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2024-10-23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精选9篇)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篇1

会计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研究报告

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对管理类专业来讲,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基础会计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对本书的认识,使我进一步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对象、要素等会计基础理论,掌握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技能。

基础会计是特别注重实验、实操教学环节的,经实践探索,我总结出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办法,就是在我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前提下,也要通过实践、实验教学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点培养出学员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讲基础会计教学就是课堂讲授、讨论、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以上是我对基础会计的感性认识,我知道仅此而已是不够的。对基础会计的理性认识要通过对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职能和方法等因素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定义,以确切说明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对会计这一职业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基础会计内容简单但教学难度却很大,因此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具体运用成为此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我认为如果复式记账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方法基础,那会计恒等式则是整个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基础会计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在细心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无论在什么地方,就算是学会填写一张小小的发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是又很大的收获的,还有,我们在做人处事的方面上,也有很大的收获。让我们对待事物时变的细心。一个小小的数字便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基础会计一书,将我培养成了一个心思谨慎的人,从开始的对经济没有感应,到现在的对经济两字有很强的反应,让我有了很好的理财头脑和经济运作的能力。基础会计一书提高了我对会计的认识,希望以后我可以学到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人生道路画上绚烂的一笔水彩!

中级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一门跟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动态学科,是再传统的基础会计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一般情况下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依据企业会计制度,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篇2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及两种知识生产模式内涵特征的比较

传统大学以“认识论”为教育哲学基础, 强调通过“闲逸的好奇”去探求学科性的理论知识[1]。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社会价值、古典分析、纯理性或思辨知识转变到知识的改良和创造力上, 大学中从事的基础科学研究受好奇心驱使经历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知识生产已由传统的基础科学向基础和应用科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型[2]。针对这一背景, 吉本斯等人认为:“我们正经历着科学、社会和人文知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传统的以理论独尊、试验性科学、学科内部驱动、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生产范式 (即“模式Ⅰ”) , 正在被新知识生产范式 (即“模式Ⅱ”) 所取代[3]。

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相比, 模式Ⅱ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第一, 知识生产更多地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虽然“模式Ⅰ”知识生产也有实际应用, 但其通常与实际生产相分离, 表现为先开发然后应用。在“模式Ⅱ”知识生产中, 生产与应用的分离基本不存在。第二, 知识生产由于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 因此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第三, 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主体呈现出“社会分布” (socially distributed knowledge) 和“异质性” (heterogeneity) 的特征。第四, 知识质量的评价已经不限于知识 (学术) 本身, 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因素, 质量成为综合的和多维度的概念。此外, 在“模式Ⅱ”的知识生产背景下, 由于知识弥散于社会的不同主体和场所, 知识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 因此, 社会问责已经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两种知识生产模式的主要内涵特征比较见表1。

在具体实践上, 哈佛大学医学院2008年成立的“哈佛催化剂” (Harvard Catalyst) (“临床与转化科学研究中心”的形象称呼) 项目, 即很好地体现了“模式Ⅱ”知识生产模式的相关特征。首先, 就其研究的学科领域来看, 以患者的需求乃至公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 开展医学科学实践是转化医学的根本目的[4]。这一定位即很好地体现了项目的应用性特点。其次, “哈佛催化剂”作为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 (1) , 注定了项目实施质量的评价主体必然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社会职业领域的专家, 社会问责也必然加入其中。再次, “哈佛催化剂”还明确指出, 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法学院、商学院、政府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的同行要与医学院及其卫生保健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前所未有的合作, 以合作开发新的疾病诊断、预防或治疗方法。这体现了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知识生产场所和主体的异质性以及跨学科性。

二、传统知识生产模式指导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点及问题

1.研究生的课程结构不合理, 知识的应用性、跨学科性、前沿性明显不足。

课程学习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研究生的大多数专业知识是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受传统知识生产模式思想的影响, 以及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发的重“科研”轻“课程”现状, 使得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着如下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课程知识的应用性不足。研究生的课程几乎都是在教室里完成, 即使是设有实践性课程, 其实施也未能较好地体现该类课程的应然本质。二是课程知识的跨学科性不足。一方面, 跨学科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仍很低;另一方面, 即便是设置了跨学科课程, 其实质性内容和实施也达不到该课程的基本要求。三是课程知识的前沿性不足。许多课程的内容反映不出本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 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2.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实施“师授生听”, 知识的“应用”本质难以有效体现。

深受“师道尊严”和“前喻文化”思想影响, 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呈现出明显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文化特征, 这一教学模式体现出如下主要局限: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理念;低阶能力的培养目标;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标准化的培养方式和背离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等[5]。如果说上述教学特点与注重学科领域内理论探索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还基本适应的话, 那么在尤重知识“应用语境”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 这一教学组织方式显然难以有效实现知识生产目标。同时, 由于课程教学缺乏有效提供研究生“应用”和“实践”知识的机会, 这一教学模式也难以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3.研究生的课外学习缺乏必要互动和有效指导, 不利于形成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

课外学习, 尤其是有目的的课外学习 (如定期的学术沙龙、文献研讨等) 是研究生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研究生学习自主性本质的要求与体现。课外学习同时也是研究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最主要渠道, 而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在当前对于产生创新性科研成果, 尤其是重大科研成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的课外学习如此重要, 但其成效却被众多研究生反映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研究生的课外学习是一种“孤独”的学习, 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同时, 也较少地得到导师的学业指导;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研究生指导仍主要实施“单一导师制”。“单一导师制”在人文、社会学科以及理科博士生中, 比例分别高达89.1%、89.0%和81.3%[6];在硕士研究生中, 相应比例也达到了86%[7]。而“单一导师制”的指导方式下, 研究生获得学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 显然不利于他们形成“模式Ⅱ”知识生产条件下所需的跨学科知识结构。

4.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评价坚持纯学术导向, 外部利益相关者缺乏应有的质量话语权。

目前, 我国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评价, 尤其是研究生的学习成效评价坚持的是一种学科内部的“学术性评价”。这一评价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 在评价主体上, 主要是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参与评价;第二, 在评价内容上, 侧重考察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的情况, 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等关注不够;第三, 在评价标准上, 侧重学生的学业成绩 (包括出勤表现) 、是否发表论文以及发表论文的质量, 没有引入或较少考虑应用性的评价标准;第四, 在对评价结果的利用上, 较多地作为一种评定奖助学金的依据, 而没有关注评价反馈促进功能的发挥。“模式Ⅱ”的知识生产条件下, 知识生产主体和场所的“异质性”特征, 以及对学习与研究成果社会价值的较高要求, 要求我们改变现有的学术性导向的评价方式, 吸纳高校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三、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1. 优化课程结构内容, 形成研究生良好的知识结构。

课程学习是形成研究生良好知识结构的主导路径。针对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 要较好地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课程结构内容应实施如下改革:第一, 课程内容要注重学生操作性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已出现了知识范式的转换, 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不再能够包括所有的知识, 相反, 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知识形态是操作主义[8]。为此, 应更新教学内容, 融入专业的新理论、新案例和新趋势, 为研究生提供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二, 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模式Ⅱ”的知识生产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 学科综合化应成为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不仅要在制度上保障课程体系中跨学科课程的应有比重, 而且应通过“项目制”等课程实施组织方式, 为研究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创设条件。第三, 设置国际化的课程, 增强课程的前沿性。研究生开展国际化 (前沿性) 的专业课程学习, 比较容易产生创新的想法, 进而有助于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

2.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促进研究生“实战能力”培养。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 知识的创新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 传统的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实现当代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增强研究生的学习体验, 激发研究生的思维创新, 促进研究生“实战能力”的培养。首先, 倡导研究生“自主”的学习模式。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自主”的学习模式要求对研究生实施一种个性化的教学, 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个人特点选择和实施相应的教学方式。其次, 注重发挥学术沙龙的重要作用。学术交流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术沙龙等教学组织形式, 围绕一定主题平等愉悦的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可以有效实现创生新思想、新知识的目标。再次, 应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特点, 选择问题教学、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在这些教学形式下, 研究生被置于问题情境与应用情境中, 他们的思维活动得到了有效激发, 对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很有帮助。

3. 倡导互动有效的课外学习, 营建开放的学习资源环境。

鉴于研究生课外学习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应将研究生的课外学习纳入研究生的整体课程体系中进行规划, 要通过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课外学术活动的组织开展, 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 发挥同伴学习及前沿性讲座学习对于促进自身专业学术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当前以院系为单位的预算体系、聘任和晋升标准、现行激励机制都使得真正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难以在不同院系间大规模展开[9]。因此, 尤其要重视研究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的资源环境和体制环境的营造。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 知识生产场所和从业者范围的扩大, 预示着原有大学封闭的办学体系的终结, 要求大学逐步实现从学科规范和过程控制下的封闭系统到与社会环境良性互动的开放系统的转变[10]。体现在研究生的指导制度上, 则需提倡导师的集体指导。集体指导下的导师小组不只是由校内的不同导师构成, 也可以是校内导师与校外专家共同组成。这一制度的建立, 不仅有利于学生进入到学术前沿和实际的问题情境中, 同时可以超越学科的界限, 便于他们从不同学科的教师那里获得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能力。

4. 坚持多维度的质量内涵, 开展科学的研究生学习评价。

“质量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评价问题。”[11]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中, 对知识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 (学术) 本身, 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因素, 从过去单一的学术性评价走向多维度的评价迫在眉睫, 需要建立一个反映时代知识生产特征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 评价内容扩展化。不仅要评价研究生掌握专业领域理论知识的情况和发表论文情况, 而且要通过适当的评价方式, 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往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第二, 评价实施过程化。评价不只局限于课程学习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 要把评价“嵌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把评价过程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评价促进研究生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 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第三,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是指导师、学科领域专家、教育管理者, 也应包括研究生本人, 同时要吸纳企业及其他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这不仅能使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价更为真实、客观, 同时也有助于引导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更好地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知识的应然目标。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3.

[2]Peter Scott.Changing players in a knowledge society[EB/OL].Globalisation:What Issues are at Stake for Universities·UniversitéLaval, Québec Canada, 20September2002.http://www.bi.ulaval.ca/Globalisation-Universities/pages/actes/ScottPeter.pdf.

[3]Michael Gibbons, Camille Limoges, Helga Nowothy, Simon Schwartzman, Peter Scott, and Martin Trow.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4:18.

[4]张士靖, 杜建, 等.卓越之道: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哈佛催化剂”个案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05) .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1) .

[6]王蔚虹.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导师指导问题分析——基于五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 2008 (04) .

[7]王碧云, 邱均平, 张维佳, 等.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分析——对全国69所高校硕士生导师调查[J].大学教育科学, 2009 (05) .

[8]黄启兵, 毛亚庆.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12) .

[9]Kenneth Prewitt.Who should do what·Implic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and National Leaders, in 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 Doctoral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 2004:65.

[10]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9 (06) .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Internet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微软的.NET体系和Sun的J2EE体系为代表的WEB Services技术已经成为当前Internet技术的两大主流。无论二者体系架构如何不同以及如何发展改进,XML作为其架构的核心配置作用始终倍受重视。因此XML课程已成为当前从事Internet领域的软件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许多高校都纷纷开设XML方面的课程以跟上当前发展的步伐。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应的教材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纯语言语法教学,由于XML技术应用涉及相关技术多,应用范围广,按照语法讲解,无法体现出XML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不可能完全、透彻地讲解,以致使学生陷入到语法学习中,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XML技术。另一方面则大多是作为应用开发的参考资料,过于看重项目开发的知识应用而缺乏系统完整性,同时由于XML技术发展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新知识也不断涌现,教材很难跟上实际需要。

XML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纯粹的理论教学无法掌握XML的应用开发技术,但纯粹的实践又不能深刻理解到XML的本质。因此本文将围绕XML课程的两大问题,针对众多繁杂的知识点,重新构建出三大层次的XML课程知识体系。采用行为引导方法研究如何在XML课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

XML语言是自我描述的可扩展的语言,这决定XML技术本身就是不断扩展的。从近几年的WEB技术发展来看发现XML技术在WEB领域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同时XML技术的相关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XML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一方面必须包含XML核心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应该扩展日新月异的应用技术。笔者通过近四年XML教学经验的积累,把XML课程知识归纳划分为基础层次、访问层次和应用层次。其中基础层次是核心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也是变化最少的层次;应用层次是XML生命力的体现所在,也是变化最多的层次;访问层次是实现基础层次和应用层次之间架构桥梁的层次。

一、XML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针对XML知识点众多、知识内容繁杂以及知识更新变化快的特点,笔者通过对XML课程知识点的分析,构建出三个层次组成的XML知识体系。因此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三个层次,采用行为教学法,使三个层次知识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交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1.行为引导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能力。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体系主要是由八种经典方法以及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所创造的各种创新方法组成。这八种经典方法为: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和未来设计教学法。

2.基于行为引导的XML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针对三个层次的知识点,XML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建立在行为引导教学方法基础上,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培养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尤其是如何通过团队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1)主教材和辅导教材的选择。主教材的选择应完全满足基础层次知识点的要求,同时包含部分访问层次知识点。不管XML相关技术如何发展,XML如何作为一门国际标准语言规范使用是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需要注意的原则是教材应尽量简洁精练,以免使学生陷入到复杂的语法学习中。

(2)教学大纲设计。课堂讲授课时占总课时的3/4,其中理论知识授课占2/4,主要讲述基础层次的知识点和部分访问层次的知识点;交流反馈活动占1/4,主要以讲座形式讲述应用层次知识点以及学生互动讲评等;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1/4,主要以项目开发形式提供学生实践和老师实时答疑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的实现。一是综述性课程教学:通过行为引导体系中的案例教学法。介绍当前XML的最新应用及其发展。结合应用层次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XML应用场合及其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掌握学生信息的反馈。二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采用行为引导体系中的项目教学法。首先提出项目需求,安排好任务完成时间。帮助学生提炼出要完成该项目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大纲,从而按顺序讲解基础层次的知识内容。三是实践课程教学:采用行为引导体系中的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由学生自愿组合成立项目开发小组,进行项目小组成员角色定位和任务分工。按照项目进度要求提交原型系统,引导学生各项目组互相测试验收,并提交各项目组的项目开发改进方法和总结报告。四是反馈跟踪课程教学:采用行为引导体系中的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补充相应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每次听课后提交所学知识点大纲以及存在的问题。

此外,除课堂教学之外,应多开展课外学习辅导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加深学生认识和体会,拓展XML知识视野。

二、实际教学结果分析

在综述性课程教学中,结合项目教学法采用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基于XML的多样式通用个人简历”项目开发,该项目结合学生毕业面试的现实需求,帮助学生如何设计和实现满足不同公司特色的应聘简历;另一个是“基于XML的多样化试卷生成系统”项目开发,该项目以学生经常遇到的考试试卷为对象,设计一种试卷可以避免抄袭并能够呈现个性化的试卷,让学生第一次站在教师的角色上考虑设计。第一个项目需要的XML基础层次的知识点,第二个项目则是在基础层次基础上,需要XML访问层次的知识点。根据调查数据对比,这两个项目在实际项目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更关注的是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学生项目小组的构建、角色的分工,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开发;有效地配合了学院自主实验,学校课外科技立项等活动的开展。

XML课程的开设学时总共为32学时,其中实践上机为8学时,课堂教学为16学时。在这短短的32个学时里要将XML课程的三个层次知识点讲授给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的。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很高,课堂交互性高,学生对XML相关新知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需要及时掌握更多的XML相关技术知识。恰恰因为如此,才更能将XML技术的生命力赋予了XML课程同样的生命力。

注: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0603087)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项目编号:No. 2007C31006)资助。

知识产权课程总结 篇4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中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建立起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国内立法渊源和国际公约两部分。中国在制订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了与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加入了十多项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主要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等。其中,世界贸易组织中的TRIPS协定被认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涉及面广、保护水平高、保护力度大、制约力强的国际公约,对中国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书中提到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其中在我看来商标法和专利法应用最为广泛。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

关于“王老吉商标纠纷案”。在王老吉商标之争的案例中,上方争议的焦点恐怕正是续约价格上的分歧。随着王老吉市场的增长,其品牌价值也必然越来越高。在王老吉价值重估后,其使用成本也应该水涨船高。但加多宝集团每年仅付给广药集团五百万的商标使用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王老吉混乱的商标状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期,许多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知识产权登记管理机关有时候在办理具体行政审批时也存在着不甚清晰之处。可以说这是目前国内许多老字号的商标状况的缩影,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几周的知识产权课并不能了解知识产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但它很好地起到了引领作用,让我这样原来对法律只知皮毛,似懂非懂的人开启了这一领域的大门。它同时也使得我产生了对知识产权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毕竟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已无可避免的在进行接受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的行为,正确进行这些行为是我们应该学习并遵守知识产权的法规条例,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因此有创新不断进步。

知识产权公共课程培训资料 篇5

第一节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有权人享有自己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

(二)专利权人有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权利

(三)专利权人有处分其专利权利(转让、质押)

(四)在产品或包装上注明专利标记或专利号的权利

专利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简言之,即: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进口权、标记权、转让权、许可权、质押权、起诉权。

二、专利权的效力1.正面效力(权力)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以及使用其专利方法和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负面效力(限制)首先,专利权在时间上不是无限的,“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其次,专利权在权利行使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

第一,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使用行为

(一)权利用尽后的使用、许诺销售或销售

(二)先用权人的制造和使用

(三)外国临时过境交通工具上的使用

(四)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利用

第二,专利权的强制实施许可及政府征用许可制度。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力(严格讲不属专利权): 1.署名权2.获奖权3.获酬权

三、专利权人的义务

(一)缴纳专利年费的义务

(二)不得滥用专利权的义务(平行进口:指合法制造和销售的、与国内某权利持有人持有的相同知识产权的商品的进口)

(三)积极实施其专利的义务

(四)充分公开其发明创造的义务

第二节专利权转让合同

一、专利权转让合同的概念

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持有权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协议。它是技术转让合同的一种。

二、专利权转让合同的特征1.合同的标的是专利权。2.是专利所有权转让。3.必须以书面合同方式进行。4.必须履行法定手续。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一)专利实施许可的特征:1.专利实施许可以专利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专利实施许可是许可方对专利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你3.专利实施许可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4.必须签订书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二)专利实施许可的种类:1.独占实施许可2.排他实施许可3.普通实施许可

4.交叉实施许可5.分实施许可

一般而言,强制许可也属于专利实施许可的一种.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直接允许申请人实施专利权人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行政措施。

强制许可的种类: 1.依申请给予的强制许可2.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给予的强制许可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篇6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于以《知识产权法》为体系,将“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划分为著作权管理、专利管理、商标管理和商标秘密管理,在内容上以相关的法律为基础,重点阐述与实务相关的法律原理。

该教学模式的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和基本原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而主要的不足在于该教学模式是法律基础教学的延伸,虽然所讲授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但更多的偏向于法务管理视域下的知识产权管理,而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视域下的知识产权管理。

(二)模式2:以知识产权相关案例为基础的“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为内容,阐述知识产权基本原理与实际的应用问题。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1],因此该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够给枯燥的法学原理赋予活灵活现的生命力的同时,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互动。但与此同时,该模式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系统性和全面性问题。一个典型案例,其只能就知识产权管理当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而充分的印证,而无法反映知识产权管理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所有问题,再加上案例与案例之间的独立性,使得学生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解虽然是典型的,但也是松散的、零碎的,而无法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原理。

(三)模式3: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为内容的“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篇7

一、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

1. 课程目标。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不仅服务于专业课程及导游资格证书的需要, 更是为了提升未来导游员的文化内涵, 对导游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作用。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 学生能够对中国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知识由死记硬背到领悟内涵,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导游讲解、营销, 回答游客提问, 实现较高的文化素养, 展现旅游人魅力。

2. 课程内容构建思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主要涉及的是旅游文化知识, 但与导游岗位职业能力密切相关, 课程以职业能力为着眼点, 分析导游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文化知识内容融入导游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中, 将学科知识框架重构,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知识总结, 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导游人员带团工作包括一系列工作任务, 包括带团前知识资料的准备、迎接游客、为游客安排住宿、带领游客进行游览、导游词讲解、带团购物、带团用餐欢送游客等等。结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内容, 提炼出与其有较强联系的导游带团前知识资料的准备、导游词讲解、带团购物、带团用餐四个导游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将知识整合序化融入其中。

二、学习情境的设计

目前, 各高职院校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材普遍选用的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用书, 这样可以在学生学习导游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因而, 课程的内容基础即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中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将文化内容整合序化, 融入导游资料整理、导游讲解、带团购物、带团用餐四个典型工作任务, 设计四大学习情境。

1. 学习情境一, “文史”讲解资料准备。

在这个情境中, 将中国历史知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内容融入, 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调研”、“编辑《中国最美风景》书籍”两个子情境, 教师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及爱国教育, 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中国风景介绍的编辑, 提升整理归纳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并具备较高的爱国热情。

2. 学习情境二, “主题游”导游讲解。

这一情境将中国的宗教、民俗、建筑、园林、港澳台文化知识融入其中, 设计“畅游中国民俗文化村”、“宗教深度游”、“建筑园林文化游”、“港澳台四日游”四个子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整理以及讲解的形式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 当所学知识以导游词形式讲解出来时, 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最好的。主要包括景点概况、名景、传说故事的讲解, 讲解要求生动、熟练, 导游词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涉及的知识。

3. 学习情境三, “中国风”商场购物;

学习情境四, “文化饭店”用餐。这两个情境涉及的知识内容为中国风物特产与中国饮食文化知识, 除了通过情境教学, 加深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内容的掌握以外, 还充分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即当岗位转换成计调或市场营销人员时应具有的文化底蕴与能力素养, 学生通过商品介绍与菜单设计, 提升创新力与营销能力。

三、课程学习情境教学的实施

课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引导, 情境教学过程共设计六个步骤:情境导入、情境分析、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师生共评、教师总结。下面就以学习情景二“主题游导游讲解”中的子情境一“畅游民俗文化村情境”为例, 具体介绍一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情境教学的教学过程。

1. 明确学习目标, 进行情境导入。

首先明确学生在这个子情境中将要实现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与能力目标。然后进行情境导入。在这个学习情境中, 每名同学都有两个角色, 角色1为民俗村的少数民族地陪导游员, 角色2为游客。

2. 情境分析。

在这一情境中每个小组抽签确定角色1扮演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地陪导游员。当游客 (全班同学) 来到民俗村体验游览时, 将会欣赏到北方少数民族、中南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当游客来到其中一个少数民族村寨时将会有一组同学转换为角色1, 要通过情景模拟、艺术展示等方式向游客们讲解, 并展示所扮演民族的特色。

3. 小组讨论。

学生们按教师的提示, 带着问题阅读并熟悉教材, 之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将自己小组所要扮演的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语言系属、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成就、住宅形式、特色服饰与风味、特殊禁忌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填写任务单, 确定任务展示的形式, 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排练。在任务展示之前, 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辅助教具,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任务展示。

任务展示小组成员能够以活泼、生动、幽默的方式展现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成就、特色服饰与风味、特殊禁忌等特点, 使他人印象深刻。展示过程中, 做好角色转换, 当角色1少数民族地陪导游员转化为角色2游客时, 游客 (学生) 能认真观看, 并记住关键知识点。此时, 导游 (教师) 还会与游客 (学生) 互动, 问及所欣赏到表演中的内容时, 游客 (学生) 应能够回答正确。

5. 师生共评。

学生在教师发放的任务单上, 为其他小组的表现打分写下评语, 教师也针对各小组的表现对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6. 教师总结。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 为学生留制作民族知识总结表的作业, 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细化, 在头脑中建立立体框架, 更助于知识的把握。

四、课程设计的原则

1. 理实一体。

该课程的情境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 采取分组讨论、启发引导、角色扮演、演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组织开展知识归纳、作业展示、参观考察、实地讲解等体验性学习, 力求实现理实一体。如宗教深度游情境, 首先, 在课堂上, 引导学生对哈尔滨极乐寺、索菲亚教堂、清真寺等景点进行分析, 结合教材准备讲解词;然后到这些景点进行实地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职业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2. 课证融通。

按资格证书考试大纲选择教学内容, 将章节内容重组, 构建学习情境, 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知识内化、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而积极应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3. 大赛指向。

课程应以省市导游讲解技能大赛为动力, 鼓励学生为其做充分准备, 当所学知识以导游词形式讲解出来时, 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最好的。学生在各学习情境中, 通过任务的完成, 能够为参加技能大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与展示基本功。而反过来, 学生参加导游讲解技能大赛后, 会提高对导游工作的认识, 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 同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而该门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正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其学习热情,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实现“会学、乐学”, 增强职业能力, 提升文化素养。

摘要:《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的必修课, 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目前各院校教师在此门课程上的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 还是以章节讲授为主对于课程知识内容, 学生难以熟练把握。文章对此门课程进行内容重构, 以导游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四大学习情境, 目的在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与职业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 篇8

关键词:知识;能力;素质;高等教育;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9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新识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及良好的素质修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培养目标。而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正确地开展考试活动,能有效地了解教学现状,及时改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原有的考试模式,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起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人才考核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重新审视人才评价的原则与标准,应当认真分析当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新的考试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促进学生的才能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当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覆盖面窄,只重视书本知识。大学课程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是綜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目前高校的许多课程考试中,一般只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涉及较少,而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被忽视。许多课程的考试内容涵盖面窄,且只局限于教材内容。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教材本身无法完全适应。实际情况仍然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试前印笔记,考时背笔记,考完扔笔记;考试时再照本宣科地在年复一年、似曾相识的主客观题型上重复记忆那不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概念和笔记。教什么,考什么,已成为普遍现象,高校变成知识传播的阵地,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培养。

2.考试题型固定化、标准化。目前高校考试试卷中考试题型以填空、选择、改错、简答、名词解释为主,论述、案例分析为辅,主观性试题比重太低,限制了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但是标准化考试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考试,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

3.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的考试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习惯于闭卷笔试。长期以来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单调、惧考,考试时只注重标准答案的记忆,只求与书本内容和老师所讲的知识相同,没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本应在研究生阶段之前,但由于考试制度不是以推动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生阶段的素质要求出现错位。单一化的考试制度能够较为高效地促进为数较少的高素质人才在绝对值上的增加,但对从模仿、遵循的教育模式中一路成长起来的学生在整体上却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而且这种只重视效率而不重视效益的、以单一教育考试方式“批发”生产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真正需求的人才不符合。

4.考核成绩计算片面。目前许多单科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但是卷面成绩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在70%~80%,平时成绩包括课程论文、论文报告、课堂讨论、课程作业等,一般在20%~30%。由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与奖学金、评优评先挂钩,还关系到学生的升级、毕业与学位的获得,因此为了取得高分,学生过分地看重期末的卷面成绩,许多学生在考前突击或考试时投机取巧,而平时不努力学习,这样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看的书,考完后则完全忘记或根本不知道学了些什么。也有很多学生考前想法设法从老师口中套试题,考试时投机取巧,冒着受处分的风险,在考场上作弊。这种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

二、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方式探索

1.创新考试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考试内容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应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的记忆与再现。命题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进行解答,并以创新性作为衡量学生大体的重要指标。因此,考试内容应以综合性的命题为主,命题侧重于对知识和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以及相关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必修课要求必须进行闭卷考试,因此在高校必修课中可以对考试内容加以创新,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内容与社会现实、实践及应用相连,有意识地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及锻炼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型科目,可以尽量减少笔试内容,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卷面的评定,应不以事先书本的条条框框来圈定自己的评分依据,在重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和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考试方式应能综合地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能够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是很必要的。对一些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或者是实践、实验课程,如计算机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财经类的实务等课程,需着重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理论能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实际应用,就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能力。对于一些与社会联系较紧密的课程,如管理类课程和新闻类课程,需强调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和组织能力,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核,在考察时会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及他人的综合评价。对于一些经济学课程可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许多选修课采用小论文、小报告,这需要学生大量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等。一些课程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即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分别负责一个主题,团队成员根据所选主题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思想比较严重,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团队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科技文化活动等活动过程中的成绩、表现也将纳入学生能力评价的范围之中,并计入学分,给予奖励。当然对于一门课程的考核,不应局限于一种考核方式,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3.改变成绩计算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是关于成绩构成。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在一些课程中适当地调整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比例,可以使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外,在一些课程中可以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阶段考试成绩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单元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这样,可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投入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得那些平时不努力、考前再突击的学生难以得到好成绩。二是关于成绩评定。可以采取“等级+特长”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级评价,采用“优良达标待达标”四个级别,对学生进行模糊性评价,学生的专业创作成果也可以酌情加分。这样,百分制的精确性被淡化,也淡化了分数的作用。从而消除一两分之差而引起过度竞争给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同时,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科技文化活动等活动过程中的成绩、表现也将纳入学生能力评价的范围之中,并计入学分,给予奖励。成绩计算方法的改变,不仅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其创新能力,增强其素质修养。

总之,随着高校的培养模式发生转变,高校的考核方式也应随着进行转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及素质修养,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鹏,王天佑.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构体系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6).

[2]彭志琼.改革大学考试,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3]周志淼.高校考试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9).

高中体育新课程知识总结 篇9

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 四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 3 节体育课。

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3、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②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

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⑦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4、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这与“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教学指导思想;②教学计划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过程等);③教师作用;④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⑤教学反馈与调控;⑥教学评价;⑦安全因素。

5、课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身体、心理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更加多元化。请你谈谈在教育观念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①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

②从单一关注运动水平,变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③在教学方法上,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生自主“学”;

④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生的主宰,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与朋友;⑤对学生的评价,从主要关注学生成绩,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6、《课程标准》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领域目标——课程目标——水平目标。

7、教材分析(30分)

1、学习目标:(略)(目标的制定不少于3条,每条3分,共9分)

要求:目标明确、具体,体现新课程理念。

2、以前滚翻为主教材为例(参见江苏版教参p244,):学习重点是依次团身(3分);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3分)。

3、主要教法:学生尝试练习(做深蹲、低头、含胸、抱腿团身动作;团身滚动)、体会练习(仰卧收腹做抱腿团身动作、前滚翻练习)、挑战练习(在斜面上由上而下做前滚翻;两腿间夹手帕做前滚翻等)。(列举5种以上练习方法,每种方法2 分,共10分)。

4、评价内容:(参见华师大版教参p12410、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

答: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11、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13、作态度。

1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15、《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规定,有哪些条件为体育成绩不合格,不予报考高等院校。答:

1、体育课出勤:一学期病事假8次以上,或无故旷课3次以上。

2、体育课成绩不及格者。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不及格者。

4、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出勤不足三分之二者

16、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根据 三维健康观 和 体育自身 的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五个学习领域。

17、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 六级水平,既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学段。

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五个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答:(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1、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

2、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

3、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

(三)、身体健康目标有哪些方面?

1、全面发展体能

2、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改善身体健康的状况

(四)、心理健康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1、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2、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4、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五)、社会适应目标有那几个方面?

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施建议

(一)、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学时计划

(二)、学时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学与教的方法)、教学后记

(三)、制定教学计划的要求?

1、突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性。

2、保证教学计划安排和实施的灵活性。

3、体现五个具体目标的整体性。

(四)、教学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1、班内选项教学

2、打破班级界限,同一年级进行选项教学

3、打破年级界限进行选项教学

(五)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情况

2、判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便改进教学

3、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学习评价的内容?

1、体能评价

2、知识技能评价

3、学习态度评价

4、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评价

5、健康行为的评价

(七)、学生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八)、体育教师评价包括:

1、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

2、课堂教学评价

(九)、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

1、教师的职业道德

2、教学能力

上一篇:个人理财步骤下一篇:镇老科协会议讲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