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2024-11-04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1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80×2060×40300×7030×80

12×40330×2240×260×3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31×3123×33

22×2412×41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五.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通

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

同学们,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千克和克,上节课让你们到商店调查那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各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二、实践操作

1、猜一猜

今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什么?老师也带来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袋子让学生猜一猜)打开袋子验证。想知道一些什么吗?(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千克苹果?)

想知道有多少个苹果怎么办?(数一数)想知道有多少千克苹果怎么办?(称一称)

2、动手实践

(1)教师称苹果的重量。

你们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1千克)

我们一起数一数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

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2)分组活动。

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并且把数的个数填在表格里。然后展示在黑板上。

(3)请小组长上来汇报情况。

(4)看着这些表里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各种、蔬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

3、估一估

(1)出示教师带的梨,你们能估一估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为什么?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谈话:都是1千克,但是大小不一样,所以个数也不一样。、

4、称体重。

(1)先认识秤,然后分组称。称完后填在表格里。

(2)阅读“你知道吗?”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并结合进行健康教育。

三、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加和减

一、知识技能:

a)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b)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c)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数学思考:

1、重视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

2、强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

3、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

1、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教材在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都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购物情境,引发学习口算的需要,让学生探索和学会相应的减法,从而将数学与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也是通过购买一套服装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其次教材重视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教材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再次教材强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启发学生在交流中整理思路,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获得正确合理的算法,并逐步学会比较、体会哪种算法更加合理、有效。

六、课时安排:8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8-1)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出示商店图。

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贝贝和玛丽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各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

2、提问:书上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贝贝应付钱:44+25=    玛丽应付钱:44+38=

4、贝贝和玛丽都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会帮助他们计算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5、集体交流反馈。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哪种算法。

6、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二、巩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

三、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回家后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8-2)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情境图。谈话:欢迎小朋友再次光临玩具店。上一次我们在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应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柑橘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 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 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 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38-25=     44-25=     44-38=

二、主动探索:

1、探索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口算38-25,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讨论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那种算法?

2、用上面的方法完成44-25。

3、比较38-25和44-25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试一试。

尝试完成44-38,完成后同桌交流,在指名说说不同的口算方法。

5、小结。

二、巩固深化 完成想想做做。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回家后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后记:

两步计算的实际应用题(8-3)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都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吗?这节可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妈妈问: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你从中知道那些信息?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2)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那么,你们想一想,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化除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最后根据问题写上问号。

(3)谈话: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做在草稿本上。

(4)交流: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有不同的算法吗?(不要求一题多解)

2、教学试一试。

(1)如果把问题改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2)问:问题改了,线段图要改吗?怎样改?

(3)学生解答。做完后交流。

3、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1-3题。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4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学习难点:一位数乘法中能否正确的连续进位。

一、自主学习

自学62页例外

1、每箱饮料()瓶,24箱饮料一共()瓶

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3、自己尝试用列坚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15×3=45×3=345×3=

2读教材第62页,理解题意。完成教材“做一做”。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要(),从()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哪一位上如果有进位数,不要忘记()进位数。

三、达标检测:

1、38×6=33×4=65×8=314×5=688×8=

2、有一养鸡场有鸡65只,5个这样的养鸡场有多少只鸡?

3、判断下列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475155

×6×8

-----------------

24201240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6、7、8题。

2、拓展提高

观察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999×1=999

999×2=

999×3=2997

999×4=3996

999×5=4995

﹍﹍

999×8=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4

13867545222chenjian012345@163.com

一、设计思想

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继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口算乘法引入。教材呈现的内容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在让学生知道“整十数乘一位数”这样一种思想基础上,运用本课知识迁移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相似问题的解法。

4、作业设计,针对性强。

作业是检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本课习题为雏形,出了几个相似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完成本堂课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口算乘法的小结和深化,利用学生常见的事物,如买东西算价钱,估计动物的重量,进一步巩固学生口算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以后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多位数乘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但学生对自己计算方法的表述有些困难,教师要在方法的总结上要加以适当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训练,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如买东西,估重量,抽象为数学过程,这是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掌握掌握口算的方法,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合理解释估算的过程。

五、重点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在本课中,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如何估计数字,是大估还是小估,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及手段

本课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优良环境,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问题能力、数学探索意识和数学探索能力、数学交流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结合多媒体,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七、课前准备

学生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对前面新课进行复习,对习题要求预习。

教师准备幻灯片

八、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计算,口答:(出示幻灯片)

10×4=10×6=300×4=500×6=2000×7=3000×5=38×4≈32×9≈78×3≈93×6≈468×4≈906×8≈

(让学生讲解估算过程,点出大估、小估)

2)计算:(出示幻灯片)

28+6=56+5=35+7=87+6=78+9=45+8=(为课本上的第8题口算作铺垫)

2、合作学习,巩固算法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第8题。(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的意志)

2)指导学生完成第9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每辆车的价钱是90元,买4辆车表示什么?即是几个几?

请学生列式口答(教师版书)。

教师总结:总价=单价×数量,注意单位是“元”。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道如何计算一定数量相同单价的物体总价。)

练习:长城小学一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刚好有80人,请问学校里一共有多少学生?

改:儿童三轮车每量的价格是92元。幼儿园要买4辆,准备了360元够不够呢?

这个题目中,要求学生去用估算解决问题。在估算的过程中,又要注意,这里只能把单价适当地估小(变成90)。使学生体会到,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

3)指导学生完成第10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你想野牛的体重应该如何求解?解答后进行交流(教师版书)。

请学生回答你是如何估算的?(点出小估)

如果把东北虎体重改成265千克,那应该如何估算这野牛的体重呢?

(强调“四舍五入”的思想,把265估成整百数应该看成300来估算,这里利用了大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总结):在估算过程中把二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而另一个因数不变;还应使用“≈”。

(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回忆和巩固了估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提高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11题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是先告诉我们积,再让我们去求两个因数,并且一个因数是一位数,另一个因数是整十数,问我们满足这种条件的因数有几种?)

让学生尝试列出满足要求的算式,比一比,谁写得多又正确。

交流结果。(教师版书)

你有什么办法把所有算式写出来,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可以从小到大地想,如3×80=240,6×40=240,40×6=240,80×3=240;也可以找对子,如先找到3×80=240,就能找出30×8=240同样6×40=240,60×4=240。

(渗透数学思考方法:逆向思考,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

3)指导学生完成第12题

请学生看表,能看懂这张表吗?(每个空格代表经过几个月后,张宏节省了多少钱。)

请学生口答表中数据。

张宏半年节省了多少钱应该是指什么?(到了第6个月,已经是半年所节省的总数了,每个月节省20元,半年即6×20=120(元))

(本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同时也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和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4、课堂小结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估算要注意的地方。

九、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习题课

9、40×9=360(元)

答:一共需要360元。

总价=单价×数量

改:92×4=?

90×4=360(元)(小估)

10、213×3≈600(千克)

200×3=600

答:这头野牛大约重600千克。

改:265×3≈

300×3=900(大估)

自由版书

四舍五入

十、作业设计

1、计算

40×9=30×6=700×4=500×2=3000×8=8000×7=

2、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我告诉大家曹冲用了8块大石头,每块石头大约有490千克左右,请问大家,这大象大约有多重呢?

3、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180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研讨1: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践中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把生活实践和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研讨2:如何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

研讨3:如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研讨中,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数学思想,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方法。

参考资料:

刘亚军:《口算乘法》说课

www.kd110.net/bbs/dispbbs.asp?boardid=190&id=13480

姜久明:《“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教学广角网

www.cnjxgj.com/xxsx//7394.html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5

课    时 第 3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设计理念 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经历运用乘法进行估算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针对各类信息提出乘法问题,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猜一猜够不够。

探究得出估算方法: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 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经历运用乘法进行估算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自由发言。

完成课堂作业。

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8×29≈240

答:带250元够买门票。 教

教学内容 练习课 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4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使学生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中,体会到乘法来自于生活,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题,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举例吗? 学生回答并举例。 回顾刚学过的新知识。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 1、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案。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3、用多种方法解决。

4、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使学生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中,体会到乘法来自于生活,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发言。

四、作业 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计 练习课 教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6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 标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

1、4×7-28=             34-5×6=              4×8-24=

2、在(  )里最大能填几?

( )×6 < 57    ( )×7  < 43   ( )×5 < 38               4×<  31            8 ×( )< 26      9×( )< 60

1、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二、练习

1、用竖式计算。

37÷4           49÷6          32÷5           25÷7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 )

(2)33÷7=5……2                 (      )

(3)63÷8=7……7                 (      )

(4)5×6+4=34

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3、当师傅。(完成教材第54页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4、把计算卡片分一分。(第54页第7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5、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形,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明确题目中求彩带的长就是求“3×8+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全课总结。(略)新课标第一网

四、补充思考。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枝?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10月18日

《课堂》P18       《特训》P35-37第1-5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平均数例1、2(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3)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篮球,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一二组叫开心队,三四组叫幸运队,每队选出3名代表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

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开心队:9、13、14,幸运队:12、14、16)

2)生计算每队的结果。师宣布:“通过比总数,开心队拍了42个,幸运队拍了36个,开心队胜了。”

3)这时老师请求加入乙队,现场拍球5秒种,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老师又一次重新宣布乙队为获胜队(乙队抗议)

4)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生提出求平均的方法,师肯定其方法,告诉学生:当比总数不公平时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

2)怎样计算每个队拍球的平均数?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计算的方法:(8+13+14+12)÷4和(11+14+16)÷3

3)学生计算结果(有余数时用近似数表示):幸运队大约是12,开心队大约是14---要使人数少的那队平均数大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开心队称甲,幸运队称乙)

1)师: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除法)用什么除以什么?

小结: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师以乙队的平均数为例追问:12表示什么?

生: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

师:你怎么认识理解12这个数?这个数与乙队每个选手实际拍的次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是某某拍的吗?是拍得最多的吗?还是拍得最少的呢?

拍得最多的是14个,怎么变成了12个?拍得最少的怎么也变成12个?

生:把多的给少的师:你们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生接:平均了)

3)师:平均数可能多于14个吗?或者少于8个呢?(不可能,因为要多的给少的)

4)师总结: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个同学拍的,而是处于最多和最少中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只表示这个小组的平均水平,12这个数是8、13、14、12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比较好地表示了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5)同样的方法分析甲队的平均数,再次巩固平均数概念

6)师: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是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生:平均数

师: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平均数发自内心地说两句吗?

生1:平均数啊平均数,你很公平。生2:平均数,你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平均数。像这次考试,老师会说我们班的平均分是94分,这个94分是每个人都考的成绩吗?(不是)它是怎么得到的?(多的给少的)如果用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全班的总分÷全班的人数)

师:看来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多的给少的,这才每个人一样多。而且平

均分不可能高于最高分,也不可能低于最低分。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一)门票统计问题

1)出示统计图,学生观察

厦门五一期间鼓浪屿售出门票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让生提问题)

3)师提问: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A.让生动笔列式计算

B.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结合平均数公式)

生:我把五天售出的票加起来再除以5

4)师:大家计算得准不准呢?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验证?

启发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生:我从1300中拿出300张分给5日,从1100张中拿出100张分给4日,这样每天售出门票都是1000张了。

5)师让同学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先加后除法”“移多补少法”

(二)月平均用水量

1.电脑出现一则信息:(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2.同学们形成不同意见

1)师请代表说明理由:“题目让我们求平均每用水多少吨,一年有12个月”

2)师电脑演示:÷4表示求每个季度;÷12表示求每个月;÷365表示求每天

3.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小刚家要节约用水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它在最多数和最少数之间,表示总体的平均水平

五.延伸----过河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8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五小    梁孝科    325802      1381978967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

二、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 “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              生:……

(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

2、同桌学生讨论。     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

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

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

5、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二、延伸拓展,形成统计观念。

1、感悟平均身高。师指着平均身高:这个身高是你们当中××同学的身高吗?那它是什么?

2、全班的平均身高。师:现在要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

生:先把所有的身高加在一起,再除以有40人。

师:是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知道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有什么办法?

生:……

3、选取样本。师:但是现在在课堂里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1)学生参考选取第一排或第五排。

(2)选取第一组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

4、估计。

师:你们先估计一下,第一组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不会比最大的大,比最小的小)

5、学生计算。

6、进一步感悟平均数。

师:是××同学的身高吗?我们可以推测全班的同学身高,全校四年级同学的身高,甚至是更大范围的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

7、小结方法。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

生:先求总数(板书),除以人数,等于平均身高。

三、应用提高,深化统计观念。

1、举例。师:其实生活除了求平均身高外,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能举个例子吗?……

2、你觉得有危险吗?

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猜猜看:

3根小棒,平均         3根小棒,平均

每根长10厘米         每根长15厘米

(1)猜测。师:如果从第一个袋子里拿一根(标上序号),第2个袋子里也拿一根,哪个袋子里拿出的长一些?

(2)举例。师:能举个例子吗?同桌商量一下。

(3)汇报。

3、变式练习。

(1)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第三天共印87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87)÷2=63(万张)

②(39+87)÷3=42 (万张)

(2)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上午印22万张,下午印23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22+23)÷2=42(万张)

②(39+22+23)÷3=28(万张)

质疑:为什么两个数要除以3?三个数相加要除以2呢?

小结:像这样的天数、人数,我们可以称为份数。(平均每天的张数、平均身高可以称为平均数)

4、读信息,了解最新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1)你在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计算前,你先估计一下,第二十五届到第二十八届平均每届获金牌的块数?并介绍你是怎么估计的?

(3)计算--课件验证。

(4)根据这幅图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一下能获多少块?

四、全课总结。

以“比身高”作为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题,通过现场简单的两人比较,四人,六人,七人的比较, 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的量在不断的变化,结果也不断在变化,在矛盾迭起的活动中,不断寻找平衡,寻求合理的比较方法。

通过教师言语的引导,制造在大范围的情况下,求平均身高这么一个矛盾,怎么办?促使学生经历寻求“样本”的过程,致使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突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开放性,变通性,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开场白: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比身高。   板书:男、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今天先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我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师:你们说谁比较高?

生:男同学。

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谁比较高?

生:还是男同学。(男同学似乎很得意)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此时学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这个男同学这么矮?

师:你们听过一句话吗,浓缩就是--精华。更何况,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几年后,他可能会长得比你们高呢。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生:是男同学。  生:是女同学。    生:一样高。

师:怎么比呢?

生:把男同学高的部分“切下来”补到矮的身上,女同学也用这种办法,再比较。(还没等这位同学说完,其它同学就大笑,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生:可以把男同学或女同学的身高加起来,再比较。

另一学生似乎心领神会:找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比较,求出相差数,再找第二、第三个男生和女生比,最后比一比相差数的办法。

……

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生:女同学或不公平。

生:还得再叫一位男生上来。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办法了吗?

同桌讨论。

生:求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六、教学反思:

1、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郑毓信语)。开课这一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出平均数这一概念。从第一次、第二次简单的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当出现三人比较时,学生开始犯难了,有的学生觉得男生高,有的觉得女生高,有的认为一样高等,出现意见不一,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切”的办法(当然这种方法不近合理,但也是学生对移多补少的形象化解释)、求和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为求平均数打下铺垫)、还有的学生受到“移多补少”方法的影响,想出了求相差数的方法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第四次身高的比较,出现不合理的因素,逐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平均数,从而学生自发解决了求平均身高,也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2、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在“比身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观察、比较中迎接挑战,这样一个活动,在平时课堂中可以信手拈来的一个情境,在学生的争论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种以情、趣开路的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

执教:梁孝科(温州市苍南县龙港五小)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3米=(      )分米                  (         )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新课。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

(4)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交流。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              )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三、综合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 160平方厘米 B、 1600平方厘米 C、 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2、课本第85页第1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新课

1、引入

同学们都到过我们美丽的南宁民歌广场吗?你们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同学们会朝很大的数量去猜想)

告诉学生:它的面积约是229000平方米,这个数量很大。所以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到操场量出边长时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同学们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5平方千米=(        )公顷            800公顷=(           )平方米

三、练习。

1、课本85页第2题。

2、课本第86页第4题。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知识。

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资料。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10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

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

1、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重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能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如教学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都选用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报的情境提出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注重相应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让学生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等。其次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有关时间的知识。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古人记时的方法,介绍在同一时刻世界不同时区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一常识。同时,在时间活动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课时安排:5课时

24时记时法(5-1)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

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欣赏《天线宝宝》片段。

瞧,是谁来了?

2、提问:这是《东方儿童》栏目中的一个节目,你知道《东方儿童》是晚上几时播出的吗?(晚上8时)你知道播音员阿姨是怎么报的吗?(20时)这是怎么回事呀?

3、揭题:大家说的晚上8时用的是普通记时法,而播音员阿姨说的20时用的是24时记时法,其实啊这是同一时刻的两种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24时记时法。(出示:24时记时法)

二、操作演示,深化认识

1、提问:关于24时计时法你了解多少呢?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有的是对的,有的是不完全正确的,到底什么是24时记时法,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呢?

2、认识0时到12时

(1)我们把晚上12时看作是一天的开始,用24时记时法表示也就是0时。那时你在干什么呢?(睡觉)

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2)(时针转动,时针转到6:起床了)起床了!现在是什么时间了?(6时、上午6时)

上午6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6时。

(3)(时针转至7出现:上学了)上学了!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

上午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时。

(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午或者下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上午或者下午。)

在这12个小时中,除了起床、上学,你还有可能做哪些事呢?

3、认识13时到24时

(1)(时针继续转动到13)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谁来说?

大家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请电脑告诉我们吧。(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你是怎样想到的呢?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2+1=13更加方便。

(2)(时针继续转动)抢答,用24时记时法表示,你是怎么想的?(选择几个:)

(3)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下午或者晚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下午或者晚上,而且要把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

三、巩固练习,发展延伸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1、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从0时到24时就代表一天,在一天当中可以做很多事,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一天的安排吧。

2、出示四副图,让学生依次汇报:你会用24时记时法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向她一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小主人。好吗?

3、提问:了解了一天的安排,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隐去两副,剩上学图和睡觉图。

同样是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为什么一个是9时,另一个却是24时?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4、资料展示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24时记时法,那么哪些地方是用它来记时的呢?大家在课前已收集了一些,愿意和大家共享吗?(学生书面或者网络资料汇报)

提问:除了同学们介绍的那些,还有这些(出示:营业牌、通行标志、火车票)你能用24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分别读一读吗?学生读。

师: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教学后记:

简单的时间计算(5-2)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时间的算法,能根据具体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方法。

谈话: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时丰富多彩,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长时间?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在这张节目预报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

教师选择一些板书。

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整时段时间计算,这一类计算比较简单。另一类是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着重教学第二类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说说计算思路,师生共同分析。

如“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想到读的算法有:

(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钟,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

(2)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钟,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钟,10+30=40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做“想想做做”第1题到第5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做完后交流。

三、阅读资料,拓展知识

学习“你知道吗?”

教学后记:

周末一天的安排(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在制作时间安排表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个周末你们时怎样度过的,和大家说说好吗?

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周末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一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好吗?(板书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

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1、引导学生研究小华的时间安排表。

出示挂图“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引导学生观察。

问:你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再交流。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

(2)小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3)小华购书用了多少时间?

(4)小华参观动物园用了多少时间?

(5)小华制作航模用了多少时间?

在班上交流解答方法和结果。问: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安排表。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再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更合理,更有意义。选择一些贴在黑板上展览。

谈话: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表安排得最合理、最科学?

三、总结评价

学习“你知道吗?”通过刚才得认真学习,同学们都给自己周末一天做了详细的安排,希望今后你能把你的周末安排得更丰富、更科学、更合理,周末过得更愉快、更充实。

上一篇:对解比例课例评价下一篇:柜员身体原因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