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通用6篇)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篇1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读书报告
在此之前,先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小偷入室盗窃,房屋主人发现后用了较为极端的办法制止了他。第二天,小偷将屋主告上了法庭,法庭依法判处屋主故意伤人罪并处以相应的罚款。这个小故事来源于北欧国家瑞典,他们的法律条文以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为前提制定。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就是当人们衣食无忧的时候,不会冒险去行窃,行窃是人们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时的无奈之举。只这样的国度,遇到这样的事,屋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几记下被盗东西和盗窃者的信息,而后交由政府进行相应的补偿和补助。另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瑞典几乎一直以高薪养廉加以合理的教育保证着欧美发达国家官员犯罪率的最低记录。
现在来介绍这本书,我读的这本书是《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有粟芳、魏陆等人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瑞典算是一个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一度成为欧洲强国,目前也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享有绝对高的生活水平的国家,而作为福利国家的代表,她更是不容被忽视。
一、结构
本书分为九个章节,分别是:
1.瑞典社会制度发展沿革
2.当前瑞典社会保障基本情况
3.养老保障
4.医疗保障
5.医疗卫生
6.失业保障
7.基本生活保障
8.教育保障
9.社会服务
二、瑞典综合情况分析
瑞典是欧洲北部的一个半岛国家,海岸线长7624公里,领土面积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是北欧第一大国,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欧洲强国。当前瑞典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是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之一。同时,瑞典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具有长期稳定的政党体制,工会组织高度发达。
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瑞典退出欧洲大陆的政治、军事纷争,基本坚持中立主义的对外政策,奉行“平时不结盟,战时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因此赢来了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解决随之出现的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瑞典先后颁发了一些社会福利政策,到20世纪20年代,社会保障框架基本形成。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更是推动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到二战结束,福利型社会保障框架基本形成。二战结束后,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迎来快速发展,福利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全面确立,与经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1.养老保障
2.医疗保障
3.失业保障
4.基本生活保障
5.住房和教育保障
6.社会服务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成分的大概内容
经过多年的准备,2003年1月,新的养老金体系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和与收入相关联的补充养老金计划,为所有瑞典人最低保障养老金,同时也给所有具有收入来源的劳动者提供了一份与收入关联的养老金。新的养老金体系从原来的完全国家管理转变为国家管理和死人管理相结合,从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此外瑞典还鼓励发展职业养老金,即由雇主和雇员通过协商分别按雇员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补充养老金账户,可以进行投资运作,在个人退休后领取,以提高参保人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对于医疗保障,其对象为全体公民、在国外工作不足一年的瑞典人和在瑞典工作的国外人。投保人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税后,本人及家属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医疗保险金模式采用现收现付制,基金主要来自雇主和个人缴费。2007年雇主按照工薪总额的8.78%缴纳保险费,职工的医疗保险税率为2.95%。由于存在资金缺口,国家每年都会从税收中拨款给予补充。
失业保障为非工会会员、收益期满但仍未工作的失业者、64岁以上的雇员、家庭劳动者以及不符合就业条件的其他人员提供保障,但基本失业保险在申请者年满20方可支付。与收入关联的失业保险覆盖了年龄在65岁以下并且参加了工会的雇员或者自营劳动者组建的失业保险金的自营劳动者,在满足一定条件后,这些人员皆可享受自愿保险。一般情况下,工会成员参加失业保险基金是强制性的,但也允许某些产业的雇员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基金。
瑞典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由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家庭基本生活保障以及残疾人
基本生活保障共同组成。特别强强调一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其实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康复,援助其生活,促使其独立,让他们能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参加所有社会领域的活动。这一点特别体现平等原则。
瑞典把住房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编制了十分完善的国家住房福利制度。从住房需求和供给出发,实施了广泛的、连续性的住房政策,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投资建造大量针对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廉价且高质量的合作房和合租房。同时也制定了支持公共住房建造和消费的金融政策,采用税收优惠和提供低利率贷款次级住房建设,利用各种担保计划鼓励居民购置住房。此外,政府还运用住房补贴、住房津贴。地方补贴等补贴政策,确保住房公司为居民提供价格合理的良好住房。
瑞典政府把教育提到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高度,对国民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公共教育体系对每个国民开放,从学前到大学,无论是学前班、义务教育、高中、成人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是免费的。为了鼓励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政府财政预算拨款资助学生学习,停工学习补贴、援助等。此外,政府还为智障学生等其他弱势群体特别制定了一些教育计划,以确保其能获得相关的知识水平。
瑞典国民在“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重要领域不仅能够享受到高福利性的社会保障和国家福利,全面周到的社会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调高了瑞典国民的生活水平。瑞典的社会服务制度涉及到社会全体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制度。看完这些,想必大家对这个福利从摇篮到坟墓,从小学到大学的北欧王国都有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像所有国家一样,瑞典本身不创造财富。也就是说他们国家那么多的福利政策几乎都需要高额的税收来承担,富可敌国的生活在瑞典不会有。
四、推荐章节及感受
本人推荐读取第八章-住房和教育保障和第九章-社会服务。之所以推荐这两章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改革正在想这些方面靠拢,而且在接下来的改革和各种实践中会出错最多的就是这几个方面。
今天,当我们国家终于可以挺起脊背时,我们也能不小心窥见社会的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们今天的社会照样是大多数的资金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一些乡村成了规矩、官商勾结比比皆是。当然,像大家看到的一样,我国在反腐倡廉,在解决留守问题,在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而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不错的帮助和借鉴。
本人特别欣赏瑞士关于教育的观点,即教育是关乎国家希望,民族未来的事业,应该引起重视。
个人观点是:
1.运用一切手段把社会优秀成员吸引到教育行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接班人,而不是让一些看似成功的人士来抨击新生代
2.撤销一些没有水平的学校,把学校(特别是大学)办精,增加技术学校的数量和质量,多方面培祥建设人才
3.对教育教学评价水准作出新的指标,培养顶尖人才,拒绝为所谓的全民素质而进行的一系列扩招
4.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国教育的绝对平等
另外在老人和儿童的问题上,应该加大政策的投资力度。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安心的把老人放在敬老院是因为那里甚至其实就没有一个床位,郊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更是跟不上步伐,好多的设施都像是空中楼阁一般。这些才是亟待解决的社会福利问题,想想当一个国家对其年迈的子民都不能善待,又凭什么渴望被子民们用满腔的热血去拥护,凭什么渴望人们的互相帮助、扶持。附:
参考网址1.瑞典政府网站www.sweden.se
2.瑞典卫生与社会事务部门网站www.regeringen.se
3.瑞典社会保障局网站www.forsakringskassan.se
参考法案1.瑞典国家养老基金法案(2000年颁发)
2.瑞典医疗卫生服务法案(1982年颁布,2002年修订)
3.瑞典药品补贴法案(2002年颁发,2003修订)
4.瑞典失业保险法案(1997年颁发)
5.瑞典未成年人监护法案(1990年颁布,2003年修订)
6.瑞典护理补贴法案(1993年颁布)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篇2
关键词: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自由主义模式,比较研究
近年来, 相较于我国各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建设存在明显滞后。学界和业界在如何选择社会福利制度基本价值取向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1, 成为当前宏微观社会福利制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存在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与自由主义模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瑞典及美国分别是采用这两种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本文以瑞典和美国两个代表性国家为例, 通过比较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这两种旨趣相左、意蕴背驰的福利模式, 从而总结出对我国有利的经验, 为我国的福利体制建设和价值取向提供建议。
一、非商品化视角下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异同
艾斯平·安德森在他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提出了福利制度的“非商品化”概念, 继而根据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程度将福利体制划分为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保守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所谓“非商品化”, 又称“去商品化”, 是指一个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能够享受到何种类型及程度的社会保障权利, 或者说是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家的力量, 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艾斯平·安德森认为, 一个国家社会福利体制的非商品化程度越高, 就代表着该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 公民自身的社会权利越大。反之, 则说明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源于贝弗里奇的普遍公民权原则, 享受福利的资格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或长期居住资格, 而这几乎与个人之前的薪资、保费缴纳或个人自身成就无关。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的主体是政府, 提倡政府对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强调政府应尽可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公民建立起一种“普惠”制的社会福利体制3。这种模式下的非商品化效应是比较高的, 相应的公民社会权利也较高。
自由主义模式, 是起源于1601年英国《济贫法》的一种社会福利模式,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那些收入较低, 必须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阶层。其特征是“不同程度地运用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居支配地位, 少量以普救式转移支付或社会保险计划为辅, 但作用有限”4。自由主义模式较为强调市场的作用, 而政府则是作为最后的保障。由于福利的给付主要基于审查资格条件较为严苛的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 且政府执行的社会保险则是辅助地位, 使得这种模式下的非商品化效应是最低的, 有效抑制了社会权利的扩展。
二、瑞典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福利制度和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福利制度对比
意识形态的差异, 及执政党本身的性质所驱使, 会导致政府在选择福利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以社会民主主义模式的代表国家瑞典和自由主义模式的代表国家美国为例来加以说明。
首先, 从社会福利的保障机制来看, 瑞典更倾向于“公平”, 旨在建立惠及全民的保障, 力图为每个社会成员谋福利, 通过较为强大的转移财富力度, 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化, 尽可能地缩减国内的贫富差距。而美国则更希望社会福利的总效能增加, 加之美国个人价值高于集体利益的主导价值观, 政府往往较少提供普惠性质的福利服务, 更希望个人对自己负责, 政府只给无法自我救助的人提供帮助。其社会福利多起辅助性的作用, 而希望个人通过市场来满足自身的福利需求。
其次, 从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来看, 瑞典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第一, 老人福利, 凡满65岁的老人退休后均可领取养老金。此外, 国内设有收费较低的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的服务;第二, 医疗保险, 全民几乎都可享受免费医疗, 只要缴纳较少的门诊费用, 其他费用从社会保险费用中支出;第三, 住房津贴, 中央政府会提供住宅津贴, 以收入和子女数为标准,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提供联合住宅津贴, 随着家庭收入增长而递减;第四, 失业保险和救济, 失业保险由工会经营, 30%资金来自会员会费, 70%由政府资助, 且救济金会随着物价水平变动而变动;第五, 社会救助和其他福利。
美国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第一, 社会保险, 主要包括就业保障和事业保障, 老年、残疾和遗嘱保险及医疗健康保险;第二, 社会救济, 主要提供给没有投保的老年人、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贫困家庭;第三, 社会福利, 包括住房保障和教育保障。美国的社会福利没有像瑞典那样提供全民免费的医疗服务, 政府只负责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 其他公民只能依托商业保险来保障。但由于商业保险本身的营利性, 往往会增加投保人获得保险索赔的难度, 会出现有需要的病人无法获得索赔的现象。失业保险主要通过征收工资税的形式来向雇主征收保险金, 政府本身不直接投入资金。
最后, 从社会福利覆盖的范围与保障水平来看, 瑞典的社会福利具有“全民性”特点, 无需缴纳多种社会保障费用, 就可以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福利水平较高。总体来看, 美国的社会福利覆盖范围较之瑞典要小得多, 且保障水平也远不及瑞典。特别是医疗覆盖范围只局限在65岁以上的老人, 其余公民需购置商业保险来自我保障, 这使得部分经济困难人口无法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障。在获得保障前必须经过严苛的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 这使得很多公民望而却步, 非商品化的程度较高。
三、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模式福利制度面临的困境
社会民主主义较之自由主义模式来说, 具有非商品化程度高, 公民社会权利较高的优势。但从瑞典实施的现状来看, 也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由于瑞典的社会福利属于全体公民的“普享型”, 这样的高福利化是建立在国家高税收和政府财政大量支出的基础上的。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往往会造成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 只得求助于举债和通货膨胀, 进一步造成了经济困难, 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后劲。高税收的背后, 往往是各项社会生产成本的增加, 使得生产的产品价格大大提升。长此以往, 不断飙升的商品价格必定会降低瑞典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终会影响瑞典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的均等化在带来贫富差距逐步缩小的同时, 也会挫伤一部分投资者和资本家的积极性, 更加会培养出部分“懒惰的福利享受者”。这些都会影响瑞典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作为自由主义模式代表国家的美国, 由于政府处于社会福利提供的辅助性地位, 更多地把社会福利交托给市场来完成。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贫困的人口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 也使得社会贫困差距越来越大。看似“自由”的社会福利制度, 其本质是非商品化程度低下的另一种体现。特别是商业保险的介入, 更使得福利脱离了本身的意义, 使得“穷人根本付不起账单”, 更何来享受福利一说?与其说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缩减社会贫困差距, 倒不如说只是想防止贫困加剧。总体来说, 美国的社会福利覆盖范围窄, 保障总体不高, 两极分化严重, 并没有有效地发挥社会福利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的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 高经济膨胀率和经济的低增长率使美国政府举步维艰。终于, 在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推行了“第三条道路”, “其实质是超越传统与传统的对立, 具体措施主要是:在不否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 对原有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改革, 提高福利制度的效率, 减轻政府负担;在强调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 主张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经济的繁荣;同时改革政府, 提高政府的效能和活力”9。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在1976年也被迫下台。不过, 该党在1984年重新上台执政后, 立刻推行了“基金社会主义”政策, 其实质是“将企业的部分利润的所有权, 由资本家中转变为工人的集体财产, 并用于再投资, 形成不断扩大的公有制, 通过这种温和渐进的方式, 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
从美国和瑞典两国的社会福利实践中不难看出, 任何福利制度、社会政策都是在符合本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基本价值观和执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施和开展的 (10) 。在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实施之初, 经济和公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基本都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但凡事都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 新的社会问题也会导致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遭遇“瓶颈”。当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无法满足公民现有福利要求时, 政府应当“稳中求变”, 提出新型的、适应当前社会现状的社会福利制度, 使自身可以摆脱现有的困境。所以, 不论是选择社会民主主义还是自由主义模式, 其本质都是希望经济增长能与社会稳定并存, 满足公民的福利需求, 只是采取的手段与本质价值观有所不同。但无论选择哪种模式, 只要能顺应本国发展形势都可以说是明智的选择。
总体来看, 任何一个国家执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都与其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是分不开的。不论是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保守主义模式还是自由主义模式, 其本身都各存利弊, 我们不能从单方面否定任何一种模式, 而是要结合实施该种模式的国家自身的国情和发展态势来讨论。在面临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发展危机时, 应当总结本国和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 吸取失败的教训, 灵活地转变现有的福利模式。在现有的模式基础上不断变通, 寻求最符合自身社会发展的模式, 而不是一味盲目地坚持某一种福利模式。只有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社会福利模式, 才能更好地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在改革中, 应当在遵循国情的基础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吸取瑞典、美国等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切不可盲目模仿。而如何在提升社会福利总效能的前提下, 依旧保证每个人特别是效能最小的部分人群的福利, 仍需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玉安, 武彬.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 (3) .
[2][丹麦) 埃斯平-安德森.苗正民, 滕玉英, 译.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22.
[3]江燕娟.社会福利三种模式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3 (8) .
[4]刘珊.福利模式的全景式比较研究——《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5) .
[5]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6]吴春明.中外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交流, 2005 (3) .
[7]蔡宇宏.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以瑞典与美国为例[J].学术研究, 2006 (12) .
[8]吴春明.中外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交流, 2005 (3) .
[9]蔡宇宏.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以瑞典与美国为例[J].学术研究, 2006 (12) .
瑞典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启示 篇3
医疗 在瑞典,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极广,包括全体公民和在国外工作不足一年的瑞典人以及在本国工作的外国人。在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税后,投保人及其家属就可以享受各种医疗保险待遇,包括医疗保健费用和药品费用以及疾病津贴等。另外,政府通过发放各种现金补助以及提供各种医疗照顾的形式为广大公民提供医疗保障,补助形式分为两种,即现金补助和医疗补助。其中,现金补助来源于各位受保人和雇主所缴纳的税金,以及政府所指出的财政资金,而医疗补助则来源于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出。为了更好地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瑞典还出台了《疾病补偿法案》,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明确了所有的瑞典公民享有的权利。
养老 瑞典的养老保险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和附加养老保险两种,其中,基本养老金在瑞典是一种义务保险,人人有份,数额也相同,目的是为了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附加养老保险则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在计算附加养老金的同时,需要按照具体对象的收入和纳税情况进行核算,与投保人的收入水平以及工作技能,还有具体劳动性质等有较大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另外,在瑞典,对于没有资格领取附加养老金,或者按照规定只能领取少量,但实际生活又存在较大困难的退休人员,还可以享受各种政府补贴。例如残疾津贴和住房补贴等,以保证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瑞典十分注重调整养老结构,将养老保障法律制度与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1999年瑞典政府就按照实际情况,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以提高养老制度的合理性。
就业 长期以来,瑞典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为稳定的就业环境,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瑞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扩大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制度。
首先,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瑞典全国有300多家就业办公室,免费为公众提供报纸、电话、咨询和指导服务,为大量的失业者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残疾人就业。政府还通过职业介绍所把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帮助他们根据个人的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后新的需求,参加职业培训,而后寻找新的工作。其次,注重再就业培训。对失业人员开展各种免费培训活动,并为参加者发放培训补助。25周岁以下的人还可以得到补助性贷款,以进入正规的学校接受各种培训,学完全部的培训课程。瑞典的培训中心还与市场紧密联系,培训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力,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第三,瑞典在就业方面还设立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项目。政府通过设立如城市建筑、自然环境保护、造林等公共工程,为失业的劳动者提供暂时性就业。利用各种公共工程项目,既为在公开市场上难以找到工作的老者、残疾人和难民服务,也为参加就业培训、接受职业咨询的人提供工作机会。
住房 瑞典的住房保障制度独具特色,瑞典政府长期以来将住房作为全民性的公平权利,不主张区别对待而是坚持普惠原则。首先,大力进行公有住房建设。公有住房的建设投资均由政府提供,建设公司只计建房成本。其次,采用合作建房方式。瑞典成立有全国住房合作联盟,并通过自身的银行为社员提供与住房有关的低息贷款。第三,提供建房贷款。在瑞典,公众建房的资金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其余的部分则由政府负责提供。第四,提供住房补贴。住房补贴是瑞典住房保障制度中最主要的政策措施,大体包括房租补贴、税收优惠、贷款利息补贴等方式。通过发放住房补贴,使得经济困难的家庭也有足够住房面积。
教育 教育方面,瑞典把投资教育看成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机会再分配的一个重要基础。瑞典构建了十分完善健全的教育教学系统,为公众提供多语言,多民族,多元教学法的教育,人人享有从强制义务教育到免费大学教育的权利。并制定了完善的教育保障制度,规定除了免费教育外,高中学生和大学生每个月可以领取助学金。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瑞典还积极的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教育保障制度。例如,随着劳工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瑞典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为此,瑞典政府加强对高等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关注和完善,为该系统注入了更多资源,实现职业课程设置与劳工市场需求以及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两个“无缝对接”。
瑞典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解读
保障覆盖面广。整体来看,瑞典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覆盖面广的突出特点。通过上文的分析了解到,瑞典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的保障制度包含了从摇篮到坟墓每个人生阶段,包括教育和就业以及住房、养老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在瑞典,不同的阶段,国家均为公民提供各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并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等。
投入力度大。长期以来,瑞典政府始终致力于对各种福利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并予以较大的投入。据统计,瑞典每年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国民收入的40%左右。而且,瑞典政府的公共支出与国民收入之比,以及维持这一政策的税收和社会保险费与国民收入之比都居世界之首。
较强的强制性。瑞典实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鲜明的强制性特征,强制公民必须参加各种社会保险。通过强制性执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众的受保障程度,有效地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实施效果,从而保证公众可以更好地享受各种社会保障服务。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结合。瑞典在制定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时,采取了普遍性与特殊性高度结合的方式。首先,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惠及所有民众,如在养老保障方面,养老金在瑞典人人有份,数额也相同。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保障水平,瑞典还为部分群体提供附加养老金,即按照具体对象的收入、纳税情况、工作技能、劳动性质等来提供养老保障,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这样一来,既实现了社会保障的最大化,也兼顾了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瑞典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积极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积极对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充实,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社会保障总费用中的比例,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如在社会保险方面,可以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宣传引导,夯实基础管理等方式,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低保工作水平,改革低保标准,放宽条件,尽可能地扩大低保覆盖面,争取为更多需要的人群提供及时的保障。针对特殊群体,实施临时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救助政策,并不断提高救助标准,保证公众可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积极出台各种相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保证实际的保障工作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结合中国国情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可行性。较之瑞典,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政府财政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小且城乡差别大的现象,无法为公众提供类似于瑞典的全民性福利保障。因此,在制定各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时侯,应立足中国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在住房方面,可以采取选择性住房保障模式。在养老金制度方面,可以不断拓宽筹资渠道,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并构建完善的投资运营机制,以提高基金的安全性并促进其增值。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和重点优抚对象等补助政策。就业方面,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人力资源市场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改革。并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业务下沉,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导致贫富差距的出现。尤其是农村和城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贫富落差。瑞典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制定了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保障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中国应针对各地区不同的收入分配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收入分配状态的地方性经济政策和分配措施,从而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要积极的制定出具有扶贫性质的地方性经济政策。并积极建立公开、自由的竞争模式,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等,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广大劳动者都能够自由择业,合理配置各种劳动要素,从而最大限度缩小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并尽可能地为公众提供均等的社会保障,以保证不同地区发展的平衡状态。
波兰、瑞典医疗保险制度考察报告 篇4
一、波兰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情况2003年1月,波兰议会通过了《成立国家医疗卫生基金及普遍医疗保险法》,并于同年4月经总统批准正式生效。根据新法规,波兰将建立新的、全国性的医疗保险体制,改国家预算方式为建立基金制,其核心是集中管理全国医疗保险基金,使全体参保人员能得到平等的医疗待遇。成立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并实行普遍医疗保险制度是构成新体制的两个重要元素。
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
该基金会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机构,具体负责全国医疗保险业务,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运作。国家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会工作,管理委员会由13人组成,任期5年,其主席由国家总理任命,基金会总裁由管理委员会任命。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国家医疗保险规划,确定并监督实施工作章程,审议基金会的工作计划和经费使用报告。基金会属于非赢利性机构,不从事经营活动,不开办医院和药店,不以任何形式拥有医疗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它的主要任务:一是明确谁是投保人,谁购买了医疗保险;二是与医疗单位签定合作协议。基金会每个季度向国务院提交工作报告,每年向国会提交报告。医疗保险范围
保险对象是所有波兰公民以及合法居住在波兰的外国人,不包括驻波兰的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具体为:(1)具有波兰国籍的公民;(2)定居在波兰的欧盟(eu)或欧洲经济区(eea)公民;(3)停留在波兰的非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公民,但他们有居住签证;(4)合法居住在欧盟或欧洲经济区成员国内的非欧盟或非欧洲经济区居民,而且已经加入了医疗保险。
在岗就业人员按收入的8.5%缴纳医疗保险费,以后每年增加0.5%,直到2007年达到9%,以后不再增加。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已包括了用人单位应缴部分(7.5%),故用人单位不需再缴纳医疗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每月代为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均缴到国家社会保险公司,再由该公司通过银行转到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1999年,国家规定对退休人员也进行改革,在改革之前,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是由国家预算保障的。改革后,绝大部分人员由医疗卫生基金支付,另一部分继续由国家预算保障。农业人员不缴医疗保险费,而是由国家补贴,他们的医疗保险由农业医疗保险公司专门管理。
波兰总人口3800万人,按规定参保人员应为3738万人。能够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一部分是投保人,另一部分是没有投保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主要是收入很低,没有能力参保。根据规定,他们向所在的乡政府申请,乡政府可以视同投保并批准他们享受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批准享受时间一次为30天。这样做,主要是基层政府较了解情况,可以把关。对于长期需要依赖酒精、药物生活的人,国家同样为其提供医疗保险,他们认为这样要比提供社会救济便宜些。
个人购药,按病种报销药品费用,但报销比例不同,如糖尿病,个人支付16%,基金支付84%;感冒发烧,个人和基金各支付50%。
医疗保险的范围包括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例如预防疾病和创伤的发生、疾病的早期检测、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阻止残疾和其生活限制等。以下医疗服务不在医疗保险范围之内:与治疗无关的健康体检(如驾驶证体检等)、无医生处方的疗养院疗养、非基本性的牙科治疗、非义务性的预防接种、患者自费的非常规性治疗、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医疗服务和在国外进行的治疗等等。
2004年8月,波兰公布了国家医疗保险项目资助细则法规,其附件中详细列举了患者完全自费的诊治项目。
医疗单位
医疗单位分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私人诊所和私人妇产医院。这些医疗单位都要在省级法院注册,并接受卫生等部门的监督。医疗单位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家庭医生,既为初级就诊,一名医生约有2500名患者。二是卫生所,通常情况下,卫生所医生要接到家庭医生的转诊单,才能为患者看病。个别病种即不需要转诊单,医生可以直接看病,如牙科、妇科、眼科、心理疾病等。三是专科和综合医院,主要服务于慢性病、需住院的患者。四是康复治疗中心。五是急救中心。
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要与医疗单位、医生签定合作协议,协议主要包括:服务人数(人次)、服务项目、疾病病种和基金支付数额等,并根据协议向医院、医生拨款,超出部分,基金会当年内不再拨款。医院和医生每月向基金会报告一次经费执行情况。部分私立医院不愿与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签订协议,他们认为基金会拨款太少。因此,参保人只能到签订协议的医院看病,才能报销,急诊除外。
参保人可以自行选择医疗单位、医生。一般情况下,患者都有固定的医疗单位和固定的医生,患者就诊都是找同样的医生,直到该医生说可以转院治疗。原则上,参保人只能到与基金会签定协议的医院就诊。如果转院,患者的医疗费用由原医院负责向就诊医院支付,基金会不再支付费用。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病人可接受直接治疗、护理、诊断或康复训练),有权获得免费的疾病治疗(患者只支付30%-50%的购药费)。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品必须比同类药物便宜。而对于非协议医疗单位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品费用要有患者全部承担。
在发生急诊、疾病导致其不能活动或需要进一步持续治疗情况下,参保人员有权往返免费使用卫生医疗专属的运输工具(包括飞机),从而能在最近的医疗单位接受诊治。除此以外,在其他疾病情况下,卫生医疗专属运输工具的使用是要收取部分或全部费用的。卫生部颁布了使用卫生运输工具的标准和规则。
卫生部长有权利决定国内患者是否需要到国外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在国外所花费的医疗费用通过提前公开预算的方式对其进行支付。2004年,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支出基金约320亿元兹罗提(约合10亿美元),不包括私人自费购药或到私立医院就诊费用。
二、瑞典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着为每一个公民提供经济安全网的指导思想,实行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全体公民都有获得基本社会保障的权利,基本内容有养老、医疗、失业、伤残、生育保险等。全国平均寿命男性为77.1岁,女性为81.9岁。瑞典中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实质性的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瑞典人口中有18%的人年龄超过65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老龄化人口的国家。医疗保险基金模式采取现收现付制,一般用人单位要按职工工资收入的33%缴纳社会保险税,职工需负担4.95%的社会保险税(其中医疗保险税2.95%、失业保险1%和年金税1%)。自谋职业者根据收入情况,要缴纳17—30%的社会保险税。但高福利、高消费导致专门的社会保险税已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国家还必须从税收中拨款给予补充。2004年,全国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总资金相当于gdp的36.5%。社会保险基金由三部分组成: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和国家部分税收。
医院和基础医疗服务机构(健康服务中心)门诊挂号费标准由各省、市政府根据本地情况自行确定。为限制个人负担,政府规定了最高收费限制,病人累计支付门诊挂号费最高限为900克朗,超出部分从第一次门诊算起的一年时间内,免收以后的挂号费。另外,所有的医疗单位对儿童和20岁以下者一律免费就诊。同时,规定患者支付处方药不得高于900克朗,超过部分享受药品补贴,这就意味着患者在一个内就医总支出费用不会超过1800克朗。
瑞典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为三级管理:一是中央政府,包括国会、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和社会事务部、劳动部等),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法律和法令规定卫生医疗服务的基本原则,负责监督与指导。二是省级管理委员会,国家规定医疗保险具体业务由省级机构负责管理与实施,省级政府拥有医院。三是市级管理委员会,承担审核待遇、基金支付、信息反馈和各项服务等工作。它们在瑞典医疗服务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选举产生的这些政治机构有权利通过征税和收取费用来支持它们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大众。
卫生服务
医疗保健体系的最主要评价标准是衡量其能够为服务的人群提供面对任何健康问题的处理方法的水平。瑞典卫生服务体系分为:
1、基础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健康服务中心)。它的目标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向不需住院治疗的公民提供医疗服务。这个部门拥有一系列广泛的健康专家——包括各类专业医师、护士、助产士和理疗医师等。他们在健康服务中心组成团队进行工作。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私人家庭医生,一般都是一个全科医生。此外,还有社区护理诊所和妇幼诊所的私人医生、理疗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基础医疗服务还包括向企业和学校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
健康服务中心的另一项工作是通过技术辅助手段向病人提供护理住房或在病人家中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方便了老年人和残疾人接受全天候24小时的护理服务。
2、县级和地方级医院。全国大约有65家,它们为患者提供需要住院治疗的医疗服务,包括为需要入院治疗的病人提供专科领域的住院或门诊医疗诊治服务。另外,县地级医疗机构也提供精神病方面的护理治疗,而且正以门诊病人护理的形式逐渐增多。
3、较大的地区区域级医疗服务系统。该系统包含9个地区级医院,相比县级医院,地区级医院有更广泛的的专家队伍和诊疗系统,除一般的专科医疗服务项目,还提供包括精神病治疗,以及神经外科、胸外科、整形手术和专业实验室等专业领域的服务。
由于强调院外治疗的理念,住院治疗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现在,日间手术方式和家庭医疗诊治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院外接受诊疗,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和手术不再需要病人必须住院才能完成。
目前65岁以下瑞典人口中每320个居民有一个医生。
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部负责全国各地区医疗服务、社会保险和社会问题的发展。该部门就新的立法问题为政府起草参考条例,为议会起草提案,并起草其他政府有关管理的规定。国家卫生和福利署则是政府在医疗服务、健康保护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中心顾问和监督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和评估各地区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中央政府有关规定。
近几年来,省、市政府在医疗保健领域里引入的一个主要改革就是病人有选择医院和医生的自由。病人可以选择他们就医的健康服务中心(或家庭医生),选择他们希望就医的医院。如果病人希望到本辖区以外的医院就治,医院可以出具转诊证明。
初级基础护理服务必须在病人与他们联系的当天提供服务,而医疗咨询则需要在8天内提供服务。
医疗服务经费
2004年瑞典医疗服务经费达到1780亿克朗(包括药品补贴和牙科治疗),这个费用已经占到当年国家gnp的8.5%。由省、市政府提供或支付的医疗服务费用占到这个总费用的80%左右。
各省、区的医疗经费占各地运作费用的89%,各省、市政府有权利对其辖区的居民按照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比率平均在10%。另外费用中的19%来自中央政府拨款,患者个人也需支付4%的费用。由于加入欧盟,瑞典税收基数在逐渐降低,各地政府收入和医疗服务基金也相应的在减少。
三、几点体会
通过对两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考察,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坚持社会保障水平应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上,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应是发展趋势。波兰、瑞典虽然政治结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等有所不同,但两国政府都提出了人人健康和公民一律平等享受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目标,并认为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和筹措资金支持是政府的责任,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要覆盖全体公民。尽管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医疗保险制度难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全体公民,从长远看,我们在制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全体公民都应享受医疗保险服务,做好不同人群、不同办法逐步统一的准备,努力实现人人平等享受医疗保险服务。
2、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考察期间,我们有一个突出的感受,两国虽然管理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面对全体公民,服务细致、周到、详尽,能够掌握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包括服务于他们的家庭医生。优质服务需要有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管理标准、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不小差距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3、社会保险持续、协调发展,需要法制化。波兰、瑞典在医疗保险计划执行前,都要通过国会发布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对许多工作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内容很具体,分类很详细。如波兰在卫生服务方面,就有牙科医生诊疗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规章、疗养院管理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复杂多样,利益群体错综复杂,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保证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目前,我国立法滞后,尚无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保险法,政出多门,以行政管理取代依法管理,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篇5
一、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理论主张
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9年, 20世纪初开始参政, 1932年之后长期一党单独执政。在1932—2007年之间75年的执政生涯中, 社会民主党单独执政长达65年。自19世纪末瑞典社会民主党制定第一份党纲以来的漫长执政历程中, 社会民主党先后对党纲进行了六次修订。总体来看, 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社会变革方式上, 坚持渐进的改良主义道路。
瑞典社会民主党坚持社会主义改良的政治立场, 走合法的议会选举斗争的道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 社会民主党主张采取渐进的方式, 逐渐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革新完善其理论, 并应用于指导变革实践。通过一步步的社会变革来维护公民的既得权利并进一步发展公民的权利, 通过壮大民主行动的力量最终实现社会的变革。
2. 在指导思想上, 奉行多元主义。
在指导思想上,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其理论来源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传统、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说和社会学说等多个方面, 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正如瑞典社会民主党前主席帕尔梅所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其传统是由各种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决定的文化圈内。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就像勃兰特从《哥德斯堡纲领》中引证的:‘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中’。这种传统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1]
3. 在政治方面, 主张实行政治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同现存国家制度, 但并不认为现存国家制度是完美无缺的, 社会民主党的目标是逐步完善现存国家制度, 使其向着更加民主的目标方向发展。瑞典社会民主党反对一党专政, 主张实现普选权, 维持多党制。多党并存, 通过相互竞争, 轮流执掌政权。在执政力量上, 社会民主党倡导各阶级、各政党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4. 在经济方面, 主张实行经济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 经济的多元化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制度上, 瑞典社会民主党提出建立多元性的混合经济制度,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 发展国有、集体经济, 使之成为私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以调节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的民主性。在所有制问题上, 社会民主党反对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主张用所有权职能社会化来替代所有权的社会化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
5. 在社会方面, 主张实行社会民主。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 社会民主主要体现在全民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方面。为此, 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瑞典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福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老人福利制度、残障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八个方面, 瑞典福利制度的范围之广、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如:国家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数额相同的基本养老金, 如果公民一年医疗费用累计超出1 800克朗, 超出部分则由国家全部承担, 政府鼓励生育, 向养育孩子的家庭发放高额津贴等等。为此, 瑞典赢得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赞誉, 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二、瑞典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局限性
1. 改良主义道路:
社会历史传统和政治环境是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道路选择的关键限制性因素。瑞典社会民主党走改良主义道路, 在很大程度上说, 是由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环境决定的。瑞典地处北欧, 有悠久的宪政文化和代议制传统。自1814年以来与别国没有发生过战争。长期的和平统一环境以及悠久的宪政文化使瑞典人形成了民主、合作与妥协的历史传统, 这对瑞典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道路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社会民主党成立后, 政府对社会民主党所采取的宽容态度以及瑞典社会民主党在争取选举权、议会选举中取得的重大进展, 都显示了合法议会斗争的有效性, 这更加坚定了社会民主党对改良主义方式的选择。执政后, 社会民主党要巩固执政地位, 其政策主张必须要迎合多数选民的价值取向, 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所以, 社会民主党选择了改良主义道路。
2. 改良主义道路的局限性:
瑞典社会民主党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随着社会民主党政治立场、执政需要、公众压力的变化,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对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态度上, 经历了对私有制进行部分社会化改造———逃避私有制改造问题———对私有制职能进行社会化———用经济民主控制代替直接夺取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转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民主党对所有制的改造始终没有触及到所有权, 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面对公众对所有制改造诉求的压力, 社会民主党基于争取多数选民支持的考虑, 不得不考虑私有制改造问题。在私有制改造问题上的妥协性, 反映了社会民主党改良主义立场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改良主义的政治抉择使得社会民主党不可能完成对私有制的根本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未变, 表明瑞典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鉴于社会性质、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政党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道路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1. 指导思想: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其指导思想的其中一个来源, 同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思想,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指导思想上的区别是由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代表的阶级力量不同的现实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 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作为统治阶级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决定了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瑞典社会民主党自布兰廷执政以来, 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扩大社会民主党的阶级成分、把社会民主党建成全民性政党, 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其阶级成分多元化、执政力量多元化的现实反映。
2. 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多党制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多党相互竞争, 轮流执政的多党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瑞典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并没有改变社会的资产阶级性质, 在私有制制度下, 资本家们的个人利益仍然占据着社会利益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 不同的资本家以及不同阶级必然会组织不同的政党进行政治竞争, 从而形成了多党竞争。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确保多党合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更好地发挥各参政党作用。唯有如此, 才能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3. 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私有制经济是经济成分的主体, 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 国有、集体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两国国家性质的不同决定了生产关系性质的不同, 两国生产关系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地位的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 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公有制在所有制关系的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同比而言, 瑞典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要求私有制在所有制关系的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
4. 社会道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认同资本主义现存的国家制度, 并不要求对资本主义现存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只是对现存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进行渐进的修补、改革、完善, 不可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根本性改造,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背离。借此实现社会主义只能是社会民主党人的主观臆想, 社会民主党人不可能以此来完成社会形态的更替,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走的仍是资本主义道路。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制度的主体地位、坚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摘要: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以其创立的“瑞典模式”成为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典范。在当代, 科学地、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主要理论主张、改良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对于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
参考文献
[1][德]维利·勃兰特, 等.社会民主与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15.
浅析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 篇6
关键词 森林法 森林生态补偿 税收
环境法上的生态补偿主要是指人类采取措施来补救或者恢复生态,是生态系统逐渐达到平衡,是一种人为的“补偿”。本文研究的生态补偿不仅包括政府采取经济措施对林地所有者的补偿,而且包括通过为林地所有者设定权利和义务来人为地保证森林的恢复与更新。
一、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内容及效果
1、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内容
(1)私有林所有者在森林生态补偿中的权利和义务
私有林所有者在森林生态补偿中制度中的义务有:第一,造林和育林的义务。森林所有者有义务将在其所拥有的林地上的采伐活动向郡林业委员会报告。第二,更新有价值的阔叶林。第三,防治病虫害对森林的侵害。第四,对因采伐活动造成的更新费用的增加提供担保,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的担保制度。
私有林所有者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中的权利有:第一,获得对某些具体林业活动的补贴。第二,由公共基金对有价值的阔叶林的更新进行补贴。第三,权利受到侵害时的获得经济补偿权利。
(2)政府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权力和职责
政府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权力是:第一,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划定需要保护的林地区域,限制或禁止这一区域的采伐活动。第二,颁发采伐许可证。
政府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中的职责:首先,政府对采伐后的造林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其次,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中除了监督职责外,还通过经济、技术等手段鼓励生态补偿制度的施行。
2、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
(1)瑞典的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目前瑞典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据统计,瑞典每年林木生长总量达8500万立方米,而采伐量只有6500万立方米。该国目前的森林资源存有量是100年前的两倍。
(2)森林的生态效益增加。目前,瑞典的森林每年吸收 4000 万吨碳,而每年矿物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碳含量仅为 1500 万吨,是世界上大气碳循环出现负增长的第一个国家。
二、瑞典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特点
1、法律制度完善,注重各个法律之间的衔接。早在1903年,最早的《森林法》中就规定了应当保护森林资源使其成为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砍伐后的林地应当种植新的林木幼苗。1994年新的《森林法》生效,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为立法目的规定在了法律之中,并且规定了“公共基金”等生态补偿措施。
2、采用多种经济手段,激励森林所有者采取措施。瑞典政府为了鼓励森林的恢复和更新,对于森林的所有者建立了各种补贴制度。其次,瑞典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税收体系,其中生态税收成为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森林所有权明晰。目前瑞典国家所有的森林仅为3%,大多的森林所有权属于私人所有。森林所有权的落实,有利于激励私有林的所有者造林的积极性,从而间接的增加生态利益
4、管理机构责权明确,监督部门有惩罚权。监督机构可以通过颁发命令,规定允许或者禁止从事某些活动,若行为人仍然继续违反法令,则监督机构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并且可以处罚款;对于故意或过失违反生态补偿的行为,政府可以处以罚金或者六个月以下的监禁等,这些措施,都保障了瑞典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律和政策。但是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瑞典有关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1、我国森林立法目的亟待更新。1994年的瑞典《森林法》中明确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立法目的,说明森林生态补偿的建设主要还是要保证森林植被的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我国1998年修订的《森林法》仍然将森林定位在“经济利益”的层面上,这不利于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
2、应明确各主体权利(权力)和义务(责任)。首先,应当明确政府的责任。根据瑞典森林生态补偿建设的经验,政府的责任主要是监督和指导。但是我国林业主管部门除了监督和指导外,还承担了一些额外的责任,降低了行政效能。其次,需要明确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生态补偿的权利与义务。我国《森林法》虽然规定了“保护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并没有明确界定林地所有者生态补偿的方面权利和义务。而瑞典《森林法》中明确规定了采伐者的补种义务,防止森林病虫害的义务以及在林地被划为自然保护区后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的权利。
3、建立生态补偿的税费制度。我国的生态补偿的税费制度的建设仍在探索中。虽然我国规定了建立生态补偿的基金制度,但是缺少相应的生态补偿税费制度对其加以支撑。而我国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基金多数从罚款和植被恢复费而来。而瑞典则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税收制度,如碳税。因此我国应调整税制,修改税法,开征生态补偿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4、加强公众在生态补偿中的参与力度。公众对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有重要作用。由于瑞典从事林业的人比例较大,而且森林是瑞典重要的自然资源,普通公众也会参与保护森林的建设中来。我国的森林生态补偿建设应当引入公众参与制度,规定公众有监督生态补偿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托马斯·斯德纳著,张蔚文,黄祖辉译.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荐阅读:
瑞典老年社会福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范文10-22
关于瑞典医疗保险制度的考察报告07-07
去瑞典留学的费用10-15
瑞典的真人图书馆10-21
瑞典的工作文化与创新10-25
瑞典公立大学硕士留学的申请条件05-15
2018在瑞典留学要了解的常识06-15
申请留学瑞典读硕士的条件有哪些10-27
瑞典农业大学10-04
瑞典留学费用解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