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件(共5篇)
主要事件 篇1
自年初以来, 从沸沸扬扬的中铁建8.37亿元天价招待费事件, 到上市公司招待费、会务费排行榜单发布, 再到葛兰素史克千万公关经费事件, 后又继续曝出中国人寿14.18亿元巨额招待费, 又至进口奶企渠道费用黑幕等各式各样的事件让如今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还是感觉有些瞠目结舌, 以此为引, 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企业可控费用的管理问题。
一、主要可控费用的范围及概念
所谓企业的主要可控费用主要是指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和运输费等。其中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 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 包括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差旅费, 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会议费是因为召开会议所发生的一切合理费用, 包括租用会议场所费用、会议资料费、交通费、茶水费、餐费、住宿费等;办公费是指企业购置办公用品及办公活动发生的费用;运输费是指企业因运输活动发生的费用。
二、加强主要可控费用的重要意义
1. 从公众舆论角度
每年中央各级机关的“三公经费”支出的公布都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探讨和评价, 所谓“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放之到企业, 也基本就是本文主要可控费用的范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 再到企业, 都在大力倡导“改变工作作风, 反对铺张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 当前做好主要可控费用的管控工作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2. 从纳税管理及筹划角度
在每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动员会上, 地方国税局的领导同志总会提到, 即使企业其他什么项目都不用调整, 至少有一个项目必须进行纳税调节, 这个项目就是-“业务招待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企业所得税法》作为涉税领域少有的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的税种之一, 以单独的条例对业务招待费的纳税处理进行专门规定, 由此可见, 该费用在企业运营中的特殊位置。另在, 在税务稽查工作中, 该项费用也是作为重点检查对象进行处理。从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统筹纳税筹划, 维护企业合法利益角度, 也应加强对上述重点可控费用的管理。
3. 从会计实务角度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 对于主要可控费用的账务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同一费用项目存在多形式发票, 基于业务人员在各地区拓展业务的实际情况, 区域间发票管理的相关规定也不尽相同, 存在例如同一时间点沿海地区全面开具机打发票、内陆地区仍主要开具定额发票或者机打发票及定额发票同时存在的情形, 对财务人员关于发票真伪的鉴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二是取得票据不规范, 由于业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规定的不熟悉, 导致发票抬头单位名称不全、不开具单位名称、发票内容开具不规范、票面污损严重等较多不合规现象;三是以上费用项目之间存在部分交叉之处, 如差旅费用与部分会议费中单开的住宿费用、举行会议采购消耗的部分消耗品与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用、由于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的重叠造成为专项项目发生的相关费用与日常的相关费用难以区分;四是由于存在部分增值税涉税项目, 由于经办人员缺乏对增值税相关规定的了解, 出现应开未开增值税发票, 或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是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等情形, 造成纳税损失。
4. 从企业管理角度
企业的主要可控费用, 顾名思义, 就是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加以管控的费用项目, 人的因素或者人为的因素在上述费用管控过程中的费用得以凸显。在实际工作中, 存在一是接待风气不佳, 浪费较普遍, “餐桌文化”、“烟酒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公务接待文化中, “无烟不成礼, 无酒不成席”宴席档次代表接待级别高低, 已成为企业日常接待的主流;二是混淆账目, 随意变通, 将应列入“业务招待费”明细科目的费用列入其他科目, 部分单位为减少报表上反映的招待费支出, 将一部分招待费用列入其他科目, 还存在以购买办公用品等发票代替业务招待费支出发票, 以达到减少招待费用的支出目的等不规范行为, 导致了单位的发票不实, 各项费用反映不准确;三是监督环节薄弱, 纠正难及时, 接待标准模糊, 缺乏衡量依据, 监督难以开展, 当事人不愿被监督, 公务招待场所往往选择比较隐蔽的地方, 难以被公众发现, 监督难以及时, 监督力量有限, 仅凭企业纪检监察机关的力量, 监督难以全面深入;四是责任追究不到位, 对责任人难以形成震慑, 由于缺失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 一些单位超出限额预算, 只处罚到单位, 没有追责到人, 即使是处罚单位, 也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执行到位, 不了了之。
三、加强可控费用管控的建议
1. 自觉接受监督, 加强制度管理
企业要提高认识,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可控费用管理反映出的是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干部作风, 要把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聚焦“四风”, 深入查找问题, 立行立改, 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逐步从体制机制制度上推进人财物等重大决策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 要不失声、不缺位,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学习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等中央一系列转作风、抑消费、求转变的文件等相关规定精神, 积极践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暂行规定》、《贯彻落实十项断然措施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 深刻总结各项经验教训, 积极吸纳职工意见, 制定或修订《经费管理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见》等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分工, 加强和规范了费用审批、发生、列支的流程控制, 将之纳入到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上来。
2. 积极将全面预算管理、一支笔制度、财务总监联签制度“签字背书”方法与可控费用管理有机结合
细化费用支出, 将可控费用划分到各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严格按规定指标控制各项费用, 并及时统计各支出明细, 定期进行分析考核。突出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非安全生产费用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无预算、超标准、不合理的费用严禁报销;严控公务消费, 降低各项接待标准, 切实压缩各类公务接待支出;严控公共费用申请, 未经主要领导批准, 各类公共支出不予发生;规范费用审批、报销各环节审查权限, 加强对所附票据的检查检验, 突出强调单位负责人与财务总监联签制度等, 经过以上努力, 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3. 强化监督检查, 狠抓责任落实
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和财务部门要要认真查找和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以“自揭家丑、刮骨疗伤”的勇气, 加强检查整改, 坚决消除滋生腐败的病灶, 协同有关单位认真组织规范公务招待的督查工作。督查工作要坚持“四查四看”的原则, 即:查定点饭店, 看是否由公开招标确定;查原始票据, 看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查入账明细, 看招待费标准执行和单列情况;查政务公开内容, 看招待费是否定期公布。各部门应每半年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一次此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对公款吃喝之风屡禁不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 要严肃追究当事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接受超标接待者, 一经查实, 要向其个人追缴超出的费用, 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违反审批程序或定点制度, 擅自安排招待并报销费用的, 违反规定在下属单位和企业报销招待费用开支的, 以其他名义和方式转嫁或变相开支招待费的, 除向报销人追缴所报费用外, 经办财务人员和分管领导必须写出书面检查, 情节严重又拒不纠正的,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4. 认真学习已曝光企业的整改措施, 积极吸收自用
被曝光企业在社会公众、新闻监督、主管机构督办等一系列压力下, 必将集思广益, 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提出改善措施, 对于同类型或者其他领域企业来说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以中铁建“天价招待费”整改事件为例, 该事件引起王岐山书记的高度重视并专门下达指示, 在国资委的检查情况通报会上指出, 中国铁建组织1170多名业务人员对全部36家二级公司的4250个核算单位业务招待费进行了检查, 经查, 中国铁建业务招待费支出总体上是符合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的, 但也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以及少数人违纪违法等问题, 中国铁建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均进行了处理和问责, 通报批评57人, 党纪政纪处分8人, 移送司法机关1人, 并依纪依法作出追缴和退赔处理, 同时, 对有关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对于下一步工作则拟定了《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明确了发票背面必须注明多少个人吃、请谁吃、证明人是谁、陪吃人是谁, 发票金额不能超过1张5000元, 桑拿娱乐会所的发票一律不给报销, 强化考核监督。企业应借鉴该事件曝光、调查、整改、处置的过程、结果及措施, 并结合自身实际, 汲取已发生费用的检查、违规费用的处理、完善发票信息、严格报销范围等方面的有益措施, 提高自身管控水平。
企业主要可控费用的管控, 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管控能力、内控系统完善程度、监督检查体制质量的一个综合评价。企业可控费用管理最终是要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企业抓好主要可控费用的管理, 必将会对企业工作作风的转变、良好风气的形成、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支持。
摘要:随着一系列“天价招待费”“天价公关费”等事件的曝光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大气力的改进作风建设、压缩“三公经费”, 以业务招待费为代表的可控费用的管控问题再次凝聚了大家的关注, 本文结合一般企业在可控费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可控费用的管控流程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公共事件,可控费用,管理
参考文献
[1]贺南轩.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刘万蓉.浅谈集团总部管理费用中可控费用控制[J].现代商业, 2013, (18) :179-180
[3]张林宝.工业企业成本费用中可控性费用控制分析[J].现代工贸商业, 2010, (3) :40-41.
主要事件 篇2
诸葛亮.治国有方.治军有道.但是太死脑筋(排兵布阵的时候老那啥...七出岐山的时候本来该赢的却没...)
政治方面很牛(没看见李严的下场么?差点诛九族)
关羽.和他那大哥一个样刚愎自用.同时又很骄傲(吕蒙+陆逊合伙写了个马屁书.关羽头脑一热.把荆州兵全部都带到前线去了.结果白白把荆州送了江东那边)
但同时他又是将才
武艺很牛
很讲义气
曹操.大奸雄+大阴B做生意几乎一帆风顺(当年青州军也就是黄巾余党被收服了之后
因为人家那十万军队是吹的有农民,农具之类的,结果给屯田计划一个号的资助
就以无本生意 还包赚不赔)
曹操很好色 而且还是色胆包天...但是张绣人家想议和.喝酒之后顺带把人家张绣的嫂嫂给搞了...不人道啊...还有关羽
在他帐下的时候看上了个美女
结果他看上了就去爽了弄的人家关羽很郁闷..但是他人很有魅力 没看见荀彧.郭嘉.贾诩.程昱....周瑜.很有智慧
三国最出名的赤壁之战中烧了把火.把曹操那大概四十多万(也不确定.百万大军师吹的.三国演义的八十万大军也是吹的.他大概带了三十万的步兵和在荆州收服的十万水军大的赤壁)都弄死了..但是他又很短命
主要事件 篇3
突发事件是一种显性社会不稳定现象。所谓突发事件, 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突然发生, 难以预料;二是问题极端重要, 关系安危, 必须马上处理;三是首次发生, 无章可循。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一般分为4级:Ⅰ级 (特别重大) 、Ⅱ级 (重大) 、Ⅲ级 (较大) 和Ⅳ级 (一般) 。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4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一般分为4级:Ⅰ级 (特别重大) 、Ⅱ级 (重大) 、Ⅲ级 (较大) 和Ⅳ级 (一般) [1]。
二、特征
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时间和形式上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却遵循着“墨菲定律” (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 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 它总会发生) 的必然性。具体说来它有以下特征:一是突发性、不确定性。从起因上看, 一些突发事件是不可预知的;从过程上看, 不仅仅因为这件事情的开端是无法用常规性进行判断, 而且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是没有经验知识进行指导;从结果上看, 处理突发事件能否恢复到原有状态, 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 都难以确定。二是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专指在公共管理范畴内的危机事件, 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社会性。三是针对性、目的性。针对性就是指每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都因利益要求的不同而有具体指向。目的性是指人们所选择和行为所追求的目标, 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 得到某种利益。四是复杂性。现阶段突发事件的起因有的是政策, 有的是经济性因素, 有的是社会性因素, 有的是领导者行为因素, 甚至是这几类因素交织在一起, 有时很难加以区分, 这就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复杂性。有些突发事件还形成“裂变反应”, 起因往往是一个因素, 但很快会扩散, 导致很多方面的因素发生, 甚至失控, 简单问题变成复杂问题。五是危害性。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 都必然会不同程度地给社会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 而且危机往往具有连带效应, 可能引发次生或衍生事故, 导致更大的损失和危机[2]。
三、当前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危机处理主要存在问题探析
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起步较晚, 基础较为薄弱, 经验尚缺, 在实际应对危机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一) 缺乏可行的预警机制
虽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明确了“居安思危, 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 但是在实践中, 我们往往更加重视轰轰烈烈的突发事件应急、应对工作, 而相当忽视默默无闻的预防工作, 并且成功的突发事件应对往往掩盖了突发事件预防的不力。
第一, 缺乏预警意识, 监测不力。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 危机管理预警意识普遍淡薄, 我国政府现行的突发事件管理体制中缺少风险评估机制, 缺乏专管部门, 缺少对社会风险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调查, 再加上没有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控系统, 未能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缺乏敏锐的社会风险判断能力, 很难做到对社会风险的准确预警分析, 难以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作出正确的分析, 结果往往是采取被动的反应模式去处理危机事件。
第二, 预案粗陋, 缺乏社会参与。要做到预案求实管用, 不仅要有社会风险一旦发生就有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多套行动方案, 而且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领导的指挥能力和群众工作的应变能力, 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使社会风险一旦发生, 预案能够切实地发挥作用。目前, 预案缺乏演练, 停留于应付上级检查, 做表面文章。
(二) 信息发布面临挑战
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法规条例, 标志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我国信息发布存在瓶颈, 长期以来, 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息传递方面喜欢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 致使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或扭曲;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缺乏规范、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 宣传主管部门又习惯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 这诸多原因使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受到极大限制。再加上各级政府为了“保稳定”、各级官员为了“保乌纱帽”, 使得各级政府在预防和处置社会风险方面透明度极差[3]。
第一, 信息发布应急机制不够完善。以H7N9为例, 据《解放日报》报道, 3月20日初步认为患者可能感染新型流感病毒, 3月21日即报告市卫生行政部门。3月22日按国家生物安全有关规定, 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29日下午国家疾控中心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 这个结果3月30日被通报。上海的做法完全按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传播规定进行的, 但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 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如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上海卫生部门有权直接公布传染病疫情或者国家疾控中心的检测与地方平行进行的话, 那么, H7N9禽流感疫情或许在3月20日左右即可发布,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谣言发酵时间。
第二, 信息发布把关人缺失, 如何选择成一大难题。自媒体时代颠覆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和方式, 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 如雅安地震不到12小时, 相关微博就达到了6 400万条, 有人还整理出“雅安地震的十大流言飞语”, 包括红十字会澄清收台湾红会500万“买路钱”谣言, 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等等。然而怎样从如此浩瀚的信息大海中获取自己想要信息并非易事。
(三)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
虽然我国在总结这些公共危机事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基本法律法规。如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是我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 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应急对抗措施无法律依据的历史。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 难获救济等问题。
第一,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不完善, 并且不成体系。当前的应急立法比较分散, 给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带来困难, 也不利于各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协调配合。当前大致是什么领域出现了紧急状况, 等事件解决之后就制定一个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暂时没有出现的危机的领域, 则较少考虑。防洪、消防、地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都是在出现了相应的大规模突发事件, 取得应对措施的成功之后, 依据经验教训, 才制定相关的应急条例。但对恐怖主义、城市公共交通、大范围中毒、大面积停电、火山、大面积气候变化等突发的人为或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危机都缺乏法律调整。
第二, 公共危机管理行政法律责任不明确。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相关失职领导人员的行政责任追究、因违法行政导致的行政侵权责任的承担、行政相对人行政违法责任的追究、行政补偿责任的落实等等, 是研究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问题不可或缺的内容[4]。目前在细化明确政府以及官员责任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完善方面:一方面, 明确政府责任, 将公共安全纳入到政府考核体系。由于我国政府政绩考核中, 往往注重经济方面的指标, 忽视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指标, 导致忽视在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政府责任。另一方面, 完善官员问责制, 使政府的责任追究规范化、制度化。权责统一是官员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四) 缺乏对公众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社会公众既是突发事件的承受者, 也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参与者, 对公众进行危机管理教育, 无疑是构建完备应急机制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公民对危机的警觉性较差, 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这与我国缺少应对重大危机的培训实践有关。为此, 政府要面向公众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 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5]。社会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是权利而非义务。
第一, 加大推进宪政力度, 真正把已经得到宪法确认的公民参与的权利落到实处。我国宪法已经确认了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和经济文化社会参与权, 只有充分地知悉信息, 公众才能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有效地参与。
第二, 鼓励并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就是支持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在社团立法上破除不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各类限制, 通过立法支持非政府组织吸引人才, 增强自治能力和参与能力。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重视社会动员, 形成政府和社会良性互动。最终目标是建设成熟的、良性的国家和社会二元关系, 在突发事件面前二者协调配合, 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 迅速化解公共危机, 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6]。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01-08.
[2]陈秀梅, 甘玲, 于亚博.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5-7.
[3]李昕.略论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6) :36-39.
[4]华学成.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问题探究[J].学海, 2009, (6) :104-108.
[5]周良金.浅析我国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足及其完善[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 (6) :84-86.
水浒传人物介绍及其主要事件 篇4
主要人物事迹
1.姓名:豹子头林冲 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
2.姓名:黑旋风李逵
主要事迹: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
正面评价:直爽、忠诚
反面评价:残暴、大老粗
3.姓名:活阎王阮小七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
反面评价:暂无
4.姓名:智多星吴用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足智多谋
反面评价:对宋江愚忠
5.姓名:呼保义宋江
主要事迹:杀阎婆惜
正面评价:无
反面评价: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猥亵,趋炎附势,一心出人头地流芳百世
6.姓名:小李广花荣
主要事迹:三打扈家庄
正面评价:武艺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杨
反面评价:也愚忠宋江,不值
7.姓名:浪子燕青
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
正面评价: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
反面评价:暂无
8.姓名:行者武松
主要事迹:景阳岗打虎、血溅鸳鸯楼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反面评价:有点残暴
9.姓名:青面兽杨志
主要事迹:遗失生辰纲、卖刀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
反面评价:暂无
10.姓名:花和尚鲁智深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正面评价: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
水浒传重要人物事件
鲁智深
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五回,花和尚大闹五台山,第六回,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第八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第一百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林冲
第七回,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第九回,林冲棒打洪教头,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吴用
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第十六回,吴用智取生辰纲,第三十六回,梁山泊吴用举戴宗,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第五十六回,吴用使时迁盗甲,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第六十六回,吴用智取大名府,第七十六回,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第八十五回,吴学究智取文安县,第九十二回,打盖郡智多星密筹,第九十八回,吴用计鸠邬梨,武松
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第二十六回,供人头武二郎设祭,第二十七回,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第二十八回,武都头威镇安平寨,第二十九回,武松醉打蒋门神,第三十回,武松大闹飞云浦,第三十一回,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李逵
第三十八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第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锡,第五十三回,李逵斧劈罗真人,第五十四回,李逵探穴救柴进,第七十二回,李逵元夜闹东京,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第七十四回,李逵寿张乔坐衙,第七十五回,黑旋风扯诏骂钦差,第九十三回,李逵梦闹天池,第九十四回,李逵莽陷众人,张顺
主要事件 篇5
一、我国现行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取得方式
我国现行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取得方式有三种, 一是资质审批, 在同等资质条件下“先到先得”, 一般来看, 采用出租车经营权无偿许可的城市对出租车经营权的年限没有明确规定, 而有偿许可则对经营权期限有明确规定, 规定到期后再续期或重新发放;二是公开拍卖, “出价高者得”, 经营权期限从五年到几十年不等, 还有一些地方采取的是无期限或永久性出让, 单车经营权拍卖价格由于出租汽车的投放数量和出让期限的不同, 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三是服务质量招标, “服务质量高者得”, 以服务质量招标, 就是地方政府想要出租汽车企业达到什么样的服务水平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予以公示, 让社会上达到上述资质要求的企业入围, 这种方式既可以有偿出让出租汽车经营权, 也可无偿出让出租汽车经营权的。经营权使用权要有期限, 在期限满时, 根据企业在经营期限内的表现情况, 决定是否允许其继续经营。
二、我国现行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取得方式与市场监管的关系
各地出租汽车管理部门对出租汽车企业的监管采取哪类监管方式与经营权的出让方式关系较为密切, 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监管方式, 一是强监管模式。在强监管模式下, 政府监管力度比较大, 除对出租车数量、价格、各种规费和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管外, 政府还通过核算行业、公司、司机的盈利和收入水平, 通过制定统一合同、规定司机承包定额、确定经营权有偿出让价格等, 规范并调节政府、公司和司机的收入分配关系, 政府在监管中处于强势地位。二是弱监管模式。在弱监管模式下, 政府部门主要监管数量、价格和服务质量等, 经营主体及其与司机之间的经济关系, 但是承包定额、风险抵押金等的确定, 则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
强监管模式主要对应于经营权按照资质审批或服务招标方式出让的地区, 而弱监管模式主要对应于经营权采取拍卖方式出让的地区。而从总体上讲, 政府重视监管和采取强监管模式的地方, 市场的经营秩序较好。
三、如何进行以服务质量考核招标方式对我国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
要改变这种现状, 我认为应当从经营权管理方式入手, 加强对出租汽车企业的管理, 强化“服务质量考核”, 将企业的经营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继续取得经营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出租汽车经营权要按照服务质
量招标与定价出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营权的出让应当以经营者提供满足服务质量标准和相关监管要求为条件。服务招标必须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评体系, 形成一套能够保证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出让程序和方法。
2、是尽快制定新的出租汽车治理
办法或条例,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根据目前出租汽车治理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制定新的出租汽车治理办法, 或者直接制定出租汽车治理条例, 依法规范各地出租汽车的经营治理行为, 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公司、司机和消费者的关系。
3、建立和完善相应措施, 解决当
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防范产生新的矛盾和出现群体事件发生。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就上述问题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 加强对重点地区情况的监控和协调指导。
4、尽快理顺治理体制, 为加强出
租汽车治理提供体制保障出租汽车行业作为各地公共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出租汽车在服务的地域范围上相对分散且较为独立, 其规范和治理的职能应当继续由城市人民政府承担。建议各地从完善市政治理体制的总体规划考虑出租汽车治理体制改革, 建立出租汽车与公共交通综合治理的体制。
5、出租汽车经营者和司机的关系
应该在劳动关系和承包关系上的理顺, 需要兼顾两方面的利益。一是要依法保护司机的权益, 二是要有利于公司对司机的治理。通过政府干预承包合同的签订进行规范, 取缔各种不合理押金和承包定额收取方式, 通过统一的合同治理规范公司和司机的权责和利益分配关系, 建立公司与司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