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共8篇)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篇1
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管问题
一般认为,财政预算支出的有效监管基于“四个支柱”:责任感、透明度、预测性和参与性。其中,责任感要求有关政府官员应明确其对内部上级领导和外部社会公众所负的责任;透明度意味着财政和财务信息的透明对行政部门、立法机关和大多数公众部门而言都是必需的;预测性要求法律和规章制度必须事前清晰地为人们所知,而且能统一地、有效地贯彻实施;参与性则需要提供可靠的信息并对政府的行为予以检查。财政预算支出有效监控的“四个支柱”具体体现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过程的诸环节之中,如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现金和国库管理、公共支出等。
在以上诸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预算执行。这是一个利用现有资源来贯彻执行预算编制中的政策和充分体现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目标的过程。对此,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用来确保预算完好执行的程序和机制。否则,决策就可能会建立在错误的信息基础上,资源也往往会失去有效的管理,即使是良好的预算制度,也会失去意义。
二、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根据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可把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旨在确保只有经过正确授权的指令才予以执行,要求对预算支出的每一过程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控制环节有:
1、在承诺阶段,需要核实:(1)支出计划是否由法定批准人批准;(2)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拨付,且在适当的支出类型中保留足够的资金;(3)拨付的资金是否列入正确的科目。
2、当提供了商品和服务后,必须核实:是否已收到有关商品和已提供某项服务的有关单据证明。
3、在支付之前,需确认:(1)是否存在有效的支出义务;(2)有关专业人员证明所提供的商品和所收到的服务是否满足预期标准;(3)发票和其他有关支付票据是否是正确的或适合支付的;(4)验明收款人。
4、在最终支付之后,需对所有相关支出进行检查和复审,对不规范之处应予汇报。
总体上,在任何机构之内,在授权支出、批准合同和发出购买的指令、确认收到的商品和服务、履行支付等方面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其中,一些职责可以由同一人或同一部门担负。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人或同一部门不应既负责支付,又负责其他活动或控制支出。这种安排实际就是内部牵制原则的体现。
政府部门之间这些职责的分工支配着支出单位和核心部门(财政部门、财务控制部门)之间的职权分配。在不同的国家,这种控制可以是相关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也可以由综合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财务控制办公室来完成。
(二)会计控制
许多国家的预算体系都是通过会计控制来确保遵照执行的。有效的会计控制,应保证清晰地记录预算支出和拨款或预算项目间的变化(如,分摊、调查、预算追加等)。无论会计基础如何,会计控制都应做到:(1)会计记录必须要有足够而合理的程序,包括对收付事项进行系统的登记、足够的安全系统以及与银行账目的核对系统等;(2)所有的支出与收入事项都应该按照相同的方法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3)按照经济种类和职能作用对支出进行一般划分;(4)会计记录必须明晰,文件程序必须完备;(5)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规范;(6)跟踪支出周期(立项、审批和支付)每个阶段的拨款使用(预算会计)系统,等。此外,会计控制还包括与单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为编写每月现金计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经济监督的加强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建立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最高负责人服务的独立监督行为,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设置,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为编写每月现金计
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此外,会计控制还包括与单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
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为编写每月现金计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经济监督的加强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建立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最高负责人服务的独立监督行为,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设置,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篇2
(一) 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控制环境不健全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相关要素, 其中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的控制环境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对内部控制了解不深, 也不够重视;管理人员庞杂, 素质不一;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不理顺等, 导致内部控制如“空中楼阁”, 形同虚设。
2.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 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千变万化的企业内外风险, 企业要能够及时应对, 以保证企业经营的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实际工作来看, 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 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 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概念, 对风险的意识淡薄。
3.战略导向不明确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总体战略, 需要考虑公司的愿景、公司目标、公司产业结构、公司的核心能力、重大方针政策等。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战略导向, 只重视短期经营成果, 在战略上缺乏前瞻性, 从我国众多昔日明星企业纷纷破产, 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企业在战略导向上所出现的问题。
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应该要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中, 然而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一般都掌握在最高管理层, 而不是掌握在企业所有员工手上, 这使得员工不能及时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出有效的沟通。
(二) 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预算管理还存在预算管理的概念不清、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五个方面的问题, 具体说来, 目前, 有些企业将预算管理等同于经营计划, 认为只要将各个时期的经营计划安排好, 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 其实这是误区;企业的各年度、季度和月份预算没有在企业战略的环境下进行编制, 这样的预算容易忽视长期目标, 而以短期活动为目标, 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在现今企业的预算目标常常无法实现, 主要是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中考核不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企业预算的编制缺乏必要的客观性, 经不起市场检验, 很多是以历史指标值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 确定未来的预算指标值, 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使得企业的预算工作难以推行。另外,
现行的企业普遍没有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 只是在每年编制预算时, 以财务部门 (或计划部门) 的名义下发一个预算编制工作通知, 以此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 从而影响预算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的管理机制
(一)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来看, 不论是环境的不健全、战略导向不明确, 还是内部监督不力, 甚至是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都归根于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机制, 内部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有效运行, 保证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发挥真正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因此,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必须完善我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二)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保证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各项必要的政策、规定及程序, 并予以执行的过程。它散布在企业作业的一连串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 与生产经营过程密不可分, 并对经营过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监督着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企业就要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全面预算的管理体系,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不断地探索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新方法和新机制, 依靠制度机制自动自发地发挥控制作用, 使内控管理步入一个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管理轨道。
(三)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把预算的编制同企业的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和重点工作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 可以将企业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融资、技术改造等决策贯彻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去, 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适时调控, 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 为此, 要加强预算控制,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把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使企业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企业应根据其所处行业特点, 生产经营的性质和规模以及组织结构, 设计一套适宜的评价考核体系, 我们需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科学的业绩考评, 对企业全体员工实施激励措施, 对我们所不希望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样才能促使其积极纠正偏差, 完成所负责任, 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企业面对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面临着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不断增加, 因此要有足够的实力更要有足够的准备才能在经济大潮流中成长壮大起来, 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的理念还是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实务水平, 都与国际标准存在重大差距, 因此, 加强对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实务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籍明义.如何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 2009 (08) .
[2]史岐焕.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1 (02) .
浅谈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篇3
一、正确运用内控方法的前提条件
第一,内部控制应约束单位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越权办理业务的权力;
第二,内部控制要涵盖单位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岗位,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第三,内部控制要保证涉及会计工作机构与岗位的合理设置、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
第四,内部控制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佳控制效果确定控制成本是否合理;
第五,内部控制制度要随单位的发展进行修订和必要的补充,同时保证起促进作用,而不能制约阻碍其发展。
以上五项原则运用得当,不仅可以防范风险,而且能够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发展;运用不妥,就会成为束缚发展的绳索,而造成管理混乱。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一是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互相制约;二是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三是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四是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为财政部十大基本控制规范。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存货控制。各控制规范明确了会计岗位、业务岗位的具体权限、操作内容、要求以及相关岗位职务不相容原则。
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各项计划中预算是重中之重,单位的经营活动要在收入预算中得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要在支出预算中得到落实。每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严密的预算计划,所以说,加强预算管理不是一句空话,预算中包含了各方面的实质内容,方方面面的因素,各个环节的收支均应考虑的很周密。加强预算管理的同时,以下三项工作内容不能放松:
一是要建立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制定预算管理业务流程,明确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的控制要求,设置相关记录,确保预算工作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在编制预算前,要收集基础资料,按项目逐一编制,这是预算编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要做到确定每项数据都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为预算的审定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求按照各明细科目进行细化核算,具体指标进行分解,实行部门核算,责任落实到个人。预算审定后,要明确各自审批权限,对会计内部控制,要注意把握好几个环节:第一,确定授权批准的范围,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涵盖在内;第二,确定授权批准的层次,要根据业务的项目及重要程度、金额的多少划分批准的层次,保证各管理层权责明确;第三,确定授权批准的程序,要将经济业务归类,按类规定审批程序,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违规审批或越级审批;第四,确定授权批准的责任,必须明确规定被授权者履行权力时应负什么责任,避免因授权时责任不清,出现问题后无从处理的现象。
三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有必要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料,谨慎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对经济活动的控制采取预警、识别、评估、报告等有效解决措施。编制预算首先应注重对风险的事前控制,要做到有效控制,有的放矢,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实施中对预算的执行进行过程中的事中控制,防范风险及预警,及时化解风险。
管住风险才有可能抓实内控。健全风险分析、评估和风险报告制度,建立自动化的风险分析、评估系统,提高对风险的敏感性认识,做到及时分析、及时报告、准确评价。针对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要重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管理和审计管理。积极开展财务预算审计、资产经营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根据风险程度确定审计频率;开展财务风险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查找“薄弱点”、加强“关键点”、消除“失控点”。
要防范财务风险,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事中跟踪,做到心中有数,切实落实监督责任,建立定期进行财务会计分析的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的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篇4
主讲:杨 凡
第一章: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立 【提出问题】
什么是地产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房地产企业如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为什么会成为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 【讨论问题】
全面预算形象的比喻应该是“一张网”,在这张网内进度管理是“横轴”,代表各时间节点达成的目标;成本管理是“纵轴”,代表各时间节点达成目标所付合同的费用。不管外界的情况如何变化,都能在这张网中找到所对应的位置。
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课程培训,内容涉及房地产企业如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房地产企业如何建立全面成本管理系统等,旨在使学员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掌握国内最为领先的全面计划预算管理模式,掌握房地产成本管理的流程,组织,表单,分析工具等技能。
关键词:房地产预算管理 成本控制 预算 成本管理控制
第一部分:从业务角度入手,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一. 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 【统一概念】:全面预算是什么?
全面预算就是成本控制?
全面预算是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的预算综合? 全面预算是工作计划的数字化反应? 这几种理解都对,但是都不全面!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编制、执行、考核过程中的所有管理环节的集成。既体现出成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本控制的思路,又是各项预算表格的综合,更是计划的数字化反应。
它有两个维度 :
一、从表现形式看—全面预算是各种预算表格的集成
按时间维度划分:可以分为静态项(目标利润预算)、动态(资金预算、月度资金预算);
按控制项目划分:可以分为销售收入预算、工程成本预算、管理费用预算、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预算、税金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等。
二、从管理环节分—全面预算是计划、预算、考评的循环
(一)、计划:分为一级计划(集团关键节点计划)、二级计划(项目主项计划)、三级计划(各专项计划及辅助计划,包含设计专项计划、报批报建计划、采购计划、工程专项计划、营销与客服计划)等;
(二)、预算: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
(三)、考评:目标设定(计划目标与预算目标)、结果衡量(时间、质量、成本)、绩效体现(固定工资、季度奖金、分红、项目提成)等。
二. 为什么要实行全面预算?
【统一思想】: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会计、会计反映监督和内部控制三方面的统一 其中,全面预算包含以下内容: 全面预算项目, 全程预算控制, 全员预算规则
会计反映监督包含以下内容: 没有业务没有预算, 没有预算没有业务, 客观反映及时反馈 内部控制包含以下内容: 业务规范化 流程制度化 权责明确化
【统一思想】四大功能是:
规划(Planning)、管理者认真考虑完成目标的方法,使企业目标、企业资源、国家政策有效对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按既定轨道得以如期实现。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控制(Control)、全面预算明确的目标,地产的预算管理以项目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且信息共享,保证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统一,真实反映企业营运状况,为决策提供支撑。
沟通协调(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预算编制,是上下左右沟通、协调的过程和结果,并分解到员工的桌面,使战略真正落地,实现战略到执行的一体化。
激励约束(Incentives constraints)、预算与薪酬制度的对接可以体现奖罚分明的原则,强化企业业绩管理。
案例:一个房企老板的成本管理担忧; 案例:xxx置业公司计划运营管理内训总结 三. 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统一行为】: 1.全面预算保障条件: 资源保证(人,财,物,时);
人:人力资源配置,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各部门或各种职能均要参与到预算编制与管理中来;
财:预算资金预留;
物:信息系统建设,ERP系统在经营计划、工程成本、销售客服、财务等各领域的集成;
时:工作时间保证,留下充足的时间做好事前“预则立”的工作,并在预算运行事中做好将实际数与预算数比较、纠偏、调整的工作,在期末做好决算事后考评工作。
管理保证(组织,流程,制度,科目);
组织保证:设置合适的组织架构,保证预算的上传下达、横向沟通、修改调整、考核评价;
流程保证:先梳理基于信息系统且匹配组织架构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这是全面预算管理成功的关键;
制度保证:将梳理后的流程以及各岗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描述和未完成预算指标的工资薪金考评方案全部以制度形式列明;
科目保证:公司的各种科目统一,财务部、工程部、合约部用同一种语言行事。其中组织机构案例(主要以万科、龙湖、万达、华润置地、万通集团等企业的组织构架特点说明),另在专业方面简介一下:科目体系,核算科目,目标成本模板,合约规划模板等)
2.全面预算流程编制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确定项目目标利润 ; 编制项目主项计划; 编制预算。
纵轴——目标利润预算;目标成本预算综述
横轴——三级计划模板及控制要点(主项,专项,楼栋);(1)、制定目标--确定项目定位与目标利润率;
(2)、制定计划--制定集团关键节点计划、项目主项计划、项目专项计划、楼栋施工计划。(3)、组织实施;(4)、绩效管控; 3.静态预算与动态预算
简介项目目标利润,预算,月度预算 静态预算项目分解控制 4.静态预算流程编制
案例分析:公司项目预算分许(收入,支出,利润预算等)5.动态预算流程编制
四、项目利润预算控制方式
项目利润预算是静态的预算,它由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及税金最终形成企业的利润。具体每一项预算控制方法:
1、销售收入;
2、土地成本;
3、前期费用;
4、工程成本;
5、营销费用;
6、管理费用;
7、财务费用;
8、税金。
第二部分: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分享与交流 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惑
现状:偏重财务视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房地产企业,其全面预算管理绝大多数已沦为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
症结:财务与业务“两张皮”,预算管理缺乏运营管理支撑 全面预算为什么会成为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四个问题讨论)
一、综述:如何理解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
二、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计划篇
三、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实务篇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四、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保障篇
案例1:LH地产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特点和学习借鉴点; 案例2:龙湖集团xxx项目启动会之成本管理部分
第二章: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系统的建立 第一部分:开发项目前期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
什么是成本管理?为何进行成本管理?怎么进行开发项目前期的成本管理? 为什么采取了很多种的方法,但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就是降低质量,降低标准吗? 控制成本的重点在哪里? 企业何时进行成本控制? 【讨论问题】
成本管理的定义、范围、管理方式; 成本管理的作用和效果; 实行成本管理的保障条件;
新常态下成本管理的思路,流程和方法; 目标成本指定的阶段和作用;
目标成本与动态成本的管理及责任成本; 简单介绍房地产成本管理的三大阶段及趋势:
如:始自2003年以万科为代表的成本核算阶段—关注造价,强调算得快、算得准;如:从2006年起以龙湖地产为代表的强调成本控制阶段—关注目标,强调目标成本控得住;以及从2009年起开始形成的成本策划阶段—关注收益,强调成本结构的不均匀分布;(图示说明三大阶段各有侧重,主要体现在事后,事中和事前控制的主要手段)
重点阐述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要领
第二部分:成本管控术—成本策划:企业利润的节流阀与监控者 【提出问题】
成本管理操作过程中的困惑:
成本部门“单兵作战”较多,各部门的协同不够;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目标成本测算准确度不高;
合约规划实际指导意义不大,流于形式; 控成本还是保品质?这是个问题!变更签证太多,怎么管? 动态成本数据不能准确及时获取; 资金计划预不准,难以真正做到资金平衡;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控制要点 【讨论问题】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控制要点: 控目标、控合同、控付款、控动态
控目标---(分享案例)Z企业“不同阶段目标成本编制”
概念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构件深化设计阶段目标成本形成及成本重点控制对象; 目标成本修订调整指导原则; 目标成本编制原则与调整流程;
控合同---公司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在进行合同审批时,如何判断合同价格是否合理?预算够不够?
成本控制vs与成本核算; 合约规划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合约管控案例分享:X企业“成本管理的三大储备” 控付款—无计划不付款
付款计划,基于审定工程量,定期刷新合同付款计划并与计划联动; 月度资金计划每月汇总生成,上报集团审批后,达成率纳入部门考核; 合同付款:无计划不付款,合同付款申请、审批严控计划外审批付款; 控动态—实时对比 指导定价 目标成本→动态成本→产品动态单方 目标成本:成本控制线、上线VS基线
动态成本:实时、动态反映“预计最终成本”,合约规划余量的蓄水池作用,动态成本月度回顾→预警、强控
产品动态单方:指导定价、横向对标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第三部分 房地产规划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要点和策略; 策略一: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优化设计 策略二:实行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策略三:加强对图纸的会审与审查
策略四:深入运用价值工程。运用价值工程的优势: 策略五: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案例:xx集团设计阶段成本管理控制的经验教训 成本不是算出来的,是规划出来的;·开发商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突破承建市场的造价控制观念,建立投资控制的理念;• 全成本管理---全面、全过程、全员;·传统“成本管理”的误区,现代成本管理理念;
核算型的成本管理已濒临淘汰,控制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成本管理必须向价值创造型转变---核心就是产品“价值工程”研究。项目各阶段成本管理各阶段成本管理重点内容,要点与案例; 案例:三步“控住”工程项目成本;成本控制的“三把锁”
主讲专家:杨凡老师:
南京大学房地产EMBA客座教授,15年房地产企业从业经历,东南大学工学硕士,南京大学EMBA硕士。深圳明源地产研究院的资深研究院,全经联专家委员会创新讲师。《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是杨老师十余年地产管理与咨询经验的浓缩,各种流程、组织、表单、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学员企业迅速掌握技能,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预算与控制系统。
杨老师主持过10多家大中型房地产集团公司的管理顾问工作,在地产集团公司的战略和组织管理领域、计划运营管理领域、设计管理领域、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领域拥有深入的研究和系统化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就职于国内一家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的高管,3家地产集团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
2008年起受聘深圳明源地产研究院研究员,2013年成为全经联商业地产专委会委员,并被评为优秀创新讲师。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现供职于某国有投资集团公司,曾任江苏亚东建发集团总工办副主任,总工程师,南京百胜麒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宁环球集团南京浦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国信集团成本采购中心总经理等职,杨老师从事地产开发15年多,在商业和住宅地产实操、产品设计和市场研发方面有丰富经验。擅长项目决策,执行和监管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在一、二级开发实践中有较好业绩。精通房地产项目全过程运作,深谙房地产全面预算和成本管控的价值体系、流程、制度和具体管理方法。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工会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制度 篇5
第十三条工会的年度预算应根据有关政策法规、上级工会要求、预算编制原则和本年度工会工作计划编制。本年度无重大支出项目,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期末滚存经费结余不得出现赤字。
第十四条预算收入的编制,要按照收入来源,充分考虑本年度各项变动因素,依法、真实、完整、合理地编制。
第十五条预算支出的编制,要坚持勤俭节约,体现工会工作特点,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把资金使用的重点安排在维护职工权益、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方面。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工会行政性支出预算,应参照同级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度、费用标准以及核定的人员编制编列。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工会接受的财政补助资金要纳入预算管理,依据财政确定的开支范围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和改变资金用途。
第十八条各级工会的办公、职工活动场所等基本建设,根据《工会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应由同级政府或行政解决。
县级以上工会的办公和职工群众的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设施,在政府给予大部分补助的前提下,经上级工会批准,可以动用少量经费弥补不足,上级工会也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九条房屋建筑物购建、专项设备购置、大型修缮等预算,需附经有关专业部门论证的可行性工程项目论证报告、立项批复、开工许可等相关文件,按照工程进度及资金状况编制当年预算。列入地方基本建设或更新改造计划的工程项目,应附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文件。
第二十条各级工会用部分结余经费投资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经济分析论证,提出书面报告,报职能部门审核,工会委员会(或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列入预算。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工会预算,可在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百分之五以内编列预备费,用于当年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工会根据需要,可以从本级经费结余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后备金作为储备,用于特殊情况下的资金需要。需要动用时,必须经过本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议,工会会批准,并报上级工会备案。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工会应根据全国总工会规定提取增收留成基金、财务专用基金和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
第二十四条全国总工会每年10月提出下年度省级工会编制预算的要求。省、市、县级工会应根据上级工会编制预算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并按照上级工会规定的时间上报下年度预算。
第二十五条各级工会的本级预算草案,由各级工会财务部门编制,经工会委员会(或会)讨论通过,并经本级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上一级工会审批或备案。上一级工会有权提出修订预算的意见和要求,下级工会根据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调整预算。
依靠本级工会供给经费的工会机关及所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的预算草案由本级工会审批。
全国总工会预算草案,经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由全国总工会书记处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各省级工会的本级预算(附工会机关预算),应在3月15日前报送全国总工会审批,全国总工会应于30个工作日内及时批复。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篇6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设置财务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单位内部的其他非独立工作部门或机构不得脱离单位统一监督另设会计、出纳,不得另立账户从事会计核算。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 单位会计机构中的会计、出纳人员,必须分设,银行印鉴必须分管。不得以任何理由发生会计、出纳一人兼,银行印鉴一人管的现象。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依法负责。
第三十二条 会计委派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有效形式,是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应按照本规定进一步完善核算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纳入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管理的单位,要按照《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明确职责、履行义务,进一步完善管理,加强对单位收入、支出、资金拨付和资产的管理,防止国家资产、资金流失和浪费。
第三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有下列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行为:
1、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财务会计报告;
2、明知是虚假会计资料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报销支出事项,提供虚假会计记录和其他会计资料;
3、另立账户,私设会计账簿,转移资金;
4、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S、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
6、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7、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8、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9、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信息资料:
10、随意将财政性资金出借他人,为小团体或个人牟取利益:
11、其他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手续未办清以前不得调动或离职。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和财会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上级单位可派人会同监交。一般财务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可由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财务会计人员短期离职,应由单位负责人指定专人临时接替。
第七章 财务监督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负领导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进行财务监督。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是指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雄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下级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检查的行为。内容一般包括: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及标准、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资产管理措施落实、往来款项的发生和清算、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第三十七条 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申报、审查程序。单位预算的编制应当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单位事业的发展计划,应当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收支平衡”的原则。单位对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可靠,各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有无漏编、重编,预算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执行,有无随意调整预算或变更项目等行为事项进行监督。
第三十八条 单位收入的监督。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这部分资金涉及政策性强,应加强监督,其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1、单位的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是否依法积极组织收入;各项收费是否符合国家的收费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否做到应收尽收,有无超收乱收的情况。’ 3、对于按规定应上缴国家的收入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有无拖欠、挪用、截留坐支等情况。
4、单位预算外收入与经营收入是否划清,对经营、服务性收入是否按规定依法纳税。
第三十九条 单位支出的监督。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支出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点。其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1、各项支出是否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讲求经济、实效、有无进一步压缩的可能。
2、各项支出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使用;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有无互相攀比、违反规定超额、超标准开会、配备豪华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及其他设施。
3、基建或项目支出与行政事业经费支出的界限是否划清,有无基建或项目支出挤占单位经费,或单位经费有无列入基建或项目支出的现象。应由个人负担的支出,有无由单位经费负担的现象。是否划清单位经费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有无将应由经费列
支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或将经营支出项目列入单位经费支出的现象。
4、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提取,是否依据国家统一规定或财政部门规定执行;各项专用基金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使用。
第四十条 资产监督即对资产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的检查督促,包括:
1、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使用现金;库存现金是否超过限额,有无随意借支、非法挪用、白条抵库的现象;有无违反现金管理规定,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的情况。
2、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否及时清理、结算;有无本单位资金被其他单位长期大量占用的现象。
3、对各项负债是否及时组织清理,按时进行结算,有无本单位无故拖欠外单位资金的现象,应缴款项是否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地上缴,有无故意拖欠、截留和坐支的现象。
4、各项存货是否完整无缺,各种材料有无超定额储备、积压浪费的现象;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购进、验收、入库、领发、登记手续是否齐全,制度是否健全,有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大材小用、公物私用、损失浪费,甚至被盗的情况。
5、存货和固定资产是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是否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问题;固定资产有无长期闲置形成浪费问题;有无未按规定报废、转让单位资产的问题发生。
6、对外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有无对外投资影响到本单位完成正常的事业计划的现象: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评估的价值是否正确。
第四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监控、财务公示等制度,应确定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审查。单位的财务执行情况,应在一定的范围、时期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自觉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必须经同级审计部门进行任期离任审计。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坪定适用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篇7
1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预算控制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创的阶段, 我国企业为了适应经济条件的变更和社会的发展, 需要强化对财务工作的控制, 目前企业看到了财务工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开始重新认定财务工作。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建成了初步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对预算工作也建立了相应的控制体系, 这不但促进了企业的生存, 而且也确保了社会整个经济结构的正常运行。但是应该看到, 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体系至今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制约着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企业应该对此有清晰的认知。
1.1 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观念尚待加强
受历史和现实的各项因素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改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这一现象尤为明显。目前, 很多企业对于财务的管理和作用缺乏重视, 表现在众多企业没有设立具有管理职能、专职的预算管理部门;即便是有, 其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1.2 企业对预算管理的架构尚不合理
目前, 企业在预算管理和控制架构的构建中, 企业会计工作管理者还没有形成强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整体, 也没有成立相对完善统一的部门结构, 在专业上必定欠缺,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很多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和整体规划目前的发展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甚至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和整个企业的发展趋势不吻合的现象, 因而企业的预算控制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
1.3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上存在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目标, 但是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 集中表现在对财务预算编制上的缺失。其一, 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之间没有成为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性工作;其二, 预算体系的责任主体尚不明确, 这导致预算工作不能很好得到执行。
2 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预算控制的措施和要点
2.1 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的调控管理
首先, 在财务会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财务会计预算管理,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在其发展过程中, 充分实现会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 加强对企业预算工作的监督、审计和管理, 使企业的预算工作可以如实地反映发展的实际运行情况;最后, 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有效预算的调整, 及时有效的预算调整可以避免预算编制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而且还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适时调整, 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2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考核体系
在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实现财务会计的管理这一措施, 不仅需要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的完善, 而且要在体系的考核上进行有效管理。当然, 在日常财务管理预算过程中, 也需要大力开展企业的财务预算考核工作, 毕竟这对于财务预算管理控制来说, 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其效果的实施和监测的加强也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工作, 对其效果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估, 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知道哪些需要加以改善, 进一步完善, 只有这样, 方能实现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良好运作, 才能真正实现其管理的效果和最终目的。
2.3 加强财务预算组织体系建设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系统需要系统化和专业化, 全面进行组织体系的建设, 对企业的预算编制、调整和执行进行系统地分析、判断, 通过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完成上述工作。
2.4 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体系
一定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体系, 通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体系控制上的任务转行, 在速度和质量上的转化, 利用目标分解的方法来指导职工的生产管理工作。通常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体系包括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 并通过设立多种指标来使其目标量化, 在这一方面, 企业编制预算应严格按照先业务的预算、资本预算, 后财务预算的流程和步骤进行, 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的经济业务类型和责任权限的不同, 编制预算目标的内容和环节。
3 提高财务管理的战略性措施
企业自身财务战略的完善, 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保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做好财务战略管理工作, 进而保障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良性运作。
3.1 坚持财务理念和文化创新
当今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是随着时代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转变的,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 不断汲取先进的财务理念思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在实践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不可以局限于某个人员的核算职能, 从报账型管理逐步向管理型转变, 从事后的核算分析逐步向事前的预测决策转变, 并积极参与到经营决策和实践调查研究里去, 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其他决策中去。
3.2 创建学习型财务组织,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学习型组织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组织。它强调的是团队来学习、全员去学习、并终身学习的概念, 其开始的创建需要每个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认真学习, 在财务学习型组织中, 财务人员的素质就直接影响了其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企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不但可以提高风险意识, 还可以使其在周遭面临复杂的理财环境时, 仍可以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的思维, 迅速调整财务管理技能和方法, 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要从各种财务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 挑选和配置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水平相对较高的财务人员组成团队, 并要注重和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3.3 强化公司治理, 完善财务制度
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构和制度的完善, 企业需要完善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平衡和制约机制。并正确合理地平衡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权利义务, 特别是与财务关系紧密的CFO制度的安排, 并要进一步明确CFO的地位和作用, CFO必须要保持身份上的独立, 一般由董事会进行任命, 并对董事会负责。
只有理清楚各个相关主体的关系, 才能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经营活动中相互配合好, 来发挥最大的合力。除此之外, 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财务制度是依据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特征和财务人员结构等特点制定的, 企业应理顺各种财务关系, 规范在筹资、投资和分配中的财务活动, 增强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 建立起一套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制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将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决定企业前进步伐的重要工作, 只有不断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体系的建设, 使企业的各项工作置于合理、经济和高效运行和管理体系之下, 才能将企业纳入科学和有效的发展轨道。企业应该看到企业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和漫长的过程, 只有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强化对预算的管理步骤, 加强对企业每个环节的预算管理工作, 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健如.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5 (1) .
[2]张芝铭.新形势下探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J].改革与开放, 2010 (12) .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一、相关概述
事业单位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助于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升资产使用质量和效率。同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也有助于事业单位形成健全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牵制制度,并保障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进行了加强,但是一些事业单位依旧存在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者缺少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意识,风险防控理念淡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在内部控制具体制度落实上还存在着困难和不足。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第一,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强化。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影响到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是拘泥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使用固定预算方法。这一方法难以有效应对预算管理后期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外部条件跟预算之间相差比较大时,固定预算也就失去其作为日常管理控制和业绩考核的依据作用。除此之外,预算编制不合理还会导致预算管理效益和效率低下。
第二,预算执行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面预算管理的成败,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预算指标分解不到位、事中预算控制不完善以及对整体预算目标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尽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对于总的预算管理目标已经进行了分解和细化,但是分解之后的预算管理目标依旧缺少详细的指标和业务说明,在具体的预算指标任务以及实际业务活动之间缺少充足的联系,这样不利于基层职工和部门准确把握预算子目标,也会影响到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第三,預算考评科学性有待于强化。强化对预算执行的考评和奖惩是确保全面预算执行效果的重要保障。当前,不少单位在预算考评科学性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考核力度较低,指标缺少应有的刚性;考评办法缺少动态管理等。在实际的预算考评管理过程中,考评指标缺少应有的刚性,这不仅不利于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预算管理的约束监督作用。
第四,单位内部控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受制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一些事业单位管理者在管理中缺少风险管控意识,在基本建设投入和日常业务开展中对风险缺少充分的认识和把握,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部分事业单位风险管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对于融资举债的偿还能力也缺少必要的实用性、合理性、可行性论证,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自我约束制度不完善,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难以发挥效果和作用。
三、强化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建议措施
对于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需要紧紧围绕单位层面以及业务层面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强化。
第一,健全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重视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力度是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上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本年度部门预算进行科学分解,并明确各个部门主体责任;及时掌握本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对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和查找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力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要围绕新预算法的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收支业务的预算管理,合法组织本单位预算收入,严格控制本单位预算支出,在有效防范资金支付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资金收支平衡。
第二,强化事业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强化其内部控制建设主要围绕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四个方面来开展。在内部稽核制度方面需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权限和职责,对会计凭证以及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进行审核。内部牵制制度则是对设计款项财务的工作,应当由两个及以上的人分工办理,进而实现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以及物资安全。内部审计制度则是要求单位强化内部评价职能,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分析评价,监督管理者是否有效履行职责。
第三,强化事业单位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切实提升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重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在资金使用上体现着用钱必有责、花钱必问效的管理理念,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摆在了突出地位,按照新的预算法资金管理思路,部门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上需要切实改进预算支出方面的管控,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保障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01).
【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推荐阅读:
企业预算与内部控制12-10
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01-08
预算内部控制05-23
公司内部预算控制07-27
内部控制与管理06-30
公司内部预算控制研究12-07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11-05
管理层观念与内部控制01-20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与预算控制06-30
企业预算管理编制与控制重要意义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