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团队(共5篇)
志愿者团队 篇1
按照联合国对志愿者 (Volunteer) 的定义, (1) 我们可以把高校志愿者团队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 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高校学生活动共同体”。虽然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发展时间不长, 但是团队的利他思想却古来有之, “仁者爱人”、“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等都是这些思想的精华。我国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 由于志愿者切合了大学生的实际, 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素质逐渐提高。高校大学生所具备的智力基础和科学背景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的较强的动员和管理能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发展和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 也充分地体现了青春气息、时代精神和人文色彩, 在志愿活动中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无限潜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扶持功能、疏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 是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它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在志愿服务中, 奉献爱心,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文化道德修养, 培养“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德;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 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 为大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 通过锻炼、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了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 增强大学生身心素质;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通过培养奉献精神和提供无偿服务, 触发大学生的心灵和拓展他们对人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为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同时, 引导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等等。然而志愿者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以渐进性、积累式发展, 到2008年呈现爆发性发展, 也随之带来了诸多问题。
1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概况、问题及原因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中坚力量的高校志愿者团队取得了长足发展, 各高校基本上建立了以共青团系统为主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了志愿者注册、志愿者活动登记、志愿者服务时间认证、志愿者合法权益保护等机制, 团队规模和人员数量增长迅猛。“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已经达到28.9万个, 注册的社区志愿者达到3100万人,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超过5000多万人次”。 (2) 截至2007年12月, 共有2.68亿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生态环保、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中国的志愿者体系正在一步步迈向成熟。 (3) 但是, 由于我国志愿者与欧美、港台志愿者团队相比, 还是处在起步阶段, 在发展时间、发展程度上与它们还有差距, 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志愿服务的组织方式单一、志愿者管理行政化严重、志愿服务的使命和目标不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供给体系、激励和保证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比较突出。据调查发现, “35.7%的人认为高校志愿者活动比较单调”, (4) 高校没有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充分的指导和帮助、高校缺乏与NGO组织的交流、沟通, 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的主战场作用。究其原因, 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影响因素。
(1) 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非自愿”。之所以说高校志愿者团队是解决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 知行不一的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 也是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不足的一个新途径, 就在于其自愿性,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友善的利他活动、震撼学生心灵, 形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社会共识和心理认同感。但是由于志愿者调配、管理中不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易趣, 组织方式过于简单, 使得不少高校的实践方式僵化:为了解决志愿者参与人数不足问题, 批量化发展志愿者, 克隆出大量志愿者团队, 使得这些团队志愿精神不足, 志愿者出现非自愿。如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名招募的大量志愿者, 志愿者团队在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学分, 而不是奉献精神的培养, 从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做志愿者是被迫的, 而非自愿的, 忽视了志愿者的内涵所在, 这致使很多志愿活动成了混学时、走过场。当志愿者是为了挣学分, 不是帮助他人时, 志愿活动走样。这种心态在大学生中不断蔓延, 形成风气, 影响着他们践行志愿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力度, 也影响着良好品质的培养, 不利于人生价值的体会, 获得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 使大学生获得人生成长和成才。
(2) 招募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培训。虽然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队伍阵势强大, 但是却被美国著名公益基金会——Taproot基金会认定为“过于年轻”, 招募志愿者随意性大, 志愿者团队缺乏梯队建设, 志愿者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是原因所在。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的兴盛, 社会影响的扩大, 常常是因为某一届、某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志愿者而兴起。当学生毕业后, 就逐渐衰落。招募志愿者缺乏整体规划、过程管理, 缺乏优化资源, 整合、调配志愿服务资源的思考。通过计划、连贯的一系列明文, 指导、规定志愿者应该符合的标准和应该遵守的规定、招募志愿者的机构应该提供的技能、安全的培训, 使得志愿者团队具有全局意识, 管理有效。现实中高校志愿团队的招募常常是主观性强, 依据“面试官”的经历、体会、个人感觉来招募。这种没有招募计划、招募方案, 放羊式的志愿者招募使得有些志愿者社团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的兴趣、技能与组织工作、职位等匹配度不高, 不能很好的完成志愿者任务, 导致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志愿热情大大衰减, 客观能力的缺失和“失职”, 甚至是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3) 志愿服务水平与行动之间不协调。我国高校志愿团队之所以被认定为“年轻”的另外一个因素:服务的水平和行动的不协调问题。首先表现为志愿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由于受到经费、人员和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制约, 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行动往往只是搞搞慰问、做做卫生等通俗、扎堆的活动中, 停留在简单的“学习雷锋, 做好事”的助人为乐的表面形式上, 而达不到奉献、利他的深层思想熏陶、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的效果。这使得活动流于形式, 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难于满足受志愿服务的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需求, 志愿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的趋势, 也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项目显得单薄、不切实际, 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可不够, 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表现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差。当共青团的管理体系与社会招募志愿者机构的行政管理机制不能衔接、融合时, 高校志愿者团队常常给人浅尝辄止, 搞突击的印象。不能像其他项目一样, 循序渐进, 可持续性建设、延续下来。
(4) 志愿服务项目缺乏创新性。从高校志愿者团队的社会功能看, 属于公共服务事业, 是一种产业。那么, 必然需要市场经济的运作管理体制。以守待攻的项目管理思路, 必然使得高校志愿者团队缺乏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 难于适应社会, 并固步自封, 以政府化身份自居, 使得他们层层审批, 官僚作风严重, 活动主动性不强, 思考不周全, 无法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如一方面掀起志愿服务的热潮, 一方面却出现了由于各种热点志愿服务过热, 志愿者资源被浪费, 如重阳节养老院的老人一天被重复服务, 而平日无人问津。加之服务体系存在“条块分割、行业限制”的体制障碍, 也淡化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常规性、日常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习惯从国家政策导向的角度来设立, 缺乏系统构建、管理、监督, 项目缺乏实用性、可行性。
(5) 志愿活动出现商业化倾向。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基于一种道义、良知、同情和责任感, 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提供的是一种无偿服务和帮助, 不含任何商业和功利的色彩, 是一种自愿的非盈利行为, 大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初衷是单纯的, 实际上一些以非营利组织为名, 招募大学生来实现商业目的, 热心的公益服务却被商家悄悄的人为商业化, 某些商家和一些不良组织机构合作, 在金钱的诱惑下, 招募一些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识别能力的大学生。这部分大学生积少成多, 逐渐成为他们的推销员、服务员、搬运工、义工等的来源, 他们产生的价值也就渐渐装进了商家和一些不良机构的腰包里。
(6) 法律保护意识及普及不足。高校大学生志愿团队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问题出现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物质权益、安全权益往往缺乏保障, 究其原因, 一方面, 是由于校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对于自身权益认识不清, 没有权益保护意识;另一方面, 是由于以志愿活动为主的大学生校内志愿服务组织本身运营经费不足, 无力为志愿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有的志愿团队有了足够的经费, 却没有把经费更好的用于志愿活动中, 而是从中谋其利益。
2 提升策略
(1) 加强共青团的指导、思想教育、提高志愿服务意识。高校共青团应以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为目标, 以建设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为重点, 以创新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体制机制为着力点, 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具有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
把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高度, 以团委带头, 其他相关部门相配合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领导小组, 采取有效措施, 从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设计志愿者活动方案和项目、培育和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拓宽经费渠道、保障资金和场地落实等, 给予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关心, 为全体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者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措施中, 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 加强志愿者的服务。在招募志愿者前制定专门的招募方案, 明确所需招募志愿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人员数量等, 公开招募流程、时间、地点、选拔方法, 通过有效途径发布招募信息并进行宣传, 严把质量关, 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对拟接收的志愿者进行公示, 全方位保证志愿者信息的畅通。招聘后, 及时了解每个志愿者的兴趣、爱好、特长、掌握技能并做好记录, 建立志愿者信息库, 及时掌握志愿者的最新动态, 为今后的志愿者服务奠定基础。二是, 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具体就是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如邀请专业老师及优秀志愿者作报告, 利用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并开展实际演练的志愿者精神培训, 且注重测试评估, 对志愿者的精神素质进行评估, 培养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三是, 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在组织志愿者活动时, 不仅要注意活动的社会效果, 还要注意学生个人奉献精神、公德意识、能力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组织管理、团队建设、人员信息等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育, 营造一个安全且具有归属感和联系感的环境, 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和权力, 高校应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志愿者与组织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 形成一个稳定性高、归属感强的志愿队伍, 为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和志愿者自身发展提供平台, 对志愿服务行为、志愿者标识及使用进行规范, 建立统一规范的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和志愿服务记录手册。
(2) 明确志愿团队的服务目标, 志愿活动的可行性。志愿活动要紧紧围绕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服务目标, 高校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建立一支成规模、多门类、高效率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不断满足经常性志愿服务、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青年志愿服务经常化储备、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社会化运作, 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成果广泛共享。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高校考虑志愿服务目标的效果时, 除了首先考虑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联性, 鼓励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在志愿者活动品牌和项目建设中, 结合专业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之外。还应该考虑在实现服务目标的过程中, 志愿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 这不仅是志愿项目的创新性, 还是项目创新性与大学生参与可能性的关联, 考虑这种关联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专业化的作用。进而通过这些活动, 增大社会责任感, 最终使得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 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 健全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政府必须从法律上确定志愿者的地位, 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利益和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 倡导和激励公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政府可以通过健全全国性法律, 出台地区性法规, 加快志愿者的相关立法的进度, 保证我国公益事业的顺利发展。如通过法律落实给大学生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减少志愿者的财物损失及人身伤害的威胁。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志愿者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获得保障。在制度上规范激励过程的运作, 包括对激励的对象、激励的标准、激励的内容、不同激励方式的搭配、执行的时间等等进行详细的安排与规定。具体措施应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 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相结合, 使得志愿活动与德育衔接上, 如把志愿活动记录作为学生发展党员的指标, 与奖学金、贷款、贫困生补助、学生的综合测评等挂钩。二是, 实施差别激励, 即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通过对志愿者激励机制内在激励手段和措施的整合, 用志愿者精神激励志愿者, 用志愿者认同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去强化工作动机, 激发创新热情, 激发工作的主动性, 再通过对外在激励要素 (如适当的表彰、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多彩的团体活动等) 进行整合, 使志愿者快乐地工作, 对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产生向心力和归属感, 从而达到最佳的志愿服务状态。三是, 有效的监督反馈和考核评价。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各组成要素的激励效果进行有效适当的监督反馈, 调动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性。在监督反馈的同时, 要对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进行考核评价, 既可检验志愿者激励机制要素整合的实际效果, 也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要素整合提供依据。四是, 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供志愿活动的环境资源、资金资源等, 弥补大学生无经济来源, 志愿活动资源缺乏的问题, 使得志愿团队保持清廉, 不受利益诱惑, 进行无偿服务社会, 更好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总之,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 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志愿者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不良影响。只有通过克服这些不良影响, 才能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一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各个高校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 应该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 向大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资源, 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 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 制定目的明确、计划清晰、可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方案, 有针对性地指导, 使得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得以开展, 取得预期效果。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以共青团系统为主的我国高校志愿团逐渐成为与民间社区志愿者组织并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遍布大江南北, 成为全国性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团队随着2008年奥运志愿的契机, 迅速发展、壮大, 高校志愿者队伍日趋规范化, 志愿服务范畴拓展到了慈善、环保、消防、赛场等多个领域。随着高校志愿社团数量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多, 高校志愿者团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也面临很多困难。例如社会支持体系相对落后、国家保障性法律法规的缺失、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运作困难等, 因此从高校志愿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对构成因素的剖析, 掌握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现状, 能促进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和大学生志愿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激励保障
注释
11 马克·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
22 卫敏丽.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28.9万个注册社区志愿者3100万.公益时报, 2012-05-14.
33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建立志愿者服务循环体系.贵州志愿服务网.新民晚报, 2009-03-12.
44 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 (4) :259-265.
55 崔夏琼.浅谈志愿者的有效管理.社会工作 (实务版) , 2011 (1) .
志愿者团队 篇2
22、优质服务进万家,真诚奉献在社会。
23、用我们一点一滴小爱,汇成一片爱的海洋。
24、用我的努力,换取您的微笑。
25、以举手之劳,解他人之难。
26、一颗志愿服务心,一片客家文明情。
27、养成文习惯,推进文明服务,提高文明素质。
28、学习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共建美好家园。
29、学习雷锋好榜样,立足岗位做贡献。
30、学习雷锋,一切从自己做起,从心做起,从小事做起。
31、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32、学雷锋精神,树文明风尚。
33、学雷锋、做奉献、争先进、创业绩。
34、学雷锋、忆传统、献爱心。
35、学雷锋、树新风、争当韶城文明使者。
36、学雷锋,见行动,做贡献。
37、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38、心同河源创文律动,情随志愿服务共融。
39、下岗不失志,社区创新业。
志愿者团队 篇3
[关键词]文化 志愿服务 团队 管理
一、四会市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现状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做好文化志愿服务的相关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四会市“文明城”的建设活动,近年来,我市围绕党政中心任务,积极做好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把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志愿服务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环境,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止2015年底,社会文化志愿服务人数达800多人。
二、四会市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发展情况
四会市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主要是业余艺术团队。目前,全市业余艺术团队共9支,分别有:四会市艺术团、科普艺术团、民乐曲艺团、风采艺术团、红霞艺术团、星辉艺术团、国标舞协会、“四图书友”志愿者服务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等文化志愿服务队。支持业余艺术团队建设是文化部门责无旁贷的任务。四会市艺术团现有团员100多人,是肇庆市第一支在民政局注册成立的县级业余文艺团体,内设秘书处、后勤部、顾问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声乐委员会、舞蹈委员会、器乐委员会、戏曲委员会8个机构。“四图书友”志愿者人数约200人,是由一支热心公益事业、热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志愿人仕组成,为志愿者服务的持久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广大文化志愿者活跃在我市免费艺术培训、图书志愿服务、文博志愿服务、送电影下乡、文艺汇演、文艺精品创作等群众文化各个领域,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三、社会力量自发开展文化服务
(一)自发参与社会活动
在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过程中,文化部门与电视台、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合作,获取集团企事业等的大力支持。此做法一方面扩大各类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争取在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把群众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广泛开展评优活动
广泛开展优秀志愿者的评选活动,宣传年度优秀志愿者典型事迹,积极倡导“文化志愿服务光荣”,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打造良好的文化志愿服务氛围。
(三)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四会市文化志愿者工作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广泛组织开展文化公共服务项目,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高涨,十分踊跃。
1、青少年文化艺术免费普及和推广群众文化活动。市群众文艺团体平均每年组织到各镇(街道)村(居)委会送戏下乡30场次,每晚7:30~9:00在城区广场、各镇中心广场进行推广广场舞活动。
2、业余文艺骨干文化艺术免费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驻队辅导等形式,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平均每年培训业余文艺骨干30人,并通过文艺演出等形式,为广大业余文艺骨干提供展现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
3、群众性业余文艺创作。市文化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舞台等现代化传媒手段,组织辅导群众性业余创作工作。
4、“分享·信任·传播”图书交换服务。通过在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换服务中心”,在学校、社区等地建立图书漂流点,为大家提供“个性、自由、开放”的阅读服务,并利用漂流图书为读者开展“图书漂流阅读指导”等多项阅读推广服务。
5、“玉苗周末故事会”。通过举办深受孩子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吸引更多少儿走进图书馆,让他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通过知识走上舞台,通过舞台增强自信,通过自信去提高素养,把书籍、知识、自信、素养融会贯通。
四、四会市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四会市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总量偏少,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市社会文化志愿服务数为8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约100人,其他约700人。
从年龄结构上分析,20岁以下50人,占2.5%,20岁-30岁有160人,占20%;30岁-40岁有320人,占40%;40岁-50岁有200人,占25%;50岁以上100人,占12.5%。人员老年化情况相对严重。文化人才方面,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编制冻结,我市文化事业单位新人难进,不同程度地影响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
从学历层面看,本科毕业40人,占6%,但大多非第一学历,不少人是因为职称晋升等需要通过在职进修获取的,较多人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对业务提升的帮助不是很大。专科毕业25人,占3%;中专以下5人,占1%。学历层次整体不高。
从专业分布看,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占总数的10%;其他人员约700人,占总数的90%。专业领域分布不均,专业文化志愿服务不足,不少人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给群众提供优质的社会文化服务。新型社会文化志愿服务的需求量将会更大,文化志愿服务的缺口现象也将会更加突出。
五、加强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及其管理与对策
基于以上存在问题的考虑,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规范管理,根据志愿服务原则和文化馆工作需要,应为志愿者服务队伍制定《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暂行管理办法》,定期对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服务要求及服务意义等方面的培训,加强社会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和管理。
nlc202309090823
(一)完善社会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1、高度重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定期研究涉及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建立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文化志愿服务年度工作报告制度,促进文化志愿服务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加大社会文化志愿服务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志愿服务培养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志愿服务的培养、引进和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文化志愿服务的创造潜能。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管理,合理调度,逐步发展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同时,为志愿者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员保障,广泛动员,善于发现典型、加强宣传,推介榜样、总结经验,全面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文化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4、做好活动筹备工作。在开展活动前对志愿者的前期培训,定期集中培训各分队业务,熟能生巧,只有熟悉,才能做得更好。每次活动结束后,召集有关工作人员总结工作经验。
(二)优化社会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结构
1、引进急需文化志愿服务。当前,四会市文化系统急需古文献、图书馆学、文物鉴定、音乐制作、舞蹈编导等方面专业人才的文化志愿服务,哪怕只是偶尔开课授课,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需求。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用足用好现有编制,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成熟文化志愿服务者或到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两种渠道引进单位急需的各类的文化人才,壮大社会文化志愿服务。
2、提升现有文化志愿服务。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志愿服务价值观,对现有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分类对待,对有特殊才能的文化志愿服务要“扬其所长、容其所短”。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者培养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工作,鼓励文化艺术各类人才在职自学,按市有关规定对自学成才者给予奖励;调动文化专业人才对文化志愿服务的工作积极性,并以此带动文化单位其他人员的发展、进步。
3、灵活利用文化志愿服务。坚持文化志愿服务者的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相结合的方法,引进文化志愿服务者与借用外智并重,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社会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实行嘉许奖励,成果重奖。通过文化志愿服务者“柔性”流动的方式,打造高层次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为我市文化事业出谋划策。
4、为服务提供保障。为确保志愿服务取得实效,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热心人仕的支持,成立专项资金,搭建一个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资金平台,为服务队的建设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让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志愿行为、价值取向去服务大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并以显著的服务成效为社会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为全市公共文化事业服务添砖加瓦。
六、结语
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对于文化工作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项目,对提升文化活动的整体效果有着积极主导的作用。在新时期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新形势,完善群众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发挥社会群众文化志愿服务的辐射作用,针对当前的发展情况,认真做好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组织和开展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J].中信出版社,2013(5);
〔2〕吴慧敏.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大众文艺,2015(10);
〔3〕邵德华.论新时期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4(11)。
作者简介:曾月华(1986--),女,本科,九级职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音乐学专业,现任职于四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境内外志愿者团队的社交网络使用 篇4
社交网络 (社会化媒体) 的使用, 作为新媒体的应用在品牌经营、公共外交、个人交流等场合都显示出越来越广泛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对国内外的16所北美、12所拉丁美洲、23所亚洲的、15所非洲的、15所欧洲的高校创行团队进行了调查, 并对23所国内的高校创行团队进行了具体比较, 再对暨南大学的创行团队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志愿者团队使用社交网络的相应案例, 做出分析和建议。
一、国内外的社交网络相关研究
常用的社会化媒体包括以下六种不同分类:博客类, 维基类, 播客类, 论坛类, 内容社区类 (Content communities) , 微博类。
博客类影响甚广, 国内的知名博客平台包括:新浪博客等。
美国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Kent) 教授大卫 (David Zeitlyn) 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和社交网站与朋友进行联系, 电子邮件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内消失。1
随着社交网站的几大商家相继上市, 如美国的脸谱、中国的腾讯, 皆屡创商业奇迹, 各种社交网络的谣言也不绝于耳:电子邮件将会终结, 传统手机将会终结等等。2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相当广泛, 也开始渐渐形成脉络, 建成体系。而关于志愿者团队的研究也相当丰富, 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志愿者团队的参与动机到志愿者团队的管理机制, 从志愿者的项目经营到经济学乃至社会学的影响都有相关研究。但关于志愿者团队的建设、项目运营、团队宣传、社区交流中对社交网络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却比较罕见。本文以国内外知名高校志愿者团队组织创行为例。通过案例, 做出分析及建议。
二、境外志愿者团队的社会化媒体使用
本文对16所北美、12所拉丁美洲、23所亚洲的、15所非洲的、15所欧洲的高校Enactus创行团队, 进行了关于志愿者运营项目, 社交网络上被提及时间间隔, 影响人群深远度方面调查。可见:
1. 影响人群深远度与学校团队社交网络上被提及时间体现出一定相关性。社交网络上出现次数越频繁志愿者团队的项目影响人员越多越广泛。
2. 北美的志愿者团队影响深远度最高, 平均为26.44%;紧跟其后的是拉丁美洲志愿者团队影响深远度平均为26.17%;以及非洲的志愿者团队影响深远度平均为21.40%, 亚洲的志愿者团队影响深远度平均为17.13%, 欧洲的志愿者团队影响深远度平均为16.93%相对没有那么广泛影响。可见在北美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志愿者团队更善于利用社交网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 而亚洲的志愿者团队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加强。
3. 社交网络上最经常被提及的赛扶志愿者团队是北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Enactus创行团队, 平均每四分钟就有一次提及, 而他们的项目Operation Build a Future也有39%的影响深远度。
4. 影响人群深远度与学校团队社交网络上被提及时间并非绝对相关。部分志愿者团队社交网络上被提及频率非常之高, 但是其影响人群却相对有限。分析:影响志愿者团队以及其项目的影响的因素十分广泛复杂, 如:项目本身好坏、社区的大小、项目实效、团队的运作等等, 而媒体影响, 特别是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只是其中一部分。
5. 但是社交网络上被提及次数非常少, 甚至没有提及的志愿者团队根据数据显示则一定没有广泛的人群影响。
三、境内志愿者团队的社会化媒体使用
对23所不同的本科院校的创行团队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对其社会化媒体工具的使用, 影响人群, 志愿者团队的成绩, 志愿者团队的人数, 社会化媒体工具的使用频率/次数/更新率, 是否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维护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可见:
50%的团队首选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宣传。31%团队使用了第三方的工具进行管理。影响人群的主要渠道包括博客主页以及新浪微博两种。志愿者人数与第三方软件使用与否无强相关性, 而使用了第三方软件维护的团队影响人群相对较多, 成正相关性。因而可见正确地选择社交网络工具, 并成功地运营之, 可以为团队和项目带来更多影响力, 并且使团队更有可能取得优秀成绩。
社会化媒体使用对于志愿者团队的主要意义在于:
社会化媒体在内部沟通 (招新, 培训, 交流, 其他通知) 上, 可以及时迅速、有反馈的进行沟通, 与传统媒体渠道比较更加及时, 更具交互性。
社会化媒体在对外宣传志愿者组织上, 也可以达到一定功能, 例如:微博平台可以让跟随粉丝了解志愿者团队的近期活动、安排, 并可直接与之无障碍沟通。通过对暨南大学创行团队的粉丝的各省分布比例分析可看出, 47.6%的粉丝为非本地粉丝, 故从地域分布上就可以看出影响群体呈现一定的多样性。
社会化媒体在社区沟通上亦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志愿者团队重要的工作就是服务于所在社区, 因而与社区的沟通就是重中之重。
另外, 在社会辐射影响、与其他志愿者团队的交流学习以及联系沟通往届志愿者校友等方面都有作用。
四、暨南大学创行团队社会化网络使用情况
1. 暨南大学创行团队社会化网络使用从粉丝各省分布情况看广东还是主要影响地区, 占总数的52.4%, 上海、河南、浙江紧随其后。
2. 从性别比例看来女性占53.1%, 男性占46.9%, 基本持平。
3. 从认证率看, 粉丝中仅仅1.5%为认证用户, 相对较少。
4. 从用户注册时间上观察, 主要影响人群注册时间在400-600天之间, 大概一年半到两年, 占33.2%。
五、高校志愿者团队社会化媒体使用的建议
高校志愿者队伍如何能通过社交网络的管理使用提高自身的工作效力并可持续的建构长效机制呢?
1. 制定年度, 学期, 季度计划。通过社会化媒体明确任务, 并针对不同时期做相应的推广, 以利于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例如, 暨南大学创行团队2012年进行了慈善商店项目。目标是通过建立一套线上线下的成功的可持续的长效慈善商店模式, 提高收益来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此项目开通了网络平台的微博, 其执行方案主要包括营运点的设定、营运团队的建立、商品获取渠道的开辟、二手与闲置物品的处理、商品的定价流通以及回馈公益。并在网络上公布其年度计划、活动安排等。
2. 保持一定活跃度。博客/网页:跟新度保持一周1次以上, 微博平台:跟新度保证一周4次到15次。
暨南大学的创行团队有专门的“团队品牌推广小组”, 专门从事策划并执行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 包括但不局限于:
A.线上推广, 协助提高微博、博客运行质量, 发起微博专题活动等。
B.举办专题活动推广, 可以举办跟创行相关的宣讲会、摊位展示等品牌打造活动, 形式不限, 重在效果与创意。
3. 线上线下结合, 网络社区与实际社区相呼应。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的共同活动。
暨南大学的创行团队的南华西慈善商店是比较成功的模式, 在建立网上平台的基础上, 充分结合线上线下资源。该模式在组织化、体制化和流程化之后, 在广州天河区的暨南花园、越秀区梅花村社区以及海珠区的愉景南苑的志愿者驿站着手引入该模式, 分别针对残疾人士、失独家庭、单亲妈妈逐步形成从收集、售卖、回馈三步组成的可持续性的公益循环, 通过网络平台的辅助, 实现由点到面的覆盖, 而这一模式正在吸引其他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参与慈善商店, 惠及更多人。预计在下一年全市将会新开设5个慈善商店, 约有71155个家庭将会因此受益, 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4. 定期通过网络和线下平台进行培训活动。
例如2012年11月11日, 暨南大学的创行团队举办了华南区秋季培训会暨精英联盟。这场主题叫做项目经营的培训举办得十分成功, 因为提前一个月就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将详实的内容和安排放在线上平台。并且在活动后还有相应的线上反馈和评论环节, 用于总结反馈。一名为“2012西奥”的学员反馈:“这次培训很新颖, 结合了游戏和讲解, 寓教于乐!”
5. 团队内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进行沟通总结和对话。
创行中国每月都有电子报纸发给其成员。而暨南大学Enactus团队就有一份、双月发行的电子报纸, 每两个月将创行国际组织的新闻、中国区的大事、特别是学校团队的大事件总结一下, 插入一些活动的总结和分享, 通过邮件发给所有团队成员、老师以及商业顾问和校友看。同学间的分享是不断前进的动力。
六、总结
本文以国内外知名高校志愿者团队创行为例进行比较。发现北美的志愿者团队最善于通过社交网络提高其影响深远度, 境内50%的团队首选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宣传。31%团队使用了第三方的工具进行管理等。并通过案例, 做出如何通过社交网络的管理使用提高高校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效力和建构长效机制等的分析及建议。
注释
11 观海.美教授研究称:社交网站十年内逼死电子邮件[N/OL].腾讯科技讯, 2009-11-18 http://tech.qq.com/a/20091118/000367.htm.
志愿者团队 篇5
该儿童救助管理站已有十二年的历史, 是成都市成立较早的救助管理站, 其中主要聘请了几位管理人员, 与此同时, 还链接了各大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志愿者,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就是其一。由于长期的与高校合作,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民大志愿团队主要规定了每周二的下午四小时为实习时间。一般的体系是有一位或几位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师指导与培训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实践, 参加活动的学生主要是由民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三学生, 同时, 由大三的学生再为大二的社工专业学生做专业指导。一般来说, 形成了一个导师, 大于二的大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和九个以上的社工大二学生。
民大社工志愿团队在学习期间的每周二与服务对象展开活动, 由于管理站会定期将有监护人的儿童安全送回, 所以导致了儿童救助管理站的流动性, 这为志愿团队的实践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由于流动性较大, 民大志愿团队选用的最主要的工作模式是小组活动, 主要流程是1、与管理站工作人员接洽2、社工学生与其对应的儿童进行单独交流, 初步了解儿童状况3、由团队选出的活动领导者代领7-12个儿童进行小组活动4、做小组或团队总结。
二、志愿团队实习过程中的困境
经过对志愿团队的调查, 了解到志愿者在做实物实习的过程中, 主要会遇到三方面的阻碍:一、自身不足导致的障碍。二、救助管理站的性质导致实习困难。三、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方面的阻碍。首先从志愿者自身分析:1.专业实践与专业理论分离,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专业能力应用熟练度不够而很少使用专业知识。2.志愿者没有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 因此, 服务对象参与积极性不高。3.正式的需求评估不足, 主要由于救助管理员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有限, 我们服务对象在救助管理站内的言论又不太自由, 所以志愿者很难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准确评估。4.志愿团队内部存在分歧和观点的不一致, 也会导致不能有效展开活动。5.在策划的设计上, 有些不能吸引服务对象眼球, 吸引力不够。从救助管理站的结构分析:1.由于救助管理站会定期送儿童回家, 因此救助管理站的儿童流动性大, 小组活动的针对性不强, 活动效果不明显。2.由于服务对象对活动的不了解, 服务对象不同愿意参加活动, 但又迫于管理员要求, 只能被动参加, 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不愿意配合。3.服务对象的年龄阶层和智力水平不一致, 针对特别的儿童, 并不适合参与小组活动, 服务对象的差异增加了设计策划的难度。从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分:1.社会工作志愿团队与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意见不一致, 导致工作人员不太支持活动进行。2.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不太恰当, 会导致活动的混乱。
三、相关建议
从政府层面上来说, 加强管理力度, 提高对救助管理站的重视, 设立内部监管机制, 可对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做相关要求。
从机构本身来说:1.引进更多的专业工作人员, 建立救助管内独有的一份管理体系和价值理念。2.改变内部管理方式, 提高对人权的认识。3.提高对儿童在管内的综合素质教育, 增加救助管理站内的活动, 从根本上对儿童产生影响, 提高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视度。
从社会工作志愿团队的角度来说:1.提升专业素养, 进行小组学习讨论, 寻求督导帮助, 提升活动质量。2.在活动开展前, 事先与管理站工作人员联系, 了解服务对象具体情况, 进行需求评估, 并设计出更合理的活动策划, 提供服务对象参与度。3.活动前开会讨论策划的合理性与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后进行后期总结, 讨论有待改善的地方。4.使用弹性的工作方法, 不要一味选用小组工作。
四、理论依据
(一) 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化理论
“米德认为,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有一群人对个人的评估最具影响力。这群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好友、教师、朋友等等。儿童在学习扮演这群人的行为中, 会逐渐把父母和老师的标准、态度、信仰融入进自己的人格, 而这一过程既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内化”。而社会工作者在儿童救助管理站中担任的角色有领导者、教师和朋友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 逐步影响儿童的心理, 使之往积极的方向转变。
(二) 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儿童的社会行为, 诸如对他人的信任, 对他人的攻击, 性别化行为等并不是由本能发展而来的, 而是通过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
(三)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他的认知水平是平行的, 即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随着自身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样, 认知的发展就表现为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史柏年, 罗观翠.儿童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志愿者团队】推荐阅读:
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08-27
表彰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团队通知06-17
志愿团队答辩稿06-05
兴工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团队记录07-12
志愿者协会招募志愿者倡议书10-05
春运志愿者志愿者代表发言稿11-25
青年志愿者部志愿纳新方案07-27
“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7-22
志愿者感言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