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精选8篇)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 篇1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人民的利益。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坚定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努力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但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都还懂得不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因此,党内不可避免地接连出现了“左”的和右的错误,使中国革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自诩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教条主义者们,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而恰恰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山沟里的马列主义”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胜利之路。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形势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和人们的新需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认真学习和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作为长期任务,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发展起来。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共鸣、思想共识、情感共振、价值共求、信仰共守。
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努力使理论成果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这种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不可分离的 “天然”关系,这种在90年历史发展中取得的实践成果,这种在漫长风雨岁月中建立的深厚感情,决定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 篇2
1993年美国经济复苏, 进入“三低一高”的黄金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经历短暂的衰退之后, 1993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开始复苏。得益于冷战结束后的军费开支减少财政负担减轻, 军用技术转向民用, 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拓展了美国市场、政府着力减赤、货币政策的调整和良好的人口结构等等方面因素, 带来美国经济的黄金年代, 高GDP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的“三高一低”的经济。
美股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特征对比。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了巨大的软件电信市场。1993年开始, 信息化行业成为美国经济重要驱动力。1993年9月经济复苏后, 克林顿提出投资4000亿美元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标志着美国以信息化为主的高科技战略进入新阶段。1996年美国电信法发颁布之后, 鼓励竞争, 放低进入门槛, 计算机电话广播等现代电信行业进入新发展时期。这一时期, 软件、互联网和计算机服务、计算机硬件半导体和通信设备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从股市的行业市值占比来看, 新兴产业占比大幅上升。1992年至2001年间, 美国传统产业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料、电力公用事业、消费品等市值占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份额下滑, 美国技术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金融业市值占比大幅上升。
从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来看, 新兴产业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净利润增长率变动过大, 起伏不定, 带来风险集聚。1996-2000年间, 新兴行业净利润增长率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但同比增长率除1997年外, 并没有领先与其他行业。
从PE估值来看, 1993年经济复苏后, 市场传统与新兴产业PE值相差不多, 1996年两者PE估值开始逐步背离, 1998年加速背离。1993年经济复苏时, 在股市上新兴产业PE保持在25倍以下, 市场和传统产业PE维持在20倍左右, 相差不大。1995年后, 新兴产业逐渐被看好, 尤其是1995年互联网技术的兴起, 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互联网工具软件和入门网站等, 1996年开始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 逐渐被追逐。1998年后, 与工业品、基础原料等传统产业的20倍左右的PE估值形成鲜明对比, 技术行业的PE值开始大幅拉升, 达到60、70倍, 远超出市场整体PE值, 直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估值背离分析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估值背离的背后, 泡沫渐现。股价方面, 新兴产业股票被追逐, 价格飙升;盈利方面, 从ROE来看,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都有所提升, 但相差不多, 从净利润来看, 新兴产业市场占比有所上升, 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成为新兴产业净利润主要贡献, 而热门的互联网利润对新兴产业占比一直处于低位。与股价快速上涨相比, 净利润增速不快且起伏较大, 高PE值背后泡沫渐现。
从ROE来看, 1995-2000年, 新科技浪潮下, 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但是相差不大。1993—1995年新兴产业快速提升, 而后与市场保持一致, 与传统行业相差不大, 直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这一时期,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ROE都保持较高水平, 15%左右。
从净利润方面看, 互联网行业盈利能力弱, 1998年受热捧后, 泡沫日益严重。而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成为新兴产业净利润主要贡献行业。当时科技行业的盈利方式, 一类是互联网业的商业模式, 依赖持续的网络效应, 大量投入资金获取市场份额, 实行“快速变大”, 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垄断, 建立品牌, 以收取后期服务为盈利目标;另一类是在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实现扩张掘金时提供“掘金铲”——通信设备、半导体和软件的公司, 如通信供应商思科在大量高科技企业的扩张和优化网络中提供高速设备和建设光纤路完成布局和壮大。另外,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成为重要的出口市场。
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从新兴产业PI (价格指数) 值来看美国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主要是1995年开始起步, 快于其他行业, 1998年增速加快, 远大于其他行业。其背后的原因政策起主导作用, 资本市场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1998年的互联网政策。
政府政策方面, 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了外贸市场, 信息设备出口猛增, 1993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加大投资, 并引导私人投资, 1996年《美国电信法》打破垄断, 鼓励竞争, 并且1998年对“网络新政”, 不征新赋税, 更是鼓励了互联网的投资热情。资本方面, 美国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共500多家, 风险投资额不断增大, 仅1987年至1996年, 美国风险资本家向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及服务、通讯等在内的技术产业投资就从21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48亿美元。纳斯达克一方面提供有利的上市融资便利, 另一方面提供风险资本退出平台。此外, 还有类似硅谷的园区聚集, 打造了良好的创新平台。
从1995年至2000年, 传统产业没有下跌, 消费品基础原料保持低速增长, 其他行业与新兴产业同时上涨, 但相较而言, 1998年新兴产业PI (价格指数) 增长远超其他传统产业, 尤其是互联网出现百倍增长。互联网和软件业PI值涨势惊人。1998年初, 互联网PI值是1992年的100多倍, 通信设备也达到了1992年的10倍以上。到了2000年初泡沫破灭前, 互联网的PI值则是达到了1992年的400多倍, 通信设备则是达到了1992年的30多倍。
四、泡沫破灭后, 寻找再创新高的科技股
2000年科技股高峰之后, 相较于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整体没有再次创出新高。2000年之后, 能代表传统产业的道琼斯工业指数, 受科网泡沫影响较小, 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再创新高, 然而代表新兴产业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却没有创新高, 甚至只能达到2000年科技股高峰值的一半。
尽管如此, 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仍有不少公司凭借自身特色和运营盈利能力, 受投资者青睐, 相比2000年高峰再创新高。
再创新高的科技股, 产品服务转型和并购为主因。我们对有代表性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 2000年泡沫破灭后能再创新高的公司探析发现, 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独特运营模式, 成本客户需求两手抓。例如高知特科技, Two-in-a-Box TM模式, 程序设计员主要分布在印度, 总部在美国, 客户经理团队分布在全球, 线上即时信息沟通平台, 人员成本低廉且能很好串联客户需求和程序员设计;二是通过大量并购, 完善产品线, 拓展市场。例如奥多比, 大量收购居于市场领导地位的专利产品, 收购之后产品组合几倍几十倍提高版权费。三是发现和创造客户需求, 产品服务研发转型。比较突出的是苹果公司和亚马逊网, 苹果公司更加注重客户需求体验, 提高研发能力, 由电脑产品向数字消费类电子产品, 亚马逊由线上书店向电子书音乐存储多元化线上服务商转型。
综上所述, 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 由于增速较快, 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因此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 较传统行业具有明显的估值溢价。由于股票市场对未来预期的反映会明显快于实际业绩的兑现速度, 因此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释放。在此之后, 板块股价很难达到之前的泡沫高度, 需要寻找具有真正创新基因的公司, 才能获取超额收益。
摘要:2013年以来, 新兴产业为主的创业板指数屡创新高, 引起了市场对我国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价上涨空间的强烈关注。本文主要回顾了九十年代美股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 从股票市值, 行业盈利能力等角度分析总结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具有的特点, 并阐述了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估值背离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新兴产业,估值背离,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皓.新技术产业革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J].当代世界, 2013, (4) :58-60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 篇3
党的光辉历程
《绿色中国》:贾局长,您好!请问在建党9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贾治邦: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回顾这90年不平凡的历史,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1921年至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至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这三个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分别干了三件大事。一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三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重大影响,铸就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的90年,是艰苦卓绝、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90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推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深入开展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困难和风险考验,结束了我国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锻炼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当之无愧的坚强领导核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战胜了包括战争、国内政治风波、重大自然灾害等诸多考验,在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各种矛盾交织叠加的新情况中,牢牢把住了中国向前行驶的船舵,取得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创造了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光辉历史。
(二)中国共产党建党的9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90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条件紧密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探寻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表明,这90年是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時俱进的9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
(三)中国共产党建党的90年,是不断发展、逐步壮大、日益成熟的90年。90年来,我们党从几十名党员发展到近8000万党员,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党,成为一个有能力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重大风险挑战、领导13亿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执政党。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当中,积极顺应形势变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不断健全组织体系,积极完善管理机制,始终保持和发展了自身的先进性,培养了成熟的领导国家建设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了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先后改旗易帜,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却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更加坚实,这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
(四)中国共产党建党的90年,是为民谋利、强国富民、走向复兴的9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孜孜以求,不懈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当家作了主人。党确定的“三步走”路线图,让世界1/5的人口从温饱不足开始迈向全面小康。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使我国经济年均保持8%的增长速度,造就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目前,全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与90年前相比,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全面提升,中华民族迈上了伟大复兴的征程。可以说,这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意气风发追求新发展的90年。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90年来,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纪念建党90周年,就是要让每一位党员都认真学习了解党的光辉历史,熟悉掌握党的伟大成就,切实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加自觉地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对林业事业的指引
《绿色中国》:请问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特别是建国后,党对林业事业的发展是如何推动的?
贾治邦:在过去90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始终追求兴林与富民协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为国家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时就十分注重林地分配和林业发展,为新中国林业事业作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一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共设立了12个部,其中就有林垦部,很多林业占重要地位的大行政区还专设了林业总局。同时,国家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和合理利用”的林业建设总方针。为加强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后来又将林垦部分设成立了主管造林营林的林业部和主管森林工业的森林工业部,形成了两个大部并行的局面。当时,林业为国家上缴的利润列各行业第二位。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指出,林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必须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大搞植树造林运动,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并于1978年启动了建设期限长达73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启了我国工程治理生态问题的新纪元。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全国人大还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的新热潮。1991年,江泽民同志作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重要指示。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始大规模、全方位地加强林业生态建设。2003年颁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正式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2008年,国务院明确赋予林业部门建设“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责。2009年召开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的“四个地位”和“四大使命”。2009年胡锦涛主席向世界作出了“争取到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和上述重大举措的有力推动下,9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林业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教育长足进步,林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是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78.11亿吨,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二是土地沙化趋势初步遏制。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约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缩减约1717平方公里,总体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三是湿地保护全面加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4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50.3%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四是生物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2035处,占国土面积的12.9%,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五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30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也由3000万美元增加到900亿美元。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和花卉产量名列世界前茅。六是生态文化建设全面展开,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普遍树立。“生态立省”、“生态立市”、“生态立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成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执政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成为各地规划的重要内容。七是林业改革深入推进。截至2010年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有20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任务,确权到户林地24.31亿亩,占全国集体林地总面积的88.6%。7260万农户拿到林权证,3亿多农民直接受益。
回顾总结党的林业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我们有许多深刻体会。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广泛发动和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也是搞好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党明确指出,要把植树种草、绿化祖国的责任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所有单位领导干部的肩上,动员全社会办林业、动员全民搞绿化。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多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始终认真履行义务植树责任,积极落实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有力地推动了造林绿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林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全局工作是个体与整体、部分与全部的关系。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服务服从于全局工作,林业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林业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木材、山区沙区脱贫致富、满足社会生态产品需求等中心任务,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为国民经济恢复振兴、国家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们又紧扣解决“三农”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粮油安全、改善林区民生等国家战略,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碳汇、木本粮油、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等重点工作,既满足了国家大局所需,又实现了林业快速发展。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国林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发展,就在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用最新的党的理论武装思想头脑、指导林业实践,不断消除束缚林业发展的思想羁绊。坚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做新事物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拓展林业发展的新领域,不断创造林业发展的新优势,不断发现和解决林业发展中的新问题,确保林业工作常抓常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不断实现新发展。当前一定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拓创新,努力奋斗,开创林业改革发展的更新局面。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按照执政兴国和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林业的内在活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通过深化改革,理顺生产关系,解放发展生产力,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体制,充分发挥林业多种功能,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近年来,我们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全面带动了林业体制机制创新。同时,积极推进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林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林业既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更是一个奉献的行业。长期以来,林业行业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宝贵行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务林人,为林业改革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像塞罕坝人、杨善洲等林业典型,他们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清贫的岗位上和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识,加强修养,经受考验,把我国林业从建党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到了目前全面繁荣的新阶段。
我国林业建设创造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林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历届党组精心谋划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务林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林业实践,不断提高林业工作能力和水平,把我国林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党建工作推动林业科学发展
《绿色中国》:请问国家林业局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贾治邦:国家林业局各级党组织要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党的建设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党史党情教育,不断增进党员意识。组织开展党史党情学习教育活动,是促进党员了解党史党情,增进党员对党的感情,增强党员党性的重要途径。现在有不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对党的历史不了解,对党的情况不掌握,不知党经历的艰难困苦,不知革命先烈作出的巨大牺牲,对党的感情不深厚,对做好工作的觉悟不高,这有党员主观学习少的原因,也有现实客观的原因。各级党组织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干部学党史、知党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党员才能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意识,更加自觉地融入到党的队伍之中,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之中。
(二)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党在90年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位党员都要认真地将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光大。既要坚持持之以恒、终身学习,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理论,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深入基层,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真心真意地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歪风邪气,勇于向丑恶现象作斗争。要为人厚道、艰苦朴素,保持健康的情趣、正派的作风,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三)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局党组部署下,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杨善洲同志是全国重大典型,也是一名林业典型,林业部门在学习活动中要争取走在前、作表率。要继续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推向深入,保持活动不断、热度不减,争取更大成效。党员干部要认真对照杨善洲同志的“五种精神”,结合本职岗位,认真查找差距,认真进行整改,确保每个党员干部都有新进步、新提高。
(四)深入推进“强作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服务现代林业建设大局。要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深入推进“强作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各司局各单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活动,着重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一批影响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围绕林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细化工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实,服务好现代林业发展。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抓基层、打基础是党的建设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机关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机关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机关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努力走在党的建设的前头。要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选好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努力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要继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教育和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建设现代林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 篇4
望都县大王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双进
九十年岁月匆匆走过,九十年弹指一挥间。
顾盼往昔,岁月如歌。九十年前泛舟湖上,依稀难忘。岁月何曾割断我们真挚的向往;岁月何曾消融我们深沉的感怀;岁月又何曾泼灭我们心中的熊熊的向往,追求崇高信仰的烈火.把信仰扛在肩上,循着历史坎坷的来路,我们寻找那永恒的时间.岁月成为历史的点,而某个点却成了历史的转折,中国开了很多这样的会议,中国也经历了很多这样的初冬的一天,但再没有另一个会议叫“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党经历了物竞天择的选择后,有了中国改革的开始.九十年弹指一挥间,九十年匆匆走过,走过白色恐怖,血雨腥风;走过二万五千里的真理的跋涉;走过矢志不渝,捍卫母亲的尊严;走过五谷丰登,歌舞升平;走过十年浩劫,拨乱反正;走过改革开放,睡狮初醒;走过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万象更新世纪迭更......这是一条坎坷的路,这是一条光明的路,骄傲的路,反思的路;历史虽然已经是曾经,我们又怎能忘却,怎能忘却.九十年岁月,慷慨,豪壮,婉转,悠扬,哀怨,悲伤,奋进,图强......九十年岁月如歌,忧思难忘.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敬礼
望都县东关村党支部书记 左铁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90年沧桑巨变,90年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见证了历史的奇迹。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我的心中满怀感慨和感激之情。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犹如春雷一般,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犹如悠悠长夜下灿烂的灯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前进的方向。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这九十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感 篇5
(一)第八支部李晓苑
“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两学一做”是为了明确标准,学习党员精神,从而立足岗位做贡献,做合格党员。其实,学习党史也是不可忽略的大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了95年,她经历过风风雨雨,那些事那些人那些变化那些经验,值得我们去阅读,引发思考,学习共产党员的精神与优秀品质。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九十年,是中国发生巨变的九十年,是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的九十年。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走得曲折,磕磕绊绊,但是也在曲折和磕绊中建立了新中国,在摸索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以国为重,以民为先,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全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体人民,进行反法西斯的战争。这跟当时国民党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国抗日战争于1945年取得了胜利。此后,通过三年内战,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在194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毛泽东说,“在过去28年的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人民,在捍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功同时,努力建设新中国,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更加伟大和更加艰苦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这一过程,我们犯过错但也不乏成就。在初期,过于求成,以阶级革命为纲,导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得中国的发展陷入困境。但是,经过拨乱反正,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因此,国家和人民都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奔向小康生活,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生活不断改善的体现。以我的家乡为例,在我生活的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提高。小时候的泥泞小路变成宽阔坚固的水泥路;小时候单一的衣服类型变成了颜色款式各异的服装;小时候的泥瓦房变成了漂亮的小楼房;小时候长辈的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等等,这些都是我感受到的家乡变化。那么,一个小乡村尚有如此变化,至于国家,用巨变来形容也不显夸张。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奋斗的成果,是兑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力证明!
现在,以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三严三实,从严治党,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少年强则国强。是啊,中华民族的富强也需要我们新一代党员同志的加入。所以,作为青年同志的我们,需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做真正的合格党员,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付诸行动,为中国的下一个九十年谱写华丽的篇章!
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感
(二)巨轮起锚,驶向百年中国梦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的热潮下,我认真地阅读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该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分册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作为既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又是见证者的”80后“党员,系统地阅读了该段党史后,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不愧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党,不愧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先后创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身为出生在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之始,成长在全面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年代,成熟在加入WTO的21世纪初期的”80后“党员,切身地体会到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以及中华民族世界地位的变化。还记得自己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老外“对中国的印象从起初惊呼竟然中国还有DQ、微波炉,到后期观看了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由衷感叹”CHINA,incredible!“.这些转变与我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基本路线密不可分,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工作作风而带来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落脚点。80后既是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达成的生力军,也是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主力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时刻,历史把接力棒交给了”80后“青年,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80后“党员们,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人说:”形式上的入党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则是一辈子的事“,”80后“党员更是要不断加强政治素质培养,加强党性锻炼,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为民解忧的服务意识、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投身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圆梦事业上。
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再次起锚,全速驶向百年中国梦,”80后“党员更要识大势、立大志、谋大局、干大事,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殊角色。
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感
(三)第五党支部:于文林
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2012年十八大召开共90多年的历史,准确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共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册,全书共60余万字。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继承以往几代先进中国人的光荣和梦想,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有多少人相信着一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又有谁相信,那支在崇高峻岭、雪山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能够背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希望!可是,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凭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得这一切变成了可能。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岁月,那是一段腥风血雨、崎岖坎坷的历史,那是一段苦难与辉煌并存的历史,更是一段刻骨铭心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9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大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紧紧依靠人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历史可以看出,90多年来,党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奋斗探索的历程是充满艰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我们要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读后感 篇6
1921年7月1日,这是伟大的一天,中国共产党就在这一天成立,这是每个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是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一天,这一天关系着中国的未来,关系着中国的希望。当时,只有少数人能够坚信这支小小的政党能够撑起中国的未来,同样也只有少数人相信那支在山峦叠嶂、高原气候中艰难跋涉、忍饥挨饿的虚弱疲惫的长征队伍,居然能背负着如今的世界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希望。
党史给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展示了革命先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展示了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1921年――1949年,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艰苦作战,百折不挠,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做斗争,使人民翻身当家做主;1949年――1978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探索,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使人民的生活开始逐渐改善;1978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发展工农业,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国家经济、科学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 篇7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心得体会:学习党的历史做合格共产党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党史界、理论界的一件大事。《九十年》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XX年十八大召开九十多年的历史,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开出版的权威著作中反映党的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系统完整的一部党史通史基本著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党史的最新权威读本。正如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可以从《九十年》中汲取做合格共产党员“营养剂”,即做到四个“务必”。
务必时刻保持理想追求的政治定力。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启示着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于党;要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把对党忠诚融入血液、铸进灵魂;要在思想上同心、在立场上同向、在行动上同频,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主动向中央看齐,用好“指南针”、握紧“方向盘”,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按党的政策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组织程序办事,在工作中从严从实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确保始终不偏离党的中心工作“主航道”。正如总书记强调:“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务必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九十年》指出:“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伟大精神,无不深深感动着、激励着、凝聚着人民群众。纵观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党员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务必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是由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始终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把走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立足中国实际,在不同历史时期,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提出并完成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经过28年浴血奋斗,我们党完成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后,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九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获得成功、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保障。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 篇8
中国品格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六
伟大的国家自有伟大的品格,伟大的品格源自伟大的实践。
伟大的品格,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生动力,需要在长期奋进中积淀而成。富强与文明,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国家走向富强,也使社会文明迈向新高。在追求物质文明的道路上,当代中国人从未忘记品格的锻造、道德的提升,崇德向善、知礼守义、开放包容……文明之风华夏劲吹,道德之花神州盛开。
从30多年前封闭已久的国门缓缓打开,世界风扑面而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攸关现代化命运的战略任务,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以德治国”,再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前20多年坚持不懈、奠定基础,后10年接力奋进、成就卓然。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英雄模范层出不穷的十年,是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的十年,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十年。
——十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楷模辈出、群星璀璨,仅这十年间就涌现了成千上万的道德模范。文明素养的提高、高尚品格的塑造、文化胸襟的展示,激励国人、打动世界。
——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思想不迷航,行事有依托,追求有方向,社会扬起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风帆。
——十年来,改革发展的精神大厦越垒越高,当代中国的精神品格日益彰显,传统伦理道德赋予新内涵,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美”追求。
尽管面临风险和挑战,但30多年改革开放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所凝聚的广泛社会共识、所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在面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阵痛时,赢得了道德尊严。
泱泱我中华,巍巍礼仪邦。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反复证明:我们不仅能够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经济强国,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奋进的文明大国。
“最美”之花,遍地盛开
——中国绝不是一个冷漠自私的国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德尚义的民族。在我们的血液中,有五千年礼仪之邦的基因;在我们的心底里,有新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在我们的灵魂里,有不可动摇的道德原则
6月的中国,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彭伟平、周玉兰、张文华,他们的事迹如同一曲曲颂歌,在亿万人的耳畔回荡;7月的中国,周江疆、邓锦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何止是7月、6月,何止是今年、去年,一年年,一月月,有多少英雄模范、多少平凡好人,在神州大地不断涌现。
刚刚经历了61年来最大暴雨的北京,更是集中展现了普通人崇德尚义、守望相助的精神品格。素不相识的私家车组成车队到机场接送滞留乘客,一些商家打开店门为回不了家的人提供食宿,几十个路 人和救援人员一起奋力抢救被淹的车主,一位青年几个小时挡在没了井盖的下水道口……
无数人在暴雨的洗礼中,用自己的爱心和友善,呈现“最美”的道德风尚,诠释了可贵的中国品格。他们无论何等身份,不管何种经历,他们身上凝聚的当代中国的道德精髓,让我们对中国的道德建设充满信心。
“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有人想写一篇文章,考证一个个“最美”的称呼是谁的发明,起自何时,缘何成为当今社会高尚道德的代名词,何以如井喷般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其实,写出这篇文章并非易事。因为“最美”没有最初,不算发明,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心底的共鸣,是人们积蓄已久的精神呼唤。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时代,国家的精神文明、公民的道德素养、民族的文化襟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当这些代表中国品格的平民英雄出现时,他们就成为“最美”的化身。
只有富强没有文明的国度,是一个没有恒久生命力的国度;只有物质富足没有精神境界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会有多少影响力。追求品质,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需要;追求品格,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急切召唤。而这一切,都基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2011年10月,当“小悦悦”这个名字出现在媒体时,亿万中国人不禁为之焦虑、困惑、叹息,大家不停地发问:我们的道德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身体里是否还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如此的逼问令人痛苦,但也足以激起人们的道德自觉。
事实上,当丑陋现象引起人们公愤的时候,正是道德意识快速觉醒的时候。聚焦“小悦悦”现象,鞭挞“路人”冷漠,恰恰表明了社会对高尚道德的热切期待,对新时代伦理价值的急切探求。每次关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大讨论,都是对公民伦理道德的一次考验,而考验的结果总让人欣慰——呼唤良知、吁求正义的声音在讨论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对失德败德行为给予猛烈抨击,对彰显美德的善行义举给予热情赞美——当代中国人就是以这样鲜明的态度表达着自己的道德追求。
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是孕育过无数英雄的土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更是一个楷模辈出的时代。十年来,以沈浩、杨善洲、王瑛等为代表的好干部,以“当代雷锋”郭明义为代表的普通共产党人,以“最美妈妈”、“最美护士”等为代表的平民英雄,成千上万,层出不穷。这是时代精神的深刻体现,是中国品格的有力表达。
灾难,是一个民族道德风尚的“试金石”。在大灾大难面前,是各自为战、袖手旁观,还是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不同的选择,彰显着不同的民族品格。在这自然灾害频发的十年,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反而愈挫愈奋,众志成城,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救灾壮举体现了这个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质——当非典肆虐,白衣天使舍生忘死冲在最前;当汶川和玉树遭遇强烈地震,献血的人潮挤爆各地医院;当舟曲暴发特大泥石流,运送捐献物资的车辆一眼望不到边;当冰冻封锁了交通,一根火腿肠、一杯热水能在旅客手中传递良久……
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相比、与海地地震相比、与法国夏季酷热灾害相比,中国人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表现,让即使是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肃然起敬,“这是一个伟大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一家美国媒体如是说。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后的十年里,道德模范层出不穷,仅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就有162位道德模范榜上有名,而他们的身后是更多全国各地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候选人;与此同时,各省市地区的道德模范也在推选中被不断发现,形成巨大的传播热潮,各单位的道德模范推举,更让人们身边的感动转变为社会的表率。一次次全国道德模范的基层巡讲、“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让模范事迹迅速化做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坚持不懈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更让英雄模范可亲可敬可学;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论坛,使公民的权利义务、公民的社会责任深入人心。
道德模范的评选,把平凡生活中的善行义举一个个发掘出来,赢得各界群众和网民的热烈回应、激情传播;而在评选的同时,一大批民间选出的最美典型也交相呼应,对那些民间推举的模范,各级党政部门总是及时表彰,热情奖励。公民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党和人民、政府与百姓共同的使命。
“那天,杭州城只有一名司机”,杭州人民为吴斌送行的壮观情景,让我们深信,对新时代道德模范的推崇、热爱,真诚地来自亿万人的内心深处。
“最近世界上的新闻以负面为主,能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样一条好 消息,令人备感温暖”,一个美国网友看到世界各主要媒体相继报道的中国“最美妈妈”吴菊萍后,感慨地说。“道德的奇迹来自中国,世界的好消息来自一位普通中国人”,此言此理,让我们相信,崇德向善的当代中国品格也在影响着世界、感动着世界。
时代命题,出色答卷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国能否在经济腾飞的同时,避免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道德滑坡”,摆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是时代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一道严峻命题
人无品不正,国无品不立。作为社会文明的基础与核心,道德如同阳光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良好的道德风尚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器”,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道德的支撑。
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急速转型,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一道严峻命题——中国能否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道德滑坡”,摆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自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引导着中国平稳度过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体制改革的深水区。
十年来,中国的道德水准明显提升。无论是遵规守法意识的增强还是公共秩序的改善,无论是敬业精神的自觉践行还是文明礼仪的大力推广,“谢谢”、“对不起”使用率的迅速提高,让人感到,中国的道德建设这份出色的答卷来之不易。这是在克服众多现实障碍、众多日常积习和众多历史包袱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中国正 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转型。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才完成的经济社会转型,在中国被压缩到了30年。
昨天还是手握锄头的农民,今天就有可能是城里做工的工人;昨天还在事业单位上班,今天就有可能变成企业职工;昨天还在自己家乡,明天就有可能远在千里之外……这其中,蕴含了多少悲喜交加的故事,包含着多少思想上的迷惘与困惑,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转变,许多人的道德准备还远不充分,一切都想尝试,可底线却不确定。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不适应新的时代了,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一时还没有形成。一些诚信缺失、见死不救等失德败德现象不断拷问着社会良知。比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不仅对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而且破坏了社会互信和正常的经济秩序。有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恶果。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与其说是市场经济带来了失德败德现象,不如说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类似的混乱、败德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但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这样的行为就渐渐减少了。因此,客观地说,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经济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状况“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并存,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同在”的复杂图景。
处于如此复杂的大背景,处在这样变革的大时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知难而上,全力推进。“三下乡”、“心连心”、“三贴近”、“走 转改”,一次次沉向基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一批批创建出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年年在不断加强。这一项项影响深远的部署,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措施,让精神文明的火炬照亮基层,照亮社区,照亮每一个群体的心灵。
公民道德重在建设,国家品格重在塑造,十年来社会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因为道德缺陷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道德的失范不能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在社会的转型期,在历史的空白点,建设最需要的是耐心培育。十年来,我们没有看到所谓的大批判,也很少见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强制,我们靠树立英雄模范、奖励善行义举,彰显了榜样的力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作为网民、身为大众,也在一次次道德的交锋中变得日益理性。今天,我国互联网的上网人数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8.3%。在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中,中国网民的讨论激情空前高涨,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道德的形成,每次讨论都可以呈现理性的光芒,盲从宣泄、自负狭隘、简单片面,逐渐被平和理性、自信自强、辩证客观所取代。
在国际盛会中,中国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志愿服务的风采赢得了世界。《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北京的热情和友好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纽约时报》说,中国的志愿者向世人传达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年轻、爱国,有激情并充满自豪感。
扬善必须惩恶。对无良企业、腐败分子、败德现象的查处、惩罚、谴责,如果缺乏相应的机制、法规与环境,模范的作用就会降低,正 风正气就难以持久。十年来,惩治腐败、扫黄打非坚决有力,打击侵权、造假、欺诈持续不断,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格外强劲,相关的司法体制和法规建设日趋完善,而社会舆论更是对败德现象无情挞伐。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还制定了一整套逐渐完善的奖励英模、保护好人的政策措施,善行义举受嘉奖正在成为社会常态,“好人有好报”已经是大众共识。
高尚品格,光耀神州
——道德建设最需要扎根在大众之中,中国品格最需要体现在凡人小事里。十年来,中国的道德模范已经变得平民化,善行义举已经日益大众化,对高尚品格的传播和颂扬已经从媒体记者延伸到千千万万的网民
“无名托举哥”是谁?“良心油条哥”是谁?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但当命运把他们推上抉择的关头,他们身上所闪耀的道德光辉,却如灿烂星空一样令人仰望,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骄傲。
道德之美,美在平凡,却光彩照人。身边的英雄,不再是所谓的“高大全”,而是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的善举、义举自然而然,但却标志着道德建设的走向和刻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作为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五个大类,真切表达出了今天我们的道德需要什么。
“当代雷锋”郭明义,与雷锋一样,都是普通人。在日常岁月里,他积小善而成大爱,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建设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还发起成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人们推崇他,千万粉丝关注他,因为他平凡、可亲又可学。翻开中国版图,雷锋传人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雷锋小组”、“雷锋志愿者”、“雷锋服务公司”、“雷锋团”,由老百姓、普通党员组成的一支支队伍,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行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需要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更需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建设。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亿多,他们担当的是中华民族的明天,担负的是伟大祖国的未来,精神文明的大厦究竟能否牢牢矗立,关键在他们。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治理网络内容到整顿校园环境,从加强少儿文艺创作到表彰先进模范,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到推动全社会的更多关怀,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十年间,志愿者队伍在中国大地迅速崛起,如今已经遍及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可以看到激情洋溢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其中的骨干。他们活跃在各大国际盛会,奋战在每次灾难的救援现场,而在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关键时刻也总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首都北京如今9个人中就有一位注册志愿者,各省市自治区也都有一支庞 大的志愿者群体。热情、有礼、周到、微笑,是中国志愿者的写照,也是当代中国品格的表情。
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行列中,80后、90后已然成为耀眼的一代。从诚实勤劳的农民工到诚信仁义的商贩,从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到敬老爱亲的少年,从事业有成的白领到一心为民的战士和警察,各种行业,各种场合,年青一代的表现令人欣慰和自豪。不久前为救人而牺牲、负伤的周江疆、王俊旺、李博亚,再次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巨大的道德力量;而从湖北孝感老家到广州找工作的周冲毫不犹豫地托举起身处危险的三岁女童,河北保定市财贸学校的大专毕业生刘洪安炸出的“良心油条”,让千万人又一次领悟到,高尚道德对年青一代而言同样是做人的根本。
十年,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来说,在铸造中国品格、成就道德高地方面,已然留下了具有人文厚度、历史深度的精彩华章。爱国、奉献、崇德、向善、开放、包容……所有的时代楷模、所有的平民英雄,还有无数秉持善行义举的人们,他们的胸怀、他们的境界,都已深深地融入中国品格。
十年科学发展,中国奇迹惊艳全球;十年文明进步,中国品格闪耀世界。
【浅谈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推荐阅读: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光辉历程10-24
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11-29
新中国六十年教育历程及反思07-04
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简介09-30
共产党的光辉历史12-17
建党九十周年征文 伟大的共产党,生日快乐10-22
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06-1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感想09-20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征文09-22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