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2024-08-05

雪亮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通用6篇)

雪亮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篇1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提出,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是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总书记就公共安全工作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维护公共安全任务繁重。政法综治战线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努力建设平安中国。”“要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由此可见,以政法综治战线为牵头主导单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坚持群防群治策略,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决策科学、安全平台和应急技术装备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基于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整合,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手段。

2015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2016年5月,中央综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启动组织开展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区)项目建设。2016年6月,中央综治办在全国组织了50个城市申报《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并多次组织各申报城市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同时,在公安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央每年会审批50个城市为当年示范城市。由此可见,中央高层已经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提到国家安全领域的战略高度,除了国家示范城市,每个省也会下发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规划和任务。1.2 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按照“、路上控住线、环城形成圈、资源联成网”的思路,大力推进“技防城”建设,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及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通过省公安厅、科技厅“技防城”验收。近5年,全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建成各类监控摄像头XXX万余台,智能抓拍监控点XXX个,汇聚机动车通行数据约xxx亿条,各类监控图像xxx万路,视频图像存储空间达到xxPB左右,初步建成公安视频专网、政府行业专网、四大运营商视频专网等多张独立网络,以及公安、城管、应急办、国安等多个部门内部应用平台,研发应用人脸识别、视频研判等一批智能技术,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就利用视频图像查处各类案件xx万余起,处理交通事故xx万余起;城管部门利用视频资源开展执法管理xxx余次

2016年,我市公安局着力打造技防、巡防、数据“三张防控网”,健全完善合成研判、联合指挥、合成打击“三大工作机制”,打造活力警营,全面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截至2016年底,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学习%,“两抢”、诈骗、盗窃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xx%、xx%、xx%。同时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公安牵头、社会共建、群众参与,开展以“织密补盲、提档增效”为主题的技防攻坚行动,着力构建管住点、控住线、形成圈、联成网的技防网络,实现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重点要害部位全覆盖。推动视频监控向农村、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偏僻部位延伸,并创新视频监控建设运行机制,开展视频基础信息采集,推进图像云平台建设,完善图像实战应用、联网共享、安全管理机制。2016年,全市累计新建监控探头xx万余处,完成xx多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技防改造。1.3 建设思路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将极大地推动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程和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提档升级。一是有利于整合各地、各部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力量,促进设施互联互通和图像数据集成应用,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有利于提升应对处置暴力恐怖、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案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和快速处置效能;三是有利于适应违法犯罪动态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发挥公共安全视频在主动打击、侦查破案、固定证据等方面左右,织严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提高预防打击犯罪和科技化水平;四是有利于推动我市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重大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交通疏导、风险监测、应急处置等各项领域精细化治理水平,促进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并实现“建设的集约化、联网的规范化、应用的智能化”。

1.3.1 扩面增密,精确规划“十三五”前端点位建设

在已有视频监控探头的覆盖基础上,继续扩大视频监控网的覆盖面,增加覆盖密度:“城市要增密、农村全覆盖、前端带智能”,并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社会面分散的视频资源,疏通“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覆盖问题;对于重点部位加快视频监控高清化和深度智能化升级,实现车脸、人脸抓拍识别等实战功能。

1.城市要增密,增密监控网络

立体组网,打造我市立体防控网。在交通枢纽、城市广场和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高楼上安装高空瞭望监控摄像机,对周边监控目标进行全局覆盖,形成高空立体监控。全市

城市主干道、支路两侧的固定和移动监控点密度分别按达到行人步行每500米、1000米1个的标准,城市出入口和可供机动车通行的城镇道路以及交叉路口须安装监控和车辆轨迹抓拍系统,确保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乡道村道要参照城市支路标准安装视频监控,其中村庄出入口和交叉路口须安装视频监控,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出入口、主要通道和其它人员聚集部位做到无监控死角,视需布设人脸抓拍,并提高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质量;沿街商铺、背街小巷、城中村出入口及其它治安关键点位须安装视频监控。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完善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加强对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公共安全视频建设的指导和监督。

2.农村全覆盖,扩大监控覆盖面

在充分摸底调研当地现有一类、二类、三类点位的数量和运行状况等基础情况后,结合我市各地各部门“十三五”期间的监控业务需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约管理、共享资源”的原则,制定全市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位规划方案,实现对城市未覆盖的重点公共区域的全覆盖。同时通过积极引导并指导一般企事业单位和商户、居民区,根据自身防范需求开展视频监控建设。

3.前端带智能,加快提档升级

加快视频监控数字化、高清化、图标化改造和高清抓拍系统升级改造。重要单位和要害部位监控探头数字、高清、图标化改造;机场、车站、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以及城市主要道路和医院、广场要在补齐监控点位的基础上全面升级人脸抓拍、人脸识别功能;大型商场、市场停车库和社会停车场、新建和次新居民小区出入口的车牌识别装置安装率要达到50%,争取达到70%。

同时,我市现有视频监控主要使用传统的枪机和球机,对最新的前端新技术设备使用的少。本期规划,考虑对部分重要路段的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替换,例如当前360度全景监控相机,可增大视频监控覆盖面积,可在广场、重点部门、交叉路口进行升级替换。1.3.2 联网共享,构建公共安全联网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

进一步推进视频联网和共享-纵向市、县、乡、村四级监控级联汇聚和互联互通;横向分级有效整合公安、城管、教育、环保、交通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实现高清晰图像传输,保证联网视频传输的质量,并落实全网视频资源的上图(GIS地图)标注和有效运维以及一机一档管理,并进一步健全全行业的视频共享机制。

1.搭建全市统一平台

采用可弹性扩展的城市视频云架构,构建全市公共安全联网共享平台,完成对全市公共安全类点位的整合和汇聚工作,以满足互联互通及共享应用的需求,实现公共安全类资源的全网共享。实现全市视频资源的的统一接入,形成全城全网的公共安全视频资源池和视频应用服务体系。

2.建设共享管理体系

通过相应的共享机制,该平台满足为全市各政府职能部门、行业条线、企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视频图像资源联网共享、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的支撑,以及视频的管理和运维功能。

实现对各类共享用户的统一门户登录、统一授权管理,建立设备的类型、权属和功能的三相关系模型,建立用户的组织、角色和权限的三相关系模型;建立专业运维队伍和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也可接收下级平台提供的系统设备、网络、软件运行状态和视频质量监测数据等信息,进行量化考核。

1.3.3 规范架构,健全五级综治中心的融合建设 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接入综治中心融合应用、增强社会综合治理综治平台可视化能力,服务于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分级应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构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综治中心,各级综治中心纵向推动各层级综治中心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横向推动促进综治中心与本地区各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实现一体化运作。健全完善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指挥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应急指挥能力和水平。

1.3.4 升级发展,深化视频图像数据的应用

依托公共安全联网平台,借力视频云、视频智能解析、大数据、深度学习、物联网等技术构筑对海量视频的接入、转码、转发、存储、结构化分析等基础设施服务,主动运用视频追踪、视频分析、图像识别、比对报警等新技术,积极开展视频指挥、视频侦查、视频巡逻、视频研判、视频监督管理等实战应用,切实支撑公安机关打防管控主业。交通、城管、环保、卫生、住建等部门,也要主动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进一步拓展其在城市环境整治、优化交通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推动社区自治、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城乡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的社会化应用,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平台的综合效益。

1.3.5 丰富应用,实现群防群治、惠民发布等创新应用

推进应用创新,实现群防群治,一键报警、分级处置等应用创新,并基于视频智能分析和应用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的动态可视化管理,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同时应用视频公有云技术和各类沿街终端设备,快速大范围接入社会面视频,支撑视频惠民应用和信息发布工作。

1.3.6 升级演进,升级为城市级的“视频+”服务

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云平台的基础上,演进升级为面向全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信息服务”的“视频+”服务,即“视频+多维感知”和“视频+多维应用”;视频向下叠加多维的IOT物联感知(包括空间信息、动环信息、生物体征、深度语音识别等等),向上输出更多的视频数据应用价值,支持更为宽广的业务应用,比如智慧城市 的“数据大脑”、城市交通态势分析、机器视觉、大数据预警与决策等。

1.3.7 改革推进,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 完善政策措施,规范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联网和信息使用。加强地方配套立法和政策支持,加快研究制定视频图像信息在安全使用、保护隐私等方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1.4 建设目标

1.4.1 总体目标

我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以9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方向: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全域覆盖。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新建、改建数量。

全网共享。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达到100%。

全时可用。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

全程可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应用的分层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

1.4.2 具体目标

XX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整体建成时间进度比中央和XXX省的要求提前3个月:

2017年一季度前,一类视频监控点位资源联网共享率达到100%;2017年9月底前,二类视频监控点位资源75%以上实现联网,并安全接入公安视频监控资源平台;2018年9月底前,二类视频监控点位资源100%实现共享,三类视频监控点位中涉及公共安全重点区域、易发案部位、治安复杂场所的视频资源按照确有必要接入共享的原则实现联网共享;2020年9月底前,涵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市四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全面建成。

一类视频监控升级改造:对现有平台、机房进行升级、扩容、维护,确保能够稳定支撑联网应用;对现有监控进行标清向高清化的改造,增设一批全景监控设备,提升联网应用效率;对社会治安盲点进行监控补建,消除盲区提高覆盖率。

二类视频监控整合共享:抓紧开展二类视频监控建设单位内部的资源整合,建立本条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明确时序进度、时间节点,逐家实现联网共享,并通过安全授权实现跨部门的远程调用。

三类视频监控:三类视频监控由各地、各部门依托现有互联网社会视频资源共享平台,有选择、分批次接入公共安全重点区域、易发案部位等监控资源,并联网,通过安全授权实现远程调用。1.5 设计原则

本方案坚持以“依规建设、整合资源、联网共享、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为设计原则,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动、综治牵头、公安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要求,依托综治中心和公安中心,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安全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和传输网络,将各有关部门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资源全面连通接入,并与中央综治办的交换共享分平台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联网共享。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满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全局需求,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服务侦查破案、决策指挥、治安管控、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强大优势。

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应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统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按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权责一致、分级分类投入、社会参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保障。

1)依规建设:加强统一规划,系统建设在符合国家GB/T 28181-2016和GB/T 31000国家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架构,在同一的标准框架下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平台共用。

2)整合资源、联网共享:根据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对已建和在建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统一,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整合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促进联网应用、资源共享、继续发挥现有资源体系的效能。

3)规范应用:坚持以用促建,把防控风险、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按照依法授权使用、分级分类监管的原则,探索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新的应用领域,研究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公安机关视频图像共享平台,在严格依法、严格审批、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4)分级保障:系统应从设计、实施到验收和应用,明确“责、权、利”落实到位,明确“谁投入、谁运维”,落实运维保养主体责任;同时,将系统的应用情况与效益作对比,纳入综治考核范围,将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成效纳入对各县(市)区的综治考核,确保设备能够良好地运行,得到日常管理与维护,能够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共享发挥应 有作用;

5)安全可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网络安全传输、系统安全保障、重要信息安全管理等技术手段建设,提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严格公共视频图像信息的使用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共享、规范使用。在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特殊领域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应用工作,要严格安全准入机制,选用安全可控的产品设备和符合要求的专业服务队伍。1.6 设计依据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及其修改补充文件

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GBT_31000—2015) 关于批准发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公告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公通字 [2015]4号)

 《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2012]11号)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 当地相关政策指导意见

2、总体设计方案

围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中的总体架构和一总两分结构要求的基础上,项目将以“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城市应急指挥能力,创建公共安全视频联网资源池和智能应用平台”为总体目标,构建服务于公共安全管理、社会综合治理、反恐维稳、治安防控、侦查破案、各委办局视频服务应用和便民信息共享等工作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体系建设。

重点将“打造一个视频共享云平台,构筑两个视频分中心,整合汇聚三网视频资源,适配四类用户场景,创新六大实战应用,落实四全建设保障”,推动形成中央所要求1+2+N的视频共享和应用格局。

一个平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云平台-即全城全网大视频服务平台; 两个中心:综治视频分中心、公安视频分中心-面向公安和综治的视频共享分平台及视频应用;

三张网络: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行业视频专网)、互联网-重点解决互联网环境下的海量社会面监控视频快速汇聚;

四类场景:综治、公安、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公众等视频应用;

创新应用:人像比对、指挥调度、社情分析、群防群治、一键报警、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出租屋管控、信息发布、APP应用等-公共安全视频应用助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四全保障: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通过以上的端到端视频系统和业务应用设计以及有效运维系统和安全手段,落实四全保障要求和目标。2.1 整体架构

本方案的设计,遵循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开展跨域联网,其联网架构如下图所示: 2.1.1 一个平台

一个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云平台:

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云平台,整合公安一二类视频资源、政府部门视频资源、行业视频资源、社会面视频资源等,形成全域覆盖的城市级政府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并充分其包含以下核心功能:

(1)视频云平台——设备接入、平台接入、视频云存储、云解码/转码、集群流媒体转发等基础流媒体服务,统一的视频云分布式架构,支撑百万路视频联网应用。

(2)视频云解析——基于GPU+CPU混合架构,构筑高效、标准、弹性的视频智能分析解析中心,对涉及综治业务、公安治安、公共安全重点场所、城市管理应用的视频进行实时和录像智能解析,提取视频场景行为事件、人脸和人体特征、车辆特征、完成对视频的粗加工。

(3)大数据、物联网——解析后视频内容信息流的汇聚以及视频大数据服务,可支持RFID、MAC等公安/政府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接入和融合碰撞。

(4)视频基础应用——公共安全视频共享交换云平台提供点播、地图、录像、轮询等基础视频业务,提供对公安、综治、以及其他行业平台的视频共享服务支撑,提供城市级视频应急指挥应用,提供视频互联网发布、信息发布和视频惠民应用。

(5)视频深度应用——提供视频增强处理编辑、视频场景中对象布控预警、人像分析比对、车辆分析比对、多维视频特征碰撞比对和统一视频检索等高级应用功能。

(6)视频运维管理——实现视频运维管理中心、可对全区视频在线情况和视频质量情况进行智能运维;“一机一档”管理库对视频监控资源信息实现分级分类的详细户籍化信息管理,通过建档有效统筹后续全大市统一的管理、规划和建设;安全认证,对全网用户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行为审计等安全管理,并保障系统和平台的运行安全。2.1.2 两个中心

(1)综治视频分中心:

依托公共安全视频共享交换云平台,在综治分中心搭建视频分平台,平台直接调取公共安全汇聚平台的实时视频和历史录像资源,基于分平台进行开发可实现基于综治监控地图应用,实现一键报警、群防群治、重点人员管控、APP问题上报、机顶盒应用、视频联动、网格化联动等综治应用。

通过视频平台进一步和综治网内的网格化平台、视联网平台、大联动业务系统的融合对接,推动实现社会治安综治治理的统一视频联动和全程可视化。

综治视频分中心可依托于各级的综治中心进行统筹建设。(2)公安视频分中心

在公安视频专网内建设公安分中心视频平台,平台可以在已有公安视频共享平台上进行扩展。构筑视频图像核心应用包括:公安图像综合应用平台以及相关的车辆大数据应用、人像等大数据应用、公安指挥调度应用、图侦实战应用等。

2.1.3 三张网络

实现三张网络——互联网、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行业视频)的视频资源联网汇聚和共享发布。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面视频整合,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实现了对视频资源的汇聚和共享,公安视频专网(行业视频)实现对汇聚资源的行业深度应用。

对于现在分散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面视频整合和信息发布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2.1.4 四类场景

实现面向综治、公安、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公众等四大视频应用场景。(1)综治场景

综治中心应用,通过对接公共安全联网平台获取基础视频管理部分的视频资源与鉴

权等管理能力,调取公共安全汇聚平台的实时视频和历史录像资源,实现统一联动、共建共享的综治视频应用和可视网格化应用,并可提供城市管理、群防群治、指挥调度、视频会议等业务功能。

(2)公安场景

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平台是提高公安指挥决策、侦查破案、治安防控和执法监督能力的重要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图像信息资源,具有信息共享、存储查询、智能识别、轨迹分析、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

平台集成了联网共享、存储查询以及视频侦查、人脸识别、车辆大数据、移动通信大数据应用、移动警务、多维数据碰撞等功能。

(3)政府职能部门:

政府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和权限等级,公共安全平台提供不同的视频数据资源服务、视频处理支撑能力服务。

(4)企业和民众:

公共安全视频惠民应用有主要两种途径: 方式1:

公有云视频发布:视频直播应用

依托互联网上的大型公有云(乐橙云)等基础设施,建设视频惠民发布平台,发布平台提供面向公众和企业的视频惠民开放服务,支持电脑客户端和手机APP支撑浏览;进一步打通和视频公有云(乐橙云),利用公有云实现大并发的视频发布和访问、实现视频广场功能,并被第三方手机APP快速集成(如微信)。

方式2:

背街小巷与乡村:智能云一体机

智能云一体机作为信息发布的创新型终端,集成了背街小巷社会面视频接入、存储、预览以及信息发布等功能,支持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发布,支持1080P高清视频接入和存储,具备本地预览、视频多画面分割显示、录像文件的本地实时存储功能,支持网络路由功能,支持wifi热点上网,4G无线传输。2.2 逻辑架构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逻辑架构如下:

2.2.1 感知层

感知层联网全大市的视频前端设备--通过专线、视频专网、政务外网、政务网整合公安一二类视频资源、政府部门视频资源、行业视频资源等,并利用运营商资源通过专线和互联网整合涉及到公共安全区域和重点场所的社会面视频资源。

在感知层除了整合已建视频资源,系统将同时汇聚物联数据,场景以公共安全区域为主。通过本次对网络的整合之利,将首先汇聚以公安、交通应用为主的MAC数据、RFID数据、门禁、报警、卡口抓拍、卡口抓拍等数据资源,并制定数据格式规范和接入标准化规范,在应用上首先实现视频轨迹和物联数据的多维融合联动,实现录像和物联数据的关联查询。

2.2.2 接入层与传输层

网络层主要指用于视频资源汇聚和传输的网络。主要涉及公共安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各行业、各局自建网络、运营商专网、互联网等其它网络,构筑以公共安全视频专网为中心的架构,并可以汇聚和发布不同网络的视频、物联感知数据。

在不同网络之间将通过边界/网闸/防火墙等系统做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隔离。2.3 网络架构设计

本次视频多网汇聚整合的部门包括:综治办、公安局、安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卫计委、市政和园林局、体育局、城管、水利局、旅游局、环保局、机场和地铁、应急办等。

本次视频多网汇聚整合的思路如下: 公共安全视频专网,以该网络为依托进行视频资源整合和联网共享,重点整合资源包括—重要目标、要害部位、重要交通节点、重点行业(企业)、医院和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的视频资源。

公共安全视频专网通过安全防范设备与政府行业专网、公安视频专网、运营商专网、互联网等网络进行安全隔离和访问;具体不同安全域之间的隔离策略将参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和总体技术架构(目前是讨论稿)的建议,并结合际情况进行设计。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充分整合已有平台视频资源,重点接入运营商、公安共享等平台所汇聚的一二类视频资源和社会面视频资源。

本次在网络架构各个方面的设计过程中,都需考虑与视频传输专网业务特征是否匹配,并考虑传输方向的安全性。2.4 标准体系

明确原则,遵循原则,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技术、业务、监管的“规范融合”作用,支持并促进业务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系统质量的“规范保障”作用,保障系统品质和服务对象的权益;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统一规范”作用,可有效瓦解并防范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公共安全系统建设过程中,除了视频监控领域各类主要的通用标准(如果GB28181)和专用标准等,主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如下: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对平台所涉及的相关终端、信息、网络、应用支撑、应用、安全、信息服务等标准。

(2)合格评定标准

合格评定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对平台所涉及的相关硬件产品、应用软件的测试、检验、运维等标准和规范。

(3)相关意见和本地规范

相关意见包括国家相关单位针对该项目的发文、通知和意见等。2.5 安全体系

本次建设将以行业条线的部门操作员和管理员角色,根据对基础服务平台使用视频等资源权限的不同,对角色的视频资源使用权限进行授权。

业务用户单元在形态上包含:客户端、行业平台、行业应用等几类,使用基础服务平台/服务接口执行视频浏览、录像回放、采集标注、查询检索、订阅、简单目标布控等业务操作的用户。业务用户宜分优先级,高优先级用户可抢占低优先级用户所占用的资源。

通过合理安全授权,用户可以具有以下几个沙盘视图权限和机制:

1.全市视频资源沙盘。在各个部门设有本部门内的授权管理员权限,部门管理员账号可以通过全市“一机一档”户籍化系统了解本市视频资源沙盘图,并定期提交对视频资源的资源申请电子流。

2.资源共享和联网沙盘。

3.分级授权机制。对于后续区县联网后,将设置县级管理员(级别对等各个委办局办理员),分级对区县/乡镇请求进行授权管理。

本次安全授权体系部分的管理功能模块将对接入功能和应用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设备管理、运维管理,以及日志管理等功能。

权限类型:即可以进行的操作类型,包括:系统配置、业务操作、日志维护等。可以对不同部门人员、不同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不同操作功能进行配置;

资源:即执行操作的设备,所有用户只能对具有权限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操作; 角色:一定的资源和权限集合形成为角色,一个用户可以授予多个角色。角色授予给用户,该用户即具备该角色可使用的权限和可操作的资源。宜赋予角色不同的优先级;

对用户和权限的管理应包括:用户帐号/权限、角色/权限等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雪亮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篇2

1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传媒行业, 通信企业与我们的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通信服务的影响。我国通信运营商在近年来致力于通信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努力地提升服务的质量, 除了积极的做好通信网络的基本建设工作之外, 还加大了对通信网络的技术改造投资。通信工程往往需要将大量的科技和资金投入进去, 因此面临着十分大的项目风险。

1.1 较大的工程资金投入

通信工程往往具有极大的资金投入, 而且其中的项目一般都具有非常广泛的涉及面, 尤其是一些与国家政府相关的工程设备项目, 更是具有高额的资金需求。这种项目往往与客户承建商、设备供应商、通信企业以及政府等很多单位和部门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然而这些单位和部门之间又并不具备横向的管理组织, 因此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1]。

1.2 较高的高科技含量

作为一项高科技的项目, 通信工程项目属于多个学科合作的项目, 其具有非常大的技术风险以及较高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我国通信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通信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一个通信行业都在对新技术以及新科技的项目进行不断的推出, 而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的不可确定性, 使得通信工程项目的技术风险得以增强。

2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

(1) 能够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通信工程项目中风险管理属于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是对项目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数。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 从而能够将通信工程风险机制确定下来, 在风险管理的控制范围之内控制通信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 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2) 能够使通信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得以提升。我国通信企业现行的运行过程中具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其中有一些风险具有可预见性的性质, 还有一些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偶发性的性质。不管风险的性质如何, 其都对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采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对项目中的各种风险事故进行检测, 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能够使通信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得以提升[2]。

(3) 对控制资金和成本的工作十分有利。通信工程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就是资金和成本的保障, 在具体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成本失控以及成本过高的风险, 最终使得项目的资金受到了严重影响。通过风险控制的方式将有效的编制计划制定出来, 科学合理的检测、预算和估算成本, 从而使项目资金成本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3 我国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3.1 薄弱的项目风险管理意识

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我国通信行业的管理者往往具有较为淡薄的意识, 并没有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设置出来, 从而对项目进展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协调处理, 在项目财务控制、项目协调、项目组织以及项目分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2 不健全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不健全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是我国通信工程项目中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 很多项目并不具备完善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很多都是单纯地依赖人的经验, 并不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也不能够及时的应对和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很难做到以具体的情况为根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由于不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就很难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也不能够及时的控制项目风险, 导致项目建设中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3.3 不具备专门的风险管理服务组织

现在我国在管理通信工程项目的时候并不具备专门的行业组织, 通信企业内部也没有对专门的部门进行设置从而实施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 具体的项目风险管理中也存在着迷茫的管理方向、模糊的管理定位以及不明确的管理分区的各种问题, 对项目专业队伍建设十分不利, 无法对通信项目风险进行程序化的组织和管理[3]。

4 通信工程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4.1 识别风险

所谓的识别风险就是要确定运行的项目会受到哪一种风险的不良影响, 同时采用书面文件的形式记录这些风险的过程和预测。通常来讲, 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都要参与到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中。风险识别能够对风险属于项目外部因素风险还是项目内部风险进行识别, 在识别项目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威胁具有充分的认识, 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将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出来, 并且确定控制项目风险的方法。

4.2 分析风险因素, 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般来说, 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包括项目策略风险、合同模糊、风险技术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必须要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具有正确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制定出来。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关键就是制定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在识别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之后, 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将科学准确的应对措施制定出来, 其主要是制定项目风险控制的方案。在制定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时候要对项目风险可能会导致的损失进行充分的考虑, 同时在项目动态的发展中要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不断的识别, 对项目风险应对策略进行不断的修正和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4]。

5 结语

总之, 风险管理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而对建设通信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 最终能够有效的保证通信工程项目可以按时按质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康茂浩.通信工程技术项目中的风险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5 (03) .

[2]王修均.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探析[J].科技与企业, 2014 (10) .

[3]刘会.刍议通信工程造价影响因素[J].中国新通信, 2014 (08) .

雪亮工程质量管理 篇3

1.1目的

通过对项目质量保证措施的合力性进行评估得出质量保证的合理性。通过质量保证的输出包括采取措施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为项目相关人员提供更多的利益。项目保证的结果是质量提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完成提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做好改变需求或采取纠正措施的准备,并按照整体变化控制的程序执行质量改进。质量改进包括达到以下目的的各种行动:增加项目有效性和效率以提高项日投资者的利益,改变不正确的行动以及克服这种不正确行动的过程。

1.2范围

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关于质量保证措施的相关内容。

1.3综述

本项目建设方案中关于保证质量的措施描述较为简单,没有体现真实实际的项目情况,需要细化完善。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建议方案如下章节。

1.4建议方案

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建议保证质量措施如下:

一、质量技术管理班子组织架构

派驻现场的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成立工作质量管理领导班子,组织架构如下:

1、项目管理部质量岗位职责

负责现场的协调管理工作,还包括与单位内部各专业间、部门间的协作,保证施工用物料的及时供、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监督等的顺利开展,保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有效控制。

2、项目经理质量岗位职责

负责现场具体事务,包括与现场项目各方的协调,作为工程质量的直接负责人,合理安排调配人力、物力,组织各项工作的计划与实施,对进度、工艺、安全等全面控制,定期向总经理汇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

3、质量安全检查员岗位职责

检查督促制定的生产安全、防火、防盗,安全措施的落实执行,并作安全学习记录及早消除隐患。按时统计汇报工程质量情况,按时填写质量事故报表,对准确性负责。严格监督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和规格。监督班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4、技术部、财务部质量岗位职责

分别负责技术支持及财务方面的工作,不符合技术要求,即退货,没有验收合格的不付款。需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IS09001”要求为蓝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编写了《质量手册》,它是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质量文件》,《财务管理条例》是从源头保证了工程质量。技术部和财务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并对技术和资金的运作质量负责。

二、工程质量标准承诺

工程质量标准需要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有关工程质量的特殊标准或要求符合业主的要求。

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工程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标准的,招标人有权要求我公司返工直至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为止,并由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延误的工期。

为保证总体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本项目特点,对总体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量化,使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分部、分项质量控制目标,通过对各个分部、分项质量的控制来确保整体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为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如下制度。严格按照施工图及会审记要,技术变更通知等技术文件进行施工。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规程、规范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质检部门监督检查、专业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

原材料、加工件、设备等具备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材质证明等,绝不使用“三无”产品,把好进货渠道关,进场材料一律经专职质量人员验收合格后才使用。

坚持“三检”制度,对存在的质量隐患及质量通病立即进行整改及根除。按施工阶段划分,适时的邀请市质检站等监督部门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隐蔽工程经专职质量安全员和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并在隐蔽资料上签字后,才进行隐蔽。

设备安装的外露部分,除了保证规范规定外,还注意外形尺寸的美观。坚持向班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教育全体职工提高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建立工程质量与职工工资、奖金挂钩的分配制度,动员全体项目人员、施工人员为争创优良工程而共同奋斗。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建筑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配置专职质量安全检查员。专职质量安全检查员每天在施工现场巡视,随时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包括:

常用记录:开工、停工、竣工报告,中间交工验收说明书,分部、分项、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施工质量自检表、工程竣工验收证明等。设备安装施工记录: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设备安装隐蔽记录、各种仪器仪表检验调试记录、设备及配件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等。

施工现场工长每天填写施工日志,根据每天的工作内容,及时、准确、认真地填写,并且,总结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及时提醒施工操作人员注意。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

1、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

拟定项目质量责任状,充分发挥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其整体战斗技能,消除人为因素对项目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对重点部位施工实现随工工艺卡记录制,对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执行人进行如实记录,便于后期发现问题的“倒查”。对查出问题的实行惩罚制。

2、加强技术交底管理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技术部门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总工程师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并进行签字记录。

3、加强材料进场检验

项目各类材料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使用。

4、贯彻执行“三检制” 自检

落实自检:由施工组员对自己的施工作业或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自我检验、自我把关及时消除异常因素,防止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施工成果流入下道工序,同时做好自检记录,记录有施工现场负责人填写,施工工序结束后上交。

互检

完善互检:由同组施工人员之间按照工艺要求对所完成的作业或分项工程互相检查,和由下道作业对上道作业的交接检验,是对自检的复核和确认。确认后填写工序交接书。

专检

安排质量检验员对已完分项工程进行检验,以弥补自检、互检的不足。“专检”记录由相关质量检查人员负责填写,每周汇总。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进行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本项目的施工中,我们将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充分达到质量预控目的,从而实现以过程保证结果的目标。

6、事前控制 对于用于项目建设的每个部件均要经过严格检验、首先进行符合性检验,一般检查产品外观、型号、规格、检验证书、合格证明等并填写目检记录,会同建设单位单位指定人员现场开箱验证,杜绝不符合合同书要求的产品和材料用于项目建设。

每件设备和配件安装到现场之前均经过加电测试,测试通过后才能被用到项目上,测试过程填写测试记录。

事前控制是先导,项目开工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创优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分部分项项目施工开始前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深化设计、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技术交底以《作业指导书》形式进行,作业指导书中有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标准等内容。

7、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指在施工进行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为: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的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8、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成品进行质量***,由专职质检员按规定的检验方法、验收标准进行检测复核验评。复核不合格返工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人为核心,把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实施跟踪检查,坚持用数据说话。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设备、材料质量的管理。项目所用的材料设备符合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进场材料设备有相的质量证明资料,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能达到相的质量标准,设备材料的选用确保一致性。

9、持续改进

项目工作持续改进体现在服务和项目质量两个方面,在服务方面,作为项目安装施工单位,对于建设单位我们就项目质量对其负责,并对建设单位的其他合理要求予以满足,为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持续改进反映在项目质量上,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对工序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测量和监控,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订相的改进措施。本项目将开展“QC”活动,通过“PDCA”有效循环,使项目质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规范、标准,而且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持续改进的良性状态之中。具体的“QC”活动课题在项目施工前详细制订。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保证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质量主管中间控制、专职质检员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由项目经理到各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制定科学的组织保证体系,并明确各岗位职责。同时认真自觉地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项目质量实施的监督检查。通过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协调运作,使项目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全面、全方位控制项目施工全过程,严格控制每一个分项项目的质量,以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八个不得”管理规定(即设计图纸不经交底和会审不得施工;安装人员资质不经监理单位审查不得进场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得施工;施工人员未经施工技术交底不得从事施工;材料设备及构配件未报验审签不得在项目中使用;上道工序质量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每周定期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提交进度计划表及实物完成项目量,否则不得索取项目款项;未经总监理师认可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

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项目及分部分项项目落实到责任人,从项目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制定措施,从上至下层层展开,使全体职工在生产的全过程中用从严求实的工作质量,精心操作的工序质量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制定各分部分项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项项目质量。

采取各种不同的途径,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项目的产品质量。

按照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手册与程序文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工序,作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搞好图纸审查和技术培训工作。严格控制进场原材的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使项目质量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采用质量预控法,把质量管理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工序及各项因素,达到“预控为主”的目标。

六、主要工序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和手段

1、管线及基础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开工前,详细勘察每个点位详细情况,明确管路走向并绘制管路走向施工图。

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把工程设计意图要求、特点和注意的技术问题,以及为施工制订的技术措施,向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作详细的交底,尤其重视对班组的书面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各自施工任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确保质量。

规范钢管加工制作:钢管煨弯时,用定型煨弯器,将管子的焊缝放在内侧或外侧,弯曲时逐渐向后方移动煨管器。必要时可将煨弯出局部均匀加热,均匀用力,弯成所需弧度,减少出现扁、凹、裂现象。钢管焊接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做好防腐防锈处理。

2、配线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线缆的敷设均按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

穿线的总截面面积不大于配管截面面积的40%,且导线不超过8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途线缆不穿在同一管道内。

敷设多条线缆的位置均用扎线带绑扎,并做标识。扎线带保持相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适宜,不影响线缆的使用。

线缆布放时长度留有冗余。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要求预留长度。

在同一线管内:除直流线路和接地线外,不在钢管内穿单根导线,以免形成涡流。

导线的分色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要做好回路编号。

导线连接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多股铜线理顺直刷锡。严禁接头处虚接或未用绝缘带包扎,只用黑胶布缠绕的做法。采用铝导线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时,按导线芯线直径或根数选用,防止造成导线连接不牢,线芯裁剪后预留过长外露,严格按接线施工工艺要求施工。

本工程光缆施工量较大,在光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说明施工。光缆在敷设前进行单盘检查测试,并检查光缆外层有无裂缝断裂、核对光缆端别。

由于光缆布放牵引长度较长,在敷设过程中沿线各点(拐弯、交通要道)安排专人监视,以确保出现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

光缆敷设过程中曲率半径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3、设备安装的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设备的安装施工均遵从国家有关施工工艺规范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施工工艺要求。

所有线缆均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加上标签。所有使用的标签为机器打印。标签上的编号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标签上每个字母的高度不小于4mm。所有电缆或其芯线均按照交流相位、直流极性配色,配色方法一致。

系统布线所需敷设的线槽及线管采用金属材料。除非已进入设备机架,所有线缆均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外露。

机柜内的线缆排列整齐,并绑扎在机柜内的布线槽内,同时做出标识。线缆的敷设不影响机柜门的开启或关闭、设备的更换。

4、系统调试的质量保证措施 制定调试原则

系统的调试依据是项目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项目设计变更说明和洽商记录、产品的技术文件,以及双方约定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系统的调试按“先分系统、后系统集成”的原则进行。

系统调试前编制完成系统设备平面布置图、走线图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调试工作由项

项目目责任人或具有相当于工程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并编制调试大纲。交付使用前,安排用户单位运行维护管理人员进场熟悉情况和进行技术培训,以便顺利进行系统调试、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安排有经验的调试人员 系统调试人员熟悉所调试工程的方案、系统的各部件配置、各部件的安装情况。

系统调试人员熟悉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系统线路中各连接线所传递的信号、用途有清晰的概念。

系统调试人员熟悉本系统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配置方法。系统调试人员熟练掌握本系统的设置内容、选项和操作方法。系统调试人员熟悉本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检查内容。做好调试前的准备

检查各部件是否已经稳妥安装。

检查线路连接情况,在确认没有连接错误、短路后方可通电。

系统在通电前检查供电设备的电压、极性、相位等。通电后,先检查系统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是否正常运行,出现异常立即断电。

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如错线、虚焊、开路或短路等及时予以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按正式设计文件的规定查验已安装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调试前按设计方案中配套清单,对安装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进行核查。调试人员按规范的要求,逐项检查系统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根据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原则与要求,下道工序是对上道工序的检查,通过逐项检查施工、安装质量,可以避免事故,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系统通电前对系统的外部线路进行检查,避免由于接线错误造成严重后果。规范调试步骤 第1步:检查线路。

第2步:加电,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显示,并测量电源电压。第3步:根据工程要求,设置设备、软件的参数。第4步:根据管理要求,设置设备的管理参数。第5步:进入调试运行状态,启动常用的调试选项。第6步:各分系统调试,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第7步:调试过程中,排除相的线路、设置错误以及部件故障,必要时调整电压。第8步:对于具有特殊功能的系统,启动相的调试选项,检查该功能是否正常。

第9步:根据调试情况,排除联网线路错误、设置错误以及故障部件。第10步: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加强检验控制

通过检测来来检验此项目的可靠性、合理性、稳定性,质量是否可靠、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我公司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编制《系统检验大纲》并提交建设单位审批。项目调试完成后,我公司会同有关人员依据《系统检验大纲》进行内部检查,并向建设单位提交项目自检报告及详实检验数据。

《系统检验大纲》包括设备和材料及技术可靠性进场检验、隐蔽工程检验、安装质量检验等内容,按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检验,并在项目自检报告中提交检验结果。

《系统检验大纲》一般根据合同技术文件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其内容包括检测目的、检测的内容与方法、测试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检验工具与测试结果的处理分析、测试结论及处理办法、结论等项。

5、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隐蔽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的关键在于过程控制及各次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程序与制度落于实处,严控把关。严格强调对于隐蔽工程设有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决不擅自隐蔽。

(一)岗位责任制对于隐蔽工程严格建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位人层层把关。

(二)加强管理措施

在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坚持技术人员现场跟踪值班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确保工程内部质量的完好。

加强全体员工思想上的教育,牢固树立积极配合监理工作的观念。每一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有充分的机会对即将覆盖的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

每一道需隐检的工序施作完毕后,施工队自检、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经主管工程师检查,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作,若检查不合格,施工队立即返工或返修,重新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实行质量责任制,制定出奖惩制度,严格施工操作程序。

雪亮工程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篇4

1.“ 雪亮工程”推动视频监控网络下沉

“雪亮工程”之名源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样,“雪亮工程”的目的和意义也与这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形象来说,就是利用群众各家各户的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视频监控布点,形成的用于区域性整体治安防控的“平安网”。

具体来讲,“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总目标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的监控项目。项目通过中心化和平台化,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纵向下延至县、乡、村的群众层面,利用系统拓展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民生服务、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社会各层级共同参与,共享以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根据新华网信息,2016 年 10 月,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孟建柱书记再次指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核心是提高整体效能,中央已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规划,部署开展“雪亮工程”建设。

2.前端后端齐发,全方位打造“雪亮工程”

雪亮工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是在重要卡口以及群众聚居处进行广泛的摄像头布点,监控点直接接入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监控平台,同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通过农村的现有电视网络,接入家庭的数字电视终端,群众可以通过家庭电视实时观察监控点的具体情况。另外,“雪亮工程”配套开发了可以下载安装到每家每户的电视和手机客户端等终端。通过终端,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同时利用电视遥控器或手机及时的提醒和预警。中心发现或者接到报警后,监控人员可通过对讲机发出警报,确定相关部门人员及时处臵。

“ 雪亮工程”示意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雪亮工程的前端解决方案包含对目标的特征分析,综合监控和特殊场景监控三个方面。内容涵盖了前端智能感知、道路监控、复杂场所监控和高空巡检等方案。

(1)前端智能感知系统

前端智能感知系统能对监控场景中所有静止和运动中的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不仅可以区别出运动目标是人是车或其他物体,还能抓住运动目标的大小、颜色、速率等特征,以结构化数据的形式提取信息并在系统中存储和呈现。(2)道路监控系统

道路监控系统可以对交通主干道或者交通支线上行驶的车辆进行布控,首先可以为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拥堵提供实时信息,还可以为侦破以交通工具为线索的案件提供技术支持;人行道上过往行人的监控,首先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群众集体性事件,还可以为抢劫,偷盗等案件提供线索。

多级警戒示意图

道路监控系统示意图(3)复杂场所监控系统

复杂场所包含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区域:一是公共复杂场所,包括飞机场、火车站、电影院、体育场、菜市场等等;二是各类专业市场,包括花鸟市场,特色商品街、城市步行街等;三是人口密集区域,包括城中村,居民小区、大学城等等。

(4)高空巡检系统

高空监控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对城市空间领域进行立体化的监控,通过高空巡检功能,不间断地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地毯式全方位监控,实时发现问题、实时跟踪录像、实时调查取证。3.雪亮工程后端解决方案

雪亮工程系统后端解决方案包括了数据的传输、储存、分类、分析和决策等解决手段,目的是在获得前端数据和信息后迅速对其中有效的信息进行最优效率的分析、决策和解决,支持雪亮工程进行。后端解决方案主要涵盖了监控系统设臵、多级警备区域、多种追踪模式、和特征处理系统等。

(1)监控系统设臵

监控系统设臵是指调整不同监控设备的位臵,布臵立体式监控使图像和实际位臵产生联系,精确匹配。

(2)多级警备区域

高清智能跟踪系统可设臵多级别警戒区域,可以对重点区域(如事故或者案件多发地带)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控,也可以结合实地警力配臵对某些区域减少监控,节省监控资源,提高监控效率。(3)多种追踪模式

高清智能追踪可以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跟踪目标。手动模式下能在操作人员的指示下对特定目标按照既定方案进行追踪。全自动模式下,追踪系统可以根据系统原先积累的数据对可疑目标进行自动追踪,发现可疑情况后,自动预警,从而节约警力,提高工作效率。而半自动追踪则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结合。

(4)特征处理系统

通过对前端积累的目标特征进行建模,与系统积累的信息自动分类比对,判断目标是否有潜在或已经发生的不法行为,实时预警或者报警。4.“雪亮工程”多点开花,补强治安防控短板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和重点支持项目管理办法”已经明确“雪亮工程”已经纳入十三五规划,各项系统的建设,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去年“雪亮工程”第一批 50 个试点城市已经先试先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也已经在大面积投入建设或已经完成建设;今年,全国将新增 52 个“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区)。“雪亮工程”可以很好的解决农村安防的诸多问题,目前在山东、四川等地发展较快,据赛文交通网信息,四川和山东两省每个县区的平均投资额约为 357 万元。

全国部分城市雪亮工程规划

“雪亮工程”可有效补齐治安防控的短板。一是能通过对巡逻人员、车辆考核系统,实时对派出所巡防情况和村居社区站岗值班情况进行掌握和管理。二是能通过视频监控管理运维平台建设,整合原有视频监控传输线路,降低视频监控运行成本,保持视频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和运行效率。三是通过综治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县综治中心对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对村值班室的调度整合。5.“雪亮工程”为安防行业打开增量市场

2016年6月,全国第一批50 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示范城市先行先试,已经在大面积建设或已经完成建设;2017 年,包含河北承德在内全国各省区申报2017 “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区)为 52 个单位。

“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工程的推进与实现,安防行业企业作为其中的核心参与,受益最为显著。监控联网工程使得视频监控的应用更加普及,从单一功能产品到多传感终端集成,从单一变量监测到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基于智能算法的主动防御,“雪亮工程”有望成为安防行业发展的新蓝海。

“雪亮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前期的前端监控摄像头布点,到后端的监控平台系统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都需要安防企业的深度参与。从中国招标网的中标项目信息来看,目前,“雪亮工程”多以县镇、和乡镇级政府为单位进行项目的 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将全程参与工程建设,从前期前端硬件布点、平台搭建到后期的运营维护。

2017 年上半年雪亮工程各地中标金额示例

目前,不少安防企业也投入其中,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建构“雪亮工程”。如行业龙头,大华股份在“雪亮工程”建设方案中推出全城全网大视频服务平台方案。方案运用人像比对、指挥调度、社情分析、群防群治、一键报警、信息发布、移动 APP 等创新技术,面向综治、公安、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公众等提供视频应用,在资源接入、共享,智能解析及应用、惠民服务、智能运维等方面具有核心优势。

(1)社会面资源接入和资源共享方面:集成主流厂家 SDK,可自动发现局域网里设备并在10 分钟内完成场所所有视频资源接入;同时共享云平台可实现前端接入、跨地域存储、以及视频流媒体各环节横向扩展等。

(2)惠民服务方面:提供交通堵塞、旅游出行、治安监控等视频惠民服务。(3)智能解析和应用方面:实现人脸和车辆车系识别、视频结构化处理等,满足各类应急、要案、群防群治、预警等需求。

“ 雪亮工程”解决方案示意图

雪亮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篇5

“雪亮工程” 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高起点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和应用工作,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也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这既是“雪亮工程”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也意味着平安乡村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一、如何准确把握雪亮工程的定位

与 “平安城市” 相比,对于“雪亮工程”建设,重点要把握三个要素:

一是监控的侧重点不同。平安城市侧重于城市道路和公共区域监控,主要是为城市治安服务,雪亮工程则重点是城镇街道和乡村社区监控,是为广大的村镇社区安全服务。

二是使用对象不同。平安城市建设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公安机关,雪亮工程的使用对象包括综治、公安和村镇社区的居民。

三是发挥的作用不同。平安城市监控主要针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人”在“行”方面的轨迹监控和记录,而雪亮工程主要针对“人”在“住”方面的轨迹监控和记录,重点解决了平安监控所不具备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由上可见,雪亮工程的定位主要是“防群治、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沉并扎根于基层村镇社区甚至家庭。“雪亮工程”并非仅仅是“平安城市”监控的延伸和扩容,而是践行党的十八大所确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

二、当前雪亮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雪亮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各地成果飞报,在这种大干快上的建设浪潮中,有些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质量不高、联网不畅、应用不强”,其中核心问题在于没有从打造“全息感知、智能防控”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程。

质量不高——由于雪亮工程建设范围大,覆盖面广,点位基础设施不完善,各乡镇为上规模抢进度,再加上建设资金、技术能力和施工队伍的制约,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只讲规模和进度,而忽视了建设质量。从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到施工工艺缺乏一整套严格的规范和流程,导致规划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低端低品质化,施工工艺粗糙化,现场供电和照明无保障。北方某县雪亮工程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1000多个监控点位的建设,结果开通运行不到三个月,图像黑了接近一半,“雪亮”变成了“黢黑”。

联网不畅——相对于联网平台的建设,点位建设比较容易。联网平台建设涉及到网络架构、传输链路、设备兼容、平台互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各政府部门机构、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平台厂商等诸多参与方的协调,使得很多地方的雪亮工程监控点位无法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进行联网管理和调用,信号的传输质量也很难保障。

应用不强——一些地方把雪亮工程的建设当成了一项政治性任务,没有考虑到建成以后如何高效应用,没有吸取过去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过去平安城市建设了大量的监控图像点位,由于缺乏对视频图像信息的分析能力,监控图像没人看、没人理,得不到良好的应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公安机关已经在寻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解决这些遗留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雪亮工程建设仍在重复过去平安城市建设的老路,一阵风过后,剩下的极可能是“一地鸡毛”。

三、应对策略

为了完善解决雪亮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把雪亮工程建设作为构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框架中来,把雪亮工程作为公安“全息感知、智能防控”体系延伸到乡镇社区基层的一个触角,并统一纳入到公安大数据平台中,与平安城市、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乡村建设融为一体,打造成一个系统、一个平台,不能单独割裂开来。

二是本着“建为用、用为战、战为胜”的原则,以战定用,以用导建,从抓建设促实战的高度来对雪亮工程的建设进行定位。把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导入到雪亮工程实践当中,按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的要求来设计和评判建设质量和联网性能。同时为了丰富大数据的来源,除了建设监控系统外,还应适度补充WIFI、RFID等数据采集措施。

四、解决方案

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雪亮工程建设的解决方案如下:

1.总体架构与联网结构

系统共分为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汇聚层和大数据处理应用层四个层面。

数据采集层:雪亮工程前端点位采集的视频监控图像、车辆抓拍、人脸抓拍、门禁、RFID、WIFI等数据。

网络传输层:数据传输的承载网络,包括互联网、全息感知网、综治网和公安信息网等,各网络边界之间需要安全互通设施。

数据汇聚层:通过全息感知大数据汇聚平台汇聚雪亮工程中采集的数据,并同步转发到公安网上的智能防控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处理应用层:在公安网上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并向公安、综治、政府其他部门以及民众提供大数据信息服务。

2.总体架构与联网结构

总体上以全息感知网络和互联网来分类承载视频监控、人脸、车辆、WIFI、RFID、门禁等前端采集信息的传输、汇聚和处理,形成区县——乡镇——村居社区三级监控网络,在公安网上完成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并向公安、综治、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民众提供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3.前端布点

在原有视频监控布点的基础上,在乡村社区的主要出入口以及乡镇通往国、省、县道的主要路口布设车辆抓拍识别和WIFI、RFID等信息采集的设备,在乡村社区的主要出入口、人流密集区、治安乱点等部位布设具有人脸采集功能的监控设备,配合后台的人脸识别算法引擎进行人脸特征的提取。

4.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人脸检测、人脸特征识别、车辆检测、车牌识别、车辆特征识别、行人特征识别、人群密度分析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前端采集的监控图像进行自动化解析,把非结构化的视频图像数据自动转化为准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并参与到大数据运算当中,提供快速查询、预测预警等服务,充分发挥监控图像的实战价值。

人工智能可分为前端智能和后端智能两种部署方式,也即边缘计算和中心计算。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算法如人脸检测、车辆检测、车牌识别等可在前端实现,采用车辆抓拍识别摄像机、人脸抓拍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对于较为复杂的算法,如人脸特征的提取和比对运算、车辆特征的分析、行人特征的分析,以及在大流量人脸抓拍点位的人脸检测等,只能依赖于中心专业算法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后台可以部署基于视频流或图片的人脸识别服务器、车脸特征二次识别服务器、视频结构化分析服务器(视频中的行人、车辆特征)、人流密度检测分析服务器等人工智能算法引擎,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度某一路视频图像进行分析,以发挥人工智能算法服务器的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5.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应用包括大数据的汇聚、处理和分析研判,宜建设统一的大数据汇聚平台,把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平安社区以及网格化管理所采集的各类数据统一汇聚到一个平台上,做大做强大数据资源池,更好地发挥大数据资源的集约应用优势。

除了大数据汇聚之外,大数据应用的重点是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研判,即需要有高可靠、高性能、高并发能力的大数据基础架构,也需要满足各部门应用的数据分析研判模型。其中最关键的是大数据基础架构,因为所汇聚的数据既不同于互联网行业针对非关系型、碎片化数据,也不同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且具有不同的信息维度。其应用的深度也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数据查询和统计,而是需要对个体的精准定位和研判,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进行专门的设计和实施。

大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安机关对实有人口的管控、人员画像、重点管控对象自动排查、案事件预警、侦查破案、防恐反恐、情勤联动等方面,以及社会风险预测预警、社会维稳、民生服务等社会治理等领域。这些需要不断完善、优化的数据分析和技战法模型作为支撑。相对于注重路面和城市公共区域的平安城市主动脉宏观监控,雪亮工程更能发挥其毛细血管微观监控的优势,更适合于进行人员落脚点的大数据分析,真正把“人”管到“位”、管到“点”上。

结语

工程项目的索赔及实施 篇6

索赔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 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 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

1 索赔产生的原因及费用计算方法

1.1 延期发出图纸引起的索赔

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8 d之内, 施工单位有权免费得到由业主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提供的全部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 并且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 d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 作为施工单位应依照合同提出索赔申请。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的第29 d为索赔起算日, 收到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日期为索赔结束日。由于为施工前准备阶段, 该类项目一般只进行工期索赔, 若相应的施工机械已进场、达到施工程度, 但因没有详细图纸不能进行施工时, 还应进行机械停滞费用索赔。

1.2 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

分为工程损失索赔及工期索赔。业主一般对在建项目进行投保, 故由于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工程损失, 可向保险机构申请损失费用。在建项目未投保时, 应根据合同条款及时进行索赔。该类索赔计算方法为:恶劣气候条件开始影响的第1 d为起算日, 恶劣气候条件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1.3 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

分为工程施工项目已进行施工而又进行变更导致索赔和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引起的索赔。其计算方法为:施工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工程变更指令或业主下达的变更图纸日期为起算日, 变更工程完成日为索赔结束日。

1.4 因承包商的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

由于在工程投标时图纸不全, 有些项目承包商无法作出正确计算, 如地质情况、软基处理等。该类项目一般对工程数量增加或需重新投入的新工艺、新设备等进行索赔。在承包商未预见的情况开始出现的第1 d为起算日, 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1.5 由外部环境引起的索赔

属业主原因, 由于外部环境影响 (如征地拆迁、施工条件、用地的出租权和使用权等) 而引起的索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影响的第1 d为起算日, 经业主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自行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该类项目一般进行工期及工程机械停滞费用的索赔。

1.6 监理工程师指令导致的索赔

以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时为起算日, 按其指令完成某项工作的日期为索赔事件结束日。

2 索赔的程序和时效

(1) 承包商首先应提交索赔意向书, 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桩号 (结构物名称) 、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 无须附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这样, 监理工程师通过意向书就可以对整个事件的起因、地点及索赔方向有大致了解。索赔意向书递交监理工程师后应经主管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必要时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主管监理工程师要一起到现场核对。索赔意向书送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要及时收集证据, 收集的证据要确凿、理由要充分;所有的工程费用和工期索赔应附有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记录和计算资料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2)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索赔事件发生28 d内, 索赔意向书要向监理工程师发出;在发出索赔意向书28 d内, 要提出延长工期和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监理工程师在收到索赔报告后, 28 d内要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等。

3 索赔的实施

(1) 索赔意向书提交后, 就应从索赔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赔事件结束日止, 认真做好同期记录, 并附有现场监理工程人员的签字。索赔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 还应保持现场照片、音像资料的完整性, 粘贴打印说明后请监理工程师签字, 否则在理赔时难以成为有利证据。同期记录的内容有:事件发生时或事件发生过程中现场的实际状况;导致现场人员、设备的闲置清单;对工期的延误;对工程的损害程度;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及所用的人员、机械、材料数量、有效票据等。

(2) 索赔申请表:填写索赔项目、依据、证明文件、索赔金额和日期等。索赔依据一般包括在建工程技术规范、施工图纸、业主与施工单位签定的工程承包协议、业主对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的批复、业主下达的变更图纸、变更令及大型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修改等。索赔证明文件包括业主下达的各项往来文件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各项有利证据, 施工单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只对存在的问题向业主进行口头汇报, 或只填写索赔意向书而不注重证据的收集, 致使很多本来对施工单位有利的索赔项目业主不进行最终批复。索赔金额及工期的计算一般参照承包单位与业主签定合同中包含的工程量清单、概预算定额、定额编制办法、机械台班单价、地方下达的定额补充编制办法及业主、总监下达的有关文件等。

(3) 由于索赔会导致费用增加或工期延长, 故往往是上级单位复查的重点。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索赔情况,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台账或档案。索赔台账应反映索赔发生的原因、索赔发生的时间、索赔意向提交时间、索赔结束时间、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业主审批结果等内容。对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均应及时登记, 工程完工时应形成一册完整的台账, 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4 结语

上一篇:(新)幼儿园厨师工作制度下一篇:关于正式邀请函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