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外科内镜腹腔镜伦理报告

2024-06-27

泌外科内镜腹腔镜伦理报告(精选2篇)

泌外科内镜腹腔镜伦理报告 篇1

出科小结

科室:泌外三病区

时间:xx 时间过的飞快,马上又要结束泌尿外科的实习了,在这里实习很快乐,心里有点不舍。

在这周的学习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即使对我以后在别的科室的实习也很有帮助,有些东西可以举一反三,尽管来外科之前在课堂上学过这些手术,但是那个时候只是在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看,而不是作为一个泌尿外科护士的角度考虑对术后患者的护理。所以对于那些术后回来的患者身上的引流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这些引流管出现的一些情况心里也有了底,自己也能够进行一些评估之后再报告老师或者是医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解了一些手术过程对于这些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就了然于心,能够针对性得去观察病情,不会盲目得记录生命体征而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这里的老师都很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朋友一样。在泌尿外科实习期间,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以及自己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泌尿外科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了膀胱冲洗、尿道口护理、留置导尿术等专科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泌尿外科要求的无菌操作原则,进一步规范熟练了静脉输液,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等基础护理操作。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

在泌尿外科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对我来说每个部分都是一种考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感谢各位老师前辈的悉心指教,我会牢记她们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将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自己的优点,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实习学生:xxx

泌外科内镜腹腔镜伦理报告 篇2

关键词: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

后腹腔镜手术是泌尿外科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其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为了解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31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泌尿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999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行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31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5.5±17.0)岁。肾囊肿12例,输尿管结石9例,肾上腺肿瘤6例,肾肿瘤2例,无肾功能积水2例。

1.2方法

1.2.1后腹腔镜操作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手术处理,以患者疾病类型为依据选取相应的手术方式,但各术式中后腹腔镜操作方法均相同。具体操作: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且均在后腹腔镜引导下行麻醉处理,麻醉后取健侧卧位,腰桥需抬高,在腋后线肋缘下2 cm采用三点置入Trocar法切开纵行切口,切口长度通常应控制2 cm,切开后对肌层、腹膜后间隙及腰背筋膜进行钝性分离,将气囊置入其中,利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停留5 min,然后弃去生理盐水,并将气囊拔出。然后将5、10 mm Trocar分别置于腋窝中线髂肌上缘2 cm部位及腋前线肋缘下2 cm部位;然后置入10 mm Trocar,置入后对切口进行缝扎,然后置入腹腔镜,充入CO2,建立CO2气腹,维持为14~15 mm Hg(1 mm Hg=0.133 k Pa),行手术操作。

1.2.2手术操作以患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手术方式:①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游离肾脏,查找肾囊肿位置,并利用电刀将囊肿壁切除,置入引流管,然后关闭切口。②肾切除术:在后腹膜反折背侧纵行切开切口,将肾脏周围筋膜及脂肪组织切开,并对腹侧、上下级、背侧进行钝性分离,于腰大肌神经按肾门处对肾脏进行游离,以显露肾静脉及动脉,并进行夹闭,夹闭后进行离断,然后将肾脏取出。③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将肾脏周围筋膜纵行切开,探查输尿管,对结石段输尿管进行游离,然后采用Babcock固定,固定后于结石部位与近端切开输尿管,将结石取出。在腹腔镜下将6~7号双J管置入腹腔镜输尿管切口部位,最后利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④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开肾脏周围筋膜,分离脂肪囊,显露肾脏,游离肾上腺肿瘤,切除瘤体并送检。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2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2.5±26.6)min;术中出血量20~250 ml,平均出血量为(76.5±58.6)ml;住院时间5~13 d,平均住院时间为(7.9±1.8)d。

3讨论

泌尿外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因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等多种不足之处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

腹腔镜技术是目前临床上泌尿外科疾病常用技术,由于泌尿外科脏器多位于腹腔后间隙,故而,临床上多采用腹膜后入路。后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回复快等特点,故而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3]。研究显示经腹膜后途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于腹腔镜下对侧腹膜进行扩张,可有效的切除多余的腹膜外脂肪组织,对大手术操作空间有重要帮助。且腹腔镜具有多角度观察、照射、放大效果,可有效的提高术野清晰度,操作者可清楚的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可有效的解决腹腔后间隙狭窄问题,从而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及安全性[4,5]。本研究中收治的31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均在后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2.5±26.6)min;术中出血量20~250 ml,平均出血量为(76.5±58.6)ml;住院时间5~13 d,平均住院时间为(7.9±1.8)d。患者术中出血量均<250 ml,手术时间均<3 h,术后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但为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给予患者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加强对下述几点的重视:①需建立有效操作孔,探查肾脏上下极的解剖部位;②术中查找病灶,避免造成不避免的损伤;③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各项相关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泌尿外科手术指征。

综上所述,于后腹腔镜下行泌尿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康复快等特点,可显著改善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等多种不足之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立国,吴国忠,孙忠凯,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7):2050-2053.

[2]王慧,张磊,许勇,等.后腹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效果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19-222.

[3]杨水法,章振保,潘东山,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6):4361-4363.

[4]吴红章,邱敏,卢剑,等.后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经验及中期随访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3):228-230.

上一篇:财务经理季度总结汇报下一篇:蛋糕广告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