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务部内业岗位职责

2024-08-24

法律事务部内业岗位职责(精选8篇)

法律事务部内业岗位职责 篇1

内业岗位职责

1、做好文件(资料)的接收、分类、登记,文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符合公司一体化管理要求。

2、按公司一体化管理要求,收集、管理公司对外的经济合同。

3、整理诉讼文书档案。严格按照一案一卷原则对每件案件进行登记、附卷、归档、建帐并装订成册,统一管理。

4、协助企业法律顾问办理诉讼过程中资料的准备、收集、5、配合部门宣传法制,抓好对员工普法工作。

6、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广厦重庆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法律事务部

二OO四年七月九日

法律事务部内业岗位职责 篇2

关键词:律员,概念,性质,特点,形式,任务,意义

0 引言

翻开古今中外的含及法律和法学的专著、全书、汇编、词典、大辞典等等, 可以这样说, 可能从未有人听过或者见过“律员”一词。那么, “律员”一词究竟是什么概念呢?在此, 笔者觉得很有必要作一番比较详细的阐述。因为, 律员一词毕竟乃笔者所创, 毕竟在本文中首次面诸于世。

1 律员的法律性质

律员一词, 由二字构成, 一为律, 一为员。毫无疑问, 律员一词与律和员二字紧密关联。与律或员紧密相联的词还有许多, 如律师、文员、技术员、业务员等等。那么, 律员一词与它们有何异同呢?换句话说, 律员的工作特点及法律性质如何呢?———这个问题提得好, 因为如此比较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律员一词的内涵。下面, 我们来试着进行分析。

1.1 律员与律师律员与律师两词同有一个律字, 很明

显, 律员与律师都涉及法律, 涉及法律的专业和范畴。是的, 律员与律师同是从事法律专业的专门工作人员, 或者说律员与律师同属于专门从事法律行业或事务的工作人员。

但是, 律员与律师并非同一概念。因为它们毕竟有着显著的区别:第一, 两者身份不同, 律员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内部人员;而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 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第二, 服务基础不同。律员的服务基础是具有主体资格或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行政机关依法与其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聘用合同关系或录用关系;而律师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或聘请,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法院指定。第三、我们可以发现, 律员的被聘用与律师的受聘请, 其工作性质并不相同。律员处理法律事务是基于本职, 或曰基于单位分配;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是基于委托, 或者聘请 (有聘任、邀请、请求的涵义) , 或者指定。第四, 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 或者说, 律员、律师两者与各自的服务对象的地位不同。律员是服务单位中的一名普通职员, 其地位是由服务单位给予, 从属于服务单位, 亦就是说, 从工作的范畴和角度来说, 他 (它) 们之间的地位是不等的, 律员受工作单位主管人员的领导;而律师的地位恰恰就在于他与服务对象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律师的特点之一便在于他的独立性。

以上是从本质上将律员与律师所进行比较, 此外, 他们之间还有一些非本质的区别。比如:第一, 律员的收入来自服务单位所支付的工资等, 而律师的收入来自服务报酬。第二, 前者工作及其报酬具有相对稳定性, 后者则不然。第三, 律员与其单位的关系主要受劳动法或公务员法调整, 律师与其服务对象的关系主要受合同法和律师法调整。第四, 律员对外对内进行法律工作, 一般都可以代表其单位, 因为其是自身单位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职员, 律员在单位内部的工作性质最大特点便是依法性和合法性, 因此, 从维护单位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法所处理的事务的行为自然可以代表本单位, 自然可以以本单位名义进行, 但律员的代表性还受授权性制约。这里的意思是说, 律员的代表性首先得具有合法资格的主管人员或部门的授予或者是同意, 至少是默许才有效, 其次还体现在单位主管人员随时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审查律员代表性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尤其是合理性。如果律员处理单位内外部法律关系的行为侵害了单位的根本利益, 那么, 律员的代表性就必须予以撤销;而律师的代理活动只有在委托权限内进行才有效力, 而且即使律师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委托书, 可以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进行和解, 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但对于案件事实的承认和否认权仍然不能完全拥有, 其充其量只能依据法律、逻辑、事物发展规律及行为规律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和反驳的权利, 这是由案件或诉讼当事人的人身性质决定的。第五, 律员必须是专门学习或研究过法律或法学的人, 但他不一定具有律师资格,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拥有律师执业证书, 不过一般而言, 律员的法律水准应在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层次以上, 否则, 其将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要求;而律师则必须具有律师资格并拥有合法有效的律师执业证书, 等等。

1.2 律员与文员、技术员、业务员等律员与文员、技

术员、业务员等词同有一个员字, 顾名思义, 律员与文员等同属于自身工作单位的内部人员, 同受自身单位主管人员的领导。只不过, 律员是单位内部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 而文员则是单位内部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职员, 技术员是单位内部从事专业技术活动的职员, 业务员是单位内部从事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原材料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等工作的人员, 另外技术员在特定场合下还是一种技术职称。

2 律员的工作特点

通过以上比较, 我们可以粗略地发现, 律员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2.1 职务性律员首先是本单位的普通职员, 其与本

单位的工作关系是基于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者录用而产生的。律员的工作是由单位分派、分配或者指令给予的。因此律员从事法律业务是自身职务使然。

2.2 法律性和专业性律员是本单位中专门从事法律

工作的职员。他首先必须具有相当的法律专业水平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 律员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有时还得依据合法有效的行业规范, 惯例或地方政策等进行法律工作;最后, 律员必须维护本单位的合法利益和根本利益。

2.3 代表性律员从事法律工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也就是说律员处理具体法律事务可以以本单位的名义进行, 可以代表本单位, 这是由于他的依法性、合法性或法律性决定, 更是由他的职务性和维护本单位的根本利益的本质决定的。因此, 无论处理内部法律关系和外部法律关系, 律员的代表性一般总是相对地确定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经过单位主管尤其是法人代表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授权, 律员还可以成为本单位的全权代理人, 比如, 代表单位进行诉讼等。但必须指出的是, 律员的代表性并不表示律员具有决定权。相反, 律员的代表性或代表权必须受本单位有权主管的决定权制约。这便是律员之所以为员的道理。当然其身份发生重合又是另一回事, 其决定权仍属另一身份的职权范畴, 而非律员。

2.4 从属性这是从律员的法律身份角度进行分析的。

由律员工作的职务性和代表性, 我们可以知道, 律员是本单位的内部职员, 律员与单位的工作关系或身份具有不平等性与不对等性, 更明确地说, 律员的工作从属于单位事务, 律员必须服从单位主管的合法合理的分配和调遣, 律员必须为单位尽心尽力尽职地工作。另一层含义是, 律员的身份性质从属于单位性质, 律员的工作单位性质如果是企业或事业单位性质的, 那么, 律员的身份便是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职员;律员的工作单位如果是社会团体性质的, 那么, 律员的身份便是社会团体的从业人员;律员的工作单位如果是行政机关性质, 那么, 律员的身份便是国家公务员。

由上, 可以进一步得出律员的性质, 是具有相当法律专业水准的, 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行政机关内部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

3 律员的表现形式

由其性质决定, 律员的表现形式亦有多种。

3.1 在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内部在企业、事业

单位或社会团体内部, 律员的工作形式可以为本单位的内部法律顾问 (这是相对于律师可以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外部法律顾问而言) , 或者是法律工作部门的组成人员, 如法律工作部、法律事务科或法律业务办公室等内的工作人员, 有时亦可以与其它身份相重合, 如律员的身份可以和副经理、经理助理、监事或董事等身份相重合, 亦可以和部门如安全科、保卫科、职工调解委员会、人事科、企管科等主管及其成员发生重合, 甚至还可以和妇女委员、工会委员、青年委员等成员及其负责人发生重合。律员身份的重合,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 要具有相当的法律水准。第二, 要专门 (至少占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绝大部分) 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第三, 要能够代表本单位, 以本单位名义进行工作。否则, 他的身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2 律员在行政机关律员在行政机关, 则是政府部

门的法制工作机关和监察机关等内的组成人员, 但他并不包括人事部门和审计机关等一般组成人员。因为律员具有法律性和专门性, 而即使是法律专业性、法律专门性或专门的法律事务性, 亦并不能动摇法律事务的综合性, 需知律员还有一个特性是他的代表性, 代表性又可以分为对内代表性与对外代表性, 所以, 其它不具有综合性质的政府职能部门内的组成人员一般是不属于律员范畴的。但是, 这些政府职能机关内设置的综合法律事务部门, 如行政科、综合科、法制科或监察科等内的组成人员, 因为由本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可以拥有直接的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监察尤其是具有行政复议等职能部门的组成人员可以划入该政府职能机关律员的范畴。当然, 他们所作出的法律文件的程序性审查、审核和批准, 以及法律行为的被监察和认可等行政内部行为, 并不影响和妨碍这些人员在该行政机关内的律员性质。

3.3 律员与政党政党是代表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

团, 并为维护其利益, 实现其政治主张, 而结合成立的政治组织。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由宪法予以确认和赋予。其它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的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它们是中国近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或同盟军。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工作机构中并没有专门从事具体法律事务的职业人员, 它们的工作形式是会议与书面文件, 它们的工作内容总是涉及政策、政治, 因此, 律员在政党中是不存在的。当然, 这并不影响每一个政党的组成人员都必须依法办事、依法从政、依法参政或依法议政。

3.4 律员与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们国家组织机构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它们在我国民主政治和法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们依法从人民中选举产生, 代表人民决定内外大政方针, 并受人民监督。它们内部也设立法律综合工作部门, 但是应注意, 它们的法律综合工作部门无论对内对外都不具有代表性, 亦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制委员会, 一般地, 并不能代表人大及其委员会, 因此其组成人员相应地不具备律员的性质。因此, 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也未将人大及其常设机构包括进来。

3.5 律员与司法机关在我国, 司法机关包括国家的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还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司法行政机关等。因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司法行政机关属于政府组成部分和行政机关序列, 而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含及行政机关, 因此, 这里所谓的在司法机关中并不论及它们, 而主要涉论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要知道,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内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在依法从事对内对外法律活动, 无不是代表本级审判机关或检察机关进行的, 甚至可以说, 他们无不是代表国家进行审判或检察活动的, 因此,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将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包括进审判机关或检察机关内的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 并非没有道理。但是, 将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含及审判机关或检察机关内的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 在理论上毫无意义, 相反, 只能带来概念上的混淆和紊乱。

因此, 律员的涵义将以上单位的组成人员排斥在外是必要的和理所当然的。故, 本文在论述律员一词的工作单位时, 也未将司法机关包含进来。

4 律员的基本任务

律员的基本任务, 亦可称为律员的职能或职责, 这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律员自身所在的工作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因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行政机关的性质各不相同, 因此, 相关单位的律员的基本任务也相应地各不相同。由于从社会广泛程度的原因考虑, 在这里, 笔者择要就企业和行政机关两者各自律员的基本任务作一简要分析。

4.1 企业律员的基本任务企业内的律员, 其基本任务

大抵是:第一, 依法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法性是律员行为的第一特性。维护本企业的利益是律员理所应当的基本任务, 但这项任务受合法性的限制。不具有合法性的利益即使再大, 律员也不能去维护, 恰恰相反, 不合法利益越大, 其违法性也就越大, 而这与律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是格格不入的。第二, 维护本企业的根本利益。在企业律员的具体法律事务中难免会遇到企业的局部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本企业内的局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企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情形。这时的律员就应依法权衡利弊, 通盘考虑, 把利益的最大化与损失的最小化, 以及利益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等结合起来衡量, 从根本上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合法地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第三, 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由于企业的本质决定, 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往往总是从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 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而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国家法律法规可能会发生一些抵触。这时企业的律员应及时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和所掌握的法律知识, 或者提请企业单位有权主管部门及人员将企业的经济行为或经营管理行为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轨道上来。简而言之, 律员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合法性。这也是维护企业根本利益要求所决定的, 同时也是律员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第四, 依法建立和健全企业内的规章制度。现代国家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法治化,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制度化。因此, 律员的首要任务是依法建立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其次应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这当然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充分和有效的配合, 尤其是涉及某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部门规章制度, 更离不开相应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广泛参与。但由于工作侧重点的不同, 律员对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尤其要把握其合法性。否则, 律员的身份将混同于文员或企业内部其他行政管理人员。

4.2 企业律员的工作方式企业律员的工作方式或工作

范围是:第一, 解答法律咨询, 就本企业单位主管人员业务上的问题提供法律意见。第二, 草拟、审查本企业单位的法律事务文件。第三, 参与本企业单位的重大经济合同及重要经济活动的谈判。第四, 代表本企业单位参加诉讼, 参与纠纷的调解或仲裁。第五, 参与本企业单位的决策, 就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进行可行性论证。第六, 组织并且代表本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 注意培养和提高本企业单位主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等等。

4.3 行政机关律员的工作任务行政机关的律员, 因为

隶属行政机关领导, 从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 因此, 其任务和职责基本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和具体工作需要分配和确定的。但由律员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律员在行政机关中应着重于下列法律事务:第一, 就本行政机关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见, 或者应本行政机关领导的要求, 对决策进行法律论证。第二, 为本行政机关草拟、发布规范性文件, 或者对本行政机关正在进行草拟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第三, 依法依职代表本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调解、行政处分, 尤其是进行行政监察和行政复议等具体行政行为。第四, 代表本行政机关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 向本行政机关领导及时提供国家有关法律信息, 就本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中提供法律建议。第六, 接受本行政机关领导指派, 代表本行政机关参加诉讼, 维护政府合法权益, 等等。

5“律员”一词的辨析及其现实意义

5.1 律员一词的概念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试着给律员

一词下这样的定义:律员, 是具有相当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准, 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行政机关内部依法依职权代表本单位专门处理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以上律员概念中的“相当的”一词, 是相对于律员所在单位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法律水平而言的, 即在律员所在单位中, 律员的法律水平应该是“相当的”高。比如, 某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法律水准为中等专业层次, 那么, 该单位的律员就应该具备法律专业大学专科层次以上;如果某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法律水平为法律专业大专层次, 那么, 该单位的律员就应该具备法律专业本科层次以上, 依此类推。另外, 有人可能会问:用人单位内部法律职员、单位内部法律顾问、单位法律工作者或单位内部律师代替律员一词, 行不行?笔者认为, 在某种场合下, 可以暂时替代, 因为它们都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律员的实质和性质,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但是, 它们毕竟仍然都缺乏概括性、严谨性和完整性, 因此, 用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词完全代替律员一词则是完全或绝对不行的。

5.2 律员一词的现实意义律员一词概念的界定与律

员职业的形成, 准确地说是对律员职业现实存在的明朗化, 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 可以更加有利于清楚地认识到律员职业的现实存在, 了解其特点及其基本任务。第二, 可以更加有利于律员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所长, 以更好地更充分地更全面地维护本单位的合法权益。第三, 可以更加有利于企业单位的经济建设, 更加有利于行政机关的民主法制建设, 更加有利于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 更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律员所在单位主管人员及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

法律事务部内业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浅论;企业法律事务;特点;功能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法律事务越来越多,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也日显重要。那么,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有哪些职责特点及功能呢?这里浅作论述。

一、法律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国家法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依法治国已经作为国家的基本方针写进了《宪法》。在现代法制社会,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来实现。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基本主体,必然也在国家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之列,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二)、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参与市场经济的企业,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在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往往会由于不懂法而错失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机会。而知法守法的企业,则完全可以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之免受任何不法侵害。

(三)、企业设立、规章制度建立、合同签订、重大问题决策等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这些都要依法进行。这是企业为实现其经济目的、解决经济纠纷采用的重要方法和依据,也可以理解为是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具体延伸。所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如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或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的参与,不依法办事,企业的经济目的也往往难以顺利实现。

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职责特点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行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根据国家《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协助企业领导人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的规章制度;管理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参与企业的合并、分立、破产、投资、租赁、资产转让、招投标及进行公司改制等涉及企业权益的重要经济活动,处理有关法律事务;办理企业工商登记以及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等有关法律事务;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企业的诉讼和非诉讼活动;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向董事会推荐企业法律顾问担任董事会秘书;配合企业有关部门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咨询;负责企业外聘律师的选择、联络及相关工作;办理企业领导人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

根据上述职责分析,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有着不同于国家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的自身的特点:

(一)、企业法律事务的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领导重大决策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包括企业的设立,投资项目的选择、谈判,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企业的改制、上市,企业重大问题、突发问题的处理等。主要涉及企业法、投资法、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等内容。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如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人事的管理,经济合同的管理,知识产权的管理,商业秘密的保护,金融税收的处理等等,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

解决各种经济、民事纠纷过程中的法律事务。除经济、民事纠纷涉及的有关经济、民事法律问题外,还有关于仲裁、诉讼、执行等程序性法律问题。

(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不享有任何的执法的权力,而是着重于本企业的知法守法,防止发生法律冲突,依法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以避免发生法律纠纷为目标,其次才是依法解决、处理已发生的法律纠纷。主要工作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过程之中,依法行事,避免漏洞和失误发生。企业登记、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均是将预防放在重要位置,是企业法律事务的主要内容。

(四)、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涉及的工作内容复杂,企业法律事务往往处于配合地位,带有服务性质,所以要求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除必须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和企业经济知识外,还必须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

三、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主要功能

根据法律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以及其职责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预防功能。通过为企业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协助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有关工作,办理企业登记各种事务,起草、审查企业的经济合同和知识产权等有关法律事务文书,解答企业职工的法律咨询等,使企业依法进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防止出现违法行为和各种法律漏洞,预防企业发生法律纠纷,避免企业经济损失。

(二)、挽救功能。在企业发生法律纠纷或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代理企业进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或挽回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宣传教育功能。在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同时,通过与企业职工的广泛接触和解答咨询等,宣传有关法律常识,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使企业职工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權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与法律的关系日益密切。大量的事实说明,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做得越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意识越高,企业越有可能正常、健康地发展,越可以避免许多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相反,企业越忽视法律事务工作,企业经营人员法律意识越低下,企业的法律纠纷越多,经济损失越大,甚至还会陷入一些不法之徒设下的法律陷阱。

作者简介:

沈尚超,经济师,大学本科,山东省滕州市兖矿鲁南化肥厂

(作者单位:兖矿鲁南化肥厂)

法律事务部工作职责 篇4

建立、完善各项法律事务管理办法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二、参与重大经营管理

1、参与公司重大经济活动的谈判工作,组织公司重大经济活动的法律论证,提出减少、避免法律风险的措施和法律意见。

2、协助公司职能部门办理公司注册、合并、分立、兼并、收购、重组、解散、注销、撤销、破产、公证、抵押等法律事务并审查相关法律文件。

3、协助公司职能部门办理对外回函、发表声明、启事等涉法事务及公司依法经营事宜。

三、诉讼管理

负责办理或委托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处理和解决公司的诉讼、仲裁案件及其他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

四、合同管理

负责公司合同管理工作,审查、修改合同,监督公司重大合同的履行。

五、清欠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债权债务的清理和追收工作,负责重大或复杂债权、债务的法律清欠。

六、内部纠纷处理

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下级内部单位间发生的经济纠纷。

七、规制审查

1、跟踪国家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并根据其有关要求提出制订或修改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议。

2、收集合规信息,对公司具体的合规事项或重大违规情况展开独立或联合调查,主动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公司合规风险,提出有效的风险处置方案或整改意见。

3、对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需要提出监控报告和合规风险报告。

八、法制宣教

负责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九、档案管理

法律事务部部门职责及人员分工 篇5

1、部门职责:

 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 审核公司各类合同,参加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

 参与公司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各类法律咨询;

 受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参加公司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和听证等活动;  负责选聘外部律师,与外部律师保持日常业务联系,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 跟踪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  对公司业务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根据需要提出监控报告和风险报告;  协助其他部门办理有关的法律事务并审查相关法律文件;

 根据合同管理制度,收集、整理合同及相关附件,做好本部门的归档工作;  办理公司负责人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

2、人员分工: 部门经理:

 负责法律事务部的全面工作,负责指导本部门员工进行各项工作;  负责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法律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风险预测;  参加重大经济合同的谈判,提供法律专业服务;

 依照制度规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的起草,负责对外签订各类合同的法律审核;  监督公司对外重大经济合同的履行,及时提供法律风险预警;

 负责办理各类诉讼及事务处理;  负责与外部法律机构的合作事项;  负责与司法机关及政府有关部门保持沟通。 法务主管:空缺

 负责公司日常法律文件的起草、修改、审核;

 负责收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各类文件、政策法规,并作初步分析报告;  负责公司内部法律咨询;  负责部门内部文件的审核;

 负责监督公司对外合同的履行情况;  负责协助公司各部门办理相关法律事务;  负责部门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法务助理:空缺

 协助法务主管的日常工作;  负责部门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

内业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6

1、严格按照国家城建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相关环节的资料,建立健全工程档案。负责施工图纸、施工资料及资料的接收、登记、转发、保管、移交工作。

2、按照项目的规定及时准确的建立各类统计计划台账。

3、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力争计划合理,统计准确。

4、各类文件审核完毕后及时交予领导审批签字,按照合同约定结合现场实际已完工程量进行付款统计。

5、图纸工程量统计,现场施工工程量核对,并进行结算。

6、内部收发文件登记,做好技术资料、设计图纸的编号、标识、登记、发放、评审、更改、归档等工作

7、督促施工队伍资料的监督管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准确性。

8、负责对施工队伍资料进行抽查或全面检查,保证资料的及时性

9、配合质量监督站对报验工程相关资料进行检查。

法律事务部内业岗位职责 篇7

一、“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内涵界定

(一)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

简单地来讲, “双师型”教师即一专多能型教师, 他们既具有传统教师应具有的丰富、雄厚的理论知识功底, 又具有较强的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技能。具体而言, 学界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双证书说”“双素质说”“双融合说”。这三种学说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均有其合理之处, 却都又显得过于呆板, 不够灵活, 无法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因此, 笔者认为, 只有那些不仅具备坚实的理论素质、较高的实践能力、正确的政治追求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而且可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高职教师, 才可以称之为“双师型”教师。

(二) “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内涵界定

科学界定“双师型”教师是界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前提条件, 那么,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呢?笔者认为, “双师型”教师团队这一概念应当包括两方面内涵。第一, “双师型”教师团队是一个组织或者团体。既然称之为团队, 就必然是一个由数量较多的成员以及优秀的带头人或骨干、共同的教学理念以及系统的管理机制等组成的和谐、上进、有序的组织。第二, “双师型”教师团队不是“双师型”教师的简单叠加, 而是一个目标坚定、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 并不是每个个体都可以冠名为“双师型”教师, 或许一些人专门从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 而另一些人主攻教育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但是这个团队整体上具有“双师型”的结构, 可以实现高职教育背景下对教学提出的目标, 将学生培养为顺应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

二、法律事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尚未形成系统、专业的制度体系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中的法律事务专业均没有一套针对自己专业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可以遵循。它们或者是以国家的政策方针为依据, 或者是以学校有关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制度为导向, 再结合自己专业的特殊性来进行。这样, 就使得无论该专业内怎样努力来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团队, 都会呈现出一种散沙状。

(二) 尚未形成健全的培训体系

法律事务专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在入职时对于法学理论与实务有着较高的认识, 而且要求教师对法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敏锐度, 如把握立法旨意, 对新法及时透彻地领悟并掌握等等, 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及时全面地对教师进行培训的, 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等。而到目前为止, 这种培训体系和机制并没有真正在法律事务专业建立起来。

(三) 师资来源和结构过于单一

据有关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60%以上是直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 这样的一种从学生到教师, 或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聘任教师模式, 直接导致很多法律事务专业的教师懂法但不会用法, 因为他们自身实践能力就不足, 更不可能完成指导学生、带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任务, 从而使得这样的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与非实践性专业学生并无差别, 影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也无法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三、对法律事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完善

对法律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进行分析与改进,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进而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那么, 如何来对法律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进行改进完善呢?

(一) 健全关于“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 在法律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中, 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制度建设, 保证今后在团队发展中有章可依。

1. 要明确建设该团队的指导思想。

只有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才可以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其他的制度建设、组织一些具体活动。

2. 要有具体的近期及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可以指引团队整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而近期目标可以保证团队整体和其中的每个个体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作, 因此, 二者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

3. 要有科学合理的团队配套制度。

第一, 对于这个团队中的人员安排、职称结构、分工情况等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二, 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 要求不仅要考查他们的学术成果, 还要将职业技能列入评价范围之内;第三, 健全激励机制, 这样不仅可以鼓励教师努力将自身提高到一名“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也有利于解决高职院校人才流失或人才缺失的问题。

(二) 挖掘内部教师的潜力

在法律事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中, 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外部力量, 而是要在依靠外来力量的同时挖掘自身的潜力, 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

1. 严格对教师的上岗管理。

严格对教师的上岗管理, 主要是指在法律事务专业的专职教师聘用上, 可以实行诸如律师执业资格证书上岗, 或是有实践工作经历上岗等制度, 这样就可以保证从资格上符合“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要求。

2. 加强对教师的在岗培训。

对于已经上岗的在职教师, 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在岗培训, 这样不仅可以更新、扩充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 也可以增长他们的实践经验与技能。

3. 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在法律事务专业内可以先重点培养一部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这部分教师可以是在法学理论上研究颇深的, 也可以是在律师行业里较为优秀的, 还可以是受企业信任的优秀法律顾问, 用他们来带动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进而打造出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导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三) 加强与外部的合作

1. 从各行业广泛吸纳外聘教师。

在加强与外部合作中, 应当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加大从法院、检察院、律所或是企业中外聘的教师比例。

2. 深化与机关、企业或个人的合作。

加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合作, 也将十分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团队的组建。

新形势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探讨 篇8

关键词:法律事务;现代企业;企业权益

一、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法律事务具有预防企业经营风险的作用。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无论是投资阶段、运营阶段、财务管理阶段等都可能发生一些法律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帮助企业起草各种法律文书,杜绝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漏洞,维护企业权益。其次,现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不熟悉,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涉外风险。国际合作伙伴对我国企业的规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滞后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很多有远见的企业对法律事务工作格外重视,加强对法律事务工作的管理,这也是现代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能相对弱化。目前,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成立法律事务机构,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大多由其他部门和人员代为办理,工作效率都大打折扣。尽管有的企业建立了法律事务机构,但仅仅是象征性的挂个牌子,没有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导致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缺乏长效性和规范性,更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法律咨询、规避法律风险。

(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法律事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法律风险越来越多,对法律事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纵观当今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者大多为兼职人员,企业为了某一法律事务工作,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来的,这些工作人员尽管责任性强、工作认真负责,但并非法律专业出身,缺乏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经验,业务能力不强,无法认识到企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影响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法律事务工作的效果不强。法律事务工作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在法律事务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包括组织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和设备购置等。有效的法律事务工作将有效的降低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遭受风险的概率,为企业挽回大量的经济损失。然而,很多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回报。

三、加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对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企业领导是企业资源的支配者和决策者,企业领导对法律事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如果企业领导法制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到位,企业法律事务就无法得到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持。因此,企业领导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法律观念。其次,提升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员工是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执行者和服务者,只有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行为规范,才能在企业中树立浓厚的法律氛围。为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市场经济法制培训,用鲜活的案例教育和引导员工,使全体员工能够支持和配合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

(二)完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法律事务,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挂帅,制定规范的、科学的法律事务工作细则,加强法律事务管理具体工作的实施和执行,使得这一项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并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同时,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开始不能仅仅依靠法律事务管理机构,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企业应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三)提高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非常高。从业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商贸知识、管理知识,同时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他们还需要代表公司进行对外交往,担当公司发言人的角色。这对于个体来说,除了一些专业知识以外,对员工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理能力、应变能力都有要求。为了严格控制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必须严格准入。其次,在员工进入企业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培训。加速他们融入企业的过程,只有真正地了解一个企业、融入一个企业,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总之,在新形势下,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要加强对法律事务工作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错号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立杰.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问题分析.中国商贸.2012(4)

上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体验数学下一篇: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让三方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