道,并与市委宣传部取得联系,要求采访铁西区公安、法院和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向省委宣传部和我市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同时派出专人专车陪同记者开展采访工作,联系沟通铁西区教育、公安、法院等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将刑事审判过程中有关真实、权威信息,部分提供给央记记者并接受采访。12月上旬,该案民事赔偿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央视三名记者再次来平,联系市委宣传部要求对庭审进行采访。我们及时将情况向市委和省委宣传部做了汇报,并按照省委宣传部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给央视记者提供通稿和信息,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按照省高院要求没有给他们提供庭审画面。目前,央视记者对本案中我市各部门的采访和民事审判部分还没有发出相关 新闻稿件。
(二)新闻应急处置主要做法
一、树立科学的新闻应急处置观
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和舆论引导,我们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做到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二、建立快速高效信息沟通机制
按照“事前有预案、事中有对策、事后有总结”工作原则,指导各地各重点部门搭建舆情分析预警系统;强化信息报告,强调责任地区和部门要按照“第一时间”原则立即报告,不捂不盖,不隐瞒真相,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报告事件进展;强化信息沟通,要求事发地区和部门要及时与应急处置指挥部门进行沟通,会商评估事件的性质、情节与影响,制定妥善周全的新闻应对方案,事件主要处置部门要主动靠前、听从安排、联手联动。
三、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1、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日渐深入,信息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在处置突发事件中,我们努力做到在人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处于空白或不确定的时刻,做出反应并发布权威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赢得理解支持,消除焦虑恐慌,抢占舆论先机,掌握舆 论主动权,避免事件的进一步炒作和发酵,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2、事件处置过程公开透明。事件处置期间,按照速报情况、慎报原因、缓说结论、由简入繁、增信释疑的步骤,及时将权威信息发布出去,打破不实传言和虚假信息的不良影响,牢牢把握舆论引导权,为舆情事件妥善处置营造有力的舆论环境。公众获得的公开、透明、准确的信息越多,对事件处置主体的信任度越高,利于扭转不利局面。
3、统一信息发布出口。事件处置过程中,如果涉及多地多个部门,我们采取统一会商了解各地各部门处置进展、统一对外发布出口、统一各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关联和事实关联等有效方式,一个出口发布权威信息,避免发出混乱、无序,互相矛盾甚至对立的声音,误导社会和公众,引发猜疑和不信任,导致事件处置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4、加强媒体采访管理。事件处置中,我们一方面根据上级指示做好舆情管控,另一方面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加强媒体服务和管理,全天陪同采访,做好联系沟通工作,随时掌握域外媒体所处位置和采访情况,便于做好研判和应对。
四、建立各地各部门协同做战机制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四平市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实施办法》,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本地 本部门的实施办法,明确各自组织机构、工作原则、基本流程等,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动的协调联动处置应对机制,利于党委宣传部门高效完整地掌握各方面信息,利于各部门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于及时有效地开展舆论引导。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应对媒体经验不足。个别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接待和应对媒体过程中,有的对媒体记者态度不端正,或生冷、或蛮横、或随意、或拘谨;有的对事件处置相关政策和法律依据掌握不透,回应媒体提问时回答欠妥;有的对事件处置过程了解不深,回答提问时用词模糊,易产生歧义;有时多部门共同处置事件时,缺乏沟通又未经会商,没有对事件形成统一对外“口径”,导致回答错位,前后不一等。
二是有时信息通报不及时。虽然各地各部门都建立了应急处置预案和相关工作机制,但由于突发事件属小概率事件,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应急演练不足等原因,个别地方或部门出现突发事件后,没能第一时间将信息通报宣传部门,导致无法第一时间在现场开展舆论管控;或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对关键进展通报不及时,导致信息发布不能适应舆论引导要求,影响引导成效。
三是个别领导科学应对处置观念薄弱。个别地方和部门领导在科学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方面,还有捂、瞒、掩的 错误思想,导致不能第一时间安排好信息发布,给虚假信息、传言谣言以快速传播发酵的时间和空间,给妥善处置事件带来极大舆论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培训,提高能力。把培训作为提高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和新闻发言人舆论引导能力的一项重要抓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典型案例为重点,定期不定期举办一定范围内的舆论引导培训,分期分批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以上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及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掌握好“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做到关键时刻不缺位、重大问题不失语、回应社会不偏移。
二、协同作战,规范运作。对于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应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宣传报道应急预案,使其成为指导处置全市各类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引导的总纲。确保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指挥机构能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情况通报党委宣传部门,并按照指导逐步开展各项新闻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应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现有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做到无论到任何部门,都有人出面接受采访。
三、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原则,主要是要做到一个“快”字。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第一时间组织本地主要媒体进入现场,收集保存好事件相关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拟定信息发布稿件,层层审核后由宣传部门统一提供给权威主流媒体和官方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出主流声音,抢占舆论制高点,挤压虚假信息的恶意炒作。根据事件处置进展情况,适时发布后续信息。认真准备好新闻发布工作所需的相关资料,以便适时发布,把事件进展情况客观实际地报道出来,回应公众关切。
四、转变观念,正确面对。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深刻认识到,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人人都是媒体”“个个都是记者”的新媒体时代,应转变还处在传统媒体时代的捂、瞒、压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面对、强化素养、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的理念。面对人民群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高度关注,积极应对,主动回应,速报事实,澄清误解,正面引导,满足社会和群众的信息需求,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 篇2
地方主流媒体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起着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 在舆论引导方面, 地方主流媒体更具有权威性、引导性、公信度和影响力。但随着传播媒介形式和传播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 地方主流媒体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 在新形势下, 地方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新闻宣传中发挥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 对有效传播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本地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遵循新闻规律, 坚持正确导向, 占领舆论主阵地
媒体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其实反映的就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因此, 对于地方媒体来说, 更要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上下功夫, 既要讲技巧, 又要讲艺术。因为, 媒体对舆论的引导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一个部门单位乃至一个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与形象。
要始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特别是在宣传重大问题、 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上, 媒体更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例如, 在新机场拆迁过程中, 面对村民闻风抢盖房的情况, 当地政府创新政策, 提出“多盖不多得, 少盖不少得, 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新政策。为了更好地宣传此项政策, 当地媒体通过新闻、专题、公益宣传片、滚动字幕等形式, 向百姓宣传讲解政策法规、分析问题利弊、解答顾虑困惑, 使政策宣传家喻户晓, 赢得了百姓的理解与信任, 及时有效地遏制住了“抢盖”之风。
要找准时机, 掌握主动权。新媒体时代, 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 地方主流媒体绝不能拖延发声, 而要越快越好, 同时充分体现自身的权威性。要在第一时间传播党委、政府的处置决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从而有效化解民众心中的疑虑, 避免因消息不明确或缺失而带来谣言泛滥和公众信任危机。
要坚持用事实说话, 做好正面宣传引导。真实性是新闻宣传的生命。因此, 地方媒体在新闻宣传的过程中, 既要报道个别事实, 也要从宏观上反映事件的整体情况, 要保证新闻报道准确、客观、公正, 从而帮助人们释疑解惑、澄清是非, 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和真相, 引导社会舆论。
要主动履行监督责任, 开办监督类节目, 使媒体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提出意见的重要渠道, 成为政府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的一面镜子。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舆论引导。例如, 针对本地区非法运营的“黑车”问题, 群众舆论反响强烈。地方媒体及时主动出击, 了解“黑车”的存在现状以及其给地区社会治安、百姓生活带来的问题, 并予以“曝光”。从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使其研究解决办法, 最终, “黑车”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三、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优势, 满足多层次的舆论需求
地方主流媒体主要面向的观众和服务对象是居住、生活在本地区的民众。因此, 其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 把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反映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传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努力做好“人”这篇文章。
要力求贴近实际, 立足本土。从本地区百姓关注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问题入手, 更好地反映本地区的时代特征和百姓的精神面貌。例如,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这一重大事件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地方媒体在宣传报道那些众人皆知的革命英雄的同时, 也应寻找本地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革命军人, 从他们身上寻线索、找故事, 让人们通过身边的这些老人的亲身经历和回忆讲述, 更加真切、真实地了解历史, 引起共鸣与思考。
要贴近群众, 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 以百姓的故事讲变化。对于中央、市、区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 更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而引起广大民众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关注, 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例如,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一些地区对老旧工业大院进行“拆除腾退, 产业升级”。如何让百姓认识了解、支持、参与此项工作?地方媒体应该在新闻宣传中尽量用鲜活的事例,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让普通百姓聊感受、 说变化。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不仅能够反映产业升级给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而且也能打消一些干部群众的疑虑, 使人们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新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引导, 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要贴近生活, 融入生活, 节目才能富有生命力和生活的气息。近年来, 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地方媒体更应该让记者真正走入百姓的生活中去, 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亲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中的问题、困难, 并在此过程中把更多的视角对准普通百姓, 记录他们的平凡生活, 讲述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贴近生活、靠近人心的宣传内容, 不仅能够增加节目的传播效果, 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形成好的舆论氛围。
要增强参与性与互动性。一方面, 通过线上、线下与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为地方媒体的发展想办法、出主意。另一方面, 针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广泛征集民意, 让普通百姓说认识、谈想法, 反映他们的真实声音, 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 发动普通群众成为媒体的特约通讯员, 用他们手中的手机、相机, 随时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突发事件、好人好事和新人新事。这些从普通群众中收集的新闻素材经过媒体记者的加工, 再以最快的速度奉献给观众。这能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和可看性, 还能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节目的热情, 使节目成为百姓爱看、想看的节目, 形成品牌效应, 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四、拓宽宣传渠道, 创新方法手段, 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多年的实践证明, 只有改革创新, 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取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因此, 地方媒体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进一步拓宽新闻宣传的渠道, 创新宣传的方法和手段, 努力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一是利用新手段、新技术, 发展新媒体, 拓宽地方媒体的宣传渠道。要不断加强自身网站、手机、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建设, 使之与传统媒体形成优势互补, 抢占舆论引导的新阵地。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上, 既要发挥传统主流媒体权威性、深度性、专业性等特点和品牌、资源、人才等优势, 也要发挥新媒体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和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 形成立体化、多角度、全覆盖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这样才能牢牢掌控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是要创新媒体宣传的方法和手段。一方面,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直播的优势, 对重大活动、政策宣传、热点新闻进行现场直播, “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把新闻消息传播出去, 让人们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同时, 记者现场对事件进行详细的解说, 引导人们正面思考, 从而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效应。另一方面, 在认真研究本地区受众群体需求的基础上, 增加不同的栏目, 既要有短评快的新闻栏目, 也要有深入、专业的专题栏目, 还要有服务百姓的民生栏目等。 通过这些栏目, 以不同的方式将新闻信息传播给不同的收视人群, 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三要积极研究探索, 在地方宣传部门的统筹下, 与公安、 信访等相关部门建立舆论引导的联动机制, 努力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社会热点、 民众关心的焦点事件或问题等, 及时、主动地发布相关信息, 纾解民众情绪, 从而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同时, 要联合相关部门对舆情进行及时监控, 并依据舆情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新闻宣传形式和舆论引导方式。
五、结语
地方媒体是党和政府宣传思想的重要媒介, 应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将党和政府的重点中心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联系起来, 用新闻宣传的方式将政府的心和民众的心联系在一起, 增加社会凝聚力。同时, 要通过创新宣传理念、 增加传播手段、拓宽宣传渠道等手段, 进一步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从而进一步加强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秋月.论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J].传媒观察, 2009 (13) :10-11.
[2]王玉辉, 敖柏.全媒体语境下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2) :34-35.
[3]李文宝.浅谈如何把握电视新闻舆论导向[J].今传媒, 2011 (10) :153.
[4]朱春阳, 张亮宇, 杨海.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目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 2014 (10) :25-30.
[5]杨华.地方广电媒体在公共决策中的舆论引导力[J].科技传播, 2013 (12) :5.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 篇3
会议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主持,湖北省、江苏省、上海市、四川省、青海省、江西省等六个省(市)分别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人口计生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2011年全国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取得的进展,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宣传倡导,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力度,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崔丽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宣传倡导,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社会宣传环境进一步优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卓有成效,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会议安排部署了2012年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要着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按照王侠主任的讲话精神和国家人口计生委2012年工作要点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继续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
二是要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要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积极推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专项立法及地方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利益引导、全程服务、严惩“两非”、统计监测的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全国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督导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区域协作查处工作取得突破;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开展对各省(区、市)的考核评估,加强对重点省份工作的指导。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的婚育观念。组织专家分析全国及分省“六普”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逐级确定“十二五”重点省(区、市)、重点市(地、州)和重点县(市、区)。召开全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出生实名登记信息共享、孕产期全程服务、修订村规民约等有效经验,加强检查督导和分类指导,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年度下降指标任务。
会议期间,人民网舆论情监测专家到会进行了“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专题讲座。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 篇4
选树先进典型是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大舆论的力度,让先进典型叫得响,立得住,让员工们学有目标,干有方向,笔者就选树先进典型做好舆论宣传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选树先进典型的意义
先进典型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在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中等各项工作中,业绩突出,具有强烈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群众普遍认可,值得本行业或单位学习效仿的优秀分子,树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员工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模范中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工会组织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提升职工整体素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二、选树先进典型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些单位在选树典型中存在一些误区,必须要纠正改进
(一)树立典型高大全,不顾客观事实把别人的优点集中一个人身上,添枝加叶,任意拔高,极力刻画一个完美型象,搞出来的事迹材料,连典型本人都不敢接受,不顾典型本人的意愿,为我所用,笔下生花,使先进变型,这样树起来的典型不仅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不利于大家学习,而且还会导制典型早日夭折,同时也使典型在本部门没法立足。
(二)评选典型上“不求过硬,典型的选树有严格的标准,只有达到超过这个标准才能被评为先进,树立典型从现象来看,一些单位在选树典型中存在不求过硬的失误,一是汇报总结工作时陷入“数学效应”的怪圈,为了扩大表彰面,按人数分先进名额,有的小单位,名额少或没有名额,工作很出色也无缘先进,还有的是选出来的干部多,工人少,机关的多,一线的少,影响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三)在就是宣传的典型“千人一面”一心扑在事业上,没有休息的全是工作日,不顾家庭,没时间照顾妻子老人,不注意休息,累坏了身体,对不起老人妻子儿女,超凡脱俗的形象,把成绩拔高对一些存在的的问题避而不谈,结果弄得脱离群众,脱离现实。
(四)在对待典型上“求全责备”,苟求典型完美,不从本质上,主流上去看先进性,而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评头论足,鸡蛋里找骨头,百般挑剔,只要是说错一句话,办错一点事,就吹毛求疵,挖苦,中伤,使个别典型承受不了沉重的工作压力,还增添了许多思想负担,致使典型当不下去。应该对典型进行培养教育,锻炼,典型也是人,也需要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完善。
三、评选树典型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必须突出时代性,时代性是典型的源泉,时势造英雄,先进典型是时代的产物,典型是引领那一个时代的典范和旗帜,是那个时代的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选树先进典型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关注时代大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勇担时代重任,站在时代前列,高唱时代的主旋律,展示时代新风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
(二)必须保证真实性,真实性是典型的生命,先进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他们源自生活,来自群众,有血有肉,生动鲜活,更因为他们真实可信,越真实越感人,越朴实越亲切,在舆论宣传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不谱美,切不可抓住一鳞半角强牵硬套,故意拔高,任意升华,要按先进人物的本来面貌塑造典型形象,把典型的特征搞准,把事运搞实,用平淡的语言,用平凡小事来展观崇高的精神内容生动,真实准确,事迹入情入理,评价适度,保证先进人物靠得住,信得过,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考验。
(三)必须体现群众性,群众是典型的基础,典型来自群众,来自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典型的培养者,评判员裁判员,先进典型之所以先进,不在别的,而在于得到最广大群众的拥戴,认可,信任,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就是叫得响立得住,站得稳,过得硬,树得久的根本原因。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认可不认可,做为选树典型的标准,防止“领导一言堂”“轮流当先进”或“材料说了算”等现象的发生,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
(四)必须具备先进性,先进性是典型的灵魂,先进典型是人,“人所具有的皆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平凡中见伟大,微处见精神的人,是一种自觉摒弃落后,主动崇尚先进的人,表现在思想品格上,先进典型的认识水平更富于超前性,开拓性,他们站得高,看得更远,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有敢于牺牲,乐于奉献,执着坚韧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在具体行动上他们即解放思想,又不好高骛远,即有聪明才智,又有苦干实干精神,即有远大抱负,又一步一个脚印,许多时候,他们却是总先行一步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力,新的思想理念,新的行为方式,新的价值观念,从而为普通群众做出榜样,因此在选树典型时,无论什么单位,什么工作岗位,但必须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是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树起来的典型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工会组织在选树典型工作中
如何做好舆论宣传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 篇5
一、新闻工作肩负引导舆论的使命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一词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 不仅是指纸质媒体的报刊杂志等, 还有立体的广播、电视, 更有主导舆论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 导致全民皆为记者。因此舆论的导向作用, 在当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传播真正代表和反映民意的舆论声音。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真实诉求, 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 并能就大众关心的问题, 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向着正确、积极、良好的方面发展, 摒弃那些消极的因素和信息, 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舆论的方向, 导引公众的目光关注正确的方向。新闻是政府的喉舌, 因此在工作中要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 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深度关注和报道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思想意识, 切实肩负起引导舆论的历史使命。在新闻工作中, 新闻人的良心是时刻受到考量的。工作中必须要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 担当社会责任, 为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是新闻的职能
在新闻领域中的舆论, 我们可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待, 舆论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再现, 舆论的存在是一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客观反映。舆论的产生和传播, 可以在受众中产生强大的意识形态中的力量, 从而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观念。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日常的工作职能就是和舆论密切相关。如何体现好新闻工作的职能, 反映受众的心理和意志, 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新闻工作对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报道和反映, 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心理。所以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 反映大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都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能。优秀的新闻工作可以利用新闻舆论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等, 同时还可以激发群众的正确的思想意识,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共创中国美好梦想,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现舆论和引导舆论, 尤其是对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所说的热点问题, 一般是指某一个阶段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社会的重要矛盾冲突以及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 把人们急于知道的、迷惑不解的问题, 及时通过媒体, 公布于众。引领公众的视线,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使民众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特别要坚持在新闻报道中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及超前意识。利用媒体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深入实际, 深入新闻现场,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反映舆论的本质和真相, 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
三、高标准严要求去做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性是其主要的特点, 但是新闻舆论还要克服一般化、平常化的弊端, 深层次、深入化、高质量, 应该是新闻采编的原则。同时在新闻的采编中要尽量扩大其辐射作用。高标准和严要求才能出现好新闻, 发挥舆论的引导和宣传作用。有些人认为, 新闻工作不出问题就是好新闻, 但是真正的新闻不仅是不出问题, 而是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才是根本。在传媒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电视新闻受到网络媒体的严重冲击, 尤其是年轻的受众群体,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互联网上, 所以不提高标准, 不作出真正的好新闻, 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是不容易的。提高竞争力的第一步是要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指导性。另外新闻采编工作还要和时代紧密相关, 紧扣时代的脉搏, 宣传和讴歌当代社会中的先进人物, 鼓舞大众的积极向上的士气。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客观性, 新闻工作者要本着这一宗旨进行新闻工作的采编和制作。同时新闻的真实和客观也是媒体生命力的体现。尤其是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期, 人人都有一个照相机, 人人都是记者。新闻媒体如果再不能做到客观和真实, 那么势必要失去人民大众的心, 没有受众的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 新闻采编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力求真实客观, 反映社会的真实现象, 宣传党对民生和社会运行中的方针和政策。
四、新闻采编要具有思想中心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 即替党和政府说话的机构, 但是同时也是大众百姓的代言人。因此新闻工作应该是统领人们思想的中心, 新闻工作在媒体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中心”的作用, 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吹响号角。充分利用典型引导的作用, 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中、社会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 通过报道这样的新闻, 引导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风气, 提倡和宣传正确的思想观点, 讴歌先进的行为, 从而引导公众的思想和意识。对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首先要有时代感, 其次要有真实感, 最后要有导向性。先进人物来源于人民大众中间, 所以报道的人物要能被大众接受。形象鲜明生动具有一定的中心思思想意识。
五、新闻真实性对于受众的思想导向作用
新闻采编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因为新闻媒体对大众的思想意识有一个导向的作用。而真实性则是导向的根基。新闻离开真实性就没有生命力, 没有真实性的新闻, 也就不具备导向性的作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新闻导向, 必然是错误的舆论导向。新闻要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着正确的方向看齐, 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 反而会因为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 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民意表达的责任, 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真实可靠的信息的提供能给政府工作提供正确的参考, 虚假不实的信息提供则会误导政府的工作决策。新闻工作的真实性, 对于受众来说, 其辨识度不高, 受众有时更关心新闻工作的兴趣性, 这是引导受众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 用舆论去引导人们的思想, 是新闻采编工作的职能也是具体的客观规律。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是一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产物。正确的舆论导向, 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媒体人, 要重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做好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宣传工作, 做好大众思想意识的引领工作, 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中国梦的实现, 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舆论的产生和传播, 可以在受众中产生强大的意识形态中的力量, 从而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观念。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日常的工作职能就是和舆论密切相关。如何体现好新闻工作的职能, 反映受众的心理和意志, 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一词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 不仅是指纸质媒体的报刊杂志等, 还有立体的广播、电视, 更有主导舆论的第四媒体互联网。新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发现舆论和引导舆论。
关键词:新闻采编,舆论导向,贴近实际
参考文献
[1]于冠深.新闻真实与舆论导向[J].青年记者, 2011, (01) .
[2]钟振玲.电视新闻编辑的舆论导向作用[J].新闻窗, 2011, (01) .
[3]范以锦, 杨凡.舆论监督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12) .
[4]程金福, 宋友谊.论舆论监督语境内涵在当代中国的建构[J].江淮论坛, 2010, (04) .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 篇6
一、切实增强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共六部分28条,对深化价格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详实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湖北价格改革任务繁重、情况复杂、矛盾集中,如何引导舆论,让社会了解物价部门的职能、价格工作的作用和成效,赢得舆论支持,是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物价系统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做好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的重大意义。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是争取各方支持、顺利推进价格改革和调控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形势下价格工作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五个湖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充分认识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全局意义,树立全省物价系统上下“一盘棋”思想,增强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作为推进价格改革和价格业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总结经验,牢牢把握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正确方向
2013年以来,我省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物价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改委、省委省政府、省物价局党组决策部署的宣传更加及时准确,价格改革和监督检查反垄断的宣传更加富有成效,价格调控决策宣传和对外宣传更加扎实有力,价格公共服务宣传更加广泛深入,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局积极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基本上做到了报纸上有文字、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网络上有互动。截至11月底,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CCTV1、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荆楚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消息362篇,尤其是及时宣传报道了全省物价工作会、宝马和奥迪汽车反垄断执法等中心工作、热点事件;在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贸导刊》、《中国经济导报》发稿28篇,基本上做到“期期都有湖北的文章”。截至12月1日,我局门户网站访问量达15168105人次。
通过近年以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在做好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方面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第一,坚决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主旋律,这是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第二,坚持围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和促进物价事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全力做好物价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宣传,这是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中心任务;第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加强宣传,最大程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扩大影响,这是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职责;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这是加快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五,坚持加强领导,扩大开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这是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根本保证。这些经验是近年来全省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做好新形势下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宝贵资源,必须倍加珍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倡导一切有利于物价工作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取向,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价格公共服务需要,积极创新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制度机制,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促进物价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也是扎实有效做好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总体要求。
三、改进宣传方式,提高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性
(一)清晰了解和区分不同层面的宣传工作对象
价格工作涉及广泛,要注意区别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的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全省物价系统、其他党政机关、人大政协、街道社区等不同层面对物价部门的了解程度不同,全省专家学者、网民、工薪族、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者对价格工作的期望和诉求不同。要根据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宣传载体,发布不同群体和阶层感兴趣、能理解的宣传内容,如结合“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深入农户、商家、社区、企业、学校、医院、景区进行宣传,探索建立微信微博、网络在线访谈,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利用政务信息、价格动态及信息公开简报,加强对全省各级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宣传,使他们对价格工作从了解、理解到关心支持。
(二)集中力量围绕价格工作重点和亮点开展宣传
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资源有限,要集中力量做好重点宣传,加强印象,凸显亮点:一是紧扣中心围绕重点开展宣传。做好重大价格政策出台前后的专题宣传,围绕重大价格改革的推进做好宣传解释、针对开展的重点活动进行系列宣传。二是突出价格监管宣传。定期向社会公布物价部门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维护群众价格权益方面的做法,曝光情节严重的价格违法行为,并在消费集中的节日节庆前夕作出相关的消费警示,打响“12358”价格投诉举报热线品牌。三是突出价格法律法规和价格方针政策宣传。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利用《价格法》颁布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依托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以及自办刊物和局门户网站深入开展价格法律法规和价格方针政策的宣传,增进社会对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与掌握。四是突出对全省经济、价格形势的宣传。通过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向政府提供价格预警预报和决策参考,适时、适度向社会公布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动态,引导生产、经营与消费。五是突出惠民生、促和谐的宣传。宣传加强价格调控、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体现价格改革中对低收入群体的优惠政策;加强对教育、药品、医疗服务等价格热点问题反馈。六是突出物价部门自身建设的宣传。围绕局机关作风、效能以及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切实提升全省物价部门整体精神面貌和部门形象。endprint
四、完善工作机制,推进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规范性
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和完善适应当前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机制:一要尽快建立舆情监测分析制度。注意收集与物价工作密切相关的舆论信息,注意分析判断趋势苗头。摘编刊发舆情监测报告,供领导决策参阅。二要建立价格宣传定期会商制度。盘点近期价格热点问题及突发性价格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宣传工作重点,省局各相关处室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及时提出相应的宣传工作方案,同时还要注意上下联动,指导和支持市县物价部门同步做好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三要建立新闻发布和通报机制。加强与各级新闻主管部门及相关媒体的沟通与协调,定期与新闻主管部门及主流媒体进行交流,通报有关价格政策,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价格热点问题进行政策宣传和答疑解惑。四要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细化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要快速处理、妥善应对网络、媒体突然出现的舆情,避免因处置舆情不当引发更大范围热议,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五要丰富媒体合作机制。要进一步丰富和灵活运用与《中国经贸导刊》、《中国经济导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的形式,加强配合,密切沟通,建立长效机制,提高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实效。
五、丰富宣传载体,全面提升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水平
(一)密切与大众传媒的交流合作,强化价格公共服务职能
一是要继续办好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栏目。当前湖北省内各地物价部门都在当地主流媒体开设了《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开》专栏,为百姓消费提供了较好的信息服务,这是一项体现价格公共服务职能和创新价格监管思路的好机制,应当继续加强与媒体的联系,确保这些民生价格信息专栏发布及时、数据准确。此外,近年来我省部分市县物价部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也在部分大众媒体上开辟了专页、专版,应当继续发挥其在正面展示价格工作开展情况方面的宣传作用。二是要加快推进与数字电视和知名网站的合作,要充分利用湖北楚天传媒数字电视和《荆楚网》等网站的互动功能深化价格信息的公共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本地热门的民生论坛的合作与互动,逐步推进网络舆论引导和政策解释工作,充分利用已建立起来的网络信息员队伍,做好舆情分析和引导,认真搜集相关价格方面的新闻和评论,汇总、整理新闻媒体对价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舆情动态。
(二)发挥各类自办载体特色,多角度体现价格工作动态
一要充分利用政务信息、《湖北物价》工作简报和《价格通讯》内部刊物三层宣传平台,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价格工作动态。进一步扩大这些宣传刊物的发送范围,特别是把《湖北物价》工作简报作为价格服务进万家的重要宣传资料,带到农户、商家、社区、企业、学校、医院、景区。二要完善物价部门门户网站的部分栏目,开辟“湖北知名品牌价格指数”、价格热点问题讨论等栏目,努力创新方法和手段,增强互动性,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吸引网民,提高点击率,把门户网站办成对外宣传的主阵地。三要努力提升《湖北物价》工作简报和《价格通讯》内部刊物的办刊水平,提高刊文质量,强化其在系统内部、以及对专家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三)开展新媒体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进一步丰富宣传工作载体
当前基于网络互动平台和手机增值服务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发展出数字报纸、数字广播、互动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形式,特别是QQ群、微博微信、手机短信成为目前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近期,我省部分市县物价部门利用微博创新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开工作,利用手机彩信增加价格投诉举报渠道都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物价部门形象。要尽快开展对新媒体利用的调研工作,作出可行性评估,对较为成熟和已有成功经验的新媒体要大胆试点,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价格宣传载体。
六、强化队伍建设,增强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工作力量
全面深化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新形势、新任务对价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要创新,思想观念和业务知识必须更新。适应这一要求,就必须提高全省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一要积极开展价格宣传培训。邀请专家开展媒体应对、新闻发布、网络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等方面的相关讲座,传授宣传理论、介绍情况,为物价部门提高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水平及应对突发事件打好基础。二要注意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要创造条件与全国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和省政府其他厅局开展宣传工作经验交流,并从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三要利用社会资源扩建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队伍。除在全省物价系统内部巩固价格宣传队伍外,还要利用湖北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充分调动省内价格专家学者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要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和“记者联络会”,邀请记者全程参与重要价格活动等形式,组成一支关心理解支持价格工作的宣传队伍,不断提高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的效果与影响。
七、严格奖惩加强保障,激发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积极性
要不断完善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管理考核制度。要明确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由各级物价部门办公室归口管理,各市州、县(市、区)物价部门和省局各处室单位都要明确价格宣传工作联络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并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结合年度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市县、处室和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新闻媒体追踪的重大价格事项,不能及时反馈和有效应对,或不遵守保密规定和新闻纪律,造成报道严重泄密或者失实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要全力保障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从车辆安排、经费支出、设备配置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从事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同志,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照,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培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的工作队伍,不断提升价格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用典型宣传引导舆论】推荐阅读:
舆论宣传引导05-08
典型事迹宣传简报08-08
先进典型宣传学习08-26
浅谈如何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09-24
用典型的文章结构写作09-26
重视舆论宣传10-07
宣传引导11-21
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07-25
用先进典型促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06-17
市园林局效能风暴行动舆论宣传工作实施方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