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辩论稿

2024-05-17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辩论稿(通用7篇)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辩论稿 篇1

1、手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的生活。时下我们很多小学生都在使用手机,但我认为手机的弊端是非常大的,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上课,还会诱发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给家长带来负担,所以,我方认为,小学生不应该使用手机!

2、手机虽然方便,但它一旦进入校园,难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在上课期间,发短信、聊天、玩游戏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老师讲的知识,他们就很难掌握,一定会影响学习。

3、有人说,“小学生佩带手机是为了在突发情况下报警”。我认为,突发事件毕竟是少有发生,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也会有老师、学校领导或者同学在场,小学生根本不必配备使用手机。

4、也有人说,“小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初衷是方便与父母联系”。我要说与父母及时联系是应该的,家长与孩子之间联系方式很多,并不是只有通过手机打电话、发信息两种方式,完全可以借助于固定电话,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联系。

5、虽然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但在小学生眼中,手机更多的是当作一种玩具而更不是通讯工具,俗话说“玩物丧志”,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差,使用手机会使小学生沉溺于迷人的手机游戏或网络游戏中,甚至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更有甚至,以手机作为早恋的工具。

6、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去研究如何使用手机,如何玩手机游戏。几个大学生的自杀都是因为手机拍照引起的,难道我们不能对这些事件进行深思并得到启发吗?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辩论稿 篇2

一、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现状

在机场、车站、码头,在等车的人中不乏有专心致志摆弄方块形的东西的人,这些人总是显得那么时尚,新潮,那么另类,不仅如此,就是在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在公交车上、地铁上,有这样的一群人,耳朵上塞着一个东西,神情木然或悠然,如果回到三十年前,你一定会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但现在,就连一位老年人都会告诉你,他们都在玩手机。在这些玩手机的人当中,有大量的在校学生。你一定会问,难道这有什么奇怪吗?如果这种情况蔓延到学校课堂上、考场上,你还会这样不屑一顾地问吗?

现在学生拥有手机,早已不是新闻了。并且饱有量在不断地攀升。据笔者调查,在普通中学,手机饱有量在60%以上,重点高中还要高于这个数字,部分学生甚至有两部三部手机。在我市中学校园里,午休或下课时,不论在教室、走廊还是操场内,都能见到学生们用手机通话、发短信或玩游戏,这样的情景,已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景观。

二、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利大还是弊大

中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关键取决于中学生带手机的利与弊,利大于弊,带;否则,禁止。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1. 学生带手机的利中之弊

学生有了手机,便于和家长联系,发生危险也好随时求助。家长也可随时给孩子打电话,可以让家长放心。但是,学生在校学习,一天八节课,有的中学还有晚自习,学生有多少时间和家长通话联系呢?如果真需要打电话,校内有IC电话。再者,学生到了学校上课,安全就由学校来负责,如果真存在需要打电话求助的情况,那学生肯定不在学校了,学生逃课,责任心强的教师第一时间就和家长联系了,就不存在学生打电话求助的理由了。笔者一次午休期间去网吧查本校的上网学生,看见本市另一所高中的一名学生(从其所穿的校服确定的)在打电话,对方说什么,不知道,但他说的笔者听得很清楚:“妈,我在学校呢。”

带手机可以和老朋友常联系,保持友谊;有手机可以和老师、同学联系,请教问题很方便。可是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面对面地交流更方便;在校期间与不在本校的老朋友联系,把这样的事情放到假期更好。

带手机上学,需要时可以上网查点资料,课余时间听听音乐,休息一下也未偿不可。不过有多少学生可以做到,听音乐只在课间,而不带到课堂上呢?笔者在批作文的时候,曾批到不同班级却完全相同的一篇作文,事后调查才知道,他们是在网上搜索的。

2. 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等地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件,再如电白发生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这样的例子今年就发生一例。3月份,海南省三亚民族中学一黄姓女教师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受到学生手机短信的恐吓和威胁 (人民网海南视窗6月4日电记者:雷诺) 。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发威胁短信就涉嫌违法了,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2)不良的手机短信和黄色手机视频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继网络之后,近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和手机视频。“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着急;新型手机还能播放视频,不法网站上有黄色视频,学生用手机下载很方便,因而有识之士惊呼“谁来清除手机黄毒”,但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笔者所在的学校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学生在课堂玩手机,老师当场没收手机和手机卡,事后老师把手机、手机卡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第二天发现手机卡被盗,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盗取手机卡的是被没收手机的那名学生,不盗手机,只盗走手机卡,为什么?难道卡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据调查,许多学生说他们用短信进行“文字调情”。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大量收发短信,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使用者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还有更严重的情况,部分学生对手机存在依赖性,一个经常玩手机的学生对笔者说,不经常摸摸手机,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空落落的。笔者还见过一个学生,经常出现双手拇指弯曲,并出现规律性的颤动,据知情人说,这是长期玩手机留下的后遗症。

(3)扰乱课堂纪律且助长学生攀比心理。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授课、学生听课。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学习的热情慢慢地淡了;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学生玩手机游戏影响听课,影响休息。很多手机都有游戏的功能,随着新机型的不断推出,手机的游戏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有的手机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游戏。这就大大方便了一些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可以通过手机玩游戏,虽然不如网吧里尽兴,但足可以让自制力差的同学乐不思蜀,课间玩、上课也玩。影响听课质量。放学后也玩,占用了写课外作业的时间。晚上在床上也玩,没有节制,直接导致第二天上课睡觉,影响自己和他人听课。

(4)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7月29日)。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据CNN报道)。这还是手机吗?是炸药包。

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弱,专抢学生的手机,给学生带来了安全隐患。

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较差,经常在马路上打电话接电话,容易酿成人身伤亡的惨剧。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我们还在为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进校园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呢?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 (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 ,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呢?

有人认为,学生玩手机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方法来解决。但笔者认为,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教育,但能不能不玩手机,不好断言。

努力学习与玩手机相比,哪一个更有诱惑力呢?很多学生厌于学习之苦,惭惭地就用玩手机游戏来打发时光,一个爱玩手机的学生说,手机被没收之后还央求家长去买手机的原因是不摸模手机,心里总是感觉慌慌的。

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之利弊分析 篇3

一、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现状

在机场、车站、码头,在等车的人中不乏有专心致志摆弄方块形的东西的人,这些人总是显得那么时尚,新潮,那么另类,不仅如此,就是在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在公交车上、地铁上,有这样的一群人,耳朵上塞着一个东西,神情木然或悠然,如果回到三十年前,你一定会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但现在,就连一位老年人都会告诉你,他们都在玩手机。在这些玩手机的人当中,有大量的在校学生。你一定会问,难道这有什么奇怪吗?如果这种情况蔓延到学校课堂上、考场上,你还会这样不屑一顾地问吗?

现在学生拥有手机,早已不是新闻了。并且饱有量在不断地攀升。据笔者调查,在普通中学,手机饱有量在60%以上,重点高中还要高于这个数字,部分学生甚至有两部三部手机。在我市中学校园里,午休或下课时,不论在教室、走廊还是操场内,都能见到学生们用手机通话、发短信或玩游戏,这样的情景,已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景观。

二、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利大还是弊大

中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关键取决于中学生带手机的利与弊,利大于弊,带;否则,禁止。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1.学生带手机的利中之弊

学生有了手机,便于和家长联系,发生危险也好随时求助。家长也可随时给孩子打电话,可以让家长放心。但是,学生在校学习,一天八节课,有的中学还有晚自习,学生有多少时间和家长通话联系呢?如果真需要打电话,校内有IC电话。再者,学生到了学校上课,安全就由学校来负责,如果真存在需要打电话求助的情况,那学生肯定不在学校了,学生逃课,责任心强的教师第一时间就和家长联系了,就不存在学生打电话求助的理由了。笔者一次午休期间去网吧查本校的上网学生,看见本市另一所高中的一名学生(从其所穿的校服确定的)在打电话,对方说什么,不知道,但他说的笔者听得很清楚:“妈,我在学校呢。”

带手机可以和老朋友常联系,保持友谊;有手机可以和老师、同学联系,请教问题很方便。可是学生一整天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面对面地交流更方便;在校期间与不在本校的老朋友联系,把这样的事情放到假期更好。

带手机上学,需要时可以上网查点资料,课余时间听听音乐,休息一下也未偿不可。不过有多少学生可以做到,听音乐只在课间,而不带到课堂上呢?笔者在批作文的时候,曾批到不同班级却完全相同的一篇作文,事后调查才知道,他们是在网上搜索的。

2.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等地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件,再如电白发生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这样的例子今年就发生一例。3月份,海南省三亚民族中学一黄姓女教师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受到学生手机短信的恐吓和威胁(人民网海南视窗6月4日电记者:雷诺)。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发威胁短信就涉嫌违法了,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2)不良的手机短信和黄色手机视频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继网络之后,近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和手机视频。“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着急;新型手机还能播放视频,不法网站上有黄色视频,学生用手机下载很方便,因而有识之士惊呼“谁来清除手机黄毒”,但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笔者所在的学校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学生在课堂玩手机,老师当场没收手机和手机卡,事后老师把手机、手机卡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第二天发现手机卡被盗,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发现,盗取手机卡的是被没收手机的那名学生,不盗手机,只盗走手机卡,为什么?难道卡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据调查,许多学生说他们用短信进行“文字调情”。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大量收发短信,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使用者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还有更严重的情况,部分学生对手机存在依赖性,一个经常玩手机的学生对笔者说,不经常摸摸手机,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空落落的。笔者还见过一个学生,经常出现双手拇指弯曲,并出现规律性的颤动,据知情人说,这是长期玩手机留下的后遗症。

(3)扰乱课堂纪律且助长学生攀比心理。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授课、学生听课。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学习的热情慢慢地淡了;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学生玩手机游戏影响听课,影响休息。很多手机都有游戏的功能,随着新机型的不断推出,手机的游戏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有的手机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游戏。这就大大方便了一些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可以通过手机玩游戏,虽然不如网吧里尽兴,但足可以让自制力差的同学乐不思蜀,课间玩、上课也玩。影响听课质量。放学后也玩,占用了写课外作业的时间。晚上在床上也玩,没有节制,直接导致第二天上课睡觉,影响自己和他人听课。

(4)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7月29日)。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据CNN报道)。这还是手机吗?是炸药包。

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弱,专抢学生的手机,给学生带来了安全隐患。

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较差,经常在马路上打电话接电话,容易酿成人身伤亡的惨剧。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我们还在为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进校园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呢?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呢?

有人认为,学生玩手机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方法来解决。但笔者认为,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教育,但能不能不玩手机,不好断言。

努力学习与玩手机相比,哪一个更有诱惑力呢?很多学生厌于学习之苦,惭惭地就用玩手机游戏来打发时光,一个爱玩手机的学生说,手机被没收之后还央求家长去买手机的原因是不摸模手机,心里总是感觉慌慌的。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分析 篇4

校:肥城一中

课 题 组:高二(7)班五组

长:张舵

成员:廉翔宇

张广琨

魏祺

郭庆炜

郭恒玮

王秋淞

段绍祖

指导老师:胡阔学

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2月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手机使用的利弊,对于使用手机的同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

手机

利弊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成就如雨后春笋快速涌现,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讯技术的发达大大地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今,手机这一通讯工具已是非常普及,连清幽的校园之中,也随时可以看到有学生在打电话、收发短信。

为了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让学生更清楚使用手机的利弊。于是小组提出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分析》这一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能够文明使用手机。

研究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手机使用者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并能合理使用手机。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组织采用的形式,培养自己的收集、分析、处理和解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这次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共享资源的能力。

4..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和丰富经验,主动地参与到研究的实践中来。

人员安排 郭恒玮

任务: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

张广琨、段绍祖

任务:从报刊、网络去收集手机的利弊,并查找相关视频。

张舵、廉翔宇

任务:分发调查问卷及走访调查。

郭庆炜、王秋淞 任务: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并组织安排一次班会活动及辩论活动。

魏祺

任务:撰写调查报告。

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提出阶段

根据社会上自身所见识到的实际现象以及通过咨询有关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确立研究主题。

(二)调查研究阶段

(1)张广琨、段绍祖从报刊和网络上去收集手机的利弊,特别是对中学生的影响。并把主要的点列举出来交给郭恒玮作为设计调查的依据。

(2)郭恒玮根据第一组成员给予的数据,集思广益,和指导老师一起探讨如何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纬度设计有效的有价值的调查问卷。

(3)张舵、廉翔宇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在确认研究对象的三个班级分发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家长和老师进行面谈式访问以及电话访问并且作下相关记录。其中,指导老师起到联络的作用,并指导材料的记录。

(三)整理汇总阶段

(1)郭庆炜、王秋淞把填写好的有效的调查问卷进行数字汇总。把三份调查报告纵向进行对比。

(2)指导老师核实调查结果。

(3)成员交流讨论在调查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由组长总结。

(4)魏祺将心得体会汇总并攥写调查报告

结果及讨论

对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我们一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35份,废卷1份;另发出并收回了老师调查问卷10份和家长调查问卷20份。在收回的调查卷中,拥有手机(包括小灵通)的学生人数占了大多数(55.5%),剩下没有手机的人中,打算购买的人占了43.3%,即在不久以后,75%以上的同学都将拥有手机(包括小灵通)。在拥有手机(包括小灵通)的同学中,使用在2年以内的占77%,调查显示,同学们通常用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每月花在手机上的钱占零用钱的40%的同学有80人,40%~70%的有42人,70%以上的为12人。在上课期间,没有使用过手机的占大多数(为52%),偶尔使用的为36%,经常使用的为12%。

据调查,家长、学生、教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分为了3类。

赞同

反对

无所谓

家长

50.5%

46.4%

3.1% 学生

65.5%

24.5% 10% 教师

12.4%

75.5%

12.1%

通过对家长、学生、教师在学生是否应该持有和使用手机的态度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三种态度即赞同、反对以及无所谓的原因不尽相同。见下表:

赞同原因

反对原因

无所谓的原因

家长

其他(65.6%)

便于沟通(34.4%)

影响学习(26.5%)

浪费钱

(34.5%)

造成攀比(39.0%)

对此话题不感兴趣(59%)

认为利益相当(41%)

学生

其他(46.5%)

便于沟通(53.5%)

影响学习(55.9%)

浪费钱

(24.4%)

造成攀比(19.7%)

对此话题不感兴趣(37%)

认为利益相当(63%)

老师

其他(54.1%)便于沟通(45.9%)

影响学习(43.2%)

浪费钱

(22.4%)

造成攀比(34.4%)

对此话题不感兴趣(21%)

认为利益相当(79%)

显然,手机给该校学生生活和学习肯定带来看许多影响。这些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有利有弊两个方面:

1.对我们有利的方面

(1)便于交流与沟通

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交际。62.8%的学生及 12.8%的老师认为高中生使用手机能更方便与朋友家人和老师的交流与联系。另外,部分手机的摄像功能能够看到对方形象增加乐趣和亲切感。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朋友家人谈心可放松许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我们主张学生不仅学习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获取信息、拓宽眼界

手机中带有的电子时闹,有利于同学们准确掌握时间,安排作息和出行。而计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进行各种复杂运算。

部分手机还附有其它先进功能,比如:通过手机上网,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要闻,拓宽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收听气象讯息,为我们出行做出提示,减少旅途困难。

总之,手机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与好处,所以哪怕价格昂贵也迅速普及,让很多中学生持有使用。

2.对我们有弊的方面

(1)影响学习

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有12%上课经常使用手机,36%的学生上课偶尔使用手机,毕竟部分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如此以来,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必定大受影响。有时学生们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这些同学往往是想接有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2)影响他人、集体

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

镜头一:图书馆内,本来只有轻轻的脚步声与翻书声,突然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响起,众多老师和学生怒目而视。

镜头二: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不少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老师侃侃而谈是,突然冒出一阵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惹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和同学的思绪都被打断了。

镜头三:已是凌晨,某学生宿舍,窝谈会早已结束,但见一些蚊帐内不断传来按键声,手机屏幕闪亮,一些学生与电话里的他(她)倾诉心声。害得别的室友学习了一天,却不能及时入睡,不得不与“手机一族”同时“下班”。如此以来,也难怪老师和同学抱怨纷纷了。

(3)考试作弊

根据我们现场采访表明,有少部分学生利用手机小巧,便携的特点,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

(4)铺张浪费

9.33%的同学表示他们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占当月零花钱的70%以上,每月花费占40%-70%的也有30.6%。高中生都没有收入,他们没把钱花在购买学生习辅导资料上,却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5)攀比成风

现在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再说,他们选手机时也并不是看功能和实用价值,而是看外观和价钱。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这手机不带还好,带到学校就成了攀比的筹码。

手机族们常常买一些饰品给它们装扮一番,而在挑选这一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攀比现象。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较为严重,你有三十二和弦,我就要新款彩屏;你的手机能录音,我的能数码拍照。一时间,校园内手机竟成为流行趋势的风向标。所以,据我们调查、分析,中学生佩带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已构成了攀比现象。

(6)“手机中毒”

过度使用手机不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更不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据我们搜集的有关资料,现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要么言语粗俗,烦躁不安,要么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的表现。

“手机中毒”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7)侵犯他人隐私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市场内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共买出2500万部,比数码相机还要多。预计到2008年,带摄像头的手机将占据整个手机市场的一半!带摄像头的手机如此快速的普及,不得不让人担心个人隐私问题。来看我们身边的中学生,拿着“摄像头”干嘛吧。老师上课讲的津津有味眉飞色舞,浑然不觉下面几个“摄像头”早已“咔、咔„„”从不同角度来了个“全记录”,下课后就成了同学的谈资笑料„„

有时这些手机偷拍下来的图片还被好事的同学发到网上,和众“网友”们一起分享,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同学们和老师的反感和忧虑,难道以后要带面具上学吗?

(8)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9)移动上网,防不胜防

本来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一直是老师家长为之头疼的问题,虽然反复教育,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少年。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移动QQ是许多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学生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甚至引发网恋。

(10)

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一些资料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引响机体健康,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长期使用手机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增加。去年,国际癌症研究所将极低频辐射列为人类可疑致癌物质。这一结论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希望从预防控制的角度,努力避免电磁辐射。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或音乐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

相关建议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引导正确使用。

第一、同学们普遍认识到使用手机是一件既有利也有弊的事情,放任自流肯定不利于事情的发展,但是禁止使用也是错误的,与时代的潮流是不相符合的,也没有真正了解现代中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我们们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大趋势。

第二、对使用手机存在的问题,很多同学能够正确认识,普遍认为,从根本上克服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同学们的自身素质和对这些弊端的消极作用的正确认识。一位同学这样说:“对于上课玩手机者或者因手机而影响学习者,同学们认为大部分都是不热爱学习、不愿学习的人。对于这类学生,就算禁止他们带手机,他们也会对别的东西感兴趣,也会影响学习成绩。一个想学习的人,爱学习的人,是不会受其影响的。

第三、至于利用手机作弊,同学们认为就算没有手机,要想作弊的人也有一大堆方法。

第四、全面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根本不可能。有同学反映:“我们认为如果强制性地禁止同学们使用手机,这也是侵犯使用者的权利的。我们想减少以上现象的出现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大家的个人素质,对于手机的实际操作在使用者手中,只要其思想正确,他便会自然正确使用手机。”

心得体会

感想: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也有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处:方便通讯,能及时与父母、同学、老师交流。大部分手机功能多,如电子词典,网页浏览等等。这些功能如果同学们能够正确地利用,会有很大的帮助。发送信息也能更快捷,讯息方便传达。

中学生使用手机引起的弊端,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手机使用不当或是过度使用,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手机,时时处处不离。且多用于发短信闲谈,听音乐,玩游戏,浪费时光。在学校里,把手机当成娱乐工具,无心学习,上课玩手机,夜里不按时睡觉,违背手机原本的意义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齐鲁晚报》

2、《报刊文摘》

3、 附件

调 查 问 卷(学生)

1.你有手机吗?()

A、有

B、没有

2、你有几部手机?()

A、0

B、1

C、1部以上

3、你的手机是从何而来的?()

A、自己购买

B、父母购买

C、亲戚赠送

D、父母用过的

4、你的手机有何用途?()

A、与家长联系

B、与朋友聊天

C、发短信

D、玩游戏

5、你平均一个月在手机上的费用是多少?()

A、30元以下 B、30~50元

C、50元以上

6、你认为手机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A、影响课堂秩序

B、影响学业

C、浪费金钱

D、有害于学生思想健康

E、带来不良风气比如攀比风

7、买手机时你一般考虑哪些因素?()

A、性能B、价位、品牌D、服务E、流行趋势

8、你什么时候使用手机?()A、只在家B、全天带在身上C、偶尔带D、出门时带

9、你觉得是否有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必要?()

A、是

B、否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辩论稿 篇5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开篇明义,定义先行,我方对手机的定义是移动电话的别称,具有通讯、游戏、上网等诸多功能,对距离的定义是时间或空间的相隔长度或是认知、感情上的差距,对疏远的定义是关系、感情的不亲近。在探讨辩题以前,我方想先给大家描述一个当今的现象。南昌晚报曾报道过一个这样的现象,一位工程师蔡权组织了一场高中同学的聚会,原本他期待和老同学们畅聊一番,同学们相见时气氛火热,但落座后就有人低头戳手机。一开始大家还了得火热,但上菜以后大家就开始边吃饭边玩手机。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在家宴、聚会上人们各自埋头于手机而忽视周围亲人朋友的现象已经是社会上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我方认为手机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觉得手机使人与人之间认知、感情上的差距拉大。对此,我方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首先,手机的存在已经大大的占用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众所周知,面对面交流是

人类数千年来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消除人们认知,感情上差距的主要途径。现如今,手机已经走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手机具有快捷、方便、多元化的特点让人们更热衷于使用手机,进而占用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最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认知、感情的差距被拉大。以往人们走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都会亲切的打声招呼或是点头微笑一下,而现在有多少人走在路上是遇不到熟悉的人的,是大家都不出门吗?当然不是了,是路上的人们都低头玩弄着手机。这让我不禁地想到一句网络用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着手机”这句话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句网络用语,而是一句警示语,警示着人们手机正在通过占用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来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感情的差距。所以我们认为手机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其次,手机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以及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关系的疏远。比如短信的群发,一天之内接受到数条相同的短信,相信你不会对这条短信甚至是发短信的人有什么好感。在今天,一条短信可以转发给许多人,但是情感也能像短信一样被复制,被转发?这样反而给人们之间的交流造成了沟壑,你可能觉得你的朋友只给你发了一条短信,但实际上他给许多人都发了一样的短信,这样就两个人之间就存在着沟壑,进而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感情的差距,最终疏远了人们的距离。

再次,手机导致了手机依赖症患者和拇指一族的出现。很多人仿佛快变成了手机的奴隶,有人会觉得我夸张,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智联招聘调研显示,高达78.86%的白领在没事的时候喜欢用手机打发时间,68.56%的白领坦言醒来后除了睁眼就是摸手机,60.39%的白领表示手机减少了与身边人的当面沟通。所以当很多人真的必要面对面交流时,当他们失去手机时,他们就会觉得特别不适应,没有手机的交流了,当人们长久的习惯于使用手机交流必然造成对手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可能会对我们面对面的交流造成影响,当你习惯于手机交流和身边人交流的时候就会羞于表达,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难道这不正是拉大了人与人之间认知、感情的差距,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吗?

所以综上,我方认为手机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二辩:

Q1.对方辩友你好,你们认为在物理距离遥远的情况下,因为手机的便利性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对吗(对)但我认为这时的手机只是充当一个交流的工具,而且我们不一定是通过手机进行远距离的交流,那么你凭什么认为是手机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因为我们之间交心交流的多了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近一步呢? 这里会有怎么样的回答,而我方认为在远距离的情况下,手机的使用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原本的关系变得疏远,如远方的朋友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不管通过qq还是视频我认为,口述并不等同于感同身受,时间一长,你们的认知共鸣减少了,你们的关系难道还能像之前一样吗?

(对方回答,那么远距离的交流方式必然导致不能感同身受,那又怎么能是手机带来的局限性呢?)那我应该如何反驳还是自己本身存在漏洞,那又该如何陈述不被对方抓住小辫子

Q2.对方辩友你好,请问你现在是否是使用手机作为你的主要的交流的方式?

(回答否或者不一定)可是你方的观点是手机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为何你不使用手机来交流,这是否可以说明你也从心底不认同手机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对面回答是)可是手机的大量使用必然导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时间的减少。但是人类的主要、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而现在手机交流减少了这样最基础的交流方式,若人们的依赖于手机交流,手机交流则会成为人们习惯性交流方式,长此以往手机取代了面对面交流,而面对面交流又是人类感情升华的基础,基础都无,何谈拉近? 三辩:

Q1:对方辩友你好,请问你现在是否是使用手机作为你的主要的交流的方式?(回答否或者不一定)可是你方的观点是手机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为何你不使用手机来交流,这是否可以说明你也从心底不认同手机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面回答是)可是手机的大量使用必然导致其他的交流方式时间的减少。但是人类的主要、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几乎所有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件、人类感情的升华都是在面对面交流中决定。而现在手机交流取代了这个它,若人们的依赖于手机交流,手机交流必然会成为人们习惯性交流方式,长此以往手机取代了面对面交流,而面对面交流又是人类感情升华的基础,基础都无,何谈拉近?

Q2对方辩友如果你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这时你的朋友发来一个安慰的短信和你的朋友来给你一个拥抱你觉得那个更能缓解你的悲伤?(答我的朋友可能离我很远只能通过手机来问候。)好,你与朋友远隔万里,可是远在万里之外朋友会对你现在的情况感同身受么,反而会因为手机的便捷性是你们的交流更多,更大频繁,可是这个大量的交流反而会因为你们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使你们感觉对方不了解自己,会产生一股陌生感,反而会拉远了你们之间的关系。

Q3对方辩友你是否收到过朋友的问候信息(有)那么万一这是群发的一条短信你会感到难过么。你以为这是你与他之间单独的感情交流,可是没想到这是一个群发信息。你的失落感是肯定油然而生吧。你们必然会因为这个而产生隔阂吧。更多情况下你连对方是不是群发消息都无法判定,这真是手机的欺骗性。它比直接的面对面的欺骗性交流大大加大,甚至你无法辨认你的手机上的网恋对象是亭亭玉立的美女还是抠脚大汉。也无法辨认他给你发的是一个人的信息还是群发时不小心点到了你。你们很难由手机了解对方,或者你只了解到他想让你了解到的一面,这种了解当然不能算了解,连了解都谈不上,对方辩友又何谈拉进距离呢? Q4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肯定是比只用手机交流对人的感情交流来说要好的多,毕竟表情和肢体语言结合我们的语言将会有一种更好的表达。举例子来说,逢年过节,本来就是亲朋好友沟通感情的好机会,互相串门,但是有了手机以后可以不去的,人们就会潜意识的发现,我发一个短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去呢?有的时候朋友之间就因为手机的频繁使用而渐渐的淡了,到底是朋友之间见面感情更深还是收到手机上千篇一律的拜年短信感情更深呢?

Q5现在随处都可见的低头族,他们沉迷与手机游戏、沉迷小说、视频。他们不与外界交流,手机的非联系功能成为了人们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这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减少,人因为手机而不再与人交流,反而与手机交流,把自己锁在手机的孤岛中,使人与人渐行渐远渐,人与手机渐行渐近。长此以往不就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拉远? 四辩: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辩论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就由我为大家梳理了一下两方情况。首先,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手机使人们的联系更为方便,而我们促进联系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为什么促进联系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距离被拉进了呢?距离的定义是认知、感情的差距 假如今天你在签收快递时与快递员联系,难道说你们的距离就被拉进了吗?再者说,联系产生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有好有坏,如果你与朋友在电话中大吵一架 你们的距离会因为联系而拉近吗?由此可见,促进联系它并不是就意味着人与人的认知或感情差距被减小,那我们又怎么能说通过促进联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

其次,对方辩友认为在空间距离存在时,人们只能使用手机交流,手机在人与人不能面对面交流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交流方式,所以在人与人空间距离受限时拉近了人与人情感的距离。可是我们要知道,当我们因为空间距离受限时,有时不是我们主动选择了手机,而是我们不得不采用手机去进行交流。况且,在用手机交流时,因为隔着屏幕,我们往往不能更真实的了解到对方,我不知道我此刻通过手机所联系到的他,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说的模样,那这样的联系,能拉近我们人与人认知感情上的差距吗,这又如何能算的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而今天,我方之所以认为手机交流使情感积累减少,正是因为手机这种存在着的伪真实性,使得我们的情感交流受到阻碍。我们一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在于时间和空间,而是在于认知感情的差距。举个例子,上司让下属做事(xxxxxx)

我们都知道,信任和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石,而现如今人与人的信任却也因为手机而遭受着侵蚀。现如今手机的功能日趋于强大 娱乐性日益增强 聚会上朋友抱着手机围座交谈 上课时的手机也成为大众宠儿 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逐渐消失 调查数据显示 有83.93%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在餐桌前刷社交网络 65.48%的受访者认为在聚餐时频繁发短信的行为十分消极 试问 人与人最基本都信任和尊重都维持不了,没有信任 在交流的过程中 无法消除认知感情的差距 这何尝不是疏远呢?再者而言,人对手机会产生依赖性 在面对面交流时 人们羞于表达情感 面对面交流这种真切的方式逐渐消亡 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不知不觉被改变长此以往 用进退废 人们渐渐丧失了面对面交流这种人类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那一刻 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辩论稿 篇6

有一份关于大学生创业目的调查报告显示(为多项选择),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人生价值占52.0%,积累经验,为以后工作作准备占46.1%,就业压力、为了赚钱和生存占41.4%,而受传媒影响、英雄崇拜占23.7%

a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人生价值 b积累经验,为以后工作作准备

c就业压力,为了赚钱和生存 d传媒影响、英雄崇拜。

社会上有一种创业英雄主义,这些是创业者的一种寄托。2(大学生创业的好处以及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时代不论是社会上,还是校园里,创业都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Google、微软、Dell等都是由学生创业成功的。在探索中慢慢提高自己的种种能力。(1)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a大学生具有自身优势b大学生具备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勇敢等品质。c大学生有敏锐的商业意识,按照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办事,遵循公平交易原则,遵纪守法,诚实可靠;同时要善于寻找、捕捉和创造商机。d大学生有务实精神,踏实做事,诚恳待人。有献身精神,有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勇气和执著。f创业过程中,克服困难对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建立起很大作用(2)对于社会来说:a)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也能有助降低失业率。创业,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又可以让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b)加速社会信息发展,为市场注入新元素。

(3)对学生的家庭来说,使自己更急独立,减小对家庭的依赖,减轻对家庭的负担。

A创业的理由

1学生创业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方向.2学生创业促进知识成果向生产力转换。

3学生创业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4鼓励学生创业从总体上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5学生创业壮大了私营企业队伍,还将改善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结构。6学生创业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7部分生活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创业来完成学业。8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9创业利弊是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10大学生比一般人更有创业优势

11大学生创业可以培养合作精神以及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可以建立高知识团队,促进技术市场的良性竞争。13 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自身的修养,而不是精力。14创业与学业是统一的,是知与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创业是学习的一部分。15大学生虽然没有很多钱,但他们有的是精力、时间和智慧,并且有很强的团队精神。B在校创业的优势

1毕业后,别的人正在努力找工作,为生活为爱情度日艰难的时候,你却是一家初具规模的公司的股东了。

2边学习边创业,边学习边实践,更有利于发展。

3可以多交朋友,认识更多的创业伙伴,更广泛地接触和认识社会。4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在自己的公司做事。工作有工资,年终有分红。做事好心情,努力有回报。

5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6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C例子:

1.“人人都做经济人”,这是美国人的理念,也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大学生也不例外。虽然大学生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但是从事一点创业活动,对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大有好处。

2.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范例当属比尔·盖茨和艾仑。他们当年看准了商机,不惜辍学创业。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创业,哪有今日的微软江山?除了盖茨以外,还有迈克·戴尔,他大一(19岁)的时候创办戴尔公司,33岁的时候就成为拥有200亿美金的大富豪,名列全球富人榜第十。被称为“一辆飞奔的金钱列车”。

3.现在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与其等待别人安排就业,不如自己动手创业。即使十个人有一个成功,也会带来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4.大学生创业是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极好途径。重庆三中的一个学生,在上大学之后,自己发明了一个永不滴漏的水龙头,以技术参股投入生产,利润丰厚

5.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当年戴尔的同学大学毕业到处找工作时,戴尔已经是到处招募人才的大老板了。

6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大学生创业可以让他们经历风雨。现在是网络时代,一切步伐都在加快。

7国家之所以建立创业基金,目的就是鼓励能创业的人都去创业。大学生更应该走在前列。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也是一种创新。8爱迪生发明电灯消耗了多少灯丝,难道他发明电灯也是弊大于利么?(我们讨论的是大学生)

9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是对还是错?

10大多数大学都有创业实践中心,他们的存在对么?

学生辩论赛通讯稿 篇7

此次双方辩手都发挥着自己的才能。第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奥运是一个国家对外展示自己的好机会,无论经济、军事、人文等各方面都可得到提升,所以举行奥运能够提升国力;反方始终坚持以历届奥运举办国的经济入手,以举办奥运前后的经济及各方数据作为对比,以及‘奥运后遗证’——高失业率的现象等方面辩驳正方的观点。第二场辩论赛的正方认为宽松式管理可以让人充分发挥创造力,活跃思维,并以微软、谷歌两大公司作为实例加以证明;反方则坚持宽松式管理会让工作减慢、出错率大增,并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两场比赛的辩论环节衔接流畅、你来我往、幽默风趣,论据充足,在一翻唇枪舌剑之后,两场比赛都是最终以正方小比分险胜此次比赛。

此外本届辩论赛还设立了最佳辩手,分别由第一场的正方:李,反方:区两位同事获得。

上一篇:(案例)个人贷款检查报告下一篇:父母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