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7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共7篇)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1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课堂教学的原则

奥苏泊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提出了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两条教学原则。渐进分化原则是指教学要先教比较一般的或广泛的观念,再将其一步步分解成具体的或初级的观念,通过逐步分化,直到最广泛的观念分解为最初的观念。综合贯通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比较观念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观念间建立起联系。渐进分化——类属学习——演绎思维——接受学习

综合贯通——总括学习——归纳思维——发现学习

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

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进行,奥苏泊尔提出了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组织者分为两种:

1)陈述性组织者

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材料的组织者,使学生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

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对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让外国的学生学习佛教的知识,设计一个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佛教:佛对世人的说教。

3)具体模型组织者

具体模型组织者就是用具体形象化的模型作为组织者。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2

一.学习动机的分类与功能

动机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 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 (如本能、需要、内驱力等) 与行为的外在诱因 (目标、奖惩等) 相协调, 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学习动机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按引起学习的原因划分, 可分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任务动机;如果按长短性划分可分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远景动机是指个体对学习目标抱有持久而稳定的、不易为偶然因素改变的目标趋向力等。近景动机是学习过程中, 短时间内形成的、起临时作用的目标趋向力, 一般具有时间短、不稳定、易改变或消失等特点。

考察学习动机的功能应先从动机系统的构成要素着手。我们认为, 从动机作用的三个环节上分, 学习动机由三类要素组成, 处在最初环节上的是学习诱因要素。处在中间环节上的为需要、本能、内驱力要素, 它们是维持学习行为的因素, 最终环节是目标要素, 它对学习行为产生引力或形成诱因, 综合作用于学习行为, 三层要素如下:

诱因——需要本能内驱力———目标

对应于三层要素环节, 学习动机具有三个功能。

首先是始动功能。即启动学习行为或活动的功能。它唤醒和增强学习行为, 维持兴趣学习者的兴趣和觉醒状态, 为集中有意识的觉醒活动提高能量。例如, 学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 他会使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采取相关行动来获得感悟, 解决疑难问题, 克服困难题而产生的学习焦虑状态, 这种外界刺激引起诱因的过程就是外界刺激作用于动机系统的直接反映。

其次是定向维持功能。即使行为或学习行动在时间和方向上保持一致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是由于需要、本能、内驱力等因素作用于学习行为而产生的。例如,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其它专业的学生更关注计算机专业书籍, 这是由于该专业学生内心有“我们有比其它专业学生更好更高的计算机水平”这一内驱力产生的。这一内驱力与学生对目标的期望强度相一致, 从而起到了维持、巩固学习的功能。

再次是调节、强化功能。即使学习行为或行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整合的功能。该功能主要是由目标因素引起的。学生为了达到交友的目标, 会十分注重交际技巧知识的学习;为了通过计算机考试, 会对计算机的学习动机加强等等。

根据要素与功能的关系, 可以简单地、粗略地将学习动机系统表述如下:

诱因———需要、本能、内驱力———目标

始动功能———定向、维持功能———调节强化功能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在教学初期过程中,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引导学生把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结合起来, 注重始动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的发挥。

1、明确本节课所教内容的目的要求。

我们以政治思想课为例, 思修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 如何全面提高修养水平和道德水平的课程。不像专业课知识那样量化明确, 如果单纯指明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或者空洞地教学生应该热爱祖国、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等, 也许并不是难事, 但决不会收到良好效果, 如果明确某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是起作用的, 也许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内在动机。

“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看待学生中的恋爱现象时, 提出“假如我要准备谈朋友, 我应该在乎他 (她) 哪些方面?”这一问题, 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可能回答诸如家庭背景、相貌、地域差别、性格等等答案。教师又引导“这些条件, 我具备了哪些, 还欠缺什么?”这一问题让大家思考。最后讲如何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如何面对失恋问题、如何处理学校行为规范与恋爱行为等, 学生一定会进入情境角色深入思考,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 直到取得好的效果。

3、教学方法要讲求实效授课艺术。

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思修课是一门说理性的学科, 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角色教学。就是让学生充当事件主角, 体味事件角色, 达到融入事件、深层思考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提高思想修养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课外读本或多种媒体可以对学生进行六大德育意识的培养。

国情和爱国意识的培养。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有关文章, 结合当前的形势, 落后就会被欺, 落后就要挨打, 有机地进行国情和爱国意识的教育培养。爱国不是口号, 应该体现在每个人的言行中和情感里。没有爱国心的人是人格不健全的人。

价值意识的培养。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青少年人生价值的取向。这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 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只有把个人的聪明才智用于集体和国家的事业中去, 个人的价值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也只有这样做, 个人才会有真正的价值。

竞争意识的培养。培养国际竞争精神已是全世界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个人而言, 要学会挑战, 与世有争。教育青少年懂得社会的进步发展, 必然充满竞争, 优胜劣汰是自然

的内容时, 先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一个高知识能力的人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 心理水平方面也许比其知识水平更重要。”接着引用一个研究生杀人的案例 (这个研究生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研究生, 艰苦地完成了学业, 但由于心理不健康最后将其导师杀害。该案例说明光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学历是不够的, 而应加强思想修养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讲完案例, 教师让学生以“如果我是这个研究生”思考成才与修身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与作业 (读后感) 中, 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提高修养的重要性和加强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并肯定了教师的这种教法。

(2)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有着广阔的天地,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例如教师针对部分同学爱在

语文教学中意识的培养

朱志祥张树锋

规律。我们可以借助科技说明文, 可以利用影视报刊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养, 使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就树立竞争意识, 敢于竟争, 善于取胜。

生存和关心意识的培养。新世纪青少年既要“学会生存”, 又要“学会关心”, 这个问题已成为全球世纪教育的共同主题。学会生存, 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 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 改造环境以求生存, 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学会关心, 就是要学会关心他人, 能与他人一起参与活动,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同时, 学会关心的另一层含义, 还应关心环境保护, 使自己在良好的自然

课堂上看小说, 影响学习效果这一现象, 布置了“课外作业”, 让每位同学到图书馆看一本书, 将该书中的精彩章节记录下来, 在课堂上朗诵, 并说明为什么看这一本书, 它对自己有什么启示等。在朗诵时教师利用录音机配乐。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出来, 激发了他们读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既将学习目标性与学生内在需求结合起来, 又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也丰富了不少意义深刻的案例。

4、积极反馈学习成果, 帮助学生取得更大进步。

引导和帮助学生成功,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从而巩固、强化学习动机。首先要对学生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多作肯定。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 没有比得到教师的表扬更受鼓舞的了。对学生表扬要及时, 恰如其分、尽量具体化和多样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

法制意识的培养。作为现代化社会的公民, 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自觉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尊严, 保护他人的权益和保卫国家、人民的利益。现代文明, 在一定的程度上, 可以从青少年法制意识上得到检测。我们可以以社会为课堂, 以生活为教科书, 培养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使青少年懂法、守法、护法。

危机意识 (忧患意识) 的培养。这一意识的培养, 可以辨证地借鉴历史, 让青少年树立危机意识。《勾践灭吴》、《伶官传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很好的教材。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亡得失。没有危机意识, 很容易麻木, 不思进取。文以载道明道的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只可发扬光大, 不可忽视或丢弃, 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尤其是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综

朱志祥, 张树锋, 教师, 现居新疆沙雅。

化。如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 对其正确的认识或分析要用红笔划下来, 对不妥当的认识要耐心委婉地予以指明或举例让其思考。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红墨水, 红墨水是对学生开展教育的极佳途径。其次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 反馈结果和方式也应不同。对上课反应积极、学习较好的学生要继续鼓励;对课堂上消极被动、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要分析原因, 反省自身的教学方法, 课下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不仅要有方法, 更要有耐心和爱心。

学习动机理论给了我们创新教育的许多启示。正确地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结合教学实践, 大胆探索, 积极尝试教学改革, 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综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提倡“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此外,高中化学课程基本理念其中一项: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过去教师过多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下有了改进。现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是以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解释人的心理,强调人本身的理想、兴趣、尊严、本性,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其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是使学生具有高度适应性与内在自由性。

无论是从化学学科发展的方向看,还是从社会对化学人才需要的角度看,过去知识与技能单一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不足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化学教学观的改革势在必行。人本主义的参与无疑将为化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人本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法构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应有效实施组织教学,不仅是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措施,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智成长尚未成熟的阶段,学习情绪往往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组织好学生,使全班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以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研究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教材相关的问题。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化学实验,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实验。实验是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手段。要提高化学教学效益,必须在实验中狠下功夫,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化学实验,从而加强图形材料、形象材料、非言语材料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机能优势,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例如实验室制NO时若按教材上的用烧瓶作反应容器,存在着两个缺点:⑴收集NO后由于剩余物质的继续反应,产生的NO会造成环境污染;⑵反应容器过大,造成药品浪费。当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上述问题后,可引导学生分析:

解决NO过多:①及时停止反应—→设计可即开即用又可加热的新装置;②尾气处理—→设计尾气处理装置;③减小容器—→设计微型实验装置等。

再比如在学习SO2、氮氧化物等知识点的时候针对酸雨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危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酸雨形成的原因,用化学反应机理解释并提出减少防御措施。

这样通过解决实际的环保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情感,又学习了化学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整个人”的身心投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实现了人本主义理论所提倡的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开发学生潜能;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自我发现的,也就是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开发自身潜能,实现学生“自我发现”。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教师教学过程应营造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建立起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开展各类活动进行讨论、争论、辨论。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要创设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目前化学学科学生实验的开设方法。现行高中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实施实验教学,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是教师演示实验的重复,一些学生在实验之前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一些学生对实验中的细微现象、反常现象观而不察,学生实验成了验证演示实验的实验。这样做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验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将学生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单元实验和实验考查三大类。把60%的实验改为探索性边讲边实验,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更容易使学生“自我发现”。例如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这个实验很容易失败。那么教师不妨先演示失败实验,然后让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失败原因以及改进方案,最后请学生自己实验。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争论、辨论中提高了能力。从中学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乐于思考、敢于争论、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发学生最大潜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三.加强合理的探究训练,培养学生协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活动,必须引起重视。而合作学习作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设置探究情境,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尽可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达到自主发现,从而使学生在简单层次上成为科学家,去寻找真正的问题答案,让学生初步品尝科学家研究的艰辛与欢乐,形成一种“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精神。合作学习的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

1、学生选题,教师审定(因为涉及到学生能力和安全因素以及选题的实际意义等方式面问题);

2、查阅资料了解情况;

3、明细分工,安排步骤;

4、实施计划,教师辅助;

5、成果汇报,反思得失。当然也有一些合作学习如简单实验、分组讨论等可能只涉及到其中的几个步骤。例如原电池实验,关键是强调原电池的三要素。教师可先暗示学生若撤掉原电池演示实验中的某一要素,结果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时学生们会根据教师的暗示设计出以下几组不同的实验:

(1)将Zn 片、Cu 片分别插入盛有稀H 2 SO4 溶液的烧杯中, 中间不用导线相连也不接入电流计, 观察Zn 片、Cu片上的变化;

(2)将两Cu 片用导线相连中间接入一电流计后插入盛有稀H2 SO4 溶液的烧杯中观察两Cu 片及电流计上的变化;

(3)将Zn 片、Cu 片用导线相连中间接入一电流计后插入盛有蔗糖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Zn 片、Cu 片及电流计上的变化;

(4)方法同(3), 只是将Zn 片、Cu 片插入盛有稀H2 SO4 溶液的烧杯中,观察Zn 片、Cu 片及电流计上的变化。设计第一组实验的学生发现,Zn 片上有气泡产生,而Cu 片上无现象,设计第二、三两组的学生们观察到电流计不发生偏转,两电极上也无气泡产生,仅设计出第四组原电池的学生发现电流计发生了偏转,且Cu 片上有气泡产生。

教师再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适时归纳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三要素:(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均须插入电解质溶液;

三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不能构成原电池,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3)两电极相互接触或相连。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4

合作学习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其着眼点在于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积极的、主动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并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的学习氛围,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各个要素的把握以及对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能力等因素、对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当前体育健康课的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 在体育健康课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

一、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该以师生、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作为组建学习小组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依据“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将性格、运动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合作小组的优势, 最好是4~6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 并确定思想品德好、具有特长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 同时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和小组学习规则。

2加强对学生合作的意识、技能和技巧的培养。

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就会缺少参与的主动性, 而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必将导致合作学习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但即使学生有了合作的意识, 如果缺乏合作的技能与技巧, 同样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因此, 在体育健康教学中, 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合作意识、技能和技巧的重要性, 训练学生“接受他人见解”的意识和技能, 创造运用合作技能与技巧的情境,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技能与技巧, 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3有效地组织和引导。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主动学习过程中, 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才会提高, 德育和美育等非认知因素才会进一步发展, 有了主动性, 学生才能形成对自己本人学习活动的批判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 并把有创造性的、系统的、有明确目的的学习活动作为生活所必需的活动。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最终形成自主而不是被动的合作学习, 只有这样, 主动合作意识才能形成, 合作学习也才能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由学校走向生活, 为日后主动与别人合作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4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受家庭的保护太多, 自我中心膨胀, 学生只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 对小组学习效果、其他同伴或其他的学习内容漠不关心, 缺乏合作意识, 甚至互相推诿, 造成集体责任无人负责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 在明确个人责任的同时, 还要强调每个成员的责任与小组成绩的结合, 提出成员间互相交往与帮助的要求, 以及明确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小组内每个成员完成任务的质量都影响到小组的成绩, 而小组的成绩也就是小组各成员的成绩。这种共同的利益取向, 会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 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5要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策略。

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 因为体育活动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认识过程, 不可控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应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策略地运用合作学习。学生按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小组内开展互帮互学, 具体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可由小组的某个成员示范;也可由小组成员各自练习交流感受, 发现错误, 提出纠正的办法, 共同设法掌握运动技巧或提高运动能力;甚至教师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自己创造设计一些活动内容。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可能解决体育活动中的一切问题, 所以要灵活运用。

6.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首先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点, 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另外教师对活动成绩的评价要切实结合个体的评价和小组的评价, 而且对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做到一视同仁, 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 自己的努力与小组集体的成绩和荣誉密切相关, 这是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的内在激励机制。

7. 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奖励机制。

在体育与健康合作学习中, 具有不同身材、性格和运动能力的学生围绕共同的目标和奖励而相互依赖合作, 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和练习。因此, 合作学习的评价, 应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 重点放在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需求上、学生技术和技能掌握的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在奖励活动中, 合作学习要强调合作性奖励, 教师按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给小组以奖励, 使每个学生的努力都得到相应的奖励, 并把这种奖励视为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 同时能培养每个学生的锻炼习惯。

二、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

1. 处理好合作学习形式与目标的关系。

目前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合作学习停留在形式层面的较多, 即学生的确被分到了各个小组, 教师也留出时间让学生合作练习, 但这种形式背后, 到底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合作, 促进了学习, 并使得合作技能得到了发展, 这些往往因教师的催促而不得而知, 给许多人留下“走过场”, “为合作而合作”的感觉。其实,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体育学习。合作学习, 首先, 是要调动多方面的互动积极性, 尤其是生生互动来推动体育学习, 加快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其次,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决不能只看到了表面上的“合作”, 而脱离了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否则, 再好的形式, 也不会有实质的收效。

2. 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交往的两种基本方式。合作学习虽然以“合作”为其基本特征, 但它却不排除竞争, 并把竞争与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整个的教与学过程中, 合作是主线,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指导, 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能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 提高学习效率;在提倡组内交流的同时, 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组际之间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竞争是体育比赛的永恒,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必须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强化体育精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平等竞争的理念,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 培养团队精神, 使合作和竞争相互促进。

3. 处理好合作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结合。

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 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境的万能学习方式,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 没有一种学习方式能够同时达到所有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学习方法, 有其自身的局限与不足, 因此, 在教学中, 应视具体的情境, 与其他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互相配合使用, 方可达到最佳效果。

三、结束语

中学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师生角色, 实现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特别是对实现体育课程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为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理论及实践培训, 提高教师合作学习教学的能力与技巧, 使合作学习在体育健康教学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 合作学习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 要灵活、策略地加以运用,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李京诚, 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6) .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3]季浏, 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 .

[4]万景龙.浅析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合作学习.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5) .

[5]张立新.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6) .

[6]龚旭东.小学体育课中有效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中国学校体育, 2005 (5) .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智是在人与人、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互中形成的。每一个学习者都不是一张白纸,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前,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前概念,这些前概念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外部的一些信息对学习者进行刺激后,学习者会将外部的信息与头脑中的原来具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内化一致,将其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学习过程必须是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学生主动去理解、体会知识,而不是完全听老师讲解。

二、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

1. 理论性强

电工基础课程自有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分析方法。基础理论体系中包括各种理想元件的抽象模型、基本的电路模型、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规定等理论。基本的分析方法包括模型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分层分析方法。

2. 概念多

为了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电路基础课程中概念众多而且较抽象。如电压源、电流源、功率、功率因数等概念,这些概念是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

3. 实验和实践多

电路理论虽然是抽象出的理论体系,但是其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要多让学生动手实验以及让学生多参加技能实践。

三、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引入课程时,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传统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录,通过习题练习加深记忆理解。这种模式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不能够获得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的动力。新奇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感官上和思维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可视、可听、可感觉的。比如,进行楞次定律教学时,教师可以演示磁铁从铝管中下落的实验。教师先要说明磁铁和铝管是不相互吸引的,然后将铝管竖直放置,让磁铁从铝管中自由下落,磁铁下落的速度非常缓慢,这一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符合,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实验后,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可以收获较好的效果。

2. 小组合作,共同建构知识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同化、建构是在互动中形成的。学生单独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够让其获得交互,因而对知识的建构理解也不深刻。电工基础课程的概念抽象,学生靠个人努力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可以使用小组学习法。

首先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中的成员搭配要均衡,可以让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有资料收集能力的学生担任资料收集员,让有演讲才能的学生担任汇报员。教师还要帮助各个小组建立活动规则,并且监督活动规则的执行情况。比如,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时,给出几个探究问题,让各个小组探究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小组的活动,形成探究报告,最后各个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3. 分解问题,给学生搭建脚手架

维果茨基的学习发展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分为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是指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潜在的发展水平是指学习者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电工基础课程中很多内容比较深,已经超过了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所以教师必须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切割分解,给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更容易成功。比如,进行涡流教学时,先从单匝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探究,再进一步深入整个金属块,最后学习实际的应用。

4. 联系实践,外化反馈加深理解

学习者的学习建构过程也是环境之间的相互交互的过程。电工基础理论课程必须和实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实验和实践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外化,然后得到反馈加深理解。

教师在讲授电工基础课程中,可以将实验带进课堂,对各种电工基础理论运用实验探究或者验证。一些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展示。实践性强的章节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实践基地参加实践。

如何教好电工基础课程一直是中职教师探讨的问题。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好和其他的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摘要: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比如概念多、规律难,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习理论对教学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讨论了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方法,并对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电工,建构主义,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美丽.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点滴体会[J].新课程研究,2012,(11).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6

1 操作技能的学习理论[1]

心理学家费茨 (Fitts) 和泼斯纳 (Posner) 的研究证明, 操作技能的形成包括学习、保持和迁移3种形式。

1.1 操作技能的学习

操作技能的学习需要经过以下3个阶段。

1.1.1 认知阶段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或观察别人的示范, 形成有关此项操作技能的表象。此阶段的关键是领会操作技能的基本要求, 掌握操作技能的局部动作。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示范等方式提供反应线索,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的表象。

1.1.2 联系形成阶段

在掌握局部操作的基础上经过练习将个别操作连接起来, 克服不连贯现象, 形成一个连续的操作技能整体系统。教学的重点是提供练习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连续的技能操作整体。

1.1.3 自如阶段

操作技能达到熟练、自然的程度, 无需思索就能熟练地完成整个操作。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动作不熟练的情况下, 人需要大脑高级中枢的思考来判断下一步动作如何进行, 而到自如阶段, 人不需要经过大脑高级中枢的思考, 只需要低级中枢的控制来完成动作, 这使反应的速度大大提高, 以保证有关动作的顺利进行。

1.2 操作技能的保持

操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忘记, 而且越复杂的操作技能, 越不容易忘记, 这主要因为操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练习之后习得的, 在练习时各种感官同时作用, 并包含大量的学习, 使效果得以巩固;操作技能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 各操作步骤之间相互提示, 得以保持;操作技能的保持主要依赖于小脑及脑的低级中枢, 这些部位的记忆容量较大, 有利于保持。

1.3 操作技能的迁移

操作技能的迁移是指一种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另一种操作技能的形成产生影响。操作技能的迁移按照结果可以分为正迁移及负迁移。一项操作技能对另一项操作技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为正迁移;产生消极、抑制的作用为负迁移。

2 操作技能的学习理论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2.1 护理技能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材分析、制订教学目标, 吃透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难点和要点, 精心编写教案, 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课前, 教师可以通过讲一个小病例或放一段录像等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如在讲到静脉注射时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病例:护士小李给王先生行静脉注射, 当穿刺见到回血后, 她松开止血带, 推注药液, 局部出现隆起, 王先生感觉疼痛, 再抽仍有回血,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如何处理?还可以在进行静脉注射操作示范前, 先放一段静脉注射操作成功的录像片, 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护理技能的教学过程

2.2.1 有效的示范及指导

由教师以示教配合讲解的方式示范护理技能, 使学生对有关护理技能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慢动作或动作分解的方式示范, 并配合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理解所演示的护理技能。如在铺床时采用大单斜角折法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系统讲解、连贯演示操作步骤后, 进一步详细分解演示大单斜角的折法, 使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2.2.2 利用视听手段

可以采用播放录像、电影或多媒体光盘的方法呈现护理技能操作的全过程, 使学生反复观察完整的护理技能操作过程及复杂的局部操作, 以促进其对护理技能的学习。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后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护理技能能够有效地解决单纯实际操作的局限性问题, 清晰、生动、形象地展示护理技能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也可以方便地将护理技能操作进行分解演示。

2.3 护理技能的练习

操作技能的学习理论认为,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美国护理专家罗杰斯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能记住其所听到内容的5%;记住其所见到内容的30%;记住其所讨论过内容的50%;记住其亲自做的事情的75%[2], 由此可见进行实际操作的作用之大。但是, 掌握护理技能单靠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使学生娴熟地掌握操作技能, 达到护理技能的自如阶段, 可以充分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到实验室练习。具体做法为:首先, 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实验课教师将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所需物品准备好, 清点后放入专门的柜子中;其次, 将实验室门上的钥匙、柜门上的钥匙交给组长, 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练习, 待这门课程全部结束后, 清点物品, 收回钥匙[3]。

2.4 护理技能的迁移

操作技能迁移的基本条件是2种操作技能具有共同特点, 且共同特点越多迁移越明显。新、旧技能相同或相似, 又要求学生做相同的反应时, 迁移的效果是积极的、相互促进的, 即正迁移。例如, 掌握了无菌技术, 对其他各种注射法、输液和输血、导尿术等操作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当新、旧技能十分相似, 却要求学生做出不同反应时, 迁移的效果则往往是消极的、相互抑制的, 即负迁移。因此, 促进正迁移, 避免负迁移是进行护理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学生在各种互动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目的是, 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操作技能的学习理论, 可以指导我们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摘要:通过操作技能的学习理论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 在护理技能教学中, 应用操作技能的学习理论, 可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操作技能,学习理论,护理技能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学习迁移,非线性编辑,实践教学

一、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的迁移可以概括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这一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引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迁移理论最初由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提出,他将学习的迁移定义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2]但也有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干忧或破坏作用的。例如,先学会滑冰的人再去学滑雪就会学得很快;而学会了英文字母发音的儿童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发音时就容易将二者混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学习迁移有方向之别: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如先学汉语拼音对后学汉字发音的影响),反之称为“逆向迁移”(如后学汉语拼音字母发音对先前学习过的英文字母发音的影响)。把迁移的性质和方向组合起来,可构成四种基本迁移类型。随着学习迁移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家们还不断发现并提出新的迁移类型,形成各种各样的学习迁移理论。历来的教育心理学家都很重视研究学习迁移的理论,其主要目地就是揭示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和规律,以达到“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的目的。教育者要用促进学习迁移的学习方法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与学习的效率。

二、《非线性编辑》课程特点及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要学习新闻与传播学基本理论,基础课程有写作、编辑、评论与新闻策划等。教学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能采、会写、会编辑。学习《非线性编辑》课程,可以使他们掌握新闻编辑的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服务。[3]

《非线性编辑》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对优秀影视、新闻等作品进行展示,并从艺术的角度给学生详细讲解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制作特点、编辑技术的原则、方法等。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加强、应用,是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巩固。它是基于计算机磁盘文件的编辑,运用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及非线性编辑软件中的各种剪辑工具,对采集的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制作,画面流畅,具有较好的音画节奏,并综合运用字幕、图表、动画、特技等多种视听元素进行立体化节目编辑。实践教学是《非线性编辑》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训练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溶入到创作作品中去,达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4]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新闻作品将内心的构想、主题思想体现到画面中;通过综合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主题,拍摄并编辑素材,独立完成一套电视节目的制作,从而全面掌握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法。

三、《非线性编辑》教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非线性编辑》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理论课、实践课的时间顺序,创造更多学习的正迁移。

学习迁移是解决问题、创造思维以及一些高级心理加工过程,是发明和艺术创造等所必需的核心能力,是完整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期望出现的现象,[4]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习课程中、课堂教学和学习环境中都会发生学习迁移,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在于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时要充分利用学习迁移规律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正迁移。合理应用学习迁移理论,能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思维,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使其获得成功感,并不断掌握有益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在《非线性编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安排好教学工作。

1.开课前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学生入学时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需要合理地安排各科课程的学习。如低年级开设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等课,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社会实践类课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从不同视角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素材,拍摄、制作成新闻短片。此阶段可以开设《非线性编辑》实践课程,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在自己还没有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对《非线性编辑》操作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粗浅了解《非线性编辑》硬件构成及日常维护,了解简单的使用方法及制作流程。对《非线性编辑》操作软件中的一些细节及艺术处理不必做太深的研究,目地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并制作成功第一个好片子后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在新闻采访中也可以培养思维习惯,激发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也许拍摄的作品没有完全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表现出来,但这个实践会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非线性编辑》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学习的正迁移。

2.新旧类比,提高《非线性编辑》学习效率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是已有经验的具体化与新知识的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协调过程,而内化及协调的基础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共同要素及联系。学习的迁移要通过对以前学习经验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出共同的经验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基础理论课,如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概论等,学生应通过这些学习了解和掌握媒体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电视节目制作、广播节目制作、报纸编辑等有基本了解。这对以后《非线性编辑》课程学习会有一定影响作用,加快对新课程的接受理解,这也是在回忆旧的经验基础上推导、引申出新的知识,以旧促新、触类旁通,从而缩短新知识的重复学习,既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课堂与实践结合,促进从旧向新迁移

学习迁移总是以先前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前提的,学生可以通过先前新闻片子的制作实践,对《非线性编辑》的操作系统及简单的制作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以前学习中的问题及难点展开教学。教师要做好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联接、调试、使用与维护。熟悉掌握系统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每个开关的作用,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学生可将以前采集的素材重新进行编辑或修改,也可再采集一些新的内容。教师此时可以把使用相关编辑软件进行编辑新闻片子的一些技术性的要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逐渐熟悉掌握各种编辑的方法与原则。这样学生就能挥洒自如地进行编辑,并将自己的艺术构想、情感世界中的画面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

《非线性编辑》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促进学习正迁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燕.现代知识分类思想下的学习迁移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1999,22(3):229-232.

[2]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8-134.

[3]任玲玲.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创意Avid Xpress DV 3.5[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上一篇:菲律宾工程机械设备市场概况下一篇:机器人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