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2024-05-30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共13篇)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认真执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食品准入各项制度,做到严把商品质量关,认真对待消费投诉、树立诚实守信的商业形象,确保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我公司向工商执法部门和消费者进行食品质量承诺,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货时查验食品质量及来源,进货台账记录详细和真实,进货凭证和台账相符,进货凭证保持不少于二年。

二、食品上柜销售前再次检验质量和商品外观,杜绝不合格食品上柜销售。

三、销售食品开具销货凭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售后服务规定,积极配合工商、消协做好消费投诉工作。

四、建立食品预警制,过期或变质食品注定及时下柜销毁,并做好记录;对经有关职能部门鉴定为不合格的食品,及时清理下柜。

五、食品明码标价,标签内容真实明确,价格合理,计量准确,不经销有毒、有害、污染、变质、过期、不合格食品或者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食品、冒牌食品。

六、保持店容店貌整洁,营业证照齐全,商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有序。

七、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进行清理登记,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质量检验检疫、卫生行政等部门报告。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2

一、靖边基地局域网病毒分类

1.1来自外部的威害。局域网病毒的来源, 首先要说的肯定就是外部, 即相对于局域网以外的网络。相对于靖边基地局域网, 例如:钻井总公司网络 (西安) ;川庆钻探网络 (成都) ;长庆油田公司 (陕甘宁蒙地区) ;再大就是Internet。虽然在靖边基地局域网的出口处, 安有侠诺防火墙, 但防火墙的能力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安全策略, 有效记录Internet上的活动, 但防火墙设备是人设计和制作的, 网络通信协议是人制定的, 因人无完人, 人生产的设备更无完美的设备。所以对于局域网来说, 这首当其冲的安全威胁就来自局域网的外部。

1.2内部计算机交叉感染。局域网外部的危害讲完, 就该讲局域网内部了, 这局域网内部的安全危害比较多, 这第一点就是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被外部黑客攻击或被来自外部的强伪装性和高欺骗性的病毒文件寄生, 网内主机在正常业务时, 计算机病毒被激活后, 因病毒的基本特征寄生性和传染性, 使病毒在局域网内流窜, 网内的电脑主机在没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时, 被恶意的侵害, 被寄生, 再相互感染, 相互影响, 这就是局域网内部计算机用户相互交叉感染。

1.3非法外连。非法外连, 这种非常不安全的行为是在我做网络维护工作这么多年以来被我发现和非常恼火的事情, 它就像炸弹一样隐匿在局域网内部, 随时都有可能像炸弹一样爆炸, 让来自局域网外部的威胁以一种更快捷, 更直接地途径侵入到内网。这种非法外连的途径在此只简单的介绍三种我们常见的方式: (1) 局域网内电脑通过手机接入Internet; (2) 局域网内电脑通过3G网卡接入Internet; (3) 局域网内电脑通过翻墙软件或HTTP通道 (代理服务器) , 直接穿透或绕过防火墙, 接入Internet。

1.4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传播病毒。因钻井行业的特殊性:井队作业在野外, 井队电脑上网困难, 不能及时更新病毒库, 更不能做到正常的电脑杀毒维护工作, 在使用感染了病毒的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读取或拷贝文件时, 使自身电脑中毒;然后因工作需要, 再向其它干净的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文件时, 又使其感染上自身的病毒, 然后被人为地携带至靖边基地, 在和靖边基地工作人员的电脑相互拷贝文件的过程中, 使局域网网内主机中毒, 并开始向局域网传播病毒, 感染网内其它主机。

二、局域网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前面几章的详细叙述, 我们在抛开人员管理这一层面, 可以根据靖边基地的病毒来源情况和病毒爆发的基本特征, 对局域网做到基本的安全防护。其基本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局域网的网络出口处安装防火墙设备; (2) 根据局域网的网络使用情况, 制定相应的、符合内网环境的安全策略; (3) 要求局域网内用户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 并且及时对操作系统做最新的补丁更新安装; (4) 提醒局域网内用户对本机杀毒软件做病毒库更新; (5) 要求局域网内用户对本机加装防火墙软件, 如天网防火墙; (6) 对局域网做VLAN划分, 根据局域网结构特征和网内用户的分布情况, 做适当的VLAN划分, 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病毒爆发时, 迅速感染和蔓延至整个网络。

三、局域网病毒监测和处理方法

3.1防火墙监测。在一般情况下, 局域网网速变慢, 敏感的网络管理人员会立即意识到内网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靖边区块的网络, 使用的是侠诺防火墙对局域网进行流量监测。通过网内主机带宽使用情况数据, 判断异常流量主机的IP地址。锁定IP地址后, 检查此IP地址的电脑主机通信端口的使用情况。通过查看异常数据流端口地址, 再参考木马常用地址列表和相关说明, 就可以基本判断异常流量主机的基本通信情况, 但还无法肯定此电脑一定中毒了。一般电脑在进行下载文件业务的时候, 会收发庞大的数据包, 通常都会出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带宽的高占用率, 但如果出现长时间带宽占用情况, 就可以将其视为中毒主机,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比如对此IP的电脑带宽做限制, 或直接对其关闭信息服务, 如果在对此电脑关闭信息服务后, 在局域网内部仍然可以监测到此IP和物理地址对应的数据包, 就可以明确此台电脑就是祸害网络的中毒主机。确定病毒主机后, 就根据中毒情况进行隔离染毒电脑和查杀病毒等措施。病毒处理完毕后, 就可以恢复其信息服务了。

3.2杀毒和网络恢复。明确了局域网内的中毒主机, 就可以直接通知中毒主机的用户或单位进行全面杀毒或单机杀毒。杀毒完毕后, 即可恢复其单位或个人的网络服务, 然后对其单位或单个主机进行再一次的数据流量扫描, 如果持续正常, 即可降低或消除对其单位或个人的警戒级别, 最终实现网络的全面恢复。

3.3应急处理办法。在以上描述的局域网网络严重中毒情况发生之时, 按下面流程进行操作: (1) 断开本地局域网的出口线路, 首先要确保本地病毒主机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在物理上是断开的; (2) 检查主干道线路是否正常, 一般主干道都是光缆, 可以直接观察光收发设备的指示灯, 这里就不详细说明光收发设备了, 一般情况下光路LINK灯亮即可说明主干道物理连接正常。 (3) 检查局域网主干道通信是否正常, 找一台笔记本电脑, 将网络参数配置成上一级网络的合法地址, 对上一级网络的网关或DNS进行PING操作, 如果畅通即可说明本地网络瘫痪是本地局域网内部的问题。 (4) 检查本地网络设备是否损坏或被恶意攻击, 如果设备完好, 即检查设备参数是否被修改, 参照设备参数备份信息, 即可判断设备参数是否完好。 (5) 在确定设备无损坏、完好的前提下, 将本地局域网的核心设备 (如靖边基地的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分别是:中兴路由器ZSR3884, 侠诺QNO3000, 中兴交换机T40G的下一级所有网络断开, 然后依次将其与主干道进行连接, 测试网络是否正常。 (6) 在确定本地局域网核心设备无损坏、完好的前提下, 即可将本地网络遇险的警戒级别降低一个梯度, 开始对局域网进行全面的扫毒工作。

四、结论

归根结底我们讨论的这些网络维护的思想、方法, 其实都是在为信息的安全做工作, 目的就是让网络内部的信息安全。像我们这些做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 只能对局域网和网络设备做基本的维护工作, 实现不了理想的局域网彻底安全的状态。要想达到更加安全或相对理想的真正安全意义上的网络安全, 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只有使用网络的每个人能够净化自己的用机行为, 确保自己从网络获得的和发送的信息的安全, 才能实现整个网络信息的安全, 最终实现网络的安全。

摘要:本文以钻井总公司靖边基地网络维护事例为基础, 阐述了局域网遭遇突发病毒或网络攻击时, 在本地应急处理和解决局域网中毒和通讯瘫痪的具体方法。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3

关键词: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标准体系

目前阶段高校制定应急处理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在2006年1月8日正式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促使了各个高校纷纷开始进行应急机制的建设和健全,从而提升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将高校内部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有效地预防并及时地解决,从而使得校园内师生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让高校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高校应该树立平安校园的管理思想,编制和完善适合本校状况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以此作为处理的标准。但是从目前的阶段来看,很多高校在指定了应急预案制度之后就弃之不顾,只有在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才想起要套用其中的工作流程,高校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动态管理能力非常差,很多原预案内容并没有随着治安事件发生性质的变化或者变动而改善,这导致很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预案制度早就已经陈旧和过时,操作性已经大大降低,所以仅仅依靠应急预案来进行应急处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是远远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复杂动态形势的,应急预案的实施应该仅仅是应急处置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具备教育、引导、规范和操作的功能,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该侧重于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而且这些操作流程仅仅靠书面表述是难以达到应用的效果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如果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日常高校突发治安安全事件的演练,那么在真正地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高校安保人员大多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最佳的处置时机被延误,造成严重的、惨痛的社会效果。

举例来说,某高校校门口出现一个手持60厘米长、4厘米宽的尖刀的歹徒,其先是踢翻校门口停放的禁止机动车停放的标牌,然后挥舞着尖刀冲向校园主干道,安保人员一面追赶歹徒,一面用对讲机呼叫队友进行增援,在距离校门口300米的地方4名安保人员堵住了歹徒,但是由于安保人员没有携带任何安保设备,只能赤手空拳应对歹徒,被堵住的歹徒开始疯狂地向安保人员砍杀,其中三名安保人员先后中刀倒地,此时一名学生抓住机会将歹徒踢倒在地,随后接到报案的民警赶到现场制服了歹徒,但是手上的安保人员中两名因为伤势过重,不幸殉职。这样的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惨痛的。

现在高校内部人员流动大、开放性高、治安形势日益复杂,高校的治安管理维护和校园安全工作应该以很强的针对性,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园安全和治安维护工作只要依靠的是校园内的保安,大多数的保安接受的安全培训较少,对于相应的器械操作也不熟练,在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上的应对能力还非常差。我国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全国各个高校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消防演练,借此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得他们在遇到火灾的时候能够提升自身的自救能力,并让校园内火灾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由此也可以窥知相关的安全演练对于提升校园内部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构筑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体系框架。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具有社会性和普遍性特点,国外不少的专家已经意识到这方面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在针对应急处置阶段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理论界认同度最高的模型主要有四个: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4R模型、危机管理专家米特洛夫提出的五阶段模型以及三阶段模型。笔者认为三阶段模型对于我国高校来说非常适用,它将突发事件的管理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在顺序和逻辑上都比较清晰,能够将应急处理的全过程囊括其中,在处理的手段上具有很大的弹性,也符合中国人在处理事件上的习惯和习俗。该模型保持了标准体系在级别维度和性质维度上的完整性,而对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的应急内容维度的研究上。所以我们应该结合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工作的特点来对校园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容维度为主线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框架体系。

其次,要建设健全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和建设专门的组织机构。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频发的阶段,常设的校园突发事件处理机构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应急处置应该秉承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内容上应该实施全员参与、各有分工的管理体系,在责任追究制度之下进行健全的应急处理体制的构建。每个高校应该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各个院长和主管应该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承担不可推卸的职责。

再次,注重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责任共担。在处置紧急预案的工作中,应急预案的演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应急能力和提升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安全教学和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学校各个院系和部门应该从提升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治安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只有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才能够让全校的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在现实的管理中因为频繁演练而取得成功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平时多演练,事发时候承受的损失才能降低。全校的全体师生都应该参与到演练之中来,和学校共同承担责任,为学校的安定和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要完善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各分院也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门机构,并赋予其特别权力,负责监管本分院安全状况;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计划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加以确定,将危机经费纳入学校发展计划,明确有关部门责任,加强主管部门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姜传胜,邓云峰,贾海江,王晶晶.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

[2]刘尚亮,沈惠璋,李峰等.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篇4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管委会工作职责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管委会各领导小组职责 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医院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护工作组工作职责 急救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工作职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启动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急救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小组分工 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医疗救护工作组职责 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处置流程

三、应急卫生制度

医院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请示报告制度 预检分诊制度 转诊制度

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留观制度 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 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制度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点工作制度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后勤保障制度(通讯、车辆、设备、药品、物资保障制度)

四、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医疗救护事件的定义

医院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医疗救护工作职责 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

五、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门诊收费应急机制

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 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 特检科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 护理部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 药剂科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 住院系统应急机制

应急状态下微机室的要求 中心机房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 数据丢失应急预案 网络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中心机房停电应急预案

六、稳定院内秩序应急预案

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信息发布应急预案

影响医院秩序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医疗外突发重大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七、节假日应急处理预案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篇5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和全体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单位正常运营,维护社会稳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工作情况,特制定如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 组 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要在2小时内向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局)(联系电话:12315)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单位负责人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协助医院进行调查和抢救。

(三)现场处置

单位负责人要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等。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场地维稳

发生食物中毒后,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要尽力做好现场疏导、解释和安抚工作,要稳定食物中毒者及家属情绪,确保事态可控,任何人不得擅自散布事故信息。无法控制的,要及时与110指挥中心联系。

(五)配合调查处理

单位负责人要配合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局)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病人中毒情况。

三、事故责任追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6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规范,防范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成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民辉

副组长: 陈立新 褚育红

员:各年级组组长 各班班主任 校医

2、机构职责:

全面领导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研究制订工作意见。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各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学校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教办。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各办公室。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事故应急处理

1、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第一时间内通知所有学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生活管理老师在发现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做好以下措施:

(1)、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校进行紧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进行临时处理,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可打120进行送院急救,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2)、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收集相关病情信息,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3、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门报告,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校负责人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4)班主任负责协助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政教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责任人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7

近年来, 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断变化, 高校的一些突发事件扰乱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 也威胁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安全。

更多的研究学者开始对高校应急管理进行研究, 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具体的管理策略上有了一定的共识, 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以应对突发事件, 为高校建立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总体上看, 目前还是以分析研究为基础的, 在体制和机制的确立上缺乏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从应对策略和采取措施的角度进行分析, 而对建立研究机构和机制仍然缺乏。内容的研究项目将进一步深化, 同时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研究工作需要加强。

2 内涵及本质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事故、防火、防毒、防爆以及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师生心理问题、实验室药品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突发事件, 大致理解为有害事件在大学中出现, 狭隘地理解为威胁到学校活动或破坏学校的功能的人为事件。这个初步的分析可以知道,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学校内部条件或外部变化, 在大学内突然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事件, 大学生发挥主导作用, 而不是以高校管理的意志为转移的, 后果严重的, 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危险的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的最本质特征是突然发生的事件, 经常让学校感到意外或处理困难。然后会给学校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秩序造成一定的干扰或影响,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影响力。

3 产生的原因

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相当复杂, 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引发。高校在遭遇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时 (如地震、台风、洪涝、火灾等) , 如果对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组织不力,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保障不到位, 对受伤害学生的善后处置不当的话, 就会激起学生的不满而引发突发事件。

(2) 社会性问题的辐射和影响。近年来,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使得各个方面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学校若不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疏导, 很有可能演变为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

(3) 高校内部管理与服务问题所致。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提供服务过程中, 若因管理和服务问题而影响了学生的切身利益时, 容易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例如对当下学生危机处理不当, 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 从而导致学生伤亡等问题, 都可能引起突发事件。

(4) 大学生心理情感问题引发。大多数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还在发生着大的变化, 尚未完全定型, 意志性格处于后期形成的过程中, 尚不十分稳定。他们情感丰富, 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 观点容易片面, 情绪容易激动;他们理性与冲动并存, 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 需要学校教师加强教育和管理。

4 预防处置和应急管理

高校突发事件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妨碍了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必须在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的基础上, 积极预防、有效控制、妥善处置。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切实进行预防体系的构建。构建预防体系是高校公共安全建设的重点, 也是有效预防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关键。做好预防、及时缓解和钝化危机, 应着重考虑两方面: (1) 思想认识体系的构建, 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 正确认识校园危机, 确立起共同的危机管理价值理念和行动原则; (2) 工作体系的构建, 提前制订周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达到使危机损害最小化, 同时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做到常态化, 提高对管理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完善预警机制, 加强预测。应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 同时分类设定的分级预警信号,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信息网络, 抓住监测点, 一级抓一级, 从底部到上部, 形成完整的信息链,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趋势, 关注了学生的精神状态, 以确保快速、畅通的信息传递。学校加强对情况和思想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 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质量, 做到早发现, 早控制, 早预防, 早解决, 把种种迹象的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注意提高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和响应系统的灵敏度。

(3) 创建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构建和谐的气氛。构建和谐校园, 并不意味着学校不能有问题出现, 而是要及时解决矛盾与协调矛盾。事实上, 社会矛盾在任何地方, 任何单位是客观存在的, 要关心, 要介入管理, 这样做的实质是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因此, 我们要以鼓励领导和教师干部深入班级、宿舍, 和学生交朋友, 积极开展教育以及和谐班级、宿舍创建活动, 大力开展心理辅导, 努力解决同学之间的人际矛盾, 努力创造团结友爱的学校环境。

(4) 坚持处置原则, 妥善做好各项工作。处置突发事件, 要坚持统一领导, 正确处理好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保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为最高原则;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和依法办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及时妥善处置;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为主的原则, 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满足师生的知情权;在坚持慎用警力、警械和强制措施的前提下, 果断妥善处置, 谨防激化矛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教育疏导、分化瓦解为主及时果断处置。

(5)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化解高校突发事件, 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1) 要建立舆论激励机制, 就是强调思想上的正确引导, 通过广泛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2) 要建立活动激励机制, 就是要统一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突发事件演练, 参与预防处置和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等活动; (3) 要建立榜样激励机制, 就是要建立和畅通学生与学校的联系机制, 做好跟踪服务, 交流经验, 展示楷模; (4) 要建立主体激励机制, 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转变为长期、稳定的防卫观念。

总之, 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高校突发事件诱发因素不同, 所呈现出的反映形式、参与规模、影响程度等不尽相同。在政府及外部客体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创新工作保障的情况下, 高校如果应对及时, 处置得当, 真正发挥好引导、鼓励、激发、促成和推动等作用, 就可能预防和处置好突发事件, 维护学校稳定大局, 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冯润民.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1) .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8

在行驶途中,遇到轮胎突然爆裂时农机手不要惊慌,只要能做到双手紧握方向盘,放松油门,车辆仍然可以得到控制。若是前轮轮胎爆裂,车辆会立即向爆胎一侧跑偏,处理不当,易造成翻车、碰撞以及驶出路面等事故。遇到这种情况的关键操作动作是:双手尽全力控制住方向盘,放松油门,如果车辆大幅度偏左或偏右,应立即矫正,利用发动机的牵制阻力和车轮的滚动阻力,使车辆平直减速,最后使车辆缓缓驶向路边平稳停车。在车速未得到降低时,只能轻踩制动踏板,严禁使用紧急制动,否则易产生剧烈横甩或加剧车辆跑偏的程度。如果后轮轮胎突然爆裂,只要轻轻踩下制动踏板,就会慢慢停车,但不要采取紧急制动。

2.制动突然失灵

农机手在驾驶农用机车时,应根据路况,想方设法尽快停车。如果发现制动失灵车辆的前方有急需躲避的障碍物,情况紧急,农机手应迅速用手制动,采用分几次拉紧、松开的间歇制动方法使车辆减速。切忌一次拉得过猛,否则会造成手制动的钢丝绳因为用力过猛而绷断,使手制动失效,或车辆后轮抱死使车辆失控。同时,抢挂低速挡,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使车辆减速并握好方向盘。本着“先让人后让物”的避让原则避开危险目标,驶向路边,安全停车。如果农用机车在正常的行驶中发现制动失灵,前面没有特殊情况,可先减速,再换入低速挡,并观察周围情况,尽量利用阻力比较大的路面、上坡、路坎、沙泥堆等使车慢慢停下来。如果情况十分紧急,例如在下坡、转弯等危险路段出现制动失灵时,为预防险情进一步扩大,在拉手制动、抢挂低速挡的同时,应注意控制好方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果断地利用路边的沙地、沙泥堆、草堆、路沟、树林、大树、岩石等障碍物阻止车辆行驶。

3.突然产生侧滑

遇到农用机车行驶途中突然侧滑,关键动作是松油门,降低车速,将方向盘朝侧滑方向修正。一定要注意在侧滑时尽量不要使用制动,严禁一脚将车刹死,在不得不使用制动时,要采用点刹方式,因为一脚将车刹死,会使车轮处于抱死状态。同时要使离合器保持接合状态,利用发动机牵制力减速。

驾驶农用机车时,为预防侧滑,应尽量避免急刹车,不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急刹车;在冰雪路面行驶时,车辆起步、停车、转弯都必须缓慢,使用制动时要采用点刹方式,避免一脚将车刹死;在弯道、坡道、不平整路面行驶和过拱形桥时,必须降低车速。

4.上坡途中突然溜滑

农用机车严重超载上坡时,如果出现农用机车的下滑力大于发动机的牵引力,或换挡不成,车辆就会出现突然下滑。农机手遇到这种情祝时,应立即同时使用手制动和脚制动器制动,否则车辆会越溜越快,无法控制。停车后,要在车轮下垫塞三角木、石块等再重新起步。万一遇到手制动和脚制动同时使用也无法控制车辆向后溜滑时,农机手应注意控制方向,避开路上危险目标。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可利用路边天然障碍物阻止车辆下滑,例如可将车尾驶向路边的山体、岩石、大树等天然障碍物,消耗机车的动能,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

5.车辆转向失控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案 篇9

根据《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订我单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行政总厨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处置小组。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救治、事件上报及配合处理等工作。

2.1职责分工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的总指挥,负责调配各个小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期处组组长,负责应急供餐供水等。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组组长,负责观察可疑中毒、发病等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组组长,负责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应急所需的物资及医疗器械、药品等。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组组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工作总结及信息上报等。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样本组组长,负责保护好现场剩余食品、可以食物、呕吐物及排泄无等,

3报告内容及要求

3.1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逐级汇报至处置小组,由组长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应当在2小时之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2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单位名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供餐单位信息、先期处置情况(含病患人员救治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4处置内容

4.1先期处置:

4.1.1积极救治病人,留存病人生物样本及相关样本。

4.1.2保护现场:保留剩余食品、可疑食物、保存病人的呕吐物和便样等样品。

4.1.3了解和统计发病情况。

4.2现场处置

4.2.1配合调查:要求供餐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到达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调查部门开展事件原因调查;如实提供相关调查信息。

4.2.2媒体沟通:发布信息、媒体应对、舆论引导等。

4.2.3落实相关监管措施:按监督部门的意见和决定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2.4随时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4.3后期处置

4.3.1应急供餐:解决停止供餐时的临时用餐,做好临时供餐的检查和保障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

明确应急情况下应急供餐单位,要有书面合同或协议等,选择的.应急供餐单位应有承担与应急供餐人数相适应的能力。

4.3.2应急供水:妥善解决停止供水后的临时供水问题。

4.3.3经验总结:开展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加强培训,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5应急培训:

将应急培训纳入本单位的整体工作中,磨合运行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法定代表人签字: 单位(公章)

食品安全突发应急处置预案 篇10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我店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食品安全工作,由组长主要负责。(电话:)

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指挥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2.办公室职责:

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指导下属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实施应急处理预案。

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三、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严格遵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各项相关制度,并完善我店内部制度。

2、强化培训。由应急组长牵头,按照食品药监部门的相关要求,加强内部培训工作,防微杜渐,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3、落实职责。店总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行政总厨和各部门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店总考核实行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添置设备。对照餐饮服务业相关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安全设施配备,有效的保障我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四、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打电话向食品安全应急小组报告,再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下同),应立即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同时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由组长负责救援指挥。组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求援。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保存相关证据等工作。

4、联系家属。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消费者家属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家属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及时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属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餐桌菜肴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餐饮部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食品药监局报告,请求技术支持,以妥善处理事故。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消费者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单位名称: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11

一、空中突发事件的类型

空中突发事件可以划分为六类:即常规空中飞行事故、空中涉外飞行事故、空中劫机事故、民用低空飞行器事故、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航天事故。

(一) 常规空中飞行事故

常规空中飞行事故是指正常发生在空中的各类民航及军事训练事故, 该类型的事故一般都是因为人为或者自然因素造成的对社会产生一定人员及财产损失的事故。该类事故一般都属于国内空中突发事件, 按照事故的级别不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但一般不会引发国际事件及国际冲突。

(二) 空中涉外飞行事故

空中涉外飞行事故是指在空中突发的两个或多个国家空中军机摩擦而引发的飞行事故, 该事故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及目的针对性。一旦发生, 该事故就可能导致一定国家的军事机密泄露或者国家的重要军事战略部署遭窃, 处置不当还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升级, 甚至引发局部或国际性的战争。

(三) 空中劫机事故

空中劫机事故通常是指在民航上发生的有一定组织筹划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空中事故, 该类事故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 不仅会给民航上的人员带来生命财产损害, 同时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

(四) 民用低空飞行事故

民用低空飞行事故是指由于低空对民众开放后, 私人直升机或热气球升空后发生的事故。该类事故发生的概率一般较低, 危害性也比较小, 但是该类事故往往给空中管制工作带来一定的无序, 给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造成隐患。

(五) 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

国外飞行器入侵事故是指国外人员或组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乘坐空中飞行装置跨越国境进入别国领土的事故。该类事故往往容易和民用低空飞行事故相混淆, 使部队或空中管制机构产生一定的误判, 给国家的军事秘密和战略部署带来隐患。

(六) 航天事故

航天事故是指在外层大气层的航天试验或航天飞行中所发生的由于国家研究机构各种因素所造成的飞行器损坏或爆炸从而导致航天人员伤亡的重大空中事故, 该事故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一旦发生, 将对国家的经济及军事领域建设带来很大的被动, 还有可能造成国家航天机密的泄露。

二、空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与职能

2003年“SARS"之后, 我国政府推行了以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所构成的“一案三制”的四大核心体系。其中的应急机制是各有关应急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 它实际上是与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资源、应急法规制度和应急信息的复合体;应急体制则是描述和构建应急组织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组成形式。在具体实施上, 又有应急机构、应急信息、应急资源、应急预案和应急法规构成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五大基本要素, 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在运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处置空中突发事件时, 应急机构是由参与应急管理的有关人员构成的组织机构, 它在各种要素和要素整合、重构和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空中突发事件, 既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也可以是国家减灾、防灾及综合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分支机构。它领导和协调各相关地方和行业应急机构, 同时按照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规定, 由正常状态下的应急机构职能迅速向非正常状态下的应急组织机构职能转变, 实现应急组织的平战结合, 迅速转换。

应急信息是用于在对突发事件预防、决策、指挥、控制、处置及事后评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总称。针对空中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要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和手段, 进行应急管理所需信息的需求定义、收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和利用, 从而为应急资源的储备与调配、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机构的构建与决策提供支持的全过程。

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物资与装备资源、应急场所等, 是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的总称。它包括了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储备的数量及结构直接影响着应急处置的效能。

应急预案是世界各国在应急管理中普遍运用的政策工具。它们按照功能划分, 大体有三大类: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预案内容大体包括了目标、指导思想、机构、职责、任务、资源及操作步骤等内容。按照不同形式的预案, 内容相互有侧重。它应该是在充分分析论证了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所掌握的应急资源、应急信息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组织机构和隶属关系, 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的一套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施办法和政策根据。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调整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社会和国家的紧急状态及其权限。针对空中突发事件的法规体系, 既包括各种应急法规, 还应该包括国内国际航空、空管行业制定的各种航空飞行制度等。

三、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处置空中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一) 体系支撑作用

空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必然是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内运行, 同时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又直接支撑了其运行所需要的要素和内容, 规范着其处置管理的过程。空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就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和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和完善的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应急预案, 作为处置的基础和支撑。

(二) 组织管理作用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各级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资源、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其四大核心和五大要素, 相互作用、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协调系统。处置和管理空中突发事件, 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各组成要素, 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化管理作用, 一是要发挥应急组织管理内部的战略决策作用, 充分利用国家管理体系内已经建立的应急组织机构, 解决空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等问题, 在已经明确机构职能的前提下, 有效组织实施。二是要发挥应急机制战术决策作用, 解决空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动力和活力问题。三是要发挥应急预案和应急法规的规范作用, 解决的是空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依据和规范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系统化管理作用, 使上述四个核心要素相互作用, 就能够有效利用政府作用调动各方力量, 有序、规范、高效处置空中突发事件, 迅速控制事态、稳定民心、恢复秩序、减少损失。

(三) 技术支持作用

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 新时期、新阶段空中突发事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就引起突发事件的载体而言, 有各类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各种通用航空器、各类气球、浮空器、飞行体等。在处置和管理空中突发事件过程中, 既要用到航空专业技术, 也涉及到空管领航技术, 还涉及到交通、卫生、公共管理、反恐、军事、新闻等许多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处置和空中突发事件, 就需要发挥各方技术力量, 利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作用。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方信息资源。军队、国安、公安具有强大和较为先进的情报体系和技术系统, 能够为国家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 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性、内幕性情报支持。

二是要充分利用空军和民航部门航空技术专长的特点。民航部门具有对民航运输、机场管理、国际法规等方面具有相关的技术优势;空军具有对空管领航、防空预警等方面具有相关的技术优势。通过整合特点、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技术专长, 实现有效应对空中突发事件。

三是要发挥各级应急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各级应急管理部门, 长期从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验, 已经掌握了系统化的危机管理知识和技术, 各应急工作组也具备相应的救援常识和技巧, 通过发挥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技术, 通过“联合作战”, 就可以在技术上解决空中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技术问题。

(四) 指挥协调作用

空中突发事件的处置不单单是灾害事故的应对问题, 同时也是复杂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处置过程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进程中有其复杂性、特殊性, 牵扯面广, 涉及部门多。

因此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内处置空中突发事件时都不是单独的依靠某一部门或者相应的应急机构来解决, 而是将多个部门联合, 旨在尽量减少空中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各方面损失, 各部门通力合作, 共同完成处置任务。要将这些确定的处置力量联合起来, 形成战斗力, 只有明确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内处置空中突发事件指挥体制, 指挥关系, 确定指挥原则, 才能做到各个单位令行禁止, 相互间合同协作, 保证空中突发事件的有效开展。其协调指挥作用可用图2来表示。

当发生空中突发事件时, 先有当地 (一般是县区) 应急委主要根据死亡人数多少对其初步定性分级。按照一般、严重、较重和特别重大四级分类, 分别由县、市、省和国务院负责处置。县区应急委上报事件情况, 作为上级的省市应急委根据事件的性质决定是否上报国务院应急委及如何指挥或者协调相关单位处置。对于一般事件, 县区级应急委指挥当地应急办及应急专业队伍、武警公安、民防、航空、空管、交通、卫生等部门进行处置, 需要时可协调地方驻军参与处置。对于特别重大事件需要逐级上报国务院, 需要时, 由国务院应急委协调中央军委, 通过军委指挥当地军区的防空部队、雷达部队、航空兵部队参与处置。

四、结束语

近年来, 空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非传统领域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的重要突发事件之一, 已经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研究空中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规律、应对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特别是在对如何在已经构建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内, 有效处置此类事件, 有针对性地研究“一案三制”如何在处置空中突发事件的具体实施方法, 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均是将来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夏一雪, 郭其云.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2.

[2]孙先伟, 孔繁燕.国外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刘大响, 王湘穗.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 2009.

[4]罗群.城市公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狂犬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篇1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人和动物危害极为严重。它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有广泛的储存宿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人兽共患病,俗称疯狗病。人类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国家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为有效防控我市狂犬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中心成立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由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消杀灭、后勤保障、健康教育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队,负责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置工作。所有人员要根据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杜绝发生感染。

二、监测及报告

(一)宿主动物监测

通过畜牧、兽医、公安等相关部门调查我市的犬等宿主动物情况,包括犬和其它有关动物的数量、种类和免疫覆盖等情况。

(二)病例监测

病例定义: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三项指标确定病例的定义。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伤史。

2、临床症状

(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实验室检测

(1)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或脑脊液涂片、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抗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2)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脑脊液、角膜或皮肤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或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

(二)病例分类

1.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

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上实验室检测中的任意一条。

(三)狂犬病暴露者定义

狂犬病暴露者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的所有人员。

(四)疫情报告

中心任何人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向中心领导汇报,经中心领导批准,通知办公室安排车辆并以电话形式通知疫情处理、消杀及相关人员。疫情处理、消杀及相关人员应确保24小时电话畅通,并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集合场地。必要时请求上级疾控中心派技术人员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疫情处理、消杀及相关人员应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及消毒物品。

三、现场处置

(一)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理工作。

(二)查清传染源,协调当地有关部门清除当地病犬,强化犬只免疫,控制动物间狂犬病的流行。

(三)疫情调查处理报告:在发生狂犬病疫情后要认真总结上报每一例狂犬病人的基本情况、政府组织犬只捕杀、犬只强化免疫、防控知识宣传等疫情控制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四)标本采集: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采集所有临床诊断病例的唾液、脑脊液、皮肤组织或病死者脑组织等标本,同时在疫源地(周围直径5公里范围内)采集5只犬脑标本,一同送至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五)加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管理,做好伤口处置工作,规范开展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六)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防治人员的专业培训。

四、奖惩

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于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不服从指挥,以及处置工作被动应付、处置不力的,按照中心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篇13

预 案

一、总则

1、预案目的

为提高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我校突发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我校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处置原则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按照“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总原则,在校长的指挥下,所有教职工都有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但任何情况下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抢险救灾。

a、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处置的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优先救护学生;

c、坚持稳定压倒—切的原则。4、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总 指 挥:杨兴宏 副总指挥:任 庆 责 任 人:全校教师

5、安全事故分级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四级。

6、安全事故种类

突发安全事故:是指我校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紧急事故。(1)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影响师生员工的各种正常活动,针对师生员工的各类人生攻击事件,师生员工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校园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在学校内的食品、饮用水、传染病等突发卫生事件。

(3)突发灾害性事件:

a、学校楼堂馆舍、绿化等发生的火灾事故、校舍安全、拥挤踩踏、建筑物倒塌等重大工程基建安全事故;

b、化学药品引发的安全事故; c、燃气、水电等安全事故; d、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e、体育课、实验课等校内意外伤害事故;

f、校内外涉及我校师生员工的重大交通事故等。

(4)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

(5)自然灾害事件:气象、洪水、地震灾害等。

(6)考试泄密违规事件:由我县教育系统组织的统一考试,在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等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规、泄密事件。

(7)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安全事件。

7、预防和预警机制 预防和预警信息

及时通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我校的安全工作信息。信息报送机制、原则

a、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按相关预案迅速开展工作; b、校长迅速、准确、翔实向中心学校和相应的主管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c、事故发生并报告后,对后续变化情况,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对动态情况实行边处置边报告。

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损失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b、学校已采取的措施;

c、事故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d、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预防和预警行动

a、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所有教师,明确责任,相互支持、配合。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实到实处;

b、加强人员培训,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

c、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物力的储备工作,确保必要的经费开支;

d、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工作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培训演练保障

不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培训演练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并做好资料存档。

二、应急处置

1、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

等级标准:从教育系统比较敏感的实际出发,根据突发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

a、特别重大事件(Ⅰ级):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

b、重大事件(Ⅱ级):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

c、较大事件(Ⅲ级):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引发校内局部聚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

d、一般事件(Ⅳ):单个性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员工广泛关注,社会、师生员工中出现少数过激的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言论和行为,校园网上出现大小字报等。

2、学校突发安全事件预防和预警 预防预警信息

学校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排查学校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影响稳定的矛盾隐患,密切注 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师生员工高度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发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节日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把握师生员工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校内、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的转化。

信息报送制度

(a)学校突发安全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

(b)实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学校要及时报告中心学校,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欠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发矛盾、扩大事端。

3、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的应急响应处置

(a)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除按照Ⅲ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坚决服从当地政府及其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指挥;

(b)学校要积极动员和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的骨干队伍作用,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

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一旦学生走出校门集会、游行,学校要派人劝阻,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

(c)如公安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学校要组织教师进一步劝说,保证学生安全。

4、重大事件(Ⅱ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报告中心学校及相关部门,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领导、班主任要深入班级,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5、较大事件(Ⅲ级)的处置 学校立即报告中心学校。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马上处理,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恢复正常秩序。

6、一般事件(Ⅳ级)的处置

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出现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对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迅速清除,防止扩散。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时,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三、预案应急保障

加强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

1、队伍保障

不断改善应急处置人员结构,形成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坚强有力的德才兼备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安全保卫和网络管理的队伍。

2、技术保障

加强学校维护稳定体系的基础建设,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咨询和服务,提高校园整体防范水平,防止因治安事件引发影响稳定的事端。

四、善后与恢复

学校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1、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群体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开展法制教育,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2、属于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在中心学校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治,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属于学校发展改革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及时帮助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及时做好落实工作: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关心和安排好有困难的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认真处理好校内人事制度改革等引发的热点、难点问题。

4、事件平息后,学校要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中心学校。

五、公共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结合学校实际,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及可能出现的蔓延趋势,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般(Ⅳ缀)四级。

2、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a、学校发生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b、发生在学校的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a、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20 人病例,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b、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c、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疑似病例;

d、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e、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f、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10人以上。

g、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a、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 人病例;

b、学校发生各类传染病病例;

c、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达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不良反应;

e、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

f、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a、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5人病例; b、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泄露; c、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应在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健康安全,社会 关注度较高,未达到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六、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

1、信息报告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人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及程序。

2、初次报告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向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必报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伤害人数。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

特别重大(Ⅰ级)或者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什发生后,学校向中心学校报告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进程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中心学校和乡政府。

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丢失的有害物查找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4、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学校突发事件办公室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中心学校以及乡政府。

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七、信息发布

1、学校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申请,由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突发事件办公室向师生通报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情况。

2、未经学校和上级行政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通报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情况。

八、应急反应总要求

1、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

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学校所在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学校突发事件办公室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入学校。

九、Ⅲ级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的应急反应 除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有人员死亡的应做好死亡人员家属的接待与安抚工作,按照中心学校或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1、协助医院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看望中毒或患病人员;

2、学校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发展、变化和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指导,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十、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的应急反应

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1、联系120救护中心,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2、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3、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4、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5、积极配合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检,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手足口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

6、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7、学校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同时,立即向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中心学校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8、在学校的适当范围内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和家长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 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维护学校教学秩序。

9、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十一、善后与恢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马上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会同上级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学校要认真做好或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及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导致暂时集中停课的,必须对教室、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使用;因传染病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十二、灾难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原则

a、学校发生下列各类灾难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b、根据发生灾难事故的具体情况,立即实施自助救护措施并向“110”、“119”、“120”等社会救护机构报告;

c、立即向中心学校和政府报告。

2、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a、学校突发火灾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安消防119、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报警。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b、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c、抢救伤病员,配合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

d、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

e、解决好教师、学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3、建筑物倒塌等安全事故处理方法

a、学校发生房屋、围墙、车棚、厕所等建筑物倒塌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向中心学校报告;

b、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c、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 d、及时封锁现场,疏散无关人员。

4、校园溺水事故处理办法

a、学校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如发生校园溺水事故,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立即向120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救;

b、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进行落水人员的应急抢救处置;

c、对于冰面溺水事故,要科学处理,有组织地救助,避免因冰面大面积塌陷造成继发性伤亡;

d、对事故现场、救援现场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新的落水、溺水事故。

5、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法

a、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b、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120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中心学校报告;

c、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 d、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妥善安置伤病员;

e、迅速通知受伤人员家属,及时向师生和家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家属情绪稳定;

f、向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处理意见。

6、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

a、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同时,向中心学校报告;

b、学校要在爆炸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事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切实保护好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c、如果发现肇事者或者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d、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e向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处理意见。

7、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

a、学校应加强对危险品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b、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品泄露,应及时向中心学校和环保部门报告;

c、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

d、必要时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携带必要的采样分析仪器,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确定主要污染物质以及产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e、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f、向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处理意见。

8、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a、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遇有师生员工死亡、受伤等情况,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120医 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和中心学校报告,尽快和伤员家属联系;

b、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c、学校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d、向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处理意见。

9、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a、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群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安全预案须报中心学校;

b、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师生员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求助120 和医院进行伤病员抢救工作;

c、学校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抢救伤病员,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担负起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d、向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处理情况和意见。

10、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a、加强组织工作领导和安全工作应急预案,预案须报中心学校;

b、提供通讯体系,做好定期联络工作,责任到人,及时沟通信息;

c、事件发生时,立刻拨打110,同时向学校领导报告,积极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

d、学校领导要立即向中心学校报告,判断事件的性质,权衡事件的轻重,协调好学校和事故现场两部分工作,积极开展救助;

e、积极争取事故发生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

f、向中心学校汇报学校处理情况和意见。

十三、后勤安全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a、学校要做好食堂、配电房等重点场所以及供餐、供水、供电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b、发生跑水、断电、燃气泄露等紧急情况时,学校领导要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c、食堂等饮食供应部门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

十四、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a、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 b、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疏导师生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十五、学校突发事故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a、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和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b、凡是发生人员伤亡的,学校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员,减少人员伤亡;

c、所有灾难事故发生后,学校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继发性伤害问题,妥善处理,避免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d、凡是需要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做好说服工作。

十六、发生灾难事故善后与恢复

应急任务和救护活动结束,须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总结经验教训。要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事件结束后,学校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加强学生日常防灾、避灾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十七、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灾害对学校教学产生的影响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Ⅰ一Ⅲ级。

1、Ⅰ级事件;是指学校所在地区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2、Ⅱ级事件:是指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3、Ⅲ级事件:是指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

应急处置措施

1、预报后的应急反应

A、根据政府统一部署,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的执行情况;

B、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发布躲避通知,组织师生避灾疏散;确有必要时(如遇洪水即将暴发、冬季严重冰冻冰雪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学校中心学校报告决定是否停课;

C、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保护工作;

D、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应急保护安排; E、抢险救灾的材料准备工作;

F、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教育师生员工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校园安定。

2、破坏性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当地政府和中心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学校在当地政府和中心学校统一指挥下,全力以赴、妥善处置,应对自然灾害。

3、善后与恢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a、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b、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c、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d、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而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e、配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调查工作。

十八、附则

1、学校按照本应急预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切实预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2、信息发布要点:

a、事故基本情况及事态发展情况。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种类、初步判明的事故原因、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事态控制情况及发展趋势;

b、负责人的指示。说明我校领导对事故及处置工作的意见,以及贯彻落实情况;

c、应急救援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应急预案规定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调用情况,应急救援取得的成效;

d、救援工作布置。包括调用的人员、装备物资,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现场指挥和管理的措施;

e、需要澄清的问题。对不利于抢险救援工作开展、不利于杜会和学校安定、不利于党和国家形象的信息,对与事实不符的传言以及蓄意制造的谣言进行澄清;

f、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按本预案的规定执行。

十九、其他

1、本预案是我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须共同遵照执行。

2、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对有突出表现的个人予以鼓励和表彰;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给于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预案启动实施由校长决定,所有成员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遵守工作制度,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4、本预案由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上级要求,及时修订本预案。

5、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苏州实习总结下一篇:esd静电放电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