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

2024-09-26

小悦悦事件(共8篇)

小悦悦事件 篇1

[事件回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独自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她又被一辆小型货柜车碾过。七分钟内在她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她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但小悦悦已重伤难治,于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

[问题一]10月21日,南海警方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向南海区检察院呈请对面包车司机胡军逮捕。请问,为何是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批捕而非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通过监控视频可见,胡军所开的汽车前轮压过小悦悦后曾出现两三秒的停顿。这两三秒内他是否看到了被压的小悦悦、有没有考虑少赔偿等原因故意再次碾过小悦悦,成为判定案件性质的关键。如果胡军故意碾过小悦悦,那么他就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胡军只是以为自己压过物品,那么他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行为就只能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杀人主要表现是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对涉案车辆的关键部位和影像资料所做的详细技术分析以及胡军自己的口供中可知,胡军并没有积极追求小悦悦的死亡结果,而是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人死亡但仍放任自己的行为。因此,警方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请批捕。不过,检察机关批捕罪名并不一定就是法院判决罪名,法院最终会以后续调查的结果和证据来判决胡军所应承担的罪名。

[问题二]在小悦悦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对她不闻不问,是否应因此而担责?

由于我国没有对见死不救进行立法,因此难以追究18名路人的法律责任。18名路人之所以见死不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担心被诬陷。那么,应如何保证好心人行善的“零风险”呢?我国一方面不妨通过立法规定惩罚机制:被救者或其家人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向施救者赔礼道歉和进行经济赔偿。比如,深圳市政府正在起草的《助人行为保护条例》中规定:“如果被救助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反咬一口,并最终证实他诬赖救助人,则应受到一定惩罚。”另一方面不妨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的规则,为施救者规避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比如,除非有重大明显过错或明显故意,施救者对帮助的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在判决“救人反被诬”之类的案件时,法院应坚守公平正义,做到有法必依。“谁主张,谁举证”是法律的基本原则,被救者若反告施救者伤害他,则被救者应该举出相应的证据。若被救者举不出,则法院不应支持其诉求。

[问题三]小悦悦是独自在巷子里行走而遭遇车祸的,她自始至终都处在脱离监护的状态之下。请问,小悦悦父母是否应承担责任?

小悦悦父母在孩子离开他们视线那么长时间也没发现,而且在小悦悦被车撞倒碾轧后十多分钟了都不知道。显然,小悦悦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笔者认为小悦悦父母应因他们的失职和过错而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小悦悦父母的监护责任和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不能等同,不能由小悦悦父母分担部分责任,或因其疏忽而减轻肇事司机的责任。

另外,我国不妨借鉴国外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原则,当父母不能监护好孩子时,国家有责任也有权力接管父母的监护权。但这需要国家完善儿童福利体系,确保孩子获得更好的监护条件。

小悦悦事件 篇2

篇一:小悦悦事件感想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更需要成为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的国家。

彭宇案是促使中国道德沦丧到极点的一个标志性案件。2007年,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去年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去医院。不想,老人及家人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异口同声指其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索赔未果后,老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13万多元。2007年9月5日此案一审判决,彭宇被判一次性给付原告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此案判决一出,舆论大哗,本来已经毫无道德观念的中国人,更加确信,好人无好报,好事做不得。

目击者:老太自己摔的据证人陈先生在今年7月6日第三次开庭时所做陈述,他看到的情况是:老太太手里拎着保温瓶,向第三辆公交车跑去。她跑到第二辆车的车尾时,不知为什么就跌倒了。这时,他看到从第二辆车后门下车的彭宇走了几步,上前帮忙,然后自己也上前帮忙,并打电话叫老人的儿女过来,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

徐老太太曾在法庭上称不认识陈先生,当时不是他帮助的自己,陈先生非常气愤,提出自己当时曾用自己的手机帮老太太打电话,手机里有通话记录可以证明。

现今的中国,正被一帮嗜血狂徒,裹胁在一辆早已失控的动车,一直往前冲,冲向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

篇二:小悦悦事件感想

从小悦悦事件中,有人说中国变成了一个缺德的国度,可是这位母亲强忍着撕心裂肺的心痛,虽然小悦悦没有能逃过死亡的厄运,为什么还要夫妻双双下跪在这位拾荒的陈贤妹阿姨脚下啊?而拾荒的陈阿姨虽然命苦,一贫如洗,为什么这第十九位过路人,却成为第一位救人者。有道是“贫贱不能移”,其实,救人与感恩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仍然是重如泰山啊!只是为什么就有那样的中国人,满嘴仁义道德,浑身上下都是原则,还要争着一辈子在做人民的公共仆人、佣人,而这些人的良心几乎一个个比冰心还冷酷呢!又有多少人被这些“公仆”定下的游戏规则,逼得其不敢再见义勇为了,可悲啊!究竟谁是杀害小悦悦的凶手,这还用多说吗!?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在背靠着一片灰白的,墙壁众多的人间阴影,痛定思痛的母亲陷入了沉思。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残酷了。不过,我想也许小悦悦这一走并非是坏事。她也许是一位小天才,过早的嗅到了当今世道的不公,这样一走,以后她再也不用尝毒奶粉了,什么地沟油就与她彻底无缘啦,父母再也不用担心,有朝一日小悦悦到幼儿园去,会遭下毒手的危险呢。再说你爸又不是李刚,只是一对在异乡打工做父母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能为她今后带来多少>幸福?做父母的,再认真的想一想吧:在中国,与那些多多少少被人整人,整死的冤死鬼相比,小悦悦过早地离开了人间,还算是有福的呢!与其在人间受苦一辈子,还不如趁自己在不懂人事之前,一了百了的痛快呢!祝小天使一路走好吧,但愿小悦悦的再次投胎会比现在会更加幸福呢。

篇三:小悦悦事件感想

两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社会,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广东省领导前往医院探望,拾荒阿婆陈贤妹捐出奖金,天南海北的人致电祈福,更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和企业竞相捐款„„人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爱的暖流唤醒小悦悦,让>人间真情挽留住悬崖边那弱小的生命!

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救赎”也在进行着。连日来,围绕小悦悦事件的网上论坛、微博跟帖数以百万,谴责挞伐如潮般指向冷血的“路人”,在原生态的民间舆论场中,虽然不乏偏激和非理性成分,但喧嚣背后清晰凸显着主流民意,映射出社会的良知和基本伦理。18名路人的冷漠撩起了现实残酷的一角,但公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冷漠不是现代社会的必然抉择。

面对被车轧的小悦悦,漠视和救助之比为18:1,多么不堪、不齿,而又让人难以相信的一幕!面对倒于血泊中的弱小生命,18路人为何出现了“群体性”的“道德沦陷”?这看似偶然的事件,揭示出怎样的社会病症?扪心自问,假若这事让自己摊上,你是否真会与那些路人不一样?

应该说,18路人不是坏人、恶人,他们是思维健全的公民,在家庭和熟人间,他们甚至可能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人。但在小悦悦事件中,他们的冷漠和对责任的逃避,不仅让小悦悦幼小的心灵受伤,也演绎出一幕触目惊心的“道德公共事件”。

善,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润滑剂,也是一种正义,一种责任。失去了善的道德护佑,社会每一个体都可能沦为受害者。毋庸讳言,18路人“冷漠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我国由乡村“熟人社会”向都市“陌生人社会”转化中的社会伦理困惑和价值观重塑。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血缘和地缘的亲情,给人与人的>守望互助系上牢固的纽带。而到了“陌生人社会”,安全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许多看似简单的事却让人们无所适从,戒备、过度防范,更增添社会行为的踌躇和茫然。“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是从家长到学校给孩子的忠告,又何尝不是成人及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这种社会转型中“陌生人伦理”和过度防范意识,既加大了社会运作成本,也拖累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和谐安宁。

巧合的是,数年前,美国哈特福德市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78岁的老人被两辆车碾过,随后,9辆车驶过其身旁,没人停下救助,诸多路人也无动于衷。此事震惊了美国社会,也引发当地“寻找灵魂”的大辩论。美国有学者还做过试验,观察从小镇到大城市,对人遇难救助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在小镇熟人社会,人们扶危救难的出手率,远高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这说明,环境变化确实影响着人的施善行为。

小悦悦事件 篇3

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小悦悦走了,她去了"没有车来车往的天堂",但活着的我们却远未能"解脱"。泣血的呼喊,刺骨的冷漠,良知的尖刀深刻解剖人性的丑陋,小悦悦之死刺痛了民众,一场关于道德与责任的集体反思正在席卷社会。

网络上一片哗然,被公之于网络的18位路人无一向小悦悦施以援手并且无人打电话叫救护车或报警的687秒录像尤其摄人心弦,受到网友们的热议。许多网民们感慨,当今社会可谓世态炎凉,道德沦丧、人心冷漠导致人们已经到了见死不救的地步。 法学界的专家学者甚至由此呼吁,用法律的手段制裁見死不救之人的恶行,保护施以援手之人的利益。

社会的道德滑坡真的已经到了没有底线的程度了吗?人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自私自利、麻木不仁?小悦悦之死,为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敲响了警钟。

救人盘算行善成本

10月底,《中国青年报》就小悦悦事件对网友展开调查,多数受访者痛感当前社会日趋冷漠。不少人留言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才是杀死小悦悦真正的凶手。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冷漠?调查结果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第一,“‘南京彭宇案’等案例暗示公众做好事可能会吃亏”(65.7%);第二,“社会安全感不够,人们自保心态重”(64.1%);第三,“现在社会怨气太重,缺少温暖”(49.4%)。

《羊城晚报》就此事件也对读者进行了“如果你在现场,是否会施以援手”的调查,令人惊讶地是,超过三成以上的电话回访者表示不会去救。究其原委,大多人表示是受“彭宇案”的影响,觉得如果因为救人而惹祸上身得不偿失。

2007年,“彭宇案”的一审判决寒透了老百姓的心,彭宇扶助老人不但没有获得美誉赞赏反而被讹诈索赔医药费,这让人们重新权衡助人行善的意义。原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举,如今可能反而惹得一身腥臭还要自己为其买单;本来不求回报、无利可言的助人行为还要承受精神和物质的损失,这实在太亏了! 因此,大多数认为自己宁可“旁观者清” 也不愿惹“祸”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责任分散效应”

酿见死不救之祸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负面情绪极其容易传染,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小悦悦事件。从社会心理学上讲,18位路人无一施以援手表现出一种“责任分散效应”,或称“旁观者效应”。此类事件并非首次发生,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发生过类似的“凯

利案”。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的过程中,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

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羊城晚报》记者许琛就18位路人中的4位以及其他目击者进行了采访,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并非没有良知、冷漠无情的恶人,可见,“旁观者效应”也是造成小悦悦悲剧的因素之一。

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偏极端

当今,网络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的角色扮演方面颇有偏差。笔者在国内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即“看电视一片光明,看网络一片灰暗”。网络媒体常常选择一些极端化的事件尤其是反面题材事件大肆炒作,颇有些“标题党”的意味。而中国人是集体化倾向非常强烈的一个群体,常常一发生什么事件,就一片哗然愤慨。据《广州日报》报道,就在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前一天10月20日,同样发生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容桂海尾新市场的一起车祸,因为多名档主出手相救,让名叫小杰的1岁多男童生命得以保留,只造成左大腿闭合性骨折。与小悦悦事件相比,报道此事的媒体寥寥无几,当然这与新闻价值大小相关,但媒体不应引导民众产生极端的负面情绪。小悦悦事件需要理性看待,深刻反思的同时不能就此以偏概全,对社会产生心灰意冷的情绪,不要让小悦悦事件成为另一个“彭宇案”,在民众心底埋下挥之不去的阴霾。

多一点反思,少一些指责

小悦悦事件仿佛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为什么一再发生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事件中,民众感到痛心却又无能为力?为什么我们在咒骂的同时却可以旋即忘却?为什么我们在“看”与“被看”之间冷漠麻木了许多?道德沦陷也好,人心冷漠也罢,为什么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很容易,却轻松的放过了自己?

谁都不愿见到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礼仪道德渐渐沦丧。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否也在心里盘算过一番行善的成本,假如自己当时身在小悦悦事件发生的现场,是否也会在救与不救之间犹豫不决?

特雷莎修女曾说,“你当去行善,即使别人怀疑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行善”。我们在描绘幸福和谐社会的蓝图时,不要忘记,这个社会是由我们组成的。

小悦悦事件 篇4

关键词:“小悦悦事件”,舆论引导,报道策略

一、引言:“小悦悦事件”的舆论潮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的小悦悦在相继被两车碾压后, 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漠然而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救助, 但年仅两岁的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死亡。从小悦悦重伤到抢救无效死亡, 媒体对该事件一直有着极高的关注度, 对事件的发展及时跟进报道, 有关专家学者发表评论, 网友广泛热议, 外界舆论一直不断。直至小悦悦去世, 百度上关于小悦悦事件的相关结果达到4, 170, 000个。该事件发生后还引起了国外知名媒体的关注, 美国电视台还对此事做了关于“小悦悦”事件的专题片, 主要是从见死不救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抨击, 还报道了一些中国网民祈祷的留言。

事件发生后, 社会各界的舆论, 媒体报道一直集中于对该事件中18位路人见死不救的道德批判, 进而认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滑坡, 几乎所有的论调都在指向一个词“冷漠”。并打出了“拒绝冷漠唤醒真爱”这样的标语。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中国社会真的已经成了一个充满冷漠的世界了吗?当然并非这样, 见义勇为, 热心公益的好心人大有人在, 造成这种舆论一边倒局面的原因是媒体报道的“拟态环境”所致。“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 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 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 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 而是作用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1]由此看出, 媒体的报道无形中会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 媒体正面引导受众尤显重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够引导公众的正确价值观, 并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 监测或监视社会环境, 应切实地担负起这种社会责任。媒体报道如果不恰当, 不仅会引起公众的恐慌, 而且还会产生不良的社会示范效应, 从而损害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媒体报道正面引导受众之策略

近年来, 一些备受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案件和社会公共事件使得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以实现, 舆论监督成为表达民意、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但是, 由于网络的发展, 网上舆情监督的普及, 一些负面的新闻信息也广泛传播, 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 媒体的新闻报道, 特别是负面新闻报道应该注意要正面引导受众, 以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媒体如何正面引导受众呢?下面结合媒体报道“小悦悦事件”讨论媒体如何恰如其分的对事件进行报道, 从而正面引导受众。

(一) 真实、深入地挖掘事件真相

《华盛顿邮报》的副主编和畅销书作者伍德沃德因做了有关“水门事件”的系列报道而成名。这些报道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尼克松手下的官员们一手策划的违法窃听事件及事后企图掩盖真相的行为, 最终导致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伍德沃德成功秘诀在于他的“穷根究底”报道风格, 即深入挖掘事实, 无论事实指向哪里。他告诉记者们要在每次采访前充分准备, 阅读采访对象就有关问题所写的全部文字, 甚至是几年前写的东西。他说, 这些准备工作显示了你对采访对象的重视——就像他们重视自己一样。伍德沃德经常在一本书上花12至18个月的时间, 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调查。互联网上有很多噪音, 因此他劝告他的同行们多花时间做一些“老式的”报道。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 深入挖掘才是检验其业务素养的关键, 只有深入挖掘才能更好的接近事情的真相。“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大众最需要的是对真相的知悉, 而非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论调。实际上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真正深入挖掘事情真相的报道少之又少。除此之外, 18位路人之所以成为小悦悦事件的舆论中心, 一直处在众人的谴责之下, 这与媒体的放大报道有一定的关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在消息为真实的前提下, 这些报道的确足够深入, 也更具深度。但是一旦这些被作为评论前提的消息是虚假的, 则在无形中助长了谣言的肆虐, 更是导致了真相的死亡。”[2]“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媒体对那18位路人几乎都是声讨。但作为舆论批评者、媒体的报道者, 是否经过调查访问, 是否了解那18位路人的身份背景、心理状态, 是否问清他们当初“冷漠走开”的真正原因?如果媒体只为了提高此事件的关注度, 而只是一味的给他们扣上道德缺失的帽子, 从而得出这个世界已经充满冷漠, 未免太过于主观和草率, 这是有失公允的。

(二) 适度、适时地报道新闻事件

心理学中有个“首因效应”, 指的是事物给人们第一次接触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产生最深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 持续的时间也长, 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因此,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特别的重要。当一些突发性事件发生后, 媒体的职责就是第一时间将时间呈现给受众, 受众首先想知道的是事实本身。媒体的最大价值就是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大众媒介的运转速度是使得它们的把关如此困难的因素之一。如果需要的话, 书籍出版商可以用几个月的时间来确定是否采用一部书稿, 然后, 在他们决定予以出版以后, 还可以再用几个月的时间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一家日报的新闻编辑遇到的问题就完全不同了。”[3]作为新闻工作者, 只有把握时机, 对事件及时的进行报道, 才能够赢得先机, 准确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发展态势, 并迅速做出决断。小悦悦事件发生了, 作为媒体当然得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在这个时候失语就是拷问媒体责任的大事了。同时, 媒体的报道应该注重报道的质量。在瞬间爆发的舆论喧嚣中冷静理智地应对, 把握正确的方向, 控制适度, 方能赢得话语权与公信力。“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 一些网民趁机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煽风点火, 而媒体的一些报道, 有意无意地去迎合公众, 以宣泄情绪, 无疑助长了网民的激愤, 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一般来说, 现实生活中发生负面效应的新闻, 往往是一些不常发生的低概率事件, 因为是负面新闻, 会对社会舆论产生很强的引导作用, 如果不顾社会影响, 一味地重复报道和评论, 必定会让新闻受众产生错觉, 把这些不常发生的低概率事件当成高概率的频发事件, 从而会对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恐慌和不安。“小悦悦事件”报道中, 以谴责18位路不见死不救为主, 可见, 在众声喧哗中, 人往往是不太理智的。在那些显而易见的争议中裹挟着语言暴力, 带来的是没有理性可言的愤怒, 而愤怒常常会升级为失控, 非理性与暴力。因此媒体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报道的质量, 对不理智的情绪以疏解与正确引导。

(三) 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

一件事发生的时候, 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的分歧和矛盾。在报道的时候, 至少形式上要做到公平、平衡。媒体报道应该做的是要把各方的意见都摆出来, 给受众提供全面的信息, 让别人判断。“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求, 但绝对的真实客观是不存在的, 新闻经过层层‘把关人’的选择、加工后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如果越界成舆论压力妨碍司法公正, 便成为了‘媒体审判’。”[4]“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一些媒体的报道无形中构成了对18路人的道德审判, 使得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小悦悦事件上, 各大主流媒体往往都是抱着从批判道德缺失的角度进行报道, 谴责见死不救的过路人, 哀叹社会的道德沦丧, 作为媒体工作者, 应该秉持社会良知, 公平公正的报道事件, 真正成为社会这艘大船的瞭望者, 而不应该带有太多的个人主观感情。“民众情绪的激动往往是因为受到某些负面报道的不良影响的传播的影响, 或者某些信息部分甚至完全受到封闭的结果, 如果民众能够得到及时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的信息, 有了运用理性的成熟条件, 情绪就不容易激动起来。所以, 媒体工作者应该以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为己任, 防止某些偏颇的报道和刻意激动民众的一些用词出现。”[5]“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意外, 这是媒体难以预测的, 但事情一旦发生, 媒体就应该更加理智和冷静, 站在理性的高度上用深度的报道和评论来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审视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得掌握正确的立场与方向, 得有自己的标尺和底线, 否则得出的观点往往是不客观的、片面的。引导受众理性地思考问题, 是媒体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这让人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彭宇案”, “彭宇案”发生之后, 事情还没彻底该清楚, 司法审判尚未走完程序, 舆论已经“一边倒”给事件定性了。“彭宇案”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是深远的, 这同一些媒体的不当报道有很大的关系, “彭宇案”发生后, 不少报纸用不当的标题、词语渲染事件, 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 对事件进行片面的报道。可见作为新闻工作者, 客观公正的报道是多么的重要, 做有良心负责任的媒体才能真正的体现媒体的公信力, 彰显新闻的力量。

(四) 适当、切实地保护事件牵涉者隐私权

“小悦悦事件”中, 大家指责最多的就是十八位路人的“见死不救”。分析路人“见死不救”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一种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 个体在有人在场时, 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 帮助的概率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当旁观者出现时, 会导致帮助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 每一个人都因此减少了帮助的责任, 从而造成了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6]比如说, 作为事件的目击者, 如果只有自己一人目睹了事件的发生, 他会意识到他负有很大的责任, 他会立刻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当目击者不止一人时, 他内心的责任感就会大大下降。因此, 对于一般民众的“见死不救”行为, 不要一味地指责。“小悦悦事件”也是如此, 从法律角度看, “小悦悦事件”中18位路人成为众矢之的似乎毫无理由, 小悦悦的死亡首先是肇事司机应负主要责任, 其次是家长的监管不当, 而媒体却把舆论的焦点对准18路人, 对其进行道德审判, 使得这18个路人有些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 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些人被路人认出, 心理压力过大, 带着妻子来广州向小悦悦父母赔罪。这似乎牵涉到了媒体报道的尺度, 媒体报道还原事实真相, 但在报道的时候也得注意当事者的隐私权, 否则会对他人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但这不意味着新闻采访要绝对服从隐私权, 在某种情况下, 为了保障新闻采访, 必须侵犯一定的隐私权。这就牵涉到公共利益这一范畴, 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一个基准, 在真实适当的报道的前提下, 保护好一般民众的隐私权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五) 理性、公开地彰显媒体批判精神

西方批判学派除了对于大众传媒作深刻地批判之外, 还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传播的价值理性, 期待人类传播对于非理性的超越。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理性精神的彰显, 批判的魅力亦在于此。作为媒体工作人员更应该重建自己的社会责任, 为了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我们惊叹超强的传播技术和传播能力, 我们呼唤拯救媒体, 实际上也是要拯救这个被商业主义侵蚀的社会肌体, 拯救每一个沉沦的个体心灵。作为社会文化工具, 理应担负起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社会职责。除了为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及时的给予舆论引导, 批判精神也应该成为是媒体一贯奉行的圭臬。回顾普利策新闻奖的得奖情况即可说明这一点。“2006年第90届普利策大奖中, 带有评判性质的负面报道依然‘坚如磐石’, 除解释性报道奖、批评报道奖和社论写作奖基本属中性报道外, 其余11项大奖均属纯粹评判性质的负面新闻, 负面报道占获奖总数的78.6%。”[7]“小悦悦事件”的报道虽然很多, 但真正具有批判精神的好报道好评论却少之又少, 大多报道仅仅停留在一味地对责任者指责以及道德审判, 而没有对事件背后产生的根源做深入的挖掘和批判性的评论。“小悦悦事件”报道集在“18个路人、陈阿婆和小悦悦的病情”三个方面, 而对“小悦悦事件”发生的根源未作具体分析, 一味批判18个路人, 显得哗众取宠。而如今自媒体的崛起, 网民们对突发事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足以可见民众批判意识的增强, 如果媒体不能提供以足够批判力的报道和评论, 往往会引起民众对媒体以及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三、结语:适当报道, 正面引导

“小悦悦事件”是件值得让整个社会特别是媒体反思的重大事件, 作为媒体应该从“小悦悦事件”中发现今后报道负面新闻事件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尽管社会上事件的发生, 特别是负面事件的发生不是媒体所能控制的, 但如何报道却是媒体可以把握的。像“小悦悦事件”这样的负面新闻一旦公之于众, 必然引发众声喧哗, 但越是群情激愤的时候, 舆论就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媒体要学会如何通过适当的报道对民众形成正面的引导, 这才是负责任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只有这样, 传媒才真正的担负起了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减压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ippmann, Walter.Public Opinion[M].New York:Macmil-lan, 1956:15.

[2]何思齐.公共事件传播中的真相缺失问题探析—以“李刚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 2011 (7) :53.

[3]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

[4]周知.新闻倾向性与媒体审判探析——以“南京6.30醉驾案”的媒体报道为例[J].新闻知识, 2010 (4) :40.

[5]曾凡斌.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 2011 (3) :157.

[6]王丽娟.应否设置见危不救罪——旁观者效应的考察[J].知识经济, 2011 (3) :27.

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 篇5

摘要: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小悦悦事件给我们每个人的感想以及反思、启示是永远的。

关键词:小悦悦事件、人性、道德、社会、舆论

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但人间总是有爱的,拾荒阿姨的善行让我们感受到社会还存在一丝的温暖,让我们知道好人还是存在的。

对于小悦悦事件,我们的看法都不一样,在这事件中许多人都指责这18个路人的冷漠,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从小悦悦事件中探讨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18个路人的人性冷漠、道德沦丧。我觉得应该从几年前的彭宇案、许云鹤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现象给人们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好人没好报的思想逐渐植入人们的心中,使得人们那颗善心慢慢缩到角落里,再也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我觉得那18个路人的见死不救固然有错,但是造成这现象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各种社会的因素,包括公众的舆论,社会教育的缺陷,法律制度的漏洞等等。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都在指责这18个路人的冷漠,但是假如我们当时也是那18各路人之一,你会怎样做呢?你会像拾荒阿姨那样二话不说地抱着小悦悦到一边救她吗?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做到像拾荒阿姨那样,他们肯定会在救人前再三考虑的。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肯定还会遇到这类似的事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当然不能见之则避,我们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并且我们还要学会正确地救人,一般情况下,不要随遇移动伤者,而且我们要第一时间打电话叫救护车。

通过观看视频,我更加清楚的看到了那18个人的举动。其中特别让我感到气愤的是第一个撞小悦悦的那个司机的录音,其中他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次就撞死小悦悦的话应该赔几万块钱就可以了事的,假如小悦悦没死的话,很可能赔几十万的治疗费,这样不是亏大了吗?听到这段话后,我为小悦悦的生命受到如此的轻视和摧残而感到心痛,同时也为那司机的冷漠无情而感到气愤和心寒。当时,我真的很想当面问一下那司机:假如以后别人也这样对待的你的亲人,你能接受吗?

除了那司机外给我影响很深刻的是一个带着小孩的母亲,在视频里,我看到她带着她的小孩对小悦悦视若无睹地经过,当时我真的觉得很心寒和很诧异。我觉得,她作为一名母亲,她应该能体会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痛苦吧,难道她就真的那么冷血滴认为只有她的小孩才是宝贝,别人的就是一文不值吗!除此以外她给她的小孩树立了一个不好的例子,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而选择了冷漠地离去,这样的做法,给她的小孩带来错误的认识,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尚且如此做,小孩长大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的。

现在的社会中时常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今的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惨剧视若无睹呢,又是什么让原本火热的心逐渐冷漠。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冷漠呢。当下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对法律的无知,都该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事实上,人性的冷漠并不仅仅是佛山的问题,如果小悦悦的事故发生在其他城市,相信依然会有路人畏惧绕行,所区别的可能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如今社会道德的失范,确实已到了急需转变的时刻。然而,在佛山市、广东省或以重金激励见义勇为,或推动见死不救入罪等强力方式力图扭转局面时,我们理应冷静,这是否就是扭转社会风气的终极解决方案?

首先,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沦丧,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终结局,由“果”用力改变“因”,难免有南辕北辙之忧。再看立法手段。的确,以法律“越俎代庖”制约道德,从德国、意大利到美国均有成例。但彭宇案、许云鹤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现象,已经让热心助人未必善有善报,见义勇为却被反口诬赖的结局深入人心。如若真以法律强制救助,让仅仅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在获罪和被讹孰轻孰重的纠结中迅速作出判断,的确有些难为并非圣贤的普通市民。因此,以严刑峻法唤醒世道人心,仅仅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其实阻碍公众救死扶伤、出手相助的,还是内心中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则是社会体制、法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给每个公民提供完善的法律和经济、医疗保障机制,那么出于经济角度的讹诈或将大为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而见义勇为者也无需过分担忧补偿与法律责任的判定。等到全社会都来为你“撑腰”的那一天,相信将不会有人在小悦悦面前绕行。纵观整件事情,我觉得我们真的要认识到现在的社会人性冷漠和道德沦丧的原因并且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修补法律的漏洞。我觉得在小悦悦事件上,她的父母要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他们的对孩子疏忽也导致这事件的发生,因此家长的对小孩监护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的事情不再会发生,也希望经过这件事后,我们不会再吝啬我们的善心,能够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我始终相信好心是有好报的。

参考文献:

小悦悦事件 篇6

关键词:小悦悦;叙事;符号语义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052-02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小悦悦稚嫩的生命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离开人世。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被一段监控录像实时记录了下来,经媒体披露后,引发社会各界极大震动。本文选择了《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三家媒体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是具有权威性、重要影响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南方周末》是深具公信力、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本文选取的这三份报纸的报道来自事件发生后媒体编辑部评论和记者采写。虽发表时间有所不同,但代表了媒体不同的新闻视角和侧重点,因此予以摘用。笔者尝试以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作为方法论,从学理层面分析媒体的相关报道。

一、格雷马斯和符号矩阵

格雷马斯(1917~1993)是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符号矩阵”是他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模式扩充发展而来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他将列维•斯特劳斯的简单二元对立扩充为四元,使得叙事分析的实现更为完善。格雷马斯在叙述深层结构时,引入了“符号矩阵”概念。该矩阵是具有逻辑——语义特征的意指结构的组织形式。该矩阵包含三组相对的角色类型:主体——客体;发送者——接受者;辅助者——反对者。格雷马斯将对立和矛盾的关系引入各项,通过函项的赋值剖析文本中人物复杂的关系,实现了人物形象分析和深层内蕴的挖掘,因而在具体文本分析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格雷马斯在《论意义》中将符号矩阵基本结构表述如图1所示[1]:

注:在这个基本结构中,S1与S2是语义轴S在内容层形式的层面上串联的两个相反的义素,S1与S2则是分别与S1与S2相矛盾的对立项。

二、具体文本分析

根据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我们尝试将小悦悦事件中所存在关系按照逻辑的对立、矛盾、包涵等关系来阐释[2]。表示如图2所示:

在小悦悦事件中,我们刚好可以找出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受害者(小悦悦和其父母)——X、肇事者——反X、路人(未施救者)——非反X、围观者(大众)——非X。在这四个人物形象中形成了几组对立的矛盾关系:

1.受害者和肇事者。小悦悦被一辆白色面包车碾过后,司机并没有停车救人,而是加速离开了现场。而第二辆车也没有发现已经倒在路边受伤的小悦悦,再次驾车碾过了她后离开了。两次的撞击和碾压直接导致了这个幼小生命的重度损伤,并最终使这个2岁女孩不治身亡。

2.受害者和路人(18位未施救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连续从受害者身旁经过,却漠视着倒在地上的小女孩,甚至有人目睹了车祸发生的经过也没有任何行动来制止或救助受害者。这些路人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小悦悦在第一次被碾压后不仅没有被救治,而后又遭受了再一次的车祸。这就使得受害者和路人们处于一种不可协调的对立关系之中。

3.受害者、未施救者与围观者(现实、虚拟)之间的关系。事件发生伊始,整个社会的反映是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肇事者和路人的谴责,在网络上引起了网民对路人的“人肉”围攻,并出现了“撑腰体”的流行。随着事件的进展,又开始出现对受害者和其家属的攻击和质疑。这四个语义素之间的对立、矛盾与影响关系以及语义素的发展的不同,我们参以不同媒体的报道来进行分析。

(一)《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呈现出了三方面内容:受害者(包括其家属)、围观者(虚拟)与社会公众。文章以第三人称叙述,借用了评论者的话语,“与佛山街头漠然走过的18名路人相比,这些无端指责甚至谩骂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小悦悦父母造成了“第二次伤害”。当关切爱心变成舆论暴力,不是小悦悦的父亲做的不够尽善尽美,而是面对慈善公信之殇,他不幸成了带人受过的替罪羊”[3]。文章突出了作为受害者(小悦悦和其父母)和围观者(社会大众)这一对关系,围观者给予了受害者帮助,各方的捐款和关注;但是,无端的指责质疑也同样来自于围观者。文章还提到了“郭美美事件、诈捐门、发票门、卖药门”等负面事件,对公众“习惯性质疑”进行了揭示和批判。文章最后总结出唯有给慈善运作以刚性规范,真正让慈善成为“玻璃缸里的鱼”,才能避免善款变为成为烫手山芋。报道凸显了受害者与围观者之间的关系,即X与非X之间的关系。围观者对受害者是同情和帮助的,本不存在矛盾和对立关系。可是在报道中,我们看到围观者对受害者的指责甚至谩骂,对受害者造成了“第二次伤害”,X与非X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对立的关系。通过对围观者态度的深度解读,我们看到受害者舆论暴力来源于社会公众长期的“习惯性质疑”,而中国慈善公信力的下降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等深层次因素通过语义素的转变得以曝露。

(二)《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的报道呈现出了施救者、未施救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文章的主要视角在施救者和未施救者及社会的反应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4]。报道通篇以第一人称叙,报道了受害者与路人(施救者、未施救者)、肇事者与围观者等形象,着力突出受害者和未施救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对路人的描述有“冷血、旁观心态、见死不救、冷漠和助纣为虐”等明显意义上的贬义词。报道一方面对陈贤妹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另一方面也对冷血的路人报以严厉谴责。报道称,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将文章的主题上升到了中华民族的礼义廉耻和国家的道德考量。报道凸显了受害者与路人(施救者、未施救者)、路人(未施救者)与围观者之间的关系,即X与非反X之间、非反X与非X之间的关系。受害者与路人(未施救者)之间本应是被助者与施助者的关系,但是18:1的数字使得未施救者成了肇事者的帮凶,受到围观者的批判谴责,X与反X之间、X与非反X之间转化为矛盾对立性关系。通过对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善举的彰显,更是对未施救者异常和触目行为的批判。

(三)《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的报道仿佛一场“道德审判”文稿,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表达了文章的核心。在正方的观点里,认为不仅肇事司机应该受到严惩,18个冷血路人更是头号“帮凶”。而社会性的冷漠也是伤害小悦悦的缘由,始于“彭宇”案,国人的袖手旁观已成为常态。正方还建议对于见死不救应该给予法律惩戒,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典,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反方的观点则认为,路人最多是小人,而不是恶人。对于事故发生现场的市场管理方和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机动车管理的混乱和道路交通安全的漠视、小悦悦家长监护责任的缺失才是导致整个悲剧事件发生的根源。文章最后以点评者的口吻,认为对逃逸司机的法律责任、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市场管理人和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应该一一厘清,才是杜绝以后此类事件的有效措施[5]。报道将四个相应人物形象:受害者(小悦悦和其父母)——X、肇事者——反X、路人(未施救者)——非反X、围观者(大众)——非X之间的矛盾、对立、影响关系一一呈现,矛盾对立影响等一系列关系引人深思,同时这些关系的发展给主题内涵和读者留下了更多的释义空间。通过正反双方的辩驳,将对受害者、路人、肇事者和围观者不同的关系展现了出来。撇去道德意义下“人而无德、胡不遄死”的责问,报道着力于对于责任的厘清,认为对于“小悦悦”事件,只有当社会人人尽本分,世道人心才会不药而愈。

三、结 语

分析这三篇报道的叙述模式,我们会发现,不同媒体在“小悦悦事件”中的叙述模式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青年报》报道的核心在于对受害者和围观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引申出重树慈善公信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民日报》报道的核心在于对未施救者和围观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凸显了构筑社会道德主流的必要性;《南方周末》则将受害者(小悦悦和其父母)、肇事者、路人(未施救者)、围观者(大众)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一一呈现,用冷静的态度指出了事件背后社会责任的缺失。通过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对媒体“小悦悦”事件报道的解读,在更深层的意蕴上揭示了媒体报道的价值取向,呈现了新闻话语背后的意义。

“符号矩阵”使我们得以从矛盾对立关系出发,从多个角度发觉新闻作品的深层含义。为读者开辟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至此,我们都在展现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结构模式的应用效果,并未涉及到事件本身的意义。事实上,这源于结构主义本身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并不讨论形而上的问题,文本的意义是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被确定的。结构主义相信,每一个文本都具有“深层”的意义结构,这一结构是相通的,是完美的[6]。

参考文献:

[1]A.J.格雷马斯:论意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3]中国青年报.小悦悦父亲担不起慈善公信之殇[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1-11/04/nw.D110000zgqnb_20111104_7-02.htm,2011-11-4.

[4]人民日报.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0/18/c_122169043.htm,2011-10-18.

[5]南方周末.小悦悦之死,谁该为之负责[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64363,2011-10-27.

[6]李娟.美剧《越狱》的格雷马斯符号学分析[J].飞天,2009.

小悦悦事件 篇7

2011年10月13日17时30分左右, 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 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 而在这期间有18名路人从女童身边经过, 均对此冷眼漠视, 只有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抱起了小悦悦。本文试图以“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 分析在此事件中, 公民在微博传播的不同阶段关注内容的变化, 以及微博的传播引起了公民对社会道德怎样的反思。也希望通过此分析, 审视当今社会道德中的不良方面, 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 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其一般过程就是将非定量的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作出定量分析和作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1)

研究媒介的选择:鉴于其用户的广泛性和较高的认可度, 本文选取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媒介进行文本解读与分析。

研究事件的选择:以新浪微博对“小悦悦事件”的热议为例。

时间范围和分析单位的选择: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统计, “小悦悦事件”从10月17日引起网民和媒体的较多关注, 持续到21日达到顶峰, 21日以后关注热度逐渐减退。因此本文选取17日~21日5天作为时间样本, 分别选取每一天中的9:00~10:00、15:00~16:00、20:00~21:00 (2) 三个时间段里, 通过在新浪微博搜索关键词“小悦悦”随机选取的300条微博 (每个时段各选取100条) 共计1500条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每一条微博 (包括转载、评论、图片) 作为一个分析单位。

研究发现

关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万民参与微博传播。微博信息的第一级传播首先是来自粉丝的即时信息接收。事件发生后, 微博特有的单向式关注使得信息源微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便拥有大量的粉丝关注。第二级传播是转播式传播, 这种传播依赖于粉丝和其他网友的一键式转发和信息同步功能, 使信息得到加速度扩散。第三级传播称为推荐式传播, 经过网友的大量转发和评论, 讨论的事件往往成为微博网站热门话题排行榜的前几位, 更多的微博友可以在微博网站的热门话题排行榜中注意到该事件, 事件逐步成为舆论焦点。

1 0 月16日1时59分, “新浪视频”微博上传的一段名为

“18名路人漠视被撞倒地女孩, 拾荒者伸援手”的视频引起了微博网友的高度关注。据新浪微博数据统计, 当日该微博的转发数高达29568, 评论数为10376, 成为当日热门转发第一名, “小悦悦事件”逐步进入公众视野。截至10月21日23时59分,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新浪微博直播已超过40万条。

微博关注内容呈现阶段性变化。从初期基于义愤的谴责, 逐渐上升到讨论如何挽救社会道德的举措:

(1) 初始期 (10月17日) ———基于义愤的谴责。根据对抽取样本的数据分析, 17日的微博内容讨论重点集中在“对冷漠路人的谴责”和“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两方面, 分别为104条和87条微博, 各占微博总量的34.7%和29.0%。两者加起来在初始期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对身受重伤的小悦悦本身关注的比例。这段时间的热点议题多数集中于对事件本身的表层讨论上。

(2) 上升期 (10月18日~10月20日) ———讨论逐渐上升到理性的道德层面。随着“小悦悦事件”热度的逐渐上升, 网民关注的重点从开始“一股脑儿的气愤”逐渐上升为理性的道德层面的思考。18日~20日3天, 占据榜首的微博讨论由初期的“谴责”转变成了“对社会道德的反思”, 3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1.7%、33.1%和27.2%。紧随其后的是“对女童病情的关注”和“对救人阿婆的褒扬与质疑”。而到了20日, “对完善法律体系和保障制度的呼吁”的讨论已经占据了微博讨论榜第二的位置。这段时期的讨论逐渐上升到理性的道德层面。归纳起来, 这段时期微博网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道德的缺失进行审视与反思:

A、路人的冷漠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经过之前的热议, 网友的思绪逐渐冷静下来, 开始理性地分析事件发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们身边“见死不救”一幕的发生?是谁害了小悦悦?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社会矛盾造成的人性自私以及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小悦悦悲剧的两大主要原因。

B、对救人者陈贤妹的褒扬与质疑。以捡垃圾为生的阿婆陈贤妹是出现在录像视频中的第19名路人, 就是她向处在死亡边缘的小悦悦伸出了救援之手。陈贤妹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 也引来了大批媒体的竞相采访。这时微博上传来了异样的质疑之声:她这样做到底是为了救人还是炒作、成名?同样不解的也包括陈贤妹本人,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想过出名, 救人不是为了钱。”网友夏末未来2011在分享了陈贤妹接受采访后落泪的一幅图片后评论道:“陈贤妹被人质疑救人动机时的这一滴泪, 真让人动容。是太多的性本恶事件, 让我们丧失了相信性本善吗?”

经统计, 在本文抽取的1500份微博样本中, 讨论救人阿婆的微博共有213条, 占样本总量的14.2%。其中有165条 (77.5%) 微博“赞扬钦佩阿婆的救人举动”, 33条 (15.5%) 微博认为“阿婆动机不纯, 为出名想炒作自己”, 15条 (7.0%) 微博持中立态度。可以看出, 微博上的倾向还是一边倒地向着陈贤妹的。各大网站和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专题, 赞扬救人者的感人举动。如网易新闻“透过陈贤妹, 我们缺失了什么?”, 雅虎资讯推出专题报道“陈贤妹, 拾起中国人跌落的良心”, 等等。

C、无良司机应当受到怎样的责罚?碾压小悦悦的两名肇事司机现在已经全部归案, 对于两名司机应当受到怎样的责罚, 微博讨论的结果主要分成以下三派:一些网友愤慨地表示应“杀人偿命”;另一些网友则根据其中一位肇事司机关于“当时没有看见小悦悦躺在地上”的言论举出了当时由于路面、光线以及反光等质疑, 指出应“查清再定罪”;还有一些网友则冷静地表示:“判决应当由法院调查取证后依法作出裁定, 不应受到舆论的干扰, 造成媒体审判。”

(3) 高峰期———要求完善相关立法和保障制度, “让我们敢做好人”。10月21日零时32分, 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离开人世, 网络上对该事件的关注量达到顶峰, 微博网友纷纷发微博表示悼念。在当天抽取的300份微博样本中, 悼念、祈福小悦悦的微博数量占到总数的57.7%。网友还自发注册了一个名为“小悦悦纪念堂”的新浪微博, 超过40万粉丝对其关注。众多网友通过“点烛+关注+转发+评论”的祭奠方式, 悼念小悦悦, 祝福她一路走好。

除了表示对小悦悦的深切悼念之外, 微博上网友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在于对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的完善, 共有51条, 占微博总量的17.0%。小悦悦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 但也深层次地启发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敢不敢再做好人?南京“彭宇案”让我们看到了“农夫救蛇”的现实版, 让我们不敢再做“活雷锋”。而这一切都源于相关法律和相应保障制度的缺失, 我们自身合法的权益无法得到可靠保障, 做了好事却被冤枉。因此网友深切地认识到, 要扶起跌倒的道德, 不仅需要努力和呼吁, 更需要法律的震慑。“广泛要求完善立法和保障制度, 解除人们做好事的后顾之忧”成为这个阶段网民的主要议题。

综上所述, 在选取的样本研究中, 网民们利用其自身的理性使得“小悦悦事件”在微博的讨论不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 而是逐步上升到社会道德和法律保障层面, 为如何重建社会道德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结论

根据资料分析的结果, 回到本文的研究问题上, 在“小悦悦事件”中微博对公民社会道德擢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引起公民对社会道德的反思。早在20世纪80年代,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 社会上就有了关于市场经济导致道德“滑坡”的论争。2007年南京“彭宇案”的判决, 把能否见义勇为这一问题摆在了公众面前, 这次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将讨论推至高潮。不管是对路人冷漠行为的指责、对救人者的赞扬或是质疑, 还是对肇事司机受责罚的热议, 都说明该事件对社会公民的道德意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让人们对道德、对人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

对社会行为的监督、规范功能。在传播学中, 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强调了以下三种: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1]“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公民对社会道德的大讨论就体现了前两种社会功能, 凸显了微博作为网络传播新锐力量在监督社会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并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 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 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体现了新媒体对社会道德构建的推动作用。

对现实生活的持续性影响。小悦悦离世后, 广州全市100多间“西关小屋 (3) ”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 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并用文字悼念不幸离世的小悦悦。各“西关小屋”还通过站点微博发出倡议, 该活动共吸引超过万名市民的参与。 (4) 山东、湖南等多地民众自发组织悼念小悦悦的活动, 祝小悦悦一路走好, “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呼吁社会拒绝冷漠。

1 0 月28日是小悦悦的头七祭奠日, 广州多所高校举行悼念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将祝福的话写在爱心贴纸上, 并用这些贴纸拼成了一面主题为“拆掉你心中的墙, 拒绝冷漠”的爱心墙。志愿者们还手捧烛光, 在学校的广场或空地默哀、祈祷, 愿小悦悦在天堂一切都好。

笔者认为, 真正阻碍公众救死扶伤、出手相助的, 是人们内心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而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 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 更关键的是社会体制、法制、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如何让公民“路见不平”时愿意伸出援手, 如何挽救社会道德构建真正的文明社会, 这需要每个公民深思。

摘要:近几年来, 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 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 通过对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 着重阐述微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此事件关注重点的变化, 以及微博对提升公民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悦悦,微博,社会道德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407623.htm

[4]http://www.cjck365.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615&highlight=

小悦悦事件 篇8

一、两则新闻评论比较分析的内容

(一) 标题制作比较

标题制作是报纸新闻评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也是体现同题材新闻评论差异的指标之一。社论标题的句式比较长, 而且官方语言很浓,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正统, 一般不会使用修辞手法[3]。而个论的标题制作则不拘泥于社论的形式, 不仅可以使用修辞手法, 还可以使用标点符号加强语气。在标题制作上,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和《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在标题制作上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和问号, 看似征询读者的意见, 带有平等交流的味道, 实则批评人们将道德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而不付诸行动的行为, 具有居高临下的宣传说教性, 更倾向于社论;而《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的标题制作使用了对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情理兼备, 观点明确, 既饱含真挚感情又不失理性, 既古道热肠又善意批判, 既冷静看到问题又提出相关建议, 更倾向于个论。这种呼吁建议式标题增强了亲和力,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进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评论的内容。

(二) 切入角度比较

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 或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及发展趋向, 或对新闻事实做出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 从而给人以思想和舆论引导[4]。新闻评论的竞争在实质上是观点的竞争。新闻评论以观点出新闻[5]。论出新观点, 讲出新道理, 言近而远旨, 这是新闻评论的灵魂, 也是新闻评论具有思想性和一定高度的前提[6]。如何使新闻评论具备思想性, 如何让评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高度?这需要评论的作者既要从宏观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整体把握, 又要在微观处找准评论的切入点, 从思想上下功夫, 在观点上出新意。同一事件的新闻评论往往会因为切入角度的不同而产生观点的高低之别。从切入角度上看,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对“小悦悦事件”的把握仅仅停留在众所周知的宏观层面, 就事论事, 对社会上出现的“冷漠”行为进行谴责, 对人们的道德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进行反思, 其观点与《南方都市报》的《小悦悦事件, 你我都不是无辜者》和《羊城晚报》的《街头血泊中的女童击中社会之痛》有重复雷同之感。此外, 仅仅依据“小悦悦事件”就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和良知水平进行质疑并对未来失去信心的观点在逻辑上有失偏颇, 在思想上也不能给受众以正面的引导。《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的作者则敏锐地注意到了新闻事件中的一个细节, 即目睹小悦悦被车撞倒碾压在地的18名路人中有一位是做出了自己的行动的。因此, 这则新闻评论在叙述完小悦悦事件的经过后, 以这一细节作为切入点, 由此阐发出“小悦悦事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性良知的差距和单纯的道德范畴问题, 它折射出我国应急教育的欠缺, 一味地对路人的“冷漠”行为进行道德谴责未必就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良知的救赎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最后, 文章建议“只有更加理性和全面的认识这一事件以及事件中路人的‘冷漠’, 在进行道德谴责时, 也能看到社会的温暖并大力弘扬, 才不失为对社会的真正救赎”。这则新闻评论跳出了单纯进行道德谴责的窠臼, 以鲜为人知的细节作为切入点来阐发独特的观点, 讲出了常人想讲却讲不出、讲不深甚至完全想不到的道理来, 在立意上具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刻性, 因而具有了很强的说服力[7]。同时生动形象的细节也增强了这则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实效性。

(三) 信息含量比较

新闻评论的一大特色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8], 通过对某一事件发表“虚”的意见或看法来指导人们的行为。而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也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告知读者更多“实”的信息。这些信息含量越丰富, 对论点的支持力度就越大, 文章就会更加宽广、更加吸引人[9]。如果缺乏“实”的内容或无法提供丰富的信息, 单是讲一通道理, 堆砌一堆华丽词藻, “虚”的意见或看法将会是抽象枯燥的情感堆积和宣泄, 文章就会显得单薄无力, 陷入泛泛而谈的境地, 给读者一种大而空的感觉。在信息含量上,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和《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服从于论证观点的需要, 以观点裁削事实信息, 事实信息只是用作由头、论据或背景, 呈现出意盛事凋的局面。整个评论分为五个部分, 按照“三段论”的模式展开, 除第一部分叙述“小悦悦事件”外, 其余部分都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 文章没有引入新的事实信息对“小悦悦事件”进行说明。这种事实信息单一、事实和观点相对松散的评论会让读者感觉内容贫乏, 言之无物。

《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除了通过亲和的标题制作、独特的切入角度加强评论的冲击以外, 还注意在论证的过程中以环环相扣的设问方式不断引入新的事实信息, 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戏剧张力和推动力, 引导读者随着评论一步步缓缓前行。这种信息多元、事实和观点紧密结合的评论让读者觉得内容饱满, 言之有理。

(四) 评论逻辑规则比较

不同逻辑规则在新闻评论中的运用会导致评论内容所呈现的面貌特色出现明显的差异。新闻评论典型的逻辑规则表现为以观点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和以事实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以观点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强调观点对事实的统帅, 试图让观点为受众所接受并成为受众行为的准则;以事实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强调事实对观点的影响, 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事实, 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过程中接受观点。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运用以观点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展开评论, 意在理论教导。文章首先对“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袖手旁观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 进而将其提升到道德伦理的理论高度予以解读, 最后指出人们的道德良知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 还应落实在行动层面。这种逻辑规则所表达的理论层面较高, 关照面较宽, 便于把握大局与方针, 适用于一般性的指导。但是, 它离现实生活较远, 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因针对性不强而容易出现大话、空话、套话的弊病, 不便于受众从经验上去把握和理解[10]。

《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则注重运用以事实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 旨在事实引导。文章对18名路人的行为进行了超越道德伦理层面的事实解读, 认为18名路人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的袖手旁观行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性良知的差距, 也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范畴的问题, 它还与人的本能、所接受的应急教育和社会氛围等客观事实有关。整个评论的立足点在事实, 观点的阐发与事实的陈述并肩而行, 受者通过接受传者传递的事实进而接受观点。以事实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的运用让《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这则新闻评论紧紧抓住社会生活中与“小悦悦事件”相关的事实, 从叙述事实中引出观点, 从理解事实中升华观点。这种很少远离叙述事实主航道的论证方式会让读者很自然地接受评论既有的观点。

(五) 评论语言风格比较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是指新闻评论综合运用遣词造句和架构谋篇等语言手段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气氛和格调[11]。新闻评论语言风格的差异往往会影响评论文本的交流感。在对“小悦悦事件”的评论上,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和《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展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倾向于使用抽象枯燥、生硬严肃的宣传性语言。具体体现在:第一, 评论在叙述事件时常使用带有性质判断的词语, 而在论述观点时多使用集体词汇、灌输性词语和体现观点的中心词。同是叙述“小悦悦事件”, 与《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进行比照,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出现了诸如“惨”、“仅”、“难以理解”、“竟然”等对叙述对象做出性质判断的词语。而在论述观点时, “我们”、“所有人”、“大多数人”等集体词汇反复出现在文章中。仅“我们”一词在这则只有783字的新闻评论中就出现了17次。“就是”、“应”、“一定”等灌输性词语也多次出现在文章中。体现观点的中心词“道德”在正文中出现了9次, 使整个评论紧紧围绕观点展开, 是对既有观点的一种强化。第二, 评论在句式选择上侧重使用排比长句。如“心痛, 但是无能为力;咒骂, 然后旋即忘却;指责别人, 却放过自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这种事情的心态”。第三, 评论在修辞手法上讲求炼意, 多用深奥晦涩的比喻。如“这场‘死神来了’的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 它将贯穿于我们的有生之年, 像一个梦魇一样挥之不去”。由词语、句式以及修辞构成的语言风格充分融入了官方的视角和立场, 使得这则评论过于严肃, 缺乏贴近性和交流感。

《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倾向于使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如针对有人一味地谴责社会的冷漠, 评论有这样一段论述:“在小‘悦悦’的不幸事件中, 不也同样有‘拾荒阿姨陈贤妹’传递给社会的温暖人情和人性闪光吗?且事件发生以后, 地方政府、热心企业和社会人士纷纷前往看望慰问助人为乐的陈贤妹和不幸的小悦悦的父母, 不也同样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持守和弘扬吗?”。这种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表达直接、生动、有血有肉, 仿佛朋友般的亲切。同时, 评论也保持了应有的理性, 认为从超越道德范畴的角度分析18名路人“冷漠”的原因“并无片面地美化社会, 只是想说, 合理的谴责和反思固然是必要的, 但是若反思仅止于一味地道德谴责, 未必就能更好地促进良知的救赎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整则评论用通俗自然, 浅显易懂的语言将观点娓娓道出。这种语言风格所流露出来的平等语气和谈话口吻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二、两则新闻评论比较分析的总结

从标题制作、切入角度、信息含量、逻辑规则和语言风格五个方面对《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和《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两则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比较, 不难发现: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采取了以观点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 从宏观叙事的层面切入, 着力于理论教导, 试图追求观点的普遍认同, 评论的观点往往会因切入角度缺乏针对性而容易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在这一逻辑规则的主导下, 评论往往只围绕一个中心事件 (“小悦悦事件”) 展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论式”论述, 而这一中心事件有时为了服从观点的需要会被削减到只有倾向性的概貌, 因而呈现出信息单一、内容贫乏的特点。为了突出理论教导的特征和强调权威性, 评论过分讲究炼字炼意, 在标题制作和语言风格上呈现出内敛、严肃的文风, 语言枯燥抽象、生硬沉闷, 说教性强而交流性弱, 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采取了以事实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 既从宏观叙事的层面着眼, 又从微观叙事的层面切入, 着眼于事实引导, 力图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过程中接受观点, 评论的观点往往因切入角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新颖独到。在这一逻辑规则的主导下, 评论除了通过新颖独到的观点增强冲击力外, 还注重在评论中提供增值的相关事实信息以及具有戏剧张力的引述, 观点的阐发和事实的陈述并肩而行, 因而呈现出信息含量丰富、内容饱满的特点。为了突出事实引导的特征和增强亲和性, 评论追求大众化的风格, 在标题制作和语言风格上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文风, 语言通俗自然、浅显易懂, 交流感强而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对于报纸的新闻评论而言, 相较于《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 《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代表了新形势下新闻评论改进的方向, 具体而言:新闻评论要找准切入点, 增强新闻评论的针对性;新闻评论要注重内容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新闻评论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 实现论证逻辑规则和论证结构框架的转变。新闻评论要转变现有以观点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 采用以事实为轴心进行论证的逻辑规则, 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过程中接受观点。同时, 新闻评论要转变现有的“三段论式”的结构框架, 实现框架结构的灵活多样;新闻评论在标题制作和语言风格上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众, 实现新闻评论的“悦读”。

参考文献

[1]张若渔.发表完道德演说以后怎么办?[N].佛山日报, 2011-10-17 (9) .

[2]点戈.弘扬温暖, 救赎冷漠[N].佛山日报, 2011-10-18 (10) .

[3]陈少华, 李冲.不同报纸评论的特征分析及比较——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和《燕赵都市报》为例[J].新闻与写作, 2009 (11) :22-24.

[4]杨丽丽.运用新闻评论正确引导舆论——《长江日报》和《长江商报》新闻评论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 (9) :63-65

[5]喻季欣, 李琴.让点睛的话语伤心悦耳——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评论写作[J].新闻与写作, 2011 (6) :85-87.

[6]喻季欣, 周文辉.更快、更高、更有立场——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新闻写作[J].新闻与写作, 2011 (5) :84-86.

[7]刘太福.从细节中寻找评论的切入点[J].中国地市报人, 2011 (9) :123-124.

[8]黄浩铭, 宫玺, 徐昭.《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J].新闻世界, 2011 (2) :24-25.

[9]蓝晖焰.中美新闻评论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新京报》《纽约时报》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0]顾建明, 王青.中美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方法的比较[J].新闻大学, 2011 (2) :97-101.

上一篇:软件操作下一篇: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