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规范要求

2024-11-20

体育课规范要求(通用8篇)

体育课规范要求 篇1

体育课要求与规范

1前一堂课下课后立即去洗手间,体育课原则上不可以去洗手间。

2、课前体委在教师门前排成两路纵队,保证上课铃响时到达上课地点。如果队伍不齐,返回重走,体育课进行队列队形和站姿训练,并通报班主任。

3、学生上课迟到需报告,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列,课堂途中不得离开上课地点(如教室、图书馆、超市),特殊情况必须离开须征得老师同意。

4、为了防止伤害事故发生,按照要求穿戴运动裤、运动鞋,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5、因病不能剧烈运动的学生,一律经班主任签字,由本人将请假条带给体育老师,由教师安排活动内容,上课过程中不得到其它地方。不允许出现口头请假,如果没有班主任签字同意,擅自不来上课,将以旷课论处,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

6、如遇下雨天,体委提前到办公室联系老师,安排上课地点,不得擅自带到操场。

7、爱护体育用品,注意安全,不得出现拉拽篮球框、足球门等情况。

8、上课过程中和下课后严禁去超市,可以自带饮用水,课前需要统一放置整齐,下课后各班学生统一整队返回,到教学区方可解散。

9、注意环境卫生。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各排报数。”

2、体委检查后向体育老师报告:“报告老师,初()班应到()人,实到()人,请假()人。

3、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体育课规范要求 篇2

本刊来稿需有中、英文题目。

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且要表明文章重点内容和面貌, 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英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作者姓名及单位

本刊来稿需有作者单位及科室的中、英文名称, 每篇稿件需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拼音列出。

作者单位的中、英文名称均应按“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的顺序写明。如果有多位作者, 应按同样的格式 (中英文) 写明作者单位, 并注明作者与作者单位的对应关系。

摘要

本刊来稿需有中、英文摘要注1。

中文摘要数字一般不宜超过1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摘要中一般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注1:设备维修类稿件可不附英文摘要。

关键词

本刊来稿需有中、英文关键词注2。

关键词一般为3-8个词, 都是可代表本篇文章特征的专业词, 不可使用短语或各不同专业都通用的一般词汇, 应参照各种专业词汇和工具书选取。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注2:设备维修类稿件可不附英文关键词。

正文

正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 需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出全称, 然后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但对已公知、公用的缩略语除外。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标题, 连同图号置于图下。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图中如有英文 (缩略词除外) 应翻译为中文。

明晰理念、确定标准、规范要求 篇3

一、确立评课的新理念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关于评课的要素和标准似乎很复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其优劣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将落实课程理念作为其价值追求,是否真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是否自然无痕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据此我们可以确立初中语文评课的三个基本理念。

(一)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工具性相结合,综合性、实践性相渗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全面人格的成长。语文评课必须关注课程意识,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主体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对话”,指的是一种介入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在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和满足。语文评课,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确立“教是为学服务的”这一基本准则。

(三)发展理念 课堂教学的使命,不仅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更是为了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让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全面的素养走向社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创造者。语文课堂教学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传递中华文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语文评课,应该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二、确定评课的新标准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即“五实”: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如果我们把语文元素渗透到这“五实”中去,在课程理念、主体理念、发展理念的观照下,也就描绘出了我们所期待的语文课堂,也就明晰了初中语文评课的基本标准。

(一)是否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涵盖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语文素养应该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思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味、审美情操)这样三个维度。在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课的优劣。

(二)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可以从学生是否有参与的热情甚至激情上来看,当然这种情感有外露的和内敛的;可以从学生是否主动提问和答问的课堂行为看;可以从学生是否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讨论,主动探究等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来看;还可以从学生是否主动构建,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情境,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来看。

此外,还要关注课堂上教师是否给与了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无论是个体参与,还是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来经历体验过程,来分享体验快乐。学生静思默想需要时空,相互倾听更需要时空。

语文评课,应该从评教师的“教”转向评学生的“学”,从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地位”最起码有这样几个鲜明的表征: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有着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语文读写听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其精神是振作的、思想是自由的;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全面的,既有认知的参与,也有经验、过程、思维、情感的参与。

(三)是否助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同时,教师的引导又具有启发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珍视学生的独到见解,洞察学生的生命创造和发现。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主要看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深刻性。

学生思维的海洋有波涛汹涌的有声世界,还有暗流涌动的无声境界。教师别低估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需要更多一点耐心去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粗暴地、强硬地打断学生的思路。耐心地倾听、耐心地引导,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是否促进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还有育人的功能。评课时,要重视课堂是否适时适当地渗透了德育和美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和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能体现语文的本色之美—语言的精粹、优雅、富有个性。当然,我们必须抛弃空洞的说教,或故意拔高主题,还要反对“言之无物”的华丽辞藻的堆积。但是一定不能忘记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就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引导他们“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是否具有延伸价值

课堂教学的时空是有限的,而课堂教学的价值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留给学生课后求知的空间、思索的余地和成长的体验,我们不必苛求完美,更不需要虚假的表演。反之,我们可以让语文课堂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引领学生深思和探究,让语文课堂中丰厚的人文思想和动力的情感力量,启迪学生丰富和成长。

三、确守评课的新要求

(一)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评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及教学情境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考察得失,促进理解,改进教学。评课首先需要参与者形成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可轮流主持或去主持人化,让上课者与评课者交流对话,开诚布公、坦率真诚。

(二)以求知明理为主体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再现和深化,有些问题在课上我们未必十分明了,那么,在课后通过评课的方式,来答疑解惑是很有必要的。评课是对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

例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并将有关描写的语句归入“细节描写”的范畴。有评课老师对“细节描写”的问题进行了质疑,“细节描写”和“人物描写”、“外貌描写”、“概括描写”之间如何区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许,在一次评课活动中,我们也无法就此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种坦诚的作风、实事求是研究问题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随着语文新课程实施步伐的深入,在某些场合,似乎正兴起一种淡化知识、甚至模糊概念的风气,这是不对的,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有自己的学科标准和学科体系,我们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尊重和敬畏我们的学科知识,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以学生发展为标准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标准的原则,我们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效果也应该着眼于这节课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首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的实际收获和真实体验出发,推究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推究对文本的研究是否深刻透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四)以共同提高为目的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如何“知困”,除教师能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评课是教师“知困”的重要途径。评课既是对上课者的评价,同时也是评课者的“内省”,评课应该成为教师互动的动态场景,通过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自我反思,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创生、改造,从而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和发展。当然,评课者首先应该学会倾听授课者的自我点评,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取舍,抓住重点进行点评,切不可漫无边际,瞎点评一通,草草了事;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都是对授课者的不尊重。

开题论证规范要求 篇4

子课题开题论证规范要求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是教育部关工委重点课题,也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 :BEA140076,国家一般,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傅国亮,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前期课题申报培训、课题两次评审的基础上,总课题开题论证即将进行。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是课题研究提升质量的关键一环,是专家指导与成员再认的有益过程。为了确保《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开题论证的质量,经过研究与论证,课题管理办公室和课题研究专家组对子课题开题做出如下规定。

一、时间

从《子课题开题论证规范要求》发布之日(2015年1月21日)起,至2015年4月底,子课题按照要求组织开题论证,并填写《课题开题论证表》,说明课题开题的时间、地点、论证专家及其职务职称、参加人员、专家论证意见等,提交给课题办。材料表格收缴截止日期为5月30日。

二、准备

课题研究开题论证是一项重要工作,开题之前需要课题组做好充分准备。1.材料准备

(1)拟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也叫实施方案,即在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细化实施过程使之具有操作性,组建课题组并详细分工,制订研究制度与规章,还可以增加前期研究的情况,比如已经进行的调查研究等;也可以附上课题研究的困惑,向专家请教。

(2)拟写“工作报告”。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拟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主要由单位领导介绍课题的选择与方向的讨论,组织的建立与制度的制定,各种保障与措施等,展示课题的选择理由、实施状况、保障措施、研究决心等。

(3)准备子课题介绍。可以选择1~2个子课题负责人,介绍子课题研究的设想。

2.会议准备(1)选定开题时间与地点,布置会场。

(2)拟请论证专家与领导,明确组长,并通知到位。(3)拟定开题程序,安排好会议主持人和发言人。(4)组织参会的课题组成员与观摩人员。

三、程序 通常的课题程序:

1.参观文化现场。邀请开题论证的专家、领导参观与课题相关的文化现场,为课题开题做相关铺垫。

2.介绍实施方案。课题主持人介绍课题报告(即实施方案),选择主要的内容介绍,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其它内容专家可以从文本中获得。

3.宣读工作报告。单位领导做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4.子课题谈设想。选择1~2个子课题主持人介绍子课题研究设想。5.专家现场质询。专家质询,并与课题组对话,专家组成员就课题实施方案中的问题与课题组成员交流。

6.专家集体讨论。专家组讨论,集中论证意见。

7.组长宣读意见。专家组组长宣读课题论证意见,含对课题的肯定与建议。8.主持表态发言。谈谈开题的感受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设想。

这是一般的开题程序,而实施过程中,程序可以改变。一是专家考察文化现场、子课题研究介绍两项无需强求;二是专家组与课题组对话、专家组讨论、专家组组长宣读论证意见也可以一道进行,每一位专家先询问,再说意见和建议,最后组长做总结陈词。

四、后续

主持人根据专家组论证意见进行总结,形成专家组论证意见,作为课题材料保存,并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先由一位专家写鉴定意见草稿,再由集体讨论,组长修订后宣读,留给课题组。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课题专家组

作业规范要求 篇5

作业是学生本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在教学中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但这项工作最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地把握情况,调节教学。为了进一步规范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批改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本作业规范。

一、作业书写规范

1.学生各科作业本子必须使用规定本子,保持整洁美观,不得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或写与作业无关的字,作业封面应写明学校、年级(班)、学生姓名、科目等。

2.各科的作业,每次在开头时必须在第一行正中写明“第几课”“练习×”等字样,课本中对习题的具体要求,作业时应照样抄写完整。标点符号一律占一个字的空间。

3.各科作业必须字迹端正、清楚、整洁,一律用楷体字书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应予以重做。

4.所有作业中的画图题一律用铅笔,力求做到端正、正确、清楚,尽量避免使用橡皮、透明胶带等,不可用修正液。

5.一本作业本子尽量用一种笔,钢笔或圆珠笔,只能用蓝、黑两种,不得用别的颜色。

6.两次作业间应在教师批改内容或学生改错下空两行,一次作业中的每题间要空一行,以便分清眉目,但在换页时不留空行。分段时做到空两格书写,以课本排列格式为样子。

7.课堂作业要求当堂完成。课后作业要求教师于下一节上课前批改完毕并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必须按时、认真完成,要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请教老师、同学,严禁抄袭、拖欠作业的现象。

二、作业设计规范

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作业的有效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兼顾作业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有效性: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布置科学、合理、适量、适度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效度。

科学性: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能力的规律,题目的编制甚至排列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题目的内涵及其表述要做到科学、准确。

层次性: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作业要分必做与选做两种,下要保底,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上不封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和再提高的机会。

发展性:作业内容要兼顾新课程“三维”目标,要使作业不仅提高学科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作业的数量、难度、类型、内容和形式上,要根据学生的条件、爱好、特长而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学习。

开放性: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调查、访问、参观、实验和制作中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特长,发展个性。

多样性:作业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单一书面作业,也要有情感体验类、阅读欣赏类、综合性实践活动类的作业。可以布置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也可以布置须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

三、布置方式规范

有效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

课堂作业要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布置,完成规定的次数和内容,要跟进度,不准提前完成,集中完成或事后补作业。

每晚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布置前要填写作业登记表。双休日作业要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布置,由年级分管领

导审批把关。节假日作业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布置,由教导处审批把关。不经审批的不准布置,审批不过关的不准布置。

从内容到难度要体现异步原则,班级学生按基础分成三类(基础较差的为A类,基础一般的为B类,基础较好的为C类),给不同类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和数量的作业,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保证每一类同学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不得布置形式单

一、随意性、盲目性、机械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或搞题海战术,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老师要在双休日和节假日结合教材内容、进度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性、资料积累性、探究性作业。

四.作业批改规范

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全收全改,逐题批改,不得有漏批、不批或代批现象。提倡面批面改,打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等次,写出批阅日期,作好记录。原则上当天上交的作业当天批改完毕(病、事、公假除外)。未经批改的作业不能发给学生。

批改要有耐心,不得撕学生的作业本,不得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教师的批阅一律用红笔(钢笔或圆珠笔),字迹要端正,书写要清楚,批改符号要规范。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一页

作业上题目要逐题批改,避免错误。符号使用要规范,不能一页只用一个批改符号“√”或“﹏”,打钩不能连钩带拖,要打在题的结尾处。教师布置的作业均要全批全改。

对于学习困难生要提倡面批,做到错题不过夜。教师和学生要养成收集整理练习中的典型错题的习惯,并把它们整理进错题集。

批改符号所占空间一般不超过三行,上下要对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及时订正,“订正”或“重做”两字在日期等次格换行顶格书写,学生换行订正作业。订正作业尽量面批,严禁罚抄。

教师打出的等次,批改日期,应写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里;要重点抓好书写规范,语言规范,解题步骤规范。

五.作业评价方式规范:

(1)在批改作业中,给对题打“√”,对于错题,用画“﹏”等符号表示。各科作业均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英语作业用A、B、C、D四个等次)。

(2)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可采用无劣等评价,不能出现对学生有打击性的语言,可用小“?”标记提醒学生改正后再批阅。

(3)多用评语评价学生,对于有创意、做得好的题目,在题目旁边,根据特点,写上“好”、“肯动脑筋”、“你很聪明”“你真棒”等评语,英语可以写“Good ”和

“ Excellent ”或其它语言等鼓励性评价语,以肯定他们成绩,鼓励继续努力;对于错题,针对错因,在“﹏”旁边写上“再想一想”。“再检查一遍”、“格式对吗?”、“请看清楚题目”等批语,让学生主动按评语的提示去改正,改正后老师再检查、表扬、激励。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老师在批改后除了给予等级评价外,还写上激励性批语是有一定奖励机制的延伸性评价方法。把老师的关爱、期待蕴含在批语、奖励中,从而唤起和增强学生信心和进取心。评语除了写在错题旁边的外,应写在等次行下一行。教师的批语,应符合学生的水平,书写要工整。

六.作文批改;

1、首先要对所批改的作文通读全篇,一遍不行就多读几遍,然后在掌握全篇的基础上修改作文。要打出错别字、病句,并要加注眉批、旁批、段批。

2、在写总批语的时候,要分别写出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在习作上应努力的方向。

3、每次批阅作文后,要评出优秀作文、进步作文和待合格作文,其中优秀作文要做到当堂讲评。

4、作文批阅后,要赋分定等。优秀作文(86分及以上)、进步作文(80分—85分)、合格作文(60分—79分)、待合格作文(59分及以下)。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篇6

一、礼仪的含义

所谓礼仪,通常是指人们在其人际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孔子有言:“礼者,敬人”。孟子则说过:“恭敬之心,礼也”。

“礼”所规范的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礼”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尊重社会。“仪”的含义则是规范的表达形式。任何“礼”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必须借助于规范的、具有可操作特征的“仪”,才能恰到好处地得以表现。就礼仪而言,没有“礼”,便不需要“仪”;没有“仪”,则又难以见识何为“礼”。

当代美国著名的学者亚历山大〃温特曾经说过:一个国家,除了生存、独立、经济发展三种基本的国家利益之外,还必须拥有第四种国家利益,即自尊,即民族的集体自尊。

教师礼仪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活动中,在与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各方面交往时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打算完全回避人际交往,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没有规则,人际交往便会自行其是,难以沟通,难以修成正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如何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以便获得满意待遇、社会的认可。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尊重自身;其次,要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最后,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不尊重别人,就难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具体要求往往有所不同: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学生和家长,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养。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社会。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生活于社会。尊重社会,将美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并有助于人类的最优化发展。尊重社会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要爱国守法。

三、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所讲究的自然是现代礼仪。一般而论,现代礼仪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普遍性。在任何国家、任何场合、任何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

2、规范性。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认可。

3、对象性。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

4、操作性。在具体运用礼仪时,“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

四、教师礼仪规范的日常要求

教师是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过程中扮演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重要角色,教师最大的力量就在于他们自身树立的榜样。教师礼仪修养的高低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教师的礼仪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接待家长中、同事相处中、社会生活中。

(一)、校园礼仪

1、进出校门礼仪

(1)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2)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一声“您好”即可)。

(3)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2、课堂礼仪

(1)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臵成静音。

(2)上课开始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①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轻轻、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②上课铃响,教师从容走上讲台,规范的站立。教师:“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面带微笑,上半身身体略向前)全班同学:“×老师,您好!”

教师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请坐!”(3)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

总的要求是:微笑、和气、文雅、不恶语伤人。

①用普通话教学,并多用敬语“请”字和规范的手势动作。(手势的基本要求,不能用食指)

②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中途不打断。

③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④语气语调亲切友好,要冷静,要诚恳,对学生不能使用蔑视语和烦躁语;不能对学生粗暴地大喊大叫。(注意自己的形象、风度;彼此不能感到尴尬)。

⑤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地来回走动,同时注意避免不雅举止。(不能坐在桌子上,两手不能撑在讲台上或伏在讲台上)。

⑥珍惜学生的上课时间。不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标榜自己)不长时间责备学生等。

⑦学生练习时,教师认真耐心细心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同学,不做与辅导无关的事。

(4)下课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下课时,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快的心境。其礼仪程序是: 教师:“下课!” 班长:“起立”

教师:点头致礼,“同学们再见!”(面带微笑,上体略向前)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回应:“老师再见!”或“老师您辛苦了!(教师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3、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

(1)以礼相待。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互祝“早上好!”,课间相见,点头微笑,互致“你好”。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人帮忙,赶紧说声:“谢谢!”“辛苦了!”

(2)言行高雅。同事之间彼此要互相尊重,不随意取笑或奉承别人,夸奖别人要有度(男士别夸女士的身材,得到夸奖说声谢谢);在办公室不要长时间闲聊大声谈笑,要保持安静,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说不做任何与办公无关的事。

(3)清洁整齐。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私人物品不能随意摆放,如有家长来访,很不雅观)

(4)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应热情欢迎,微笑起立,让座请茶:“您好!”“请坐!”“请喝茶”(注意手势动作)。接待客人时如果要离开,或手头正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应对客人讲“对不起,请稍后”。回来后或处理好事后,应向客人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如果被访的教职工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道一声:“欢迎您下次再来!”“慢走!”“再见!”。

(5)不妨碍他人。集体办公室内不得吸烟,不高声讲话,不做体育游戏,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放录音等。

4、电话礼仪(1)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愉快的语气和声调(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微笑),切忌冷漠无情,但也切忌声音过大。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一声挂断(接听电话有一个重要的礼节就是谁先挂谁后挂的问题。一般讲,地位高者决策终止通话,即上级、长辈先挂;我为学生服务,我和学生家长通话,学生家长先挂)。

(2)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我是×××(自报姓名),请讲。”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5、与学生交往礼仪(1)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

师生在校园里朝夕相处,如果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早上好!”“同学好!”或“同学再见!”。(一定要回应,否则学生会尴尬的)

(2)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

①选择好地点和场合,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

②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训话。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活时要认真,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错误的意见),然后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声音的大小)。

③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④要讲究礼节。学生应命来到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地迎接学生,热情有礼,不能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话。谈话前,可请学生就座(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

6、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学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尊重家长,语言礼貌(如家长来访,应停下手中的事情)。

做好准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热情待客,使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①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

②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 ③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 ④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

⑤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要教训家长(切忌学生和家长一起训)。(2)家访礼仪

①选好时机,预约前往。

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真诚、友好、请求、商量式的。

②举止稳重,温文尔雅。

③用语合理,要有分寸,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二)、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礼仪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是其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外观体现。

1、仪表及要求(1)服饰的要求

整洁、文雅、大方、美观。这是社会评价教师服饰的基本尺度,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教职工不应该把穿着打扮看成是个人的事,而应与自己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注意着装的“T(时间)P(地点)O(场合)”原则和“四协调”(职业、年龄、身材体形、所处场合)原则。

①整洁:整整齐齐、无异味、无异物。②文雅:显得有教养,有艺术品味。③美观:赏心悦目,符合常规审美标准。

④大方: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不过分时尚和前卫。(“老师给学生系鞋带”的故事)

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紧、过小。夏天上装忌穿背心、吊带衫,下装裙、裤不得高过膝盖15厘米。忌穿拖鞋。

(2)表情的要求

①眼神:在与学生(或同事)交往中,特别是在交谈中,要注视对方,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

②微笑: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上课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心态,才会有好的表情)。

2、仪容及要求

仪容基本要求是:端庄、整洁、自然、大方(1)勤换衣、勤洗脸。

(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上课前避免食用会产生口腔异味的食品,牙齿上不能有陈物。

(3)指甲要经常修剪,保持清洁,不涂有色指甲油,不留长指甲。(4)面部要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为使自己容光焕发、充满活力,男教师胡须要剃净、鼻毛应剪短、鬓角不宜太长,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教师可适当化妆(工作妆、日妆、透明妆),前留海不能及眉、眼,发不遮脸。

3、仪态及要求

(1)站姿——端正、自然、亲切、稳重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礼貌的站姿,给人舒展俊美、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积极向上的好印象,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挺胸、收腹立腰。

切忌:双手抱胸或叉腰;不倚靠在物件上。

男士站立时两脚略分开,与肩同宽,要注意表现出男子的刚健、英武、潇洒的风采;女士站立时两脚要并拢,不分开,要表现出娴静、典雅、亭亭玉立的感觉。

切忌:双手抱胸或叉腰,不倚靠在物件上。(2)走姿——从容、稳健、轻盈、充满自信

走姿的基本要求:上体正直,跨步均匀,双膝靠近,步伐稳健有节奏感,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只能有脚落地的声音,不能有脚在地上摩擦的声音。

(3)坐姿——端正、文雅、自如

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臵大腿上,或小臂放臵桌上,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在领导和长辈面前不能翘二郎腿。手势运用要给人一种含蓄、彬彬有礼、优雅自如的感觉。

(4)手势

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富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手势美是一种动态美。得体适度的手势,可增强感情的表达,能在交往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手势运用要给人一种含蓄、彬彬有礼、优雅自如的感觉。

基本要求:自然优雅,规范适度。

五、批评学生的话怎样说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被批评也是少不了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艺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一)、客观公正好好说

批评学生要客观,就学生所犯错误本身讲道理,提要求,不要加入过多感情色彩,张口闭口用侮辱贬低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蠢”……。如此责骂不休,不仅不能把学生往正道上引,还会让学生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邪路。

批评应该恰如其分,在客观公正地指出错误后,用积极正面的语气给予引导。批评应该对事不对人,学生和教师,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教师才能严肃认真又心平气顺地对待学生。

(二)、和风细雨慢慢说

教师如在“气头”上教育学生,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容易把学生的过错无限放大,上纲上线,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犯错时,教师最好采用“延时冷却法”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即教师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教育学生。

一个好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时,首先自己应该保持心平气和,批评学生时应做到慢条斯理,轻言细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帮助自己,而不是在体罚为难他。

(三)、批评的话悄悄说

试想一下,教师大声当众训斥学生,何尝不是把学生推向尴尬境地?即使学生想承认错误,也一时找不到台阶下。批评话儿如能悄悄说,既可体现教师与学生友好协商的姿态,又能让学生感到最终作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

(四)、就事论事明白说

少数教师批评学生喜欢旧帐新帐一起算,以为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反思,实际这种做法极不可取。如果经常翻旧帐,难免让学生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便教师说的有道理,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论事不提旧账。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学生坐下来一起分析一下考试失利的原因,提醒学生以后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就比批评学生不用功、上课不认真效果要好得多。批评教育学生,最好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几个问题一起批评,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要翻“历史旧账”,使学生惶恐不安;更不要一有机会就零打碎敲地数落,结果把学生说疲塌了,最后却无动于衷。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不能一味责怪。批评学生要讲艺术,只有教师教育得当,才能使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快乐健康地成长。

从我三十年的教学经历表明,教师必须谨慎把握三类学生的批评教育“火候”:一是偶尔犯一次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因为他是第一次犯错误而原谅,更不能盲目批评,要让学生说话,了解事实真相,这是我们对学生可能发怒之前必须要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真正了解学生,打心底里感到“调皮蛋”其实往往也是那样的可爱。若是因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限制,必须实施先批评,事后一定要查明原因,加以沟通。二是受到批评后不动声色的学生,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批评力度不够,而应再做好仔细的调查,以防细节出错委屈了好人。三是受到批评后变本加厉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是破罐破摔,已非常讨厌上学读书,或非常讨厌批评他的教师。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要做到查根源、找“闪光点”,才会使批评有效,这也是挽救一个后进生必须做到的。

在对学生实施批评,甚至是发怒之前,我们只需用一点点的理智,很快地思考:究竟是什么惹恼了自己?除了当下的情绪,自己心中是否还有别的情绪干扰着,学生是否正好成了出气筒?教师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六、给青年教师的十条建议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我们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些人的背景和受教育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懂得如何同各类人交往,培养交往需要的技能。教师需要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建立联系,无论是学生的监护人、食堂的员工、门卫、其他教师,还是家长。和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

1、友好待人,了解身边的每个人。一定要让和你交往的人知道,你真心地想要了解他们,欣赏他们的工作,也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停下来笑一笑,问声早上好,或者问问他们是否一切都好。如果有人向你诉说,要认真倾听。日后参加某个项目或在同一个委员会工作时,平时建立的联系将会帮上大忙。如果周围的人感觉你平易近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他们也会有相同的表现。

2、选择职业发展课程。只要有机会就要选择职业发展课程,因为这门课程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更出色的教师。学习过后,在课堂上实践学习到的新策略。然后和同事、同年级的教师甚至所有的教师分享实践的结果。和校长谈一谈你的实践过程以及你打算如何同其他老师一起分享实践成果。

3、阅读专业材料,掌握最新的优秀教学方法。有很多专业杂志和教学出版物可供阅读,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也可以帮助你寻找一些期刊。很多商店和目录也提供有关最新教学实践的丰富材料。学校系统的课程专家也会为你推荐一些书籍、课程、研讨会或期刊。

4、利用网站。互联网也是寻找优秀教学策略的绝佳途径。

5、敞开教室的大门。有时,其他教师希望向你学习教学方法,想去你的课堂听课。选择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安排听课,他们可能会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好建议。其他教师应用你的教学方法时,你也可以去听课,以便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应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但事先一定要作好准备。

6、愿意同他人分享。发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和感兴趣的教师一起分享,你的热情会感染周围的人。当其他教师发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也会付诸实践。不要忘记和校区课程部的教师一起分享你的方法。邀请教学专家来听课,或者在课堂上实践专家推荐的优秀教学方法。认真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对前来听课的教师和专家表示感谢。

7、申请教授职业发展课程。教授职业发展课程也是同其他教师分享优秀教学实践的好方法,因此,有机会一定要申请。通常,和校区课程部取得联系有助于你教授这门课程。你教授的课程可能是上级安排好了的,也可能需要你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来讲授一节课。

8、寻求资金帮助。申请资金资助学校项目,或许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有很多组织为学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你所在的学校体系也一定有一位了解资金信息和申请办法的联络员,他可以帮助你填写申请。

9、利用志愿者。完成学校的某个教学项目时,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当地社区可以帮助你寻找志愿者,学校或许已经联系到一些愿意帮助的当地企业。让志愿者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何时需要,几天后再次同他们取得联系。通常,退休员工中心和老年公寓也有联络人员负责安排志愿者。此外,不要忘了请求家长志愿者和你所在学校的员工帮忙。

10、为了成为一名教育学家,你需要充分利用校区、当地研究机构和市、县教育部门提供的一切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为别人提供学习机会。最终,你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因为他们拥有一位称职、敬业的老师。

七、有关教育教学艺术

1、要求6个学会

a.学会尊重(人格、处境); b.学会宽容(原谅学生过失); c.学会等待(不要过急); d.学会欣赏(“你真行……”); e.学会合作(家长、老师、学生); f.学会创造(教无定法)。

2、批评的艺术

(1)教师情绪不稳,不批评;(2)学生情绪激动时,不批评;(3)不了解情况时,不批评;(4)话不要过长;(5)批评不宜占上课时间。

3、教师的人格品质

(1)能增强他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能缓解他人的焦虑感;(3)能树立他人的果断性;

(4)能助人形成并巩固为人处事的积极态度;(5)能提高他人的求知能力;

(6)具有“潜在值”的进取心(这种人有“后劲”)。a.知识丰富且好学,善于运用聪明的头脑; b.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感染人的艺术; c.友善的待人方法;

d.深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4、理想教师的八种形象

(1)充满理想和激情,富有诗意。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他每天的教育都是“新的”,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当一个人教育激情停止时,良好的教育就会终结。人会做梦,优秀的教师永远伴随着梦想。这种梦想集中体现在教育出好学生。

(2)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在灵魂深处不自贬。自信使人自强。他懂得:培养人,首先培养自信;摧毁人,首先摧毁自信。

(3)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远,攀不高。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不会有大出息。学会在竞争和合作中“双赢”。非常尊重同事,非常尊重领导,善于帮助和调动其他教师积极性。

(4)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爱学生,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任何一位教师教育成功的基础。决不当“教育警察”。

(5)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凡教育上成功的人,都是教育上的有心人,追求卓越的人,有创造之心的人。

(6)坚韧、刚强、不向挫折低头弯腰。(7)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8)关注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然环境责任感。

5、教师的修炼

眼神修炼:清澈明亮 和颜悦色 眉目澄澄 佛眼相视 面容修炼:满面春风 和蔼可亲

盈盈欲笑平易近人 语言修炼:妙语解难 谈笑风生

对答如流 出口入耳 仪表修炼:举止自若 落落大方 温文尔雅 庄严正大 才学修炼:博览群书 博闻强识

通今博古 才华横溢 品行修炼:正大光明 气慨高亮

宠辱不惊 问心无愧

6、教育学生时的正面用语(词)

不错嘛!很努力!理解得真快!思路很清晰啊!有创意!是个好方法!

来,继续努力!马上就要成功了!坚持住哦!有前途!学以致用嘛!强!

你就是传说中的天才!表现得不错!你真是个好孩子!自理能力蛮强的嘛!

这件事你真是做的太好了!头脑灵活,思维清晰!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肯动脑筋是好事!我们就需要像你这样的学生!

你很用功,这非常好!你遵守纪律,是个好学生!

心情不错啊!

你很善良!

有进步就好!

自信就好!

进步很大啊!

你们这次做得不错!

你们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太棒了!

心态很好!

你很自觉!

你们自制力都很强,都长大了!

力争上游 大方 大方得体 不凡 不平常 不甘人后 不慌不忙 不遗余力 友善

友爱 友好 可爱 可喜 可贺 可欣慰的 自制 自律 成功 成就 成竹在胸

全力以赴 全神贯注 全心全意 安然 罕见 身心舒畅 辛勤 快乐 放心 卓越不凡 欣赏 欣悦 欣慰 和气 进步 神奇 胸有成竹 容光焕发 高兴 高贵

从容 从容不迫 爽快 愉快 愉悦 创新 创造力 创新性 强壮 强劲 强而有力

舒畅 舒坦 舒服 善良 朝气勃勃 胜券在握 尊重 尊敬 尊严 尊贵 渴望

超卓 超然 喜悦 喜好 喜欢 喜气洋洋 当机立断 爱心 饱满 饱足 准确 荣幸 荣誉 精神奕奕 精神十足 精神饱满 轻松 满足 满意 热衷

适当 适中 适合 宽大 宽容 魅力 优越 优胜 优美 优良 融洽 松弛 丰富

谨慎 稳定 稳重 稳妥 稳如泰山 体谅 一鸣惊人 才智双全 才气纵横 大智若愚

不自私 不屈不挠 不卑不亢 文武双全 可信任 正直 有主见 有冲劲 有效率

有远见 有信心 有能力 有条理 有深度 有气节 有见地 有礼貌 有洞察力

有上进心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充满活力 多才多艺 自豪 深思 见义勇为 灵活

坐怀不乱 冷静 伶俐 忍耐 孝顺 沉着 忘我 有同情心 坦率 坦诚 果断

英明 负责 冒险 勇敢 勇往直前 客观 幽雅 幽默 能言善辩 刚毅 真挚 真诚

顶天立地 开明 开放 开心 开朗 执著 动人 情感丰富 健康 深思熟虑 爽朗

处变不惊 敏感 敏锐 虚心 虚怀若谷 善解人意 雄心勃勃 雄心万丈 慎重 勤恳

当机立断 实实在在 慷慨激昂 精明 豪放 豪情洋溢 热烈 乐观 乐于助人 奋发

机智过人 独立 朴实 简朴 聪明 聪颖 谦和 讲道理 镇静 严谨 体贴 灵巧

7、教育学生时的负面用语(词)

你怎么这么笨啊!

你爸妈怎么生出你这样的人啊!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

学了这么多年你到底干什么去了啊?

你写的字怎么这么难看啊!

你怎么长的这么丑啊!

你是头猪啊!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好!什么都不懂,还敢瞎狡辩!

像这样以后你要有出息,我就不姓*!你这个苕,什么也不会!

做错事还敢和老师顶嘴,反了你!你给我闭嘴!

没救了,长大扫大街去!

朽木不可雕也!

你考不上大学你干嘛呢? 你算是没前途了!

你好烦啊!

你要死啊!

你们班怎么搞的!你个猪脑袋,怎么讲这么多次还不明白啊!

你好水啊!

你这样下去算完了!

你们真是没救了!

你以为自己长得很好看啊,穿的像个什么样的!不要总是流里流气的!

你们都不是东西!

你是个渣滓!

看你那样!

三心二意 下流 不安 不道德 不友善 不知所措 手足无措 六神无主 心灰意冷

心死 心不在焉 心高气傲 反常 反胃 反复无常 翻脸无情 令人作呕 可恶

可憎 可恨 目中无人 目瞪口呆 自卑 自满 自甘堕落 自取其辱 自取灭亡

自惭形秽 死板 死心眼 凶恶 冷酷无情 沉闷 狂妄 狂乱 狂躁 卑贱 卑鄙

卑俗 卑下 鬼鬼祟祟 无耻 无聊 无感情 虚假 虚伪 虚空 残忍 残暴

浑浑噩噩 痴情 痴恋 歇斯底里 愚昧 愚蠢 恶毒 鄙下 恶意 缓慢 憎恨

忧愁 恶心 骚乱 骚动 嚣张 郁郁寡欢 郁郁不乐 一成不变 一意孤行 了无生气 小人 下贱 不可靠 不实际 不负责 不成熟 不稳定 不务正业

心术不正 反目无情 心胸狭窄 功败垂成 古怪 幼稚 主观 多言 多疑

多心 多愁善感 自负 自卑 自炫 自夸 自私自利 自我中心 自吹自擂 自高自大

自暴自弃 自以为是 好卖弄 死板 好大喜功 死气沉沉 见异思迁 坐享其成

忘恩负义 抑郁 呆笨 呆拙 放荡 放任 放纵 放肆 虎头蛇尾 狡诈 神经质

神经过敏 畏缩 畏首畏尾 孩子气 荒谬 狼心狗肺 阴险 情绪无常 造作 笨拙

粗鲁 虚伪 无能 无见识 无所事事 悲观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游戏人间 势利

感情用事 感情冲动 愚笨 愚顽 愚蠢 痴呆 爱空想 恶毒 鄙贱 鄙俗 疯狂

疯癫 墨守成规 傻气 傻瓜 僵化 迟钝 变态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八、教师要研究中学生的心理

我们面临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形象地用一个 “人”字来表示,它包括了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身体的发展,一个是心理的变化。

1、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明晰学生问题 ;

2、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

3、尊重学生,实施有效的沟通 ;

写作规范要求 篇7

本刊来稿需有中、英文题目。

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且要表明文章重点内容和面貌, 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英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作者姓名及单位

本刊来稿需有作者单位及科室的中、英文名称, 每篇稿件需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拼音列出。

作者单位的中、英文名称均应按“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的顺序写明。如果有多位作者, 应按同样的格式 (中英文) 写明作者单位, 并注明作者与作者单位的对应关系。

摘要

本刊来稿需有中、英文摘要注1。

中文摘要数字一般不宜超过1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摘要中一般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注1:设备维修类稿件可不附英文摘要。

关键词

本刊来稿需有中、英文关键词注2。

关键词一般为3-8个词, 都是可代表本篇文章特征的专业词, 不可使用短语或各不同专业都通用的一般词汇, 应参照各种专业词汇和工具书选取。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注2:设备维修类稿件可不附英文关键词。

正文

正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 需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出全称, 然后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但对已公知、公用的缩略语除外。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标题, 连同图号置于图下。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图中如有英文 (缩略词除外) 应翻译为中文。

简单统计表一般要求为三线表。其内容不可与文字、插图重复。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 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统计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为零者, 应填写“0”, 数字缺失者, 可用“…”, 无数字的时候可用“—”表示。在特殊情况下, 如相关频数分布表, 无频数分布的格位可以保留空格。表中如有英文 (缩略词除外) 应翻译为中文。

参考文献

⑴由于文献间存在相互引证的关系, 作者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确实使用过的文献。应以2000年以后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主, 其总数应占文后引文总数的50%以上。

⑵篇幅较短的稿件 (2000字以下) 需有3-4个参考文献, 长篇文章 (4000字以上) 需有6-9个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标出, 角码写在开始引用文句处的右上角。

⑶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正规出版物、期刊、书籍、会议论文集上的文章。内部出版物和使用说明书等非正规出版物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采用。

⑷具体要求 (可参阅GB/T 7714-2005)

(1)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 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 后加“等”或“et al.”, 著者间加“, ”。

(2) 英文文献、论文的题目中, 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杂志名称和书籍名称中, 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均需大写 (介词、冠词等虚词除外) 。

示例: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

[1]李旭东, 宗光华, 毕树生, 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28 (3) :249-252.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M].版本 (第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 (选择项) .

体育课规范要求 篇8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要求;施工质量

铁路的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路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路面的使用品质,也涉及到以后修补的时限和程度。所以,要始终做到规范的施工行为,正确的施工技术,这对加快铁路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路基的施工要点

(一)铁路路基施工的测量

在正式施工前,严格按照图纸及其相关规定进行导线、中线和水准点的复测,在测量放线前一定要检测使用的测量仪器是否是完好的,精确度是否是符合标准,所使用的仪器均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以进行实际的施工测量,复测后的测量结果与设计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差别,测量误差要在规范要求内。为了能够满足施工时的需要,在中线的复测中要增加设置临时的水准基点和加桩地面标高;同时还要确保纵横断面定位的精确度,切实保证铁路路基极其结构构造物的几何尺度及其定位均达到设计质量标准。在此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铁路下边所覆盖的官网线路,避免在施工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铁路路基试验段的选择

铁路施工单位在进行正式施工前,要在施工路段中合理选取100米左右作为铁路建筑施工的试验段,对其进行实验,认真分析,为以后的铁路路基建筑中填料的含水量、填层的厚度、压实的工具、压实的次数和压实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三)铁路路基的填土与压实

铁路路基的材料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进行选用,铁路路基的材料大多是挖取比较方便、稳定性好、CBR值大,压实比较容易的。通过对试验土的分析,来对路基的调料在最大粒径和最小强度上给与量化的要求。对于路基的压实,要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科学处理压实工具、压实厚度及方法之间的关系,达到标准的压实密度。

(四)铁路路基的排水

水对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影响都是很大的,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在构造排水系统的同时也要符合当地的排水规划。铁路排水,一方面是铁路表面的排水,将路面的水排出去,防止表層水进入铁路工程结构组织的内层,最大程度的避免雨水对路面使用性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做好地下排水,减少农田排注水、地下水对路基强度的影响。

(五)铁路路基的防护

铁路路基的防护包括沿河河堤河坝的冲刷防护和边坡坡面的防护两种。第一,沿河河堤河坝可以采用砌石、植物、挡土墙、石笼等进行直接防护,用导治构造物(如:丁坝、顺坝等)和护林带进行间接的防护。第二,边坡破面的防护主要是避免雨水冲刷、温度变化会路基边坡表层的破坏,防止表层被风化,腐蚀等现象的出现。

二、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铁路路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控制

施工人员是整个铁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参与者,施工人员的水平的直接影响铁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部门应该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进而切实保证铁路质量,达到铁路路基的施工标准。

(二)铁路路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铁路路基的原材料是整个路基工程的质量基础。劣质原材料而引起的事故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也很难弥补的。施工人员在正式使用原材料之前,要对原材料经常做不间断的抽样检查,严厉禁止使用不合规的原材料,质量检测部门要把好质量关,采购部门要与信用度高、规模较大的部门合作,切实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三)铁路路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在铁路路基施工的时候,要认真分析每一路段的优劣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铁路路基的结构设计上,基土的回弹量影响铁路工程的结构层,压实度的控制基土的含水量,强度控制路基工程。选用收缩性比较小、稳定性比较高的水泥做基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材料引起的裂缝,在设计铁路工程时,要考虑到基层裂缝所导致的反射裂缝,路面表层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由于所承载量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的不规则裂缝等这些现象,积极进行有效防治,确保铁路的使用寿命。

三、总结

总的说来,铁路路基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综合工程。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运输过程中的承载量也随之加大,这就对铁路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员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道工程程序负责,对于没有达到质量要求的工序及时返工,直到路基工程的每一道程序都达到验收的标准,保证铁路路基的质量,建设出一条高质量的、高标准的铁路,以便实现我国铁路路基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神经精神性狼疮发病机制下一篇:建设银行辽阳市分行中层管理者培训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