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暴恐事件(通用9篇)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1
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公开, 如何进行信息公开的筛选与甄别, 进而既传达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责任, 同时也不会因过度的信息轰炸而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在巴黎暴恐袭击后, 世界各国的媒体纷纷涌入巴黎街头, 力图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报道来还原事实的真想, 来描述暴恐后巴黎各界的反应及暴恐袭击对巴黎这座闻名遐迩的艺术之都的后续影响。这类突发的公共事件, 新闻媒体在进行信息公开时, 该如何权衡利弊, 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呢?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公开的不良表现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因事件性较强、社会影响较大、传播力度较广等, 成为各家媒体竞相争夺的舆论蛋糕。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中, 新闻媒体该如何进行客观而准确的信息公开, 新闻媒体该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地信息公开, 是很多新闻媒体自身的一杆秤, 同时也受新闻媒体所在地区的监管约束等。在巴黎市被恐怖分子袭击后, 各国媒体纷纷涌入巴黎, 开始了大范围的新闻报道, 在面对这起轰动全球的突发公共事件, 很多新闻媒体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 也留下了很多不良的后果和表现。
首先, 对信息不加以甄别而胡乱地进行信息公开。在面对巴黎暴恐袭击这起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后, 很多媒体在进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 有效地传达了新闻媒体自身的舆论监督与报道的责任, 但同时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 不少新闻媒体为了抢夺新闻蛋糕, 开始盲目地跟风报道, 一些没有权利进入现场或者没有特殊渠道获知更全面的新闻信息的新闻机构, 为了在新闻报道中不落下风, 开始盲目地转载一些其他国际大媒体的报道内容, 在转载的过程中不免造成新闻事实的失实报道。在进行新闻包装的过程中, 同时还存在着舍弃某些新闻内容而凸显其中的某些事实的主观性报道。这些都让信息公开成为了一场混乱信息的大锅炖, 不仅难以真实而全面地进行信息公开, 还容易因传播虚假内容造成更加严重的社会恐慌。其次, 放大某些不良信息, 忽略真实内容。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中, 很多新闻媒体可能出于自身的某种目的, 或者为了营造噱头, 吸引受众的关注, 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 肆意传播某些负面的内容, 肆意传播一些血腥场面, 以充分吸引受众的关注, 达到自身新闻传播或新闻高点击率的不良目的。而对于一些客观的相对中性的新闻内容却避而不谈, 或者缩小其报道篇幅。在巴黎暴恐袭击后, 很多西方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肆意放大暴恐袭击后的巴黎街头惨状, 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和图文、视频结合的现场还原来报道暴恐袭击的危害性, 这种信息公开虽然有助于受众了解新闻的全貌, 但过于恶性的负面新闻很容易引发受众的恐慌, 不利于灾难后巴黎市的稳定。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信息公开策略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新闻媒体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报道者, 在进行信息公开时, 如果处理得当, 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公开的水平和质量。但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带着某种不良的目的, 那么信息公开将会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那么在诸如巴黎暴恐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中, 新闻媒体该如何进行信息公开呢?
1. 快速进行新闻介入, 争夺舆论主导权
在诸如巴黎暴恐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各种各样的消息在社会上传播,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舆论主导机构, 必须快速地进行新闻介入, 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新闻报道, 以向社会大众传达客观和准确的新闻信息, 避免不实消息的肆意传播, 引发受众的恐慌, 造成灾难后续的更大的社会舆论灾难。在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中, 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 及时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泛滥。通过一系列客观、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 来迎合受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
2. 新闻报道要前后一致, 确保信息权威
在巴黎暴恐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抢夺新闻资源, 力图通过首发、头条来赢得一定的社会资源。在这样的报道中, 不免会造成新闻报道前后出现不一致, 甚至明显冲突的局面。为了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 新闻媒体在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时, 不能为了抢夺首发而盲目地采用未经验证的报道, 而应该尽可能地多方来验证一些轰炸性的新闻内容, 以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外, 新闻媒体在进行信息公开时, 还应该选择权威的报道渠道, 尽可能地减少“微信”、“微博”等其他渠道, 而应该利用好新闻媒体的官方渠道, 这样能够有助于受众相信, 也有助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社会稳定。
3. 信息公开要不间断, 持续更新
在诸如巴黎暴恐袭击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为了有效地缓和社会不良情绪, 维持社会稳定, 新闻媒体在进行信息公开时, 要不间断地公布信息, 要持续性地更新信息, 以让受众获得全方位的内容。对于一些尚未验证的新闻信息, 可以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来呈现。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新闻媒体承担着信息公开的职责, 能够帮助受众及时获知正确的新闻信息。本文作者以巴黎暴恐袭击事件为例, 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公开, 有效地防止社会不良情绪的泛滥等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巴黎暴恐,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2
春暖花开之时,喜迎两会之际,深化改革之机,就在美丽即将浓墨重彩的开幕时,在美丽的彩云之南省会-----春城昆明,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在人员非常集中的火车站,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发生了这么一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让人们一时难以接受。
2014年3月3日星期
一早上,学校全体师生降半旗,对暴力恐怖事件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以示沉痛哀悼!
针对这一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丧心病狂的暴行,学校全体师生发出了内心最真挚的呼喊:谴责暴力!严惩凶手,13亿人共铸铁壁、同筑铜墙,岂让魑魅魍魉横行!同时,学校安全专干教师常俊在会上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生活、学习中应该注意防溺水、防火、防电、防暴、卫生、饮食、交通等各个方面安全事宜,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遇到暴恐事件你该咋自救 篇3
遇到爆炸怎么办? 地铁内发生爆炸——按下列车报警按钮;依靠车内的消防器材灭火;列车在运行期间,不要有拉门、砸窗、跳车等危险行为;在隧道内疏散时,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向邻近车站撤离。
娱乐场所发生爆炸——迅速就近隐蔽或者卧倒,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以免形成再次爆炸或燃烧。
商场与集贸市场发生爆炸——注意避开临时搭建的货架,避免因坍塌可能造成新的伤害;注意避开脚下物品,一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遇到枪击怎么办? 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但能够隐蔽。
尽量别选择不规则物体,因为容易产生跳弹,导致掩蔽其后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公交车上遇到枪击,要迅速低头隐蔽于前排座椅后或蹲下、趴下,不要站立。择机下车,在情况不明时,不要下车;确定枪击方向后,下车沿着枪击相反方向,利用车体做掩护快速撤离。
地铁上遇到枪击,要快速蹲下,尽可能背靠车体,或者趴下,不要随意站起走动;如果车辆中途停在隧道内,要择机离开,不要急于破窗跳车,以免出现其他伤害。
在宾馆、饭店或娱乐场所遇到枪击,如果是在室内听到外面枪击声,不要出来观看,及时躲避在沙发或床侧面。不要躲避在门后或衣橱内。
被恐怖分子劫持怎么办? 保持冷静,不要反抗,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S形跑躲飞刀,躲不掉请装死 欧美反恐专家逐渐总结出一套平民逃生经验。如果看到来历不明的箱子、包裹,尤其是那种有人匆匆扔下箱包后离去的情形,务必要当心,能跑就跑。如果看到恐怖分子准备扔手雷,在它爆炸前(一般为2至4秒内)应当找到掩体。如果没有掩体,就趴下,尽量让自己缩成一团。如果恐怖分子持枪或刀袭击,又没有掩体,你可以加速跑S形,降低被击中的概率。
对于突发事件,不少网友都谈论了自己的经验。例如,不要轻易躲进小巷子,因为你有可能在遇到警察前先遇到穷凶报恶的歹徒。此外,在小巷子里,防暴车和救护车都不容易开进来。
如果没跑掉,被殴打和砍杀时,立即装死赌运气。逃无可逃体力不支时,藏身垃圾桶是很不错的选择。进去后要用耳朵听,警笛初响时不要出来,那时战斗才刚刚开始。救护车大量来到时才是警方已经控制现场的信号。摘自《廣州日报》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4
“2014年5月22日7时50分许,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一起爆炸案, 造成人员伤亡。截止5月22日13点19分, 该事件已造成31人死亡, 90余人受伤。”这无疑是5月22日当天最受人关注的新闻, 新疆的安全问题、民族问题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新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构成以及历史原因, 多年来都是我国处理边疆工作和民族问题的重中之重。据《中国国家安全报告》的数据显示, 仅2013年, 我国境内一共发生大型暴恐事件十起, 全部与新疆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2014年, 从3月1日昆明特大暴恐事件到4月30日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暴力袭击事件从疆内针对地方政府、警察局, 转而发展为针对疆外其他地区、平民。
5·22暴恐袭击出现以后, 新疆地区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舆情导向, 部分新疆本地居民倾向高压的民族政策, 一些质疑我国民族政策的言论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并存地区,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 这样的舆论出现之后, 对新疆地方的稳定以及民族政策的推行都极为不利, [1]所以, 正当而有效的舆论分析和引导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由此, 本文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5·22暴恐案”前后, 新疆地区微博热议内容有何变化?
2“5·22暴恐案”前后, 新疆地区微博情绪分布有何变化?
3“5·22暴恐案”后, 新疆地区各种微博情绪分别集中于那些议题?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抽样时段
根据事件爆发前后为期一周的百度指数显示, 新疆地区对于关键词“5·22”的搜索在5月22、23日达到峰值, 故笔者将事件发生前后40小时作为抽样时段。
2.2 样本选取
为了考察暴恐案对新疆本地舆情的影响, 笔者在新浪微博的高级搜索中输入“暴恐”为关键词, 在地点一栏中选择“新疆”, 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搜索。以5月22日8时事件发生之时作为事件分界点, 在此时间点前、后分别得到样本6432条和17790条, 作为新疆地区爆恐事件前、后的舆论分析样本。
2.3 文本内容分析
文本的内容分析以词频统计和语义网分析为主。笔者分别将事件发生前后的文本样本分别导入ICTCLAS中进行词频分析, 删除结果中无意义的词, 如“和”、“的”, 再将因微博页面设置而被错误收录的词剔除, 按照词语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选取50个高频词予以保留, 同时将同一舆论场的高频词和全文本导入ROSTCM6生成语义网。
2.4 情感倾向性分析
文本的情感分析使用国家语言资源研究中心——有声媒体中心情感倾向性分析软件作为分析工具, 将微博样本以TXT格式导入情感倾向性分析软件, 并逐条进行情感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词频分析
为了回答问题1, 笔者对文本进行了词频分析, 通过统计相关核心词汇在“新疆”相关文本中所出现的频次, 判别该事件在舆论场中被关注的角度和理解态度, 词频分析可以确定“新疆”在网络上不同时段的若干特征。结果显示, “5·22暴恐”事件前后微博中与“新疆”相关文本的高频词有明显区别。通过对两组高频词之间重合度的对比, 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高频词重合度只有五个词, 占总数的20%。具体来看, 事件发生之前, 新疆地区微博舆论提及“新疆”时, 更多出现的是与旅游、美食、当地文化相关的名词以及部分正向形容词, 如“哈密”、“天山”、“摄影”、“馕”、“大盘鸡”、“幸福”等, 而“5·22暴恐”事件发生后, 舆论高频词几乎全部指向与恐怖袭击相关的内容, 如地点名词“文化宫”、“早市”、“沙依巴克区”、“北街公园”, 动词“搏斗”、“袭击”、“祈福”等, 以及负向形容词“恐怖”、“无辜”等。
3.2 语义网分析
从事件发生前后的高频词相似性比对结果可知, 两个时间段内, 大众对于新疆的讨论热点并不一致, 下面结合语义网分析比较舆论场中“新疆”网络传播中心性的特征。
语义网络分析可以描绘“新疆”的认知特征, 形象地呈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 事件发生前, 高频特征词以“安全”、“天山”、“北京”、“小伙伴”为中心, 并形成若干子网, 主要词簇包括“乌鲁木齐”、“足球”、“快乐”、“摄影”、“美丽”, 而事件发生后则以“团结”、“早市”、“恐怖”为中心词, 主要词簇包括“受伤”、“爆炸”、“生活”、“暴力”、“稳定”。从以图1的中心词簇和主要词簇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 “5·22暴恐”事件发生前后, 新疆地区微博舆论场中“新疆”网络传播特征的语义网络分析, 基本验证了高频词汇分析的基本结论。
3.3 情感分析
为了回答问题2, 笔者对微博中样本导入情感倾向性软件进行分析, 将所有微博分为正向情绪、负向情绪和中立三类, 并逐条对其进行赋值, 取值范围为1到-1, 从0到1, 正向情绪强度逐次递增, 反之亦然。
数据结果显示, 有2482条微博的情感值介于-0.1和0.1之间, 约占所有微博的38%。正向区间中所含微博数为3600条, 约占总数的56%, 主要集中在0.05到0.5之间, 两个波峰分别位于0.2和0.5处。在负向情绪区间中, 从-0.3到-1, 呈缓减状态, -1处略有回升, 占总数的15%。事件发生前后的微博情绪分布走势大致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事件发生后, 微博舆论中, 正向情绪只占到总数的44%, 而负向情绪上升到32%, 且在负向情绪区间中, 情感值位于-0.1到-0.3的微博最多。
3.4 民众舆论场中负向情感议题分析
为了回答问题3, 笔者将“5·22暴恐”事件发生后新疆地区微博舆论场中负面情绪的样本分别列出, 进行议题统计, 由于部分微博内容涉及多个议题, 所以在不同议题数量统计上有重复统计的情况。
数据结果显示, 微博舆论场中正面情绪中所涉及的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质疑和不满:“赞美家乡”、“民族团结”、“祈福”、“美食”、“教育”、“法制”、“美景”等几个方面, 正面情绪多积聚在“民族团结”、“赞美家园”以及“美食”的议题, 如“@清水幽幽竹冉冉:新疆的落日很美, 似乎来了这就没有见过日出。新疆还有很祥和的地方, 我们要敞开胸怀接纳他, 包容他……”、“@青春飞扬技师学院:2013、2014暴恐事件虽时有发生, 但这只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地维护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维护我们大美新疆!让我们为了孩子的脸上能永远绽放笑容, 老人的眼里不再充满忧愁, 而团结一心, 抵制到底!”这三类议题约占到总数的近60%。而在负面情绪中, 所涉及的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质疑和不满:“爆恐事件描述”、“谴责民族分裂”、“天气情况”、“谴责暴徒”、“事故救援”、“领导人讲话”、“哀悼逝者”、“民族政策”、“地域/民族歧视”等几个方面, 负面情绪多积聚在“谴责暴徒”、“谴责民族分裂”以及“地域/民族歧视”议题上, 如“@BABE豹哥哥:畜生们造完了痛快了么新疆是你越闹越联合抵制你们的地方真的是越来越丧心病狂了恐吓别人家老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自己也有爸妈人作自有天收没有遭到报应也迟早会被抽死。”这三类议题占到总数的近55%。
4 结论
从以上词频分析和语义网分析中不难看出, “5·22暴恐”事件前后, 新疆地区微博舆论场的高频词重合率较低。具体来说, 事发前的正面情绪相比负面情绪在舆论场中占到大多数, 而议题主要集中在“旅游”、“美食”、“美景”。事件发生之后, 负面情绪急剧上涨, 且正、负面情绪的议题皆围绕“5·22暴恐”事件展开。从危机传播的角度来看, 原先的理念已经难以适用, 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 危机信息已经全面得到传播且发酵, 这从一个方面可以解释为何新疆地区开始流传对民族政策质疑的声音。另外, 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 群体极化效果使得民众舆论场中的负面情绪得以放大, 公众在自己的圈子中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领域, 久而久之, 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2]在自媒体中, “信息茧房”这一现象被进一步放大, 人们因为不同的阶层、爱好、价值观等属性聚集在一起, 形成一个个形同蜂巢的圈子, 圈子之间相互隔离, 如此一来, 群体之间的相似性消失殆尽, 而差异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直至彼此之间出现深度分裂, 完全缺乏可沟通性。[3]
作为政府部门, 在应对社交网络中的舆论引导时, 应了解不同圈子的话语体系, 有针对性地设计舆论引导路径。
摘要:2014年5月22日, 乌鲁木齐爆炸事件再次将国人的目光聚焦于新疆地区的恐怖袭击, 本文拟通过词频统计、语义分析以及情感倾向性分析的方法, 对该事件发生后新疆地区的微博舆情进行研究, 并尝试提出突发事件在微博中负面舆论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5·22暴恐,微博,词频,语义网,情感倾向
注释
1[1]马大正, 论百余年来新疆反分裂的几个问题[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年02月:9-16页
2[2]梁锋,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J], 《新闻前哨》, 2013.1:87页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5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新疆地区暴恐事件接连发生,给新疆社会安定和新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简单介绍这些暴恐事件发生始末,分析其潜在原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国内采取相关措施的必要性。以及国外一些国家对新疆暴恐事件的暧昧态度,予以何为。
【关键词】新疆,暴力恐怖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疆暴恐事件回顾
2014年5月22日,7时50分许,有2辆无牌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一早市冲撞群众,此后2辆车发生爆炸起火。截至发稿时已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2013年 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
2013年6月26日凌晨5时50分许,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多名暴徒先后袭击鲁克沁镇派出所、特巡警中队、镇政府和民工工地,放火焚烧警车。2012年 2·28达叶城恐怖袭击事件
2012年2月28日上午,阿布都克热木·马木提在其家中召集恐怖组织成员,确定实施暴力恐怖行动,进行编组、分工,分发刀、斧等犯罪工具,演示实施恐怖袭击的方法。当日下午18时许,带领恐怖组织成员到达叶城县幸福路步行街,持刀、斧疯狂砍杀无辜群众,当场致13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阿布都克热木·马木提被当场抓获,7名暴力恐怖分子被击毙,另1名被击伤后抢救无效死亡。在事件处置过程中,1名联防队员牺牲,4名公安民警受伤。
2011年 12·28新疆恐怖团伙劫持人质事件
据新疆党委外宣办29日透露:2011年12月28日23时许,在新疆皮山县南部山区,一暴力恐怖团伙劫持两名人质。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即出警解救人质。在处置过程中,暴徒拒捕行凶,杀害一名公安干警,致一名干警受伤。公安干警当场击毙暴徒7人,击伤4人,抓捕4人。两名人质获救。
2011年 7·18和田袭击暴力恐怖事件 2011年7月18日12时许,18名暴徒按照预先计划冲入纳尔巴格派出所,手持斧头、砍刀、匕首、汽油燃烧瓶和爆炸装置等,疯狂进行打、砸、烧、杀,杀害一名联防队员和两名办事群众,杀伤两名无辜群众,劫持六名人质,在派出所楼顶悬挂极端宗教旗帜,纵火焚烧派出所。
2009年 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
2009年7月5日晚上,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此次事件中,造成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被毁车辆达260部,其中190部公交车,50多部民用车;受损门面房203间,民房14间,总过火面积达到56850平方米,全市共有220多处纵火点,有两栋楼房被烧毁。
2008年新疆喀什爆炸袭击事件
2008年8月4日上午8时许,新疆喀什市边防支队集体出早操行至一宾馆时,突遭2名作案分子驾车袭击,并引发车上的爆炸物,当场造成16人死亡,16人受伤,2名作案人员已经被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从历年发生的新疆暴恐事件来看,暴恐事件频繁之程度令咋舌,其丧心病狂程度令人发指!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新疆暴恐事件,只是极少数人的暴动。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的反动分子,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
二、国家举措分析
(一)国家应对措施
近年来,新疆连续发生暴力恐怖犯罪案件,造成无辜群众重大伤亡,严重影响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组织力量尽快侦破案件,依法对暴力恐怖犯罪予以坚决打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只要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是从事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活动,都要坚决依法处理。对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搞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分子,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狠抓反恐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形成对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暴力恐怖案件频发势头,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增强各族群众的安全感。为此,国家成立了专门应对恐怖袭击事件的应对部门。加强了新疆各地区的武警巡逻,最大限度地保障新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国家举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分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历史。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故少数人发起的暴力恐怖事件,必为人民所唾弃。国家采取的相关措施,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是人民所希望的,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有力地打压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地巩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而且中国共产党在祖国统一问题的立场上是坚定不移的,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邓小平同志曾说道“凡是中华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所以我们要和党,和政府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战线上。与少数的恐怖分子们,作战到底!国际对新疆暴恐事件态度分析 国际上对新疆暴恐事件发表的声明 国际社会上,基本对新疆暴力恐怖事件持谴责态度,对新疆无辜群众的遭遇表示遗憾和关心。如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马埃斯特罗指出,暴力恐怖分子在火车站制造爆炸,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这种漠视生命、践踏人权的暴行让人极为愤慨,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他表示,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打击恐怖主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巴基斯坦国防大学教授、反恐问题专家哈尤姆·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令人震惊。恐怖分子别有用心地发动袭击,企图借此破坏中国的大好发展局势,扰乱新疆的安定秩序,他们的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但也有及少部分国家对新疆暴恐事件持暧昧态度。如美国在2014年5月22日发生的新疆暴恐事件之前,发表的政府声明时表示。不对新疆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做谴责,而是“督促中国当局”为被捕者提供应有的法律保护,并表示美国“对不断出现的歧视和限制维吾尔人和穆斯林人的报道深表关切”。美国对新疆暴恐事件的暧昧态度,让我国民众不可接受。美国的做法,深深伤害了我国民众对美国的感情。但在2014年5月22日,美国却首次发表对新疆暴恐事件的谴责声明。美国到底予以何为?
国际上对新疆暴恐事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分析
自二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新疆暴恐事件后,国际上发表的对新疆暴恐事件的谴责声明。体现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追求。大家都深深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明白世界和平和地区的稳定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中国向来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故中国的和平与稳定,是世界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是世界人民所希冀的。中国严厉打击新疆暴力恐怖活动,有利于维护新疆的和平与发展,更有利于巩固中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6
关键词:议程设置,网络媒体,昆明暴恐事件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由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沃尔特·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基本构想,随后由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对其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并在《舆论季刊》上发表论文作为他们研究的结论。
现今,大众传媒的环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量上升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人口半数以上为50.3%。因此,当今信息社会毫不夸张地被传媒界称作以微博微信等为主的自媒体时代,传统的传播模式已经逐渐被颠覆。
1 议程设置主体
昆明事件即2014年3月1日晚09:20,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的恶性事件。昆明火车站事件是受众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媒体而得知的。并在了解事件后进行的再一次传播,在传者受众不断地传播和扩展中引起更多的人包括不同的经济团体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人们的极度关注:首先,案件发生后一小时即22:20,新浪播客发布了题为《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见人就砍》图片视频信息;随后,在新浪、腾讯等大型的门户网站中相继出现了该事件的相关报道。在百度及网易新闻首页也有该案件的相关报道。事发后“昆明暴恐案”等关键词已经位列第一,且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在各大网站的点击量也是居高不下。
因此,在网络媒体中,这一事件的议程设置主体是由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参与者共同构成的,这也就包含新闻受众这一群体。在网络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以前该事件只是单一地由大众传媒单方面为受众设置议题,新闻受众仅仅是议程设置的客体;而今该事件最先由网络作为第一平台向受众告知,再由该信息的第一受众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作为自媒体进行二次传播。
2 议程设置的即时性
传统的议程设置特点是长期即综合,但作为统一整体的网络媒体对昆明暴力恐怖事件议程设置的迅速程度是极为明显的,基本上省略了时间差。由网络媒体对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几乎是立显的: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几乎都在谈论关于昆明火车站的暴力事件。
用传播学的术语来讲,议程安排的中心假设是:受到某种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昆明事件发生后的1~2天内,人们对该事件的了解仅限于事发的经过,至于该事件的缘由和最终结果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信息公布。受众在有时间有机会接触到相应媒介的情况下会自主地刷新该事件的动态以获知事件的最新消息。也恰恰是因为各大门户网站将这一事件作为了头条要闻处理,在自动弹出的消息框里也都涉及了该事件的信息,吸引了更多受众的注意和重视。
3 议程设置的方向性。
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事件被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随后,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关该事件的报道中一律采用了“暴恐”字样,使受众明确事件的性质。在整个昆明事件的议程设置中,网络媒体在引导受众思考关于“昆明事件”的缘由时也同时给出了另外的一个方向—关于现实的看法。
网络媒体在基于昆明事件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媒介应该反思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对待?由传媒活动所构建的信息环境并非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但受众并非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接受信息时或自觉不自觉地将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之间画上“=”,如此一来受众比较容易沿用拟态环境的标准来评价核定现实社会,其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差。网络媒介在对新闻事件特别是类似昆明事件进行信息报道时,应该更加理性平衡客观,否则极易造成受众对现实世界认知的失衡。
4 结语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7
2014年3月1日晚, 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中国云南昆明火车站砍杀无辜群众。事件造成29名普通民众死亡, 143人受伤。中国警方在调查后发现这是一起由“疆独”策划组织的袭击事件, 中国政府则在调查后第一时间将此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媒体对“昆明暴恐事件”也进行广泛报道, 但其中的虚假平衡问题, 刻意地淡化暴恐, 同情暴力, 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美国媒体“昆明暴恐事件”伪平衡报道
一些研究早已表明,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危机事件时, 多使用“伪平衡”的报道策略, 即在报道中故意引用对立方的声音, 使报道看似客观, 其实报道目的具有一定偏颇性。如刘立华、毛浩然通过分析《纽约时报》关于“新疆7·5事件”的报道, 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喜好建构两元对立凸显矛盾, 并使用“伪平衡”的声音。 (1)
所以本文选取美国三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关于“昆明暴恐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 并从消息来源、话语引用、引用先前事件进行分析。
(一) 选取样本
事件发生当日至后续几天是报道数量最为集中、报道程度最为激烈的时间段。“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于2014年3月1日, 告破标志为2014年3月6日, 所以本文搜集2014年3月1日至3月6日间三大报关于该事件的报道。最终获得21篇新闻报道, 其中纽约时报8篇, 华盛顿邮报8篇, 洛杉矶时报5篇。
(二) 样本分析
1. 消息来源。
通过对相关报道的统计,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媒体在“昆明暴恐事件”的信源上非常依赖事件发生国, 17篇来自于中国, 3篇美国, 1篇来自其他机构。因为事件发生在中国, 消息来源的选择倾向表面上体现美国对事件发生国信息的尊重与还原。但是, 在8篇引用自新华社的报道中, 三大报总是会加上定语, 如“Xinhua, the state news agency (新华社, 政府通讯社) ”。在美国文化中, 官方的、国家控制的媒体是被认为没有独立性的媒体, 其潜台词是“不可信的”, 可见这些定语对于中国官方消息的偏见性建构。
2. 话语引用。
在话语引述中, 18篇报道在对“昆明暴恐事件”的定性上, 均同时引用“恐怖主义立场”与“民族冲突立场”。另3篇报道则直接对中国少数民族政策表达质疑。在具体话语表达上, 倾向性更加明显, 如《纽约时报》在对恐怖主义的定性打上引号, 这对事件冲突的建构具有一定隐射, 并在昆明受害者的话语引用中, 直接使用“应让维吾尔人独立”, 来凸显昆明事件的根源在于中国民族矛盾。
3. 引用先前性事件。
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中, 引用先前性事件的报道共有16篇, 其中8篇提及2013年天安门撞车事件, 14篇提及中国政府少数民族政策。三大报倾向于对事件背景与事实的均衡报道, 以凸显中国政府少数民族政策的压迫与维、汉民族的矛盾密切相关, 从而隐射昆明事件的发生原因。
从上分析可看出, 在“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中, 美国三大报策略性的使用平衡原则, 对各种语言资源进行建构, 从而使这起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公认的“恐怖主义事件”, 成为一起少数民族反抗中国政府的“民族矛盾事件”, “平衡原则”成为美国媒体表达自身倾向性与观点的工具。
三、美国关于恐怖主义虚假平衡报道产生的原因
平衡报道, 是在复杂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记者需要兼顾多方观点, 将多面的观点与事实同时报道, 以便公正准确的传递信息。但近几年, 在关于中国的暴恐袭击的新闻报道 (如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 中, 美国虚假平衡报道的现象频繁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 恐怖主义定义长期混淆不清, 是恐怖主义伪平衡报道产生的前提。目前在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上, 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均未达成一致。国内学者胡联合在其论文《当代世界恐怖主义与对策》中罗列出51种“恐怖主义”的定义 (1) 。而萨义德则根本不认同恐怖主义一词, 认为它已经成为一个不需顾及历史、语境、社会等的词汇, 并主张消除“恐怖主义”这个名词的派别意义和意识形态内涵。
其次, 恐怖主义伪平衡报道带来的争议性, 有利于媒体吸引受众。魏茨曼在《国际恐怖主义的新闻价值》中, 通过对恐怖主义的新闻价值分析发现, 媒体报道某一恐怖事件时, 不同的媒体会通过事件的某一方面进行渲染加工, 如凸显其中的暴力血腥或事件的背景分析, 以满足受众的兴趣。恐怖主义伪平衡报道正是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 通过给争议双方平等的地位, 使恐怖主义充满冲突性与戏剧性, 以提高报纸的发行量与关注度。 (2)
再次, 美国的全球反恐策略是美国媒体建构恐怖主义伪平衡报道的根本原因。“911事件”的发生, 促使小布什政府将美国全球战略向反恐方向进行调整——2002年9月提出的《美利坚合众国国家安全战略》, 将反恐和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对此, 美国重新制定了国家安全战略基本内容: (1) 确定国际恐怖主义是美国的直接威胁, 以后又扩展到所有支持、包庇和滋生恐怖主义的国家与暴政; (2) 将本土防御列为优先目标; (3) 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 从遏制和威慑转向预防性干涉。在美国确立全球反恐战略的过程中, 美国政府以反恐画线, 利用媒体建构恐怖主义的邪恶特质与美国同仇敌忾的观念, 以求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和霸权地位。凡是威胁美国的安全和利益构成威胁的行为, 都被美国认定为“恐怖主义”, 而敌对国家境内的恐怖主义行为若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却被美国称为“民主运动”或“民族独立”。俄罗斯境内的车臣问题、中国的“东突”分子都被美国为是“民族独立运动”。因此, 所谓的“恐怖主义”只是美国媒体构建的一种媒介镜像, 是一种符合美国利益的意识形态。媒体通过伪平衡策略将“昆明暴恐事件”建构为富有争议的民族冲突, 更符合美国政府的全球反恐战略与美国的既定利益。
四、结语
美国三大报在对于“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中, 刻意运用平衡原则:中立的采纳事件发生国的消息来源;均衡采用“民族矛盾视角”与“暴恐袭击视角”建构事实;均衡的采用“事实”与“背景”相结合的报道。看似中立客观, 实际上却是一种虚伪平衡报道, 它从根本上忽视了暴恐事实, 将原本简单清晰问题模糊化、复杂化, 并带有倾向性的隐射中国“民族矛盾”问题。
这种关于恐怖主义的虚假平衡报道的产生, 不仅缘自恐怖主义概念的模糊不清, 媒体与恐怖主义的共生关系, 而且也是因为布什政府单边主义膨胀的全球反恐战略。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在新疆、西藏等领土主权问题上产生不少摩擦, 中国对新疆和西藏的控制, 影响了美国进入亚洲中心内陆岛的布局。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面前, 全球反恐话语体系让位于“中国威胁论”话语体系, 因此昆明事件未被纳入美国的恐怖主义报道策略之中。
这种新闻偏见不仅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媒介伦理, 还促进了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衡。而作为被报道的对象, 我国要更加积极地做好对外信息传播, 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形成能够与之对抗的信息流, 在与西方媒体的博弈中找到平衡。
摘要:以话语分析为基础, 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对“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为样本, 解读美国主流媒体在中国恐怖主义事件报道中使用的话语策略与原因。研究发现, 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昆明事件中, 喜好突出背景, 凸显民族矛盾, 呈现“伪平衡”的声音。
关键词:昆明暴恐事件,恐怖主义,平衡原则
注释
11刘立华、毛浩然:《在话语分析视域下的西方媒体中的当代中国故事——以〈纽约时报〉为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年第5期。
21胡联合:《当代世界恐怖主义与对策》, 东方出版社, 2001年。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8
随着网络的发展, 互联网早已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本文借助框架理论以凤凰网和天山网在2014年的恐怖事件的报道为例, 比较疆内外网络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新闻的不同之处, 分析双方在新闻框架构建方面的异同和优劣, 网络媒体如何加强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二、凤凰网与天山网关于2014年“暴恐事件”报道框架分析
对于凤凰网与天山网报道框架的研究中, 我们对文章数目、文字篇幅、报道的基调和报道方式、新闻来源、报道主题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暴恐”的报道主题分析
本文将所收集到的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暴恐事件”的新闻报道, 按照报道主题的不同进行分类, 大概可以分为:事件动态、官方行动、各界关怀、事件评析、社会情况这5大类, 这些类目相应地反映着凤凰网与天山网在“暴恐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观点以及各自的报道框架。
对于凤凰网而言, 除了对“事件动态”的密切关注, 还积极对事件做出评论, 关于“事件评析”的报道共有61条, 占报道总数的24%。在整个报道过程中, 凤凰网也十分重视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 预测政府会采取的行动, 表达对暴恐分子的行为的谴责等。天山网排名第二的报道主题是“官方行动”, 一共15条, 占报道总数的13%, 这与天山网是新疆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媒介组织是分不开的, 相比于凤凰网, 它本身拥有更多的宣传职责, 积极报道“各界关怀”有利于稳定民心。凤凰网也很重视对“官方行动”的报道, 共有29篇, 占报道总数的12%。凤凰网与天山网对于“社会情况”的报道, 在所有报道中都是最少的。
2. 网络媒体新闻报道数量的统计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截取的新闻时间段是从各个“暴恐”事件发生一直到2015年的3月15日。经过收集、整理, 汇总出了凤凰网与天山网对2014年的“暴恐”事件报道的数量。凤凰网的相关报道数量共有251篇, 天山网的报道数量共有117篇, 凤凰网的新闻报道数量大约是天山网的2倍, 可见在暴恐事件的关注度上凤凰网要高于天山网。经过前期的统计发现, 在事件发生的二到五天时间里, 凤凰网的消息更新更快, 更新内容的范围更广, 几乎每天都有五篇及以上的报道, 内容丰富, 包含有消息、评论、深度报道等。
3. 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暴恐”报道方式的具体分析
报道方式, 也就是报道的体裁。不同的报道方式承载着不同的信息, 表达不同的观点, 也满足了受众多方面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在本文中, 我们将报道方式分为消息、深度报道、评论、其他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两网在报道过程中, 深度报道的数量与评论的数量基本一致, 没有特别明显的数量之分。这两种体裁的使用需要建立在对新闻事实的挖掘与对新闻原因的思考上, 着重点在于“深”与“精”, 而不是“快”与“便”, 因而, 与写消息相比, 就有一定的难度。不论是凤凰网还是天山网, 消息的报道数量是评论与深度报道数量的和的一两倍及以上。消息过多而评论与深度报道较少的现象反映了两个网站缺乏对事件的深层次分析。
4. 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暴恐”报道基调的具体分析
报道基调指的是新闻报道所体现出来的倾向, 它反映了新闻记者或编辑对该新闻的看法, 也表现了媒体对这篇报道所采取的立场。对于2014年的这四起主要的暴恐事件来说, 凤凰网的报道多以中立为主, 其次是正面报道, 负面的报道最少。天山网多以正面报道为主, 天山网的中立报道数量较少, 负面报道每次只有一两篇或没有。
5. 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暴恐”不同消息来源具体分析
消息来源是在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分析材料的来源, 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 从何而来, 由谁提供。在本次研究中, 我们将消息来源分为以下几类:目击者、权威、事件参与者、网民、其他。
凤凰网所采用的消息中, 排名依次为权威、事件参与者、网民、目击者。天山网所采用的消息来源中, 排名则为事件参与者、权威、网民、目击者。凤凰网与天山网都比较重视权威、事件参与者、网民这三个消息来源。在消息来源中, 权威人士与事件参与者的比例是最大的。来源于事件参与者的报道在凤凰网中, 大约占报道总数的10%, 在天山网中, 可占报道数量的25%, 事件参与者包括在场警察、医生、伤员等, 对他们的采访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暴恐事件。
天山网各方面的消息报道比凤凰网更均衡, 体现了消息来源的多样化。在报道中, 凤凰网与天山网两个网站对目击者的报道都是最少的, 因为不同的人的说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就如老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 对目击者的采访很可能是不真实的报道, 因此, 除了还原事件的现场或者能采访到较多的目击者外, 此方法一般用的很少。
三、对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暴恐”报道的总结
两个媒体网站基本上实现各自的新闻框架。对比起来, 凤凰网的新闻框架提倡全面、客观、中立, 能够吸引网民的喜好、阅读, 政治宣传、教化功能较弱;天山网的新闻框架跟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 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甄别, 营造权威的把关行为。相比较而言, 除了以上分析的不同新闻框架外, 二者都还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在具体新闻生产过程中对于客观、时效、真实性的追求。
四、结语
如今,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体来获得新闻消息, 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也开始通过网络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与活动空间。可以说, 在未来的时间里, 网络媒体将会承担更多的新闻报道的责任。在互联网媒体将议程设置、舆论、影响政策等方面得到释放的能量, 而形成的影响力是权威和市场性相结合的产物。在读者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 网站应该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 把握住自己的知识权威的声音, 才能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上发挥主导作用, 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才能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 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摘要:本文借助框架理论,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 研究凤凰网与天山网对2014年国内发生的暴恐事件的报道框架。本次研究围绕两网对于2014年的暴恐事件的报道数量、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新闻来源进行框架的建构, 比较凤凰网与天山网的报道差异, 归纳出疆内外媒体对于暴恐事件报道的框架结构与规律, 对于以后疆内外媒体如何报道此类突发事件起到一个启示的作用。
关键词:凤凰网,天山网,暴恐,框架理论
参考文献
[1]盖伊·塔奇曼著.做新闻[M].麻争旗等, 译.华夏出版社, 2008.
[2]赛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M].曾静平, 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3]臧国仁著.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湾三民书局, 1999.
[4]胡涛.框架视域下的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报道分析——以广州六份日报对美国“12·14”枪击案报道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 第8期, 2013:103-104页.
突发事件暴恐事件 篇9
暴恐事件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 跟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事件爆发后,各国媒体对这次暴恐事件都进行了报道。 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进行对比,以此展现两者对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建构, 进而揭示新闻生产与社会现实及社会语境的关系。
一、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1915 年,奥地利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专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先提出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区分开来。 他认为语言是互相差异的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语言的个人声音表达。 一般认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河。
二战后, 伴随着结构主义的思潮和批判学派的全面兴起,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都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话语与意义的研究上来。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 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人们运用知识规训和控制社会, 话语也就转化为统治和控制的实践。 梵·迪克将话语分析引入新闻传播领域,提出新闻话语分析,并在研究中提出两个描述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 文本视角是对话语结构的分析;语境视角则将新闻制作过程、新闻价值、新闻话语制作的认知与加工引入新闻话语的研究中, 以期通过对新闻文本与语境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进一步揭示社会权利关系对话语单位形成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本文主要采用话语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话语分析主要借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比较研究就是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在这次暴恐事件中的不同报道,揭示中西方媒体在冲突事件中的构建方式和方法。
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为《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也是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 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赢得大量读者的普遍信赖。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最大、 最老的报纸, 也是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之一,尤其擅长报道美国国内的政治动态。
本次研究的样本抽取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进行。 巴黎暴恐事件发生于2015 年11 月13 日,一般媒体都会在暴恐事件发生的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集中进行报道。 因此,研究将样本抽取时间锁定在2015 年11 月13 日至11 月30 日。 首先分别进入《 人民日报 》 和 《 华盛顿邮报 》 的官网, 输入 “ 法国暴恐、法国或反恐、暴恐”和“terror in Paris /terrorism/terrorist/Paris’s attack/attack” 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章, 得到符合要求的样本。 其中《人民日报》的有效样本为16 篇,《华盛顿邮报》的有效样本为27 篇。
三、文本视角分析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构建的环境是一种“拟态环境”。 它不是对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的环境。 梵·迪克在新闻话语的分析中将新闻格局分解为五个常规范畴:常被放在开头位置以突出文本最重要的话题或主题的总结、主要事件、背景、主要新闻事件造成的后果、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或记者本人对新闻事件的公开评价。 这里我们主要从标题、 词频和主要事件建构三方面对巴黎暴恐事件报道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
(一)标题
梵·迪克认为总结“又分标题和导语两个次级范畴,它们一起被用来表达主要新闻事件”[1]。 “从认知的角度说, 标题信息和导语对随后的阅读和理解过程起监控作用。 ”[2]新闻标题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概括,是新闻文本的宏观结构。 综观此次暴恐事件的报道,《人民日报 》和 《华盛顿邮报 》在标题的使用上,后者采用冲突性词汇较多。 27 个标题中,含有attack(进攻、攻击)、attacker(攻击者、进攻者)、crackdown(镇压、打击)、war(战争)、raid(突击)、defends(保卫,防守)、fight(战斗)、provoke(挑起,使愤怒)、explode(爆发,使爆炸)、provoke(挑起,煽动,触怒)、intersection(切断)、assault(攻击、袭击)词汇的标题有19 个,超过总数的70%,呈现出暴恐、反恐的冲突性主题。 同时,《华盛顿邮报》使用的标题大多简洁凝练,富有冲击力,仅有一篇报道使用了副标题。 而《人民日报》的16 篇报道中, 有9 篇报道的标题采用了引题加主题或主题加副题的形式,颇具导语性质。 这样的标题虽然能将更多的信息传递出去,但相对而言冲击力较小。 标题中虽然有“袭击案”“谴责”等词汇,但频率不高,冲突意味少。 例如,《法国加紧侦破系列恐怖袭击案———我驻法国使馆确认, 一名中国公民在袭击中受轻伤》《就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习近平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李克强向法国总理瓦尔斯致慰问电》。 这样的长标题包含的信息量多,将事实清楚、客观、冷静地进行传播,显示了报道者急于把信息传递出去的愿望。 标题是新闻生产者对新闻事实的概括, 两大媒体标题上的差异也显露出标题制作者对新闻事实的基本判断存在一定差异。
(二)词频
梵·迪克认为,新闻文本的语义结构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他将话语的语义微观结构(或称“微结构”)解释为话语局部的“命题集合”,即命题与命题之间的组合关系。[3]为了研究的方便,这里选择词频作为分析对象。
词频(term frequency,TF)指的是某一个词语在该文件中出现的次数。 本文从样本群中提取出现次数较高的关键词, 然后使用查找功能统计该词在样本群中出现的次数,获得该词在样本群中的总次数。将总次数除以样本群数量, 获得的平均值就是平均每篇频次, 也就是本次研究的词频, 统计结果如下表:
在《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法国”“袭击”出现频率均比较高。 前者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后者是发生的主要事件,话语聚焦与报道重点吻合。 但是,“恐怖主义”“反恐”“打击”“伊斯兰国”“叙利亚”“欧洲”“官方”“警察”这些关键词的词频差别比较大。 “恐怖主义”“反恐”“打击”三个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的排名比较靠前,而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Europe/European、official、police排名比较靠前。 同时,分别将“欧洲”“官方”“警察”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进行搜索,这些词的词频却非常低。
这次暴恐事件中,法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恐怖主义分子是暴恐的制造者。 在新闻报道中,伊斯兰国、叙利亚往往作为恐怖主义的一方出现,而欧洲、官方、警察往往与法国站成一列,作为暴恐的受害者往往也是以反恐方出现。 统计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中, 以法国为代表的反恐方和恐怖主义方阵出现的频率基本相当,前者是8.69,后者是7.63,而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两者之比为25.17:7.29,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5 倍。
新闻写作过程中, 词语的使用跟使用者的目的密切相关。 词语的使用不同,表露使用者关注重点的差异;词频的差异,表露使用者关注程度的差异。
(三)主要事件建构
同一事件,不同的媒体可能有不同的构建,这样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媒介景观就会不一样。 仔细阅读《人民日报 》和 《华盛顿邮报 》的新闻报道,前者在报道中使用官方话语较多,对事件表态的内容比较多。16 篇报道中,紧紧围绕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怎么说、怎么做,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俄罗斯有何反应,中国领导人如何表态这些方面进行宏大叙事。 比较而言,《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时,细节刻画和现场描写比较多。 例如, 记者在In aftermath of attacks, a landmark is shuttered一文中写道: “Everyone was running, jumping over tables. Things were being smashed.”(每个人都在跑,从桌子上跳过去。 东西被打碎了。)在Assault on Paris: More than 140 killed一文中也有这样的细节描写:“Witnesses said three or four men, clad in black, used assault rifles to mow down audience members, shooting some as they dove to the floor seeking safety.” “Government personnel guided survivors of the attack, wrapped in gold-colored heat blankets, down the street to waiting buses.” (目击者说,“有三四个人穿着一袭黑色衣服,用突击步枪扫射观众。 就连那些趴在地板上以求安全的人也没有放过。 ”“政府人员让袭击中的幸存者裹上金色的毛毯, 将他们带到大街上去等待巴士。 ”)
另外,《华盛顿邮报》对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成长环境、 周围人的反应和评价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报道。 在分析暴恐事件的社会影响时,分别从旅游业、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际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具体介绍。 细节刻画和现场描写不仅可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与可读性,还能有效拉近记者与(潜在)读者的距离,进而以小见大揭示事物的深层含义。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敌人,是影响当前国际社会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获得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这也是获得媒体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契机。 暴恐事件中的细节描写和现场刻画可以更好地凸显新闻的真实性,营造记者就在现场的情境,增强报道内容的可信度,获得媒体公信力。
四、语境视角分析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必然受其所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 ”[4]语境视角分析就是指通过对话语结构的认知来探讨新闻报道背后的大环境。
(一)消息源
新闻报道为了客观中立,除评论类题材外,往往不允许记者在文中直接发表观点和意见。 新闻报道者往往通过对消息源的选择, 曲折表达自己的倾向和意见, 这也是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媒体操作的基本策略之一。
引语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消息源。 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媒体在消息源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取舍。 对这次暴恐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 在 《人民日报》抽取的样本中,直接引语较少,间接引语中绝大部分来自官方。 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政府及其相应机构都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信息来源权威性强,可信度高。 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不仅有官方的消息来源,还有记者、专家和普通百姓的声音。 下面是其中几则消息源的典型代表:
“It was a bloodbath,” Julien Pearce, a radio reporter in France,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CNN.“They didn’t shout anything. They didn’t say anything,” he said of the assailants.“They were just shooting people.”(朱利安·皮尔斯是法国一家电台的记者。 他在接受CNN采访时说:“这是一场血腥屠杀。 ”“他们什么也没喊,什么也没说,他们只是向人们射击。”当谈到袭击时,他这样说。)(Assault on Paris:More than 140 killed,2015/11/14)
“One factor they would think about is, can they get more countries involved?” said J.M. Berger,an expert on terrorism and co -author of ISIS: The State of Terror.(“是否会让更多的国家卷入其中,这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 ”J.M.伯杰如是说。 他是一名反恐专家,曾跟人合著了《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国家》一书。 ) (In Paris, an intersection of tragedy and every day life,2015/11/16)
“I was outside smoking a cigarette when I saw some people coming towards us saying an attack was going on at the Bataclan,” said Charlotte Baudoin, a 29-year-old event manager. “So everybody ran back inside the restaurant and they locked the doors. We stayed inside for 50 minutes with the lights off. Then they told us to leave, but we did not feel safe on the streets.”(29 岁的夏洛克·博杜安说:“我出去抽烟的时候看到一些人向我走来, 他们说巴塔克莱恩发生了恐怖袭击。 于是,大家都跑回宾馆,锁上门,关了灯,在里面待了约50 分钟。 后来他们让我们离开,但当时我们觉得街道并不安全。 ”)
“I think it should be closed for security reasons,” said Eloise Lozada, a 51-year-old tourist……“It’s exactly what the terrorists want, for people to be frightened. In order to show these people that they are not afraid, life should go on,” she said.(“为了安全起见,我认为应该关闭它(注:这里指的是埃菲尔铁塔)。 ”51 岁的游客埃路易·洛萨达说,“恐怖分子就是想要人们害怕。 为了告诉他们我们并不害怕, 我们就应该像往常一样地有条不紊。 ”)(In aftermath of attacks, a landmark is shuttered,2015/11/16)
吉登斯认为, 新闻报道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世界有着特殊联系,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在引导一种理解,它重新建构了我们的日常世界。[5]新闻报道中一元和多元的消息源既引导着大家对报道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也重构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新闻管理体制。
(二)事件解读
暴恐事件发生后, 这两家媒体都对事件进行了报道,都将事件认定为恐怖主义活动,但两者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存在差异。
2015 年11 月15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生命安全》的新闻评论。 文章中这样写道:
世界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政局持续动荡,这两大根本问题不除, 世界就难以有持久安宁。 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是各国能不能攥紧发展这把钥匙的问题。 实实在在帮助贫困世界发展起来,切切实实帮助动荡地区得以自主建立秩序,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外交等各个层面采取系统性战略和联合行动。
任何形式的激进主义都是危险的,只有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才能彻底驱散恐怖主义的阴霾。 当务之急是与国际社会一道, 进一步坚定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
综上可见,《人民日报》主张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来对待恐怖主义,认为恐怖主义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
但是2015 年11 月16 日,《华盛顿邮报》在题为In Paris, an intersection of tragedy and everyday life的文章中这样报道: “They pickedanice cross -section of basic, everyday life,” said Patrick M. Skinner, a former CIA case officer who is director of special projects for the Soufan Group, a New York-based intelligence firm.“And they want to terrorize basic, everyday life.” (“ 他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总部位于纽约的情报公司Soufan集团特别项目部主任、 前中情局官员帕特里克·M.斯金纳说,“他们就是想要给日常基本生活带来恐慌。 ”)
11 月19 日, 在文章After raid, experts comb the debris for clues中又写道: “We are at war against terrorism, terrorism which declared war on us,” Hollande said at a meeting of French mayors.“It is the [Islamic State] jihadist organization. It has an army. It has financial resources. It has oil. It has a territory.” (“ 我们应该开展反恐运动, 恐怖主义已经向我们宣战了。 ” 奥朗德在法国市长会议上说,“它是伊斯兰国家的圣战组织。 它有军队、经济资源、石油和领土。 ”)
“It has allies in Europe, including in our country,” he continued, “with young, radicalized Islamist people. It committed atrocities there and wants to kill here. It has killed here.”(“它在欧洲国家有盟友,甚至在我们国家都有,”他继续说道,“就是那些年轻、 激进的伊斯兰人。 他们在那里实施暴行,还想杀到这里。 现在,他们已经杀到这里来了。 ”)
这样的言论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占有不少篇幅。 显然,这里并不是从经济角度来探讨恐怖主义的成因。 《华盛顿邮报》通过直接引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恐怖主义是由人的本性和深入骨髓的暴力文化导致的,这些人先天就有暴力倾向,本质上就想破坏社会。
两大报纸不仅对恐怖主义的解读不同, 同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也存在差异。 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 中国政府认为应该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促发展才是最根本的。 但是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法、美两国政府认为暴恐事件是一场恐怖分子制造的战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以暴制暴”。 这两种解决方案中,前者的解决方式重和平,冲突意味少;而后者的解决方式重武力,带有强烈的冲突性。 新闻话语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是“各种社会权力团体争取意义解释权的意识形态战场”[6]。 两大媒体的这些差异,更多反映的是其背后的权力国家对解释权的争夺, 带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印痕。
四、结论与讨论
新闻客观只是相对的概念。 新闻生产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词汇、 主要事实的选择完成新闻文本的建构,故而造成同一个客观事实往往会有不同的媒介景观。 《华盛顿邮报》在此次巴黎暴恐事件的报道中,从标题选用及现场描写、细节刻画上都具有较强的冲突性,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吸引更多的眼球。 因此,《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效果上更胜一筹。 但它也暴露了美国媒体对待恐怖袭击事件的双重标准。
新闻生产过程中, 新闻生产者的选择倾向和偏向不是一个个体行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往往起支配作用。 美国是当前国际社会的霸主国,将人权、民主置于统驭一切的至高位置,并以此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 而中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将“秩序、稳定、安全”放在第一位。 因此,暴恐事件发生后,《华盛顿邮报》和《人民日报》在权力结构的作用下,对消息源的选择和新闻事件的解读呈现出差异化处理,两国媒体在各自政府的合力作用下完成了对客观事实的不同定义。
巴黎暴恐事件既是关乎人类社会的重大话题,当然也就成为各国媒体争夺话语权的一个竞技场。美国媒体在新闻业务上的高水平很容易使其报道的议题以放大镜般的方式引起关注, 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而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以弥散方式发挥作用,进而转化为统治和控制的实践, 这也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生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美国的“恐怖主义”是建立在“主我”立场上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该警惕美国政府打着“反恐”的幌子践踏别国主权,推行自己的霸权主义。
摘要:2015年11月,法国首都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后,各国媒体给予了极大关注。从文本和语境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权力结构的作用下,对消息源的选择和新闻事件的解读呈现出差异化处理,两国媒体在各自政府的合力作用下完成了对客观事实的不同定义。
关键词:话语分析,《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巴黎暴恐事件
参考文献
[1]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2]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3]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4]Reah D.The Language of Newspapers[M].London:Routledge,1998.
[5]塔奇曼.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