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a cloud词语分析

2024-09-30

on a cloud词语分析(共11篇)

on a cloud词语分析 篇1

网络新新词语分析

网络新新词语分析

我通过筛选出2个最受欢迎也最具代表性的字,即“囧”、“槑”,按照它们的使用频率高低依次加以分析。

1、囧。

造字方法:象形字。

音:jiǒng古同“冏”,《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音憬。

部首:口。

原义:⑴光明。如:冏冏(光明的样子);冏彻(明亮而通彻)。

⑵鸟飞的样子。如:冏然(鸟飞的样子)。

网义:悔恨、无奈、无力回天、被打败了;拜服、钦佩。

“囧”字乍一看到它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我们第一感觉好像是看到一张脸,方框内一对“八”字形的眉毛,眉毛下面有一个张开的.嘴,像是一副哭丧的面孔,让人一看就想到了悲伤和无可奈何。

网民们尝试着单独使用它,于是就给它赋予了“悔恨、无奈”等意思,例如:“上学期英语59,差一分及格,囧!”、“今天股票又跌了,真囧……”这两句话都是网民在BBS中使用的回复,话里的“囧”都表示“悔恨、无奈、无力回天、被打败了”等意思。这是“囧”开始单独使用后被赋予的第一个义项,直接根据“囧”字的字形恶搞得来。

之后,随着“囧”字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个义项已无法满足.交际的需求,于是它又被网民们赋予了“拜服、钦佩”的义项,例如:“囧!世界上最牛的组图!”、“囧!史上最搞笑的魔法图片!”这两句话摘自网民在BBS上发的帖子标题,结合帖子内容,看帖人很容易就会明白此处表达的是发帖人对所发图片的拜服、钦佩之情。目前,“囧”字主要包含这两个义项,网民在进行网络交际的时候根据语境的不同从而判断“囧”所代表的意思。

on a cloud词语分析 篇2

词语相似度计算研究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计算或比较两个词语的相似性。词语相似度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检索、文本聚类、文本分类、自动应答、词义排歧和机器翻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一个基础研究课题,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所关注。笔者对词语相似度计算的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每种策略的基本思想、依赖的工具和主要的方法等,以供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检索、文本聚类、文本分类、数据挖掘、信息提取、自动应答、词义排歧和机器翻译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和应用。词语相似度计算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中,词语相似度主要用于衡量文本中词语的可替换程度。

(2)在信息检索中,相似度更多的是反映文本与用户查询在意义上的符合程度。

(3)在多文档文摘系统中,相似度可以反映出局部主题信息的拟合程度。

(4)在自动应答系统领域,相似度的计算主要体现在计算用户问句和领域文本内容的相似度上。

(5)在文本分类研究中,相似度可以反映文本与给定的分类体系中某类别的相关程度。

(6)相似度计算是文本聚类的基础,通过相似度计算,把文档集合按照文档间的相似度大小分成更小的文本簇。

1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基于统计方法计算词语相似度通常是利用词语的相关性来计算词语的相似度。其理论假设凡是语义相近的词,它们的上下文也应该相似。因此统计的方法对于两个词的相似度算建立在计算它们的相关词向量相似度基础上。首先要选择一组特征词,然后计算这一组特征词与每一个词的相关性(一般用这组词在实际的大规模语料中在该词的上下文中出现的频率来度量),于是,对于每一个词都可以得到一个相关性的特征词向量,然后计算这些向量之间的相似度,一般用向量夹角余弦的计算结果作为这两个词的相似度。

Lee利用相关熵,Brown采用平均互信息来计算词语之间的相似度。李涓子(1999)利用这种思想来实现语义的自动排歧;鲁松(2001)研究了如何利用词语的相关性来计算词语的相似度。PBrownetc采用平均互信息来计算词语之间的相似度。基于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对词汇间的语义相似性进行比较精确和有效的度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进行的获取受制于所采用的语料库,难以避免数据稀疏问题,由于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统计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中含有的噪声是相当大的,常常会出现明显的错误。

2 基于本体库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2.1 常用本体库

关于Ontology的定义有许多,目前获得较多认同的是R.Studer的解释:“Ontology是对概念体系的明确的、形式化的、可共享的规范说明”。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本体只描述概念的分类层次结构;在复杂的情况下,本体可以在概念分类层次的基础上,加入一组合适的关系、公理、规则来表示概念间的其它关系,约束概念的内涵解释。

Word Net是一个联机英语词汇检索系统,由Prince-ton大学研制。它作为语言学本体库同时又是一部语义词典,在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方面应用很广。它采用语义网络作为其词汇本体的基本表示形式。在Word Net中,网络节点由字形(Wordform)标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功能词等5种。节点之间的关系分为同义关系(Synonymy)、反义关系(Antonymy)、继承关系(Hypony-my)、部分/整体关系(Meronymy)、形态关系(Morpholog-icalrelation)等。Word Net提供了很好的概念层次结构。

知网是一个以汉语和英语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为描述对象、以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以及概念所具有属性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常识库和知识库。其中包含丰富的词汇语义知识和本体知识,这些关系都隐含在知网的知识词典和义原的特征文件中。知网中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概念:

(1)义项。它是对词汇语义的一种描述,每一个词可以表达为几个义项。义项是用一种知识表示语言来描述的,这种知识表示语言所用的词汇叫做义原。

(2)义原。它是用于描述一个概念的最小意义单位,从所有词汇中提炼出的可以用来描述其他词汇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元素。

与一般的语义词典(如同义词、词林或Word Net)不同,知网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概念归结到一个树状的概念层次体系中,而是试图用一系列的义原来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描述。

知网的汉语知识库中每个词汇由一个四元组表示:

DEF部分是表示词与义原的关系,也是词汇描述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简单地认为词是由义原通过某种关系构成的。

2.2 相似度计算方法分析

根据本体知识来计算。主要是基于按照概念间结构层次关系组织的语义词典方法,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词语的相似度。这类方法通常依赖于比较完备的大型语义词典,一般词典都是将所有的词组织在一棵或几棵树状的层次结构中,在一棵树型图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路径,这条路径的长度就可以作为这两个概念的语义距离的一种度量。

传统基于本体的概念之间相似度计算模型主要有基于距离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基内容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和基于属性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3种。

刘群等人利用知网作为语义词典计算汉语词汇的相似度;Rada等人和Lee等人通过计算在Word Net中词节点之间上下位关系构成的最短路径来计算词语之间的相似度。许多学者考虑到其他因素对语义距离的影响,如Resnik根据两个词的公共祖先节点的最大信息量来衡量两个词的语义相似度;Agirre等人在计算词语的语义相似度时,除了节点间的路径长度外,还考虑到概念层次树的深度和区域密度的影响。张瑞霞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的汉语词汇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知识图为知识表示方法,在构造词图的基础上对词汇概念中的义原进行分类,通过计算不同类型义的相似度得到概念的相似度。

3 比较与总结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基于世界知识的方法简单有效,无需用语料库进行训练,也比较直观,易于理解,但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较大,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另外,这种方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词语之间语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而对于词语之间的句法和语用特点考虑得比较少。基于语料库的方法比较客观,综合反映了词语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但是,这种方法比较依赖于训练所用的语料库,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复杂,另外,受资料稀疏和资料噪声的干扰较大。

参考文献

[1]秦春秀,赵捧未,刘怀亮.词语相似度计算研究[J].信息系统.2007.

[2]余超.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计算研究及应用[D].辽宁: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7.

[3]刘紫玉,黄磊.基于领域本体模型的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

[4]http://wordnet.princeton.edu/.

[5]http://www.keenage.com/.

[6]孙海霞,钱庆,成颖.基于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综述[J].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2010.

[7]刘群,李素建.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J].计算语言学及中文信息处理.2002.

章节分析法分析课文重点词语 篇3

师:通过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些什么?

生1:李时珍他们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心血。

生2:他们十分辛苦,住得差而且还吃不好。

师:你能说说“晓行夜宿”和“饥餐渴饮”在课文中的意思吗?

生:我理解“晓行夜宿”的意思,“晓”就是一大早,“行”就是行走,“夜”就是夜晚,“宿”就是投宿。这个词语就是说李时珍他们很早就起床出去察访药材,到了很晚才找地方投宿。

师:对了,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谁能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一下另一个词语?

生1:“饥”就是饥饿,“餐”就是吃饭,“渴”就是口渴,“饮”就是喝水。连起来就是饿的时候吃饭,渴了就喝水。

生2:不对,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李时珍很辛苦,如果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不能体现出他们很辛苦啊!

师: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理解这个词语?

生2:李时珍他们在湖北西部山区察访药材,那儿那么偏僻,肯定没有什么水喝,也没有什么东西吃。而且课文后面还讲到李时珍他们很晚了才在古寺里啃干粮喝水。所以我觉得这个词语应该理解为饿的时候也没有饭吃,渴了也喝不到水。

师:理解得非常正确,你运用了系统分析中的章节分析法来理解这个词语,从课文的内容开始理解,这样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就容易分析出意思来了。

上述的教学方法是章节分析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可以由章的总体向章、向节、乃至向句、向字进行研究,也可由字而句,由节而章乃至总体地分析。本篇课文中李时珍的吃苦精神同学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是对课文总体理解的把握。第一小节中的两个词语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它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这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运用纵向分析,首先要清楚这两个词语都是表现李时珍的吃苦精神,这样在清楚了和课文整体的联系后,就可抓住这个关键来解释词语。这样就分析出了两个词语的意思,其实和字面上的意思刚好相反。运用系统分析中的章节分析法,就会避免出现学生简单地断章取义,而使学生更好更正确地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词语充当句子成分分析介绍 篇4

(一) 主语

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可由名词,代词,名词化了的动词,形容词,分词,副词或数词等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充当

例:

名 词 社会主义好

代 词 他天天锻炼身体

短 语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二) 谓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短语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比如:

动 词 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

形容词 身体健康 叶子红了

短 语 他又说又笑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 宾语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比如: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 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 我看见他来了

(四) 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定语一般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的字短语也常作定语。

比如:

形容词 红花&n

数量词 三个人 两本书

的字短语 祖国的儿女 他的书

形容词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五) 补语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趋向、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补语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

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短语来担任,其它各种关系的短语也常作补语。

动 词 你继续说下去

形容词 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 文章看了几遍了

疑问代词 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短语 鲁迅生于1881年

形容词短语 他做的又快又好

(六) 状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副 词 刚来 很好

形容词 快走 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 这么说

介宾短语 从北京来 为人民服务

on a cloud词语分析 篇5

(二)考点一:注意词的感情、语体色彩

1、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如:忠诚、伟大、公正无私、奋不顾身等。 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叫贬义词,如:奸诈、诡计、渺小、贪生怕死、好高骛远等。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如:关系、复述、订阅、杳无音信、机不可失、一衣带水等。

注意:贬词褒用和褒词贬用是考查的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辨析一要正确理解词义,二要结合具体语境。

2、词的语体色彩包括口头语体色彩和书面语体色彩。

口头语词平实朴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如“虚脱—休克、红药水—红汞、肺结核—痨病、紫药水—龙胆紫”等几组词语,前者为口语词,后者为专业词。

书面语词庄重典雅、确切严谨,如行业术语等。

词的语体色彩,重在辨识词语的使用对象、场合及分寸,看看所使用的词语是否得体才是关键。

【随堂练习】

1、“成果、结果、后果”是一组近义词,但感情色彩各不相同,与它相似的一组是()A优异 优秀 优良 B团结 结合 勾结 C谦虚 虚假 虚伪 D保护 袒护 庇护

考点二:辨析词语

1、会辨析同义词、反义词的运用

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如:演讲—讲演、维他命—维生素、玉米—包米 —包谷—棒子。

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

又如:优秀—优良、企图—打算、迎合—逢迎—阿谀—奉承—谄媚—阿附等,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

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如:浪费—节约、吝啬—慷慨、谦虚—骄傲。

(1)同义词的辨析

从构词成分上辨析:如“周密、严密、精密”,都含有“密”字,含有“事物的组织和结构紧密、完备”的意思,三个词的区别就在“周”“严”“精”上,结合这三个字的含义,就可辨明词义。

从词义的轻重不同上辨析:如“请求”“恳求”都有“要求”的意思,区别主要在语意的轻重上。

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上辨析:如“事件”“事情”“事故”同义,但所指的范围大小不同。

从词的使用上辨析:如“树”和“树木”,“书”和“书籍”,前者指具体的、个别的,后者则用于指概括的。又如“爱护”和“爱戴”意义相同,后者只用于人,一般指下级对上级。前者没有此限制,两个词不能互换。另外,要注意词的搭配对象。

从词的感情色彩上辨析:如“结果”“成果”“后果”都有表示事物结局的意思,但三个词分属中、褒、贬的色彩。

总之,近义词的辨析要“同中求异”,抓住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搭配习惯、感情色彩、文体风格、词语性质等方面来辨析。

★附录几个重点同义词:

死—死了(一般)—老了(讳饰)—长眠(敬仰)—报销(轻蔑)—永别(婉言)—千古(庄重)—牺牲—就义—献身(褒扬)

看—瞥—瞅—瞧—瞄—望—注视—环视—扫视—俯视—仰视—远望、远眺、遥望、展望 叫—(龙)吟—(虎)啸—(狮)吼—(马)嘶—(猿)啼—(犬)吠—(鸟)鸣 笑—微笑—哄堂大笑—莞尔一笑—开怀大笑—嬉笑—狂笑—傻笑—窃笑—冷笑—奸笑

(2)反义词的运用

恰当地运用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更充分,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如“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含羞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阴冷的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这段话运用一系列反义词,从不同的方面揭示笑的特点,语言简洁而又鲜明。

巧妙地使用反义词,可以使语言精辟含蓄,寓意深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正确地使用反义词,可以形成对比、映衬,达到正话反说的效果。如“实在标致极了”(实际上就是“反语”)。

(3)多义词的运用

有的词同时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几个不同的意义,这些词就叫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果几个意义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联系,那就不是一词多义现象,而是几个不同的词了。

(1)基本义:最初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2)引申义: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3)比喻义: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其它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例如:海:

①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②引申义——大的。如“海碗,海量”。

③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火海、旗海、林海等。多义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例:“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海”这几个“深”用的都是它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1)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2)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4)浓、重;如“颜色太深”

由此结论:多义词“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比如: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小结:理解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要注意结合语言环境去理解,才能准确

【随堂练习】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①听见 ②听见的事情 ③有名望的 ④名声 ⑤用鼻子闻 A.奇闻轶事()B.举世闻名()C.早有耳闻()D.闻见香味()E.传出丑闻()

快:①锋利 ②爽快,直截了当 ③舒服,高兴 ④将要 ⑤敏捷 ⑥速度大 A.拍手称快()B.心直口快()C.快刀斩麻()D.眼疾手快()E.快马加鞭()

2、照样子,写出反义词,再写成语。例:来(去)来龙去脉 存()安()雌()阳()暗()旧()休()俗()

考点三:叠词

AAB式: 呱呱叫 ABB式: 干巴巴 AABB式:平平安安 ABCC式:大腹便便 AABC式:滔滔不绝 ABAB式:打扫打扫 A-A式: 看一看

注意:叠词前不能用“很、十分、非常”修饰。不能说“十分沉甸甸”。

【随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1)清清楚楚(AABB)、(2)窃窃私语(AABC)、(3)小心翼翼(ABCC)、(4)鸡属家禽类,正如:属类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①严密 ②严格 ③严肃 ④严厉

父亲是个很()的人,从来不苟言笑,对我的要求十分()。记得有一次写作文,我为了早点出去玩,就抄袭了一篇。被父亲发现后,他()地批评了我。(2)①激烈 ②猛烈 ③热烈 ④强烈

面对敌人的()进攻,战士们毫不畏惧,战友的牺牲让大家消灭敌人的愿望更加()。在团长的带领下,大家插上刺刀,冲上去和敌人展开了()的殊死搏斗。

(3)①繁茂 ②繁荣 ③繁华 ⑥繁忙

夜幕降临,我走在()的王府井大街上,只见商店里琳琅满目,人潮涌动;大厦上霓虹闪烁,五彩斑斓,好一派()的景象。在灯光的照射下,就连路旁的玉兰树也显得更加枝叶()。

(4)①浮现 ②显现 ③呈现 ④飘浮 ⑤ 飘扬 ⑥飘荡

夏日,一阵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天空又()出碧蓝的颜色。水气逐渐散去,远处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出来。回教室避雨的孩子纷纷回到操场上,继续玩游戏。欢快的笑声()在整个校园里。被雨淋湿的国旗舒展开来,迎着风高高()。

(5)①改进 ② 改正 ③改善 ④改变

班会上,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比起过去,现在的学习条件得到了极大的(),大家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不断转变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努力()存在的错误,让我们班的形象大大()。”

(6)①持续 ②继续 ③连续 ④陆续

观众们()走进体育馆观看乒乓球比赛。首先进行的是男子单打比赛,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时,两个运动员()抽打了十几个来回才见分晓。接着,()进行女子双打比赛。运动员们高超精湛的球艺,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掌声()了整整一分钟。

(7)①夸耀 ②夸奖 ③夸口 ④仔细 ⑤详细 ⑥精细 写作课上,黄老师连连()王刚的作文写得好。他说,因为王刚平时观察(),所以才能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写得很()。尽管多次受到老师表扬,但王刚从不在同学们面前()。

二、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王连长率领全连战士,冒着酷暑参加建造钱江二桥的劳动。()..(2)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感到自己的才能确实不如诸葛亮,因而十分羞愧。()..(3)这条铁路不满4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4)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5)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6)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7)公园里有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面栖息着很多鸟。()()....(8)上课了,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例:一(来)二(去)

前()后()七()八()

三()两()无足()()水()石()危在()()

()倒()歪 推()出()舍()为()取()补()()辕()辙 自()至()欢()喜()争()恐()()口()声 口()心()()张()望

()尽()来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花: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②错杂的颜色 ③混杂的,不单纯的 ④虚伪的 ⑤模糊不清 ⑥用掉

A.花里胡哨()B.奇花异草()C.花言巧语()D.头昏眼花()E.花费巨大()

和:①平静,不猛烈 ②平息争端 ③连带 ④连词,跟,同 ⑤声音相应 A.和盘托出()B.风和日丽()C.矛盾和解()D.随声附和()E.我和你()

服:①衣服,衣裳 ②承当,担当 ③信服,顺从 ④习惯 ⑤吃 A.心悦诚服()B.水土不服()C.按时服药()D.服兵役()E.奇装异服()

【小考真题】

2005年华英新生入学测试

1、写出下列带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反义词。3分(1)天黑了,你快回家吧().(2)我买了一件红衬衫和一条黑裤子().(3)叔叔的个子真高啊!().(4)张三的绘画技能很高().(5)今天早晨九点集中,你来晚了().(6)虽然我的年龄比他大,但我却是他的晚辈().

2006年华英新生入学测试

aabc词语词语 篇6

花花世界 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花花太岁 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惶惶不可终日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恢恢有余 恢恢:形容宽广。薄薄的刀刃插入骨节间,仍觉宽广,还有回旋余地。常形容本领大,技巧高,处理问题毫不费力。

昏昏欲睡 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浑浑噩噩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岌岌不可终日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岌岌可危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家家户户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矫矫不群 矫矫:翘然出众的样子;群:与众不同。形容高超出众,不同一般。

结结巴巴 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津津乐道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津津有味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斤斤计较 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斤斤自守 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兢兢业业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井井有条 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炯炯有神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九九归一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踽踽独行 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眷眷之心 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硁硁之愚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口口声声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口口相传 不著文学,口头相传。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款款而谈 款:诚恳。诚恳而从容的谈话。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汉英植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分析 篇7

美国人类学家Leslie White指出:“象征的意义产生并取决于使用它们的机体。……用约翰·洛克的话来说, 象征‘由于人的横加影响而获得意义’。”大自然的绿色是地球上生命的象征。人类与绿色植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人类依靠绿色植物使自身得到延续和发展。人类用语言给植物命名。植物的名称经过人类的妙用, 使人类语言词汇丰富多彩, 语义生动形象, 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但由于时空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差异, 英汉民族通过对各种植物不同的观察体验, 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心理, 呈现出不同的民族个性, 即使对同一种植物也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或价值标准。所以说, 汉英植物词语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不尽相同的。

二、以花草树木为喻体

千百年来, 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 而且根据它们的颜色、形状或习性赋予一定的喻义。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述事喻理、抒情托志, 这在英汉语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

1. 汉语植物名称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就有种花、赏花的习惯和咏花喻志的传统。在汉语中, 梅花象征高洁, 牡丹象征华贵, 菊花象征高雅, 红豆象征爱情, 雪莲象征珍贵, 松竹象征坚贞, 白杨象征倔强等。

我们用“昙花一现”比喻事物或人物出现不久就消失了;用“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还有“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 蓬勃发展, 而译成英语却是to grow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竹子不是英国本土生长的植物, 英美读者无法产生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汉语中还有源出于植物名的典故, 如语出 (唐) 王维《相思》诗的“红豆相思”, (清) 李汝珍《镜花缘》的“花香鸟语”和晋朝《晋书·符坚载记》中的“草木皆兵”等。

在中国的文化中, “松”这个词有着特殊的意义。早在两千五百年前, 孔子便赞叹:“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历代文人有不少咏松的诗句, 如“寄言谢霜雪, 贞心自不移” (隋·李德林) , “百尺无寸枝, 一身自孤直” (唐·陈子昂) 等。由于松树不畏风霜严寒, 人们将它同竹、梅并列, 称为“岁寒三友”, 又把它同竹、梅、兰一起称为“四君子”, 认为它们都代表着一种刚直不屈、孤高傲世的品格。由于松树四季常青, 人们又把它视作长寿的标志, 将它同丹顶鹤、梅花鹿放在一起, 赋予一种神奇的色彩。而在当代, 人们又把松树看作革命志士高风亮节的象征:“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陈毅)

在汉语文学史上, 也有志士仁人、文化大师以花草树木为题, 抒情托志, 写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曾以《桔颂》为题, 抒发自己不畏谗言、疾恶如仇、坚持真理的爱国志向;宋朝陆游以《卜算子·咏梅》为题, 表达他“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的高尚情操;毛泽东以“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 歌颂革命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此外还有, “寸草春晖”比喻父母的难以回报的亲情;“豆蔻年华”比喻活泼纯情的青春少女;“披荆斩棘”赞美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开拓进取精神。

2. 英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植物词语也是数量众多、运用广泛、表现力特强。在英语中, lily (百合花) 象征纯洁;palm (棕榈树) 象征胜利;olive branch (橄榄枝) 象征和平;acacia (刺瑰) 象征友谊;Yorkand-Laucaster rose (红白蔷薇) 象征战争;white chrysanthemum (白菊) 象征真理;以yellowtulip (黄郁金香) 比喻没有指望的爱情;以scabious (山萝萄) 比喻不幸的爱情;以snowdrop (雪花莲) 喻指患难中的友谊;以zinnia (百日草) 喻指思念离别的朋友等。

还有以植物为喻体的成语短语, 结构简洁、形象生动, 联想丰富而喻义自明。例如, 用“gild the lily” (画蛇添足) 比喻多此一举, 徒劳无益;用“apple of the eye” (掌上明珠) 比喻珍爱之物;用“sour grapes” (酸葡萄) 比喻因得不到而故意贬低的事物;用“forbidden fruit” (禁果) 比喻非份的欢乐或因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用“under the rose” (玫瑰丛下) 比喻私下或偷偷摸摸的行为或勾当。

在英美文学史上, 有英国诗人彭斯脍炙人口的诗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啊, 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 以苏格兰高地上迎风摇曳的红玫瑰, 象征情窦初开不胜娇羞的少女, 抒发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思。诗人雪莱在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 中以“Oh, 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I bleed!” (啊, 扬起我, 像波涛、残叶和乱云!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之上, 血流不止。) 气势豪迈地抒发了他反抗黑暗, 向往光明, 呼唤春天来临的革命激情。这些富于哲理的优美诗句, 比喻形象且寓意深刻, 令人深思而回味无穷!

三、以瓜果蔬菜为喻体

不同的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寄托不同的情感, 英语中有许多含有瓜果蔬菜名称的词组短语, 形象鲜明、喻义丰富、委婉含蓄, 深受大众的喜爱。

1. apple (苹果)

苹果是人们喜爱的最为常见的水果, 其喻义也特别丰富。如He likes to play apple. (他喜欢打棒球) 。因为在美国棒球运动特别流行, 所以人们用最普通的苹果喻指棒球运动。apple也可指大城镇, 热闹或可以找到刺激性娱乐的街区, 于是纽约被称为“the Big Apple”或“the Apple”, 也就见怪不怪了。apple又常用来俗称“同伴, 家伙”, 如He is a real slick apple. (他真是个狡诈的家伙。)

据说在美国乡村有一种风俗, 小学生上学时常给教师带一个擦亮的红苹果, 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于是to polish the apple由此引申出“送礼、讨好、拍马”之意。该说法源于二十世纪初, 至三十年代开始流行通用, 现在喻指曲意奉承, 讨好巴结的人或行为谓之, apple-polisher和app-polishing。

2. banana (香蕉)

由于外形的相似, banana常用来喻指大鼻子, 尤其是鹰钩鼻, 如He’s got a banana (他长着一个鹰钩鼻) 。banana还常用来指喜剧演员, 最出色的喜剧演员称为“top banana”, 二流喜剧演员称为“second banana”。这种别称是源于此类演员表演时手里拿着一根充水或充气、形似香蕉的假棍, 作为道具用以敲击其他演员的头部。另外, banana oil (香蕉油) 可喻指奉承拍马的花言巧语。

3.bean (豆

豆子大多为圆形, 由此bean也用来指人的头或俗称“脑袋瓜”。如Whistling at a crook is not effective as to crack him on the bean with a hickory stick. (对恶棍鸣警笛还不如用木棍打裂他的脑袋瓜来得有效。)

在美国棒球用语中, bean ball用来指投手投向击球手头部的球。如:Mr.Green places much reliance on the bean ball. (格林先生对投手投出的球充满信心。) 波士顿市民传统上有吃熏豆的习惯, 因此, bean eater用来专指波士顿人或俗称豆城人, 而波士顿市则称为Bean Town。

4. nut (坚果)

nut是各种干果的总称, 可指核桃、栗子、榛子等, 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喻指“怪人、疯子、傻子”等。在口语中, nut也常用来喻指“入迷的人、狂热的人”, 如the movie nut (电影迷) , turn sb.into a nut (让某人着迷) 。在商业、经贸用语中, nut又可喻指经费或固定投资等。如The producer has raised the nut to 500, 000. (制片人已筹集了50万元的经费。) nut又可委婉含蓄地喻指“贿赂、非法的受贿资金”。如What they called“the nut”, payoffs to the police. (他们所说的“核桃”, 实际上是指对警察的贿赂。) 而短语“be (dead) nuts on”表示“非常喜欢、爱得发狂”的意思。

5. orange (桔子)

orange用在短语a sucked orange中, 喻指“血汗被榨干了的人、被充分利用而如今不再需要的人”。如:After workin twenty years for the company, Tom was discarded like a sucked orange. (为公司干了二十年之后, 汤姆像只榨干了的桔子被抛弃了。) 在药品用语中, orange sunshine意指“迷幻药”, 吸毒者常用此语。

6. peach (桃子)

peach因其形状优雅、色泽白里透红而惹人喜爱, 常用来喻指“年轻貌美的迷人女子”, “特别出众、令人钦佩的人”或“出色、优秀的事物”。例如:She really is a peach. (她的确是个年轻漂亮的美人。) You are a peach. (你是个令人钦佩的人。) The hotel was a peach. (这家旅馆经营有方而名传遐迩) 。

7. spinach (菠菜)

spinach常用来比喻胡说八道、无用之物。例如:Could you put up with this spinach under such conditions?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容忍这种胡说八道?) I say it’s spinach and I say to hell with it. (我说这是一派胡言乱语, 让它见鬼去吧。)

8. vegetable (蔬菜)

该词在口语中用以指植物人, 是因为脑部严重受伤而处于昏迷状态或不能动弹、不能思维的人。例如:If he had sur vived the head injuries he got in the crash, he would have been a vegetable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他在一次碰撞中头部受伤, 要是能活下来, 他的余生将像植物人一样生活。)

vegetable也可用以喻指“生活呆板懒散的人”或“智能、感官有障碍的人”。例如:He was fine the first couple of marriage, but then he turned into a vegetable. (结婚头两年他还行, 以后就不能自理了。)

这些瓜果蔬菜的名称在短语中已不再使用它们的字面指称意义, 而是根据英美社会的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派生转义。如以外形特征进行比喻的, 将菠萝比作“手榴弹”;以性质或味道进行比喻的, 将辣椒喻指“生命或活力”;还有短语“swallowa watermelon seed”, 含蓄形象地转义为妇女“怀孕”。这些词组短语在当代英语口语中由于其风趣幽默、雅俗共赏, 得以广泛流传和应用。

翻译最难的是什么?是难在两种文化的不同。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却往往不同。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而应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语言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 更是沟通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因此, 译者必须深谙所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

摘要:不同的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寄托不同的情感。本文探讨的就是汉英植物词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并指出翻译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也应着眼于文化的转换。翻译者必须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内涵,植物词语,比喻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c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1993.

[2]Hatim, Basil, Ian Mason.Discouse and the Translator.London:Longman, 1990.

[3]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2) .

[4]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

[5]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8]尹斌庸.成语一百[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

[9]陈蕊娜.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汉语语法通则和词语个性分析 篇8

关键词:语法通则 词语个性 活用 兼类 重叠 形象化 方言

一、引言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通则是语法的基本规则或规律。例如:“西洋语法要求每一个句子有一个主语,这是通则,没有主语就是例外。汉语则是在主语可知的情况下,不用为常,这是通则,而不是例外。”(王力《语言学词典》)

词性指个别的词在词的语法分类中的属性,词的语法分类以全体的词为对象,词性是个别的词归类的结果。例如:“木头”在语法上是名词,名词就是它的词性;“绊住”在语法上是动词,动词就是它的词性。

词的个性一方面指“词的变性”,它是指因在句子中语法位置的关系,受其它词的影响而变化其原有的词性。它与词的本性,即“词本来具有的词性”是对立的。例如: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就是词序固定。所以汉语的限制词必须放在中心词的前面,假如把它移到后面,它就变成了一种说明语。另一方面,词的个性则指因受语境的影响,而强调语言的某种特殊功能时,词语的用法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下面将从词语的兼类、活用、重叠、形象化、方言性等五个方面来具体说明汉语的语法通则和词语个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词语兼类

词语兼类指同一个词兼属不同词类的现象。造成兼类的原因一般是兼类的词同时具有两种或更多词类的语法特征。兼类的词分属不同词类时,它们在词义上彼此有密切的联系。下面以名词的兼类现象为例说明其兼类的个性特征和语法通则。

(1)还动不动就唱“思想起当年事好不悲凉”。《扛锄头的女人》

(2)朴光子问过李成浩,才知道那日本兵叫山田,从军前是一个挺有成就的画家,到要塞后因为思想激进,经常说些反对大东亚圣战的话,而遭了那个军曹的打。《女人朴光子》

(3)他的脸也一天天地开始变得红润起来,给人很健康很阳光的感觉。《夜有多深》

(4)阳光下,小溪一般的汗水从土豆的脸上汩汩而下,他不去擦。《防盗窗》

“思想”和“阳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义项分别为:

思想:①名词,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②名词,念头、想法。③动词,思量。

阳光:①名词,日光。②形容词,属性词。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形容词,属性词。(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

例(1)和例(2)中的“思想”分别是动词和名词的用法,这是一种名动兼类的现象。例(3)和例(4)中的“阳光”则是名形兼类现象,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的用法。名动和名形兼类就是某些具有名词语法性质的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失去了名词的语法性质,而获得了动词或形容词的语法性质。实际上在名词词类里,能够具有兼类性质的名词是相当少的,因此可以说,这类具有动词或形容词性质的名词是名词词类的一种个性特征。另外,这类名动和名形兼类现象又具有共同的语法性质,构成了共同的语法规则。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指的是某个词按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而用作其它词类的现象。

(5)曼小顾,你木头呀?《花瓶》

(6)天台中央有个水塔,漆成墨绿色的木头盖子上搁着的一本书,翻在49页,最上面一行写着:“化疗及手术后应以气血双补,增进食欲为原则,可饮用北芪瘦肉汤、蒸鸡蛋豆腐……”《在你伤口微笑》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木头”的义项为:名词。木材和木料的统称。

经过比较分析可知,在例(5)中“木头”作谓语成分,而木头的词语本性是名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单独作谓语的,所以“木头”此时临时活用为了动词,这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现象。在例(6)中“木头”虽然作定语,但不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现象,因为名词具有直接修饰别的名词成分的语法功能。名词的活用现象同名词的兼类现象一样,在名词词类里只占了一小部分,另外,名词活用后有着自己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具有作为名词而区别于同类其它名词的语法个性特征,并且这些活用的名词用法只是临时性的,并不能改变名词的基本语法性质和功能,从而它们又有了共性特征。

四、词语重叠

词语重叠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在语言现象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下表是约7000字的短篇小说《花瓶》中的词语重叠统计:

(7)曼小顾捋捋穗额前的头发,再看看还没有人样的婴儿。

(8)你满河滩里问问,我是不是对得起你,你以为我真的买不着沙子呀咋地?

从例(7)和例(8)可以看出,“捋捋、看看和问问”等单音节动词重叠具有共同的语法形式即AA式,表示短时轻量的语法意义,如“捋捋”是一个短暂的、轻微的整理头发的动作行为。从表中可以看出,AA式词语占重叠词语总数的53%,而实际上在全文中也只出现过24次,而单音节动词重叠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说重叠现象也只是整个语言现象中的一小部分,是一種语言个性,但它们各自的重叠又有着共同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五、词语的形象化

词语的形象化指的是某些词语的特殊运用使语言的描绘或表达更加具体、生动,从而创造出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9)长长的枝条垂下来,善解人意的抚摸着我。(《扛锄头的女人》)

(10)他上下看了看,就从空调板上站了起来,猫腰又坐回了那半罅隙里。(《防盗窗》)

(11)胸脯里的兔子再次蹦了出来。(《天窗》)

(12)那个清晨,曼小顾的家里溢满了哇哇的哭声,闷闷的。(《花瓶》)

(13)原本安静的青椒棵子此时也有些闹腾,趁着一股风呼呼涌涌地往我身边挤,其中一棵还绊住了我的一条腿。(《扛锄头的女人》)

猫腰和兔子分别形象地描述了人物的动作行为和心脏七上八下的跳动特征。“溢满”把哭声的空间范围程度形象地表达了出来。“闹腾、挤”本来是表示动态的词语,却和静态的枝条和青椒棵子相结合,赋予了枝条和青椒棵子鲜明的人性化特征,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这些形象化的词语把原属甲事物的修饰语临时用于乙事物,或者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或者把形容物的词语移用于人,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个性化气息,构成了独特的共性特征。

六、词语的方言特征

词语的方言特征指的是带有地方口语色彩的词语使语言的鲜明个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功能。

(14)霍品不答,却瞅着刘会计脖子上的伤痕问,又挂彩了?(《逆水而行》)

(15)中不中,试试呗。(《防盗窗》)

(16)家里没有男人,可村里举胜子家也没有男人,日子反而活络得不行。(《天窗》)

(17)那个小孩儿来自隔壁弄堂,黄巴巴的没洗净的脸,头发也是枯黄而且稀疏的,但眉眼还算清秀。(《红光》)

上面例子中的“挂彩、中、活络、弄堂”等带有明显的地方语言色彩,“挂彩”就是受伤流血,“中”就是同意,“活络”就是通达,“弄堂”就是小巷的意思。这些方言词的使用,增强了词语的地方个性,闻其言,知其地,使语言生动活泼,有助于增强表达效果。

七、结语

总之,语法通则和词语个性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语法现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人类语言系统中的两类根本结构关系。语法通则就如同聚合关系链条上的具有同类性质可以处在同一位置上的语法单位。词语个性就如同组合关系上的独特语法成分。在组合关系的线性排列上任何一个词语都是一个独特的词语,而在聚合关系的纵向排列上则是一类一类的词语。众多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个性特征相结合便构成了一系列语法通则,而某个语法通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转换成了具体的词语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史海峰.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8).

[4]董晓英.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6]王力.语言学词典[Z].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描写天气的词语词语 篇9

春意盎然、烈日炎炎、秋高气爽、鹅毛大雪

阴雨绵绵、烟雾弥漫、寒风瑟瑟、寒冬腊月

春暖花开、阳光普照、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倾盆大雨、阳光明媚

万里无云、铄石流金、多云间晴、清风拂面

风云变幻、冰天雪地、春露秋霜、暴风骤雨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

四季回春、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春意阑珊、红情绿意、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

寻花问柳、雨丝风片、莺歌燕舞、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尺树寸泓、出水芙蓉、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凡桃俗李、纷纷扬扬、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红衰翠减、鸟语花香、叶落知秋

一叶知秋、秋风团扇、金风送爽、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天朗气清、春种秋收、春兰秋菊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

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秋风习习、银妆素裹、冰冻三尺

寒气袭人、白雪皑皑、风号雪舞、风雪交加

千里冰封、朔风凛冽、天寒地冻、雪虐风饕

茫茫大雪、滴水成冰、滴水成冰、火树银花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尘土飞扬、飞沙走石

描写天气晴朗的词语:

艳阳普照——艳阳普照的日子真让人心情舒畅.(沈周)

风和日丽——今天风和日丽,妈妈准备带我去踏青.(石婷怡)

万里无云——“六一”儿童节那天,万里无云,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学校.(陈洲杰)

碧空如洗——雨后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空如洗,蓝的很.(张露露)

晴空万里——今天晴空万里,正适合游山玩水.(阎国荣)

描写天气冷的词语:

北风呼啸——今天,北风呼啸,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陆奕杰)

千里冰封——南极是一个千里冰封的世界.(陈洲杰)

冰天雪地——冰天雪地中,走来一个穿着鲜红色羽绒服的小姑娘,就像雪地上盛开着的一朵山茶花.(陈怡)

冰冻三尺——俗话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范佳怡)

大雪纷飞——在我生病的时候,爸爸竟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出去帮我买药.(董倩倩)

描写天气热的词语:

赤日炎炎——在赤日炎炎的夏季,人们利用空调,吃冰淇淋等方法来解暑.(龚青青)

骄阳似火——今天,骄阳似火,知了叫得震天响.(陆奕杰)

烈日当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军训的同学们还是精神饱满.(夏少菊)

汗流浃背——在劳动中,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个个汗流浃背.(陈家伟)

词语 四字词语并解释 篇10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收集了四字词语及解释,也许对你们会有帮助。

1.连绵不断: 形容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2.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地发生,出现。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4.别有深意:另有一番深远的含义

5.随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6.久经沙场:古代时的战场;长时间征战战场。形容实际经验丰富。

7.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8.闷闷不乐: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9.人烟稀少:人家、住户非常少;人均居住面积较大;形容地方无人居住,十分荒凉。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10.聊胜于无:比没有要好一点。

11.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

12.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13.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14.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15.大病新愈:指得了大病刚刚治愈。

16.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7.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18.可见一斑:表面意思为可看到一块斑,比喻通过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19.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0.苟延残喘: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21.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22.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23.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24.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

25.垂头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远近闻名: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26.大摇大摆: 形容满不在乎、大模大样地走动。

27.暑去寒来: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指一年已经快过去了,时间流逝快。

28.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29.溜之大吉:偷偷地跑掉为妙。

30.成群结队: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31.牛毛细雨; 指细而密的小雨,像牛毛一样。

32.呼风唤雨: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33.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34.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

35.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36.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7.久别重逢:分别很久后再次相见。

38.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39.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40.牙牙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41.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42.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应该替别人着想。

43.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44.此起彼落: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45.惹人讥笑: 让别人嘲笑

46.极目远眺: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47.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

48.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49.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50.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51.行色匆匆: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52.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53.拔地而起: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

54.不容置疑:不允许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55.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56.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57.怦然一震:指受到巨大的震惊。

58.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59.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60.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61.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62.十指连心: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63.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驱寒取暖:驱走寒冷.取得温暖

64.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65.一命呜呼: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66.大显神威: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67.大喜过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68.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69.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左顾右盼: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

70.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71.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72.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

73.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74.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on a cloud词语分析 篇11

关键词:词语重叠 偏误 语法 语义 语用

一、引言

词类重叠现象是现代汉语中词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的一个难点。重叠分为音节上的重叠、构词的重叠和构形的重叠。具体说来,音节上的重叠主要是为了符合语言音节上的节奏韵律,它可以包括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构词的重叠主要是指由两个相同语素构成的词,例如:“猩——猩猩”。构形的重叠是指两个相同的词组合在一起,例如:“哥——哥哥”,在具体分析中我们主要从是否符合语法、语义及语用规范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阐释。

能否准确把握句中词类重叠的使用特点及使用方法,能直接体现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的高低。本论文拟就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对汉语中级水平的韩国留学生的“词类重叠现象”使用偏误进行分析,以揭示在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在词类重叠问题上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关于偏误分析理论

偏误分析也称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即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和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从而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偏误分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分支,被认为是当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犯错误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偏误分析将“避免犯错误”转到“研究错误本身”上来,给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方便的探究方法。同时,偏误分析也是汉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偏误发现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在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研究偏误,首先要了解何为偏误。语言偏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随机出现的、没有规律性的偏误,我们可以称之为失误;另一类是能够反映学习者语言知识水平的具有规律性的偏误,我们称其为错误。

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母语的迁移干扰、语内干扰、文化干扰、交际策略、主体心理认知以及教学中引起的错误等等,本文从计算机中存储的动态语料库搜集样本,进行鉴定、描述和解释,主要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地发现错句中隐藏的规律。

三、研究方法

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一项国家汉办科研项目,收集了近些年来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的作文答卷。本文主要是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错句进行检索,以中等汉语水平证书等级为C的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得到63个句中重叠使用错误的句子。其中重复3个,有效的错句语料60个。这些偏误按类型划分,可归为两大类,如下表所示:

偏误类型数量所占百分比(%)

1.失误610

2.错误语法错误4066.67

语义错误58.33

语用错误915

偏误总数60100

按词类划分,又可以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词类数量所占百分比(%)

动词3965

形容词1118.33

副词35

名词35

量词11.67

代词11.67

助动词11.67

指量词11.67

偏误总数60100

由上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出,词类重叠现象中因为语法原因出现的错误较多,按词类来说,动词和形容词所占比重较大。

四、语料分析

按偏误的类型划分语料,可以分为失误和错误两种。对于错误类型的划分,按照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失误

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随机性、偶然性,不具备规律性的偏误,我们称之为失误。语料例句如下:

(1)以前,他一次也没[C]说说{CJcd}[BD:]“你们一定要成功”。[BC.]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动词“说说”

(2)现在社会上蔓[B曼]延{CQ着}自利自私的现象,各各{CJcd}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可是这样的现象只{CQ能}导致互相不获利{CC利益}。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代词“各各人”

(3)这篇短文说明的是,古代也好,现在也好,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份或大或小{CC大大小小}的自利自利{CJcd}{CD的}心理。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形容词“自利自利”

(4)比如说,开发可以减少{CC降低}环境污染的农药和化肥肥{CJcd}等。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名词“化肥肥”

(5)还有听已经过去的流行歌曲的时候,我[C]可以想想那时候的记忆{CC怀记[C]},好像我[C]再[B在]回到那时候一样,每首每首{CJcd}流行歌曲都有那时候的记忆{CC怀记}。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指量词“每首每首”

(6)但听听{CJcd}我朋友说,我想应该解决代沟问题。国籍:韩国证书级别:C——动词“听听”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语料不够丰富,在这几例语料中判断到底是失误还是错误证据还不够充分,例句(2)我们既可以说是失误,也可以说是因为对不能重叠的形容词进行重叠而产生的语法错误,所以有时候需要结合语篇进行分析或者寻找更庞大的语料库来印证。在本文中,从词类重叠的角度看,并结合原始语料,笔者倾向于把它们都归入“失误”一类。

(二)错误

对于词类重叠的现象,我们将通过学术界目前提出的关于语言研究的“三个平面”(即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1.语法错误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制约着句子组合的合法性。词类能否重叠在语法研究上也是一个区分词类的重要手段。

现代汉语中词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词语重叠现象主要是出现在实词之中,而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区别词、副词、拟声词和叹词等,但不是所有实词都能重叠。虚词中有重叠情况的只有助动词“等等”。分辨是否属于语法错误,就需要了解各词类的语法特点、重叠形式以及与其他词之间的搭配情况。

1)动词

动词的语法特点之一是“动作动词多数能够重叠”。动词的重叠形式在全部词类重叠现象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有以下几种:1.AA式。这是一部分单音词动词的重叠方式。例如:看——看看;洗——洗洗。2.ABAB式。这是一部分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例如:收拾——收拾收拾;讨论——讨论讨论。3.AAB式。这是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可以采用的重叠方式。例如:看书——看看书;散步——散散步。4.AABB式。这类动词的重叠方式不太普遍,主要是当A与B都表示单音节的动词时,例如:蹦蹦跳跳。此外还有“V一V”“V了V”等形式。

对于动词重叠形式的用法,例句如下:

(7)以前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的时候,才去旅游{CC游行},但是,去年秋天,我一个人去过山海关,那时,我在火车里,跟很多中国人一起聊[Pliáo]聊[Pliáo]{CJcd}天,一起吃中国菜,看了外边的风景,真有意思[L]{CD的}。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中单说“一起聊聊天”并没有错,表示一种时量短的动作行为。但是放在句子中,与下文所说“一起吃中国菜”相并列,就不合句法结构了,正确的修改方式为“……一起聊天,一起吃中国菜……”。

(8)我不能豪迈{CC2豪言状迈}地{CC的}说马上会改变,在科学问题上再多点研究研究{CJcd}想出{CC发明}更好的主[B注]意的话,在大海的波涛声和小河的流水声的环境中我们的生活{CJ-zy会}变得{CC的}更美好。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9)啊,我差点忘了,恭喜恭喜{CJcd}爸妈!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两句话中“再多点研究研究”与“恭喜恭喜爸妈”这两种说法都不合语法,应该改为“再多点研究”“恭喜爸妈”。

(10)所以,我尽量每个周末回家跟你们一起吃饭,一起散散步步{CJcd},聊聊天天{CJcd}。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中的错误是把不能重叠的动宾式双音词进行AABB式重叠,现代汉语中没有“散散步步”“聊聊天天”这种动词重叠形式,应该改为“散散步”“聊聊天”。

(11)大家听一听{CJcd}一首[B道]《童话》吧!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听一听”也属于动词的一种重叠形式,其后不能再接数量词短语,这句话不符合语法规范可以改为“大家听一听这首《童话》吧!”或者“大家听一首《童话》吧!”

(12)绿色食品使人们很引人注目{CJZR}。{CP对健康方面来说,不应该用化肥和农药,[BC。]虽然农作物的产量会降低,[BC。]但想{CJcd}人们的健康。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是述宾短语之间的语义搭配不当。“想人们的健康”这种说法不成立。

2)形容词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AA式。这是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基本式为AA、AA的和AA儿,例如:“早早”“高高的”“慢慢儿”等。2.ABB式。例如“绿油油”“金灿灿”等。3.AABB式。这是双音节形容词的主要重叠方式,包括AABB、AABB(的)、AABB(儿),例如:“辛辛苦苦”“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等。4.ABAB式。例如“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等。5.A里AB式。这类重叠式一般是带有贬义的形容词,例如:“小气——小里小气”“糊涂——糊里糊涂”等。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提到:“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研究这些韩国留学生的错句语料,其中主要的出错原因就是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AABB式的性状形容词。例如:

(13)母亲整天照顾我、弟弟和三个姐姐,[BC。]很辛辛苦苦{CJcd}地做家务。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4)为了让我们上好大学,爸爸不分{CC不管}白昼[F晝]黑夜{CC深夜}赚钱[BQ。]妈妈为了维持{CJ+dy我}家人的健康和方便的生活,每天很辛辛苦苦{CJcd}{CQ地}做家务。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5)现[C]在的[C]变化对他们来说,很[C]高高兴兴{CJcd }的[C]。P}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二是把不可重叠的形容词进行重叠。例如:

(16)每次,看到妈妈为了我们准备{CJ+buy好}{CJ-by什么}时,{CJ-zhuy我}实在{CJ-sy感到}惭[C]愧惭[C]愧{CJcd}。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7)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奔跑,[BC、]什么事也按时间跑,连吃饭也在车上忙忙{CJcd}地吃。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8)因为大家都知道,现代人们追跑时间{CJ?},忙忙{CJcd}地奔跑,早晨必须得早起床,晚上必须得{CC地}晚睡,{CJ-zhuy这}让人们很疲劳。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三是形容词与其修饰的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不成立。 例如:

(19)例如说,即使{CC虽然}同辈{CC2同年辈}之间,如果没有关心,也不会有深深{CJcd}的对话。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四是单音节形容词与其重叠形式在搭配相同名词时用法不同。例如:

(20)问题是在生活当中两代之间产生{CC发生}的小小{CJcd}问题引起{CC引致}更严重的后果{CC情况}。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21)有一个矛[C]盾是为了健康不用农药和化肥引起农作物产量的大{CJcd}降低,影响世界上还[C]处在挨[C]饿[L]{CJ-zxy状态}的国家。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3)名词

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法论著中,描述名词的语法特点时多持“名词一般不能重叠”的观点。但是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名词的重叠形式,一是体现在亲属称呼上,并且是对尊辈和平辈的范围,例如:“妈——妈妈”,“爸——爸爸”,而不会说“女儿——女女”“侄子——侄侄”等。二是用在某些双音节名词的重叠中,例如:“盆盆罐罐”“山山水水”“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花花草草”“子子孙孙”等,这类重叠主要是表示繁多的意思。三是AAB形式的名词重叠,例如:“毛毛雨”“跷跷板”“悄悄话”等。四是ABB式,例如:“山沟沟”“洋娃娃”等。另外就是语素上的重叠,也是满足音节节奏上的重叠,例如:“猩猩”“饽饽”“宝宝”。邵敬敏认为:“‘爸爸‘妈妈这类重叠往往只是为了满足音节上的需要,并没有产生附加的语法意义。”而像“妹妹”这一类的词又有所区别:

(22)她视{CC以}我为她的亲妹{CJcd},对待我的时候,很热情。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说道“‘妹妹只等于说‘妹,所以是双音词”。多数语法著作中认为“妹”只表示一个语素,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在这个句子中,“亲妹”应该改为“亲妹妹”。

4)副词

副词在句中一般是作状语,收集到的语料中因副词重叠而导致的语法错误比较少,并且主要原因是把不能重叠的副词进行了重叠。例如:

(23)时代自自然然{CJcd}改变,而且新观念的主人就是年轻一代,{CQ在}这种情况下,两代之间的冲突,{CJ+zy历史以来}经常发生。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24)只要这[F這]个[F個]浅易的道理深入每个[F個]人的心里[F裏]的话[F話],自自然然{CJcd}“代沟[F溝]”的问[F問]题就会[F會]得到解决了。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5)助动词“等”

根据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所说:“‘等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列举未尽,例如:‘我国有北京、上海等四个直辖市。第二,表示对以上所列举的总计,例如:‘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个直辖市。‘等等只表示列举未尽,不能用在专有名词之后,而且后面也不能再有名词,例如:‘今年校运会的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射击、体操等等。如果表示还有许多没有列举,可以重复使用,例如:‘我们买了不少水果,西瓜、苹果、葡萄等等。”

(25)因此,我最近上课时,经常遇到很多困难,再说我觉得要{CC以}学习高级水平的教材,还{CC1还是}需要了解中国历史、经济、政治等等{CJcd}方面。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该句中关于词类重叠的错误,正确的修改方式是把“等等”改为“等”。

每一种重叠方式都有其在某个特定场合下的使用惯例,这一方面是语法学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人们心理使用习惯的制约。

2.语义错误

语义错误主要是指在语法结构上成立,但是不符合句子本义的错误。也包括语义程度的不同等。例如:

(26)她为了让弟{CJcd}妹{CJcd}好好读书{CC学},自己却上职业高中了。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中出现的语义错误主要是在名词的重叠上。“弟妹”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两个:①弟弟和妹妹;②弟弟的妻子。因此该词用在句中会出现语义上的不明确。正确的修改方式就是把“弟妹”改为“弟弟妹妹”。

(27)长辈看晚辈的时候想{CJcd}自己的子女,晚辈看长辈的时候应该想{CJcd}自己的父母。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出现的语义错误体现在动词“想”上。“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怀念,想念”的意思,并且把这个义项放在句中也没有语法错误,但是就本句的整体意思来看,“想”应该改为“想想”,指的是“考虑考虑”,有“思索”的含义在里面。

(28)根据文章所提的丈夫,我认为他是{CJcd清清白白}的。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是语义程度上的区别,“清清白白”比“清白”的程度要更深。结合原始语料来看,这里应该把“清清白白”改为“清白”。

3.语用错误

语用错误指通常所说的语言使用是否得体,受说话人、听话人及语言环境的制约。语用错误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成立,语义上没有差别。研究是否属于语用错误有时候还需要通观语篇,从上下文中来判断。例如:

(29)对于安乐死问题,我有这[C]样的看法:如果在医学技[C]术上没有救[C]好的方法,而且本人希望[C]的时候,从法院或者医[B区]学协会那儿得到许可,可以[C]做做{CJcd}安乐死。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一些动作动词重叠之后表示一种“短暂”“轻微”的含义,并且第二个音节一般读轻声,例如:“做——做做”。邢福义在《汉语语法三百问》中提到该现象时说道:“动词的重叠式(VV)在时量上表示动作的短摆,在分量上表示动作的轻化,在说话口气上表示动作的随意。”并且“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会显示出特定的语用价值。”就本句话来说,“安乐死”是一件很严肃很慎重的事情,不应该用一种表示试探性、随便性的口吻来表示,所以正确的修改方式是把“做做”改为“做”。

(30)比如,学生听听{CJcd}音乐,不学习,天天跑名星{CJ?}。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体现出动词重叠的不得体。例如:当我们说:“我平时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时,那就没有问题,因为“听听音乐”表示一种随心的褒义的喜好,而在这个句子中,从整体来看,情感上明显是一种不赞成的态度,所以应该把“听听音乐”改为“听音乐”,与前者相比表示一种客观性的描述。

五、结语

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对汉语中等水平的韩国留学生“重叠”使用错误的情况进行了偏误分析,在对材料出错类型划分时还要注意区分其出现的具体环境。本文也试图用最客观的原始材料来进行分析,发现失误主要是在语法问题上,并且通过对词类的统计,发现动词、形容词类的错误占较大比重。因此在对韩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应该对这些方面有所侧重,并对产生这些错误的来源进行探究,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3]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7.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邵敬敏.汉语语法趣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0]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11]李宇明.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ABAB式重叠[J].汉语学习,

1996,(4).

[12]李宇明.汉语复叠类型综述[J].汉语学报,2000,(1).

[13]钱多,王岩岩.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

2006,(8).

[14]刘枫.基于HSK作文动态语料库的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偏误分析

[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4).

[15]季青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容词重叠研究[D].济南:山东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王金凤.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形容词重叠式偏误研究及教学对策

[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杨博然.基于HSK动态语料库词语重叠偏误分析[D].大连:辽宁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8]张灿.韩国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习得的偏误分析[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胡敏.留学生习得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偏误研究及改进

对策[D].江西: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0]张超.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病类偏误分析及对部分真题的应试

指导[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1]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http://202.112.195.

192:8060/hsk/ogin.asp

上一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促进永春现代下一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试卷分析