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2024-06-09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共12篇)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篇1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虽然现在还不能算是发达,有些方面可以说还很落后,可是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发展的脚步没有一天停止过,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令许多外国人都刮目相看。可是,一些年轻人,对中国有着一些近乎歪曲的见解,一提到自己的祖国,就以“落后,垃圾”等等来形容,蔑视自己的国家,而提到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就赞不绝口“发达,先进”。你可知在某些人眼里藐视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多大的作用,中国可以用自己的粮食养活本国13亿多,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还为许多非洲国家提供帮助。这其实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从总理的演讲中不仅能体会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荣耀,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总理传递给我们的那种信心!我们也同样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祖国,在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祖国共克时艰,因为“知识的力量,年轻人的勇气,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整个世界的命运。”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结合古今,温总理道出了中国的现状。“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温总理用胡杨的顽强生命力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又用汶川地震诉说着我们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温总理实事求是,坦诚地说我国的城市是现代的,农村是落后的。“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温总理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的“和”引出了“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并提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而这一切都体现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蓬勃发展的青春活力融汇在祖国的情怀中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英国访问期间在剑桥大学发表的演讲稿,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总理用诗一样的语言深情演讲,在向学生学者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同时,敦促大家“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之所以那么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也少不了中国,中国的成长是与世界同步的,中国许多东西,从无到有,由只靠国外进口,到自主研发生产。中国从没有一辆自己生产的汽车,到世界上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从一个人参加奥运会,到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中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强大

温总理以专业而有理性的口吻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计划和措施,还以国际金融危机作为警示,告诫人们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温总理表示愿意向欧洲学习,加强交流与合作,并鼓励中英两国青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开拓中英关系的美好前景。

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华民族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和艰苦探索,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勇于做负责任的大国,从容应对着世界金融危机

中国凭借着人口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物品,丰富着国际市场,一个英国家庭做了一个实验,在一年之内不买任何中国生产的物品,一年后他们发现,他们家的这一年过的很糟糕,因为几乎他们要日常用的许多东西都产自中国,中国的东西是最好最便宜的。许多从国外旅游回来的中国人,买回的国外纪念品大都写着,Make IN China(中国制造)。在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很骄傲也很自豪!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中国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人正以昂扬的斗志阔步向前。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篇2

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国际快递业的兴起首先是在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北美,欧洲的经济复苏导致了现代快递业的逐步形成,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不断消除,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愈加活跃,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趋于高效率和快节奏,时间价值越来越重要,国际快递业得以迅速发展。而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引入,高速公路、大型航空飞行器的发展,使快递业开始快速向全国网络和全球网络规模发展。

中国国际快递业务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兴起,九十年代随着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快递业务进入了迅速膨胀的时期。1990年~1999年间,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以年平均17%的速度增长,在这一时期,国际跨国公司也开始向中国快递市场进军。九十年代,全球最大的四家快递公司DHL、TNT、UPS、FEDEX,纷纷通过合资等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的短短十几年间,UPS已经与Fed Ex(联邦快递)、DHL(敦豪)、TNT(天地快运)一起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快递巨头纷纷“赎身”,甩开原先的中国合作伙伴,独享快递业的巨大利润。一方面他们把市场定位于外商集中的沿海及中心城市,利用与全球知名大公司的良好关系,迅速抢占国内大部分国际快递业务,另一方面又通过合作、收购等各种办法,继续铺设其在中国网络,目标直指二、三线的城市。

目前在中国从事快递业的大部分是从事城市内快递的民营企业,通过加盟合作的形式,跟实力稍微强一点的例如申通、顺丰等一起与中国邮政分享国内城市间快递市场,只有少数企业凭借一些两点一线的专线快递能参与到国际快递业务中去。一些所谓全球快递公司实际上扮演的是将大量中小企业的货物聚集起来,再向国际快递巨头托运,通过数量优势以取得较优惠的价格。

2 中国快递业走上国际之路所面临的困难

2.1 国际快递业市场进入难

目前国际快递业市场已处于寡头垄断状态,而我们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生产者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而能够赚取垄断利润。每当一个国家进口这类商品时,就等于向外国出口商支付了一笔垄断租金。外国厂商为了能够长期独享这种垄断租金,必然会千方百计地阻止当地新厂商进入该市场。外国垄断厂商首先考虑的策略是选择一定的出口量,占领住一大块市场,使当地新进入厂商的产量达不到足以覆盖成本的程度,即让进入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进入,从而达到有效阻遏本国厂商进入之目的。现实中国际快递巨头抢占了大部分的国际快递市场,又根据一些国内民营企业的专线快递路线,进行降价竞争,目的就是遏制新势力进入国际快递市场,维护其垄断利润。

2.2 技术和管理经验欠缺

虽然快递业进入门槛低,但是说到国际化,没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是行不通的。国际快递巨头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在信息,通讯,运输水平上均远胜中国快递企业,而在管理方面则是有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技能和灵活的营销技巧。而中国的快递企业对国际快递业的运作还不太熟悉。国际方面有很多法律、规定。中国的快递业要想发展国际业务还必须适应各个国家的法律、国情。同时想通过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外溢获得这些资料又十分困难,这时因为由于跨国公司的内部性,又极大的阻止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外溢。如果说和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外资逐渐掌握了中国的法律、国情、管理经验的话,中国企业要想得到国际快递巨头的管理经验、技术,自然更有一番难度。

3 中国建立自己的国际快递业的必要性

尽管发展中国自己的国际快递业困难重重,我们还是有必要发展自己的国际快递业,这是因为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他能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独立性,建设中国自己的国际快递业,能够促进和提高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此外随着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物流供应链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产业,甚至一国经济命脉的重要力量。

物流业的附加值较高,有中国自己的国际快递企业加入到世界快递业的竞争中去,不仅利于促进竞争,还可以削减国外企业垄断利润,有助于中国的国民福利提高

4 中国国际快递业发展思路

4.1 认清网络产业的特性,规范市场,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快递公司

国际快递业具有网络产业的特性,即网络外部性。具体来说表现在,当国际快递企业的网络规模比较小时,使用它的效用也比较小,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可以进行快递服务的地方越来越多,则选择此快递服务的效用也越来越高。总结来说网络外部性是一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当网络规模没有达到临界点时,市场就会萎缩甚至为零;一旦超过,就会表现出很强的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引发的正反馈效应淘汰了规模较小的厂商,使市场竞争度提高。因此,网络产业表现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我国目前快递产业的竞争太过于分散。分散化的竞争首先恶化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分散竞争表现为企业过度进入,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条件下,过渡进入必然压缩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产量,使大量低于最小最佳规模(MES)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供给者,降低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分散竞争也成为企业恶性价格大战和市场秩序乱的重要诱因

要改变这种状况,可行的办法包括国家建立快递市场的准入制度,提高快递产业进入的门槛。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组建一个资本雄厚的,网络庞大的国际快递公司,即以现有的三大航空公司为主导,利用其在世界主要城市的网络,联合上下游的各国本土快递企业,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国际快递网络,开展国际快递业务,以此迅速提高我国国际快递业的竞争力。

4.2 采取战略性关税政策,保护快递业向国际化发展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是在国家没有优惠政策、银行不给发放贷款,四处碰壁、到处磕头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与中国相比较,美国、欧洲这些成熟市场对本土企业的保护性则很强。联邦快递在争夺欧洲市场时,由于欧洲本土的快递企业有良好的保护模式,曾使其连续亏损超过20年。同样德国邮政控股的DHL向美国扩张时,美国政府在UPS和联邦快递的极力促使下,予以限制。2008年5月,UPS宣布与DHL达成协议,利用UPS的航空网络,为DHL提供美国境内的运输服务。而业内人士则称,此举更多体现的是DHL在美国拓展业务的困境和无奈。

依据战略贸易政策,在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而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同时,战略贸易政策指出如果一国政府可以对本国企业进行轻微补贴,就可使本国企业在世界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垄断利润份额。而本国所得乃是外国所失,实际上,这不过是世界范围内垄断利润的抽取和转移罢了。因为只要世界市场上某项经济活动存在大于零的纯经济利润,就有可能刺激、驱使政府在这类产业和市场上带有战略意图地补贴本国企业,以便帮助它们攫取世界利润中的较大份额。中国快递业由于起步晚,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竞争,想走出去异常艰辛,因此政府行为是推动整个产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3 中国国际快递业应配合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向亚非拉发展

我们说,虽然“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是,中国只是以自己的材料、能源、人力的高消耗,换来极不对等的利润分配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说,外向型经济对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性,已经阻碍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在产品上改变低端状况,要尽快形成自己在全球范围内无法取代的核心产品,从而让我们与国际市场的被动关系,改变为主动关系;另一方面,中国要改变过渡依赖欧美市场的局面,扩大与亚洲、非洲、南美洲的经济合作。

金融海啸发生以来,中国往欧美航空货运量急跌,而亚洲,非洲,拉美则仍然保持稳中有升的势态,中国发展国际快递业,也应顺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加强亚非拉地区的网络建设。一来国际快递巨头在亚非拉的服务不及欧美,是一个突破口,二来也可以为中国与当地经贸往来打好坚实的物流基础,促进双边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总之,用现代经贸理论分析中国国际快递业,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制定产业政策,进一步推进中国快递业的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中国在其中许多领域已取得巨大进步,走向世界舞台。而作为运输领域的国际快递业在中国却难寻与国际快递业巨头竞争者。文中先对中国快递业市场现状加以介绍,然后指出中国快递业向国际化发展的困难,最后提出中国快递业国际化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国际快递业的发展思路,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启发。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篇3

尊敬的理查德校长,女士们。先生们:

来到向往已久的剑桥大学,非常高兴。剑桥举世闻名,培养出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致以热烈祝贺!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说她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古国焕发了青春活力。

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我深深爱若的祖国 55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乡亲们已在废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兴邦”几个字。地震发生以来,我7次到汶川灾区,碰到这样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深深感动。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

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有100多万青年人在国外留学。我们的电视、广播、出版等新闻传媒,天天都在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她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

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我希望朋友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有助于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们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國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冲击。现在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合作应对、共渡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中国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搞以邻为壑;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在达沃斯会议上已重申,应该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这里我想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局面。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

中国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我们还大幅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措施。

二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

我们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汽车、钢铁等十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的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

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未来属于青年一代。中英关系的美好前景要靠青年去开拓。抚今追昔,我想起对中英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品格。希望更多的剑桥人关注中国,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做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我相信,只要中英两国青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一定会谱写出中英关系的崭新篇章。

看中国经济发展 篇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便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这样就有了贫富的差距。

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比较好的基本都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这些城市占据着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因此发展比较早比较快。

相比东南沿海等城市的发展东北以重工业为主也在发展。东北又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因此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

作为西北地理因素的影响是西北发展的重要原因,西北在早些年间是用来发配充军以及被流放的人用的地方。因此可见西北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但是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为了发展西北的有利资源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支援大西北》等多项发展战略方针。

现在的西北和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的一系列工作改变了西北的面貌,甘肃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疆、西藏、陕西等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看现在的中国,东部的城市发展时间已经很长,因此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发展的余地了,而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大西北地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里有很多可以开发的项目,但是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人

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 篇5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1

梦想是美丽的,梦想是珍贵的,梦想是有力量的。我们伟大祖国也有梦想: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是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坐着高铁看中国》。纪录片详细记录了我国高速铁路通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运营旅程达万公里,占全球高速运营旅程的60%以上,列世界第一。期间,陆续修建了创造世界试验最高速度的京沪高铁、运营旅程最长的京广高铁、世界第一条环岛高铁,每天运行动车组达到4000多组。同时从高铁线路、高铁列车、高铁信号、高铁运营等各环节,充分体现出中国高铁在近几年来高速发展,全面展示了中国高铁震撼人心的发展成就。

高铁之快,快在速度,更快在炎黄子孙的心头!一百多年前的奇迹和今天高铁的奇迹告诉了世人:中国,就是一个奇迹!奇迹不会停止,奇迹将会不断地发生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在观看了《坐着高铁看中国》后,我感慨万分:既为我们伟大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从一无所有,到构建起完备、成熟的技术体系,这一切既坎坷曲折,又波澜壮阔。当中国迈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不仅为人们构筑起生活新时空,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2

虽然在值乘途中,没有机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纪录片《坐着高铁看中国》,但还是利用途中交接班回休息车后和终到杭州库停时间,通过手机网络观看了视频。

片中详细记录了我国高铁通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运营里程已占全球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8天8条主线,带你走遍大好河山”,这话所言不虚。我国近些年陆续修建了世界试验最高速度的京沪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和世界第一条环岛高铁等,这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振奋人心的发展成就。

在观看此片后,使我为我们伟大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中国迈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不仅为大家构筑起生活新时代,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都在跟着时代节奏不断变化,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不再是单单的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上的补充。该片的`宣传既满足我们在短时间内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愿望,也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高铁作为最舒适、最便捷的出行工具之一,已经开行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可以快速拉动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点我们有目共睹。安全、方便、快捷的铁路正在成为大家出行的首选,让每一位乘坐高铁的人们无不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在目前已开行的高铁中,“呼张高铁”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进京的快速客运通道,也是国家铁路网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呼张高铁专线与京张高铁专线衔接在一起,对加强内蒙古与首都北京的经济联系,满足区域间客流运输需求,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进京普速列车到现在的进京高铁列车,我们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和辉煌,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奋斗与拼搏。中国铁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劲动力,这就是中国铁路、中国速度!

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3

最近有个叫《坐着高铁看中国》的节目很火,利用国庆8天假期的时间,乘坐高铁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了我国高铁路网的高度发达与便捷。

如今,高铁已经改变了生活,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高铁缩短了人们路途中的时间,提供了经济实惠的票价,更大大提高了人们路途中的幸福指数,无论是出行还是出游,都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然而,高铁给我们带来的,远远不止是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我们在经济、文化、生活、观念上发生变化,还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铁路沿线生活的人们,异地工作、异地恋爱、异地买房、异地旅游、异地消费、异地生活,所谓“异地”,最终将只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交通上的阻隔将越来越小。高铁站点地区可以成为城市新的活力中心,既是交通中心,也是商务中心,同时还可能成为城市生活中心,高铁将带来城市地位的重新洗牌。

中国高铁的发展迅猛,让世界大跌眼镜,外国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一个领土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的国家能够把高铁搞得这么有声有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市场的需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最需要、也是最适合高铁的国家”,他的地域性,人文性注定了中国的高铁必将腾飞,其次就是起点高,中国高铁确实建的晚,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运用引进国外技术,之后再改进,早早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最后就是效率高,创造力强,还记得中国铁建在土耳其修建高铁,一夜架起百余根电线杆,震惊海外,土耳其两天才弄7根,如果不是中国的公司,不知道哪年才通车,而经过测试,电线杆的误差在毫米级,完全达标。

中国高铁是能改变21世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基本格局的战略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中国是高铁的时代。

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4

在华夏大地,一条条高铁线纵横穿越,连接起辽阔疆土的锦绣河山,见证着国家的发展前行。《新闻联播》从10月1日起推出【“十三五”成就巡礼·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讲述神州大地的发展故事。

穿山越岭疾如风,万里行程一日中。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从大漠戈壁到江南水乡,无数银龙穿云破雾,贴地飞行,奏响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壮丽乐章,展现流动中国的美丽画卷。

坐着高铁看中国,感受流动中国的沧桑之变。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发展势头之迅猛令人惊叹不已。截至2020年7月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一座座高铁站,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点缀华夏热土;一条条巨龙,将神州大地串点成线,助力沿线城市迈入“同城时代”,让国人的出行变得更为便捷。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驶动中国车、建造中国港、搭建中国网……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助力流动中国步履铿锵、畅行四方。

坐着高铁看中国,领略流动中国的创新之盛。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推动高铁的发展。刷脸进站、接续换乘、自主选座、车站VR导航、高铁WiFi、网络订餐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及贴心服务,让“说走就走”的旅程更加方便、快捷、温馨。科技创新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让乘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上一层楼。

坐着高铁看中国,体验流动中国的绿色之美。低能耗、大运力的高铁,本身就是节能环保的代表,同时在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中,秉承绿色、和谐的理念,注重生态环保。截至2019年3月,长三角6334公里宜林铁路地段已绿化5446公里,绿化率达86%,已运营铁路绿化成果显著。贵广高铁建设期间,采用了临时声障屏、大型污水处理净化系统、高性能混凝土等措施,保护沿线的19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等。为减少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西成高铁建设过程中重新选取变电所地址,尽力保持生态原貌,并加装防护网、驱鸟装置。随着沿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路的风驰电掣中,“火车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高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变着国人的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让我们乘坐高铁,感受流动中国的繁荣发展活力,传承一代代铁路人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伟大精神,继续谱写新的辉煌。

坐着高铁看中国观后感5

我国高铁发展虽然比发达国家晚四十多年,但依靠党的领导优势,经过几代铁路人接续奋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化。一言以蔽之,我国铁路的大发展,得益于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又回馈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强化。

《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读后感 篇6

人生总有太多期待一直失望,总有太多梦想一直落空,总有太多言语无人可诉。其实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份温暖,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生活就是把快乐装在心中,然后静静融化慢慢扩散!有些事看似是在强求自己其实更是在为难别人,有些人看似简单无心计实则内里杂念丛生,用笨拙可笑的想象力把你弄脏,而另外一些人貌似荆棘密布却枝干离离,清晰直白思维复杂心性单纯,为了交流的愉悦和内心的清澈,我宁愿和后者交往。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有时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很多时候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请选择随顺因缘,也许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因为生活,一些人消积地选择了哭泣,因为生活,一些人却积极地选择了微笑,其实生活的本身充满苦涩,蕴藏着不同的酸甜苦辣,但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什么,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只有懂得微笑的人,才能紧紧牵住生活的手,微笑着走在轮回的路上。老天是公平的,它一边给你苦难一边让你快乐,生活的苦与乐总在更迭,没有谁的命运是完美的,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快乐是精华能让我们信心十足,痛苦是良药能让我们顽强支撑,别为难自己,别苛求自己,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一首歌可以撩起一段记忆,一杯茶可以味染一份心情,当我们读懂了时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千般跋涉万种找寻要的不过是一颗平常心,识得宽容懂得放下以平常心对待生活,生活将无处不是胜境,识得进退懂得回归以平常心对待人生,人生将无处不是坦途。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篇7

一、原创歌剧撩人心弦

中国首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山村女教师》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县城长大的杨彩虹为追随男友来到蓝溪村做教师, 被男友抛弃后的杨彩虹决定支教, 在一次山洪暴发时, 她为了救孩子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歌剧中起伏跌宕的情感挣扎, 再现了当今人们共有的情感困惑和人生矛盾。这一现实主义题材故事不仅展现杨彩虹的人生价值, 也让观众深刻体会当代青年教师面临的抉择困境。中国的国情是农村的经济和教育落后, 用这一现实生活题材赞颂那些在偏远山区为教育奉献一生的可敬的人们。王昆老师曾经说过, 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一样, 必须在本民族的传统之上发展, 所有成功的作品都是民族的。《山村女教师》的成功是因为他紧密的扣在民族的感情、音调和味道上。

“五年前你说你爱我, 追随你回到你故乡;四年前你说你爱我, 你读本科我来供养;三年前你说你爱我, 我帮你照顾生病多年爹娘……我用爱报答你, 你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 你的故乡就是我的故乡……”一曲《五年前你说你爱我》用很直白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一位女性五年来的感情历程, 如此的感人至深, 直白的语言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二、振兴中国原创歌剧

(一) 主张中国创造, 自主创新

坚持歌剧自主创新的道路是毋庸质疑的, 我们也应该怀着开放的心和包容的眼光来对待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山村女教师》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自主创新对艺术的重要性。这部原创歌剧敢于进行大胆创新, 并且由中国人独立完成, 在舞台制作、灯光设计、艺术家的演唱等方面完全“中国创造”, 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歌剧创新面临挑战。但我们必须敢于创新, 让歌剧焕发新的生机。现今中国原创歌剧要创新就要回归民族歌剧本体, 要以戏剧性为基础, 以人物为核心, 以音乐为主导, 重点解决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音乐性这对主要矛盾, 要强化创新意识, 解放思想, 抛弃僵化, 用现代意识演绎原创作品。

(二) 中国歌剧要解放思想

原创歌剧需要西方歌剧的形式, 内容绝对化但形式多样化。我们要想根本上发展中国原创歌剧, 可以先通过演出外国歌剧作品来一步步实现。事实上, 歌剧的创作必须要解放思想, 解决创作手段的问题。《山村女教师》作为国家大剧院的原创剧目, 是歌剧中国化的很多尝试里的代表, 显示出原创歌剧和中国题材相结合的巨大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地在艺术功力, 艺术品位方面作调整和修改, 最终达到雅致、大气的中国原创歌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艺术的涓涓细流, 才能汇成世界艺术的大海。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才能确立中国歌剧在世界歌剧地位中的根基。

三、中国原创歌剧需要国内外多元化的融合

中国原创歌剧继承传统文化时, 要对戏曲、语音学等人文艺术学科进行研究和借鉴。应当注意将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而不是简单地把某些民歌和戏曲的旋律采用拿来主义。马可先生说过一段话:“继承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真正的发展必须继承, 真正的继承也必须发展、突破”。例如歌剧《白蛇传》把京剧唱腔和念白放进去, 主要使用了平弹调, 根据地域性使用了“紧拉慢唱”的方式表现斗争的紧张, 一种乐器代表一位人物, 竹笛代表白蛇, 埙代表小青, 二胡代表许仙, 长号代表法海。这些都贯穿着本民族的元素, 也包括体裁和声乐唱腔等问题。我们可以把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合理成分与民族唱法的精华部分结合起来, 走出一条中西结合的成功之路。

四、中国原创歌剧存在的不足

民国时期的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相比, 最突出的一大特征是偏重于思想性和政治因素。我们今天强调歌剧的艺术性, 并不是要数典忘祖, 而是希望中国的原创歌剧可以更单纯的以音乐本身为主。歌剧在中国的本土化最终靠的是中国的作曲家们富有原创性和全面的音乐技法以及独到的美学思想。虽然中国音乐家在创作中渐渐改变了依曲填词的方式, 但仍多停留在歌曲写作的单一层面上。单声部歌曲还是主线。民族化的和声、复调、重奏和器乐交响乐的创作能力虽在一些作品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还没能在歌剧中被成熟和完整地表现出来。

结语

中国要发展原创歌剧, 这一点毫无疑义。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没有国界, 不分地域。它能洗涤心灵的尘埃, 陶冶人类的性情。在中国发展原创歌剧, 应当“原创”与“模仿”两手抓, 在学习西方经典歌剧的基础上, 把歌剧这种外来的艺术模式充分本土化, 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剧场艺术。对未来中国原创歌剧的思考:一是学习国际经验, 创作带有时代感的作品。二是注重歌剧市场的长期发展和调整。中国歌剧事业发展到今天, 倾注了一代代人的心血, 已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 中国歌剧事业的辉煌即将到来。

摘要:中国首部现实主义题材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讲述了贫困山区女教师杨彩虹为教育事业奉献生命的感人故事, 诠释了理想与现实、牺牲与奉献的生命主题。本文从脚本、音乐元素、创新等几方面来研究《山村女教师》, 分析其成功原因以及对我国原创歌剧发展的重要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山村女教师,中国原创歌剧,本土性,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觅.中国歌剧自我品质确立的途径[J].文化评论, l996 (6) .

[2]歌剧[J].上海:上海歌剧院, 2010.175期.

[3]王文.对中国歌剧现状的反思[J].时代文学, 2010.02期.

从中国梦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篇8

单选题:

1.()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十八大提出我国未来的发展,更多依靠消费内需进行拉动。C

2.中国的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最大。B

3.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是中低收入阶层比重最高,中产阶级比重大约(),高收入阶层较少。B

4.所谓的天人合一,指的是关注()问题。D

5.中共有新的目标,对过去的发展战略目标有新的修正。()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是个重大变化。D

6.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因为()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公约数,能够凝聚人民的力量。C

7.电子商务的商业形态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但在整个中国的商业贸易里,所占比重依然很小,()还要依靠实体店。C

8.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最大的红利就是()。B

9.()是社会最稳定的力量,只有进行变革调整,才能减少人民的社会对立情绪。C

10.服务业的发展有两条线索,要双线推进,包括()型服务业和()型服务业。A

多选题:

1.我国的GDP主要用于()。ABCD

2.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三驾马车作为依靠,指的是()。ABD

3.目前我国的商业贸易出现许多新食物,要特别关注三新,即()。BCD

4.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三个规划是()。ABC

5.我国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三化,指的是()。ACD

坐着高铁看中国写观后感 篇9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伟大工程巡礼。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在千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的环境上解决了世界级难题——修建铁路,堪称工程奇迹;京张高铁,是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实现了世界首次时速350公里的“自动导航,自动驾驶,自动停车”的智能高铁。从塞外苦寒之地到西南原始秘境,从江南烟雨的水乡到一马平川的中原,从高悬横跨山高谷深到“蛟龙潜底”的海底高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坚克难的铁路建设者不畏难、不畏苦,在地理风貌千差万别的神州大地上完成了一项项的工程奇迹;坐着高铁看中国,看伟大工程巡礼,也是对修建者最真诚的致敬。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美好生活向往。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也报道了这么一个小故事,因高铁的便利,无锡的吴女士得以每天往返于上海的单位和无锡的家中,这样的“双城记”故事只是大都市跑通勤的一个缩影。以长三角经济圈为代表的最具活力地区,也是中国当前最完善、最稠密的高铁网络,这样一张网络还在被编织得更细密。同时,开发新一代智能高铁也将带动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拉动机械、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升级,将撬动万亿元级的大市场,激发区域发展的巨大动能。因高铁而兴,因高铁而美好,日趋完善的高铁网将让民众得到更多地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篇10

翻译, 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运动, 思想运动, 更是一种知识技能、一项职业选择, 而且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马祖毅2004:2-3)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 在中国翻译历史悠久, 翻译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出现了不少佳品。在我国, 翻译活动是从夏、商两代开始的。早期的翻译活动是没有文字记录的, 基本上是口译, 活动的目的性很强, 因而理论的高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追溯历史, 一共有四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 在这些高潮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翻译家, 受历史条件限制, 当时没有总结出系统的、连贯的记录阐述他们的理论, 也没有构成统一体系, 但是这些翻译大家的理论都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 受到了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风格特色十分鲜明。在后代人的不懈努力下, 这些理论不断地深化、发展, 实现了翻译风格突出、独具特色。因此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 就必须走进历史、总结经验。本文是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2 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

2.1 第一次翻译高潮: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开始于东汉末年, 在魏晋南北朝有了质的变化, 唐代时达到极盛, 北宋时期慢慢衰减, 元代以后趋于没落。翻译佛经的队伍, 是由两队人马组成。一队是从西方来中国传教的僧侣。据历史统计, 从东汉到南宋约三百年间, 来中国进行佛教传教活动的就有六十多人, 另一队是去西方求经的中国僧侣, 他们有的中途死亡, 有的定居国外不归, 真正回国进行翻译的人员只有四分之一。对于这种“留学活动”, 著名学者梁启超说, 第五、第七世纪最为盛行, 而第六世纪最为低迷, 其主要原因是第五、第七世纪中印度的佛教极为昌盛, 对中国僧侣吸引力颇大, 而起到关键作用的则是那时候的交通条件很便利。这一阶段佛经翻译的主要特点为:第一, 外籍僧人和华籍僧人的参与为主, 汉族知识分子为辅。在当时, 政府思想封闭, 不支持“崇洋”的佛经翻译, 所以众多的翻译活动是在民间资助下秘密进行的。第二, 大部分翻译是通过口授, 既由外僧背诵某篇佛经, 再有一人口译成汉语, 另一人或数人笔受, 记录成汉文, 在进行加工。第三, 就翻译方法而言, 由于当时处于佛经翻译初期, 译者对佛经态度虔诚, 不敢贸然违背 (马祖毅2004:77-81) ;另一方面是经验不足, 语言知识缺乏, 不太擅长忠于原文, 因此大多采用直译法。

在这一时期, 翻译家们都表达了自己对翻译的见解, 通过翻译实践得出翻译经验,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即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而这一时期最具盛名的翻译家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玄奘 (又名三藏法师) 。玄奘在唐太宗的派遣下, 远赴印度取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17年后才返回祖国。在这段时间玄奘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著作, 而且还把老子著作的部分片段译成梵文, 是第一个将汉语典籍介绍给国外的中国人。玄奘出道较晚, 经过不懈努力后来者居上, 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华夏翻译三大家。在翻译中, 玄奘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既须求真, 又须喻俗”。“求真”说明了玄奘在做翻译时追求真实, “喻俗”又体现了玄奘追求译文通俗易懂。他将“求真”、“喻俗”结合在一起, 对后世研究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后人研究, 在翻译经书时玄奘还运用了代词还原法、补充法、省略法、译名假借法、变位法等翻译技巧。

2.2 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到了北宋, 我国的佛经翻译活动接近尾声, 紧接着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以科技为主的翻译高潮。明清交替之际, 最后的一任传教士钱明德去世, 自此从利玛窦开始的中外交流结束, 历时近二百年。这辉煌的二百年见证了中国第二次翻译高潮, 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时期, 传教士的目的是传教, 文化交流是他们的一种手段, 虽然他们介绍的并非都是欧洲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但对于中国士大夫来说, 已然是新奇玩意, 所以他们也乐于学习先进的西方科技。因此在徐光启等人倡导的“经世济民、科技救国”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科技文献翻译成为了主流, 并且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例如设立接待外宾和配备翻译人员的机构—鸿胪寺、主客清吏司。

在这次翻译高潮中, 以徐光启、马建忠、严复为代表的士大夫表现突出。比如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科技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 这开创了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的先河。徐光启还指出翻译西洋书籍必须循序渐进、不得急功近利。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翻译思想:“臣等愚心认为:欲求超胜, 必须会通;会通之前, 先须翻译” (徐光启2009:87-90) 。这就是告诉我们, 只有先翻译才能“会通”, 会通以后才能得出真谛, 才能战胜与超越。在翻译标准的规定上, 士大夫马建忠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提出了“善译”, 就是要求译者对原语言和译语言都要有深入研究, 不仅要考虑语音、语调, 还要模仿原文的文体变化以及内涵精髓。他提出:“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 深嗜笃好, 字栉句比, 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 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 委曲推究, 务审其声音之高下, 析其字句之繁简, 尽其文体之变态, 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马建忠1898:73) 。这段话提到了风格学、文体学、修辞学等领域, 对后世翻译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在明清时期, 有位不得不提及的翻译大家, 那就是士大夫—严复。严复是我国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第一人, 在其著作《天演论》中, 他简明扼要地提出了闻名遐迩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在创作了著名的“三字”翻译理论后, 严复提出了独到的翻译理论见解以及翻译思想的论述, 这都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精华。严复于1895在天津《直报》上刊登了《论世变之亟》, 文中指出世人所注意的西方“汽机兵械之伦, 皆其形下之粗迹”, 即使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者, “亦其能事之见端, 而非命脉之所在” (严复1895:23) 。严复始终坚持其翻译观, 即翻译西方社会科学, 不是模仿其表面, 而是深入资本主义, 直探其“命脉之所在”。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明末、清初时就已经崭露头角, 这与那时翻译家们热情引荐西方的先进技术、先进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2.3 第三次翻译高潮: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中英鸦片事起, 满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分为主战和主和两个派别, 林则徐是对外抵抗派的首领, 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对待外国侵略问题上, 他主张严禁鸦片, 但不反对中外贸易往来。在广州禁烟期间, 他设立译馆, 编译过《四洲志》, 《华事夷言》等书,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正是由这样的先驱引领着, 优秀译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领军人物当属林纾。林纾主张翻译时应该投入翻译者的主观情感, 并且最好做到与原作者身心合一,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 林的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后人来说不太熟知。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而言, 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各种思想进行碰撞, 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译作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为其后开展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 翻译理论也在这个时期有了质的提高。这一时期当属鲁迅先生贡献较大。鲁迅先生不仅仅提出了翻译的基本原则—“信”、“顺”, 还论述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如:一, 翻译的目的与宗旨;二, “直译”与“硬译”;三, 有关翻译的言语、句法问题;四, 关于重译和复译;五, 翻译批评问题。鲁迅提出的翻译理论相当先进卓越, 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指导性意义。

“五四”运动后, 大批优秀的翻译家踊跃而出并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翻译理论, 如茅盾创造性地提出“神韵”, 郭沫若强调了翻译的“风韵译”和“气韵”, 林语堂的“忠实”, “通顺”, “美”, 他们都对翻译美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和傅雷的“神似”说都是对文学翻译提出的美好追求目标和最高美学理想。陈西滢则借鉴美术创作的实践和理论, 提出了翻译中的“形似、意似和神似”之说, 这在中国翻译史上非常具有独创性, 为中国译学理论的日益完善做了很好的铺垫。

2.4 第四次翻译高潮:改革开放至今的全面性的翻译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时期的翻译高潮, 是全球信息化的产物。信息爆炸, 知识爆炸, 同时也是翻译爆炸。在当今这个“地球村”, 如果离开翻译谈论知识科技, 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是在规模上、领域上, 还是在翻译水平和做出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无可比拟的 (马祖毅2004:198) 。

黄龙在《翻译学》系统地提出了唯物辩证观、知行统一观、三位一体观等翻译理论, 广泛运用相关学科的现代学理来研究相关理论, 开拓了新的视野, 发现了新的途径;关于翻译方法和文学翻译的风格, 许渊冲强调“要把忠实于原文放在第一位”, 还提出了"三美论" (意美、音美、形美) 。三美之中, 最重意美, 音美次之, 最后是形美, 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 所以神似胜于形似, 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 努力做到三美齐备;活跃在研究生教材编著的刘宓庆, 也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的翻译理论必须置于世界的大格局中求生存、谋发展, 同时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为建立一个这样的翻译理论体系, 他提出必须恪守以下几条原则作为自己的发展方略:第一, 注重中国译论的文化战略考量;第二, 强调“重描写、重意义、重功能”的基本理论取向;第三, 注重整体性整合研究。刘宓庆的研究为我国广大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模式及方向。

3 翻译理论发展的体悟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潮可以得出, 无论是始于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活动, 还是清末的西学、小说翻译, 抑或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全方位翻译, 它们都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起到过不可取代的作用, 但是总览这些翻译活动, 使我们最受益匪浅的正是这些保存至今的翻译理论。处在不同时期的翻译家们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进行主动的选择、阐释、聚焦和构建, 形成了能够体现当时价值观的翻译理论, 值得我们后人效仿学习。

这些翻译理论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 在历史舞台上一直是星光熠熠, 光彩照人, 不得不说, 翻译家们的付出功不可没。在东汉至今的翻译史中, 这四次翻译高潮功不可没, 翻译高潮中创作出来许多著名的翻译理论, 这些翻译理论从最初的外籍僧人“口授”, 玄奘的“求真”和“喻俗”, 之后马建忠的“善译”, 和严复著名的“信、达、雅”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顺、美”, 一直流传下来, 形成了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罗新璋把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流程归结为四个要点:“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从中可以得出, 我国翻译理论是从最初一丝不苟模仿原文句法的“质” (直译) 发展成在句法上有了自由风格的“信” (意译) , 最后在“信”的基础上, 演变成具有创造精神的“化”。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在吸收西方先进译论基础上不断深化, 并在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

翻译理论之我见, 要想在世界翻译舞台上展现自我, 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当然, 各国的翻译理论风格各异, 都要植根于本国优秀的传统与文化, 中国的翻译理论自然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否认历史, 也不可能抹掉历史走过的痕迹。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之后, 中西方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翻译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显。我们要以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为荣, 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性, 站在文化战略高度, 采用西方先进思想去弘扬发展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需要认识世界, 世界也需要了解蓬勃发展的中国。因此, 为了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 提高整体翻译水平, 就必须以中国理论为主、中西结合, 才能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杜承南, 文军.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篇11

姓名:陈明倩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号:2015071024

摘要: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关键词: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发展 正文: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是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历史中国的教训

“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泛滥,没有实事求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浮夸风。1960年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继续要求工农业生产达到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对1959年上半年压缩指标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一味强调反对右倾,要把干劲鼓足。在各地粮食告急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基建投资、追加基建项目,钢年产量指标一吨也不能少。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又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这种没有实事求是的“运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历史拐点的中国

1978年,邓小平明确地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回顾改革开放进程,不难发现,有一条重要的思想原则在指导着改革的实践,使我们的改革始终没有偏离中国的实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和遵循的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高举的思想旗帜。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就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一思想原则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骤的实施,非常注意从国情、民意出发。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即使要学习应用,也只有与国情相结合才具有实际意义。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根据国家改革开放的要求,解放思想,不断进取,又从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改革方法、手段和内容。最可贵的是,有了这样一种从实际出发的信念,使一批领导者敢于顶住违背实际的要求和做法,避免了改革走弯路,使改革不断取得实效,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使一大批改革的领导者得到锻炼和成长。有人在总结面对“国有经济要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风潮时,一大批干部敢于从实际出发,以搞活国有经济为手段,以发展国有经济为目标,进行大胆实践时说,他们不争论,不盲从,重实践,重发展,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再次发挥了威力,保证了我国经济的产权结构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运行要求相适应,为改革的顺利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实践。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不断推进,各种思想冲突,利益矛盾也会不断出现,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是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方法的有效法宝。任何假说教、伪命题,盲目的照搬和教条主义,都会在实事求是的旗帜下败退。在改革开放的新征途上,只要我们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我们就一定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当代发展的中国

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一方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本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必须做到既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又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层和利益调整,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觉悟发生深刻变化、政治需求与政治参与扩大的情况下,执政党必须做到对社会民众分化的利益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强的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社会整合的能力。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国家与民族,一方面必须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积极应对全球化之大潮,从而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来赶超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沦为大国的附庸,并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难看出,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在现时代仍然没有终结。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毛泽东思想,很大程度上正是在拒斥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与“衰败化”的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从而成功地阻断了近代以后“中国被边缘化”进程,推动它由被动卷入现代化向主动进行现代化建设转变;同时,毛泽东思想中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径设计,关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又体现出积极的开放姿态与包容精神。因此,曾经成功指引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思想,同样可以正确指引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境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成功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些统一性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读后感 篇12

在 10 月 1 日至 8 日小长假期间,央视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每天一条铁路线,带我们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10月 7 日播出的是成昆铁路,这条连接四川成都和云南昆明的川滇大通道,曾开创了 18 项中国铁路之最,13 项世界铁路之最,历经五十年风雨仍历久弥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这是一条凝聚着牺牲奉献的“艰辛路”。1958 年,成昆铁路建设启动,全线贯穿地势险峻的高山峡谷,地质结构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曾被外国专家断言为“铁路禁区”。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30 多万筑路大军积极响应,迅速集结,面对无比艰巨的工程和极其复杂的施工,硬是靠着钢钎大锤和肩挑背扛,历时 12 年,于 1970 年 7 月 1 日建成通车。在这条全长近1100 公里的线路上,2100 多名铁道兵和筑路工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平均每公里就有两名同志牺牲。这条艰辛路,凝聚着筑路人听党指挥、敢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时代丰碑,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这是一条激励着奋斗精神的“功勋路”。面对这样一条被断言不可能建成的铁路,铁道兵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线共修建了991 座桥梁、427 条隧道,桥隧比超过三分之一;为克服坡陡行车问题,全路段共设计有 8 处展线。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北接宝成铁路可北上大西北,南下昆明可直达西南边疆,形成了纵贯南北并与

多条东西干线铁路相接的大通道,战略意义极其重大,这是一条激励着奋斗精神的功勋路。这条铁路,不仅谱写了新中国铁路史上的壮丽诗篇,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也首屈一指,1984 年 12 月 8 日,成昆铁路工程被联合国组织评为“象征 20 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这是一条连结着各族人民的“团结路”。成昆铁路途经地为中国大西南深处,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仅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就有 40 多个少数民族。在铁路建成前,当地群众长期与世隔绝,没有任何现代交通道路与外界相通;铁路建成后,极大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出行,使其通向现代文明,改变了沿线 2000 万人的命运。半个世纪以来,成昆铁路将川滇两省接通世界,带来物流兴旺,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依托成昆铁路,蔬菜不仅供应昆明和成都两座省会城市,还畅销国内 150 多个大中城市。成昆铁路还有力地带动了旅游业发展,每年有上千万游客从这条路线旅游,有力促进沿途经济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这是一条满载着美好希望的“致富路”。在成昆铁路的四川大小凉山地区,有 300 多公里地段行驶着时速 40 公里的慢火车,每隔十多公里就有一个小站,最低 2 元的票价多年未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小慢车、致富车。从电视上看到,这趟列车给大山深处的群众带来极大便利,穿着民族服装和身披“察尔瓦”的彝族老乡们,有的牵着山羊,有的抱着鸡鸭,有的带着玉米和土豆,有的带着山货,乘小慢车前往附近县城交易。四川喜德县尼波村彝族群众

依伙伍沙说:几块钱就到了,确实是一个扶贫车。这条铁路上的小慢车,让无数家庭变得越来越好,实现了致富梦想,从乘客们喜气洋洋的脸上,我读出了满满的幸福感。

上一篇:兴谷小学音乐室领导小组下一篇:植树节活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