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岗证明

2024-10-20

志愿者在岗证明(精选4篇)

志愿者在岗证明 篇1

范文

此次参加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组织的“三支一扶”志愿者的在岗培训活动收获颇深,自身对“三支一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通过专家老师的精彩授课和经验传授,无论在个人修养和业务知识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学习和认识。

第一天上午是由“**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张明娜老师讲的“锤炼道德品质培训职业精神”,张老师首先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入手入手,再到道德的进一步演变和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浅入深,抽丝剥茧,使同学们对道德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事结合道德的部分,张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者,张老师由一个寓言故事引入,结合前面的道德,岑岑深入。从中我体会到的是,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一毕业就抛开了自己的专业和知识,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需要再学习的过程,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负责任”,要积极主动熟悉地区工作环境,认清自我角色,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高标准、严要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自己加强对党的政策和方针的学习、体会,虚心向业务熟练的前辈请教,帮助自己成长,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完成支扶工作。

下午的课程是“心理健康培训”同样是由“**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讲授的。靳俊丽老师通过几个短片分析了人性的特点和健康的心理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作为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人,同时还承担着国家交给的任务,未免会心有余悸,通过此次培训我明白,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真正认识“三支一扶”工作的意义,正确的把自己从一个“同学”变为一名“同志”。同时,通过此次培训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能够及时查漏补缺,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第二天安排的是“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基层工作现状和发展前景”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和实际,从中我认识到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和怎样正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三支一扶”的实际意义。我们选择“三支一扶”是要出于一种信念,出于要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作为支扶大学生,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与农民做朋友的耐心,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要沉下去,不浮于表面,切实了解农村最需要什么,农民最需要什么,扎实地做好基层工作,不折不扣的把工作落到实处。从学习中我还更进一步体会到我们志愿者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我们的组织不是散漫的,不是空谈理论而不从实际出发的组织,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国家需要的组织,我们也是能够实实在在干工作,实实在在为地方政府分担任务,实实在在为一方百姓分解忧愁的好组织。

第三天安排的是“三农”工作的方针及相关政策,“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是贯串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更应进一步了解“三农”的最新政策,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国家最新的政策更好地传播出去,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志愿者公益时数证明文件 篇2

证明

兹证明曹馨文等同学参与“培英公益行”,担任志愿者组长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在公益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努力工作,给予志愿者时数10小时。

特此证明。

主办: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协办: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5月24号

培英公益行志愿者名单如下:

兹证明曾文馨等同学参与“培英公益行”,担任志愿者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在公益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努力工作,给予志愿者时数6小时。

特此证明。

主办: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协办: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5月24号

培英公益行志愿者名单如下:

兹证明曾文馨等同学参与“培英公益行”,担任志愿者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在公益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努力工作,给予志愿者时数8小时。

特此证明。

主办: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协办: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5月24号

在岗研修效果总结 篇3

近几年“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作为青年教师理应走在改革的最前面,勇于学习新事物。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事实与推进。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

近一年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在实践中,我有很多的收获也有一些困惑。

一、收获

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

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例如在讲到中国气候类型的时候,如果只是单单传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类型,那只是照本宣科。但是如果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个活动探究“如果你是个农民,现在给你一块土地”。活动要求:1)、你可以自由选择地块所处的区域:海南、广西南部、华北平原、西北地区;2)、你的布局(什么地块,做什么用途,种什么作物及理由);3)、简要分析你的经济及环保措施等。这样的活动探究既活用了教材又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把课文的内容活学活用,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例如在讲到“中国水资源”这一课时,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只要老师一点的提示,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想到很多在生活中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4、“教是为了不教”。

学案导学的根基思绪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现·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合适科学的学习纪律和认知纪律的,天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根基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天然就能学会自从学习,学会本人提出问题,寻找处置问题的方法和路子,不只可以摸清学习的纪律,还可以有立异的方法和法子。

二、困惑

首先在学案式教学的形式上,多数教师都是设计成纸质学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完整。最初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时间长了,一个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这就是学案不能很好的保留下来,等到复习时曾经写过的题无从寻找。而且打印出来的学案在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想再进一步修改也成了一件难事。

其次是在学案的设计中“自主学习”这一部分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自主学习”目的是将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安排在何时却是个问题。安排在新课教授前让学生在课间或回家去完成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课上进行又会占用时间。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导学案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但也是极少数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惰性。那么该如何调动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地一员,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通过自身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课改给我们在教学还是理论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发现学生的分组仍不能给那些差生带来更多的收益,依然不能很好的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弊端:

一、随堂练习中的题量过大且不具有代表性。

二、一些内容比较陈旧。

三、由于各科导学案比较多,有时会出现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

四、学生不注意保存,丢失较多,不利于复习。

在岗实践阶段总结 篇4

很荣幸自己有机会参加2012年8月x县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这是一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大好机会。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逐步完善了教学技能,积累了更多具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经验和科学方法,而且促进并提高了自己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从培训学习到现在的在岗实践阶段学习,我认为在贵州师范学院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现将自己在岗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岗实践计划

培训结束后,我带着欣喜和不安回到学校,认真反思我我这些年来的教学生涯,的确有好多的不足之处,通过认真学习,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高教学水平是:着眼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经过思维训练获得数学美的享受。我明确了在岗实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制定了在岗实践计划。在培训期间,听了许多专家讲座。回来之生后,我认真地想了很多事情。我发现自已的师生观存在很大问题。我与学生的距离很大,平时我都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我有什么看法,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的工作,要与学生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二、“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是要表扬的。”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极少用到表扬的语言。学习了这一段时间后我认识到表扬学生很重要,当然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认可,由其是后进生。我在教学中将表扬运用于课堂后,才知道激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真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在他们看来,教师的表扬就是对他们的肯定。而且我发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大了,上课也会主动发言,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通过实践,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不要吝惜你的鼓励,不要吝惜你的笑容,那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是教学中最有力的提高教学效果方式。

三、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以前学校有要求要写教学反思,我都没有放在心里。教学后也很少写反思,只顾着教自己的书,从不去总结。自从参加这次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以来,我开始懂得了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也尝试着自己写一写。我才知道写教学反思能发现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并加以改正。要上好一堂课,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备课是关键,但课后反思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利于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四、看他人的教学,助自己的成长

最近我们学校主办了初中数学组公开教学,每个数学教师都参加了此次学校举行的公开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听课时其中有位老师,在数学课的最后五分钟,他在黑板的一角给同学们留下一道“趣味数学题”,并鼓励大家多种解决方法。就是老师的这一做法,激起全班同学学数学的热情,这给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老师都特别注重课堂的“首因效应”,他们努力创设多种导课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大家都忽略了课后的“末因效应”,往往一节课讲到底,甚至下课铃声响了,还舍不得割弃未完成的教学。想想自己也未能走出这个俗套,“应该如何让课堂最后五分钟增值更多些?”,最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今后是不是可以试着灵活地运用“设计感、故事感、综合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设计最后五分钟的增值服务,让我们每堂课的最后五分钟异彩纷呈,让我们的课堂最后五分钟增值,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增值,让我们的每一天增值!

五、新思考、新感悟、新收获、新决心

上一篇:一无所有诗歌下一篇:在端午节传递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