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2024-10-20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共6篇)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篇1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提出,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是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总书记就公共安全工作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维护公共安全任务繁重。政法综治战线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努力建设平安中国。”“要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由此可见,以政法综治战线为牵头主导单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坚持群防群治策略,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决策科学、安全平台和应急技术装备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基于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整合,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手段。

2015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2016年5月,中央综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启动组织开展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区)项目建设。2016年6月,中央综治办在全国组织了50个城市申报《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并多次组织各申报城市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同时,在公安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央每年会审批50个城市为当年示范城市。由此可见,中央高层已经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提到国家安全领域的战略高度,除了国家示范城市,每个省也会下发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规划和任务。1.2 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按照“、路上控住线、环城形成圈、资源联成网”的思路,大力推进“技防城”建设,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及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通过省公安厅、科技厅“技防城”验收。近5年,全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建成各类监控摄像头XXX万余台,智能抓拍监控点XXX个,汇聚机动车通行数据约xxx亿条,各类监控图像xxx万路,视频图像存储空间达到xxPB左右,初步建成公安视频专网、政府行业专网、四大运营商视频专网等多张独立网络,以及公安、城管、应急办、国安等多个部门内部应用平台,研发应用人脸识别、视频研判等一批智能技术,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就利用视频图像查处各类案件xx万余起,处理交通事故xx万余起;城管部门利用视频资源开展执法管理xxx余次

2016年,我市公安局着力打造技防、巡防、数据“三张防控网”,健全完善合成研判、联合指挥、合成打击“三大工作机制”,打造活力警营,全面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截至2016年底,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学习%,“两抢”、诈骗、盗窃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xx%、xx%、xx%。同时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公安牵头、社会共建、群众参与,开展以“织密补盲、提档增效”为主题的技防攻坚行动,着力构建管住点、控住线、形成圈、联成网的技防网络,实现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重点要害部位全覆盖。推动视频监控向农村、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偏僻部位延伸,并创新视频监控建设运行机制,开展视频基础信息采集,推进图像云平台建设,完善图像实战应用、联网共享、安全管理机制。2016年,全市累计新建监控探头xx万余处,完成xx多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技防改造。1.3 建设思路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将极大地推动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程和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提档升级。一是有利于整合各地、各部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力量,促进设施互联互通和图像数据集成应用,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有利于提升应对处置暴力恐怖、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案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和快速处置效能;三是有利于适应违法犯罪动态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发挥公共安全视频在主动打击、侦查破案、固定证据等方面左右,织严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提高预防打击犯罪和科技化水平;四是有利于推动我市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重大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交通疏导、风险监测、应急处置等各项领域精细化治理水平,促进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并实现“建设的集约化、联网的规范化、应用的智能化”。

1.3.1 扩面增密,精确规划“十三五”前端点位建设

在已有视频监控探头的覆盖基础上,继续扩大视频监控网的覆盖面,增加覆盖密度:“城市要增密、农村全覆盖、前端带智能”,并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社会面分散的视频资源,疏通“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覆盖问题;对于重点部位加快视频监控高清化和深度智能化升级,实现车脸、人脸抓拍识别等实战功能。

1.城市要增密,增密监控网络

立体组网,打造我市立体防控网。在交通枢纽、城市广场和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高楼上安装高空瞭望监控摄像机,对周边监控目标进行全局覆盖,形成高空立体监控。全市

城市主干道、支路两侧的固定和移动监控点密度分别按达到行人步行每500米、1000米1个的标准,城市出入口和可供机动车通行的城镇道路以及交叉路口须安装监控和车辆轨迹抓拍系统,确保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乡道村道要参照城市支路标准安装视频监控,其中村庄出入口和交叉路口须安装视频监控,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出入口、主要通道和其它人员聚集部位做到无监控死角,视需布设人脸抓拍,并提高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质量;沿街商铺、背街小巷、城中村出入口及其它治安关键点位须安装视频监控。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完善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加强对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公共安全视频建设的指导和监督。

2.农村全覆盖,扩大监控覆盖面

在充分摸底调研当地现有一类、二类、三类点位的数量和运行状况等基础情况后,结合我市各地各部门“十三五”期间的监控业务需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约管理、共享资源”的原则,制定全市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位规划方案,实现对城市未覆盖的重点公共区域的全覆盖。同时通过积极引导并指导一般企事业单位和商户、居民区,根据自身防范需求开展视频监控建设。

3.前端带智能,加快提档升级

加快视频监控数字化、高清化、图标化改造和高清抓拍系统升级改造。重要单位和要害部位监控探头数字、高清、图标化改造;机场、车站、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以及城市主要道路和医院、广场要在补齐监控点位的基础上全面升级人脸抓拍、人脸识别功能;大型商场、市场停车库和社会停车场、新建和次新居民小区出入口的车牌识别装置安装率要达到50%,争取达到70%。

同时,我市现有视频监控主要使用传统的枪机和球机,对最新的前端新技术设备使用的少。本期规划,考虑对部分重要路段的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替换,例如当前360度全景监控相机,可增大视频监控覆盖面积,可在广场、重点部门、交叉路口进行升级替换。1.3.2 联网共享,构建公共安全联网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

进一步推进视频联网和共享-纵向市、县、乡、村四级监控级联汇聚和互联互通;横向分级有效整合公安、城管、教育、环保、交通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实现高清晰图像传输,保证联网视频传输的质量,并落实全网视频资源的上图(GIS地图)标注和有效运维以及一机一档管理,并进一步健全全行业的视频共享机制。

1.搭建全市统一平台

采用可弹性扩展的城市视频云架构,构建全市公共安全联网共享平台,完成对全市公共安全类点位的整合和汇聚工作,以满足互联互通及共享应用的需求,实现公共安全类资源的全网共享。实现全市视频资源的的统一接入,形成全城全网的公共安全视频资源池和视频应用服务体系。

2.建设共享管理体系

通过相应的共享机制,该平台满足为全市各政府职能部门、行业条线、企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视频图像资源联网共享、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的支撑,以及视频的管理和运维功能。

实现对各类共享用户的统一门户登录、统一授权管理,建立设备的类型、权属和功能的三相关系模型,建立用户的组织、角色和权限的三相关系模型;建立专业运维队伍和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也可接收下级平台提供的系统设备、网络、软件运行状态和视频质量监测数据等信息,进行量化考核。

1.3.3 规范架构,健全五级综治中心的融合建设 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接入综治中心融合应用、增强社会综合治理综治平台可视化能力,服务于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分级应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构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综治中心,各级综治中心纵向推动各层级综治中心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横向推动促进综治中心与本地区各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实现一体化运作。健全完善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指挥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应急指挥能力和水平。

1.3.4 升级发展,深化视频图像数据的应用

依托公共安全联网平台,借力视频云、视频智能解析、大数据、深度学习、物联网等技术构筑对海量视频的接入、转码、转发、存储、结构化分析等基础设施服务,主动运用视频追踪、视频分析、图像识别、比对报警等新技术,积极开展视频指挥、视频侦查、视频巡逻、视频研判、视频监督管理等实战应用,切实支撑公安机关打防管控主业。交通、城管、环保、卫生、住建等部门,也要主动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进一步拓展其在城市环境整治、优化交通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推动社区自治、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城乡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的社会化应用,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平台的综合效益。

1.3.5 丰富应用,实现群防群治、惠民发布等创新应用

推进应用创新,实现群防群治,一键报警、分级处置等应用创新,并基于视频智能分析和应用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的动态可视化管理,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同时应用视频公有云技术和各类沿街终端设备,快速大范围接入社会面视频,支撑视频惠民应用和信息发布工作。

1.3.6 升级演进,升级为城市级的“视频+”服务

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云平台的基础上,演进升级为面向全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信息服务”的“视频+”服务,即“视频+多维感知”和“视频+多维应用”;视频向下叠加多维的IOT物联感知(包括空间信息、动环信息、生物体征、深度语音识别等等),向上输出更多的视频数据应用价值,支持更为宽广的业务应用,比如智慧城市 的“数据大脑”、城市交通态势分析、机器视觉、大数据预警与决策等。

1.3.7 改革推进,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 完善政策措施,规范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联网和信息使用。加强地方配套立法和政策支持,加快研究制定视频图像信息在安全使用、保护隐私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1.4 建设目标

1.4.1 总体目标

我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以9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方向: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全域覆盖。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新建、改建数量。

全网共享。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达到100%。

全时可用。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

全程可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应用的分层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

1.4.2 具体目标

XX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整体建成时间进度比中央和XXX省的要求提前3个月:

2017年一季度前,一类视频监控点位资源联网共享率达到100%;2017年9月底前,二类视频监控点位资源75%以上实现联网,并安全接入公安视频监控资源平台;2018年9月底前,二类视频监控点位资源100%实现共享,三类视频监控点位中涉及公共安全重点区域、易发案部位、治安复杂场所的视频资源按照确有必要接入共享的原则实现联网共享;2020年9月底前,涵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市四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全面建成。

一类视频监控升级改造:对现有平台、机房进行升级、扩容、维护,确保能够稳定支撑联网应用;对现有监控进行标清向高清化的改造,增设一批全景监控设备,提升联网应用效率;对社会治安盲点进行监控补建,消除盲区提高覆盖率。

二类视频监控整合共享:抓紧开展二类视频监控建设单位内部的资源整合,建立本条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明确时序进度、时间节点,逐家实现联网共享,并通过安全授权实现跨部门的远程调用。

三类视频监控:三类视频监控由各地、各部门依托现有互联网社会视频资源共享平台,有选择、分批次接入公共安全重点区域、易发案部位等监控资源,并联网,通过安全授权实现远程调用。1.5 设计原则

本方案坚持以“依规建设、整合资源、联网共享、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为设计原则,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动、综治牵头、公安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要求,依托综治中心和公安中心,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安全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和传输网络,将各有关部门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资源全面连通接入,并与中央综治办的交换共享分平台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联网共享。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满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全局需求,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服务侦查破案、决策指挥、治安管控、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强大优势。

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应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统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按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权责一致、分级分类投入、社会参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保障。

1)依规建设:加强统一规划,系统建设在符合国家GB/T 28181-2016和GB/T 31000国家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架构,在同一的标准框架下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平台共用。

2)整合资源、联网共享:根据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对已建和在建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统一,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整合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促进联网应用、资源共享、继续发挥现有资源体系的效能。

3)规范应用:坚持以用促建,把防控风险、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按照依法授权使用、分级分类监管的原则,探索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新的应用领域,研究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公安机关视频图像共享平台,在严格依法、严格审批、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4)分级保障:系统应从设计、实施到验收和应用,明确“责、权、利”落实到位,明确“谁投入、谁运维”,落实运维保养主体责任;同时,将系统的应用情况与效益作对比,纳入综治考核范围,将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成效纳入对各县(市)区的综治考核,确保设备能够良好地运行,得到日常管理与维护,能够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共享发挥应 有作用;

5)安全可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网络安全传输、系统安全保障、重要信息安全管理等技术手段建设,提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严格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的使用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共享、规范使用。在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特殊领域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应用工作,要严格安全准入机制,选用安全可控的产品设备和符合要求的专业服务队伍。1.6 设计依据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及其修改补充文件

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GBT_31000—2015) 关于批准发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公告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公通字 [2015]4号)

 《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2012]11号)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 当地相关政策指导意见

2、总体设计方案

围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中的总体架构和一总两分结构要求的基础上,项目将以“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城市应急指挥能力,创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资源池和智能应用平台”为总体目标,构建服务于公共安全管理、社会综合治理、反恐维稳、治安防控、侦查破案、各委办局视频服务应用和便民信息共享等工作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体系建设。

重点将“打造一个视频共享云平台,构筑两个视频分中心,整合汇聚三网视频资源,适配四类用户场景,创新六大实战应用,落实四全建设保障”,推动形成中央所要求1+2+N的视频共享和应用格局。

一个平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云平台-即全城全网大视频服务平台; 两个中心:综治视频分中心、公安视频分中心-面向公安和综治的视频共享分平台及视频应用;

三张网络: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行业视频专网)、互联网-重点解决互联网环境下的海量社会面监控视频快速汇聚;

四类场景:综治、公安、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公众等视频应用;

创新应用:人像比对、指挥调度、社情分析、群防群治、一键报警、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出租屋管控、信息发布、APP应用等-公共安全视频应用助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全保障: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通过以上的端到端视频系统和业务应用设计以及有效运维系统和安全手段,落实四全保障要求和目标。2.1 整体架构

本方案的设计,遵循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开展跨域联网,其联网架构如下图所示: 2.1.1 一个平台

一个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云平台:

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云平台,整合公安一二类视频资源、政府部门视频资源、行业视频资源、社会面视频资源等,形成全域覆盖的城市级政府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并充分其包含以下核心功能:

(1)视频云平台——设备接入、平台接入、视频云存储、云解码/转码、集群流媒体转发等基础流媒体服务,统一的视频云分布式架构,支撑百万路视频联网应用。

(2)视频云解析——基于GPU+CPU混合架构,构筑高效、标准、弹性的视频智能分析解析中心,对涉及综治业务、公安治安、公共安全重点场所、城市管理应用的视频进行实时和录像智能解析,提取视频场景行为事件、人脸和人体特征、车辆特征、完成对视频的粗加工。

(3)大数据、物联网——解析后视频内容信息流的汇聚以及视频大数据服务,可支持RFID、MAC等公安/政府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接入和融合碰撞。

(4)视频基础应用——公共安全视频共享交换云平台提供点播、地图、录像、轮询等基础视频业务,提供对公安、综治、以及其他行业平台的视频共享服务支撑,提供城市级视频应急指挥应用,提供视频互联网发布、信息发布和视频惠民应用。

(5)视频深度应用——提供视频增强处理编辑、视频场景中对象布控预警、人像分析比对、车辆分析比对、多维视频特征碰撞比对和统一视频检索等高级应用功能。

(6)视频运维管理——实现视频运维管理中心、可对全区视频在线情况和视频质量情况进行智能运维;“一机一档”管理库对视频监控资源信息实现分级分类的详细户籍化信息管理,通过建档有效统筹后续全大市统一的管理、规划和建设;安全认证,对全网用户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行为审计等安全管理,并保障系统和平台的运行安全。2.1.2 两个中心

(1)综治视频分中心:

依托公共安全视频共享交换云平台,在综治分中心搭建视频分平台,平台直接调取公共安全汇聚平台的实时视频和历史录像资源,基于分平台进行开发可实现基于综治监控地图应用,实现一键报警、群防群治、重点人员管控、APP问题上报、机顶盒应用、视频联动、网格化联动等综治应用。

通过视频平台进一步和综治网内的网格化平台、视联网平台、大联动业务系统的融合对接,推动实现社会治安综治治理的统一视频联动和全程可视化。

综治视频分中心可依托于各级的综治中心进行统筹建设。(2)公安视频分中心

在公安视频专网内建设公安分中心视频平台,平台可以在已有公安视频共享平台上进行扩展。构筑视频图像核心应用包括:公安图像综合应用平台以及相关的车辆大数据应用、人像等大数据应用、公安指挥调度应用、图侦实战应用等。

2.1.3 三张网络

实现三张网络——互联网、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行业视频)的视频资源联网汇聚和共享发布。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面视频整合,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实现了对视频资源的汇聚和共享,公安视频专网(行业视频)实现对汇聚资源的行业深度应用。

对于现在分散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面视频整合和信息发布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2.1.4 四类场景

实现面向综治、公安、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公众等四大视频应用场景。(1)综治场景

综治中心应用,通过对接公共安全联网平台获取基础视频管理部分的视频资源与鉴

权等管理能力,调取公共安全汇聚平台的实时视频和历史录像资源,实现统一联动、共建共享的综治视频应用和可视网格化应用,并可提供城市管理、群防群治、指挥调度、视频会议等业务功能。

(2)公安场景

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平台是提高公安指挥决策、侦查破案、治安防控和执法监督能力的重要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图像信息资源,具有信息共享、存储查询、智能识别、轨迹分析、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

平台集成了联网共享、存储查询以及视频侦查、人脸识别、车辆大数据、移动通信大数据应用、移动警务、多维数据碰撞等功能。

(3)政府职能部门:

政府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和权限等级,公共安全平台提供不同的视频数据资源服务、视频处理支撑能力服务。

(4)企业和民众:

公共安全视频惠民应用有主要两种途径: 方式1:

公有云视频发布:视频直播应用

依托互联网上的大型公有云(乐橙云)等基础设施,建设视频惠民发布平台,发布平台提供面向公众和企业的视频惠民开放服务,支持电脑客户端和手机APP支撑浏览;进一步打通和视频公有云(乐橙云),利用公有云实现大并发的视频发布和访问、实现视频广场功能,并被第三方手机APP快速集成(如微信)。

方式2:

背街小巷与乡村:智能云一体机

智能云一体机作为信息发布的创新型终端,集成了背街小巷社会面视频接入、存储、预览以及信息发布等功能,支持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发布,支持1080P高清视频接入和存储,具备本地预览、视频多画面分割显示、录像文件的本地实时存储功能,支持网络路由功能,支持wifi热点上网,4G无线传输。2.2 逻辑架构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逻辑架构如下:

2.2.1 感知层

感知层联网全大市的视频前端设备--通过专线、视频专网、政务外网、政务网整合公安一二类视频资源、政府部门视频资源、行业视频资源等,并利用运营商资源通过专线和互联网整合涉及到公共安全区域和重点场所的社会面视频资源。

在感知层除了整合已建视频资源,系统将同时汇聚物联数据,场景以公共安全区域为主。通过本次对网络的整合之利,将首先汇聚以公安、交通应用为主的MAC数据、RFID数据、门禁、报警、卡口抓拍、卡口抓拍等数据资源,并制定数据格式规范和接入标准化规范,在应用上首先实现视频轨迹和物联数据的多维融合联动,实现录像和物联数据的关联查询。

2.2.2 接入层与传输层

网络层主要指用于视频资源汇聚和传输的网络。主要涉及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各行业、各局自建网络、运营商专网、互联网等其它网络,构筑以公共安全视频专网为中心的架构,并可以汇聚和发布不同网络的视频、物联感知数据。

在不同网络之间将通过边界/网闸/防火墙等系统做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隔离。2.3 网络架构设计

本次视频多网汇聚整合的部门包括:综治办、公安局、安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卫计委、市政和园林局、体育局、城管、水利局、旅游局、环保局、机场和地铁、应急办等。

本次视频多网汇聚整合的思路如下: 公共安全视频专网,以该网络为依托进行视频资源整合和联网共享,重点整合资源包括—重要目标、要害部位、重要交通节点、重点行业(企业)、医院和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的视频资源。

公共安全视频专网通过安全防范设备与政府行业专网、公安视频专网、运营商专网、互联网等网络进行安全隔离和访问;具体不同安全域之间的隔离策略将参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和总体技术架构(目前是讨论稿)的建议,并结合际情况进行设计。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充分整合已有平台视频资源,重点接入运营商、公安共享等平台所汇聚的一二类视频资源和社会面视频资源。

本次在网络架构各个方面的设计过程中,都需考虑与视频传输专网业务特征是否匹配,并考虑传输方向的安全性。2.4 标准体系

明确原则,遵循原则,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技术、业务、监管的“规范融合”作用,支持并促进业务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系统质量的“规范保障”作用,保障系统品质和服务对象的权益;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统一规范”作用,可有效瓦解并防范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公共安全系统建设过程中,除了视频监控领域各类主要的通用标准(如果GB28181)和专用标准等,主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如下: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对平台所涉及的相关终端、信息、网络、应用支撑、应用、安全、信息服务等标准。

(2)合格评定标准

合格评定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对平台所涉及的相关硬件产品、应用软件的测试、检验、运维等标准和规范。

(3)相关意见和本地规范

相关意见包括国家相关单位针对该项目的发文、通知和意见等。2.5 安全体系

本次建设将以行业条线的部门操作员和管理员角色,根据对基础服务平台使用视频等资源权限的不同,对角色的视频资源使用权限进行授权。

业务用户单元在形态上包含:客户端、行业平台、行业应用等几类,使用基础服务平台/服务接口执行视频浏览、录像回放、采集标注、查询检索、订阅、简单目标布控等业务操作的用户。业务用户宜分优先级,高优先级用户可抢占低优先级用户所占用的资源。

通过合理安全授权,用户可以具有以下几个沙盘视图权限和机制:

1.全市视频资源沙盘。在各个部门设有本部门内的授权管理员权限,部门管理员账号可以通过全市“一机一档”户籍化系统了解本市视频资源沙盘图,并定期提交对视频资源的资源申请电子流。

2.资源共享和联网沙盘。

3.分级授权机制。对于后续区县联网后,将设置县级管理员(级别对等各个委办局办理员),分级对区县/乡镇请求进行授权管理。

本次安全授权体系部分的管理功能模块将对接入功能和应用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设备管理、运维管理,以及日志管理等功能。

权限类型:即可以进行的操作类型,包括:系统配置、业务操作、日志维护等。可以对不同部门人员、不同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不同操作功能进行配置;

资源:即执行操作的设备,所有用户只能对具有权限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操作; 角色:一定的资源和权限集合形成为角色,一个用户可以授予多个角色。角色授予给用户,该用户即具备该角色可使用的权限和可操作的资源。宜赋予角色不同的优先级;

对用户和权限的管理应包括:用户帐号/权限、角色/权限等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篇2

一、要编之有据,审计目的明确

审计方案的编写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为依据。在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中,还有一些特定的行业管理规范。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财务竣工决算质量,使电网建设工程的财务竣工决算达到真实、合法、完整,公平、公正、公开地反映审计项目投资的实际完成情况,促进审计项目宏观效益和财务效益的提高。在审计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满足客户招标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二、完善的审计方案,必须要重视审计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建设单位竣工决算编制依据和基础工作情况,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了解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是否全部完成,各施工单位的竣工结算是否清楚,并经有关部门的审计;了解建设单位是否全面清理核实交付使用财产、库存器材的盘点、各投资方实际资金到位情况等;应将建设单位需要配合提供的资料列出清单提供给对方,比如可研批复、概算、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施工结算清单、项目合同、送审决算报表及竣工决算报告说明书等。

其次,还应对人员的组织、项目分工做好安排。一般视工程规模大小来确定审计组人数,大中型工程由5至7人组成,小型工程由3至4人组成,项目负责人由高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来担任,做到既分工合理,又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大型项目的人员组织安排,为保证中标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中介机构应提高重视程度,成立以主任会计师为组长的审计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副主任会计师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具体协调审计工作,形成层层负责的组织结构。

再次,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要明确审计组成员的职责。

三、具体审计程序的编制

以一个220KV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方案为例,完善的审计程序要对时间、审计程序、工作日、人员做如下安排:

第一阶段:审计准备,时间1天,审计组全体人员参加,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阅读研究资料,澄清确认疑点问题,做好技术准备。1.获悉审计部门有关领导对本项目的具体要求,了解工程项目性质、类别、规模、承建方式等相关情况;2.了解审计所需工程资料的可获得性;3.了解工程材料的供应方式;4.了解工程价款的结算情况;5.了解工程项目的批概、入账及竣工决算报表的编制情况;6.其他需了解的工程情况。

第二阶段:分审计实施和现场复核,时间5天,审计实施审计组全体人员参加,现场复核项目负责人参加,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审计组以书面形式要求委托人提供完整的审计资料;2.审计小组了解工程招标情况、合同管理情况;3.建议委托人召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审计人员参加审前联席会议,介绍情况,协调审计中待明确和落实的具体问题等;4.详细审阅预审资料,根据预审资料确定的审计重点,实施详细审计;5.其他需准备的事项。具体审计内容如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资料审计;投资及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工程和物资招投标执行情况审计;贷款利息审计;汇兑损益审计;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审计;待摊基建支出的分摊;未完收尾工程审计;节余资金审计;税金审计;基本建设收入审计;核定项目投资总额审计;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第三阶段:二级复核,时间1天,落实到人,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负责人对成员审计底稿复核。

第四阶段:交换意见,时间半天,项目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在管理建议书初稿形成后,向审计部有关领导汇报管理建议书的具体情况,并获得有关领导对管理建议书的意见;2.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与协调。

第五阶段:业务终结,时间半天,项目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执行严格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汇总、编写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装订成册,向有关方面递交报告。

四、科学地收集整理资料

审计人员要收集一定数量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审计意见。同时还要对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鉴定、综合和利用,才能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这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关系到一项审计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实际作用,因而要求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作风严谨、态度谨慎,周密合理、防止疏漏,要选用客观性最强的证据。在对个别证据的质量进行鉴定分析的同时,要对全部证据进行综合整理和利用,编入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各个审计事项及总体形成审计结论,为编写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

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纳入审计方案,同时建立严格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对审计报告的质量作出承诺与保障,应保证:事实清楚,数据真实;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文字简练,表述准确;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六、制定严格的审计纪律

在向招标单位提交的审计方案中,还必须对审计组和审计人员纪律约束、职业道德作出严格规范和承诺,如: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和联欢等活动,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纪念品、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等。

如果中介机构中标,并且上报的审计方案经招标人确认,则可按招标人确认的审计方案,科学地、有计划地保质保量组织中标工程的审计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

雪亮工程需求分析 篇3

1.政策分析

面对社会信息化、动态化环境的重大挑战,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大联网,对于公安机关治安防控、打击犯罪、反恐处突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相关国家部委对社会公共安全视频资源整合联网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5年1月,公安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强调对二类视频监控点和确有必要联网接入的三类视频监控点,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接入和共享。到2020年,二类视频监控点和确有必要联网接入的三类视频监控点联网率要求达到100%,前端摄像机基础信息建档率要求达到100%。

2015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高起点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和应用工作,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系统联网,分级有效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逐步拓宽应用领域。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九部委发文《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意见中提出要强化系统联网,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要求各部门指导推动本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与公安机关视频图像共享平台联网对接。到2020年,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要求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要求达到100%。

2.业务分析

2.1社会视频资源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强警和“3111”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至目前,我市共建设各类视频监控探头约42536个点,其中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公共视频监控探头达3188个,社会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建设的社会视频资源约39348个,由社会单位建设的视频监控探头占总监控探头数量的92.5%。

经初步摸底,我市社会视频资源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由前端采集设备和后端存储控制设备组成。例如:由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构成的简易视频图像系统。该类社会视频资源所占整体资源比例最大,多为个体私人投资建设,建设成本较低,传输链路较为简单。

2)由前端采集设备、后端存储控制设备和独立的监控平台软件(单级)组成。该类社会视频资源部分涉及公共区域,多为中小型企业或政府部门投资建设,传输链路相对完备。

3)由前端采集设备、后端存储控制设备和多级监控平台软件组成。该类社会视频资源为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为主,传输距离较远,建设成本高。

2.2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社会视频资源存在种类繁多,存量巨大,缺少统一的建设标准,各自独立运行,没有有效整合和联网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自为政,信息孤岛

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承建单位众多,各单位在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时均是各自为政,仅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主,社会视频资源不能为公安机关或其他单位共享,一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各种社会视频资源成信息孤岛,调取、共享极为不便。

2)网络多样,组网复杂

社会视频资源的承载网络情况复杂,互联网、自建局域网、自建视频专网、电信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等视频专网等各类网络混合组网,种类繁杂。复杂多样的承载网络环境给视频信息的整合联网、信息传输、权限管理、运行维护、安全共享等带来诸多挑战。

3)标准不一,品牌繁多

社会视频资源数量多,建设类型各异,结构复杂,且构成各个系统的软硬件品牌繁多,标准杂乱,设备码流及协议普遍私有化,造成图像的编码格式、协议不统一,给整合带来一定的难度。

4)保障不足,安全性差

各个社会单位(个人)对视频监控系统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一般为非专职人员操作,容易导致视频资源信息外流,信息安全难以有效保证。

5)管理不力,完好率低

社会视频资源普遍存在运维投入不足,设备维护不到位,系统完好率低,可用性差等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要求一些重点行业单位或特殊社会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至少要保存15天以上的监控录像,但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等到真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往往会发生现场视频录像丢失或设备不录像等问题,而视频录像的丢失将给事件的后续处理带来极大的阻碍。

3.系统需求

为全面提升我县公安机关治安防控能力,增强打击各种犯罪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指数和满意度,有效缩短报警响应时间、警情定位时间、资源调取时间等关键指标,加强视频资源调取能力,提升现场情况掌控能力,需统筹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

总体来讲,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统一接入的原则,建设市、县(区、市)两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接入和汇聚各类重点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监看和综合应用,实现社会监控资源有机联网、整合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各类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应用效能,发挥规模效应,有效弥补公安自建资源不足、监控盲点等问题,达到充分利用视频资源的目标。

社会视频资源整合接入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难题,需要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

段,根据不同环境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3.1网络复杂,如何整合

面对社会视频资源纷繁复杂的承载网络情况,如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打通网络通道,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安全加密传输,并最大限度保证不改动原有网络,不影响社会单位原有系统及应用。

3.2品牌众多,如何接入

针对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中品牌众多、标准杂乱的异构设备和异质平台,如何通过多种兼容性技术手段,实现各类资源的统一无缝接入,通过协议及码流的标准化转换,保证社会视频资源在共享、调用时均符合GB/T28181国标要求。

3.3安全隐患,如何规避

通过社会资源接入可使更多的场所纳入公安布控范围。但同时也需要重视社会视频资源接入时的安全性,如何根据需接入的社会视频资源类型,部署对应的安全接入设备及措施,规避前端设备、传输链路、网络边界、系统应用等各环节安全风险,保证信息安全,确保视频图像数据不会发生外泄。

3.4体量巨大,如何管理

简述雪亮工程项目的发展 篇4

“雪亮工程”旨在从整体入手,统一规划,构筑一个功能完善、兼容并包、互联互通的音视频共享资源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一体化资源整合优势,合成作战。市公安局将充分利用好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战略协作关系,在高端技术引进,人员技能培训,战术战法提炼固化推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力打造具有信阳特色的“雪亮工程”,携手雪亮工程龙头代表英飞拓共保百姓平安。

“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2017年——2018年。第一阶段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完成市、县、乡三级承载网络建设,市县两级综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第一阶段建设及市行政执法局、市安监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和联网任务。

第二阶段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完成市县两级综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联网对接,完成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和联网任务。

第三阶段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完成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第二阶段建设,市区及7县共1.3万个一类监控点的建设。

18个高清摄像头覆盖全村主要街口,坐在村办公室就能监控村里安全,还能收看市、区、乡组织的各类会议。11日上午,参加全省“雪亮工程”建设佳木斯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人员,在佳木斯郊区西格木乡平安村等地考察,对这个村乃至全市“雪亮工程”建设工作给予肯定。

“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互联网应用工程项目,织就了守护百姓安全的一张网,对刑事打击、交通管治、网吧管理、市场监管、水务监察、校园周边安全整治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佳木斯是我省第一个全国示范城市,自2016年11月以来,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要求,整合现有资源与新项目同步推进,截至7月末,全市已累计完成投资4300多万元,建成监控点位8588个,搭建53个传输环网,整合安全生产、视频接访系统、政务云存储系统、电子认证系统等10余个子项目,实现了23个部门分平台联网共享。

为了增强民众的安全感,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安全性,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的工作生活氛围则是这种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信息化的发展为犯罪分子创造了高科技、智能化和专业化的犯罪手段,大大增强了犯罪行为在时间上的突发性、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手段上的对抗性。因此,作为“天网覆盖”的基础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筑必须以科技为支撑,通过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从以人力为主体的“人防”向以科技为主体的“技防”的转变。同时,积极探索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警务工作模式,推动公安工作实现从依靠经验向依靠科学技术、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的转变。

目前,各地正在酝酿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正是以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为代表的安防科技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天网覆盖”创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发挥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拓展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在城市监控报警网络中的应用范围,需要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建设规划中引入更先进、更实用的现代化安防技术。

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篇5

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实施,2018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加大力度宣传,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通过服装批发市场LED显示屏进行广播等方式,积极深入社区、服装批发市场、企业、学校等,广泛宣传实施“雪亮工程”的重要意义,使“雪亮工程”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沙河街各成员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和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形成群众支持、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确保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

(二)抓好网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统一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视频监控设备线路、点位熟悉,学习设备运行及日常维修知识的培训,完善相关奖惩制度,以便于后期的日常巡线检查工作,随时的解疑工作,及时的维修调度工作,及时的运行故障报告工作等,确保视频监控设备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三)深入开展视频监控点的摸排和调查工作,对陈旧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四)特别是对辖区内学校、服装批发市场、企业等联系,找出重点、难点、黑点位置,科学设置视频监控点位置,同时针对重点、难点、黑点位置需附有建筑物的结构图,以方便监控,另外必要时加强人员每日上门巡察,每日上报情况。

(五)做好网格事件的跟踪和办理工作,包括办理工作的规范,落实制度化;办理资料工作台账的整理。

(六)办理网格事件数据统计和研判工作,为综治维稳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程造价分析决定工程方案的选择 篇6

1 工程概况

新塘立交桥位于广园快速路K26+331.646 ~K26+930.697, 全长599.1m (含东、西侧引道在内) , 在这项工程的具体建设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施工地区的实际工作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周围交通环境的疏散, 桥梁分左右两幅, 单幅桥宽为13m, 标准跨度为25m和35m两种,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I字组合梁, 梁高1.8m, I字梁上安装C50 预制桥面底板5cm, 浇筑C30 混凝土现浇层厚15cm。

2 工程造价分析决定方案的选择

2.1 不同加固方案及工程量分析

2.1.1 增厚桥面板加固维修

⑴施工方案

(1) 首先将旧桥面的铺装层进行凿除, 并凿除毛结合面; (2) 对埋设螺杆或是锚固钢筋等设施进行加固处理; (3) 对大梁整体进行加固维护; (4) 结合面进行清扫、涂粘材料等表面处理工作; (5) 进行桥面补强钢筋网的安装工作; (6) 进行补强层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7) 养护。

⑵工程量分项

(1) 进行混凝土表面凿毛; (2) 人工凿V型槽, 并进行锚固钢筋的埋设施工; (3) 全面冲洗; (4) 刷水泥浆; (5) I字梁上安装C50 预制桥面底板5cm, 浇筑C30 混凝土现浇层厚15cm, 桥面铺装为上面层3cm厚抗滑表层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5cm厚中粒改性沥青混凝土。

2.1.2 增焊钢筋加固维修

⑴施工方案

(1) 凿除梁下的保护层, 并将量测范围柱附近的保护层凿除, 并进行全面冲洗; (2) 把短箍筋、斜筋、直筋分别和位于原梁以下的纵筋进行焊接; (3) 把起到补强作用的纵筋在以上步骤安装的短筋上焊接; (4) 在梁一侧和底部等区域做好模板, 并浇水保证其湿润性; (5) 进行补强层的施工; (6) 养护。

⑵工程量分析

(1) 脚手架; (2) 凿除混凝土的保护层; (3) 彻底冲洗; (4) ) 进行箍筋和直筋的焊接; (5) 进行受力主筋的焊接; (6) 涂抹混凝土。 (当抗力提高系数k不足1.5 时, 混凝土厚度a为40mm, 当k超过1.5 时, 厚度a为60mm。

2.1.3 粘贴钢板加固维修

⑴施工方案

(1) 对混凝土和钢板进行表面初步处理; (2) 涂上结构胶; (3) 钢板粘贴; (4) 以膨胀螺栓进行钢板固定; (5) 在表面涂上防护层。

⑵工程量分析

(1) 脚手架; (2) 处理混凝土表面; (3) 钢板表面除锈; (4) 刷粘结剂; (5) 将钢板安装加固; (6) 以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7) 刷漆; (8) 如果钢板用量太大, k超过1.9, 那么受压区也需要进行钢板粘贴, 也可增补受压筋。

2.1.4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维修

⑴施工方案

(1) 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初步处理, 从而露出混凝土结构层, 并以修复材料使其平整; (2) 进行找平材料、粘贴树脂等, 并进行碳纤维片材的粘贴施工; (3) 表面防护。

⑵工程量分析

(1) 脚手架; (2) 处理混凝土表面; (3) 涂刷底胶与找平胶; (4) 涂上碳纤维及罩面胶。如果碳纤维过大, k超过1.9, 那么受压区也需要进行钢板粘贴, 也可增补受压筋。

2.2 不同加固维修方案的造价比较 (见表1)

2.3 造价控制分析及方案比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⑴加固的抗力越高, 所需的加固造价也随之提升。

⑵如果加固工程要求的抗力较小, 那么采取增厚面板的加固方式较为经济, 但此种加固方案为湿性作业, 因此施工周期也会相应增加, 也会影响周围交通[3]。而此次工程的抗力要求较高, 增厚面板的加固方案会大大增加改性沥青混凝土构件的自重, 因此不建议采用此种加固方案。

注:K为抗力提高系数。

⑶从整体上进行分析, 增大主筋的方式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加固方案, 但施工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补筋和固有筋的协同性, 有一定施工难度, 如果增补筋的面积较大, 则需要增加构建横断面确保加固性能, 也就一定程度上增加造价。

⑷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案其造价相对较高, 但周期短, 对交通影响较小, 施工方便, 且容易和固有结构形成良好的协同性。但对于本次抗力要求较高的工程来说, 就需要提高钢板厚度, 如果钢板料的厚度过厚则会影响其和固有结构的粘结性能, 造成不均匀应力, 进而影响加固维护的实际加固效果。

⑸粘结碳纤维布的加固方式虽然施工周期短, 且能够和固有结构实现良好的协同性, 但整体造价费用最高, 故不建议采用此种加固方案。综上所述, 广园快速路桥梁加固维修加固维护工程采用增厚桥面板方案进行加固维护, 从而能够在保证加固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造价的经济性控制。

2.4 关于造价控制的几点策略

2.4.1 强化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工作

在设计阶段要不断加强经济论证, 在正式施工前可设计出多套方案, 通过经济论证对候选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论证, 合理优化选择, 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进而高效完成论证工作。对市政工程内部工作人员, 必须要强化其经济核算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设计和经济并重, 坚决避免重技术轻经济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

2.4.2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工程造价的最基本原则是将工、料、机三者进行有机统一, 在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和要求的情况下, 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加以考虑[2], 在确定工作方案后, 需要分析相应的工程技术指标。桥梁分左右两幅, 单幅桥宽为13m, 标准跨度为25m和35m两种,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I字组合梁, 梁高1.8m, I字梁上安装C50 预制桥面底板5cm, 浇筑C30 混凝土现浇层厚15cm, 桥面铺装为上面层3cm厚抗滑表层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5cm厚中粒改性沥青混凝土, 为确保以上尺寸达标, 需要强化施工中的质检工作, 避免施工实际与设计不符, 造成安全隐患, 增加返修、维护等工作量, 增加成本。

2.4.3 强化施工现场的机料管理及运输

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严格考察, 在防撞墙施工过程中, 钢筋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 在现场制作和工厂制作两者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在材料配备上, 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中每道工序的实际要求进行定量供应, 以避免材料浪费。在运输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路径, 避免因而二次运输而产生的成本费用, 在各种模板的使用中要选择科学考虑钢板还是木板, 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和具体环境进行充分分析[4]。卸料的步骤要对自动卸料和泵车卸料之间进行明确的选择, 用电方面尽量使用自己发电, 在技术结构成型的前提下自己发电可以大幅度地节省用电量, 有效节约成本。

3 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中对工、机、料的用量和价格控制是重点, 而施工阶段中对工、机、料的使用控制又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环节。总而言之, 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法, 要充分明确工程特点, 进一步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 从而全面提高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 实现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凯, 冉诗瑀.造价控制要点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分析[J].科技展望, 2015, 16:50.

[2]弓志芳.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 2015, 18:225-226.

[3]李银平.市政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07:104-105.

上一篇:安全验收汇报材料下一篇:有关酒的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