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精选8篇)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1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去年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震惊了国人。一幼女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周围18名路人竟无一人出手相助,最后小悦悦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从社会心理学看,是什么照成了这一切呢,旁观者效应?从众心理?还是其他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呢? 关键词:小悦悦;
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从众心理
The Analysi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Xiao Yueyue” Event
Abstract: the “Xiao Yueyue” event happening in Foshang last year shocked all Chinese people.A toddler was run over twice by vehicles and passed away for heavy wound.However, none of 18 passerby gave her a hand.In term of social psychology, what made the tragedy happened,bystanders effect? Conformist mentality? Or somethings complicated?
Keywords: “Xiao Yueyue”;Social psychology;Bystanders effect;Conformist mentality
一.小悦悦事件概述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无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国内新闻媒体,在美国的CNN媒体也登上了头版引起了轩然大波。《南方周末》在“方舟评论”《省察我们的灵魂,让善意充实内心》中写道:“身体的痛苦不得不由小生命承受,我们只能眼睁睁站在这场生死搏斗之外,做更多的检讨:从最先的监护人义务到司机责任,从路人消极自由的界限到公民德性的养成,从急救常识的缺乏到原子式陌生人社会里令人寒彻心肺的冷漠„„”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地离开了我们,而对于那18个“帮凶”,媒体、社会大众纷纷出来进行指责,认为由于长期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没有人情味。有人甚至得出结论:病态的社会没救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不。事实上,这18个人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平常生活中也不是无情无义之辈,而跟你我一样,只是社会上的普通老百姓而已。那么,为什么在惨剧发生后,有这么多的旁观者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拯救这个女孩呢?旁观者的冷漠让我感到心寒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旁观者心理的思考。
二.悲剧后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一)旁观者效应:
其实类似的悲剧,在历史上,世界各地,甚至在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层出不穷。早在1964年的美国,3月13日这天,一名年仅28岁的花样少女Kitty Genovese在大街上被一名歹徒当众袭击并最终被刺死。据报道,歹徒袭击过程长达半小时之久,目击者总数高达38人之多,Kitty曾大声向身边围观和经过的路人呼救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试图或者尝试站出来制止凶手最终导致惨案的发生。这场悲剧在美国引起了关注,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焦点,最终成为经典案例出现在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现在社会心理学家撑这一现象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在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利他行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上文中的Kitty Genovese案例一直被视为“旁观者效应”的经典案例,而如今的小悦悦事件又为“旁观者效应”增加了一个经典案例。
(二)助人行为得不到实施
救援小悦悦实际上属于亲社会行为的助人行为,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但是如果这种合作背后的机制被破坏的话,就会影响到这种行为的出现。
而助人行为的发生又会受到个人、环境、受助者三方面的影响。个人会考虑到时间压力、结果回报,比如说由于国内缺乏见义勇为的相关法律,导致旁观者知道救援行为会导致自身的伤残、死亡,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和生活上的巨大困难,从而放弃救援;甚至有时担心在救人之后还会遭遇反咬一口;更有甚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毕竟“各人自扫门前雪”可是自古流传的。除此之外,由于社会文化倡导的不恰当的助人观念,导致了助人者很多情况下出现了“越俎代庖”的行为。另外,小悦悦对于路人而言是陌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对助人行为的出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助人观念教育的不到位和各种实际情况的不允许导致了小悦悦的悲剧。
(三)社会学习理论
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彭宇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最后却被老人反咬一口,最后收到了那份不可置信的判决书。诸如此类“碰瓷”事件在媒体网络上的报道、宣传,强化了人们不能随便对处于危急中的人实施救援的心理,人人都害怕成为彭宇。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不再是如何去救,而是该不该去救、救完了以后我会怎么样等…从而导致了救援的耽搁、或不救援。
不得不承认那位老人掀起了我国思想道德的一次大变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认为人们社会活动实质是进行各种的交换,但前提是相互等价地给予或汇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在小悦悦案子中,路人在知觉到小悦悦处于危急状况之时,内心产生了矛盾的心理。不救的话,内心会产生焦虑、愧疚的心情,但是由于旁观者众多,实际上分担到身上的焦虑和矛盾就会变少,“如果每个人都不采取救援措施的话,自己也没必要愧疚”,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而反之如果采取救援行动的话,虽然缓解了自己的愧疚心理,但是做出与群体相逆的行为会为其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媒体曝光彭宇案以后国人产生的“救人有可能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印象,路人会觉得是回报小于付出的,于是选择了漠视。
(五)群体性的认知失调
小悦悦明明是被车撞伤,旁人救助不会出现类似彭宇案中出现的被讹诈的现象,另外,打电话报警或者给医院都不会遭遇被讹诈的后果。而可能性的原因在于旁观者产生了“小悦悦如果受伤了肯定会被别人救起,一定是自己看错了”这样矛盾的心理,所以就对选择对小悦悦视而不见。
(六)社会抑制
个体行为受群体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社会促进行为和社会抑制行为。社会促进行为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而社会抑制行为则与此相反,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社会抑制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心理紧张。这种心理紧张主要是由于个体想从群体中得到尊重和赞许的愿望与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小悦悦事件中人们表现得便是一种社会抑制行为。
(七)助人行为的过程
第一,我们要注意、感知到这一问题。在小悦悦事件中,对于那些没有进入镜头的商铺老板而言,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外面道路上,一起车祸已经上演,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助人行为的实施。第二,在注意、感知事件的基础上,将其理解、判断为紧急事件。对于那18个路人而言,有一部分人是看到了小悦悦倒在地上的场景,但是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危急的事件,也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行动。第三,在理解为紧急事件以后,分析自己在救援中是否担当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觉得这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件,那么小悦悦的情况就无从缓解。
(八)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小悦悦事件中,每个人看见其他的旁观者没有采取任何救助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服从大多数人而选择冷漠离去。
三.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
为了消除旁观者效应,一些国家组织相关培训以及进行立法。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将救人于危难之中定为法律义务,救助的方式包括亲自救和找人救,除非事情对旁观者有危险,或者旁边有更合适的人来救。美国有专门的“见义勇为法”,不是为了奖励见义勇为者,而是为了保护“见义勇为”者免于受到恶意诉讼而制定的。它保护见义勇为者对受难者的死亡、伤残、残疾不承担法律责任,只要见义勇为者行为理智,出于好意,遵循常识和使用合理的技能。
具体到每个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梅利莎·伯克利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如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毕竟出洋相只会窘几分钟,而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担起责任。当你还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
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你要主动让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法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四.结束语
因“冷漠的旁观者”引发的一件又一件惨剧让我们震惊、扼腕叹息。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公众都一味地认为公众的冷漠是此次悲剧的祸端。但我觉得要更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件事,分析旁观者的心理,得出合理的应对方法,以鉴后人。旁观者效应等社会心理学理论产生了,就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错综复杂。除了用法律形式规定公众去见义勇为并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教育公众克服旁观者心理,我认为被害一方的呼救方法也是关键。我不单以最坏的想法去考虑人心,我认为大多数的人不是冷漠的,是有良知的。把人最柔软的内心唤醒起来,摆脱旁观者心理,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佚名.《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
西安日报
2011 [2] 侯释.《旁观者的心理》
书摘
2008 [3] 佚名.《旁观者效应》
校园心理
2006 [4] 深堀元文.《图解心理学》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5] 高娟,张运红.《“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5 [6] 郭海月
《透过现象看本质——用社会心理学视角解读小悦悦事件》
2011
[7] 百度
百度百科
我对社会的贡献:
我的消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流通;
我进入校园接受教育,对教育体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有贡献; 我的出生、成长,对我的家庭、社会都有贡献; 我现在还好好地活着,这是我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2
[问题一]10月21日,南海警方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向南海区检察院呈请对面包车司机胡军逮捕。请问,为何是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批捕而非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通过监控视频可见,胡军所开的汽车前轮压过小悦悦后曾出现两三秒的停顿。这两三秒内他是否看到了被压的小悦悦、有没有考虑少赔偿等原因故意再次碾过小悦悦,成为判定案件性质的关键。如果胡军故意碾过小悦悦,那么他就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胡军只是以为自己压过物品,那么他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行为就只能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杀人主要表现是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对涉案车辆的关键部位和影像资料所做的详细技术分析以及胡军自己的口供中可知,胡军并没有积极追求小悦悦的死亡结果,而是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但仍放任自己的行为。因此,警方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请批捕。不过,检察机关批捕罪名并不一定就是法院判决罪名,法院最终会以后续调查的结果和证据来判决胡军所应承担的罪名。
[问题二]在小悦悦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对她不闻不问,是否应因此而担责?
由于我国没有对见死不救进行立法,因此难以追究18名路人的法律责任。18名路人之所以见死不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担心被诬陷。那么,应如何保证好心人行善的“零风险”呢?我国一方面不妨通过立法规定惩罚机制:被救者或其家人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向施救者赔礼道歉和进行经济赔偿。比如,深圳市政府正在起草的《助人行为保护条例》中规定:“如果被救助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反咬一口,并最终证实他诬赖救助人,则应受到一定惩罚。”另一方面不妨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的规则,为施救者规避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比如,除非有重大明显过错或明显故意,施救者对帮助的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在判决“救人反被诬”之类的案件时,法院应坚守公平正义,做到有法必依。“谁主张,谁举证”是法律的基本原则,被救者若反告施救者伤害他,则被救者应该举出相应的证据。若被救者举不出,则法院不应支持其诉求。
[问题三]小悦悦是独自在巷子里行走而遭遇车祸的,她自始至终都处在脱离监护的状态之下。请问,小悦悦父母是否应承担责任?
小悦悦父母在孩子离开他们视线那么长时间也没发现,而且在小悦悦被车撞倒碾轧后十多分钟了都不知道。显然,小悦悦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笔者认为小悦悦父母应因他们的失职和过错而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小悦悦父母的监护责任和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不能等同,不能由小悦悦父母分担部分责任,或因其疏忽而减轻肇事司机的责任。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3
【事件回放】2011年lO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尉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独自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她又被一辆小型货柜车碾过。七分钟内在她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她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但小悦悦已重伤难治,于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
【问题一】10月21日。南海警方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向南海区检察院呈请对面包车司机胡军逮捕。请问,为何是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批捕而非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通过监控视频可见,胡军所开的汽车前轮压过小悦悦后曾出现两三秒的停顿。这两三秒内他是否看到了被压的小悦悦、有没有考虑少赔偿等原因故意再次碾过小悦悦,成为判定案件性质的关键,如果胡军故意碾过小悦悦,那么他就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胡军只是以为自己压过物品,那么他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行为就只能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杀人主要表现是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对涉案车辆的关键部位和影像资料所做的详细技术分析以及胡军自己的口供中可知,胡军并没有积极追求小悦悦的死亡结果,而是能预见自已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但仍放任自己的行为。因此,警方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请批捕。不过,检察机关批捕罪名并不一定就是法院判决罪名,法院最终会以后续调查的结果和证据来判决胡军所应承担的罪名,
【问题=】在小悦悦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对她不闻不问,是否应因此而担责?
由于我国没有对见死不救进行立法,因此难以追究18名路人的法律责任。18名路人之所以见死不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担心被诬陷。那么,应如何保证好心人行善的“零风险”呢?我国一方面不妨通过立法规定惩罚机制:被救者或其家人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向施救者赔礼道歉和进行经济赔偿,比如,深圳市政府正在起草的《助人行为保护条例》中规定:“如果被救助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反咬一口,并最终证实他诬赖救助人。则应受到一定惩罚,”另一方面不妨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的规则,为施救者规避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比如,除非有重大明显过错或明显故意,施救者对帮助的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在判决“救人反被诬”之类的案件时,法院应坚守公平正义,做到有法必依。“谁主张,谁举证,是法律的基本原则,被救者若反告施救者伤害他,则被救者应该举出相应的证据。若被救者举不出,则法院不应支持其诉求,
【问题三】小悦悦是独自在巷子里行走而遭遇车祸的,她自始至终都处在脱离监护的状态之下。请问,小悦悦父母是否应承担责任?
小悦悦父母在孩子离开他们视线那么长时间也没发现,而且在小悦悦被车撞倒碾轧后十多分钟了都不知道。显然,小悦悦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笔者认为小悦悦父母应网他们的失职和过错而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小悦悦父母的监护责任和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不能等同,不能由小悦悦父母分担部分责任,或因其疏忽而减轻肇事司机的责任。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评论 篇4
【真相还原】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婆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零时32分离世。
【深刻反思】
汪洋:呼吁深刻反思“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
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
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报讯最近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牵动着省领导的心。在10月20日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省委书记汪洋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汪洋说,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而18个路人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我们不否认这个社会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绝大多数,但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改变这种状况,广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反思发展理念上的不足,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的同时,要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蓬勃向上。(岳宗)
各界:佛山女童遭碾
悲剧折射社会深层次原因
6天前,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在佛山南海一处五金城里被两辆面包车先后碾过,“惊心”7分钟中有18人路过,却无一人伸出援手,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日,广东省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反思事件背后的原因,与会者普遍认为,事件折射出的社会深层次原因非18个“陌路人”所能承担。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几乎所有民众都将谴责的声音投向了18位见死不救的路人,而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南京彭宇案以及天津许云鹤案等见义勇为却被反咬的典型事例。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忠烈说,18位路人固然有错,但事到如今,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反思悲剧背后的原因,“这种悲剧在中国不是首例,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所有人都在讨论道德底线沉沦的话题,我们应该深思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社会氛围,而非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违反道德者。”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则表示,要重建人们见义勇为的精神,应该呼唤每个人 1 守护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不是指责社会不公平,指责18个冷漠路人,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是否今后能在类似状况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谈方建议,希望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地建立一座纪念碑,以警醒和告诫人们应保持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进行“好人好报、坏人受惩”的专项行动。陈忠烈也建议广东在法制建设中充分考虑民族的优良传统。
佛山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黎玉婷从其身份的角度解读了该事件,小悦悦事件就发生在该服务中心所在的社区里。黎玉婷说:“事件对我们的震撼很大,从18个路人所谓我们看到的是当下人们邻里关系的人情冷漠,如何去重建一个‘守望相助’的社区关系,是社工应思考的问题。”
19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传来消息,小悦悦病情已进一步恶化,医院正全力抢救。该医院副政委刘广秀介绍说,医院每天都围满了前来探望小悦悦的媒体和市民,目前医院已与省内外名医专家沟通,共同研究抢救方案。刘广秀说:“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值得反思,而医院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救死扶伤’。”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的慈善机构、志愿者们纷纷伸出援手。截至19日,小悦悦家人收到捐款已超过27万元人民币。广东省慈善总会秘书长许敏谦透露,接下来他们会协助小悦悦的父母妥善处理善款,或者会考虑建立一个“小悦悦”慈善基金。
专家:告慰小悦悦应先改彭宇案判决思维
10月21日凌晨,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舆论痛惜之余,有不少人呼吁,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保护见义勇为者不被诬陷”,规定“见死不救者应受惩罚”。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立法告慰”的效果不宜作过高估计,相形之下,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也许更为现实”。
据了解,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法律中,均有见义勇为者“免责”、见死不救者“受罚”的相关规定,这些也成为公众眼中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教授本杰明·利伯曼、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副院长马克·汉斯今天都向记者表示,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中的“救人意识”并非主要通过“立法”来塑造的。
“在美国的大部分州,确实有某种形式的《好撒玛利亚法》来保障助人为乐者,使其一般不会因为救人过程中的疏忽而遭到起诉。”本杰明·利伯曼表示,“但纸面上的法律,究竟能对现实产生多少实效?实证研究表明,见义勇为的频率,并不建立在它是不是一种‘法定义务’之上。”
马克·汉斯也向记者证实,德国刑法中确实规定对一些“举手之劳”却见死不救的行为,要课以1年以下监禁或相当数额的罚金。“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为什么他会选择帮助悦悦,答案不会是‘因为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或是‘否则会有人起诉我’,而是‘这是一种他人需要帮助时的自然之举’。”
在佛山女童被碾案中,18名被斥“冷漠”的路人无一伸出援手,被不少公众看做是4年前南京“彭宇案”的阴影投射。
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将自己撞倒,而彭宇则一直坚称自己并没有撞到徐老太,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彭宇案”最终以调解告终。“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人者,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2 一审判决书中的上述判决词,在“雷人”的同时,引起舆论哗然。
有网友就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局面。”“不知当年审判‘彭宇案’的那位法官,可知自己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如此大的蝴蝶效应?”
季卫东表示,将“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局面归咎于当初审理“彭宇案”的一名法官,固然有失偏颇,但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季卫东表示。
他告诉记者,按照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来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在‘彭宇案’中,告彭宇撞人的徐老太有义务证明彭宇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他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如果不让负有举证责任的徐老太承担不利后果,就意味着,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无需借助‘见义勇为’行为来辩护,这种思路也是有悖法理的。”
马克·汉斯也表示,若“彭宇案”发生在德国,法官会要求原告证明“是彭宇撞了她”,证据不足就不予支持。“被告没有义务证明‘他没有撞’。否则,每个人都会很容易随机地把损失‘赖’给别人。”
季卫东担心,“彭宇案”的这种判决思维正在形成某种定势,公众在救人时不仅担心被被救者“讹”上,更害怕的是连法官都不会支持自己。
据公开报道显示,继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判罚钱的彭宇案之后,天津、湖北、江苏及福建等地都曾上演“一方称好心助人,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的“罗生门”。
“一旦这样的事态普遍化,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无法避免。”季卫东表示。
见死不救引发社会大讨论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再次引发社会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强烈谴责,网民也对遇到被撞跌倒事件到底该不该拉一把展开大讨论!社会公德日益滑坡,已经不是道德约束所能控制的范围了,应该把见死不救立法处置,让那些冷漠的路人不单单遭受到良心的谴责和外界的唾骂,更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也许是“彭宇案”的巨大影响,让很多想做好事却不敢做好事的市民产生很大的顾虑,做了好事万一被诬陷怎么办?这就是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整治”问题!
要想把中国的社会公德风气重新拉回到“雷锋时代”,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应该立法对“恶意诬陷他人”“碰瓷”的人进行严办,制定出刑罚,处以罚款或拘役,以此杀鸡儆猴,告诫那些想碰瓷捞偏门的人,“昧着良心”是没有好下场的。而目前中国的类似碰瓷案件,大都以调解更或是判“好心人”败诉,试问这样的判罚结果对“好心人”来说,怎么能让人家心安不憋气。检察机关应该抱着绝对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类似案件,不得徇私枉法,让好人蒙冤,如若判错,检察机关需负连带责任!
对做好事见义勇为的人大肆宣传并予以奖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鼓励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重拾雷锋精神!每个人做好事都渴望被他人肯定,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都对“好心人”是个鼓励敦促,也可以让更多的“好心人”加入到见义勇为队伍中来!
对冷漠路人见死不救的严格立法,让他们不单受到周围人的唾骂和良心的谴责,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让他们记住,让他们觉悟(此点尚不成熟)。
在公德大幅滑落的今天,社会道德的约束力已经急剧下降,很多人漠视道德就是出于“我就不帮,你能把我怎么着”的心态,如果再不出台相关立法规范,恐怕这种心态会日趋严重,到最后当每个人的世界里只剩下了自己,那这个社会就会崩溃,一个不团结没有血性的民族 3 怎么能够在世界立足,又如何谈经济发展国家进步!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如果连互帮互助的精神都最终失去的话,那是万分可怕的!希望相关部门及时立法,不能再让这种“见死不救”“农夫与蛇”的故事续演下去,13亿中国百姓的良心真的伤不起!
也有网友提出,立法严办说的容易,如何实施确是相当困难的。确实如果一个人在路上受伤,上百人围观,只有一个人打110的话,我们不可能把其余99个人都抓起来。所以我们要认清一点:“立法严办”严办的目标人群是谁?是那些碰瓷的恶意诬陷他人的人。
南方日报:见死不救立法太多问题值得探讨
至于见死不救立法,是不是对如今这种麻木风气的釜底抽薪之计,值得探讨。从根本上说,天使的归天使,撒旦的归撒旦,用法律来管制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混乱。
但是,在道德已经没有底线、丑恶没有止境的时候,法律“越俎代庖”似乎又成了唯一可以寄望的方式。即便如此,个人认为,见死不救立法还是应该慎之又慎。
以小悦悦这事为例,事故现场恰巧有视频为证,这几乎就是最直接的证据了,但是18个漠视的路人,我们能真正证明他真的“见”了“死”的,又有几个?他只要坚称自己没见,能奈几何?至于其他那些没证没据、没被拍下来的现场,就更加公说公有理了。
对于这种“诛心”的规制,立法能否做到条件清晰,有巧妙的条文设置,并从可能的情况出发预设更多前提,决定着立法的成败。其次,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现状不是无法可依,关键是有没有真正考虑执法。
这些“光说不练”的法不在少数,法是立了,但执法主体不明,执法程序不清,执法态度不公,结果立了跟没立一般,民众不信,恐怕连立法者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
为见死不救立法,也算是退而求其次的法子了。但是,如果没有信心、没有能力解决上述的这些立法问题,那么,法还是别立为好,省得为民众质疑司法公信力再添一口实。
个人思考:
1.首先,作为监护人的悦悦父母没有尽到监管责任。一个毫无安全意识的2岁小孩独自一人在道路上行走,且不说有被车撞的可能,就是被人贩子抱走的可能性都很大。说起来,也真让人火,对于人贩子这些人渣,抓到一个,至少都应判无期之类的重判才对。
2.广佛五金城管理秩序混乱:道路狭窄、货物乱堆放、车辆出入自由、出入口处缺乏有效的进出管理;规定每晚7 点钟才开路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不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解决问题,这是通病,一旦有事发生,规定和制度就堂而皇之地成了理由。另外,既然有监控,值班人员做什么去了?
3.司机责任:第一辆车撞人前突然加速了,说明司机当时没看到小悦悦,但相撞瞬间,司机完全能觉察到行驶在道路中央的车辆撞到了什么,车辆颠簸后,正常的司机都会看后视镜,我就不信他没看,他迟疑了一下,说明他当时开车要么心不在焉,要么知道撞到人,只要知道他是不是还面不改色地去收货款,应能查清他是不是在说谎;第二辆车碾过躺在路上的小悦悦,也是绝对不能原谅的,开车不看路,开什么车?在那种道路狭窄、行人众多的路上开车,更应加倍小心。
4.18位路人,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只是这个社会风气的替罪羊而已,换成他人,又会有多少人不会这样?我们更多的应是反省: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冷漠无情?除了个人因素外,更多的是社会风气造成,更深层次的就是政府问题:第一,国人普遍缺乏急救知识,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不知如何急救,除了打求救电话外,在紧急情况下,更多的是要即时救助,胆斗问句,有几人会做人工呼吸?又有几人会做胸外心脏挤压?这是教育问题;第二,正义 4 的风气如秋风扫落叶,每况愈下,做好事如同冒风险;第三,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多身在其位的人都不会去救助,何况普通老百姓;第四,相关制度非常的不完善,甚至出现了撞伤不如撞死的观念。
5.陈阿姨的救助行为,网上居然有人说她老人家是为了出名谋利,听了只想骂人,很想对他们说:你们也可以出名,在街上找个流浪汉回家,把他当老爸老妈伺候,你们也就出名了。还有那些跟屁虫似的记者,给点新意好不好?整天围着人家问东问西,还让不让人家正常生活了。
6.有人说国家应该考虑为见义勇为者立法,这个早都该做了。
7.最近有人提议为“见死不救”立法。说实话,听了冷笑,就跟小孩不吃饭,大人就拿棍子伺候一样的胡闹。要是“见死不救”立法了,结果会怎样?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人会躲得远远的,会有更多的“没看见”。该做的不做,尽出些治标不治本、只想创收的馊主意。降低见义勇为的条件,保护“好人”的利益,不要说奖励了,至少也要让他们知道做好事是零风险,另外,一些人还得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但好人的行为,往往在一些为权者眼里是没事找事,尽给他们添麻烦。
8.国家应好好利用这次时机,拿起以前开展“三个代表”的魄力,在全社会大做特作”正气、道德、人性”文章,这比说河蟹有用、实在的多。
“小悦悦事件”时评:别让善良成了风中之烛
小悦悦曾在母亲怀中灿烂微笑,希望每位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能唤起本能的纯良
这几天,2 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国人。10 月13 日,在佛山街头,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 次碾轧,7 分钟内十多名路人视若无睹,默然走过。
愤怒、悲痛、谴责、质问„„一面倒的情绪狂澜,几乎席卷了整个坊间、网络,舆论哗然。一连串的追问与反思,也随即而来。闻知惨剧的人们,一下子懵了: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冷漠?
谁给冷漠的旁观,找个理由?失守的良心道德?社会风气的堕落?
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斜?法制的不健全? „„言之者凿凿,听之者诺诺。似乎人人知病,却难寻症结。
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认为,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人的情感与本能已被扭曲,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
今天,摆出这个有点沉重的话题:是希望,在追问、反思、自省的努力下,能查知“病灶”,让遗憾和悲剧可以少一点。
残酷:人,为何对人如此冷漠
“每个人都有感情、有本能,看到别人被撞倒在路上,人的本能是应该去帮手,如果所有人都不去救助,那就是我们的本能、感情出了问题。我们怎么会连这个本能都没有了呢? ”在学者郭巍青看来,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寻的问题。
而令郭巍青更觉不安的是,这个显然错了的本能反应,是背后很多因素长期训练出来的,“这才是一件真正恐怖的事”。
路人的冷漠足以杀人。糟糕的是,眼睁睁看着血泊中2 岁女孩挥动的小手,十多个路人默默地飘然而过。
言及惨剧,中国好人网创建人、华南师大教授谈方觉得“可怕”、“冷漠到冰点”,这种事情发生了,国人还不认真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做人的话,中国是很危险的。“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这好像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豺狼把小动物吃了,其他小动物同类就从旁边经过,却一点反应没有。这还是人吗? ”
在坊间、网络,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愤怒、谴责、追问与反思。人们搬出了一大堆的 5 理由,来解读小悦悦悲剧后触目惊心的冷漠:“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 „„也有专业人士直指,事情的根源在于公平正义没有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与力量,在于南京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在于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设定“见死不救”罪„„但这些,似乎始终无法解开人们心中沉重的结:人怎么可以如此冷漠!“路人”们都怎么了?
“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的本能、人的基本的感情,被严重扭曲了,而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学者郭巍青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怎么可以发生这种情感和本能被扭曲的事?
麻木:法,能否真正催人向善
“小悦悦”事件后,谈方团队很快做出决定,拟奖励施救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并把她的家人纳入“协助”名单,将来对陈贤妹和她家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此举,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好人有好报。
悲剧后对爱心者的力撑,并非孤灯一盏,社会舆论和公众也几乎一面倒地为救人的拾荒阿姨喝彩。10 月17 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给陈贤妹送去5000 元奖励金,她数度婉拒,后几经劝说才勉强收下。
褒扬良善的同时,惩恶寻因之辩仍在持续。一个现实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路人要施救的义务。冷漠的旁观,是个道德问题。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谈方看来,“小悦悦” 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
学者郭巍青称,彭宇案带来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小悦悦遭遇”的成因。
“如果说彭宇案的影响可以这么坏的话,那是不是把那18 个人抓起来重判,以后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伸出援手? ”郭巍青说,凡是主张这种逻辑的人,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在司法上重新有一个与彭宇案抗衡的案例,重新把人影响回来。问题是,行不行呢?
网友“暨大张志迎”说: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
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 个路人的同时,不少人开始自我审视: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郭巍青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问,也是所有人不能回避的问题:选择冷漠还是选择救助?
期待:德,何时变教化为习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遇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帮手、打电话报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后,在一连串旁观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处处开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 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有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谈方认为,挽救道德水准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应借“小悦悦”这一标志性事件之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奖励勇施援手的人,比如让那位阿姨老了后能安享晚年,相信比政策更有效。
“假若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没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草木一样。肯定是很多方面都出了问题”,郭巍青说,在农村,一个小孩遇到类似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一些邻里帮助。可是,在佛山那个五金市场,完全不存在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情景 6 太荒谬了,人来人往的地方,就像在荒山里一样,好像没人看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孩子。
郭巍青认为,在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去认真建设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这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有更多风险。孩子走出父母的视线,就可能遭受杀身之祸,这已经不正常了。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有人遇到风险时,能形成救助的支持系统。不能说缺法律、政府责任等,以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乡村都有这样一个社会救助系统”,郭巍青说,要重建这个系统,每个人都应尽力并扪心自问,自己能做什么。
中学生小悦悦事件议论文 篇5
在前几天,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发生了,这件事不仅关系到人的心,而且还和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有关。这件事还得追叙到某天的下午,那天,小悦悦在马路上玩耍,一不小心被一辆车撞倒了,后来又来了一辆面包车又再一次从他那幼小的身躯上碾了过去,而在这期间,一共有18名路人经过,并冷眼从小悦悦身旁经过。而这一切,则被路边的监控拍了下来……最后,第一个向小悦悦伸出援手的是一名马路清洁工,她无意间看见一个小女孩躺在马路上,并且满脸鲜血,急忙把她抱离马路,并且焦急地寻找她的妈妈,找到她妈妈后,小悦悦最终被送进了医院,可是她经过了8天的的抗争,最终还是带着这个世界的冷漠与无情遗憾的离开了,她的父母悲痛欲绝……不少的人纷纷指责那些从小悦悦身旁漠然经过的,的确,小悦悦的死亡与这些路人是有关系的,可是从另一方向想,这何尝又不与我们的`社会有关呢?在报纸上“好心人帮助别人,却那惨遭诬陷”的事件时有发生,渐渐地每个人都不敢在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了,总算有人不怕麻烦毅然去帮助别人,最后,也会被一句,二句,三句的“千万别多管闲事”,把最后的一丝善良给震住了,每个人几乎都说这几个人没有人性,可是这何尝不是被这个冷漠无情的社会给逼的呢?倘若当他们遇到这一类的事,又会如何做呢?
其实,这个社会也是有一些好心人的,见义勇为也时有发生,可是,大多数人见义勇为后成为“烈士”,也只不过得了一张证书,可是一张证书,就能补偿给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吗?或许这也是这类事件发生的因素之一吗?反正我想政府以及社会都应该做出一些适当的行动。“小悦悦”事件有感600字
“木屋别墅事件”的背后故事 篇6
6月27日凌晨3:05,发表私奔宣言42天后的王功权同样以微博的形式宣称回归,“再尴尬的事情也要面对,王琴建议并送我回到北京处理家里事情”和被转发了7万多条的私奔宣言比,这条微博仅仅被转发了2010次。诚如一些人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不缺热点的时代,没有人关心王功权回不回家。
但是我们也是“不小心”的利用了王功权的私奔,成功策划了“青州仰天山木屋别墅事件”,从而给景区即将推出的度假村做了一次深度意义上的网络事件推广。
寻找契机
5月16日,知名投资人王功权深夜突然宣布“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一时间,媒体和舆论哗声一片,王功权、私奔、王琴等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热词,评论者有褒有贬,各执一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私奔事件”。
从“私奔事件”的内涵来分析,王功权有着一个想寻找一处安静的“世外桃源”来修身养性的内心诉求,慰藉一直劳顿的身心。为此我们抓住这一点诉求,结合青州仰天山景区即将推出度假村这一实情巧妙的将“私奔事件”植入其中,引发策划了“木屋别墅事件”。
炒作之源
5月25日,开始炒作此事。最先在大众潍坊论坛发出一条《王功权,你是否愿隐于桃花坡诗酒人生?》热帖引来众人围观。帖子内容将同样爱好诗词的青州仰天山董事长即笔名山民野夫和王功权的诗词作比较,在崇拜两人之余殷切“真心希望二人能够相遇”。此帖作为最初的“引子”。
5月26日,化名雅号“山民野夫”的网友发回应帖《山民野夫致功权兄》。帖子中,“山民野夫”表示“自己偶然看到网友将自己与王功权并论,发现两人共同点还真不少,大有惺惺相惜之感。并表示愿意将上百万的木屋别墅相赠,以图‘与足下共居桃花坡。举杯问盏,诗酒人生’”。在这个帖子中,我们将景区即将建成的“木屋别墅”赠予王功权,引发网友关注,此帖也成为大众潍坊论坛的热帖,很多跟帖者纷纷参与讨论此事。
为此,策划的源头和切入点已经找到,剩下的事情就是将这两个帖子进行放大,从而引起网络媒体的关注,进而达到平面媒体的跟进解读。
渐入正题
6月3日,网易、新民等多二十多家网站刊发题为《山东一景区欲赠“私奔帝”木屋别墅》的新闻,
文章作者以在论坛上看到一篇《山民野夫致功权兄》的帖子,因好奇于“山民野夫”是何许人也,便寻根问到底采访到了“山民野夫”本人,发现其正是山东青州仰天山景区的负责人。采访中,该负责人表示欲将木屋别墅相赠于王功权,以便能与其把酒赋诗,知音相遇。
这篇新闻,渐入正题,把青州仰天山景区的度假村引出来,从而让网友形成对景区度假村的围观,进而产生关注度。由于景区的度假村在仰天山景区内,而木屋别墅又是此度假村的一个产品,产品的诉求点又和王功权私奔以及山民野夫的诉求点相吻合,于是“木屋别墅事件”自然而然在网络上的传播形成了“水到渠成”。
6月8日,我们继续推动事件的进展。再写一篇《王功权回归引发木屋别墅事件》的新闻,被搜狐、大众、网易、新民30多家大型网站疯狂转载。在文章中,作者以人文主义情怀分析了现代人的心理状况,字里行间表示了对王功权遭遇的理解和同情,并借网友之言表达了“他(王功权)也许真的该找个幽静的地方好好的休息下了之意。”从而再次将青州仰天山景区“推入”其中。
从开始到最后的策划中,我们始终以人文内心的关怀为背景,以双方的共同语言为基础,以深度心灵的剖析为借口,引导网友对“木屋别墅事件”的认同,从而形成对此次策划事件的正面引导。
发酵传播
至此,王功权木屋别墅事件暂告一段落。策划团队认为,将其暂告一段落的目的在于让此次事件进行短暂时间的发酵,让其进行更猛烈的第二波传播。
整个推广过程从5月16日王功权开始私奔到6月8日的暂停推进,共持续23天。期间,网友点击率超过5万的帖子《王功权,你是否愿隐于桃花坡诗酒人生?》、《山民野夫致功权兄》成为了大众潍坊论坛首页热帖,全国各大知名论坛纷纷对此事件进行讨论,网友更是深度参与其中。
网易、搜狐等40多家网站疯狂转载的《山东一景区欲赠“私奔帝”木屋别墅》、《王功权回归引发木屋别墅事件》新闻稿,大约超过1000万网友阅读此两篇新闻。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篇7
关键词:符号消费,传媒失范,小悦悦事件
在诸多传媒失范的案例中, 佛山小悦悦事件报道曾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事发两年后, 笔者选择回望这一事件的报道, 以求从具体的新闻文本中窥探消费主义文化对新闻传媒失范的影响, 反思新闻伦理失守。
一、小悦悦事件回顾
小悦悦是广东佛山一名两岁女童, 2011年10月13日晚17点30分左右在佛山五金城内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从身上碾过, 随后又被一辆货车再次碾压, 十多位路人经过却视若无睹, 最后被一位经过的拾荒者陈贤妹救起。整个事件过程被监控摄记录下来。
10月15日, 小悦悦事件首先被南方电视台报道, 题目为《佛山南海女童接连被撞18路人漠然走过》, 当晚在网站被大量转载。10月16日, 《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媒体跟进, 天涯、凯迪等网络社区针对路人的冷漠和社会道德沦丧展开热烈讨论。10月17日, 中央级媒体和境外媒体的报道使得该事件影响急剧扩大。10月18日, 路透社、BBC、华尔街日报、CNN、《时代》杂志等国际媒体关注, 这一事件的影响范围空前。10月21日, 小悦悦因为医治无效不幸离世, 关于此事件的报道短暂的画上休止符, 而后续的报道和引发的社会大讨论仍在继续。
二、价值异化:媒体报道分析
1、媒体报道综述
媒体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报道规模和影响可谓空前, 中外媒体同时关注发生在中国南方小城的一社会事件, 并引起大规模的讨论比较罕见。中外媒体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于事件进展及时性消息报道, 不做直接评论;二, 对于路人的道德谴责和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包括消息、调查和评论;三, 从社会学、法学、人类学以及经济学等角度对事件进行反思和讨论, 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
《南方都市报》基于新闻发生的地理接近性和向来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强力关注的特点, 对小悦悦事件给予了长时间、大篇幅的报道。其中包括消息、专题、通讯、社论、来论等诸多形式。小悦悦事件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大量关注。比如《纽约时报》的报道《By standers’Neglect of Injured Toddler Sets Off Soul-Searching on Web Sites in China》, CNN的报道《Toddler incident in China shows volunteer’s dilemm a》。
2、价值异化:媒体报道分析
媒体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报道虽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也不乏深刻、独到客观的文本, 比如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周如南的文章《小悦悦事件背后:佛山五金城生态的人类学观察》, 用人类学的视角剖析事件的背后因素, 指出公共事件治理的困境, 颇具说服力。但报道的影响力并不能验证报道过程的专业、合理, 媒体在报道中价值异化的程度值得警惕。媒体在该事件的报道中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 泛道德化的批判
所谓泛道德化, 即“道德主义泛化”, 就是道德意识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 道德评价被无限拔高, 无限度地涵盖和渗透到政治、法律、科技等其他评价话语体系中, 使其他的评价体系都沦为道德的附庸。
小悦悦事件报道中, 媒体把司机和路人的不作为报道重点, 主要从道德视角切入集中火力进行道德批判, “道德沦丧”、“冷血路人”、“见死不救”等词语频现报端。此外媒体事无巨细的展示血腥细节, 满足大众对于案发现场的窥视欲望和社会道德沦丧的认知心理, 此种刻板成见误导大众, 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
(2) 缺乏人文关怀
在小悦悦事件中, 媒体一次次地展示小悦悦被碾压的照片、视频, 这一次次地摧残着受害人家属的心灵。对于救人者陈贤妹媒体也缺乏人文关怀, 首先是过度采访, 最后只能逃回老家。其次有媒体不当评论, 当陈贤妹三次拒收政府慰问金时, 有记者质问她是否是炒作之举, 这位不识字的以捡垃圾为生的老人一脸茫然, 没有回答上来。对于那些经过的路人, 有的害怕惹祸上身, 有的可能惧怕血淋淋的场面, 特定环境会具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选择, 媒体忽略了这些可能性, 一味地挥舞道德大棒, 大加斥责, 缺乏同情的理解。
(3) 片面追求传播效果, 建构失衡
在大众传播中使用揪心和血腥的场面, 无疑是打着新闻真实的幌子来追求传播效果。小悦悦事件媒体报道中, 一开始大多选择了道德冷漠和谴责的新闻框架, 特别事发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把矛头引向18位“冷漠”路人, 但是最应该被谴责的是那18位路人吗?从法律角度看, 小悦悦被撞, 第一责任人是其父母, 监护失责;第二责任人是司机, 肇事逃逸, 二次伤害;第三责任人是市场管理方, 管理混乱。整个报道我们可以抽离出这样一条线索:围观者谴责十八路人, 路人责怪家属, 家属怪记者, 记者批评政府, 政府当然会慨然出手……这里的社会新闻已出现固定模式:弱者被欺——无人理睬——媒体曝光——网友混战——左派大战公知——有关部门下禁令——宣布道德建设——此事再来一遍。
(4) 后续报道哗众取宠
小悦悦事件报道后期竟出现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一个崇拜凤姐的西安男子为了出名, 第一次冒充监控录像中的路人, 第二次又冒充司机, 许多电视台对其进行采访, 为获得收视率而哗众取宠。从前文所列出《南方都市报》一系列的新闻标题看, 南都从最初的主题集中到随后的主题分散, 由不仅关注小悦悦走向故事的戏剧性表达, 部分报道也有哗众取宠之嫌, 话题的转移无形中削弱了主题表达的力量。
部分大众媒体拿路人的冷漠做文章, 借社会道德的世风日下炒作, 片面追求传播效果, 消费别人的痛苦, 体现了媒体在新闻价值要素选择上的失当, 忽略了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媒体这样为了商业利益而大肆炒作, 不仅会降低媒体的格调, 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媒体长期肤浅与低俗的操作手法会导致媒体新闻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扭曲、异化, 削弱或丧失对事物的清醒审视、深刻认识和正确判断, 从而误导大众, 危机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 外媒的一些报道, 很有借鉴价值。用经济的视角观察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是海外媒体报道中国的一大特点, 路透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正挑战者中国人的价值观, 物质主义追求取代了人们对道德的崇尚。法新社在一篇报道中则称中国虽然富起来了, 但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这使得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这种依靠对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 将一则中国地方新闻放在全球背景下讨论的操作方法, 使得报道对西方受众的贴近性显著增强。
三、消费还是认知:媒体报道反思
小悦悦事件中媒体的作为已经饱受诟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给予受害人隐私权的保护, 在理论上已不是一个新鲜问题, 但现实操作中却屡次触犯”。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认为记者最该汲取两个教训:不要被常识、感情或道德正义所遮蔽, 而要学会去体悟他人的生存状态和心态;不要滥用记者的权利, 对弱者的报道要守住伦理底线。
根据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在小悦悦事件中媒体暴露的最大问题是对小悦悦事件片面认识前提下进行大肆炒作。媒体这样借弱者的不幸上位, 博取受众注意力, 消费他人的感情, 这种以符号为名的消费突破了伦理底线。因此, 当务之急媒体需要反思的是在处理关于弱者报道的时候不应该为了追求事件的影响力, 借机消费, 而应该如张志安先生所讲的客观冷静地观察和记录, 力求认知, 还原事件的真相, 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写到这里, 笔者联想到了当下新闻战线正轰轰烈烈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媒体要当“建设者”, 而不是“旁观者”和“消费者”;媒体要做负责任的报道, 建设性的报道, 而不是“黄鹤楼上看翻船”。
参考文献
[1]赵文国.对“小悦悦”事件报道的反思[J].传媒观察, 2011 (12) .
[2]汤景泰, 张曦.论负面社会新闻报道中的道德泛化——以“小悦悦事件”为例[J].新闻与写作, 2012 (1) .
[3]李泓冰.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N].人民日报, 2011-10-18.
小悦悦之死,谁之过? 篇8
老人跌倒不帮扶、有人跳楼反而起哄、小孩受伤见死不救……极端的冷漠刺痛了人心,有人说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而另一方面,有人坚持认为是彭宇案的“错误判决”为祸至今,导致人人自危,不敢出手救助他人。是什么造成了小悦悦的死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冷漠害死了小悦悦
心悦(江夏一中)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冷漠!那么小的孩子躺在那里竟然没人去救,还有那两个司机,那么小的孩子还能压过去两次,他们的良知在哪里?他们应该感到羞耻。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面对他人的危难,如果我们不去帮,试问我们自己面临危难的时候有谁会来帮我们?向陈贤妹婆婆致敬。
Melinna(新洲一中)
不要再把彭宇案挂在嘴边了,承认自己的冷漠吧!一个个言之凿凿彭宇案的判决如何荒谬,以后谁还敢做好事,敢情都成了法律专家了。这里面有谁认真读了完整的判决书?出了问题怪制度怪环境最方便了。但这不过是人云亦云,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点罢了。
淳淳(孝感高中)
很多人为那些什么也不做的人辩护,并告诉我们国外也发生过类似事件,还提出“集体责任分散”这个论据。我只有愤怒和失望。你要是觉得这和千千万万的好人好事比不算什么,说什么暇不掩玉,我也姑且认可。但当你真正需要一个好人帮助的时候,也许你才能发现真相。
江心小屿(洪山高中)
小悦悦的事被媒体报道后有个调查:如果你在事发地,你会怎么做。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选择的是“怕被讹诈,不会去救”。看到这样的结果,对中国人的道德水准你还有疑问吗?还有,小悦悦这件事大家应该注意到的不仅仅是路人冷漠,两个肇事司机视人命如草芥,不是更冷漠吗?还有小悦悦的爸爸妈妈,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看好,何尝不是一种冷漠?
Coro(武汉市十七中)
微博上有条消息是这样的:日本朝日电视台的一个女主持人看到小悦悦两度被碾的视频后,差一点要掉眼泪,她不能相信司机在撞人后会加快油门再压过去。——我并不是要说小悦悦事件让中国人在国际上丢脸,而是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人性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类理解的范畴!
宫本小次郎(华师一附中)
对于小悦悦的离世,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难过。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这种自私、冷漠和人格的萎缩太可怕了,而且这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古就有了,只不过现在有媒体的大肆报道罢了。而且它恶劣到了这样一种地步:自己做冷漠的看客怕不安稳,反而去质问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我只觉得我所在的并非人间。”
应归咎于法制意识淡薄
斯隆(黄陂一中)
虽然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我还是要说:假如当年彭宇案不是那样判,那现在这件事可能不会发生。不要跟我提道德,空谈道德无济于事,因为多数人做事之前都是要衡量一下利弊的。如果做好事可能被反咬一口,那为什么还要去做?也不要说什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没什么人能达到这个境界。
Herecan(丹江口一中)
这种事在中国的每个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司机为啥撞了人也不下车察看?因为:1.在中国城市里有好多人设套把人骗下车进行抢劫;2.把人撞死的赔偿要比把人撞成重伤的赔偿轻得多。路人为啥视而不见?也是怕受骗。你要是看见有人躺在地上过去帮他,马上就有五六个人把你围起来要钱,说你是肇事者,也不让你叫警察除非你答应多赔钱。这种事层出不穷只能说明司法出了问题。
息衍(武大附中)
之前媒体报道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帮人者反被当成肇事者,而受帮助者又是污蔑者。这些事件中有的污蔑成功了,帮人者被迫受冤赔款,也有被揭穿的,但污蔑者仅仅是说一句记错了就可以蒙混过关。这多么让人心寒啊。如果法律能健全些,能有效地对这些污蔑者进行严惩,那谁还敢随意污蔑别人。没有污蔑,只有赞扬和感谢,那我想大部分人都还是愿意帮助别人的吧。
Mamuya(夷陵中学)
如果在美国这个司机第一次撞了小悦悦,他有可能完全不用承担责任。因为小孩是在没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在公共环境下玩耍,责任在父母。但是为什么那个司机在停顿了几秒之后还是向前开车?因为中国的法律造成撞死人的赔偿比撞伤赔偿合算得多!法律不健全在前,道德沦丧在后。我相信生命的起点是一样的,不同的环境、教育体制和法律才是最终改变结果的东西。
何不斯(宜昌一中)
道德是有问题,但我觉得谴责道德问题呼吁拒绝冷漠什么的都是虚的。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通过法律。我提议将见死不救入罪,按后果大小对他们施行惩罚。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类似事件的发生。还有小悦悦的父母,居然放任一个两岁的孩子脱离视线,实在难辞其咎。建议仿照国外严格规定父母的监护责任,没有履行责任的应该剥夺其监护权。
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在1990年的新年献词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上被污染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是道德上的病人,因为我们习惯于口是心非。我们学会了不去相信任何东西,学会了互相否定以及仅仅关注自己。”这段话用在今天的中国身上多么合适!
都觉得今天的中国有问题,但都觉得问题在别人身上。有人借小悦悦之口发问:“世人怎么冷漠路过,又反批社会冷漠?”在一片谴责声中,让我们来好好想想:这件事到底是谁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责任在谁?
小悦悦之死有三个链条:父母疏于监管,司机弃之不顾,路人不予援助。假如小悦悦的父母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监护范围,假如两个司机压到孩子之后能下车查看并及时将小悦悦送医,假如路人中的前几位能及时救援……就是因为这三方全部都缺位了,小悦悦才会无辜死去。
人人义愤,个个谴责,有“道德圣斗士”打电话甚至当面骚扰谩骂其中的路人,声言“让你的店开不下去!”。剩下的人则纷纷用自己的推测断起案来,包括最具恶意的方向。有人列举自己看到的各项疑点,抛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阴谋论:小悦悦的父母并不为女儿悲伤,在医院免费治疗的情况下还开微博,公布自己的帐号让人捐款,他们可能是故意疏忽造成女儿死亡,然后借机敛财。更为普遍的是有人说第一个司机知道自己轧到人后,为了回避可能高额医药费,索性继续向前开,轧死小悦悦。
苏州大学的张成敏教授根据视频,从证据学角度针对十八名路人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事故发生时间是五点半左右,当时下着暴雨,五金城六点才开灯,所以天色昏暗,杂乱堆放的货物也会影响视线。雨滴打在顶棚上,可能会盖过小悦悦的哭声。18路人中只能勉强确定8个看见(这还需要谨慎区分两种情况,即他们是看到小悦悦倒地解读出初步状况不顾而去,还是不知道初步状况才离开),9个排除,2个存疑。何其薄弱!这就是铺天盖地的道德批判的基础。
而《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则让我们对五金城内的生存状况更加了解。在广佛五金城内做生意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生活压力使得城内的同乡都不一定有来往,更何况是语言和习俗都不同的外乡人。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成了最自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像小悦悦的父母坚持将孩子带在身边,在这里并不是普遍状况,因为在繁乱喧嚣的五金城里,生意与照顾孩子很难兼顾。更多人选择将孩子留在老家,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而中国数目已达5000万的“留守儿童”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在“小悦悦”事件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掌握了全部真相,我们所知的只有侧面,甚至可能是不大可靠的侧面。法律的作用就是在有限的证据下,使法庭依据正当程序作出尽量接近事实的解释,从而为判决提供基础。社会情绪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影响因素。
我们要做什么?
时下的道德状况令人焦虑,而层出不穷的道德崩坏事件不断刺激着这种焦虑情绪。人们需要一个最坏的“故事”蓝本进行集体无意识地渲泄与反思,“小悦悦”事件成了一个渲泄的契机。许多人有意无意地希望放大“小悦悦”事件,形成大规模的社会舆论以挽救道德人心。于是,真相如何己不再重要。在这起事件中,道德义愤和语言暴力已经伤害了很多人。而不正当的方式是不可能达成良善的目的的,所以,在没有掌握真相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慎言。
法律应明确父母的监护责任,公共环境的规范和监管、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各种常识的普及,这些都要一点一滴来做。至于有人提议立法对见死不救者进行惩罚,根据国外经验,加拿大及新加坡都有相关法律保护见义勇为者,德国及意大利的刑法都对见死不救给予判刑。而目前我国对见义勇为及见死不救都没有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有以道德入法律的争议,而对于前者,深圳、上海等地已经有所行动。据悉,深圳市法制办已将《助人行为保护条例》列入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草案建议稿)于10月底完成。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推荐阅读:
小悦悦事件09-26
小悦悦事件高中作文范文07-18
小悦悦事件,公共道德建设亟待加强01-05
反思与行动——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演讲稿10-28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08-18
王者荣耀逆袭爆红背后的营销策略分析08-14
社会事件中的危机信号01-06
品牌的背后06-21
冠军的背后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