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7整理与复习

2024-12-03

第六单元7整理与复习(共10篇)

第六单元7整理与复习 篇1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运用过程,体验数学的多样性。使学生经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难点:复习解决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教学设备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就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整理。

下面,我们就对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1题(口算卡片出示)。学生抢答,看谁答得又多又准。

三、发展练习

教材第75页整理与复习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1)本道题目列式求解为:200×2,直接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解决。(2)列式计算为:136×6,本道题需要用列式计算的办法。3 6 × 2 3 6 8 1 6(3)本道题考查的是关于乘法的估算问题,因为60×7=420,所以65×7肯定大于400,可以到达。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本道题是关于归一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先用分步方法解题,然后写出综合算式。2.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5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本单元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亲近母语》第7册整理与复习 篇2

一生生不息

阅读故事《北极狐狸》为什么狐狸爷爷在这里藏了这么多的蛋呢?

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拓展阅读《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思考:爷爷走了,彻底消失了吗?

二母亲的爱

轻声朗读故事《我的傻瓜妈妈》这一家人,尤其是妈妈真是傻瓜吗?

被女儿当众说成傻瓜的妈妈为什么会因高兴而流泪?

阅读故事《看望》你认为培德是个怎样的人?齐姆森又是个怎样的人?

四.积累好词古诗。

惊雷闷雷霹雳雷霆炸雷雷鸣电闪

电光闪闪雷声轰动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雷声轰轰雷声滚动雷霆万钧

二、阅读《我喜欢》

三、阅读《成功之路》《早晨》

1、简介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十四岁随荷拉斯·勒考克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4、讨论:在罗丹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五、拓展积累:

1、积累表示专注、忘我、认真工作的词语。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一心一意废寝忘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四蓝鲸的眼睛

阅读故事《渴望》蓝鲸怎样调理它的眼睛?年轻人夜里为什么还要出海?

蓝鲸、女孩、年轻人,他们渴望的分别是什么? 赏读文段《绝望的蓝鲸》

朗读感悟: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年轻人和蓝鲸各有什么样的表现?

文中几次提到蓝鲸的“绝望”,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继续阅读故事《蓝鲸的眼睛》:女孩是怎样得到蓝鲸的眼睛的?

五当我一个人的时候

二.阅读儿歌《影子》

4.提问:你注意过自己的影子吗?你想跟它说几句话吗?

三.赏读故事《红鞋子》

什么叫 “孤独”?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孤独?

六金波儿童诗选

一、作者介绍

金波,原名王金波,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先后出版诗集《回声》、《我的雪人》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以及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等,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等。

二、阅读《苹果为秋天而低垂》和《秋天的香味》

1、你闻到秋天的香味了吗?又闻到了那些香味?其实每个季节都有味道的,信吗?

思考讨论:苹果为什么向秋天低垂?她的苦涩化作了甜美,她一定会去感谢谁?为什么?

七生活的哲理赏读诗文《奶奶的脸》(中国台湾路卫)

赏析:奶奶的脸像什么?为什么说奶奶的过去“也像风干的橘子一样”?

二、《一只贝》(贾平凹)再读文章,细细品味: 这一只贝究竟是可敬还是可怜?

三、《养花人的梦》(艾青)

1、简单了解作者艾青。

2、思考、讨论:养花人的一个梦告诉我们什么呢?

八青 鸟

一. 谈话导入

什么是青鸟?教师简介:

1、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类似大小的青蓝色小鸟。

2、神话传说,有凤凰大小,喜水、冰,浑身通白,散发蓝光。

4、青鸟象征着幸福,在西方还代表快乐。

二.阅读故事《圣诞节前夜》

1问题仙女贝丽运用她神奇的魔法,请来了那些同伴?

三.美丽花园里的“幸福”

1.问题在美丽的花园里,迪迪看到了哪些“幸福”?

这些“幸福”各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四.带着下列问题课外阅读《觉醒》

1.迪迪和麦迪所要寻找的青鸟究竟是什么?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2.睡醒以后,迪迪和麦迪有什么表现?为什么?

九中国节日

一、复习导入

1、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份:清明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春节

1、你知道了这些节日的哪些风俗习惯?

三、阅读《少数民族的节日》

1、说说少数民族的节日及风俗。

3、除课文外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节日

十成长的快乐

一、《曹迪民先生》(梅子涵)

1阅读感悟: 曹迪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喜欢上课“举手发言”。

二、《假期打工女》(秦文君)

1、作者简介: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后为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主编。

2、人物分析:贾梅。

十一啊,大海

一.作者介绍

王慧骐《江苏青年》杂志副总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二.阅读《我认识一位歌手》《海浪个月亮的故事》《海》

1..从三篇文章中你理解了什么?

三.继续阅读诗歌《海水》《大海睡了》《海上的风》

十二鲁宾逊漂流记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品。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五、总结鲁宾孙精神:他遇到困境总是适时调整心态,努力解决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十三清澈的童心

一、《小刺猬》

1、交流讨论:你赞成斯拉维克做的事情吗?

二、《老房子三号》(南斯拉夫贝洛奇)

1、阅读感悟:(1)老房子终于没有被拆掉,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

十四甜蜜的家

一.感情诵读诗歌《家,甜蜜的家》

1.作者简介 约翰·霍华德·佩恩(1791–1852年),美国演员,剧作家及诗人。他因一曲“家,甜

蜜的家”的歌词而被人们记住,此歌出自他的剧目《米兰的少女克拉莉》(1823年)。他也同华盛顿·欧文合作过很多戏剧,包括《查理二世》(1824年)。佩恩生于纽约市。

二.默读故事《金窗子》

1.故事简介

十五昆虫世界

一、介绍蝴蝶,导入新课

1、蝶,通称为“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二、学习《休息的蝴蝶》

1、补充资料: 蝴蝶一生发育要经过完全变态,即要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三、阅读《蚂蚁》

1、交流:你对蚂蚁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积累拓展

1、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十六蓝色的海豚岛

一、《蓝色的海豚岛》内容简介

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他们离开时,遗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卡拉娜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着援救她的船只到来。

3、人物评价:你认为卡拉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六单元7整理与复习 篇3

本节课的定位不是具体对分数意义和性质单元中的6小节的某一类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而是立足于沟通本单元学习的这些内容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所以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让学生纵观整个单元的知识发生历程,去感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在整个分数学习阶段的价值,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除了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对于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也是这节课所要试图体现和解决的。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避免出现带着学生进行复习整理的现象,要学会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提取和整合,让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充分施放。为此,要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尝试运用“课堂自主整理——集体交流点评——复习综合提高”的步骤,通过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讨论,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个性。

2.重视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作用,实现有效的迁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通过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来奠定数学思想。

学生根据前几个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一定的关于数学复习的经验,要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自主复习。新《课标》把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知识。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过程,强调综合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只注重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整理知识点后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意义、分类、运用等),使学生明确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民主氛围,突出主体。

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运用的过程。教师始终是参与者和合作者。课始引导学生产生整理的需要,整理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作品,选代表介绍,然后让其他同学点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六单元7整理与复习 篇4

目录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复习分类:第一部分:表内除法

(一),(二)。

第二部分:万以内数的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三部分:混合运算,统计与单位,图形的运动。

第一部分

目标:

1、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够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够运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每份分后的数量相同,一样多)方法:分配:(求每份数)。总数÷分的份数=每份数。

包含:求份数:总数÷每份数=分的份数(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份这样的数)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

被除数÷除数=商算式的读法: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做除法,乘法口诀来帮忙,口诀中,缺谁谁是商。具体为:

一、明确含义,二、乘法表关系,三、想几的口诀。

四、口诀缺谁,商就是谁。

如12÷3=想口诀三()十二,缺四,商就是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读题三遍,2、了解题意,圈数量,找出条件和问题。

3、分析题意,看关键词,4、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5、带上单位,检验作答。

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除法的含义:把一个数A平均分成B份,求每份是多少?

A÷B=每份的数量。一种是:求A里面有几个,A÷B=份数。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顺序表以及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会在算盘上表示万以内的数。

4、使学生认识近似数,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进一步形成数感。

5、使学生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会在实际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点:

一、数数:认识技术单位“千”,认识计数单位“万’, 数位顺序表。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一十一十的数10个10是100,一百一百的数,10个100是1000,一千一千的10个1000是10000。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常见题型:和5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二、数的组成: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如4692是由4个千,6个百,9个十,2个一组成。4692=4000+600+90+2

三、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中间有0读一个,末尾有0,不用读。

四、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五、数的大 小比较: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同级数位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六、准确数与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去准确数的近似数。去整百,看十位,比5小就舍去,不小于5就向百位进一;去整千,看百位,比5小就舍去,不小于5就向千位来进一。

七、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先去两数相同0,大数化小来计算,得出结果填回0,检验答案保正确。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目标: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3、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并能较为熟练的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知识点:一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在分物体,中存在巧好分完,和分完还有剩下的两种情况。余数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部分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应用非常关键。

二计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书写,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如何试商。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试商关键点: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余数比除数小。

三解决问题。

1、有余数的除法和采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理解题目关键词。最多,至少。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还需要1次,所以商要进1,结果为商+1。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关注余数,理解余数与排列的关系。方法:先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再利用余数是几,就是排列中的第几个。

第三部分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的学习习惯。

知识点:一看(有、没有小括号),二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做(准确的计算出每一步的结果),四验(检验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一、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2、不同两级的运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1、找出条件与问题。

2、分析题意,判方法。

3、列出算式,来计算。

4、检验结果,来作答。

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相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常见的两步计算题型有:

(1)剩下的平均几次:(A-B)÷C,(2)一共平均分(A+B)÷C

(3)还剩多少: A-B×C(4)连续用去后,还剩多少? A-B-C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

知识点:

1、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例1):确定调查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投票记录数据(数量比较少),画“正”字记录数据(数量比较多)。填写数据:给出正字个数,把记录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数正字)。

3、数据的分析:

1、共有(),(各个部分的数相加),2、()的最多,()的最少。(从统计表中观察寻找。

3、从中选择()最合适,为什么?(选最多的,因为)你喜欢(),这组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填写)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目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旋转,能辨认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知识:

1、认识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通过对折来判断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左右,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对称轴。

2、认识平移:沿着直的路线移动(上、下,左、右,斜着),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常见的平移现象有:电梯、开窗户、开抽屉等。

3、认识旋转:物体的每个部分都围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围绕某一点,方向发生了变化。常见的选择现象有:电风扇、手表、直升飞机等。

4、解决问题:折纸剪人,判断折纸中的人是什么现象,给出一半图形,判断。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使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秤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来表示。

一、认识克。

认识克在生活中的作用,掂量物品判断轻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感知1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以克作单位的物品。要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常用天平(常用于称比较轻小的物品)。

二、认识千克。

判断物品的轻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篇5

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

主备:中华路小学 周勤 审核: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2、能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5、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

复习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及各篇课文的思想内容。

复习难点:能按内容填空。巩固本单元生字,辨别易错字,易混淆字。积累与顽强毅力有关的成语、名言警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过程:

一、复习词语

1、辨别易错字,易混淆字

雷暴

暴露

暴躁

爆炸 爆发

机械

告诫

戒心 劈开

墙壁

开天辟地

偏僻

铁锤

捶打 自勉

勉励

激励

鼓励

再接再厉

艰苦

艰难 坚固

2、出示下列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

毙伤

铭记

谋生

揭开

揭示

拴着

钥匙

颠簸

浙江

逝世

谈迁

坎坷

崎岖

给予

抄写

锁门

挣脱

绝望

精彩

搜集

瑞典

盛会

讥讽

斯德哥尔摩 砸开

残废

威力 运输

震撼

装置

恒心

迷恋

小贩

权力

3、出示本单元四字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

冷嘲热讽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雷电交加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博览群书

翔实可信

家境贫寒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

体弱多病

一袭破衫 名垂青史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毫不气馁 荒山野岭 劈山筑路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暴跳如雷

有气无力

4、出示并复习本单元成语中重点字的解释。学生识记

情有独钟(专一)饱经风霜(充分)惟妙惟肖(相似)怒发冲冠(帽子)无稽之谈(考核)安然无恙(疾病)微不足道(值得)锲而不舍(雕刻)卧薪尝胆(柴火)首屈一指(首先)川流不息(河流)精妙绝伦(独一无二)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买椟还珠(匣子)东施效颦(模仿)一袭破衫(量词,套)奋笔疾书(奋:举起。疾:急速,猛烈。)家徒四壁(只有 仅有)博览群书(广泛)孜孜不倦(疲倦)半途而废(停止)

二、复习课文:

1、明确课文篇目:《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

2、逐课复习,出示要求:(1)默读课文,要求字字入心。

(2)说一说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复习课后习题,注意平时的笔记。)①《天火之谜》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他还发明了避雷针。他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本文主要写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国榷》的感人故事。

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国榷》原稿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找出文中几处运用数字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中8处运用了数字,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③《诺贝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诺贝尔一生的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具有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诺贝尔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存入银行后获得的利息。

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点半 诺贝尔奖的颁奖地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奖的奖励范围: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曾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华裔科学家获奖,今年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④《滴水穿石的启示》说明事理的课文,找出作者表达的观点,他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观点的?

作者观点: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正面论证: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三个人物的事例。

反面论证:雨水不能滴穿石块,与安徽太极洞滴水穿石的现象作对比,这是从反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你从谈迁、诺贝尔、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身上想到了哪些词语? 出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成语: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坚持不懈

日雕月琢

锲而不舍

坚韧不拔

铁杵成针

矢志不渝

百折不挠

滴水穿石 出示与顽强毅力有关的警句: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出示与顽强毅力有关的名言:

胜利将有最有耐力的人获得。

——

拿破仑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

——

马克思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狄更斯

3、归纳本单元人物形象。

富兰克林 勇于探索、敢于实验、善于思考 谈迁 不屈不挠 治学刻苦 信念坚定 诺贝尔 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坚韧不拔

矢志不渝

百折不挠

三、复习本单元练习中的知识点。

1、练习6 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

浪花:平和执着,坚持不懈

健康常识: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早晚刷牙牙齿好。世界卫生日:4月7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四害”:苍蝇、蚊子、老鼠。

2、预防近视小常识: A注意用眼卫生

B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中华路片区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C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加强营养

D定期检查视力,及时治疗

3、复习设问句和反问句的特点。

设问句

先问再答 自问自答 反问句 强调意思 感情强烈

四、课后作业: 单元小练习。

板书设计:

复习第六单元 复习方法:读、背、记

拾遗补缺

暴躁

爆炸

颠簸

诞生

坎坷逝世

浙江

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范文] 篇6

自主复习

提示:因为本单元知识量大,知识点集中,向学生布置自主复习的任务。明确复习任务为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具体包括:重点实词、虚词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句子翻译、名句积累等。投影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回答

提示:自主练习题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题,需要学生强化记忆。讲评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要求学生把出错的环节重点记忆,归类整理。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

分析归纳《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三篇史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教师巡视并参与、指导部分小组的讨论,了解学情,进行调控。学生小组讨论理解内容,进行主旨、人物形象、写法特点的概括,充分讨论后,小组代表进行归纳。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引导、订正。展示交流

1、主旨立意:

1、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着力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2、文章在人物对话中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3、在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学法指导:归纳主旨是在借助注释,联系背景的前提下,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局部剖析进行概括。

2.分析《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陈胜: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敢于斗争,有志有谋。

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静、不畏强暴、机智果敢、据理力争。

诸葛亮: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雄才大略、鞠躬尽瘁,是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学法指导:分析人物形象是在了解作者对文中所写人物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3.总结《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的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陈涉世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故事情节完整,语言简洁富表现力。

《唐雎不辱使命》:通过对比、衬托、人物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出师表》:议论、叙述、抒情水乳交融;语言质朴、恳切、精练。学法指导:总结写作特色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欣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学生明确、圈点勾画、记笔记、拓展迁移、总结反思、循序渐进,学有所获,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写法及感悟体验等仿照例句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评价。(可以谈学习本文后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或体验,引导生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例:陈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后来终于成就大事。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唐雎智勇双全,谱写了一曲以弱胜强的赞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战胜困难,获取成功。

《出师表》一文总结了蜀汉得以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君王的“亲贤臣,远小人”。国家的振兴离不开众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要做国家建设的“贤人”。

初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篇7

初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初二语文第六单元 复习。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思维的哲理性,培养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乐观的志趣,豁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自然美,欣赏生活情趣美。

二、学法指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

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记事,有的抒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第六单元 复习》。要注意体会《五柳先生传》的写人方法,《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的写景以及《观潮》中的语言描写。同时要背诵五首诗歌,悉心体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宇

3.名句背诵

(三)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

(四)巩固练习

背诵默写

1.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秋词》

2.《五柳先生传》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苏轼词《浣溪沙》中着重描写清泉寺的外部环境,以衬托寺庙清静和优雅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年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倘唬恒蹲〉难子 (2)傲尔:忽然

(3)逝:离去 (4)邃:深

2.把上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错,没法知道它的源头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点。

4.作者描写鱼,采用了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上文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怡然不动 ,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m尔远逝,往来翕忽。

5.第2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 溪身 ,“蛇行”写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六)能力迁移

临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之友也,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畋:打猎。怛:恐吓。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得幼麋,畜之(养)

②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摇动)

③稍使与之戏(玩耍)

④积久,犬皆如意(心满意足)

⑤以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触偃仆(俯卧)

⑦益狎(亲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乱)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点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临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⑤稍使与之戏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为犬良我之友也 ⑧与之俯仰甚善

⑨共杀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3.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

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2】

《三峡》

1、文学常识: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

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词类活用: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的水。

4、一词多义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t: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第八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篇8

dongqing ]

第六单元复习作业

一、 看拼音写词:

yi  chou  mo  zhan       yi  li        zong  shen        pen  jing

(               )     (    )     (        )      (      )

yu  yu  cong  cong       qiu  jing     shang  liang       bin  ke

(                )     (     )    (        )     (     )

二、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1、翻山越岭:(1)超出   (2)跨过  (3)昂扬  (4)程度深

2、一筹莫展:(1)张开    (2)放宽   (3)展览   (4)施展

3、饱经风霜:(1)吃足了   (2)满足   (3)是,充分

5、情有独钟:(1)集中,专一   (2)时间   (3)计时器   (4)一种乐器

三、 按要求写词语:(至少四个)

1、 表示山水风光

2、 表示工作态度:

3、 表示人物心情:

四、 划出每组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医生    教师    司机    朋友     饲养员

2、熊猫    狮子    狐狸    燕子     狼

3、香蕉    茄子    苹果    葡萄    梨

4、飞车    马车    汽车    自行车   火车

5、赞扬     赞歌   称赞    赞颂     赞美

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雷震写的.,诗的题目是(                              )。“池塘”的意思是(                    ),“陂”的意思是(              )。

2、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           ),诗中描写了(                     )的风光与其它时间的景色都不相同,诗中三、四行分别写了(                  )和(                    )。

3、迎客松(                ),(                  ),虽然(              ),却仍然(             ),(            )。它有(                                    ),

如同(                                 ),(                                  )的到来。

第六单元7整理与复习 篇9

教师寄语: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过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学会调控情绪,辨别分析不同情绪的影响;分清雅俗,提高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培养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知识: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的种类、情趣有雅俗之分、调控情绪的方法、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情绪的影响、调节和控制;高雅情趣的作用,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难点:合理宣泄情绪;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

1、人的最常见情绪有哪些?

2、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情境)

3、情绪对人有哪些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4、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宣泄情绪)

5、什么是高雅情趣?

6、庸俗情趣有什么危害?

7、为什么要培养高雅情趣?(高雅情趣的意义)

8、盲目从众有哪些危害?

9、生活中如何杜绝不良嗜好?

10、中学生怎样才能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四条途径)

(三)探究交流

1、走进社会

据调查,我国中学生吸烟的人数正以大幅度的比例增长。据了解,中学生吸烟的动机,大多是希望通过吸烟满足内心的成人感,认为吸烟很“酷”。71.6%的吸烟学生是在朋友或同学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吸烟的,53.1%的吸烟学生是为了模仿公众人物。有的学生认为“流行的就是好的”,因此社会上流行什么,什么时髦,就去追逐什么。(1)中学生跟风吸烟的做法是反映了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有哪些危害?

(四)典型例题

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他充分利用时间,博览群书。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美国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就读时,他对电脑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从对电脑的兴趣发展到自觉地、刻苦地学习、研究,终于开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

一个人如果对未来没有希望、没有理想,那么他将永远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以上两位名人成功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解析:生活中的伟人、名人的事迹总会给人以启示,让我们从中感悟到许多道理。茅盾和比尔·盖茨的成功在于他们浓厚的兴趣爱好,说明了有益兴趣的作用。

答题思路:阅读时关键是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即在广泛的兴趣爱好的陶冶下,他们走向了事业的成功。再回归教材,结合兴趣、情趣、志趣的关系,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他们的成功源于他们在中学时代对某一方面的特别浓厚的兴趣,兴趣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与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就事业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产生乐趣,由乐趣发展高雅情趣,进而变为志趣,立志为之奋斗。课堂小结

总结本单元复习的体会和收获: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著名的小品演员赵本山以他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感染了亿万观众,唤起了人们的情绪共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在欣赏之中体察自身,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慰藉。这告诉我们()

A、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 B、任何情绪对人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C、没有情绪,就没有世界 D、情绪是丰富多彩的

2、有些同学分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盲目的“随大流”“模仿别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A、求异心理 B、虚荣心理 C、延迟心理 D、从众心理

3、合理地发泄消极情绪,是排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主要有()

①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②向他人倾诉 ③进行剧烈运动 ④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何其芳这句话说明()A、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与生俱来的 B、生活处处有情趣,要善于发现和感受 C、社会上人人都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D、生活中有许多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

5、暑假中,晶晶一家到外地旅游,一路上拍了很多照片。回家后,她整理照片并在照片旁写上旅游的感受。这体现了她()

A、健康的生活情趣 B、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C、庸俗的生活情趣 D、过度沉迷旅游 6、10-14岁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兴趣的高峰,好动、好模仿,对许多事物感兴趣,那么我们应该()

①善于发现“美”,从中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全面发展,带着求知的渴望,观察周围的事物 ③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冲破别人的限制 ④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把兴趣发展为志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杜丽只能胜不能败,重压下的她无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首金卫冕失败,沉静、乐观、爱笑的她在赛后痛哭失声。四天之后,杜丽及时调整好了心态,在女子射击50米步枪三种姿势的比赛中夺冠。(1)杜丽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杜丽学习,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

附参考答案 探究交流

1、走进社会

(1)盲目从众心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盲目从众心理的理解和认识。解答本题时,主要是抓住关键字眼:“影响”、“模仿”、“流行”等。

(2)不利于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B

5、C

二、非选择题

6、(1)情绪不同,结果不同。积极的情绪能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还能超常发挥。而当人们情绪消极是,情况则相反。

(2)①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的选择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如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等。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复习参考 篇10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用对比、象征的修辞手法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抒发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不同的写作方法的.分析,理解其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理解“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思想意义,培养勇于奋斗的意识。

【基础知识学习】

一、叙述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等。

二、圈划符号介绍:

1.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词语用圈点(实点、小圈、大圈等),句段用线框(虚线、直线、曲线、粗线、线框等)。

2.句子成分常用符号:主语(双线)、谓语(单线)、宾语(曲线)、定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3.圈画的符号不能太复杂,杂了就会搞不清;圈画的内容不能太繁多,多了等于没有。要克服任意圈画的坏习惯。

【教学安排】

《密室日记》二课时。

《你是我的辞典》二课时。

《生命之线》一课时。

《石缝间的生命》一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王驾《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背诵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2.王驾,唐代诗人。

上一篇:另类简明的人生规划步骤下一篇:保洁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